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增味剂中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增味剂中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的含量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增味剂中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论文文献综述)

阮仕艳[1](2021)在《罗非鱼下颌水提鲜味肽的呈味特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是我国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在加工和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其中,在罗非鱼下脚料中,鱼下颌含有丰富的蛋白类物质,可作为鲜味肽研究的良好来源。本文以罗非鱼下颌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和滋味物质进行分析,采用水提取法,制备罗非鱼下颌水提物,探讨不同呈味物质对水提物鲜味的影响;利用超滤、凝胶过滤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结合感官评估筛选鲜味组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PLC-Q-Orbitrap-MS/MS)鉴定鲜味肽的氨基酸序列,并采用感官分析结合电子舌验证和分析鉴定肽的呈味特性;采用同源建模构建鲜味受体T1R1/T1R3的三维结构,并利用分子对接手段研究鲜味肽(配体)与鲜味受体T1R1/T1R3间的相互作用,以期揭示其呈鲜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罗非鱼下颌的营养成分和呈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罗非鱼下颌中蛋白质含量高达51.68%,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32.84%、0.43%。游离氨基酸种类含量丰富,包括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对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呈味氨基酸含量为32.12 mg/100g,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80.12%。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含量为5.07%。游离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5.95%,以C18:1(油酸)含量最高,为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中C22:6(DHA)的含量为1.04%,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此外,罗非鱼下颌中呈味物质种类丰富,除氨基酸外,琥珀酸、核苷酸对滋味起重要作用。上述呈味物质赋予罗非鱼下颌丰富的口感以及鲜美的滋味。2.采用水提取法,制备得到罗非鱼下颌水提物,结合感官评估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具有鲜味肽组分。将罗非鱼下颌水提物超滤得到鲜味较强MW<3k Da的组分,经过凝胶层析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后获得鲜味较强的组分F4,并采用UPLC-Q-Orbitrap-MS-MS对鲜味最强组分进行结构鉴定,筛选出了VADLMR、STELFK、DALKKK、FVGLQER、VVLNPVARVE五个肽段,并通过生物活性肽数据库进行感官活性预测,五种肽均具有潜在的鲜味。3.为了进一步验证鉴定获得的肽的滋味特征和呈味机制,合成小分子肽,并采用感官分析结合电子舌评估和分析合成肽的呈味特性。结果显示,五个肽段均具有鲜味,经验证为鲜味肽,其呈鲜阈值为0.1250.250 mg/m L,具有比MSG更强的鲜味阈值(0.3 mg/m L)。利用SWISS-MODEL构建鲜味受体T1R1/T1R3的三维模型,采用SYBYL软件进行鲜味肽与鲜味受体T1R1/T1R3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五种鲜味肽均通过嵌插到T1R3亚基的“捕蝇区域”中与鲜味受体T1R1/T1R3结合,二者结合主要的作用力为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鲜味肽与鲜味受体T1R1/T1R3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是Asp219,Glu217和Glu148。

陈怡博,刘媛,陈锐,曹芸花,韩豪[2](2021)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略阳乌鸡肌肉中的肌苷酸》文中指出以略阳乌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略阳乌鸡肌肉中肌苷酸的高效检测方法,并重点就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略阳乌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样品进行冷冻干燥、脱脂和冷冻干燥脱脂处理,以0.05%磷酸三乙胺为提取溶剂提取肌肉中的肌苷酸,采用COSMOSIL Packed Column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甲醇-磷酸三乙胺(体积比4∶96)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显示,该方法下肌苷酸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线性范围在12.2~97.6μg/mL;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2、0.08μg/mL;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30%~4.78%;平均回收率为99%,相对标准偏差为2.71%。鲜肉样、冷冻干燥样、鲜肉去脂样、冷冻干燥去脂样的肌苷酸含量分别为0.014、0.018、0.023、0.029 g/kg。该实验建立了精确度高、重现性好的色谱方法;前处理方法采用先冷冻干燥再脱脂处理,肌苷酸的提取率高,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的样品制备提供了思路。

