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委托代理关系看会计信息失真(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斐[1](2020)在《公允价值分层计量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基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的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活跃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以其能够及时提供价值信息、充分反映交易实质的特点而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纳。经过相关学者的反复论证,学术界就公允价值的信息质量基本达成了一致,并得出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能反映经济实质,有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结论。为紧跟国际会计发展的步伐,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于2014年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AS39),该准则将原分散于各项准则中的有关公允价值规定进行整合,并对原有的公允价值定义、计量模式以及披露规则进行了系统性完善。本文以此为背景,采用2014——2018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信息,以各个层次公允价值为自变量,以代理成本为因变量,并加入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以下简称“两权分离度”)作为调节变量,对公允价值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另外,由于运用第三层次公允价值的上市公司样本过少且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均存在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本文将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进行合并处理。实证结果发现:(1)与第一层次公允价值相比,企业对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的应用会导致代理成本的显着增加;(2)两权分离度不会对第一层次公允价值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产生明显的影响;(3)较高的两权分离度会强化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与代理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上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对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激化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并非所有公允价值均会对代理成本产生促进作用;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市公司由于对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的运用而增加的代理成本。本文在公允价值自身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并联系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公允价值与代理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在丰富了公允价值相关文献的同时,也对维护上市公司的股东利益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高晓霞[2](2020)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公共问责和监督控制系统之一。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其内在的政治逻辑,而且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多方面的治理功能。审计监督既是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标志,同时,强化审计监督又是坚持依法治国和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路径和手段,说到底则是民主与法治的统一。研究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不能单纯从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而要将审计监督放置在国家治理的大视野中进行考察,围绕国家治理法治化、民主化、透明化以及责任性等基本属性准确把握其对于审计监督的内在规定性及现实需求,进而以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的政治逻辑与治理功能。基于此,考察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必须遵循“政治逻辑—治理功能—行动路向”的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为指导,批判性地借鉴西方权力监督多维理论视角中的合理因素,侧重运用人民主权理论、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分析工具深入探讨审计监督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所发挥的职能作用及其由于各种现实挑战而出现的期望差距,并且全面分析把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行动路向。依据这一研究逻辑,首先就要基于对审计监督的历史溯源和理论阐释,深刻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审计监督职能的现实需求。其次,从政治学理论视角来看,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作为权力监督和权力制约的一项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其独特的政治逻辑在于其政治权力基础、政治体制优势和民主政治动因。第三,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的职能作用具有独到的治理功能,包括权力制约与法治功能、信息公开与透明功能以及民主参与和问责功能等。第四,从政府公共部门审计监督制度效能的角度来看,国家治理中的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制度支柱之一承载着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对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啄木鸟”、“看门狗”和“达摩克利斯之剑”职能作用的普遍期望。然而,审计监督制度所发挥的实际效能却始终存在一定的期望差距,主要表现为由于种种原因所导致的审计监督独立性期望差距、公开性期望差距和责任性期望差距。最后,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行动路向就是要基于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权威性、协同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要求,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依法独立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并且在与其他监督制度有机贯通与相互协调中形成监督合力,通过审计信息公开维护公众知情权,强化审计结果信息披露和审计问责,突出技术支撑,进而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审计监督的制度执行力和治理效能,缩小和弥合审计监督制度在独立性、公开性和责任性等方面的期望差距,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公信力。一个国家的审计体制必须与该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道路选择以及政治体制优势等相适应,才能在治理体系中更好地提升制度执行力和治理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作为国家审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合乎审计制度的本质即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而且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选择。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为党统一指挥审计监督工作提供了政治制度依据和政治体制保障,是党的领导这一政治原则和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工作中的落实与体现,是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质要求的审计领导制度和审计管理体制创新,也是审计监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回应社会普遍期待的根本遵循和制度保障。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内在地要求加强党对审计监督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依法独立审计。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审计信息公开,维护公众的审计信息知情权。此外,要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审计监督制度与其他监督制度的有机贯通和相互协调从而形成协同性和整体合力。最后,还要继续加大审计监督与公共问责力度,提升审计监督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总之,研究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中国特色审计监督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只有基于以制度保障制度的治理逻辑,紧紧依靠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根本保障,不断增强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在审计全覆盖的过程中实现制度协同,强化审计问责,切实提高审计监督制度执行力,才能在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优势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其治理效能,避免出现“制度空转”,从而缩小和弥合审计期望差距,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审计监督的治理效能。
