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站 升迁:Informix看好中国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石芳[1](2019)在《生态与生计:渝东南喀斯特地区农民生计可持续的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生计方式与人们所处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下国家对生态与扶贫问题重视增加,一系列的生态改善、精准扶贫、科技下乡、企业引进等行动,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传统生计变迁及地方生态、生活的改变。这种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伴随问题与机遇,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是渝东南喀斯特地貌槽谷地区一个民族村落过去几十年从生计脆弱到生计可持续的变迁过程。该村生计变迁以科研团队、企业与政府为主的三种外部力量协同作用为转折,也是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过程的一部分。本文所指的生计可持续与“可持续生计”概念相同。在梳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本文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喀斯特地区外力协同作用下的生计可持续发展”,提出“生计可持续变迁过程和外力介入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定位。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法等对渝东南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地区外力赋权下农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缘起与意义、田野点概况、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这些信息是认识该村生计变迁必不可少的背景性资料。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生计逐渐脆弱的变迁过程-外力介入-外力介入后的地方生计及生活变迁”的顺序,分三章对生计的变迁过程和外力介入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展示了该村外力协同作用发挥效用前后的生计变迁全貌。第三部分是分析与结论部分,在第四章对影响生计可持续发展变迁的外力协同模式做了对比分析、梳理和总结,并总结了三种外力的作用机制;在第五章结论部分,在结合本文个案对生态与生计可持续发展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推动当地实现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外力赋权的“泉孔模式”,以为类似地区的发展振兴做参考。研究发现,泉孔由生计脆弱到实现生态与生计可持续发展,主要由外部力量促成,外部力量协同赋权对地方发展影响极大。而以科研团队、企业和政府为基础的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地方,共同促进了当地生态、生计和生活的变迁,并出现新的问题。在如今外部力量介入成为必然的态势下,为了实现生计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规避可能出现的新的生计困境与社会问题,外力赋权的运行模式就极为重要。因此,本文基于田野调研和论述,总结出了实现农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外力介入的“泉孔模式”。“泉孔模式”是针对生态问题严重地区的生态与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外力作用机制。遵循几个基本步骤:一、科研团队,结合地方生态特点,选择适种经济作物,通过科技赋权服务乡民;通过校企合作进行项目实践与科研推广。二、企业由地方政府牵头引进,进行科技推广和经济带动;以科研团队技术和政府政策支持背书,减少经营阻力。三、政府通过积极搭建平台,为科研下乡与企业入驻提供必要服务和政策支持;通过牵头引进企业、扶持相关产业发展以带动乡民就业。此过程应遵循一些原则:一、科研团队应积极推进校企地合作与示范区建设,并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在科技下乡过程中,要遵循乡土文化与自然交织的肌理。二、企业要积极推进与科研团队和适种地区的政府合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同时,要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尤其是村民权益,创新农地流转和合作模式,兼顾科技推广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均衡,提供必要技术支持和情感关怀。三、对地方政府而言,针对对外部力量,应谨慎进行引进企业的选择,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制定鼓励政策、发挥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统筹作用等方式助推科研下乡;针对地方发展,应尽可能对引进企业和大户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以大户带动小户就业;并通过政策调控,引导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取向。以此,可实现生计脆弱地区农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张丹[2](2016)在《发展性福利视角下的残疾人自我增能的研究 ——以某市“Y温馨家园”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残疾人群体以及他们的福利权利和自身增能的问题,以服务和康复为主要目地的残联支持组织开始不断的涌现出来。温馨家园职康站就是典型的代表。残疾人作为特殊的群体常常会遭受歧视,社会大众习惯误解残疾人是不中用的、有危险的、虚弱的、疲劳的,这些词语对残疾人是一种偏见和贬低,会影响社会看残疾人的眼光,也影响着残疾人如何看待自己。残疾人的心思单纯,如果他们相信了这些负面的说法,就会限制他们以后的生活。事实上调查说明,大部分残疾人都有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所以帮助残疾人学会自我增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让残疾人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需求,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本论文是以其中一个温馨家园为例,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发展性福利为视角,以残疾人个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为目的,强调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要相互结合,注重残疾人的可持续发展,发现残疾人的社会价值,并从残疾人自身、社会、家庭、温馨家园等多个方面来探索研究影响残疾人自我增能的因素。并针对其影响因素做出相应的对策,然后用缓解、促进、支持和倡导四个步骤来帮助残疾人自身潜力的挖掘。作为本论文用发展性社会福利为视角,该视角一改之前传统社会福利模式及其方法对福利对象的维持性救助形式,试图促使福利接受者的自立和自强。本文把残疾人、福利政策和增能完美结合。最后,本论文还阐述了一些研究者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努力把本论文做到创新。
姚露萍[3](2015)在《面向企业需求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改进研究 ——以X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和升级,面对经济形势的“新常态”和日益剧增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高校就业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强。X学院作为民办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其职业教育的品质,增强企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当务之急。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X学院现存的就业指导体系进行改进,这已成为X学院新时期改革与发展重中之重的任务。对就业指导体系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提升X学院的办学水平与职教影响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素养,成就出彩人生。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系统研究等多种方法研究了国内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现状,总结了其具有代表性且符合职业教育新需求的先进经验;基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理论,从国家与区域(浙江省、杭州市)的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出发,分析并归纳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数量与特点;通过对新时期X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择业情况及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出了大学生的就业观点和需求所具有的特点;系统地调查、研究了X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深入剖析出X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现存的症结;以上述理论和实际需求特点为立足点,结合X学院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各要素及国内外先进的方案进行高度融合,构建出了X学院独具特色的就业指导体系,形成有机循环链,实现人员匹配,达到企业人才需求与学院人才供应相融合,为深化职业教育体系,迈向新台阶。
