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混凝土矩形管道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平[1](2021)在《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研究 ——以海门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道作为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城市生态环境体系的绿色生命线,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水体中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污染了水质,日积月累,造成了大量黑臭河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愈高。因此,对众多的黑臭河道进行治理也逐渐成了当今城市面临的一个切实问题。水体的自净能力具有局限性,黑臭河道问题上,需要采取相应的人工干预措施,才能进行有效治理。常见的治理方式有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等。本文首先分析了黑臭河道产生的原理和治理方式,并明确了黑臭水体的评价标准。随后,针对海门区老城区日新河、宏伟河、通沙河三处河道的水质进行了现状调研和监测结果分析,研究表明日新河、宏伟河、通沙河的水质污染情况在雨后显得尤其严重,主要是因为现状截流干管的设计标准偏低,管径偏小,由于污水溢流或降雨冲刷合流管道内沉积以及初期雨水污染排放等原因,造成污染物经溢流口直接进入河道,部分河段存在合流制管道未纳入截污干管直排河道,即日新河、宏伟河及通沙河的水质污染,主要归咎于老城区的合流制排水体制上:雨期时初期雨水造成直接污染,同时因河道流动性较差,且缺少清洁水持续补充,在初雨造成污染后不能实现水质自净,污染物在河道内沉积,旱期水质亦不能得到较好的改善,污染物日积月累造成水质持续恶化。本文针对河道情况,研究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污染。采用“污染源控制、提高水动力、清水补充、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组合式方案,充分结合各种治理方式的优点。其中,核心方案是实施合流制截污改造工程,河道清淤、补水循环与水质净化工程是重要的治理手段,水生态工程是水质长效保障措施。最后,文章针对河道情况从管理制度、河湖运行管理内容、水生植物养护、河长制、人员、装备等方面论述了注意事项。并针对性建立了河道信息化管控平台,明确了长效管理机制。
吴昊天[2](2021)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城镇河流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探讨》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城镇河流体系面临着巨大冲击,废水排放显着增加、河流生态基流不足、生态调节功能降低以及景观品质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城镇河流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在城镇发展中的“生态核”作用。如何以景观生态学为切入点,在充分发挥城镇河道防洪除涝等功能的同时,保护与修复城镇河流生态环境、打造城镇滨水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河流景观生态建设的理论方法,对典型城镇河流景观生态建设成功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究。结合江苏省里下河城镇的特点,对里下河河流景观生态建设主要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适用于里下河城镇河流景观生态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的方法,并进行了可视化模块开发,将其应用到高邮市南澄子河治理工程实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和提出的适用于江苏省里下河城镇河流景观生态建设的设计思路和评价方法,可为江苏及国内同类型地区的河流景观生态建设方案提供借鉴。
陈旭[3](2021)在《北方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以滦平县牤牛河为例》文中认为我国中小河流众多且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防洪安全是河流防洪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河流的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山区河道源短流急且季节性强,汛期防洪压力大,而非汛期经常断流,不少河道景观生态效果较差,治理当中需兼顾防洪、生态和景观效果,无疑增加了治理设计的复杂程度。本文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牤牛河为例,对山区河道生态整治工程进行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牤牛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河段进行了水文、气象、洪水、地质等资料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了生态治理的目标和原则为防洪除患;生态优先,接近自然;保护为主,适当考虑开发。(2)将传统工程设计与生态景观元素融合,在防洪工程设计的同时进行了河道沿途及重要节点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而对工程设计中不同材料的运用、不同工程设计方案的选取进行行洪要求、景观效果、工程安全、经济技术综合分析比选,优选了工程设计方案。(3)在通过一维水力计算推求河道水面线的同时,基于MIKE21建立了设计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模型数学模型,计算了设计工况下的河道水位分布、断面流速场,为工程设计提供精细指导。(4)在对河道进行数值模拟时,选取同时具备顺直段、分叉段、弯道段的标志性河段,使计算结果更具有代表性。为地形复杂的山区河道的水力学计算提供了更加精细的计算方法。融合工程安全与景观生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是实施河道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流空间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洪水数值模型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的研究为复杂山区河道的水力学计算以及工程设计的优化探寻了可行的方法。