李代明[3](2018)在《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创新研究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视角》文中指出政绩考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治理工具,是对地方政府及官员治理能力、行政效率和执行政策效果的评定。我国地方政府政绩考评在不断本土化的变迁过程中也呈现出新的变化。随着人们对自然认知能力和对自然规律认识能力的全面提升,逐渐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的相继颁布实施,为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提供了理理论依据和考评指标体系参考。地方政府政绩考评正从“GDP导向”转向“生态导向”,从经济理性逐渐转向生态理性,要求地方政府官员也要从理性经济人转向理性生态人。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作为对地方政府在落实生态文明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实绩效果的考核评价,必将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制度约束。政府政绩考评是对政府工作实际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的评价和研判。在“经济优先”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以经济绩效为主的政绩考模式,这种考评模式导致地方政府及官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高污染、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方式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害,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根治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海南省、广东省、青海省、浙江省等地试图通过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来促进地方政府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转型。但是在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却出现了因央地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考评结果失真、考评激励失效、考评约束失控等问题。本文将委托代理论引入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是因为考评中的上下级政府之间存在着实际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论中的契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和主体间博弈等特征与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具有高度的理论适切性。同时地方政府在考评中的经济人特性、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性造成考评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这一委托代理结构中,下级政府作为代理人利用考评指标的不完备、考评信息的不对称和监督不完善来策略性的应对上级和其他主体的考核评估。考评主体与对象的信息虚报与目标博弈、考评利益相关者与考评规则间的博弈、上级部门规制与本级政府的冲突、个体理性与组织集体理性的博弈是地方政府策略性应对的主要表现形式,造成考评结果失真、考评激励失效和考评约束失控,使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沦为“指标——证据数据”的考评“游戏”,失去其原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委托代理结构的失衡与异化:一是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缺失、考评信息失真和考评信息被信息提供者垄断,这都为地方政府利用信息内部人控制而进行数字造假、瞒报政绩、虚报政绩提供了信息空间可能。二是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的委托代理困境。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权利虚化、生态治理绩效考评责任空心化和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代理人市场不健全极易造成考评中的目标置换。三是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的激励与约束问题。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正向激励不足、逆向惩罚不力和常态化监督缺位造成地方政府政绩投机行为。四是传统政绩考评文化与政绩冲动的影响。传统思维方式与习惯、非理性政绩观、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理性缺失和绩效竞争压力下的显性政绩追求使得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还停留在传统政绩考评模式中,尚未完成从“理性经济人”到“理性生态人”的转变。四是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制度变迁的不利影响。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自发性探索缺乏法治规范、国家层面的规定与地方实际的偏差、适度变迁过程中的制度关联与制度衔接梗阻引发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失灵。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应然要求是对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实绩的考核评价。但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动力不足且流于形式,出现“注水政绩”“泡沫政绩”“虚拟政绩”“造势政绩”“数字政绩”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进行创新,推动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正真回归应然要求既是理论需要也是现实需要。要通过确立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价值取向、全面重塑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文化和完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制度来进行顶层设计。从具体机制创新来看,一是要健全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管理机制,通过完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保真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来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二是要完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指标调整机制。通过对考评指标体系的动态调整使得考评指标体系更完备、更科学;三是要创新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完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激励相容机制、专业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来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沿着预设的路径进行;四是优化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结果运用机制,要通过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结果研判机制、执行机制和反馈机制落实和监督考评结果的实际运用效果。通过这些机制创新来确保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真正成为引导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有力工具,从“经济理性”转向“生态理性”,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从贯彻落实。
