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自为化(论文文献综述)
谢云[1](2015)在《中国古代传统医学中的教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步的。每当探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时,常常都要回溯至数千年之前;但论及教育技术发展历程时,却只能找到清末民初以后的历史。笔者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得以赓续至今,应当存在一些技术形式与手段曾经对这种文化传承起过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古今中外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相关传播史料的梳理,并进行重点概括、系统分析,以期初步确立“古代教育技术史”的内涵。考虑到研究的可操作性,以及研究论证充分深入的可能,本研究将以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传承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从中归纳总结出古代教育技术手段存在的具体形式,对古代医学知识技能的传承所起过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古代教育技术研究范式及策略进行尝试、探索,以期对其他各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能有方法论上的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献分析法,对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各领域知识及其传承形式、传承过程等资料进行详细整理。其次是历史分析法,对各种史料的梳理将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来展开,尽可能客观地还原史料的真实情形。再则是案例研究法,希望通过对古代传统医学领域的研究,探索出古代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策略。此外,研究还辅以一定的数学统计手段,希望通过对某些特定主题的史料作一个量的统计,以期能更真实地揭示某些历史发展规律。论文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思路,主要是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研究价值以及研究现状的描述。其次是阐述了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即教育技术史的研究范式。文章通过对科学技术史与教育技术史关系的梳理,参照史学研究的常规思路,提出了古代医学教育技术史的研究范式。然后依次对医学教育技术的研究基础,即古代医学教育形式及医学教育技术形态的介绍;对古代医学中常见的媒体技术形态:图形与模型进行概括,研究中依照传统医学学科体系对古代医学中的图形与模型进行了全面整理,并从传播角度对其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古代医学中的智能技术,即学习方法进行了概括,主要形式为诗歌和动作套路;对少数民族医学中的典型范例:藏医曼唐和蒙医铜人做了详细分析;针对我国古代医学在国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部分技术形式进行介绍,主要有日本、韩国、古代波斯及其他欧洲地区等。最后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两个结论:一是古代传统医学传承中确实存在教育技术;二是对古代传统医学教育技术发展的脉络进行了初步界定。
蒋俊明[2](2013)在《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机制是一个国家政治权力运行的过程和机理,它设定了不同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系统的方式、可能途径及其过程。民主政治机制是现代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的重要方式。经济转轨引发的利益分化及利益诉求多元化在我国已经并长期存在,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正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形态,这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对的社会生态环境,既对现有政治机制的利益协调能力提出了挑战,又为其优化提供了动力。经济利益关系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利益关系产生不可替代的能动反作用,能否在利益分化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体系的承受能力和对社会利益关系的把握及调控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将取决于政治机制的民主发展程度。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当前利益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以及利益矛盾新态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以及民主思想,以论证利益关系协调、民主政治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为前提,以实现利益关系协调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双向实践互动为研究着眼点,以“公民政治权利的程序化实现、社会力量的体制式均衡吸纳、党和国家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为横向分析坐标,以“国家民主、政府民主和社会民主”为纵向分析层面,探讨如何通过政治资源有效配置和政治制度合理安排,实现社会利益分配和利益矛盾解决的最大公平,寻求政治体制既能充分吸纳广泛政治参与,又能维持其有序性和稳定性,保证民主发展和社会和谐同时实现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对策。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利益关系协调机制调整与生产力发展相同步,坚持党的领导与保证不同阶层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扩大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相兼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的基本路向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实现权力结构优化,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与完善利益整合机制,协同发展竞争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方式。本文认为民主机制可以分为国家、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具体展开。