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朝日关系研究动态——关于“任那日本府说”的研究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葛天[1](2020)在《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文中提出汉代朝鲜半岛上的主体民族尚未形成,不能以今天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鲜明的政治分界去认识汉魏时期朝鲜海峡两侧的族群分布。《山海经》《汉书》提示朝鲜半岛南端可能存在倭人,《魏略》明确记载倭人横跨朝鲜海峡。《后汉书》《三国志》直接记载三韩南界未到朝鲜海峡,三韩最南端的渎卢国与倭人接壤,狗邪韩国不是弁辰狗邪国,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任那日本府"的主要统治对象是在朝鲜半岛南端生息繁衍了数百年的倭人,"任那日本府"不是针对外族的殖民统治机构。
刘耀东[2](2020)在《壬辰战争期间明日议和纷争研究》文中认为1592年4月丰臣秀吉授意下的日军发动了对朝鲜王朝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在明朝援军的出援下,最终在1599年日军溃败、彻底撤离朝鲜半岛全境而宣告结束。在史料记载中,对这场战役有着多种称呼,在本论文中则统一称之为“壬辰战争”。壬辰战争爆发之初,由于朝鲜军队长期未经历战火,导致在与日军交战之际惨败。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朝鲜方面决定向宗主国明朝求援;而明朝在综合考虑后,派出军队援助朝鲜。在明朝军队的援助下,帮助朝鲜收复平壤,进而收复江源等四道;然而明朝将士产生了轻敌导致碧蹄馆之役蒙受损失,在综合考虑下议和成为了一种战略构想;日本在长时间的对峙消耗下,也产生了与明军议和的想法,明日议和正式展开。对于明日主导的议和,明、朝、日三方有着各自不同的态度,导致了明日议和过程的曲折。在朝鲜王朝中,作为受侵略一方,在多种情绪的支配下,朝鲜一开始便表现出的是反对态度,但在明朝主和将官的外交压力下,不得已转变了反对议和态度;明朝朝堂之中,在官员的相互指责中,分为了支持议和的主和派和明确反对的主战派,在主和派的主导下,明神宗轻信了主和派及考虑到朝鲜方面的态度,议和开展了四年之久;日本在多种不利条件的制约下,丰臣秀吉虽企图实现议和,却在被欺骗中得不到预期的议和果实。这样的议和注定是失败的,在闹剧中议和破裂,战火重启,虽然战火最终熄灭,东北亚地区重新归于平静,但三方遭受着战争带来的不同影响,这场战争对三国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巨大的。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学界相关研究动态、研究对象的界定、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主要探讨壬辰战争的爆发以及明日议和的始末。壬辰战争爆发后,朝鲜军队一触即溃,明朝接受了朝鲜的救援,在多方面的努力后取得了战果;在胜利的喜悦中,明日双方在碧蹄馆发生遭遇战,这也成为了明日议和的导火索,双方在各自的需求中准备开始议和;议和在双方主和官员的欺瞒下进行,明朝获得错误判断下对丰臣秀吉进行了册封,这与日方的企图相差甚远,议和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第三章,对明朝日三国对明日议和的态度进行分别论述。明日议和持续了四年之久,这期间三国的态度影响着明日议和的进程。作为主导者的明朝,朝堂中分为了对立的两种态度,一直进行着纷扰的争执;朝鲜作为受侵略国家,却迫于外交层面的压力,从最初的坚决拒和发生着态度转变;日本在战局不利中,企图从议和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最终得不到满足之下,重新挑起了战火。第四章中主要论述明日议和失败后对三国不同的短期影响。本章主要从明朝在议和失败后对主和派官员的惩处;朝鲜通过议和加剧的党派斗争以及进一步在党派斗争左右下对王位继承产生的影响;日本在议和的失败中既没能得到渴望的利益,又遭受军事失败后而导致丰臣秀吉的统治衰亡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五章为结论部分,通过概括和归纳,得出本文主要观点,达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王禹耕[3](2020)在《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文中研究指明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Toynbee)是20世纪英国着名的历史学家,是继斯宾格勒(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之后文明形态史观集大成者。其鸿篇巨着《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剧烈反响,曾在欧美掀起汤因比思想高潮。汤因比因此成为美国《时代周刊》(Time)封面人物。在欧美掀起“汤因比热”的同时,汤因比学术思想也遭受到西方史学界的猛烈批判。20世纪50年代,他在欧美的热度逐步退潮。但与此同时,日本却对汤因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者越走越近、频繁互动。大量汤因比着作被引入日本,日本也出现了许多宣传汤因比思想的学者。日本还成立了世界上唯一以汤因比名字命名的民间组织“汤因比市民会”(トインビー市民の会),旨在宣传和发展汤因比思想。在日本人眼中,汤因比已经成为指导二战后日本文明走向的智者。本文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主要利用历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从历史角度解读日本文化心理。这一过程中,不仅探究和考证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各自动因,阐述和分析了互动过程及汤因比与日本知名人士的谈话内容,力求从两者多角度互动的史实和影响上阐明汤因比思想在日本学界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日本历次引入外来文明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透视出日本引进外来文明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因素。为日本文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本文大体分为引言、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从研究缘起着手,就国内外学术界对汤因比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学术价值。