田振刚[4](2012)在《我国“小金库”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金库”是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其法定用语为账外账、假账、账外资金资产等。“小金库”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践,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社会团体“小金库”问题的违规特点,从财政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小金库”问题制度根源,从产权制度及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国有企业“小金库”问题的制度根源,提出了建立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一是1989年结合全国税收物价大检查,对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工商企业等开展了“小金库”清理检查;二是1995年开展的“小金库”清理检查;三是2009年至2011年开展的“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三次“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背景和目的有所不同。1989年的小金库清理检查是在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开展的,“小金库”清理检查的目的重在查补收入。1995年的“小金库”清理检查是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的大背景下开展的,虽然实行分税制后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但增长基数并不稳定,开展“小金库”可以有效查补收入,夯实财政收入增长基础。2009年至2011年的小金库专项治理是在我国经济增长最快、财政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位数以上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重大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笔者认为,本次“小金库”专项治理与前两次重在查补财政收入不同,本次治理的目的重在治理由于“小金库”而导致的一系列腐败问题,旨在深入推进改革和完善制度,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基础。通过近三年来“小金库”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问题集中在市县以下基层单位,资金来源主要是截留资产出租收入、乱收费乱罚款等,支出用途主要为弥补经费、招待支出等;省级以上单位“小金库”资金来源主要为资产出租收入、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等,主要用途为发放津贴补贴等。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导致财政收入向上集中而事权下移,中央和省级财政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财政收入,中央和省级单位经费保障充足,预算资金过剩而采取虚列支出的方式套取资金发给干部职工或少数人消费。县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很低,却承担了大量的社会管理职能,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导致大部分县市基层单位财力保障不足,不得不通过资产出租、乱摊派乱罚款等方式筹集经费维持单位运转。因此,要从源头上治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问题,就必须在坚持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下,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从制度上保障基层单位的经费支出。而对省级以上单位,则应进一步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在保障其经费运转和履行职能需要的同时,防止其经费过剩而奢侈浪费、甚至设立“小金库”问题。国有企业中,金融企业的“小金库”问题相对较少,问题主要发生在其分支机构,资金来源主要是虚列支出,资金用途主要是用于违规支付手续费、向重要客户支付额外费用等。其根源在于金融业实行会计业务核算后,基本切断了分支机构的收入来源,只能通过虚列支出的方式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非金融类国有企业“小金库”问题相对较为突出,截留收入、虚列支出等问题均有发生,资金除部分用于员工福利支出外,大部分也用于维持客户费用支出。其根源在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后,职工薪酬大幅提升,薪酬以绩效奖金为主,促使各分支机构为完成利润考核指标而不惜违规支付客户费用以拓展业务,通过业务拓展完成绩效指标考核间接地获取个人利益。加之对“小金库”问题的处理处罚力度不断加大,将“小金库”资金直接发给员工风险较大,通过支付给客户间接获取商业利益更具隐蔽性。对此,本文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对国有企业“小金库”处理处罚力度等办法,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关于我国的“小金库”问题,目前尚未发现学者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本文首次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小金库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分析,提出人民、国家、政府部门之间实际存在多层的委托代理关系,人民委托国家代理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中央政府层层委托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具体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形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履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代理人问题,这是小金库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基层政府部门由于处于中央政府委托代理链的末端,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加之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导致财力上收,基层政府部门财政保障不足,小金库问题更为突出。相关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有助于防止和减少代理人问题的发生,从我国小金库治理的实践看,近年来随着我国财税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小金库问题逐步减少,也验证了这一论断。本文认为,要彻底解决我国的小金库问题,要进一步完善财税制度以降低腐败成功的概率、加强监管以增加腐败问题发现的概率、加大惩处力度以增加腐败的负效用等。
卜志胜[5](2011)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进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上级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经营者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各自追求效用最大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委托代理关系角度审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对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庞仙梅[6](2011)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资本经营和资本扩张的不断深化,企业集团公司已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与组织体制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而财务控制是企业集团的总公司对子公司实质性控制的重要方面,它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企业集团公司只有成功地实施有力的财务控制,才能真正实现对其子公司的控制。因此,加强总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研究,是当前企业集团公司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集团的逐步壮大和经济利益的加深,在总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总公司对子公司内部存在着财务控制制度建设滞后、财务预算管理和监督考核薄弱、效率低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总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监管不到位和委托代理没有有效发挥其激励和约束的功能。尤其是财务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总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会计监管的重要依据。但是大量的资本市场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子公司总是拥有不为总公司所知的内部财务信息,总是偏向于有利于自己的一方面发展,致使总公司人员蒙蔽,财产受损。不确定性、代理人问题和会计信息的公共产品特性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而科技创新、金融工具和企业纷纷设立子公司浪潮又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实证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市场流动性降低、资本成本升高、道德风险和内幕交易,这一切都大大影响了总公司的目标实现和财务控制效率。而维护总公司的财务公平与效率就是总公司对子公司财务会计监管控制的主要目标。因此,信息不对称成为总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信息不对称不能被完全消除,实证研究显示信息披露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由此减少信息不对称应当成为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出发点之一。本文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探讨总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对子公司进行财务控制,这是在保证子公司生产经营权的基础上,确保总公司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一种手段,既能规范子公司的财务会计行为,不挫伤子公司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又能达到会计控制监管的目的。
