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便有趣的TH!NK电动自行车(论文文献综述)
吴家荣[1](2021)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小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评价 ——以上杭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城市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链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地区就业中心、农村人口迁徙的必然方向,其可持续发展及安全性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不断扩张,其安全隐患也不断突出,对诸如地震、火灾、洪灾、台风、传染病等灾害的抵御能力发展滞后,相关设施建设投入及民众意识不足等。其中,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作为城市开放空间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城市绿地,是市民紧急避险、疏散转移、临时安置的重要场所,因其结构特征与功能特性,成为城市防灾避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结合扩展空间句法sDNA模型、Arcgis平台和实地调查,对上杭县进行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评价,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以空间句法为基础,通过疏散救援方式和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提出疏散救援通道、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评价和防灾避险绿地空间效率聚类分析的方法。(2)通过上杭县疏散救援方式、时间、距离关系及城市空间效率分析,从疏散救援通道空间网络分析表明,上杭县城的人口集聚中心与紧急避险、短期避险阶段的高效通道匹配弱,需充分利用开敞的集散空间与零散的高效避险通道满足灾时紧急疏散的需求;从上杭县城区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分析表明,防灾避险绿地空间分布不均,其空间网络效率的平均值0.2786,其最大值0.6563,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北高南低”、“北密南疏”特点;通过聚类分析表明,上杭县城防灾避险绿地空间效率个体差异大,高效率的防灾避险绿地数量少,空间效率均值很高、最大值也很高的防灾避险绿地仅有5个,缺少有效面积较大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以及广场用地。(3)针对现状问题,从高效避险通道的分布特点、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分布特点及防灾绿地空间效率聚类结果提出,上杭县城主城区应结合高效通道增加社区尺度下的微型避险空间,优先选取前20%的高效率通道组成城市主要避险通道,并对“北、中、南”分别独立配置“紧急—短期—中期”避险场所,从聚类结果均值一般、最大值较高的分类中选取合适的防灾避险绿地弥补避险功能、绿地类型的不足,加强高效率防灾避险绿地的资源配置与紧急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其疏散救援能力。综上表明扩展空间句法sDNA模型及空间网络效率对小城市规划研究和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与参考意义。
信息中心[2](2021)在《内外兼修 合作共赢——2021年第30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即将开幕》文中认为2021年5月5日—8日,以"内外兼修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30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举行。本届中国展为全球两轮车业界再度相聚、共谋产业发展大计、促进新一轮商贸交流搭建舞台。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初步胜利之后,中国展的重新举办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刚刚从抗疫一线中走出,刚刚从开足马力生产绿色交通工具的现场中走出,刚刚从践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努力中走出,广大展商又转战中国展现场,笑迎八方宾客,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与过去的每一届中国展都不同,本届中国展承担着更多责任,肩负着更多使命!
王健[3](2021)在《基于过调制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损耗低、效率高、运行可靠等特点,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控制系统的母线电压利用率,实现正弦波方波混合驱动,从而提高电机的转折速度、输出转矩和带载能力等,本文对于过调制算法以及过调制输出电压性能展开了研究;同时针对以霍尔元件为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为了降低转矩脉动,提高电机速度控制的精度,本文对基于霍尔传感器的速度和位置估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与改进。首先,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提高母线电压利用率、实现正弦波方波混合驱动的需求,将逆变器调制区域扩展到过调制区,传统过调制方法计算量大、耗时久,本文在120°坐标系下的SVPWM算法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最小相位误差原则的过调制算法,算法基于逻辑判断,计算简单,能从线性调制区平滑过渡到方波模式,谐波含量小,相较于传统SVPWM过调制算法,简化了计算流程,节省了计算资源;并对该过调制算法的输出电压性能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输出电压幅值与参考电压幅值的关系以及输出电压谐波含量与输出电压幅值的关系,最后分析了输出电压的提升对电机运行转速和输出转矩的影响。其次,针对以霍尔元件为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分析了传统的插值法的速度与位置估算方法的原理,并指出当霍尔传感器安装位置存在误差时,插值法存在的不足。引入基于滤波器法的转子速度和位置估算方法,通过对霍尔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坐标变换并滤波后得到两相正交正弦信号,通过锁相环环节计算得到转子位置信息。针对陷波滤波器的参数为定值可能引起的锁相环输出产生相位超前或者滞后问题,本文改陷波器定参数为变参数与转子角频率相关,并确定了系数关系,使得滤波法观测结果更加准确。最后,通过仿真对上述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搭建了一台带霍尔传感器的电动自行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对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王亮[4](2020)在《氧化还原媒介体在金属—空气电池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空气电池作为具有较高比能量密度的新型电池技术受到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虽然金属-空气电池的比能量密度非常高,但是金属-空气电池的发展仍面临着重重阻碍,如:过电势高,能量效率低,可逆性差,以及循环寿命短等。这些问题主要是由放电产物的热力学惰性,以及较慢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引起的。放电产物与电极接触时难以被有效分解。这就导致电池充电过程需要更高的能量,进而引起电池过电势升高。虽然很多异相催化剂可以减小充电过电势,但是这类的催化剂的催化反应位点十分有限。固态的异相催化剂,放电产物,和电极之间电导率比较低,催化剂难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同固态的异相催化剂相比,可溶性的氧化还原媒介体不仅可以在电解液中通过均相的催化反应机理催化放电产物的分解,而且可以通过固-液接触为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因而可以在金属-空气电池中取代异相的固态催化剂用于催化充放电反应。此外,氧化还原媒介体较好的可调节性可以减少催化过程中的副反应。本论文主要探究了氧化还原媒介体在能源存储和转化体系中的应用。研究氧化还原媒介体在金属-空气电池体系下的反应机理,以及电化学性能,并取得了优异的性能表现。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利用二苯基对苯二胺(DPPD)作为氧化还原媒介体催化锂-氧气电池的氧析出反应。在锂-氧气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极表面的二苯基对苯二胺被氧化。氧化态的二苯基对苯二胺可以与电极表面沉积的过氧化锂接触,通过溶液相的反应机理氧化过氧化锂,释放出氧气。该过程可以使锂-氧气电池在一个较低的充电电压下完成充电反应。