正文部分由第一至四章构成。第一章为汤因比及其史学思想。本章着重考察了汤因比的生平经历、家庭环境和主要史学思想。着重阐述了汤因比文明生态史观的主要内容,力求从个人经历和家庭环境两个角度透视出对其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分析汤因比与日本相互关系之前,系统展现出汤因比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后文分析日本引入汤因比思想奠定学理基础。第二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的记述和访问,由两节构成。第一节为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第二节为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试图通过史学考证透视出双方在二战前后对彼此都抱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对汤因比日本印象的分析着重于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形象。因为彼时汤因比对日本文明缺乏直观认识,更多受西方日本观影响。对于汤因比在1929年、1956年及1967年三次访日经历的分析透视出汤因比在二战前后对日本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曾在1929年斥责日本重蹈迦太基的覆辙;又在1956年称赞日本是亚洲的先驱。一贬一褒的区别,其内涵值得深思。同时,二战之后日本对汤因比也展现出截然不同于战前的欢迎,在引进汤因比思想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迫切性。这种态度的反转也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渴求的客观实际。第三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本章旨在从汤因比与日本人士的谈话中透视两者的互动过程。池田大作与汤因比的互动《展望二十一世纪:池田大作与汤因比对谈集》(二十一世纪への対话)早已被国人熟知。然而,在池田大作之外,汤因比还与包括松下幸之助(Matsushita Konosuke)、若泉敬(Wakaizumi Kei)等多名日本社会人士开展过谈话。相比于汤因比的学术理论与访日报道,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对日本社会民众的影响更加深远和广泛,达到了扩大影响、形成日本“汤因比热”的效果。第四章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诠释。通过前两章的考证,笔者分析出日本引进和传播汤因比思想的两条主线。即:第一是汤因比着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第二是汤因比三次访日之旅对日本社会大众的影响。两条主线虽然形式不同,但均以1956年为分界线前后形成巨大差异。在此过程之中,日本涌现出如松本重治(Matumoto Shigeharu)、山本新(Yamamoto Shin)、秀村欣二(Hidemura Shinji)、吉泽五郎(Yoshisawa Goro)等一批富有战后时代性的本土汤因比思想推动者。他们不仅在学术界力主引进汤因比思想,同时也撰写了大量的面向普通民众的汤因比思想通俗读物。同时,通过分析也可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并非全盘吸收,其吸收内容存在着吸收对日本的褒扬而舍弃对日本的批判。在此过程中,势必存在对汤因比言论的刻意误读。第三部分由第五章及结语构成。第五章为日本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文化心理的影响。本章通过阐述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内涵,分析日本在吸收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时存在的文化心理影响因素,透视出日本对外来文明抱有的特殊观点,以及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存在的“自卑-学习-超越-排斥”及“较量-失败-学习-模仿”两个文化心理公式。结语部分从文明交往角度回溯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动机、过程和结果,并从两个文化心理公式角度分析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模式,明晰了日本基本文化心理态度,透视出汤因比思想作为日本战后吸收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一直沿用其文化心理公式,为日本未来国际关系和文明处理行为带来预判性思考。
汤重南,王金林,宋成有[4](2020)在《中国日本史学会与日本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清晰地阐述了中国日本史学会与中国日本史研究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展现了中国日本史学会成立以来日本史研究的状况、特点、成果及创新点,并叙述和总结了中国日本史研究不断出人才、出成果的两大收获。本文不仅对大陆日本史学者的着作、论文做出客观介绍和加以简要的学术评论,而且还首次对台湾地区的日本史研究做了介绍和评述。本文最后对中国日本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做出了冷静、清醒的分析,对某些不良倾向坦率地提出了批评,以及对中国日本史研究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和期许。
蔡凤林[5](2020)在《平成时代日本学界“东亚世界论”研究动态及其表现出的对华社会思潮》文中认为日本古代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大陆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日本古代史和东亚区域历史之间存在的诸多内在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学界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者们提出了将中国、日本和朝鲜历史进行整体把握的"东亚世界论"。在平成时代,日本社会在方方面面表现出与此前历史不同的阶段性及独特性特征,学界需要对应地从各方面进行专题性的回顾与总结。在平成时代,作为研究东亚区域史的重要理论和研究领域,"东亚世界论"继续得到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时代性特征,有必要对此进行梳理、总结。这一工作除了对东亚区域史的深入研究具有推进作用之外,由此还能够了解到平成时代日本社会对华思潮的一个侧面。