钟晓敏[4](2013)在《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 ——以上海共青团组织社区工作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社会的多元化和技术的网络化空前发展,社会各个群体的政治社会化面临巨大挑战。原有的较为单一的教育灌输手段难以达到对政治系统的有效支持。青年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其社会流动日趋明显,价值倾向发生变化,日常需求日益增多,社会参与意识与日俱增。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需要率先突破瓶颈状态。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组织及青年人自己的组织,其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其在青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发挥引导、形塑等职责,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自然人”变成成熟的“社会人”和“政治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党的历史方位转型,上海地区的社区党建及社区工作也积极跟进。上海共青团响应时代要求,也积极探索自身转型的稳妥步骤,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构筑出一套面向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新型格局和新型工作机制。本研究对这一重要实践进行理论剖析,寻求基层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在对研究问题和理论工具梳理的基础上,沿着格局设计、机制运行和效果考察这一主线,三部分共同构成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来看,在格局创建方面,上海共青团以区域化大团建为顶层设计,全面构筑了一套社区组织全覆盖格局,同时开放了组织内部体制,大量吸收体制外青年精英兼任团干部,强化非层级化组织载体(大团委)建设,凸显村居团组织的职能,构筑了一套面向新情况的青年政治社会化需要的格局体制。在运行机制方面,共青团则在政治录用机制、政府参与机制、政治整合机制、政治动员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创新,拓展了组织的联系对象,拓宽青年的参与渠道,形成了资源共享的联席、合作机制,同时编织新型动员网络,共青团逐步形成了一套面向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组织系统。并且发展出较为成熟的枢纽型模式,在组织、人才、资源、功能等方面有机有效运行。并不断推进工作内容更新,不断形成规范制度保障的工作运行模式。共青团在基层社区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理的变动带来了其效能的不断凸显,在第五章考察了团的青年政治社会化行动取得成效。具体体现在从的引导主体共青团组织自身视角来看,共青团的组织数量和体系的增长及健全,协同合力机制初步形成,团的政治录入和社会服务功能双向增强,团的社会化工作体系也得以初步建立;而从青年角度看,青年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效能也得以提高,体现在党政与青年的双向认同不断增强,社区青年政治社会化参与更加有序,有效促进了社会整体稳定,青年孕育了新的政治社会文化并成为合格的现代青年。共青团在社区层面面向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工作转型和实践,体现了共青团以自身变革适应社会变革,以自身实践不断整合青年的行动逻辑。本研究为政党和其他社会组织更好的联系组织成员、为更好的提升青年的政治社会价值、为政治社会化理论的丰富和可操作化提供有益的学术探究。
李增田[5](2012)在《包头建源商砼公司营销策略选择》文中提出近几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不断增加,经济连续几年实现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混凝土市场需求量也迅速扩张。为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千年难得的机会。但同时,由于混凝土行业投资迅速增加,混凝土企业产能迅速扩张,混凝土供给数量也持续不断放大。这直接导致混凝土行业内部兼并重组的现象经常发生,并且成为一种趋势,混凝土行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价格、垫资似乎成了唯一的竞争手段,作为一个混凝土生产企业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来维系生存、谋求发展,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首先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包头建源商砼公司基本状况做出介绍,从包头建源商砼公司现状入手,分析了企业目前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营销中的4P理论为核心,对包头建源商砼公司营销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对混凝土市场需求状况、客户、宏观经营环境以及与竞争者之间的分析,对包头建源商砼公司目前营销以及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制定出适合公司经营发展的营销策略。
邹思妮[6](2011)在《M通信公司中高端客户流失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多企业在商业竞争中都发现,目前仅靠产品或营销创造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击败竞争对手不仅要靠质量出色的产品和棋高一着的市场营销,还要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为客户提供服务和与客户交往中,也就是要求企业在与客户互动的方式上有所突破。衡量企业与客户互动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客户流失率。如何降低客户流失率,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是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客户关系管理等理论即通过研究客户的心理和需求,帮助企业不断改善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客户流失率。本文的研究以客户关系管理等理论为基础,从分析M通信公司的现状和特点入手,深刻剖析企业中高端客户流失的原因,并将原因归纳为:产品和服务因素、环境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本文所研究的M通信公司属于服务行业,本论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中高端客户流失的背景;第二部分对M通信公司中高端客户流失案例进行了详细描述;第三部分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客户细分理论和客户价值理论并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分析M通信公司客户流失的原因;第四部分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及对策。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符合M公司实际情况的客户管理体系。
姚锐[7](2011)在《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激发起世界诸多学者对这一转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浓厚兴趣。公共政策的演进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有利于理解和总结中国转型的成功经验。中国博士后制度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博士后制度与人才制度、科技制度以及高等教育系统有着紧密关系,提供了一个分析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变革的样本。博士后制度是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宏观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科学技术本身不断增长的复杂性是博士后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则是外部诱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专业科学家的产生,随着科学革命的深化,攀登到“巨人的肩膀上”的历程更加漫长艰难,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条件越来越超出科学家个人的负担能力,迫切需要进行有组织的、社会化的科学研究。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及其本身的复杂性,引发了政府的积极参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被应用于生产实践,证明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洞见。工业革命对科技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技术创新,形成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良性互动。知识生产最初是满足“闲逸的好奇”动机的个别活动,17世纪开始演变为以科学社团、科学期刊为载体的社会活动。