张静[3](2020)在《常见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高尿酸血症、痛风等的患病率不断提升,而且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加喜欢点外卖,选择更多高油高盐高热量的饮食方式,是造成代谢基础疾病频发的重要原因。而造成高尿酸血症的直接因素是各种不健康饮食方式导致人体嘌呤类组分摄入过量,使得体内尿酸水平不断升高,在体内各个部位产生尿酸盐结晶,显着提高患病风险。因此,研究分析各类常见食品及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含量十分重要,并且需要掌握贮藏加工过程中食品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人们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建议,降低患病风险,同时也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等患者提供数据参考,通过饮食配合药物治疗,稳定病情,早日恢复健康。本文主要建立优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食品中嘌呤类组分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检测常见食品及调味品中嘌呤含量及分布规律。同时,探究在传统热加工、贮藏过程中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并且对不健康饮食方式中广泛添加的调味品进行研究分析,探究调味品对痛风等疾病的不良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RP-HPLC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优化对比分析各项色谱条件,试验不同流动相对嘌呤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最终确定操作方便、高效、准确度较高的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建立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Agilent XDB-C18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0.02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 H=3.8);流速:1.0m 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紫外波长:254nm。相关系数在0.9996~0.9998,相对标准偏差在0.97%~1.69%之间,回收率在79.85%~102.60%,控制在定量分析的阈值范围内,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食品中四种嘌呤类组分含量。(2)典型食品及常见调味料的嘌呤类组分含量及分布规律通过水产品、畜禽肉类、植物性食品等常见典型食品及调味品中的嘌呤类组分检测,探究嘌呤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所测食品中总嘌呤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产品>动物内脏>畜禽肉类>植物性食品,其中所测水产品为高嘌呤类食物,总嘌呤含量为147.46~433.15mg/100g;所测畜禽肉类为中嘌呤类食物,总嘌呤含量为106.09~138.16mg/100g,而内脏猪肝的总嘌呤含量大于280mg/100g,高于部分水产品;所测植物性食品属于低嘌呤类食物,总嘌呤含量大部分小于50mg/100g。各类调味品中嘌呤含量相差较大,鸡精、鸡鲜调味料总嘌呤含量高于500mg/100g,且因添加了呈味核苷酸,次黄嘌呤和鸟嘌呤含量明显较高。由实验结果可发现,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含量及分布与食品种类、食品品质、生长环境、取样部位等因素密切相关。(3)传统热加工方式和贮藏条件下的嘌呤类组分变化通过水煮、微波加热、油炸等热加工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水煮、微波加热、油炸过程中猪肉中总嘌呤含量均不断减少至趋于稳定值,肉汤中嘌呤含量相应增加,三种加工方式对嘌呤的脱除率不同:微波>水煮>油炸,水煮60min的除率约为60%,微波10min约为70%,油炸5min约为40%。测定了20℃常温、4℃冷藏、-20℃冷冻三种不同温度,贮藏0~96h鸡肉中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温度越低,嘌呤变化也越小。在鸡肉品质不出现显着腐败变质的前提下,20℃贮藏18h鸡肉中次黄嘌呤不断增加,黄嘌呤缓慢增加,腺嘌呤、鸟嘌呤有所减少;4℃贮藏时,48h内次黄嘌呤、黄嘌呤不断增加,之后次黄嘌呤保持稳定,黄嘌呤缓慢增加,腺嘌呤、鸟嘌呤变化较小;-20℃贮藏时,96h内各嘌呤类组分基本保持稳定。(4)食品增鲜强化中的I+G抗降解稳定特性测定了I+G中四种嘌呤类组分含量,结果表明I+G等食品增鲜剂中次黄嘌呤含量较高,进一步探究调味品中大量添加呈味核苷酸二钠(I+G)造成人体大量摄入嘌呤类组分,带来健康风险。同时测定I+G添加到生鲜食品及热处理后的食品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未处理的生鲜食品中所含的磷酸酯酶会分解I+G,而热处理后由于磷酸酯酶失活,对I+G作用较小。