二苯基对苯二胺的参与可以降低电池充电电压,减小充电过电势,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本工作为二苯基对苯二胺在锂-氧气电池的界面反应机理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2)二苯基二硫(DPDS)作为可溶性的氧化还原媒介体应用于锂-二氧化碳电池。二苯基二硫可以通过溶液相的反应机理降低锂-二氧化碳电池的过电势,促进碳酸锂可逆地生成和氧化分解。研究发现,在二苯基二硫上硫-硫键的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被有效地绑定和释放。此外,二苯基二硫分子上的吡啶氮可以有效地调节电化学反应电位,降低电池的过电势,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二苯基二硫催化的锂-二氧化碳电池的放电产物主要为碳酸锂和碳。二苯基二硫上的硫和吡啶氮可以通过溶液相的反应机理促进碳酸锂的可逆生成和分解。二苯基二硫为锂-二氧化碳电池循环寿命的提升提供新的解决办法和研究思路。(3)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辅助的钠-菲醌(Na-PQ)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该电池可以绑定二氧化碳。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可以可逆地释放出二氧化碳。结合循环伏安法,原位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以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我们发现,在放电过程中,还原态的菲醌分子上的羰基能够与二氧化碳相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该过程可以降低最终放电产物PQ2-CO2(Na+)2的形成能。在二氧化碳的参与下,电池的放电电压和放电容量都获得了提升。本工作中提出的钠-菲醌电池通过电化学能源存储技术,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固定,利用和存储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陈鹏[5](2019)在《2018中国摩托白皮书》文中提出欲达高峰,必忍其痛;欲想成功,必有其梦;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经历了2017年产销量的小幅止跌回升后,2018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被很多人寄予厚望,认为将是强势回归、全面反弹的一年,但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转型进程缓慢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整个市场并未如预期般发展,反而在不断的震荡波动中再度下行,引出不少"唱衰论"。
李亚平[6](2018)在《价格调控策略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拥堵收费和奖励策略等价格调控策略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具有实施灵活性高、能有效调节交通需求时空分布等优点,近年来受到许多城市关注。如何通过价格调控策略从根源上提升出行个体绿色出行意愿、有效降低机动化出行方式使用粘性,保障价格调控策略的长期效果、避免策略失灵,是价格调控策略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本文以深入把握价格调控策略对个体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机理为出发点,在梳理国内外拥堵收费及奖励策略对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影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融合当前外部多元信息环境与个体内部出行决策心理环境,探究价格调控策略影响下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机理及心理驱动机理,并结合决策心理过程建立价格调控策略对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预测模型,以拓展价格调控策略影响下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分析框架,为价格调控策略及其辅助措施的差别化制定提供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调查、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的影响研究、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预测研究。(1)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调查。将出行个体按照机动化出行习惯强度进行异质性分组,结合参与者实际出行经历,通过交互式地图嵌入基础出行信息(出行时间和出行成本)、污染排放信息(CO2排放量和PM排放量)及个人运动信息(行走步数和运动卡路里)的影响设计价格调控策略假设情景,并结合心理研究量表,建立价格调控策略影响下的出行方式决策心理属性测量体系。以北京市为调查对象城市,获取不同机动化出行习惯强度个体在不同策略情景下的通勤或非通勤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数据和决策心理数据。基于出行需求及机动化出行习惯强度差异,将调查样本逐级细分为了通勤出行-机动化出行重度依赖者、通勤出行-机动化出行轻度依赖者、非通勤出行-机动化出行重度依赖者、非通勤出行-机动化出行轻度依赖者四类异质性子样本并进行样本分析,为后续价格调控策略影响下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机理及心理驱动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的影响研究。基于四类异质性子样本在价格调控策略影响下的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数据,从机动化出行习惯强度(机动化出行重度依赖者和机动化出行轻度依赖者)、出行需求(通勤出行和非通勤出行)、策略类型(拥堵收费和奖励策略)及信息类型(基本出行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个人运动信息)四个维度,对比发掘出行者绿色出行决策偏好差异化特征。针对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数据在不同信息情景及策略情景下的多层嵌套结构,基于多水平Logistic模型分别建立了拥堵收费及奖励策略下的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模型,并通过四类异质性群组样本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以识别信息类型与策略类型对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差异的影响程度,揭示个体基本属性、出行特征属性及策略属性对不同异质性群组绿色出行决策偏好特性的影响机制,并探究不同属性间的跨级交互作用及协同变化规律。(3)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在总结出行方式决策过程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研究价格调控策略下的出行方式决策过程及驱动个体完成决策过程的心理属性,构建价格调控策略下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过程概念模型,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数学解析,利用各异质性群组样本数据对概念模型进行模型拟合,验证概念模型与价格调控策略下的居民实际出行方式决策过程的适配度。基于模型拟合结果,从心理属性与其对应观测变量的互动关系、心理属性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心理属性对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三个层面,揭示价格调控策略下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产生机理,对比剖析各异质性群组内在决策心理的差异化特征,识别影响各异质性群组绿色出行决策行为的关键心理要素。面向出行者决策过程心理属性,从满足出行者绿色出行心理需求着手,基于智能手机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探究提高个体在价格调控策略下绿色出行主观能动性的辅助措施。(4)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预测研究。基于对集成心理属性的决策行为分析模型结构及应用现状的总结,结合价格调控策略下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过程中“目标意向-行为意向-实施意向-决策行为”的层级结构,构建耦合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过程的MIX-ICLV行为预测模型,形成含个体基本属性-出行特征属性-策略属性-决策心理属性的一体化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分析模型框架。通过各异质性群组样本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揭示各异质性群组可观测个体及家庭基本属性、可支配出行资源、信息服务APP使用习惯及策略属性对潜在心理属性的影响机理,以及个体基本属性、出行特征属性、策略属性及心理属性对各异质性群组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影响机理,并通过出行时间、出行成本及心理属性随机影响系数变化特征,识别不同异质性群组对不同出行方式的感知差异。基于分析结果,从价格调控策略差别化制定及辅助措施个性化服务两个层面探讨模型应用价值。
