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选择性培养基对致病疫霉和烟草疫霉分离及培养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童小青[1](2021)在《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文中研究说明山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主要分布在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集约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山核桃病虫害等问题日益严重。最近,山核桃基腐病发生严重,导致大量树木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本研究围绕该病害的发生规律、早期诊断技术、生防微生物的筛选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野外调查等方法调查了临安湍口镇和龙岗镇的山核桃基腐病发病情况。结果发现从2018年至2019年,临安湍口、龙岗山核桃种植林区有症状植物的发病率分别从2018年的1.6%和1.2%上升到2019年的2.4%和2.2%。山核桃根系出现坏死,坏死扩展到茎,导致茎基腐烂和溃疡。后期坏死斑往横向和纵向扩展,从植物基部往上可蔓延至1米以上,形成大面积坏死,地上部位表现出靠近坏死一边的枝条枯死,提前落叶;严重时,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圈后,植株整体枯死。2.采用病菌分离、室内接种以及病原鉴定等方法,明确了山核桃基腐病病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叶片诱饵法从基部组织和土壤组织分离了48株分离物,通过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ITS4/ITS6、Cox I-Levup/Cox I-Levlo)。主要是2种病菌,其中腐霉Pythium vexans有30株分离物,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momi有18株分离物。通过伤口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检测,完成科赫验证,发现樟疫霉的致病性显着高于腐霉,且坏死症状同林间发病症状相似从而确定樟疫霉为山核桃基腐病的病原菌。3.建立樟疫霉LAMP快速检测技术。选用基因Pcinn100006为靶标基因,长度为280bp,对该技术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测定。特异性检测显示,LAMP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出樟疫霉,而腐霉Pythium vexans、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均未检测出来。灵敏度显示,LAMP方法的灵敏度为0.189 pg·μL-1,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00倍。在实际应用中,LAMP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出发病植物组织和根际土壤中的樟疫霉。4.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三乙磷酸铝、氟噻唑吡乙酮、亚磷酸钾对樟疫霉ST402的抑制效果,其中三乙磷酸铝的EC50为48μg·mL-1,氟噻唑吡乙酮的EC50为0.069μg·mL-1,氟噻唑吡乙酮的效果最好,而亚磷酸钾室内平板抑制效果不明显。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了木霉属、链霉菌属、芽孢杆菌属等生防菌,发现木霉Trichoderma对樟疫霉有竞争优势,链霉菌Streptomyces platensis D3、Streptomyces rapamycinicus29253、Streptomyces axermitilis 31272效果较好,多粘类芽孢杆菌(CF05)拮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对樟疫霉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基腐病在山核桃种植林区发生严重,威胁山核桃种植,首次明确了山核桃基腐病的病原为樟疫霉,建立了基于LAMP检测的山核桃土壤中樟疫霉快速检测技术,筛选出高效抑菌活性的化学药剂和生防微生物,为山核桃基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聪颖[2](2021)在《拮抗菌HT-6对致病疫霉的竞争及诱导性抑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位于玉米、小麦、水稻之后,富含蛋白质等满足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在中国,马铃薯的种植范围很广,它的产量也是位于世界前列,中国在2015年就启动了马铃薯的主粮化战略。然而,尽管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病原菌致病疫霉引发的马铃薯晚疫病却一直都是严重阻碍和制约着马铃薯种植开发产业的发展进程。生产中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化农业栽培和使用化学农药等。生物防治手段所具备的低毒、高效、环保等特性,使它越来越受到关注。本实验室前期分离得到的细菌HT-6对于致病疫霉具有强烈的抑制效果,其中对菌丝生长的抑菌率约为89.22%,但实验中发现该菌株只有在致病疫霉存在时才会有抑菌作用,其无菌发酵液对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抑菌率为0)。本实验室前期对HT-6菌株抑制致病疫霉的生化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发现拮抗菌HT-6抑制致病疫霉后,会显着性地抑制菌丝体内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增加,但是会促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本实验室对HT-6菌株受致病疫霉诱导后所产生的抑菌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该物质溶于甲醇、乙酸乙酯和水,为极性物质,甲醇提取后的溶液处理马铃薯块茎,发现相关的防御酶活性得到提高,其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显着增加。细菌HT-6的分类地位尚不明确,其在致病疫霉诱导下产生的抑菌物质对环境的稳定性不清楚,该菌株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的活性例如运动能力、成膜能力、特别是对侵染马铃薯块茎切片能力的影响未见报道,此外,HT-6菌株除了通过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和β-1,3-葡聚糖酶)发挥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外,还有无其它的抑菌方式也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鉴定了细菌HT-6的分类地位。观察不同培养基上HT-6的菌落特征,测定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根据16S rDNA序列构建菌株系统发育树进行比对,明确细菌HT-6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HT-6);2.明确了受到致病疫霉的诱导刺激后细菌HT-6菌液对环境的稳定性。该菌株菌液中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物质经100℃高温处理60 min、6~8的pH值环境处理24 h、30 W紫外线照射8 h、连续传代培养10次,抑菌率仍保持在80%以上;3.评价了不同培养液培养获得的致病疫霉游动孢子的活性大小,发现自来水制备的游动孢子释放率最高(46.77%),10%V8培养液制备的游动孢子的游动能力(23.25%)、成膜能力(OD540=1.107)和侵染能力(病情指数为87.51)均最高;4.探究了HT-6菌株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的释放能力、运动能力、成膜能力和侵染能力的影响,以不同浓度HT-6菌液处理来自10%V8培养液的游动孢子后,发现细菌HT-6对游动孢子活性的抑制作用与菌液的浓度呈正比,当菌液OD600=1.433时,游动孢子侵染块茎切片的病情指数为23.55、运动能力为2.97%,成膜能力被完全抑制,细菌HT-6可以强烈抑制游动孢子的活性;5.揭示了细菌HT-6对致病疫霉具有多种抑制方式,既可通过空间与营养竞争又可通过致病疫霉的诱导而产生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6.638 U/m L、β-1,3-葡聚糖酶2.913U/m L)来抑制致病疫霉,两种方式可同时发挥作用,其中以空间和营养竞争占主导地位,其中,HT-6可以产生嗜铁素,而致病疫霉不产生。HT-6的葡萄糖和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75.66%、69.05%,均显着性高于致病疫霉(55.97%、56.87%),这表明细菌HT-6能通过产生嗜铁素、同时增加对葡萄糖和硝态氮的利用,与致病疫霉争夺环境中的营养物质。