张攀攀[4](2020)在《基于碳基纳米材料对肉品食用品质的评价》文中指出肉品食用品质主要包括肉色、嫩度、鲜味和多汁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肉品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人们对肉品食用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快速检测评价肉品的食用品质,是肉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放血充分的肌肉中,肌红蛋白主要以氧合肌红蛋白(Oxy Mb)和高铁肌红蛋白(Met Mb)存在,二者的区别是卟啉环中心铁离子的价态不同,Oxy Mb中心铁是Fe2+,Met Mb则是Fe3+。在肉品贮藏和加工中,Mb的含量与形态是影响肉色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建立定量检测Fe2+和Fe3+的方法是对肉色评价的关键。目前已经开发了检测Fe2+和Fe3+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毛细管电泳和荧光光谱法等。然而这些方法需要冗长的样品前处理程序和复杂的仪器,不适用于加工生产的需要。肉品中主要呈鲜物质是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和核苷酸(5’-鸟苷酸、5’-肌苷酸等)。当前,对鲜味氨基酸评价的常见方法是电子舌,由于其探头具有选择性和限制性,所以电子舌具有特定的应用范围且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核苷酸常见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其检测成本高,样品预处理过程复杂,并且需要专门的检测人员和消耗大量的时间。因此,亟需寻找一种高效、便利和高灵敏度的检测肉品食用品质的方法。基于此,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章实验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二氧化锰-石墨烯纳米棒(Mn O2-GNRs)。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等仪器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 O2和石墨烯分别为棒状和层状结构并很好地复合在一起。滴涂法将Mn O2-GNRs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电化学传感器。条件优化后,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在p H=5.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进行Fe2+和Fe3+的检测,其线性浓度范围分别为0.005 mol/L~1 mol/L和5×10-4 mol/L~1 mol/L。通过对Fe2+和Fe3+检测可以间接判断肉品肌红蛋白的氧化程度,因此该传感器为定量判断肉品色泽品质开发了快速灵敏的方法。2.本章实验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等分析仪器对所合成材料进行了形貌和构成的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掺杂型石墨烯材料的片层结构和掺杂引起的晶格缺陷,并且在材料表面富含羟基、羧基等基团,合理解释了材料溶解性、分散性良好的特性。并利用稳态及瞬态荧光光谱仪对材料量子产率等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N-GQDs的量子产率达到38%,材料的荧光性较强且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将该材料用来构建荧光探针,特异性检测肉品中主要鲜味氨基酸。通过对实验条件的研究和优化,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浓度在1~400μg/m L范围内可与荧光猝灭信号建立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与氨基酸分析仪对比,该荧光传感器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3.本章实验基于块状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类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g-C3N4QDs)。TEM、FT-IR等仪器的表征结果说明,水热法使片层状的g-C3N4成功剥离成g-C3N4QDs,粒径大小在10 nm左右。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和分子荧光光谱仪对该量子点表征结果说明g-C3N4QDs吸光和荧光性能良好,可用于构建荧光探针。鲜味核苷酸IMP可以猝灭该探针的荧光信号,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张昊,冯家力,陈东洋,袁春晖,曾栋,刘先军,李帮锐,丁力[5](2020)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调味品中7种鲜味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调味品中7种鲜味剂(胞苷酸、L-茶氨酸、腺苷酸、L-4,5-乳清酸、尿苷酸、鸟苷酸和肌苷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采用75%(v/v)甲醇水溶液脱蛋白后,离心取上清液进样分析,用C18色谱柱分离,甲醇和含2 m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的10 m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pH 3.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结果在优化后的液相色谱条件下,7种鲜味剂分离效果良好。在质量浓度为0.10~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7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0,方法检出限为0.1~0.5 mg/kg,回收率为99.4%~101%,相对标准偏差≤5.1%。结论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度好,适合调味品中胞苷酸、L-茶氨酸、腺苷酸、L-4,5-乳清酸、尿苷酸、鸟苷酸和肌苷酸的同时测定。

