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减轻福州市农民负担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骆晗[1](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及经验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儿童的养护和教育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重点关注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许多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应证。结合中国当今实际,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幼有所育”作为民生工作进行专门阐释和部署,2019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幼儿托育工作的相关文件,托育机构的运作和规范也在不断完善,由此可知国家对于儿童托育工作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对中国儿童托育工作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推进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时代化发展。新中国成立至今,儿童托育工作在名称、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但是在新中国初期这项工作却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建设亟待推进,妇女成为挖掘劳动力的主要着力点,国家出于解放妇女劳动力和保育儿童的主要目的,大力推行保育政策以解决妇女的后顾之忧,激发妇女的劳动潜力推进国家建设。因此新中国初期的保育政策实践很大程度上与妇女解放的话语相关联,这也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构建。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的重要思想及理论在中国展开实践的过程。所以论文拟从此处着手,选取1949—1956年为主要考察时段,对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展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关注国家与基层的互动联系,在还原多维历史面相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论文考察和论述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厘清保育政策的理论逻辑。考察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之前,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研究,交代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继承,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思想与保育政策理论来源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梳理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过程中党委、政府及妇联的政策规划和实际行动。探究保育政策实践的“主导者”如何从上层视角推动保育政策的实践,整体概述1949—1956年党委、政府及妇联为推动保育工作制定的相关政策及做出的实际行动,还原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妇联形成的互动样态。第三部分,考察保育组织与他机构的协调配合。在党委、政府和妇联做出整体性规划后,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与保育组织进行了工作上的协调配合、合作共进。第三部分内容则以保育组织托儿管理委员会的创建与运作为考察中心,交代保育政策实践过程中组织机构间的矛盾协调与统筹互动。第四部分,考察保育工作者的培训塑造。人民群众作为能动主体,在国家政策推行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能动反映,因此研究政策实践必须深入考察对“人”的培训与塑造,选取保育工作者为主体展开探究,分别阐述保育工作者的培训、报酬及竞赛三个方面,分析保育工作者如何从“家庭妇女”转变为带有“身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从而有效地推动保育工作的开展。第五部分,考察保育组织内关于儿童保育的具体工作。对于儿童的保育是保育组织的主要工作,入托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于儿童自身以及孩子家属都有直接影响,因此第五章从儿童卫生健康、教育及饮食等多个方面交代保育政策实践与儿童能动性的相互反映,考察国家建设与儿童保育工作的重要关联。第六部分,对保育政策实践做出客观评价和经验总结。从“组织”及“个人”多方面考察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的复杂过程,第六章在还原“事件”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基础,对这场盛大的“集体运动”从成效与不足两个方面做出客观评价,并且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群众路线、组织机构、工作队伍及思想教育五个方面总结历史经验,再结合新时代儿童托育工作进行探究表述。另有结论部分对文章做出完整概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对文章做出了结论性总结,阐述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托育工作中的时代价值。
齐静[2](2020)在《多维福利视角下福州市仓山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州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更为严重。为应对老龄化,福州市近年逐步在全市每个社区、村(居)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填补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的社会养老需求缺口。仓山区位于福州市南台岛,现辖5个镇,102个村委,农村地域广阔。本文以多维福利为理论支撑,从健康、教育、配套设施、社会交往、文化活动、心理六个福利维度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通过对福州市仓山区农村老年人个体情况、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以及对健康、教育、配套设施、社会交往、文化活动、心理六个方面服务的需求情况的调查,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福州市仓山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结论得出,仓山区农村老年人最需要的居家养老服务是健康服务,老年人个体、家庭和经济状况上的异质性会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仓山区农村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本文为仓山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构建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模式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张晓容[3](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社区党建的历史和现实研究 ——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文中提出城市社区党建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社区党建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与形势任务要求相比,当前城市社区党建还存在不适应的情况,引领社区治理的作用发挥不突出,社区党组织的弱化、虚化和边缘化,社区党员队伍能力素质不强等问题,逐渐成为中共加强基层党建中需要破解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要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城市建设和发展,就必须强化城市社区党建的引领作用,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为建设现代化城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要在推动城市治理中展现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破解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所要面对的新问题,需要结合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从理论解析和实践探索层面上进行探究。伴随居委会到社区的变化,城市基层党建也从居委会党建进入社区党建的阶段。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许多新情况,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分化,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利益矛盾逐渐增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党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要随之扩大等等。这些问题考验着城市社区党组织的能力水平,给城市社区党建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城市社区党建科学化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更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有鉴于此,我们需从理论溯源、探索历程、经验总结和路径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在理论溯源方面,在厘清社区、社区组织、城市社区组织、城市社区党建、城市社区党组织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为新时代中共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奠定理论根基。同时,对不同时期中共城市基层党建的探索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从中汲取所蕴含的理论智慧和历史经验。