一、试论王昌龄的诗歌意境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顾芝君[1](2021)在《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持续高速扩展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暴露出来了诸多问题,例如历史街区的千城一面。这些文化均质化的现象,表面上是由于规划手段的滞后与不当,实际上是对场所精神内涵的肤浅认知造成的。历史街区是宝贵的空间资源,是树立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表达形式,具有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精神的双重价值。寻求优秀的理论准则,建立通用的设计规划体系,在日益凸显文化自觉意识重要性的今天成了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意境论和场所精神理论为研究范围,以苏州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诗歌和理论的归纳分析,将中国传统的意境论引入场所精神的研究中,并与西方的相关理论建立起对应关系,探究演化过程和规律,为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解读和重塑提供了新框架。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进行诗歌意境论与场所精神理论的关联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解读进行概念分析,在内涵、理论基础、构成层次和认知方式上对二者进行对比。继而肯定了意境论对当代历史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价值,划分出“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层级,奠定了行文思路。其次,围绕这三个层级,分别展开具体分析,结合苏州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三个街区的实际案例,研究其中场所精神的形成特征、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证实理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最后,从实例中归纳出对应不同层级的设计策略,并进行策略的适用性延展。研究发现,东方的意境和西方的场所精神存在内涵相近、意象筑基、层级推升、身体本源四点共通之处。因此可以在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层级中进行具体区域场所精神的研究。在“物境”层面上,形成过程从“目击其物”到“搜象于物”。三个街区具有不同的物境特征:寒山寺以钟声为内核、桃花坞以桃花为统领,虎丘以地景为奠基。物境的演变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驱动力共同影响。在“情境”层面上,主体通过“移情”对物象由感而发,继而抒发情怀。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三者在古代时期的情境分别为:满腔愁绪、归园田居、怀古感今。三者的情境正在向正面积极维度发展。在“意境”层面上,中西方“情景理”和“天地人神”的核心区别在于“惟和”与“接近神性”的本质追求不同。主体情感对空间的注入产生了物境到情境质的提升,多维交织的密度和结构决定了情境到意境的飞跃。寒山寺、桃花坞和虎丘这三个街区古时的意境分别呈现空灵幽邃、沉静儒雅、出世入世的特点。意境的演变是内外因综合的结果,文化氛围的消逝以及商业媒体的入侵已经成为当今意境呈现的最大问题。最后依托诗歌意境营造与感知机制确立了原真性、合理性和差异性设计原则。继而针对研究对象分别提出在立意、物境、情境和意境方面的场所精神提升策略,并且对国内其他历史街区做出虚实结合、善于运用“藏”、回归聚落和交还时间的建议。在理论方面,本文从中国传统诗学出发,将东方语境下的意境与西方语境下的场所精神相融合,总结了新兴的研究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思考模式,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本文总结的场所精神营造模式,为我国正面临的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困境提供了解决思路。
杨若柳[2](2020)在《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格调”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一个极具集成性与包容性的概念,一直贯穿中国古代的诗学理论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格调”并非从一开始就以自觉、成熟的形态存在,而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萌芽与唐宋元的沉淀,直到明代格调诗论才成熟与完善,“格调”在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其具体内涵亦不同。为此,本文以“格调”为研究对象,对古代诗学进程中的“格调”进行细致梳理,注重把握不同阶段“格调”的内涵变化,明确茶陵派格调论在格调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茶陵派领袖李东阳及其成员的格调理论,探究李东阳格调论乃至于整个明代格调诗论的理论作用与历史意义。本文的绪论首先明确了本论题的研究缘起,对以格调与茶陵派为对象的研究着作、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厘清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与成绩,进而表明了本论题的研究空间与价值意义。