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口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慈,王芳,渠晓东[1](2021)在《中国典型河口湿地底栖动物优势类群比较》文中指出河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是重要的初级消费者,对于维持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南北不同气候带的河口湿地因具有独特的温盐条件,形成了不同的底栖动物群落。根据已有研究分析发现,中国河口湿地底栖动物存在明显的潮汐分带规律和南北温度分区差异。潮上带:盐度<6‰的华北暖温带河口以昆虫纲占优势,伴生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盐度<2‰的亚热带季风区河口以甲壳纲占优势,出现水生昆虫幼虫;盐度为0‰~5‰的亚热带-热带河口以多毛纲为主,伴生甲壳纲和软体动物。潮间、潮下带:华北暖温带河口由节肢动物的昆虫纲过渡到甲壳纲,高潮带以甲壳纲占优势,伴有多毛纲和少量软体动物;潮间带中低潮滩5‰~25‰盐度范围内以软体动物为主,仅伴生种存在差异。亚热带季风区河口盐度2‰~5‰的中低潮滩以甲壳纲和软体动物占优势,在潮下带盐渍藻类区主要分布软体动物和部分甲壳纲。亚热带-热带河口盐度7.5‰~21‰的秋茄群落和盐度11‰~15‰的桐花树群落中均以甲壳纲和多毛纲为主,伴生腹足纲、寡毛纲和棘皮动物;盐度8.8‰~17.5‰的白骨壤群落中以腹足纲占优势,伴生甲壳纲、多毛纲和棘皮动物。目前针对中国河口海岸最北端鸭绿江口的调查研究较少,且对河口潮下带的研究多集中于长江口范围,其余河口潮下带则多并入海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缺乏针对潮下带的专门分析,因此需加强中温带鸭绿江口不同潮带底栖动物的调查,并增加各海岸河口潮下带的底栖动物针对性调查,以期明确河口冲淡水对底栖动物类群及分布的影响。
季缘[2](2020)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水鸟,是指栖息或经常栖息于湿地的鸟类。珠三角地区处在国际重要的候鸟迁飞路线上,目前,广东省林业局已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兼具垛基果林农业景观与水鸟栖息地双重身份,公园二期的未来发展模式和改造方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运用生态调研和研究手法理解湿地环境、解读水鸟栖息地,如何在果林景观基底中实现水鸟栖息地空间要素特征,如何平衡市民活动与水鸟栖息的双重需求,都值得在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建设进程中被不断深入探讨。本研究通过深入地探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的水鸟栖息地现状研究方法和改造设计策略,对生态学与风景园林学进行交叉与融合研究,从而推广到其他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地区城市湿地公园的水鸟栖息地营造。首先,通过梳理鸟类栖息地营建的一般步骤和修复方法,整理出海珠湿地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的分析思路和研究步骤;通过对伦敦湿地公园、香港米埔湿地自然保护区、香港湿地公园和东京港野鸟公园四个案例进行文献资料整理,总结湿地公园在定位与园区规划、生境设计与观鸟设施和湿地科普三个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其次,对粤港澳大湾区水鸟廊道建设规划与湿地公园建设规划背景进行总结,对区域内湿地分布与候鸟迁飞情况进行梳理,对海珠湿地公园整体功能及水鸟栖息地建设现状分别进行总结和实地调研,明确公园在水鸟保护与公众教育方面的定位,以及湿地二期的功能和作用。第三,对湿地二期的水文、植被、基底、人为干扰等情况,以及水鸟的种类、分布、生境选择等情况进行调研与统计,总结场地现状生境类型和水鸟生境使用情况。整理海珠湿地的水鸟物种组成,根据生态类群总结其生境需求,明确改造目标。将现状与目标进行对比,确定目标鸟种,并进行空缺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改造策略。第四,基于上述分析结果,从定位与园区规划、生境设计与观鸟设施和湿地科普三个方面,为湿地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提出具体方案。最后,将本次实践研究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一般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改造,总结为“区域定位-场地调研-营建目标-理想模型-空缺分析-设计方案-后期监测”七个步骤。
韩晓凤[3](2020)在《温台渔场产卵场保护区及附近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2018年春季(4月)、2018年秋季(10月)、2019年春季(4月)及2019年秋季(10月)在温台渔场产卵场保护区及附近海域的4个航次的游泳动物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位测定、物种多样性指数、ABC曲线、等级聚类分析、种类更替率及功能群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4个航次共捕获游泳动物103种,2018年春季、2018年秋季、2019年春季及2019年秋季依次捕获游泳动物65种、65种、42种和54种。4个航次的游泳动物均以暖水种及暖温种为主,冷温种极少。20182019年间秋季游泳动物的总尾数及总重量均远高于春季,4个航次的游泳动物在尾数及重量上均以鱼类占首要地位,蟹类居第二位。根据IRI指数计算结果,4个航次中优势种依次有2种、5种、2种及3种,重要种依次有9种、7种、8种和7种,三疣梭子蟹、龙头鱼、口虾蛄及日本蟳为4个航次共有的优势种或重要种,4个航次优势种和重要种的平均更替率为72.07%。。4个航次中游泳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均表明温台渔场产卵场保护区及附近海域游泳动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航次20个站位依次可以分为3组、3组、3组及4组,且西部岛屿附近站位与东部远岸站位基本不会被划为一组。ABC曲线结果表明4个航次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均受到中度程度的干扰。4个航次中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宽度值的变化范围依次为0.784.05、0.686.76、0.964.87及0.206.66。综合生态位宽度值聚类分析结果以及该海域生态位宽度现状,将4个航次的主要游泳动物均划分为窄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及广生态位种3类。4个航次中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重叠值的变化范围依次为00.89、0.020.94、0.020.91及0.050.87,4个航次生态位重叠值较高(Oik≥0.6)的种对数依次占各航次总种对数的25.45%、39.39%、42.22%及44.44%。综合分析认为20182019年秋季该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宽度值及生态位重叠程度总体上略高于春季。对4个航次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宽度值与生态位重叠值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两者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根据主要游泳动物的摄食习性,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将24种主要游泳动物划分为6个功能群。4个航次依次有功能群数目4个、4个、5个和4个,其中,4个航次中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功能群在尾数及生物量上均占绝对优势地位。对4个航次各站位主要游泳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与功能群多样性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赵志鹏[4](2020)在《DNA条形码联合精细解剖技术对长江口地区疑难种鉴定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长江河口是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河口生态系统,受到河水和海水的影响,长江河口地区的滩涂和水体理化性质复杂多变,为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同时丰富的物种资源也为各类物种的鉴定分类带来一定挑战。而准确的对该区域的物种进行鉴定分类是研究该区域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科学以及河口生态管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可以解决形态学分类技术手段部分情况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高倍光学镜和扫描电镜的精细解剖技术手段在微视体系下可以较好的展现传统形态学技术手段下难以发现的物种内部形态特征,能够提供物种鉴定和生物生态学分析重要证据。基于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分析研究疑难物种的发现鉴定和修订补充新物种和新记录,以及清晰判断物种的分类水平和系统发育演化过程,可以为生产、科研、教育以及沿海生态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学研究进展提供基础性资料。利用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可以对现有的分类地位清晰的物种进行分子鉴定数据和形态特征的补充;当仅仅依靠传统形态学分类技术手段难以处理问题时,利用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可以对某一分类阶元中的个别疑难物种进行准确的鉴定分类;同时,利用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可以处理一类物种鉴定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在物种形成演化方面相较于传统分类技术手段更为清晰透彻。本研究分别选取了以上海地区命名的物种,上海瓣尾水虱Cyathura shanghaiensis、在长江河口潮滩为优势但仅鉴定到科的拟沼螺科物种Assiminea sp.、采集于长江河口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石磺疑难类物种和搁浅于上海水域但污损严重从传统形态特征无法进行鉴定分类的鲸类残骸样本,进行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的应用研究,为其在长江河口区域及各地区、各阶元物种的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1.