黄玉婷[6](2017)在《增味剂对红火蚁存活和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红火蚁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入侵生物,对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均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利用毒饵进行控制是防治红火蚁的最主要手段之一。然而,频繁使用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农药对非目标物种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基于这一问题,本研究了筛选对红火蚁的毒杀作用的增味剂,进一步评价其对红火蚁各个品级的毒杀效果及在蚁群间的毒性传递规律、亚致死浓度下增味剂对红火蚁挖巢、觅食和弃尸行为的影响、探讨增味剂饵剂毒杀效果及使用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增味剂对红火蚁的毒杀作用及在蚁群中的传递研究表明,供试的几种增味剂水溶液对红火蚁均有毒杀效果,毒性强度与增味剂的浓度、处理时间成正比。根据毒杀效果筛选出毒性最强的两种增味剂即鸟苷酸二钠和甘氨酸。鸟苷酸二钠和甘氨酸对蚁群中各品级和虫态的毒杀都可以达到100%,时长为7-17d不等,具有慢性毒性的特征,可作为胃毒型饵剂防治红火蚁。不同浓度增味剂溶液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两种增味剂溶液的毒性在工蚁间的传递速度最快,其次是幼虫,最后是生殖蚁。蚁巢中,甘氨酸溶液的毒性传递速率比鸟苷酸二钠溶液的快。两种增味剂溶液在喂药后1d就有会被传递到整个蚁巢的工蚁体内,受药工蚁的染色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最后都能100%传毒。2.亚致死剂量下甘氨酸和鸟苷酸二钠对红火蚁行为的影响红火蚁在取食0.02g/m L甘氨酸溶液或者0.05g/m L鸟苷酸二钠溶液后会影响红火蚁的正常的挖巢、觅食和弃尸行为。亚致死浓度的甘氨酸溶液和鸟苷酸二钠溶液会降低红火蚁的正常的挖巢、觅食和弃尸行为。与清水、糖水和鸟苷酸二钠溶液处理的红火蚁工蚁相比,用甘氨酸钠溶液处理的红火蚁工蚁的挖巢能力最差。用增味剂处理后的工蚁搬运0.5g火腿肠被搬完需要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其中用鸟苷酸二钠溶液喂养的红火蚁工蚁对巢穴内尸体的发现时间、开始丢弃所用的时间、丢弃完全部尸体所需时间均比其他两种长。鸟苷酸二钠溶液对红火蚁的弃尸行为影响最明显。3.甘氨酸、鸟苷酸二钠+糖浆饵剂对红火蚁的控制效果喂食胶状的鸟苷酸二钠溶液后的红火蚁死亡数量明显多于喂食蔗糖、30%糖水和其他剂型毒饵的红火蚁死亡数量。其中鸟苷酸二钠胶体红火蚁的毒性最为明显。相同时间间隔内,不同增味剂胶饵投放量对工蚁致死结果表明投放滴大小会影响毒杀效果。相同投放时间间隔内,投放量越大死亡率越高。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不断升高,当糖浆饵剂投放量为6u L在第7d工蚁的死亡率即达到60%。不同时间间隔投放糖浆饵剂对工蚁致死结果表明饵剂投放时间间隔会影响胶饵的毒杀效果。在相同投放量的情况下,投放间隔时间越短死亡率越高。添加防腐剂和保湿剂糖浆饵剂对工蚁致死结果表明防腐剂对毒饵的毒杀效果没有影响。

沈浥[7](2017)在《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的研究进展和我国标准化现状》文中指出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鲜味已经成为"甜、酸、苦、咸"味之外的第五种味。呈味核苷酸作为一种新型的添加剂,已逐渐应用于食品的调味中。文章介绍了呈味核苷酸的发现和呈味特性,我国的标准化现状,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的检测分析技术,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以期为相关国家标准制定以及调味品的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廖能[8](2016)在《酶法催化鸟苷磷酸化过程研究》文中指出由5’-鸟苷酸二钠与5’-肌苷酸二钠组成的食品增鲜剂呈味核苷酸二钠(I+G)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磷酸转移酶催化鸟苷磷酸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酶专一性强、安全环保等优点,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课题通过研究磷酸转移酶催化鸟苷磷酸化反应过程中各因素对鸟苷磷酸化的影响,建立了磷酸转移酶催化合成5’-鸟苷酸二钠反应体系,同时,通过添加解凝剂解决反应过程凝胶现象,提高了反应底物浓度,为实现5’-鸟苷酸二钠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本论文考察了pH值、温度、时间、磷酸酯、电解质和缓冲剂对含有酸性磷酸转移酶的菌体全细胞催化鸟苷磷酸化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酶在3040℃温度区间酶活较高;该酶在pH=5.2时,酶活最高;该反应在30℃,pH=5.2时,5’-鸟苷酸二钠的累积量3h达到峰值,其后开始降解;考察的无机盐电解质对该酶均有抑制作用;醋酸钠对该反应抑制不明显,同时对5’-鸟苷酸二钠分解也有一定抑制作用。本论文同时研究了溶剂、分散剂、酰胺类物质和季铵盐类化合物对反应过程中凝胶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的有机溶剂对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加入乙酰胺抑制相对较轻,且能明显抑制凝胶形成;发现RJ和LP这两种季铵盐类化合物均能很好抑制凝胶形成,而且对5’-鸟苷酸二钠的降解反应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加入RJ的转化率提高至90%。本论文还考察了pH值、温度条件对反应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在5℃65℃范围内时,pH值为8.0时,5’-鸟苷酸二钠含量保持稳定,适合在此条件下做后处理。经后处理分离得到5’-鸟苷酸二钠的色谱纯度大于98%,结构经核磁共振及红外加以鉴定,并按照食品添加剂5’-鸟苷酸二钠行业标准QBT 2846-2007进行质量检测,结果符合标准。

