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崔旭东[1](2021)在《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Z省的实证调查》文中提出政治效能感与公民政治态度关系密切,是居民积极表达政治声音的重要前提,不仅有利于及时释放社会冲突,更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提升的重要指标。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往往被排除在城市政治参与、公共服务和社区文化建设之外,城市融入度不高。在城市融入“边缘化”情景下,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及时有效实现政治诉求,严重制约着农民工群体政治效能感的提升。因此,探究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是新时期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一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对Z省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问卷,基于城市融入的视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和政治效能感现状及其群体差异,从经济融入、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等维度揭示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尚处于“边缘化”,并呈现“文化性超前,物质性滞后”的特征。第二,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总体偏低,并在内部存在显着的年龄、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第三,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具有显着影响,身份认同与经济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内部政治效能感和外部政治效能感均有显着性影响,而价值观念仅对其外部政治效能感具有显着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进行了以下几点讨论。第一,“资源短缺”还是“观念落后”阻碍了城市融入过程中农民工政治效能感提升。结合数据分析,得出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政治效能感阻碍因素主要是资源性短缺。第二,探讨“资源-环境-心理”的政治效能感影响机制,尝试性勾勒出“城市融入-资源-环境-心理感知-政治心理”的影响路径。第三,从经济资源内生动力培育、本地心理归属感增强、现代文化资源提升、劳工社会组织发展、政府服务改进等方面探讨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步伐,提升其政治效能感的路径选择。
王寓凡[2](2021)在《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空间理论视角来看,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性空间再造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搬迁重塑扶贫搬迁人口所处的多维空间形态和属性,解决其贫困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后扶贫时代”,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下半篇文章”——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稳得住”、“能致富”,必须推动他们在安置点社区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然而扶贫搬迁人口由于自身综合素质较差,加之搬迁的后续扶持工作绝大多数由政府绝对主导,他们的社会适应面临着诸多困境。基于此,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多元主体参与的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空间再造,以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空间理论建立了“空间再造——社会适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意义空间再造三个维度,分析空间再造对社会适应的复杂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选用个案研究法和类型学研究法,资料收集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文献法。在案例选择上,本研究选取了我国贵州省B市BYL和SXGZ两个城镇集中安置点社区作为研究个案,两地的易地扶贫搬迁都主要是由政府和企业协作共同推进的。在实地调研中主要有以下三点发现。第一,物理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生计模式适应。在搬迁初期分离、集聚、垂直、封闭和统一分配的物理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方式适应出现生活节奏紊乱和公私生活分明的问题,他们的生计类别虽然因生计空间集聚而更为多元,但生计适应依然存在脆弱、过度组织化的问题。在搬迁后期,随着物理空间再造的调整和推进,品质提升、开放和灵活分配的物理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节奏重回规律、公私生活井然有序,生计模式也变得正式、可持续,此时物理空间再造对他们的生活生计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社会适应水平也逐步提升。第二,社会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适应。在搬迁初期物理空间再造产生了异质、疏离的社会空间,加之制度强推和排斥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导致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适应出现信任缺失、无话题和内外失衡的问题,社会参与适应出现无效参与的问题。在搬迁后期,随着社会空间再造的调整和推进,关系重构、制度重建和吸纳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中信任得以重塑、话题得以回归且交往向度达到了内外平衡,社会参与也变为有效参与,此时社会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社会适应水平逐步提升。第三,意义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心理和文化适应。在搬迁初期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再造给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带来了诸多消极情感体验和模糊矛盾的空间认知,加之意义空间再造中无差别、不当的激发感恩和编织想象,以及文化区分和文化灌输,导致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地点认同感低、归属感弱,对新文化也采取拒斥态度。