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ost cited articles of Cell Research (1999-2001)(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蕊,冯启鑫,安绮沄,程丽,李冲伟[1](2022)在《基于Web of Science紫苏研究进展与态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了解植物紫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基于Web of Science平台数据库,对1997—2021年国内外各科研院所发表的有关紫苏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结果表明,25年间世界范围内紫苏相关研究论文产出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2020年均达到120篇;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日本、韩国和中国,日本达到525篇;日本京都大学、名古屋市立大学和首尔大学是发文量排在前3位的研究机构;文献主要来源为《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Bulletin》;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紫苏油、迷迭香酸、花青素、抗氧化及a-亚麻酸方面,学科交叉性较强;根据统计数据综合分析,日韩在紫苏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紫苏含有多种具有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是非常优异的药食同源植物,应该引起国内学者的更多关注。
王妍[2](2020)在《我国金融风险领域研究进展与文献质量影响探析 ——文献计量视角的社会网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系统是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核心环节,也是引发经济动荡,进而诱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化发展,金融活动愈发频繁,所产生的金融风险概率也随之增大。这些风险不仅会对企业财务造成不良影响,其风险累积也不利于经济体系的稳定发展,甚至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金融危机。长久以来,金融风险一直是国内外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在我国经济中高速发展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金融风险的研究为研判和提前修正经济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金融风险成因、防范和管理等问题的研究文献颇多,但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而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金融风险领域研究文献关联关系的分析,能突破传统方法局限从另一个视角揭示金融风险领域的发展演进趋势,产生对未来研究具有洞见的认知,从而更好把握金融风险研究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本文依据查阅大量CSSCI数据库中金融风险研究成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梳理,挖掘该领域文献的关键词关联关系和文献间的引用关联关系,从而揭示金融风险领域研究的主题特点、引用特点以及研究者与研究机构间相互合作关系的特点,说明金融风险具体研究热点内容与热点转换特征,展示了近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为金融风险领域的后续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提供参考。同时,通过构建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金融风险研究文献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以求为学者在实施金融风险相关科研活动时,提供选取高质量文献的参考依据。主要所得结论如下:(1)金融风险研究领域缺乏持续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发表。当前研究热点集中在金融监管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创新以及互联网金融。2000年以来,国内金融风险研究的基本脉络是传统金融风险研究领域向新常态下的金融研究演进为主线。未来几年金融风险领域的研究,金融科技、区域金融风险、与实体经济联系将会是热点研究方向。(2)金融风险研究领域缺乏高水平研究团队的建设与持续投入,对于新进入研究者是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研究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四川大学、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等是目前主要文献发表机构,但是各研究机构间合作发文情况较少。以巴曙松、谢平、陈守东为中心分别成小团体是目前最为有影响力的学者,但是其研究一般缺乏持续性。整体上看,金融学者们对金融风险的研究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只有小众的聚集,缺乏完整的网络体系,发文量都相对较少。另外少数论文受到大量的引用,而大部分论文的引用量却很少,即文献引用量呈现偏态分布现象。(3)就现有的数据实证结果分析表明:作者年龄、学历、作者是否供职于科研机构、作者所在地“211工程”院校数量、所着文献被刊载期刊的影响因子大小,是影响金融风险研究文献被引用频次的显着因素。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三点具体建议:后续的研究者为高效获得较多的研究产出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应该重点关注金融风险研究领域的高引用研究成果;金融风险研究领域的科研氛围应予以优化,让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都有发表的机会;政府、学校、科研机构应多促进金融风险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加强该领域高水平研究团队的建设,让研究者有机会在该领域持续深耕,从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
施佳露[3](2020)在《基于知识图谱的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可视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产业是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能够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长三角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创新活力强、人才储备充裕,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强劲优势。以长三角文化产业为对象的研究,已有30年左右的历史,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基于此,本文以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融入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探讨其中的核心作者、核心机构、重要期刊,揭示研究热点及前沿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对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分析。确定本研究所需文献数据来源及检索方式,获取1989-2019年间CNKI收录的4338篇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的期刊和硕博士论文,以此为样本数据绘制文献产出量年度分布图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划分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文献数量变化特点及背景。