盖丽娟,刘永刚[9](2012)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过程产品》文中研究指明建立了一种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过程产品肌苷酸、鸟苷酸合成反应液,肌苷酸、鸟苷酸萃取水相、酯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以乙腈:0.02mol/L KH2PO4(0.5∶99.5v/v)作为流动相,色谱柱为XDB-C18分离柱,采用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实验验证:方法线性良好,重复性、准确性符合检测需要,RSD≤1.85%,加标回收率在99.4%~100.6%之间。综合分析,该方法能更好的指导呈味核苷酸二钠的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

李阳杰,龚志强,黄敏[10](2012)在《HPLC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中IMP和GMP的含量》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05 mol.L-1四丁基溴化铵及0.05 mol.L-1磷酸二氢钾)(2∶9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柱温常温。结果:5’-肌苷酸二钠(IMP)的线性范围为0.50~4.00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2%(n=6),RSD 0.56%;5’-鸟苷酸二钠(GMP)的线性范围为0.50~4.00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9.18%(n=6),RSD 0.4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含量检测。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增味剂中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增味剂中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论文提纲范文)

(1)罗非鱼下颌水提鲜味肽的呈味特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罗非鱼的概况
        1.1.1 罗非鱼资源及其加工利用现状
        1.1.2 罗非鱼的营养价值
        1.1.3 罗非鱼下颌的研究进展
    1.2 鲜味物质的研究现状
        1.2.1 鲜味物质种类
        1.2.1.1 鲜味肽
        1.2.1.2 有机酸
        1.2.1.3 氨基酸
        1.2.1.4 核苷酸
        1.2.1.5 复合鲜味剂
        1.2.2 鲜味物质检测方法
        1.2.2.1 氨基酸检测
        1.2.2.2 呈味核苷酸检测
        1.2.3 鲜味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1.3 鲜味肽的研究现状
        1.3.1 鲜味肽简介
        1.3.2 鲜味肽的制备和鉴定方法
        1.3.2.1 鲜味肽的制备
        1.3.2.2 鲜味肽的分离纯化
        1.3.2.3 鲜味肽的鉴定
        1.3.3 鲜味肽的构效关系与呈鲜机制
        1.3.3.1 鲜味肽的构效关系
        1.3.3.2 鲜味肽的呈味机制
        1.3.4 鲜味肽的应用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罗非鱼下颌的营养成分及其呈味特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罗非鱼下颌样品制备
        2.3.2 理化成分测定
        2.3.3 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
        2.3.4 游离脂肪酸组成分析
        2.3.5 矿物质元素组成分析
        2.3.6 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2.3.7 琥珀酸含量的测定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罗非鱼下颌理化成分分析
        2.4.2 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2.4.3 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2.4.4 矿物质含量及组成分析
        2.4.5 呈味核苷酸和琥珀酸含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罗非鱼下颌鲜味肽的分离纯化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罗非鱼下颌水提物的制备
        3.3.2 罗非鱼下颌水提物提取条件优化
        3.3.2.1 不同料液比对水提物得率的影响
        3.3.2.2 不同提取温度对水提物的得率的影响
        3.3.2.3 不同提取时间对水提物的得率的影响
        3.3.3 鲜味肽的超滤预分离
        3.3.4 鲜味肽的凝胶层析分离
        3.3.5 鲜味肽序列的鉴定
        3.3.6 感官评定
        3.3.7 鲜味肽活性预测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罗非鱼下颌水提物制备单因素试验
        3.4.1.1 料液比对水提物得率的影响
        3.4.1.2 提取温度对水提物得率的影响
        3.4.1.3 提取时间对水提物得率的影响
        3.4.2 超滤组分滋味特征分析
        3.4.3 凝胶层析分离结果及其滋味特征分析
        3.4.4 鲜味肽序列鉴定结果
        3.4.5 鲜味肽潜在的感官活性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成肽的呈味特性及其与鲜味受体分子对接作用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感官评价测定滋味轮廓
        4.3.2 电子舌测定
        4.3.3 描述性鉴评试验
        4.3.4 合成肽的协同增鲜作用
        4.3.5 同源建模
        4.3.6 鲜味肽与鲜味受体T1R1/T1R3 的分子对接
        4.3.7 鲜味肽与鲜味受体对接相互作用力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合成肽的滋味特征分析
        4.4.2 合成肽的描述性鉴评
        4.4.3 合成肽的协同增鲜效果
        4.4.4 鲜味受体T1R1/T1R3 的同源模拟
        4.4.5 鲜味肽与鲜味受体T1R1/T1R3 的分子对接
        4.4.6 鲜味肽与鲜味受体对接相互作用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创新点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略阳乌鸡肌肉中的肌苷酸(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前处理
        1.3.2 色谱条件
        1.3.2. 1 色谱柱的选择
        1.3.2. 2 检测波长的选择
        1.3.2. 3 流动相的选择
        1.3.3 方法学考察
        1.3.3. 1 线性考察
        1.3.3. 2 精密度考察
        1.3.3. 3 重现性考察
        1.3.3. 4 稳定性考察
        1.3.3. 5 检出限和定量限
        1.3.3. 6 加标回收率考察
        1.3.4 四种前处理样品肌苷酸含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色谱条件的确定
        2.1.1 色谱柱的选择
        2.1.2 检测波长的选择
        2.1.3 流动相的选择
        2.1.4 色谱条件的确定
    2.2 方法学考察结果
        2.2.1 线性考察
        2.2.2 精密度考察
        2.2.3 重现性考察
        2.2.4 稳定性考察
        2.2.5 检出限和定量限
        2.2.6 加标回收率考察
    2.3 四种方法处理后的肌肉样品肌苷酸的测定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3.1 色谱方法的优化和验证
    3.2 样品处理方法的分析
    3.3 未知峰的分析

