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患儿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肾病综合征患儿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一、一氧化氮、内皮素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欧美凤[1](2020)在《肾病综合征大鼠NO相关指标变化研究及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其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以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药物作用下,NO相关指标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变化,研究NO是否可通过AVP-NOS/NO-AQP2途径调控AQP2,影响肾病综合征水液代谢,并通过观察当归芍药散加黄芪与单用当归芍药散对肾病综合征大鼠的治疗作用对比,结合前期研究,进一步探讨当归芍药散加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为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也为当归芍药散合用黄芪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第一部分不同药物干预下肾病综合征大鼠NO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Arg组、L-NAME组、AVP组,连续给药四周;使用代谢笼收集各组大鼠24h尿液,BCA法测定大鼠24h尿蛋白;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AVP、NO,尿液NOx、AQP2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肾功能指标BUN、Cr、TC、TG、TP、ALB;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组织nNOS、iNOS、AQP2蛋白表达。第二部分不同药物干预下IMCD3细胞NO及AQP2的变化MTT法筛选不同浓度AVP对IMCD3细胞损伤的研究;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V1a R拮抗剂组、V1a R/V2R拮抗剂组;试剂盒测定IMCD3细胞上清液NO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MCD3细胞nNOS、iNOS、AQP2蛋白表达。第三部分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肾病综合征大鼠的药效学研究将肾病综合征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组、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黄芪组、阳性药组;使用代谢笼收集各组大鼠24h尿液,BCA法测定大鼠24h尿蛋白;实验动物体组成测定分析仪测定大鼠体内阻抗数值;试剂盒检测血清Ig-M、Ig-G、IL-6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肾功能指标BUN、Cr、TC、TG、TP、ALB以及大鼠尿液与血清Na+、K+、Cl-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第四部分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肾病综合征大鼠AVP、NO、AQP2的影响将肾病综合征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组、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黄芪组、V2R拮抗剂组;试剂盒检测血清AVP、NO,尿液NOx水平;RT-PCR检测肾组织V2RmRNA、AQP2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组织nNOS、iNOS、AQP2蛋白表达。结果:第一部分不同药物干预下肾病综合征大鼠NO及相关指标变化1、尿蛋白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大鼠于造模后第一周末和第二周末大鼠尿蛋白浓度逐渐升高,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四周后,L-NAME组大鼠尿蛋白浓度有明显下降,L-Arg组与AVP组大鼠尿蛋白浓度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肾病综合征大鼠尿液NOx、AQP2含量有所上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L-NAME组大鼠尿液NOx、AQP2含量下降,L-Arg组与AVP组大鼠尿液NOx、AQP2含量均有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3、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VP、NO含量增加,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AVP组大鼠血清AVP含量明显增加(P<0.01),L-Arg组与L-NAME组血清AVP含量较模型组差异不明显;L-Arg组与AVP组大鼠血清NO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P<0.05),L-NAME组NO明显降低(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4、L-Arg组与AVP组大鼠血清BUN、Scr、TC、TG含量较模型组有进一步增加,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P<0.05),而L-NAME组血清BUN、Scr、TC、TG浓度均明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P、ALB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较模型组而言,L-Arg组与AVP组大鼠血清TP、ALB含量降低,L-NAME组则呈相反趋势,差异均具有意义(P<0.01,P<0.05)。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NOS、nNOS、AQP2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L-Arg组与AVP组大鼠肾组织iNOS、nNOS和AQP2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L-NAME组明显下降。第二部分不同药物干预下IMCD3细胞NO及AQP2的变化1、MT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当AVP溶液浓度为1×10-6、1×10-7、1×10-8mol·L-1时,细胞基本死亡;当AVP溶液浓度为1×10-10、1×10-11 mol·L-1时,对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当AVP溶液浓度为1×10-9 mol·L-1时,对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IMCD3细胞上清液NO检测结果显示,AVP造模后,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以V1a R拮抗剂和V1a R/V2R拮抗剂后,IMCD3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P<0.01)。3、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AVP溶液诱导后细胞iNOS、nNOS、AQP2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给以V1a R拮抗剂和V1a R/V2a R拮抗剂作用后,IMCD3细胞中iNOS、nNOS和AQP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第三部分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肾病综合征大鼠的药效学研究1、大鼠于造模后第一周末和第二周末检测尿蛋白结果显示,造模后的大鼠尿蛋白浓度显着升高,且第二周上升高,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给药四周后,与模型组比较,给以相应药物治疗后,各组大鼠尿蛋白浓度均有明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与单用当归芍药散相比,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大鼠尿蛋白浓度下降更多。2、实验动物体组成测定分析仪测量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大鼠体内总含水量TBW%数值明显下降,细胞外液ECF%数值明显上升,细胞内液ICF%数值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体内TBW%数值升高,ECF%数值下降,ICF%数值上升;与单用当归芍药散组比较,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TBW%数值升高明显,且趋于正常值。3、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较正常组而言,模型组大鼠血清Ig-M、Ig-G、IL-6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给给药组较模型组而言均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用当归芍药散组比较,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大鼠血清Ig-M、Ig-G、IL-6含量上升更加明显,且Ig-M、Ig-G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BUN、Scr、TC、TG含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个给药组大鼠血清BUN、Scr、TC、TG浓度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单用当归芍药散组相比,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大鼠血清BUN、Scr、TC、TG浓度下降更加明显,且BUN浓度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P、ALB浓度呈现相反趋势,与正常组相比,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较模型组而言,各个给药组大鼠血清TP、ALB含量升高(P<0.01);较单用当归芍药散组而言,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大鼠血清TP含量升高更加明显,差异均具有意义(P<0.01)。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Na+、K+、Cl-浓度明显下降,而尿液中Na+、K+、Cl-浓度呈现相反趋势,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各个组大鼠血清Na+、K+、Cl-浓度上升,尿液中Na+、K+、Cl-浓度下降;与单用当归芍药散组相比,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大鼠血清和尿液Na+变化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肾小球基底膜界限不清,有明显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颗粒变性或萎缩,可见蛋白管型;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芍药散组,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以及黄芪组系膜细胞核基质增生情况有改善,肾小管病变减轻,足突融合程度无明显变化;与单用当归芍药散组相比,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肾小球,肾小管病变程度减轻。第四部分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肾病综合征大鼠AVP、NO、AQP2的影响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液NOx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之后,大鼠尿液NOx水平有明显降低(P<0.01);与单用当归芍药散组相比,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降低大鼠尿液NOx水平更加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组大鼠血清NO、AVP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NO、AVP水平有明显的上升,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个给药组大鼠血清NO、AVP含量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用当归芍药散组相比,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降低血清NO、AVP含量更加明显,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V2RmRNA、AQP2mRNA表达较正常组而言具有明显的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个给药组大鼠肾组织V2RmRNA、AQP2mRNA表达降低,其中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和V2R受体拮抗剂组降低较为明显(P<0.01);与单用当归芍药散组相比,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大鼠肾组织V2RmRNA、AQP2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iNOS、nNOS、AQP2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之后,各组大鼠肾组织iNOS、nNOS、AQP2蛋白相对表达降低;与单用当归芍药散组相比,当归芍药散加黄芪组降低肾组织iNOS、nNOS、AQP2蛋白相对表达更加明显。结论:1、NO参与肾病综合征水液代谢发生机制且途径可能为AVP-NOS/NO-AQP2;2、当归芍药散加黄芪可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肾损伤,且较单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肾病综合征整体效果更好;3、当归芍药散加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可能与抑制AVP-NOS/NO-AQP2通路有关。

