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异流:壮侗文学比较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之一

同源异流:壮侗文学比较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之一

一、同源异流:壮侗文学比较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艳[1](2020)在《中越两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地缘关系及一些历史因素,中越两国的边境地区居住着许多跨境民族,这些民族中包含着百越族群中的骆越民族后裔。因此,骆越文化在中越两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渊源和主体,然而在其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差异,越南境内的骆越文化经过整合成为了越南的国族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越南通过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宣扬这一国族文化。本文主要从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梳理中越两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概况,并以神话传说作为切入点,分析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越两国的源流,探索中越两国关于骆越文化的争鸣。第二章则对同时传承于中越两国的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价值进行分析,说明其保护的必要性。第三章介绍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越两国确认、立档及非遗申报成果。第四章对比中越两国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力图分析出两国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趋势,进一步总结中越两国的保护方式对传承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影响。由于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渊源和主体,骆越文化既可能成为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纽带,同时会突显一定程度的文化安全争端。对中越两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及趋势研究,有助于推进中越两国文化的积极交流。

白睿[2](2020)在《彝族神话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彝族神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零散的分布在各式各类汉文典籍及彝族文献中,给人们认识和把握其全貌及特征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依据现有彝族神话文献,结合相关神话学理论,对历史上存在的彝族神话,按性质及内容进行分类研究,最终将其归纳为自然神话、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感生神话及英雄神话等五类。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将历史上的彝族神话与汉族为主体的中国神话以及域外神话,进行简单比较,根据彝族神话的表现及其思想本质,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彝族神话具有内容的包罗万象、哲学思辨性特征显着、社会现实性特色鲜明等特征。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及参考文献三大部分,正文由三章内容组成,分述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意义,学术史回顾与述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通过对彝族神话研究现状的回顾,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彝族神话研究的空缺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的研究力求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选择彝族神话的类型与特征作为研究主题,至少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中国神话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途径之一,彝族神话研究是对中国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补充;第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彝族各类文献的整理出版,借助文献的便利对研究彝族神话进行探讨,是进一步认识彝族历史活动轨迹的新视角;第三,彝族神话是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也是对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史的补充和完善。第一章,讨论神话的定义及彝族神话文献的主要表现。该章首先对神话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神话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自身以及周边事物进行的神秘化解释。同时,此章还对纷乱复杂的彝族神话文献进行概括归纳,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对现存彝族文献中的神话进行分类,通过分析比较将汉文文献、彝文文献及民间口头流传的神话按其性质归纳为五类,即自然神话、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感生神话和英雄神话等,并对分类依据、主要表现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行分析和评述。第三章,本章根据彝族神话的内容及其所反映的思想含义,结合上述神话定义的讨论以及对彝族神话的分类研究,进一步挖掘彝族神话所蕴含的本质特征。通过综合考察、对比分析,得出彝族神话具有内容的包罗万象、哲学思辨性特征显着及社会现实性特色鲜明等特征。

曾征[3](2020)在《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科技革命震碎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传统的认识,也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社会格局,包括面具文化在内的大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高速的现代化进程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发展也不例外。要化解古老神秘的湘西傩面具发展的这一危机,并使之具有创造性的转化而出新,从中架设出健康的、持续的、放眼于未来的新的发展构架,是本论文选题的立意。基于这一立意,本论文以史籍记载、近现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就、媒界资料等诸多文本为基础,对湘西的傩面具艺术的源流与近代化的发展趋势展开了全面分析研究,萃取其中的重要成就与论点并化为论文的背景基础;以二十多次田野实地调研和校级、部级(《关于湘西“咚咚推”傩面具的调研报告》推荐为国家民委优秀调研成果)等项目研究成果,生成对湘西傩面具发展史料不足的补缺;形成对创新发展机遇的发现、新的经验总结与发展途径的确立;提出立足当下、放眼于未来发展的创建性构架。为此本论文以下述四个层面进行论述。首先,简要陈述了由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①的自然生态环境、上古神话传说、社会人文环境,构成人们争生存、求发展的生命观,交融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其中,原始宗教与楚韵巫风成为面具文化天然的深厚土壤;奇异诡谲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了民众对自身生活时空的玄想心理;靠山吃山、沿河而居的狩猎或渔猎经济生产方式衍生出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五溪蛮地”沧海桑田的历史进程中争霸战争、胜扩疆土带来的民族与人口失栖迁徙所形成的“文化板块漂移”①效应等因素潜移默化地滋养着面具发展、变迁至今。它们已经融入到湘西人的精神思维方式与文化行为方式中,共同孕育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神灵、先祖的敬畏,生成了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其次,以“文化板块漂移”典型区域作为考察湘西面具文化特色的第一范式与研究视角,结合田野搜集到的材料,从傩面具的分布及区域特色确定了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各县为典型区域,重点针对傩面具外在形象和内在的审美意识所形成的湘西傩面具所体现的民族特色进行分析,再将傩面具放置在其生存的乡土社会和傩戏的文化生态之中,由此所呈现出“人神合一”的内在文化特质交错于面具制作者、面具使用者和面具观者人与天(神)同在时空场域之中,神人以和的戏剧形式,通过神的名义和神的面容彰显着人性的风采,从而凸显出湘西人依附在傩面具上投射出“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质。