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氢化丁苯橡胶氢化度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郭宗磊[1](2021)在《新型半间歇式乳液聚合技术的研发及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微乳液聚合是制备粒径小,表面张力低,渗透、润湿、流平性能好的纳米粒子的有效方法,但是需要较高的表面活性剂才能乳化相对含量较低的单体。为了缓解胶乳中残留的表面活性剂对合成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半间歇乳液聚合方法。半间歇微乳液聚合是制备纳米聚合物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课题主要是两方面的研究:1)使用了一种新的半间歇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粒径小且粒径分布(PSD)窄的聚合物纳米粒子胶乳;2)提高加氢速率的同时降低催化剂的使用量,制备得到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HNBR)。围绕上述目标,进行了以下的研究。采用了半间歇微乳液聚合的方法利用不同的乳化技术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粒子,旨在寻找更加有效和简单的方法来合成具有可接受粒径和转化率的PMMA纳米粒子。五种不同的乳化技术:磁力搅拌、水浴超声、探头超声、磁力搅拌和探头超声的组合、水浴超声和探头超声的组合,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强度的探头超声波有助于将粒径降低到20 nm,且分布窄。同时,传统的磁力搅拌的方法甚至不能将所有的单体转化为纳米粒子,这意味着在反应过程中总有一部分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被消耗,形成刚性的漂浮物。实验也表明了太强的乳化力会导致内爆,从而显着的增加反应速率和粒径,组合的乳化技术比单独的乳化技术更容易引起内爆。对于探头超声微乳液聚合,聚合过程的其他方面,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水的比例、表面活性剂/水的比例,以研究它们对聚合的影响。以不同类型和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为原料,在半间歇微乳液聚合体系中合成了NBR纳米颗粒。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微观结构和聚合物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不同聚合条件下NBR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对NBR纳米粒子的PSD和潜在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将上述制备的NBR纳米颗粒用作胶乳加氢的底物,额外辅助添加不同类型、不同用量的表面活性剂,在Wilkinson催化剂(Rh Cl(PPh3)3)下,在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对乳液型的NBR纳米粒子进行了直接催化加氢反应。在聚合和加氢过程中通过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数量的表面活性剂之间的配合,成功实现了使用少量催化剂(<0.3 wt%),4小时氢化转化率>95.0%,成功制备了HNBR,讨论了乳化剂在聚合加氢过程中的路径以及Wilkinson催化剂的催化路径。
张素瑜[2](2021)在《星形丁二烯类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其氢化》文中研究说明星形支化聚合物因其特殊的结构与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因此基于星形支化结构的丁二烯聚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结合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和偶联改性技术,选取四氢呋喃(THF)、乙基四氢糠基醚(ETE)及双四氢糠丙烷(DTHFP)为调节剂,二乙烯基苯(DVB)为偶联剂,成功设计并合成两种星形支化结构的丁二烯类聚合物,即高1,2-结构星形支化聚丁二烯(S-g-PB)及以聚苯乙烯为规整支链的星形支化结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g-SBS)共聚物。后续采用对甲苯磺酰肼(TSH)/三正丙胺(TPA)体系对两种聚合产物中PB链段中的不饱和双键进行加氢生成对应的氢化产物星形支化氢化聚丁二烯(S-g-H-PB)及星形支化SEBS(S-g-SEBS),利用氢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对氢化前后聚合物进行化学结构、分子量及分布表征,并测定氢化产物的氢化度,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热重分析仪(TGA)对两者进行热力学性能表征,并探究氢化产物在成品油改性剂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S-g-PB分子量可控,且1,2-结构可达70%以上。S-g-SBS中聚丁二烯链段1,2-结构在30%~70%间可控。S-g-SB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熔体黏度均随结合苯乙烯含量及PB链段中1,2-结构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与相似分子结构参数的线形SBS相比,S-g-SBS的熔体黏度明显更低。TSH/TPA体系可对星形支化丁二烯聚合物进行高效加氢,S-g-H-PB氢化度可达95%以上,S-g-SEBS氢化度可达98%以上。氢化反应可明显改善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且氢化产物在成品油改性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刘东妮[3](2021)在《苯乙烯类共聚物选择性催化加氢研究》文中认为苯乙烯类共聚物,其共轭二烯上C=C不饱和双键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使其耐热、抗氧和臭氧、抗紫外线、抗老化性能较差,限制了该类产品在商业中的应用,而通过选择性催化加氢将其共轭二烯上不饱和C=C还原成饱和的单键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改性后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耐老化性能,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也会得到改善,因此,改性后的苯乙烯类聚合物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鞋类加工、轮胎和电线电缆制造、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目前,苯乙烯类聚合物加氢催化剂在选择性、催化活性及反应后的分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开发一种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多相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Pt/g-C3N4催化剂催化苯乙烯类聚合物加氢的反应性能,并分析了加氢前后聚合物结构及性能变化,具体内容如下:以氯铂酸、尿素为原料,采用简单的化学还原法制备了Pt/g-C3N4催化剂并应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非均相催化加氢反应。