李烨[7](2018)在《城市多方式交通网络客流分配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机动化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交通拥堵产生的本源可以归结于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缓解交通拥堵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通过交通供给的优化来缩小交通供需间的不平衡。交通供给优化的核心,又在于实现城市多方式交通需求与多方式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匹配。多方式交通供给,是指包括私人小汽车、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一系列交通方式在内的综合交通系统供给。城市多方式交通供给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级配良好的网络,以期引导多方式交通需求也向该级配方向去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多方式交通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然而,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多方式交通网络级配并不理想。一方面,已有政策过度关注私人小汽车与公共交通之间的博弈,而忽略了其他交通方式的重要作用。已有的公交优先、小汽车拥堵收费等一系列举措,都只着眼于一、两种交通方式,以期实现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优化,这必然难以实现。共享单车的突然崛起与迅速发展恰好印证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当前交通领域正值智能化、网联化迅猛发展阶段,自动驾驶汽车(Automated vehicle,AV)、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等新型车辆技术正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新型车辆由于独特的性能,由其带来的路段通行能力的变化、交通出行方式的转变将会对已有城市多方式交通出行产生颠覆性影响。因此,考虑智能化、网联化交通方式的新型城市多方式交通网络系统在未来解决交通供需平衡、缓解交通拥堵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城市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基础理论与效能提升关键技术》(51338003)和《基于广义交通枢纽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51638004),开展“城市多方式交通网络客流分配问题”的相关研究,在分析城市多方式交通网络客流分配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分别从融合共享单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环境、以及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专用车道四个方面对新型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梳理了城市多方式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依据。主要考虑了小汽车和公共交通在内的多种交通方式,阐述了基于用户均衡(UE)的小汽车客流分配模型与基于最优策略的公交客流分配模型,同时,提出了Logit-based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最后,基于Nine-Node网络和Sioux-Falls网络分配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基础模型的可行性。第二,考虑了包含机动化和非机动化在内的多种出行方式的交通网络,首先研究了组合出行下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分析了非机动化交通方式对多方式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影响,其次考虑了不同用户类型拥有不同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建立了多用户类型下的包含组合出行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再次基于多用户类型和组合出行模型,研究了考虑共享单车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问题,最后基于Nine-Node网络和SiouxFalls网络分配进行了算例分析,并分析了共享单车的票价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第三,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对多方式交通网络的影响。自动驾驶汽车通过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手段,将减轻人工驾驶负担,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并进一步提升交通流整体的运行效率,对传统的交通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研究了考虑自动驾驶汽车在内的混合交通流下道路通行能力的改变,其次基于该道路通行能力建立了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并提出了针对该混合交通流下网络分配模型的求解算法,再次提出了考虑自动驾驶汽车的网络收费模型及求解算法,最后基于Nine-Node网络和Sioux-Falls网络分配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第四,分析了考虑智能网联环境下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包括人工驾驶汽车与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其中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分为车车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和车路网联自动驾驶汽车。首先分析了智能网联环境下的路段通行能力的改变,基于此提出了采用布设路侧单元改善通行能力的策略,其次,研究了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最优路侧单元布设模型,用于改善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混合交通流运行,再次,提出了智能网联环境下最优路侧单元布设问题的求解算法,最后,基于Toy网络、Nine-Node网络和South-Florida网络分配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最后,分析了考虑CAV专用车道的多方式交通网络问题,该交通网络由CAV和人工驾驶汽车两种车辆组成。首先分析了CAV专用车道带来的路段通行能力的改变,基于此建立了考虑CAV专用车道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布设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其次,提出了考虑CAV专用车道与路侧单元混合布设的问题,该模型融合了两种改善混行交通流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最后,基于Nine-Node网络分配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考虑CAV车道布设及混合布设的有效性。