本文的第一章先对“格”与“调”的基本涵义进行梳理、阐释,对“格调”一词的涵义进行初步界定。进而从众多文论专着中爬梳“格调”一词的发展变化,明晰“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进程中的演变历程。该部分以明代格调理论为界,将古代格调诗学分为三段:前格调诗学、明代格调诗学与后格调诗学。其中,前格调诗学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四部分梳理;明代格调诗学以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为主线贯穿明代格调理论发展进程;后格调诗学主要阐释清代格调派代表沈德潜的诗学理论。通过梳理格调诗学的发展演变,明确茶陵派的格调理论在整个格调理论发展史中的关捩地位。本文的第二章具体阐释格调论视野下茶陵派的格调理论,以分析李东阳的格调论为主,兼考察茶陵派其他成员的格调理论。通过分析茶陵派的格调论,明晰茶陵派,尤其是李东阳的格调论在整个格调诗学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本文的第三章将格调论与风骨论、意境论进行对比,从古代诗学的大视野中评析格调理论的特色与价值,并探索格调理论对明清诗学的实践贡献与意义。
奥日莎[3](2020)在《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诗歌艺术的探寻是一次发现诗歌之美的历程。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盛唐诗歌更是唐诗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盛唐一代之所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奇迹与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展开论述,把握盛唐诗歌在共时层面的总体艺术特征,探索盛唐诗歌在历时层面上与前代审美的渊源关系及后世影响。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盛唐诗歌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主要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国家自由开放、主动选择高尚的社会角色以及前代文学的铺垫四个方面来分析盛唐诗歌走向兴盛的原因。第二部分,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从审美观、情感观与语言观三个角度出发探究盛唐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具体而言体现在清真自然、风骨之力、至真至情与词约旨达上。第三部分,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魏晋风度”及其审美观。主要讨论“魏晋风度”及其审美观对于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上讨论魏晋“一往情深”“求真适意”“慷慨任气”“言意之辨”与自然审美观对盛唐诗歌的影响,在微观层面讨论盛唐诗歌对具体魏晋诗句的接受化用情况。第四部分,盛唐诗歌的艺术价值。主要从文学与美学两个角度讨论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价值影响。
陈露丹[4](2020)在《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诗格作为指导唐人近体诗创作而撰写的一类理论批评样式或着述,具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美学蕴涵,是唐诗学乃至中国古代诗学形式审美观念的高度升华和理论总结,也是考察有唐代诗学材料中最主要的一种。诗格作为唐代诗学理论创作的主体,对于当代研究者探析唐人对唐代诗歌的理论建构具有重大的诗学意义,与此同时,它亦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类文学理论批评样式,于后人而言,更是一笔丰厚的诗学理论与美学资源。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空间问题,从20世纪初期逐渐被发掘,直至八九十年代以后至今,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空间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空间之美自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或者说诗学理论建构的终极审美追求。本文通过对唐五代诗格着述中的比兴、物象、对偶以及意境等核心理论或范畴的全面考察探究,发现它们与唐人诗歌创作时的思维方式、构成要素、营造手法以及审美追求密切相关。在诗歌创作构思层面,比兴作为诗歌艺术至关重要的表现手法与创作技巧,与生俱来具有一种直觉与隐喻的空间思维,与物象理论相结合生成意象,具体呈现为一种具象可感、虚实相生的意象空间,为意境空间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在诗歌语言结构层面,对偶能将天地宇宙间互补、对立的物象同时并置呈现,从而在诗歌语言之流中营造出了一种徘徊与回旋的空间结构以及诗意与审美的空间感,以最终实现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亦即意境的审美想象空间的生成。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系统,而“空间”则是将它们彼此串连在一起的一根红线,其共同目的即为了最大限度突破近体诗局限,增强诗歌言象意之间的张力以丰富圆融意义的表达和意境审美空间的开拓。