云丽莎[3](2021)在《致病疫霉有性生殖不同阶段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属于卵菌纲,是一种半生物营养病原体,可导致马铃薯和许多相关植物的晚疫病。对于马铃薯,该病每年造成的损失和管理费用估计超过60亿美元,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大威胁。有性生殖是疫霉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但目前对有性生殖的机理研究仍然不足。本研究以致病疫霉菌株P7723和HQK8-3为材料。检测了黑麦培养基(RA)、胡萝卜培养基(CA)、放置玻璃纸的黑麦培养基(CP)、放置聚碳酸酯膜的黑麦培养基对致病疫霉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筛选出放置WATMAN聚碳酸酯膜的黑麦培养基是最适合收集有性生殖菌丝体的培养基。将菌株P7723和HQK8-3进行对峙培养,收集有性生殖阶段中三个时间点的菌丝体,分别为交接0天(PP0_P组、PP0_H组)、3天(PP3组)和9天(PP9组)的菌丝体;使用非标记定量技术(Label Free)研究致病疫霉有性生殖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磷酸化蛋白表达谱,并对差异蛋白表达谱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一批潜在地可能与致病疫霉有性生殖密切相关的蛋白。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共检测到磷酸化肽段3938个,鉴定到的蛋白质2028个。PP3组和PP0_P组(对照组)相比,有444个差异蛋白质,经过level2水平的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分析,筛选到6个具有显着差异的磷酸化蛋白,包括PITG_00334、PITG_11466、PITG_13426、PITG_13666、PITG_19590、PITG_21117;PP3组和PP0_H组(对照组)相比,筛选到1个具有显着差异的磷酸化蛋白,为PITG_10663;PP9组和PP3组(对照组)相比,筛选到6个具有显着差异的磷酸化蛋白,包括PITG_00397、PITG_06171、PITG_18434、PITG_01036、PITG_03936、PITG_16833。这些蛋白极有可能参与致病疫霉有性生殖过程,其功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验证。本研究通过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筛选到与致病疫霉有性生殖过程相关的磷酸化蛋白,促进了对致病疫霉有性生殖中信号通路的理解,对今后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的防治疫霉菌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孙菲菲[4](2021)在《豇豆疫霉致病力分化及基因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绿豆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因具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良好的保健作用、生育期短、固氮肥地等特点而在我国广泛种植。病害一直是造成绿豆减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种植品种的单一化,绿豆上病害不断加重。绿豆疫霉茎腐病是近几年在安徽省明光市新发现的一种病害,随后在田间病害调查中相继在湖北、江苏等地也观察到该病害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形态学比较、系统发育分析及寄主范围鉴定,明确引起绿豆疫霉茎腐病的病原菌豇豆疫霉的寄主专化性;通过对3个豇豆疫霉专化型基因组测序组装及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明确三个专化型之间的差异;通过开发SSR标记,对豇豆疫霉绿豆分离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开发出能够有效区分豇豆疫霉不同专化型的特异性标记;通过抗病品种筛选,建立一套鉴别寄主进行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致病力差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型,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将引起绿豆疫霉茎腐病的病原菌豇豆疫霉鉴定为新的专化型,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Phytophthora vignae f.sp.mungcola):通过对从安徽省明光市、安徽省合肥市、湖北省武汉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分离得到的20、23、5和6个分离物与豇豆疫霉豇豆专化型和豇豆疫霉小豆专化型进行形态学比较、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致病性测定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将绿豆分离物鉴定为豇豆疫霉。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豇豆疫霉绿豆分离物对绿豆和小豆均具有致病性,豇豆疫霉豇豆专化型分离物和小豆专化型分离物仅对各自的寄主豇豆和小豆致病,表明绿豆分离物与豇豆疫霉其它两种专化型具有不同的寄主范围,命名为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2.初步完成豇豆疫霉3个专化型的基因组组装,分析到3个专化型在效应蛋白及基因家族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PVMG4、小豆专化型Pa V1和豇豆专化型Pc V2进行de novo测序组装,得到基因组大小分别为89.9 Mb、84.5 Mb和84.0 Mb。对基因组中与致病性相关的效应蛋白进行预测,共从PVMG4、Pa V1和Pc V2中分别预测到207、187和194个含有RXLR基序的效应蛋白。对这些蛋白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在PVMG4中存在120个特有的候选效应蛋白,这可能与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特有的致病性相关。基因家族分析显示PVMG4、Pa V1和Pc V2中共鉴定到121、34和47个特有的基因家族。基因组共线性表明三个专化型之间虽然共线性较好,但也存在大量的结构变异(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倒位)和Indel差异。结合这些差异位点和效应蛋白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解析豇豆疫霉寄主专化性的形成机制。另外,系统进化和共线性分析均表明豇豆疫霉豇豆专化型和豇豆疫霉小豆专化型亲缘关系更近。3.开发了豇豆疫霉基因组SSR标记,解析了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的遗传变异:通过对豇豆疫霉全基因组微卫星位点发掘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获得了12对具有代表性的多态性标记用于豇豆疫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UPGMA聚类发现,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9时54个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分离物被分为3个类群,表明分离物之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另外,开发出一个标记能够将豇豆疫霉豇豆专化型、豇豆疫霉小豆专化型和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进行区分。4.筛选出抗绿豆疫霉茎腐病品种,建立了一套用于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生理分化研究的鉴别寄主:对288份绿豆品种和资源进行抗性鉴定,筛选获得到17份抗病材料和25份中间型材料。通过对筛选到的抗病品种进行遗传背景及抗性稳定分析,建立了包括潍绿6号、郑8-4-6、冀绿0816和鄂绿1号共4个抗病品种作为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鉴别寄主。利用鉴别寄主对54个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分离物进行致病力分化研究,鉴定到3个致病型(或生理小种),其中pathotype 1包含29个分离物,17个分布在安徽明光,占比58.6%,为该地区的优势致病型。Pathotype 2包含22个分离物,17个分布在安徽合肥,占比77.3%,为该地区的优势致病型。Pathotype 3仅包含江苏南京的其中3个菌株:PVNJ-2、PVNJ-3、PVNJ-6。综上,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引起绿豆疫霉茎腐病的病原菌豇豆疫霉鉴定为新的专化型,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通过对3种豇豆疫霉专化型分离物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结果分析,在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中鉴定到120个特有的效应蛋白,这可能与其寄主专化性的形成相关。进一步对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基因组开发标记,筛选到能够有效区分豇豆疫霉不同专化型的特异性标记。最后通过抗性筛选,建立了一套能够用于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致病力分化研究的鉴别寄主,将54个分离物划分为3种致病型。上述结果为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的寄主特异性研究奠定基础。
赵玉梅[5](2020)在《三种重要疫霉菌LFD-RPA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疫霉菌侵染引起的作物疫病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该病害具有蔓延速度快、易爆发成灾与防治困难等特点,导致我国马铃薯、大豆、蔬菜和果树等作物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因此建立作物疫霉菌快速准确检测方法,对于该病害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控至关重要,也是保证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技术手段。相较于以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为主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重组酶聚合酶恒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与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结合应用形成的LFD-RPA体系能实现检测结果肉眼直接判定。本研究以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及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这三种农业生产上重要的疫霉菌为试验对象,旨在建立这三种疫霉菌特异的LFD-RPA快速检测体系并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基于LFD-RPA技术的致病疫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本研究针对致病疫霉的特异序列初步设计筛选引物,得到针对三磷酸鸟苷结合蛋白基因序列(GTP-blinding protein gene,Ypt1)的最佳引物(Pi LFD-RPA-F/R)和探针(Pi LFD-RPA-P),建立致病疫霉LFD-RPA检测体系。