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校园网络受外来非法侵入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白萌[1](2018)在《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信任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网络的广泛使用,网络信任成为信任在网络交往中的延伸,但因其自身匿名性、身体缺场等特征,加剧了网络社交的难度,产生了网络信任问题。同时,大学生作为占据网络的主流群体,他们在网络环境下信任状况的好坏、信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关注和探讨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信任问题,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依据国内外网络信任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信任概念、特点及产生机制进行界定分析,并依据马克思主义诚信观、齐美尔信任理论及吉登斯信任理论,对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首先,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陕西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社交信任现状调查。其次,根据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问题的现状,进一步分析问题存在的成因。最后,提出化解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第一,通过对部分大学生问卷的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整体程度不高。无论是意识方面还是行为方面的调查,大学生均表现出网络交往中的高警惕性,网络社交信任存在突出问题。结合当下大学生已出现的网络信任危机行为,从人格信任危机和系统信任危机两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第二,依据目前存在的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现状,认为其危机的成因是:社会环境方面,约束机制的弱化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网络环境方面,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性、网络安全相对性及网络自身的匿名性。大学生自身方面,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的自我呈现、个性特性及道德失范。第三,提出有针对性的化解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危机的对策建议:构建诚信的社会环境、创建有序的网络环境及强化大学生网络信任教育。进而帮助大学生建立一个良性和谐的网络社交环境,培养大学生增强网络信任意识,提升信任鉴别能力,合理对待网络社交。
翟中杰[2](2017)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文中指出当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不仅正在从工业社会向网络社会转变,而且正在从网络社会的初级阶段(如WEB1.0和WEB2.0阶段)向其更高层次——大数据时代和移动互联时代迈进。社会形态的发展与变革对当代高校学生提出新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同时推动高校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新变化,这就直接导致基于现实高校环境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已经无法满足网络时代尚在变化之中的社会要求和教育需求。因此,探索与网络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教育过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主体的必然选择,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来讲,“过程”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核心理论之一,该研究能够推动学界更加清晰地认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结构、运行机理以及背后的矛盾和规律等深层问题;有利于学界进一步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进而实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超越。从实践意义来讲,该研究有助于高校教育者转变教育理念,破除思维定势,避免其运用旧的教育理念指导变化了的教育实践;有助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网络角色,真正建立符合网络社会要求的“主体间”平等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教育者准确把握受教育者的网络思想动态并采取科学的施教方式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就结构与内容而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可分为四大有机组成部分:一是理论框架初步建构与分析,包括第一、二、三、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通过探讨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等主题,为正式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是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理论依归,指明其理论基础与理论借鉴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三章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类型与结构,一方面,按照主体身份、教育互动方式、教育信息流动层级、教育内容表现形式等标准对这一教育过程进行类型划分,另一方面,从不同类型教育过程中归纳和提炼出该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与结构;第四章则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动态运行机理,即明晰该教育过程的运行阶段与环节、多种运行状态以及运行状态的控制思路与方式。上述四章内容初步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及理论分析框架。二是依据理论对现象进行针对性分析。这部分主要指论文第五章,即运用上述理论及分析框架对该教育过程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三是进一步实现理论升华。这一部分主要指论文第六章,即在上文理论建构和现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到“过程”研究的本质层面-----探讨和揭示其矛盾与规律。