采用XRD、SEM、TEM、XPS、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物理结构及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组成、金属负载量、反应条件等因素对SIS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己烷作溶剂,在140℃、2 MPa条件下反应2h,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反应选择性,SIS加氢度为85%,聚异戊二烯段C=C的选择性高达95%。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探究,催化剂在循环使用三次后失去活性,对失活催化剂进行了TEM表征,结果表明,Pt金属粒子发生团聚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使用1H-NMR、DSC、TGA、FT-IR、GPC、拉伸试验等对加氢反应前后的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在加氢过程中并未降解,SEPS(氢化SIS产品)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55℃,耐老化性能提高,拉伸应力等力学性能也发生改变。以Pt/g-C3N4作催化剂,环己烷作溶剂,对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进行催化加氢,考察了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加氢反应条件:反应压力3 MPa、催化剂用量10%(占SBR质量)、反应温度160℃。通过1H-NMR、DSC、TGA、FT-IR等方法对SBR及HSBR(氢化SBR产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SBR加氢2 h后可转化93%,聚丁二烯C=C选择性可达100%,且HSBR的初始分解温度大幅提高,耐老化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李紫阳[4](2020)在《反相乳液体系的丁腈橡胶氢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氢化丁腈橡胶是通过丁腈橡胶的分子链不饱和碳碳双键进行选择性加氢而得到的一种高饱和弹性体,由于碳碳双键大为减少,氢化丁腈橡胶具有很好的耐油性、耐磨性、耐热性、耐臭氧老化性、耐化学腐蚀性能等,是一类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种橡胶,应用十分广阔。本论文采用反相乳液体系,水合肼/过氧化氢/硼酸进行氧化还原,实现了对丁腈橡胶的选择性加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成功制备了丁腈橡胶-氯苯溶液的反胶束乳液体系,并实现了丁腈橡胶的选择性加氢。反胶束乳液体系由水、表面活性剂AO1805以及丁腈橡胶氯苯溶液组成,其中水相质量占整个体系的10%,表面活性剂质量为整个体系的3%;在该体系中通过水合肼/过氧化氢/硼酸氧化还原法对丁腈橡胶进行加氢,其中氧化还原剂用量为丁腈橡胶碳碳双键摩尔质量的3倍,在55℃,5h的反应条件下制备了氢化度接近90%,凝胶含量30%左右的氢化丁腈橡胶,初步证明了在反相乳液体系中可以对丁腈橡胶进行选择性加氢。2.对上述反胶束乳液体系加氢进行优化研究,大大降低了氢化丁腈橡胶的凝胶含量,为本体系的工业化应用探索出前进的方向。通过在水相中加入丙烯酸、乙烯基聚氧乙烯醚、二甲基二乙烯丙基氯化铵等亲水性调节剂,在油相中加入硫醇、四甲基哌啶氧化物、2,6-二叔丁基对甲酚等疏水性调节剂来捕捉体系中的自由基从而对氢化丁腈橡胶的凝胶含量进行优化;在以丙烯酸为亲水性调节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为疏水性调节剂的条件下制得了氢化度86%,凝胶含量3.8%的氢化丁腈橡胶。相比于传统乳液加氢,该方法的加氢产物凝胶含量大大降低,有非常好的研究发展前景。本方法有别于常规乳液加氢法,以油包水体系代替了传统乳液加氢法的水包油体系,加入了有自由基稳定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再通过调节剂进一步进行优化,使反应体系中的自由基含量减少,最终使加氢产物凝胶含量大大降低,为解决凝胶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
周为[5](2017)在《改性树状聚合物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二烯类共聚物氢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腈橡胶(NBR)和丁苯橡胶(SBR)等二烯类聚合物因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使其易于老化。氢化能将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变为饱和的碳碳单键,从而有效提高其耐热稳定性。目前氢化二烯类聚合物催化剂在催化性能、选择性、反应后的分离回收等方面存在缺点。因此开发出一类兼具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价格低廉且易于回收的新型催化剂是催化氢化领域一项重要课题。三烯氮杂环配体具有着独特结构和化学性质。大环配体中的氮原子因未共享电子对能单独与磺酰基共轭而不参与金属配位。该大环配体能与金属形成具有较高的抗氧化稳定性的配合物。树枝状聚合物具有立构规整性、高度支化和精确的结构。树状聚合物内部空腔能有效封装金属并能使其长时间保持稳定,此外通过对树状聚合物表面进行改性也能将催化活性中心转移到树状聚合物表面而更容易与反应底物进行接触参与其它反应。通过结合十五元三烯氮杂环和树状聚合物的优势,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2,4,6-三异丙基苯磺酰胺、4-(3-溴丙基)苯磺酰胺和1,4-二溴-2-丁烯为原料,利用氨基与溴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十五元三烯氮杂大环(MAC),反应过程中使用二碳酸二叔丁酯保护氨基。以FT-IR、1HNMR、MALDI-TOF-MS与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随后将MAC与第二代和第三代聚丙烯亚胺树状聚合物(G2-PPI和G3-PPI)表面的伯氨基进行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杂化聚丙烯亚胺树状聚合物(G2-M和G3-M)。采用1H-NMR、FT-IR和元素分析对G2-M和G3-M的结构与组成进行表征与分析。2.将不同配比的RhCl3.3H2O/RuCl3.3H2O和RhCl3.3H2O/Pd(OAc)2分别与G2-M配位反应,制备了第二代杂化树形聚合物表面负载金属离子催化剂G2-M(Rh3+xRu3+10-x)和G2-M(Rh3+xPd2+10-x)。采用RhCl3.3H2O与G3-M配位反应,制备G3-M(Rh3+)催化剂。