再对该体系扩增时间和扩增温度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侧流纸层析试纸条的检测带有深色清晰条带的最短扩增时间为15min,最低扩增温度为34℃。在体系灵敏度试验中,50μl的反应体系,可检测到的最低模板DNA浓度为1pg/μl。2.基于LFD-RPA技术的芋疫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本研究针对芋疫霉的特异序列初步设计筛选引物,得到针对三磷酸鸟苷结合蛋白基因序列(GTP-blinding protein gene,Ypt1)的最佳引物(Pco LFD-RPA-F/R)和探针(Pco LFD-RPA-P),建立芋疫霉LFD-RPA检测体系。再对该体系扩增时间和扩增温度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侧流纸层析试纸条的检测带有深色清晰条带的最短扩增时间为20min,最低扩增温度为34℃。在体系灵敏度试验中,50μl的反应体系,可检测到的最低模板DNA浓度为1pg/μl。3.基于LFD-RPA技术的荔枝霜疫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本研究针对荔枝霜疫霉的特异序列初步设计筛选引物,得到针对Rh型铵盐转运子基因为靶序列的最佳特异性引物(Pl LFD-RPA-F/R)和探针(Pl LFD-RPA-P),建立荔枝霜疫霉LFD-RPA检测体系。再对该体系扩增时间和扩增温度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侧流纸层析试纸条的检测带有深色清晰条带的最短扩增时间为20min,最低扩增温度为34℃。在体系灵敏度试验中,50μl的反应体系,可检测到的最低模板DNA浓度为10pg/μl。综上,本研究为致病疫霉、芋疫霉及荔枝霜疫霉的快速鉴定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反应耗时短,可利用恒温进行扩增,反应结果肉眼可见和实用性强等优势,为田间快速检测鉴定病原体提供了有效手段。
张聪颖,梁娇,乔柳,孟翠丽,蒋继志[6](2020)在《不同培养液及细菌HT-6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活性的影响》文中提出致病疫霉释放的游动孢子是其侵染植物并引起病害的主要因子之一。为快速获得大量侵染力强的游动孢子,并明确拮抗菌HT-6对游动孢子活性的影响,首先将经黑麦培养基(RA)培养获得的致病疫霉孢子囊分别用自来水(TW)、无菌蒸馏水(SDW)、10%V8培养液(V8)和黑麦液体培养基(RL)处理,比较游动孢子的释放能力、侵染能力、运动能力和成膜能力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检测不同浓度HT-6菌液对来自V8的游动孢子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液处理后,游动孢子释放率在TW中最高(46.77%),在RL中最低(6.16%),但来自V8的游动孢子对马铃薯块茎切片的侵染能力(病情指数为87.51)、运动能力(23.25%)和成膜能力(OD540=1.107)均为最强;以不同浓度HT-6菌液处理来自V8的游动孢子后,发现随菌液浓度升高,细菌HT-6对游动孢子活性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在OD600为1.433浓度时游动孢子侵染块茎切片的病情指数为23.55、运动能力为2.97%,成膜能力被完全抑制。这些结果表明,利用V8制备致病疫霉游动孢子显着优于RL、SDW及TW,且细菌HT-6可以强烈抑制游动孢子的活性。
霍行[7](2019)在《白及疫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广西白及种植地普遍发生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可造成叶枯以及心叶和近地面叶鞘坏死,经田间症状观察和室内镜检病部霉菌,初步诊断该病可能为一种疫霉引起的白及疫病。该病在条件适宜时病情扩展速度快,施用常规化学药剂难以控制病情,对当地白及种植造成较大影响。目前有关白及病害的报道很少,尚未见有记载疫霉为害白及的资料。因此,本文开展了白及疫病的病原菌鉴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侵染特性测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为掌握白及疫病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白及种植基地和广西大学农科实习基地采集新鲜白及病叶,对其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株菌株(Bjphy1、Bjphy2、Bjphy3和Bjphy4)。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显示,4株菌株均为白及疫病的致病菌。经过形态学观察,初步判定4株菌株形态一致,均属于卵菌纲疫霉属(Phytophthora);随后结合病原菌基因组DNA的5.8S-rDNA-ITS、Ypt1基因和CoxI基因的序列分析,鉴定白及疫病的病原菌为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2、对白及疫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最适合该菌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生的培养基为V8培养基;在温度范围为15~37℃时,病原菌均可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合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子囊的pH值为7;全黑暗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有促进作用;最适合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子囊的氮源为蛋白胨;以葡萄糖作为碳源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以淀粉为碳源有利于病原菌产生孢子囊;病原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7℃。进一步对病原菌的侵染特性进行观察,发现最适合病原菌侵染的温度为28℃,相对湿度越高病斑扩展速度越快,相对湿度不足75%对侵染不利;全黑暗条件更有利于病原菌侵染。3、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表明,恶霜·锰锌、氟菌·霜霉威、烯酰吗啉·嘧菌酯、申嗪霉素、双炔酰菌胺和氟噻唑吡乙酮等6种药剂达到有效浓度10μg/mL时,对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氟噻唑吡乙酮在有效浓度降至0.1 μg/mL时抑菌率仍达到100%。以防治卵菌病害的传统药剂嗯霜·锰锌和精甲霜·锰锌为对照,对初步筛选出的氟噻唑吡乙酮、申嗪霉素和烯酰吗啉·嘧菌酯进行毒力测定,五种药剂的Ecso值分别为11.1567 μg/mL、2210.6046μg/mL、0.0142μg/mL、1.2864 μg/mL和4.1122 μg/mL,以氟噻唑吡乙酮对白及疫病病原菌的毒力作用最强;药剂对白及疫病的盆栽治疗效果试验中,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剂量1.8μL/m2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72.05%,1%申嗪霉素悬浮剂制剂量7.6μL/m2和50%烯酰吗啉·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制剂量22mg/m2的防效中等,分别为67.02%和53.36%,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制剂量160 mg/m2的防效较差,为36.94%;测定了不同有效浓度的氟噻唑批乙酮和申嗪霉素对白及疫病的盆栽预防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预先施用氟噻唑吡乙酮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到95%以上,而治疗效果为70%左右。7.6、11.4 yL/m2的申嗪霉素对白及疫病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比较接近,为60%~71%。
崔海辰[8](2018)在《致病疫霉PiGK5基因功能的研究及α1性激素诱导下致病疫霉有性生殖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由致病疫霉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被认为是最具破坏性的植物病害之一。致病疫霉可以侵染马铃薯的叶、茎和薯块,迅速摧毁植物,甚至可以在几小时内导致植物死亡,严重危害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疫霉菌的有性生殖对其物种的演化和延续起着重要作用。疫霉菌的有性生殖是由性激素调控的。A1、A2交配型菌株分别产生α1和α2性激素,当A1和A2交配型菌株共同配对培养时,它们产生的α1和α2性激素分别诱导对方分化出雌、雄配子体,从而完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尽管目前α1和α2性激素已经被分离鉴定,然而,关于疫霉菌有性生殖的机理仍未被揭示。本研究以致病疫霉为研究材料,建立了致病疫霉菌株的长期保存方法,绘制了不同菌株的生长曲线以确定其最佳培养时间,并通过不同方法检测了致病疫霉菌株的交配型;克隆了A1交配型菌株HQK8-3 Pi GK5 c DNA蛋白编码区,并进行了序列分析,通过荧光蛋白融合表达技术对Pi GK5蛋白进行了亚细胞定位,通过RNA干扰技术对Pi GK5在致病疫霉无性生殖、有性生殖、致病性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了研究;通过i TRAQ技术研究α1性激素诱导下致病疫霉A2交配型菌株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磷酸化蛋白表达谱,并对差异蛋白表达谱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一批潜在地可能与致病疫霉有性生殖密切相关的蛋白。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四种保存方法均能高度保持被测致病疫霉菌株的生存能力,且对菌株的生长和形态特征没有显着影响,但四种保存方法对菌株致病性的影响具有菌株特异性。致病疫霉菌株HQK8-3的最佳培养时间为12天,YF3的为13天,2PO-D的为11天,2PO82001的为9天,USA1的为18天,P7723的为7天。菌株HQK8-3、2PO-D、USA1为A1交配型菌株,菌株2PO82001、P7723为A2交配型菌株,菌株YF3为A1自育型菌株。