陈仲年[8](2018)在《无信号控制路口人车混合交通行为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大发展的一个时代,随着城市化进程地加快,交通更加多样和更加便捷,人们不断地追求着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因为发展过于迅速而担心安全问题。出行,一直是每个人的生活日常,随着出行方式的增多,发生的交通行为也各种各样,在这种多样化的前提下,未来交通路口出现混合交通将是一大趋势,这种混合交通带来的不适、威胁以及事故是交通领域的重点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路口的交通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混合交通行为模拟仿真。这将对交通路口规划、管理、设计、实施以及交通安全提供帮助和指导,同时完善针对我国路口的相关理论,设计出更加优化和适应的社会力模型解决中国交通模拟仿真问题,并提供相关参数指标借鉴。本文选取的是无信号控制路口这一交通场景,无信号控制路口一直是交通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且是交通事故易发生地带。可以发现目前针对无信号控制路口安全问题的相关合理方案较少,因此也有必要对无信号控制路口开展交通行为及仿真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对混合交通行为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并阐述了国内外的主要研究现状和成果。在此基础上又对无信号控制路口这种特殊场景的混合交通行为的研究方法和常用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包括经典的自组织现象,交通参与者心理特征,交通冲突理论,临界穿越间隙理论与方法,视觉障碍场,二维最优速度模型等。2.对福州某无信号控制路口进行多次小型无人机视频拍摄和记录,包括上下课高峰期和一般时间段。对获取的实际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逐个分析交通参与对象的交通行为以及从宏微观角度研究混合交通行为。分析了行人和自行车的实际穿越行为和穿越模式选择,运用平均值法和Raff法得到临界穿越间隙值,并对其进行验证,为我国无信号控制路口临界穿越间隙指标提供理论参考价值。运用密度、流量、速度的分布图分析混合交通行为。3.利用社会力模型的基本原理并加以改进,来进行模拟仿真,设计出相对应的无信号控制路口场景,并从微观角度分析对比仿真的效果。对无信号控制路口交通安全提出理论指导建议,提出改善目标和改善内容。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合理展望。
柏璐[9](2017)在《城市道路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与安全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规模逐步扩大,机动化速度加快,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快速增长,我国城市道路交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居民出行距离逐年增加,以电力为能源的电动自行车逐渐发展成为城市道路交通中不可忽视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给居民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低碳化进程中城市多模式交通系统运营关键问题研究》为依托,面向城市交通中的电动自行车出行效率与出行安全问题,聚焦电动自行车交通流特性,自行车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非机动车骑行者的冒险行为以及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影响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用复合车头时距分布模型计算电动自行车影响下城市路段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首先探讨了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以及传统自行车在自由行驶和跟随前车行驶时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再按照每种类型非机动车的比例,提出了自行车道上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传统自行车以及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同时能够得到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相对于传统自行车的等价系数。本文建立了有序概率选择模型定量化地分析了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以及传统自行车骑行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发现骑行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有骑行者的性别、非机动车的类型、非机动车交通量、自行车道宽度、非机动车流中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所占的比例、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的隔离设施、道路坡度、接入点数量和道路周围土地利用。根据骑行者性别和年龄段以及非机动车类型不同,提出了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下自行车道的服务水平计算流程,绘制了不同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比例下自行车道骑行者的舒适度在每一个等级的概率曲线图。本文根据道路使用者优先权和理论交通冲突点的不同,将平面信号交叉口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交通冲突划分为十六种类型,并分析了每种类型交通冲突的发生原因,对比分析了交通冲突的冲突时间和冲突率,提出了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率计算方法。研究发现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驾驶员没有让行有优先行驶权的非机动车。本文划分了平面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骑行者的冒险行为的类型,对比了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传统自行车骑行者冒险行为发生率的差异性,分析了每种类型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冒险行为产生的可能原因。在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发生的冒险行为主要有闯红灯、超越停车线、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以及逆向行驶。影响骑行者发生冒险行为的因素有非机动车类型、骑行者性别和年龄、组群,高峰时段、行人信号灯类型、信号交叉口宽度、非机动车交通量以及冲突交通量。本文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随机参数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建立路段和平面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冲突模型,比较三种模型的差异性,深入地研究了路段和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的影响因素。随机参数广义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数据,道路几何设计和交通条件对交通冲突频次的作用效果存在随机效应,影响平面信号交叉口的交通冲突频次的因素有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交通量、高峰时段、信号交叉口渠化、自行车道宽度、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隔离类型以及电动摩托车的比例。固定效应广义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路段交通冲突数据,影响路段电动自行车与传统自行车交通冲突的因素有电动自行车交通量、传统自行车交通量、电动自行车平均行驶速度、电动自行车与传统自行车平均行驶速度的差以及自行车道宽度。
姜洋[10](2016)在《基于城市形态的家庭出行碳排放模型研究 ——以济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对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城市形态因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行为进而影响碳排放,日益成为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西方学界围绕城市形态与交通碳排放已有较多实证研究,但因西方国家所处的城镇化进程大多趋于平缓、数据积累丰富,其普遍采用的精细化模型与评估方法难以适应我国数据稀缺的现实和快速空间规划决策的需求。针对国内相关研究仍较薄弱的现状,本文以济南为例,开展基于城市形态的家庭出行碳排放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构建了多尺度、多维度的城市形态指标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济南市主城区城市形态基础数据库,定量分析了济南圈层结构、多中心结构和公交先导开发(TOD)结构,并比较了传统胡同、密方格网、单位邻里和超大街区等典型街区类型的形态差异。其次,从城市和街区两个尺度研究了城市形态对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影响。利用济南市104个街区2540户家庭出行调查数据构建Tobit模型,发现在城市尺度上,家庭出行碳排放与城市TOD结构和圈层结构关系密切,而与城市多中心结构无关。在街区尺度上,提高用地密度、加强用地混合、采取“小街区、密路网”和塑造良好街道界面有利于减少家庭出行碳排放。第三,利用纵向数据研究城市形态对家庭出行碳排放的锁定效应。通过对2009年和2014年济南市9个街区3420户家庭出行调查数据的前后比较,发现家庭出行碳排放总体水平在两个年份之间无显着差异,且超大街区的碳排放水平始终是其他类型街区家庭的2-5倍。进一步构建趋势分析模型,发现街区类型和城市空间结构区位对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影响在两个年份之间保持稳定,具有锁定效应。最后,采用直接建模法构建了面向城乡规划实践的综合评估模型。模型整合家庭交通工具选择和出行距离等子模型,实现多项评估指标的输出,并通过Hold-out方法检验。进而以济南新东站片区规划项目为例,对三种规划情景进行评估,量化了空间规划优化对交通碳排放的减排潜力,证明该模型在实践领域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方便有趣的TH!NK电动自行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便有趣的TH!NK电动自行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空间句法的小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评价 ——以上杭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小城市 |
