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进东洞庭湖保护区(论文文献综述)
宋冉冉[1](2021)在《东洞庭湖及滨湖区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多介质赋存与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东洞庭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湖内抗生素及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日益被重视。已有的研究多关注于污染水平,对污染源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分季节采集了东洞庭湖表层水与沉积物样品、东洞庭湖及滨湖区典型陆地污染源(畜禽养殖区、水产养殖区和污水处理厂)和大气污染源样品。研究了抗生素及ARGs在东洞庭湖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赋存特征,探讨了 ARGs与抗生素等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典型陆地污染源及大气污染源区ARGs的赋存特征及对湖内ARGs污染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洞庭湖表层水中抗生素浓度介于ND~943.49ng/L之间,平均浓度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为20.92ng/L、8.76ng/L和11.96ng/L。沉积物中抗生素浓度介于ND~177.43 ng/g之间,平均浓度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为5.71 ng/g、7.05 ng/g和16.38 ng/g。氧氟沙星(OFL)、磺胺甲恶唑(SMX)是东洞庭湖流域主要的抗生素污染物。在靠近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和水产养殖区的点位,抗生素污染较为严重。表层水中SMX和OFL表现出高环境风险。(2)东洞庭湖表层水和沉积物中ARGs绝对丰度范围分别为0~4.88×104 copies/mL 和 0~2.74×109 copies/g,sul1 和sul2 是东洞庭湖流域的优势ARGs。空间变化上,上游ARGs总丰度>下游ARGs总丰度。季节变化上,表层水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沉积物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3)春季和秋季表层水中多数抗生素与对应ARGs呈正相关,沉积物中多数抗生素与对应ARGs呈正相关。溶解氧(DO)、温度(TEMP)和电导率(EC)是影响东洞庭湖表层水中ARGs丰度最主要的因子。沉积物中所有ARGs均与总有机碳(TOC)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整合子int1与sul1、sul2的相关性表明int1很有可能携带磺胺类ARGs在环境介质中进行迁移。(4)陆地污染源中,畜禽养殖区和水产养殖区受到磺胺类和四环素类ARGs的普遍污染,绝对丰度范围分别为1.58×102~2.75×105 copies/mL和0~1.48×105 copies/mL。污水处理厂是水环境中ARGs的主要来源,出水中ARGs绝对丰度范围为0~1.26× 1 05 copies/mL,入湖通量介于1.45×1014~4.22×1017 copies/a之间,sul1、sul2和int1是污水处理厂向东洞庭湖输入的主要污染物。(5)大气总沉降中ARGs绝对丰度范围为0~3.90×106 copies/mL。畜禽养殖区、水产养殖区和人口密集区ARGs绝对丰度范围分别为0~3.72×105 copies/mL、0~2.90×104 copies/mL和 0~5.70×104 copies/mL。大气沉降通量介于0~1.18×1010 copies/(m2·月)之间,qnrS、int1和sul1是春季大气源向湖内输送的主要污染物,int1、sul2和tetM是秋季大气源向湖内输送的主要污染物。水产养殖及人类活动所使用的抗生素都可能会影响大气中ARGs的沉降通量,进而影响湖内ARGs的浓度水平。
贺诗[2](2020)在《史上最严“禁渔令”出台8个月 长江流域28万渔民过得怎么样》文中研究表明十年长江禁渔,今年是起始之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2019年12月2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以下称《通告》),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从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通告》要求,自2020年1月1日0时起,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
杨艳丽[3](2020)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其在退化、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湿地生源要素碳、氮、磷的时空分布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是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环节。苏打盐碱芦苇湿地作为典型的内陆湿地类型,在维持松嫩平原西部区域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天然湿地面临着因缺水导致的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等问题。通过生态补水,大面积的苏打盐碱芦苇湿地得到恢复,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将发生改变。为了更好地认识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生态特征,以及湿地退化和生态补水恢复过程中的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变化规律,本论文选择松嫩平原西部有代表性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典型恢复区“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定点观测、采样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苏打盐碱芦苇湿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储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分布及累积,芦苇的地上生物量及碳氮磷累积的变化和湿地水环境特征,探讨了退化湿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碳氮磷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水文条件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湿地生源要素的影响,从而对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保育和恢复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苏打盐碱芦苇湿地表层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具有很高的空间异质性,扎龙、莫莫格和牛心套保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2.3%、26.4%和48%;总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8.36%、28.87%和27.74%;总磷分别为34.16%、14.7%和33.18%。土壤碳氮磷在生长周期内是累积的过程,生长季末比生长季初分别增加了39.1%、52.1%和14.9%,碳、氮的累积速率远高于磷。