赵一涛[4](2020)在《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大中城市的高速城市化,城市水环境治理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人民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其中又以城市水体的黑臭尤为典型和显着。为解决此危害人民健康、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务院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住建部出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后,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以太原市为例,2016至2019年,通过“太原市某某河/渠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太原市南沙河及“八河治理”综合治理工程、太原市七渠渠道治理工程等系列工程对全市27处黑臭水体进行了整治。但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且水体特征、黑臭成因、污染现状、影响因素等各不相同,这种黑臭水体整治的工程措施从长期来看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在以太原市为典型代表的北方干旱城市,若不考虑当地具体情况,治理往往事倍功半。本文主要针对北方干早城市自然河道少人工排洪渠道多、无长年水源、流量随时空变化大、纳污严重、周边发展落后等特点,以具有代表性的太原市27处黑臭水体的整治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实际工程的设计案例、现场调查评估整治效果及遗留问题等方法及参与“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专项项目——太原市排水水量水质的动态管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课题组的研究,对以太原市为典型的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历史、危害、治理实践以及实现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所需的长期管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臭水体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地域范围广、相关部门多、治理技术种类多,单纯依靠工程手段进行短期运动式治理,不足以彻底消除黑臭,只有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建成的水量水质动态管控平台,结合公众参与和法规建设,才能建立现代化的长期治理体系,最终实现黑臭水体的“长制久清”。研究结果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为类似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希望能给广大治理黑臭水体一线的同行一些微薄的经验教训和启发。
李兵[5](2020)在《徐州市排水管网普查专项工程设计与施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排水管网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深刻影响着城市的水环境状况,与城市居民的生活与健康息息相关。徐州“东扩南进”的发展战略,使得城市面积扩大,排水管网系统也随之变得复杂庞大。徐州市缺少详细的排水管网数据以及对其管理的有效方式,这不利于徐州市进一步的排水管网规划和建设,由于徐州市排水管网的管理、养护以及决策缺少数据支撑,从而导致管网坍塌、污水溢流、城市内涝等现象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展徐州市排水管网普查工作对解决此等问题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徐州市市区道路进行踏勘,对排水管网资料进行搜集与分析,发现徐州市排水管线大多数分布在道路两侧,少部分位于道路中间,且排水管线多为砼管,管径大小多在200~1000mm之间,埋深大多数在1.0~6.0m之间。根据上述特点,本文设计了徐州市排水管网普查方案,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探查技术。针对明显点的排水管线探查,采用直接下井量测、“L”尺量测、量杆量测等方法,并将数据填入排水管(渠)、检查井、雨水口等外业探查表;针对隐蔽点的非金属排水管线,使用地质雷达获得地下反射波剖面,并分析排水管线反射特征来确定平面位置及深度;针对隐蔽点的金属排水管线,使用管线探测仪进行平面位置和深度的探测。在排水管线探查结束后,进行排水管线点的测量工作。外业探查表数据和测量数据合库以后,建立徐州市排水管网数据库文件,并利用《排水管网系统数据处理》软件查错子程序进行数据库查错,以保证采集的徐州市排水管网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并编绘出排水管网图。通过此次普查,获得了徐州市云龙区、鼓楼区、铜山区、泉山区、经济开发区道路排水管网的埋深、管径、流向、空间位置等属性数据,建立了徐州市排水管网数据库,获得了徐州市排水管网图,能够有效指导徐州市排水管网工程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建设方案的制订。该论文有图20幅,表20个,参考文献91篇。
蔡国庆[6](2020)在《区域降水特性分析与城市内涝过程模拟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降水增加。降水特性变化可能是造成当前涝灾频发的重要原因,对区域降水特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灾害发生规律。与此同时,国内沿海城市经常发生强降雨或连续暴雨的极端天气,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伴随着城市在现代化的建设上土地利用不断变化,使得不透水面积增多;城市排水管网的排洪能力不足,加剧了城市内涝的严重性。由此,洪涝灾害已经阻碍了我国部分地区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重点区域内涝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当前防洪抗灾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以当前沿海地区降水特性分析和城区内涝过程研究不足为切入点,本文首先选取了福建省为区域降水特性研究对象,分析了福建省多年的降水特征和洪涝趋势;随后,进一步聚焦福州市江北城区开展典型研究,在基础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利用Infoworks ICM构建城市内涝模型,模拟并分析出福州市江北城区不同情景下内涝情况;特别是,考虑不同雨型对内涝模型结果的影响,利用芝加哥不同降雨历时与不同雨峰系数的设计降雨在不同重新期下模拟内涝情况,由此深入探讨和分析了不同降水情景下的内涝过程变化及其对区域内涝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福建省多年降雨特征和洪涝趋势分析发现,降水集中指数(PCI)具有季节性,秋季降水量多且集中指数(PCI)较高,更易产生洪涝。年际SPI呈现上升趋势,表明旱转涝的基本态势。福州的年降水总量和、最大日降水量和暴雨发生频率都呈现上升趋势,且降雨量和暴雨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夏秋季节。2)利用Infoworks ICM对不同重现期的情景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的增大,由于管道下游过流能力不足而造成超负荷和管道的过流能力不足而造成超负荷满管的数量逐渐增多,其中管道下游过流能力不足而造成超负荷的比例要高于管道的过流能力不足而造成超负荷;内涝不同深度的淹没面积结果可以看出,最大淹没水深和总淹没面积都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大;在设计暴雨强度低时,淹没深度为1-5cm的淹没面积最大,与之对应的较高设计暴雨强度时,淹没深度为10-20cm的淹没面积最大;随着预测幅度的增大,满管和淹没面积都在增大。3)考虑降雨历时和雨峰系数对内涝模型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历时的影响和重现期相互作用,不同降雨历时下未满管的管段数量随重现期的增大而减少,满管的管段数量随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的降雨历时下,淹没面积都是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重现期下,不同降雨历时的淹没面积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总量都会对淹没面积有影响,且降雨总量对淹没面积的影响要略大于降雨强度。雨峰系数的影响则对满管有较多影响,在雨峰系数相同时,未满管的管段数都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减小,满管的管段数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多,说明雨峰出现晚,达到雨峰时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导致严重的内涝;雨峰系数相同时,淹没面积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大,雨峰系数较高时,淹没总面积和各淹没深度范围的淹没面积都要比雨峰系数小的大。