李晶晶,张天楠[7](2010)在《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会计信息失真研究》文中指出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它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也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仍然困扰着世界各国。就我国来说,目前会计信息可信度比较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从经济学的委托代理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借此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周大锋[8](2010)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会计信息质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十年的情况来看,尽管我国从会计人员教育、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完善会计准则、制定会计制度、加强会计监管和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采取了应对会计造假的措施,但从未根本上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可以说在我国当前会计信息失真、会
徐宝华,於超[9](2009)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文中指出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大量存在,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不利影响。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各界所关注的话题。本文试从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希望能为会计信息失真"对症下药"提供新的思路。
陈小超[10](2008)在《委托代理理论与会计信息失真》文中指出会计信息失真误导了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中的一大毒瘤。本文从经济学的委托代理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设计了一种合理的会计委派机制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二、从委托代理关系看会计信息失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委托代理关系看会计信息失真(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允价值分层计量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基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公允价值的特征与应用 |
1.2.2 代理成本的影响因素 |
1.2.3 两权分离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研究法 |
1.4.2 实证研究法 |
1.4.3 对比分析法 |
1.5 研究创新与局限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局限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公允价值 |
2.1.2 代理成本 |
2.1.3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 |
2.2 理论基础 |
2.2.1 MOA模型 |
2.2.2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研究假设 |
2.3.1 各层次公允价值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2.3.2 两权分离度的调节作用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样本选择与样本来源 |
3.2 相关变量计量 |
3.2.1 公允价值分层计量 |
3.2.2 代理成本 |
3.2.3 两权分离度 |
3.2.4 控制变量 |
3.3 模型设计 |
第4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多元回归结果 |
4.3.1 各层次公允价值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4.3.2 两权分离度的调节作用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选题的理由与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关于审计监督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逻辑与研究内容 |
四、本文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审计监督的历史由来、理论基础与现实需求 |
第一节 国家治理中审计监督的由来与发展 |
一、中国审计监督的历史由来与当代发展 |
二、外国审计监督的发展历程与不同模式 |
第二节 国家治理中审计监督的理论基础 |
一、西方权力监督与制约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 |
三、本土化的权力监督理论探索 |
第三节 国家治理对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 |
一、国家治理法治化与审计监督 |
二、国家治理透明化与审计监督 |
三、国家治理责任性与审计监督 |
第二章 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政治逻辑 |
第一节 审计监督的政治权力基础 |
一、理解审计监督的政治学思维 |
二、审计监督的政治权力分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的审计监督权 |
第二节 审计监督的政治体制保障 |
一、政治体制赋予审计监督政治使命 |
二、政治体制凸显审计监督的政治职能 |
三、政治体制改革决定了审计监督发展方向 |
第三节 审计监督的民主政治动因 |
一、审计监督源于民主政治的深层推动力 |
二、审计监督随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强化 |
三、审计监督服务于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 |
第三章 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治理功能 |
第一节 审计监督的依法治权功能 |
一、审计监督的经济控制功能 |
二、审计监督的权力制约功能 |
三、审计监督的民主与法治功能 |
第二节 审计监督的信息公开功能 |
一、审计监督的信息输入功能 |
二、审计监督的信息处理功能 |
三、审计监督的信息输出功能 |
第三节 审计监督的民主问责功能 |
一、审计监督是责任政府中的责任追究机制 |
二、审计监督是协同治理中以问责为导向的建设性制度安排 |
三、审计监督是民主治理中的政治信任增进机制 |
第四章 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期望差距 |
第一节 审计监督的独立性期望差距 |
一、审计独立性及其期望差距 |
二、审计体制不畅导致审计监督独立性期望差距 |
三、审计能力不足导致审计监督独立性期望差距 |
第二节 审计监督的公开性期望差距 |
一、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审计监督公开性期望差距 |
二、政府公共信息垄断导致审计监督公开性期望差距 |
三、审计信息公开不足导致审计监督公开性期望差距 |
第三节 审计监督的责任性期望差距 |
一、审计体制悖论导致审计监督责任性期望差距 |
二、审计权责失衡造成审计监督责任性期望差距 |
三、审计监督的问责困境导致审计监督责任性期望差距 |
第五章 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行动路向 |
第一节 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依法独立审计 |
一、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依法独立审计 |
二、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
三、正确理解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
第二节 通过审计信息公开维护公众知情权 |
一、强化审计信息公开,维护公众的信息知情权 |
二、在审计监督中促进政府信息公开 |
三、基于审计监督权推进审计监督信息公开 |
第三节 在公共问责中提升审计监督公信力 |
一、优化审计监督问责体系 |
二、增强审计监督的问责效能 |
三、提升审计监督公信力 |
结语: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审计监督的治理效能 |
一、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法治化 |
二、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民主化 |