不同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磷累积特征各异,苏打盐碱芦苇湿地1 m深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为8.34 kg·m-2,低于内陆淡水湿地的平均水平;总氮储量平均值为0.83 kg·m-2,高于滨海/河口湿地的平均水平;总磷储量平均值为0.38 kg·m-2,低于内陆淡水湿地和滨海/河口湿地的平均水平,湿地土壤营养水平较低,明显表现为低磷的特征。土壤C:N、C:P和N:P分别为12.1、127.1和10.4,C:N低于内陆淡水湿地、滨海/河口湿地和中国湿地土壤的平均值,C:P和N:P高于滨海/河口湿地,与滨海/河口湿地受氮素限制不同,苏打盐碱芦苇湿地受到磷素限制。(2)芦苇地上部分碳氮磷含量和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有机碳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不断增加,而总氮和总磷含量随着时间不断降低;有机碳储量在9月份最高,为883.02 g·m-2;总氮和总磷储量在7–8月份最高,分别为17.27 g·m-2和1.63 g·m-2。苏打盐碱芦苇湿地芦苇的碳储存和氮累积能力低于滨海/河口湿地和内陆淡水湿地的芦苇,磷累积能力高于滨海/河口湿地和内陆淡水湿地的芦苇。植物地上部分的N:P随季节变化不显着,平均值为22.8,芦苇生长受到磷限制,这与对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研究的结果一致。(3)湿地水环境中总氮和总磷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在水较深和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相对较低,在其他月份间差异不显着(p>0.05)。在水量充足的年份,水体氮磷浓度比较低,而在缺水的年份,氮磷浓度升高。湿地营养状态指数表明,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阶段。植物的氮磷储量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显着负相关(p<0.05),湿地下游出水区的氮磷浓度远低于进水区,湿地对水体中的氮磷有一定的截留能力,这对控制区域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作用。(4)水文条件变化是影响湿地碳氮磷累积的直接原因,有规律的干湿交替环境更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碳氮磷累积。此外,盐度是制约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植物和土壤碳氮磷累积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高盐度不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碳氮磷累积。实施水文调控的恢复工程有利于松嫩平原西部典型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植被的恢复,增加了植被碳氮磷储量;土壤养分随着湿地恢复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积累,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逐步恢复。在“两灌两排”的恢复措施下,估算芦苇碳储存和氮磷累积能力恢复至近自然湿地水平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至少需要34年才能到达近自然湿地水平,苏打盐碱芦苇湿地与一些淡水湿地相比,恢复更为困难,保护现有湿地尤为重要。(5)水文恢复和盐度控制是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有效的恢复方法,在湿地恢复方案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深、淹水时间及盐度等一系列影响湿地碳氮磷储量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因素。研究发现,水深控制在0.3–0.5 m,淹水时间在5–6月更适宜提高芦苇初级生产力;合理灌排是降低盐度比较有效的措施;增施合适比例的有机肥可以有效缩短重度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恢复的时间。
李宜臻[4](2019)在《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乡村旅游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人口迁移活动频繁,同时现代化进程下农村居民家庭结构、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如今的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空间闲置、空间布局混乱等问题越加凸显。本文结合乡村旅游背景思考当前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的解决方式,利用乡村旅游市场能够有效盘活湘北农村住宅的闲置资源,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客群的旅游需求不可避免的对目前乡村农宅的改造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在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前提下,探讨在乡村旅游背景下湘北农村住宅的改造策略,为今后湘北地区乡村旅游市场中农村住宅的改造提供一些思考方向与实践的经验。第一章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并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农村住宅设计的研究情况总结,确定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制定框架。第二章对湘北区域情况分析,了解湘北地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通过与客群生活需求衍生的旅游服务建筑类型对比后,提出乡村旅游下农宅发展以住宿接待类为主。通过与当前旅游市场中住宿接待各类型的纵横向对比介绍异同点,明确研究方向。第三章根据调研,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湘北地区农宅现状资料分析整理,并总结当前农村住宅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第四章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乡村旅游下客群的需求,逐一提出空间活化改造策略、功能优化策略、立面改造策略、基础设施完善的建议。第五章则通过相关的实践案例,将乡村旅游的农宅改造分为住宿接待型与复合接待型,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以岳阳国富村中的几户示范性农宅的改造实践,探讨在实际项目中本文所提出的乡村旅游下农村住宅改造策略的可行性。
檀文佳[5](2019)在《关厢的形态解析与保护策略 ——以荆州古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关厢是中国古代传统城市因商业发展而破城而出,在城墙之外临近城门的水陆交通便利之地,自下而上形成的商住混合聚落,因其历史上半城半乡的特殊地理位置、商贸的频繁与各地人员的汇聚而有着复合多元、兼容并包的空间特质与经久不息的顽强活力。伴随着关厢商业的兴盛,大多数治所城市出现了以内城代表的“城”和关厢代表的“市”二者的功能分野,关厢是研究古代城市形态演变与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学界的研究视野多局限于城墙之内,对城外关厢的特色与价值多有忽视,造成了关厢历史街区保护缺乏自身特色的问题。因此,论文以关厢为研究对象,针对关厢研究几乎空白的现象,详细阐释了关厢的内涵、历史变迁、类型特征与多元形态,并以荆州四座关厢为典型案例,详细阐释了关厢的空间特色与关厢历史街区的保护对策,同时也为当前历史街区的保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厢的历史内涵与类型。首先解释了关厢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从时间脉络上分析了关厢从产生、发展、壮大直到式微的过程,再从空间范畴中,概括出关厢与内城的三种类型和特征。第二部分是关厢的多元历史形态。从空间、经济、社会三个维度,选取多城市样本,对关厢多元互构的空间形态、多线交织的经济形态与多权共治的社会形态进行系统阐述,从而对关厢这个特殊的空间类型进行规律性与系统性的把握。第三部分是荆州古城关厢的历史形态。荆州关厢是不同关厢类型的集合,因此将其作为典型案例,深入解析每座关厢的独特之处。首先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城池、地缘环境与水陆交通对关厢形态与性格塑造的影响;其次深入关厢内部,探讨四座关厢各异的空间特征及其背后的经济与社会动因。第四部分是关厢历史街区的保护对策。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以荆州关厢为例,针对当前局限于空间表象的个体保护与模式保护的倾向,从区域关联的整体保护和形态各异的特色保护两个方面提出关厢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对策,同时为当前历史街区的保护提供借鉴之处。
