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甜菜病毒病毒原类型的初步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曹莎[1](2018)在《引起甜菜根腐病的镰刀菌种群结构及其真菌病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甜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是第二大制糖原料作物。由镰刀菌引起的甜菜根腐病会显着降低甜菜产量和含糖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根腐病在我国甜菜主产区广泛发生,但国内关于甜菜根腐病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针对引起甜菜根腐病的病原镰刀菌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检测了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分析了其真菌病毒,以期为生产上甜菜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2009年至2015年,从来自八个省或自治区206个地点的甜菜根腐病病样上分离得到552株镰刀菌,经鉴定属于11个种类。其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42.39%),木贼镰刀菌(F.equiseti,24.28%)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14.67%)为优势病原菌;其它8种镰刀菌分别为:再育镰刀菌(F.proliferatum,4.89%)、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3.80%)、芬芳镰刀菌(F.redolens,3.62%)、海枣镰刀菌(F.brachygibbosum,3.08%),轮枝样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1.45%)、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1.27%)、F.nygamai(0.54%)和黄色镰刀菌(F.culmorum,0.36%)。不同地理来源、不同种类的镰刀菌均有较强的致病力,可引起维管束变色和根尖腐烂症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84.2%-100.0%和41.94-75.83。其中,甜菜根腐病原再育镰刀菌、三线镰刀菌、芬芳镰刀菌、海枣镰刀菌、F.nygamai和黄色镰刀菌为国内首次报道,且再育镰刀菌、三线镰到菌、芬芳镰刀菌、海枣镰刀菌、F.nygamai系国际首次报道。三线镰刀菌、木贼镰刀菌、芬芳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轮枝样镰刀菌、再育镰刀菌、茄病镰刀菌、F.nygamai和海枣镰刀菌菌落生长最适温度为30℃,黄色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最适温度为25℃。同一温度下,海枣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生长速度较快,木贼镰刀菌、芬芳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轮枝样镰刀菌、再育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F.nygamai生长速度适中,三线镰刀菌生长速度较慢。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戊唑醇均能有效地抑制供试镰刀菌的菌落生长,咪鲜胺(平均EC50值0.0288-0.3195 μg/mL)抑制效果明显高于苯醚甲环唑(平均EC50值0.3312-4.6103 μg/mL)和戊唑醇(平均EC50值0.0678-1.0362 μg/mL)。通过药剂驯化法获得了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性的10株尖孢镰刀菌(抗性指数为2.7-27.9),比较抗性菌株与原始亲本菌株的cyp51基因序列,但并未发现点突变。提取并检测dsRNA发现木贼镰刀菌(15XJ23)所携带的病毒具有三条dsRNA片段,属于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us);木贼镰刀菌(HL28)所携带的病毒具有四条dsRNA片段,属于产黄青霉病毒科(Chrysovirus)。挑选上述11个种类50株镰刀菌总RNA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了45个真菌病毒相关序列信息,其核酸类型呈现多样性,且包括多个分类地位尚未明确的真菌病毒。
王叶琼,於丽华,王皙玮[2](2017)在《甜菜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甜菜根腐病是甜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世界上较难防治的植物病害。为进一步研究甜菜根腐病有效的防治措施,综述了70余篇文献,特别是甜菜根腐病的症状、病原物、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发现有关甜菜根腐病症状类型描述及病原种群鉴定的研究比较系统,而关于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甜菜根腐病的发病因素,实现对甜菜根腐病的预测预报,从而科学地指导防治,继续挖掘甜菜根腐病拮抗菌群及完善生防制剂地制备和应用,充分发挥生物防治的作用。
阿克依旦[3](2017)在《克鲁弗酵母菌富集神经酰胺最佳培养条件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4种不同编号的Saccharomyces kluyveri菌株作为试验菌株,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S.kluyveri菌株吸光度值产生影响的培养基的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酵母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甜菜糖蜜作为制糖过程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菌株生长过程中能够加以利用,为今后降低培养成本增殖S.kluyveri菌株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神经酰胺面临来源少,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对4种不同编号的S.kluyveri菌株扩大培养,分离提取神经酰胺,确定4种不同编号的S.kluyveri菌株中存在神经酰胺。结果如下:(1)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中培养4种不同编号的S.kluyveri菌株。较其他两种培养基,该4种菌株均适合在甜菜糖蜜培养基中生长,其甜菜糖蜜最适添加比例为4%。在同种养条件下培养4种菌株,观察得到形态结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均形成湿润有光泽、不透明的圆形菌落;细胞呈现为两端芽殖的圆形细胞。其中4种菌株中,编号1685和10955菌株的菌落及细胞大小与其他两种菌株比较较大。(2)4种不同编号的S.kluyveri菌株最优的酵母培养基配方:编号1685菌株:4%的甜菜糖蜜、0.20%蛋白胨、0.05%KH2PO4以及0.05%的酵母浸粉;编号1892菌株:8%的甜菜糖蜜,0.15%蛋白胨,0.05%KH2PO4;编号10847菌株:4%甜菜糖蜜,0.20%蛋白胨,0.15%KH2PO4;编号10955菌株:6%甜菜糖蜜,0.15%蛋白胨,0.05%KH2PO4。在此最佳培养基中培养S.kluyveri,得到四种菌株的干质量分别为13.2g/L、11.6g/L、9.7g/L、10.4g/L,均比培养基优化前提高了约35%。(3)4种S.kluyveri菌株通过优化培养基前后所提取的总脂质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其中4种S.kluyveri菌株极性脂质在总脂质中所占的比例小于中性脂质,并且4种S.kluyveri菌株的总脂质回收率均较高,达到85%以上。利用薄层层析(TLC)法比较分析,可以初步确定4种S.kluyveri菌株中均含有少量的神经酰胺,在进行培养基优化后,根据斑点的大小及强弱可以看出4种S.kluyveri菌株所含神经酰胺含量明显增加。
李捷[4](2015)在《甘肃省枸杞根腐病病原及生理生化抗病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枸杞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老产区与新产区枸杞根腐病发病率连年上升,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农民种植的种植和经济收入,对整个产业链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然而,枸杞根腐病研究的主要在不同地区的病原学方面,对于甘肃省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种类、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原菌与枸杞互作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病原菌与枸杞互作时光合作用指标的变化等均未见报道。本文对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种类、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原菌与枸杞互作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病原菌与枸杞互作时光合作用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对枸杞根腐病防治和枸杞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对甘肃省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种类、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原菌与枸杞互作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病原菌与枸杞互作时光合作用指标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一下结论:1.病原菌的生态分布及优势种类本研究从甘肃枸杞各产区根腐病患病植株中分离得到298株镰孢菌属菌株,其中腐皮镰孢菌205株、尖孢镰孢菌71株、单隔镰孢菌7株、同色镰孢菌5株,另有11株镰孢菌属菌株未作出鉴定,其分离频率依次为68.79%、23.83%、2.35%、1.68%和3.69%。