四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这一部分主要指论文第七章,即从教育理念、教育者权威、课程建设、新模式探索等方面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优化方式和路径。综上所述,研究的核心结论主要包括如下四方面: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从现实到网络的延伸势在必行,但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和教育理念陈旧等原因,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教学双方建立网络联系、开展网络互动、进行评估反馈等阶段或环节均存在一定缺陷,教育过程亟待完善。其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间呈现“相对均势”结构,这与传统教育过程的“非均势”结构有较大差别。在此条件下,教育者低权威性与受教育者高自由度之间的矛盾凸显,教育者必须以更加平等且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施教。事实上,这一教育过程存在诸多类似的新特点、新矛盾、新规律,教育者只有全面认识与掌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优化和完善施教过程。其三,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教育行动改善的前提,而教育权威的确立则是教育理念及行动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二者均为提升教育过程运行效率的突破口。因此,教育者必须从互联网的特殊性出发创新教育理念,在全面审视网络权力结构的基础上重塑教育者网络权威。其四,为了在网络条件下进一步提升教育过程运行效率,不仅要靠教育信息的“一级传播”,而且要充分发挥各类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影响,推动教育信息的“多级传播”。上述研究内容及结论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如下三点:首先,在“类型与结构”一章,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类型进行总结和划分。提出其主要类型可按照主体身份划分为匿名和实名教育过程;按照教育互动方式可划分为基于单向推送、基于追随式互动、基于对等互动的教育过程;按照教育信息流动层级可划分为一级、两级甚至多级教育过程;按照教育内容表现形式可划分为单一媒体、多媒体以及全媒体教育过程。同时,在与高校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结构相比较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已从过去的“非均势”结构转变为“相对均势”结构。其次,在“矛盾与规律”一章,主要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殊性着眼,归纳和凝练出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所差异但却发挥关键性支配作用的具体矛盾和规律。这些矛盾包括:教育者的虚拟社会角色与现实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低权威性与受教育者高自由度之间的矛盾,网络载体非集中化与教育内容价值指向一元化之间的矛盾,教育要求的稳定性与受教育者思想行为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具体规律则包括:教育理念与网络技术同步迭代规律,教育内容表现形式与网络载体动态匹配规律,虚拟外化与现实外化辩证统一规律,施教与受教主体平等互动规律。再次,在“教育过程的优化”一章,提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树立的新型教育理念,即全面网络化理念、用户体验理念、过程迭代理念、“微”教育理念。同时,在借鉴传播学“两级传播”和“多级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建立高校“多级传播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通过多级传播机制的建立,推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直接互动与间接互动相结合,进而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再仅仅局限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过程,而是演变为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过程与生活化的人际影响过程的统一。
黎云[3](2017)在《校园网络常见故障现象及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校园网络已成为全国各个高校所必备的基本信息化设施,为学校教育与科研等提供良好平台,但是随着其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故障出现的频率也在不断攀升。基于此,对校园网络常见的硬件、软件故障现象及对策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管理校园网的建议。
李延舜[4](2017)在《“权威与服从”语境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对人的价值不言而喻,但这个价值更多的指向成年人,“私生活自主”、“私人领域不受侵犯”就是这种权利预设的最好表达。随着未成年人作为权利主体的“被发现”和“被重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作为一项新课题进入学界视野,尤其是亲子关系中的未成年子女隐私权、师生关系中的未成年学生隐私权以及刑事诉讼中的涉案未成年人隐私权。仔细研究这三种类型,可以发现,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警民关系都是一种“权威与服从”关系,并且,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性。反过来,也正是因为这种基于利益一致的预设,“权威与服从”关系变得更加稳固。沿着这个思路推演,似乎对未成年人来讲,独立主张隐私权变得多余,“无须隐瞒”、“透明”的状态才是最好的选择。但事实如何呢?父母、师长无处不在的监控已经导致许多悲剧发生,子女的房间、抽屉被任意检查,学生的纸条和恋爱关系被当场公开,涉案未成年人的过往及细节被肆意挖掘和报道,这些都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利益。在“权威与服从”语境中研究未成年人隐私权必须是个人主义的,将亲子、师生等看作一个整体的“社群主义”、“共同体主义”很容易将个人淹没在集体人格的危险之中,基于利益一致预设的“家长主义”不过是以成人权利话语为中心的利益表达,表面上是为孩子好的行为并不一定最终都是为了孩子的利益。所以,在“权威与服从”语境中谈未成年人隐私权,其出发点实际上是一种“不服从”,即对权威主体的不服从并进而衍生出未成年人的正当隐私权利。但需注意的是,这种不服从的前提是未成年人法律上的合法隐私利益受到了侵害,而非将生活中的任何对立都看作是不服从。以亲子关系为例,父母子女之间经常对立,诸如关于早一些还是晚一些上床睡觉的争执,这种并不是父母权利和子女权利的对立,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判断未成年人隐私权是否受到侵害必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未成年人是否对其隐私享有“合理隐私期待”,二是行为人或者政府机构侵犯隐私的行为是否具有正当依据。这两个方面几乎道尽了未成年人隐私权研究的精髓,父母、师长以及公检法机关的正当权利(权力)与未成年人隐私权无时无刻不处于利益衡量之中,而作为弱势群体、特殊优先保护群体的未成年人,他们的隐私权必须受到法律上的尊重。这种尊重既体现在宣示性的法律原则及法律条文之中,也体现在具体个案的利益衡量之中。曼德拉说过:“没有什么比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更能深刻折射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了”,隐私权关乎着未成年人的自我认同、自我发展、个性养成以及人格尊严,我们必须珍视它。