唐田甜[6](2019)在《桂北传统村落景观空间美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是地域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和典型性,有较强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是表现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传统村落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发展均面临挑战。因此,本文研究范围主要定在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广西北部地区的传统村落,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传统村落进行研究,根据其空间的特征与演变规律,分析传统村落的物质表现中的非物质文化和美学价值,为现代的城乡规划以及人居环境规划研究带来启示。首先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查阅、田野调查、问题分析等方法,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对广西桂北地区的历史沿革与民族分布进行梳理,分析桂北地区传统村落景观空间形成的原因。根据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选取桂北具有典型性的传统村落进行田野调查,借助图表分析,从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布局、单体建筑空间布局以及公共空间布局三个方面入手描述并分析传统村落景观空间的特征形态。图表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民族研究区域在景观空间上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将桂北传统村落景观空间归纳为传统风水型与自然生态型两大类型,比较桂北传统风水型村落与自然生态型村落中精神美学与实用美学的区别。最后将结合提炼出的美学确立传统村落与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有针对性的提出传承保护策略。遵照以上研究步骤完成桂北传统村落景观空间美学比较研究,本文有3点主要研究结果分别为:第一,非物质文化在造物上具有导向作用,在宏观思维的基础上决定了人对自然的顺延及适度改造,表现在构筑物的建造上以自然材质的物理性变化为主,村落的形成以思维为主导,宏观思维的差异性决定了传统村落空间表现形式的差异性,不同族群的主观感性认知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审美倾向于风俗习惯,反映于村落的选址、建筑形式、家与家的关系方面。第二,人对自然理解的生态性在造物上体现了儒道互补的两种精神,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是人与人的关系,在美学上体现了儒家的秩序性,中庸对称性、道家的风水格局以及特色地域文化。第三,内容与形式互渗共生,即精神文化与物质表现共生。精神文化以物质为表现载体,宏观上把控了人的审美与习惯,在物质上表现出趋吉和谐的共生表征,物质则通过形态与结构表现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与物质呈现统一性,对现代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实践意义。
张建荣[7](2019)在《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传统庐陵地区(今江西省吉安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进行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分析。庐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区域亚文化之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社会人类学、建筑类型学、聚落形态学多维的方法,集中分析了地域文化浓厚、区域特色鲜明、传统村落多样、历史遗产丰富的庐陵文化圈,深入探讨了该区域传统村落之群落及典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之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多重视角,构建了以“物质空间形态”和“社会空间结构”两大层面共同叠合的层次分析模型,解析了庐陵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点,揭示了该形态特点与衍生其形态的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整体性、针对性的地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文化地理学GIS量化方法,分析出庐陵100座传统村落群体“凝聚型”的地理时空关系和“集中型”的社会分布特征。综合考察庐陵传统村落群的地理和社会空间分布,得出庐陵传统村落群比较鲜明地呈现共时性整体“集聚”和历时性全域“扩散”的空间演变规律。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抽取了较具代表意义的80座土籍典型传统村落类型进一步分析村落空间形态。首先,通过聚落形态学层次分析法,在风水选址、领域边界、肌理形态、街巷形式、建筑特色及环境节点六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形态进行了专业解读。庐陵典型传统村落形态丰富多样,由于大多地处平原岗地的自然环境,村落物质空间形态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村落以平川带玉型选址居多;二是村落形态集聚成块成团;三是村落肌理横排纵连;四是村落街巷以网格型、混合型为主;五是村落民居为高位采光民居和天井院民居;六是村落重视公共建筑建设,尤其是祠堂,等等。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由等级子群和链接子群共同构成,整个村落显现出复合子群构成的特点。然后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在空间功能、层次结构、空间演变三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该区域由于儒教传统厚重,村落宗族繁盛,宗族秩序森然,对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风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庐陵传统村落根据宗族构成可分为单姓单中心和多姓多中心两种类型。村落之社会空间结构对应宗族房派关系,主要由“宗祠---核心、房派---片区、街巷或水系---轴线”三大要素呈放射状构成。村落空间呈现宗族聚居、房派分异、同房分序的三大特征。本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得以更深刻的认识,本文选取与庐陵相邻接的赣东古临川和赣南客家传统村落密集区域的传统村落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典型性。显然,庐陵传统村落“整体性”、“集中性”和“原生性”的空间形态特质,源于庐陵生态文化圈历史、自然、经济、社会背景的综合作用。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在于更好地保护庐陵传统村落。本文从全域的角度,面对高密度、全覆盖的庐陵传统村落遗存,提出庐陵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路径。从物质空间传承角度,庐陵传统村落应遵循“整体性保护发展”和“典型性重点发展”的保护理念,以及“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结合的保护发展策略。同时从社会关系延续的角度,应当重新调整和定义村落社会“宗族”的职责,使宗族与政府部门、村委、各社会团体共同构建成四位一体的社会力量,保证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的原生秩序和新生秩序相融合。