在现状分析方面,以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导引,全面介绍福州“133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调查研究和现场访谈,对存在的困境和成因进行分析,进而以前瞻性视角探索新时代城市社区党建的路径方法。研究基于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既注重对中共在不同时期加强基层党建经验得失的历史梳理,又基于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展开理论分析,试图实现历史与逻辑、理论研究与实证探索相统一,旨在探寻新时代中共城市社区党建的现实路径,实现城市社区党建与城市社区治理深度相融合,引领社区善治。提升城市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对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政治意义上,以历史思维审视在探索城市建设历程中的曲折与成就,必然能够自觉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同感。在实践层面,这一工程需要以建构城市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新格局为目标,以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为核心,以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为重点,以协调社区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关系为基础,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根基,进而为中共城市社区党建提供创新思路与合力效应。
赵津津[4](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城乡生态环境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乡生态关系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为我国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迈上新台阶,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累了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以及促进城乡利益协调。美丽中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统筹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施行最严密的法治,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则是有效推动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城乡利益协调采取的重要举措有:第一,统筹城乡空间规划。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第二,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与森林生态补偿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和地方实践各层面都做出丰富的探索。第三,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我国重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补齐农村环境短板,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持。但也应看到,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依然面临现实挑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何德珊[5](2020)在《东莞市石龙镇环卫行业农民工生存状况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东莞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东莞的人口数和车辆数迅速增长,随之而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大幅度的加多,给东莞市的整个环卫行业带来了压力,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其工作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地复杂了,工作的危险系数不断上升。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统计,中国目前环卫工人的数量有180万人。学者们在对环卫工人的研究中发现,我国环卫工人中有89%以上是农村户籍的,农民工群体,本来就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之一,加上环卫工人这个职业又在职业分层系统中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因此环卫行业农民工就在城市中处于户籍身份和职业身份都是弱势的境况。这个特殊身份,使他们在某些社会性资源的分配上是处于劣势地位的。环卫行业农民工成为城市里最边缘的群体之一,其在城市中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社会参与度、社区融入度等方面处于一种弱势的状态。本文拟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东莞市石龙镇环卫行业农民工的生活、工作、收入、健康、权益保障、社区融入等生存状况进行研究,指出石龙镇环卫行业农民工存在工资福利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安全问题难以保障、子女教育机会不公、缺乏组织关爱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从政府、社会和农民工个人层面提出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媒体宣传、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帮助农民工提升技能、培养维权意识等对策建议。
罗吉[6](2020)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社会保障作用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得以满足,人民对于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在种类、数量、质量、自由选择程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地域广博、资源与人口分布分散、受地形、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大、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特点,导致其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更为碎片化、小众化与原子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从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福利层面对这些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导致大规模集中式的公共服务需求相对较少,而更多体现为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的零散需求。正是由于农村公共服务的这些特征,农村公共服务普遍存在利用率低、投入成本高、规模效应小,社会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等固有缺陷。围绕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多元化与小众化的公共需求,首先应根据农村公共服务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不同回应主体的比较优势对其进行分工与合作,分析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情况,并探索怎样建立一个完备而尽善其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一是农村公共服务应该怎样进行分类,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否以及应该怎样进行分工,三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是否存在矫正机制。本文以长尾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匹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和基本判断,探究供给主体效率影响供需失衡的机制。本文针对这种失衡提出以不同回应主体分工为基础的满足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的农村“长尾”公共需求失衡矫正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将农村公共需求置于“嵌入”的经济社会制度与发展进程中,分析其未来的趋势及其回应完善路径。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等核心概念为研究起点,首先分析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现状和特征。然后基于不同需求回应主体在治理效率上的差异,分析这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总体性原因(包括需求的离散化、政府财政限制、政府理性选择偏差、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供给“市场”缺失等),特别是针对有代表性的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例如教育、养老、医疗等)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影响因素,揭示出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内在机理和基本路径。再次,本文通过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等指标体系,对这种失衡的严重性程度进行实证测算。以此为基础,本文进而提出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对不同供给主体进行合理有序分工。最后,本文提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对这种网络化平台进行理论构建和实践运营机制阐述。本文主要创新在于,首先,本文创造性地将“长尾理论”运用于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公共服务中具有不同特点和性质的需求进行“头部”和“长尾”分类与区分。