针对长江河口区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中重要疑难物种,补充了上海瓣尾水虱Cyathura shanghaiensis的精细解剖图像和DNA条形码数据,提供了该物种分子鉴定的数据基础。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了该物种的鉴定证据,同时对于该属种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2.拟沼螺类疑难物种Assiminea sp.在长江河口地区广泛且大量的分布,是潮间带重要的优势种群,本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序列结合精细解剖技术补充拟沼螺类疑难物种Assiminea sp.个体的精细解剖特征描述和DNA条形码数据,并将其准确鉴定为Assiminea grayana为长江河口区域首次记录。为该物种的人工饲养和开发利用工作提供方向,为国内相关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支持。3.石磺是广泛分布于长江河口区域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具有重要的科研及经济价值,但中国石磺类物种的分类鉴定一直尚未明确,石磺类物种生境状况复杂且形态特征多变,仅依靠传统分类学无法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本研究对长江河口区域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几种常见的石磺类疑难物种进行分析鉴定,利用DNA条形码分子技术和齿舌精细解剖手段相结合完成了系统发育分析和齿舌形态差异分析。修订了关于分布于中国的共有5属6种石磺物种的结论,认为分布中国的石磺有Platevindex sp.、Peronia verruculata、Platevindex mortoni、Onchidium reevesii、Onchidium stuxbergi、Paromoionchis tumidus、Wallaconchis graniferus以及浙江Unknown共6属8种。其中,采自浙江的样本疑似为新物种。4.本研究基于微型DNA条形码技术完成了一例搁浅于长江河口地区污损严重的鲸类骨骼样本的鉴定分析,将样本准确鉴定为大村鲸Balaenoptera omurai,为上海水域发现该物种的首次记录,提供了一种鲸类DNA条形码分析的较短目的片段的新引物,并为疑难物种污损严重样本的DNA提取工作和微型DNA条形码技术较短目的序列的引物设计提供一定的数据经验。
朱颖旸[5](2020)在《崇明东滩湿地四种典型生境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影响因素》文中指出土壤胞外酶(以下简称土壤酶)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有机质矿化分解、营养元素循环、能量流动和环境质量等关系密切。土壤养分循环依赖于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吸收利用,而土壤酶的解聚作用正是在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和单分子有机物这一环节起到关键作用。土壤酶主控的大分子有机物解聚这一过程,是土壤养分循环的限制性步骤,深入研究土壤酶对于理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评价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酶活性在生物地化循环过程中起到中心枢纽作用。崇明东滩作为发育完善的淤涨型潮汐湿地,从光滩到98大堤镶嵌分布着相对完整的植被带或演替系列。湿地土壤的理化特性受潮汐和植被的影响存在差异,从而影响酶活性和物质循环。本文在崇明东滩河口潮滩湿地沿不同潮滩带,对本土濒危物种海三棱藨草和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生境土壤酶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容重和pH随高程增加而递增,土壤含水率和盐度随高程增加递减;潮位对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影响显着,其中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均在低潮位和高潮位较高,且极显着高于中潮位,总磷在潮位间无显着差异。2、杂草群落和光滩生境土壤容重和pH极显着高于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群落生境,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群落生境土壤含水率和盐度极显着高于杂草和光滩生境;生境对土壤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影响显着;海三棱藨草和互花米草群落生境有机碳极显着高于杂草和光滩生境土壤,海三棱藨草、互花米草和光滩生境土壤总氮均显着高于杂草生境土壤;四种生境类型间总磷无显着差异。3、土壤容重、含水率、盐度在不同土层间无显着差异,仅pH随土层深度递减,且各层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土壤有机质、总氮和总磷在土壤垂直剖面分布趋势不一致,其中土壤有机碳和总磷在20-30cm层极显着高于0-10cm及10-20cm,而总氮在土层间无显着差异。4、土壤含水率和pH分别在6和9月最低,大致呈现夏秋低,春冬高的“V”形趋势;土壤盐度在四季无差异;土壤有机碳、总氮、铵氮及硝氮均在3月最高,12月最低,呈现春冬低、夏秋高的倒“V”形趋势,而土壤总磷相反,秋冬季极显着高于春夏季。5、潮位、生境、土层和季节均对与土壤碳、氮、磷循环有关的土壤酶存在不同程度影响。潮位影响趋势为:低潮位<中潮位<高潮位;生境类型对不同土壤酶影响较为复杂:4种与土壤碳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均在光滩生境最低,在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生境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杂草生境相对较高;与土壤氮相关的土壤酶在海三棱藨草和互花米草生境活性较高,杂草生境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而磷酸酶在不同生境类型间差异均不显着;4种与土壤碳相关的土壤酶和2种磷酸酶随土层增加呈梯形下降;相反4种与土壤氮相关的土壤酶则随土层增加逐渐升高(层升现象);除过氧化物酶外,与土壤碳相关的土壤酶呈春冬低、夏秋高的倒“V”字型趋势,与土壤氮和磷相关的土壤酶呈春夏高、秋冬低的变化趋势。6、不同生境和潮位之间土壤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而在不同土层间无显着差异。潮位和生境类型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土壤理化性质、潮位、土层和生境类型因子总共解释了土壤酶活性变异的23.7%,其中以土壤理化性质因子的总解释量21.1%为最高。7、土壤氮/磷比、总氮、总磷、盐度与pH 5个土壤理化性质因子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程度较大。8、崇明东滩湿地土壤C、N、P含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C、N元素匮乏,P元素则相对较高。土壤C/N和C/P低于全国土壤平均水平,而N/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进一步说明该区潮汐湿地C、N的匮乏和P的积累情况。潮位和生境对土壤C/P、N/P有极显着影响。土壤C/N、N/P在土层垂直剖面上变化均不明显。土壤盐度和含水率均与土壤C/P、N/P正相关,与土壤C/N负相关。土壤C/N/P在四季存在极显着差异,C/P、N/P均在3月极显着高于12月,而C/N的趋势则与之相反。9、氮沉降和磷富集使土壤N和P的有效性增加,却导致土壤N和P有效性的不平衡计量特征,增大了土壤N/P。大气CO2浓度增加,对土壤N具有稀释作用,同时因湿地植被结构原因,导致固碳量低,致使土壤具有较低的C/N,进而导致土壤N的渐进性限制。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在光滩和植物群落生境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区湿地植被对养分的空间分配存在沃岛效应。与N相关的土壤酶活性较小,而与P相关的土壤酶活性较大,且TN、TP分别与N酶、P酶活性存在负相关。表明氮沉降对与N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且土壤N仍较匮乏,而磷酸酶活性的增强则预示着土壤受到较大P限制。10、土壤碳、氮、磷酶活性比(lnBG:ln(NAG+LAP):lnAP)约为3:2:4,说明该区湿地土壤养分循环存在一定程度的P限制。C:N酶活性比(BG:(NAG+LAP))为1.28,低于全球均值1.41,C:P酶活性比(BG:AP)比为0.81,N:P酶活性比((NAG+LAP):AP)比为0.70,高于全球均值0.44,表明该区湿地土壤N、P酶活性高,反映出C、N匮乏且受P限制。潮位、生境和土层因子及三因子交互作用,对土壤碳、氮、磷酶活性比均存在显着影响,且其中以潮位和生境的单独作用最大。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pH和盐度是土壤碳、氮、磷酶活性比(ln(BG):ln(NAG+LAP):ln(AP))的决定性土壤影响因子。
曹牧[6](2019)在《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动态及其多样性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是长江口发育最为完善,规模最大的一处河口型滩涂湿地。其丰富的湿地资源及江海交汇的独特的水文条件,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成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每年过境水鸟近百万只,具有较高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保护区内互花米草的入侵与清除,对迁徙鸟类的停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简述了东滩湿地植物群落、底栖动物及鱼类群落结构,采集一年期的鸟类观测数据,研究了水鸟对人工修复湿地和自然湿地的选择偏好;采用累积11年的鸟类种群环志数据,分析了鸟类种群的变化趋势,探明了东滩湿地环境因子和崇明县(区)社会经济发展对鸟类种群变化的影响;并对东滩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价值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崇明东滩人工修复湿地恢复初期,人工修复湿地单条样线鸟类观测数量与自然湿地差异并不大,但种类组成与自然湿地差异巨大。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东滩保护区鸟类观测记录到各种水鸟共计84225只,分属8目13科74种,多样性指数2.09,均匀度指数0.49。其中,自然湿地区域观测到鸟类70441只,分属7目11科56种,平均每条样线观测到17610只,多样性指数1.73,均匀度指数0.43。