湘西人将崇生观念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投向面具,从而呈现出湘西人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复杂关系。再则,基于以上背景,结合田野实践,以傩面具娱神娱人的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作为研究湘西傩面具艺术民族特色的第二范式。一是“辰州傩”、“咚咚推”、“杠菩萨”,以及“阳戏”、“高腔”等各类民间戏曲形式中傩面具或脸谱在不同场合中的运用。二是从“形式”“功能”“内涵”三个层面对湘西傩戏面具进行逐一剖析,构建出湘西傩面具“生生”观念下以“戏”为特色的表现形式。三是以承载着人们关于“繁衍”“生存”“发展”这一永恒主题而从以下两点展开。1、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生孕出他们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生成神秘、怪诞、质朴的重要文化基因、面具形象,从中释放出湘西少数民族以生存发展为主题的审美意识;生成“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存繁衍”,“送旧迎新”“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等美好的生活与生存的内涵,从中传递出由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出傩面具艺术的“生生”观念与意蕴。2、由湘西人在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关系图谱中释放出傩面具艺术在层层历史与文化的积累中,呈现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对“生命哲学”的探讨、对“生命之美”的感悟。如此构成了这一“生生”的观念与意蕴的永恒性,焕发出生生不息、繁衍不已、历久弥新的傩面具强大艺术生命魅力。最后,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当下傩面具的发展场域建构与多样性文化创意发展状态,它表现在以下三点。1、基于笔者在专题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发现为前提,论述了在科技造就的现代文明进程中湘西各族人民将承传统与求生存、谋发展中所进行的傩面具艺术发展的场域建构;论述了通过傩面具的独特文化基因、艺术魅力,在当下湘西民族区域与国家乃至国际文化艺术与文旅融合的场域中,进行创意经济的时代魅力重构。2、提出围绕傩面具的文化基因、生命魅力、表现形式与要素特点,推动傩面具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实践,来化解当下所存在的“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的深刻危机”。3、通过“重混·创新”所产生出来的“三式”艺术生命魅力的永恒性,来分析它为古代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精神与物质享受,来阐述它使得面具变为新的文化存在样式,新的社会内容,最终融入当下社会和生活,甚至融化于民族的血液中不断循环和更新,即能从“传统文化的再生产”中促进区域的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又能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使我们得以窥见未来的发展前景。最终赋予了傩面具艺术以深刻的隽永性与永恒的新姿,从而又诠释了新时代人们乃至未来人们对精神与物用的需求。本文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及其中的五个要点,力图将根植于湘西文化土壤之中的傩面具作为能够加以保护、挖掘、利用和活态传承的宝贵民间艺术与文化资源。展现出以重视“过去”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视角与创新发展的逻辑,最终形成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傩面具艺术的整体研究。由此,形成将赋予湘西面具文化以新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和艺术发展的生命力等,放置于既可以深入开展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个案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经济时代语境下的“面具文化再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又可以为构建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和中国美术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文本,更能够以此来推进以民间艺术“本土化”与“民族化”为基础的传统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的延展,进而助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接轨,甚至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

王陈程[4](2019)在《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文化认同研究》文中指出多民族同源型神话是关于不同民族起源于一个地方,或拥有同一个祖先的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一种重要类型。我国拥有众多的同源型神话,本论文以搜集到的110篇多民族同源型神话为研究基础,运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理论,以及统计分析法,探究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的内容有4点: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正文共分为四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地理分布。本章涉及到民族区域的划分,将我国55个少数民族划分为四个区域,即西北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中东南民族地区及东北与内蒙民族地区。对各地区神话文本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其分布的特点。第二章为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类型。从共祖始祖神话和少数民族同源神话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并结合向柏松教授的《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一书和王宪昭研究员的《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一书将少数民族同源神话分为植物生人型、婚配型、造人型、化生型和复合型多民族同源神话五个类别,通过多方举例,分析其特点,并探寻出其内在涵义。第三章为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形成的原因。本章探讨了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形成的原因。神话中的多民族同源共祖现象的产生是有因果关系的,审视这种因果关联,有益于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内蕴的分析与呈现。分别从民族的融合、迁徙、分化和各民族之间的地缘关系来论述民族因素对同源神话母题形成的影响。除此以外,还是民族意识选择的结果,以及后人结合客观现实人为加工的产物。第四章为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社会功能意义。通过前面对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论述,印证了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同源型神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传承着中华民族和谐友好民族关系,又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中华一体的共同理想。分别从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增强民族认同、构建和谐友好民族关系及其当代教育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多民族同源型神话,能够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更好的追寻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由神话开创和奠基的精神特质为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几千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思维方式,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推动作用。