在搬迁后期,意义空间再造开始有针对性地情感建设、内外联动的认知塑造和文化融合,提高了扶贫搬迁人口的地点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使他们愿意接纳新文化,此时意义空间再造对他们的地点认同感、地点归属感和文化态度产生了积极影响,社会适应水平也逐步提升。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抽象出空间耦合这一解释机制,认为只有空间再造实现了空间耦合——不同维度空间之间达到良性互构状态,才能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虽然在本研究中,空间再造主体(政府和企业)有着截然不同的空间再造逻辑,扶贫搬迁人口与其他类型移民相比也具有独特的空间特性和需求,但只要空间再造主体找准实现空间再造逻辑耦合的动力和基础,推动空间再造逻辑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空间需求相耦合,就能使所再造的空间达到耦合状态,以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在“后扶贫时代”,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空间再造的多元主体必须责权分明,空间再造也必须循序渐进。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激发扶贫搬迁人口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制度性空间再造向能动性空间再造转变,才能使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水平稳步提升,最终实现高质量市民化,使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战略实现精准有效对接。
张德彭[3](2020)在《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转移人口既是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三农”问题突破的关键。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其职业转换和生活、工作地域发生转变过程中,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放弃在农村原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确立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的过程。该问题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推进,既关乎到对成人发展相关理论的内涵再认识与实践验证,也关乎到城市化的进程与农业转移人口个体的发展。因此,以成人教育研究“直面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给予成年群体在劳动、生存与生活等终身发展需要的真切关怀”的特定使命为引领,将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历程以叙事的方式展现出来,便成了对“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研究范式指向。农业转移人口的再社会化主要包括:内在维度再社会化(价值观念、生活认知)、外在维度再社会化(生存方式、社会规范)、个性再社会化(社会角色、个性心理)。通过对江宁(到城市谋生的过客)、周鑫(在城市创业的农村人)、余华(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三位研究合作者的再社会化历程进行叙事与现状解析,有如下结论:(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特征:1.价值观念:从单一、感性、封闭走向多元、理性、开放;2.生活认知:从生存型目标走向发展型、享受型、实现型目标;3.生存方式:从体力型、模仿型式的生存走向技能型、创造型的生存;4.社会规范:从被动式、生活化、跟随式走向主动式、市场化、自主式的模式;5.社会角色:从显性农村人转为“城市-农村人”;6.个性心理:从物质心理、经验思维走向双重心理、创造思维。(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家庭、大众传媒;个体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学习方式;中介因素,主要指社会实践、社会互动。(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发生机制:一个“三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现实写照,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体行为、个性自我、发展环境皆是个体行为、社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总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既是社会阶层流动背景下人的价值转变问题,也是社会矛盾与危机之下人的发展的理论问题。一方面,该问题的实践推进应当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阶层形成的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系统协同三个主要原则,为其营造良好的再社会化环境,搭建再社会化平台,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形成适宜的生存方式和社会规范行为,同时农业转移人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再社会化;另一方面,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应当以“直面社会运行的成人发展研究、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现代化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为主要轮廓,在自然情境下深入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与工作中进行。
李巧丽[4](2020)在《“打工妹”之困 ——以新世纪小说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孕育了一批“打工妹”,她们的故事被作家写入文艺作品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打工妹’叙事”。本文抓取新世纪“‘打工妹’叙事”中农家女城乡流动中的共性问题,从其进城动因、性的问题、婚姻恋爱、同性交往、身份焦虑、陷落原因等方面讨论她们遇到的各种困境。当然,困境不单指“打工妹”所遇困境之具体体现,更包含了困境的来源及改变困境的表现。其中,女性由于各种原因进入都市,可当她们进入城市之后:一方面面临“性别麻烦”、身份焦虑、身体认同等难题、并由此萌生出一系列改变困境的计划与行动;另一方面出于“属己”或“属他”的原因,她们或落入城市的圈套、或自愿“献祭”城市。从她们的命运之辙中可以看到,社会加诸于“打工妹”的身心负荷与其自我制造的藩篱常使她们陷于多重困境中。同时,她们也在不堪其负的困境中萌生或强化了其女性意识,展现出可喜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从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略述“打工妹”困境的表现及成因,并从这两个维度就女性如何冲出困境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认识转型期“打工妹”的群体困境、精神风貌及文化内涵。
