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奋乃静治疗多形性皮疹的临床观察

氯奋乃静治疗多形性皮疹的临床观察

一、氯苯吩嗪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黄兰莹[1](2020)在《内服外敷清肝理脾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疹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并观察内服外敷清肝理脾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复发情况,初步探讨清肝理脾汤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本研究共纳入病例7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内服外敷清肝理脾汤;对照组应用口服依巴斯汀片联合外敷3%硼酸溶液。两组总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判定为临床痊愈与显效的病例再随访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观察并记录患者皮损、瘙痒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治疗2周后作最终疗效判定。本研究对两组资料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结果:(1)治疗组最终完成观察者33例,其中痊愈5例,痊愈率为15.15%,显效12例,显效率为36.36%,总有效率为84.84%;对照组最终完成观察者34例,其中痊愈4例,痊愈率为11.76%,显效11例,显效率为32.35%,总有效率为79.41%。(2)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瘙痒评分、EASI评分、中医次症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治疗急性湿疹均有效。(3)治疗结束后,两组在治疗效果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内服外敷清肝理脾汤与口服依巴斯汀片联合外敷3%硼酸溶液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相当。(4)两组在改善皮损方面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改善中医次症方面,内服外敷清肝理脾汤明显优于口服依巴斯汀片联合外敷3%硼酸溶液(P<0.01);瘙痒程度方面,治疗1周后对照组比治疗组止痒效果明显(P<0.05),但存在反复;治疗2周后内服外敷清肝理脾汤与口服依巴斯汀片联合外敷3%硼酸溶液的止痒效果相近(P>0.05),且作用平稳。(5)内服外敷清肝理脾汤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少,能降低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疹的复发率(P<0.05)。结论:内服外敷清肝理脾汤对治疗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王睿智[2](2019)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86例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搽,早晚各1次;治疗B组予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搽,晚1次;连续应用2周后均减为每隔2天使用1次,再应用1周,共3周;2组患者均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每次0.2g,每日2次,1周后减为每次0.1g,每日2次,再应用3周,共4周。于治疗前、治疗1、2、4周观察皮损形态,计算皮损面积,询问瘙痒情况;分别采用EASI评分法、人体损伤(烧伤)面积精确测量方法、VRS评分法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和反跳现象。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观察复发情况。比较2组临床总积分、有效率、反跳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1、2、4周时,2组患者临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治疗结束,治疗A组有效率为88.10%;治疗B组为84.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B组6例发生反跳,反跳率为13.64%,治疗A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1例复发,复发率为4.3%;治疗B组6例复发,复发率为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羟基氯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少且轻。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与糠酸莫米松乳膏相比短期疗效相当,不易反跳和复发,可作为多形性日光疹患者外用药的新选择。