岳成娥,黄振华,张波,高超,程鸿博[5](2016)在《高校安全教育有效途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安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从高校安全现状出发,提出高校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防范力度,维护校园安全,建设和谐校园,对高校安全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倪波[6](2016)在《从住宅不受侵犯权看高校对学生宿舍的检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比较法来看,住宅的范围早已突破其字面含义扩展至私人空间。住宅不受侵犯权的保护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住宅的认定并无相关具体标准,学界对于住宅的认定一般以居住性标准为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隐私合理期待标准,扩展我国宪法上对住宅的保护范围,将存有争议的属于私人空间的场所纳入保护范围。高校学生宿舍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与学生的隐私联系最为紧密,学生期待其在宿舍中的私人生活不被非法侵扰,学生宿舍理应被视为住宅受到保护。世上没有绝对的权利,住宅不受侵犯权也应该受到限制,但应遵循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程序法定原则等。学生宿舍作为一个群居的场所,较易发生卫生、用电等安全事故,高校需要做好对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但这并不代表其管理行为一定要以限制学生住宅不受侵犯权来进行。在现代化的今天,有非常多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能帮助高校管理好学生宿舍,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无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被视为行政法律关系还是民事法律关系,高校随意进入学生宿舍的检查行为以及对学生宿舍的搜查行为,都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在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候,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单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做到依法治校,用实际行动对学生开展更为生动的法治教育。
周淑曼[7](2016)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校改革开放深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以及高校多种形式的办学格局、多校区的管理模式、后勤社会化管理等,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学习,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的年龄层次、人生阅历、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令狐欢欢[8](2016)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四位一体”模式的构建——以校园内外发生的各类安全危机事件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频繁出现在高校里的校园安全事故以及社会上发生违法违规违道德的暴力事件已屡见不鲜,这对高等教育体制、高校管理方式带来艰巨的挑战。通过"四位一体"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模式,从教育的机制、内容、体系、方式四个维度着手,整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地帮助高校减少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管理成本的投入,使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为构建文明校园、和谐社会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新的实现模式。
刘玉照[9](2015)在《新常态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文中提出当前高校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教育的新常态,办学规模的扩大,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使高校校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尝试提出构建一个和谐的平安校园对策性的建议。
赵文胜[10](2014)在《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竞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将信息化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殊性,特别是信息无国界性的特点,在整个信息化进程中,各国均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公民个人安全的方方面面。适用于真实世界的传统刑法如何服务于虚拟的比特世界,如何利用刑法来保障信息安全是刑法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信息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信息安全的含义、信息安全的技术保障与法律保障的关系、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以及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刑事政策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引言。在简要介绍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对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促进刑事立法,为刑事立法寻找一个科学的刑事政策指导,从而防止出现犯罪化过剩和犯罪化不足的极端局面,为信息安全保障提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刑事立法之路。