刘燕[5](2019)在《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唐代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王昌龄及其诗歌的研究一直是较受关注的领域。但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王昌龄其人及其诗歌本身,还没有跳出传统文学研究中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模式。因此,王昌龄这样的盛唐名家研究要想走向深入,就需要有更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更先进的研究方法。故本文尝试在系统整理王昌龄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对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即时传播和后续传播、唐人选唐诗中的选录、唐人在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追摹、仿效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以诗评家、诗选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和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结合起来,意在全面构建王昌龄诗歌唐代传播和接受史。既注重王昌龄诗歌在唐代多样化传播方式的考察,又侧重从唐代不同阶段经典的诗选、诗评中勾勒王昌龄诗歌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轨迹,总结其间的接受规律并探究其深层的政治文化原因,以期为当代王昌龄诗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历史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相关研究现状、论文写作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对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环境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重点阐述王昌龄诗歌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主要有三大主要方式,即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与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既侧重分析每种传播方式的传播受众、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又注重探析即时传播的时空分布情况。第二章重点阐述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集本的后续传播主要有王诗别集和唐人选唐诗两种形式,重点分析王诗别集在国内外的刊刻和传播情况与唐人选唐诗在中原、西域乃至日本的传播情况。第三章注重从唐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潮和文学观的嬗变来考察唐代选家对王昌龄其人其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接受。主要对入选诗歌的数量、体裁、题材等方面进行精准统计,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亦注重从诗选家对王昌龄诗歌的艺术评点和诗史地位的定位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并注重分析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整体趋势和其内在原因、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传世名篇和盛唐诗名的经典构建以及对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从而在定量定性的综合分析中归纳出有唐一代王昌龄诗歌选本接受的规律。第四章重点探究唐代诗、词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首先就唐人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几种主要方式展开分析,并选取李益、张仲素等典型个案进行观照,最后论及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晚唐五代词人创作上的影响,从而突出“以诗人创作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的研究特色。
边少瑞[6](2019)在《王昌龄诗歌创作与《诗格》之关系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诗家夫子"王昌龄既是颇负盛名的诗人,又是极负理论色彩的诗论家,梳理,综述前人对其诗歌创作、《诗格》及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能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辛馨[7](2017)在《唐代丹阳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时的丹阳①即今天江苏镇江一带,这块土地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人文条件孕育着、吸引着诸多优秀文人,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篇亦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出丹阳的地域文化。