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与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晶[1](2020)在《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经络生物学内涵研究一直是中医科研攻关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学者借助生物、物理、影像学等现代方法在此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证实经络存在,揭示经络实质。其中,经络客观显示是经络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证明经络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经络可视化研究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组织定位标记、重复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对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结构和功能等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无法科学地解释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实质。因此,探寻客观显示经络轨迹的新技术方法,揭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特征,在此研究方向仍有诸多工作亟待开展。近年来,结缔组织、组织液与经络相关的认知逐渐被学界关注和接受。有研究者提出“循经低流阻通道”说,创建了透明鱼组织液通道客观显示法、小型猪经络不通病理模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验证,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受动物模型、实验条件和统计学方法等诸多因素限制,进一步开展循经低流阻通道结构和物质基础研究困难较大。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创建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技术,继续推进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大鼠皮下组织低流阻检测技术,采用特殊染料示踪法进行大鼠皮下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新动物模型及方法;观察皮下示踪轨迹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传统经络循行路线的相关性;了解示踪轨迹组织的形态特征;同时,研究示踪轨迹与旁开非经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从差异蛋白组学角度探讨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功能;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新证据,以期为揭示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开拓新方向。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1.用57-6F30经络定位仪检测大鼠皮肤督/任脉循行线上的低电阻点。2.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量法检测大鼠体表背/腹部中段、横跨督/任脉循行线皮下组织的流阻,分析循经低电阻点与旁开高电阻点皮下组织的流阻值差异,创建大鼠皮下低流阻检测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1.在23例大鼠督脉、任脉循行线背/腹部中段皮下的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lcianblue,AB)溶液,比较不同注射时间、注射剂量、观察时间下的AB迁移特征,筛选AB注射参数。2.使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定仪测量5例大鼠循经低流阻点AB注射前后的组织液压,分析注射前后局部组织液压变化。3.在大鼠督脉(10例)、任脉(27例)低流阻点注射AB,观察注射48h后AB的分布特征,比较AB迁移线与传统经络循行线的位置关系;统计AB迁移线的方向、长度、宽度和出现率;并与皮下高流阻点注射AB液(督/任脉各8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墨汁(督/任脉各5例)进行比较,分析AB循经迁移的规律。第三部分研究: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运用新鲜组织冰冻切片和多种复合染色方法,观察大鼠AB循经迁移线的组织结构特征,比较其与周围组织的差异;观察AB循经迁移组织与血管、神经和肥大细胞(mastcell,MC)的关系;分析AB循经迁移组织的形态特征与经络功能的相关性。第四部分研究: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AB Sciex5600+TripleTOF平台)并在数据依赖性采集模式下,分析鉴定大鼠沿任脉循行的皮下AB迁移线组织和旁开非经结缔组织的蛋白质组;采用SWATH MSALL非标及定量方式对二者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对二者差异蛋白进行GO、KEGG、PPI、BP link KEGG分析,了解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合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经络研究结果,分析筛选与经络功能相关性最高的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blot检测被筛选出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研究:1.确定大鼠循经皮下低流阻检测的关键参数:穿刺悬拉被测皮肤四角呈水平面固定,5#带侧孔针头,针头侧孔生理盐水流速为10滴/min。2.督脉、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分别为72.0%和73.3%。大鼠督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7.99±1.88(×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为10.63±1.51(×106,dyne·s·cm-5)(n=9);大鼠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10.37±1.26(×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19.13±1.37(×106,dyne·s·cm-5)(n=12);循经线上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极显着低于旁开高流阻点(P<0.01)。