以1H-NMR、UV-vis、XRD和XPS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表明金属离子与G2-M和G3-M表面的MAC大环形成配位键,且表面负载双金属离子型催化剂中两种金属离子间存在协同效应。在相同Rh含量下,G2-M(Rh3+xRu3+10-x)和G2-M(Rh3+x Pd2+10-x)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G2-M(Rh3+x)/G2-M(Ru3+10-x)和G2-M(Rh3+x)/G2-M(Pd2+10-x)的物理混合催化剂。PPh3和G2-M(Rh3+)之间通过配体交换产生高活性物质[Rh(PPh3)3]1+,能显着促进NBR和SBR的氢化反应。当采用G2-M(Rh3+)催化NBR和SBR氢化时,NBR和SBR的氢化度均可高达99.8%以上。G2-M(Rh3+)催化氢化的HNBR和HSBR中Rh残留量分别为55ppm和33ppm。G2-M(Rh3+)中Rh3+还原为Rh0能被G2-M中的大环再捕获,而Rh0难以与三苯基膦生成配位化合物进入到氢化体系,从而导致回收G2-M(Rh3+)催化活性显着降低。G2-M(Rh3+)中催化氢化的HNBR和HSBR中Rh的回收率远高于Rh(PPh3)3Cl。G2-M(Rh3+)和G3-M(Rh3+)对NBR和SBR的催化氢化活性相近,但是G3-M(Rh3+)催化氢化的HNBR和HSBR中Rh残留量高于G2-M(Rh3+)催化氢化的HNBR和HSBR。3.通过G3-M和Pd(PPh3)4/Pt(PPh3)4配体同步交换法制备了G3-M(PdxPt10-x)。PdPt纳米粒子近似为球状双金属合金。采用双金属G3-M(PdxPt10-x)(x=7,5,3)催化NBR和SBR氢化的氢化度高于单金属G3-M(PdxPt10-x)(x=10,0),说明双金属PdPt纳米粒子的内部存在协同电子效应。此外,NBR的氢化度高于SBR的氢化度,这归因于SBR的分子量大于NBR分子量所致。G3-M(Pd7Pt3)催化NBR氢化所得HNBR中Pd和Pt金属的残留量分别为55ppm和58ppm。Pd和Pt的回收率为86.3%和66.2%,总金属回收率为80.2%。G3-M(Pd7Pt3)第一次催化SBR氢化所得HSBR中Pd和Pt金属的残留量分别为40ppm和43ppm。Pd和Pt的回收率为90.0%和75.0%,总金属回收率为85.5%。4.利用苯甲酰氯和丙酰氯分别与第二代G2-PPI表面的伯氨基进行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酰化聚丙烯亚胺树状聚合物(G2-A和G2-P)。采用FT-IR,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对G2-A和G2-P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与分析。G2-A和G2-P负载Rh3+后,与叔氨基紧邻的碳原子的13C-NMR特征峰完全消失,并且在高场出现了新的特征峰。叔氨基和Rh3+的配位比为3:1。由于G2-M中的大环回收还原Rh0的能力比G2-A和G2-P更强,因此在G2-A(Rh3+)和G2-P(Rh3+)催化氢化所得HNBR和HSBR中的Rh残留量较大。
童心[6](2017)在《合成橡胶的分子结构及其与门尼黏度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门尼黏度(ML)是目前合成橡胶生产企业用以控制橡胶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橡胶的工业生产有重要意义。门尼黏度的变化来自于橡胶分子结构的变化,但迄今两者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明确。本文首先表征了若干顺丁橡胶(BR)、乳聚丁苯橡胶(SBR)和氢化丁腈橡胶(HNBR)的分子结构,包括分子量及其分布、凝胶含量、长链支化度等,然后测定了它们的门尼黏度,考察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关性较好的关系式。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基于文献,阐述了合成橡胶的各加工性能参数,总结了合成橡胶门尼黏度与分子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并详细分析了聚合物的长链支化度的现有表征方法及其优劣,发现对于组成和结构较为复杂的聚合物,例如乳聚丁苯橡胶和氢化丁腈橡胶的长链支化度的测定,文献中未见报道。实验分别测定了 BR、SBR和HNBR及其沉淀分级试样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凝胶含量和长链支化度。采用带有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仪、黏度检测器和示差折光仪三种检测器的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和13C核磁共振仪(13C-NMR)两种方法对三种橡胶的长链支化度进行了测定并对比结果。结果表明,三检测器GPC法和13C-NMR法均可较好地测定橡胶的长链支化度;但三检测器GPC法对于测定组成结构复杂的聚合物的长链支化度,更为准确方便,13C-NMR法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机理性分析聚合物的支化位点。实验测定了三种合成橡胶及其沉淀分级试样的门尼黏度,分析讨论了门尼黏度与相应的凝胶含量、长链支化度和分子量及其分布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这三种合成橡胶,门尼黏度与凝胶含量、长链支化度和分子量之间大体趋势均呈正比;SBR中苯乙烯结构单元上苯环的存在会抑制链缠结,使门尼黏度减小,而HNBR中的1,2-结构单元增加会导致门尼黏度的增大。并尝试建立了门尼黏度-凝胶含量、门尼黏度-长链支化度、门尼黏度-分子量的关联式,发现对于顺丁橡胶和乳聚丁苯橡胶,将门尼黏度与数均分子量进行关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季美琴[7](2017)在《氢化天然橡胶及硅氢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橡胶(NR)作为一种天然绿色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制品弹性大、断裂伸长率高、机械稳定性好。但是天然胶分子链中含有化学性质活泼的碳碳双键,容易受到热、氧、臭氧、光等的作用发生交联或断链反应,影响了它的应用范围。近年来,对NR中不饱和碳碳双键结构直接加氢引起人们关注,从分子结构上看加氢的NR,其类似三元乙丙橡胶(EPDM)。由于EPDM分子间内聚能低,分子结构中不含极性取代基,所以其在较宽温度范围内有良好的柔顺性。EPDM具备非常好的耐热氧老化、耐臭氧老化、耐气候老化、电绝缘性能、耐酸碱及优异的耐水性,这是由于其结构上的饱和性和非极性决定的。加氢的NR既能表现出EPDM的特性又保持了 NR的优异性能,是一种新型绿色橡胶。反式-1,4-聚异戊二烯(Trans-1,4polyisoprene,简称TPI),又称合成杜仲胶,是NR的同分异构体,结构规整度高,分子链高度结晶,常温下仅能作为塑料使用。本文对TPI进行硅氢化改性,破坏TPI结晶,以制备一种性能优异的改性TPI弹性体,扩大其适用范围。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采用水合肼/双氧水/硼酸催化体系对天然胶乳进行氢化改性,制备出了不同氢化度的氢化天然胶(HNR)。用1H-NMR,FT-IR表征HNR结构,索氏抽提法测定凝胶含量,DSC和TGA测定其热性能和热稳定性,膨胀计法研究HNR低温结晶性,平衡溶胀法测硫化胶交联密度。结果表明,该乳液法可制备出不同加氢度的HNR;凝胶含量和分解温度随着NR氢化度的增大而增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升高;硫化胶的交联密度随着氢化度增大而增加。