葛盛娅[7](2020)在《近代天津法租界市政建设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天津法租界自1861年开辟到1945年收回,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建设,从无到有地发展成天津最先进、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区域之一。本文围绕天津法租界的市政建设展开探讨。针对目前天津法租界研究中历史研究较多而具体建设内容的研究较少,对某一时间节点的研究较多而对建设发展变化研究较少等问题,旨在于通过梳理法租界建设过程中道路、排水、交通体系等方面的革新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认知法租界进行市政建设的特点。为理解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发展、评价其历史价值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六章,第一章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阐释市政建设的含义,明确研究内容。第二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简述天津法租界的建设背景及其扩张发展的概况,划分市政建设的发展阶段。第三章着眼于道路建设,分析了规划、道路革新、公共照明、绿化等内容。第四章以给排水的建设为重点,探讨了法租界卫生环境的相关问题。第五章梳理了通讯交通体系的建设,包括电车、桥梁、码头、电话等内容,讨论交通工具的变革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第六章探讨了租界市政建设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并总结了市政建设对土地经济的影响。
厉燕震[8](2020)在《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青岛市即墨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时间较久,部分市政排水管道、农贸市场、老旧小区排水管道雨污合流产生的系列问题比较严重,造成城区河道黑臭水体现象,直接影响了城区环境。本次研究针对即墨城区排水管网、河流污染、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排水管网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即墨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论文首先探讨了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系统改造的设计理念:采用雨污分流体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并提出了本次“改善中心城区环境,消除黑臭水体”的治理目标。现状调研将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分成6个分区,面积为134平方公里。主要调查对象为:市政排水管道、河道污染、农贸市场排水管道、老旧小区排水管道。通过系现场调查,发现(1)市政排水管网存在大约3000个问题,其中包含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Ⅰ类)893个、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问题(Ⅱ类)89个、合流制排水管道接入分流制系统问题(Ⅲ类)62个、检查井及雨水收集口存在垃圾或污水偷排现象(Ⅳ类)231个、排水管道检查井老化现象、井盖缺失、淤积问题1752个。其中Ⅰ类问题和Ⅴ类问题较多,主要集中第一分区和第三分区;(2)河道各类问题共计约189个,其中河道污水排放口(A类)问题占9%、工业废水入河(B类)占8%、沿河村庄污水入河(C类)占58%、排水管网错接入河(D类)占22%、垃圾入河(E类)占3%,可以看出污水排入河道造成河道黑臭水体占比较大。(3)除1处农贸市场外其余20余处农贸市场均存在雨污混流现象,农贸市场内部的水产品加工区、家禽屠宰区没有专用的污水管道,水产品保鲜废水、屠宰加工废水均沿着地面进入雨水箅子。(4)14处老旧小区仅2处老旧小区采用雨污分流,其余老旧小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雨污合流,产生这部分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通过建筑立管进入雨水管道,小区内部排水管道建设时间较早,污水管道老化现象严重,造成小区排水管道未形成分流制排水体制。通过对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的改造方案和工程设计。(1)排水管道改造:保留原有合流制管道,新建雨水或者污水管道;铺设沿街污水支管;针对雨污管道错接情况,封堵雨水或者污水管道;重新敷设排水管道。(2)河道治理方案:河道内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河道驳岸改造、河道底泥清淤、生态修复四个方面内容。以河道防洪设计为基础计算河道断面,改造河道驳岸形式,增加自然驳岸;清除底泥量为20万m3;在墨河公园附近建设组合生态湿地。(3)农贸市场排水方案改造方案:通过新建雨污水管网,在大棚内设置垃圾箱和废水倾倒口,实现农贸市场的雨污分流。(4)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对雨水立管和小区排水管网进行改造,空间受限制区域小区排水干管可通过建设截留井实现雨污分流。(5)雨水管网设计中增加海绵措施,通过建设下沉式绿地,建设城市泄洪通道以及选用植物等方式将雨水管道建设与海绵措施相结合,降低合流制溢流污染物和雨水径流量。
苏振华[9](2020)在《烟台市老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践与探索》文中认为作为山东半岛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创新城市等,烟台市在国家的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城市职能。然而,近几年,随着烟台市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烟台市排水系统逐步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城市内涝、污水外溢、河道污染等问题。造成其问题的原因:一是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设计标准低下,而且少量部分地区没有雨水、污水排放设施。雨水地面径流,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至附近河道,或者渗入地下。二是烟台市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制排水体制,雨水、污水管道错乱搭接。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直接排放至附近河道及大海,造成水环境污染;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排放至污水处理厂,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而且增加了处理厂运行成本。三是市政排水管网不完善,城区内部的新建住宅区和商业区,缺少配套的市政主管网,导致雨水、污水无处排放。