随着19世纪末大企业建立的科研机构取代个别发明家占据主流地位,科技创新日渐体制化,推动一个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知识生产的社会部门的崛起。科学家的培养则从手工作坊模式转变到与工业化生产相一致的生产线模式。科学技术是广泛发挥作用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独立从事研究的科学家的需求日渐增长,最终导致了博士后制度的兴盛。20世纪后半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建立起博士后制度。博士后制度起源于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的单纯目的,科学研究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年轻学者。理想的博士后制度安排是,博士学位获得者经历博士后研究阶段,提升科研能力,成为独立从事研究的科学家。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博士后制度生成了一种附加功能。博士学位授予规模稳定增长,而学术职位的供给又随着经济景气程度而波动,从长期来看追求学术职位的人越来越多,学术职位供不应求。博士后研究就成了部分追求学术职位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一种过渡方案。中国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了培养国家经济发展亟需的高层次人才,很短时期内恢复了高等教育秩序,建立起学位制度,派出留学生。李政道和国内一批学者的积极倡导建立博士后制度,得到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1985年国务院发文确定试点博士后制度。在博士后制度的创立过程中,学者、研究机构、大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党和国家领导人之间积极互动,形成了高效的政策关系网。中国博士后制度作为一种培养年轻高层次人才的制度,为促进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博士后制度是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是一条快速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成功之路,是一种组织高水平科研活动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博士后制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等积极参与了博士后制度的政策制定,国务院领导下出台了一系列跨部门的政策,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打破了人才流动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从而吸引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政策环境制约政府对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博士后制度的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最终被纳入解决公共问题的常规手段。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逐渐下放权力,从万能政府过渡到有限政府。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手段是政府直接干预。政府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杠杆机制来实现的,可以用较少的资源引导社会其他部门投入更多资源来解决政策问题,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由于政府对博士后的重视,使博士后实际上演变为“准学位”制度,博士后成为光彩照人的头衔。地方政府引入博士后从政,更拔高了博士后的地位。从博士后制度的经验来看,政策引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在商品生产领域,市场手段更有效;反之,政府手段对于解决公共问题则是必要的,在公共领域,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正是一国政府发展科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合法性和必要性所在。美国政府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联邦政府为绝大多数博士后提供了研究经费。最近几年,由联邦政府直接支持的博士后人数远远超过中国国家资助的博士后人数。另一方面,联邦机构开始着手关注博士后政策,改进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生活和科研条件。美国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绝大部分是外国人,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博士后最后居留美国。博士后制度实际上成了美国从全球吸引高水科研人才、进行科技竞争的战略工具。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博士后阶段为美国科技创新做出很大贡献,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大学是培养博士后的主要基地,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一般都设立博士后职位。美国大学是执行基础研究的部门,受到联邦政府巨额科研经费资助,大学用政府科研经费设立博士后职位,因而绝大部分博士后研究人员实际上间接得到联邦政府支持。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博士后制度是美国政府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工具。在美国,博士后是培养人才的成熟制度,绝大多数科学经历博士后训练后才能进入学术界。美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博士后群体,为美国学术界、产业界提供高水平的研发人才,保障了美国科研劳动力市场的充分供给。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绝大多数是外国学者,其中不少人在完成博士后训练后,留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博士后制度成为美国从全世界掠夺人才的工具。美国政府在博士后制度中的作用常常被忽视。政府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今后将更加积极地干预博士后制度。我们应当警惕美国政府有意隐瞒自己在公共事务中的作用,大肆渲染自由主义政策,声称政府撤出在经济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把自由放任政策当成普遍适用的模式,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华盛顿共识”。然而,美国通过科技政策深深地介入商业经济的各个环节,对国内产业大力支持。美国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被布洛克批评为“隐形发展主义”,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和伪善性。隐形发展主义的实质是诱导发展中国家放弃政府的责任,从而在科技、人才等核心领域依附于发达国家,丧失竞争能力,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企业与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导致企业博士后发展缓慢,筹集科研经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的预期政策目标不理想;受制于理论上的争议和认识上的误区,博士后制度未来政策走向不明确。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发展博士后制度、培养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在于政策创新。美国博士后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联邦政府庞大的科研经费支持下,绝大多数博士后由主要执行基础研究的部门——大学来培养,博士后制度与科技体制、人才战略浑然一体。自我约束机制在欧美大学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博士后制度也是依赖于自我约束增强适应能力,维持较高的学术水平,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借鉴美国经验不是盲目照搬,而应当保持自己的特色,我国博士后制度的特色是政府的积极支持。在借鉴美国经验的时候,要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我国博士后制度未来发展要特别警惕“隐形发展主义”的误导,坚持在公共领域积极主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卡尔·波兰尼认为完全自由、不受政府干预的市场是虚假的幻象,从来没有真实存在过,政府干预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来说必不可少。美国政府鼓吹所谓的自由主义放任政策,而实际上通过发展科技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它实行的是“隐形发展主义”。我们必须认清其本来面目,从国际科技及人才竞争的现实出发,有针对地制定适当的政策。政策创新关键是机制创新。首先是决策机制,决策主体之间要互相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适当分权,以形成统一高效的政策体系。其次是建立法制化的、随时间和具体条件改进的支持机制,保障博士后制度发展所需的充足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博士后制度的国际化。