冯晓晓[6](2018)在《流入古代日本的新罗移民研究 ——以7-9世纪为中心》文中提出新罗建立于公元前57年,灭亡于935年。关于新罗与日本的最早往来,《三国史记》记载始于公元前50年,《日本书纪》则载于公元前28年。虽然两书记载时间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元前1世纪时,新罗就与日本有所往来。从公元前后至公元9世纪,不断有新罗人主动或被迫移民日本,成为新罗移民的一部分。本文即对公元7至9世纪前后流入古代日本的新罗移民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两个不同阶段移民的原因和在日的生活状况等,并将7-9世纪新罗移民与其他大陆移民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多角度阐述新罗移民对日本和新罗社会的影响。从公元前1世纪中后期起,新罗就与日本有所往来,但是双方关系紧张,且多次发生军事冲突。总体来看,日本占据上风。本文结合《三国史记》和《日本书纪》,分析7世纪之前新罗移民的原因,指出这一时期新罗移民属于被动性移民,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在日本的待遇以及婚姻状况等。从在日待遇来看,新罗移民不及高句丽和百济移民,但是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婚姻状况来看,新罗移民经历了从单一向多元化的发展。7世纪后,新罗移民趋于主动化,其原因既有唐罗战争后,新罗与唐朝关系紧张、新罗国内政治斗争和自然灾害等,又有日本实施积极的政策。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新罗移民纷纷来到日本。为了安置他们,日本专门设置了席田郡、多胡郡、新罗邑以及新罗郡等,于是大批新罗移民以集体聚居的形式定居下来。对于新罗移民,日本不仅实施减免税收和减轻劳役的政策,而且允许一些新罗人在日本做官。此外,日本还采用赐姓的方式,从官员到平民百姓,逐渐扩大赐姓的范围,以进一步稳定社会,维护统治。新罗移民在日本还参与文教事业和宗教活动,包括新罗乐的推广、文学诗歌创作的参与、佛教的推广及新罗神社的发展等,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7-9世纪,众多大陆民众移民日本,主要包括百济、高句丽、新罗和唐朝移民等。其中,百济和高句丽移民数量最多,且均为集团化移民。与之相比,新罗移民和唐朝移民相对零散,数量亦不及他们,赴日后各自发展亦有差异。在任官方面,高句丽与新罗移民均不占优势,仅有少数官员进入日本上层权力中心,大多是中下级官员。但从文学或史学来看,部分新罗移民才华横溢,汉文水平较高,颇受日本上层重视,曾参与日本文学编纂和创作工作,促进了日本文学的发展。相较而言,高句丽移民在文学方面参与人数较少,影响自然有限。与百济移民相比,新罗移民在诸多方面都处于下风,如赐姓、任官等。但是,日本也没有完全优待百济移民,违反日本法律的百济人,即使是百济王室后裔,日本还是会予以贬官、判刑或流放处罚。与唐朝移民相比,无论是任官赐姓还是经济待遇,新罗移民与其有许多相似之处。诚然,与其他大陆移民相比,新罗移民人数较少,但对日本和新罗社会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日本来看,新罗移民身份复杂,有技术型人才,也有知识型人才,因而他们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新罗来看,人口的流失不利于新罗社会的发展。
王欣媛[7](2018)在《高句丽“南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句丽(公元前37年-668年)是汉唐时期活跃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民族政权,国祚七世纪有余。高句丽政权诞生于浑江流域,发展于鸭绿江流域,辉煌壮大于大同江流域,其政权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壮大历程。在全面搜集高句丽扩张和发展的文献及考古资料基础上,借助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将高句丽的发展态势整体归纳为“南进”。论文对高句丽“南进”所涉及的史实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进而勾勒出前后七个世纪有余的高句丽“南进”历程及所涉及的历史脉络。依据本文的探讨内容和体例结构,文章共分为七大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关于高句丽“南进”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对研究内容及整体思路做以概括,归纳了研究重点、研究难点,另外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内容。第一章为高句丽“南进”建国及首次迁都。公元前37年至公元一世纪初,高句丽建立了政权并首次迁都。这一章分析了高句丽“南进”建国历程,从方位上确定了“南进”建国的起点、终点以及具体的分阶段行进路线。另外针对高句丽首次迁都事件,剖析了高句丽的东南迁都心态。高句丽建国及迁都的“南进”选择,体现的是被动应对与主动选择的结合。结合高句丽统治阶层沸流、温祚南下建立百济政权,以及陕父去之南韩事件类比分析,高句丽“南进”发展有着一定的必然性。第二章为高句丽外延扩张中的“南进”。公元一世纪中叶至二世纪末期为高句丽外延扩张时期。这一时期,高句丽对于国家发展战略并无明确的认知,呈向四至发展的模式,这其中包含“南进”发展。高句丽向北稳固夫余政权,向东南部征讨秽貊诸部继而“南进”岭东之地,又“西进”向辽东地区掳掠。高句丽的外延扩张呈分阶段进行,从而使其对四至情况有所认知,亦是确立“南进”发展战略的探索。第三章为高句丽“南进”战略的确立。公元二世纪末期至四世纪中后期,为高句丽对国家发展战略确立的时期,这一阶段高句丽先后确立了“西进”与“南进”战略。高句丽西部前后嬗替存在着强大的势力,对于高句丽“南进”战略的确立至关重要。公孙氏雄张海东的案例是对高句丽确立“西进”战略的启蒙,高句丽意欲“西进”辽东扩张,却遭致曹魏及慕容氏政权的相继征讨,在“西进”受挫并结合国家发展政治诉求下确立了“南进”战略。“西进”与“南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辩证统一体,“西进”是对“南进”发展牵制的同时,亦包含着对“南进”的思考。第四章为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及第二次迁都。