贺洋[3](2018)在《薏苓化湿汤内服外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并评价导师经验方薏苓化湿汤内服外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初步探索薏苓化湿汤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型)的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薏苓化湿汤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应用薏苓化湿汤冷湿敷;对照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治疗1周为1个疗程,总计2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判定为临床痊愈的病例再随访1个月。观察并记录治疗前、第1个疗程结束后、第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临床观察指标的变化及分值,对试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转归情况、复发情况等做登记并处理。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判定疗效,讨论并总结。结果:(1)治疗组最终完成观察者30例,其中痊愈3例(10.00%),显效11例(36.67%),有效12例(40.00%),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最终完成观察者30例,其中痊愈2例(6.67%),显效5例(16.66%),有效15例(50.00%),无效8例(26.67%),总有效率为73.33%。(2)在第1个疗程结束后,组内前后对比显示,两组在降低瘙痒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降低EASI评分、中医次症评分、总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显示,两组在降低瘙痒评分、EASI评分、中医次症评分、总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第2个疗程结束后,组内前后对比显示,两种治疗方式在降低瘙痒评分、EASI评分、中医次症评分、总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显示,两组在降低瘙痒评分、总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降低EASI评分、中医次症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总疗效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型),但治疗组在改善瘙痒症状、降低总评分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薏苓化湿汤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型),安全有效,拓宽了薏苓化湿汤的临床应用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火万琴[4](2017)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120例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咪唑斯汀组34例,B组硫酸羟氯喹片联合咪唑斯汀组38例,C组复方甘草酸苷片咪唑斯汀组36例。三组患者均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每日2次;口服药:咪唑斯汀缓释片,每次10mg,每日1次;硫酸羟氯喹片,每次0.2g,每日2次;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50mg,每日3次。三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做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的测定,并记录。三组分别在治疗2周后、4周后、6周后、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每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1.病例完成情况:共完成108例,终止12例。A、B、C三组完成率分别为:85.00%,95.00%,90.00%。2.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1.2%,60.5%,61.11%,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A、B、C三组分别为:64.7%,84.2%,77.8%,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A、B、C三组分别为:5.9%,34.2%,27.8%,A组与B、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MED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6周后,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5%,89.5%,88.8%,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分别为:14.7%,23.7%,36.1%,A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分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显效率分别为:23.5%,63.1%,66.7%,A组与B、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8周后,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4.6%,91.6%,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分别为:23.5%,44.7%,44.4%,显效率分别为:41.2%,81.6%,83.3%,A组分别与B、C两组比较,痊愈率、显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8周后,三组患者UVA-MED值较前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UVB-MED值较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复方甘草酸苷片、硫酸羟氯喹片分别联合咪唑斯汀、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咪唑斯汀联合氟芬那酸丁酯在治疗多形性日光疹中均有疗效。2.复方甘草酸苷片、硫酸羟氯喹片分别联合咪唑斯汀、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咪唑斯汀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3.硫酸羟氯喹联合咪唑斯汀、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疗效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咪唑斯汀、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的治疗疗效相当。4.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咪唑斯汀、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对UVB-MED值有影响,但对UVA-MED值无明显影响

王义,付兴琼,代喆,钟陈萍,罗雪梅,马丽娅,陈晓霞[5](2017)在《3%硼酸液湿敷急性湿疹皮损最佳时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3%硼酸液不同湿敷时间对急性湿疹的疗效,评价皮损的改善情况,探索最佳湿敷持续时间。方法纳入9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湿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湿敷30 min组、1 h组和2 h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湿敷30 min、1 h、2 h时后将湿敷垫取下,每日两次(即上、下午各一次)。每组均于湿敷治疗前和湿敷治疗5天后(即第6天)分别从丘疹、丘疱疹、糜烂、红斑状况、皮损面积、灼热、瘙痒方面作体征评分。结果湿敷2 h组的总有效率大于湿敷30 min、1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27,6.2388,P=0.0005,0.0125);湿敷1 h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敷2 h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敷30 min组对灼热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敷1 h组对糜烂、灼热、丘疱疹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湿敷2 h组对糜烂、灼热、瘙痒、皮疹面积、红斑、丘疱疹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均P<0.01)。结论湿敷2 h是治疗急性湿疹皮损最佳的湿敷持续时间。

陈卫东[6](2016)在《火针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肝郁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火针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肝郁血瘀证)的疗效、复发情况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火针是否为治疗本病证的一种方便、速效、安全、实用的中医治法。方法:纳入病例67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火针点刺肝俞、血海及局部皮损,对照组32例,予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两组疗程均为三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9天、治疗后及随访时的皮损情况(皮损面积、丘疹、结节、苔藓化、表皮剥脱)及自觉症状(瘙痒)的评分变化,于治疗结束进行近期疗效评判,治疗后2月进行远期疗效及复发的评判。应用DLQI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所有资料用SPSS21.0进行分析。结果:1、组内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皮损总积分、各项积分及DLQI积分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间比较:(1)治疗第9天,治疗组皮损总积分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节、苔藓化及瘙痒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瘙痒有显着性差异(P<0.01);DLQI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近期疗效、皮损总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节、苔藓化及瘙痒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结节、瘙痒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DLQ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3)随访2月,治疗组在远期疗效、痊愈率及皮损总积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DLQI积分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安全性及依从性均良好(P>0.05)。结论:1、火针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肝郁血瘀证)均有较好疗效。2、火针治疗起效快,对于结节、苔藓化及瘙痒疗效较好。3、火针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肝郁血瘀证)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均优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4、火针疗法操作简便,快速有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适合推广使用。