这些工作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致病疫霉A1交配型菌株HQK8-3的Pi GK5 c DNA蛋白编码区序列全长2763bp,编码920个氨基酸,与NCBI公布的c DNA序列相似性为99.0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3.42%,菌株HQK8-3的Pi GK5的结构预测结果与NCBI公布的Pi GK5的结构预测结果一致,说明其功能也一致。A1交配型菌株HQK8-3中,Pi GK5在游动孢子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在休止孢,在营养菌丝、孢子囊和萌发的孢囊中表达量均相对较少。Pi GK5定位于原生质体膜上及细胞内的一些囊泡状结构中。Pi GK5基因参与了A1交配型致病疫霉游动孢子的形成和卵孢子的形成,因此是一个对致病疫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均非常重要的基因,Pi GK5可能是α2性激素的受体。Pi GK5基因参与了A1交配型致病疫霉的致病性,可能是致病疫霉的重要致病因子。通过对α1性激素诱导致病疫霉A2交配型菌株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共得到磷酸化的肽段6355个,鉴定到的蛋白质2508个。One way anova分析显示,在α1性激素组筛选到453个差异磷酸化蛋白质,与对照相比,只在α1性激素组存在的差异磷酸化蛋白有249个。经过在level2水平的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分析,筛选到8个具有显着差异的磷酸化蛋白,包括PITG01203T0、PITG06415T0、PITG07286T0、PITG07289T0、PITG10062T0、PITG19213T0、PITG19890T0和PITG22434T0。T Test分析显示,α1性激素处理A2交配型致病疫霉1h、3h、8h、24h,分别筛选到185、43、189、43个差异蛋白质。经过level2水平的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分析,筛选到10个具有显着差异的磷酸化蛋白,包括PITG00397T0、PITG00845T0、PITG01947T0、PITG04443T0、PITG04663T0、PITG07567T0、PITG10083T0、PITG12100T0、PITG16183T0和PITG17706T0。这18个蛋白极有可能参与致病疫霉有性生殖过程,其功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验证。本研究首次对致病疫霉Pi GK5基因在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及致病性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α1性激素诱导下致病疫霉A2交配型菌株的差异磷酸化蛋白质表达谱,筛选出一批与致病疫霉有性生殖密切相关的蛋白,该工作的完成对未来疫霉菌有性生殖分子机理的揭示及马铃薯晚疫病等植物疫病的有效防治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于静[9](2018)在《三个转录因子在本氏烟抗疫病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疫霉属包含多种破坏性植物病原菌,其中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又名烟草疫霉)寄主范围广,可以为害多种作物,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对寄生疫霉等多种疫霉菌敏感,易于进行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和蛋白瞬时表达等操作,是研究植物与疫霉互作的一个优良模式植物。前期研究表明在寄生疫霉侵染本氏烟的过程中,大量的转录因子被病原菌诱导,然而这些转录因子在植物与疫霉互作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例如,哪些转录因子在互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是什么?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研究以本氏烟与寄生疫霉互作体系为体系,综合利用RNA-Seq、qRT-PCR、VIGS、酵母单杂交和ChIP-Seq等技术,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本氏烟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特征,鉴定了参与抗病的重要转录因子,并初步阐述了其中3个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本氏烟与疫霉互作过程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分析寄生疫霉侵染本氏烟叶片的RNA-Seq数据,鉴定获得了 1016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通过荧光定量和半定量技术对其中300多个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进行了表达量的验证,挑选差异表达明显的32个转录因子进行VIGS沉默,对沉默效率超过50%的本氏烟叶片接种寄生疫霉和灰霉,进行抗病性分析,最终获得10个抗病相关的候选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bHLH(basichelix-loop-helix)家族在寄生疫霉侵染本氏烟的过程中差异表达明显,且该家族在本氏烟中数量最庞大,于是推测该转录因子家族必然在本氏烟抗疫霉侵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全基因组搜索方法鉴定了本氏烟bHLH转录因子(NbbHLHs),发现NbbHLHs在本氏烟中高度富集,并且一些bHLH亚家族出现了选择性的扩张,导致部分亚家族中成员较多。分析发现,基因复制可能是造成该植物bHLH家族扩张的主要原因。28个NbbHLHs在疫霉侵染的过程中显着上调,并进一步预测了它们的顺式作用元件和互作蛋白。本氏烟NbERF1转录因子的抗病功能研究。通过分析寄生疫霉侵染本氏烟的RNA-Seq数据,发现NbERF1在侵染过程中强烈诱导上调表达,含有保守的53个残基的AP2/ERF DNA结合结构域。在本氏烟中过表达NbERF1可以增强本氏烟对寄生疫霉的抗性,而沉默该转录因子显着降低了其抗性,表明NbERF1正调控本氏烟对疫霉菌的抗性。通过RNA-Seq分析寄生疫霉发现NbERF1沉默后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RLK)家族基因的上调表达受到严重的抑制。经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有9个RLK基因的启动子区含有GCC-box。对这9个候选RLK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NbERF1沉默后,RLK基因降低了对寄生疫霉的敏感性。此外,将RLK基因在本氏烟中过表达后,对寄生疫霉的抗性增强。因此推测,NbERF1通过结合RLK基因启动子区的GCC-box,调节下游RLKs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强本氏烟对寄生疫霉的抗性。本氏烟NbERF173在其抗病过程的功能分析。在寄生疫霉侵染过程中转录因子NbERF173显着上调表达。该转录因子含有一个保守的52个碱基的AP2/ERF的DNA结合结构域。在本氏烟中过表达NbERF173可以增强对寄生疫霉的抗性,而沉默该转录因子显着降低了对寄生疫霉和灰葡霉菌的抗性,表明NbERF1 73正调控本氏烟对疫霉菌的抗性。通过RNA-Seq分析寄生疫霉菌侵染NbERF1 73沉默的本氏烟叶片发现,在该转录因子沉默后,几个防御相关基因表现为显着的下调表达,尤其是2个蛋白酶抑制子PI1-B和KTI在NbERF173沉默后的表达被明显抑制。而将这2个蛋白酶抑制子基因在本氏烟中瞬时过表达,对寄生疫霉的抗性增强,在NbERF173沉默的本氏烟叶片中过表达,可以部分恢复本氏烟对寄生疫霉的抗性。本氏烟NbMYB57转录因子的抗病功能研究。通过分析寄生疫霉侵染本氏烟的RNA-Seq数据,发现NbMYB57也是一个疫霉菌侵染诱导转录因子,该基因含有2个保守的MYBDNA结合结构域。在本氏烟中沉默该转录因子显着降低了本氏烟对寄生疫霉和灰霉的抗性,表明NbMYB57正调控本氏烟对疫霉菌的抗性。结合RNA-Seq分析、ChIP-Seq分析和酵母单杂交文库的筛选,鉴定NbMYB57可能调控的下游靶标基因,发现茉莉酸信号通路中的调控因子JAZ3,WRKY转录因子和bHLH转录因子,可能是NbMYB57调控的靶标基因。
孙志宁[10](2017)在《α1性激素诱导致病疫霉有性生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及两个差异蛋白功能的初步分析》文中提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疫霉菌中一类引起马铃薯晚疫病和番茄晚疫病的植物病原菌,致病疫霉的有性生殖对其物种的演化和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其有性生殖的分子机理研究甚少。本研究以致病疫霉菌株P7723为材料,对α1性激素和DMSO处理的致病疫霉样品进行了 iTRAQ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并选择两个基因序列号为PITG-08690T0和PITG-09593T0的差异表达蛋白,通过实时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其在各生长发育阶段中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荧光蛋白融合表达技术检测了两个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蛋白质组学的One way anov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α1性激素组筛选到795个差异表达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有594个差异表达蛋白只存在于α1性激素组,通过在level2水平进行GO功能注释,筛选到7个只存在于α1性激素组或在α1性激素组表达量显着增高的蛋白;通过TTest定量分析,共筛选到183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性激素α1诱导3h后,上调蛋白有10个,下调蛋白有25个;性激素α1诱导8h后,上调蛋白有10个,下调蛋白有4个;性激素α1诱导24h后,上调蛋白有12个,下调蛋白有5个;性激素α1诱导72h后,上调蛋白有60个,下调蛋白有78个;经过富集分析,四个时间点共富集到34个上调蛋白和70个下调蛋白。致病疫霉菌株P7723在40℃处理的CA培养基上产生的孢子囊数量最多,可达到767±7.98个/cm2,其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是收集400mL培养液中的菌丝体,加30 mL 10 mg/mL 的 Driselase 和 Lysing Enzymes 混合酶解液,室温 60rpm 酶解90min;菌株的PITG-08690T0和PITG-09593T0 cDNA蛋白编码区全长分别为1233bp和501bp,其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数据库的序列完全相同,两个基因在菌株P7723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的阶段均为休止孢阶段,其次在游动孢子、萌发的孢子囊、产孢菌丝以及营养菌丝阶段表达量依次减少,PITG-08690T0蛋白在菌株中可能定位于细胞质内。本研究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筛选到与致病疫霉P7723有性生殖过程相关的蛋白,并对PITG-08690T0和PITG-09593T0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进一步探究致病疫霉有性生殖的信号通路奠定了基础,对今后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的防治疫霉菌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几种选择性培养基对致病疫霉和烟草疫霉分离及培养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选择性培养基对致病疫霉和烟草疫霉分离及培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山核桃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