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特征进行数理证明与实证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长尾理论幂律分布的运用前沿,也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异质性分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长尾需求的聚合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回应主体进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可行性分析,基于长尾需求的差异性(多样性)偏好、回应主体的福利水平和供给不同公共物品的外溢性大小构建“长尾均衡”与“头部均衡”比较静态和动态均衡模型。其次,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进行专项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动态失衡的经济与社会因素,并检验这种失衡是否存在时序与空间上的自我矫正机制。另外,考虑到“长尾公共需求”与“头部公共需求”的相互影响,本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对“头部”与“长尾”的互动与耦合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在理论上更好地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长尾需求”理论体系。此外,本文通过比较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回应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上的分工、各自特点和优势,对基于异质性偏好农村公共服务的长尾分工机制进行主体匹配度回应与分析。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构建满足信息效率与激励相容的矫正机制,本文构建“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实证研究其在供给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中的比较优势与运营机理,为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伟大目标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新的理论视角与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其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中新的发展趋势与动向。
杨昌斌[7](2019)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简称“双拥”)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领导人民军队独创的光荣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领导人民军队,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双拥实践活动,并形成了一系列双拥工作理论,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展和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治国理政建军的新境界。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对做好双拥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开展双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从提出“双拥思想”(“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简称)概念(即“关于双拥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入题,对“双拥”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创的具有政治性、全局性、社会性的活动,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总结,以“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简称“当代双拥思想”)作为研究课题,主要从八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课题选题的缘起与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双拥、双拥工作、双拥思想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文献研究,界定了相关概念,说明了论文创新点,明确了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主要揭示双拥思想的内涵和价值意蕴,探究其渊源及其在实践中体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双拥工作和处理军政军民关系的思想指南的独特价值。第三部分,廓清双拥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概括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发展的双拥思想的核心内容,提出不同历史时期双拥思想有其核心要义、目标、任务,阐明双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丰富创新,体现了双拥思想血脉基因、精髓本质。第四部分,系统梳理当代双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双拥工作的讲话、指示等内容,分析当代双拥思想的形成路径和发展历程,指出当代双拥思想形成于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期,成熟于党的十八大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全党全国全军领导集体核心以后。第五部分,重点论述当代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从双拥工作本质、目标、主体、关键等四个方面对当代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展开阐述论证,详细阐述军民融合内涵、理念、机制、发展战略等核心要义,深刻剖析当代双拥思想需要把握的理论核心。第六部分,深入论述当代双拥思想具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全局性与局部性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的四个理论特点,揭示双拥思想的理论价值、科学禀赋。第七部分,从当代双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汇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等三个方面,分析当代双拥思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第八部分,从实践维度,全面论述如何推动当代双拥思想指导工作、落地见效。主要从政治思想、工作力量、组织制度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充分发挥广大军民主体作用、坚持组织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实践要素。本文试图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提出“双拥思想”和“当代双拥思想”。论文提出的“双拥思想”,是将其提升到政治理论的指导思想层面,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建军实践中,对“双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完善定义为“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简称为“当代双拥思想”。二是从理论层面首次概括出党的历代双拥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第一代双拥思想核心要义是“军民一致”,党的第二代双拥思想核心要义是“军民共建”,党的当代双拥思想核心要义是“军民融合”。三是系统阐述当代双拥思想的理论特点和重大意义。指出当代双拥思想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全局性与局部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理论特点。是十八大以来党在治国理政建军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双拥实践的新发展,是汇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
陈晓萍[8](2019)在《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以福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踏上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但是,仍有许多困难和矛盾需要克服和解决,其中养老问题将成为新时代中国重大民生课题之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挑战。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老年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他们期待更好的养老环境、更贴心的养老服务、更多样的养老形式。因此,大力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丰富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新时代养老短板的重要手段,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会议、调研、考察、出访等场合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基础上,以福州市3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例,分析福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为新时代福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给出建议。