2.采用三苯基膦氯化铑RhCl(PPh3)3 (威尔金森)为催化剂,使用溶液加氢法制备HNR。研究加氢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2压力、NR/甲苯溶液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加氢程度的影响,优选最佳反应条件。用1H-NMR,FT-IR表征生胶结构;以GPC测定不同加氢度HNR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加氢后HNR的分子量较NR分子量小,分子量分布指数MwD有所增宽。DSC和TG结果显示,随着加氢度增加,HN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明显,分解温度升高。3.研制了不同加氢度的HNR硫化胶,其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加氢后的HNR物理机械性能较NR差;热氧老化实验显示,样品在100℃,72小时条件下,HNR耐老化性能优于NR。动态力学试验DMA结果表明,加氢后的HNR储能模量E’均小于未加氢的NR;当氢化度为9.5%、14.7%和29.6%时,E’变化不明显,当氢化度增大至74.6%时,E’明显下降;随着氢化度的增加,HNR损耗角正切tanδ峰值逐渐下降。4.以AFM法研究NR及HNR硫化胶的拉伸应变诱导结晶(SIC),在相同的应变条件下,NR中细纤维状的结晶区域最多,粗纤维状的取向无定形区最少;HNR随着加氢度增大,细纤维状晶区逐渐减少,而粗纤维状的取向无定形区逐渐增多,这是因为加氢度的增大使得C=C数量减少,HNR分子链柔顺性降低,分子链在拉伸过程中更难以进入晶格形成晶体,处于取向无定形的状态,因此随着加氢度增大,HNR应变诱导结晶越不明显,拉伸过程中取向无定形区占据了主要地位,承担了主要的应力分布。5.探讨TPI的硅氢化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三乙基硅烷对硅氢化度的影响,优选最佳工艺。运用1HNMR和SiNMR表征HsTPI的结构,确认三乙基硅烷接枝在TPI碳碳主链上。通过TG和DTG谱图分析可知,产品的热失重由TPI原有的一阶变为HsTPI的两阶,HsTPI的降解温度随硅氢化度的增加逐渐增大。DSC谱图表明,HsT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硅氢化度的增大而升高。XRD测试结果表示,随硅氢化度增加,HsTPI的晶型发生转变,随后结晶能力变小。随着硅氢化度的增加,HsTPI硫化胶的拉伸强度以及定伸应力降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比氢化TPI (HTPI)和HsTPI硫化胶中白炭黑的分布情况发现,白炭黑在HsTPI分散更好。
陈禹霖[8](2017)在《新型钌铬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应用》文中指出氢化丁腈橡胶(HNBR)是一种综合性能非常优异的特种橡胶材料,不仅能够保持其原来丁腈橡胶(NBR)优异的耐介质性、耐磨性和耐油等性能,而且还能获得良好的耐热、耐候以及力学性能,HNBR被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石油钻井等各个领域。本文从钌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出发,研制了三种不同钌络合物催化剂分别对不同的小分子烯烃和不饱和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催化加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不同的配体,研究配位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影响因素,制备出三种新型的钌络合物,分别是Ru-PZ,Ru-EN和Ru-MPD,采用核磁,红外以及元素分析表征了钌络合物的化学结构。2、研究了三种钌络合物催化剂对小分子烯烃和端羟基液体丁腈(HTBN)的加氢。发现这三种钌络合物催化剂均具有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其中Ru-PZ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最高。制备的氢化端羟基液体丁腈(HHTBN)加氢度可达90%以上。3、研究了三种钌络合物催化剂应用于NBR的加氢及影响因素,发现Ru-PZ催化剂对NBR的加氢表现出的加氢活性最高,加氢度高达 95%。
赵鑫[9](2017)在《杜仲胶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杜仲胶(EUG)是一种生物基天然高分子,在我国储量丰富。杜仲胶与天然橡胶在结构上互为同分异构体,由于反式结构规整度高,分子链高度结晶,因而常温下常作为塑料,在有限的范围内应用。本文通过氢化以及硅氢化化学改性破坏杜仲胶结晶,制备性能优异的杜仲胶弹性体。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加氢改性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加氢度的氢化杜仲胶(HEUG),详细研究其硫化胶的力学性能以及拉伸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加氢度为85.9%的HEUG,力学性能较佳。另外采用同步辐射WAXD表征,详细研究了不同加氢度HEUG在不同拉伸比情况下的拉伸结晶性,发现高加氢度的杜仲胶由于分子链成为严格乙丙交替结构,导致结晶、拉伸结晶以及拉伸高度取向的共同作用,使HEUG的力学性能大幅提升。通过逾渗法研究了不同加氢度的HEUG硬度与密度的变化规律,并找到HEUG的临界橡塑转变点。2.通过硅氢化的方法成功的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硅氢化杜仲胶弹性体(HsEUG),主要研究了硅氢化的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硅氢烷种类及用量,对杜仲胶硅氢化反应的影响,得到硅氢化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及硅谱,TGA,DSC,XRD、PLM表征了硅氢化后杜仲胶分子结构及结晶变化,通过逾渗法研究HsEUG的临界橡塑转变。3.制备了不同硅氢化度的HsEUG,研究了其硫化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sEUG-15.83%的力学性能最优。对比了 HsEUG以及HEUG、NR、EPDM的力学性能及与白炭黑的界面相容性,结果表明HsEUG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及较优的与白炭黑的界面相容性。
孟红伟,岳雄,刘彬,张立群,岳冬梅[10](2014)在《天然胶乳和丁苯胶乳的加氢及其乳液共混胶的性能》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水合肼/双氧水/硼酸体系氢化天然胶乳和丁苯胶乳,制备出了氢化度分别大于73%和99%的氢化天然胶乳和氢化丁苯胶乳,研究了这2种胶乳共混胶的相容性、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氢化天然橡胶(HNR)/氢化丁苯橡胶(HSBR)共混物具有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HNR与HSBR的相容性较好。HNR与HSBR共混后,不仅提高了HSBR的力学性能,而且改善了HNR的老化性能和热性能。当HNR与HSBR的共混质量比为70/30时共混胶的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和热性能均为最佳。