曾水秀[2](2014)在《内皮素受体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EDNRA)基因rs1801708、rs5335、rs5343和rs10305936四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SNP)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Syndrome,PNS)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将62例PNS患儿作为病例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32±3.74)岁,病例组分为:单纯型NS组(35例)和肾炎型NS组(27例),非激素耐药组(40例)和激素耐药组(22例),非高血压组(44例)和高血压组(18例)。对照组为50例正常儿童。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PNS患儿和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内皮素受体A基因rs1801708、rs5335、rs5343和rs10305936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同时监测患儿血压、活动期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多项临床指标。结果:1.在EDNRA基因rs1801708位点中,病例组和对照组GG、AG、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8.7%、48.4%、12.9%,50.0%、42.0%、8.0%。病例组和对照组,男性NS组和女性NS组,单纯型NS组和肾炎型NS组,非激素耐药组和激素耐药组,非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基因分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EDNRA基因rs5335位点中,病例组和对照组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8%、56.5%、17.7%,8.0%、76.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9,P=0.037<0.05)。CC基因型较CG基因型相比PNS的危险度增高4.34倍(OR=4.34,95%CI=1.32-14.25),CC基因型较GG基因型相比PNS的危险度增高2.91倍(OR=2.91,95%CI=0.70-12.90)。男性NS组和女性NS组,单纯型NS组和肾炎型NS组,非激素耐药组和激素耐药组,非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EDNRA基因rs5343位点中,病例组和对照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1.0%、27.4%、1.6%,95.0%、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4,P=0.042<0.05)。病例组和对照组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4.7%、15.3%,95.0%和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3,P=0.02<0.05)。CT基因型较CC基因型相比PNS的危险度增高3.26倍(OR=3.26,95%CI=1.11-9.56),等位基因T使PNS发病风险提高3.44倍(OR=3.44,95%CI=1.24-9.67)。男性NS组和女性NS组,非激素耐药组和激素耐药组,单纯型NS组和肾炎型NS组,非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EDNRA基因rs10305936位点,基因型不符合Hardy-Weinbery遗传平衡吻合度检测。5. rs1801708和rs5335位点的GG+CG结合基因型,在病例组中和对照组中存在统计学意义(2=5.78,P=0.016<0.05)。rs1801708、rs5335和rs5343位点GG+CG+CC结合基因型,在病例组中和对照组中存在统计学意义(2=7.03,P=0.008<0.05)。6. PNS患儿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rs5335位点三种基因型之间有显着性差异(2=3.64,P=0.032<0.05),其中CC基因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CG和GG基因型。7.PNS患儿的发病年龄、舒张压和舒张压水平和活动期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在rs1801708、rs5335和rs5343三个位点的各个基因型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 EDNRA基因rs5335位点多态性与PNS发病存在相关性,CC基因型可能是PNS患儿的遗传易感因素。2. EDNRA基因rs5343位点多态性与PNS发病存在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PNS的易感基因,CT基因型可能增加了PNS发生的风险。3.EDNRA基因rs5335位点多态性和PNS患儿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可能相关。4. EDNRA基因rs1801708位点多态性与PNS可能无明显相关性。5. EDNRA基因rs1801708、rs5335和rs5343多态性与PNS患儿的发病年龄、血压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活动期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无相关性。