陈琳琳[9](2019)在《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问题与政府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举家向城市迁移,截至2017年,在福州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达19.5万人,占当年义务教育阶段总学生数(76.8万)的25.4%。在榕随迁子女数量大,增速快,给福州市义务教育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何保障随迁子女在福州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本文按照“调查现状——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随迁子女入学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福州市随迁子女入学最新的政策法规,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研究法”等方法对福州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并结合“教育公平理论”、“公共政策合理性理论”和“公共服务供给理论”,指出福州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存在受教育权不平等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指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全、学校规划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政府的责任缺位等是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从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经费保障、扩大学位供给、扶持民办校发展和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等方面,提出政府保障随迁子女就学的对策建议,力求推进该群体在福州能更好的接受义务教育。
陈芳芳[10](2019)在《福州市大学生参与共享单车治理的意愿研究》文中指出共享单车治理是近年来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普遍关注的研究热点,大学生作为城市共享单车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是城市共享单车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但目前存在大学生参与不足的问题。对此,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查福州市共享单车治理中大学生的参与意愿,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并初步提出“以优化内部条件为基础,以改进外部条件为重点”的“双轨并行”策略。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文章首先归纳与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参与共享单车治理意愿的现存问题。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共享单车治理基本具有较高的参与意愿,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参与意愿不足,整体参与意愿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而言,在诸多影响大学生参与意愿的因素中,存在大学生对参与价值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治理氛围有待加强、参与水平有待提高、缺乏配套健全的大学生参与机制等问题。其次,结合影响大学生参与意愿的现存问题,进一步地对共享单车治理中导致部分大学生参与意愿不足的深层原因进行反思和归纳,认为共享单车的治理格局尚不明确、参与共享单车治理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社会联动治理机制不健全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参与意愿不足的深层原因。最后,文章围绕加强思想与实践教育、优化社会治理氛围、提升大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参与认知、健全社会参与渠道和参与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共享单车治理的具体建议。
二、浅谈减轻福州市农民负担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减轻福州市农民负担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及经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保育 |
(二)保育组织 |
(三)保育政策 |
(四)时间界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妇女儿童工作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妇女解放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少年儿童工作思想 |
二、列宁的妇女儿童工作思想 |
(一)列宁的妇女解放思想 |
(二)列宁的少年儿童工作思想 |
三、毛泽东的妇女儿童工作思想 |
(一)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 |
(二)毛泽东的少年儿童工作思想 |
小结 |
第二章 集体办托:运动中的党委、政府和妇联 |
一、生产生活“两手齐抓”的党与政府 |
(一)制定方针政策 |
(二)组织实际建设 |
(三)领导分工合作 |
二、深入基层落实政策的妇联 |
(一)落实政策方针 |
(二)组建筹备委员会 |
(三)动员群众办托 |
小结 |
第三章 组织管理:托儿管理委员会的协调与运作 |
一、托儿管理委员会成立前的自流状态 |
(一)农村保育组织内的无人管理 |
(二)工厂机关保育组织内的薄弱领导层 |
(三)城市街道保育组织内的人员矛盾 |
二、托儿管理委员会的“软着陆” |
(一)筹委会向托管会的平稳过渡 |
(二)妇联支持下的自建托管会 |
三、托儿管理委员会的实际运作 |
(一)农村托儿管理委员会 |
(二)工厂机关托儿管理委员会 |
(三)城市街道托儿管理委员会 |
小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新母亲:保育工作者的培训与塑造 |
一、保育工作者培训 |
(一)与时俱进的参训条件 |
(二)知行统一的培训内容 |
(三)因地制宜的培训方式 |
二、保育工作者报酬 |
(一)换工变工 |
(二)评定工分 |
(三)津贴工资 |
三、保育工作者竞赛 |
(一)爱国主义的生产竞赛 |
(二)增产节约的劳动竞赛 |
(三)为生产服务的红旗竞赛 |
小结 |
第五章 保教结合:保育组织的儿童生活 |
一、儿童卫生健康 |
(一)防治儿童疾病 |
(二)保障卫生设施 |
(三)培养卫生习惯 |
二、儿童教育 |
(一)爱国主义教育 |
(二)生产劳动教育 |
(三)集体主义教育 |
三、儿童饮食 |
(一)注重营养搭配 |
(二)贯彻节约意识 |
(三)保障伙食费用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影响及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成效 |
(一)推进妇女解放进程 |
(二)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
(三)推动国家相关建设的发展 |
二、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不足 |
(一)思想认识的不足 |
(二)实践层面的不足 |
三、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
(二)坚持以群众路线为基本方式 |
(三)坚持以组织机构为重要推手 |
(四)坚持以工作队伍为重要保障 |
(五)坚持以思想教育为重要方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多维福利视角下福州市仓山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简要评价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居家养老 |
2.1.2 居家养老需求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多维福利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三章 福州市仓山区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体系与模型构建 |
3.1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指标体系 |
3.1.2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指标选取规则 |
3.1.3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指标赋值规则 |
3.2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模型的构建 |
3.2.1 相关性模型 |
3.2.2 ordered probit 模型 |
3.3 数据来源 |
3.3.1 问卷设计 |
3.3.2 数据收集 |
第四章 福州市仓山区农村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 |
4.1 自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4.1.1 个体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
4.1.2 家庭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
4.1.3 经济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
4.2 因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4.2.1 健康需求的描述性分析 |
4.2.2 教育需求的描述性分析 |
4.2.3 配套设施需求的描述性分析 |
4.2.4 社会交往需求的描述性分析 |
4.2.5 文体活动需求的描述性分析 |
4.2.6 心理需求的描述性分析 |
4.2.7 因变量的排序分析 |
4.3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性分析 |
4.3.1 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2 各变量相关性研究的小结 |
4.4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健康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4.2 教育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4.3 配套设施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4.4 社会交往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4.5 文体活动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4.6 心理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实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确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