兰州安宁区、白银市景泰县、武威市民勤县和酒泉市瓜州县以腐皮镰孢菌为主,白银市靖远县以尖孢镰孢菌为主。因此腐皮镰孢菌和尖孢镰孢菌是甘肃枸杞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2.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各菌株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孢菌的最适培养基为麦芽汁琼脂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 H值为8-10,半光半暗环境下生长状况最佳,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好;硫酸铵为氮源生长最差,以硝酸钾、硝酸钠、甘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状况均较好。腐皮镰孢菌最适培养基为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35℃,最适p H范围为8-10,半光半暗条件下生长优于全暗和全光,对麦芽糖、Na NO3利用效果最好。单隔镰孢菌以豆芽汁琼脂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甘氨酸、硝酸钾、硝酸钠,适宜的生长环境为35℃、p H9和光暗交替。同色镰孢菌的最适培养基为麦芽汁琼脂培养基,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甘氨酸、硝酸钾、硝酸钠,适宜的生长环境为35℃、p H8-10和光暗交替。根据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甘肃省枸杞根腐病分离出5种微生物尖孢镰孢菌、单隔镰孢菌、镰孢菌属菌物、同色镰孢菌、腐皮镰孢菌。而致病菌为尖孢镰孢菌、腐皮镰孢菌。3.病原致病性及品种的抗病性在水培和土培条件下,5种病原菌的致病能力依次为尖孢镰孢菌>腐皮镰孢菌>单隔镰孢菌>镰孢菌属菌物>同色镰孢菌。以致病力强菌尖孢镰孢菌接种后,抗病能力依次表现为L.exsertum>L.brevipes>宁夏枸杞=中国枸杞>黑果枸杞>宁杞二号>宁杞一号>宁杞五号,即L.exsertum抗病能力强于其他品种,属抗病材料,而宁杞一号和五号抗病能力较弱,属感病材料。4.枸杞抗病性相关酶活的测定在接种F.oxysporum后,宁杞一号的POD、SOD、PAL、PPO和类黄酮活性或含量上升幅度显着小于L.exsertum,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幅度显着高于L.exsertum。POD、SOD、PAL、PPO、类黄酮、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等9个指标可以作为枸杞鉴定抗根腐病能力强弱的生理指标。SOD、PA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等6个指标可以作为前期抗病筛选的指标。5.对枸杞光合特性的影响在接种F.oxysporum后,宁杞一号光合作用受到极大的抑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大幅度下降,而气孔限制值大幅上升。而L.exsertum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程度显着的轻于宁杞一号。对照组光合作用未受到抑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和水分利用率6个光合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F.oxysporum侵染枸杞初期判断的标志。6.对枸杞叶绿素荧光相关指标的影响在接种F.oxysporum后,宁杞一号叶绿体色素降解,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而L.exsertum的降解速度显着低于宁杞一号,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感病初期判断的标志。在接种F.oxysporum后,宁杞一号PSⅡ电子传递以及猝灭的过程中出现了紊乱,最大光量子效率(Fm/Fv)、实际光量子效率(ΦPSⅡ)、开放中心捕捉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效率(q P)大幅度下降,而非光化学猝灭效率(NPQ)则大幅上升。而L.exsertum PSⅡ电子传递以及猝灭受到抑制程度显着轻于宁杞一号。对照组PSⅡ该过程完全未受到抑制。Fm/Fv、ΦPSⅡ、Fv‘/Fm‘、q P以及NPQ 5个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感病初期判断的标志。
余晓丛[5](2012)在《甜菜抗丛根病胞内钙信号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甜菜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是除热带甘蔗以外的一个主要食糖来源。在甜菜生产过程中受到诸多病害的危害,其中甜菜丛根病是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甜菜丛根病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的一种甜菜病毒病害,该病对甜菜生产危害极大,发生后块根减产40%-60%,含糖下降4-9度,严重地块甚至绝产,已成为制约甜菜生产及制糖工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甜菜抗丛根病性已成为甜菜生产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甜菜抗丛根病生理机制,对加速甜菜抗病育种、扩大甜菜种植面积、提高农民收益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采用钙离子荧光探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及同位素标记技术,以侵染丛根病病源甜菜叶片为研究材料,通过研究病源侵染后信号转导途径中第二信使—胞内钙离子浓度与分布及依赖于钙离子的蛋白激酶活性变化,揭示胞内钙离子及蛋白激酶在甜菜抗丛根病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为丰富和完善甜菜抗丛根病细胞信号转导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建立了检测甜菜细胞内钙离子的技术体系。应用钙离子荧光探针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以甜菜叶片为材料,低温4"C下装载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20μmol·L-1)120min,将材料置于室温25℃放置120min,将钙离子探针Fluo-3/AM置入甜菜叶片细胞内,且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现有荧光猝灭现象。为研究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侵入甜菜叶片细胞后胞内Ca2+变化提供技术支撑。2.甜菜坏死黄脉病毒浸染甜菜叶片后,抗丛根病品种胞质Ca2+浓度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得到胞质Ca2+快速增高的特征曲线,而感病品种胞质Ca2+浓度基本未发生变化。病毒侵染甜菜叶片引起的胞内Ca2+水平增高主要来源于细胞间隙的钙离子。表明Ca2+作为甜菜-丛根病病原物互作过程中的第二信使是激活甜菜抗丛根病所必经途径。3.茉莉酸、水杨酸作为信号分子在植物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外源JA、SA处理可以诱导甜菜叶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侵染甜菜叶片细胞胞内钙离子的变化相一致,初步表明JA、SA是病毒侵染甜菜后胞内钙信号的上游信号分子。4.从外源底物、ATP浓度、反应时间、金属离子浓度等方面筛选测定甜菜叶片细胞内蛋白激酶活性的最佳条件,建立了体外检测甜菜叶片胞内蛋白激酶活性的体系:外源底物为Histon-Ⅲ,其浓度为0.5mg/mL, ATP浓度为50μmol/L,Mg2+浓度为5mmol/L,启动反应10min。通过在体系中不加Ca2+、加Ca2+、加Ca2+和CaM、加Ca2+和TFP进行蛋白激酶活性对比试验,初步鉴定出受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侵染甜菜叶片后钙信号响应的蛋白激酶为CDPKs。
宋丽云[6](2012)在《我国烟草TMV和CMV种群结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09-2010年在烟草的生长季节(4月份-9月份)采集表现典型病毒症状的烟叶、烟茎(如花叶、畸形、斑驳、褪绿、坏死等)并保存于-80℃冰箱中,首先使用双抗体夹心法(DoubleAntibody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AS-ELISA)分别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 virus,TMV)、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马铃薯Y病毒(Potatovirus Y,PVY)和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进行了检测。其中TMV、CMV、PVY和TEV这四种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9.5%、50.5%、32.3%和0.07%,TMV的检出率最高,CMV次之。而且这四种病毒的复合侵染现象发生普遍,以TMV和CMV复合侵染最为普遍。将经DAS-ELISA检测为TMV和CMV的病毒样品分别摩擦接种到NC89和枯斑三生烟上(Nicotianatabacum var.samsun NN),以活化保存病毒材料,最终共得到141棵TMV活化烟株和91棵CMV活化烟株。分别设计引物对TMV全长基因组和CMV RNA3全长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共得到51个TMV全长基因组序列和32个CMV RNA3全长序列。利用CLUSTALX、MEGA3.0和DNASP4.0软件将TMV全长基因组和CMV RNA3全长序列与NCBI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中所登录的相应序列进行分析。确定了我国烟草上TMV和CMV的遗传进化与变异特征。结论总结如下:1、明确了我国烟草上TMV的种群遗传结构与变异特征。经克隆测序得到51个TMV全长序列,并以GenBank中已有的17个TMV分离物的基因序列作为对照,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TMV明显分化为两个种群,分别为种群Ⅰ和种群Ⅱ,我国烟草上的这51个分离物均属于种群Ⅰ。在种群Ⅰ中呈现出一定的地理差异性,其中来自云南楚雄的Chuxiong-1和湖北襄樊的Xiangfan-1单独组成一簇,其余49个分离物聚为一类。