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常痤疮治疗情况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党辉,李微,马瑛[1](2021)在《m22强脉冲光联合595nm染料激光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m22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联合595nm染料激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20年8月诊治的223例寻常痤疮患者分为A组(76例)、B组(70例)和联合组(77例),A组:给予595nm染料激光治疗,B组给予m22 IPL治疗,联合组给予m22 IPL联合595nm染料激光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红斑皮损情况以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估其生活质量、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10%,高于A组(86.84%)、B组(84.29%)(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红斑皮损分级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A、B组(P<0.05),三组3次治疗疼痛程度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烧灼感、色素沉着、刺痛以及紫癜发生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TNF-α、IL-6水平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显着低于A、B组(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分值均显着低于A、B组(P<0.05)。结论:m22 IPL联合595nm染料激光治疗寻常痤疮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红斑、皮损情况,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和治疗疼痛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慢[2](2021)在《加味消瘰丸联合丹白散面膜治疗痰瘀凝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皮损以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对加味消瘰丸联合丹白散面膜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对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分组,直至A组(治疗组)、B组(对照组1)、C组(对照组2)、D组(对照组3)各收集45例为止。其中A组:加味消瘰丸+丹白散面膜;B组:加味消瘰丸+纯酸奶;C组:加味消瘰丸;D组:丹参酮胶囊。四组患者共计180例,均治疗3个疗程,每4周为1个疗程,每周复诊一次,共治疗12周。在治疗前以及每个疗程结束后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皮损和中医证候的积分;并于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每月进行一次,观察复发情况;治疗期间随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试验完成后对各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共计176例患者完成本次试验,其中A组44例,B组45例,C组44例,D组43例。经临床观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四组患者在治疗前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基于皮损积分的比较,四组在治疗12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A组与B、C、D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与D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基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四组在治疗12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A组与B、C、D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组间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基于临床疗效比较,A、B、C、D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80.00%、72.73%、62.79%,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A-B、A-C、A-D、B-D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C-D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基于复发率比较,A、B、C、D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82%、13.89%、21.42%、33.33%,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基于安全性比较,A、B、C、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82%、2.22%、0%、11.63%,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消瘰丸联合丹白散面膜能有效改善痰瘀凝结型痤疮的皮损和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王莹[3](2021)在《张丰川教授治疗寻常痤疮的辨证思路总结及用药特色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总结张丰川教授对寻常痤疮病因病机的理解及辨治思路,探讨张丰川教授的组方、用药特色,对其治疗痤疮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中医药临床对寻常痤疮的辩证、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将张教授的经验系统化整理,便于今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方法:①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张丰川教授门诊中肺胃热盛证型的寻常痤疮患者病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②通过跟诊学习、阅读中医文献及张丰川教授既往撰写的文章,结合张丰川教授亲自讲授,对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辨证思路及用药特色进行总结,并对收集的经典个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临床观察的30例有效病例中,女性26例,男性4例,年龄以26-30岁之间居多;观察到最长病程为14年,最短为半年,其中以1-3年间最多见;多数患者的皮肤性质为油性皮肤(17例,57%)及混合性皮肤(12例,40%)。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发现,饮食辛辣、油腻、月经不调及熬夜被患者认为是影响痤疮加重的主要因素;多数患者自觉痤疮加重与季节无关(14例,47%),部分自觉夏季加重12例,40%),少有自觉秋冬季加重者(4例,13%)。量表评估显示,轻度焦虑者2人(7%);轻度及中度抑郁患者分别为2人(7%)及6人(20%);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较多(23例,76%),其中大部分患者有失眠情况(16例,53%);分别有7例(23%)、5例(17%)和5例(17%)的患者在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受到痤疮影响。