5.2.2 打造医养融合的智慧化服务体系 |
5.2.3 加大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宣传力度 |
5.2.4 创新居家养老事业的经费筹措机制 |
5.2.5 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的队伍建设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社区党建的历史和现实研究 ——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社区党建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城市社区组织的内涵界定 |
一、城市社区的概念及其类型 |
二、城市社区组织的概念及其类型 |
第二节 城市社区党建的内涵界定 |
一、城市社区党建的概念诠释 |
二、城市社区党建的逻辑边界 |
三、城市社区党建的功能定位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组织建设的思想阐释 |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形式 |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 |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制度 |
第二节 列宁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阐述 |
一、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设置 |
二、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方式 |
三、党的基层组织的队伍建设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社区党建的发展历程及历史经验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城市基层党建的探索实践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基层党建的新场域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城市基层党建的摸索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基层党建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城市社区党建的探索实践 |
一、改革开放起步和全面展开时期城市社区党建的探索实践 |
二、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城市社区党建的探索尝试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城市社区党建的新阶段 |
第三节 新时代城市社区党建的新进展新挑战 |
一、新时代城市社区党建的创新推进 |
二、新时代城市社区党建的基本特征 |
三、新时代城市社区党建的现实挑战与存在问题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社区党建的历史经验 |
一、必须始终发挥全面领导作用,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
二、必须强化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不断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 |
三、必须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破解党组织“三化”问题 |
四、必须适应社会结构阶层变迁,持续创新组织设置方式 |
五、必须以社区党建为基础,构建城市大党建格局 |
六、必须突出社区党建引领功能,提高社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
第四章 城市社区党建的福州实践 |
第一节 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
一、完善党的组织设置 |
二、强化党支部堡垒作用 |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
四、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 |
五、加强党内制度建设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前的实践探索:福州市鼓楼区“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 |
一、强化一个领导 |
二、建设三支队伍 |
三、健全五项机制 |
第三节 新时代的实践探索:“13335”军门社区工作法 |
一、坚持党建引领 |
二、健全三项机制 |
三、搭建三个平台 |
四、强化三项保障 |
五、打造“五在社区” |
第四节 福州市鼓楼区社区党建的实证调查 |
一、设计思路与样本分析 |
二、调查现状 |
三、成因分析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城市社区党建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以城市基层治理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社区党建新发展 |
一、从破解城市基层治理新难题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
二、从扩大城市基层党建覆盖面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
三、从增强城市基层党建系统性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
第二节 以协调社区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关系推进社区党建新发展 |
一、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
二、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的自治作用 |
三、提升社区工作服务站专业水平 |
四、增强社会组织参与主体性 |
五、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
第三节 以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推进社区党建新发展 |
一、正确认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定位 |
二、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职责 |
三、严肃社区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 |
四、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
第四节 以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推进社区党建新发展 |
一、区域化统筹整合服务资源 |
二、精细化项目拓展服务内涵 |
三、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
四、系统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
结语 |
附录1 福州市鼓楼区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问卷调查(社区居民) |
附录2 福州市鼓楼区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萌芽 |
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二、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一节 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
一、国土空间布局表现出较为合理的趋向 |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得以扭转 |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
二、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
第三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
一、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大幅提高 |
二、生态补偿取得明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 |
第一节 高屋建瓴制定发展战略 |
一、美丽中国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第二节 推动政策制定和法制化进程 |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速推进 |
第三节 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 |
一、自上而下层层推动 |
二、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 |
三、以生态环保责任制强化落实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二:促进城乡利益协调 |
第一节 城乡利益协调的理论阐释 |
一、城乡利益分配不均的困境 |
二、以城市利益让渡调整利益格局 |
三、城乡互利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
第二节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 |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导向 |
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
三、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 |
四、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 |
第三节 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 |
一、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
二、推动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
第四节 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 |
一、以城带乡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二、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锚固城市生态本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 |
一、城乡空间规划仍不平衡不协调 |