1.2.2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 |
1.2.3 空间句法 |
1.2.4 空间网络效率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研究概况 |
1.3.2 灾害避难行为研究 |
1.3.3 空间句法研究进展 |
1.3.4 空间网络分析研究进展 |
1.3.5 空间网络效率研究进展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总体思路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上杭县城市绿地现状 |
2.3 上杭县城防灾避险绿地现状 |
2.3.1 上杭县防灾避险绿地 |
2.3.2 上杭县危险设施分布 |
2.3.3 上杭县抗震设防烈度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2.4.1 空间句法与扩展空间句法 |
2.4.2 扩展空间句法sDNA模型指标 |
2.4.3 模型校核与分析方法 |
2.5 数据来源 |
2.6 方法研究流程 |
3 小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评价研究 |
3.1 城市防灾避险功能绿地体系 |
3.1.1 防灾避险绿地分级配置 |
3.1.2 疏散救援通道 |
3.1.3 生命线工程 |
3.2 疏散救援方式、时间、距离关系 |
3.2.1 避难行为 |
3.2.2 预警时间 |
3.2.3 疏散救援方式 |
3.3 sDNA模型构建与校核 |
3.3.1 模型构建与计算 |
3.3.2 模型校核 |
3.3.3 提取防灾避险绿地空间效率 |
3.4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3.4.1 两相穿行度、总深度及整合度分析 |
3.4.2 可理解度及空间效率分析 |
3.5 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评价 |
3.5.1 疏散救援通道空间网络效率评价 |
3.5.2 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评价 |
3.5.3 防灾避险绿地空间效率聚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上杭县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评价 |
4.1 上杭县疏散救援方式、时间、距离关系 |
4.1.1 城区疏散救援方式、时间、距离关系 |
4.1.2 城际疏散救援方式、时间、距离关系 |
4.2 上杭县sDNA模型与校核分析 |
4.2.1 城区sDNA模型 |
4.2.2 城际(外部)sDNA模型 |
4.2.3 模型校核分析 |
4.3 上杭县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4.3.1 两相穿行度 |
4.3.2 整合度 |
4.3.3 总深度 |
4.3.4 可理解度 |
4.3.5 城市空间效率 |
4.4 上杭县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评价 |
4.4.1 疏散救援通道空间网络效率评价 |
4.4.2 城区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评价 |
4.4.3 城区防灾避险绿地空间效率聚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上杭县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建议 |
5.1 存在问题 |
5.2 规划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1) 参加项目课题 |
2) 发表论文 |
感谢 |
(3)基于过调制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综述 |
1.2.1 过调制研究现状概述 |
1.2.2 带霍尔传感器转子位置和速度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概述 |
第2章 SVPWM过调制算法研究 |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 |
2.2 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2.2.1 线性调制区域 |
2.2.2 过调制区域 |
2.3 基于 120°坐标系的SVPWM过调制算法 |
2.3.1 基于 120°坐标系的SVPWM算法 |
2.3.2 基于 120°坐标系的过调制算法 |
2.4 过调制算法的性能分析 |
2.4.1 输出电压调制比与参考电压调制比的关系 |
2.4.2 输出电压谐波畸变率与参考电压调制比的关系 |
2.4.3 过调制对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 |
2.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转子位置和速度估算 |
3.1 基于传统插值法的转子位置估算方法 |
3.1.1 传统插值法 |
3.1.2 霍尔传感器安装误差影响 |
3.2 基于陷波器的霍尔信号跟随滤波估计 |
3.2.1 霍尔信号的转换和分解 |
3.2.2 基于陷波器的霍尔信号滤波处理 |
3.2.3 基于锁相环的转子位置估算 |
3.2.4 电机起动与切换 |
3.3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过调制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实验 |
4.1 硬件实验平台 |
4.1.1 MCU主控电路 |
4.1.2 霍尔传感器采样电路 |
4.1.3 电压电流采样及调理电路 |
4.1.4 功率及驱动电路 |
4.2 系统软件框架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过调制算法实验验证结果分析 |
4.3.2 霍尔传感器转子位置和速度估算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氧化还原媒介体在金属—空气电池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空气电池 |
1.2.1 锂-氧气电池 |
1.2.2 锂-二氧化碳电池 |
1.2.3 钠-二氧化碳电池 |
1.3 氧化还原媒介体在锂-氧气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
1.3.1 氧化还原媒介体在氧还原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1.3.2 氧化还原媒介体在氧析出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1.3.3 双功能氧化还原媒介体的研究进展 |
1.3.4 氧化还原媒介体面临的挑战 |
1.4 氧化还原媒介体在锂-二氧化碳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二苯基对苯二胺应用于锂-氧气电池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和材料 |
2.2.2 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2.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2.4 样品表征测试 |
2.3 结果和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吡啶基二硫应用于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和材料 |
3.2.2 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3.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2.4 样品表征测试 |
3.3 结果和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氧化碳应用于钠-菲醌电池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试剂和材料 |
4.2.2 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2.4 样品表征测试 |
4.2.5 理论计算 |
4.3 结果和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价格调控策略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分析方法 |
2.1.1 基础行为假设 |
2.1.2 模型分析方法 |