人工修复湿地区域观测到鸟类13784只,分属7目10科57种,多样性指数2.59,均匀度指数0.64。两种湿地类型鸟类的相似度指数为0.36,群落组成成分中等不相似。全年鸟类生物多样性及均匀度自然湿地低于人工修复湿地。分布两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鸻形目鸟类的数量、种类、雁形目鸟类的种类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鸟类数量、种类数、雁形目鸟类数量则无显着差异。在自然湿地中,鸻形目鸟类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占62.92%);而在人工修复湿地中,雁形目鸟类的数量最多(占50.20%)。在鸟类迁徙过程中,自然湿地的雁形目鸟类变化与人工修复湿地的雁形目鸟类变化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鸻形目鸟类则无此特征。7个优势种及常见种鸟类的变化中,两种类型湿地分布的雁鸭存在显着的种内及种间相关性;在自然湿地记录到的4种鸻鹬及白鹭的数量变化与出现在人工修复湿地的4种鸻鹬及白鹭无显着种内相关性。人工修复湿地可为途经东滩的多种水鸟,尤其是雁形目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而的鸻形目鸟类更偏好栖息于东滩自然湿地。(2)环志鸟类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其种类、多样性和均匀度变化不明显。于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东滩湿地共环志鸟类3目(鸻形目、鹳形目和鸥形目)8科53种。年环志种类在32~45种间波动,环志鸟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在2.38~2.79间波动,均匀度指数在0.68~0.76间波动;日均环志数量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日均环志59.07只下降到2014年日均环志17.13只。11年间年均环志量均超过环志总数1%的常见种有大滨鹬、黑腹滨鹬、红颈滨鹬等10种鸻鹬类。对其进行两两种间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9对呈显着正相关,其中1对呈极显着正相关。(3)环境改变、崇明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志鸟类种群变化有影响。其中,引起环志鸟类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崇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因子。在环境方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日均环志数量与海三棱藨草面积、鱼类数量和鱼类种类显着正相关。环志鸟类种类与降水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与平均温度均呈现负相关。因子分析表明,13个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觅食空间、植被、底栖动物和温度四个因子,环境综合因子无明显变化趋势。采用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环境因素综合因子对鸟类数量的变化有较强的影响。其中,底栖动物因子是环志鸟类数量和种类的变化主要影响因子,是鸟类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社会经济方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崇明县(区)工农业产值等22个指标中的15个指标与11年间东滩湿地共环志鸟类的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与环志鸟类的种类、多样性和均匀度无相关性。因子分析表明,22个指标可归纳为经济、素质、生存、工业化四大因素,综合因子得分呈上升趋势。采用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引起环志鸟类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崇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因子,而环志鸟类种群自然演替对自身数量变化的影响较小。以环志鸟类种群数量自身变化影响力为标准,崇明社会经济综合因子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力大于环境综合因子。(4)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对东滩湿地鸟类多样性价值进行了评价,并估算出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维持鸟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116.9亿元/a。本文采用支付卡式问卷进行鸟类多样性价值调查,共发放问卷49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份。结果表明受访者为保护崇明东滩湿地鸟类多样性及东滩湿地环境,平均每年愿意支付58.3元。由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支付意愿与年龄、职业、旅游次数呈极显着相关,与教育程度、对崇明湿地的熟悉程度呈显着相关,与性别、月收入、居住地等因素相关性不显着。WTP(最大支付意愿)值与性别、教育程度、旅游次数极显着相关;WTP值与年龄、职业、月收入、对崇明湿地了解程度、居住地的相关性不显着。
徐志豪,吴健,王敏,刘文亮,谭娟,沙晨燕,黄沈发[7](2019)在《溢油事故对河口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解2012年末发生的船舶溢油事故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生态恢复情况,文章分别于溢油事故应急处置后(2013年3月)及二次处置1 a后(2015年3月)对受事故影响较大的崇西边滩6个站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溢油后其群落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并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次调查分别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种和12种,分属4门7纲,优势种群和优势种分别为环节动物、疣吻沙蚕及甲壳动物、谭氏泥蟹;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呈上升趋势,但无显着差异;Shannon-Wiener指数<1,Pielou指数<0.3,表明研究区受污染严重,区域内底栖动物种间分布不均匀。虽在2次处置后底栖动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生境有所好转,但溢油污染的胁迫和处置活动的扰动仍将持续影响研究区底栖生态环境。
王伟[8](2019)在《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文中指出扬子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为了应对大规模围填海的需求以及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风暴等威胁,该区域修建大量硬基质海堤,这些硬基质海堤改变了原本的底质条件和景观结构,为岩相潮间带生物提供了可以附着和栖息的环境。在全球变暖等多重因子的推动下,硬基质海堤可能会成为岩相潮间带生物分布区向北扩张的“跳板”,进而改变原有的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为了阐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我们结合群落生态学、系统地理学、物理海洋学、宏条形码技术和生理生态学的方法和技术,探究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分布、潮间带群落结构、种群遗传结构、幼体扩散过程的影响以及在我国岩相潮间带种群扩张和种群联通性等方面的作用。硬基质海堤促进了南方岩相潮间带生物向北扩张。连续4年对硬基质海堤和相邻自然岩相群落的生态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基于群落组成的Bray-Curtis相似性,33°N以南的硬基质海堤与南方自然岩相群落聚为一组,表明大部分硬基质海堤的生物来自南方自然岩相;齿纹蜒螺(Nerita yoldii)和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等南方物种的分布北界从30°N向北扩张到33-34°N的地区。硬基质海堤改变了区域内的底质条件,为岩相潮间带生物提供了可以附着的基底,促进了南方岩相潮间带生物向北扩张,进而改变了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硬基质海堤群落与自然岩相群落之间在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硬基质海堤和自然岩相群落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表明:硬基质海堤群落具有生物覆盖度低、物种丰富度低、α多样性低的特点,且物种组成上与自然岩相群落存在差异。表明硬基质海堤群落不完全具备自然岩相的生态功能,会造成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境异质性是形成江苏硬基质海堤区域较高β多样性的主要原因。由此表明,增加硬基质海堤生境异质性对提高硬基质海堤群落物种多样性,改善其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硬基质海堤促进白脊管藤壶(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南方种群向北方扩张和北方种群向南方扩张,进而改变了其种群遗传结构。基于COI基因对白脊管藤壶种群间遗传结构的分析发现:白脊管藤壶的南、北种群之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差异,但南、北种群边界之间的地理距离从硬基质海堤出现前的数百公里到现在仅余40公里,表明硬基质海堤促进了其南、北种群的扩张,尤其是南方种群已突破长江口这一系统地理学隔离,到达33°N。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硬基质海堤将成为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南、北种群基因交流的廊道。硬基质海堤增加了南、北方自然岩相群落之间的种群联通性。幼体扩散轨迹模拟结果显示:南方自然岩相春、夏季产出的浮游幼体可以到达江苏沿海地区夏,而硬基质海堤的修建为这些幼体提供了可以附着的基质。硬基质海堤春、夏季产出的幼体能够到达北方自然岩相。硬基质海堤成为了南、北种群幼体交流的“跳板”,增加了南、北方自然岩相群落种群联通性。通过宏条形码技术分析扬子三角洲近海海域贝类浮游幼体组成,进一步证实了幼体扩散轨迹模拟的结果,确认了南方生物和种群继续向北扩张的趋势。潮间带高温(34.5°C)和大量降水(>50 mm/h)显着降低日本菊花螺(Siphonaria japonica)单位重量卵带的幼体孵化数。沿海地区高温天气和降水量的增加,会进一步阻碍日本菊花螺幼体的产出,影响其种群动态和幼体补充。日本菊花螺幼体具有较强的盐度和温度耐受性,有利于幼体在近海区域不同环境下的存活和扩散,有助于其种群扩张和种群交流。综上所述,硬基质海堤的修建会造成南方物种和种群向北扩散,突破长江口生物地理隔离,从而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和种群遗传结构产生影响。硬基质海堤成为了南、北种群幼体交流的“跳板”,增加了南、北方自然岩相群落种群联通性。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硬基质海堤会进一步改变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本研究对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岩相潮间带生物分布区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预测未来岩相潮间带生物分布格局提供技术支持。