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不平衡 |
三、生态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
第二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
二、要素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
三、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不健全 |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 |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三、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不彰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城乡空间发展 |
二、坚持“生态价值论”和“两山论”理念引领生态补偿 |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生态保护修复 |
第二节 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 |
一、平衡协调城乡空间规划 |
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
三、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
第三节 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 |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 |
二、以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 |
三、健全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 |
第四节 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
一、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 |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
三、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东莞市石龙镇环卫行业农民工生存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环卫行业农民工 |
2.1.3 生存状况 |
2.1.4 边缘群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推拉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理论 |
2.2.3 社会排斥理论 |
3 东莞市石龙镇环卫行业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 |
3.1 东莞市石龙镇的基本情况 |
3.2 东莞市石龙镇环卫行业的基本情况 |
3.3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3.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3.2 工作状况 |
3.3.3 经济收入情况 |
3.3.4 健康状况 |
3.3.5 权益保障情况 |
3.3.6 学龄子女就读情况 |
3.3.7 社会地位状况 |
3.3.8 社区融入状况 |
4 东莞市石龙镇环卫行业农民工生存状况问题分析 |
4.1 工资福利低 |
4.2 工作时间长 |
4.3 劳动安全问题难以保障 |
4.4 社会保障不完善 |
4.5 子女教育机会不公 |
4.6 城镇居民的排斥 |
4.7 缺乏社会组织关爱 |
4.8 社区融入度较低 |
5 国内外经验借鉴 |
5.1 国外经验借鉴 |
5.1.1 美国环卫工作的经验借鉴 |
5.1.2 日本环卫工作的经验借鉴 |
5.2 国内经验借鉴 |
5.2.1 广州环卫工人工资标准的经验借鉴 |
5.2.2 福州环卫工人福利待遇的经验借鉴 |
5.3 国内外经验的启示 |
6 改善东莞市石龙镇环卫行业农民工生存状况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6.1.1 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 |
6.1.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6.1.3 提高机械化率降低工作强度 |
6.1.4 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政策 |
6.2 社会层面的对策建议 |
6.2.1 加强媒体宣传教育 |
6.2.2 提升地位,消除歧视 |
6.2.3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
6.3 社区层面的对策建议 |
6.4 个人层面的对策建议 |
6.4.1 技能自我提升 |
6.4.2 培育维权意识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石龙镇环卫行业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6)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 |
1.3.2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特点与问题 |
1.3.3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均衡研究 |
1.3.4 农村公共需求供给主体研究 |
1.3.5 社会组织的特点及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
1.3.6 现有研究的水平与发展趋势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与核心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述评 |
2.1.1 “长尾”理论 |
2.1.2 机制设计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 |
2.2 核心概念与模型设定 |
2.2.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 |
2.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与失衡 |
2.2.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 |
第三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属性及其供需失衡的特征 |
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需求侧属性 |
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1 服务类型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2 财政支出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3 社会组织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特征 |
3.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时序分布特征 |
3.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满足成本特征 |
第四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
4.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需求侧整体性原因 |
4.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供给侧整体性原因 |
4.2.1 政府财政限制 |
4.2.2 政府理性选择偏差 |
4.2.3 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
4.2.4“长尾”供给“市场”缺失 |
4.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
4.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
4.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化原因: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
4.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
4.7 小结 |
第五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 |
5.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方法 |
5.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
5.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
5.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
5.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 |
6.1 基本机制设定 |
6.1.1 承诺机制设计 |
6.1.2 政府监管机制 |
6.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激励相容与信息效率机制 |
6.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区间设计 |
6.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格罗夫斯-克拉克矫正机制 |
6.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纳什均衡矫正机制 |
6.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动态调整机制 |
6.7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需求精准匹配机制 |
第七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实践运用:“互联网+社会组织” |
7.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网络外部性 |
7.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 |
7.2.1 “互联网+”与网络经济的特征 |
7.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实践机制 |
7.3 案例研究京东公益基金会互联网平台 |
结语 效率-公平互补的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 国内双拥研究 |
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主要创新点 |