现有的排水基础设施已经远远落后,很难满足烟台市长期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本文主要以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为实践背景,结合烟台市的早期排水现状,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各学科交叉研究的分析方法,提出烟台市雨污分流改造的必要性,并在烟台市雨污分流改造实践中总结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外、国内典型城市排水历程的研究,总结出国内外城市在排水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变革和先进经验。并且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排水经验,为以后指导烟台市的排水设施改造做好铺垫。2.结合改造前烟台市排水体制和排水状况,以及对排水体制(合流制、合流式截流制、分流制)的研究和各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最适合烟台市发展的排水体制—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是结合烟台市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和基础市政排水设施建设的正确选择,为烟台市城市排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3.根据烟台市的排水现状和道路规划情况,将烟台市老城区划分为九个片区。针对每个片区所产生的不同排水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改造方案。在雨、污水管线设计中采用最新的设计参数和设计公式,并对雨、污水构筑物规格、材质进行统一规划。从各类管材的指标比选中,选取了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夹砂管作为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雨、污水管材。4.在雨污分流改造中,针对施工现场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采用大口径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对原有地下设施采取混凝土包封加固与保护措施、对旧管线的迁移与接入问题等。5.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非开挖技术(密闭式顶管、微型隧道法、微型盾构法、水平定向钻法、夯管法)的应用与研究,结合烟台市的交通、环境状况,探索出适合烟台市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非开挖技术—密闭式顶管法。由于我国现阶段没有完备的标准和相关规范针对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理论系统,本文通过对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分析与研究,对国内其他的老城区的雨污分流排水设施改造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展羽[10](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导致城市河道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城市河道功能也跟着发生了很多变化,当下本国很多城市的滨水空间用地模式单一,景观的连接程度低。其中绝大多数的河道只具有运输和排污两个功能,阻碍了其他可能的功能。城市河道被人工施加的钢筋混凝体和硬质护岸破坏,不仅仅破坏了河道特有的景观,更是破坏了地域文化遗产。因此以基础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将生态修复融入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中,探讨适宜的策略与方法,这将对当代城市发展中河道景观的开发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结合无锡市当前的河道景观建设过程所体现的问题,配合国内外的优秀重建案例的分析,了解与此相关的理论概念,从城市河道的水体环境、生物栖息地空间、湿地空间、生态驳岸、生态廊道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等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影响的因素,归纳适宜的方法,总结提出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通过对多学科交叉研究,对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等理论进行研究,为基于生态修复的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研究打下了稳固的理论基础。(2)通过国内外的优秀重建案例的分析,充分了解项目的背景环境,借鉴案例采用的水质提升、植物群落搭配、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扬的方法,配合相关的研究经验,从城市河道的社会背景、生态环境、场地现状、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等问题进行研究。(3)论文以无锡市的河道为研究对象,充分调查研究无锡市河道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分析案例已采用的治理策略与方法,以求归纳剖析适合无锡市河道的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的策略,改善无锡市河道的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的景观建设、打造满足无锡市市民的行为需求的公共休息景观空间。(4)根据研究分析与总结,提出修复景观生态,探究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设计相结合的手法。在满足河道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出改善水体环境、构建与保护生物栖息空间、修复与重建河道湿地、建设生态驳岸、构建生态廊道、建立历史人文景观六个方面的设计方法。(5)经过对无锡市的河道景观的研究,修复景观生态环境,探讨如何将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平衡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经济、文化三者的关系,同时可以体现无锡市的地域性。粗狂化的城市建设的使河道滨水环境不断恶化,景观重建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紧迫任务,冀望经过对河道滨水区的景观重建战略研究,修复景观生态,探究生态修复和景观规划设计结合,平衡生态、经济、文化的关系,体现无锡市的地域特点,使城市滨水区的功能最大化。寻找更适宜无锡市河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二、钢筋混凝土矩形管道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矩形管道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研究 ——以海门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黑臭水体的定义 |
1.2 黑臭水体的成因分析 |
1.2.1 水体黑臭的原理 |
1.2.2 水体黑臭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2.3 水体黑臭的可操控因素 |
1.3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综述 |
1.3.1 城市污染河流净化与修复原理 |
1.3.2 物理方法及措施 |
1.3.3 化学法技术及措施 |
1.3.4 生物法技术及措施 |
1.3.5 生态修复技术及措施 |
1.4 黑臭水体的评价标准 |
1.4.1 分级标准与测定方法 |
1.4.2 布点与测定频率 |