马吉霞[5](2020)在《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青海旅游业迅速发展,其联动效应带动中心城市西宁餐饮业的发展,尤其是清真餐饮业,成为“大美青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市场的繁荣吸引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民工涌入城市并投身其中。本文以西宁市清真餐饮业中女性打工者为研究对象,从女性打工者的工作、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等方面进行田野调查,看女性打工者如何摸索着成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两栖人”;如何在城市安身立命的过程中进行着城市文化适应;又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进行调适与自我表达。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涉及研究缘起和意义,继而对相关文献作以梳理和分析。第二章分析了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兴起的大背景及发展现状,以及本文两个“田野点”D饭店与R饭店的基本情况介绍与笔者打工的经历。第三章讨论了清真餐饮业的女性打工者从何而来、她们多元的身份与迁移动机以及为何成为“餐饮人”。第四章结合笔者的实践来分析女性打工者们职场生活中的社会适应,包括饭店内的劳动分工和饭店对她们的规训,以及女性打工者们发挥主动性去适应职场的策略。第五章从女性打工者精神方面如消费观念和休闲娱乐方式的转变、家庭角色的半脱嵌与新的关系圈等对她们精彩的城市生活作以总结。结语部分对乡土女性来到都市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反思。
许会姣[6](2020)在《社交媒体时代兰州市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研究 ——以L社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L社区的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以及参与式观察法,对社交媒体时代兰州市L社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其一,整体而言,社交媒体时代兰州市L社区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较好。其二,社交媒体使用在语言使用、经济生活、人际交往、身份认同、心理感知方面城市融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交媒体似一把双刃剑,如它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L社区流动人口的普通话使用能力及识字水平、提高其经济收入水平、扩大其人际关系圈、增加其就业机会、积累社会资本、促使其向市民身份过渡、释放不良情绪等,这有助于促进L社区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但它又在一定程度上使L社区流动人口对城市信息难辨真假,出现“部落”信息内卷、虚拟空间关系易破碎等情况,这对其城市融入具有阻碍作用。对社交媒体时代兰州市L社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发展情况,进而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
黄子源[7](2019)在《工厂外来女工身份的社会建构研究 ——以一家电气公司为个案的分析》文中指出
刘腾龙[8](2019)在《乡土文化资本: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适应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H乡镇中学为个案》文中提出在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构性背景和农民工回流、城市升学受阻、城市教育费用上涨等现实性背景的共同作用下,返乡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开始初具规模。同样是农民工子女,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相较而言,返乡农民工子女并没有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足够关注。“半城市化”的返乡农民工子女从城市社会返回到乡土社会,势必会面临一个乡土适应问题。所以本文的研究问题是:返乡农民工子女在返乡后不同阶段的“实然”适应状态是怎样的?是什么关键机制在影响着返乡农民工子女的乡土融入?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惯习和资本概念为理论脉络,建构起“场域-惯习-资本”的分析框架,用以研究返乡农民工子女的乡土适应问题。在这一分析框架中,“场域”是与返乡农民工子女息息相关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生活世界,具体包括:城市世界、乡土世界和实践世界;“惯习”是与三个场域相对应的“禀性系统”,依次为城市性(或现代性)、乡土性和“实践性惯习”;“资本”主要指涉的是乡土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乡土文化资本是核心和关键。城市世界和乡土世界只是本文分析的一个“背景”框架,而探讨返乡农民工子女如何在实践世界里竞夺乡土文化资本从而融入乡土社会才是本文的论述重点。乡土文化资本属于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宏观范畴里的一个子范畴,但是却具有与其截然相反的解释逻辑以及其它一些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借助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以湖北省H乡镇中学为田野个案,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经验资料。在展现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适应的“实然”动态适应状态的过程中探寻影响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融入的关键机制。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子女的乡土适应是一个纵向的动态过程,分为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层面,且乡土文化资本对他们的乡土融入具有关键意义。具体来说,返乡农民工子女在社会文化层面的适应轨迹大致呈现为一个“J型”曲线:“水土不服”阶段、“随遇而安”阶段和“如鱼得水”阶段;在心理层面的适应轨迹大致呈现为一个“U型”曲线:“观光者阶段”、“纠葛与摸索阶段”和“稳定适应阶段”。