邹念琴[5](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杨丽萍[6](2017)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壮语教育的新机遇和新使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壮族和泰国的泰族是"同源异流"的民族,壮语和东南亚侗台语民族语言有许多相近相同之处,学好壮语有利于进一步掌握东南亚侗台语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我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以语言为先导,需要培养大量的懂得沿线国家语言的专门人才,由此壮语教育的转型和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壮语教育也将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壮语教育有关部门有必要研究实施壮语教育的新策略,加快壮语以及"一带一路"沿线民族语言人才的培养,建构具有国际视野的"壮—汉—泰"兼顾的壮语教育体系,以此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开创壮语教育的新局面。

袁善来[7](2015)在《文化因素对广西语言使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从文化的角度即地方戏、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方面论证语言外部的文化因素对广西语言使用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地方文化对保持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的独立存在和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2.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与群众性的参与以及文化的传播使不同民族之间的广泛接触易于形成语言接触的环境;不同语种文化的广泛接触易于产生双语现象;3.利用文化因素,便于推动广西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

覃彩銮[8](2014)在《壮学的发展与前瞻》文中研究表明壮学是以壮族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为对象,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系统性、整体性、规律性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壮学从产生至今,经历了开创、发展和繁荣阶段,是壮族社会及其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丰硕的壮族研究成果,为壮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西壮学学会的成立和《壮学丛书》的编纂出版,标志着壮学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壮学的建立和壮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范围,都需要不断地充实、拓展和深化,因而任重而道远。

施芳[9](2012)在《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民族史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学术地位,从史学史的高度,进行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民族史发展全景式的回顾和描述,梳理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各项成果,可以明其得失,探索中国民族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中国民族史的健康发展,同时以史鉴今,对政府部门的民族问题决策提供极有价值的理论来源和思想支持。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阐述了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基本构想。正文包括四章。鉴于理论是一个学科发展的重要指导,因此首先按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基本范畴、理论、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思辨过程及学术思想和流派的形成,展现了中国民族史理论从学习西方、复制苏联到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民族发展历史和现实的民族史理论的探索历程。本文的重点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中国民族史的发展分为古代、民国、建国后三个时期,借助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的“多元时间”法,通过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不同视角,分别回顾了不同时代的民族史观、发展的内外动因、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通过系统、全面、清晰地叙述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起源、创建过程,揭示了中国民族史研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分析了每一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经验和缺陷。从中国民族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严格意义的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四夷传》,此后历代史书都恪守为少数民族立传的传统,为中国民族史研究留下了汉族和其他各民族的丰富而宝贵的史料。民国时期的民族史研究是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以构建民族国家、振奋民族精神为目的,由梁启超开其端,涌现出了王桐龄、吕思勉、宋文炳、林惠祥、吕振羽、李济等一批学者及其中国民族史代表作,使中国民族史研究成为一门现代意义的学科。建国后为了建设一个各民族真正平等的新中国,学者们从民族调查、民族识别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伴随着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中国民族史研究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民族史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突飞猛进,在民族源流史、民族关系史、区域民族史和民族史理论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三个阶段环环相扣,促使中国民族史研究逐步完善,走向系统化、学科化、特色化。总体而言,中国民族史研究从古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是我国的地理、自然环境特点和多民族的社会结构等长时段因素决定了我国存在多种经济、文化类型,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由分裂走向统一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流,基于这一现实,任何政权都必须重视民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史研究也始终为建立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服务。而政治变动、战争、历史人物、着名学者等短时段事件使各个阶段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呈现不同特点。展望未来,不变的长时段因素决定了中国民族史研究仍将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学科,它的研究重点将围绕复杂的国际民族问题和国内动荡的边疆局势,不断提升理论高度、拓宽研究领域,推陈出新,突出社会主义民族史研究特色,为今天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提供历史的借鉴,促进边疆长治久安、民族平等团结。