1.4.3 黑臭水体级别判定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黑臭水体调查分析 |
2.1 河道概况 |
2.2 水环境质量现状 |
2.3 排水现状 |
2.4 未来排水情况分析 |
2.4.1 总体规划 |
2.4.2 排水专项规划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臭水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
3.1 水体特征与治理目标 |
3.1.1 水体基本特征 |
3.1.2 水体黑臭成因分析 |
3.1.3 治理目标 |
3.2 排水体制论证 |
3.2.1 InfoWorks ICM建模分析 |
3.2.2 方案比较 |
3.3 合流制截污改造关键技术 |
3.3.1 合流制改造方法研究 |
3.3.2 泵站的选址 |
3.3.3 雨水量计算 |
3.3.4 污水量计算 |
3.3.5 合流泵站参数的确定 |
3.4 水处理设施及补水循环技术方案研究 |
3.4.1 补水循环 |
3.4.2 水处理 |
3.5 河道清淤技术方案研究 |
3.5.1 清淤方法与淤泥的利用 |
3.5.2 清淤量计算 |
3.6 水生态技术方案研究 |
3.6.1 增设水力推进设施 |
3.6.2 人工浮床水生植物技术 |
3.6.3 布置方式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体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
4.1 管理机构工作内容 |
4.2 管理内容 |
4.3 工程运行管理 |
4.3.1 管理制度 |
4.3.2 河湖运行管理内容 |
4.3.3 水生植物养护措施 |
4.3.4 建立河长制 |
4.3.5 人员编制 |
4.3.6 管理装备配置 |
4.4 流域信息化管控平台的建立思路 |
4.4.1 系统总体性能目标 |
4.4.2 系统架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江苏里下河地区城镇河流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河流景观生态构建基础理论 |
2.1 基础理论方法 |
2.1.1 城镇和河流的发展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1.3 景观生态理念下的河流设计原则、目标与方法 |
2.2 典型案例 |
第3章 江苏里下河城镇河流景观生态设计与评价方法 |
3.1 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
3.2 里下河城镇河流功能分析和生态系统组成 |
3.2.1 里下河城镇河流功能分析 |
3.2.2 里下河城镇河流生态系统组成 |
3.3 里下河城镇河流特点和主要问题 |
3.4 里下河城镇河流景观生态设计的目标与理念 |
3.4.1 生态设计目标 |
3.4.2 生态设计理念 |
3.5 里下河河流景观生态设计主要方法 |
3.5.1 河流形态设计 |
3.5.2 河道水质提升 |
3.5.3 河流护坡护岸设计 |
3.5.4 河流硬质景观设计 |
3.5.5 河流景观绿化生态 |
3.5.6 河流人文景观设计 |
3.6 里下河城镇河流景观生态建设评价方法 |
3.6.1 指标体系构建 |
3.6.2 指标评价标准 |
3.6.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6.4 评价方法 |
3.7 可视化评价模块开发 |
3.7.1 模块功能 |
3.7.2 模块开发工具 |
3.7.3 模块功能实现 |
第4章 基于景观生态理念的高邮市南澄子河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况 |
4.2 设计方案 |
4.2.1 设计理念 |
4.2.2 景观生态设计方案 |
4.3 建设方案评价 |
4.3.1 指标陚分 |
4.3.2 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3)北方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以滦平县牤牛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道生态整治研究现状 |
1.2.2 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及其在河流洪水计算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及基础计算分析 |
2.1 牤牛河河道工程基本概况 |
2.1.1 河道现状及工程位置 |
2.1.2 气象与水文 |
2.1.3 工程地质条件 |
2.2 工程建设必要性 |
2.3 设计思路与原则 |
2.3.1 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 |
2.3.2 设计原则 |
2.4 工程规模及总体布置 |
2.4.1 工程总体布置及任务 |
2.4.2 工程任务 |
2.5 设计洪水 |
2.6 天然水面线计算 |
2.6.1 计算公式 |
2.6.2 糙率的选取 |
2.6.3 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成果 |
2.7 小结 |
3 牤牛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
3.1 防洪堤线布置 |
3.1.1 堤线布置原则 |
3.1.2 堤线比选 |
3.2 河道工程设计 |
3.2.1 断面设计 |
3.2.2 生态型岸墙及岸坡工程设计 |
3.3 生态景观工程设计 |
3.4 设计水面线成果 |
3.5 小结 |
4 基于MIKE21的河道二维洪水数值模拟 |
4.1 MIKE21模型简介 |
4.1.1 控制方程 |
4.1.2 数值解法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拟计算范围的确定 |
4.2.2 网格划分 |
4.2.3 边界控制条件 |
4.2.4 模型合理性验证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分叉区域模拟结果 |
4.3.2 弯道区域模拟结果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黑臭水体的研究现状 |
1.2.1 黑臭水体治理基本路线及原则 |
1.2.2 国内对黑臭水体治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黑臭水体治理的研究现状 |
1.2.4 黑臭水体治理现状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特点 |
2.1 北方干旱城市市内水体的特点 |
2.1.1 本文对北方干旱城市的定义及其特点 |
2.1.2 北方干旱城市市内水体的特点 |
2.2 城市黑臭水体的现象与危害 |
2.2.1 城市水体的黑臭现象 |
2.2.2 黑臭水体的现状危害 |
2.2.3 黑臭水体的水质分级标准 |
2.3 黑臭水体的历史与北方干旱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 |
2.3.1 国外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 |
2.3.2 国内其他地区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 |
2.3.3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及其历史遗留问题 |
2.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特点 |
2.4.1 水体黑臭的理论机理 |
2.4.2 水体黑臭的污染来源 |
2.4.3 水体黑臭的环境条件原因 |
2.4.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特点 |
2.5 黑臭水体的评价方法 |
2.5.1 单项限值法 |
2.5.2 黑臭指数法 |
2.5.3 模型计算法 |
2.5.4 综合评价法 |
第3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 |
3.1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 |