本文除“绪论”以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丹阳的地理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丹阳历代行政沿革、自然地理条件、区域文化影响因素以及宗教文化对该地域产生的一些影响。该地有大量的地理人文景观,都是往来的诗人创作的生发点。另外简要介绍该地的经济、农业以及手工业的发展状况。第二章是将《丹阳集》所收录的作家作为一个整体,《丹阳集》诗人的创作分集内诗和集外诗并将这些诗从内容角度进行分析。《丹阳集》所选诗从内容角度可概括为隐逸诗风的呈现以及江南山水与田园风物的描摹,集外诗从内容角度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类:闺怨之情的真实展现;吴越风情的歌咏;仕途不顺、对方外之情的追求以及壮怀逸兴之情的表现等。并将殷璠的诗歌理论简要概述。在这章中将储光羲单列为一节,主要包括储光羲笔下的丹阳风物、南朝诗风对储光羲早期创作的影响以及他的乡土情结。第三章是以大历及其之后的丹阳籍诗人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主要包括皇甫曾、皇甫冉、权德舆和许浑,将他们诗歌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的关系分而述之,重点讨论的人物是皇甫冉、权德舆与许浑。先分析这几位诗人一生行迹与丹阳的关系,然后将他们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与丹阳地域文化的联系。皇甫冉主要分析其诗歌创作中吴楚文化的因素、及其送别诗所体现出的茅山道教文化以及他“闲适容与”诗风的成因;戴叔伦主要从他诗歌中的家乡情怀与隐逸情结、及其诗歌是如何对殷璠诗歌理论进行传承;权德舆诗歌创作主要从权德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乡关之思、齐梁诗风的展现、与丹阳佛道文化的关系以及对楚骚文学的继承与发扬四个角度。第四章是将寓居丹阳的诗人作为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还可以分为三小类:为官、隐逸、漫游,这三类诗人客居丹阳时创作了相当数量与丹阳地域文化相关的诗歌,这部分诗歌是丹阳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而且也丰富了丹阳的地域文化。首先是为官类的诗人,丹阳是浙西方镇使府的所在地,刺史及其下级官吏汇聚了一批文人;其次将隐逸类的诗人归类,分析他们选择丹阳作为隐居之地的原因;再次是缘于各种原因到丹阳漫游、转道的诗人,他们也创作了一些与丹阳相关的诗歌,结合这些文人创作的诗歌分析其与丹阳地域文化的关系。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讨论:秀美的风景与客居丹阳诗人风物诗的创作;客居丹阳诗人创作与茅山道士酬唱诗的创作;历史文化题材与丹阳咏史怀古诗创作;送别诗的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的关系等。
丁红丽[8](2016)在《唐代佛禅背景下“意境”理论的嬗变——以王昌龄为中心》文中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文学理论中的"意境"论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提出来"三境"论。王昌龄的三境论在结构框架上借鉴了佛教"三别义"论,而其中"意境"的内涵界定又受到禅宗"空"的思想影响。继王昌龄之后,唐代诗论家皎然与司空图对意境理论做出了新的论述,他们的理论也是唐代佛禅思想发展的背景之下形成的。
付佳奥[9](2015)在《大历诗与文学史上的共性和个性》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历诗的研究已经从点发展成面,有了对大历诗风宏观的认识。对大历诗人的行迹和创作上的考证、诗歌面貌和艺术成就的批评这两大方面都有了十分重要的成果。利用这些前人丰富的研究成果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许可以再深入一步。本文旨在回到天宝以后、贞元以前这一段历史时期,通过分析诗人们不同的创作选择、创作动机来看大历诗,着重于不同的大历诗人的特别之处以及他们在面临问题和矛盾的时候所做出的有代表意义的决定,来分析唐诗是如何在温和地新变的。大历诗得到的评价一直不能算高,其水平当然也很难与盛唐、元和这些黄金年代相媲美,但它所处的时间节点我却认为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借鉴意义。在一个“唐朝梦”濒临破碎的时代,大历诗人在矛盾与困惑中前行,披上又脱掉各种各样的外衣,最终给出一个真实的自己。以往将大历与盛唐、元和相比,更注意的是在盛唐和元和的标准下,大历是什么样子。也许换一种眼光,以大历以往的研究为基础,先观察其间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所作出的选择,再看这些选择如何作用于群体面貌也是进一步研究大历诗歌的一种方法。同样的,还有群体共性对代表诗人诗风形成的另外一个方向的影响。文学史上,共性与个性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对于这个问题,大历诗也可以说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材料。