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政策主体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胡英姿[8](2011)在《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 ——解读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的环境公正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台湾莫拉克风灾、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冲毁县城、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加核电站灾难……东亚的生态灾难近年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共赢成为当前中国、东亚和世界越来越大的命题。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1998年大洪灾后急剧提高。国家采用现代发展模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手段,只用了很短时间就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贫困山区、农村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起很多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然是今日中国的人心所向。但它对当地人使用资源的限制却与周边社区的居民生计、发展需求和民族文化传承构成了很现实的矛盾。很多人把矛盾归因于周边社区居民及其传统生计,认为他们目光短浅不顾大局因循守旧不求进取,因而主张加强管制和教育。但从更大的时空视野和更深的结构根源上看,这些矛盾对立的根源既不是保护区本身也不是当地居民的生计和文化,而是由国家、城市、官员和专家们自上而下地设计出来的单一理念和模式不能因地制宜地适应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从而使保护区周边的居民成为旧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的牺牲者。同类问题也不限于自然保护区,中国当前从城市化建设到水电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式,处处都在制造同样的问题,处处都在积累着矛盾冲突。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层近年反复强调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这三个命题构成了一处共同的要求,那就是中国社会需要一场矫正当前现代发展观弊端的后现代转型,并且在转型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用后现代转型之后的新发展观观察包括自然保护区在内的当今中国发展,自然保护区周边的社区居民及其传统生计和文化知识就都不仅不是“问题”,而且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动力和主体。本文拟用环境公正概念,将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当地社区居民、地方政府和自然保护区共同创建和参与管理的秦岭项目来阐明这一道理。笔者认为秦岭项目所体现的自然生态保护与社区居民生计共进、现代生态理念与居民传统文化知识共荣的理念、措施和经验,对于全国的自然保护区乃至全社会的“转变发展方式”都有参考借鉴价值。秦岭项目的全称为“秦岭保护与发展共进项目”。它于2002年创建,旨在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同时,协助和促进周边社区居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形成了自然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有鉴于这种共进模式具有丰富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所以运用民族社会学方法对其理念、机制和成果做出描述和阐释,旨在揭示秦岭项目所创造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的经验或模式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创新的启示。全文共分五章,前有导论和后为结论,第三、四、五章为论文主体。导论部分交待选题缘由和意义,阐述环境公正概念、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并交待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调查过程。第一章“大熊猫与秦岭保护”简述秦岭生态和居民生计,介绍大熊猫身世,包括当地居民对其的认知以及西方人对其价值的发现,回顾中国保护大熊猫经历,以此展现国家、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和科学家群体围绕自然生态保护和社区居民发展的多元博弈。第二章“世界自然基金会身世”讲述WWF的理念原则及其进入中国的策略,包括其基于国际经验适应中国国情确立秦岭项目的经过。第三章“互动互惠:秦岭保护”阐述秦岭项目与政府和保护区的合作,包括保护区扩展和能力建设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的推广。第四章“睦邻共赢:生态旅游”概述秦岭项目引导黑河森林公园走生态旅游之路并建立用旅游收入回馈保护区的经验模式。第五章“培元固本:社区发展”叙述秦岭项目在保护区走廊带及核心区周边实施社区发展项目的过程和成果,从中体现自然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的可行路径及其支撑体系。本文的结论基于民族社会学观点,指出秦岭项目的核心经验: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必须贯彻环境公正理念,尊重当地居民权益、当地社区主体性和发展需求。本文认为这是秦岭项目的最大亮点。它不仅是秦岭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整个中国在当前形势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制度创新来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旧发展观支配下的现代发展方式对中国的推动力已是强弩之末,中国包括淡水在内的自然生态资源也将油尽灯枯。今后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包括发展的理念、方式和机制在内的社会文化创新。简言之,就是采取后现代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更加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底边弱势群体权益,把自上而下的发展决策机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决策参与,把为求强求富不计人文社会代价的自强不息转变成以人为本兼顾文化生态平衡的厚德载物。这样的新发展观和发展方式即使不能防止自然灾害,也能在互惠与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基础上接近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徐颖[9](2010)在《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民营企业以及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民营高科技企业正在逐步成为地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支重要队伍。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机遇,但同时面临更多的问题,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民营高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民营高科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袭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结合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研究,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民营经济的二次腾飞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民营高科技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的特点;结合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分析了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特点;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评、薪酬激励和退出机制六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和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建立规范化的招聘选拔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培训开发体系、建立以胜任力为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以职位和能力为基础所得的薪酬激励体系、建立通畅合理的人员退出机制六个方面构建了科学完善的民营高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后,本文以京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实证研究的对象,通过员工离职率统计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找出目前京北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京北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措施。