3.1.1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 |
3.1.2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理念及特点 |
3.2 控源截污技术 |
3.2.1 控源截污技术发展现状 |
3.2.2 控源截污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3.3 内源治理技术 |
3.3.1 内源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
3.3.2 内源治理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3.4 生态修复技术 |
3.4.1 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现状 |
3.4.2 生态修复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3.5 其他治理技术 |
3.5.1 其他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
3.5.2 其他治理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第4章 实例分析——以太原市为例 |
4.1 太原市黑臭水体改造的背景情况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现状 |
4.1.3 经济现状 |
4.2 太原市水体概况及其黑臭现状 |
4.2.1 汾河太原段概况 |
4.2.2 太原市市区其他河渠概况 |
4.2.3 太原市水体的黑臭现状 |
4.3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概况 |
4.3.1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总体思路 |
4.3.2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设计方案 |
4.3.3 太原市七渠(河)渠道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
4.3.4 治理后水体运行效果评价 |
4.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设计特点 |
4.5 治理工程实践中的问题探讨 |
4.5.1 修正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判别标准的问题 |
4.5.2 是否应区别对待自然河道与人工渠道的问题 |
4.5.3 黑臭水体不能教条绿化的问题 |
第5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长期管控的思考 |
5.1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实现黑臭水体“长制久清”的动态管控探索 |
5.2.1 长效保持阶段的现代化管控措施 |
5.2.2 排水水量和水质的动态管控技术 |
5.3 加强黑臭水体治理的公众参与 |
5.3.1 黑臭水体政府一元治理的现状 |
5.3.2 黑臭水体公众参与治理的困难 |
5.3.3 黑臭水体公众参与治理的实施建议 |
5.4 完善黑臭水体配套法律法规 |
5.4.1 完善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
5.4.2 完善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可行性 |
5.4.3 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徐州市排水管网普查专项工程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项目工程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测区概况 |
2.3 排水体系现状 |
2.4 排水管线物理特征分析 |
3 排水管网普查的数据采集 |
3.1 作业标准依据 |
3.2 排水管线普查 |
3.3 排水管线调查与探查 |
3.4 排水管线测量 |
3.5 投入人员及设备 |
3.6 完成的工作量 |
4 内业数据处理 |
4.1 测绘内业立体采集 |
4.2 数字地形图数据处理 |
4.3 管线内业处理 |
4.4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
4.5 管线点成果表的编制 |
4.6 徐州市排水管网普查成果分析 |
5 排水管网数据库的建立 |
5.1 数据处理流程 |
5.2 建立数据库 |
5.3 数据库查错 |
6 质量检查、质量评定 |
6.1 质量保证措施 |
6.2 普查质量检查 |
6.3 测量精度检查 |
6.4 排水管线图检查 |
6.5 内业数据检查 |
6.6 质量评价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区域降水特性分析与城市内涝过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降水特性分析 |
1.2.2 内涝过程研究 |
1.2.3 内涝过程模拟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典型区域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状况 |
2.1.2 降水与历史洪水 |
2.2 研究数据 |
2.2.1 排水管网资料 |
2.2.2 基础下垫面资料 |
2.2.3 模型参数率定 |
2.3 本章小结 |
3 福建省降水与洪涝特征分析 |
3.1 研究数据及方法 |
3.1.1 气象站点分布 |
3.1.2 研究方法 |
3.2 降水与洪涝特征分析 |
3.2.1 .降水特征分析 |
3.2.2 洪涝特征分析 |
3.3 福州城区降雨特性变化 |
3.3.1 降雨的年际分布 |
3.3.2 降雨的年内分布 |
3.3.3 暴雨的年际及年内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设计情景的城市内涝模拟研究 |
4.1 Infoworks ICM模型计算原理 |
4.1.1 地表产流 |
4.1.2 地表汇流 |
4.1.3 管道汇流 |
4.1.4 地表二维洪涝淹没计算 |
4.2 管网模型构建 |
4.2.1 一维管网模型 |
4.2.2 子汇水区划分 |
4.2.3 地表二维模型及1D-2D模型耦合 |
4.3 典型日降水过程的不同重现期内涝淹没分析 |
4.3.1 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情景方案 |
4.3.2 不同情景方案的1D管网充满度结果分析 |
4.3.3 不同情景方案的2D淹没分析 |
4.4 未来设计降雨情景 |
4.4.1 未来设计降雨量的假设情景 |
4.4.2 未来降雨情景下的管网充满度分析 |
4.4.3 未来降雨情景下的淹没面积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内涝对降雨历时和设计暴雨雨型的响应分析 |
5.1 设计降雨的选择 |
5.2 不同降雨历时对内涝模拟的影响分析 |
5.2.1 不同降雨历时的1D管段充满度分析 |
5.2.2 不同降雨历时的2D淹没分析 |
5.3 不同降雨雨型对内涝模拟的影响分析 |
5.3.1 不同降雨雨型的1D管段充满度分析 |
5.3.2 不同降雨雨型的2D淹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展望与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7)近代天津法租界市政建设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市政建设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对天津租界的研究 |
1.4.2 对天津法租界的研究 |
1.4.3 对天津法租界市政建设的研究 |
1.4.4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对比分析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天津法租界的发展与建设阶段 |
2.1 天津法租界市政建设的背景 |