皮损数量方面,治疗第2周及第4周时皮损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及97%,平均皮损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下降了 34%、58%,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皮损数量有所减少;中医证候方面,治疗2周、4周后的平均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下降了 38%、71%,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均较前有所改善;结合皮损及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综合评价,治疗第2周时有效4人,无效26人,总有效率13%;治疗第4周时显效15人,有效14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97%;在观察期间用药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安全性较好。张丰川教授认为,痤疮的发病根本为郁,与湿、热、瘀、毒相关,病位在肺胃、肝肾,临床中根据痤疮的发病时间及病程分期辨证,从阴阳角度以阳证、阴证、半阴半阳证辨治痤疮皮损,从三焦角度宣通上焦、运化中焦、通利下焦,还根据皮损形态、皮损部位、皮损轻重多个角度进行痤疮的特色辨治。治疗时以自拟的消痤汤为核心处方,擅用疏风清热、清热凉血、逐瘀散结、补益肝肾、解郁安神类药物,常配伍加减的方剂有枇杷清肺饮、麻杏石甘汤、青蒿鳖甲汤、二至丸等。结论:采用消痤汤加减治疗肺胃热盛证痤疮,在皮损及中医证候方面均有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张丰川教授对寻常痤疮的诊疗有其独到的见解与体悟。他以“郁”为痤疮的发病根本,结合脏腑辨证及分期辨证,并从阴阳、三焦、皮损形态、皮损部位等多个角度进行痤疮的特色辨治,以核心处方为主,灵活加减用药,注重散郁火的同时固护阴液及正气,在临床中颇具疗效。
浦彩琪[4](2021)在《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患处)、对照组Ⅰ(口服盐酸多西环素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患处)、对照组Ⅱ(外用康复新液湿敷患处),每组36例,此外,三组患者均予痤疮膏、石膏倒模并红蓝光照射治疗,每周1次。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第2周、第4周、第6周记录患者皮损积分、次症积分、综合疗效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疗效判定。治疗结束后连续随访2个月,统计复发情况,将三组所得资料录入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研究的108例病例,共脱落5例,实际病例数103例,总脱落率:4.63%。三组病例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率91.4%,对照组Ⅰ总有效率73.5%,对照组Ⅱ总有效率67.6%,表明三种治疗方案治疗痤疮都有一定的疗效。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Ⅰ与对照组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三组皮损积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一定减少,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对照组Ⅰ皮损积分低于治疗组及对照组Ⅱ,治疗组皮损积分低于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皮损积分稍低于对照组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Ⅰ皮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皮损积分低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对照组Ⅰ积分低于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三组次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6周后治疗组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Ⅰ与对照组Ⅱ相比,治疗2周后、4周后、6周后对照组Ⅰ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三组综合疗效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Ⅰ相比,治疗2周后、4周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三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Ⅰ积分低于对照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三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Ⅱ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4例患者、对照组Ⅰ6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分别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口服加味三仁汤主要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外用康复新液湿敷可以减轻患者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皮损严重程度,进而预防并减少瘢痕及色素沉着,两者联合,优势互补,在有效减轻痤疮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及减少皮损数量的同时,改善患者全身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郭斐斐[5](2021)在《三黄消痤面膜联合枇杷清肺饮治疗中度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对IGF-1、DHEA含量调控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外用三黄消痤面膜对中度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耳廓复合痤疮模型大鼠皮损、组织病理及血清中IGF-1、DHE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于中度痤疮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观察:临床试验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外用甲硝唑凝胶,早晚各一次,治疗组外用三黄消痤面膜,每晚一次。嘱两组患者均早晨温水洗脸一次,共治疗4w。治疗期间两组均口服枇杷清肺饮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GAGS积分评定、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定、对各组用药进行有效率评定、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实验研究:动物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三黄消痤面膜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进行耳廓复合痤疮模型的造模,造模21d。第22d开始治疗,空白组、模型组不予外用药物治疗,对照组外用甲硝唑凝胶,早晚各一次;三黄消痤面膜高、中、低剂量组不同剂量给药,每日一次。治疗28d。末次给药24h后,各组大鼠麻醉后心脏取血,离心取上清液,ELISA法测IGF-1、DHEA含量。取造模处耳廓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右耳廓的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分析实验结果。结果1.临床观察(1)GAGS评分对比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GAG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对比两组治疗后GAGS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0,P=0.01<0.05),治疗组对于面部皮损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2)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2<0.05),治疗组对于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3)有效率对比情况:对照组有效率72.22%,治疗组有效率85.29%。