就国家民主层面,应当通过完善选举、代表和会议等方面的机制,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在政治系统中应当具备的第一位作用,疏通代议民主机制利益表达的通道,强化人民代表的利益代表性,增强人民代表大会的利益整合效率。作为社会和国家沟通的重要渠道,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的有效补充,人民政协民主政治机制在利益诉求表达和整合乃至于国家重大事务决策中有着特有的优势。基于社会变迁的现实,其完善应当从“优化界别设置,提高界别内部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政协各项决议的效率”等方面入手。推动政府民主机制的改进是利益关系得以公正协调的程序保证。现实中很多利益矛盾和群体性冲突往往是政府不恰当的行政决策和执行行为诱发的,行政透明化和民主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应当在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民主与分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的开放性,提高政府的民意回应能力,形成公职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和强势群体俘获政府的预防机制,构建公众参与型的公共政策决策议程结构和执行模式。利益关系协调还需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力量,积极推动公民社会成熟,扩大社会公共领域空间,发展社会民主。只有社会建设的推进,才能真正形成遏制资本和制约权力的现实力量和社会基础。就我国而言,在社会民主机制的建构中,应当充分提升“基层自治民主体系”等原有社会自治制度资源的效率,在合理界定国家(政府)与社会自治组织权力关系的基础上,强化农村村委会、工会组织及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利益关系协调功能,构建农村利益矛盾、劳资纠纷矛盾以及社区利益矛盾的化解机制,在利益关系协调上形成国家(政府)与社会自治组织互补且合作的良性关系。
敬文彬[3](2011)在《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17年法国马克-安托尼·朱利安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发表,标志着比较教育学的诞生。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比较教育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21世纪全球化的推进和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发展为我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对这一机遇的把握成为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中国大陆学者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很多富有价值的见解,这些成果大量存在于我国高层次的比较教育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和学术专着之中。对这些观点的梳理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性问题,把握正确的学科发展走向,有针对性地推进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和历史法,分析和比较21世纪中国大陆学者有关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观点,进而对21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加以总结并提出展望。全文分为“前言”、“21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背景分析”、“中国大陆学者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观点及分析”、“21世纪中国比较教育的本土生长之路”、“21世纪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总结和展望”五个部分。前言包括选题缘由、概念解析、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背景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国际背景主要涉及全球化、多元化和国际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国内背景涉及我国21世纪的教育改革和改革开放后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两个方面。第二章,21世纪初中国大陆学者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观点及分析。主要将21世纪初中国比较教育学者的观点划分为“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和“比较教育的学科功能”三个部分,并对这些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三章,21世纪中国比较教育的本土生长之路。中国大陆学者关于比较教育学科的研究共同致力于建设具有本土特征、服务本土教育、在世界交往中具有本土话语的比较教育学科。主要包括“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回归”和“比较教育学科的本土生长”。第四章,21世纪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总结和展望。首先对我国大陆学者有关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得出我国大陆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研究的话题和角度更加丰富,并指出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21世纪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提出了展望,认为中国比较教育的本土生长将成为主流,构建21世纪中国比较教育自身的学科话语将更加迫切,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制度构建任重道远。