王新华[8](2016)在《岳阳市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岳阳作为湖南接驳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环洞庭湖区域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京广线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以及中南区域的战略地理枢纽,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文化休闲旅游的良好条件。但岳阳的文化休闲旅游发展存在缺乏文化灵魂,整体定位不明确,产品核心吸引力不足,旅游形象不够鲜明,以及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与未能很好处理与周边区域竞合关系等问题,目前在湖南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其所具有的深厚积淀与巨大潜力相比还相距甚远。由此出发,本文指出岳阳未来应立足湖南“一带一部”新的战略坐标与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依托深厚的历史文脉与良好的山水肌理,对洞庭湖文化进行挖掘和创新,以“大湖神韵”为载体,“天下岳阳”为指向,以东洞庭滨湖旅游与幕阜山脉山地旅游为两条主要旅游发展带,岳阳楼—君山湖湘文化体验、汨罗—湘阴湿地生态休闲、平江红色旅游和临湘山地探险为四大核心旅游组团,重点发展岳阳楼、君山岛、屈子文化园、张谷英村等九大引擎项目,重点打造古色(文化休闲体验旅游产品)、蓝色(洞庭湖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红色(红色旅游产品)、绿色(乡村旅游产品)和橙色(山地运动旅游产品)五色旅游产品,巩固与加强岳阳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的旅游发展龙头地位,将岳阳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文化主导型国际旅游城市,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同时,结合对目标市场的旅游意愿调查,指出岳阳文化休闲旅游发展应以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作为两大重要抓手,从而在岳阳楼、君山等传统拳头产品之外,为岳阳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沈妍慧[9](2016)在《风景园林在公众生态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文中指出生态教育是指向人们传播生态知识、生态文化、生态保护技能,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风景园林是人类营造的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美好的室外生活环境,是推广公众生态教育的重要物质载体。研究风景园林在公众生态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探究及其实现方式,对于风景园林事业和生态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港台地区在利用风景园林开展生态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大陆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的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同时,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研究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本文着重选取了台湾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北关渡自然公园、上海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三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建设经验。本文重点分析了风景园林实施生态教育的对象、内容、资源和活动,进一步总结了风景园林在公众生态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风景园林是生态教育资源的保存者,保护自然资源,保存历史遗存,并且将各类资源整合;风景园林是生态教育场所的提供者,提供了开展生态教育活动的空间和环境;风景园林是生态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为游客组织各种类型的生态教育主题活动;风景园林是在地生态教育的推动者,促进生态教育与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相结合。最后,从规划设计和后期经营管理两个阶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实现风景园林在公众生态教育中的作用的方法,为今后我国在利用风景园林推广公众生态教育方面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在规划设计阶段,通过规划确定风景园林的性质和主题,通过设计展示生态教育的资源和内容;在经营管理阶段,通过主题活动实践公众生态教育,并且充分利用媒体、出版物和周边产品推广公众生态教育。
余翰武[10](2015)在《沅水中上游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研究》文中认为沅水中上游流域处于云贵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区域,也是我国西南与东南两大文化圈交汇的地带,是东西经济技术交流的孔道。自然区域的过渡性和文化圈间的交融性决定了沅水中上游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地理区域和人文地理区域,以至该流域的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征。经济技术上的流通和物资流转使得该流域产生和发展了一大批集镇,历经流觞,至今保留了大量具有较完整历史商业街区的传统集镇,成为该流域具有地域特征的宝贵的人文景观,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构成了“历史五千年,水路一千里”历史文化走廊。文章一方面总结了该流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自然资源情况,认为该流域的山形水势是影响传统集镇商贸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而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是该流域对外进行商品交换和商贸空间形成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探讨该流域的地域文化层次现象和地域文化多元性特征,分析了该流域人文背景,认为对沅水中上游地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历史时期:一是战国中晚期的楚文化侵入,二是明清后汉文化的侵入,最终该流域形成了以土着原始文化为潜流,以巴楚文化为干流,以汉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格局。