两组有效率经秩和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Z=-2.08,P=0.04<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好。(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经秩和检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具有统计学差异(Z=-0.22,P=0.82>0.05)。2.实验研究(1)各组大鼠肉眼可见皮损变化情况: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和三黄消痤面膜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耳廓可见红斑减少、脱屑减少,质地变软。其中面膜组皮损的改善程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以高剂量组大鼠的皮损改善程度最佳。(2)各组大鼠耳廓皮损的组织病理改变情况:与模型组大鼠耳廓相比,对照组、三黄消痤面膜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耳廓组织病理见炎细胞浸润减少、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处角化物质堆积减少,角质层变薄。其中面膜组的组织病理改善程度与药物剂量正相关,以高剂量组大鼠的组织病理改善程度最佳。(3)各组大鼠血清中IGF-1、DHEA含量变化情况: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三黄消痤面膜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GF-1、DHEA含量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中、低剂量组相比,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通过比较外用三黄消痤面膜和甲硝唑凝胶,两组患者的GAG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出两组方案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研究通过比较外用不同剂量的三黄消痤面膜对耳廓复合痤疮模型大鼠的皮损、组织病理、血清中IGF-1、DHEA含量的影响,得出高剂量组大鼠的皮损、组织病理及血清因子含量调控效果最佳。综上所述,三黄消痤面膜治疗中度痤疮具有很好疗效,且无明显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其对于中度痤疮的改善可能通过调控IGF-1、DHEA代谢因子含量相关,值得临床及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推广。
王月[6](2021)在《中医体质调理配合药物治疗湿热体质痤疮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1)以中医体质理论为基础,探讨痤疮与湿热体质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相关因素。通过规避相关危险因素,调理体质,达到预防、治疗痤疮并减少其复发的效果。(2)观察枇杷清肺饮配合耳穴压豆、中医体质调理治疗湿热体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从问卷星网络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对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与皮肤科就诊的128名痤疮患者发布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数据,从而分析湿热体质与痤疮的相关性。(2)将68例湿热体质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地分为中医药治疗组和西医药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予湿热体质调理指导、枇杷清肺饮汤剂口服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通用名:“玫满”)口服,配合夫西地酸乳膏(立思丁)外用。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痤疮综合分级系统量表(GAGS)评分变化及湿热体质量表积分变化。结果:(1)128名痤疮患者中,湿热体质患者人数为84人(占65.6%),非湿热体质患者人数为44人(占34.4%)。(2)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在饮食、睡眠、运动习惯、遗传因素、皮肤质地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在痤疮严重程度(Pillsbury分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对照组在治疗前GAGS评分为(26.32±7.79)分,治疗后为(12.79±2.86)分;治疗组在治疗前GAGS评分为(27.12±7.07)分,治疗后为(10.94±2.39)分;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GAGS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GAGS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更多(p<0.05)。(5)对照组治疗前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为(72.43±8.58)分,治疗后为(72.18±7.09)分;治疗组治疗前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为(72.55±7.68)分,治疗后为(41.67±6.65)分;治疗组治疗后与前相比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6)治疗组治疗痤疮的总有效率达91.18%,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痤疮与湿热体质之间具有相关性,湿热体质是痤疮的重要易感因素之一,湿热体质的形成与饮食、睡眠、运动习惯、遗传、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相关。(2)运用中医体质调理,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湿热体质痤疮,能有效减轻皮损症状,改善患者湿热体质,临床疗效确切。
安春丽[7](2021)在《毫火针的温热效应治疗痤疮的效果评估》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变化及病情改善情况评价毫火针的温热效果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52例痤疮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试验组为:中药口服+毫火针治疗,对照组为:中药口服+毫针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四周,治疗后随访1周。并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记录皮损评分,在四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及疗效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2例痤疮患者,治疗期间脱落、退出试验共3人,实际完成本次试验人数为49人,其试验组25例,对照组24例。经临床观察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纳入时年龄、皮损、病程等基础数据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2.皮损积分比较,治疗组对皮损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4.安全性比较,试验组有不良反应率为24.0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6.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毫火针的温热效应能有效改善痤疮患者的皮损状况,促进皮疹的消退,治疗效果良好。