第二,有助于指导刑事司法,为打击信息犯罪的刑事司法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使刑法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三,有助于繁荣刑法理论,在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刑法适应中国虚拟社会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传统刑法理论在信息时代的发展。第一章,信息安全概述。关于信息的概念,众说纷纭,作者认为“信息是以物质能量在时空中某一不均匀分布的整体形式所表达的物质运动状态和关于运动状态反映的属性。”这一定义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信息的特征。以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主线,可以将人类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依次更迭的5个阶段:信息的原始传播时期、信息的语言传播时期、信息的文字传播时期、信息的机器传播时期、信息的电子传播时期。每一发展时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安全问题。而具有现代含义的信息安全概念是在20年世纪40年代申农创立了信息论之后才被逐渐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此时的人类社会已步入了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电子信息交流时代,正是在这个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安全的概念才突显出其重要性。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信息安全的概念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信息安全涵盖的范围从信息的保密性,拓展到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可用性、信息的可控性和信息的不可否认性等。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经历了通信保密、计算机数据保护两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在进入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阶段。由于互联网发展在地域上的极不平衡,信息强国对于信息弱国已经形成了“信息势差”。居于信息低位势的国家,其传统的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和威胁。因此,国内很多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均认为,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有网络,但没有安全的网络。尽管有分析说,我国的信息安全介于相对安全和轻度不安全之间,但实际上我国信息安全的形势十分严峻,信息安全在我国还任重道远。第二章,信息安全与刑法保障。信息与法律作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其关系甚为密切,两者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安全保障是一个由技术保障、管理保障和法律保障共同构建的多层次复合体系。尽管技术和管理手段可能为信息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但它们并不是可完全信赖的灵丹妙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对抗信息犯罪的前景将是暗淡的。因为技术手段只在有人发起新的攻击前有效,一旦运用新的攻击手段,现有的技术防范便会漏洞百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万无一失的安全防护系统,所有的高技术方法在它们被运用的同时,都几乎立刻遭到黑客的反击,而且,随着系统不断简化,计算机变得更加容易使用,但同时也更容易遭受黑客的攻击。因此,在信息时代,人们往往缺乏安全感,从而会加深对法律的依赖。作者在对各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律是信息安全的最佳保障的观点。同时认为,在刑法理论的研究中,固然应当关注技术因素的介入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变异的可能性,但是,刑法理论关注的是定性评价,而不是技术类型与技术等级,因此,在刑法理论的研究中,在考虑了基本技术因素的情况下,追求的是定性准确,否定性评价程度的合理,而不是过度关注技术介入的程度和技术本身的优劣程度。本章在对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种类和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就所掌握的资料对世界各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刑事法律政策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国际互联网的跨国界性无疑增加了各国在其主权范围内独立调整和管制网上行为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互联网无法管制。各国不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联手打击网络犯罪行为,而且,由于出现了强烈的网络管制的社会要求,各种行之有效的网络管制法律也应运而生了。今天,从立法技术上讲,国际互联网络无法管制的神话已被打破。当然,截至于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制定出有效预防和管束黑客的法律。有鉴于此,各国都在苦思对策,除了从网络安全技术方面加以预防和缉拿黑客外,还加快制定和完善惩治黑客的立法步伐,对黑客的行为加以严格的规范。第三章,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就刑法典的规定而言,我国刑法为信息安全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保障。这种保障主要体现在刑法对危害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的行为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了犯罪化处理。具体到计算机网络而言,刑法从网络的硬件环境到软件环境均提供了相应的保护。当然,这种保护还有一定的缺陷,本章对以下5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网络行为的犯罪化进行了考查。1、网络黑客,泛指一切未经他人允许或授权而侵入其计算机系统的人。对于网络黑客应采取区别对待黑客的刑事政策,普遍实行“思想教育在前,法律制裁在后”的方针,加大对犯罪黑客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黑客组织。2、网络色情,是指通过网络传送色情信息的一种行为和现象。由于我国没有色情犯罪,只有淫秽物品犯罪,因此,对于没有达到淫秽标准的网络色情的传播,刑法应保持谦抑性。与网络色情相对应的有网络性犯罪,它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与性有关的间接、直接的犯罪行为,对于这类犯罪应加强司法合作,加大打击力度。