二、氢化丁苯橡胶氢化度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氢化丁苯橡胶氢化度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半间歇式乳液聚合技术的研发及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聚合物纳米粒子概述 |
1.2.1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 |
1.2.2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应用 |
1.3 乳液聚合概述 |
1.3.1 微乳液聚合 |
1.3.2 细乳液聚合 |
1.3.3 半间歇微乳液聚合 |
1.4 乳液聚合制备PMMA纳米粒子概述 |
1.4.1 传统方法合成PMMA纳米粒子 |
1.4.2 半间歇微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纳米粒子 |
1.4.3 超声在纳米聚合物颗粒合成中的应用 |
1.4.4 超声在MMA聚合中的应用 |
1.5 丁腈橡胶概述 |
1.5.1 丁腈橡胶的合成 |
1.5.2 高性能HNBR概述 |
1.5.3 HNBR的制备 |
1.5.4 HNBR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半间歇乳液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粒子 |
2.1 概述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分析与测试 |
2.2.4.1 PMMA胶乳的粒径和粒度分布 |
2.2.4.2 PMMA的组成 |
2.2.4.3 分子量及其分布 |
2.2.4.4 胶乳p H值 |
2.2.4.5 PMMA颗粒的形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2 不同模式乳液聚合PMMA配方 |
2.3.3 不同分散模式制备PMMA纳米粒子 |
2.3.4 探头超声波辅助PMMA乳液聚合体系 |
2.3.5 超声波乳液聚合机理 |
2.3.6 TEM图像 |
2.3.7 SDS浓度对PMMA纳米粒子的影响 |
2.3.8 探头超声振幅对PMMA纳米粒子的影响 |
2.3.9 探头超声时间对PMMA纳米粒子的影响 |
2.3.10 反应温度对PMMA纳米粒子的影响 |
2.3.11 超声波反应温度对N_P、N和转化率的影响 |
2.3.12 不同聚合温度值下的分子量和p H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间歇乳液聚合制备丁腈橡胶纳米粒子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分析与测试 |
3.2.4.1 FT-IR |
3.2.4.2 ~1H NMR |
3.2.4.3 NBR胶乳的粒径和粒度分布 |
3.2.4.4 分子量及其分布 |
3.2.4.5 玻璃化转变温度 |
3.2.4.6 胶乳p H值 |
3.2.4.7 聚合转化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NBR胶乳分析 |
3.3.2 FT-IR和~1H NMR光谱分析 |
3.3.3 不同聚合条件对NBR微观性能的影响 |
3.3.4 NBR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和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2.4 分析与测试 |
4.2.4.1 聚合物的分离 |
4.2.4.2 电子显微镜分析 |
4.2.4.3 氢化度的测定 |
4.2.4.4 分子量及其分布 |
4.2.4.5 玻璃化转变温度 |
4.2.4.6 胶乳p H值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T-IR和~1H NMR光谱分析 |
4.3.2 TEM |
4.3.3 添加乳化剂对NBR加氢 |
4.3.4 乳化途径 |
4.3.5 单胶束和混合胶束的特性对加氢体系催化加氢的影响 |
4.3.6 催化途径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2)星形丁二烯类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其氢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二烯烃类聚合物氢化方法 |
1.1.1 溶液加氢法 |
1.1.2 乳液加氢法 |
1.1.3 氢化物母体法 |
1.2 活性阴离子聚合 |
1.2.1 活性阴离子聚合概述 |
1.2.2 丁二烯的活性阴离子聚合 |
1.3 星形聚合物 |
1.3.1 星形聚合物概述 |
1.3.2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3 星形聚合物的性能与应用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2 星形支化氢化聚丁二烯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精制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星形支化聚丁二烯的设计与合成 |
2.3.2 星形支化氢化聚丁二烯的制备与表征 |
2.3.3 成品油减阻剂的应用探索 |
2.4 本章小结 |
3 星形支化SEBS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精制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与测试 |
3.3 结果讨论 |
3.3.1 苯乙烯大分子单体的设计与合成 |
3.3.2 星形支化SBS的设计与合成 |
3.3.3 星形支化SEBS的制备与表征 |
3.3.4 化妆品油凝胶应用探索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苯乙烯类共聚物选择性催化加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氢化聚合物的制备方式 |
1.1.1 胶乳加氢法 |
1.1.2 溶液加氢法 |
1.2 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加氢改性 |
1.2.1 SIS简介 |
1.2.2 SIS的加氢改性 |
1.2.3 SBR简介 |
1.2.4 SBR的加氢改性 |
1.3 g-C_3N_4在催化加氢中的应用 |
1.3.1 g-C_3N_4简介 |
1.3.2 g-C_3N_4制备方法 |
1.3.3 g-C_3N_4材料的性能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催化剂制备 |
2.2.1 Pt/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 |
2.2.2 纳米多孔钌催化剂的制备 |
2.2.3 Pt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测试表征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2.3.3 氮气物理吸脱附 |
2.3.4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 催化剂反应性能测试方法 |
2.4.1 催化反应过程 |
2.4.2 原料及产品性能分析方法 |
2.4.3 反应产物定量分析方法 |