尤伟琼[10](2012)在《云南民族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不分大小,真正达到一律平等,民族识别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后的一项自觉工作。云南民族识别工作,弄清了云南民族的构成情况,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民族问题,在法律层面上实现了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目的,对进一步维护边疆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意义十分重大。云南民族识别工作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按照民族语系语族分类对云南25个少数民族识别工作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为八个部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中国历代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从司马迁首创民族史传记后,二十四史都有了少数民族专传,各书因立传范围不同,对云南各民族的详略有别,划分原则也有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派出中央民族访问团、云南民族识别工作组开展对云南各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对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额进行处理,对一些支系众多的民族进行了分析归类,列出了云南21个基本识别的民族,。第二,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的识别。在云南,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有彝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独龙族、怒族、基诺族。这些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居住相邻、风俗习惯相近,彼此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民族之间具有一些相同性,在某些民族特征上具有相近性。识别过程中,对其历史渊源进行了必要的追溯,最终确定了其民族成分和族称;把具有民族歧视色彩的他称一律撤销,全面贯彻了民族平等思想,加强了民族的整体认同感。第三,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他语支民族的识别。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除彝语支的少数民族外,还有藏语支的藏族,景颇语支的景颇族,缅语支的阿昌族,以及由于语言情况较复杂,系属于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的白族。这些民族在语言上与彝语支比较接近,拥有一定数量的同源词,且同源词是最基本的词,以单音节词和由单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为主;在民族来源上,有着许多相似的民族间传说。说明了他们之间语言的亲属关系与民族的亲属关系是非常密切相近的。第四,对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的识别。分布于云南的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主要有傣族、壮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等五个民族。在云南的民族识别过程中,布依、水和仡佬先被识别归并为壮族,1983年时又被识别为单一的少数民族,仡佬族因当时人口在云南仅为700人,没有被列入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之中。第五,对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民族的识别。居住在云南的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民族只有苗族、瑶族。历史上,他们具有同源的关系。在云南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形成了分布散、支系多、族称复杂、风格各异的特征,存在着语言、习俗、服饰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别,但这只是各不同支系的客观表现,各支系自我认同感是该民族人民的本质表现。第六,对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民族的识别。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民族分布在云南境内的只有佤族、德昂族、布朗族。三个民族同源于古代的闽濮,是云南当地的土着民族。佤语、德昂语、布朗语虽同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具有南亚语族的一般性特征,但姊妹语之间有着明显差别,各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在民族识别工作中,在尊重少数民族意愿,“名从主人”的原则下,将“崩龙族”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将“卡佤”族中具有奴隶之意,带有蔑视的“卡”字去掉,正式定名为“佤”族。第七,对其他民族的识别。云南汉族在总体上不存在识别问题,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从广西迁入云南富宁的“蔗园”族就是现代汉族逆向融合的例证。因战争和政治统治需要进入云南的满族、蒙古族、回族,虽然受到周围少数民族较深地影响,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既有与其他民族相融合的一面,也有着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民族生活习俗的一面,是统一的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通过对云南民族识别的研究,为解决好民族识别中遗留问题,云南各民族共同发展,以及在研究各民族要素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的变化,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中,以尊重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国家角度,促进中华民族意识,增强国家认同,维护国家稳定,促进云南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同源异流:壮侗文学比较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源异流:壮侗文学比较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中越两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五、相关概念
第一章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越两国的传承
    第一节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一、中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二、越南的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第二节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越两国的同源异流
        一、始祖信仰
        二、天琴
        三、灰姑娘型故事母题
        四、骆越铜鼓文化
第二章 中越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
    第一节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一、活态性
        二、裂变性
        三、民族性
        四、地域性
    第二节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历时的基本价值
        二、共识的基本价值
        三、时代价值
第三章 中越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和申报
    第一节 非遗的确认立档
    第二节 非遗申报成果
第四章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及趋势
    第一节 保护方式
        一、中国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
        二、越南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
    第二节 保护趋势
        一、中国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趋势
        二、越南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趋势
    第三节 中越两国的保护措施对传承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2)彝族神话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神话定义与彝族神话文献概论
    第一节 关于神话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彝族神话文献概论
第二章 彝族神话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自然神话