3、信息冗余,是指信息源包含了除了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信息冗余具有巨大的危害性,但刑法对此并没有相应的犯罪化规定,作者认为尽管大量发送垃圾邮件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社会性,但通过技术手段和其他部门法的规制完全可以对其加以控制,目前没有将其纳入到刑法制裁的必要。4、信息欺诈,是指通过互联网工、手机或其他途径,发布虚假信息,以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的行为。信息欺诈是传统诈骗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目前的打击重点不是创制新的罪名,而是强化侦查技术,提高破案率。5、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同时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网络隐私权脱胎于传统隐私权,但同时也具有新的特点。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几乎是一片空白,现阶段,网络隐私权遭到侵害适用解决名誉侵权的法律条款,这种解决方式自然是不妥当的。这种间接保护方式不仅在诉讼上不方便,也不利于受害人寻求司法保护。立法者应对侵犯电子邮件和个人数据的行为进行犯罪化,以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秩序。第四章,建立一个科学的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政策体系。在肯定传统刑法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网络虚拟空间中出现的新问题,正如美国有的学者所指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网络成为一种新型交互方式的时候,计算机犯罪就开始露头。然而试图将现存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加变动地扩展到虚拟空间,却被证明是不成功的。刑事立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刑法规则和理论整体上受到挑战;法益保护的范围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某些刑事立法与社会现实失调。对此,本文提出刑事立法的出路在于:1、刑法对危害信息安全的行为覆盖面偏窄,需要予以适当扩大;2、犯罪构成的设计不合理,需要增加法人犯罪和过失犯罪;3、刑罚设置不合理,应当增设资格刑;4、对罪行轻微者可创设社区处遇制度;5、建议增加计算机渎职犯罪;6、建议修改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7、建议增设盗窃计算机数据罪;8、建议将窃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刑事司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网站交易违禁品和犯罪信息的管理问题、刑事案件管辖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刑事司法的出路在于:1、提高证据的收集、鉴别能力;2、建立合理的刑事法律解释体系;3、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的刑事管辖权的确立。本文最后就我国进入信息社会后的立法需求、立法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信息安全立法应遵循:效益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吸收借鉴原则、适度超前原则和协调原则,制订信息安全统一法,运用多方面的社会手段对信息安全进行必要的维护,加强对网络系统运作的规范,并强化执罚责任追究制度。
二、高校校园网络受外来非法侵入的现状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校园网络受外来非法侵入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任、网络信任的概念 |
2.1.2 网络信任的特点 |
2.2 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诚信观 |
2.2.2 齐美尔信任理论 |
2.2.3 吉登斯信任理论 |
3 网络信任的产生机制及发展 |
3.1 网络信任产生的机制 |
3.1.1 初始信任与快速信任 |
3.1.2 预设性信任 |
3.1.3 网络交往信息产生信任 |
3.1.4 网络社交主体的主观判断 |
3.2 网络信任的发展 |
3.2.1 网络信任的深化 |
3.2.2 网络信任的破裂 |
3.2.3 网络信任的回归 |
4 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存在问题 |
4.1 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现状调查 |
4.1.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
4.1.2 大学生网络社交调查结果分析 |
4.2 大学生网络社交中的人格信任危机 |
4.2.1 大学生网络“杀熟”行为 |
4.2.2 大学生网络从众心理行为 |
4.3 大学生网络社交中的系统信任危机 |
4.3.1 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 |
4.3.2 大学生网络诈骗行为 |
5 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危机的成因 |
5.1 社会环境 |
5.1.1 社会约束机制的弱化 |
5.1.2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
5.2 网络环境 |
5.2.1 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性 |
5.2.2 网络安全的相对性 |
5.2.3 网络自身的匿名性 |
5.3 大学生因素 |
5.3.1 大学生网络社交的自我呈现 |
5.3.2 大学生网络社交的个性特征 |
5.3.3 大学生网络社交的道德失范 |
6 化解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危机的对策 |
6.1 构建诚信的社会环境 |
6.1.1 完善社会信任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
6.1.2 设立第三方保障平台,降低信任风险 |
6.1.3 积极宣传网络诚信教育,规范网络交往 |
6.2 创建有序的网络环境 |
6.2.1 制定明确的网络法律制度 |
6.2.2 提高安全的网络技术保障 |
6.2.3 监控有效的网络信息传播 |
6.3 强化大学生网络信任教育 |
6.3.1 建立大学生校园网络管理体系 |
6.3.2 优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
6.3.3 重视大学生信任心理教育 |
6.3.4 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培养 |
6.3.5 提高大学生信任鉴别意识和能力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1 研究视角拓展 |
1.4.2 内容与观点创新 |
第二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理论依归 |
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思想 |
2.1.2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