2.1.1 时代背景 |
2.1.2 天津法租界发展概况 |
2.2 天津法租界市政建设的发展概况 |
2.2.1 停滞阶段1861—1870 |
2.2.2 缓慢起步1870—1900 |
2.2.3 全面建设1900—1917 |
2.2.4 快速发展1917—1930 |
2.2.5 维护阶段1930—1945 |
2.3 小结 |
第3章 道路的规划与建设 |
3.1 前期工作:填垫洼地 |
3.2 道路规划 |
3.2.1 规划历程 |
3.2.2 规划特点 |
3.3 道路建设 |
3.3.1 路面材料的革新 |
3.3.2 道路拓宽 |
3.3.3 清洁维护 |
3.4 道路附属建设 |
3.4.1 公共照明 |
3.4.2 公共绿化 |
3.5 对比及联系 |
3.5.1 天津法租界自身的关联 |
3.5.2 上海法租界 |
3.5.3 天津英租界 |
3.5.4 天津华界 |
3.6 小结 |
第4章 给排水建设与卫生 |
4.1 供水系统 |
4.1.1 供水系统的变迁 |
4.1.2 改善防火系统 |
4.2 排水系统 |
4.2.1 明沟排水 |
4.2.2 下水道排水 |
4.3 垃圾处理和城市卫生 |
4.3.1 环境治理 |
4.3.2 生活垃圾处理 |
4.3.3 改善公共卫生环境 |
4.4 对比及联系 |
4.4.1 天津法租界自身的关联 |
4.4.2 上海法租界 |
4.4.3 天津英租界 |
4.4.4 天津华界 |
4.5 小结 |
第5章 通信交通与桥梁码头的建设 |
5.1 通信系统 |
5.1.1 邮政电报 |
5.1.2 电话 |
5.2 公共交通 |
5.2.1 有轨电车 |
5.2.2 公交车 |
5.3 桥梁码头 |
5.3.1 桥梁 |
5.3.2 河岸码头 |
5.4 交通工具的变革与城市发展 |
5.4.1 道路交通工具 |
5.4.2 运输能力的变革 |
5.4.3 思想观念的变革 |
5.5 对比及联系 |
5.5.1 通讯交通建设与其他设施 |
5.5.2 道路的最终形态 |
5.6 小结 |
第6章 市政建设的管理与土地经济 |
6.1 管理机构 |
6.2 建设管理 |
6.2.1 道路和排水建设 |
6.2.2 其他市政设施 |
6.3 城市编号管理 |
6.3.1 道路编号 |
6.3.2 街区编号 |
6.3.3 地块编号 |
6.3.4 门牌号 |
6.4 市政建设顺序与地价 |
6.4.1 经济导向性的市政建设顺序 |
6.4.2 市政建设对地价的影响机制 |
6.4.3 举例分析:1923—1928地价变化 |
6.5 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 |
7.1 结语 |
7.2 创新点与局限性 |
7.2.1 创新点 |
7.2.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天津法租界工部局年度报告-1909年(节选) |
附录B:天津法租界工部局年度报告-1915年(节选) |
附录C:1923年地价 |
附录D:1928年地价 |
附录E:天津法租界路面对照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
1.1.2 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必要性 |
1.1.3 即墨区排水管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城市排水体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的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理念探讨 |
2.1 城市排水体制 |
2.1.1 城市排水体制概念 |
2.1.2 城市排水体制类型 |
2.1.3 我国城市排水体制发展趋势 |
2.2 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研究 |
2.2.1 雨污分流制特点 |
2.2.2 雨污分流制优势 |
2.3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排水管网改造设计要点 |
2.3.1 设计原则 |
2.3.2 设计理念 |
2.3.3 设计方案目标 |
第3章 青岛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青岛市即墨区地理位置 |
3.1.2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城市排水管网及设施现状 |
3.2 总体规划与排水专项规划 |
3.2.1 青岛市总体规划 |
3.2.2 即墨区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
3.2.3 即墨区排水专项规划 |
3.3 青岛即墨区排水管网现状调查 |
3.3.1 调查范围 |
3.3.2 排水分区划分 |
3.3.3 调查内容 |
3.3.4 调查方法及步骤 |
3.4 排水系统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1 市政排水管网调查及分析 |
3.4.2 河道问题调查分析 |
3.4.3 农贸市场调查分析 |
3.4.4 老旧小区调查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即墨区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研究 |
4.1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方案改造原则 |
4.1.1 总体方案改造内容 |
4.1.2 改造原则 |
4.1.3 改造目标 |
4.2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改造方案 |
4.2.1 总体方案和设想 |
4.2.2 市政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2.3 河道改造方案 |
4.2.4 农贸市场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2.5 老旧小区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3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设计 |
4.3.1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 |
4.3.2 雨水管道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烟台市老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典型城市排水现状 |
1.2.2 国内典型城市排水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排水体制的研究 |
2.1 排水体制的概念 |
2.2 排水体制的分类及特点 |
2.2.1 完全直排式合流制概念及特点 |
2.2.2 截流式合流制概念及特点 |
2.2.3 全处理式合流制概念及特点 |
2.2.4 完全分流制概念及特点 |
2.2.5 完截流式分流制概念及特点 |
2.3 排水体制的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烟台市早期排水现状调查研究 |
3.1 城市概况 |
3.1.1 地理概况及行政划分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气象 |
3.2 域内河流调查 |
3.3 烟台市排水历程及排水问题总结 |
3.3.1 烟台市排水历史调查 |
3.3.2 改造前排水问题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设计实践 |
4.1 烟台市雨污分流的必要性 |
4.2 烟台市雨污分流设计改造 |
4.2.1 烟台市总体规划 |
4.2.2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 |
4.3 老城区雨水系统设计原则 |
4.3.1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
4.3.2 暴雨强度公式及设计参数确定 |
4.3.3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
4.3.4 雨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