褚远辉[4](2010)在《比较教育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比较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作为学术制度化的比较教育学是以朱利安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的诞生为标志的。比较教育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强烈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教育科学学术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比较教育学产生以后,它在帮助民族国家建立近现代教育制度、促进各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而促进各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上发挥了巨大而独特的作用。在当代,比较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时代特点。尤其是在全球化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先导性和奠基性作用普遍被认同的时代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凸现了出来。在比较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十分尴尬的现象:一方面,比较教育研究无疑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比较教育的独立学科身份却一直受到广泛的质疑,比较教育又面临着身份和生存的危机。从总体上看,这种危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薄弱性(比较教育与成熟学科的距离尚远);另一方面则是比较教育的学科功能在被其他学科所分解和替代。基于这种认识,解决比较教育身份和生存危机的思路和途径主要就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和完善比较教育自身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就是进一步探询比较教育的独特学科价值和作用,并从比较教育研究的有用性和作用的不可替代性来为比较教育独立学科身份寻找依据和辩护。从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来看,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是由比较教育的本体论、比较教育的认识论、比较教育的方法论和比较教育的价值论等构成。如此,价值论成为了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范畴。加强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自然也就离不开研究比较教育的价值问题了。而从比较教育研究的有用性来看,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还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探询比较教育研究的有用性也规避不了比较教育的价值问题。这样,研究比较教育的价值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成为摆脱比较教育身份和生存危机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回顾比较教育发展的历史时,我们义惊奇地发现,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却是如此之薄弱。主要表现在历史上一些有影响的比较教育学家关于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十分贫乏,并且有关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专着和论文也微乎其微。比较教育价值论无疑又是比较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研究该问题的现实针对性由此也呈现了出来。所有这些就构成了我们研究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的初衷和主要理由。从学术发展的逻辑来看,研究比较教育价值的学术原点在于对价值和教育价值等概念的分析上,这是基于教育学是比较教育学的母体学科,比较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发展必然结果和产物的认识。教育价值是一般意义的价值的具体化和特殊表现形式,而比较教育价值又是教育价值的具体化和特殊表现形式。从价值到教育价值再到比较教育价值的分析顺序应该是符合学术逻辑的。尽管当前在学术上对价值概念的认识尚有分歧,对价值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但更多的人开始把价值认识作为反映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一个范畴,并认为它是与事实认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和范畴。而教育价值则被认为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就构成了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在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性地给比较教育价值的概念作了界定:比较教育价值是指反映比较教育自身的属性、性质、特点、功能和功效等与一定主体(包括社会、群体和个体)的需要之间关系(满足还是不满足、适应还是不适应、促进还是阻碍、一致还是不一致等)的一个范畴。与比较教育价值相联系的概念就是比较教育价值取向(比较教育价值取向就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主体基于对比较教育价值的判断和自身的需要而对比较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意向和倾向性等,它的实质是基于一定主体对比较教育研究的具体需要而对比较教育现实多维价值的一种选择和取舍。)和比较教育价值论(比较教育价值论是指一定主体对比较教育价值的总体认识和看法,即一定主体对比较教育价值的认识、理解、态度、判断和评价等的总称。)等等。同时,针对在比较教育的实际研究中,比较教育价值的概念往往是与比较教育目的、功能、意义和作用等诸多概念混杂在一起的状况,就很有必要作好这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工作,主要是找出比较教育价值与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此提高比较教育价值概念的分化和独立的程度,这无疑也是提高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科学性的一个必然要求。尽管比较教育价值的研究涉及到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但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即为什么要研究比较教育价值,研究比较教育价值到底具有哪些意义和作用。在本文,我们主要分析了研究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现实针对性等,这三个方面也构成了我们研究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的意义结构,它可谓是我们研究该问题的原因和内在依据。历史的继承性是任何一门学科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点。每门学科的发展都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继承性等,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和从地下冒出来的,而一门学科每一阶段的成果既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又是后一阶段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学科的发展就是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螺旋式上升,永无止境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研究比较教育价值就不能割断历史,就应该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因此,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一些着名学者关于比较教育价值的思想和观点一方面为我们研究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切入点。