陈焕婷[8](2020)在《穴位注射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痤疮在短期疗效、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明确穴位注射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有效性,进一步为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耳尖放血治疗,隔2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40例给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涂患处治疗,每日涂抹2次,3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数目以观察两组的短期疗效;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总皮损数目、痤疮严重等级以计算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结束后两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两组复发例数以对比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皮损总数目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的皮损总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0.05);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间的皮损总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未痊愈患者痤疮严重等级进行秩和检验,得出P=0.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40例患者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体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患者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体的有效率为77.5%,经检验P=0.0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2个月对两组痊愈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16例痊愈患者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12.5%;对照组8例痊愈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37.50%,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8>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两组均可自行缓解,未退出实验。结论: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耳尖放血及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涂两种疗法在治疗寻常型痤疮时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两者在短期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耳尖放血治疗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局部外涂,且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的复发率也低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耳尖放血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也低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局部外涂,说明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比局部外涂异维A酸红霉素更安全有效。
张天博[9](2020)在《加减祛风润面散治疗湿毒夹瘀型寻常痤疮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及试验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文献综述一:本文查阅近年来关于寻常痤疮中医证候规律的相关论文,分别从寻常痤疮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与体质、病情严重程度、地域差异、皮损特征、用药规律、性激素、免疫指标、幽门螺旋杆菌方面进行系统综述,并对结果加以归纳与总结,探求寻常痤疮中医证候规律能够为中医药治疗提供较全面的指导作用。文献综述二:本文查阅近年来关于寻常痤疮发病机制和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相关论文,发病机制方面列举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如:P.acnes、免疫、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方面分别从物理疗法、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对寻常痤疮发病机制和现代医学治疗的总结以此更好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试验研究部分:目的:评价中药加减祛风润面散治疗湿毒夹瘀型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安慰剂、随机、双盲的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根据入选顺序,将湿毒夹瘀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或安慰剂对照组,给予加减祛风润面散或安慰剂,145g/袋,每日1次,疗程4周。疗效的主要指标是痤疮严重程度评分(痤疮严重程度评分标准表)的有效率。疗效的次要指标包括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表(DLQI)评分的变化以及VISIA皮肤测试仪对斑点、毛孔、棕色斑、紫质和红色区的测评前后对比;SOFT皮肤分析仪检测的pH、油脂和皮肤水分测评前后对比。结果:共纳入220例患者,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10例,完成随访20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50%和31.68%。两组总有效率的95%置信区间(CI)为57.84%(39.26%-66.38%)。治疗组有2例轻度药物过敏。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DLQI评分较基线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DLQI,但治疗组疗效较好。经治疗,治疗组的斑点、棕色斑和红色区得分较基线下降(P<0.05),但毛孔和紫质得分无差异。对照组棕色斑、毛孔较基线减少(P<0.05),但斑点、毛孔、红色区评分无差异。治疗组各项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加减祛风润面散有利于改善面部斑点、棕色斑和红色区。同时,它的表现比安慰剂组更好。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H均较基线显着降低(P<0.01),但未发现组内差异(P=0.38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油脂值均较基线显着降低(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着改善(P<0.01)。两组在皮肤水分的作用上与基线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出现两例轻度药物过敏现象。结论:加减祛风润面散治疗湿毒夹瘀型寻常痤疮疗效优于安慰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唐可[10](2020)在《平痤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肺胃蕴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平痤汤联合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肺胃蕴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复发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本研究共纳入病例8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平痤汤联合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对照组单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两组总疗程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3周、治疗后4周观察并记录患者皮损及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治疗4周后作最终疗效判定。