总体来看,种群内变异程度不是很高,说明TMV的种群遗传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TMV Replicase基因、MP基因和CP基因进行了变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TMV Replicase基因、MP基因和CP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Pi值分别为0.05419、0.05017和0.05276,其dn/ds均表现为<1,暗示TMV这3个基因受负选择压力。表明我国烟草上TMV基因变异程度低,并且无基因重组现象。2、明确了我国烟草上CMV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变异特征。经克隆测序得到32个CMVRNA3全长序列,并对32个分离物进行了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严重为害我国各烟区的CMV明显分化为两个种群,分别为种群Ⅰ和种群Ⅱ。在种群Ⅰ和种群Ⅱ内,各分离物间变异分化程度高,我国烟草上CMV种群遗传结构较为复杂。对CMV MP和CP基因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CMV MP基因和CP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Pi值分别为0.09980和0.27960,其中CMV CP基因的dn/ds>1,暗示CMV CP基因受正选择压力。CMV存在基因重组现象,尤其是Q-shanxi-2-hunheqinran、F-shanxi-1-baoji-hunheqinran、Q-shanxi-3-hunheqinran、F-guangdong-3、F-sichuan-2-hunheqinran和F-hehan-3这六个分离物发生明显重组。表明我国烟草上CMV基因变异程度高,有基因重组现象。3、综合上述,我国烟草上CMV种群遗传结构的复杂性明显高于TMV种群。TMV种群遗传结构受遗传瓶颈因素影响,其进化的遗传多样性较小,这可能与TMV的传播方式有关。而蚜传CMV在遗传结构上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其RNA3的CP基因受正选择压力,更易发生基因漂移,同时基因重组在CMV不同分离物之间也普遍存在。CMV广泛的寄主范围,在病毒-寄主互作中又可能进一步导致了CMV复杂的种群遗传结构。
严吉明[7](2012)在《蚕豆油壶菌火肿病(Olpidium viciae Kusano)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蚕豆油壶菌火肿病(Broad bean blister),由野豌豆油壶菌(Olpidium viciae Kusano)引起,病部细胞增生呈瘤状突起。蚕豆油壶菌火肿病仅在日本东京和中国四川及邻近省的局部地区有发生,该病已成为四川西北高原地区阿坝藏族自治州及邻近地区蚕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迄今较深入的研究论文仅有3篇,其中日本真菌学家Shunsuke Kusano在1912年对野豌豆油壶菌的生活史和细胞学、野豌豆油壶菌与寄主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研究;1984年辛哲生报道了四川省松潘县蚕豆火肿病发生危害与防治的初步研究结果。蚕豆油壶菌火肿病的其它研究未见报道,为此对该病害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明显进展,在病原生物学、病理组织学、病理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有所创新。1.蚕豆火肿病的症状蚕豆火肿病主要危害蚕豆叶和茎,也危害叶柄和果柄,但不危害果荚。病部最初出现稍褪绿的近圆形斑痕,随病情发展病斑表面稍显粗糙,并不断向上增生隆起,形成小的瘤状突起。病瘤单生或群生,可相互愈合成不规则状。受害严重时,病叶畸形,植株矮小。病部形成小的瘤状突起、表面稍显粗糙,是本病的标志性特征,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完善了蚕豆油壶菌火肿病的症状特征,明确了蚕豆豆荚上的疱状突起不是本病的症状,从而为准确诊断和防冶蚕豆油壶菌火肿病提供了科学依据。2.蚕豆火肿病的病原蚕豆火肿病病原菌寄生在蚕豆叶、茎和果柄表皮细胞内。营养体为单细胞圆形原生质团,营养体整体产果。无性繁殖结构为游动孢子囊,一般为球形,大小变化较大,一般为12.95~62.16μm,平均28.84μm。游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通过排孢管(孔)释放。游动孢子卵圆形或球形,大小为4.1-5μm,平均为4.47μm。尾部具一根鞭毛,鞭毛长24-3lμm,平均为26.56μm。游动孢子可作为同形游动配子结合,形成双鞭毛圆形的接合子。接合子侵染蚕豆,在表皮细胞内形成休眠孢子囊。休眠孢子囊圆形厚壁,形状大小较一致,大小为19-31μm,平均为25.51μm,平均壁厚3.81μm。一个寄主细胞中的数目可多达60个以上,休眠孢子囊大多形成在病害后期。对该菌的形态学研究表明:四川蚕豆火肿病是由野豌豆油壶菌(Olpidium viciae Kusano)引起。该菌的分类地位属鞭毛菌亚门、壶菌目、油壶菌科、油壶菌属。对蚕豆火肿病菌的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病斑表皮组织中的游动孢子囊成熟后,遇雨水即可萌发,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为0-18。C,在18℃下萌发就受到明显抑制,在20℃、25℃和30。C下不能萌发。光照或黑暗对游动孢子囊萌发没有明显影响。K、Na盐离子溶液对孢子囊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浓度分别达到80mmo1/L、100mmol/L时,游动孢子囊萌发就几乎被抑制。pH对游动孢子囊萌发也有一定影响,萌发的pH范围为pH5-8,以pH7-7.5最适。温度影响游动孢子的游动时间长短,在0-3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游动时间逐渐缩短。在0-5℃下保持游动时间最长可达72h以上,10℃下可达24h,15℃和20℃下可保持10h,25℃下为3h,30℃下仅可保持游动5min。温度对游动孢子侵染及发病有明显影响,在5℃下能成功侵染,但不产生明显症状。侵染和引起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0~25℃,30。C及以上温度不能侵染和发病。最适侵染和发病的温度为10-20℃。接种游动孢子引起侵染和发病的保湿时间为12h以上。叶龄影响病菌的侵染和发病,幼叶有利侵染和发病。病组织中的休眠孢子囊必须经过越夏和越冬后,有水存在时才能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0℃,在17℃左右温度下,经4h即可产生游动孢子。病组织中的休眠孢子囊萌发极不整齐,休眠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的方式与游动孢子囊的释放方式相同。3.蚕豆火肿病的发生规律四川蚕豆火肿病的发生与分布局限在四川西北部高原的阿坝藏族自治州海拔2400m以上的春播蚕豆生态区。病害的循环和发病特点是: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和越冬,作为初侵染源。次年春播蚕豆后,休眠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染蚕豆幼苗,病害始发期在5月。田间发病后,病菌不断产生游动孢子囊,在有雨露时游动孢子囊萌发释放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在蚕豆生长期中病菌的再侵染频繁,病害在田间扩展迅速,在蚕豆进入开花和始荚期,病害进入高峰期;蚕豆进入结荚期后,病菌形成休眠孢子囊,病害发展趋于停止。病菌的游动孢子藉风雨在田间近距离传播。连作和施用带有病残体的厩肥有利于发病。目前生产上种植和供抗性鉴定的40多个蚕豆材料均不同程度感病,缺乏抗病品种。病害传播风险的初步结果表明:病区当年的病残体菌源对盆地内秋播蚕豆区不构成侵染发病的危险。4.蚕豆火肿病的组织病理学野豌豆油壶菌侵入蚕豆叶和茎的表皮细胞后,定殖在侵入的细胞内,菌体生长发育,整体产果,形成游动孢子囊和休眠孢子囊。病菌的侵染刺激了侵染点邻近的表皮细胞和其下的叶肉组织或茎的皮层组织细胞,这些已分化的组织细胞转为分生细胞,进行分裂,分裂方式为平周分裂。原有的正常基本组织细胞被未高度分化的薄壁组织细胞取代。这些细胞具有分生能力并不断分裂,细胞体积增大,造成蚕豆病组织细胞发生畸形增生的病理解剖改变,病部呈瘤状隆起。这是蚕豆油壶菌火肿病症状产生的病理组织学机制,也反映了野豌豆油壶菌和蚕豆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的相互作用。5.蚕豆火肿病的病理生理蚕豆火肿病的症状特点主要是受病部位产生瘤状突起,病部细胞逐渐褐变坏死。这种畸形的病理改变预示着受病菌侵染后,寄主组织中的植物激素发生了异常变化;受病组织逐渐褐变坏死,显示抗氧化保护酶活力改变,细胞受到伤害,最终坏死。为深入了解蚕豆火肿病发生病理改变的生理机制,测定了病组织中的植物激素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病害初期组织中的ZT和KT含量大幅上升,IAA和GA。含量也有一定程度增加,它们共同刺激蚕豆病部细胞大量分裂、增生和体积逐渐膨大,病部开始隆起;在病害初期ABA含量也大量增加,表现为蚕豆幼苗被害,植株矮化畸形、生育期严重滞后,而成株被害,受病叶片提前衰老、易脱落。在病害中后期组织中的GA3含量急剧增加,是健康组织的3倍,ZT和KT仍维持一定幅度增量,但增量率明显降低,使得病害早期大量分裂增生的细胞在病害中后期迅速膨大,病部异常隆起;ABA在病害中后期也有较大增量,使病部细胞褪绿褐变,最终坏死,受病叶片脱落;而IAA在病害中后期呈现负增长,这是寄主感病的生理表现。受病组织中抗氧化保护酶活力测定的结果表明:病、健组织中的SOD、POD活力在病害初期没有明显差异,在病害中后期病组织均显着高于健康组织,说明病菌侵染破坏了寄主本身正常活性氧消除机制的平衡,导致体内活性氧积累,诱导抗氧化保护酶SOD和POD活性增强,是感病的生化表现。而CAT活力在病程初期和中后期,病组织均极显着低于健康组织。己知CAT和H202具有较高的亲和力,CAT活力降低导致组织中的H202积累,加重对组织的损伤。组织中的MDA含量在病害中后期极显着高于健康组织,说明病部组织细胞生物膜损伤加剧,这种不可逆的伤害使细胞最终破坏解体、组织溃烂。这些结果反映了蚕豆火肿病症状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也揭示了蚕豆火肿病病程中组织细胞内主要抗氧化保护酶的病理变化特点。6.野豌豆油壶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通过提取病斑组织的总DNA,采用真核生物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ITS1/ITS4进行扩增,获得了病菌的ITS序列;回收此序列测序,GenBank登记号为HQ677595.1,补充了野豌豆油壶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将病菌与其它真菌进行比对,显示与甘蓝油壶菌(Olpidium brassicae)和瓜类油壶菌(Olpidium bornovanus=O.radical)亲缘关系最近,从分子角度阐释了野豌豆油壶菌与其它油壶菌的分类关系。采集不同地区蚕豆火肿病样本,扩增病菌的ITS序列并进行多态性分析,它们的同源性高达99%以上,说明野豌豆油壶菌ITS序列的保守性高。针对野豌豆油壶菌ITS序列设计一对特征性引物P1/P2,通过优化扩增条件,能够从病斑组织总DNA中特异性扩增病菌的ITS序列,灵敏度达10pg rDNA,对于火肿病的早期检测和病原菌鉴定有实际应用价值。