因此,历史上的比较教育价值的思想和观点就不能不成为本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部分。如前所述,在当代,比较教育研究越来越显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比较教育研究价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就要求我们对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进行分类。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即更好地发挥比较教育在促进民族国家发展、促进教育改革以及促进国家之间相互交流、合作与理解等方面的功效。因此,比较教育价值的分类就应该成为本文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和部分。在比较教育价值问题上,我们不能为研究而研究,我们研究比较教育的价值问题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研究比较教育价值更在于充分发挥和实现比较教育的“应然价值”。因此,探讨影响比较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外条件和因素,促进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就必然成为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如此,比较教育研究价值的实现自然就成为了本文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和内容。
袁利平[5](2009)在《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 ——比较教育本体研究》文中认为比较教育是应时代之需而孕育和发展的,它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背景,是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结果,同时也是教育实践与研究积累发展之使然。本研究以考辨比较教育“存在”为始点,从理论逻辑的“正题”(比较教育是什么)与“反题”(什么是比较教育)走向“合题”(比较教育如何是)为路径,以追求比较教育终极实在为依归,以奠定比较教育知识基础为任务,意在追寻其本体的原点构建与视域导向,解答比较教育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完成“比较”之于“教育”的哲学命名,将比较教育从本体存在层面延伸至比较教育本体超越层面,力求在本体论上有所突破,构建一种比较教育学理范式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一种比较教育理论视野转换和学术深度的展现,而且为比较教育树立了自己合法性的学理知识和实践依据,提供了研究比较教育的新思路。事物的起源与事物的本质逻辑上是一致的,对某一事物起源的探索实际上便是对该事物本质的追问。比较教育的起源是一个理论问题,它研究的固然是比较教育,但这种比较教育并不是我们今天学科意义上的比较教育,而是指是什么原因才使比较教育得以产生和出现的问题,更进一步说,就是要探明比较教育何以能够在人类社会出现与产生的终极原因。毋庸置疑,新兴民族国家的诞生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比较教育产生的历史前提。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水平的提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比较学科群的涌现、比较主义思潮的推动与实证主义的影响是比较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当然,如果说以比较教育自身为内容,对比较教育的“工具—目的”和“目的—方法”形态及其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进行反思,对比较教育的属性进行分析与解剖,是为研究比较教育这样一个多元“存在者”的同质性本体作以铺垫的话,那么,从学科制度的视角来阐述比较教育的演化历程就是在扞卫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制度化学科的纯洁性与真实性,并为其本体研究寻找一个可靠的支点。在比较教育本体研究的起点上,我们应该从“教育”入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比较教育摆脱实证主义的人为桎梏,将世界各民族教育都纳入观照的视域。因为比较教育主要是关注一个民族或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社会中的教育现象,以这种文化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比较教育区别于其他比较研究的根本特质。人类文化的共通性、“教育存在”的差异性和可比性构成了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学理动因。“比较”不仅揭示了比较教育与教育科学中的其他学科相区别的特征,而且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以思维方式的特征来标新立异的教育研究学科。但比较教育中的“比较”不等于比较,它是比较教育本体的逻辑起点、核心观念与思想精髓,它的内涵决不仅仅代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研究方法、一种研究模式、一种比较视域,它也是一条正确认识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促进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性和谐统一的坚实基础,更是内化成一种高智慧的理论集成,具有本体价值和学理性的专业术语。特别是在现代性视域下,“比较”已超越简单字面意义上的肤浅含义,成为一个需要进一步科学界定的学术概念,在本质上代表着一种现代文化需求、精神实质和世界观。比较教育作为“存在者”的存在绝不是“比较”与“教育”的简单相加,它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特殊研究范畴的术语,它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表面上是固定的、静止的存在物,而其“存在”实质上是物或意义的生成过程,这种生成过程不仅仅是变化的过程,也是实现和自组织的过程,尤其是自组织使得“存在”活化起来,具备了生命力,不断超越现实性的局限走向可能性,进而达到自我发展。因此,比较教育作为“存在者”的存在是集整体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生成性于一身。在比较教育中,“比较”是一个在“比较”和“视域”同义互训与“视角”和“视域”同义互补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超越性意义和独特研究范式于一体的“比较视域”。