许自力[9](2019)在《长江口浦东机场外侧滩涂及水域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口地区地势平缓,水中泥沙受地理特性影响在此极易淤积,因此长江口区域的围垦和促於工程由来已久且影响深远。浦东机场围垦区是用于浦东机场跑道工程的围垦用地,为了降低围垦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对九段沙保护区的影响,在其围垦区外侧实施了围垦后的生态修复工作。自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对浦东机场外侧滩涂生态修复区和周边水域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滩涂修复区沉积物的含水量变化,滩涂修复区底栖生物和电杆礁附着藻类的种类、密度等变化,探究电杆礁修复技术对滩涂生态修复区的修复效果。调查研究了生态修复区周边水域中的环境因子以及水中浮游生物的多样性状况,并与修复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修复区周边水域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如下:1、电杆礁修复区,在潮汐和海浪的作用下,于电杆礁基部形成小水体,分析小水体的内径、外径、水坑深度和电杆礁地上高度与水体体积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电杆礁地上长度与所对应的水体体积具有一定相关性(p=0.035),电杆礁地上高度与水体体积的大小呈正相关。电杆礁修复时间的长短对修复区沉积物含水量有一定影响,修复时间为180d的区域含水量高于修复时间为90d的区域。修复时间较长区域0m处含水量48.41%,而修复时间较短的区域0m处含水量为40.73%。修复时间较长的区域1m外的含水量基本高于44%,修复时间较短的区域内的含水量都低于38%。受电杆礁修复区的作用,近岸侧沉积物粒径小于远岸侧粒径,近岸侧含水量高于远岸侧。近岸侧含水量的均值为50.56%,远岸侧只有在距离电杆礁0m处的含水量为41.72%,其他各点的含水量均小于40%。近岸侧滩涂中颗粒粒径的比表面积为0.933m2/g,远岸侧的粒径比表面积为0.891m2/g。且滩涂中小于2μm的蓄水能力较强的粘土所占比例也不同,近岸滩涂中的含量为8.39%,远岸侧中的含量为7.54%。2、对电杆礁修复区内底栖生物的调查结果显示,底栖生物密度较修复前有所增加,由修复前的236.8±56.7 ind./m2增加至312.7±52.8ind./m2。Shannon-Wienner指数由修复前(2017年5月以前)的H=1.52,增加到修复后(2017年5月及以后)的H=1.57。电杆礁修复区不同区域内的底栖生物数量有一定差异,且与沉积物粒径及沉积物含水量有一定关系。围绕电杆礁开展的底栖生物与电杆礁距离的实验结果显示,底栖生物数量没有明显的随距离远近的变化。3、在电杆礁礁体上共采集到附着藻类2门28种,其中硅藻门23种,蓝藻门5种。胸隔藻属(Mastogloia.sp)数量最高,占附着藻类总数的38.75%;其次是舟形藻属(Navicula.sp),约占附着藻类总数的19.59%;颤藻(Oscillatoria.sp)约占附着藻类总数的13.83%。4、根据总体修复项目的实施过程及措施,本次研究调查分析了2014-2015年和2018-2019年浦东机场外侧水域中浮游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基本情况。浦东机场外侧水域中浮游植物在第一阶段(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共采集到浮游植物4门23种,第二阶段(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36种。第一阶段调查的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53.8%)、具槽直链藻(M.sulcata)(11.12%)、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6.7%)、湖沼圆筛藻(Coscinodiscus lacustris Grun)(3.05%)和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2.88%)。第二阶段调查的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25.12%)、隐藻未定种(Cryptomomas sp.)(18.29%)、椭圆小球藻(C.ellipsoidea)(7.51%)、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5.7%)、具槽直链藻(3.3%)、裸藻未定种(Euglena sp.)(3.3%)、纤维藻未定种(Ankistrodesmus sp.)(2.95%)。香农维纳指数、Margale丰富度指数和Peilou均匀度指数,结果显示,第二阶段的浮游植物群落的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H`=1.78,Dm=1.12,J=0.85)均高于第一阶段(H`=1.31,Dm=0.95,J=0.71)对两个不同阶段,9个站点所有采集的36组数据进行相似性聚类分析和MDS图结果可以看出,浦东机场外侧水域中的群落相似性具有一定的差异。5、浦东机场外侧水域两个阶段的调查中共检测出浮游动物25种,其中第一阶段检出浮游动物17种,桡足类15种,枝角类2种;第二阶段共检出浮游动物22种,其中桡足类16种,枝角类5种,轮虫1种,箭虫1种。第一阶段调查的浮游动物中的优势种为四刺窄幅剑水蚤(Limnoithona etraspina)(优势度=0.33)、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优势度=0.13)、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优势度=0.11)。第二阶段调查的浮游动物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优势度=0.42)、火腿许水蚤(优势度=0.21)、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优势度=0.1)、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优势度=0.06)。两个阶段共有的优势种为火腿许水蚤。分析调查两个阶段浦东机场外侧水域的浮游动物密度的变化,修复前的第一阶段调查浮游动物密度明显低于修复后。其中第一阶段2014年11月的浮游动物密度为0.22±0.085ind./L,2015年1月调查的浮游动物密度为0.48±0.13 ind./L;第二阶段2018年11月浮游动物密度为1.07±0.29 ind./L,2019年1月调查的结果显示浮游动物密度为0.69±0.16 ind./L。对两个阶段结果进行聚类和MDS分析,结果显示浮游动物群落组成两个阶段之间有一定差异。MDS图显示,在Stress=0.15的前提下,两个阶段之间浮游动物群落有一定差异。6、根据浮游生物和环境因子的CCA排序图结果可以看出,浮游生物密度和总悬浮颗粒物(TSS)、溶解性磷酸盐(DIP)、总氮(TN)和浊度呈一定强度的相关性。从整体的结果可以分析得出,浦东机场外侧滩涂生态修复对滩涂和周围水环境的改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滩涂环境、滩涂生物、周围水环境和浮游生物情况都有一定的改善。
吕巍巍[10](2017)在《围垦及盐度淡化对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口激增和城市化进程加深,土地稀缺逐渐成为制约上海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难题。长江口滩涂是上海市的主要后备土地资源,对其进行围垦和开发可以有效解决土地问题,但围垦引起的栖息地减少和水生动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大型底栖动物是河口生态系统重要的水生动物类群,在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由于生命周期较长、活动能力较弱、环境敏感性较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被认为是监测生境健康状况的理想生态指标。为研究围垦工程对河口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本研究对长江口横沙东滩和崇明东滩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长期野外调查,探讨围垦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过程,以及主要环境因子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退化的关系。同时,通过对人工修复湿地——长江口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调查和分析,初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恢复的适合方法。在此基础上,模拟围垦湿地水体盐度淡化过程,对优势种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的渗透和离子调节酶、能量代谢、抗氧化和免疫因子、消化酶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性腺发育、繁殖和胚胎存活等生殖过程进行研究,以期为了解围垦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机制积累基础资料。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围垦对横沙东滩和崇明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1.1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于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对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采样调查,设置5个研究区域:围堤内样区RI和对照样区RIC,围堤外样区RO和对照样区ROC,以及恢复样区R。