(3)常见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嘌呤概述
    1.2 嘌呤对健康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案
    1.5 预期目标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嘌呤提取与检测的研究进展
        2.1.1 嘌呤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2.1.2 嘌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2 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2.2.1 畜禽肉类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2.2.2 水产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2.2.3 植物类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2.2.4 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2.2.5 其他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2.3 贮藏加工过程中嘌呤类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2.3.1 贮藏过程中嘌呤类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2.3.2 加工过程中嘌呤类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2.4 食品增鲜强化中I+G的研究进展
        2.4.1 I+G概述
        2.4.2 I+G抗降解稳定特性的研究进展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RP-HPLC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的优化
        3.2.1 检测方法的建立
        3.2.2 嘌呤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3.2.3 常见食品材料样品前处理方法
    3.3 传统热加工方式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3.3.1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嘌呤标准品的影响研究
        3.3.2 水煮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3.3.3 微波加热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3.3.4 油炸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3.4 贮藏条件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3.5 食品增鲜强化中的I+G抗降解稳定特性研究
        3.5.1 I+G标样处理及嘌呤含量测定
        3.5.2 样品前处理及测定
    3.6 小结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RP-HPLC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优化
        4.1.1 RP-HPLC检测条件的优化
        4.1.2 RP-HPLC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与精密度
        4.1.3 RP-HPLC检测方法的回收率
    4.2 代表性食品原料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4.2.1 水产品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4.2.2 畜禽肉类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4.2.3 植物性食品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4.3 典型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4.3.1 典型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含量HPLC图
        4.3.2 典型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分布情况
    4.4 传统热加工方式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4.4.1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嘌呤标准品的影响研究
        4.4.2 水煮过程中猪肉和肉汤中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4.4.3 微波加热过程中猪肉和肉汤中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4.4.4 油炸过程中猪肉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4.5 贮藏条件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4.5.1 感官评定
        4.5.2 不同贮藏条件下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4.6 食品增鲜强化中的I+G抗降解稳定特性的研究
        4.6.1 I+G中嘌呤类组分含量测定
        4.6.2 I+G抗降解稳定特性研究
        4.6.3 I+G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碳基纳米材料对肉品食用品质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肉品食用品质及其检测
        1.1.1 肉品色泽及其检测
        1.1.2 鲜味物质及其检测
    1.2 碳基纳米材料
        1.2.1 石墨烯量子点
        1.2.2 类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
        1.2.3 石墨烯/MnO2复合材料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选题的意义