史敏[9](2018)在《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规模越来越大,并进入了社会融入阶段。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流动后,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形成了我国社会特殊的阶层。他们流动的生命历程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阶层化趋势。本研究拟从阶层化的视角探讨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阶层化的过程使不同阶层的人在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别。阶层化一般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个人社会地位的某些层面如职业、经济收入、生活方式;二是社会阶层的成员资格。阶层化理论认为社会群体的阶层化决定个人采取的社会行动。本研究梳理了中国的阶层理论和农民工的阶层化研究后,将结合阶层化的两种取向,从就业场域、私人生活场域、社区公共场域三个方面研究农民工的阶层化,并分别提出了研究假设。就业场域中,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民工的就业以次属劳动力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为主。生活场域中,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性在农民工的个人生活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习惯在他们流动到城市后面临现代化的生活生产方式处于劣势状态。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社区是其落地的场所,也是除了工作之外,活动时间最多和频率最高的场域,鉴于农民工在目前的城市户籍管理体制下城市身份和资格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社区中仍然存在“外地”、“农村”双重劣势。本研究将使用在厦门、深圳、苏州、东莞四个城市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农民工数据,建立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融入、生活融入、心理融入和社会关系融入四个维度,采用CGSS2010城市市民部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农民工阶层化的相关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处于半融入状态。与城市市民相比,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大多处于次属劳动力市场中,劳动权益保障较差,失业风险也偏大,社会保障也差强人意;生活方式上,农民工处于与现代性城市文化较为疏离的状态,消费负担重,休闲上以放松式休闲为主;社区公民身份维度上,农民工已经习得城市基本道德素养,在社区中涉及到资格和权利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要素上,则还没有完全实现。就业维度上,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就业稳定性、就业所有制和就业状态对社会融入有显着性影响,就业稳定性和劳动权益是通过就业满意度的中介效应而影响社会融入。生活方式上,农民工的消费负担限制了农民工经济融入;休闲中的发展型休闲不论是对农民工经济融入还是心理融入都有促进作用;社区公民身份维度上,普遍意义的道德素养并不能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而涉及到权利的社区参与则能有效促进社会融入,社区认同作为农民工在社区中的主观评价要素也能促进农民工实现社会融入。研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深化农民工阶层化理论和社会融入的相关讨论。不同地区的农民工社会融入差异很大,在经济融入和生活融入上尚可,但是社会关系融入成为短板,农民工出现自我隔离现象。农民工的阶层固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制度与市场、社会与个人的共同作用下,被塑造成城市的“打工阶层”,被“区隔”在城市社会体系之外并形成自我隔离。由于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影响,农民工通过就业向上流动的通道非常窄,只能通过非规就业达到中小企业主的形式达到中产阶层。农民工被固化在城市社会底层,成为“外来底层”,无法实现长距离的社会流动。户籍制度在农民工的阶层固化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城市中心主义使户籍制度在地方层面上变形,农民工在社区仍然被区别对待,被区隔在城市公共生活之外无法实现实质的社区公民身份,社会排斥仍然存在。阶层固化现象在农民工自身生活方式的不断演绎下被不断强化和稳定,农民工被动生存型的生活方式成为身份区隔的内在机制,无法获得社会性成长,并导致其自我排斥。多重劣势累加效应下,农民工遭受的不平等被再次巩固。这种“粘地板”的阶层固化趋势限制了他们融入城市。最后,研究者提出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
高燕[10](2018)在《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流动妇女城市适应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文中认为农村流动妇女群体是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对于中国城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经济收入低、文化和心理归属感弱、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等诸多问题,直接对她们适应城市生活产生了阻碍。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个体、社会、企业、政府等联合采取措施,减轻她们在城市生活的过程中物质和精神压力,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社会工作的发展,为解决流动人口和流动妇女的城市适应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基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本文运用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方法,介入农村流动妇女城市适应问题,以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农村流动妇女城市适应现状,促进农村流动妇女适应城市生活。本文介入的服务对象为深圳市龙岗区某社区的农村流动妇女,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社区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社区内农村流动妇女的现状,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社区活动与社区内的农村流动妇女建立关系,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采用小组、个案和社区的方法介入:个案工作分为7次进行,同时开展了“都市一家人”小组工作,活动分为7次进行,社区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进行,通过对项目活动的实施,促进社区内居民的社区融合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农村流动妇女的城市适应。