陶成涛[10](2014)在《边塞诗生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诗经》汉学”经学阐释系统的遮蔽,《诗经》对于边塞诗的影响更偏重于思想方面。主要反映了儒家对于战争的态度,包括“反战”、“王道”、“武德”、“服远”等方面。《诗经》战争诗边塞诗的文学影响仅仅局限性地体现在对后世歌颂体战争诗的文本写作范式之上。从总体而言,孕育边塞诗的主体生成环境并非来自《诗经》。鼓吹乐曲(包括鼓吹曲和横吹曲)从东汉至唐代的官方化和仪式化(仪仗化)使用为其持续的流行和繁荣提供直接动力。鼓吹乐曲的持续流行和繁荣最终形成了以“梁鼓角横吹曲”为代表的宫廷俗乐。并最终对文人拟乐府边塞诗产生重大影响。鼓吹乐曲本身具有军乐属性,其在出征命誓和还师凯旋两种重大军事仪式场合的礼乐应用,促使了魏晋以命将出征、庆贺胜利等诗篇的生成。更直接催生了唐代“凯乐体”战争诗的生成。“凯乐体”战争诗及边塞诗,应用于出征则极力赞扬战必胜的威仪;应用于凯旋则宣扬军威国威告捷献功。这类作品长期以来被当作歌颂侵略的非正义作品加以批判,是忽视了其“凯乐体”文体特征的内在书写要求。横吹曲的音乐属性及其音乐旋律对听者的感染和对诗歌想象的影响甚大。本文以《关山月》、《陇头水》、《折杨柳》三首重要的横吹曲为例,探讨这种音乐影响的持久性。并指出南朝音乐中的“边声”对边塞诗音乐想象的重要作用。学界以“赋题法”来说明边塞诗在南朝形成的原因,是没有了解南朝音乐文化对边塞诗思的直接影响。是音乐想象打破了时空和其他阻隔,培养了引发边塞诗情的土壤。“赋题法”只是音乐影响文学的一个并不准确也并不全面的“表征”。从军入北经历、南北文风融合等等都不是边塞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清商乐是中国音乐史上以乐理特征命名的重要乐种。调式高是清商乐最为本质的属性。清商乐原为汉魏之际民间兴起的徒歌,后经西晋荀勖改制,与乐府机构的相和乐曲合并为“三调”。清商乐按照调性的高低分别以“平调”、“清调”、“瑟调”三种类型与西晋乐府相和乐曲相匹配,并有一部分匹配为“楚调”。清商乐曲中“高腔”的音乐特性及其高音旋律和急促节奏对听者的感染和对诗歌想象对边塞诗的生成有一定影响。而在瑟调、楚调中,这种音乐影响持续发展。其结果是导致《燕歌行》、《从军行》、《白马篇》等相和乐曲最终演化为边塞诗。“古意”是一个具有文学史发展演变意义的概念。“古意”的概念实际上受音乐的影响甚大,主要包括汉魏清商乐(歌辞)古意、魏晋宋相和三调(歌辞)古意、梁鼓角横吹曲(歌辞)古意和吴歌西曲(宫体诗)古意。梁鼓角横吹曲古意具有边塞诗的特征,唐代诗人借助“赋’古意’法”促进了已消亡的旧题乐府边塞诗持续生成。横吹曲古意和吴歌西曲古意结合的作品具有“闺怨体”边塞诗的特征。而唐代乐府中新生的音乐又使得“闺怨体”边塞诗得到了持续的乐府土壤,使得“闺怨体”边塞诗以声诗的形式继续生成。唐代的音乐环境,胡琴、琵琶等后入异域乐器与胡笳、胡角、羌笛等先入异域乐器一起继续影响着诗人的艺术想象,加之以琴曲写胡笳之声,又有新生大曲如《伊州》、《凉州》、《睦州》、《石州》、《水调》、《柘枝》等大曲的流行。这个过程中,边塞诗的音乐环境持续不断生成,促进了唐代新题乐府边塞诗的持续繁荣。诗人借助音乐想象,写成边塞诗,而这些边塞诗又大多进入声诗,继续影响诗人和听者,这便是唐代具有循环特点的“边塞诗——音乐”的生成关系。
二、试论王昌龄的诗歌意境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王昌龄的诗歌意境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街区现状千城一面 |
1.1.2 场所精神重塑的重要性 |
1.1.3 文学对场所精神的启发 |
1.1.4 苏州历史街区时代特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概念阐述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关联 |
2.1.1 诗歌意境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场所精神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3 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4 诗歌意境对场所精神的启发 |
2.1.5 意境与场所精神的共通之处 |
2.2 研究现状与理论综述 |
2.2.1 国内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研究 |
2.2.2 国内外意境论相关渊源与发展 |
2.2.3 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相关研究 |
2.2.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评述 |
2.3 案例选取与调研分析 |
2.3.1 苏州历史街区的场所特性 |
2.3.2 苏州历史街区的发展概况 |
2.3.3 研究对象选取原因及标准 |
2.3.4 三大街区各自概况及分析 |
3 物境的形成 |
3.1 诗歌中的物境 |
3.1.1 “目击其物”与“搜象于物” |
3.1.2 以关键词提取特定诗歌 |
3.1.3 诗歌物象的统计与分类 |
3.1.4 诗歌物象之间耦合关系 |
3.2 古代场所的物境层——实体关联 |
3.2.1 寒山寺——钟声笼罩实境 |
3.2.2 桃花坞——桃花占据视觉 |
3.2.3 虎丘——地景凸显特色 |
3.3 场所的物境演变 |
3.3.1 寒山寺物境演变 |
3.3.2 桃花坞物境演变 |
3.3.3 虎丘的物境演变 |
3.4 物境流变分析 |
3.4.1 三个街区的物境比较 |
3.4.2 物境的演变特征规律 |
3.4.3 物境的演变动力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情境的形成 |
4.1 诗歌中的情境 |
4.1.1 “凝心”与“炼意” |
4.1.2 情感对物象的召唤 |
4.1.3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
4.2 古代场所的情境层——情感探索 |
4.2.1 寒山寺——满腔愁绪 |
4.2.2 桃花坞——归园田居 |
4.2.3 虎丘——怀古感今 |
4.3 场所的情境演变 |
4.3.1 寒山寺情境演变 |
4.3.2 桃花坞情境演变 |
4.3.3 虎丘的情境演变 |
4.4 情境异变分析 |
4.4.1 三个街区的情境比较 |
4.4.2 情境的演变特征规律 |
4.4.3 情境的演变动力来源 |
4.5 本章小结 |
5 意境及场所精神的形成 |
5.1 诗歌中的意境 |
5.1.1 “情景理”与“天地人神” |