这一格局对该流域传统集镇的空间分布和职能、商贸空间的形态乃至商业建筑的形制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以区域为背景,运用“点——轴”空间理论分析了沅水中上游传统集镇的空间分布状态,归纳了“一主轴,两次轴,多核心”的空间格局的特点,以经济距离为尺度分析了传统集镇与“通京大道”水陆线路的离散特征。分析了历代王朝的统治力度对该流域传统集镇的历史演进的作用,揭示了该流域传统集镇“因兵而起,因商而盛”的历史特征,得出该流域传统集镇演进过程是先四周后中间、先点状深入后线状控制,以及主体呈东西向分布的结论。从军事开边、交通运输、资源条件、移民活动、政治制度五个方面分析了该流域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的形成机制,认为水运条件和元后“通京大道”的开通对该流域集镇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军事开边催生了第一批集镇,并一直对后世产生影响;政治制度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区段对集镇的形成和发展或是抑制或是促进,影响不一;而明清时期的商贸活动和移民活动促进了该流域传统集镇的长足发展。现留存的传统集镇大多是明清时期的遗物,历史商业街区是其留存的主要空间形态。商贸是传统集镇的主要职能,商贸空间也应是传统集镇的主要空间形式。文章把商贸节点、商业街道、商贸建筑、商业街区归纳为“点、线、块、面”四种商贸空间的形态,分析了其特点;并从空间功能的复合性、商业业态的多样性、空间环境的意象力、行为的自发性等方面探讨了传统集镇商贸空间活力问题。地域文化的差异与传统集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的经济价值的重要基础条件,可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内涵和动力,也能从根本上提升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的活力,并为改善其的生存条件,避免同质竞争,有序地保护和利用传统商业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传统集镇的商贸空间活力提供有力的操作依据。这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护沅水中上游历史文化遗产和延续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三进东洞庭湖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进东洞庭湖保护区(论文提纲范文)
(1)东洞庭湖及滨湖区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多介质赋存与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赋存 |
1.2.1 抗生素的来源及分类 |
1.2.2 抗生素的迁移转化及危害 |
1.2.3 抗生素的检测 |
1.2.4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
1.3 水环境中抗性基因的赋存 |
1.3.1 水环境中抗性基因的产生、来源及类型 |
1.3.2 抗性基因的抗性机制 |
1.3.3 抗性基因的检测 |
1.3.4 水环境中抗性基因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样品预处理 |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4 抗生素前处理与检测 |
2.4.1 抗生素的前处理 |
2.4.2 抗生素的检测 |
2.4.3 标准曲线绘制 |
2.5 抗性基因的检测 |
2.5.1 DNA的提取 |
2.5.2 PCR扩增实验 |
2.5.3 qPCR定量分析 |
2.6 常规水质参数测定 |
2.6.1 现场水质参数测定 |
2.6.2 常规水质参数测定 |
2.6.3 总有机碳测定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抗生素的赋存特征及环境风险 |
3.1 表层水中抗生素的赋存特征 |
3.1.1 表层水中抗生素的浓度水平 |
3.1.2 表层水中抗生素的时间分布 |
3.1.3 表层水中抗生素的空间分布 |
3.2 表层沉积物中抗生素的赋存特征 |
3.2.1 表层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浓度水平 |
3.2.2 表层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时间分布 |
3.2.3 表层沉积物中抗生素的空间分布 |
3.3 环境风险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性基因的赋存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1 表层水中抗性基因的赋存特征 |
4.1.1 表层水中抗性基因的浓度水平 |
4.1.2 表层水中抗性基因的时间分布 |
4.1.3 表层水中抗性基因的空间分布 |
4.2 表层沉积物中抗性基因的赋存特征 |
4.2.1 表层沉积物中抗性基因的浓度水平 |
4.2.2 表层沉积物中抗性基因的时间分布 |
4.2.3 表层沉积物中抗性基因的空间分布 |
4.3 抗性基因与抗生素、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1 抗性基因与抗生素相关性分析 |
4.3.2 抗性基因与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 |
4.3.3 抗性基因与TOC相关性分析 |
4.3.4 整合子int1与磺胺类抗性基因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洞庭湖及滨湖区抗性基因的源分析 |
5.1 陆地源分析 |
5.1.1 浓度水平 |
5.1.2 源分析 |
5.1.3 入湖通量 |
5.2 大气源分析 |
5.2.1 浓度水平 |
5.2.2 沉降通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2)史上最严“禁渔令”出台8个月 长江流域28万渔民过得怎么样(论文提纲范文)
十年禁渔,为解长江无鱼之困 |
禁渔难题:28万渔民转岗再就业 |
(3)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其在退化、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基本概念与理论 |
1.3.2 湿地碳氮磷的分布及累积 |
1.3.3 湿地恢复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牛心套保湿地 |
2.1.2 扎龙湿地 |
2.1.3 莫莫格湿地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样点布设 |
2.2.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2.3 测试方法 |
2.2.4 数据计算和处理 |
第3章 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分布 |
3.1 湿地土壤碳氮磷分布特征 |
3.1.1 湿地土壤碳氮磷的季节动态 |
3.1.2 湿地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分布 |
3.1.3 湿地土壤碳氮磷储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
3.2 湿地芦苇碳氮磷累积特征 |
3.2.1 芦苇地上部分碳氮磷的季节动态 |
3.2.2 芦苇碳氮磷储量动态特征 |
3.2.3 芦苇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
3.3 湿地水体氮磷特征 |
3.3.1 水体基本特征 |
3.3.2 湿地营养状态 |
3.3.3 湿地系统对水体氮磷的截留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的影响因素 |
4.1 水文条件的影响 |
4.1.1 水文条件对植物碳氮磷累积的影响 |
4.1.2 水文条件对土壤碳氮磷累积的影响 |
4.2 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1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碳氮磷的影响 |
4.2.2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