第二部分研究:1.确定皮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参数:液量0.2mL、注射时间10min,观察时间注射48h后。2.AB注射结束后局部组织液压比注射前升高了 2.52mmHg。3.大鼠循督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背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督脉、膀胱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0%。其中,向头迁移较多,沿督脉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1.1~4.7cm,平均长度2.74±0.3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长度为0.3~1.4cm,平均长度0.78±0.12cm;平均宽度为0.125±0.02cm。循任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腹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任脉、胃经、肾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1%。其中,向尾迁移较多,沿脾经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0.4~4.9cm,平均长度2.12±1.9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的长度为0.3~4.1cm,平均长度1.12±0.42cm;平均宽度为0.15±0.07cm。AB迁移规律与古典经络循行特征相似。在非低流阻点注射AB液、低流阻点注射墨汁均未出现循经的线状迁移。第三部分研究:1.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存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其两侧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主要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以及嵌合在纤维成分中的酸性粘多糖交错连接形成一定空隙的网状通道。出现AB迁移线的皮下结缔组织层的间隙大于周围组织。2.在迁移线组织中分布着丰富的MC,以及血管和胆碱能神经。第四部分研究:1.在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组织与非经线结缔组织中有468个蛋白差异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胞外外泌体、囊泡、胞外囊泡、胞内细胞器,以及细胞膜或细胞器内膜结构上;其分子功能可能为同种蛋白结合、辅酶结合、酶结合、核苷结合、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氧化还原酶激活、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激活;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代谢过程,也参与了对激素的响应,对机械损伤的响应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代谢、细胞过程、疾病形成的生物学过程等。2.将以上数据与经络理论和以往经络实质研究的结果结合,初步分析认为:在皮下结缔组织中,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组织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ATP 合酶亚基 ε(ATP synthase subunit epsilon,ATP5E)、电压依赖性 Ca2+通道亚基 α 2/δ 1(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2/delta-1,CACNA2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差异表达。3.Western-blot结果显示,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中GAPDH、ATP5E和CACNA2D1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旁开非经组织(p<0.05),AB迁移线中Gpx-3的表达水平高于旁开的组织,差异接近显着(P=0.08)。结论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皮下流阻检测方法,发现大鼠督脉、任脉皮下的流阻值显着低于非经区域,提示大鼠皮下存在循经低流阻通道。2.建立了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方法,观察到在皮下结缔组织层可出现与古典经络体表循行特征相似的AB循经迁移线。3.大鼠皮下AB循经迁移线中有较大的间隙空间和丰富的MC、血管、胆碱能神经分布,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提供了形态学证据。4.在大鼠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与旁开非经结缔组织中有46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迁移线中上调表达的ATP5E,CACNA2D1,GAPDH和Gpx-3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经络现象和针灸效应密切相关,这4种蛋白可能是大鼠任脉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中的特征性物质。本研究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王轩[2](2016)在《针刺左侧曲泽穴对脑梗死患者心律变异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针刺曲泽穴对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研究,探讨针刺曲泽穴引起脑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规律,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自主神经失调提供依据。方法:进行动态心电记录仪测试之前先让被测者安静仰卧10 min,启动仪器开始记录,5min后针刺左侧曲泽穴,直刺深度1~1.5寸,进针得气后留针,留针后10min、留针后20min,施以平补平泻手法15 s,,每秒6转,共90转,继而出针,出针后观察10分钟。