使用SATI和Cite Space对作者和机构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并基于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绘制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合作网络等,分析该研究领域的主流学术群体及其合作关系,同时统计期刊文献的来源以此确定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刊物。(二)对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的热点内容进行分析。使用Vosviewer、Pajek、Cite Space统计高频关键词并采用共词分析法,绘制高频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结合文献内容发现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有五大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了解研究热点的演变状况,依据前文的阶段划分,绘制每个阶段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做到整体性研究和阶段性研究相结合。(三)结合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现状及文化产业实践发展状况,提出一些发展建议,并分析在这些样本文献当中,与设计相关的文献主要讨论的内容。本次研究运用知识图谱的方式进行研究热度变化、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内容演变等情况进行分析,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丰富了文化产业研究的方式,同时,将研究视角放在长三角这一特定区域,相比于以往同类研究以全国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此次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将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并发现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明显,具有封闭性,地区之间有一定发展差距。目前已经具备“政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力量,形成五大研究热点。文创产品设计、文化产业集聚区设计以及设计人才培养是该研究领域内与设计相关的三个主要方面。此次研究成果能够为未来长三角文化产业实践和理论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李琳[4](2020)在《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医药文化文献计量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将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层面。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也紧随时代潮流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中医药文化研究。由于中医药文化研究的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对中医药文化的整体发展态势和研究内容很难把控,而且从当前中医药文化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鲜少有研究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1989—2018年我国中医药文化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及信息可视化技术,从发文量、基金论文分布、文献类型、作者分析、引文分析和热点主题分布方面对中医药文化主题论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三十年来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论文数量虽未连续递增但整体呈增长趋势,说明学者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2)在1989—2018年中医药文化主题论文中,获得国家、省市、院级各类基金论文资助的有415篇,占论文总数的7.5%,整体来看国家社科基金论文数量正在呈稳步增长趋势。(3)中医药文化主题论文大多发表在中医药行业期刊,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的开始关注中医药文化,并将其作为学位论文研究。(4)中医药文化研究的主力军是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首的中医类高校,发文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分布较不均匀。从发文作者来看,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学者多为哲学社会科学者,41—60岁之间的教授或副教授是中医药文化研究领域的主力军。(5)近三十年来,中医药文化文献的引文数量不断上升,引文类型以期刊论文为主,其次是图书专着。同时论文的水平和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相关论文的被引频率达到59%,中医药的文化发展与传播、中医翻译、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研究主题。(6)1989—1998年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热点主题概括为中医药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现代化;1999—2008年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热点主题总体概括为中医教育、中医翻译和中医药文化产业;2009—2018年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国际传播和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三十年来,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多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医临床专业人才涉足较少;中医药文化还局限在中医药行业内部,其他学科对中医药文化的涉猎不多;中医药文化研究内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1)中医药文化研究要关注临床、走近临床,从中医药临床中发现中医药文化问题。(2)加强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厘清中医药文化内涵与外延,正确处理好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与中医药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3)中医药文化发展要联合多学科力量,打造高水平研究团队,同时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丁睿祎[5](2020)在《基于学术论文全文内容的算法提及行为与影响力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文数据库向用户免费开放、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全文内容的文献计量与评价研究逐渐兴起,如知识实体抽取与评价研究等。算法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实体,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关键步骤都离不开算法的应用。研究算法实体在特定领域学术论文中的提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力,能够揭示算法实体在学术论文中的分布,发现高影响力算法,从而为相关研究者了解和选择算法提供参考。为此,本文依据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方法与技术,从全文数据中抽取出算法实体,分析其提及频次、提及位置以及提及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学术影响力。在算法实体抽取方面,本研究将其看作一种特殊的命名实体识别任务。首先,通过人工识别的方法,从全部4,641篇国际计算语言学年会(ACL)论文中抽取出977种算法实体并构建算法实体词列表;其次,通过算法词匹配的方法从原始数据集中抽取出算法实体所在的句子,并以此为标注语料,训练算法实体自动抽取模型,从全部全文数据中剔除标注语料,在剩余语料上抽取出51,884个实体词,将频次为1的结果剔除后再进行人工筛选最终得到221种新算法实体;最后,将自动抽取结果与人工抽取结果进行整合得到全部算法实体共1,198种,用于后续算法提及频次、位置以及时间的分析。