樊威伟[3](2014)在《肾病综合征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及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肾病综合征(NS)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明显的水肿为特征的综合征。是凝血-纤溶系统紊乱的疾病,对肾脏疾病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CK)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多肽以及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在局部或全身发挥生物学效应。肾小球系膜细胞能产生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一系列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不同病理过程,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的改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相关细胞因子

刘洪,杨敬,熊维建,李荣亨[4](2011)在《芪蛭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芪蛭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机理。方法将肾病综合征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和泼尼松加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加予芪蛭汤随证加味;对照组加予阿魏酸哌嗪片口服,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浓度、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浆内皮素、24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均增高;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蛭汤能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内皮素/一氧化氮比值,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蛋白尿。

张耀东,顾本兴,蔺琳,郭学鹏,王家勤,王晓华[5](2005)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第20卷中文题名索引》文中指出

范艳芬,李建华,单卫华,邓丽娜,申玉美,周二强,王晓华,王家勤,郭学鹏[6](2007)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第22卷中文题名索引》文中提出

詹华奎[7](2005)在《通心络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观察了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慢性肾炎患者中医主要症状如水肿、神疲乏力、腰脊酸痛、面色晦暗减轻或消失;尿蛋白、尿红细胞减少;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数量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阳性转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脂蛋白(a)降低;血肌酐、尿素氮降低;免疫球蛋白IgG上升。提示通心络胶囊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症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脂,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临床综合有效率83.3%,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文章最后对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可能疗效机制进行了探讨。

周二强,张耀东,赵金燕,李轶,李建华,顾本兴,单卫华,郭学鹏,王家勤,王晓华[8](2004)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第19卷题名索引》文中提出