5.1.2 情物相连引起意境的升华 |
5.1.3 空间与诗歌意境感知规律 |
5.2 场所的意境层——多维交织 |
5.2.1 寒山寺——空灵幽邃 |
5.2.2 桃花坞——沉静儒雅 |
5.2.3 虎丘——出世入世 |
5.3 场所的意境演变 |
5.3.1 寒山寺意境演变 |
5.3.2 桃花坞意境演变 |
5.3.3 虎丘的意境演变 |
5.4 意境变化分析 |
5.4.1 三个街区的意境比较 |
5.4.2 意境演变出现的问题 |
5.4.3 意境的演变动力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原则和策略 |
6.1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原则 |
6.1.1 原真的物象存在 |
6.1.2 原真的情境表达 |
6.1.3 合理的创新输出 |
6.1.4 科学的差异对待 |
6.2 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策略 |
6.2.1 “立意”—通过节点标志点名主题 |
6.2.2 “物境”—突出历史遗存的传承性 |
6.2.3 “情境”—维系文化审美的鉴赏力 |
6.2.4 “意境”—丰富多样化的感知途径 |
6.3 对国内其他的历史街区的启发 |
6.3.1 虚实相生的空间物境呈现 |
6.3.2 深刻含蓄的空间情境表达 |
6.3.3 物我两忘的空间意境显露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来源 |
附录 B 表格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写作思路与论文的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格调的渊源及发展 |
1.1 格调的涵义 |
1.1.1 格的基本含义 |
1.1.2 调的基础义项 |
1.1.3 格调综论 |
1.2 格调的生成与发展 |
1.2.1 前格调诗学——格调的萌芽与积淀 |
1.2.2 明代格调诗学——格调的繁盛 |
1.2.3 后格调诗学——格调的复兴 |
第二章 格调论视野中李东阳及其茶陵派的格调诗学 |
2.1 李东阳的格调论 |
2.1.1 李东阳的生平及着述 |
2.1.2 李东阳的格调理论 |
2.1.3 李东阳格调论对后世的影响 |
2.2 茶陵派其他成员的格调论 |
2.2.1 茶陵派成员考 |
2.2.2 茶陵成员的格调论 |
第三章 明代格调论的理论作用及历史意义 |
3.1 古代诗学视野中的格调理论评析 |
3.1.1 风骨论与格调论 |
3.1.2 意境论与格调论 |
3.2 格调理论对明清诗学的实践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盛唐诗歌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 |
(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
(二)国家自由开放 |
(三)主动选择高尚的社会角色 |
(四)前代文学的铺垫 |
二、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 |
(一)审美观:清真自然与风骨之力 |
1.清真自然 |
2.风骨之力 |
(二)情感观:至真至情 |
1.以诗缘情 |
2.物我合一 |
(三)语言观:词约旨达 |
1.精约的表达 |
2.韵外之致 |
三、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魏晋风度”及其美学观 |
(一)对“魏晋风度”的接受 |
1.一往情深 |
2.求真适意 |
3.慷慨任气 |
(二)对魏晋美学观的接受 |
1.言意之辨与形神之论 |
2.自然审美观 |
(三)对魏晋诗句的化用 |
四、盛唐诗歌艺术价值 |
(一)文学价值 |
1.对于意境理论的进一步开拓 |
2.开启“唐宋诗之争”序幕 |
(二)美学价值 |
1.体现盛唐人的诗性思维 |
2.自然审美观的进一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概观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诗格比兴理论及其空间思维方式 |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比兴理论 |
一、诗格“六义”之“比兴” |
二、“比兴”手法与“物象” |
第二节 诗格比兴理论与空间思维 |
一、作为表现技巧的比兴特征 |
二、作为空间思维方式的比兴 |
第二章 诗格物象理论及其空间构成要素 |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物象理论 |
一、物象与意象概念辨析 |
二、物象理论与意象完形 |
第二节 诗格物象理论与空间构成 |
一、“物象”的空间性构成 |
二、“语言”的空间性构成 |
第三章 诗格对偶理论及其空间营造手法 |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对偶理论 |
一、诗格对偶理论类型 |
二、诗格对偶理论特征 |
第二节 诗格对偶手法与空间营造 |
一、回旋空间结构的建立 |
二、丰富圆融意义的生成 |
三、审美空间氛围的营造 |
第四章 诗格意境理论及其空间审美追求 |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意境理论 |
一、王昌龄境论核心:三境说 |
二、皎然诗境论核心:取境说 |
第二节 诗格意境理论与空间审美 |
一、意境空间构成前提:身体空间性 |
二、意境空间构成基础:意象、虚实 |
三、意境的空间审美追求:境生象外 |
结语 |
附录 唐五代诗格着述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王诗传播接受史研究综述 |
三、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五、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背景概述 |