一、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内涵及价值意蕴 |
(一) 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内涵 |
1. 中国古代兵民关系思想的批判继承 |
2. 中国共产党双拥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 |
3. 马克思主义军政军民关系理论的中国化 |
(二) 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价值意蕴 |
1. 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军政军民关系的思想结晶 |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 |
3. 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具体体现 |
4. 开展双拥工作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行动指南 |
二、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历史脉络 |
(一) 双拥工作发端及双拥思想萌芽 |
1. 对革命军队军民关系的探索与实践 |
2. 新型军民关系雏形 |
3. 双拥思想萌芽 |
(二) 土地革命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军民一致”为核心的双拥思想 |
1. 土地革命时期,双拥思想初步形成 |
2. 抗日战争时期,双拥思想正式形成 |
3. 解放战争时期,双拥思想进一步发展 |
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双拥思想日臻完善 |
(三) 改革开放时期以“军民共建”为核心的双拥思想 |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拥思想在恢复中发展 |
2. 双拥工作不断创新,新时期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形成 |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初步形成 |
1. 双拥工作融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2. 双拥工作体现改革、发展、稳定要求 |
3. 双拥工作成为社会系统工程 |
4. 双拥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
5. 双拥工作实现军地互办实事常态化 |
(二)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发展成熟 |
1. 军政军民关系的新发展 |
2. 双拥工作目标的新定位 |
3. 双拥工作领域的新拓展 |
四、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要义 |
(一)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 |
1. 明确双拥工作的本质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社会工作 |
2. 明确双拥工作的目标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部队战斗力 |
3. 明确双拥工作的主体是广大军民 |
4. 明确双拥工作的关键是领导 |
(二)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以“军民融合”为核心要义 |
1. 创新了双拥思想理念 |
2. 丰富了双拥思想内容 |
3. 提升了双拥工作战略地位 |
五、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理论特点 |
(一) 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
(二) 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 |
(三) 全局性和局部性相统一 |
(四) 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 |
六、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 当代双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在双拥领域的具体体现 |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
(二) 当代双拥思想是汇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
1. 政治上增强军政军民团结的自觉性 |
2. 战略上增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自觉性 |
3. 全局上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
(三) 当代双拥思想是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 |
1. 加强双拥工作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
2. 加强双拥工作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然选择 |
3. 加强双拥工作是人民军队使命担当的必由之路 |
七、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实践要素 |
(一) 政治思想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
1. 党的政治理论是双拥工作的指导思想 |
2. 党的领导是双拥工作的根本原则 |
3.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双拥工作的基本遵循 |
(二) 工作力量上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广大军民主体作用 |
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保证作用 |
2. 拓展双拥工作的实践主体 |
3. 调动广大军民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 |
(三) 组织制度上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
1. 强化双拥组织领导 |
2. 创新双拥工作载体 |
3. 完善法律政策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以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医养结合 |
(二)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难点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理论依据及发展过程 |
第一节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相关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 |
二、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思想 |
三、习近平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 |
第二节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过程 |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过程 |
二、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意义 |
第二章 福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实践 |
第一节 福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背景及实践案例分析 |
一、福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背景 |
二、福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案例分析 |
第二节 福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福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
二、福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养老服务模式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内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
一、青岛模式 |
二、北京市恭和养老公寓运用PPP模式 |
第二节 国外养老服务模式 |
一、美国模式 |
二、英国模式 |
第三节 国内外养老服务模式的启示 |
一、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 |
二、重视社区在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
三、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
四、培养职业化服务人员 |
五、建立长期护理险 |
第四章 新时代福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老有所养——提高福州医养智能化水平 |
一、配置医疗和养老资源 |
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
三、推进医养服务智能化 |
第二节 老有所医——打造福州健康守门人 |
一、探索建立长期护理险 |
二、完善家庭医生制度 |
三、建立健全护理人员培养机制 |
第三节 老有所乐——实现多途径精神养老 |
一、多渠道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
二、营造尊老爱老社会氛围 |
三、壮大助老服务队伍 |
第四节 老有所安——织就福州老年保护网 |
一、加强法律保障 |
二、重视老年友好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问题与政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进城务工人员 |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
三、义务教育入学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二、公共政策合理性理论 |
三、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现状、保障措施及成效 |
第一节 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现状 |
一、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总体情况 |
二、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现状 |