记录针刺前5min,针刺时,留针后5min,留针后10min,留针后15min,留针后20min,出针后5min,出针后10min共8个时间点的参数值。将数值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选用配对t检验,使各个指标不同时间点与针刺前比较。P<0.05代表差异显着,P<0.01代表差异极显着,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针刺左侧曲泽穴在不同时间段时域分析中指标的变化:1.1指标Min BPM各时间段参数值与针刺前作比较,一些时间段参数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留针后5min:P<0.05;针刺时、留针后10min、留针后15min:余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Mean BPM针刺时的参数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Max各时间段参数值有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指标SDNN、RMSSD、PNN50各时间段参数值与针刺前比较,有些时间段参数值增高,有统计学意义(SDNN:针刺时,P<0.01,留针后10min、出针后5min、出针后lOmin:P<0.05; RMSSD:留针后15min, P<0.01,留针后20min、出针后5min、出针后lOmin,P<0.05; PNN50:留针后20min, P<0.05)。余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左侧曲泽穴对不同时间段频域分析中指标的变化:2.1指标ULF、VLF各时间段参数值与针刺前比较,一些时间段参数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ULF:针刺时、留针后5min、留针后15min、出针后10min,P<0.05; VLF:针刺时、留针后5min、出针后10min,P<0.05,留针后15min,出针后5min,P<0.01),余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LF、HF各个时间段参数值与针刺前比较,一些时间段参数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LF:留针后20min,P<0.01,HF:针刺时、留针后5min、留针后10min、留针后15min、留针后20min、出针后5min、出针后10min:P<0.01),余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TP各时间段参数值有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2.2指标logLF/HF、ULF%、VLF%各时间段的参数值与针刺前比较,一些时间段参数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logLF/HF:针刺时、出针后1Omin, P<0.01:ULF%:针刺时、留针后5min、留针后10min、留针后15min、留针后20min、出针后5min:P<0.01,出针后10min:P<0.05:VLF%:针刺时、留针后5min、留针后10min、留针后15min、留针后20min、出针后5min、出针后10min,P<0.01),余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 LF%、HF%各时间段的参数值与针刺前比较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针刺脑梗死患者左侧曲泽穴可以使HRV时域指标Min BPM、MeanBPM降低,RMSSD、PNN50、SDNN增高,提示针刺左侧曲泽穴使脑梗死患者的最低心率和平均心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自主神经活动增强。2.针刺脑梗死患者左侧曲泽穴可以使HRV频域指标HF、HF%、LF、 LF%降低,10gLF/HF值升高,提示针刺左侧曲泽穴后,可以使脑梗死患者的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张力均降低,重新调节自主神经的均衡性。3.频域分析方法和时域分析方法在对针刺脑梗死患者左侧曲泽穴HRV的影响分析结果上存在差异。
程建[3](2015)在《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中医学中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四个重要问题。方法根据《内经》记载的和太极拳修炼者真气在体表运动时的生理现象,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生物电原理,分析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的实质。结果人体中的Ca2+运动和α1肾上腺素的分泌,与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密切相关。结论真气是人体中的Ca2+运动;经络是Ca2+在体表传递的感觉路线;经脉是由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组织共同组成;循经感传的源动力,是来源于细胞中的Ca2+运动。
欧阳静,程如,张晓苏[4](2014)在《经络实质假说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经络实质是生命科学的重大理论课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呈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发展态势,其面涉及物理、神经生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众多学者提出的假说大多可分为神经论、体液论、能量论和筋膜论。期待学科之间相协作,使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早日实现"经络实质"研究的突破。