比较视域与一般学术研究中的比较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它是辩证思维与比较研究的有机结合,而这种结合也使得比较教育的方法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一种特殊性。比较视域的广度包括研究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比较视域的宽度包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比较视域的深度包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方法和路径。比较视域不仅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逻辑性向度,而且具有跨越性、整体性、开放性、超越性等特质。比较视域是研究者在对两种或多种异质文化教育进行汇通性研究时所具有的独特的多维视野、研究理念以及不同“教育存在”等诸要素组成的一个汇通性网域,它既是开放的,也是自足的;既是比较教育学理性研究的基础,也是比较教育的本体;它既具有较强的对象性意义,也是作为客观实在或观念实在而存在的;它既代表了比较教育这一“存在者”的根本属性,又是比较教育这一“存在者”衍生发展的原初起点或最高本源。比较教育基于其本体也必须在汲取现当代哲学和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前提下对其价值取向、知识形态和学科智慧进行总体性的本体论承诺。比较教育存在的根据与某种超越性存在相关,但现实地体现为某种不可或缺的价值与意义。比较教育要超越实然的功利性,指向应然的意义价值世界,促使为功利价值所困的“失真”,回归到“本真”的比较教育,这是我们思考比较教育问题的根本,因为只有在本真的比较教育框架中,比较教育才能获得其存在与发展的根基。视域融合作为我们理解比较教育本体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内涵是指该学科在理论体系、知识构型、研究范式、阐释视野及实践品格等方面所体现的一种开放精神。这种开放既表明了多种价值资源与思想智慧在该学科理论构成中的贯通与融合,也表明了交流、对话与回归生活实践等人文阐释的原则在比较教育方法论层面中的交叉与呈现,这也是比较教育进行本体论创新所依据的重要条件。视域融合走的是一条海德格尔所说的“林中路”,它不是独断论式的“遮蔽”,而是诗性之思、理性之源和“澄明”之境的本原敞开。
唐安奎[6](2001)在《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自为化》文中提出为了提高自为性 ,教育比较研究需要直面教育发展 ,增强研究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要增强学科的自我意识 ,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需要直面教育比较研究 ,加强反思和建构。为此 ,两者需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开放性和协调性
兰鸥,叶茂,白岸,高聪明,云泉,徐建青,兰鸥,祢鹿[7](1992)在《199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91年中国经济史坛继续呈现繁荣景象,有关的论着保持着可观的数量。土地制度、阶级关系、赋税制度、小农经济等仍然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课题,取得一批颇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同时研究领域有继续拓宽的趋势。如区域史、人口史、财政史、市镇史等都有令人注目的新成果。有人利用考古材料与文献引证,开拓城市史、交通史的研究。自然环境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也引起人们的兴趣,等等。人们在对经济制度、经济事件、经济情态进行研究的同时,也注意理论探讨、宏观考察和中外比
二、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自为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自为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传统医学中的教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1 教育 |
1.5.2 技术 |
1.5.3 教育技术 |
1.5.4 古代 |
1.6 研究现状 |
1.6.1 对民国以前教育技术史的研究 |
1.6.2 对民国以后教育技术史的研究 |
1.6.3 对古代医学教育史的研究 |
1.6.4 对国外教育技术发展史的研究 |
第2章 教育技术史的内涵与研究范式 |
2.1 科学技术史与教育技术史 |
2.1.1 科学技术史 |
2.1.2 教育技术史 |
2.1.3 教育技术史与科学技术史的关系 |
2.2 教育技术史的研究范式 |
2.2.1 史学的研究范式 |
2.2.2 古代医学教育技术史研究范式 |
第3章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概况 |
3.1 中国古代医学发展概况 |
3.2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发展概况 |
3.3 古代医学教育形式 |
3.3.1 私学教育 |
3.3.2 官学教育 |
3.3.3 蒙藏医学教育形式 |
3.4 古代医学教育技术的存在形态 |
3.4.1 媒体技术 |
3.4.2 智能技术 |
第4章 古代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媒体技术 |
4.1 图形化资源 |
4.1.1 医理教学 |
4.1.2 药物教学 |
4.1.3 诊疗教学 |
4.1.4 医具学习 |
4.1.5 养生保健知识 |
4.1.6 技术特征分析 |
4.2 模型化资源 |
4.2.1 经络漆人 |
4.2.2 针灸陶俑 |
4.2.3 针灸铜人 |
4.2.4 妇科模具 |
4.2.5 压箱底 |
4.2.6 欢喜佛 |
4.2.7 导引俑 |
4.2.8 技术特征分析 |
第5章 中国古代传统医学中的智能技术 |
5.1 教学歌赋 |
5.1.1 基础理论教学歌赋 |
5.1.2 本草教学歌赋 |
5.1.3 中药方剂歌赋 |
5.1.4 针灸歌赋 |
5.1.5 其他临床歌赋 |
5.1.6 技术特征分析 |
5.2 动作套路 |
5.2.1 仿生套路 |
5.2.2 自创套路 |
5.2.3 技术特征分析 |
第6章 蒙藏医学中的教育技术 |
6.1 藏医中的教育技术:曼唐 |
6.1.1 藏医教育形式 |
6.1.2 曼唐的演变 |
6.1.3 曼唐的应用情况 |
6.1.4 技术特征分析 |
6.1.5 曼唐的影响 |
6.2 蒙医教育史上的教育技术 |
6.2.1 蒙医教育形式 |
6.2.2 蒙医疗术铜人 |
6.2.3 技术特征分析 |
6.2.4 蒙医铜人应用情况 |
第7章 中国古代教育技术对其他国家医学发展的影响 |
7.1 汉方医学 |
7.1.1 日本汉方医学概况 |
7.1.2 中国古代教育技术对汉方医学的影响 |
7.2 韩国东医学 |
7.2.1 韩国东医学概况 |
7.2.2 中国古代教育技术对韩国东医学的影响 |
7.3 中国古代教育技术对其他国家医学的影响 |
7.3.1 波斯 |
7.3.2 欧洲地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研究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思路、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相关理论解读及当代意义 |
一、马克思阶级理论及当代意义 |