陈玉珍[8](2012)在《甜菜抗丛根病细胞生物学特征研究 ——着重于活性氧代谢及细胞壁成分的研究》文中指出甜菜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甜菜各种病害的袭击,不仅给甜菜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制约制糖业的发展。甜菜丛根病(Rhizomania)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以多粘菌(Polymyxa betae)为传播介体,由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 BN YVV)引起的土传病害。近年来,国内外主要从病原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及寄主生理生化角度来探讨病毒致病机理和甜菜抗丛根病机理。本研究以甜菜抗、感丛根病品种与BNYVV互作体系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互作体系中的形态学特征和细胞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生理生化方法明确不同互作体系间活性氧(H2O2和02-·)及保护酶系(POD和SOD)产生的时间变化特征,采用电镜细胞化学标记技术在亚细胞水平上对活性氧(H2O2和O2-·)及保护酶系(POD和SOD)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定位,并检测了不同互作体系间木质素组织定位的差异及细胞壁糖蛋白在寄主细胞内积累的规律,以明确活性氧代谢及细胞壁成分在甜菜抗丛根病性中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揭示甜菜抗丛根病信号传导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甜菜抗、感丛根病品种与BNYVV互作过程中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寄主与病毒互作体系的甜菜块根形态学和超微结构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甜菜叶脉受该病毒侵染后其形态学解剖结构无差异,但超微结构受到影响。形态学水平上,抗、感病品种表现为表皮破坏,皮层薄壁细胞组织产生裂隙,大多细胞都脱落,木质部附近的木薄壁细胞破损,完全丧失了对根部的保护作用。其中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表现被伤害程度更为严重,其皮层薄壁细胞几乎全部脱落,生长速度缓慢,根部发育受阻。而叶脉的形态解剖结构与对照比较,未发现异常变化。另外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有更发达的维管束结构。在亚细胞水平上,BNYVV对感病品种的细胞超微结构破坏严重,整个细胞变形,空虚化,细胞核结构发生紊乱,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明显增多,细胞质中小液泡增多,在液泡膜边缘可见到一些纤细丝状物质的圆形或卵圆形小泡突入液泡中。叶脉细胞叶绿体完全瓦解,出现许多嗜锇颗粒。而抗病品种细胞超微结构破坏较轻,寄主细胞产生一系列显着的结构防卫反应:形成细胞壁沉积物及液泡膜上显示出黑色颗粒状沉积物等。说明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和细胞器病理变化与甜菜抗丛根病性有关。2.利用生理生化方法和电镜细胞化学标记技术研究了甜菜-BNYVV互作过程中H2O2和O2-·产生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甜菜抗、感丛根病体系均在侵染早期出现大量H2O2和O2-·,其中抗病体系的H2O2和O2-·产生量明显高于感病体系。H2O2在抗病和感病体系中的分布位置基本相似,多分布在块根、叶脉细胞的液泡膜和质膜上,叶脉细胞间隙也有H2O2的分布,而O2-·在抗病品种块根与叶脉细胞的质膜上定位,感病品种的则在液泡膜上被发现。而且感病体系H202和O2-·沉积量明显弱于抗病体系。H2O2和O2-·产生量和分布与甜菜抗丛根病性有密切联系,不同部位定位的H2O2和O2-·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了甜菜对病毒侵染的防御反应。3.采用生化检测及酶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甜菜与BNYVV互作过程中POD和SOD的活性及其在细胞内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前POD主要定位在甜菜块根细胞细胞壁及叶脉细胞线粒体和细胞间隙,当病毒感染后,抗、感病甜菜品种块根皮层细胞的细胞壁、质膜和液泡膜上的POD及叶脉薄壁细胞的细胞壁、质膜、液泡膜、线粒体、细胞间隙上的POD活性均比其对照显着升高,抗、感病甜菜品种在POD分布部位上没有区别,但两者沉积量有所差异,抗病品种明显高于感病品种;SOD在未感染病毒的抗、感病甜菜块根皮层薄壁细胞质膜与液泡膜,叶脉厚角组织薄壁细胞质膜及叶脉细胞线粒体、细胞间隙上被发现,病毒侵染后甜菜抗、感病品种块根SOD在细胞内分布位置相同都分布在质膜和液泡膜,但抗病品种以质膜上分布为主,感病品种以液泡膜上分布为主。抗病品种SOD活性不仅明显高于其对照,也明显高于病毒侵染后的感病品种。甜菜抗、感病品种POD及SOD细胞内分布的沉积量与生理生化检测的酶活性结果一致,从亚细胞学水平说明高活性的POD及SOD是甜菜抗丛根病性生化标记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4.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法及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BNYVV对甜菜细胞壁中木质素和HRGP的影响。结果显示,BNYVV侵染前后在甜菜抗、感病品种的块根与叶脉横切面的所有导管上均有木质素和HRGP的沉积,块根薄壁组织的细胞壁由外向内也逐渐显示出由深至浅的木质素沉积;抗病品种木质素和HRGP的积累量较感病品种和其对照增加更为显着;说明在甜菜与BNYVV互作体系中,HRGP参与木质素的合成,木质素和HRGP在甜菜组织内快速积累是甜菜抗丛根病性的表现之一。
马靖靖[9](2012)在《转RIPs基因甜菜后代分子检测与抗丛根病性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甜菜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在甜菜生产中受到诸多病害的危害,其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侵染甜菜后产生丛根症状(Rhizomania),并导致田菜产质量大幅下降。在对甜菜病害的防治方法中,选育优良抗病品种是最有效而根本的途径。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是对病毒、真菌、细菌等都具有抗性的一类可以抑制病原生长增殖的蛋白质。本实验在本课题组已获得转RIPs基因甜菜基础上,采用PCR、RT-PCR方法对第一代和第二代转RIPs基因甜菜进行外源基因整合和转录水平的分子鉴定,以揭示转RIPs基因甜菜的遗传稳定性。将分子鉴定结果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种植在丛根病病圃中,进行体内丛根病病原——坏死黄脉病毒Western blot检测、形态、产质量鉴定以及生理特性的研究,以阐明转RIPs基因甜菜的抗丛根病性,为甜菜抗病分子育种创建新材料。实验取得的结果如下:1利用PCR技术对转基因甜菜第一代和第二代植株进行检测,筛选出具有目的基因的植株,初步证明RIPs基因已经整合到甜菜基因组DNA上,转RIPs基因甜菜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利用RT-PCR检测RIPs基因表达量,表明该基因能够在转录水平表达。研究结果为甜菜抗病分子育种提供新材料。2将转RIPs基因甜菜分别种植于无病地与丛根病地上,以野生型甜菜为对照,在形态、产量、品质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病地上,转基因甜菜形态正常,转RIPs基因甜菜平均单株重低于野生型甜菜,平均含糖率高于野生型甜菜;在丛根病地上,野生型甜菜叶片黄化,根发育受阻,根小,表现出感病症状,而转基因甜菜形态无异常,表现出抗病性。转RIPs基因甜菜的平均单株重高于野生型,平均含糖率较野生型的低。3BNYVV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甜菜块根中病毒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甜菜,RIPs基因的转入可抑制BNYVV的繁殖,从而提高了甜菜的抗丛根病性。4对转基因甜菜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氮代谢、防御酶系等生长和抗病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发现,在丛根病地上,表现出转RIPs基因甜菜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PAD值、几丁质酶与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都高于野生型植株的抗病生理特性。
杨会房,阮涛,包凌云,于云奇,杨水英,青玲[10](2011)在《四川省攀西地区南瓜、甜菜和辣椒部分病毒种类的ELISA检测》文中指出利用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的多克隆抗体,以及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及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抗原直接包被ELISA法对四川省攀枝花、西昌和德昌地区的南瓜、甜菜和辣椒上采集的病毒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87份样品中PVY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达74.71%;CMV、TMV、TuMV、BBWV-2和PVX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2.64%、13.79%、22.99%、10.34%和14.94%。在87份样品中,仅发现TuMV、PVX及PVY的单独侵染;其余25份样品均检测到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总检出率为34.72%。表明攀西地区蔬菜上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PVY是该地区蔬菜上的优势毒原。