2.2 价格调控策略与出行方式决策行为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调查 |
3.1 调查目的及方法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对象 |
3.2 调查内容 |
3.2.1 出行者基本信息 |
3.2.2 价格调控策略下的通勤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 |
3.2.3 价格调控策略下的非通勤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 |
3.2.4 出行方式决策心理属性 |
3.3 调查过程 |
3.3.1 交互式调查地图设计 |
3.3.2 问卷预试 |
3.3.3 问卷调查 |
3.4 调查样本分析 |
3.4.1 调查问卷校核 |
3.4.2 样本描述统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的影响研究 |
4.1 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的影响特征 |
4.1.1 拥堵收费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的影响特征 |
4.1.2 奖励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的影响特征 |
4.2 基于异质性分组的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模型 |
4.2.1 基于多水平Logistic模型的建模方法 |
4.2.2 拥堵收费下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模型 |
4.2.3 奖励策略下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模型 |
4.3 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模型估计 |
4.3.1 拥堵收费下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模型估计 |
4.3.2 奖励策略下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模型估计 |
4.4 基于偏好模型的出行方式决策行为偏好特性分析 |
4.4.1 基本属性与决策行为偏好 |
4.4.2 出行属性与决策行为偏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 |
5.1 出行行为决策过程研究范式 |
5.1.1 结构化建模 |
5.1.2 心理过程追踪 |
5.2 价格调控策略下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过程概念模型 |
5.2.1 决策过程分析 |
5.2.2 概念模型建立 |
5.3 基于SEM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过程模型 |
5.3.1 模型分析 |
5.3.2 模型拟合 |
5.4 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过程的影响分析 |
5.4.1 潜变量对观测变量的影响效用 |
5.4.2 潜变量间的直接影响效用 |
5.4.3 潜变量在决策过程中的中介效用 |
5.5 基于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过程的辅助措施研究 |
5.5.1 辅助措施定位 |
5.5.2 辅助措施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预测研究 |
6.1 集成心理属性的决策行为预测模型 |
6.1.1 ICLV模型结构 |
6.1.2 基于ICLV模型的出行方式决策行为预测 |
6.2 耦合出行方式决策过程的行为预测模型 |
6.2.1 模型框架 |
6.2.2 基于MXL-ICLV的行为预测模型 |
6.3 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预测模型估计 |
6.3.1 估计方法 |
6.3.2 拥堵收费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预测模型估计 |
6.3.3 奖励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预测模型估计 |
6.4 价格调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预测模型结果分析 |
6.4.1 潜变量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
6.4.2 MXL-ICLV模型结果分析 |
6.4.3 模型结果应用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价格调控策略下的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7)城市多方式交通网络客流分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多方式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研究概述 |
1.2.2 新型交通方式研究概述 |
1.2.3 已有研究分析与总结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方式交通网络客流分配基础 |
2.1 基于用户均衡的小汽车客流分配模型 |
2.1.1 用户均衡状态 |
2.1.2 用户均衡模型 |
2.1.3 等价表达形式 |
2.2 基于最优策略的公交客流分配模型 |
2.2.1 公交分配共线问题 |
2.2.2 基于最优策略的公交分配模型 |
2.3 Logit-based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 |
2.3.1 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均衡状态 |
2.3.2 等价变分不等式问题 |
2.3.3 等价非线性规划问题 |
2.4 算例分析 |
2.4.1 Nine-node网络分析 |
2.4.2 Sioux-Falls网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共享单车的多方式交通网络研究 |
3.1 考虑组合出行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 |
3.1.1 考虑组合出行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问题可行域 |
3.1.2 考虑组合出行的多方式交通网络用户均衡模型 |
3.1.3 等价非线性优化模型 |
3.2 考虑多用户类型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 |
3.2.1 多用户类型下的交通方式选择 |
3.2.2 考虑多用户类型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问题可行域 |
3.2.3 考虑多用户类型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均衡模型及等价问题 |
3.3 考虑共享单车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 |
3.3.1 共享单车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
3.3.2 考虑共享单车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问题可行域 |
3.3.3 考虑共享单车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及等价问题 |
3.4 算例分析 |
3.4.1 Nine-node网络分析 |
3.4.2 Sioux-Falls网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自动驾驶汽车的多方式交通网络研究 |
4.1 自动驾驶汽车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
4.2 考虑自动驾驶汽车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 |
4.2.1 考虑自动驾驶汽车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问题可行域 |
4.2.2 考虑自动驾驶汽车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 |
4.3 考虑自动驾驶汽车的多方式网络分配问题求解算法 |
4.3.1 MPCC互补约束 |
4.3.2 Manifold sub-optimization算法 |
4.4 考虑自动驾驶汽车的网络收费模型及求解算法 |
4.4.1 道路收费问题 |
4.4.2 基于Pareto-improving的收费模型 |
4.5 算例分析 |
4.5.1 Nine-node网络分析 |
4.5.2 Sioux-Falls网络分析 |
4.5.3 Pareto-improving收费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智能网联环境下的多方式交通网络研究 |
5.1 智能网联环境下的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
5.1.1 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
5.1.2 路侧单元辅助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
5.2 考虑智能网联环境的最优路侧单元布设模型 |