4.3.5 雨水管材的选用 |
4.4 老城区污水系统设计原则 |
4.4.1 污水量预测 |
4.4.2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
4.4.3 污水管材选用 |
4.5 工程投资 |
4.5.1 本工程主要内容 |
4.5.2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过程重点与难点 |
5.1 第一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施 |
5.1.1 幸福南路段改造 |
5.1.2 支农里小区改造 |
5.2 雨污分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
5.2.1 地下水对施工影响问题 |
5.2.2 交通疏导问题 |
5.2.3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问题 |
5.2.4 原有管线的勘测与保护问题 |
5.2.5 管线接入问题 |
5.2.6 管线管理工作 |
5.3 非开挖技术研究与应用 |
5.3.1 非开挖技术简介 |
5.3.2 非开挖技的研究与对比 |
5.3.3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最适合的非开挖技术(顶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基于生态修复的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起源 |
1.2 研究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研究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与案例分析 |
2.1 河道的功能与退化成因 |
2.1.1 河道的概念 |
2.1.2 河道的等级划分 |
2.1.3 河道生态系统功能 |
2.1.4 河道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
2.2 河道生态修复与重建 |
2.2.1 河道生态修复与重建的概念 |
2.2.2 生态修复与重建的原则 |
2.2.3 生态修复与重建的内容与目标 |
2.2.4 生态修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 |
2.3 生态修复与重建的工程技术 |
2.3.1 外源性污染控制技术 |
2.3.2 内源性污染控制技术 |
2.4 国内外案例分析 |
2.4.1 日本京都鸭川生态恢复 |
2.4.2 中国河北迁安三里河生态恢复 |
2.5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的意义 |
2.6 小结 |
第三章 无锡市河道概况与调研分析 |
3.1 自然环境 |
3.1.1 地理环境 |
3.1.2 水文气象与地形 |
3.1.3 水系特征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2.1 历史文化沿革 |
3.2.2 社会经济 |
3.3 调研分析 |
3.3.1 无锡市九里河 |
3.3.2 无锡市大寨河 |
3.3.3 无锡市尚贤河 |
3.3.4 无锡市大溪港、小溪港(蠡河) |
3.4 无锡市河道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 |
3.4.1 污水排放对河道的影响 |
3.4.2 城市化发展对河道的影响 |
3.4.3 水工程对河道的影响 |
3.4.4 上风向水域对无锡市河道的影响 |
3.5 河道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河道生态环境退化 |
3.5.2 河道空间的可达性与连续性不足 |
3.5.3 河道景观配套设施不健全 |
3.5.4 河道建设缺乏地域特色 |
3.6 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的意义 |
3.6.1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内涵 |
3.6.2 城市河道景观的价值 |
3.7 小结 |
第四章 无锡市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策略 |
4.1 景观生态策略 |
4.1.1 构建完整的水系统 |
4.1.2 保护生物多样性 |
4.1.3 自然化的河道岸线 |
4.2 经济生态策略 |
4.2.1 土地功能多样化 |
4.2.2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
4.2.3 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
4.3 人文生态策略 |
4.3.1 挖掘地域特色 |
4.3.2 保护历史文化与传统文脉 |
4.3.3 建立人文环境体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无锡市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设计方法研究 |
5.1 改善水体环境 |
5.1.1 水体环境改善 |
5.1.2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
5.2 构建与保护生物栖息空间 |
5.2.1 建设生物栖息地 |
5.2.2 滨水岸线景观设计 |
5.3 修复与重建河道湿地 |
5.3.1 保护与修复湿地 |
5.3.2 建设人工湿地 |
5.4 建设生态驳岸 |
5.4.1 生态驳岸优点与局限性 |
5.4.2 生态驳岸的综合设计 |
5.5 构建生态廊道 |
5.5.1 扩大生态廊道宽度 |
5.5.2 联通城市公共绿地空间 |
5.5.3 增加植物多样性 |
5.6 建立历史人文景观 |
5.6.1 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更新 |
5.6.2 城市河道水文遗产的表达 |
5.7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表格 |
四、钢筋混凝土矩形管道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研究 ——以海门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为例[D]. 王燕平. 扬州大学, 2021(08)
- [2]江苏里下河地区城镇河流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探讨[D]. 吴昊天. 扬州大学, 2021(08)
- [3]北方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以滦平县牤牛河为例[D]. 陈旭.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4]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D]. 赵一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5]徐州市排水管网普查专项工程设计与施工[D]. 李兵.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6]区域降水特性分析与城市内涝过程模拟研究[D]. 蔡国庆.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近代天津法租界市政建设初探[D]. 葛盛娅. 天津大学, 2020(01)
- [8]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D]. 厉燕震.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9]烟台市老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践与探索[D]. 苏振华.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10]基于生态修复的无锡市河道景观重建研究[D]. 刘展羽. 江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