二、新疆甜菜病毒病毒原类型的初步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甜菜病毒病毒原类型的初步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引起甜菜根腐病的镰刀菌种群结构及其真菌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甜菜概述 |
1.1.1 甜菜的分布以及种植情况 |
1.1.2 甜菜的重要经济价值 |
1.2 镰刀菌分类的研究进展 |
1.2.1 镰刀菌简介 |
1.2.2 镰刀菌的分类 |
1.2.3 镰刀菌的鉴定方法 |
1.3 甜菜镰刀菌根腐病的相关研究 |
1.3.1 甜菜镰刀菌根腐病的发生分布及病原 |
1.3.2 甜菜镰刀菌根腐病的发病条件及危害 |
1.3.3 甜菜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害循环 |
1.4 甜菜镰刀菌根腐病的防治 |
1.4.1 抗病品种 |
1.4.2 农业防治 |
1.4.3 生物防治 |
1.4.4 化学防治 |
1.5 真菌病毒研究进展 |
1.5.1 真菌病毒及其引起的弱毒现象 |
1.5.2 真菌病毒的分类 |
1.5.3 镰刀菌中的真菌病毒 |
1.5.4 高通量测序用于发掘真菌病毒资源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甜菜根腐病病原镰刀菌的分离及种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化学试剂及试验材料的准备 |
2.1.2 病样采集和镰刀菌的分离、纯化、保存 |
2.1.3 镰刀菌形态学鉴定 |
2.1.4 镰刀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2.1.5 镰刀菌对甜菜致病性的测定 |
2.1.6 温度对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甜菜根腐病症状观察和病样采集 |
2.2.2 镰刀菌的分离和纯化 |
2.2.3 镰刀菌形态学鉴定结果 |
2.2.4 镰刀菌分子鉴定结果及系统发育分析 |
2.2.5 镰刀菌种群组成 |
2.2.6 镰刀菌对甜菜的致病性 |
2.2.7 温度对镰刀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甜菜病原镰刀菌对三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供试杀菌剂及带药培养基的制备 |
3.1.2 敏感性测定及数据分析 |
3.1.3 抗性菌株诱导及抗性原因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类镰刀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 |
3.2.2 不同镰刀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 |
3.2.3 不同镰刀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 |
3.2.4 三种杀菌剂对不同镰刀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
3.2.5 不同地区镰刀菌对三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 |
3.2.6 抗性诱导结果及杀菌剂作用位点基因点突变检测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镰刀菌中真菌病毒的检测及高通量测序发掘真菌病毒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化学试剂及试验材料的准备 |
4.1.2 菌丝培养和dsRNA的提取及检测 |
4.1.3 镰刀菌病毒cDNA部分序列克隆 |
4.1.4 镰刀菌菌株总RNA提取与检测 |
4.1.5 高通量测序及测序结果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镰刀菌病毒dsRNA的提取及检测 |
4.2.2 镰刀菌病毒cDNA部分序列克隆 |
4.2.3 镰刀菌总RNA提取结果 |
4.2.4 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甜菜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甜菜根腐病症状识别 |
1.1 镰刀菌根腐病 (萎蔫病) [5-7] |
1.2 丝核菌根腐病 (根茎腐烂病) [5-6, 9] |
1.3 白绢型根腐病 (菌核病) [10] |
1.4 蛇眼菌黑腐病[5, 11] |
1.5 丝囊霉根腐病 (甜菜黑腐病) [9, 12] |
1.6 细菌性根腐病[6, 15] |
1.7 湿腐型根腐病[16] |
2 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 |
2.1 发病规律 |
2.2 感病品种 |
2.3 环境因素 |
2.3.1 土壤环境 |
2.3.2 地下害虫 |
2.3.3 人为因素不同农业调控技术影响根腐病的发生[23],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3 防治措施 |
3.1 选用抗病品种 |
3.2 农业防治措施 |
3.2.1 轮作换茬 |
3.2.2 精耕细作 |
3.2.3 调整播期 |
3.2.4 改良土壤和肥水管理 |
3.3 化学防治措施 |
3.3.1 药剂拌种 |
3.3.2 土壤消毒 |
3.3.3 灌根 |
3.3.4 生长激素 |
3.4 生物防治 |
4 讨论 |
4.1 甜菜根腐病的发病因素 |
4.2 甜菜根腐病的农业防治 |
4.3 甜菜根腐病病害流行预测 |
4.4 甜菜根腐病的生物防治 |
5 展望 |
5.1 甜菜根腐病抗性品种的研究 |
5.2 甜菜根腐病生防菌的利用 |
5.3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在防治甜菜根腐病中的应用 |
(3)克鲁弗酵母菌富集神经酰胺最佳培养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酵母菌 |
1.1.1 酵母菌形态特征 |
1.1.2 酵母菌的分类 |
1.2 克鲁弗酵母菌 |
1.3 甜菜及甜菜糖蜜 |
1.3.1 甜菜 |
1.3.2 甜菜糖蜜 |
1.4 神经酰胺 |
1.5 响应面分析法的应用 |
1.6 薄层层析法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意义 |
1.9 研究内容 |
第2章 四种S.kluyveri菌株的培养及形态特征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kluyveri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状况的比较分析 |
2.2.2 S.kluyveri菌株在甜菜糖蜜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
2.2.3 S.kluyveri的形态结构观察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S.kluyveri最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培养基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种活化和种子液制备 |
3.2.2 菌体吸光度值与干物质量的测定 |
3.2.3 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4 单因素试验 |
3.2.5 S.kluyveri菌株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S.kluyveri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
3.3.2 编号为1685的S.kluyveri菌株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
3.3.3 编号为1892的S.kluyveri菌株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
3.3.4 编号为10847的S.kluyveri菌株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
3.3.5 编号为10955的S.kluyveri菌株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
3.4 S.kluyveri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
3.4.1 编号为1685的S.kluyveri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
3.4.2 编号为1892的S.kluyveri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
3.4.3 编号为10847的S.kluyveri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
3.4.4 编号为10955的S.kluyveri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
3.4.5 最优培养基配方的验证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S.kluyveri中功能性脂质神经酰胺的分离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1.3 培养基 |
4.1.4 测量指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菌种活化和种子液制备 |
4.2.2 4种S.kluyveri菌株的扩培 |
4.2.3 氯仿-甲醇改良法提取总脂质 |
4.2.4 中性、极性脂质的分离 |
4.2.5 薄层层析色谱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4种S.kluyveri菌株总脂质含量比较分析 |
4.3.2 4种S.kluyveri菌株中性、极性脂质含量比较分析 |
4.3.3 4种S.kluyveri菌株极性脂质薄层层析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甘肃省枸杞根腐病病原及生理生化抗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枸杞及根腐病研究进展 |
1.1 枸杞 |
1.2 枸杞病害研究进展 |
1.3 根腐病研究进展 |
2. 植物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
2.1 植物病原真菌与植物互作 |
2.2 植物防御酶的功能与作用机理 |
2.3 主要活性氧的功能与作用机理 |
2.4 植物酚类化合物与植物抗病 |
2.5 丙二醛(MDA)在蔬菜抗病性中的作用 |
2.6 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与植物抗病的关系 |