2.1.3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与社会关系理论 |
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理论借鉴 |
2.2.1 传播模式及网络传播模式理论 |
2.2.2 网络社会理论 |
2.2.3 青少年网络心理理论 |
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概念及特征 |
2.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三重维度 |
2.3.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概念界定 |
2.3.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特征 |
第三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类型与结构 |
3.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类型 |
3.1.1 按主体身份分类:从匿名到实名 |
3.1.2 按教育互动方式分类:从单向推送到对等互动 |
3.1.3 按教育信息流动层级分类:从一级到多级 |
3.1.4 按教育内容表现形式分类:从单媒体到全媒体 |
3.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
3.2.1 作为“信源”的教育者 |
3.2.2 作为“信宿”的受教育者 |
3.2.3 作为“讯息”的教育目标与内容 |
3.2.4 作为“媒介”的教育载体与方法 |
3.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结构 |
3.3.1 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要素结构及特征 |
3.3.2 高校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非均势”结构 |
3.3.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相对均势”结构 |
第四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动态运行机理 |
4.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阶段与环节 |
4.1.1 前期准备阶段及其环节 |
4.1.2 主体互动阶段及其环节 |
4.1.3 教育评估阶段及其环节 |
4.1.4 过程迭代阶段及其环节 |
4.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状态 |
4.2.1 理想运行状态 |
4.2.2 常规运行状态 |
4.2.3 恶性运行状态 |
4.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控制 |
4.3.1 控制思路:竞争性控制与个性化控制相结合 |
4.3.2 控制方式:多元化基础上的控制规则技术化 |
第五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历程及问题 |
5.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历程 |
5.1.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早期探索期(1994-2001) |
5.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快速成长期(2002-2010) |
5.1.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全面深化期(2011-) |
5.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现存问题 |
5.2.1 准备阶段:网络思想信息获取与分析方式相对单一且低效 |
5.2.2 互动阶段:主体间网络互动关系及互动模式尚待完善 |
5.2.3 评估阶段:针对性的教育评价及其反馈体系不健全 |
5.2.4 迭代阶段:教育过程迭代机制建设的滞后性凸显 |
5.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问题归因 |
5.3.1 核心理论缺失及理论向实践转化渠道不畅 |
5.3.2 部分教育主体在网络条件下固守教育“旧”理念 |
5.3.3 部分受教育者在虚拟与现实环境中形成“双重人格” |
5.3.4 网络载体的形成与发展方式具有双刃剑效应 |
5.3.5 网络社会崛起使校内各主体间交往关系发生变革 |
第六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
6.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
6.1.1 教育者的虚拟社会角色与现实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 |
6.1.2 教育者低权威性与受教育者高自由度之间的矛盾 |
6.1.3 网络载体非集中化与教育内容价值指向一元化之间的矛盾 |
6.1.4 教育要求的稳定性与受教育者思想行为多变性之间的矛盾 |
6.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
6.2.1 教育理念与网络技术同步迭代规律 |
6.2.2 教育内容表现形式与网络载体动态匹配规律 |
6.2.3 虚拟外化与现实外化辩证统一规律 |
6.2.4 施教与受教主体平等互动规律 |
第七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优化 |
7.1 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7.1.1 基点:充分网络化理念 |
7.1.2 主题:用户体验理念 |
7.1.3 核心:过程迭代理念 |
7.1.4 趋势:“微”教育理念 |
7.2 重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 |
7.2.1 塑造教育者网络技术权威 |
7.2.2 塑造教育者网络信息权威 |
7.2.3 塑造教育者网络话语权威 |
7.2.4 塑造教育者网络法定权威 |
7.3 构建系统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
7.3.1 讲求课程完整性:开发精品“慕课” |
7.3.2 推动课程个性化:打造多样“微课” |
7.3.3 注重课程即时性:探索网络“直播课” |
7.4 建立“多级传播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
7.4.1 明晰网络信息多级传播的“先天”优势 |
7.4.2 确立“多级传播式”教育过程的应用渠道 |
7.4.3 完善“多级传播式”教育过程的实践运行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3)校园网络常见故障现象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校园网络常见的硬件故障现象及对策 |
1.1 线路故障 |
1.2 网络设备故障 |
1.3 交换机故障 |
2 校园网常见的软件故障与排查方法 |
2.1 与IP地址配置相关的网络故障 |
2.2 网络环路导致的网络故障问题 |
2.3 病毒造成的网络故障问题 |
3 管理校园网的建议 |
3.1 做好施工资料的保存 |
3.2 做好设备配置数据的备份 |
3.3 做好日常记录, 并进行定期总结 |
4 结语 |
(4)“权威与服从”语境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研究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路径 |