郭志强,刘佩玲[9](2000)在《一氧化氮、内皮素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了解小儿肾病综合征在发病过程中血浆NO,ET浓度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重氮化反应法和放免法测定33 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NO,ET浓度,同时检测20 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 血浆NO,ET浓度在急性期组、缓解期组、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16 ±1-85 和156-67 ±32-43;11-42 ±1-36 和59-47 ±14-77;12-13 ±1-42和54-76 ±24-56。急性期组NO 值显着降低( P< 0-01) ,ET 值显着升高( P< 0-01) ,两者呈显着负相关(r=-0-638) 。结论 血浆NO和ET浓度变化在小儿肾病综合征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方庆[10](2017)在《当归芍药散对肾病综合征大鼠一氧化氮和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考察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生化指标、肾脏病理形态学及肾组织AQP2、i NOS和n NOS表达的改变,初步揭示NO与AQP2的关系及当归芍药散的干预作用,为临床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肾病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首先筛选符合本实验研究目的的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造模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 mg/kg组、连续两次隔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7.5 mg/kg组、连续两次隔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 mg/kg组,观察大鼠24 h尿蛋白、血液生化指标BUN、Cr、TC、TG、TP、ALB及肾组织病理变化。造模方法建立后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阿霉素模型组,阿霉素模型+当归芍药散组,阿霉素模型+L-精氨酸组和阿霉素模型+贝那普利组,在阿霉素造模4周后,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连续4周。代谢笼收集8周末大鼠24 h尿液,BCA法检测24 h尿蛋白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指标BUN、Cr、TC、TG、TP、ALB;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液NOS活性及尿液NO含量;ELISA法测定尿液AQP2的含量;肾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脏AQP2、i NOS、n NOS蛋白表达分布情况。结果:(1)单剂量注射6mg/kg阿霉素模型大鼠尿蛋白在造模4周呈升高趋势,但至8周时略有下降;而两次隔周注射7.5 mg/kg和6 mg/kg组大鼠尿蛋白呈持续性升高状态,肾脏病理改变较为明显。三种造模方法血液生化指标呈梯度变化,其中连续两次隔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7.5 mg/kg组指标变化均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有明显的肾病综合征表现,且模型稳定。(2)当归芍药散及其他给药组能显着降低肾病综合征大鼠24 h尿蛋白、血清BUN、Cr、TC、TG水平,增加大鼠TP、ALB含量(P<0.05或P<0.01);增强大鼠血清总NOS活性及i NOS活性(P<0.05或P<0.01);升高尿液NO水平,降低尿液AQP2含量(P<0.01)。(3)WB结果提示肾病综合征大鼠肾脏AQP2、i NOS、n NOS蛋白表达降低(P<0.01),当归芍药散及L-精氨酸组可显着增加肾脏AQP2、i NOS、n NOS蛋白表达(P<0.01);贝那普利组可增强i NOS、n NOS蛋白表达(P<0.01),但对AQP2表达无影响。免疫组化蛋白积分光密度值与WB结果一致,其中AQP2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质膜,i NOS主要表达于肾小球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系膜,n NOS在致密斑、肾小球系膜、升支粗段均有表达。结论:当归芍药散能减少肾病综合征大鼠蛋白尿,控制血液及尿液生化指标,增强大鼠NOS酶活性,升高肾脏AQP2、i NOS、n NOS蛋白表达,其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病理状态可能与其调节AQP2和NOS的表达有关。