4.2.3 土壤营养与植物营养的相关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退化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恢复过程中碳氮磷的变化特征 |
5.1 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特征 |
5.2 不同恢复年限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特征 |
5.2.1 恢复湿地植被营养元素特征 |
5.2.2 恢复湿地土壤特征 |
5.2.3 湿地碳氮磷储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随恢复时间的变化趋势 |
5.3 基于生源要素的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生态恢复对策 |
5.3.1 湿地生态恢复原则 |
5.3.2 湿地生态恢复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求 |
1.1.2 乡村旅游发展的时代趋势 |
1.1.3 地域文化传承的必然走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乡村农村住宅更新设计综述 |
1.4.2 乡村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湘北地区村落概况与旅游资源解析 |
2.1 湘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气候条件 |
2.1.2 湘北地区村落民俗文化 |
2.2 湘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2.2.1 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 |
2.2.2 政府的战略部署 |
2.2.3 湘北乡村旅游客群特征 |
2.3 湘北农村住宅服务衍生空间分类及功能定位 |
2.3.1 旅游服务衍生空间分类 |
2.3.2 乡村旅游下湘北农村住宅空间功能定位 |
2.3.3 农村住宅改造旅游设施分类及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 |
3.1 湘北调研村落概况 |
3.1.1 平江县国富村 |
3.1.2 石门县西周村 |
3.1.3 华容县苍台村 |
3.1.4 村落调研人居概况数据统计 |
3.2 湘北农村住宅平面演化 |
3.2.1 平面布局及形制 |
3.2.2 空间尺度及模数 |
3.2.3 功能空间布局 |
3.3 湘北农村住宅形态 |
3.3.1 农村住宅形态现状 |
3.3.2 农村住宅形态演变 |
3.3.3 湘北地区农村住宅形态分析小结 |
3.4 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现存问题 |
3.4.1 空间利用率低 |
3.4.2 空间尺度不合理,舒适度差 |
3.4.3 功能空间组织不合理 |
3.4.4 特色风貌缺失,建筑风格杂糅 |
3.4.5 现代化生活设施建设待完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策略 |
4.1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总体原则及策略 |
4.1.1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总体原则 |
4.1.2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总体策略 |
4.2 有机更新,空间活化改造 |
4.2.1 改造功能定位 |
4.2.2 功能植入 |
4.2.3 功能置换 |
4.3 合理划分空间,优化功能布局 |
4.3.1 合理划分空间 |
4.3.2 优化功能布局 |
4.4 建筑外立面改造 |
4.4.1 立面要素提取 |
4.4.2 外立面改造策略 |
4.5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
4.5.1 完善基础设施 |
4.5.2 改善居住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实践 |
5.1 所在村落情况 |
5.2 单栋住宅+住宿接待型 |
5.2.1 空间活化,优化布局 |
5.2.2 建筑立面改造 |
5.3 院落式农宅+复合接待型 |
5.3.1 空间活化,优化布局 |
5.3.2 建筑立面改造 |
5.4 单栋住宅+复合接待型 |
5.4.1 空间活化,优化布局 |
5.4.2 建筑立面改造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B 乡村旅游调查问卷表 |
附录 C 湘北农村住宅调研表 |
附录 D 湘北农村居民情况调研表 |
致谢 |
(5)关厢的形态解析与保护策略 ——以荆州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2 关厢的内涵、变迁与类型 |
2.1 关厢的内涵解析 |
2.2 关厢的历史变迁 |
2.3 关厢的类型与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关厢的多元历史形态 |
3.1 关厢空间的多元互构 |
3.2 关厢经济的多线交织 |
3.3 关厢社会的多权共治 |
3.4 本章小结 |
4 荆州古城关厢的空间形态与特色 |
4.1 区域背景下的荆州关厢 |
4.2 荆州关厢的空间特色 |
4.3 本章小结 |
5 荆州关厢历史街区的保护对策 |
5.1 区域关联的整体保护 |
5.2 形态各异的特色保护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桂北传统村落景观空间美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概说 |
1.2.1 广西历史发展 |
1.2.2 文化经典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桂北 |
1.3.2 传统村落 |
1.3.3 景观空间 |
1.4 研究现状 |
1.4.1 乡村聚落空间研究 |
1.4.2 建筑空间研究 |
1.4.3 传统村落文化研究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桂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成的因由之思 |
2.1 桂北传统村落发展演绎 |
2.1.1 少数民族杆栏式建筑起源 |
2.1.2 汉族地居建筑在广西的发展 |
2.2 桂北传统村落构成要素 |
2.2.1 自然要素 |
2.2.2 非物质文化要素 |
2.2.3 人文物质要素 |
2.3 小结 |
第三章 桂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分析 |
3.1 桂北传统村落空间整体形态特征 |
3.1.1 传统风水型村落整体空间布局 |
3.1.2 自然生态型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布局 |
3.2 桂北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
3.2.1 传统风水型建筑空间布局 |
3.2.2 自然生态型传统村落建筑布局 |
3.3 桂北传统村落景观节点空间特征 |
3.3.1 传统风水型景观节点布局 |
3.3.2 自然生态型景观节点布局 |
3.4 样点选择原则与确定 |
3.4.1 样点选取原则 |
3.4.2 样点的确定 |
3.4.3 调查点基本情况概述 |
3.5 小结 |
第四章 桂北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美学比较 |
4.1 理论美学比较 |
4.1.1 传统风水型理论美学 |
4.1.2 自然生态型理论美学 |
4.1.3 小结 |
4.2 实用美学比较 |
4.2.1 传统风水型实用美学 |
4.2.2 自然生态型实用美学 |
4.3 小结 |
第五章 桂北传统村落传承保护策略研究 |
5.1 桂北传统村落现状分析 |
5.2 传承保护原则 |
5.3 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构思 |
5.4 桂北传统村落传承保护策略 |
5.4.1 静态民族生态博物馆 |
5.4.2 串珠式旅游开发 |
5.4.3 综合农业园观赏区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