3 Pt/g-C_3N_4选择性催化SIS加氢反应 |
3.1 负载Pt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3.1.1 不同催化剂加氢性能比较 |
3.1.2 不同催化剂载体加氢性能比较 |
3.1.3 负载量对Pt/g-C_3N_4催化性能的影响 |
3.2 Pt/g-C_3N_4材料的催化表征结果 |
3.2.1 N_2物理吸附脱附测试 |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3.2.3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TEM) |
3.2.4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XRD) |
3.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3.3 Pt/g-C_3N_4催化SIS加氢反应工艺条件的探究 |
3.3.1 溶剂种类对SIS加氢反应的影响 |
3.3.2 反应物浓度对SIS加氢反应的影响 |
3.3.3 催化剂用量对SIS加氢反应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对SIS加氢反应的影响 |
3.3.5 初始氢气压力对SIS加氢反应的影响 |
3.3.6 催化剂稳定性的考察 |
3.4 SIS与 SEPS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3.4.1 ~1H-NMR分析微观结构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3.4.3 GPC分析 |
3.4.4 DSC分析 |
3.4.5 TGA分析 |
3.4.6 拉伸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Pt/g-C_3N_4选择性催化SBR加氢反应 |
4.1 Pt/g-C_3N_4催化SBR加氢反应工艺条件的探究 |
4.1.1 压力对SBR加氢反应的影响 |
4.1.2 温度对SBR加氢反应的影响 |
4.1.3 催化剂用量对SBR加氢反应的影响 |
4.2 SBR与 HSBR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4.2.1 ~1H-NMR分析微观结构 |
4.2.2 分子量及分布分析 |
4.2.3 红外分析 |
4.2.4 TGA分析 |
4.2.5 DSC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核磁内标曲线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反相乳液体系的丁腈橡胶氢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氢化丁腈橡胶的发展 |
1.1.1 丁腈橡胶 |
1.1.2 氢化丁腈橡胶 |
1.2 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研究 |
1.2.1 丙烯腈-乙烯共聚法 |
1.2.2 溶液加氢法 |
1.2.3 乳液加氢法 |
1.3 氢化丁腈橡胶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
1.4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 反相乳液体系中丁腈橡胶加氢反应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及设备 |
2.2.2 反相乳液体系中丁腈橡胶加氢反应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氢化丁腈橡胶表征方法 |
2.3.2 氢化丁腈橡胶氢化度测定 |
2.3.3 氢化丁腈橡胶凝胶含量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丁腈橡胶反相乳液体系的制备研究 |
2.4.2 氢化丁腈橡胶的结构分析 |
2.4.3 反相乳液的丁腈橡胶加氢研究 |
2.4.4 反相乳液体系丁腈橡胶的加氢稳定性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3 丁腈橡胶反相乳液体系加氢的优化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及设备 |
3.2.2 反相乳液体系中凝胶含量调控反应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氢化丁腈橡胶氢化度测定 |
3.3.2 氢化丁腈橡胶凝胶含量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丁腈橡胶反相乳液体系加氢的关键科学问题 |
3.4.2 丁腈橡胶反相乳液体系选择性加氢的亲水相自由基调控研究 |
3.4.3 丁腈橡胶反相乳液体系选择性加氢的疏水相自由基调控研究 |
3.4.4 丁腈橡胶反相乳液体系加氢优化研究 |
3.4.5 正反相丁腈橡胶乳液体系加氢的比较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改性树状聚合物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二烯类共聚物氢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二烯类聚合物氢化方法 |
1.2.1 氢化物母体法 |
1.2.2 溶液氢化法 |
1.2.3 非均相催化法 |
1.2.4 均相催化法 |
1.2.5 乳液氢化法 |
1.2.6 溶液加氢新方法 |
1.3 树状聚合物负载金属纳米粒子 |
1.3.1 树状聚合物的结构以及合成方法 |
1.3.2 树状聚合物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1.3.3 树状聚合物负载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 |
1.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的创新性 |
第二章 聚丙烯亚胺树状聚合物表面含十五元三烯氮杂大环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2 主要化学试剂 |
2.2.3 合成路线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十五元三烯氮杂环(MAC)表征与分析 |
2.3.2 G2-M和G3-M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杂化树状聚合物表面负载金属离子型催化剂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2 主要化学药品与试剂 |
3.2.3 合成路线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G2-M(Rh_x~(3+)Ru_(10-x)~(3+))和G2-M(Rh_x~(3+)Pd_(10-x)~(2+))的表征和分析 |
3.3.2 G2-M(Rh~0)的表征和分析 |
3.3.3 G3-M(Rh~(3+))的表征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杂化树状聚合物表面负载金属离子催化二烯类共聚物氢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2 主要化学试剂 |
4.2.3 氢化反应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G2-M(Rh_x~(3+)Ru_(10-x)~(3+)) 和G2-M(Rh_x~(3+)Pd_(10-x)~(2+))催化NBR和SBR氢化 |