5.2.1 考虑智能网联环境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 |
5.2.2 考虑智能网联环境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解的性质 |
5.2.3 考虑智能网联环境的最优路侧单元布设模型 |
5.3 考虑智能网联环境的最优路侧单元布设问题求解算法 |
5.3.1 Cutting-plane法 |
5.3.2 Decoupled robust优化问题及求解算法 |
5.3.3 Coupled robust优化问题及求解算法 |
5.3.4 最优路侧单元布设优化等价问题 |
5.4 算例分析 |
5.4.1 Toy网络分析 |
5.4.2 Nine-node网络分析 |
5.4.3 South-Florida网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考虑CAV专用车道的多方式交通网络研究 |
6.1 CAV车道通行能力分析 |
6.2 考虑CAV专用车道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布设模型与算例分析 |
6.2.1 考虑CAV专用车道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布设模型及求解算法 |
6.2.2 考虑CAV专用车道的多方式交通网络布设问题算例分析 |
6.3 考虑CAV专用车道与路侧单元的混合布设模型与算例分析 |
6.3.1 考虑CAV专用车道与路侧单元的混合布设模型及求解算法 |
6.3.2 考虑CAV专用车道与路侧单元的混合布设问题算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无信号控制路口人车混合交通行为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无信号控制路口交通行为文献综述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无信号控制路口人车混合交通行为理论概述 |
2.1 混合交通流的自组织现象 |
2.1.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2.1.2 交通流自组织现象 |
2.1.3 无信号控制路口自组织现象 |
2.2 无信号控制路口交通参与对象特性分析 |
2.2.1 交通参与对象概述 |
2.2.2 交通参与对象心理特征分析 |
2.2.3 交通参与对象行为概述 |
2.3 混合交通冲突特征研究 |
2.3.1 交通冲突概念 |
2.3.2 交通冲突过程 |
2.4 临界穿越间隙理论概述 |
2.4.1 相关术语概述 |
2.4.2 临界间隙获得方法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信号控制路口数据获取和数据分析方法 |
3.1 无信号控制路口观察地点选择及视频获取 |
3.1.1 观察地点及交通状况分析 |
3.1.2 观测时间段选择与分析 |
3.1.3 视频拍摄技术选择与分析 |
3.2 无信号控制路口相关数据的处理和选择 |
3.2.1 视频轨迹提取 |
3.2.2 数据记录方法 |
3.2.3 样本数量及误差分析 |
3.2.4 相关参数获取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信号控制路口混合交通行为分析 |
4.1 行人交通行为分析 |
4.1.1 行人穿越过程分析 |
4.1.2 行人穿越模式分类 |
4.1.3 行人速度分析 |
4.1.4 行人临界穿越间隙分析 |
4.2 自行车交通行为 |
4.2.1 自行车穿越过程分析 |
4.2.2 自行车穿越模式分类 |
4.2.3 自行车速度分析 |
4.2.4 自行车临界穿越间隙分析 |
4.3 机动车交通行为 |
4.3.1 汽车速度分析 |
4.3.2 汽车速度-距离关系分析 |
4.3.3 公交车交通行为概述 |
4.4 混合交通行为 |
4.4.1 成组现象 |
4.4.2 密度、流量、速度分布 |
4.4.3 密度-流量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信号控制路口人车混合交通行为模拟 |
5.1 社会力模型概述 |
5.1.1 社会力模型基本原理 |
5.1.2 改进的社会力模型 |
5.2 无信号控制路口混合交通行为模拟研究 |
5.2.1 无信号控制路口模拟参数设置 |
5.2.2 无信号控制路口模拟场景设计 |
5.2.3 模拟过程与模拟结果分析 |
5.2.4 无信号控制路口模拟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信号控制路口交通安全建议与总结展望 |
6.1 无信号控制路口交通安全建议 |
6.1.1 改善目标 |
6.1.2 改善内容 |
6.2 全文总结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城市道路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与安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及其定义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和出行行为 |
1.2.2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交通行为与安全影响 |
1.2.3 电动自行车的交通特性 |
1.2.4 电动自行车对环境的影响 |
1.2.5 国内外研究概况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内容 |
1.3.5 研究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路段电动自行车交通流特征 |
2.1 路段交通调查 |
2.1.1 骑行者出行特征调查 |
2.1.2 路段交通流调查 |
2.2 统计方法 |
2.2.1 假设检验方法 |
2.2.2 概率分布函数 |
2.3 电动自行车的微观行为特征 |
2.4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出行特征 |
2.4.1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出行目的 |
2.4.2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出行时间 |
2.4.3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出行距离 |
2.5 电动自行车流量分布特征 |
2.6 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特性 |
2.6.1 行驶速度 |
2.6.2 行驶速度与车头时距关系 |
2.6.3 行驶速度概率分布 |
2.6.4 不同类型自行车行驶速度 |
2.6.4.1 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传统自行车行驶速度 |
2.6.4.2 男性和女性骑行者速度 |
2.6.4.3 青年、中年和老年骑行者速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自行车影响下自行车道通行能力 |
3.1 研究思路 |
3.2 复合车头时距分布模型 |
3.2.1 类型p非机动车的复合车头时距模型 |
3.2.2 所有类型非机动车的复合车头时距分布模型 |
3.3 复合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
3.3.1 车头时距临界值T_p |
3.3.2 参数λ_p |
3.3.3 参数A_p |
3.3.4 积分方程的数值解 |
3.4 复合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
3.5 复合车头时距分布 |
3.6 自行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流程 |
3.7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动自行车影响下基于骑行者舒适度的自行车道服务水平 |
4.1 研究思路 |
4.2 骑行者舒适度数据调查 |
4.3 骑行者舒适度 |
4.3.1 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以及传统自行车骑行者舒适度感知 |
4.3.2 男性和女性骑行者舒适度感知 |
4.3.3 青年、中年以及老年骑行者舒适度感知 |
4.4 有序概率选择模型 |
4.5 骑行者的舒适度影响因素 |
4.5.1 候选解释变量 |
4.5.2 所有类型非机动车骑行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 |
4.5.3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 |
4.5.4 电动摩托车骑行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 |
4.5.5 传统自行车骑行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 |
4.6 自行车道服务水平计算流程 |
4.7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动自行车影响下平面信号交叉口机非冲突发生机理 |
5.1 平面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冲突调查 |
5.1.1 调查地点 |
5.1.2 调查时间 |
5.1.3 调查方法 |
5.2 平面信号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类与致因研究 |
5.3 平面信号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的冲突时间 |
5.4 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率 |