三、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升学情况 |
四、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转学”接收情况 |
第二节 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的保障措施及成效 |
一、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的保障措施 |
二、福州市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取得的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研究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关于随迁子女就学政策的调查及分析 |
第二节 关于随迁子女就读公办校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
第三节 关于随迁子女就读民办校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
一、随迁子女家庭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
二、民办校办学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
三、随迁子女就读意愿及满意度的调查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不平等 |
一、随迁子女入学、转学、升学机会不平等 |
二、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难 |
三、随迁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困难 |
第二节 公办教育资源承载能力不足 |
一、“大班额”现象严重 |
二、教师缺编严重 |
第三节 民办教育收费贵质量普遍偏低 |
一、多数民办校收费贵务工人员负担吃力 |
二、部分民办校办学质量差 |
第四节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宣传、执行存在薄弱环节 |
一、入学政策宣传不足 |
二、入学政策执行存在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户籍制度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
第二节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 |
一、现行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二、接受地财政难以保障随迁子女就学需要 |
第三节 学校规划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 |
第四节 政府责任赤字 |
一、缺乏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协同联动机制 |
二、缺乏科学制定政策的基础性工作 |
三、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没有完全树立 |
四、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监督奖惩机制不健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问题解决的政府对策 |
第一节 积极推进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就读方向的户籍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一、建立各级政府合理的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
二、建立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
三、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义务教育财政调节机制 |
第三节 扩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给 |
一、调整完善教育规划布局 |
二、整合开发公办教育资源扩容新增就学员额 |
三、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房企主动建设楼盘配套学校 |
四、多措并举增加师资供给 |
第四节 探索实施随迁子女就学员额多元供给模式 |
第五节 规范和扶持民办校发展 |
一、规范民办校发展 |
二、加大对民办校的扶持力度 |
三、强化民办校师资队伍建设 |
第六节 完善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
一、加强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宣传 |
二、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方案 |
第七节 建立健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相关配套保障机制 |
一、构建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协同联动机制 |
二、构建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福州市大学生参与共享单车治理的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较为新颖 |
二、研究形式较为新颖 |
三、研究结论较为新颖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共享单车治理 |
二、参与意愿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计划行为理论 |
第二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假设 |
一、行为感知 |
二、行为态度 |
三、主观规范 |
四、背景因素 |
五、研究的理论模型 |
六、研究假设 |
第二节 观测变量的设置 |
第三章 福州市大学生参与共享单车治理的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研设计 |
一、问卷调研介绍 |
二、问卷信效度分析 |
第二节 福州市共享单车治理中大学生参与意愿的调查分析 |
一、福州市大学生对共享单车治理基本具有较高的参与意愿 |
二、福州市大学生的参与治理模式趋向于便利化和制度化 |
三、大学生参与治理的动机总体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主 |
四、大学生对参与共享单车治理基本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 |
五、大学生基本具备较良好的人格倾向 |
第三节 福州市共享单车治理中大学生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福州市共享单车治理中影响大学生参与意愿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二、福州市共享单车治理中大学生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 |
第四节 影响大学生参与共享单车治理意愿的现存问题 |
一、大学生对参与价值认识不足 |
二、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的文化氛围有待加强 |
三、大学生的参与水平有待提高 |
四、缺乏配套健全的大学生参与机制 |
第五节 共享单车治理中部分大学生参与意愿不足的成因分析 |
一、地方共享单车的治理格局尚不明确 |
二、参与共享单车治理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 |
三、社会联动治理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共享单车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 |
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
二、深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格品质 |
第二节 营造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社会治理氛围 |
一、发挥政策的引导功能,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共享单车治理 |
二、重视媒体的舆论宣传,打造大学生参与共享单车治理正能量 |
第三节 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参与认知 |
一、拓展参与形式和参与范围,深化大学生的社会参与认知 |
二、加强社会参与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的参与能力 |
第四节 建立健全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渠道和参与机制 |
一、丰富社会参与渠道,提升大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
二、完善社会参与制度,确保大学生参与的有序性 |
三、构建社会参与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一、本研究的局限性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浅谈减轻福州市农民负担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及经验研究(1949-1956)[D]. 骆晗. 西南大学, 2020(01)
- [2]多维福利视角下福州市仓山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D]. 齐静.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社区党建的历史和现实研究 ——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D]. 张晓容.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D]. 赵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5]东莞市石龙镇环卫行业农民工生存状况研究[D]. 何德珊.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6]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D]. 罗吉. 广西大学, 2020(06)
- [7]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研究[D]. 杨昌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以福州为例[D]. 陈晓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问题与政府对策研究[D]. 陈琳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福州市大学生参与共享单车治理的意愿研究[D]. 陈芳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