1.3.3 庐陵文化及村落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理论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理论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庐陵传统村落形成背景 |
2.1 历史沿革 |
2.1.1 概况 |
2.1.2 隶属沿革 |
2.1.3 行政区划 |
2.2 自然环境 |
2.2.1 交通区位 |
2.2.2 地理环境 |
2.2.3 气候条件 |
2.3 社会形态 |
2.3.1 人口发展 |
2.3.2 村落发展 |
2.3.3 移民影响 |
2.3.4 社会与宗族 |
2.3.5 方言与民系 |
2.4 文化形态 |
2.4.1 地域典型文化 |
2.4.2 主要人才与书籍 |
2.5 经济形态 |
2.5.1 江右商帮 |
2.5.2 历史支柱产业 |
2.6 庐陵文化特点 |
2.6.1 文化生态圈 |
2.6.2 庐陵文化生态圈发展阶段 |
2.6.3 庐陵文化生态圈繁盛时期 |
2.6.4 庐陵文化生态圈核心精神 |
2.7 小结 |
3 庐陵传统村落群空间形态解析 |
3.1 村落群地理空间分布 |
3.1.1 传统村落演化的时间分布 |
3.1.2 传统村落演化的空间分布 |
3.1.3 地理空间数据分析 |
3.2 村落群社会空间分布 |
3.2.1 形成与来源 |
3.2.2 姓氏与望族 |
3.2.3 规模与分布 |
3.2.4 社会空间数据分析 |
3.3 村落群空间演变特征 |
3.3.1 集聚性 |
3.3.2 扩散性 |
3.4 村落类型划分 |
3.4.1 划分视角 |
3.4.2 划分类型 |
3.5 小结 |
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解析 |
4.1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构成 |
4.1.1 物质空间形态 |
4.1.2 社会空间结构 |
4.2 物质空间形态解析 |
4.2.1 风水选址 |
4.2.2 领域边界 |
4.2.3 肌理形态 |
4.2.4 街巷形式 |
4.2.5 建筑特点 |
4.2.6 环境节点 |
4.2.7 物质空间形态构成 |
4.3 社会空间结构解析 |
4.3.1 空间功能 |
4.3.2 层次结构 |
4.3.3 空间演变 |
4.3.4 社会空间结构构成 |
4.4 小结 |
5 空间形态区域比较及特质归纳 |
5.1 共性分析 |
5.1.1 风水观念 |
5.1.2 环境审美 |
5.1.3 礼制秩序 |
5.1.4 宗教庙宇 |
5.1.5 安全防御 |
5.2 与临川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
5.2.1 背景环境比较 |
5.2.2 空间形态比较 |
5.2.3 空间组织比较 |
5.2.4 生成原因分析 |
5.3 与客家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
5.3.1 背景环境比较 |
5.3.2 空间形态比较 |
5.3.3 空间组织比较 |
5.3.4 生成原因分析 |
5.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质归纳 |
5.4.1 空间特质 |
5.4.2 生成动因 |
5.5 小结 |
6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策略 |
6.1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现状 |
6.1.1 村落保护发展与个体空间特质脱节 |
6.1.2 村落保护发展与区域文化内涵脱节 |
6.1.3 村落保护发展与地域发展振兴脱节 |
6.2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理念 |
6.2.1 保护理念的发展历程 |
6.2.2 整体加典型保护理念 |
6.3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层次 |
6.3.1 宏观---建立庐陵文化保育区、保育带 |
6.3.2 中观---发展庐陵文化典型村 |
6.3.3 微观---活化传统村落历史遗存 |
6.4 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秩序的延续 |
6.4.1 社会力量构成 |
6.4.2 空间秩序构建 |
6.5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庐陵传统村落调查记录表 |
附录二:庐陵传统村落概况统计表 |
附录三:庐陵籍宰辅名录 |
附录四:明代吉安府进士家族人员详表(一门三进士及以上) |
附录五:庐陵传统村落名门望族列表 |
(8)岳阳市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
岳阳文化休闲旅游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 2.1 |
世界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2 |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3 |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3章 |
岳阳文化休闲旅游业的基础条件与面临问题分析 3.1 |
基础条件分析 3.2 |
存在问题分析 第4章 |
岳阳文化休闲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分析 4.1 |
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最终目标 4.2 |
以“大湖神韵,天下岳阳”为核心主题支撑 第5章 |
岳阳文化休闲旅游的重点项目发展策略分析 5.1 |
文化休闲体验型项目 5.2 |
生态休闲度假型项目 5.3 |
乡村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5.4 |
红色文化旅游项目 5.5 |
山地运动旅游项目 第6章 |
岳阳文化休闲旅游业的两大重要抓手 6.1 |
岳阳的乡村旅游项目发展策略 6.2 |
岳阳的红色旅游项目发展策略 第7章 |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
(9)风景园林在公众生态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风景园林 |
1.3.2 生态教育 |
1.3.3 生态意识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1.4.1 风景园林的教育功能研究 |
1.4.1.1 风景园林的价值与功能 |
1.4.1.2 风景园林的教育功能 |
1.4.2 生态教育的理论研究 |
1.4.2.1 国外生态教育的理论研究 |
1.4.2.2 国内生态教育的理论研究 |
1.4.3 风景园林的生态教育功能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5.1 生态教育及风景园林教育功能的理论 |
1.5.2 国内外风景园林生态教育的实践 |
1.5.3 风景园林在公众生态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方式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实地调研法 |
1.6.3 案例分析法 |
1.6.4 归纳论证法 |
1.7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风景园林生态教育的实践及典型案例 |
2.1 外国风景园林生态教育的实践 |
2.1.1 美国 |
2.1.2 欧洲 |
2.1.3 日本 |
2.2 中国风景园林生态教育的实践 |
2.2.1 香港 |
2.2.2 台湾 |
2.2.3 大陆 |
2.3 典型案例分析 |
2.3.1 案例一:台湾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2.3.1.1 概况 |
2.3.1.2 保育教育馆的生态教育 |
2.3.1.3 生态教育园区的生态教育 |
2.3.1.4 其他生态教育活动 |
2.3.1.5 启示 |
2.3.2 案例二:台北关渡自然公园(湿地公园) |
2.3.2.1 概况 |
2.3.2.2 关渡自然公园各分区的生态教育 |
2.3.2.3 关渡自然公园生态教育活动 |
2.3.2.4 其他主题活动 |
2.3.2.5 启示 |
2.3.3 案例三:上海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 |
2.3.3.1 概况 |