第一章 王诗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 |
第一节 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 |
一、送别赠答诗及双向互动效应 |
二、题壁诗及多向发散型效应 |
三、干谒诗及“意见领袖”效应 |
四、宴游同赋诗及多向互动效应 |
第二节 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 |
一、唐代歌唱七绝的诗乐传统 |
二、“旗亭画壁”与王昌龄七绝的音乐传播 |
第三节 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 |
一、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诗格》在国内外的传播 |
二、《琉璃堂墨客图》和以王昌龄为中心的江宁诗会 |
第四节 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及传播时空分布分析 |
一、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分析 |
二、单篇文本形态的历时传播与空间分布 |
第二章 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 |
第一节 王诗别集的编订和传播 |
一、王诗别集在国内的传播 |
二、王诗别集在国外的传播 |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的选录和传播 |
一、唐人选唐诗兴起原因及传播效应分析 |
二、唐人选唐诗与王昌龄诗歌的传播 |
第三章 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及其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河岳英灵集》:王昌龄诗歌的“第一读者” |
一、“克嗣风骨”“中心高作”:对王昌龄振兴盛唐风骨的标举 |
二、“王稍声峻”“惊耳骇目”:对王昌龄诗歌艺术特征的体认 |
三、“再历遐荒”“知音叹惜”:对王昌龄晚年遭际寄予的同情 |
四、“第一读者”“第二读者”:声律风骨兼备审美范型的接受史意义 |
第二节 《国秀集》:对王昌龄五古价值的进一步体认 |
一、《国秀集》的诗美理想和选诗倾向 |
二、《国秀集》评选标准和实际选录的疏离 |
第三节 中唐三大选本选诗倾向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由显到隐” |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分野 |
一、“不在马上在闺房”: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 |
二、《又玄》《才调》:精工流丽和情致风韵的诗学旨归 |
三 、《唐诗类选》:掷地金声和饶有风骨的盛唐遗音 |
第五节 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接受史意义 |
一、唐人选唐诗选王诗整体趋势及原因探析 |
二、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名篇和诗名的构建 |
三、唐人选唐诗对王诗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 |
第四章 唐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四大方式 |
一、袭字句 |
二、学句法 |
三、用句意 |
四、效体式 |
第二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典型个案分析 |
一、“去龙标不远”:李益摹其风神 |
二、“升江宁之堂”:张仲素得其遗响 |
第三节 王昌龄诗歌对晚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
一、唐代歌诗向词体的转变及王昌龄诗歌的合乐性 |
二、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王昌龄诗歌创作与《诗格》之关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王昌龄诗歌创作研究 |
二、《诗格》方面的研究 |
(一) 王昌龄《诗格》创作真伪的争鸣 |
(二) 《诗格》写作原因、时间及地点 |
(三) 《诗格》理论的研究 |
三、王昌龄诗歌创作与《诗格》之关系研究 |
(7)唐代丹阳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丹阳的地理文化背景 |
第一节 丹阳的区位地理条件 |
一、丹阳的历代行政沿革 |
二、丹阳自然地理条件 |
第二节 丹阳的文化背景 |
一、丹阳的吴楚文化 |
二、丹阳的移民文化 |
三、丹阳的佛道文化 |
第三节 丹阳的地理与人文景观 |
一、丹阳的主要佛寺 |
二、丹阳其它地理文化景观 |
第四节 唐代丹阳经济发展概况 |
一、商业 |
二、农业 |
三、手工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丹阳集》诗人的创作与殷璠诗论 |
第一节 《丹阳集》诗人的创作 |
一、殷璠与《丹阳集》 |
二、《丹阳集》所选诗的题材内容 |
三、《丹阳集》诗人集外诗的创作 |
第二节 殷璠的诗学思想 |
一、崇尚“风骨” |
二、“兴象”概念的提出 |
第三节 储光羲的诗歌创作 |
一、丹阳风物与储光羲的创作 |
二、南朝诗风与储光羲早期创作 |
三、殷璠对储光羲创作的评价 |
四、储光羲在丹阳诗坛的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历及其后丹阳诗人的创作 |
第一节 大历时期丹阳诗人的创作 |
一、皇甫冉、皇甫曾的诗歌创作 |
二、戴叔伦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权德舆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 |