5.4.1 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率计算 |
5.4.2 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率分布特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平面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冒险行为 |
6.1 平面信号交叉口道路使用者交通行为调查 |
6.2 非机动车骑行者的冒险行为 |
6.3 非机动车骑行者的冒险行为发生率 |
6.3.1 男性和女性骑行者冒险行为发生率 |
6.3.2 青年、中年和老年骑行者冒险行为发生率 |
6.4 骑行者冒险行为影响因素 |
6.4.1 二元概率选择模型 |
6.4.2 骑行者发生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 |
6.4.3 骑行者闯红灯的影响因素 |
6.4.4 骑行者超越停车线的影响因素 |
6.4.5 骑行者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影响因素 |
6.4.6 骑行者逆向行驶的影响因素 |
6.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交通冲突的电动自行车安全影响 |
7.1 广义线性回归模型 |
7.1.1 固定效应广义线性回归模型 |
7.1.2 随机效应和随机参数广义线性回归模型 |
7.2 平面信号交叉口机非交通冲突预测模型 |
7.2.1 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频次分布特征 |
7.2.2 候选解释变量 |
7.2.3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通冲突 |
7.2.4 类型5:同向左侧右转机动车与直行非机动车流交通冲突 |
7.2.5 类型7:横向右侧右转机动车与直行非机动车流交通冲突 |
7.2.6 类型10:对向左侧左转机动车与直行非机动车流交通冲突 |
7.2.7 讨论 |
7.3 路段自行车道交通冲突预测模型 |
7.3.1 基本路段非机动车交通冲突调查 |
7.3.2 候选解释变量 |
7.3.3 追尾冲突 |
7.3.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城市形态的家庭出行碳排放模型研究 ——以济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挑战 |
1.1.2 城市交通减排思路亟待转型 |
1.1.3 汽车导向开发建设不可持续 |
1.1.4 低碳城乡规划评估工具不足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研究问题 |
1.2.2 概念释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城市交通碳排放模型研究 |
1.3.2 城市形态与家庭出行关系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交通需求理论 |
2.1.2 理论框架 |
2.2 模型研究思路 |
2.2.1 截面实证模型 |
2.2.2 纵向实证模型 |
2.2.3 综合评估模型 |
2.2.4 评估模型检验 |
2.3 案例城市与数据收集 |
2.3.1 济南市概况 |
2.3.2 城市空间基础数据 |
2.3.3 家庭出行调查数据 |
2.3.4 家庭出行碳排放计算 |
2.4 城市形态指标体系构建 |
2.4.1 宏观尺度:城市空间结构 |
2.4.2 微观尺度:街区空间形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空间结构对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影响 |
3.1 济南市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
3.1.1 城市圈层结构 |
3.1.2 城市多中心结构 |
3.1.3 城市TOD结构 |
3.2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家庭区位测度 |
3.2.1 家庭所在城市圈层 |
3.2.2 家庭到城市多中心距离 |
3.2.3 家庭到BRT走廊可达性 |
3.3 描述性分析 |
3.3.1 家庭出行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家庭区位特征与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关系 |
3.3.3 街区类型与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关系 |
3.4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 |
3.4.1 模型变量选取 |
3.4.2 基于家庭态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4.3 家庭出行碳排放回归模型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街区空间形态对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影响 |
4.1 济南市街区类型 |
4.1.1 传统胡同式街区 |
4.1.2 密方格网式街区 |
4.1.3 单位邻里式街区 |
4.1.4 超大街区式街区 |
4.1.5 小结 |
4.2 街区用地形态测度 |
4.2.1 用地密度维度 |
4.2.2 用地多样性维度 |
4.2.3 用地设计维度 |
4.2.4 用地停车维度 |
4.3 街区街道形态测度 |
4.3.1 街道密度维度 |
4.3.2 街道多样性维度 |
4.3.3 街道界面维度 |
4.3.4 街道停车维度 |
4.4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 |
4.4.1 模型变量选取 |
4.4.2 基于街区空间形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4.4.3 家庭小汽车拥有选择模型结果 |
4.4.4 家庭出行碳排放回归模型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形态对家庭出行碳排放影响的锁定效应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区域与数据 |
5.1.2 研究方法 |
5.2 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变化 |
5.2.1 总体变化特征 |
5.2.2 街区类型横向比较 |
5.3 家庭出行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变化 |
5.3.1 家庭出行行为特征 |
5.3.2 家庭出行态度偏好 |
5.3.3 家庭交通工具拥有 |
5.4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 |
5.4.1 模型变量选取 |
5.4.2 汇合模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家庭出行碳排放综合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6.1 综合评估模型的构建 |
6.1.1 综合评估模型的建模流程 |
6.1.2 家庭交通工具拥有选择模型 |
6.1.3 家庭出行距离双栏模型 |
6.1.4 Hold-out方法检验结果 |
6.2 综合评估模型的应用——以济南市新东站片区规划项目为例 |
6.2.1 项目背景 |
6.2.2 规划情景设定 |
6.2.3 规划评估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论文的创新点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济南市2014年家庭入户调研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方便有趣的TH!NK电动自行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间句法的小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空间网络效率评价 ——以上杭县为例[D]. 吴家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内外兼修 合作共赢——2021年第30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即将开幕[J]. 信息中心. 中国自行车, 2021(03)
- [3]基于过调制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 王健. 浙江大学, 2021(08)
- [4]氧化还原媒介体在金属—空气电池中的研究[D]. 王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2018中国摩托白皮书[J]. 陈鹏. 摩托车信息, 2019(04)
- [6]价格调控策略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D]. 李亚平. 东南大学, 2018
- [7]城市多方式交通网络客流分配问题研究[D]. 李烨. 东南大学, 2018
- [8]无信号控制路口人车混合交通行为及仿真研究[D]. 陈仲年. 福州大学, 2018(03)
- [9]城市道路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与安全影响研究[D]. 柏璐. 东南大学, 2017(01)
- [10]基于城市形态的家庭出行碳排放模型研究 ——以济南为例[D]. 姜洋. 清华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