公元四世纪中后期至五世纪末期,是高句丽“南进”发展的极盛时代。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扩张,遭至百济“北进”抵抗。直至好太王即位后,取得了“南进”的极大胜利,获得了新罗的依附,击败了百济与倭的联盟,并将倭的势力清出朝鲜半岛。至长寿王时期,迁都平壤,巩固了“南进”的成果,并通过向南北朝朝贡构筑了“南进”外交体系,结合以军事征讨,占据了百济的汉江流域,达到了“南进”发展的顶峰阶段。第五章为高句丽“南进”的阻滞及尾声。公元五世纪末期至七世纪中后期,是高句丽“南进”发展的阻滞期。高句丽“南进”发展,遭遇百济与新罗结盟抵制,“南进”发展受到阻滞。进入六世纪以来,高句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矛盾激化,西北部军事紧张。至六世纪中叶,百济、新罗联军占据高句丽汉江流域,致使“南进”遭受巨大挫折,高句丽“南进”发展随之陷入僵局。隋、唐建立大一统王朝,确立了新的东北亚格局,而对高句丽的相继征讨使“南进”发展进入尾声阶段。第六章为高句丽“南进”的反思。与高句丽陆地“南进”同时,海洋“南进”亦存在,高句丽海洋“南进”配合以陆地扩张,表现为黄海海域控制范围的不断向南扩大。高句丽“南进”表现为军事的南征以及疆域的南拓,但实质上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目标。军事“南进”的同时亦有思想文化的南传,文化的趋同以及高句丽的“南进”战争是为统一新罗的先期尝试。同时“南进”绵延了高句丽的国祚亦是导致其灭亡的诱因。
黄泓泰[8](2017)在《瀛海撷英—日本学者研究云南中古史一百年》文中提出早在20世纪初,日本学者太田保一郎就对南诏制度与唐朝关系展开了研究,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百年来,日本对云南中古史的研究经历了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学术贡献。可是无论日本还是中国均没有对日本研究云南的百年历程做过系统的梳理、总结与研究。本研究课题,着重对百年来,日本对云南中古史的研究作一系统的梳理、归纳、分析与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弥补久缺的遗憾,对促进中日学术交流有所裨益。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期间以前嶋信次、铃木俊等人为首对云南的历史地理作了的实证研究。60年代期间由于受到西方“南诏泰族国家论”的影响,对于云南古代各民族族源体系的研究成为当时日本学界的研究潮流,吸引了松本信广、牧野巽、白鸟芳郎、藤泽义美等重要学人,研究领域涉及云南“滇”、“哀牢”、“焚”、“爨”等古代民族源流、南诏族属、乌白蛮问题、白族起源与形成等问题。此后,藤泽义美、牧野修二等日本学者逐渐由云南古代民族的问题转向南诏、大理国政治制度史以及唐代西南边疆史的研究。70年代由于台湾方面出版发行了有关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艺术史资料,该时期日本学界亦随之出现了一批对南诏大理国美术史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日双方学术交流日趋频繁,林谦一郎、立石谦次等年轻学者到云南访学进一步推进了云南历史的研究,在吸取了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的同时,基于日本东南亚史研究的发展,“照叶树林文化”论、“驿市国家”论、“曼荼罗国家”论等一系列新的理论体系被运用到云南历史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于国内的论见,对云南中古史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提出了独到的新见解,为推进云南历史文化的研究做出了贡献。随着新史学的兴起和后现代主义的作用下,日本学界对于云南历史的研究也逐渐碎片化、多元化,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被大量引入这一领域,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和几代日本学人的探索,已经累积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本文围绕日本学术界研究云南中古史的成果,以史学史的研究角度,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述评。由于日本方面的研究是将云南置于东南亚世界的范畴内讨论,这与战前日本东洋史以周边视角出发构建中国周边历史的研究倾向类似,容易割裂云南中古史与中国历史的整体联系,本文将这些研究成果重新置于云南中古史的讨论范畴内,借此从中国历史整体性理论出发,将云南历史研究与日本东南亚视野下的云南历史研究进行对比研究。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①历史地理学研究;②民族族源问题研究;③云南中古时期的历史过程研究;④南诏大理国政治制度史研究;⑤云南中古史的其他问题。在研究中特别注意三个层次:一是结合当时学术研究的大背景就日本诸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尽量体现其研究的学术脉络和研究特色;二是与中国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对比校正,分析其中的异同,探讨中日学术研究间的相互影响;三是在中日研究比较的基础之上,展现其笔下研究客体——对云南中古史认知的本貌,并就其观点、结论作出笔者自己的学术判断。通过百年来日本对云南中古史研究的学术总结,我们看到中日学术交流日益加深、相互了解、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必将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将云南中古史研究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云南历史的研究,将在中日学术交流中,在世界学术界的交流中,一定能开拓新领域,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成果。