在提及频次分析方面,本研究将算法实体的提及频次细分为与提及论文数与总提及次数两个指标,首先获取算法实体所在的文章编号,根据文章编号的唯一性统计各算法实体的提及论文数与提及总次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算法影响力的分析。在提及位置分析方面,本研究将算法实体的提及位置定义为算法实体所处的章节类型。首先从原数据集获取章节类型信息,得到各算法实体所对应的提及位置,接着以提及论文数为分析指标,分析各章节类型中的算法实体分布,并进一步考察不同算法实体在方法、实验等重点章节中的分布,最后在重点章节的频次统计结果基础上对各算法实体的影响力进行分析。在提及时间分析方面,本研究将算法实体所在文章的发表年份定义为算法实体的提及时间。首先提取出算法实体及其对应的文章编号,得到各算法实体所对应的提及时间;然后以提及论文数为分析指标,考察特定时间内算法整体提及情况的变化趋势,并以高频算法为例,分析不同算法的变化趋势,最后结合提及论文数与提及时间对各算法实体进行影响力的分析。本研究旨在揭示算法实体在学术论文全文中的提及情况,并基于多个维度对其影响力进行分析,所得结果可为相关科研工作选择与使用相关算法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姜群[6](2019)在《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 ——实证分析与政策优化》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是创新之源,对于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基础研究是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把基础研究成果和科技人才作为提升本国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科技竞争正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的趋势下,基础研究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途径,强大的基础研究实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同时,基础研究的知识成果能够增加一国乃至全球的知识储备,是一国综合国力和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在投资和从事基础研究过程中,政策制定对于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随着财政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不断提升,如何借助于财政政策实现基础研究成果的突破,提高我国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深刻认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理性客观地分析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探索促进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有效路径,为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探讨了财政政策在基础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除绪论外,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支持基础研究财政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采用DEA和Tobit模型,对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效率进行了量化评价,揭示其影响因素。再次,采用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深入剖析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归纳比较分析方法论述了国外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基于以上内容,对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有效路径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现状分析。主要围绕基础研究整体发展情况、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四个方面对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现状进行分析:第一,基础学科研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基础研究发展平台逐步完善、企业关注力度有所提升、基础研究成果多方面提高。第二,19842018年,我国相继出台了适应不同时期的基础研究发展战略及人才计划,基础研究得到快速发展;财政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基础研究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但依然存在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偏低、渠道单一、基础研究薄弱的短视现象。第三,为了促进基础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基础研究的政府采购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2)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鉴于财政作用于基础研究有两个可能的重要渠道:一是影响基础研究投入的效率与效果;二是影响拔尖人才的成长。首先,以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模型对20092016年基础研究投入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运用Tobit模型从经济、人力、地区、社会、贸易、财政结构等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效率与技术变化的年平均下降速度均为4%,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综合效率指数年平均提升1%。从具体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源水平对于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社会信息化水平、财政支出结构表现出负向影响,人口密度、财政负担对基础研究投入效率影响效果不明显。其次,以19992016年197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及成长路径。从学科分布上可看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学科的分布上存在集中趋势,主要分布在工学和理学两个学科上,共约占总人数的71%;不同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赫芬达尔指数表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依托单位的分布上呈高度集中趋势。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拥有国际化教育背景、本硕博直读型培养方式、分学科分类别交叉型教育模式有利于加速拔尖人才的形成。(3)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一,在支持基础研究财政政策体系方面,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财政科学技术支出预算权限在分配上没有实现统一与制衡;财政投入强度不足,基础研究投入强度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处于较低水平;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偏向严重,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中以应用研究为主,地方的财政科技支出以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均未给予基础研究应有的重视;未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渠道单一,企业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不足;财政投入地区不均衡,基础研究投入效率有待提高等。