汪家柔[5](2009)在《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及相关脏器钙离子分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艾灸肺俞、肝俞穴,观察穴位施灸后钙离子在相关脏腑之间的分布调配及相关穴位电流变化规律,研究“穴脏相关”的非线性规律,探讨“一穴多脏”的内涵,为临床科学选穴、配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及实验三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10天组、肺俞10天组、LPS组、肺俞LPS组及肝俞LPS组;实验二除上述组别外,增加空白45天组、肺俞45天组两组,以上每组均为8只大鼠。肺俞10天组、肺俞45天组、肺俞LPS组及肝俞LPS组分别连续灸两侧肺俞、肝俞穴各十天。空白10天组、空白45天组、LPS组同样抓取但不施灸。空白10天组、肺俞10天组、LPS组、肺俞LPS组及肝俞LPS组于第11天取材;空白45天组于空养45天后、肺俞45天组于艾灸肺俞10天继续空养35天后取材。取材前6小时LPS组、肺俞LPS组及肝俞LPS组均于腹腔注射LPS造成大鼠急性炎症反应,其后每小时测量一次穴位电流及体温。注射LPS后6小时腹主动脉取血,并取肺、肝、脾、肾、心组织进行钙离子含量测定。观察艾灸肺俞、肝俞穴后七组五脏、血清钙离子含量及体表相关穴位的电流变化情况。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实验期间大鼠未有死亡。肺俞45天组、肺俞10天组、肺俞LPS组及肝俞LPS组之艾灸穴位在灸后出现皮肤潮红及灸疤并逐日加重,且四组之精神、活动度、毛色均较空白45天组、空白10天组及LPS组为佳。肺俞LPS组、肝俞LPS组及LPS组三组于腹腔注射LPS后逐渐出现活动减少、蜷缩无力、毛竖少泽、口唇青紫、皮肤及尾部发硬、腹式呼吸及腹泻的现象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其中LPS组注射LPS后反应均较肺俞LPS组、肝俞LPS组严重。LPS组、肝俞LPS组在腹腔注射LPS后2 h肛温<36℃,肺俞LPS组在腹腔注射LPS后3h肛温<36℃。提示大鼠已产生急性炎症反应。此时其他组一般情况较注射LPS之三组为佳;肺俞LPS组、肝俞LPS组又较LPS组为佳。(2)左肺俞穴电流变化情况:左肺俞同一组内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5h与注后1h相比左肺俞电流下降,有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1h、3h、4h、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其中注后1h有显着性差异,其余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4h、注后5h与注后2h相比电流下降,有显着性差异。左肺俞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射LPS前:肺俞组与肺俞LPS组两者之注射前电流均值都显着高于其他组。肺俞组、肺俞LPS组与空白组、肝俞LPS组、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2h:肺俞组与空白组、肝俞LPS组、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3h:肺俞组与肝俞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5h:肺俞组与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左肺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一组不同时点比较:肺俞LPS组注后5h-注前与注后2h-注前相比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左肺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射LPS后4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4h-注前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空白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LPS组有显着性意义。注射LPS后5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5h-注前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肝俞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空白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其余有显着性意义。LPS组注后5h-注前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3)右肺俞穴电流变化情况:右肺俞电流同一组内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5h与注前、注后1h相比右肺俞电流均下降,有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1h、2h、3h、4h、5h与注前相比右肺俞电流均下降,其中注后2h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其余有显着性差异。右肺俞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射LPS前:肺俞组、肺俞LPS组与空白组、LPS组、肝俞LPS组相比右肺俞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与左肺俞相同)注射LPS后1h:肺俞组与空白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2h:肺俞组与空白组、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相比电流均较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3h:肺俞组与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相比右肺俞电流均较高,其中肝俞LP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其余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4h:肺俞组与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相比电流均较高,其中LPS组有显着性差异,其余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5h:LPS组与空白组相比右肺俞电流较低,有显着性差异。肺俞组与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相比右肺俞电流均较高,其中LP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其余有显着性差异。右肺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一组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5h-注前与注后1h-注前相比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5h-注前、注后4h-注前与注后2h-注前相比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右肺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射LPS后1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1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LPS组、肺俞组、肝俞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LPS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其余有显着性意义。