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成,许宁,李伟思,朱云涛,孙敏[1](2022)在《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技术在困难胆囊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吲哚菁绿荧光染色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可靠性,能否有效避免胆道损伤,探讨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技术在困难胆囊切除中的不足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因胆囊结石并反复胆囊炎发作行胆囊切除术65例,男性27例,女性38例,年龄29~67岁,符合困难胆囊切除术入组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65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常规腹腔镜手术组35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21例),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组30例(实验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术前及术后肝功(ALT、AST、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肾功(肌酐)、能否有效识别胆管解剖结构以及识别胆道时间。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较实验组长(P <0.05);在分离寻找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的时间上,对照组时间长于实验组时间(P <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实验组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像腹腔镜在困难胆囊切除术中辨别胆道解剖结构的可操作性高,安全性强,能有效识别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能有效避免胆道及血管损伤;吲哚菁绿荧光显像腹腔镜技术较传统的腹腔镜技术在困难胆囊切除术中存在手术时间短的优势,在术后肝功、感染指标以及住院周期及住院总费用中无明显差异。
于涛[2](2022)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失血量、手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腹部感染、胆漏、残石以及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简单,对患者机体的创伤小,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各项手术指标,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王毓麟,赵伟,耿丽媛,李慧婷[3](2021)在《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争议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胆囊切除术和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胆囊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案。从综合结果来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目前临床采用最多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各种术后指标和预后,并发症和结石复发较少;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更少的住院时间,更低频率和较轻程度的并发症以及可接受的结石复发率,有进一步探索的临床意义。
伍家宝,林增烜[4](2021)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疗效》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对胆囊炎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8年8月—2021年4月收治的胆囊炎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48例使用LC干预下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使用MC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指标差异,并统计肠粘连梗阻、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过腔镜胆囊切除术后,C反应蛋白、TNF-α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90、9.772,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5、10.778,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缩短,术中出血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9,35.808,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肠粘连梗阻、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发生概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4,P<0.05)。结论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对机体炎症反应造成的影响较小,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具有显着安全性。
李成勇[5](2021)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应激指标、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细胞P物质、前列腺素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细胞P物质、前列腺素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但实验组升高幅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61.13±1.28)min、总住院时间(9.02±0.12)d均短于对照组的(75.31±2.75)min、(12.56±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机体疼痛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和康复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曾先锋[6](2021)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全血黏度及蛋白代谢的影响比较》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与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全血黏度及蛋白代谢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8月于本院择期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44例。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组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的全血黏度、蛋白代谢、氧化应激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开腹组对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前,两组全血黏度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全血黏度指标较术前均稍有升高,但腹腔镜组低切、中切、高切指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前,两组蛋白代谢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蛋白代谢指标较术前均稍有降低,但腹腔镜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术前,两组氧化应激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氧化应激指标较术前均稍有下降,但腹腔镜组SOD、GSH-Px、TAC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55%,无胆管受损和胆瘘的发生,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0.45%(P<0.05)。结论: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全血黏度、蛋白代谢、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较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白庆阳,封凯,黄燕东,侴丽鸿[7](2021)在《"V"字形解剖入路在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V"字形解剖入路在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道损伤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0例复杂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行胆囊三角"V"字形解剖入路, 对照组患者未用"V"字形解剖入路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与术后恢复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3.33%、(97.31±13.27) mL、(65.27±13.82) 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111.27±25.18) mL、(81.35±12.12) min,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道损伤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0、8.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28.33%,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分别为(9.89±3.58) h、(32.58±5.17) h、(3 142.92±137.93)元、(4.73±1.42) d,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5±2.45) h、(46.18±6.49) h、(3 424.29±156.34)元、(5.38±1.25) d,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使用胆囊三角"V"字形解剖入路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能够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 减少术中中转开腹率, 降低手术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郭欣[8](2021)在《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病,主要病因为胆道系统出现结石而致病。胆结石的发生会刺激患者胆囊黏膜,导致胆囊出现慢性炎症反应,甚至是出现继发性感染。研究显示,胆结石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尤其是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增加,会增加胆结石的患病几率。手术治疗是该病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和内镜联合治疗等方式,本文主要从以上三方面综述胆结石的治疗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胆结石提供参考。