一、权德舆与丹阳的关系 |
二、权德舆诗歌与丹阳地域文化 |
第三节 许浑诗歌与丹阳地域文化 |
一、许浑与丹阳的关系 |
二、“许浑千首湿”与丹阳地域文化 |
三、许浑创作于丹阳诗歌体现的地域文化 |
四、许浑诗歌与隐逸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居丹阳诗人的创作 |
第一节 唐代为官丹阳的诗人及创作 |
一、李德裕 |
二、李绅 |
三、罗隐 |
第二节 唐代隐居丹阳的诗人及创作 |
一、唐代隐居丹阳诗人概述 |
二、顾况 |
三、张祜 |
四、其他隐居丹阳诗人的创作 |
第三节 唐代漫游丹阳的诗人及创作 |
一、王昌龄 |
二、李嘉祜 |
三、杜牧 |
四、皮日休与陆龟蒙 |
第四节 丹阳文化与客居诗人的创作 |
一、丹阳秀美的风景与风物诗的创作 |
二、茅山道教文化与酬唱诗的创作 |
三、丹阳历史文化与咏史怀古诗的创作 |
四、丹阳渡口文化与送别诗的创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唐代佛禅背景下“意境”理论的嬗变——以王昌龄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境”理论之概述 |
二、王昌龄的“意境”理论的三个层次 |
三、王昌龄“意境”论与佛教“三别义”论 |
四、王昌龄“意境”论之“真”与佛禅之“空” |
五、唐代佛禅背景下“意境”论的滥觞 |
(9)大历诗与文学史上的共性和个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时代 |
第一节 侠少题材的诗歌创作与文人的书剑事业 |
第二节 长望哀往古:深沉痛切的今昔之悲 |
第三节 大历诗与药之关系 |
第四节 音乐与诗的交汇 |
第二章 诗人 |
第一节 大历诗人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二节 韦应物早期诗歌与“韦苏州体”的塑成 |
第三节 李端:群体与个人 |
第四节 戴叔伦诗中之心 |
第五节 元结诗中之漫 |
第三章 诗艺 |
第一节 环绕大历诗诗境构造的几个问题 |
第二节 王昌龄《诗格》“十七势”与韦应物诗 |
第三节 两种南北二宗论之间 |
第五节 六言诗与五言三韵诗,兼论大历诗人的近体本位思想 |
第六节 论《别郑礒》是否“工于发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边塞诗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诗经》正调 |
第一节 “诗经汉学”遮蔽下的文学史接受障碍 |
一、《秦风·无衣》不是边塞诗之祖 |
二、《邶风·击鼓》是一首刺乱诗 |
三、《小雅·采薇》所代表的“慰劳”之义 |
第二节 《诗经》正调:儒学思想与文本章法 |
一、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反战题材边塞诗的思想渊源 |
二、中兴与攘夷:战争诗的“王道”理想 |
三、武舞《大武》的“武德”精神 |
四、郊庙乐章中反映的服荒化远思想 |
第二章 乐府母题(上) |
第一节 鼓吹乐曲的仪式化与雅正化 |
第二节 鼓吹曲军乐特征的延续与受凯乐仪式影响的凯乐体边塞诗 |
第三节 那知横吹笛,江外作边声:鼓吹乐曲的音乐摹写 |
一、“关山”与“陇水” |
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折杨柳》的渊源流变 |
三、“今人谓角鸣为边声” |
第四节 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清商乐曲中的边塞诗流亚 |
一、音乐性改变与《燕歌行》的边塞化 |
二、《从军行》的音乐与文辞 |
三、作为音乐概念的“艳歌”与《白马篇》 |
第三章 乐府母题(下) |
第一节 “古意”与边塞诗 |
第二节 “闺怨体”边塞诗的生成与发展 |
第三节 唐代的音乐环境与乐府边塞诗的继续生成 |
一、胡琴琵琶与边塞诗 |
二、大曲与边塞诗 |
第四节 音乐感染与音乐想象 |
结语 |
附录 |
附一: 王文进《南朝边塞诗新论》所收南朝边塞诗一览表 |
附二: 任半塘《唐声诗》所载《破阵乐》关系图 |
附三: 论游仙诗与音乐的关系 |
附四: 《全唐诗》标题含“古”、“古意”诗歌分析表 |
附五: 《全唐诗》诗题含“怨”的作品总表 |
附六: 大陆学界边塞诗研究主要论文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试论王昌龄的诗歌意境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诗歌意境下苏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流变研究[D]. 顾芝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D]. 杨若柳. 山西大学, 2020(01)
- [3]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D]. 奥日莎. 内蒙古大学, 2020(11)
- [4]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D]. 陈露丹. 兰州大学, 2020(12)
- [5]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D]. 刘燕. 广西大学, 2019(01)
- [6]王昌龄诗歌创作与《诗格》之关系研究综述[J]. 边少瑞. 才智, 2019(02)
- [7]唐代丹阳诗歌研究[D]. 辛馨. 黑龙江大学, 2017(09)
- [8]唐代佛禅背景下“意境”理论的嬗变——以王昌龄为中心[J]. 丁红丽.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2)
- [9]大历诗与文学史上的共性和个性[D]. 付佳奥. 南京大学, 2015(05)
- [10]边塞诗生成研究[D]. 陶成涛.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