本研究对两组资料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结果:最终完成临床试验的人数为77例,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组38例。(1)治疗4周后,对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平痤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比单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能够有效治疗轻中度(肺胃蕴热型)痤疮。(2)治疗4周后,对皮损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平痤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比单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能够有效改善轻中度痤疮患者皮损情况。(3)治疗4周后,对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平痤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较单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能够有效改善中医证候。(4)对于治疗前后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平痤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少。(5)随访后对两组复发率比较分析发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平痤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较单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复发率低。结论:平痤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能明显降低寻常痤疮患者皮损及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二、寻常痤疮治疗情况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常痤疮治疗情况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m22强脉冲光联合595nm染料激光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
2.2 三组患者红斑皮损情况比较: |
2.3 三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
2.4 三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
2.5 三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2.6 三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3 讨论 |
(2)加味消瘰丸联合丹白散面膜治疗痰瘀凝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理论研究 |
1.对痰瘀凝结型痤疮的认识 |
2.痤疮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
3.痤疮与皮肤屏障 |
4.总结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病例入选标准 |
3.研究方法 |
4.医学伦理学要求 |
5.统计学方法 |
6.研究结果 |
7.讨论 |
8.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表1: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分表 |
附表2:中医证候评分表 |
附表3:不良反应情况记录表 |
附表4:复发情况记录表 |
附表5: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B 综述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张丰川教授治疗寻常痤疮的辨证思路总结及用药特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寻常痤疮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寻常痤疮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 流行病学特点及分布 |
1.2 寻常痤疮的发病因素 |
2. 寻常痤疮的现代医学治疗 |
2.1 外用药物治疗 |
2.2 系统药物治疗 |
2.3 物理治疗 |
3. 中医对寻常痤疮的认识及治疗 |
3.1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3.2 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一 研究方法与临床资料 |
1. 研究方法 |
2. 临床资料 |
二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量表评估 |
3 疗效评价 |
三 讨论 |
1. 资料分析 |
2. 张丰川教授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总结及用药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4)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引言 |
研究方案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及临床分级 |
2.1.1 寻常痤疮诊断标准 |
2.1.2 临床分级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6 剔除与脱落患者的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数及分组 |
3.2 药物制备、仪器准备 |
3.3 治疗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4.1 皮损(主症)评分 |
3.4.2 全身症状(次症)评分: |
3.4.3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 |
3.4.4 一般资料及安全性指标 |
3.4.5 治疗疗程 |
3.4.6 随访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 |
4.2 临床疗效判定 |
5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分析 |
2.1 性别构成 |
2.2 年龄构成 |
2.3 病程比较 |
2.4 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
2.5 治疗前皮损积分比较 |
2.6 治疗前全身症状(次症)积分比较 |
2.7 治疗前综合疗效积分比较 |
2.8 治疗前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积分比较 |
3 结果 |
3.1 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 |
3.2 治疗后全身症状(次症)积分比较 |
3.3 治疗后综合疗积分效比较 |
3.4 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积分比较 |
3.5 临床疗效比较 |
3.6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7 复发情况分析 |
讨论 |
1 中西医对痤疮的基本认识 |
1.1 中医对痤疮的基本认识 |
1.2 西医对痤疮的基本认识 |
2 加味三仁汤探讨 |
2.1 三仁汤出处及临床运用 |
2.2 加味三仁汤方义分析 |
2.3 三仁汤中药物药理研究 |
3 康复新液药理研究 |
4 痤疮膏、石膏倒模综合治疗 |
5 研究结果讨论 |
5.1 皮损积分分析 |
5.2 全身症状(次症)积分分析 |
5.3 综合疗效积分分析 |
5.4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分析 |
5.5 临床疗效分析 |
5.6 不良反应分析 |
5.7 复发率分析 |
6 本课题创新点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痤疮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5)三黄消痤面膜联合枇杷清肺饮治疗中度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对IGF-1、DHEA含量调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及剔除标准 |