陈红艳[10](2010)在《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Web2.0是万维网发展的第二代模式,具有用户原创内容、集体智慧、共享信息、网络效应和开放性等特征。在Web2.0环境下,每个用户都可以自由创建、分享、传播信息,网络信息的交流、组织、发布、搜索与利用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图书馆也由此处于一种开放、互动、协作和灵活的信息服务环境之中,为利用用户的群体智慧,吸引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和服务中,构建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既适应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又可优化图书馆的信息组织。论文在梳理和总结现有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用户信息需求和图书馆所处环境的变化,在分析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后,充分利用Blog、Wiki、RSS、Tag等Web2.0相关技术,构建了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平台,并以当前具体的图书馆用户参与Tag-OPAC组织模式为例,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实现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对策。论文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发展与演变。在不同发展阶段,图书馆形成了以图书馆实体文献为中心的传统信息组织模式、多层次的网络信息组织模式、基于Web2.0的互动信息组织模式。本文通过比较这三种不同组织模式的异同,发现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用户是影响图书馆信息模式变革的三个重要因素。随后,指出图书馆信息组织发展在Web2.0环境下所面临的三大课题: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行为研究、Web2.0技术与传统信息组织方法的有效融合、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构建。第2章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行为的理论分析。在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是一种知识分享、共享、交流的过程。按照“需求—动机—行为”的逻辑顺序,分析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需求、动机、行为等相关理论。随之,分析了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过程与结构要素,认为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行为主要具有关注与自身有关的信息与从众行为的两大特征,用户间的信息传播为“去中性化”和“个性化”传播。这些为合理、科学构建Web2.0环境下的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第3章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实践基础。本章首先对与信息组织相关的Web2.0技术进行深入分析,随后,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Web2.0环境下的用户和图书馆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用户和图书馆员对目前所在图书馆信息组织的现状满意度不高,而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意愿明确;同时,图书馆员对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态度也非常积极明确。在Web2.0环境下,引入用户参与、共同构建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完全可行。第4章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建构。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信息组织的主体、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信息组织模式中关系最密切的三个方面。在Web2.0环境下形成的用户参与的信息组织模式,具有交互性、动态性、协同性与共享性等特征,集信息组织、服务、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Web2.0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笔者构建了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平台。该模式平台能够满足用户参与信息资源建设;用户能够参与资源评注、推荐;用户之间建立基于信息资源的交流,形成兴趣小组或相关主题讨论区;可以实现同类主题资源之间的整合。第5章用户参与的Tag-OPAC模式的实例分析。笔者对豆瓣网上50种图书用户所标注的常用标签进行调查,并将其与武汉大学图书馆的OPAC系统中的主题词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用户在使用标签描述图书文献信息时,除了来自作者、标题、学科之外,最多的是集中在图书主题方面。标签应用OPAC所形成的Tag-OPAC模式,既符合用户利用OPAC的行为需求,又有助于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本文在调查国内外图书馆Tag-OPAC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标签自身的发展,提出了如下优化措施:改善标签自身的性能、与社会化标签系统的合作发展、综合应用其他Web2.0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最大程度地吸引用户参与Tag-OPAC的书目建设和组织。第6章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实现的对策。通过调查与分析用户参与的Tag-OPAC模式的实例,笔者认为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成功的关键,是图书馆营造良好的信息组织氛围,吸引用户积极参与贡献与共享知识。而用户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会遇到来自自身、图书馆、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几方面,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分别是图书馆用户教育及营销;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质量控制;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激励措施;外部环境支持。第7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梳理,提炼观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二、建站 升迁:Informix看好中国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站 升迁:Informix看好中国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与生计:渝东南喀斯特地区农民生计可持续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田野点概况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泉孔生态与生计变迁过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概述 |
二、新中国成立后泉孔村民生计变迁过程 |
三、生计脆弱的主要原因 |
小结 |
第二章 外力赋权与青花椒的进入 |
一、科研团队: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与实践 |
二、企业:和信青花椒企业入驻 |
三、政府:产业扶持政策与高山移民 |
小结 |
第三章 外力介入下泉孔生计与生活变迁 |
一、生计资本水平的提高 |
二、生计策略变迁下的群体分化 |
三、生计变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外力介入下多元力量合作模式分析 |
一、科研团队下乡 |
二、企业助力 |
三、政府扶持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生计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二、乡村振兴:生态与生计可持续下外力介入的“泉孔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发展性福利视角下的残疾人自我增能的研究 ——以某市“Y温馨家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对象 |
1.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4.1 半结构式访谈法 |
1.4.2 文献法 |
1.4.3 参与式观察法 |
1.5 研究设计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理论支持 |
1.5.3 研究思路 |
2 文献研究综述 |
2.1 增能理论 |
2.1.1 相关增能理论 |
2.1.2 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研究 |
2.2 发展性社会福利理论 |
2.3 残疾人福利 |
2.3.1 国外残疾人福利研究 |
2.3.2 国内残疾人福利研究 |
3 “Y温馨家园”残疾人的现状及特点 |
3.1 基本信息 |
3.1.1 智力残疾人员介绍 |
3.1.2 精神残疾人员介绍 |
3.2 “Y温馨家园”服务残疾人现状 |
3.3 “Y温馨家园”残疾人福利特征 |
4 “Y温馨家园”残疾人自我增能的影响因素 |
4.1 残疾人自身层面 |
4.2 社会层面福利保障 |
4.2.1 高福利下的选择 |
4.2.2 挂靠减税 |
4.3 残疾人家庭层面 |
4.4 温馨家园层面 |
4.5 社区层面 |