同时,在政府采购政策方面存在采购规模小、可操作性差、支持范围有限等问题。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表现出立法层级偏低、政策缺乏稳定性、税收优惠政策间不协调、普惠性力度不强、税收优惠方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第二,在财政支持基础研究人才发展研究方面,教育投入不足、政策激励程度有限、人才分布集中是制约人才发展的主要原因。(4)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国际比较。选择美国、日本、韩国等创新型国家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研究的资助体系、执行结构、投入规模、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三国在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体系上各具特色。美国的主要特点是资助体系表现为政府与企业双主体运行,各主体资助结构迥异,任务导向型特征明显,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形成了侧重于“所得税减免”的税收优惠体系;日本政府内部拥有稳定的基础研究资助部门,基础研究经费分类拨付,高度重视竞争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其税收优惠偏重于“应税收入抵扣”;韩国政府形成了因时而变的灵活资助模式,注重基础研究发展的政策配套。三国的共同点在于构建以政府与企业共同参与的资助体系,以大学或企业为主体的执行结构,稳定充足的投入规模,有效的税收优惠制度。(5)政策建议。在前文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实证分析、国外借鉴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支持基础研究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具体包括:第一,优化财政投入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调整中央、地方的财政投入结构,完善资助体系;均衡基础研究区域发展。第二,调整财政投入结构,提升经费使用效率。第三,完善促进人才成长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遵循培养规律,均衡人才分布,完善激励机制,增加人文关怀。第四,强化支持基础研究的税收政策。构建基础研究税收政策体系,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的定位,增加税收优惠政策手段。最后,从优化基础研究环境、发挥政府采购的激励效应、注重学科均衡发展、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联合、提高基础研究成果的质量等方面提出促进基础研究发展的综合性配套措施。
任佩丽[7](2019)在《基于文献的中国科学学主流研究方向及其演化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界70年代末国外科学学传入中国,如今,中国科学学已进入不惑之年。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科学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提高,跃升到世界前十。研究内容涉及科学学理论研究、科技管理研究和科学定量研究。本文以国际科学学代表性期刊及其施引文献为国际科学学研究基础,对比研究中国与国际科学学、美国科学学主流研究领域的异同,初创期中国科学学研究侧重于科学学理论研究,到成长期研究内容拓展到科技创新研究和科学定量研究。美国始终对科技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研究比较多,到成长期增加了对科学学理论研究和科学定量研究。初创期中国在国际科学学领域发表文章的机构仅16所,主要偏向于科学的定量研究。成长期,中国科学学研究机构增加到503所,顶尖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科学定量研究、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对科学学理论研究较少。国际科学学顶尖研究机构在两个时期对科学学理论研究、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科学的定量研究均有涉及。本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划分为“科学、科学研究”的9本期刊及中国科学学研究者发表在国际上的文章为中国科学学研究基础,研究发现中国科学学经历了迅速兴起、领域拓展、交叉发展和迈向新时代四个阶段。
徐杨炳[8](2019)在《基于引用网络的文献聚类及主题变迁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各领域发表的文献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使得学者通过阅读相关领域内的所有文献来紧跟领域研究前沿,已经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海量的文献资料,学者如何快速寻找到对本人研究有价值的文献,以准确把握领域研究现状,确定领域中的主题变迁,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文献计量分析法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其中,文献聚类研究通过分析文献之间的引用网络和文本相似度,将相似的文献聚集到一起,使学者能更快速准确地了解领域研究现状、领域研究前沿和领域主题变迁,对学者开展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献聚类分析已经成为文献计量分析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文献数据库(即文献全文信息数据库和文献概要信息数据库),在综合文献计量分析、引用网络、文本挖掘、统计分析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文献进行聚类分析,以确定领域研究前沿与主题变迁。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针对PMC和PubMed等文献全文信息数据库,本文基于文献的引用网络,提出了一种考虑参考文献在引证文献中被引用的位置和文献间文本相似度等因素的文献相似度计算方法,以提升文献聚类的准确度。本文提出的文献相似度计算方法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a.本文基于“参考文献与引证文献越相似,它越可能在引证文献中被多次引用且被引用的位置越分散”的假设,在传统直接引用网络的基础上考虑了参考文献在引证文献中被引用的次数和位置因素,更准确地反映了参考文献与引证文献之间的相似度。b.本文基于“两篇具有共被引关系的参考文献越相似,它们在引证文献中被引用的位置越相近”的假设,在传统共被引网络的基础上将参考文献的引用邻近度作为影响文献相似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准确地反映了引证文献中不同参考文献间的相似度。c.为减少计算文本相似度的工作量,本文以文献摘要信息替代全文信息计算文本相似度;为提升文献聚类的准确度,本文综合考虑了文献的直接引用网络、共被引网络、耦合网络及文本相似度等因素。最后,本文采用以上方法针对肿瘤领域的10,966篇文献和对应的参考文献进行了文献聚类,并以精确度、召回率、F值等统计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与传统文献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文献之间的相似性,得到的文献聚类结果更加准确合理。2.针对Web of Science(WOS)等文献概要信息数据库,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引用网络和PageRank算法的主题变迁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对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和聚类主题提取,准确合理地揭示了领域研究前沿和主题变迁。本文提出的领域主题变迁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a.本文首先将文献按照发表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窗口,然后根据每个时间窗口内文献的引用网络计算文献相似度,并分别对各时间窗口的文献进行聚类分析。b.在提取聚类主题时,本文考虑到不同文献在聚类中影响力不同这一因素,采用PageRank算法对聚类中的文献按照其影响力进行排序,并结合关键词词频统计方法提取聚类主题。c.本文首先将聚类视为节点,不同聚类中文献的引用关系视为连边,构建了聚类网络,然后按照聚类之间的相似度划分连边等级,以直观地揭示领域研究前沿和主题变迁。最后,本文采用以上方法针对数据挖掘领域的19,005篇文献及对应的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进行了文献聚类和主题变迁分析,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主题变迁分析方法能准确合理地揭示领域研究前沿与主题变迁。本文针对PMC、PubMed数据库以及WOS数据库中的文献,在引用网络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文献相似度计算方法,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文献之间的相似性,获得更合理的文献聚类结果。另外,本文还在文献聚类的基础上,对领域研究前沿和主题变迁进行了分析。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学者寻找到领域内有价值的文献,从而进一步了解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借鉴。