卿中亚[7](2015)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湿疹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蕰肤型湿疹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湿热蕰肤型湿疹患者通过数字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口服龙胆泻肝汤,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两组都外用三黄洗剂。两周为一疗程。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对DLQI积分,EASI积分,瘙痒积分,临床疗效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8%,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2)治疗前DLQI积分、EASI积分、瘙痒积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与各自的治疗前的DLQI积分、EASI积分、瘙痒积分比较均有所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DLQI积分差值、EASI积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瘙痒积分差值比较(p=0.96﹥0.05),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两组在改善瘙痒方面相差不大。结论:(1)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蕰肤型湿疹有较好临床疗效,优于西药依巴斯丁,且无明显系统性不良反应,说明中医药治疗湿疹具有优势。(2)龙胆泻肝汤在改善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生活质量方面优于依巴斯汀,值得临床推广。

高凯敏[8](2014)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西医结合是一支与中医、西医并列的医疗卫生力量。皮肤病学是临床上一门重要的学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不断取得可喜的进步。本文从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两个方面对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学术发展史包括6部分内容: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分类;中西医皮肤病名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的几种诊疗模式;常用中医治法适应证的研究;常见病、疑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举隅和皮肤科常用中药临床疗效和药理实验的研究。对个别事物的分类,标志着人们对于事物共性认识的深度。皮肤病的分类方法,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水平。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分类,分别介绍了中医外科学对皮损形态的分类、中西医汇通着作的皮肤病分类方法、当代西医的皮肤病分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皮肤病分类。通过对皮肤病分类方法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展示了对皮肤病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西医传入之后,中西医学术的交流,首先面临着中西医病名的对照的问题。近代最早的皮肤病专科着作中,西医皮肤病名都是直接音译的词汇,后来才出现固定、通用的中文名称。现代医家对于中西皮肤病名的对照研究不断成熟,开始对皮肤病名命名规律及中西皮肤病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出版了《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和《国际皮肤病分类与名称》。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演变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时期、背景下,有不同的诊疗模式的出现。本文分别阐述了皮肤病的诊疗模式由单纯中西药相加使用,到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再到辨证微观化的发展过程。活血化瘀法、养血润肤法、清热凉血法和补肾法等是祖国医学重要的治疗法则,并且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皮肤科工作者不但对这些重要法则的适应证进行了探讨和临床疗效观察,而且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现代实验研究,本文对活血化瘀法、养血润肤法、清热凉血法和补肾法这些中医治法在皮肤科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天疱疮、湿疹等疾病是目前皮肤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这些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已经彰显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分别对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天疱疮、湿疹这些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和研究概况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目前,对于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本文对现代药理证实的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抑制变态反应的20味皮肤科常用药的临床疗效观察和药理实验研究概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学科发展史分3部分,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的成立和发展;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的创刊与贡献;代表性专业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建设及专业教育概况;几部代表着作的主要内容和几位代表人物的贡献和学术思想等。

王秀菊[9](2014)在《芪薏润燥汤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脾虚血燥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评价中药方剂芪薏润燥汤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脾虚血燥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依据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将65例多形性日光疹脾虚血燥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口服芪薏润燥汤。对照组32例,口服中成药复方甘草酸苷片。两组均外擦氟芬那酸丁酯软膏。2周为1个疗程,每周观察1次,连续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通过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皮损形态、瘙痒程度和皮损面积积分,判定疗效。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治疗后皮损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全身症状、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虽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芪薏润燥汤是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有效验方,可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疗效明显优于复方甘草酸苷片。无明显不良反应。