3. 病原菌侵染对植物互作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3.1 光合作用的一般机制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3.2 叶绿素荧光的重要作用 |
3.3 病原物侵染改变光合作用 |
3.4 叶绿素荧光对病原微生物侵染的响应 |
第一篇 甘肃枸杞根腐病病原学研究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培养基 |
1.2 化学试剂 |
1.3 试验仪器 |
2. 方法 |
2.1 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
2.2 病原菌鉴定 |
2.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1. 病害田间调查、病原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
1.1 甘肃省枸杞根腐病调查及病原菌种类 |
1.2 致病性测定 |
2. 病原菌的鉴定 |
2.1 培养性状及形态特征 |
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 主要病原菌离体培养条件研究 |
3.1 最适培养基的确定 |
3.2 温度对病原菌的影响 |
3.3 光照对病原菌的影响 |
3.4 pH对病原菌的影响 |
3.5 碳源对病原菌的影响 |
3.6 氮源对病原菌的影响 |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
1. 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鉴定 |
2. 病原菌致病能力比较 |
2.1 土培条件下致病性测定结果 |
2.2 水培条件下致病性测定结果 |
3. 病原菌鉴定结果 |
4. 各菌种生物学特征研究 |
第二篇 枸杞根腐病对枸杞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苗木培育的方法 |
2.2 供试苗木的选择 |
2.3 供试菌种的活化及增殖 |
2.4 接种F. oxysporum的方法 |
2.5 抗病能力的测定方法 |
2.6 样品采集的方法 |
2.7 样品指标测定的方法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枸杞抗病能力的测定 |
2.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主要活性氧物质的变化 |
2.1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含量变化 |
2.2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超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变化 |
3.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4.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苯丙烷代谢途径的变化 |
4.1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PAL活性变化 |
4.2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总酚含量变化 |
4.3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类黄酮含量变化 |
5.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防御性酶类活性变化 |
5.1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SOD活性变化 |
5.2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POD活性变化 |
5.3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CAT活性变化 |
5.4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PPO活性变化 |
6.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主要能量物质含量变化 |
6.1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6.2 接种F. oxysporum后感抗枸杞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不同枸杞的抗病性测定 |
2. 活性氧物质的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2.1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2.2 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3. 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4. 苯丙烷代谢途径与枸杞抗病性的关系 |
4.1 PAL活性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4.2 总酚含量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4.3 类黄酮含量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5. 防御性酶类活性变化与枸杞抗病性的关系 |
5.1 SOD活性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5.2 POD活性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5.3 CAT活性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5.4 PPO活性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6. 主要能量物质含量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6.1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6.2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7. 小结 |
第三篇 枸杞根腐对枸杞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苗木培育的方法 |
2.2 供试苗木的选择 |
2.3 供试菌种的活化及增殖 |
2.4 接种F.oxysporum的方法 |
2.5 叶绿素测定方法 |
2.6 光合作用相关指标测定的方法 |
2.7 叶绿素荧光相关指标测定的方法 |
2.8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1.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影响 |
2.1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蒸腾速率的影响 |
2.4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气孔导度的影响 |
2.5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胞间CO_2浓度以及气孔限制值的影响 |
3.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的影响 |
3.1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Fv/Fm的影响 |
3.2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 ΦPSⅡ的影响 |
3.3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Fv‘/Fm‘的影响 |
3.4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qP的影响 |
3.5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NPQ的影响 |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
1.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2.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影响 |
3. 接种F.oxysporum对感抗枸杞叶绿素荧光相关指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 |
(5)甜菜抗丛根病胞内钙信号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甜菜丛根病研究综述 |
1.2.1 致病病源 |
1.2.2 传播媒介及侵染过程 |
1.2.3 丛根病的防治措施 |
1.3 钙离子信号研究综述 |
1.3.1 钙离子信号转导途径 |
1.3.2 钙离子信号的产生 |
1.3.3 钙信号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
1.3.4 钙信号靶蛋白与特异性钙信号的解码 |
1.3.5 钙调节的蛋白激酶 |
1.3.6 CDPKs在钙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
1.4 茉莉酸与植物抗病性 |
1.4.1 茉莉酸与防御酶系 |
1.4.2 茉莉酸与活性氧代谢 |
1.5 水杨酸与植物抗病性 |
1.5.1 水杨酸与过氧化氢酶 |
1.5.2 水杨酸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
1.6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甜菜叶片细胞内[Ca~(2+)]_1检测技术的确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甜菜品种及供试病原 |
2.1.2 Fluo-3/AM探针的导入 |
2.1.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孵育温度和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2.2.2 荧光指示剂浓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2.2.3 甜菜叶片细胞装载Fluo-3/AM前后细胞荧光观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BNYVV侵染甜菜对叶片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甜菜品种及供试病毒 |
3.1.2 Fluo-3/AM探针的导入 |