袁剑锋,许治[9](2018)在《企业孵化器国际研究系统回顾: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孵化器国际研究已经开展几十年,但已有研究还比较碎片化,缺乏系统梳理和统一的理论认识。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结合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1985—2017年孵化器领域国际研究文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该领域研究文献发展脉络、最高产国家分布、产量最高期刊分布、最高产作者,以及主要理论视角等方面展开全面分析;并从孵化器为什么存在、孵化器类型、孵化过程、孵化模式、孵化机理、孵化绩效6个方面,重点分析当前孵化器研究热点议题。最后,从研究情境、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重要议题4个方面系统总结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罗发龙[10](2018)在《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文中提出现今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拥有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数量。高校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大批在学术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华人学者。如何利用美国华人学者推动中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是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基于详实的资料、准确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梳理了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发展、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以及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互动情况;接着分析了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以及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再次从美国、中国、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原因及回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原因;最后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梳理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我国利用海外华人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建构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框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美国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华人学者,高端人才的数量甚至超过大陆本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智力资源。(2)美国华人学者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变革上充当破局者,在科学研究上担任急先锋。有些华人学者回国直接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有些华人学者则在美国通过科研合作、短期授课、参加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等方式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3)美国华人学者的回国受到美国、中国以及个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是否回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是否能实现。虽然中国的科教和生活环境在改进。但相比之下,美国依然是大多数华人学者实现科研理想和满足家庭需求的地方。华人的爱国主义也并非只有通过回国来体现。(4)随着中国科教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实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华人学者回国,但是回归中国的华人学者数量仍然较少,顶尖华人学者回国人数更加少,回归的华人学者也以兼职为主并保留了在海外机构的职位。(5)归国华人学者要发挥作用,文化上的逆向适应至为关键,建立符合现代学术和科研规律的行政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所在机构高层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他们更好开展工作。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程度取决于美国、中国和个人三方面的因素。其中美国华人学者对个人价值的界定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和中国方面的因素只是为美国华人学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但是美国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在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外在环境的需求也不一样。近年来中国科教学术环境的持续改善对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引力。这种参与不一定要以全职回国为最终目的。因为多种影响因素的叠加决定了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性。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美国华人学者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美国政府加大了华人学者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监控力度,甚至对有关华人学者进行指控。如果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话,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和高校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引进的美国华人学者的作用,必须在微观和实践层面营造符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环境,并且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二、Most cited articles of Cell Research (1999-200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ost cited articles of Cell Research (1999-2001)(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eb of Science紫苏研究进展与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文献产出情况和趋势分析 |