孙炜冉[9](2016)在《高句丽诸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句丽(前37—668)是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最为重要的地方藩属政权,因此,高句丽史是中国东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而高句丽诸王及相关史事则是研究高句丽史的重要议题,围绕在高句丽诸王身上许多历史谜团至今仍是学界争执不休的焦点,包括诸王名号、世系、辈分、亲缘关系在内的分歧贯穿于正史高句丽传及《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中,亟待整体性的分析和疏证,以全景式鸟瞰高句丽的王权变化、王位更迭、王号的出现和演进等。除对高句丽诸王其人的考证外,以诸王为中心,其当政期间高句丽国家政治的变化和发展也都与国王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本论文着力考量的对象和内容。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疏证和考辨,可以较为全面系统的透视高句丽国家政治和政权的发展变化情况,深刻解读高句丽国家政治历史发展的渐进过程。以历史发展过程为背景,本论文共分五章对高句丽诸王及相关史事予以探讨:第一章是探讨高句丽王族的来源情况。研究高句丽诸王及相关问题,则首先要追本溯源厘清高句丽王族的源出和民族属性,找出其文化源流之所在。本部分以高句丽建国神话和始祖神话为考辨重点,分析高句丽民族的文化本体及与周边民族,尤其是与华夏民族的亲密联系,通过高句丽王姓的变化,诠释高句丽民族文化源出于华夏文化的过程。第二章是对高句丽前五位国王的考证。从东明圣王到慕本王的前五王是高句丽早期历史阶段,以东明圣王、琉璃明王和大武神王前三位国王的史事考证为重点,分析了高句丽建国、迁都及政权巩固,这是高句丽史的初创期,国号亦有一个从卒本夫余到高句丽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反映了高句丽政权经历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第三章是对高句丽太祖大王到故国原王共十一位国王的考证。围绕在太祖大王、次大王及新大王身上关于王号、在位时间、亲缘关系等谜团一直以来是困扰学界的重要问题,对于该问题的重新考证是本部分的重点。而从故国川王到烽上王时期的历史,则是高句丽内部五部权力纷争和抗衡的重要阶段,部权和王权的角逐决定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及王权掌控的逐步强化,而高句丽王直接掌控的“桂娄部”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才真正建立。第四章是对安臧王到宝臧王共七位国王的考证。该阶段是高句丽国家衰亡没落的时期,从诸王情况来看,相比较前一阶段,此时的高句丽诸王执政能力逐渐下滑,表现在对外发展策略上异常迟缓与平庸,这也加速了王权的旁落,最终造成国家的败亡。而高句丽王室则悉数移民中原内地,逐渐融入华夏民族行列。第五章是综合前面的论述,对高句丽诸王问题的整体思考。明确解决四个问题,即:高句丽的王系世次情况、高句丽的王位继承方式、高句丽的王号以及集安地区高句丽王陵墓主人的身份认定。
耿黎[10](2016)在《好太王碑拓本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好太王碑拓本分类研究》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好太王碑的捶拓与研究。1877年(光绪三年)关月山在通沟发现了好太王碑,经过火焚除苔,1880年(光绪六年)以后出现完整拓本。学者们开始对好太王碑进行研究,从文字考释到历史研究,经过了百余年,取得了许多成果。近年来,学者们陆续发现一些好太王碑拓本,经过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双勾本(双勾加墨本)、拓本(包括石灰涂抹前后的拓本)、摹刻本等。第二部分好太王碑早期拓本,是指1900年以前出现的拓本,如酒旬景信双勾加墨本、水谷悌二郎藏本、台湾藏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对这些拓本的纸张、墨色、文字状况、保存情况及其年代进行说明与讨论。第三部分石灰涂抹后的好太王碑拓本。好太王碑石灰涂抹的时间目前还有分歧,我们用照片和文献记录证明是1900年以后开始的。石灰涂抹后对碑石文字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对拓本也产生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杨守敬双勾本的出现和特点。第四部分石灰剥落后的好太王碑拓本,时间在1930年前后。石灰剥落后好太王碑拓本主要有吕耀东捐赠本、张明善拓本、周云台拓本。后两种是新中国成立后捶拓的,用纸、用墨、技法,各有特点。第五部分好太王碑拓本研究与编年。学者们根据发表的拓本、图片和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分类和编年,如中国学者王健群、朴真爽、耿铁华、徐建新,日本学者水谷悌二郎、李进熙、武田幸男等他们之间的分歧很大。原因在于学者们对拓本的认识不同,不仅定名不同,对纸墨、文字、技法等方面的认识也不相同,对于石灰涂抹的目的、影响的看法更不相同。为此,我们将拓本分为4个时期:早期拓本,石灰涂抹时期拓本,石灰剥落后的拓本,新中国成立后的拓本。对所涉及的拓本作简要的说明。本文在尊重前辈学者的基础上,赞同并引用了一些学者的观点,如好太王碑发现时间在1877年(光绪三年),火焚除苔、石灰涂抹等意见。对于一些拓本的评价和年代则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杨守敬藏本、内藤湖南藏本、辽宁省博物馆藏本等。而对1880年—2015年期间所能见到的拓本图片和资料进行研究,提出来以上4期分法则与各位前辈有所不同。当然,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很准确,错误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古代朝日关系研究动态——关于“任那日本府说”的研究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朝日关系研究动态——关于“任那日本府说”的研究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2)壬辰战争期间明日议和纷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学界相关研究动态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壬辰战争的爆发与明日议和的开展 |
2.1 壬辰战争的爆发及明朝的出援 |
2.1.1 日军的入侵与朝鲜的溃败 |
2.1.2 明朝的出援与沈惟敬赴朝 |
2.1.3 明军收复平壤与江原等地 |
2.2 明日议和的起因 |
2.2.1 明朝与日本的碧蹄馆之役 |
2.2.2 明军面临的现实掣肘问题 |
2.2.3 日本投出的议和书信 |
2.3 明日议和的进程 |
2.3.1 明日议和条件的提出 |
2.3.2 内藤如安入明与明朝准封 |
2.3.3 丰臣秀吉拒封 |
第三章 明朝日三国的议和态度 |
3.1 明朝的和议之争 |
3.1.1 明朝主战派对议和的反对 |
3.1.2 石星等主和派坚持与明朝准封 |
3.2 朝鲜的拒和与转变 |
3.2.1 朝鲜拒和及原因 |