(一)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基本思想 |
(二) 马克思阶级理论与西方分层理论的比较分析 |
(三)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意义 |
二、马克思社会主义民主观及当代意义 |
(一)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定位 |
(二)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设想 |
(三) 马克思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当代意义 |
第二章 阶层分化背景下我国利益关系及矛盾现状分析 |
一、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 |
二、阶层分化背景下我国利益关系变迁中的不合理因素 |
(一)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并向公共服务领域扩散 |
(二) 社会流动不公平导致阶层结构固化倾向 |
三、阶层分化背景下我国利益矛盾的新态势 |
(一) 利益博弈显现,程度越发激烈 |
(二) 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式增长 |
(三) 政府经常成为利益矛盾指向的焦点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是协调利益关系的必然选择 |
一、从利益关系视角理解民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政治机制的利益关系协调作用 |
三、民主政治机制不完善导致新时期利益关系协调的困境 |
四、利益关系协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完善的着力点 |
第四章 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的目标 |
一、公民参与利益关系协调政治权利的有效实现 |
(一) 公民权利内在包含了公民参与利益关系协调的政治权利 |
(二) 民主政治发展完善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引导 |
二、强势和弱势阶层政治参与的均衡化 |
(一) 强势和弱势阶层政治参与有效性比较 |
(二) 不同阶层政治参与均衡化的政治出路 |
三、党和国家利益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 |
(一) 政治权威存在是利益关系协调的前提 |
(二) 民主化政治机制是政治权威合法性获得的基础 |
(三) 政治权威民主化本质上是政治权力立场、获得、运行、边界的民主化 |
第五章 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的原则 |
一、利益关系协调机制调整与生产力发展相同步 |
二、坚持党的领导与保证不同阶层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 |
(一) 利益关系的协调离不开党的主导作用 |
(二)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赋予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政治空间 |
三、扩大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相兼顾 |
(一) 在有序扩大政治参与中寻求政治稳定 |
(二) 辩证对待维权和维稳的关系 |
第六章 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的路向 |
一、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实现权力结构优化 |
(一) 权力高度集中政治体制不利于利益关系的协调 |
(二) 转变党的执政方式,提升党对利益协调的领导能力 |
(三) 建立有限且有效政府,确定政府恰当的利益协调作用 |
二、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与完善利益整合机制 |
(一) 政治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利益表达与整合 |
(二) 当前我国利益表达、利益整合的困境与出路 |
三、协同发展竞争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方式 |
(一) 竞争性民主和协商性民主的含义及特征 |
(二) 竞争性民主和协商性民主对利益关系协调作用的比较 |
(三) 我国竞争性民主和协商性民主协同发展的思考 |
第七章 利益关系协调的国家民主机制建设 |
一、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机制的完善 |
(一) 人民代表大会的利益关系协调功能 |
(二) 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机制完善的思考 |
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民主政治机制完善 |
(一)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利益关系协调功能 |
(二)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民主政治机制完善的思考 |
第八章 利益关系协调的政府民主机制建设 |
一、民主行政的理念和机制 |
(一) 民主行政的价值理念 |
(二) 民主行政机制的基本构架 |
二、建立开放性的政府公共政策机制 |
(一) 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功能 |
(二) 公众参与型公共政策决策机制的改进 |
(三) 公众参与型公共政策执行机制完善 |
第九章 利益关系协调的的社会民主机制完善 |
一、社会民主的理论渊源及内涵界定 |
二、农村利益关系协调中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 |
(一) 农村阶层等差结构及利益矛盾 |
(二) 村民自治民主机制的完善对策 |
三、劳资纠纷化解中的工会民主机制完善 |
(一) 力量平衡是劳资纠纷化解的关键 |
(二) 劳方弱势弥补和平衡的途径 |
(三) 工会民主机制的完善对策 |
四、城市社区利益关系协调中的社区自治机制完善 |
(一) 阶层分化视角下社区利益关系分析 |
(二) 社区自治中利益协调的现实困境 |
(三) 社区自治民主机制的完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解析 |
(一) 21世纪初 |
(二) 比较教育 |
(三) 学科 |
三、文献综述 |
(一) 中国大陆学者的观点 |
(二) 外国及港澳台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背景分析 |
一、国际背景 |
(一) 全球化: 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契机 |
(二) 多元化: 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新挑战 |
(三) 比较教育学科危机:世界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动力 |
二、国内背景 |
(一) 21世纪初的中国教育改革 |
(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 第二章 21世纪初中国大陆学者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观点及分析 |