姚杰[9](2021)在《小切口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结石治疗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胆结石实施小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价值。方法:106例胆结石患者根据电脑产生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6、12h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观察组(3.77%)较对照组(18.87%)低(P<0.05)。结论:相较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更高,具体体现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
谢文强[10](2021)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保留后壁的胆囊切除术式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筛选影响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危险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评价及内部验证,同时论证保留部分胆囊后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手术的简洁性。【方法】利用医院PACS系统收录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2科于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以手术时长的第75百分位数(P75)为界将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CLC)组和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ifficul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DLC)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困难程度的风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困难胆囊切除的Nomogram预测模型,使用一致性指数(index of concordance,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校准图(Calibration Plot)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进行模型的评价,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绘制临床影响曲线(Clinical Impact Curve)。2.应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将保留部分胆囊后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患者和腹腔镜胆囊全切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2匹配,通过比较术前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探讨保留后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手术的简洁性,并对纳入的病例进行术后1月情况的随访。【结果】1.模型构建共纳入患者239例,手术时长P75为80min,其中DLC组51例,含中转开腹1例;2.多因素分析显示BMI>25kg/m2、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胆囊积液、胆囊壁的厚度>0.3cm、上腹部手术史是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独立风险因素;3.构建的两种临床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内部验证结果显示两预测模型预测能力良好;4.应用倾向性评分后共有4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腹腔镜胆囊全切组28例,保留后壁组14例;5.腹腔镜胆囊全切组和保留后壁组在术前及术后血常规及血生化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保留后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患者胆囊壁的厚度明显增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与腹腔镜胆囊全切组相比,保留部分胆囊后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手术时间较长,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例在术后1月随访观察结果无差别。【结论】1.BMI(>25kg/m2)、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胆囊积液、胆囊壁的厚度(>0.3cm)、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是发生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2.研究构建的Nomogram临床预测模型1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3.保留部分胆囊后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的、有效的,可显着降低复杂胆囊手术的难度,在处理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壁陷入肝床过深致分离困难、异常短胆囊管、急性亚急性及坏疽性胆囊炎等困难胆囊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技术在困难胆囊切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分组 |
1.2 操作方法 |
1.3 评估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在困难胆囊切除术中实时识别肝外胆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
1.4 术后随访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
2.2 术后并发症 |
3 讨论 |
(2)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基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指标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3)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争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胆囊切除术 |
2 保胆取石术 |
2.1 保胆取石术背景下的术式探索 |
2.2 保胆取石术应关注的热点问题 |
2.2.1 保胆取石术式的临床适应证 |
2.2.2 保胆取石术结石复发率情况 |
3 总结 |
(4)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 |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 |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
3 讨论 |
(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疼痛应激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6)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全血黏度及蛋白代谢的影响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围术期各临床指标对比 |
2.3 两组手术前后全血黏度指标对比 |
2.4 两组手术前后蛋白代谢指标对比 |
2.5 两组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
2.6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
3 讨论 |
(8)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
2 内镜微创治疗 |
2.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2.2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 |
2.3 胆道镜手术 |
2.4 电子十二指肠镜 |
2.5 保胆内镜取石术 |
3 总结 |
(9)小切口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结石治疗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住院时间对比 |
2.2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对比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
3 讨论 |
(10)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保留后壁的胆囊切除术式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保留后壁的胆囊切除术式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
第一部分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 保留后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困难胆囊切除中的应用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缩略语表 |
2.保留后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要点图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技术在困难胆囊切除中的临床应用[J]. 张成,许宁,李伟思,朱云涛,孙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02)
- [2]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J]. 于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22(01)
- [3]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争议综述[J]. 王毓麟,赵伟,耿丽媛,李慧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1(06)
- [4]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疗效[J]. 伍家宝,林增烜. 中外医疗, 2021(33)
- [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J]. 李成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32)
- [6]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全血黏度及蛋白代谢的影响比较[J]. 曾先锋. 中国医学创新, 2021(31)
- [7]"V"字形解剖入路在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白庆阳,封凯,黄燕东,侴丽鸿.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1(10)
- [8]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研究[J]. 郭欣. 医学信息, 2021(20)
- [9]小切口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结石治疗的临床价值[J]. 姚杰. 科技风, 2021(28)
- [10]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保留后壁的胆囊切除术式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 谢文强. 兰州大学, 2021(12)
标签:胆囊切除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胆囊结石微创技术论文; 胆囊三角论文; 保胆取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