注射LPS后2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2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LPS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肝俞LPS组注后2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注射LPS后3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3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空白组、LPS组、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肺俞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注射LPS后4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4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肝俞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肝俞LPS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注射LPS后5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5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肝俞LPS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LPS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LPS组注后5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4)左肝俞穴电流变化情况:左肝俞同一组内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2h、3h、4h、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2h、3h、4h、5h与注后1h相比电流均下降,其中2h、5h有非常显着性差异,3h、4h有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1h、2h、3h、4h、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其中注后2h有显着性差异,其余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肝俞LPS组:注后2h、3h、4h、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其中2h、4h有非常显着性差异,3h、5h有显着性差异。左肝俞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前:肺俞LPS组与空白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肝俞LPS组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相比电流均较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1h:肝俞LPS组、LPS组与肺俞LPS组相比电流均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后2h: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与空白组、肺俞组相比电流较低,其中LP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其余有显着性差异。注后5h:LPS组、肺俞LPS组与空白组相比电流较低,有显着性差异。左肝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一组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2h-注前、注后3h-注前、注后5h-注前与注后1h-注前电流差值相比负差值更大,其中注后2h-注前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其余有显着性差异。左肝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后1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空白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其余有显着性意义。肝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注后2h-注前:肺俞LPS组、肝俞LPS组、LPS组注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非常显着性意义。注后3h-注前:肺俞LPS组、LPS组、肝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肝俞LPS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其余有显着性意义。注后4h-注前:肺俞LPS组、肝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非常显着性意义。肺俞LPS组、肝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注后5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非常显着性意义。肝俞LPS组、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非常显着性意义。肝俞LPS组、LPS组之电流差值与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5)右肝俞穴电流变化情况:右肝俞同一组内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2h、注后3h、注后4h、注后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有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1h、2h、3h、4h、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4h与注后2h、注后3h相比电流均下降,有显着性差异。