一、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 |
(一) 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空间 |
1. 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边界问题 |
2. 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立足点 |
3. 比较教育区域研究的新发展 |
(二) 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内容 |
1. 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由单一走向复杂 |
2. 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比较教育不断被认可 |
3. 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异质性 |
二、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
(一) 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1. 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础的新认识 |
2. 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作为方法论基础的提倡 |
(二) 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关于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观点 |
1. 比较教育研究的视角 |
2. 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新认识 |
三、比较教育的学科功能 |
(一) 对比较教育的借鉴功能的新思考 |
(二) 比较教育产出教育规律性知识的功能 |
(三) 比较教育的功能性与学科性矛盾 第三章 21世纪中国比较教育的本土生长之路 |
一、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回归 |
二、比较教育的本土生长 第四章 21世纪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的总结和展望 |
一、总结 |
(一) 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
(二) 研究的话题和视角越来越丰富 |
(三) 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二、21世纪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展望 |
(一) 中国比较教育学科本土生长研究将成为主流 |
(二) 构建二十一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科话语权更加迫切 |
(三) 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制度构建之路任重道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
(4)比较教育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这一问题有价值 |
(二) 研究这一问题有空间 |
(三) 研究这一问题有基础 |
(四) 研究这一问题有针对性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教育借鉴"的价值取向 |
(二) "因素与力量"的价值取向 |
(三) "社会科学方法"的价值取向 |
(四) "教育决策和教育政策制订"的价值取向 |
(五) 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价值取向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比较教育价值概念的界定 |
一、价值与教育的价值 |
(一) 价值的概念 |
(二) 教育价值的概念 |
二、比较教育价值、价值取向与价值论 |
(一) 比较教育价值 |
(二) 比较教育价值取向 |
(三) 比较教育价值论 |
三、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 比较教育价值与比较教育目的 |
(二) 比较教育价值与比较教育功能 |
(三) 比较教育价值与比较教育作用 |
(四) 比较教育价值与比较教育意义 |
第二章 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意义 |
一、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一) 价值问题的研究关乎对比较教育自身理论和知识体系的认识 |
(二) 价值问题的研究关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 价值问题的研究关乎比较教育自身学科体系的构建 |
(四) 价值问题的研究关乎比较教育理论体系凝聚力的增强 |
(五) 价值问题的研究关乎比较教育理论自主建构能力的形成 |
二、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一) 比较教育的价值认识是决定比较教育实践活动具体选择的重要依据 |
(二) 比较教育的价值认识是比较教育从实践上摆脱学科身份和生存危机的重要依据 |
(三) 比较教育的价值认识是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比较教育"应然价值"的重要依据 |
(四) 比较教育的价值认识是充分发挥比较教育研究实践指导功能的重要依据 |
三、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现实针对性 |
(一) 比较教育价值问题本身研究的薄弱性 |
(二) 对比较教育价值问题认识的多样性和歧义性 |
(三) 缺乏从哲学的高度认识比较教育的价值问题 |
第三章 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一、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历史回顾 |
(一) 比较教育价值思想的历史演变 |
(二) 一些有代表性的比较教育学家的研究 |
二、传统比较教育价值思想的几个特点 |
(一) 高度重视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 |
(二) "教育借鉴"是比较教育最基本和重要的价值取向 |
(三) 从整体上确立了比较教育研究的二元价值取向 |
(四) 比较教育价值思想研究的混杂性 |
三、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
(一) 比较教育价值取向开始走向多元和多样 |
(二) 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领域的新拓展 |
(三) 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开始由宏观走向中观和微观,并且直接指向学校教育过程的改善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
(四) 比较教育两端价值取向的协调和统一 |
第四章 比较教育价值的分类 |
一、从研究的层次和水平看比较教育价值的分类 |
(一) 照抄照搬式的简单移植——教育借鉴发展的最初层次 |
(二) 选择性借鉴——教育借鉴发展的第二层次 |
(三) 本土适应与本土生长——教育借鉴发展的第三层次 |