3.2.2 朝鲜拒和态度的转变 |
3.3 日本的请封 |
3.3.1 日军的请封背景 |
3.3.2 日本请封的利益诉求 |
第四章 明日议和结局及影响 |
4.1 明朝狱案的爆发 |
4.1.1 石星的入狱 |
4.1.2 沈惟敬的被捕 |
4.1.3 议和失败导致的明朝狱案 |
4.2 朝鲜党争的加剧 |
4.2.1 明日议和期间的党争 |
4.2.2 党争的加深与王位的更替 |
4.3 日本丰臣氏统治的衰亡 |
4.3.1 明日议和失败及丰臣秀吉的死亡 |
4.3.2 丰臣氏家臣的对立与政权的衰亡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成果 |
(3)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汤因比史学思想内容研究 |
(二)《历史研究》相关研究 |
(三)汤因比宗教思想研究 |
(四)关于汤因比中国观的研究 |
(五)关于汤因比的其他研究 |
(六)日本对汤因比的研究 |
(七)日本与汤因比互动关系的研究 |
第一章 汤因比及主要史学思想 |
1.1 汤因比生平及主要经历 |
1.1.1 汤因比的家族 |
1.1.2 汤因比的父母 |
1.1.3 汤因比生平 |
1.2 汤因比主要史学思想 |
1.2.1 汤因比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
1.2.2 汤因比宗教观的主要内容 |
1.2.3 汤因比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
1.2.4 汤因比和平观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汤因比对日本的记述和访问 |
2.1 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 |
2.1.1 《历史研究》中的日本形象 |
2.1.2 其他着述中的日本形象 |
2.2 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 |
2.2.1 斥责日本侵略:汤因比第一次访问日本 |
2.2.2 重塑日本自信:汤因比第二次访问日本 |
2.2.3 登上日本神坛:汤因比第三次访问日本 |
第三章 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 |
3.1 汤因比与松下幸之助的谈话: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
3.2 汤因比与若泉敬的谈话:对青年困惑的解答 |
3.3 汤因比与松冈纪雄的谈话:对日本发展的建议 |
3.4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的谈话:对东方文明的展望 |
第四章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解读 |
4.1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 |
4.2 日本关于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
4.2.1 日本学术界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与评价 |
4.2.2 日本民间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
4.3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解读与价值判定 |
第五章 日本吸收外来文明中的本土文化心理影响 |
5.1 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 |
5.1.1 心理史学 |
5.1.2 文化心理学 |
5.2 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及其特点 |
5.2.1 日本对中国文明的吸收 |
5.2.2 日本对西方文明的吸收 |
5.3 文明吸收特点及文化心理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中国日本史学会与日本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日本史学会的成立及主要活动 |
(一)推进面向日本史教学、研究的基础性着作的编纂和出版 |
(二)编纂出版《日本史辞典》 |
(三)组织我国学者撰着《东亚中的日本历史》并在日出版发行 |
(四)举办了中日大化改新国际学术研讨会 |
(五)组织学会年会、专题学术讨论会并出版论文集 |
二中国日本史研究的突飞猛进 |
(一)我国日本史研究机构和有关刊物 |
(二)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和有待开拓的领域 |
1. 通史和断代史 |
2. 日本古代史的课题研究进展 |
3. 近现代史的课题研究进展 |
三全新发展时期的中国日本史研究 |
(一)新要素和研究布局 |
(二)通史和日本古代史研究成果 |
1. 日本通史 |
2. 日本古代史 |
(三)日本近现代史研究成果 |
1. 断代史 |
2. 近现代日本政治、外交史研究 |
3. 日本近代化研究 |
4. 近现代日本经济史研究 |
5. 日本近代思想史研究 |
6. 中日关系史研究 |
7. 近现代文化教育、文学史研究 |
8. 战时日本和抗日战争史研究 |
9. 东亚视野下的日本史研究 |
1 0. 资料集和工具书编辑和出版取得新进展 |
结语新时代中国特色日本史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
(5)平成时代日本学界“东亚世界论”研究动态及其表现出的对华社会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平成时代日本学界“东亚世界论”研究动态 |
三.从平成时代“东亚世界论”研究动态看当代日本对华社会思潮的一个侧面 |
四、结语 |
(6)流入古代日本的新罗移民研究 ——以7-9世纪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7世纪之前日本列岛的新罗移民 |
第一节 关于日本最早的新罗移民神话传说 |
第二节 7世纪之前日本列岛的新罗移民 |
一、7世纪之前新罗与日本列岛的关系 |
二、赴日新罗移民 |
小结 |
第二章 7-9世纪赴日新罗移民 |
第一节 新罗移民的原因 |
一、当时国际关系 |
二、新罗国内因素 |
三、日本的政策 |
第二节 新罗移民社会 |
一、7到8世纪末新罗移民 |
二、9世纪新罗移民 |
第三节 移民的主要活动事迹 |
一、文教事业 |
二、宗教活动 |
小结 |
第三章 7-9世纪新罗移民与其他大陆移民对比研究 |
第一节 新罗移民与高句丽、百济移民 |
一、新罗移民与高句丽移民 |
二、新罗移民与百济移民 |
第二节 新罗移民与唐朝移民 |
一、赐姓任官 |
二、经济待遇 |
小结 |