唐浩然[10](2013)在《荆芩汤治疗多形日光疹的药效学研究和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荆芩汤药效作用,初步探讨荆芩汤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作用机理;并通过临床观察进一步观察该药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疗效,为该药临床治疗多形性日光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荆芩汤小鼠经口给药急性毒性试验;2.将致敏小鼠的血清(内含丰富IgE抗体)皮内注射于正常小鼠耳廓内,建立小鼠耳同种被动皮肤过敏(PCA)动物模型,测定光密度;3.将纯种小鼠用紫外光照射造模,观察小鼠耳廓肿胀度;4.按病例纳入标准选择多形性日光疹患者50例,设为治疗组,给以荆芩汤,2周为1疗程,一周观察一次,并在每个疗程后记录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皮损形态及皮损面积的表现与积分、复发情况,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试验药物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荆芩汤经口给药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小鼠经灌胃途径给药后,经计算,小鼠对荆芩汤水煎剂的最大给药量为142.1g/kg生药,相当于临床用量146倍以上。2.荆芩汤对小鼠同种被动过敏反应动物模型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荆芩汤高、中、低剂量组能显着抑制小鼠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0.01,表明荆芩汤对I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3.荆芩汤对小鼠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荆芩汤制小鼠皮肤光变态反应模型作用不明显。4.观察结果显示:1个疗程后观察组50例中痊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不良反应: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1.荆芩汤小鼠经口途径给药,毒性较小,临床用药安全;2.荆芩汤对小鼠同种被动过敏反应有显着抑制作用;3.荆芩汤对小鼠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影响不明显;4.临床初步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荆芩汤总有效率84%,表明荆芩汤治疗多形性日光疹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二、氯苯吩嗪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苯吩嗪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内服外敷清肝理脾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疹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及标准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全面中止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样本量估算
        3.2 分组方法
        3.3 治疗方案
        3.4 疗程及随访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判定标准
        3.7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3.8 随访及复发情况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病例搜集及完成情况
        5.2 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比较分析
        5.3 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分析
        5.4 治疗后结果分析
        5.5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5.6 随访及复发情况
        5.7 依从性
    6 讨论
        6.1 现代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6.2 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6.3 内服外敷清肝理脾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疹的立论依据
        6.4 依巴斯汀及3%硼酸溶液作为对照的依据
结论
问题与展望
    1 问题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一)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湿疹的中医认识
        1.1 关于湿疹的病名
        1.2 关于湿疹的病因病机
        1.3 关于湿疹的治疗
    2 湿疹的现代医学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3 湿疹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二)
附录1 临床观察表
附录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分组和登记
    2.3 治疗药物
    2.4 治疗方法
    2.5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2.6 观察方法和观察指标
        2.6.1 观察方法
        2.6.2 观察指标
        2.6.2.1 皮损形态
        2.6.2.2 皮损面积
        2.6.2.3 瘙痒程度
        2.6.3 疗效判定
    2.7 不良反应
    2.8 反跳现象
    2.9 复发情况
    2.10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一般情况比较
    3.3 临床基线比较
        3.3.1 治疗前总积分
        3.3.2 临床分型情况
    3.4 治疗结果
        3.4.1 治疗前后总评分
        3.4.2 治疗有效率
        3.4.3 临床病例图片
    3.5 不良反应
    3.6 反跳现象
    3.7 复发情况
第四章 讨论
    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B 知情同意书
作者简介