        一、自然崇拜神话
        二、动植物崇拜神话
        三、女性始祖神话
    第二节 创世神话
        一、开天辟地神话
        二、人类起源神话
        三、文化起源神话
    第三节 洪水神话
        一、彝族洪水神话的起因分析
        二、彝族洪水神话避水工具的分析
        三、彝族洪水神话中遗民的婚姻类型
    第四节 感生神话
        一、竹王感生神话
        二、英雄感生神话
    第五节 英雄神话
        一、支格阿龙神话
        二、夷帅孟获的神话
    第六节 其他神话
第三章 彝族神话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内容的包罗万象
        一、内容丰富,叙事完整
        二、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三、浓郁的民族特色
    第二节 哲学思辨性特征显着
        一、关于社会发展形式的哲学思考
        二、关于万物存在状态的思辨性理解
    第三节 社会现实性特色鲜明
        一、社会统治思想的折射
        二、伦理道德观念的体现
        三、婚姻形态变迁的生动反映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一) 分析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二) 聚焦拓展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创新发展
        (三) 展望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方向与价值
    二、研究动态综述
        (一) 关于面具史方面的研究
        (二) 关于面具民族特色方面的研究
        (三) 关于面具功能、内涵方面的研究
        (四) 关于面具非遗保护、转化与发展方面研究
    三、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 湘西地域概念界定
        (二) 傩与傩面具概念界定
        (三) 研究对象“湘西傩面具”与“湘西傩戏”的界定
    四、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模式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
    六、创新点
第一章 湘西傩面具的生成土壤与条件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生成的文化土壤
        一、原始宗教的遗留
        (一) 万物有灵的宗教意识
        (二) 史前时期的考古遗存
        (三) 积淀丰厚的古史传说
        二、楚巫文化的浸染
        (一) 巫文化及其特征
        (二) 楚巫文化
        (三) 湘西的楚韵巫风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成长的环境条件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经济生产方式
        三、人文社会环境
    小结
第二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第一节 湘西的傩面具艺术区域分布与特色
        一、湘西傩面具的区域分布
        二、湘西傩面具的区域特色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象与审美特色
        一、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特色
        (一) 正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二) 凶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三) 世俗人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二、傩面具的多重审美特色
        (一) 神秘之美
        (二) 尚力之美
        (三) 狞厉之美
        (四) 稚拙之美
        (五) 繁复之美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崇生观念与文化特色
        一、乡土社会的崇生观念
        (一) 阴阳交合万物化生
        (二) 共存三元生命世界
        (三) 奇特纹样与生命观念
        (四) 绮丽色彩与生命表达
        二、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
        (一) 心物合一
        (二) 人神合一
    小结
第三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式、功能与内涵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戏”说面具与脸谱艺术
        (一) 同源异流的面具文化
        (二) 共存互渗的面具艺术
        二、傩面具作品的表现形式
        (一) 色彩表现形式
        (二) 材质表现形式
        (三) 工艺表现形式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趋利避害
        二、道德教化
        三、宣泄情感
        四、传承文化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深层内涵
        一、送旧迎新秩序的构建
        二、现实世界中自我发展
        三、观念世界中自我壮大
        四、生命世界中自我繁衍
    小结
第四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转化与发展
    第一节 傩面具艺术传承的现状
        一、日渐式微
        二、非遗保护
        (一) 模式
        (二) 实践
        (三) 问题
        三、新兴趋势
        (一) 艺术性
        (二) 商业性
        (三) 创新性
    第二节 傩面具艺术的转化机遇
        一、从反思传统文化之中寻找转化的机遇
        二、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中找准转化的机遇
        三、新兴群体与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一) 新兴群体激活转化的机遇
        (二) 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第三节 创意经济时代孕育出新的创新与发展前景
        一、创意经济时代下湘西面具的创新之路
        二、“资源转化”与“重混·创新”呈现的“三式”生命魅力及发展前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4)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族源神话的研究
        (二)关于同源型神话的研究
        (三)其它相关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神话与同源型神话
第一章 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区域分布
    一、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区域分布
    二、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分布特点
        (一)各地区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分布不均衡
        (二)“民族”概念呈现多元化特征
第二章 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分类
    一、共祖始祖神话
    二、少数民族同源型神话
        (一)植物生人型民族同源神话
        (二)婚配型民族同源神话
        (三)造人型民族同源神话
        (四)化生型民族同源神话
        (五)复合型民族同源神话
第三章 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文化成因
    一、民族分化、迁徙与融合的因素
    二、地缘关系的因素
    三、民族意识选择的因素
    四、后人加工创作的因素
第四章 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社会功能
    一、增强民族认同
        (一)民族身份认同
        (二)民族文化认同
        (三)民族精神认同
    二、构建和谐友好的民族关系
    三、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当代教育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一)时间
        (二)空间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及意义
        (一)创新点