右肝俞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后1h:肝俞LPS组与空白组、肺俞LPS组、LPS组相比电流均较高,其中LPS组有显着性差异,其余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肺俞组与肺俞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后2h:肺俞组与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右肝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一组不同时点比较:肺俞LPS组:注后4h-注前与注后1h-注前、注后2h-注前、注后3h-注前相比电流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注后5h-注前与注后2h-注前相比电流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肝俞LPS组:注后4h-注前与注后1h-注前相比电流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右肝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后1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肝俞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空白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注后2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空白组有显着性意义,肺俞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肝俞LPS组、LPS组之电流差值与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注后4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LPS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注后5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LPS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6)各脏器及血清钙离子含量变化:各组同组中之血清Ca2+与肺、肝、心、脾、肾相比均较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而肺、肝、心、脾、肾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肺:肺俞10天组与肺俞45天组、空白10天组、肝俞LPS组相比肺中Ca2+均较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肺俞10天组与LPS组相比肺中Ca2+较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肝:肺俞10天组、肝俞LPS组与空白10天组相比肝中Ca2+较高,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肾:LPS组、肝俞LPS组与空白45天组相比肾中Ca2+较高,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肺俞10天组、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与空白45天组相比血清Ca2+均较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7)艾灸肺俞、肝俞穴对大鼠体温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LPS前后,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变化如下:LPS组:注后6h与注前、注后5h相比温度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后6h与注后2h、注后3h相比温度较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5h、6h与注前相比温度较高,有显着性差异及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6h与注后1h、注后2h、注后3h、注后4h相比温度较高,有显着性差异。肝俞LPS组:注后5h、6h与注后2h相比温度较高,有显着性差异及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2h:肝俞LPS组与空白组相比温度较低,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6h:LPS组与空白组相比温度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温度差:LPS组:注后6h-注前与注后2h-注前相比正差值较大,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6h-注前与注后3h-注前相比正差值较大,有显着性差异。肝俞LPS组注后6h-注前与注后2h-注前相比正差值较大,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变化的影响:1.1艾灸肺俞、肝俞穴对大鼠的整体状态有积极的影响。腹腔注射2mg/kg LPS可对大鼠造成急性炎症反应,影响大鼠的整体状态,而预先艾灸处理可以起到保护或加强大鼠抵抗内毒素的作用。1.2空白组体表穴位电流呈平缓的非线性规律性动态变化。1.3.艾灸肺俞穴可显着提高肺俞穴电流,艾灸肝俞穴可显着提高肝俞穴电流,且分别艾灸肺俞、肝俞穴可影响其他五脏背俞穴的电流。提示艾灸背俞穴后穴位生物电流增加除了存在穴位特异性相关外,还对其他背俞穴的电流存在非线性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提示刺激穴位存在“穴脏相关”、“一穴多脏”之非线性作用。而此非线性特性存在一定的规律,部份符合五行理论中的生克关系。1.4腹腔注射LPS后五脏背俞穴电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提示LPS对于肺、肝、脾、肾、心的经气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出LPS对机体各脏器的影响亦为非线性作用。由于经络穴位内连腑脏,因此所致的损伤程度可以藉由测量背俞穴上的电流值得知,体现中医学说中“由表知里"、“以象测证”、“知外而揣内”的精神,也提示背俞穴可以较敏锐地反应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变化情况。