(3)薏苓化湿汤内服外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资料与标准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中医诊断标准
        2.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与剔除标准
        2.6 中止研究标准
    3.研究方法与设计
        3.1 调查表的制定
        3.2 估算样本量
        3.3 随机分组法
        3.4 治疗方案
        3.4.1 基础治疗
        3.4.2 治疗组
        3.4.3 对照组
        3.4.4 湿敷注意事项
        3.5 生活调护
        3.6 观察方法及疗程
        3.7 临床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3.7.1 瘙痒程度
        3.7.2 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
        3.7.3 中医次症
        3.8 总疗效判定标准
        3.9 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
        3.10 复发情况
        3.11 统计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4.1.1 基线的比较分析
        4.2 治疗结果分析
        4.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评分比较分析
        4.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ASI评分比较分析
        4.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次症评分比较分析
        4.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评分比较分析
        4.2.5 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分析
        4.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4.4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分析
    5.讨论
        5.1 本次临床研究中使用的中成药
        5.2 导师对急性湿疹(湿热型)的认识概述
        5.2.1 导师对急性湿疹(湿热型)病因病机的认识
        5.2.2 导师对急性湿疹(湿热型)的治疗见解
        5.2.3 日常调摄
        5.3 薏苓化湿汤的方解释义
        5.4 薏苓化湿汤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型)的中医机理初探
        5.5 薏苓化湿汤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型)的现代医学机理初探
    6.结语
        6.1 结论
        6.2 亮点及创新
    7.问题与展望
        7.1 问题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一)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二)
附录一 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临床观测表
附录三 随访记录表
附录四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立题依据
    1 多形性日光疹的流行病学研究状况
    2 多形性日光疹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2.1 古代文献对日晒疮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对日晒疮的病因病机认识
        2.3 日晒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2.4 现代中医对日晒疮的治疗
        2.5 中医治疗日晒疮的中成药
        2.6 治疗日晒疮的外用中药
    3 多形性日光疹的西医药研究进展
        3.1 发病机制
        3.2 西医对多形性日光疹的辅助检查
        3.3 多形性日光疹的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
    3 光敏感程度检测仪器及用药
        3.1 光敏感程度检测仪器-日光模拟器
        3.2 治疗药物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技术路线图
        4.2 随机分组
        4.3 最小红斑量的检测
        4.4 治疗方法
        4.5 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5 观察指标
        5.1 疗程影响
        5.2 不良反应
    6 疗效判定标准
        6.1 根据患者的皮损改善情况判定疗效
        6.2 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评分方法
        6.3 最小红斑量值的前后对比
    7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及结论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临床基线比较
        2.1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2.2 三组患者病情程度比较
        2.3 三组患者治疗前最小红斑量值比较
        2.4 治疗前男女最小红斑量的比较
    3 治疗结果
        3.1 三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情况评分
        3.2 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3.3 三组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MED值的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5 随访
    6 结论
第四部分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语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 临床疗效观察表
    3 患者知情同意书
    4 临床病例图片
    5 日光模拟器图片

(5)3%硼酸液湿敷急性湿疹皮损最佳时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一般处理
        1.2.2 系统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比较, 见表1。湿敷2 h组的总有效率大于湿敷30 min、1 h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2727, 6. 2 3 8 8, P=0.0005, 0.0125) ;湿敷1 h与湿敷30 min组疗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555, P=0.2276) 。
0.05) ;湿敷1 h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湿敷2 h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有非常显着性差异 (P<0.01)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 见表2。湿敷30 min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湿敷1 h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湿敷2 h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有非常显着性差异 (P<0.01) 。
    2.3 三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见表3。
3 讨论