        (二)意义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二、中印东段边界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壮语教育的新机遇和新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问题的提出
二、“一带一路”建设与壮语教育的关联
三、“一带一路”建设与壮语教育的新机遇
四、“一带一路”建设与壮语教育的新使命
     (一) 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中壮语人才的培养
     (二) 建构适应“一带一路”发展趋势的“外向型”壮语教育新模式
     (三) 借助语言相通实现侗台语民族“民心相通”与文化共生
五、“一带一路”背景下实施壮语教育的新策略
六、结论

(7)文化因素对广西语言使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广西地方戏剧和民间故事与神话的语言使用情况
    (一) 地方戏剧等表演艺术的语言使用情况
        1. 汉族彩调戏的语言使用情况
        (1) 彩调戏主要盛行于汉族地区,也在少数民族区域广泛传播
        (2) 彩调戏是汉族剧种,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兼用少数民族语言
        2. 壮剧的语言使用情况
        (1) 壮剧的起源及主要使用的语种
        (2) 壮剧兼用汉语方言
    (二) 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的语言使用情况
三、地方戏剧和民间文学等民族或地方文化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一) 保持本民族语言( 方言) 的独立存在和持续发展
    (二) 传播本民族语言( 方言) ,促进不同语言的接触、借用、替换和融合
    (三) 促进民族语言( 方言) 趋于统一和向书面语或官话靠拢
四、小结

(8)壮学的发展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壮学的提出与建构
    (一) 壮学的提出
    (二) 壮学的构建
二、壮族研究与壮学体系的建立
    (一) 壮族研究与壮学的建立
    (二) 《壮学丛书》与壮学的构建
三、壮学发展前瞻
    (一) 加强壮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二) 壮学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展、提升和深化。
    (三) 加强壮学研究资料体系的建立。
    (四) 加强壮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五) 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特别是加强与壮族具有同源关系的东南亚国家的学术交流与
    (六) 加强对壮学研究成果及其价值的宣传, 扩大壮学成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9)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现状述评
    三、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五、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民族史学的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民族史学的相关范畴
        一、民族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学术研究
        二、中国概念的历史演变
        三、中华民族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民族史学的研究理论
        一、南北民族差异研究的学术历史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学术历史
    第三节 中国民族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民族源流研究的学术历史
        二、民族政策研究的学术历史
        三、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与迁徙研究的学术历史
        四、民族关系理论研究的学术历史
        五、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的学术历史
        六、中国民族史的分期和民族分类问题研究的学术历史
    对中国民族史的问题研究的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民族史研究
    第一节 先秦时期文献中的民族历史——零碎的民族史料记载阶段
        一、《诗经》中所反映的民族历史——民族众多、往来密切
        二、《尚书》中所反映的民族历史——四方民族、分类管理
        三、《春秋》中的民族史撰述——分化融合、史料丰富
        四、《国语》中的民族史撰述——国别史体例的民族史记载
    第二节 汉晋时期对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开创阶段
        一、《史记》对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开创先河
        二、《汉书》、《后汉书》中的民族史研究——继承体例、丰富内容
        三、《三国志》、《晋书》中的民族史研究——侧重区域民族史、首创“载记”新体例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全面发展阶段
        一、南朝四史对民族史的研究——政治动荡中的民族史记载
        二、《魏书》、《北齐书》、《周书》对民族史的研究——侧重西、北方民族史记载
        三、《北史》、《南史》对民族史的研究——通史性质的民族史记载
    第四节 隋、唐、宋时期的民族史研究——丰富拓展阶段
        一、隋、唐时期的民族史研究——民族交往频繁,记载重北轻南
        二、五代时期的民族史研究——分裂割据时期的民族关系史
        三、宋、辽、金时期的民族史研究——体例丰富、内容详尽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史研究——创新发展阶段
        一、《元史》的民族史研究——保留大量原始史料,首创按行政区划记述民族史
        二、《明史》的民族史研究——记载详尽广泛,首创“土司传”
        三、《清史稿》的民族史研究——史料广博、记载翔实
    第六节 地方史志、纪事本末体史书中的民族史研究——民族史研究的别样洞天
        一、《华阳国志》中的民族史研究——西南民族史研究的重要代表
        二、《蛮书》中的民族史研究——云南和东南亚民族史研究的珍贵文献
        三、相关方志与纪事本末史书中的民族史研究——角度各异、丰富多彩
    对古代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回顾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及民族史学科的发展
        一、理论体系的创建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
        三、研究方法的完善
        四、民族史研究对当时社会的贡献
    第二节 梁启超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创近代民族史研究先河
        一、梁启超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梁启超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贡献
        三、梁启超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缺憾
    第三节 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附表众多的中国汉族史研究
        一、关于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四节 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以考据见长的各民族发展简史研究
        一、关于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五节 宋文炳的《中国民族史》——体例创新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一、关于宋文炳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六节 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古今二重分类法的民族源流史研究
        一、关于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七节 吕振羽的《中国民族简史》——马克思主义民族史研究
        一、关于吕振羽的《中国民族简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八节 李济的《中国民族的形成》——多学科方法融汇的民族史研究
        一、关于李济的《中国民族的形成》