第四章 新罗移民对日本和新罗的影响 |
第一节 新罗移民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
一、政治方面 |
二、经济方面 |
三、文化方面 |
四、宗教方面 |
第二节 新罗移民对新罗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高句丽“南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重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高句丽“南进”建国及首次迁都 |
第一节 高句丽的建国传说与“南进”建国 |
一、高句丽的建国传说 |
二、高句丽建国传说中的“南进”因子 |
第二节 高句丽“南进”建国位置及路线考证 |
一、“南进”建国的起点 |
二、“南进”建国的终点 |
三、“南进”建国的路线 |
第三节 高句丽首次“南进”迁都 |
一、高句丽迁都背景及事件分析 |
二、偶然性与必然性结合下的高句丽东南迁都 |
第四节 高句丽统治阶层的“南进”选择 |
一、沸流、温祚“南进”与百济建立 |
二、陕父“南进” |
第二章 高句丽外延扩张中的“南进” |
第一节 高句丽处理与北部夫余政权的关系 |
一、夫余对高句丽的用兵 |
二、高句丽征服稳定夫余政权 |
第二节 高句丽“南进”扩张发展 |
一、高句丽对东南秽貊部的征讨 |
二、崔理乐浪政权的建立与性质 |
三、高句丽“南进”征服崔理政权 |
四、高句丽“南进”对岭东地区的蚕食 |
第三节 高句丽“西进”辽东郡的扩张 |
一、东汉王朝东北边疆管控下的高句丽发展 |
二、高句丽对辽东郡的寇钞 |
第三章 高句丽“南进”战略的确立 |
第一节 公孙氏雄张海东与高句丽西、南两线发展 |
一、公孙氏政权雄张海东 |
二、公孙氏的东北经略:高句丽“西进”“北进”无望 |
三、公孙氏的朝鲜半岛经略:高句丽“南进”的阻滞 |
第二节 曹魏毋丘俭之战对高句丽发展的挫败 |
一、高句丽“西进”战略的形成及发展 |
二、毋丘俭的征讨与高句丽“西进”受挫 |
第三节 高句丽与慕容氏的辽东之争:“南进”战略的确立与牵制 |
一、西晋时期高句丽与前燕慕容氏的发展 |
二、高句丽“南进”占据乐浪、带方郡 |
三、高句丽西部势力对“南进”的牵制 |
四、高句丽“南进”与“西进”的辩证关系 |
第四章 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与第二次迁都 |
第一节 高句丽“南进”与朝鲜半岛势力的交涉 |
一、朝鲜半岛的南部势力 |
二、高句丽“南进”与百济“北进”的冲突 |
三、高句丽“南进”与朝鲜半岛势力的重组 |
第二节 好太王“南进”称霸朝鲜半岛 |
一、好太王其人及其“南进”理念 |
二、好太王的“南进”称霸战争 |
三、好太王“西进”辽东与“南进”的关系 |
第三节 长寿王“南进”迁都平壤 |
一、“南进”视角下的迁都平壤 |
二、长寿王的外交“南进”构筑 |
三、长寿王的军事征讨及“南进”顶峰 |
第五章 高句丽“南进”的阻滞及尾声 |
第一节 百济、新罗同盟对高句丽“南进”的抵制 |
一、百济、新罗结成抵制高句丽“南进”同盟 |
二、高句丽与百济、新罗同盟间的对抗 |
三、高句丽“南进”的挫败:汉江流域的陷落 |
第二节 朝鲜半岛三国鼎峙格局下的“南进”僵持 |
一、百济圣王时代的中兴 |
二、新罗真兴王时代的崛起 |
三、三国对峙格局下的高句丽“南进”僵持 |
四、新罗真兴王北拓与高句丽南部疆域的收缩 |
第三节 隋、唐王朝东北亚秩序构建下高句丽“南进”的牵制及尾声 |
一、公元七世纪的朝鲜半岛格局 |
二、隋朝东北亚经略下高句丽“南进”的牵制 |
三、唐朝的朝鲜半岛决策及高句丽“南进”的终结 |
第六章 高句丽“南进”的反思 |
第一节 高句丽海洋“南进”的构想 |
一、高句丽的海上力量 |
二、高句丽的海洋“南进” |
第二节 高句丽“南进”的实质与影响 |
一、高句丽“南进”的实质 |
二、高句丽“南进”思想、文化的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8)瀛海撷英—日本学者研究云南中古史一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由 |
研究背景 |
研究旨趣 |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日本学界对中古时期云南历史地理的研究 |
第一节 日本诸学人对六诏地理的考释 |
第二节 日本学界历史自然地理研究——以盐矿为中心 |
第三节 关于云南中古时期的历史地理研究的其他问题 |
一、“云南”地名沿革变化 |
二、爨部地名考释 |
三、“赕”“睑”之辨 |
第二章 日本学界关于云南中古时期的族属研究 |
第一节 日本学者关于哀牢族属的研究兼论南诏泰族论 |
第二节 白鸟芳郎与牧野巽关于南诏族源的论辩 |
一、白鸟、牧野二人从语言系统探讨乌蛮、白蛮、民家等族属问题 |
二、牧野巽的民家汉化研究与僰人非僰夷论 |
三、白鸟芳郎的民族转化融合论与其治学生涯中的转变 |
第三节 日本学界关于白族族源的研究 |
一、藤泽义美的白族族源研究——古代云南文化孕育出的土着说 |
二、古代洱海人的创说——林谦一郎论白族的形成 |
第三章 日本学界之唐宋时期云南历史的研究 |
第一节 日本学界的“南诏前史”研究 |
一、藤泽义美的唐朝经营史研究 |
二、日本学人对隋唐时期云南诸部族的研究 |
第二节 日本学界对“南诏成立史”的研究 |
一、日本学者对张虔陀事件、天宝战争、南诏反唐的看法 |
二、云南地区初期国家形成论 |
三、日本学界关于南诏弃蕃再归唐与贞元之盟的研究 |
第三节 日本学界对南诏后期对外远征及其王权统治构造的研究 |
一、林谦一郎、立石谦次二人对于王嵯巅入寇成都事件的不同看法 |
二、对于丰佑、世隆时期的对外军事远征的研究 |
三、南诏末期的求亲与唐朝的和蕃公主 |
第四节 日本学界关于大理国史的研究 |
一、林谦一郎的大理国史研究视角 |
二、日本学者关于段氏的研究 |
第四章 日本学界之南诏大理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
第一节 藤泽义美的《南诏历代重臣表》 |
第二节 日本学者对南诏官制的研究 |
第三节 日本学界对南诏大理国统治制度的研究——以驿市国家、点线国家制为中心 |
第五章 日本学界之云南中古史各论 |
第一节 日本学界关于云南中古史史料学的研究 |
一、金石类 |
二、第三方史料 |
三、明清史料系统辨析与释读 |
四、日本方面的史料、文献以及学术论文的网络数据化 |
第二节 日本学界关于云南中古时期的宗教文化史研究 |
结语 |
一、“远近高低”——中日云南中古史研究的不同 |
二、实证主义之风——中日云南中古史研究的相同点 |
三、日本学界之云南中古史研究的困境与迷思 |
四、相得益彰——中日学术交流促进云南研究更上层楼 |
附录一 藤泽义美的南诏史研究—《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述评 |
一、《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章节内容概述 |