5 走出困境,实现残疾人自我增能 |
5.1 温馨家园开创最初诉求 |
5.2 残疾人自身潜力的挖掘与增能 |
5.3 “制皂希望”项目之启示 |
6 结论探讨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回顾 |
6.2 主要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面向企业需求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改进研究 ——以X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现状 |
1.2.3 国外就业指导可供借鉴的经验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
2.1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现状 |
2.1.1 我国人才需求总体现状 |
2.1.2 浙江省人力资源需求情况调查 |
2.1.3 杭州地区企业需求情况 |
2.2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新特点总结 |
3 X学院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
3.1 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
3.1.1 调研目的及意义 |
3.1.2 调研的思路 |
3.2 各系专业调研数据分析 |
3.2.1 应用工程系调研数据分析 |
3.2.2 工商管理系调研数据分析 |
3.2.3 经济贸易系调研数据分析 |
3.2.4 生物技术系调研数据分析 |
3.3 调研数据汇总与结论 |
4 X学院就业指导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X学院就业指导体系发展与现状 |
4.1.1 X学院就业指导体系发展概况 |
4.1.2 X学院就业指导体系现状 |
4.2 X学院就业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 |
5 X学院新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 |
5.1 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制度 |
5.1.1 转换观念,实施就业指导制度一体化 |
5.1.2 “实操+职业证”共建,技能与资格证对接制度 |
5.1.3 就业情况实现透明化,完善评价制度建设 |
5.1.4 就业指导委员会督促制 |
5.2 梳通就业指导工作运行体系 |
5.2.1 建立良性循环的就业指导机构 |
5.2.2 完善师资建设 |
5.3 完善课程体系 |
5.3.1 体验分段设计课程体系 |
5.3.2 企业需求设计课程 |
5.3.3 实习实训课程设计 |
5.4 构建内外协同体系 |
5.4.1 “学校+企业”完成点对点无缝衔接 |
5.4.2 “学校+政府”共促 |
5.4.3 “学校+学校”互学互鉴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 ——以上海共青团组织社区工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1.1.2 组织局限性 |
1.1.3 当前青年群体的现状特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研究价值 |
1.2.2 实践研究价值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构建 |
2.1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内涵 |
2.1.1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内涵 |
2.1.2 政治社会化的组织要素 |
2.2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主体 |
2.2.1 政治社会化的一般主体 |
2.2.2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主体之一 |
2.3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运行 |
2.3.1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阶段 |
2.3.2 政治社会化的内容方法 |
2.3.3 政治社会化的运行方式 |
2.3.4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运行机制 |
2.4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
2.4.1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
2.4.2 促进社会政治发展 |
2.4.3 政治社会资源整合 |
第三章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社区主体格局设计 |
3.1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社区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背景 |
3.1.1 党的历史方位变化及对共青团的定位 |
3.1.2 上海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对社区团建格局的带动 |
3.1.3 上海青少年群体的重要变化 |
3.2 社区共青团组织的格局创建 |
3.2.1 作为顶层设计的区域化团建 |
3.2.2 社区共青团组织的转型和创新 |
3.2.3 社区共青团组织全覆盖格局 |
3.3 社区共青团组织格局的实践 |
3.3.1 实践内容的项目化推进 |
3.3.2 项目化推进中的工作策略 |
3.3.3 格局中的工作制度固化 |
第四章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社区运行机制 |
4.1 政治录入机制 |
4.1.1 录入对象的全覆盖 |
4.1.2 组织形态多元化 |
4.1.3 骨干精英政治化 |
4.2 政治参与机制 |
4.2.1 选举参与产生居民区团支部 |
4.2.2 协商参与体制内活动 |
4.2.3 扩大团内民主实现常规化参与 |
4.2.4 健全通往更高层级的参与渠道 |
4.2.5 团员、团干部实现社会参与 |
4.3 政治整合机制 |
4.3.1 联席机制 |
4.3.2 合作机制 |
4.3.3 资源共享机制 |
4.4 政治动员机制 |
4.4.1 运用新媒体动员 |
4.4.2 青年志愿公益平台动员 |
4.4.3 突发事件中的政治动员 |
4.5 青年政治社会化社区实现机制的枢纽模式创新 |
4.5.1 政治录入实现全覆盖的团建枢纽 |
4.5.2 协同机制下的资源支撑枢纽 |
4.5.3 长效化的社会动员枢纽 |
4.5.4 多元有序的社会参与枢纽 |
4.5.5 动员机制下的民生服务枢纽 |
第五章 青年政治社会化社区实现的功能 |
5.1 青年政治社会化组织整合能力增强 |
5.1.1 团组织系统性增强 |
5.1.2 协同合力机制初步形成 |
5.1.3 组织自身功能不断增强 |
5.1.4 团的社会化工作体系初步建立 |
5.2 党政与青年的双向认同不断增强 |
5.2.1 党政认同青年 |
5.2.2 青年认同政党 |
5.2.3 青年对政治关心不断增强 |
5.3 青年政治参与的效能感增强 |
5.3.1 参与意识更为理性务实 |
5.3.2 参与更加有序 |
5.3.3 青年自主型参与增加 |
5.4 青年孕育新的政治社会文化 |
5.4.1 青年服务社会成为青年共识 |
5.4.2 青年引领社会风尚 |
5.5 青年的全面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稳定 |
5.5.1 公民意识提升 |
5.5.2 有效预防青年犯罪 |
结论 |
参考书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附件:调研问卷 |
(5)包头建源商砼公司营销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商砼行业营销概述 |
1.3.1 商砼行业营销所需基本理论 |
1.3.2 商砼行业及其营销的特点 |
第二章 包头建源商砼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2.1 包头建源商砼公司概况 |
2.1.1 公司概况 |
2.1.2 机构设置及职能 |
2.1.3 公司上下游介绍 |
2.2 包头建源商砼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2.2.1 经济环境分析 |
2.2.2 技术环境分析 |
2.2.3 混凝土行业政策分析 |
2.2.4 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 |
2.2.5 行业发展趋势 |
2.3 包头混凝土市场情况分析 |
2.3.1 包头市产能规模及市场需求情况 |
2.3.2 重点混凝土消费项目 |
2.3.3 包头市混凝土市场竞争情况 |
2.4 建源公司SWOT分析 |
2.4.1 优势分析(STRENGTH) |
2.4.2 劣势分析(WEAK) |
2.4.3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
2.4.4 风险分析(THREAT) |
2.5 包头混凝土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包头建源商砼公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3.1 产品和服务方面 |
3.2 混凝土价格制定方面 |
3.3 混凝土促销方面 |
3.4 混凝土营销渠道方面 |
第四章 包头建源商砼公司营销策略选择 |
4.1 品牌策略 |
4.2 服务策略 |
4.3 价格策略 |
4.4 促销策略 |
4.5 营销渠道策略 |
第五章 包头建源商砼公司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 |
5.1 提高客户关系透明度 |
5.2 增强销售员对公司的归属感 |
5.3 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 |
5.4 公司管理层增加客户接触点 |
5.5 一线销售员的岗位轮换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M通信公司中高端客户流失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案例正文 |
2.1 公司简介 |
2.2 行业背景 |
2.2.1 电信重组 |
2.2.2 三网融合 |