3.1.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BNYVV侵染甜菜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
3.2.2 BNYVV侵染甜菜胞内钙离子转移特点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水杨酸、茉莉酸对甜菜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Fluo-3/AM探针的导入 |
4.1.3 SA处理 |
4.1.4 JA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A处理后甜菜叶片胞内Ca~(2+)的变化 |
4.2.2 JA处理后甜菜叶片胞内Ca~(2+)的变化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BNYVV侵染对甜菜叶片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甜菜品种及供试病毒原 |
5.1.2 甜菜品种的BNYVV处理 |
5.1.3 蛋白提取液的制备 |
5.1.4 提取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5.1.5 蛋白激酶活性测定方法和条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蛋白激酶检测反应体系的确立 |
5.2.2 BNYVV侵染对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
5.2.3 BNYVV侵染甜菜蛋白激酶类型的鉴定 |
5.3 讨论 |
5.3.1 蛋白激酶检测体系的建立 |
5.3.2 钙激活蛋白激酶的特性 |
5.4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我国烟草TMV和CMV种群结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烟草病毒病概况 |
1.1.1 我国烟草病毒病的分布特点及主要种类 |
1.1.2 我国烟草病毒病的发生特点 |
1.2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病 |
1.2.1 病原学 |
1.2.2 症状 |
1.2.3 株系分化 |
1.3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病简介 |
1.3.1 病原 |
1.3.2 症状与危害 |
1.3.3 传播途径 |
1.3.4 CMV 株系归类 |
1.4 植物病毒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
1.4.1 植物病毒的种群遗传结构特征 |
1.4.2 植物病毒的分子变异机制 |
1.4.3 植物病毒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方法 |
1.5 病毒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我国烟草上主要病毒检测与活化保存 |
2.1 研究材料 |
2.1.1 烟草病毒样品的采集 |
2.1.2 试剂与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DAS-ELISA |
2.2.2 毒源的活化与保存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我国烟草上 TMV 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设计引物 |
3.2.2 RNA 提取(TRIzol 法) |
3.2.3 反转录(RT) |
3.2.4 TMV 全序列扩增 |
3.2.5 PCR 产物检测 |
3.2.6 纯化回收 PCR 产物 |
3.2.7 连接回收产物和载体 |
3.2.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3.2.9 连接产物的转化 |
3.2.10 质粒提取 |
3.2.11 重组质粒筛选 |
3.2.12 TMV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RNA 电泳检测结果 |
3.3.2 PCR 产物电泳检测结果 |
3.4 TMV 全长序列分析 |
3.4.1 TMV 全长序列系统进化分析 |
3.4.2 TMV 基因的变异特征 |
3.4.3 我国烟草上 TMV 自然种群的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 |
第四章 我国烟草上 CMV 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设计引物 |
4.2.2 RNA 提取(TRIzol 法) |
4.2.3 反转录(RT) |
4.2.4 CMV RNA3 全序列扩增 |
4.2.5 PCR 产物检测 |
4.2.6 纯化回收 PCR 产物 |
4.2.7 连接回收产物和载体 |
4.2.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4.2.9 连接产物的转化 |
4.2.10 质粒提取 |
4.2.11 重组质粒筛选 |
4.2.12 CMV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4.3 试验结果 |
4.3.1 RNA 电泳检测结果 |
4.3.2 PCR 产物电泳检测结果 |
4.4 CMV RNA3 全长序列分析 |
4.4.1 CMV RNA3 全序列系统进化分析 |
4.4.2 CMV CP 基因的变异特征 |
4.4.3 CMV MP 基因变异特征 |
4.4.4 我国烟草上 CMV 自然种群的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 |
第五章 讨论 |
5.1 TMV、CMV 在全国烟草主要病毒病中的地位 |
5.2 TMV 种群遗传结构特征的讨论 |
5.3 CMV 种群遗传结构的讨论 |
5.4 TMV Replicase、CP 和 MP 基因变异 |
5.5 CMV CP 和 MP 基因变异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蚕豆油壶菌火肿病(Olpidium viciae Kusano)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蚕豆研究概况 |
2 蚕豆油壶菌火肿病研究现状 |
3 本文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3.1 油壶菌属真菌的研究 |
3.2 植物病害流行 |
3.3 植物病害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
3.4 植物病害的病理生理研究 |
3.4.1 植物病害进程中激素的研究 |
3.4.2 植物病害中抗氧化保护酶的研究 |
3.5 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在植物病理学上的应用 |
3.5.1 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
3.5.2 真菌核糖体DNA(rDNA)的组成结构 |
3.5.3 真菌核糖体DNA(rDNA)的进化特点 |
3.5.4 ITS序列分析及其应用 |
3.6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蚕豆火肿病的症状学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危害部位及症状特点 |
2.2 果荚上的疑似症状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蚕豆火肿病的病原学 |
摘要 |
1 材料及方法 |
1.1 材料 |
1.2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和种类鉴定 |
1.3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
1.3.1 影响游动孢子囊萌发的环境因素 |
1.3.2 影响游动孢子活力的环境因素 |
1.3.3 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因子与存活力 |
1.4 病菌侵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
1.5 蚕豆火肿病菌的寄主范围 |
2 结果 |
2.1 病原菌的形态学 |
2.2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2.2.1 影响游动孢子囊萌发的环境因素 |
2.2.2 影响游动孢子活力的环境因素 |
2.2.3 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因子 |
2.3 病菌侵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4 蚕豆火肿病菌的寄主范围 |
3 结论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蚕豆火肿病的发生规律 |
摘要 |
1 方法 |
1.1 蚕豆火肿病在四川的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
1.2 蚕豆火肿病的初侵染源研究 |
1.3 蚕豆火肿病在田间的再侵染及传播距离 |
1.4 蚕豆火肿病在田间的发生动态 |
1.5 栽培与耕作方式对发病的影响 |
1.6 蚕豆品种对火肿病的抗性鉴定 |
1.7 蚕豆火肿病的传播风险研究 |
2 结果 |
2.1 蚕豆火肿病在四川的发生危害情况 |
2.2 蚕豆火肿病的初侵染源 |
2.3 蚕豆火肿病在田间的再侵染及传播距离 |
2.4 蚕豆火肿病的田间动态 |
2.5 栽培与耕作方式对发病的影响 |
2.6 蚕豆品种对火肿病的抗性评价结果 |
2.7 蚕豆火肿病传播风险的初步研究结果 |
3 结论及讨论 |
3.1 蚕豆火肿病的发生与分布 |
3.2 蚕豆火肿病的病害循环特点 |
3.3 蚕豆火肿病传播的风险评估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蚕豆火肿病的组织病理学 |
摘要 |
1 材料及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表皮组织样本的制备 |
1.2.2 叶和茎的组织切片制备 |
1.2.3 样本的显微观察 |
2 结果 |
2.1 叶片表皮组织的病理变化 |
2.2 茎表皮组织的病理变化 |
2.3 叶片的解剖结构变化 |
2.4 茎部横切的解剖结构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蚕豆火肿病的病理生理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受病蚕豆叶片组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 |
1.2.1 仪器与试剂 |
1.2.2 色谱条件 |
1.2.3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1.2.4 供试品溶液的前处理 |
1.3 受病蚕豆叶片中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测定 |