2.2 紫苏研究的文献类型 |
2.3 紫苏文献的研究领域 |
2.4 发表论文国家和地区统计分析 |
2.5 研究机构统计分析 |
2.6 主要研究学者情况 |
2.7 论文来源期刊统计分析 |
2.8 高被引频次论文统计分析 |
2.9 关键词统计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2)我国金融风险领域研究进展与文献质量影响探析 ——文献计量视角的社会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理论 |
2.1 金融风险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1 金融风险界定 |
2.1.2 金融风险成因 |
2.1.3 金融风险管理 |
2.2 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
2.3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4 可视化分析理论 |
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社会网络视角下金融风险研究现状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数据结果与分析 |
3.2.1 金融风险研究文献出版量统计 |
3.2.2 金融风险研究关键词共现频次分析 |
3.2.3 金融风险研究关键词聚类及时间线图分析 |
3.2.4 金融风险研究阶段性前沿分析 |
3.2.5 金融风险研究作者及机构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金融风险研究文献质量的影响因素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数据来源 |
4.3 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
4.3.1 被解释变量选取 |
4.3.2 解释变量选取 |
4.3.3 控制变量 |
4.3.4 模型建立 |
4.4 实证结果及结果分析 |
4.4.1 样本特征分析 |
4.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3)基于知识图谱的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理论 |
1.2.1 文化产业 |
1.2.2 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概述 |
1.2.3 知识图谱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知识图谱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知识图谱研究现状 |
1.3.3 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
1.3.4 国外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
1.3.5 知识图谱视角下的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知识图谱平台及相关技术介绍 |
2.1 样本数据分析工具 |
2.1.1 分析流程 |
2.1.2 工具介绍 |
2.1.3 本文使用各工具的用途及联系 |
2.2 样本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三章 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外部特征分析 |
3.1 年度文献产出量分析 |
3.2 研究作者分析 |
3.2.1 高产作者分析 |
3.2.2 作者合作分析 |
3.3 研究机构分析 |
3.3.1 高产机构分析 |
3.3.2 高产机构地域分布分析 |
3.3.3 机构合作分析 |
3.4 文献来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热点分析 |
4.1 词频统计分析 |
4.2 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热点整体分析 |
4.2.1 文化资源开发及城市文化发展研究 |
4.2.2 文化体制改革研究 |
4.2.3 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4.2.4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
4.2.5 文化产业链及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研究 |
4.3 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热点阶段分析 |
4.3.1 各阶段研究热点 |
4.3.2 演变情况分析 |
4.4 文献被引用情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的建议和思考 |
5.1 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的建议 |
5.2 文化产业与设计学 |
5.2.1 文创产品设计 |
5.2.2 文化产业集聚区设计 |
5.2.3 设计人才培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 样本选择针对性有待加强 |
(2) 缺乏引文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医药文化文献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际应用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医药文化领域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计量学在我国的发展 |
1.2.3 文献计量学在中医药文化领域的应用 |
1.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文献计量学分析法 |
1.4.3 信息可视化分析 |
1.4.4 综合归纳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基本概况分析 |
2.1 年度发文量分析 |
2.2 基金论文分布 |
2.3 文献类型构成 |
2.3.1 期刊文献分布 |
2.3.2 硕博论文分布 |
第三章 发文机构和作者分析 |
3.1 发文机构分布 |
3.2 机构地区分布 |
3.3 核心作者发文量分析 |
3.4 核心作者年龄分布 |
3.5 核心作者学历和职称分布 |
第四章 引文分析 |
4.1 引文量的分析 |
4.2 论文被引频次分析 |
4.3 高被引论文分析 |
4.4 引文类型分析 |
第五章 热点主题分布 |
5.1 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
5.2 起步期高频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
5.3 活跃期高频关键词分布 |
5.4 上升期高频关键词主题分布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学术论文全文内容的算法提及行为与影响力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应用价值 |
1.3 本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2.文献综述 |
2.1 实体识别研究概述 |
2.1.1 基于规则的实体识别 |
2.1.2 基于统计机器学习的实体识别 |
2.1.3 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体识别 |
2.1.4 实体识别相关研究总结 |
2.2 知识实体评价研究概述 |
2.2.1 不同评价方法相关研究概述 |
2.2.2 不同类型知识实体相关研究概述 |
2.2.3 知识实体评价相关研究总结 |
2.3 全文内容分析研究概述 |
2.3.1 引文内容分析研究概述 |
2.3.2 知识抽取研究概述 |
2.3.3 全文内容分析相关研究总结 |
2.4 现有研究工作总结 |
3.基于学术论文全文的算法实体抽取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算法实体抽取方法描述 |
3.2.1 基于人工的算法实体抽取 |
3.2.2 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实体自动抽取 |
3.2.3 算法实体自动抽取模型中使用的特征 |
3.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1 实验数据概述 |