2.2.3 非对称管制 |
2.3 问题描述 |
2.3.1 VIP客户流失事件 |
2.3.2 白金集团客户整体迁移事件 |
2.3.3 员工满意度低事件 |
3 案例分析 |
3.1 相关概念 |
3.1.1 客户满意度 |
3.1.2 客户忠诚度 |
3.1.3 客户流失率 |
3.2 客户管理相关理论 |
3.2.1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3.2.2 市场细分理论 |
3.2.3 客户价值理论 |
3.3 原因分析 |
3.3.1 产品和服务因素 |
3.3.2 环境因素 |
3.3.3 内部管理因素 |
4 对策与建议 |
4.1 提升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 |
4.1.1 提供优质的网络信号传输 |
4.1.2 合理的资费政策 |
4.1.3 加强终端掌控 |
4.1.4 推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
4.2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
4.2.1 高度吸引力的薪酬政策 |
4.2.2 完善客户离网预警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7)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组成部分的博士后制度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分析框架 |
核心概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博士后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博士后"概述 |
一、定义 |
二、部分国家博士后发展情况 |
第二节 博士后起源与背景 |
一、内在动力:科学本身不断增长的复杂性 |
二、外部诱因: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 |
三、知识生产的社会化与组织化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博士后制度创立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创立时间的探讨 |
一、首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与政策确立时间 |
二、官方认定的博士后制度创立时间 |
第二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 |
一、发展阶段 |
二、发展成就 |
第三节 政策议程与政策主体间的互动 |
一、政策议程的建立:从CUSSPEA项目到博士后制度 |
二、政策主体的特殊性:国家最高领导人参与决策 |
三、政策关系网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博士后发展过程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
第一节 环境变革与政策的适应性 |
一、社会转型与政策环境变革 |
二、政策对环境变革的回应 |
三、从万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
第二节 政策的作用机制 |
一、政策杠杆与马太效应 |
二、杠杆作用实例 |
第三节 平衡政府与市场 |
一、解决社会问题的部门 |
二、平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博士后制度中的政府角色与"隐形发展主义" |
第一节 美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
一、美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历程 |
二、美国博士后制度特点 |
第二节 美国博士后制度中的政府角色 |
一、美国科技体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 |
二、作用战略工具的博士后制度 |
三、美国博士后制度中政府的独特作用 |
第三节 "隐形发展主义"的警示 |
一、日渐加强的政府作用与"隐形发展主义" |
二、"隐形发展主义"的实质 |
三、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前瞻 |
第一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
二、企业博士后左右为难 |
三、政策的不确定性 |
第二节 如何对待美国经验 |
一、美国经验:不可借鉴性 |
二、美国经验:可借鉴性 |
三、中国特色的继承与发扬 |
第三节 我国博士后制度政策创新 |
一、对隐形发展主义的回应 |
二、博士后制度定位 |
三、政策创新关键是机制创新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 ——解读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的环境公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缘起和意义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的理念和实践 |
一、定义和内涵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四、生态环保与社区发展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调查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调查过程 |
第一章 大熊猫与秦岭保护 |
第一节 秦岭生态和居民生计 |
一、自然环境 |
二、居民生计 |
第二节 大熊猫身世 |
一、生态 |
二、史料 |
三、居民认知 |
四、洋人"科考" |
第三节 国家行动 |
一、政策法规 |
二、国家科考 |
第四节 多元博弈 |
一、保护区 |
二、国家视角和举措 |
三、地方政府的盘算 |
四、社区百姓的视角 |
五、专家角色 |
小结 |
第二章 世界自然基金会身世 |
第一节 WWF策略 |
一、来到中国 |
二、时代精神与范式 |
三、使命和原则 |
四、项目操作 |
第二节 经验模式 |
一、国际经验 |
二、中国模式 |
第三节 秦岭项目 |
一、问题感知 |
二、立项衔接 |
三、目标推进 |
小结 |
第三章 互动互惠:秦岭保护 |
第一节 目标框架 |
第二节 能力延伸 |
一、保护区能力建设 |
二、巡护监测网络化 |
第三节 目标延伸:走廊带和森林管理 |
一、必要性和需求 |
二、路径和创新 |
三、森林可持续管理 |
小结 |
第四章 睦邻共赢:生态旅游 |
第一节 扶危济困 |
一、改制困境 |
二、理顺关系 |
三、协商共识锁定业务 |
第二节 生态旅游 |
一、从林场到森林公园 |
二、建设"软实力" |
第三节 社区反哺 |
一、巡护监测 |
二、扩展调查 |
三、惠益分享 |
小结 |
第五章 培元固本:社区发展 |
第一节 走廊带社区项目 |
一、项目筹划 |
二、基线调查 |
三、目标规划 |
四、参与式管理 |
五、现状评估 |
第二节 核心带社区项目 |
一、背景调查 |
二、规划实施 |
三、项目评估 |
第三节 牵线搭桥衔接农商 |
一、朱鹮绿色大米 |
二、中草药培育 |
小结 |
结论:环境公正与科学发展观 |
第一节 主位评价 |
一、项目办自身评价 |
二、居民评价 |
三、政府和专家感受 |
第二节 客位评价 |
第三节 环境公正与科学发展观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2.1 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概念及特点 |
2.1.1 高科技企业概念的界定 |
2.1.2 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涵义 |
2.1.3 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特点 |
2.2 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的划分及特点 |
2.2.1 人力资源地图分析模型 |
2.2.2 基于人力资源地图分析模型的民营高科技人力资源分类 |
2.2.3 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
2.3 民营高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
2.3.1 初创阶段的家长式领导模式 |
2.3.2 成长阶段的跟随型管理团队模式 |
2.3.3 成熟阶段的知识型管理团队模式 |
2.4 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2.4.1 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
2.4.2 缺乏规范的招聘流程和科学的招聘方法 |
2.4.3 培训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
2.4.4 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
2.4.5 薪酬激励机制效果不佳 |
2.4.6 缺乏完善的退出机制 |
2.5 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2.5.1 宏观经济转型对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
2.5.2 企业发展规模与层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
2.5.3 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
3.1 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
3.2 建立规范化的招聘选拔体系 |
3.2.1 制定合理的招聘计划 |
3.2.2 建立招聘流程 |
3.3 建立多层次的培训开发体系 |
3.3.1 培训开发体系构建的原则 |
3.3.2 培训开发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
3.4 建立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体系 |
3.4.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绩效管理优点 |
3.4.2 胜任力模型在绩效管理中的运用流程 |
3.5 建立以职位和能力为基础薪酬激励体系 |
3.5.1 薪酬激励体系的设计步骤 |
3.5.2 薪酬激励体系的内容 |
3.6 建立通畅合理的人员退出体系 |