1.1 山核桃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
1.1.1 山核桃干腐病 |
1.1.2 山核桃干枯病 |
1.1.3 山核桃果实黑斑病 |
1.2 山核桃虫害及其防治 |
1.2.1 食叶害虫 |
1.2.2 枝干害虫 |
1.2.3 花蕾害虫 |
1.2.4 根部害虫 |
1.3 山核桃基腐病 |
2 植物基腐病及发病规律研究进展 |
2.1 植物基腐病症状 |
2.2 植物基腐病病原 |
2.2.1 镰刀菌 |
2.2.2 丝核菌 |
2.2.3 疫霉 |
3 樟疫霉及其致病性研究进展 |
3.1 樟疫霉生物学特征 |
3.1.1 樟疫霉分类地位 |
3.1.2 樟疫霉形态特征 |
3.2 樟疫霉的侵染过程 |
3.3 樟疫霉分布状况 |
3.4 樟疫霉寄主范围及危害 |
3.4.1 寄主范围 |
3.3.2 樟疫霉的危害 |
3.5 樟疫霉引起的林木病害的防治措施 |
3.5.1 化学防治 |
3.5.2 生物防治 |
4 樟疫霉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
4.1 传统的病原物分离及检测 |
4.2 基于特异性抗性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
4.3 基于特定引物的PCR检测方法 |
4.4 恒温核酸扩增技术 |
4.4.1 LAMP技术原理 |
4.4.2 LAMP技术的优缺点 |
4.4.3 LAMP技术的应用 |
5 研究意义与目的 |
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核桃基腐病林间调查及病原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试验仪器设备 |
1.4 研究方法 |
1.4.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1.4.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1.4.3 病原菌ITS和 COI序列扩增 |
1.4.4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安山核桃基腐病病害发生情况 |
2.2 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检测 |
2.3 病原菌分子鉴定 |
3 小结 |
第三章 樟疫霉P.cinnamomi 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供试菌株 |
1.3 LAMP检测 |
1.3.1 LAMP引物 |
1.3.2 引物特异性检验 |
1.3.3 引物灵敏度测定 |
1.3.4 引物在林间样品中的应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引物特异性检测 |
2.2 引物灵敏性检测 |
2.3 林间样品中樟疫霉的特异性检测 |
3 小结 |
第四章 樟疫霉生防微生物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所需菌株 |
1.1.2 试验所需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拮抗菌株的筛选 |
1.2.2 室内毒力的定性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木霉的筛选结果 |
2.2 拮抗细菌的筛选结果 |
2.3 不同杀菌剂对P.cinnamomi ST402 的抑制效果 |
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山核桃基腐病病原物的确定 |
1.2 快速检测技术 |
1.3 山核桃基腐病的防治技术 |
2 总结 |
3 创新点 |
4 下一步工作展望 |
4.1 防治技术的林间试验 |
4.2 樟疫霉LAMP检测技术优化 |
4.3 全基因组分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拮抗菌HT-6对致病疫霉的竞争及诱导性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马铃薯晚疫病与致病疫霉 |
1.1.1 马铃薯晚疫病 |
1.1.2 致病疫霉 |
1.1.3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
1.2 枯草芽孢杆菌的拮抗作用机理 |
1.2.1 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物质与拮抗作用 |
1.2.2 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膜与竞争作用 |
1.2.3 诱导植物抗性 |
1.2.4 促进植物生长 |
1.3 研究背景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细菌HT-6 鉴定及其受致病疫霉诱导后的抑菌稳定性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培养特性、形态特征观察及染色 |
2.2.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2.3 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2.2.4 受致病疫霉诱导的HT-6 菌液制备 |
2.2.5 温度对HT-6 菌液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2.2.6 pH对HT-6 菌液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2.2.7 紫外线照射对HT-6 菌液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2.2.8 传代次数对HT-6 菌液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及芽孢染色结果 |
2.3.2 HT-6 菌株16Sr DNA的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树构建 |
2.3.3 主要的生理生化特性检测 |
2.3.4 温度对菌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5 pH对菌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6 传代次数对菌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7 紫外线照射对菌液稳定性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培养液及细菌HT-6 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活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马铃薯品种 |
3.1.3 供试培养基及培养液 |
3.1.4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不同培养液影响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的测定 |
3.2.2 不同培养液影响游动孢子侵染马铃薯离体组织能力的测定 |
3.2.3 不同培养液影响游动孢子游动能力的检测 |
3.2.4 不同培养液影响游动孢子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测定 |
3.2.5 细菌HT-6 影响游动孢子释放能力的测定 |
3.2.6 细菌HT-6 影响游动孢子侵染能力的测定 |
3.2.7 细菌HT-6 影响游动孢子游动能力的测定 |
3.2.8 细菌HT-6 影响游动孢子成膜能力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培养液对致病疫霉释放游动孢子的影响 |
3.3.2 不同培养液对游动孢子侵染离体组织能力的影响 |
3.3.3 不同培养液对游动孢子游动能力的影响 |
3.3.4 不同培养液对游动孢子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
3.3.5 细菌HT-6 对游动孢子释放能力的影响 |
3.3.6 细菌HT-6 对游动孢子侵染能力的影响 |
3.3.7 细菌HT-6 对游动孢子游动能力的影响 |
3.3.8 细菌HT-6 对游动孢子成膜能力的影响 |
3.4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枯草芽孢杆菌HT-6 对致病疫霉的竞争及诱导性抑制的相互关系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培养基 |
4.1.3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HT-6 与致病疫霉空间位点竞争的测定 |
4.2.2 HT-6 与致病疫霉竞争铁元素的检测 |
4.2.3 HT-6 与致病疫霉竞争葡萄糖的检测 |
4.2.4 HT-6 与致病疫霉竞争硝态氮的检测 |
4.2.5 致病疫霉活体诱导HT-6 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检测 |
4.2.6 致病疫霉菌丝体CWP诱导HT-6 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检测 |
4.2.7 CWP诱导后无菌发酵液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活性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T-6 与致病疫霉对空间位点的竞争 |