3.3.2 实验标注语料构建 |
3.3.3 结果评价指标 |
3.3.4 模型实现 |
3.3.5 结果分析 |
3.4 ACL未标注语料上的算法实体自动抽取结果分析 |
3.4.1 算法实体自动抽取过程 |
3.4.2 算法实体自动抽取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基于频次的算法提及行为与影响力分析 |
4.1 研究思路与数据概述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数据概述 |
4.2 算法实体提及频次结果分析 |
4.2.1 提及论文数 |
4.2.2 提及总次数 |
4.3 基于提及频次的算法影响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基于位置的算法提及行为与影响力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算法实体提及位置信息获取 |
5.3 全部章节中的算法实体提及分析 |
5.4 重点章节中的算法实体提及分析 |
5.5 基于位置的算法实体影响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基于时间的算法提及行为与影响力分析 |
6.1 研究思路与数据概述 |
6.1.1 研究思路 |
6.1.2 数据概述 |
6.2 算法实体整体提及时间分析 |
6.3 高频算法实体在不同时间下的提及分析 |
6.4 基于时间的算法实体影响力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工抽取与机器抽取所得的全部算法实体(Top100)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6)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 ——实证分析与政策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财政投入基础研究的效果评价 |
1.2.2 财政支持基础研究拔尖人才成长 |
1.2.3 财政支持基础研究发展的影响因素 |
1.2.4 不同财政工具对基础研究的影响效果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之处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2 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重要概念的界定 |
2.1.1 财政政策 |
2.1.2 基础研究 |
2.2 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作用机制 |
2.2.1 基础研究的特点 |
2.2.2 基础研究的公共产品属性与财政支持 |
2.2.3 基础研究外部性与矫正性的财政政策 |
2.2.4 基础研究引发的市场失灵与财政支持 |
2.2.5 基础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与财政激励 |
2.3 本章小结 |
3 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现状分析 |
3.1 基础研究发展情况 |
3.1.1 基础学科影响力 |
3.1.2 创新基地建设 |
3.1.3 基础研究管理体系 |
3.1.4 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效 |
3.2 财政投入政策 |
3.2.1 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及政策 |
3.2.2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情况 |
3.2.3 基础研究人员投入情况 |
3.2.4 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情况 |
3.3 政府采购政策 |
3.4 税收优惠政策 |
3.5 本章小结 |
4 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4.1 财政投入基础研究的效率分析 |
4.1.1 DEA原理与Malmquist指数 |
4.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3 实证研究 |
4.2 基于Tob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指标设定说明 |
4.2.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 财政支持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路径分析 |
4.3.1 数据处理 |
4.3.2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4.3.3 模型设定与指标说明 |
4.3.4 实证过程与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 支持基础研究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问题 |
5.1.1 财政投入体制不完善 |
5.1.2 政府采购政策激励效果不明显 |
5.1.3 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不健全 |
5.2 支持基础研究人才发展的主要问题 |
5.2.1 教育投入不足制约人才发展 |
5.2.2 激励人才发展的财税政策力度不足 |
5.2.3 基础研究人才的分布存在“马太效应” |
5.3 本章小结 |
6 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6.1 美国基础研究的财政支持政策 |
6.1.1 资助体系 |
6.1.2 执行结构 |
6.1.3 投入规模 |
6.1.4 税收优惠 |
6.2 日本基础研究的财政支持政策 |
6.2.1 资助体系 |
6.2.2 执行结构 |
6.2.3 投入规模 |
6.2.4 税收优惠 |
6.3 韩国基础研究的财政支持政策 |
6.3.1 资助体系 |
6.3.2 执行结构 |
6.3.3 投入规模 |
6.3.4 税收优惠 |
6.4 国外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的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7 政策建议 |
7.1 优化财政投入体制机制 |
7.1.1 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
7.1.2 均衡基础研究区域发展 |
7.2 调整财政投入结构,提升经费使用效率 |
7.2.1 调整R&D内部经费结构 |
7.2.2 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
7.2.3 强化管理运行机制 |
7.2.4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
7.3 完善促进人才成长的财政政策 |
7.3.1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 |
7.3.2 遵循培养规律,均衡人才分布 |
7.3.3 完善激励机制,增加人文关怀 |
7.4 强化支持基础研究的税收政策 |
7.4.1 构建基础研究税收政策体系 |
7.4.2 明确税收优惠政策定位 |
7.4.3 增加税收优惠政策手段 |
7.5 完善综合性配套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文献的中国科学学主流研究方向及其演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际科学学发展研究综述 |
1.2.2 中国科学学发展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2 研究方法、工具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计量分析 |
2.1.2 共词分析 |
2.1.3 主题演化分析 |
2.2 研究工具 |
2.2.1 VOSviewer |
2.2.2 Map Equation |
2.3 数据来源 |
2.3.1 国际数据来源 |
2.3.2 国内数据来源 |
3 中国科学学主流研究领域的国际比较 |
3.1 中国科学学国际研究领域的分析 |
3.1.1 初创期中国科学学国际研究领域的分析 |
3.1.2 成长期中国科学学国际研究领域的分析 |
3.2 中国与国际科学学主流研究领域的国际比较 |
3.2.1 初创期中国与国际科学学研究领域的国际比较 |
3.2.2 成长期中国与国际科学学主流研究领域的国际比较 |
3.3 中国与美国科学学主流研究领域的比较 |
3.3.1 初创期中国与美国科学学主流研究领域的比较 |
3.3.2 成长期中国与美国科学学主流研究领域的比较 |
4 中国与国际科学学顶尖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对比 |
4.1 中国科学学顶尖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 |