        二、对各章内容的具体分析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回顾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民族史研究工作
        一、民族识别
        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与简史志的编写
        三、近年来对民族识别的研究
    第二节 通史性质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一、萧君和的《中华民族史》——第一部中华民族史着作
        二、田晓岫的《中华民族发展史》——首部个人独着的中华民族史
        三、尤中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最为丰富的中华民族史
        四、徐杰舜的《中国民族史新编》——建国后第一部中国民族史专着
        五、江应梁的《中国民族史》——按王朝顺序编写的中国民族史代表作
        六、王锺翰的《中国民族史》及《中国民族史概要》——集思广益的中国民族史大作
        七、陈连开的《中国民族史纲要》——按地理区划撰述的中国民族史代表作
        八、王文光的《中国民族发展史》——重在理论提升的中国民族史力作
        九、白寿彝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史的理论突破和创新
        十、邱树森、匡裕彻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史》——通史性少数民族发展史
        十一、众多学者合着的《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断代史体例的中国民族史着作
    第三节 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
        一、翁独健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第一部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综合性学术专着
        二、杨建新、马曼丽的《西北民族关系史》——西北古代民族关系史代表作
        三、王文光、龙晓燕、陈斌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深度剖析西南古代民族关系的优秀着作
        四、吴永章的《中南民族关系史》——南蛮系统民族关系史代表作
        五、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的《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百越系统民族关系史代表作#269
        六、杨策、彭武麟的《中国近现代民族关系史》——民国阶段民族关系史专着
        七、任一飞、周竞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关系史专着#272
        八、龚荫的《中国民族政策史》——古代民族政策史研究开拓之作
        九、崔明德的《中国古代和亲通史》——民族史专项研究的权威着作
    第四节 区域民族史研究
        一、李德山、栾凡的《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发展史》——东北民族源流发展史之佳作
        二、林斡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之典范
        三、朱学渊的《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西方研究范式下的民族史着作
        四、杨建新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西北民族发展史的全景图册
        五、尤中的《中国西南民族史》——第一部系统研究西南各族通史
        六、张雄的《中国中南民族史》——中南六省古今民族史专着
        七、王文光的《中国南方民族史》——汇集西南、中南、东南民族史的综合性专着
    对建国后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云南民族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论文的内容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上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第一节 秦汉至清代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一、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对秦汉时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二、樊绰的《云南志》对唐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三、李京的《云南志略》对元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四、天启《滇志》对明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五、《滇南志略》对清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第二节 民国时期相关学者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一、丁文江先生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二、其他学者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一、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认识与分类概况
        二、对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认识与分类的评价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对云南民族识别概说
        一、1951年对云南省各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二、1954年对云南民族的识别
        三、1958年和1960年对云南民族的进一步识别
第二章 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云南彝族众多支系的识别概况
        一、民国以前对彝族先民的认识
        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彝族的认识
        三、对彝族支系的识别归并工作概况
    第二节 对彝族支系“土家”的识别归并
        一、对漾濞、祥云、永平、凤仪“土家”族的识别归并
        二、对邓川、永胜自称“利帕”的“土家”族的识别归并
        三、对漾濞、祥云、永平、凤仪“土家”族的识别归并
    第三节 对永胜、华坪“倮”、“水田”、“支里”、“子彝”、“黎明”、“莨莪”、“他谷”、“六得”、“纳渣”、“他鲁”、“水彝”等十一个族群的识别归并
        一、对永胜“倮”、“水田”、“支里”、“子彝”、“黎明”识别归并
        二、对永胜二区“莨莪”、“他谷”、“六得”、“纳渣”、“他鲁”识别归并
    第四节 对新平县“腊鲁”、“咪哩”、“密岔”、“蒙化”等族群的识别归并
        一、对新平县“腊鲁”、“咪哩”、“密岔”、“蒙化”等族群的识别归并
        二、对新平县“罗武”、“阿车”的识别归并
        三、对新平县“三苏”、“车苏”的识别归并
    第五节 对“普”族、“普拉”族、“母几”族等的识别归并
        一、对“普”族、“母几”的调查识别工作
        二、对石屏“普拉”族的调查识别工作
        三、对文山‘普’族(‘普拉’)的调查识别工作
    第六节 对昆明“子君”族的识别归并
    第七节 对华坪“水彝”族的识别归并
    第八节 对云龙县“罗武”的调查识别
    第九节 对弥勒县“阿西”的调查识别
    第十节 对“土家”族(蒙化县)和“蒙化”族(景东县)的调查识别
    第十一节 对路南圭山“撒尼”调查识别
    第十二节 对昆明市“散民”的调查识别
    第十三节 1960年对部分彝族支系的识别归并
        一、对西畴、弥勒、元阳、泸水、师宗等地“阿乌”的识别归并
        二、对邱北“撒”的识别归并
        三、对富宁“倮”的识别归并
        四、对马关“卓拉”的识别归并
        五、对宁洱、思茅“达头”的识别归并
        六、对澜沧“阿茨戛”的识别归并
        七、对宾川“过拉”的识别归并
        八、对镇雄“南京”的识别归并
        九、对西双版纳“本人”的调查识别
        十、对马关、西畴孟武的调查识别
        十一、对邱北“僰”人的调查识别
        十二、对景洪“三达”的调查识别
        十三、对泸水“菟莪”的调查识别
第三章 对云南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之外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纳西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纳西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纳西族的识别
        三、1960年对“阮可”支系的识别
        四、分布在四川与纳西族有关的支系