1.3.1 仪器与试剂 |
1.3.2 样品处理 |
1.3.3 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测定 |
2 结果 |
2.1 内源激素测定的方法学和条件优化结果 |
2.2 蚕豆叶片病、健组织中5种植物激素的变化 |
2.3 病叶中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测定结果 |
3 结论及讨论 |
3.1 病程中的植物内源激素变化 |
3.2 病程中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野豌豆油壶菌的分子生物学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
1.4 溶液配制 |
1.5 野豌豆油壶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
1.6 野豌豆油壶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扩增 |
1.6.1 引物设计及合成 |
1.6.2 野豌豆油壶菌rDNA中ITS的PCR |
1.6.3 PCR产物的检测和测序 |
1.6.4 PCR产物的序列分析 |
1.7 野豌豆油壶菌ITS的多态性分析 |
1.8 野豌豆油壶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 结果 |
2.1 真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
2.2 野豌豆油壶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
2.2.1 野豌豆油壶菌rDNA中ITS的PCR产物检测及测序 |
2.2.2 PCR产物的序列比对 |
2.3 野豌豆油壶菌ITS的多态性分析 |
2.4 野豌豆油壶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 结论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8)甜菜抗丛根病细胞生物学特征研究 ——着重于活性氧代谢及细胞壁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甜菜丛根病的研究概况 |
1.1.1 甜菜丛根病典型症状及发生规律 |
1.1.2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概述 |
1.1.3 甜菜抗丛根病研究 |
1.1.4 甜菜丛根病的防治 |
1.2 植物抗病机制概述 |
1.2.1 生理生化抗病性 |
1.2.2 形态结构抗病性 |
1.3 植物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研究概述 |
1.3.1 组织化学的定义及方法 |
1.3.2 组织化学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3.3 细胞化学定义及方法 |
1.3.4 细胞化学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3.5 显微镜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BNYVV侵染甜菜后最适取样时期的确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品种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3 甜菜—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互作中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甜菜块根及叶片BNYVV含量分析 |
3.2.2 甜菜抗、感病品种块根与叶脉形态解剖学观察 |
3.2.3 甜菜抗、感品种块根与叶脉超微结构比较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甜菜—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互作过程中活性氧(H_2O_2和O_2~-·)的积累与分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甜菜块根、叶片BNYVV含量检测 |
4.2.2 甜菜H_2O_2含量变化 |
4.2.3 甜菜O_2~-·含量变化 |
4.2.4 甜菜中H_2O2细胞化学定位 |
4.2.5 甜菜中O_2~-·细胞化学定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甜菜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互作中保护酶系(POD和SOD) |
活性及其细胞化学定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甜菜块根、叶片BNYVV含量检测 |
5.2.2 甜菜的POD活性变化 |
5.2.3 甜菜的SOD活性变化 |
5.2.4 甜菜的POD细胞化学定位 |
5.2.5 甜菜的SOD细胞化学定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胁迫下甜菜细胞壁木质素和糖蛋白的组织细胞化学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试验方法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甜菜块根、叶片BNYVV含量检测 |
6.2.2 甜菜块根与叶片中木质素的组织化学定位 |
6.2.3 甜菜块根与叶片中细胞表面糖蛋白的细胞化学定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转RIPs基因甜菜后代分子检测与抗丛根病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甜菜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
1.1.1 甜菜抗病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
1.1.2 甜菜抗虫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
1.1.3 抗除草剂研究 |
1.2 甜菜丛根病生理基础研究进展 |
1.2.1 BNYVV概述及检测 |
1.2.2 甜菜抗丛根病生理生化研究 |
1.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及质粒 |
2.2 质粒DNA提取方法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2 培养基的制备 |
2.2.3 农杆菌的活化与保存 |
2.2.4 质粒DNA的提取 |
2.3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方法 |
2.3.1 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
2.3.2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方法 |
2.3.3 转基因甜菜RT-PCR检测方法 |
2.3.4 BNYVV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方法 |
2.4 转基因甜菜生理指标测定 |
2.4.1 叶绿素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
2.4.2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4.3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2.4.4 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
2.4.5 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 |
2.4.6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4.7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转基因甜菜的分子检测 |
3.1.1 转基因甜菜的PCR检测 |
3.1.2 转基因甜菜的RT-PCR检测 |
3.2 转基因甜菜的产质量鉴定 |
3.2.1 转基因甜菜与野生型甜菜的形态比较 |
3.2.2 转基因甜菜与野生型甜菜根重、含糖比较 |
3.3 转RIPs基因甜菜BNYVV侵染特点 |
3.4 转基因甜菜生理特性 |
3.4.1 叶绿素含量 |
3.4.2 可溶性糖含量 |
3.4.3 硝酸还原酶活性 |
3.4.4 SPAD值 |
3.4.5 几丁质酶活性与β-1,3-葡聚糖酶活性 |
3.4.6 多酚氧化酶活性 |
4 讨论 |
4.1 转RIPs基因甜菜遗传稳定性 |
4.2 RIPs基因转化甜菜与其抗丛根病性的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四川省攀西地区南瓜、甜菜和辣椒部分病毒种类的ELISA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四、新疆甜菜病毒病毒原类型的初步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引起甜菜根腐病的镰刀菌种群结构及其真菌病毒研究[D]. 曹莎. 中国农业大学, 2018
- [2]甜菜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J]. 王叶琼,於丽华,王皙玮. 中国农学通报, 2017(22)
- [3]克鲁弗酵母菌富集神经酰胺最佳培养条件的研究[D]. 阿克依旦.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4]甘肃省枸杞根腐病病原及生理生化抗病机理研究[D]. 李捷. 甘肃农业大学, 2015(08)
- [5]甜菜抗丛根病胞内钙信号特征的研究[D]. 余晓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7)
- [6]我国烟草TMV和CMV种群结构遗传分析[D]. 宋丽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7]蚕豆油壶菌火肿病(Olpidium viciae Kusano)研究[D]. 严吉明.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7)
- [8]甜菜抗丛根病细胞生物学特征研究 ——着重于活性氧代谢及细胞壁成分的研究[D]. 陈玉珍.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9]转RIPs基因甜菜后代分子检测与抗丛根病性鉴定[D]. 马靖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7)
- [10]四川省攀西地区南瓜、甜菜和辣椒部分病毒种类的ELISA检测[J]. 杨会房,阮涛,包凌云,于云奇,杨水英,青玲. 中国蔬菜, 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