结果显示,横沙东滩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38种。样区R和RIC的物种数、优势种数、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相对较高,而样区RI的群落相关指数处于较低水平。从年际变化看,样区RI的原始优势种,如拟沼螺(Assiminea sp.)和谭氏泥蟹(Illyoplax deschampsi)在围垦1a后陆续消失,而摇蚊幼虫(Chironomidlarvae)取代原始物种成为群落的主导类群。样区RO的群落退化程度低于围堤内,但由于潮滩较窄且无植被覆盖,导致群落相关指数均处于较低水平。样区R的群落恢复趋势明显,且小个体物种的恢复水平较高。聚类和MDS分析显示,5个样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SIMPER分析显示,摇蚊幼虫和拟沼螺对群落差异的贡献率最高。以上结果说明,围垦会引起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而保留湿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存在自然恢复的可能性。1.2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012年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对横沙东滩5个样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环境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显着空间差异(P<0.05),而在季节间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BIO-ENV和相关性分析显示,样区RI、RO和R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构成与环境因子变化关系比较密切,影响三个区域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为盐度和沉积物含水率,溶解氧、pH和沉积物砂含量,水温和植被丰度。ABC曲线研究显示,样区RI、RO和R的底栖生境总体上受到中等程度的外界干扰,而样区RIC和ROC的生境未受到外界扰动。漏斗图分析说明,样区RI受到一定程度的人类干扰,而样区RO、ROC和R未受到人为因素扰动。因此,围垦对底栖生境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干扰十分明显,而盐度和沉积物含水率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退化的主要环境因子。1.3崇明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于2014年4月-2015年12月对崇明东滩围垦潮滩的围堤内样区RI和围堤外样区RO,以及自然潮滩的对照样区RIC和ROC进行采样调查。结果显示,崇明东滩共收集大型底栖动物35种,隶属于5门7纲。样区RO的物种数、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样区RIC的丰度和Λ+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相反,样区RI的丰度、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指数,以及样区ROC的物种均匀度和Λ+指数的空间分布水平较低。从年际变化看,样区RI的多样性指数明显下降,且摇蚊幼虫(Chironomid larvae)的优势地位比较突出,而其它样区的群落变化不明显。聚类和MDS分析显示,2015年样区RI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其它样区存在明显差异。SIMPER分析证实拟沼螺、光滑狭口螺(Stenothgla glabra)和摇蚊幼虫是导致群落差异性的主要贡献物种。综上所述,围垦导致崇明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其中,围堤内群落多样性出现明显退化,而围堤外的群落状况优于围堤内以及对照的自然潮滩。1.4崇明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4年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冬季(12月)对崇明东滩4个样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环境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在季节间差异显着(P<0.05),而丰度在季节和样区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BIO-ENV和相关性分析显示,样区RI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环境相关性相对较高,盐度、含水率和植被丰度是影响样区RI的主要环境因子,且与生物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ABC曲线分析显示,样区RI、RIC和ROC的底栖生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外界干扰,样区RO则未受到扰动。漏斗图分析证实,样区RI和RIC的生境受到人类扰动影响,而样区RO和ROC则未有人类干扰行为发生。以上结果说明,崇明东滩底栖生境受到围垦的严重干扰,围垦湿地内盐度、含水率和植被丰度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退化的主导环境因子。1.5长江口人工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生态学研究于2013-2014年的夏季(8月)和秋季(10月)对长江口牡蛎礁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在季节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各样点之间差异显着(P<0.05)。从空间分布看,高盐度区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中盐度区的物种均匀度较高,南导堤样点的多样性指数总体上高于北导堤样点。将历史数据与本次调查结果结合观察大型底栖动物的十年变化情况,显示牡蛎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由大幅波动逐渐趋于稳定。漏斗图分析证实,样点N2和N6的生态环境可能分别受到比较严重的人类干扰,其它样点生境状况较好。冗余分析显示,水体盐度和基底环境状况可能是影响多样性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构建牡蛎礁对湿地环境有一定的修复效果,但部分岸段的健康状况和稳定性可能受到人类活动和工程的严重干扰。2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生理指标的影响2.1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渗透压、离子浓度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采用逐步降盐法,研究了盐度淡化(24‰、18‰、12‰、6‰、0‰0d、0‰24d)对无齿螳臂相手蟹血淋巴渗透压、离子浓度以及Na+/K+-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雌、雄蟹等渗点分别为609 mOsm/kg H20和599 mOsm/kg H20,等渗盐度接近20‰。随着盐度淡化,无齿螳臂相手蟹血淋巴渗透压、Na+、Cl-和K+浓度均呈显着下降趋势,而Ca2+浓度和Na+/K+-ATPase活性则出现升高。盐度降至0‰以后,Na+和Cl-浓度出现明显升高,而渗透压、K+和Ca2+浓度以及Na+/K+-ATPase活性则均呈下降趋势。雌蟹和雄蟹的血淋巴渗透压、离子浓度以及Na+/K+-ATPase活性均没有表现出显着性差异。2.2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逐步降盐法对无齿螳臂相手蟹进行低盐胁迫,并对组织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检测。结果显示,雌、雄蟹血淋巴和肝胰腺蛋白质,鳃组织总脂肪,以及雌蟹血淋巴甘油三酯和雄蟹肝糖原含量在24-12%‰内维持相对稳定水平,而低于12‰时含量显着升高(P<0.05),而雌、雄蟹血淋巴总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在24-18‰内小幅升高,而低于18‰时含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盐度降至0‰后,雌、雄蟹的蛋白质和鳃组织总脂肪含量出现显着下降(P<0.05),而其它代谢指标没有显着性变化。雄蟹的代谢指标略高于雌蟹,但随着盐度变化存在一定差异。2.3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对无齿螳臂相手蟹肝胰腺和胃组织的淀粉酶、纤维素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雄蟹胃蛋白酶和雌蟹胃组织胃蛋白酶活性在盐度为6-0%‰时被显着激活,而雄蟹胰蛋白酶,以及雌蟹肝胰腺胃蛋白酶和胃组织胰蛋白酶活性在盐度低于12‰时显着升高。相反,盐度低于18‰时,雌、雄蟹的肝胰腺纤维素酶、胃组织淀粉酶和A/T值,以及雄蟹肝胰腺淀粉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盐度降至0‰后,雄蟹胃组织淀粉酶活性出现显着升高,而其它酶活性变化不显着。除了脂肪酶以外,雌蟹不同盐度下的消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雄蟹。2.4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对无齿螳臂相手蟹的血细胞总数,以及酚氧化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盐度淡化,雌、雄蟹肝胰腺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和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先保持稳定,至12-6‰时酶活性被显着激活(P<0.05)。同时,雄蟹血淋巴和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相反,雌、雄蟹的血细胞总数和肝胰腺溶菌酶活性先略升高,至盐度降至18‰时活性受到普遍抑制。盐度降至0‰后,免疫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仅有血淋巴溶菌酶活性出现小幅升高。除了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外,雌蟹免疫酶活性总体上高于雄蟹。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无齿螳臂相手蟹具有渗透调节能力,其等渗盐度接近20‰。绝大多数代谢指标在24-18‰盐度范围内含量较低,而盐度为6-0‰时含量较高。除溶菌酶外,免疫酶活性在12-0‰范围内被显着激活。同时,蛋白消化能力显着增强,而碳水化合物消化过程受到普遍抑制。