1.5艾灸穴位及LPS致炎作用下,五脏背俞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提示同时给予穴位一个艾灸的(调整)刺激并给予一个病理的(LPS)刺激时,机体各脏器在两种非线性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非线性的影响作用。1.6五脏背俞穴与原穴相比,其对于艾灸及LPS刺激下穴位电流的变化幅度较大,提示五脏背俞穴与原穴相比,更能敏感地反应艾灸作用及LPS的急性损伤刺激对机体的影响。2.艾灸肺俞、肝俞穴对血清及五脏钙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2.1空白组钙离子游离在血清中的含量最多,五脏中均有钙离子但含量不同,一般为脾最多,心最少。而艾灸效应和LPS作用都能影响血清及脏器中钙离子的含量变化。随着大鼠年龄增加,肾中钙离子有降低的趋势。2.2艾灸正常大鼠肺俞对肺中钙离子含量影响最为显着,艾灸肺俞能使肺脏吸引钙离子造成钙离子的富集,而对其五行我生之肾及我克之肝亦存在较明显的Ca2+富集影响。艾灸正常大鼠肺俞穴对肺中钙离子聚集的近期效应明显,但后效应不明显。2.3在LPS所致急性炎症作用下,肝中钙离子升高,肾中钙离子降低,分别艾灸肺俞、肝俞穴对肾中钙离子的降低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艾灸肺俞的作用大于灸肝俞穴。2.4在LPS所致急性炎症作用下,艾灸肺俞、肝俞穴都能起到使肺中钙离子聚集的作用,而灸肺俞的作用大于灸肝俞穴。2.5艾灸肺俞对肺、肝、肾的钙离子聚集作用较显着;艾灸肝俞则对肝、脾、肺的钙离子聚集作用较显着。3.艾灸肺俞、肝俞穴对大鼠体温的影响:3.1空白组生理体温呈动态平稳的规律变化。3.2 LPS所致急性炎症反应在体温表现为升高,而艾灸肺俞、肝俞穴都能抑制LPS所致体温升高的表现。在注射LPS后1h~3h艾灸肺俞穴的作用较肝俞大,而在注射LPS后4~6h,艾灸肝俞穴则表现出更好的防御效应。3.3各组体温的在各时点变化特点与电流变化相似,其相关规律仍需近一步研究。
薛绯霞[6](2009)在《基于集合理论的经络实质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临床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50年来的经络实质研究,主要是实验研究,采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如声、电、光学等,但仍未有一致公认的结论,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是目前的难题之一。本文尝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方法论证经络实质,期望打破经络实质研究的僵局,为经络研究另辟新途径。经络实质的研究成果能揭示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集合理论对经络问题进行探讨,用数学方法论证经络实质。结论:经络是由神经系统、血管系统、淋巴系统(脾除外)和内分泌系统组成的综合功能系统。经络有其物质基础,与中医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相一致。本文的新见解亦在于此。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方法实证经络实质;用集合论证明了经络实质。
陈麓,金蕾,陈槐卿[7](2008)在《经络研究的进展与动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近年来经络研究的新进展作了概述:(1)从穴位和经脉所在的深层组织发现有筋膜、结缔组织、肥大细胞、胶原纤维及组织液积聚,它们在经络感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资料涉及循经感传的特征、神经生物学基础。涉及经络功能的整体性,即同一经脉上的不同穴位具有同一的临床效应;介绍了络脉的作用和跨节段长距离传递的机制;(3)经脉—脏腑双相联系的客观证明;(4)关于基因芯片技术在经络研究中的应用。在研究动向方面,经络研究的目标转向功能性探讨,着重于体表—内脏相关的研究;合理分配临床实践和实验室研究的比重和协调;面对近年来的国际竞争,中国的医务和科技工作者感到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从而加速推动经络的研究进程。
李东,王迪生[8](2008)在《基于神经、细胞、微循环的经络探析》文中指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其周期性的运行沟通着机体的上下内外,起着调节机能平衡的作用。基于这一观点,本文认为脑内生物钟是经络循行的动力,环境敏感细胞与微血管网络是经络气血的物质基础。
王军[9](2008)在《人体四肢经穴筋膜基础的医学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中医现代化的研究热点领域。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着经络实质问题,现代多学科在经络物质基础、经穴的生物学效应、针灸机制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揭示了大量与经络有关的生物学效应,提出了多种学说,其中经络实质的“结缔组织学说”在近年日益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结缔组织是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我们在承担国家863计划“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数据集构建与海量数据库系统”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对人体结缔组织构成的筋膜支架进行标记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结合发育生物学观点,提出遍布全身的结缔组织筋膜支架以干细胞为核心,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下构成一个新的独立功能系统——支持储备及自体监控系统,对该系统本身机制以及与其他功能系统关系的研究称为筋膜学(Fasciology)。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曾利用虚拟人数据集成功构建出与中医经络经典记载有很强对应性的影像结构,为经络与结缔组织的解剖学相关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研究尝试采用医学影像学方法,对人体四肢经穴的解剖结构加以观察,结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重点探索经络走行与筋膜分布密切相关的规律,为揭示经络的解剖学实质提供新的依据。研究目的1、通过超声影像学观察,分析针刺作用于筋膜结构的生理学特征,探索四肢经穴分布与筋膜聚集区域的内在规律。