(6)火针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肝郁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试验标准
        1.6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1.7 剔除及脱落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估算
        2.2 随机方法
        2.3 盲法
        2.4 对照设计
        2.5 临床研究路线图
        2.6 伦理原则
        2.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3 治疗方案
        3.1 治疗组
        3.2 对照组
        3.3 日常调护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观察项目
        4.2 疗效性观察指标
        4.3 安全性观察指标
        4.4 依从性评价指标
    5 疗效评价标准
        5.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5.2 复发评价
    6 安全性与依从性评价
        6.1 不良反应的评价
        6.2 安全性分级
        6.3 依从性评价
    7 数据集的选择与统计分析
    8 研究结果
        8.1 病例入组及完成情况
        8.2 两组基线情况分析
        8.3 疗效分析
        8.4 两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见表18、表19)
        8.5 两组依从性比较(见表20)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多形性日光疹的认识
    2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概况
    3 本研究选题思路
        3.1 选题出发点
        3.2 立法依据
        3.3 火针疗法应用依据
        3.4 选穴依据
        3.5 对照组选取依据
        3.6 观察量表的选择
    4 研究结果及分析探讨
        4.1 主要研究结果
        4.2 疗效分析与探讨
        4.3 安全性分析
结论
火针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肝郁血瘀证)的优势总结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件三: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
附件四: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湿疹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受试对象及分组: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治疗方法
    3.观察项目的选择及其评定和求测方法
    4.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一般情况分析
    2.DLQI积分的变化分析:
    3.EASI积分的变化分析
    4.瘙痒积分的变化分析
    5.临床疗效分析
    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观察项目选择的原因及变化意义
        1.1 观察项目选择的原因
        1.2 一般情况调查表意义
        1.3 DLQI积分变化意义
        1.4 EASI积分变化意义
        1.5 瘙痒积分变化意义
        1.6 疗效分析
    2.中医对湿疹的认识
        2.1 中医对湿疹病名的认识
        2.2 中医对湿疹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中医对湿疹的治疗认识
    3.西医对湿疹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3.1 西医对湿疹病名的认识
        3.2 西医对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3.3 西医对湿疹的分类及临床特征的认识
        3.4 西医对湿疹治疗的认识
    4.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蕰肤型湿疹的有效性分析
        4.1 湿热蕰肤型湿疹的病因病机分析
        4.2 龙胆泻肝汤配伍分析
        4.3 龙胆泻肝汤的方药分析
    5.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蕰肤型湿疹的机制探讨
        5.1 抗炎
        5.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5.3 抗过敏
        5.4 抗氧化
        5.5 对心血管及外周血管的作用
    6.依巴斯汀作为对照的依据
    7.选择三黄洗剂作为外用药的依据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一 湿热藴肤型湿疹患者调查表
附表二DLQI(生活质量)评分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1. 前言
    1.1 概念界定
        1.1.1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
        1.1.2 “皮肤病学”与“皮肤性病学”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中国近现代皮肤病分类方法的沿革
    2.1 中医外科学对皮损形态的分类
    2.2 中西医汇通着作的皮肤病分类
    2.3 当代西医学的皮肤病分类
    2.4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皮肤病分类
    2.5 小结
3. 中西医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3.1 近代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3.2 现代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4.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几种诊疗模式
    4.1 中西药并用的综合治疗
    4.2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4.3 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
    4.4 “引中西用”——西药中药化
5. 关于常用中医治法适应证的研究
    5.1 活血化瘀法适应证的研究
        5.1.1 硬皮病
        5.1.2 银屑病
        5.1.3 红斑狼疮
        5.1.4 带状疱疹
        5.1.5 疣类赘生物和其他皮肤病
    5.2 养血润肤法适应证的研究
        5.2.1 老年皮肤瘙痒症
        5.2.2 慢性湿疹
        5.2.3 银屑病
        5.2.4 慢性荨麻疹和其他皮肤病
    5.3 清热凉血法适应证的研究
        5.3.1 银屑病
        5.3.2 过敏性紫癜
        5.3.3 皮炎湿疹类
        5.3.4 荨麻疹及其他皮肤病
    5.4 补肾法适应证的研究
        5.4.1 脱发
        5.4.2 黄褐斑
        5.4.3 系统性红斑狼疮
        5.4.4 硬皮病及其他皮肤病
6. 常见病、疑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举隅
    6.1 红斑狼疮
    6.2 银屑病
    6.3 湿疹
    6.4 硬皮病
    6.5 天疱疮
7. 皮肤科常用中药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药理研究
    7.1 调节免疫中药
        7.1.1 雷公藤
        7.1.2 黄芪
        7.1.3 青蒿
        7.1.4 白芍
    7.2 抑制变态反应中药
        7.2.1 甘草
        7.2.2 白鲜皮
        7.2.3 黄芩
        7.2.4 徐长卿
    7.3 改善微循环中药
        7.3.1 益母草
        7.3.2 川芎
        7.3.3 丹参
        7.3.4 夏枯草
    7.4 抑菌消炎中药
        7.4.1 苦参
        7.4.2 地肤子
        7.4.3 紫草
        7.4.4 青黛
    7.5 抗病毒中药
        7.5.1 大青叶
        7.5.2 马齿苋
        7.5.3 薏苡仁
        7.5.4 板蓝根
8. 专业学会与专业期刊
    8.1 专业学会的成立和发展
    8.2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9. 专业医疗科研机构建设与专业教育概况
    9.1 专业医疗科研机构建设
        9.1.1 天津市长征医院
        9.1.2 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9.1.3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9.1.4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
        9.1.5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
    9.2 专业教育概况
        9.2.1 “西学中”教育
        9.2.2 院校学历教育
10. 代表着作与代表人物
    10.1 代表着作
        10.1.1 《皮肤新编》
        10.1.2 《中西皮肤病学讲义》
        10.1.3 《中西医学汇综》
        10.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
        10.1.5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10.1.6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10.1.7 《皮肤病研究》
        10.1.8 《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皮肤科》
        10.1.9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10.1.10 《中西医结合临床皮肤性病学》
        10.1.11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10.2 代表人物
        10.2.1 赵炳南
        10.2.2 朱仁康
        10.2.3 边天羽
        10.2.4 张志礼
        10.2.5 秦万章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个人简历