三、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创新研究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委托代理理论视阈下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理论阐释 |
2.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界定 |
2.1.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内涵 |
2.1.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主体及其考评权配置 |
2.1.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特征 |
2.2 委托代理理论视域下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理论视维 |
2.2.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架构 |
2.2.3 委托代理理论在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的适切性分析 |
2.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2.3.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委托代关系的结构 |
2.3.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委托代关系的特征 |
2.3.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践之惑: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多元利益主体博弈与机制的现状 |
3.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多元利益主体 |
3.1.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委托人 |
3.1.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代理人 |
3.1.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监督人 |
3.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理性博弈 |
3.2.1 考评主体与对象间的信息虚报与目标博弈 |
3.2.2 考评利益相关者与考评规则间的博弈 |
3.2.3 本级政府与上级部门规制间的冲突 |
3.2.4 个体理性与组织集体理性的博弈 |
3.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机制阻滞 |
3.3.1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流于形式 |
3.3.2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代理人”间的共谋 |
3.3.3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制度创新路径锁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治理之困: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前提 |
4.1.1 经济人假设 |
4.1.2 有限理性假设 |
4.1.3 信息不对称假设 |
4.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委托代理问题的突出表现 |
4.2.1 逆向选择问题 |
4.2.2 道德风险问题 |
4.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危害 |
4.3.1 考评结果失真 |
4.3.2 考评激励失效 |
4.3.3 考评约束失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理分析: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委托代理结构失衡的成因 |
5.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不对称 |
5.1.1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缺失 |
5.1.2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失真 |
5.1.3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垄断 |
5.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的委托代理困境 |
5.2.1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权力虚化 |
5.2.2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责任空心化 |
5.2.3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代理人市场不健全 |
5.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中的激励与约束问题 |
5.3.1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正向激励不足 |
5.3.2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逆向惩罚不力 |
5.3.3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过程中常态化监督缺位 |
5.4 传统绩效考评文化与政绩冲动的影响 |
5.4.1 传统思维方式与习惯的影响 |
5.4.2 非理性政绩观的误导 |
5.4.3 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理性缺失 |
5.4.4 绩效竞争压力下的显性政绩追求 |
5.5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制度变迁的不利影响 |
5.5.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自发性探索缺乏法治规范 |
5.5.2 国家层面规定与地方实际的偏差 |
5.5.3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度关联与制度衔接梗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目标设计: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创新的目标框架 |
6.1 理念更新:科学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价值取向 |
6.1.1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理论依据 |
6.1.2 以美丽中国建设为战略指引 |
6.1.3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最高追求 |
6.2 制度架构:健全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制度 |
6.2.1 合理的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内部治理结构 |
6.2.2 健全的生态治理绩效考评外部监督制度 |
6.2.3 严密的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专业控制体系 |
6.3 文化支撑:良好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文化 |
6.3.1 变革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意识 |
6.3.2 创新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文化 |
6.3.3 完善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理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路径优化: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创新的对策 |
7.1 完善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信息管理机制 |
7.1.1 完善信息保真机制 |
7.1.2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
7.1.3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
7.2 优化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指标调整机制 |
7.2.1 优化考评指标调整诊断机制 |
7.2.2 优化考评指标调整程序机制 |
7.2.3 优化考评指标调整利益协调机制 |
7.3 创新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3.1 完善考评激励相容机制 |
7.3.2 完善考评专业监督机制 |
7.3.3 完善考评责任追究机制 |
7.4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结果运用机制 |
7.4.1 健全考评结果研判机制 |
7.4.2 健全考评结果执行机制 |
7.4.3 健全考评结果反馈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
(4)我国“小金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小金库的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 创新点 |
2 小金库的理论分析 |
2.1 小金库分析的理论基础 |
2.2 小金库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 |
2.3 小结 |
3 财政包干制下的“小金库”问题 |
3.1 1989年“小金库”清理检查的政策措施及评价 |
3.2 1995年“小金库”清理检查的政策措施与评价 |
3.3 1989年和1995年“小金库”问题的财政体制原因 |
3.4 改革开放初期“小金库”问题泛滥的经济学解释 |
4 财政分税体制下的“小金库”问题 |