二、《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与日本的南诏史研究 |
三、《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一书的缺憾与不足 |
附录二 部分日本学者学术小传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高句丽诸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研究目标 |
第一章 高句丽建国神话与王族来源 |
第一节 “两个高句丽”及“东明神话”辨析 |
一、丁谦“两个高句丽”观点的提出 |
二、金毓黻关于“两个高句丽”的考证 |
三、“两个高句丽”问题的学术衍伸 |
四、“东明神话”与“槁离国”辨析 |
第二节 高句丽建国神话的来源 |
一、朱蒙卵生神话的来源 |
二、朱蒙善弓矢传说的来源 |
三、“朱蒙”之名的由来 |
四、高句丽建国神话的形成时间考论 |
第三节 高句丽王姓从“解”到“高”的变化 |
一、高句丽王室初期以“解”为姓 |
二、高句丽王姓从“解”到“高”的变化原因 |
第二章 “解”姓时代的高句丽诸王 |
第一节 “驺”与“邹牟”考辨 |
一、《汉书·王莽传》高句丽侯驺记事的再辨析 |
二、高句丽侯驺的身份认定 |
三、驺(朱蒙)被杀对高句丽的影响 |
第二节 琉璃明王迁都国内与稳定政权 |
一、琉璃明王继位前后内外交困的高句丽政局 |
二、琉璃明王迁都位置考 |
三、鹘川离宫与豆谷离宫考 |
四、残酷的王位争斗 |
第三节 大武神王与高句丽建国称王 |
一、“莫来”与“十七世孙”之辨 |
二、从卒本夫余到高句丽王国 |
三、大武神王与夫余的战争 |
四、辽东太守围困“尉那岩城”之辨 |
第三章 崛起时代的高句丽诸王 |
第一节 高句丽太祖大王、次大王和新大王的王号及在位时间考 |
一、太祖大王、次大王和新大王的相关研究 |
二、太祖大王的卒年考 |
三、遂成和伯固的亲缘关系及在位时间考 |
四、太祖大王、次大王和新大王王号考 |
第二节 从涓奴部到桂娄部的高句丽王权转变 |
一、故国川王的在位时间 |
二、山上王继位及王位在桂娄部与消奴部之间的嬗变 |
三、“国内城”与“尉那岩城”的关系 |
第三节 高句丽“三川王”对旧疆的收复 |
一、东川王对西部疆域收复的失败 |
二、东川王对东部疆域的稳定和固守 |
三、中川王对中部疆域的恢复和巩固 |
四、西川王对西部疆域的恢复和巩固 |
第四节 美川王与故国原王对高句丽发展方向的调整 |
一、美川王的对外军事扩张 |
二、美川王与慕容氏的军事对抗及其失败 |
三、故国原王时期慕容氏对高句丽的军事威慑 |
四、故国原王对百济的军事行动 |
第四章 衰落时代的高句丽诸王 |
第一节 安臧王对外发展策略的失败及王权危机 |
一、“江法盛”事件及影响 |
二、安臧王的挽救政策及其失败 |
三、安臧王的被杀 |
四、高句丽内部“北征派”与“南征派”的博弈 |
第二节 高句丽后期王权的衰落 |
一、安原王优柔寡断的对外态度 |
二、阳原王的继位斗争 |
三、阳原王的对外策略转变 |
四、平原王改“南进”为“北进”的策略转变 |
第三节 高句丽王族的归宿 |
一、沦为傀儡的末王高藏 |
二、高藏入唐述论 |
三、高藏子嗣情况 |
第五章 高句丽诸王相关问题的思考 |
第一节 高句丽的王系世次情况 |
一、高句丽王系世次的新考订 |
二、中国正史及《三国史记》中高句丽诸王记事的差异 |
第二节 高句丽的王位继承方式 |
一、高句丽王位的三种继承方式 |
二、高句丽诸王的血统 |
三、高句丽的王储制度 |
第三节 高句丽的王号问题 |
一、高句丽王号疑问的缘起 |
二、广开土王王号分析 |
三、历代高句丽王号分析 |
四、高句丽王号佚失的原因 |
第四节 集安高句丽王陵的认定 |
一、归葬于国内城地区的高句丽王认定 |
二、集安高句丽王陵的认定及其原则 |
三、诸王与王陵的对应认定 |
结语 |
附录: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主要参考资料 |
后记 |
(10)好太王碑拓本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目的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一、好太王碑的捶拓与研究 |
(一) 好太王碑的发现与捶拓 |
(二) 好太王碑研究历程 |
(三) 好太王碑拓本分类与研究状况 |
二、好太王碑早期拓本 |
(一) 酒匂景信双勾加墨本 |
(二) 水谷悌二郎藏本 |
(三) 台湾藏好太王碑拓本 |
(四)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好太王碑拓本 |
三、石灰涂抹后的好太王碑拓本 |
(一) 关于石灰涂抹的问题 |
(二) 石灰涂抹后的拓本 |
(三) 杨守敬的双勾本 |
四、石灰剥落后的好太王碑拓本 |
(一) 石灰剥落后好太王碑的捶拓及拓本流行 |
(二) 吕耀东捐赠本 |
(三) 张明善拓本 |
(四) 周云台拓本 |
五、好太王碑拓本研究与编年 |
(一) 中外学者的拓本编年 |
(二) 早期拓本(1880—1900年) |
(三) 石灰涂抹时期拓本(1900—1930年) |
(四) 石灰剥落后的拓本(1930—1950年) |
(五) 新中国成立后的拓本(1950—2015年)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古代朝日关系研究动态——关于“任那日本府说”的研究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J]. 葛天.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20(00)
- [2]壬辰战争期间明日议和纷争研究[D]. 刘耀东. 延边大学, 2020(07)
- [3]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D]. 王禹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中国日本史学会与日本史研究[J]. 汤重南,王金林,宋成有.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0(00)
- [5]平成时代日本学界“东亚世界论”研究动态及其表现出的对华社会思潮[J]. 蔡凤林. 日本研究, 2020(01)
- [6]流入古代日本的新罗移民研究 ——以7-9世纪为中心[D]. 冯晓晓.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高句丽“南进”研究[D]. 王欣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8]瀛海撷英—日本学者研究云南中古史一百年[D]. 黄泓泰. 云南大学, 2017(05)
- [9]高句丽诸王研究[D]. 孙炜冉.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10]好太王碑拓本分类研究[D]. 耿黎.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