4.3.2 HT-6 与致病疫霉对营养的竞争 |
4.3.3 致病疫霉诱导对HT-6 产β-1,3-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影响 |
4.3.4 CWP诱导对HT-6 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 |
4.3.5 CWP诱导后无菌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细菌WL-2产Iturin A对致病疫霉菌丝细胞结构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细菌W-7产Fengycin B对致病疫霉菌丝结构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致病疫霉有性生殖不同阶段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致病疫霉的研究概述 |
1.1.1 卵菌的概述 |
1.1.2 致病疫霉 |
1.1.3 致病疫霉的无性生殖 |
1.1.4 致病疫霉的有性生殖 |
1.2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概述 |
1.2.1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 |
1.2.2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概述 |
1.2.3 蛋白质组定量技术 |
1.2.4 组学在卵菌中的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不同培养基对致病疫霉生长和生殖的影响 |
2.2.2 样品制备方法的确定 |
2.2.3 致病疫霉有性生殖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 |
2.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培养基对致病疫霉生长和生殖的影响 |
3.1.1 不同培养基对致病疫霉的生长曲线及菌落形态的影响 |
3.1.2 不同培养基对致病疫霉卵孢子数量、形态及活力的影响 |
3.1.3 不同培养基对致病疫霉孢子囊数量及形态的影响 |
3.1.4 不同培养基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
3.2 样品制备方法的确定 |
3.3 磷酸化蛋白质质量评估结果 |
3.3.1 致病疫霉蛋白的提取 |
3.3.2 肽段匹配误差 |
3.3.3 肽段长度分布及鉴定的磷酸化肽段信息 |
3.3.4 鉴定的磷酸化位点分布信息 |
3.3.5 磷酸化位点类型分布 |
3.4 有性生殖磷酸化蛋白质生物信息分析 |
3.4.1 PP3 组和PP0_P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2 PP3 组和PP0_H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3 PP9 组和PP3 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4 不同有性生殖时间点的纵向比较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培养基对致病疫霉生长和生殖的影响 |
4.1.2 样品制备方法的确定 |
4.1.3 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 |
4.2 结论 |
致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豇豆疫霉致病力分化及基因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病原卵菌 |
1.2 疫霉菌研究进展 |
1.2.1 疫霉病危害及疫霉菌分类地位 |
1.2.2 疫霉菌种类及系统进化 |
1.2.3 疫霉菌的寄主范围及致病力分化 |
1.2.4 疫霉菌基因组研究 |
1.2.5 疫霉菌效应分子研究 |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疫霉菌研究中的应用 |
1.3.1 分子标记在疫霉属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3.2 分子标记在疫霉菌抗性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1.3.3 分子标记在疫霉菌DNA指纹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
1.3.4 分子标记在疫霉菌亲缘关系分析方面的应用 |
1.4 疫霉病发病规律及防治 |
1.5 豇豆疫霉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绿豆疫霉茎腐病病原菌专化型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病原菌分离 |
2.1.3 形态学观察 |
2.1.4 温度范围鉴定 |
2.1.5 致病性测定 |
2.1.6 寄主范围鉴定 |
2.1.7 数据分析 |
2.1.8 病原菌分子鉴定 |
2.1.9 系统发育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形态学鉴定 |
2.2.2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鉴定 |
2.2.3 致病性和寄主范围鉴定 |
2.2.4 系统发育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第三章 豇豆疫霉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测序菌株 |
3.1.2 菌株基因组测序 |
3.1.3 基因组组装及注释 |
3.1.4 PHI注释分析 |
3.1.5 候选效应分子预测 |
3.1.6 物种进化分析 |
3.1.7 全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组组装及注释 |
3.2.2 基因组特征分析 |
3.2.3 致病相关基因 |
3.2.4 候选效应分子 |
3.2.5 基因家族及物种进化分析 |
3.2.6 全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第四章 豇豆疫霉SSR标记开发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基因组中不同SSR分布类型 |
4.2.2 多态性SSR引物筛选 |
4.2.3 不同地理来源豇豆疫霉的群体遗传分析 |
4.2.4 绿豆疫霉的SSR聚类分析 |
4.2.5 豇豆疫霉特异性引物的开发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第五章 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致病力分化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抗性资源筛选 |
5.1.2 致病力分化研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抗性鉴定 |
5.2.2 鉴别寄主筛选 |
5.2.3 致病型鉴定 |
5.2.4 回接鉴定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三种重要疫霉菌LFD-RPA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1作物疫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控 |
1.1 作物疫病菌 |
1.2 马铃薯晚疫病 |
1.3 芋疫病 |
1.4 荔枝霜疫霉病 |
2作物病原菌的快速诊断方法 |
2.1 传统鉴定技术 |
2.2 分子生物学技术 |
3恒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
3.1 多种恒温扩增方法比较 |
3.2 RPA技术原理 |
3.3 RPA技术研究进展 |
4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材料与方法 |
1试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试验仪器 |
1.3 试验试剂及配置 |
2实验方法 |
2.1 疫霉菌的分离纯化 |
2.2 DNA的提取 |
2.3 DNA浓度与纯度的测定 |
2.4 引物、探针设计原则 |
2.5 三种疫霉菌basic-RPA检测方法建立 |
2.6 三种疫霉菌basic-RPA扩增产物分析 |
2.7 三种疫霉菌LFD-RPA检测方法建立 |
2.8 三种疫霉菌LFD-RPA扩增产物分析 |
2.9 三种疫霉菌LFD-RPA快速检测时间和温度优化 |
2.10 三种疫霉菌LFD-RPA灵敏度测试 |
三 结果与分析 |
1 致病疫霉LFD-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
1.1 致病疫霉basic-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
1.2 致病疫霉LFD-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
1.3 致病疫霉LFD-RPA检测反应时间优化 |
1.4 致病疫霉LFD-RPA检测反应温度优化 |
1.5 致病疫霉LFD-RPA检测灵敏度测试 |
1.6 LFD-RPA方法在检测致病疫霉病叶中的应用 |
2 芋疫霉LFD-RP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
2.1 芋疫霉basic-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 芋疫霉LFD-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
2.3 芋疫霉LFD-RPA检测反应时间优化 |
2.4 芋疫霉LFD-RPA检测反应温度优化 |
2.5 芋疫霉LFD-RPA检测灵敏度测试 |
3 荔枝霜疫霉LFD-RP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
3.1 荔枝霜疫霉basic-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 荔枝疫霉LFD-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 荔枝霜疫霉LFD-RPA检测反应时间优化 |
3.4 荔枝霜疫霉LFD-RPA检测反应温度优化 |
3.5 荔枝霜疫霉LFD-RPA检测灵敏度测试 |
四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研究所使用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 |
致谢 |
(6)不同培养液及细菌HT-6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
1.2 不同培养液影响游动孢子各项能力的检测 |