4.1 2009-2011年“小金库”专项治理背景 |
4.2 本次“小金库”治理的决策过程 |
4.3 “小金库”治理的相关政策规定 |
4.4 治理措施 |
4.5 治理工作成效及评价 |
4.6 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小金库问题的经济学解释 |
5 当前“小金库”违规特点分析 |
5.1 总体情况 |
5.2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违规特点 |
5.3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违规特点 |
5.4 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业金融机构违规特点 |
5.5 国有及国有控股证券业金融机构“小金库”违规特点 |
5.6 国有及国有控股保险业金融机构“小金库”特点 |
5.7 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小金库”违规特点 |
5.8 小结 |
6 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
6.1 现行财政体制缺陷是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问题根源 |
6.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滋生小金库问题 |
6.3 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基层单位小金库问题多发 |
6.4 对策思路 |
7 国有企业“小金库”的原因与对策 |
7.1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与小金库问题 |
7.2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企小金库问题 |
7.3 防治国有企业“小金库”问题的对策思路 |
8 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进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事业单位财务委托代理关系 |
1. 事业单位财务代理关系的目标函数。 |
2. 事业单位财务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3. 事业单位财务委托代理关系的缺陷。 |
二、事业单位会计行为的博弈分析 |
1. 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 |
2. 事业单位会计行为的博弈假设。 |
3.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进策略 |
1. 建立会计委派制。 |
2.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
3.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改进措施。 |
(6)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 本文的重难点与存在的不足 |
(四) 委托代理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3、国内外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五)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
(六) 本文的可能的创新点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企业集团概念的界定及子公司的代理形式 |
1、企业集团及母子公司的涵义 |
2、企业集团中的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二) 子公司代理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
(三) 财务控制 |
三 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一) 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不到位的突出问题 |
(二) 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模式分析 |
四 案例分析—以集团公司A为例 |
(一) A公司简介 |
(二) A公司现有的对各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制度 |
(三) A公司对B公司财务控制具体可行性方案分析 |
五 加强控制管理,防范委托代理中相关问题出现 |
(一) 完善集团公司财务控制制度 |
(二) 建立科学的责任预算会计制度 |
(三) 加强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分析 |
(四) 完善子公司会计考核指标体系 |
(五) 加强财务总监培养,化解信息不对称,防范道德风险 |
六 结论及改进建议 |
(一) 本文研究所得结论 |
(二) 本文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会计信息失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
2 委托代理理论与会计信息的关系 |
3 委托代理机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3.1 股权的相对分散性和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
3.2 委托人与代理人效用不一致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
3.3 在不确定环境下, 信息不平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
3.4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契约的不完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
4 委托代理机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
4.1 加大舞弊成本, 加强处罚力度 |
4.2 尽早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和职业档案制度 |
4.3 优化组织结构、建立激励机制、设计有效的信息系统, 解决信息不平衡问题 |
(1) 创新组织, 建立分权型的组织结构。 |
(2) 建立激励制度。 |
(3) 设计有效的信息系统。 |
4.4 实行会计委派制, 杜绝会计人员受经营管理人员指使 |
(9)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成因 |
1、委托代理双方的效用函数不一致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机 |
2、委托代理双方签订的契约不完备是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外在条件 |
二、从委托—代理理论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
1、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
2、进一步完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制度。 |
3、建立对公司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10)委托代理理论与会计信息失真(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及其影响 |
二、委托代理理论与会计信息失真 |
1. 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函数不一致与会计信息失真 |
2. 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与会计信息失真 |
3.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契约的不完备与会计信息失真 |
三、完善会计执行机制治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 |
1. 会计委派制 |
2. 会计委派制的设计 |
四、从委托代理关系看会计信息失真(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允价值分层计量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基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的调节作用[D]. 刘广斐. 湘潭大学, 2020(02)
- [2]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研究[D]. 高晓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考评机制创新研究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视角[D]. 李代明. 湘潭大学, 2018(04)
- [4]我国“小金库”问题研究[D]. 田振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5]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进的经济学分析[J]. 卜志胜. 经济师, 2011(06)
- [6]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问题探讨[D]. 庞仙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5)
- [7]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会计信息失真研究[J]. 李晶晶,张天楠. 现代商贸工业, 2010(13)
- [8]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会计信息质量探讨[J]. 周大锋. 财政监督, 2010(04)
- [9]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J]. 徐宝华,於超. 现代经济信息, 2009(21)
- [10]委托代理理论与会计信息失真[J]. 陈小超. 商场现代化, 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