雌蟹免疫和消化酶活性总体上高于雄蟹,说明雌蟹对水体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然而,长期淡水胁迫可能导致雌、雄蟹的免疫防御能力和代谢指标受到抑制,这可能会对种群的生存和繁衍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种群消亡。3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繁殖指标的影响3.1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性腺发育、交配和产卵的影响采取急性降盐法,研究了盐度淡化(24‰、18‰、12‰、6‰、0‰)对无齿螳臂相手蟹性腺发育和交配行为,以及卵巢和肝胰腺的总脂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1)实验12-48d期间,雌蟹12-24‰组和雄蟹6-18‰组性腺指数总体上均高于淡水组;(2)实验24-48d,雌蟹和雄蟹12-24‰组肝胰腺指数显着低于淡水组(P<0.05);(3)实验12-48d,雌蟹12-24‰组卵巢脂肪含量显着高于淡水组(P<0.05),而18-24‰组肝胰腺脂肪含量显着低于淡水组(P<0.05);(4)实验24d时,12-18‰组雌蟹有纳精行为,但无抱卵蟹出现。实验48d时,各盐度组纳精蟹占比均超过75%,且12-24‰组雌蟹抱卵率均为12.5%。以上结果说明,淡水环境对雌、雄蟹的性腺发育会造成一定限制,进而影响交配和产卵。3.2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胚胎存活和发育的影响研究了盐度变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胚胎存活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盐度下各时期胚胎的流产数量升高趋势最明显,卵裂期和原肠期胚胎分别在144h和240h达到100%流产。同时,0‰盐度中胚胎发育的概率较低,仅14%的心跳期胚胎可以发育至出膜前期。相反,在12‰盐度下卵裂期、原肠期和眼点期胚胎流产数量最少,仅为0‰组的12-19%,而眼点期和心跳期胚胎发育较快,仅需要240h和144h便可以发育至出膜前期。在6‰盐度下,心跳期胚胎流产数量最少,为0‰组的22%,而各时期胚胎在此盐度下均获得较快的发育速度,至出膜前期的时间为144-288h。上述结果证明,无齿螳臂相手蟹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为6-12‰,而淡水环境中胚胎很难发育至出膜前期,且流产胚胎数量远远高于各盐度组。因此,围垦潮滩中无齿螳臂相手蟹数量持续减少可能是由于幼体补充困难所致。综合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淡水环境可能会抑制无齿螳臂相手蟹的性腺发育、交配和产卵过程。同时,淡水中胚胎的流产率大幅增加,进而导致种群数量无法得到补充。因此,围垦湿地水体盐度淡化导致无齿螳臂相手蟹无法顺利完成繁殖过程,这可能是种群消亡的主要原因。
二、长江口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口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典型河口湿地底栖动物优势类群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2 华北暖温带淤泥质河口底栖动物分布 |
2.1 底栖动物分区调查总结 |
2.2 底栖动物演变 |
2.3 暖温带河口底栖动物分布规律 |
3 亚热带季风区淤泥质河口底栖动物分布 |
3.1 底栖动物分区调查总结 |
3.2 底栖动物演变 |
3.3 亚热带河口底栖动物分布规律 |
4 亚热带-热带岩石性河口底栖动物分布 |
4.1 底栖动物分区调查总结 |
4.2 底栖动物演变 |
4.3 亚热带-热带河口底栖动物分布规律 |
5 讨论与展望 |
5.1 中温带河口底栖动物调查研究需加强 |
5.2 河口潮下带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有待加强 |
5.3 温度对底栖动物分布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
5.4 植物群落对底栖动物分布的作用机理有待研究 |
(2)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释义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相关概念释义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水鸟栖息地选择研究 |
1.4.2 基于水鸟栖息地的湿地公园规划与空间营造方法研究 |
1.4.3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现状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修复与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
2.1 水鸟栖息地修复的方法与实践研究 |
2.1.1 生态本底调查 |
2.1.2 确定生境恢复目标 |
2.1.3 研制修复措施与实践 |
2.1.4 监测与评价 |
2.2 以水鸟栖息地为基础的湿地公园案例研究 |
2.2.1 公园定位与园区规划 |
2.2.2 生境分区、设计与管理 |
2.2.3 湿地科普与游赏设施设计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湿地公园中海珠湿地的定位与作用 |
3.1 粤港澳大湾区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整体建设情况 |
3.1.1 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及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
3.1.2 粤港澳大湾区自然地理与水域分布情况 |
3.1.3 粤港澳大湾区水鸟分布情况 |
3.1.4 规划空间结构解读 |
3.1.5 基于水鸟栖息地的大湾区湿地公园分类 |
3.2 海珠湿地的功能与定位 |
3.2.1 海珠湿地概况及其作为水鸟栖息地的功能 |
3.2.2 海珠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 |
3.2.3 海珠湿地公园的文化功能 |
3.2.4 海珠湿地公园的教育功能 |
3.3 海珠湿地景区规划与水鸟栖息地具体建设情况 |
3.3.1 公园总体规划分区 |
3.3.2 海珠湖水鸟栖息地建设情况 |
3.3.3 湿地一期水鸟栖息地建设情况 |
3.3.4 湿地二期建设情况与水鸟栖息地 |
3.3.5 海珠湿地水鸟栖息地建设情况对比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海珠湿地二期生境现状与改造策略 |
4.1 湿地二期生境现状 |
4.1.1 现状水文与竖向情况 |
4.1.2 现状植被情况 |
4.1.3 现状基质情况 |
4.1.4 现状人为干扰情况 |
4.1.5 现状生境类型与分布 |
4.2 海珠湿地水鸟生态类群及其栖息地需求 |
4.2.1 海珠湿地水鸟物种组成 |
4.2.2 生态类群划分及其习性 |
4.2.3 水鸟行为与湿地的关系 |
4.2.4 水鸟栖息地特征总结 |
4.3 湿地二期水鸟分布与生境选择情况 |
4.3.1 调查方法与设备 |
4.3.2 物种调查分析 |
4.3.3 水鸟生境选择情况 |
4.4 湿地二期水鸟栖息地GAP分析与改造策略 |
4.4.1 水鸟生境空缺分析 |
4.4.2 现状生境问题总结 |
4.4.3 生境改造策略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海珠湿地二期园区规划与水鸟栖息地改造实践 |
5.1 园区定位与设计原则 |
5.1.1 园区定位 |
5.1.2 设计原则 |
5.2 园区规划 |
5.2.1 功能分区 |
5.2.2 游线规划 |
5.3 生境设计与优化 |
5.3.1 生境分区 |
5.3.2 水文与竖向设计 |
5.3.3 植被设计 |
5.3.4 生境详细设计与管理 |
5.4 观鸟设施设计与优化 |
5.4.1 观鸟中心设计 |
5.4.2 观鸟屋设计 |
5.4.3 观鸟栈道遮蔽设计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粤港澳大湾区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营造与恢复的分析方法 |
6.2 研究的创新 |
6.3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温台渔场产卵场保护区及附近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海域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及站点布设 |
2.2 数据处理 |
2.2.1 适温类型分析 |
2.2.2 相对重要性指数 |
2.2.3 种类更替率 |
2.2.4 物种多样性 |
2.2.5 ABC曲线 |
2.2.6 群落聚类分析 |
2.2.7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 |
2.2.8 功能群分析 |
第三章 游泳动物群落组成研究 |
3.1 结果 |
3.1.1 种类组成 |
3.1.2 各类群的尾数与重量百分比组成 |
3.1.3 优势种和重要种 |
3.2 讨论 |
3.2.1 种类组成特征 |
3.2.2 各类群的尾数与重量百分比组成特征及变化 |
3.2.3 优势种和重要种组成特征及变化 |
第四章 游泳动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
4.1 结果 |
4.1.1 物种多样性 |
4.1.2 ABC曲线 |
4.1.3 聚类分析 |
4.2 讨论 |
4.2.1 群落多样性水平分析 |
4.2.2 ABC曲线法分析群落稳定性特征 |
4.2.3 群落分组特征 |
第五章 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研究 |
5.1 结果 |
5.1.1 生态位宽度 |
5.1.2 生态位重叠 |
5.2 讨论 |
5.2.1 生态位宽度及其划分特征 |
5.2.2 生态位重叠特征 |
5.2.3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关系 |
第六章 主要游泳动物功能群研究 |
6.1 结果 |
6.1.1 主要游泳动物功能群物种组成 |
6.1.2 物种多样性与功能群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
6.2 讨论 |
6.2.1 主要游泳动物功能群组成特征 |
6.2.2 物种多样性与功能群多样性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游泳动物群落组成研究 |
7.1.2 游泳动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
7.1.3 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研究 |
7.1.4 主要游泳动物功能群研究 |
7.2 展望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4)DNA条形码联合精细解剖技术对长江口地区疑难种鉴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 |
1.2.2 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