(四) 创新与发展——教育借鉴发展的最高层次 |
二、从价值的取向性看比较教育价值的分类 |
(一) 从实用性与否的角度来看比较教育价值的分类 |
(二) 从研究视角的指向性看比较教育价值的分类 |
(三) 从研究的具体指涉看比较教育价值的分类 |
三、从价值的社会维度来看比较教育价值的分类 |
(一) 比较教育研究促进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 |
(二) 比较教育研究促进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 |
(三) 比较教育研究促进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 |
(四) 比较教育研究促进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
(五) 比较教育的促进教育变革的价值取向 |
第五章 比较教育研究价值实现的条件 |
一、影响比较教育价值实现的外部条件 |
(一) 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二) 一定社会需求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三) 教育体系和结构的开放性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四) 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差异性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五) 对本国教育及他国教育的准确认识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六) 教育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机制的构建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七)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八) 教育学研究价值的实现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二、影响比较教育价值实现的内部条件 |
(一) 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完善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二) 比较教育的"可比性"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三) 比较教育研究本身的客观性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四) 研究者的素质和水平与比较教育价值的实现 |
(五) 比较教育研究两端价值的激发与协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 ——比较教育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前设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多元同质:比较教育本体之寻绎 |
一、比较教育的本源 |
(一) 比较教育的起源学分析 |
(二) 比较教育的发生学分析 |
二、比较教育的形态 |
(一) "工具—目的"形态的比较教育 |
(二) "目的—方法"形态的比较教育 |
三、比较教育的属性 |
(一) 比较教育的属性论争 |
(二) 比较教育是一门制度化的学科 |
(三) 比较教育的学科归属 |
第二章 比较研究:比较教育本体之生成 |
一、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前提性问题 |
(一) 逻辑起点及其质的规定性 |
(二) "比较"作为比较教育本体逻辑起点的可能性 |
二、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合理性 |
(一) 比较教育中"比较"的涵义分析 |
(二) 比较教育中"教育"的文化逻辑 |
(三) 比较教育作为"存在者"的存在特征 |
三、比较教育本体的生成逻辑 |
(一) "比较"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
(二) "比较"作为科学研究中具体的研究方法 |
(三) "比较"作为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模式 |
(四) "比较"作为科学研究中独特的研究视域 |
四、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动力机制 |
(一) 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学理动因 |
(二) 比较教育本体生成的社会动因 |
第三章 比较视域:比较教育本体之表征 |
一、比较教育的本体存在 |
(一) 比较教育本体的显性存在 |
(二) 比较教育本体的隐性存在 |
二、比较视域的意蕴与向度 |
(一) 比较视域释义 |
(二) 比较视域的层次 |
(三) 比较视域的向度 |
三、比较视域的本质与特质 |
(一) 比较视域的本质 |
(二) 比较视域的特质 |
四、比较教育的本体论承诺 |
(一) 比较教育的价值承当 |
(二) 比较教育的知识形态 |
(三) 比较教育的学科智慧 |
第四章 视域融合:比较教育本体之超越 |
一、比较教育视域融合的涵义 |
(一) 视域融合的原意 |
(二) 比较教育视域融合的缘由 |
二、比较教育视域融合的旨趣 |
(一) 解释 |
(二) 理解 |
(三) 批判 |
三、比较教育视域融合的理路 |
(一) 回到事物本身 |
(二) 他者视域 |
(三) 走向对话 |
(四) 主体自觉 |
结语 走向澄明之境的比较教育 |
一、从方法到视域:比较教育本体的学理诊释 |
二、从自在到自为:比较教育发展的路径依赖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主持(研)课题 |
后记 |
四、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自为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传统医学中的教育技术研究[D]. 谢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1)
- [2]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研究[D]. 蒋俊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3]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D]. 敬文彬. 曲阜师范大学, 2011(10)
- [4]比较教育的价值研究[D]. 褚远辉. 西南大学, 2010(08)
- [5]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 ——比较教育本体研究[D]. 袁利平. 西南大学, 2009(01)
- [6]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自为化[J]. 唐安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06)
- [7]199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J]. 兰鸥,叶茂,白岸,高聪明,云泉,徐建青,兰鸥,祢鹿.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