1.2.1 不同培养液影响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的测定 |
1.2.2 不同培养液影响游动孢子侵染马铃薯离体组织能力的测定 |
1.2.3 不同培养液影响游动孢子运动能力的检测 |
1.2.4 不同培养液影响游动孢子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测定 |
1.3 不同浓度细菌HT-6菌液对游动孢子各项能力的影响 |
1.3.1 细菌HT-6影响游动孢子释放能力的测定 |
1.3.2 细菌HT-6影响游动孢子侵染能力的测定 |
1.3.3 细菌HT-6影响游动孢子运动能力的测定 |
1.3.4 细菌HT-6影响游动孢子成膜能力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养液对致病游动孢子各项能力的影响 |
2.1.1 不同培养液对致病疫霉释放游动孢子的影响 |
2.1.2 不同培养液对游动孢子侵染离体组织能力的影响 |
2.1.3 不同培养液对游动孢子运动能力的影响 |
2.1.4 不同培养液对游动孢子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细菌HT-6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的影响 |
2.2.1细菌HT-6对游动孢子释放能力的影响 |
2.2.2 细菌HT-6对游动孢子侵染能力的影响 |
2.2.3 细菌HT-6对游动孢子运动能力的影响 |
2.2.4 细菌HT-6对游动孢子成膜能力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7)白及疫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白及简介 |
1.2 白及病害种类 |
1.2.1 白及块茎腐烂病 |
1.2.2 白及叶褐斑病 |
1.2.3 白及叶斑灰霉病 |
1.2.4 白及绣病 |
1.2.5 白及根腐烂病 |
1.2.6 白及叶片碳化 |
1.3 白及病害的综合防治 |
1.3.1 人工栽培条件下的防治 |
1.3.2 野生抚育条件下的防治 |
1.4 疫霉概述 |
1.4.1 卵菌的基本介绍 |
1.4.2 疫霉的分类地位及其重要性 |
1.4.3 疫霉的分离 |
1.4.4 疫霉的鉴定 |
1.4.5 疫霉病害的综合防治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的总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供试主要试剂、药剂和白及品种 |
2.1.4 主要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害标本采集 |
2.2.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2.2.3 白及的种植 |
2.2.4 柯赫氏法则验证 |
2.2.5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2.6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2.7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
2.2.8 病原菌侵染特性测定 |
2.2.9 白及疫病的防治药剂筛选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病害症状及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2 病原菌柯赫氏法则验证 |
3.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3.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结果 |
3.4.1 5.8SrDNA-ITS序列分析 |
3.4.2 Ypt1序列分析 |
3.4.3 CoxI序列分析 |
3.5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3.5.1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5.2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5.3 pH值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5.4 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5.5 氮源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5.6 碳源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5.7 菌丝的致死温度 |
3.6 病原菌的侵染特性 |
3.6.1 温度对病原菌侵染的影响 |
3.6.2 湿度对病原菌侵染的影响 |
3.6.3 光照条件对病原菌侵染的影响 |
3.7 防治药剂的筛选结果 |
3.7.1 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及其毒力 |
3.7.2 防治药剂对白及疫病的盆栽治疗效果 |
3.7.3 不同浓度的防治药剂对白及疫病的盆栽预防及治疗效果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白及疫病的病原菌 |
4.1.2 白及疫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特性 |
4.1.3 防治白及疫病的药剂 |
4.2 讨论 |
4.2.1 烟草疫霉的鉴定 |
4.2.2 烟草疫霉的寄主范围 |
4.2.3 烟草疫霉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特性 |
4.2.4 防治白及疫病的药剂 |
4.3 创新点 |
4.4 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8)致病疫霉PiGK5基因功能的研究及α1性激素诱导下致病疫霉有性生殖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引言 |
1.1 疫霉菌概述 |
1.2 马铃薯晚疫病概述 |
1.3 致病疫霉概述 |
1.4 GPCR-PIPK概述 |
1.5 基因功能的研究技术 |
1.6 蛋白质组学研究概述 |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致病疫霉长期保存方法的建立、生长曲线的测定及其交配型的检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致病疫霉保存方法的建立 |
3.2 致病疫霉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 致病疫霉交配型的检测 |
4 讨论 |
4.1 致病疫霉长期保存方法的建立 |
4.2 致病疫霉生长曲线的测定 |
4.3 致病疫霉交配型的检测 |
5 小结 |
第三章 致病疫霉PiGK5基因功能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致病疫霉菌株 HQK8-3 PiGK5 cDNA 蛋白编码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2 致病疫霉菌株不同发育阶段中PiGK5的表达量分析 |
3.3 致病疫霉PiGK5的亚细胞定位 |
3.4 致病疫霉PiGK5基因的功能分析 |
4 讨论 |
4.1 致病疫霉A1交配型菌株PiGK5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4.2 致病疫霉PiGK5的亚细胞定位 |
4.3 致病疫霉PiGK5在无性生殖中的作用 |
4.4 致病疫霉PiGK5在有性生殖中的作用 |
4.5 致病疫霉PiGK5对致病性的影响 |
5 小结 |
第四章 α1性激素诱导下致病疫霉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致病疫霉A2交配型菌株P7723蛋白的提取 |
3.2 酶解肽段浓度测定 |
3.3 磷酸化肽段鉴定结果统计 |
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讨论 |
4.1 Onewayanova分析 |
4.2 TTest分析 |
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三个转录因子在本氏烟抗疫病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与缩略词 |
引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植物与疫霉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
1 疫霉及其危害 |
1.1 疫霉菌概述 |
1.2 疫霉菌危害严重 |
1.3 疫霉菌防治困难 |
2 植物抗病机制 |
2.1 由植物R基因介导的抗性 |
2.2 PAMPs触发的植物抗病性 |
2.3 由效应分子触发的植物抗病性 |
3 植物与卵菌互作研究进展 |
3.1 植物与卵菌互作的理论基础 |
3.2 植物与卵菌互作系统 |
第二章 植物抗病相关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 植物转录因子的基本结构 |
1.1 DNA结合结构域 |
1.2 转录调控域 |
1.3 核定位信号区 |
1.4 寡聚化位点 |
2 植物转录因子的调控活性 |
2.1 翻译后修饰 |
2.2 细胞核定位 |
2.3 二聚体化作用 |
3 转录因子与植物抗病性 |
3.1 AP2/ERF类转录因子与植物抗病性 |
3.2 bZIP类转录因子与植物抗病性 |
3.3 MYB类转录因子与植物抗病性 |
3.4 WRKY类转录因子与植物抗病性 |
3.5 NAC类转录因子与植物抗病性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本氏烟与疫霉互作过程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本氏烟和菌株的选择与培养 |
1.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3 本氏烟病毒介导基因沉默 |
1.4 本氏烟叶片抗病性测定 |
1.5 bHLH转录因子的序列检索和鉴定 |
1.6 本氏烟bHLH转录因子保守motif分析 |
1.7 所选植物bHLH转录因子的进化分析 |
1.8 基因复制分析 |
1.9 RNA的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
1.10 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预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本氏烟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差异表达分析 |
2.2 利用qRT-PCR进行转录因子表达量的验证 |
2.3 基因沉默本氏烟植株的获得 |
2.4 候选转录因子的抗性评价 |
2.5 本氏烟中bHLH转录因子比较富集 |
2.6 本氏烟中bHLH家族的扩张 |
2.7 bHLH转录因子保守的motif分析 |