通过此次社会工作的实务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农村流动妇女在适应城市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困境;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出发,能够探讨并分析农村流动妇女的“流动”原因和城市适应困境,并且对于促进她们顺利适应城市生活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第二,社会工作促进农村流动妇女群体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小组工作的介入,小组组员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显着的提升,开始学会悦纳自己,工作和生活压力得到一定的舒缓,对生活的社区和城市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人际关系和城市适应能力增强,同时也构建起自己社会支持网络。通过个案工作的介入,案主的心理和生活压力得到缓解,并且找到了一份自己的工作,这些都促进其更加顺利的适应城市生活。从实际工作中来看,社区工作在促进农村流动妇女方面发挥着主要的作用,社区工作重视整个社区的融合发展,通过社区工作,为社区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本外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事务,提升社区的凝聚力,从而促进了农村流动妇女或流动人口更好的适应并融入社区生活。
二、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Z省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 |
(五)创新之处 |
一、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二)概念界定与变量测量 |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状况 |
(四)研究方法 |
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基本状况 |
(一)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描述 |
(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因子分析 |
三、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基本状况的实证分析 |
(一)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现状描述 |
(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因子分析 |
(三)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群体差异 |
四、城市融入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影响 |
(一)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外部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分析 |
(二)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内部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分析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几点讨论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流动人口政治社会状况调查 |
后记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一、易地扶贫搬迁研究简述 |
二、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回顾 |
三、空间视角下的移民社会适应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及案例简介 |
第四节 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空间理论回顾 |
一、“空间转向”前的经典空间理论 |
二、“空间转向”后的空间理论 |
三、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中的空间理论 |
四、评述:空间理论的局限和突破 |
第二节 “空间再造—社会适应”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空间再造:内涵、主体与维度 |
二、社会适应:层次、表征和实践 |
三、“空间再造—社会适应”分析框架何以可为 |
第三章 物理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物理空间再造 |
一、空间的分离与集聚 |
二、空间的垂直、封闭和统一分配 |
第二节 物理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紊乱的生活节奏 |
二、公私分明的生活 |
三、脆弱、过度组织化的生计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物理空间再造 |
一、空间的品质提升 |
二、空间的开放和灵活分配 |
第四节 物理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生活节奏重回规律 |
二、公私有序的生活 |
三、正式、可持续的生计 |
第四章 社会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一、异质疏离的社会空间 |
二、制度强推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三、排斥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 |
第二节 社会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信任缺失的社会交往 |
二、无话题的社会交往 |
三、内外失衡的社会交往 |
四、无效的社会参与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一、关系重构的社会空间再造 |
二、制度重建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三、吸纳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 |
第四节 社会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信任重塑的社会交往 |
二、社会交往有话题 |
三、内外平衡的社会交往 |
四、有效的社会参与 |
第五章 意义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一、激发感恩的意义空间再造 |