2.3.3.2 水体净化系统设计 |
2.3.3.3 环保教育设施 |
2.3.3.4 环保教育活动 |
2.3.3.5 启示 |
2.3.4 案例总结 3 风景园林在公众生态教育中的作用 |
3.1 风景园林生态教育的对象 |
3.2 风景园林生态教育的内容 |
3.2.1 生态科学的教育 |
3.2.1.1 自然科学知识 |
3.2.1.2 环境保护知识 |
3.2.1.3 生态工程技术 |
3.2.1.4 生态文化与法制 |
3.2.2 生态审美的教育 |
3.2.2.1 发现生态美的教育 |
3.2.2.2 热爱生态美的教育 |
3.2.2.3 塑造生态美的教育 |
3.2.3 生态道德的教育 |
3.3 风景园林生态教育的资源 |
3.4 风景园林生态教育的活动 |
3.4.1 风景园林生态教育活动的特点 |
3.4.2 风景园林生态教育活动的形式 |
3.5 小结 |
3.5.1 风景园林是生态教育资源的保存者 |
3.5.2 风景园林是生态教育场所的提供者 |
3.5.3 风景园林是生态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
3.5.4 风景园林是在地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4 风景园林在公众生态教育中作用的实现 |
4.1 通过规划确定风景园林的性质和主题 |
4.2 通过设计展示生态教育的资源和内容 |
4.2.1 展示场馆设计 |
4.2.2 景观设施设计 |
4.2.2.1 生态保护设施 |
4.2.2.2 景观构筑物 |
4.2.2.3 铺装场地 |
4.2.2.4 景观小品 |
4.2.3 植物景观设计 |
4.2.4 步道与游线设计 |
4.2.5 户外解说系统设计 |
4.2.5.1 标识系统解说 |
4.2.5.2 技术解说 |
4.2.5.3 人工解说 |
4.3 通过主题活动实践公众生态教育 |
4.4 通过媒体、出版物和周边产品推广生态教育 |
4.4.1 媒体宣传 |
4.4.2 出版物 |
4.4.3 周边产品 |
4.5 针对风景园林人的生态教育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
(10)沅水中上游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梳理及研究范围界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3 研究对象的限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传统集镇的相关研究 |
1.5.2 商贸(业)空间的相关研究 |
1.5.3 沅水中上游湘、黔两省的相关研究 |
1.6 论文框架及内容 |
第二章 流域传统集镇商贸空间区域背景分析 |
2.1 自然环境背景 |
2.1.1 气候特征——温湿多雨,润物利殖 |
2.1.2 山形山态——重岗复陇,屏障环溪 |
2.1.3 水情水势——曲水回滩,源泉喷石 |
2.1.4 自然资源——矿林并蕴,物丰产饶 |
2.1.5 自然环境质量 |
2.2 人文环境背景 |
2.2.1 地域文化的文化层级现象 |
2.2.2 地域文化的多元性 |
2.2.3 民族地理空间格局 |
2.3 小结 |
第三章 流域传统集镇空间格局及历史演进 |
3.1 流域传统集镇空间的“点——轴”结构特征 |
3.1.1“点——轴”空间结构理论 |
3.1.2 水轴 |
3.1.3 节点 |
3.1.4 空间结构 |
3.2 流域传统集镇空间的离散结构特征 |
3.2.1 传统集镇与水道的离散特征 |
3.2.2 传统集镇与“通京大道”(陆路)的离散特征 |
3.3 流域传统集镇的职能结构特征 |
3.3.1 商贸职能 |
3.3.2 交通职能 |
3.3.3 军事职能 |
3.3.4 行政职能 |
3.4 流域传统集镇的山水空间格局 |
3.4.1 水之关联——水依镇,镇伴水,水镇相亲 |
3.4.2 山之关联——山融镇,镇融山,山镇共生 |
3.5 流域传统集镇空间格局的历史演进 |
3.5.1 史前时期 |
3.5.2 春秋战国、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
3.5.3 唐宋时期 |
3.5.4 元明清时期 |
3.5.5 近代至民国时期 |
3.6 小结 |
第四章 流域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的形成机制 |
4.1 军事开边,以商资军 |
4.1.1 开边屯守 |
4.1.2 资军商贸 |
4.2 交通畅达,物货顺捷 |
4.2.1“线”的能力——水道的通航度 |
4.2.2“点”的疏通——河道的整治 |
4.2.3“网”的构建——水陆联运 |
4.3 资源支撑,因商而盛 |
4.3.3 流通商品丰富,市场繁荣 |
4.3.4 商人形式多样,规模较大 |
4.4 移民迁徙,因人成市 |
4.4.1 军屯移民 |
4.4.2 商贸移民 |
4.4.3 生产移民 |
4.5 制度迭替,制衡不一 |
4.6 小结 |
第五章 流域传统集镇商贸空间形态及特点 |
5.1 中国传统社会的商贸空间发展历程 |
5.1.1“在井之说”与“在野之说” |
5.1.2 里坊之制 |
5.1.3 街巷之制 |
5.1.4 街区的开放性与交混性 |
5.2 商贸空间的构成 |
5.3 “点”——商贸节点 |
5.3.1 码头(水埠)空间 |
5.3.2 城口空间 |
5.3.3 井台空间 |
5.3.4 亭桥空间 |
5.4 “线”——商业街道 |
5.4.1 与水道的依存——关联性 |
5.4.2 虚实同构——连续性 |
5.4.3 宜人的尺度——认同感 |
5.4.4 业态的发展——行业化 |
5.5 “块”——商贸建筑 |
5.5.1 街市型——商铺 |
5.5.2 货贸型——商行(商号) |
5.5.3 会馆 |
5.6 “面”——商业街区 |
5.6.1 受控型商业街区——以黔阳镇为例 |
5.6.2 自发型商业街区——以洪江镇为例 |
5.7 小结 |
第六章 流域传统集镇商贸空间活力分析 |
6.1 活力缘由 |
6.2 商业业态的多样性 |
6.3 商贸空间功能的复合性 |
6.4 行为的自发性 |
6.4.1 人的自发行为 |
6.4.2“城”的自发行为 |
6.5 商贸空间环境的意象力 |
6.5.1 标志的可识别性 |
6.5.2 节点的可及性 |
6.5.3 广告标识的信息性 |
6.6 活力的文化述求 |
6.6.1 对历史记忆的追溯 |
6.6.2 对文化习俗的交流与传承 |
6.6.3 对文化价值差异空间的认同 |
6.6.4 对经济价值的体现 |
6.7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三进东洞庭湖保护区(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洞庭湖及滨湖区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多介质赋存与源分析[D]. 宋冉冉.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史上最严“禁渔令”出台8个月 长江流域28万渔民过得怎么样[J]. 贺诗. 中国经济周刊, 2020(15)
- [3]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其在退化、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D]. 杨艳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
- [4]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设计研究[D]. 李宜臻. 湖南大学, 2019(01)
- [5]关厢的形态解析与保护策略 ——以荆州古城为例[D]. 檀文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桂北传统村落景观空间美学比较研究[D]. 唐田甜. 广西大学, 2019(01)
- [7]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张建荣. 武汉大学, 2019(06)
- [8]岳阳市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发展策略研究[D]. 王新华. 南华大学, 2016(04)
- [9]风景园林在公众生态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D]. 沈妍慧.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5)
- [10]沅水中上游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研究[D]. 余翰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