2.8 基因复制促进本氏烟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扩张 |
2.9 本氏烟bHLH转录因子的差异表达分析 |
2.10 寄生疫霉侵染诱导NbbHLH转录因子的顺式元件分析 |
2.11 qRT-PCR分析寄生疫霉侵染时NbbHLHs的表达水平 |
2.12 本氏烟NbbHLH蛋白互作网络预测 |
3 讨论 |
第二章 本氏烟NBERF1转录因子的抗病功能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1.2 载体构建 |
1.3 农杆菌介导的本氏烟VIGS |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5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稳定转化 |
1.6 本氏烟叶片的接种实验 |
1.7 RNA-Seq分析 |
1.8 酵母单杂交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本氏烟NbERF1在疫霉侵染阶段的表达分析 |
2.2 NbERF1转录因子序列的分离和鉴定 |
2.3 过表达NbERF1提高了本氏烟对寄生疫霉的抗性 |
2.4 过表达NbERF1抑制了本氏烟的生长 |
2.5 NbERF1沉默植株对寄生疫霉的抗性分析 |
2.6 NbERF1沉默植株RNA-Seq分析 |
2.7 NbERF1沉默后影响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基因的表达 |
2.8 NbERF1可以结合RLKs基因的启动子 |
3 讨论 |
第三章 本氏烟NBERF173转录因子的抗病功能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和菌株的选择 |
1.2 载体构建 |
1.3 农杆菌介导的本氏烟VIGS |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5 本氏烟叶片的接种实验 |
1.6 农杆菌介导的本氏烟瞬时转化 |
1.7 共聚焦荧光显微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本氏烟NbERF173在疫霉侵染阶段的表达分析 |
2.2 NbERF173转录因子的鉴定 |
2.3 本氏烟NbERF173的亚细胞定位 |
2.4 过表达NbERF173转录因子正调控本氏烟的抗性 |
2.5 NbERF173沉默植株的抗性分析 |
2.6 NbERF173沉默植株的RNA-Seq分析 |
2.7 NbERF173沉默后抑制2个蛋白酶抑制子基因的表达 |
2.8 NbERF173对PI基因的调控作用 |
3 讨论 |
第四章 本氏烟NBMYB57转录因子的抗病功能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载体构建 |
1.2 VIGS和病原菌接种试验 |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4 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 |
1.5 原核表达 |
1.6 体外ChIP-DNA |
1.7 筛选酵母单杂交文库 |
1.8 NbMYB57沉默植株RNA-Seq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本氏烟中MYB57在疫霉侵染阶段的表达分析 |
2.2 NbMYB57转录因子序列的分离和鉴定 |
2.3 过表达NbMYB57转录因子增强本氏烟的抗性 |
2.4 NbMYB57沉默植株的抗性分析 |
2.5 本氏烟NbMYB57的亚细胞定位 |
2.6 染色体免疫共沉淀鉴定转录因子NbMYB57的调控基因 |
2.7 转录因子NbMYB57的调控靶标基因的鉴定 |
2.8 NbMYB57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α1性激素诱导致病疫霉有性生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及两个差异蛋白功能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致病疫霉研究进展 |
1.1.1 马铃薯晚疫病危害 |
1.1.2 致病疫霉概述 |
1.1.3 致病疫霉的生活史 |
1.2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2.1 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2.2 iTRAQ技术简介 |
1.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3 基因功能研究的相关技术 |
1.3.1 实时定量PCR |
1.3.2 原生质体转化 |
1.3.3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致病疫霉菌株 |
2.1.2 载体 |
2.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2.1.4 试验溶液配制 |
2.1.5 试验仪器及厂家 |
2.1.6 培养基配制方法 |
2.1.7 试验相关引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α1性激素诱导下A2交配型致病疫霉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
2.2.2 致病疫霉PITG-08690T0及PITG-09593T0 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
2.2.3 致病疫霉产孢子囊培养基及诱导方法的筛选 |
2.2.4 致病疫霉PITG-08690T0及PITG-09593T0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的分析 |
2.2.5 致病疫霉PITG-08690T0及PITG-09593T0蛋白亚细胞定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α1性激素诱导下A2交配型致病疫霉P7723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
3.1.1 致病疫霉P7723蛋白提取结果 |
3.1.2 肽段SCX分级结果 |
3.1.3 质谱分析结果 |
3.1.4 蛋白质鉴定结果 |
3.1.5 One way anova分析 |
3.1.6 T Test分析 |
3.2 致病疫霉PITG-08690T0及PITG-09593T0 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
3.2.1 致病疫霉菌株P7723 RNA的提取 |
3.2.2 PITG-08690T0及PITG-09593T0 cDNA蛋白编码区的PCR扩增 |
3.2.3 PITG-08690T0及PITG-09593T0 cDNA蛋白编码区序列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3.2.4 重组质粒pEASY-08及pEASY-09的鉴定 |
3.2.5 PITG-08690T0及PITG-09593T0 cDNA蛋白编码区序列分析 |
3.3 致病疫霉产孢子囊培养基及诱导方法的筛选 |
3.3.1 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 |
3.3.2 培养基种类与菌落生长直径的关系 |
3.3.3 不同培养基对致病疫霉菌株P7723产孢子囊量的影响 |
3.3.4 不同处理对致病疫霉菌株P7723产孢子囊量的影响 |
3.4 致病疫霉PITG-08690T0及PITG-09593T0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的分析 |
3.5 致病疫霉PITG-08690T0及PITG-09593T0蛋白亚细胞定位 |
3.5.1 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3.5.2 致病疫霉原生质体的制备 |
3.5.3 PITG-08690T0及PITG-09593T0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转化及荧光显微镜观察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蛋白质组学分析 |
4.1.2 致病疫霉孢子囊的诱导 |
4.1.3 致病疫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4.1.4 PITG-08690T0和PITG-09593T0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及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几种选择性培养基对致病疫霉和烟草疫霉分离及培养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D]. 童小青.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拮抗菌HT-6对致病疫霉的竞争及诱导性抑制机理研究[D]. 张聪颖. 河北大学, 2021(09)
- [3]致病疫霉有性生殖不同阶段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D]. 云丽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豇豆疫霉致病力分化及基因组特征分析[D]. 孙菲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三种重要疫霉菌LFD-RPA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 赵玉梅.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6]不同培养液及细菌HT-6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活性的影响[J]. 张聪颖,梁娇,乔柳,孟翠丽,蒋继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7]白及疫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D]. 霍行. 广西大学, 2019(01)
- [8]致病疫霉PiGK5基因功能的研究及α1性激素诱导下致病疫霉有性生殖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D]. 崔海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9]三个转录因子在本氏烟抗疫病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 于静.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α1性激素诱导致病疫霉有性生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及两个差异蛋白功能的初步分析[D]. 孙志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