二、一氧化氮、内皮素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氧化氮、内皮素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肾病综合征大鼠NO相关指标变化研究及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部分 不同药物干预下肾病综合征大鼠NO及相关指标变化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主要溶液配制
        2.2 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2.3 成模标准
        2.4 分组及给药
        2.5 24h尿蛋白浓度检测
        2.6 尿液NO_x、AQP2 检测
        2.7 血清AVP、NO检测
        2.8 肾功能指标检测
        2.9 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NOS、iNOS、AQP2 蛋白表达
    3.统计学处理
    4.结果
        4.1 24h尿蛋白浓度
        4.2 尿液NO_x、AQP2 水平
        4.3 血清AVP、NO水平
        4.4 肾功能
        4.5 各组大鼠肾组织iNOS、nNOS、AQP2 蛋白表达
    5.讨论
第二部分 不同药物干预下IMCD3 细胞NO及 AQP2 的变化
    1.实验材料
        1.1 细胞来源
        1.2 主要药物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主要溶液配制
        2.2 IMCD3细胞培养
        2.3 MTT法筛选不同浓度的AVP对 IMCD3 细胞的生长增殖的影响
        2.4 试剂盒测定IMCD3 细胞上清液NO水平
        2.5 Western blot检测IMCD3 细胞iNOS、nNOS、AQP2蛋白表达
    3.统计学处理
    4.结果
        4.1 MTT法筛选结果
        4.2 各组细胞上清液NO水平
        4.3 各组细胞iNOS、nNOS、AQP2 蛋白表达
    5.讨论
第三部分 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肾病综合征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药物制备
        2.2 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2.3 成模标准
        2.4 分组及给药
        2.5 24h尿蛋白浓度检测
        2.6 体内电阻抗检测
        2.7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8 对肾功能的影响
        2.9 对电解质的影响
        2.10 肾组织HE
    3.统计学处理
    4.结果
        4.1 24h尿蛋白浓度检测
        4.2 各组大鼠体内电阻抗数值
        4.3 血清Ig-M、Ig-G、IL-6 水平
        4.4 血清肾功能
        4.5 血清、尿液Na~+、K~+、Cl~-浓度
        4.6 肾组织病理观察
    5.讨论
第四部分 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肾病综合征大鼠AVP、NO、AQP2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药物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药物制备
        2.2 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2.3 成模标准
        2.4 分组及给药
        2.5 尿液NO_x检测
        2.6 血清AVP、NO检测
        2.7 RT-PCR检测肾组织V2RmRNA、AQP2mRNA表达.
        2.8 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NOS、iNOS、AQP2 蛋白表达
    3.统计学处理
    4.结果
        4.1 各组大鼠尿液NO_x水平
        4.2 各组大鼠血清NO、AVP水平
        4.3 各组大鼠肾组织V2RmRNA、AQP2mRNA表达
        4.4 各组大鼠肾组织iNOS、nNOS、AQP2 蛋白表达
    5.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一氧化氮与肾脏疾病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内皮素受体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内皮素研究进展
    1.3 内皮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1.4 内皮素受体 A 基因结构和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
    1.5 课题研究目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基因多态性的比较
    3.2 临床指标的比较
4 讨论
    4.1 EDNRA 基因多态性
    4.2 临床特点比较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参加会议和发表的文章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3)肾病综合征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及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肿瘤坏死因子与肾病综合征
2 血栓调节蛋白与肾病综合征
3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 ) 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 MCP - 1) 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
4 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 β1) 与肾病综合征
5 白细胞介素与肾病综合征
6 内皮细胞与肾病综合征

(4)芪蛭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7)通心络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研究的意义和立题依据
    1.1 “虚”、“瘀”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基本病理
    1.2 补益脾肾、化瘀通络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治则
    1.3 补气、活血化瘀药是现代中医治疗慢性肾炎最主要的药物组成方式
    1.4 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肾炎切中中医病机、符合治疗原则
    1.5 益气活血是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方法
2.临床研究方法
    2.1 诊断标准
        2.1.1 慢性肾炎诊断标准
        2.1.2 病情轻重分级标准
        2.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2 病例选择
    2.3 试验方法
        2.3.1 分组
        2.3.2 治疗方法
        2.3.3 观察指标
        2.3.4 疗效判定
    2.4 统计学处理
3.治疗前两组可比性分析
4.治疗结果
    4.1 综合疗效
    4.2 中医证候疗效
    4.3 主要症状疗效
    4.4 对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影响
    4.5 对血尿影响
    4.6 对肾功能影响
    4.7 对血液流变学影响
    4.8 对凝血指标影响
    4.9 对血脂影响
    4.10 对免疫球蛋白影响
    4.11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5.讨论
    5.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阳性对照药的选择及意义
    5.2 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评价
    5.3 通心络胶囊组方特点
    5.4 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可能疗效机制探讨
        5.4.1 免疫调节作用
        5.4.2 抗炎作用
        5.4.3 改善凝血机制紊乱
        5.4.4 改善肾脏血液动力学
        5.4.5 防治细胞、基质增殖,抗肾脏纤维化
        5.4.6 降低血脂作用
        5.4.7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5.4.8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6.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综述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血凝学研究进展
    1.肾小球肾炎血凝学改变的机制
        1.1 肾小球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1.2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
        1.3 凝血因子异常
        1.4 抗凝物质异常
        1.5 纤溶系统异常
        1.6 血液流变学改变
        1.7 血脂的改变
        1.8 其他因素
        1.9 肾实质内凝血的激活
    2.血凝学改变对肾小球疾病慢性进展的影响
        2.1 肾小球缺血性损伤
        2.2 参与、促进肾小球炎症反应
        2.3 细胞、基质增生,肾脏纤维化
    3.肾炎、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3.1 肾静脉血栓形成
        3.2 其它动脉或静脉血栓栓塞
    4.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诊断
        4.1 临床表现
        4.2 实验室检查
    5.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治疗
        5.1 抗凝剂
        5.2 纤溶药物
        5.3 抗血小板药物
        5.4 手术治疗
        5.5 其他疗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进展
    1.肾小球肾炎血瘀证的存在及普遍性
        1.1 肾小球肾炎血瘀证的中医理论依据
        1.2 肾小球肾炎常见中医血瘀证的临床表现
        1.3 肾小球肾炎血瘀证的现代病理学证据
        1.4 瘀血与肾小球肾炎中医分型
    2.中医对肾小球肾炎瘀血危害的认识
        2.1 瘀血导致内六淫
        2.2 瘀血阻碍脏腑
    3.肾小球肾炎瘀血产生的病因病机
        3.1 病邪致瘀
        3.2 本虚致瘀
        3.3 病理产物致瘀
        3.4 药毒致瘀
    4.瘀血与肾小球肾炎主症的关系
        4.1 瘀血与水肿
        4.2 瘀血与蛋白尿
        4.3 瘀血与血尿
        4.4 瘀血与高血压
        4.5 瘀血与贫血
    5.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指征
    6.活血化瘀治疗肾小球肾炎治法的主要配伍及临床应用
        6.1 益气活血化瘀
        6.2 行气活血化瘀
        6.3 滋阴活血化瘀
        6.4 温阳活血化瘀
        6.5 养血活血化瘀
        6.6 祛风活血化瘀
        6.7 解毒活血化瘀
        6.8 利水活血化瘀
        6.9 止血活血化瘀
        6.10 祛痰活血化瘀
        6.11 平肝活血化瘀
    7.活血化瘀药物的临床应用规律
        7.1 辨证论治加用活血化瘀药物
        7.2 辨病用药
        7.3 单味药的应用
        7.4 单用活血化瘀药物组成的复方治疗
        7.5 固定方的应用、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
        7.6 虫类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
        7.7 因病程选药
    8.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机制
        8.1 抑制血小板功能
        8.2 抗凝作用
        8.3 抗血栓形成
        8.4 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8.5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8.6 改善微循环
        8.7 改善血液流变性
        8.8 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
        8.9 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
        8.10 降血脂作用
        8.11 抗纤维化
        8.12 调节免疫功能
        8.13 抗感染、抗炎作用
        8.14 其他作用
        8.15 活血化瘀药物的复合疗效机制
    9.活血化瘀治疗肾小球肾炎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声明