1.文本实证 |
2.体系建构 |
3.个人主义 |
行文结构 |
总论 |
第一章 研究价值 |
第一节 隐私权之于人的价值 |
1、隐私权是一种现代性需要 |
2、隐私权的内在价值 |
3、隐私权的工具价值 |
第二节 隐私权之于“权威与服从”语境中的未成年人价值 |
1、从客观价值论到主观价值论 |
2、心理层面的“自我认同”价值 |
3、“发展”价值 |
第三节 “权威与服从”语境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价值 |
1、权威与服从的多元解读 |
2、“不服从”语境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 |
第二章 “权威与服从”语境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研究困境 |
第一节 现行隐私权法的前提预设与未成年人的背离 |
1、立法理念中的“成年人”预设 |
2、监护人、管理人与未成年人“利益一致”预设 |
第二节 “权威与服从”语境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研究之理论困境 |
一、权利说抑或权益说? |
二、道德权利还是法律权利? |
第三节 “权威与服从”语境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研究之实践困境 |
1、构成要件之缺乏 |
2、法律保护效果之有限 |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起点:“权威与服从”语境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分类 |
第一节 “类型化”的隐私权 |
1、侵权法层面的隐私权 |
2、宪法层面的隐私权 |
小结 |
第二节 “类型化”的未成年人隐私权 |
1、私人事务不受非法公开的未成年人隐私权 |
2、安宁生活不受侵扰的未成年人隐私权 |
3、个人敏感信息不受非法收集、传播、存储、使用的未成年人隐私权 |
4、有限度的自治性隐私权(私生活自主) |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核心:“法律关系”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 |
第一节 从生活关系到法律关系 |
小结 |
第二节 未成年人隐私权立法 |
第三节 未成年人隐私权执法 |
第四节 未成年人隐私权司法 |
1、精神损害赔偿的扩大适用 |
2、引入隐私合理期待规则 |
3、多元化及预防性的责任承担方式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作为法律上受“尊重”的未成年人隐私权 |
第一节 作为“框架性权利”的未成年人隐私权 |
第二节 作为“法律原则”的未成年人隐私权 |
1、实体上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
2、程序上的无令推定、时效以及二次伤害避免原则 |
第三节 作为“程度”的未成年人隐私权 |
第四节 作为需要“利益衡量”的未成年人隐私权 |
分论 |
第一章 未成年人隐私权置于“权威与服从”情境的模型选择 |
1、亲子关系中的未成年子女隐私权 |
2、师生关系中的未成年学生隐私权 |
3、刑事诉讼中的涉案未成年人隐私权 |
第二章 亲子关系中的未成年子女隐私权保护 |
第一节 未成年子女隐私权的提出 |
1、亲子关系的剧烈变革 |
2、未成年子女的隐私意识觉醒 |
第二节 未成年子女隐私权的建构困境及破局 |
1、处于被保护、被抚养地位的未成年子女有无必要享有隐私权 |
2、个人主义理论还是家庭主义理论 |
3、具有起诉功能的独立保护机构的缺失以及诉讼效果的不理想 |
第三节 未成年子女隐私权保护的制度设计 |
1、少年家事法院(庭)的设置 |
2、以宪法和民法的双重保护为主 |
3、非诉程序及指令的设计 |
4、原则与规则的设计 |
第三章 师生关系中的未成年学生隐私权保护 |
第一节 未成年学生隐私权的提出 |
第二节 教育管理中未成年学生隐私权的具体类型 |
一、学籍、档案管理与奖惩中的学生隐私权 |
二、教学管理中的学生隐私权 |
三、学校生活中的学生隐私权 |
四、校园搜查中的学生隐私权 |
第三节 未成年学生隐私权保护的制度设计 |
1、学生隐私权保护的分层与有度 |
2、双罚的设计 |
3、正当程序原则 |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 |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提出 |
一、刑诉中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特殊价值 |
二、刑诉中未成年人隐私权与其他权益的冲突 |
第二节 刑事诉讼各阶段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类型 |
一、侦查阶段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 |
二、审判阶段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 |
三、执行及之后阶段的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 |
第三节 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制度设计 |
一、顶层设计:隐私权入宪 |
二、平衡原则:合理的隐私期待 |
三、实践场所:少年法院(法庭)的建立 |
四、行为规制:责任追究制度 |
五、路径选择:未成年人的权利救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2003-2015 年间28部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条款 |
致谢 |
(5)高校安全教育有效途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安全现状 |
1. 复杂性 |
3. 严重性 |
二、以新媒体手段加强高校安全教育 |
1. 运用新媒体扩大安全教育面,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
2. 采用新媒体手段,设置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安全教育实效 |
3. 利用新媒体改变安全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关系 |
4. 加强防范危险事件能力,打造安全和谐校园 |
(6)从住宅不受侵犯权看高校对学生宿舍的检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住宅不受侵犯权保护的法益 |
一、住宅不受侵犯权概述 |
二、住宅不受侵犯权保护的法益 |
第三章 住宅不受侵犯权之“住宅” |
一、域外对住宅不受侵犯权中住宅的界定 |
二、我国大陆地区对住宅不受侵犯权中住宅的界定 |
(一) 司法解释中对“户”的规定 |
(二) 刑法上非法侵入住宅罪中住宅的界定 |
(三) 宪法上住宅不受侵犯权中住宅的界定 |
三、本文对住宅不受侵犯权中住宅的界定 |
四、高校学生宿舍法律性质分析 |
第四章 住宅不受侵犯权之“不受侵犯” |
一、对“不受侵犯”的理解 |
二、不属于侵犯公民住宅的情形 |
(一) 法定限制 |
(二) 意定限制 |
第五章 对高校检查学生宿舍行为的分析 |
一、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
(一) 特别权利关系说 |
(二) 行政法律关系说 |
(三) 民事法律关系说 |
(四) 双重法律关系说 |
二、对高校检查学生宿舍行为的具体分析 |
(一) 高校对学生宿舍的检查行为分析 |