第2章 基于二氧化锰-石墨烯纳米棒(MnO_2-GNRs)检测肉品肌红蛋白中Fe~(2+)和Fe~(3+)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MnO_2-GNWs和MnO_2-GNRs的合成
        2.2.3 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2.2.4 实际样品预处理
        2.2.5 电化学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nO_2-GNWs和MnO_2-GNRs的表征
        2.3.2 电化学传感器的条件优化
        2.3.3 浓度与响应电流之间的关系
        2.3.4 GCE/MnO_2-GNRs电化学传感器的抗干扰性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快速检测汤煲中鲜味氨基酸..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N-GQDs的合成
        3.2.3 荧光传感器的性能分析及对鲜味氨基酸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GQDs形貌和结构表征
        3.3.2 N-GQDs光学性质表征
        3.3.3 实验条件优化
        3.3.4 分析性能及原理
        3.3.5 抗干扰能力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类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g-C_3N_4QDs)灵敏检测5’-肌苷酸(IMP)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g-C_3N_4QDs的合成
        4.2.3 荧光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4.2.4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C_3N_4QDs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4.3.2 g-C_3N_4QDs的光学性能表征
        4.3.3 实验条件优化
        4.3.4 分析性能及原理
    4.4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调味品中7种鲜味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色谱条件
    1.3 标准溶液配制
    1.4 样品处理方法
2 结 果
    2.1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2 回收率和精密度
    2.3 实际样品的测定
    2.4 流动相的选择
    2.5 检测波长的优化
3 结 论

(6)增味剂对红火蚁存活和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红火蚁的生物学特性
    1.2 红火蚁的防治方法
    1.3 化学防治的负面影响
    1.4 增味剂类型及主要功能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不同增味剂对红火蚁的毒杀作用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蚂蚁
        2.1.2 试验药品
        2.1.3 试验工具
    2.2 试验方法
        2.2.1 筛选试验
        2.2.2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增味剂对红火蚁工蚁毒杀效果比较
    2.4 小结
3 增味剂对红火蚁各品级和虫态的毒杀效果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增味剂对工蚁的毒杀作用
        3.2.2 增味剂对生殖蚁的毒杀作用
        3.2.3 增味剂对幼蚁的毒杀作用
    3.3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鸟苷酸二钠对蚁群的毒杀效果
        3.4.2 甘氨酸对蚁群的毒杀效果
        3.4.3 工蚁毒杀的毒力曲线
    3.5 小结
4 增味剂在红火蚁蚁群中的毒性传递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鸟苷酸二钠和甘氨酸溶液的毒性在工蚁间的传递试验
        4.2.2 鸟苷酸二钠和甘氨酸溶液的毒性在生殖蚁间的传递试验
        4.2.3 鸟苷酸二钠和甘氨酸溶液的毒性在幼虫间的传递试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鸟苷酸二钠在蚁群中的毒性传递效果
        4.3.2 甘氨酸在蚁群中的毒性传递效果
    4.4 小结
5 亚致死浓度的增味剂对红火蚁行为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
        5.1.1 试验虫源
        5.1.2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亚致死浓度的增味剂对红火蚁挖巢行为的影响
        5.2.2 亚致死浓度的增味剂对红火蚁觅食行为的影响
        5.2.3 亚致死浓度的增味剂对红火蚁弃尸行为的影响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挖巢行为
        5.3.2 觅食行为
        5.3.3 弃尸行为
    5.4 小结
6 增味剂饵剂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
    6.1 增味剂不同剂型的毒杀效果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1.4 结论与分析
    6.2 增味剂胶饵浓度对红火蚁毒杀效果的影响
        6.2.1 试验方法
        6.2.2 数据处理
        6.2.3 结论与分析
    6.3 胶饵投放滴大小对红火蚁毒杀效果的影响
        6.3.1 试验方法
        6.3.2 数据处理
        6.3.3 结果与分析
    6.4 胶饵投放时间间隔对红火蚁毒杀效果的影响
        6.4.1 试验方法
        6.4.2 数据处理
        6.4.3 结论与分析
7 增味剂胶饵配方的改良
    7.1 试验材料
        7.1.1 试验虫源
        7.1.2 试剂
    7.2 胶饵的改良试验
    7.3 结果与分析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的研究进展和我国标准化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呈味核苷酸的发现和呈味特性
2 我国标准化现状
3 检测方法研究
4 展望