1.2.3 DNA条形码及精细解剖技术在长江河口区域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器材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基于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补充水虱类疑难种鉴定数据 |
3.1 精细解剖分析结果 |
3.2 序列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快速鉴定拟沼螺类疑难种 |
4.1 精细解剖结果 |
4.2 序列分析结果 |
4.3 系统发育树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长江口石磺疑难种的鉴定对中国几种石磺疑难种的分类探究 |
5.1 序列数据获取 |
5.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5.3 齿舌精细解剖结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条形码技术对长江口鲸骨残骸鉴定出上海水域大村鲸新记录 |
6.1 基因组提取及PCR结果 |
6.2 序列分析结果 |
6.3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崇明东滩湿地四种典型生境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土壤胞外酶概述 |
1.1.2 土壤胞外酶的种类和功能 |
1.1.3 土壤胞外酶的影响因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1 崇明东滩湿地概况 |
2.1.2 东滩湿地植被概况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采样方法 |
2.3.2 测定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潮位、生境、土层、季节土壤理化性质及营养元素积聚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容重 |
3.3.2 土壤含水率 |
3.3.3 土壤pH |
3.3.4 土壤盐度 |
3.3.5 土壤有机碳 |
3.3.6 土壤总氮 |
3.3.7 土壤总磷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土壤物理性质的时空分布特征 |
3.4.2 土壤营养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四章 不同潮位、生境、土层、季节土壤酶活性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与碳循环相关的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
4.3.2 与氮循环相关的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
4.3.3 与磷循环相关的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
4.3.4 与硫循环相关的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
4.3.5 土壤理化、潮位、土层和生境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6 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土壤性质指标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崇明东滩土壤碳、氮、磷生态酶的时空动态特征 |
4.4.2 土壤理化、潮位、土层和生境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3 土壤理化性质中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 |
第五章 土壤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碳、氮、磷酶化学计量学特征 |
5.3.2 潮位、生境、土层对土壤碳、氮、磷酶活性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5.3.3 影响土壤碳、氮、磷酶活性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土壤因子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
5.4.2 土壤碳、氮、磷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 |
5.4.3 影响碳、氮、磷生态酶活性化学计量特征的土壤理化因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不同潮位、生境、土层、季节土壤理化性质及营养元素积聚特征 |
6.1.2 不同潮位、生境、土层、季节土壤酶活性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6.1.3 土壤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动态及其多样性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鸟类群落变化及影响因素 |
2.2 鸟类环志 |
2.3 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及群落研究进展 |
2.4 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价值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 |
1 研究地点区划 |
2 崇明东滩湿地结构 |
2.1 崇明东滩湿地地貌特征 |
2.2 东滩湿地植物区系与群落 |
2.3 湿地底栖生物 |
2.4 东滩湿地鱼类 |
3 互花米草控制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 |
3.1 互花米草入侵现状及危害 |
3.2 互花米草治理区域和模式 |
3.3 互花米草治理对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 |
3.4 修复湿地与自然湿地植被差异 |
3.5 修复湿地与自然湿地底栖动物差异 |
4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
4.1 供给服务 |
4.2 调节服务 |
4.3 支持服务 |
4.4 文化服务 |
第三章 东滩保护区水鸟群落构成及两种类型湿地鸟类比较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地点与样地设置 |
1.2 调查方法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类型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
2.2 东滩湿地鸟类群落月际变化 |
2.3 两种类型湿地主要鸟类群落特征月际变化及对比 |
2.4 两种湿地优势种鸟类月际变化 |
2.5 两种类型湿地鸟类群落相关性分析 |
2.6 两种类型湿地共有优势种及常见种鸟类种群相关性分析 |
2.7 珍稀濒危水鸟在两种类型湿地的分布 |
3 讨论 |
3.1 两种湿地鸟类群落差异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2 东滩湿地鸟类主要种群的种间相关性与生境选择 |
第四章 东滩湿地环志鸟类动态变化分析(2005-2015)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东滩湿地环志鸟类组成分析 |
2.2 环志鸟类种群年际变化动态 |
2.3 常见环志鸟类变化趋势及其种间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环志鸟类总体特征 |
3.2 常见环志鸟类种间关系 |
3.3 环志鸟类种群特征变化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影响环志鸟类变化的环境因素分析(2005-2015) |
1 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
2 环志鸟类与当年东滩湿地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 环志鸟类与上一年度东滩湿地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 崇明东滩湿地环境因素对环志鸟类影响的因子分析 |
5 环志鸟类变化环境因素驱动力分析 |
5.1 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
5.2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6 讨论 |
第六章 影响环志鸟类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2005-2015) |
1 指标选取和研究方法 |
2 环志鸟类与当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 环志鸟类与上一年度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崇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志鸟类影响的因子分析 |
5 环志鸟类数量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
5.1 变量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 |
5.2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6.讨论 |
第七章 崇明东滩湿地非使用价值评价 |
1 研究方法 |
1.1 调查问卷设计 |
1.2 问卷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受访者特征分析 |
2.2 支付意愿分析 |
2.3 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
2.4 生物多样性价值估算 |
2.5 非使用价值估算 |
3 小结与讨论 |
3.1 生物多样性价值与非使用价值的评价结果 |
3.2 影响支付意愿的分析 |
3.3 与其他湿地保护区非使用价值对比 |
3.4 湿地的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7)溢油事故对河口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变化特征 |
2.2 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变化特征 |
2.3 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 |
3 讨论 |
4 结论 |
(8)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 |
1.1.1 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概况 |
1.1.2 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形成原因 |