(二) 高校对学生宿舍的搜查行为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大学生安全教育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安全教育 |
二、消防安全教育 |
三、防盗窃教育 |
四、交通安全教育 |
五、心理安全教育 |
六、自我保护教育 |
(8)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四位一体”模式的构建——以校园内外发生的各类安全危机事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
1.1 频繁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凸显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缺失严重 |
1.2 层出不穷的社会暴力安全危机事件预警高校安全教育的深入思考 |
1.3 花样百出的西方敌对势力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
2 高校安全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2.1 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缺乏预防和引导功能 |
2.2 安全教育职责不清, 导致工作流于形式 |
3.2 教育的内容 (Content) |
3.3 教育的体系 (System) |
(9)新常态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常态下“平安校园”的内涵 |
二、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仍存在安全隐患 |
(二) 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效果有待加强 |
(三) 学生对网络本身的安全认识不够 |
(四) 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校园安全隐患 |
(五) 安全保卫队伍亟待充实 |
三、新常态下平安校园建设的几点对策 |
(一) 增强校园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
(二) 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
(三) 完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 |
(四) 加强学生心理安全教育 |
(五) 强化安保队伍建设 |
(10)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述 |
第一节 信息概述 |
一、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
二、信息的分类 |
三、信息的作用 |
四、信息传播的历史 |
第二节 信息安全的的概念和内容 |
一、信息安全的历史发展 |
二、信息安全的概念 |
第三节 我国的信息安全概况 |
一、我国的信息安全现状 |
二、我国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思维模式 |
第二章 信息安全与刑法保障 |
第一节 信息与法律的关系 |
一、信息系统对法律的影响 |
二、法律对信息系统的反作用 |
第二节 法律在信息安全体系中的作用 |
一、信息安全体系的层次结构 |
二、法律是信息安全的最佳保障 |
第三节 信息安全感的缺失与刑法需求 |
一、信息时代不安全感产生的主要原因 |
二、对信息时代刑法需求的考查 |
第四节 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种类及特征 |
一、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种类 |
二、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特征 |
第五节 各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刑事法律政策概述 |
一、国际社会刑事立法进程概述 |
二、美国政府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法律政策 |
三、欧盟各国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法律政策 |
四、其他国家信息安全的刑事法律政策 |
第三章 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 |
第一节 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 |
一、对信息系统可靠性的保护 |
二、对信息系统保密性的保护 |
三、对信息系统完整性的保护 |
四、对信息系统可用性的保护 |
第二节 对几种网络危害行为犯罪化的刑法考查 |
一、网络黑客 |
二、网络色情 |
三、信息冗余 |
四、信息欺诈 |
五、网络隐私权 |
第四章 建立一个科学的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立法和司法体系 |
第一节 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刑事立法的困境与出路 |
一、刑事立法的困境 |
二、刑事立法的出路 |
第二节 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刑事司法的困境与出路 |
一、刑事司法的困境 |
二、刑事司法的出路 |
第三节 有关信息安全的立法建议 |
一、信息社会的立法需求 |
二、我国信息安全的立法现状 |
三、信息安全的立法原则 |
四、加强我国信息安全的立法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高校校园网络受外来非法侵入的现状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网络社交信任问题研究[D]. 白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 翟中杰.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3]校园网络常见故障现象及对策探讨[J]. 黎云.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7(09)
- [4]“权威与服从”语境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研究[D]. 李延舜. 苏州大学, 2017(04)
- [5]高校安全教育有效途径探索[J]. 岳成娥,黄振华,张波,高超,程鸿博. 新校园(上旬), 2016(07)
- [6]从住宅不受侵犯权看高校对学生宿舍的检查[D]. 倪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7]大学生安全教育之我见[A]. 周淑曼. 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 2016
- [8]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四位一体”模式的构建——以校园内外发生的各类安全危机事件为视角[J]. 令狐欢欢. 价值工程, 2016(01)
- [9]新常态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J]. 刘玉照.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11)
- [10]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D]. 赵文胜. 武汉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