3 治疗方法 |
4 观察方法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评定标准 |
7 数据处理方法 |
8 伦理学原则 |
9 结果 |
9.1 一般资料对比情况 |
9.2 疗效分析 |
9.3 安全性评价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及主要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
1.4 三黄消痤面膜的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建立动物模型 |
2.2 治疗方法 |
2.3 实验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大鼠表观指标、组织病理指标、生化指标评分情况及有效率 |
3.2 肉眼可见各组大鼠的皮损变化情况 |
3.3 显微镜下可见各组大鼠皮损的组织病理变化情况 |
3.4 大鼠血清中IGF-1含量变化情况 |
3.5 各组大鼠血清中DHEA含量变化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1 痤疮的西医发病机制探讨 |
2 痤疮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3 三黄消痤面膜的组方分析 |
3.1 三黄消痤面膜组方及制备方法研究 |
3.2 三黄消痤面膜的方义及药物药理研究 |
4 Wistar大鼠复合痤疮模型的建立 |
5 动物实验指标的选取 |
6 对照药物的选择 |
7 口服中药的选择 |
8 三黄消痤面膜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机制探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语 |
1 结论 |
1.1 临床试验研究 |
1.2 动物实验研究 |
2 问题与展望 |
2.1 临床试验部分 |
2.2 动物实验部分 |
第五章 文献综述 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
附录3 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相关图片 |
附录4 |
致谢 |
在学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中医体质调理配合药物治疗湿热体质痤疮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祖国医学对痤疮的相关研究 |
1.古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辩证分型 |
2 现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 |
2.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中医内治法 |
2.3 中药外治法 |
2.4 其他疗法 |
二、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研究 |
1.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 |
2.病因与发病机制 |
2.1 内分泌因素 |
2.2 毛囊及皮脂腺角化异常 |
2.3 微生物感染 |
2.4 免疫学因素 |
2.5 遗传因素 |
2.6 其他因素 |
3.痤疮的西医治疗 |
3.1 外用药治疗 |
3.2 系统药物治疗 |
3.3 物理和化学疗法 |
三、湿热体质的相关研究 |
1.湿热体质的临床特征 |
2.湿热体质的形成因素 |
2.1 先天禀赋 |
2.2 后天因素 |
3.湿热体质与疾病相关性 |
3.1 体质与病因 |
3.2 体质与发病 |
3.3 体质与治疗 |
3.4 湿热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研究 |
4.湿热体质与湿热证 |
4.1 湿热体质与湿热证的联系 |
4.2 湿热体质与湿热证的区别 |
4.3 湿热体质与湿热证治疗区别 |
第二部分 痤疮与湿热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脱落病例处理方法 |
1.7 湿热体质诊断标准 |
2.方法 |
2.1 设计调查问卷 |
2.2 临床调查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湿热体质痤疮患者人数构成比较分析 |
3.2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严重程度(Pillsbury分度)比较 |
3.3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遗传情况比较 |
3.4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皮肤质地比较 |
3.5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压力情况比较 |
3.6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运动习惯对比 |
3.7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熬夜情况对比 |
3.8 湿热体质痤疮患者饮食情况分析 |
4.讨论 |
4.1 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 |
4.2 湿热体质与痤疮的相关因素分析与调养建议 |
4.3 展望与不足 |
第三部分 枇杷清肺饮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湿热体质痤疮的临床观察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病例处理 |
2.治疗方法 |
2.1 研究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疗效观察 |
2.4 安全性观察 |
2.5 随访 |
2.6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痤疮综合分级系统量表(GAGS)评分 |
3.3 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 |
3.4 临床疗效分析 |
3.5 安全性评价 |
3.6 复发率比较 |
4 讨论 |
4.1 选方依据与分析 |
4.2 耳穴压豆治疗痤疮的研究 |
4.3 研究结果情况分析 |
4.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寻常型痤疮患者问卷调查 |
附录二 病情记录表 |
附录三 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 |
附录四 知情同意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毫火针的温热效应治疗痤疮的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与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含量的估计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2.4 不良反应观察 |
2.5 随访 |
2.6 统计学处理 |
2.7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火针治疗痤疮的最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穴位注射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及分级标准 |
1.2.2 中医诊断及分型标准 |
1.2.3 病例纳入标准 |
1.2.4 病例排除标准 |
1.2.5 病例脱落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3.1 分组方法 |
1.3.2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4.1 全球痤疮分级系统(GAGS) |
1.5 疗效评价 |
1.5.1 疗效指数 |
1.5.2 疗效评定标准 |
1.6 不良反应观察 |
1.7 复发情况观察 |
1.8 资料分析和统计方法 |
1.9 研究结果 |
1.9.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
1.9.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情况 |
1.9.3 治疗结束2个月后复发情况 |
1.9.4 不良反应 |
2 讨论 |
2.1 中医对痤疮的认识与研究 |
2.1.1 “痤疮”病名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2.1.2 痤疮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