(9)一氧化氮、内皮素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测定方法
        1.2.1 NO测定
        1.2.2 ET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当归芍药散对肾病综合征大鼠一氧化氮和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建立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造模及考察指标
        2.2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大鼠一般状态的观察
        3.2 24h尿蛋白的测定
        3.3 生化指标的检测
        3.4 肾组织病理改变观察
    4 讨论
第二章 当归芍药散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处理及给药
        2.2 检测指标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3.2 肾组织病理改变观察
        3.3 24h尿蛋白的检测
        3.4 生化指标的检测
        3.5 尿液NO和AQP2的检测
        3.6 血清NOS酶活性检测
        3.7 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AQP2、i NOS和n NOS蛋白的表达
        3.8 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AQP2、i NOS和n NOS蛋白的表达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肾病综合征当前疾病流行情况与治疗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发表论文
致谢

四、一氧化氮、内皮素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病综合征大鼠NO相关指标变化研究及当归芍药散加味黄芪对其影响[D]. 欧美凤.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2]内皮素受体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关系的研究[D]. 曾水秀. 暨南大学, 2014(03)
  • [3]肾病综合征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及治疗进展[J]. 樊威伟. 湖南中医杂志, 2014(02)
  • [4]芪蛭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的影响[J]. 刘洪,杨敬,熊维建,李荣亨. 中国中医急症, 2011(12)
  • [5]《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第20卷中文题名索引[J]. 张耀东,顾本兴,蔺琳,郭学鹏,王家勤,王晓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12)
  • [6]《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第22卷中文题名索引[J]. 范艳芬,李建华,单卫华,邓丽娜,申玉美,周二强,王晓华,王家勤,郭学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24)
  • [7]通心络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D]. 詹华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07)
  • [8]《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第19卷题名索引[J]. 周二强,张耀东,赵金燕,李轶,李建华,顾本兴,单卫华,郭学鹏,王家勤,王晓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12)
  • [9]一氧化氮、内皮素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J]. 郭志强,刘佩玲. 广东医学, 2000(01)
  • [10]当归芍药散对肾病综合征大鼠一氧化氮和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方庆.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肾病综合征患儿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