3.6.1 建立人力资源退出的理念 |
3.6.2 人力资源退出体系的内容 |
3.7 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套系统工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实证研究 |
4.1 京北方公司基本概况 |
4.1.1 京北方公司整体概况 |
4.1.2 组织结构状况 |
4.1.3 人力资源状况 |
4.1.4 京北方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瓶颈 |
4.2 京北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1 京北方公司员工人力资源流失状况 |
4.2.2 京北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调查 |
4.2.3 京北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
4.3 京北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
4.3.1 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规划 |
4.3.2 建立系统的招聘体系 |
4.3.3 建立完善的培训开发体系 |
4.3.4 建立公平的绩效管理体系 |
4.3.5 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 |
4.3.6 建立通畅的员工退出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次 |
表目次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 |
0.2.1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
0.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0.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与方案 |
0.3.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0.4.1 研究难点 |
0.4.2 主要创新 |
1 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
1.1 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发展历程 |
1.1.1 以图书馆实体文献为中心的传统信息组织模式 |
1.1.2 多层次的网络信息组织模式 |
1.1.3 基于Web2.0的互动信息组织模式 |
1.1.4 不同信息组织模式的比较 |
1.2 影响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变革的因素分析 |
1.2.1 信息资源因素 |
1.2.2 信息技术因素 |
1.2.3 用户因素 |
1.3 Web2.0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组织特征 |
1.3.1 Web2.0环境下的用户特征 |
1.3.2 Web2.0环境下的信息特征 |
1.3.3 Web2.0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组织发展的新课题 |
2 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行为的理论分析 |
2.1 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需求分析 |
2.1.1 用户的认知需求 |
2.1.2 用户自我实现的需求 |
2.1.3 用户信息需求规律 |
2.2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动机分析 |
2.2.1 内在动机 |
2.2.2 外在动机 |
2.2.3 技术易用性感知 |
2.2.4 信任感知 |
2.3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行为分析 |
2.3.1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行为的过程结构 |
2.3.2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行为特征 |
2.3.3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行为的传播学理论分析 |
3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实践基础 |
3.1 Web2.0相关信息组织技术的支持 |
3.1.1 基层Web2.0技术 |
3.1.2 常见的Web2.0应用技术 |
3.2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
3.2.1 调查问卷设计 |
3.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 图书馆馆员对Web2.0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3.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建构 |
4.1 模式的构成要素 |
4.1.1 信息组织主体 |
4.1.2 信息资源 |
4.1.3 技术平台 |
4.2 模式的功能分析 |
4.2.1 组织功能 |
4.2.2 服务功能 |
4.2.3 交流功能 |
4.3 模式的主要特征 |
4.3.1 交互性 |
4.3.2 动态性 |
4.3.3 协同性与共享性 |
4.4 模式的构建 |
4.4.1 模式构建目标 |
4.4.2 模式构建原则 |
4.4.3 模式平台 |
5 用户参与的Tag-OPAC模式的实例分析 |
5.1 标签相关理论 |
5.1.1 标签类型 |
5.1.2 标签特征 |
5.1.3 标签功能 |
5.1.4 标签的应用领域 |
5.1.5 用户的标注行为 |
5.2 标签的性能评价 |
5.2.1 数据收集 |
5.2.2 标签性能评价 |
5.3 标签在OPAC中的应用分析 |
5.3.1 用户利用OPAC的行为模式 |
5.3.2 标签在OPAC中应用的实例分析 |
5.4 标签用于OPAC中的优化措施 |
5.4.1 改善标签自身的性能 |
5.4.2 与社会化标签系统的合作发展 |
5.4.3 综合应用其他Web2.0技术 |
5.4.4 提供个性化服务 |
6 实现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对策 |
6.1 开展图书馆用户教育及营销 |
6.1.1 开展用户信息素养教育 |
6.1.2 实施参与信息组织的用户营销 |
6.1.3 鼓励图书馆员参与 |
6.2 提升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质量 |
6.2.1 设置不同的用户身份 |
6.2.2 为用户提供信息组织工具 |
6.2.3 用户参与信息的规范控制 |
6.3 建立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激励对策 |
6.3.1 建立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 |
6.3.2 构建良好的互动机制 |
6.3.3 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 |
6.4 积极争取外部环境支持 |
6.4.1 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 |
6.4.2 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 |
6.4.3 开展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
7 结语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1:关于图书馆员对Web2.0的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行为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四、建站 升迁:Informix看好中国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与生计:渝东南喀斯特地区农民生计可持续的人类学研究[D]. 石芳. 西南大学, 2019(12)
- [2]发展性福利视角下的残疾人自我增能的研究 ——以某市“Y温馨家园”为例[D]. 张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12)
- [3]面向企业需求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改进研究 ——以X学院为例[D]. 姚露萍.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7)
- [4]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 ——以上海共青团组织社区工作为例[D]. 钟晓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8)
- [5]包头建源商砼公司营销策略选择[D]. 李增田. 内蒙古大学, 2012(01)
- [6]M通信公司中高端客户流失案例研究[D]. 邹思妮.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5)
- [7]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D]. 姚锐. 南京大学, 2011(07)
- [8]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 ——解读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的环境公正意义[D]. 胡英姿.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9]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 徐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6)
- [10]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研究[D]. 陈红艳. 武汉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