1.2 围填海工程和硬基质海堤修建及其生态效应 |
1.2.1 我国围填海工程和硬基质海堤的修建 |
1.2.2 围填海工程和硬基质海堤的生态效应 |
1.3 海洋生物种群联通性 |
1.3.1 物理过程对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
1.3.2 生物过程对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
1.3.3 生物—物理过程集合模型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硬基质海堤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定性调查 |
2.2.2 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定量调查 |
2.2.3 历史资料获取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硬基质海堤群落的组成 |
2.3.2 硬基质海堤和自然岩相群落α多样性比较 |
2.3.3 影响硬基质海堤群落成对β多样性的因素分析 |
2.3.4 硬基质海堤群落多点β多样性随时间的变化 |
2.3.5 硬基质海堤与自然岩相群落β多样性比较 |
2.4 讨论 |
2.4.1 硬基质海堤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 |
2.4.2 硬基质海堤群落形成过程 |
2.4.3 硬基质海堤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生态影响 |
第三章 硬基质海堤对白脊管藤壶系统地理学格局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DNA提取及COI序列获取 |
3.2.3 序列多样性分析 |
3.2.4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3 结果 |
3.3.1 序列多样性 |
3.3.2 种群遗传结构 |
3.4 讨论 |
第四章 幼体扩散对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幼体扩散轨迹模拟 |
4.2.2 贝类浮游幼体样品采集 |
4.2.3 DNA的提取和454焦磷酸测序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浮游幼体的扩散轨迹 |
4.3.2 扬子三角洲近海区域贝类浮游幼体组成 |
4.3.3 区域间贝类浮游幼体多点β多样性差异 |
4.4 讨论 |
4.4.1 宏条形码技术在检测贝类浮游幼体组成中的适用性 |
4.4.2 浮游幼体扩散对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
4.4.3 长江冲淡水对幼体扩散的影响 |
第五章 温度和盐度对日本菊花螺幼体孵化和存活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原位温度测定 |
5.2.2 温度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
5.2.3 温度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
5.2.4 温度对成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
5.2.5 日本菊花螺种群调查 |
5.2.6 室内模拟降水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
5.2.7 自然降水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
5.2.8 盐度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
5.2.9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日本菊花螺卵带内胚胎发育过程 |
5.3.2 温度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
5.3.3 温度对成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
5.3.4 栖息地环境温度状况 |
5.3.5 厦门日本菊花螺种群变化 |
5.3.6 降水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
5.3.7 幼体对盐度的耐受能力 |
5.3.8 幼体对温度的耐受能力 |
5.4 讨论 |
5.4.1 潮间带高温对日本菊花螺幼体孵化的影响 |
5.4.2 栖息地环境温度与日本菊花螺种群变化之间的关系 |
5.4.3 不同程度降水对日本菊花螺幼体孵化的影响 |
5.4.4 有效降水对日本菊花螺种群的影响 |
5.4.5 日本菊花螺幼体对盐度和温度的耐受能力及其生态意义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参与项目 |
参加会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9)长江口浦东机场外侧滩涂及水域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电杆礁修复区内栖息地小水体的形成及含水量分布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电杆礁地上高度与基部小水体体积关系 |
1.2.2 电杆礁对周边滩涂含水量的影响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电杆礁修复区内生物分布及种类特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底栖动物及游泳生物调查 |
2.1.2 附着藻类生物调查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底栖及游泳生物种类组成 |
2.2.2 底栖动物在修复区内的时空分布 |
2.3 附着藻类种类组成 |
2.4 附着藻类在不同修复时间下的优势种变化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滩涂修复对周围海域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1.2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质 |
3.2.2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丰度 |
3.2.3 浮游动物物种类组成及丰度 |
3.3 讨论 |
3.3.1 浮游植物群落变化 |
3.3.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3.3 浮游动物群落变化 |
3.3.4 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围垦及盐度淡化对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盐度变化对甲壳动物生理调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围垦对横沙和崇明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 |
第一节 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
第二节 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三节 崇明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
第四节 崇明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五节 长江口人工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研究 |
第三章 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
第一节 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渗透压、离子浓度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二节 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能量代谢的影响 |
第三节 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四节 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
第四章 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生殖指标影响的研究 |
第一节 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的性腺发育、交配和产卵的影响 |
第二节 盐度淡化对无齿螳臂相手蟹胚胎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名录 |
附录Ⅱ: 作者简历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长江口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典型河口湿地底栖动物优势类群比较[J]. 王天慈,王芳,渠晓东. 中国环境监测, 2021(03)
- [2]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设计研究[D]. 季缘.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温台渔场产卵场保护区及附近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D]. 韩晓凤. 浙江海洋大学, 2020
- [4]DNA条形码联合精细解剖技术对长江口地区疑难种鉴定的应用研究[D]. 赵志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崇明东滩湿地四种典型生境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影响因素[D]. 朱颖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动态及其多样性价值研究[D]. 曹牧.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2)
- [7]溢油事故对河口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J]. 徐志豪,吴健,王敏,刘文亮,谭娟,沙晨燕,黄沈发.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4)
- [8]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D]. 王伟. 厦门大学, 2019(08)
- [9]长江口浦东机场外侧滩涂及水域生态修复研究[D]. 许自力.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10]围垦及盐度淡化对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影响的研究[D]. 吕巍巍.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