4.3.2 G3-M(Rh~(3+)) 催化氢化NBR和SBR |
4.3.3 G2-M(Rh~(3+)) 催化氢化NBR和SBR的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杂化树状聚合物表面负载钯铂纳米粒子催化二烯类共聚物氢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2.2 主要化学试剂 |
5.2.3 G3-M(Pd_xPt_(10-x))纳米粒子的制备 |
5.2.4 G3-M(Pd_xPt_(10-x))催化NBR和SBR氢化 |
5.2.5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G3-M(Pd_xPt_(10-x))的表征和分析 |
5.3.2 G3-M(Pd_xPt_(10-x))催化NBR和SBR氢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酰化树状聚合物封装铑金属离子催化二烯类共聚物氢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6.2.2 主要化学试剂 |
6.2.3 G2-A和G2-P的合成 |
6.2.4 G2-A(Rh~(3+))和G2-P(Rh~(3+))的制备 |
6.2.5 NBR和SBR的氢化反应 |
6.2.6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G2-A和G2-P的表征和分析 |
6.3.2 G2-A(Rh~(3+))和G2-P(Rh~(3+))的表征和分析 |
6.3.3 G2-A(Rh~(3+))和G2-P(Rh~(3+))催化NBR和SBR氢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合成橡胶的分子结构及其与门尼黏度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橡胶及其加工的性能参数 |
1.3 合成橡胶门尼黏度的影响因素 |
1.3.1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1.3.2 凝胶含量的影响 |
1.4 长链支化度的表征 |
1.4.1 GPC法 |
1.4.2 ~(13)C-NMR分析法 |
1.4.3 流变学表征法 |
1.5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合成橡胶的分子结构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及其规格 |
2.2.2 三检测器GPC法表征 |
2.2.3 ~(13)C-NMR法表征 |
2.2.4 凝胶含量的测定 |
2.2.5 其他微观结构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观结构 |
2.3.2 分子量及其分布 |
2.3.3 长链支化度 |
2.3.4 凝胶含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成橡胶门尼黏度与分子结构关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设备 |
3.2.2 门尼黏度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凝胶含量的影响 |
3.3.2 长链支化度的影响 |
3.3.3 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3.3.4 门尼黏度与橡胶分子结构参数的关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主要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7)氢化天然橡胶及硅氢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符号和物理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2.1 天然橡胶的化学改性 |
1.2.2 TPI的化学改性 |
1.3 橡胶加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乳液法加氢 |
1.3.2 溶液加氢法 |
1.3.3 本体加氢 |
1.3.4 其他加氢法研究 |
1.3.5 加氢度的计算测试方法 |
1.4 聚合物硅氢化的研究进展 |
1.4.1 烯烃的硅氢化均聚合 |
1.4.2 烯烃的硅氢化共聚合 |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氢化天然胶乳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自制毛细管膨胀仪 |
2.2.4 样品制备和配方 |
2.2.5 测试方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NR生胶结构表征 |
2.3.2 HNR生胶性能 |
2.3.3 HNR硫化胶交联密度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溶液法HNR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样品制备和配方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影响NR氢化反应的因素 |
3.3.2 HNR生胶的结构与性能 |
3.3.3 HNR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
3.3.4 HNR硫化胶性能分析 |
3.3.5 AFM法研究硫化胶的应变诱导结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硅氢化TPI聚合物的制备、结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不同硅氢化度HsTPI的制备 |
4.2.4 HsTPI硫化胶样品配方和制备 |
4.2.5 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影响硅氢化反应的因素 |
4.3.2 HsTPI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4.3.3 HsTPI硫化胶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新型钌铬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 |
1.2.1 溶液加氢法 |
1.2.2 乳液加氢法 |
1.2.3 本体加氢法 |
1.2.4 其它加氢方法 |
1.3 贵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加氢体系 |
1.3.1 铑络合物催化加氢体系 |
1.3.2 钌络合物催化加氢体系 |
1.3.3 其它贵金属络合物催化加氢体系 |
1.4 加氢催化剂的回收和HNBR的表征 |
1.4.1 加氢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 |
1.4.2 HNBR的表征方法 |
1.5 NBR加氢技术展望及其应用 |
1.6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论文选题依据 |
1.6.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钌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和来源 |