4.1.1 初创期中国科学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 |
4.1.2 成长期中国科学学顶尖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 |
4.2 国际科学学顶尖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 |
4.2.1 初创期国际科学学顶尖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 |
4.2.2 成长期国际科学学顶尖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 |
4.3 中国与国际科学学顶尖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对比 |
4.3.1 初创期中国与国际科学学顶尖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对比 |
4.3.2 成长期中国与国际科学学顶尖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对比 |
5 中国科学学国际和国内论文研究方向演化趋势分析 |
5.1 中国科学学国际论文研究方向的演化趋势分析 |
5.1.1 初创期中国科学学国际论文研究方向的演化趋势分析 |
5.1.2 成长期中国科学学国际论文研究方向演化趋势 |
5.2 中国科学学国内论文研究方向的演化趋势分析 |
5.2.1 初创期中国科学学国内论文研究方向的演化趋势分析 |
5.2.2 成长期中国科学学国内论文研究方向的演化趋势 |
5.3 中国科学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 |
6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引用网络的文献聚类及主题变迁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四节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文献计量分析概述 |
第二节 相关算法概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文献全文信息的文献聚类方法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引用网络的文献相似度计算 |
第二节 基于文本相似度的文献相似度计算 |
第三节 基于混合相似度的文献相似度计算 |
第四节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文献概要信息的主题变迁分析方法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引用网络的文献相似度计算 |
第二节 基于PageRank算法和关键词词频统计方法的聚类主题提取 |
第三节 基于文献聚类的领域研究前沿识别与主题变迁分析 |
第四节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一节 本文补充说明部分 |
第二节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企业孵化器国际研究系统回顾: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企业孵化器研究发展脉络 |
2.2 最高产量国家分布 |
2.3 产量最高期刊分布 |
2.4 产量最高作者分布 |
2.5 研究情境 |
2.6 研究分析方法分布 |
2.7 研究理论基础分布 |
2.8 主要研究议题 |
2.8.1 企业孵化器为什么存在 |
2.8.2 不同类型孵化器的功能定位 |
2.8.3 孵化过程与阶段孵化的特点 |
2.8.4 孵化模式的价值创造特点 |
2.8.5 经典组织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孵化机理 |
2.8.6 多层次的孵化绩效评价 |
3 企业孵化器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
3.1 研究情境方面 |
3.2 研究方法方面 |
3.3 理论视角方面 |
3.4 主要研究议题 |
4 研究结论 |
(10)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六、创新之处 |
七、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分析 |
1.1 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状况 |
1.2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 |
1.3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 |
2.1 归国留学人员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推动作用 |
2.2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 |
2.3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的特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影响 |
3.1 美国华人学者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可能性 |
3.2 美国华人学者推动学院或研究机构的改革 |
3.3 推进大学的整体改革 |
3.4 影响国家科教制度的出台和科研环境的改善 |
3.5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 |
4.1 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增强 |
4.2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 |
4.3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科研合作 |
4.4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因素分析 |
5.1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返迁、环流的因素分析 |
5.2 影响回国美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
5.3 小结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Most cited articles of Cell Research (1999-2001)(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eb of Science紫苏研究进展与态势分析[J]. 张欣蕊,冯启鑫,安绮沄,程丽,李冲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2(04)
- [2]我国金融风险领域研究进展与文献质量影响探析 ——文献计量视角的社会网络分析[D]. 王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基于知识图谱的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可视化分析[D]. 施佳露.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医药文化文献计量研究[D]. 李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基于学术论文全文内容的算法提及行为与影响力分析研究[D]. 丁睿祎.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6]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 ——实证分析与政策优化[D]. 姜群.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7]基于文献的中国科学学主流研究方向及其演化趋势分析[D]. 任佩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基于引用网络的文献聚类及主题变迁分析方法研究[D]. 徐杨炳.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4)
- [9]企业孵化器国际研究系统回顾: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 袁剑锋,许治.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08)
- [10]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D]. 罗发龙. 暨南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