(8)酶法催化鸟苷磷酸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5’-鸟苷酸二钠的结构与性质
    1.2 5’-鸟苷酸二钠的用途
    1.3 5’-鸟苷酸二钠的生产概况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 数据表征
第三章 酶催化鸟苷磷酸化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3.1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2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3 反应时间对 5’-GMP累积的影响
    3.4 磷酸酯对 5'-GMP累积的影响
    3.5 无机盐电解质对 5'-GMP累积的影响
    3.6 缓冲剂和络合剂对 5'-GMP累积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酶催化鸟苷磷酸化反应过程中解凝研究
    4.1 未添加解凝剂对照实验
    4.2 溶剂对酶催化鸟苷磷酸化反应的影响
    4.3 分散剂对酶催化鸟苷磷酸化反应的影响
    4.4 酰胺类化合物对酶催化鸟苷磷酸化反应的影响
    4.5 季铵盐类化合物对酶催化鸟苷磷酸化反应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酶催化鸟苷磷酸化反应后处理研究
    5.1 反应液稳定性研究
    5.2 分离纯化
    5.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过程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流动相的配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液相色谱条件
    2.2 IMP、GMP反应液及IMP、GMP萃取酯相、水相的分离分析
    2.3 方法的线性考察
    2.4 方法的精密度试验
    2.5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试验
    2.6 呈味核苷酸二钠成品及粗品含量检测
3 结论

(10)HPLC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中IMP和GMP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仪器与试药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1.3 样品的预处理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1.2 流动相的选择
        2.1.3 流速的选择
        2.1.4 色谱条件的确定
    2.2 方法学考查
        2.2.1 系统适用性试验
        2.2.2 线性关系试验
        2.2.3 重复性试验
        2.2.4 精密度试验
        2.2.5 稳定性试验
        2.2.6 回收率试验
3 讨论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增味剂中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论文参考文献)

  • [1]罗非鱼下颌水提鲜味肽的呈味特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阮仕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略阳乌鸡肌肉中的肌苷酸[J]. 陈怡博,刘媛,陈锐,曹芸花,韩豪.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06)
  • [3]常见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规律研究[D]. 张静.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碳基纳米材料对肉品食用品质的评价[D]. 张攀攀.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调味品中7种鲜味剂[J]. 张昊,冯家力,陈东洋,袁春晖,曾栋,刘先军,李帮锐,丁力. 实用预防医学, 2020(02)
  • [6]增味剂对红火蚁存活和行为的影响[D]. 黄玉婷.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的研究进展和我国标准化现状[J]. 沈浥. 中国调味品, 2017(01)
  • [8]酶法催化鸟苷磷酸化过程研究[D]. 廖能.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过程产品[J]. 盖丽娟,刘永刚. 中国调味品, 2012(09)
  • [10]HPLC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中IMP和GMP的含量[J]. 李阳杰,龚志强,黄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07)

标签:;  ;  ;  ;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增味剂中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的含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