(9)芪薏润燥汤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脾虚血燥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2.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2.1 样本来源
        2.2.2 样本量的估算
        2.2.3 随机化设计
        2.2.4 研究设计
    2.3 入选及诊断标准
        2.3.1 西医诊断标准
        2.3.2 中医及证候诊断标准
        2.3.3 纳入标准
        2.3.4 排除标准
        2.3.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4. 一般资料
        2.4.1 病例完成情况
        2.4.2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比较
        2.4.3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比较
        2.4.4 两组患者病程情况比较
        2.4.5 两组患者皮损形态分布情况比较
        2.4.6 两组患者舌质比较
        2.4.7 两组患者舌苔比较
        2.4.8 皮损分布部位比较
    2.5 治疗方法
        2.5.1 内服
        2.5.2 外治法
    2.6 调护
    2.7 观察指标
        2.7.1 疗效观察
        2.7.2 疗效评分标准
    2.8 统计学方法
    2.9 结果
        2.9.1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体征疗效比较
        2.9.2 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
        2.9.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9.4 两组患者复发率情况比较
    2.10 讨论
        2.10.1 中医对多形性日光疹的认识
        2.10.2 西医对多形性日光疹的认识
        2.10.3 导师对多形性日光疹的认识
        2.10.4 组方分析
        2.10.5 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2.10.6 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文献综述 多形性日光疼的研究进展
    1. 中医药的研究进展
        1.1 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1.2 多形性日光疹的中医辨证施治现状
        1.2.1 中药及中成药内治
        1.2.2 外治法
    2. 现代医学对多形性日光疹发病机制认识及治疗进展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1 免疫因素
        2.1.2 遗传因素
        2.1.3 致病光谱
        2.1.4 内分泌及代谢变化因素
        2.1.5 神经精神因素
        2.1.6 环境因素、生活习惯
        2.2 治疗
        2.2.1 内服药物治疗
        2.2.2 外用药物治疗
        2.2.3 物理治疗
        2.2.4 心理干预
    3.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临床观察表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荆芩汤治疗多形日光疹的药效学研究和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一 实验材料
    二 方法和结果
        1 “荆芩汤”经口给药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2 “荆芩汤”对小鼠耳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3 “荆芩汤”对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动物模型影响
        4 实验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第二部分 “荆芩汤”治疗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血热证的初步临床观察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退出试验观察患者统计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及西医治疗多形性日光疹概况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四、氯苯吩嗪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内服外敷清肝理脾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疹的临床观察[D]. 黄兰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D]. 王睿智. 青海大学, 2019(04)
  • [3]薏苓化湿汤内服外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贺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观察[D]. 火万琴.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3%硼酸液湿敷急性湿疹皮损最佳时间的研究[J]. 王义,付兴琼,代喆,钟陈萍,罗雪梅,马丽娅,陈晓霞.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03)
  • [6]火针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肝郁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卫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湿疹临床疗效观察[D]. 卿中亚.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5(02)
  • [8]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D]. 高凯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9]芪薏润燥汤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脾虚血燥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秀菊.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10]荆芩汤治疗多形日光疹的药效学研究和临床观察[D]. 唐浩然. 云南中医学院, 2013(02)

标签:;  ;  ;  ;  ;  

氯奋乃静治疗多形性皮疹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