        五、对云南四川相连地区的“纳日”识别
        六、对维西玛丽玛萨人的识别
    第二节 对哈尼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哈尼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哈尼族的识别概况
        三、对新平“糯比”、“梭比”、“卡都”、“拉乌”、“苦聪”识别
        四、对墨江等县哈尼族六个支系识别小结
        五、1960年对哈尼族系统的调查识别
        六、对易武“苦聪”的调查识别
    第三节 对傈僳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傈僳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傈僳族的识别
        三、1960年对昌宁县“永白族”的识别
    第四节 对拉祜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拉祜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拉祜族的识别
    第五节 对独龙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独龙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独龙族的识别
        三、1954年对“怒”族和“俅”族识别工作中的不同看法
    第六节 对怒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怒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怒族的识别
        三、对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怒族的识别
    第七节 基诺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基诺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基诺族的识别
第四章 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他语支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云南藏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藏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藏族的识别
    第二节 对云南白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白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白族识别
    第三节 对普米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西番”(普米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西番”(普米族)的识别
    第四节 对景颇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景颇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景颇族的识别
    第五节 对阿昌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阿昌族先民对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阿昌族的识别
第五章 对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傣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傣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傣族的识别
    第二节 对云南壮族的民族识别归并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壮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壮族的识别归并
    第三节 对云南布依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布依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布依族的识别
    第四节 对云南水族的民族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水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水族的识别
第六章 对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云南苗族先民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苗族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苗族的识别
    第二节 对云南瑶族的民族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瑶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瑶族的识别
第七章 对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布朗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布朗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布朗族的识别
        三、对克木人的识别
        四、对芒人的识别
    第二节 对德昂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德昂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德昂族的识别
    第三节 对佤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佤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佤族的识别
第八章 对云南其他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部分汉族的识别
        一、对富宁“蔗园”族的调查识别
        二、对马关、河口“都匀”进行了调查识别
        三、对腾冲“京东”人进行了调查识别
    第二节 对云南满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满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满族的识别
    第三节 对云南蒙古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蒙古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蒙古族的识别
    第四节 对云南回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回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回族先民的识别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同源异流:壮侗文学比较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越两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D]. 王嘉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2]彝族神话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D]. 白睿.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3]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D]. 曾征.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文化认同研究[D]. 王陈程.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7)
  • [5]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壮语教育的新机遇和新使命[J]. 杨丽萍.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4)
  • [7]文化因素对广西语言使用的影响[J]. 袁善来.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7)
  • [8]壮学的发展与前瞻[J]. 覃彩銮. 广西民族研究, 2014(06)
  • [9]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D]. 施芳. 云南大学, 2012(05)
  • [10]云南民族识别研究[D]. 尤伟琼. 云南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同源异流:壮侗文学比较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