二、编织想象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三、文化区分和文化灌输的意义空间再造 |
第二节 意义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低认同感和弱归属感 |
二、文化拒斥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一、情感建设的意义空间再造 |
二、内外联动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三、文化融合的意义空间再造 |
第四节 意义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高认同感和强归属感 |
二、文化接纳 |
第六章 空间耦合:空间再造促进社会适应的解释机制 |
第一节 空间耦合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实现条件 |
第二节 逻辑差异和独特需求: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困境 |
一、政府空间再造的逻辑:短期性、支配性和均等化 |
二、企业再造空间的逻辑:长效性、包容性和精细化 |
三、扶贫搬迁人口的空间特性和空间需求 |
第三节 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路径和表征 |
一、搬迁后期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路径 |
二、搬迁后期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表征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政府部门/企业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2: 扶贫搬迁人口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农业转移人口 |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 |
二、生命历程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主要内容 |
三、研究目标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选择 |
六、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叙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一节 江宁的故事:到城市谋生的“过客” |
一、深圳之旅:酸甜苦辣中求生存,努力与上进处见机遇 |
二、重庆之旅:一波三折中尝创业,踏实与真诚里获回报 |
三、南昌之旅:再开超市与兼任驾校教练 |
四、思想之旅:身份再认同 |
第二节 周鑫的故事:在城市创业的边缘人 |
一、结束学业,遇就业窘境 |
二、跨行就业:习得技能,学得管理 |
三、两次创业:遍历能力与思想成长之艰辛 |
四、对比与反思: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 |
第三节 余华的故事: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 |
一、从农活到手艺活的转变 |
二、生活的对比:过去与现在 |
三、新工作,新环境 |
第三章 解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现状 |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内容 |
一、社会化内容 |
二、再社会化内容 |
三、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目标与结果 |
第二节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第三节 解析(一):江宁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四节 解析(二):周鑫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五节 解析(三):余华再社会化现状 |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
三、个性再社会化 |
四、总评 |
第四章 探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 |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历史观点 |
一、社会化及其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
第二节 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因素 |
一、外在因素:社会环境 |
二、内在因素:个体因素 |
三、中介因素:社会实践与社会互动 |
第三节 探究: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基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的分析 |
一、“三元交互作用理论”及其模型 |
二、三元交互作用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的再认识 |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之根源 |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特征 |
四、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 |
五、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实现原则与推进对策 |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导原则 |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具体推进策略 |
第六章 研究启示、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启示 |
一、关于成人教育研究的启示 |
二、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启示 |
三、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
二、关于访谈过程的得与失 |
三、研究故事的撰写与解读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永不停歇的成人发展研究 |
二、继续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 |
三、深入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协助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打工妹”之困 ——以新世纪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从“乡村身体”到“城市身体” |
第一节 出走乡村的女儿 |
一、城市梦与另一种生活 |
二、性别突围与孝女孝心 |
三、“异乡人”的异乡诱惑 |
第二节 移动的都市玫瑰 |
一、“性别麻烦”与生存之难 |
二、“性解放”与贞操的悖论 |