2.2 西医对寻常型痤疮的认识与研究 |
2.2.1 寻常型痤疮的流行病学研究 |
2.2.2 寻常型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 |
2.3.1 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的概述 |
2.3.2 耳尖放血的概述 |
2.3.3 选穴依据 |
3 研究结果分析 |
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寻常型痤疮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加减祛风润面散治疗湿毒夹瘀型寻常痤疮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寻常痤疮的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
1. 临床研究 |
1.1 寻常痤疮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
1.2 寻常痤疮中医证候与体质关系 |
1.3 寻常痤疮中医证候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 |
1.4 寻常痤疮中医证候与地域差异 |
1.5 寻常痤疮中医证候与皮肤损害特征关系 |
1.6 寻常痤疮中医证候与用药规律关系 |
2. 实验研究 |
2.1 寻常痤疮中医证候与性激素关系 |
2.2 寻常痤疮中医证候与免疫指标关系 |
2.3 寻常痤疮中医证候与幽门螺旋杆菌关系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寻常痤疮的治疗研究进展 |
1 寻常痤疮的发病机制 |
1.1 P.acnes与发病机制 |
1.1.1 P.acnes与皮脂分泌的关系 |
1.1.2 P.acnes与毛囊皮脂腺角化过度的关系 |
1.1.3 P.acnes与炎性反应的关系 |
1.1.4 P.acnes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关系 |
1.2 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发病机制 |
2 寻常痤疮的治疗 |
2.1 物理治疗 |
2.1.1 激光 |
2.1.2 光动力疗法 |
2.1.3 果酸 |
2.2 系统药物治疗 |
2.2.1 抗生素 |
2.2.2 维A酸类药物 |
2.2.3 激素类药物 |
2.3 局部治疗 |
2.3.1 维A酸 |
2.3.2 过氧苯甲酞 |
2.3.3 抗生素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情况 |
1.2 临床病例选择标准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病例剔除标准 |
1.2.5 脱落标准 |
1.3 随机双盲方法 |
1.4 治疗方法 |
1.4.1 试验组 |
1.4.2 安慰剂组 |
2 疗效评价标准 |
2.1 主要疗效指标 |
2.2 次要疗效指标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线数据 |
3.2 主要疗效指标 |
3.2.1 痤疮严重程度评分的有效率 |
3.3 次要疗效标准 |
3.3.1 DLQI评分 |
3.3.2 VISIA皮肤检测仪评分 |
3.3.3 SOFT皮肤分析仪评分 |
3.4 随访 |
3.5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寻常痤疮概述 |
4.2 寻常痤疮的病因病机 |
4.3 寻常痤疮的中医外治法概述 |
4.4 中医外治法的发展 |
4.5 导师经验 |
4.5.1 病因病机 |
4.5.2 辨证论治 |
4.5.3 治则治法 |
4.6 组方分析 |
4.7 疗效分析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件1 痤疮严重程度评分标准 |
附件2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 |
附件3 寻常痤疮证候分型调查问卷 |
附件4 患者治疗前后照片对比 |
(10)平痤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肺胃蕴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中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估算 |
3.2 病例分组 |
3.3 治疗方法 |
3.4 疗效观察及观察指标 |
3.5 注意事项 |
3.6 疗效判定 |
3.7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
3.8 随访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两组入组基本资料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不良反应 |
5.4 两组患者安全性等级比较分析 |
5.5 随访 |
6 讨论 |
6.1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
6.2 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
6.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6.4 平痤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肺胃蕴热型)的立论立题依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 问题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一)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痤疮的中医认识及治疗 |
1.1 痤疮的病名 |
1.2 痤疮的病因病机 |
1.3 痤疮的中医治疗 |
1.4 小结 |
2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及治疗 |
2.1 寻常痤疮的流行病学 |
2.2 寻常痤疮的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 |
3 痤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参考文献(二) |
附录1 临床病例观察评价表 |
附录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寻常痤疮治疗情况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m22强脉冲光联合595nm染料激光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J]. 党辉,李微,马瑛.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9)
- [2]加味消瘰丸联合丹白散面膜治疗痰瘀凝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慢.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张丰川教授治疗寻常痤疮的辨证思路总结及用药特色分析[D]. 王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临床研究[D]. 浦彩琪.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三黄消痤面膜联合枇杷清肺饮治疗中度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对IGF-1、DHEA含量调控的实验研究[D]. 郭斐斐.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中医体质调理配合药物治疗湿热体质痤疮的临床观察[D]. 王月.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毫火针的温热效应治疗痤疮的效果评估[D]. 安春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8]穴位注射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D]. 陈焕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加减祛风润面散治疗湿毒夹瘀型寻常痤疮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D]. 张天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平痤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肺胃蕴热型)的临床观察[D]. 唐可.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