2.2.2 钌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 |
2.2.3 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RuCl_2(Ph_3P)_3络合物的结构表征 |
2.3.2 钌络合物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三章 钌络合物对端羟基液体丁腈的加氢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和来源 |
3.2.2 钌络合物对不饱和烯烃的加氢 |
3.2.3 钌络合物对HTBN加氢 |
3.2.4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种钌络合物对小分子烯烃的加氢 |
3.3.2 三种钌络合物对HTBN的加氢 |
3.3.3 HTBN加氢条件优化 |
3.3.4 HTBN的结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钌络合物催化剂对NBR加氢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和来源 |
4.2.2 钌络合物对NBR加氢 |
4.2.3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NBR的结构表征 |
4.3.2 NBR加氢条件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论文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9)杜仲胶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杜仲胶及改性杜仲胶 |
1.2.1 杜仲胶的性能特点 |
1.2.2 杜仲胶的共混改性及应用 |
1.2.3 杜仲胶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
1.2.4 杜仲胶的其他化学改性方法 |
1.2.5 杜仲产业的发展 |
1.3 不饱和橡胶的催化加氢 |
1.3.1 高分子加氢催化剂 |
1.3.2 不饱和橡胶的加氢及应用 |
1.4 硅氢加成反应 |
1.4.1 硅氢加成反应简介 |
1.4.2 金属催化硅氢加成反应 |
1.4.3 非金属催化硅氢加成反应 |
1.4.4 硅氢加成反应机理 |
1.4.5 高分子聚合物的硅氢化改性反应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
1.6.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氢化杜仲胶弹性体及结晶性能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HEUG的制备 |
2.2.4 HEUG硫化胶的制备 |
2.2.5 表征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EUG核磁共振波普表征 |
2.3.2 HEUG橡塑临界转变点 |
2.3.3 HEUG的力学性能 |
2.3.4 HEUG的拉伸结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硅氢化杜仲胶弹性体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HsEUG的制备 |
3.2.4 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sEUG结构表征 |
3.3.2 硅氢化杜仲胶弹性体的结晶性能 |
3.3.3 硅氢化杜仲胶弹性体的临界橡塑转变 |
3.3.4 制备硅氢化杜仲胶弹性体的影响因素 |
3.3.5 不同的硅氢烷对硅氢化反应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氢化杜仲胶弹性体的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HsEUG硫化胶的制备 |
4.2.4 NR、EPDM及HEUG硫化胶的制备 |
4.2.5 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sEUG硫化胶的硬度与密度 |
4.3.2 HsEUG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
4.3.3 HsEUG混炼胶界面相容性 |
4.3.4 DMTA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10)天然胶乳和丁苯胶乳的加氢及其乳液共混胶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1 |
1. 1主要原材料 |
1. 2实验过程 |
1. 3表征与测试 |
2结果与讨论 |
2. 1 HNR与HSBR的制备 |
2. 2 HNR和HSBR的表征 |
2.2.11H-NMR表征HNR |
2. 2. 2 FTIR表征HSBR |
2. 3 HNR / HSBR共混胶的Tg |
2. 4 HNR / HSBR共混胶的力学性能 |
2. 5 HNR / HSBR共混胶的老化性能 |
2. 5. 1力学性能 |
2. 5. 2老化系数 |
2. 6 HNR / HSBR共混胶的热稳定性 |
3结论 |
四、氢化丁苯橡胶氢化度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半间歇式乳液聚合技术的研发及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D]. 郭宗磊.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2]星形丁二烯类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其氢化[D]. 张素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苯乙烯类共聚物选择性催化加氢研究[D]. 刘东妮.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反相乳液体系的丁腈橡胶氢化研究[D]. 李紫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改性树状聚合物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二烯类共聚物氢化的研究[D]. 周为.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6]合成橡胶的分子结构及其与门尼黏度关系的研究[D]. 童心. 浙江大学, 2017(01)
- [7]氢化天然橡胶及硅氢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D]. 季美琴.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2)
- [8]新型钌铬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应用[D]. 陈禹霖.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9]杜仲胶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赵鑫.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3)
- [10]天然胶乳和丁苯胶乳的加氢及其乳液共混胶的性能[J]. 孟红伟,岳雄,刘彬,张立群,岳冬梅. 合成橡胶工业,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