三、“女人味”与“去性别化” |
第三节 城乡敞开的限度 |
一、荆棘丛生的城市路 |
二、灵与肉的双重漂泊 |
三、身体之外的女性意识 |
第二章 无处不在的“身份疆界” |
第一节 “打工妹”的“罗曼蒂克史” |
一、游走在暧昧边缘的主仆情 |
二、失落在都市的“昔日”情爱 |
三、“门当户对”的婚姻 |
第二节 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 |
一、形象资本与心理超越 |
二、“衣锦还乡”的光荣与黯淡 |
三、“姐妹情谊”与“同性相煎” |
第三节 身份的危机与“解除” |
一、身体消费与示看心理 |
二、被规训的方言土语 |
三、改名背后的身份图景 |
第三章 冲出困境之何以可能 |
第一节 “打工妹”的主体建构 |
一、传统品格的坚守与重塑 |
二、现代素质的积累与重建 |
三、主体意识与人格平等的确立 |
第二节 构筑城乡栖居之所 |
一、乡村:变“废乡”为“新乡” |
二、都市:打造“希望的空间” |
结语“打工妹”的困境与历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有关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研究 |
1.2.2 有关女性农民工的研究 |
1.2.3 有关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理论借鉴 |
1.4.1 都市人类学 |
1.4.2 文化适应与文化变迁理论 |
第二章 我的“田野”镜像:都市的魅力 |
2.1 大美青海:旅游业与酒店餐饮业的大发展 |
2.1.1 新世纪以来青海发展的新机遇 |
2.1.2 旅游业与酒店餐饮业的发展 |
2.2 清真餐饮业:城市餐饮业亮丽的风景线 |
2.2.1 清真饮食文化的解读 |
2.2.2 西宁市清真餐饮业的初探 |
2.3 我的“田野”工作:实践的打工生活 |
2.3.1 四星级的D饭店 |
2.3.2 大众的R饭店 |
第三章 她们是谁:来源、身份与成为餐饮人 |
3.1 从何而来 |
3.1.1 不规则的劳动力圈 |
3.1.2 女性打工者的省内流动 |
3.2 女性打工者的身份与迁移动机 |
3.2.1 多元的身份 |
3.2.2 不同的迁移动机 |
3.3 何以成为“餐饮人” |
3.3.1 资本存量少 |
3.3.2 民族文化认同感及其生活习惯 |
3.3.3 女性身份的自觉与利用 |
第四章 职场生活:新的社会适应 |
4.1 走进餐饮业的机缘 |
4.1.1 不同餐饮业中女性打工者的进入 |
4.1.2 女性打工者的劳动分工 |
4.2 制度的规训与职场的适应 |
4.2.1 外在身体的呈现与内在情感的规训 |
4.2.2 作息时间的安排 |
4.2.3 劳动过程的监视 |
4.3 职场的生存策略 |
4.3.1 结群而处之 |
4.3.2 隐忍的消极反应 |
4.3.3 把握有限的自主性 |
第五章 日常生活:职场外的社会适应 |
5.1 物质方面:收入与消费 |
5.1.1 收入 |
5.2 社会生活:休闲、家庭与交际 |
5.2.1 城市休闲生活初体验 |
5.2.2 家庭角色的半脱嵌 |
5.2.3 社会交往与新的关系圈 |
5.2.4 收入的支配与消费 |
5.3 精神生活:文化适应与人生规划 |
5.3.1 恋爱与婚育观念的变化与选择 |
5.3.2 信仰的实践与表达 |
5.3.3 人生规划 |
结语:乡土女性的都市人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6)社交媒体时代兰州市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研究 ——以L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兰州市L社区流动人口及其社交媒体使用概况 |
第一节 兰州市L社区流动人口的概况 |
第二节 兰州市L社区流动人口社交媒体使用情况 |
第二章 兰州市L社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现状 |
第一节 城市融入指标 |
第二节 L社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现状分析 |
第三章 社交媒体使用对兰州市L社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 |
第一节 社交媒体使用对其语言使用方面的影响 |
第二节 社交媒体使用对其经济生活方面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交媒体使用对其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 |
第四节 社交媒体使用对其身份认同方面的影响 |
第五节 社交媒体使用对其心理感知方面的影响 |
第四章 社交媒体对L社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作用机制 |
一、满足L社区流动人口自身需求 |
二、实现流动人口自我效能 |
三、促使流动人口积累社会资本 |
四、推动流动人口向“市民”过渡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兰州市L社区流动人口社交媒体使用与城市融入调查问卷 |
访谈对象代码对照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乡土文化资本: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适应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H乡镇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1. 选题的背景 |
2.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研究评述 |
1. 关于社会适应的研究 |
2. 返乡农民工子女的相关研究 |
(三) 主要概念 |
1. 返乡农民工子女 |
2. 乡土适应 |
3. 乡土文化资本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布迪厄的场域、惯习和资本概念 |
(二) 分析框架:“场域—惯习—资本” |
三、返乡初期:缺乏乡土文化资本条件下返乡农民工子女的乡土适应状况 |
(一) 社会文化适应:“水土不服” |
1. 家庭生活适应:家庭生活格格不入 |
2. 学校学习适应:学习成绩的普遍下滑 |
3. 社区环境适应:在“空心化、老龄化”乡村社区的封闭生活 |
(二) 心理适应:观光者阶段 |
四、返乡中期:乡土文化资本不充分条件下返乡农民工子女的乡土适应状况 |
(一) 社会文化适应:“随遇而安” |
1. 家庭生活适应:家庭生活局部不适应 |
2. 学校学习适应:学习成绩开始稳步提升 |
3. 社区环境适应:在“空心化、老龄化”乡村社区的半封闭生活 |
(二) 心理适应:纠葛与摸索阶段 |
五、返乡后期:乡土文化资本丰富条件下返乡农民工子女的乡土适应状况 |
(一) 社会文化适应:“如鱼得水” |
1. 家庭生活适应:家庭生活全面适应 |
2. 学校学习适应:学习上形成“相对优势” |
3. 社区环境适应:在“空心化、老龄化”乡村社区的开放生活- |
(二) 心理适应:稳定适应阶段 |
六、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 |
(二)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现实背景 |
第二节 西方迁移理论背景 |
一、推拉理论 |
一、二元劳动市场论 |
三、理性选择理论 |
四、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理论 |
五、社会融合理论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结构安排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 |
一、社会融入的内涵 |
二、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维度 |
三、本土的社会融入理论 |
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现状 |
五、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阶层化理论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背景 |
一、阶层化 |
二、经典阶层理论 |
三、中国社会阶层理论和研究 |
四、社会分层结构下的农民工:农民工是否作为一个阶层? |
第三节 阶层化的不同空间维度 |
一、阶层化与就业 |
二、阶层化与生活 |
三、阶层化与社区 |
四、农民工的阶层化 |
第四节 研究述评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述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样本情况 |
一、调查地点 |
二、抽样方案 |
三、样本基本情况 |
第三节 资料分析方法 |
一、多元线性回归(OLS)分析 |
二、因子分析 |
第四节 概念操作化和变量测量 |
一、因变量 |
二、自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第四章 变量的描述性研究及生活满意度 |
第一节 农民工阶层化的描述性研究 |
一、就业特征 |
二、生活方式 |
三、社区市民身份 |
第二节 社会融入的描述性研究 |
一、社会融入的总体描述 |
二、分类别社会融入状况 |
第三节 社会融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农民工的阶层化与社会融入 |
第一节 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
一、就业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
二、就业与分维度的社会融入 |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
一、生活方式与农民工社会融入回归分析 |
二、生活方式与分维度社会融入 |
第三节 社区市民身份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
一、社区市民身份与社会融入 |
二、社区市民身份与分维度社会融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理论讨论 |
一、农民工的阶层固化 |
二、城市户籍管理与“打工阶层” |
三、“被动选择”:非正式制度下的上升空间 |
四、城市里的“异乡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流动妇女城市适应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依据 |
1.3.1 理论依据 |
1.3.2 现实依据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流动妇女城市适应状况调查 |
2.1 调查地介绍 |
2.2 流动妇女城市适应困境 |
2.2.1 经济困境 |
2.2.2 社会困境 |
2.2.3 心理困境 |
2.2.4 文化困境 |
2.3 流动妇女生命发展轨迹 |
2.3.1 教育 |
2.3.2 工作 |
2.3.3 婚姻 |
2.3.4 生育 |
2.3.5 流动 |
第三章 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流动妇女城市适应困境分析 |
3.1 个体—社会变迁下的流动 |
3.2 流动妇女的社会关系 |
3.3 “进城”的空间转移与时间安排 |
3.4 流动妇女的能动性发挥 |
第四章 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流动妇女城市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 |
4.1 小组社会工作 |
4.1.1 小组准备阶段 |
4.1.2 小组发展阶段 |
4.1.3 小组工作评估 |
4.2 个案社会工作 |
4.2.1 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
4.2.2 收集资料与需求评估 |
4.2.3 介入目标与介入内容 |
4.2.4 介入过程记录 |
4.2.5 结案与评估 |
4.3 社区社会工作 |
4.3.1 社区工作服务策划 |
4.3.2 社区工作服务实施 |
4.3.3 社区工作服务评估 |
第五章 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流动妇女城市适应干预的反思与建议 |
5.1 研究反思 |
5.1.1 农村流动妇女在不同生命阶段的需求与应对 |
5.1.2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妇女城市适应的优势与不足 |
5.2 对策建议 |
5.2.1 促进农村流动妇女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 |
5.2.2 构建农村流动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 |
5.2.3 制定流动家庭的发展型社会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Z省的实证调查[D]. 崔旭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2]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D]. 王寓凡.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D]. 张德彭.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打工妹”之困 ——以新世纪小说为例[D]. 李巧丽. 黑龙江大学, 2020(07)
- [5]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D]. 马吉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6]社交媒体时代兰州市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研究 ——以L社区为例[D]. 许会姣. 兰州大学, 2020(01)
- [7]工厂外来女工身份的社会建构研究 ——以一家电气公司为个案的分析[D]. 黄子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8]乡土文化资本: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适应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H乡镇中学为个案[D]. 刘腾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9]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D]. 史敏. 厦门大学, 2018(07)
- [10]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流动妇女城市适应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D]. 高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