2、采用CT、MRI手段,对人体四肢的结缔组织影像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并把三维重建的结果与中医四肢经络的走行路线相比较,为揭示经络的筋膜学实质提供医学影像学依据。3、把CT、MRI与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引进经络研究领域,为揭示经络与穴位的解剖学实质进行方法学上的创新性研究。仪器与方法1、医学超声影像学研究。仪器:荷兰飞利浦公司制造的IU22全身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利用超声波具有实时显像、导向准确、操作简单、无X线损害、价格低廉、灵敏清晰等特点。采用两种电子线阵高频探头,型号分别是:L17-5、L9-3,全自动变频范围17-3HMz。超声是评估针灸对组织所产生的生化效应的理想方法之一,在提供组织形态学和组织生化学影像信息方面的具有独特优势。人体内在可视超声图像下插入针灸针可以清楚地辨别解剖细节,如针所贯穿的组织层面(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等)及牵动的范围。方法:将超声探头置于针灸针旁,用针灸针对3例志愿者的曲尺、合谷、足三里等中医穴位进行刺激,观察针灸针在人体内是如何产生组织位移,并对其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和总结。2、16层螺旋CT医学影像学研究。仪器:美国GE公司制造的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方法:对12例人体双下肢进行扫描,扫描层厚7.5~10mm,螺距1.375mm,获得轴位图像,平均每例获取20幅图像,共获得240幅双下肢螺旋CT图像,以DICOM格式保存。按实验设计及解剖学识别,在获取的16层螺旋CT断面图像上标记人体肢体结缔组织的聚集处(肌间隔)作标记点。点的选择位置是在肢体结缔组织聚集处作一等腰三角形,取三角形的中心作为标记点,用红色点标记,而后将获得的CT图像按顺序依次叠加,用红色线条将各点相连,并通过GE16层螺旋CT的ADW4.2影像工作站做三维重建和透明处理后形成一条红色连线,然后将这些连线的走行和分布与中医书籍所记载的经穴的走行与分布进行比较。3、3.0T MRI医学影像学研究及三维重建。仪器:美国GE公司制造的GESigna Excite 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方法:计划先在志愿者体表标出经络线及穴位,用注满造影剂的塑料管固定在经络线上,然后经过MRI扫描,观察我们所固定及标记在塑料管内造影剂之下人体的组织结构主要是由哪些构成,分析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后又收集16例临床病人和志愿者的上下肢核磁共振成像,获取的图像用DICOM格式保存。选取其中右上肢一例,获取MRI横断面图像900张,导入Adobe Photoshop cs软件,逐张将结缔组织聚集处进行标记,而后用MIMICS11.02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将其结果与数字人的重建结果及中医经典经络线进行比较。由于存在软组织与周围组织密度差异的问题,先把MRI的DICOM格式用DICOM查看器转换成BMP格式,将转换好的图片用personal computer机自带的Adobe Photoshop cs7.0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右上肢软组织的分割,具体步骤是:打开Adobe Photoshop cs7.0图像处理软件,找到要分割的图像并导入,采用套索工具勾画出感兴趣区(肌肉间隔处及软组织聚集处),通过选择反选,剔除其他组织,保存所需兴趣区的图片等手段处理后,即得到所需要的部分(由于手指部位勾画困难,未能标出)。结果1、通过实时观察超声波的图像证实,针灸针在行针者实施提插、捻转等动作条件下,志愿者出现酸麻胀等“得气”现象时,发现针灸针刺激的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一般均在结缔组织内或结缔组织较为丰富的区域,针灸针提插时可上下带动较深部位的结缔组织、肌腱等并随之运动;捻转针灸针时,可见针灸针周围的结缔组织以针灸针为中心做左右缠绕运动,亦能带动或牵动较多的结缔组织随之运动。另外,我们通过超声图像观察还发现,志愿者的“得气”感一般出现于针灸针尖到达肌外膜时,当针尖到达肌肉层则“得气”感减弱,若针尖停留在肌外膜并增加刺激,“得气”感会进一步增强。2、利用GE16层螺旋CT的ADW4.2影像工作站,从收集12例CT的图像资料中选择其中一例,对其双下肢部位的结缔组织聚集处进行3D容积重建(3DVolune Rendering),三维重建和透明处理后形成一条红色连线,将这些连线与中医经穴的走行与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呈现明显的一致性。将该结果与数字解剖学研究相比较,结果相似,说明无论在人体活体标本和尸体标本上,通过CT的横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图像叠加,均可构建出肌间隔之间的连线,其中部分与中医记载的经络走行有很强的相似性。据此认为全身的筋膜有可能是经络的解剖学基础,它作为人体的支持与储备系统,发挥着与中医传统理论中经络作用相似的自体监控作用。3、在3.0T MRI实验中,先后尝试采用多种位于体表的经络标记方法实现磁共振显像,并与体内筋膜聚集规律相对比。为此曾用多种造影剂在塑料管内灌注并固定于体表,如专用的磁显葡胺造影剂、鱼肝油溶液、动物脂肪榨取液等。通过十余次实验及各种仪器条件,结果在MRI上均不能充分显像。后通过获取的MRI图像,将分割提取后的肌间隔图像导入MIMICS11.02三维重建软件,调节域值,重建出经络的三维图,并设置经络色彩为黄色,保存STL格式备用;导入整个前臂的MRI数据,重建出前臂的整体外形三维模型,保存STL格式。然后将模型导入到FreeForm Modeling System-自由设计模型系统进行平滑和去除一些过多的细节和噪声,并可将各模型在空间上组合和显示,将前臂设置为透明状,可显示其内经络线的走行,此模型可以放大、缩小和旋转,全方位观察各结构或细节。根据经MIMICS11.02图像处理后的结果,我们发现均能在其他获得的MRI数据上建出数条肢体结缔组织支架和/或连线,且和数字人的重建结果大致相似。由于此项实验工作量极为庞大,加上时间所限,故只完成了一条人右上臂的三维重建。结论1、医学超声影像学研究表明,中医用针灸针取穴治疗疾病时,通过提插、捻转等动作行针,可以带动或牵动周边范围的结缔组织,行针所引起的软组织位移,在提插过程中更为明显,此种位移与肌间筋膜的方向相一致。而刺激结缔组织的范围与强度和得气感密切相关,由此初步认为,针灸临床作用机制在于实现对筋膜不同程度的刺激,传统经穴则是筋膜聚集的部位,筋膜学理论和经络学说都把针灸的部位指向筋膜聚集区,从侧面证实了筋膜是经络的解剖学基础。2、16层螺旋CT的医学影像学研究结论,与中医经穴走行与分布的经典记载非常相近,在不同个体和体质状态下均能实现同样的结果,从形态学角度佐证了经络实质和结缔组织密切相关。该研究方法与基于数字人的经络研究方法基本一致,效果也大致相当,说明通过一定的人为手段标记出人肢体筋膜聚集处,均可构建出中医经典的经络线。3、3.0T MRI医学影像学研究和图像的MIMICS11.02三维重建,发现四肢经穴大多数位于肌间隔疏松结缔组织聚集处,少数位于神经血管束结缔组织,随着设定阈值的不同,显示范围和数目也会有很大差异,而活体和标本无明显的差异。上述研究表明,人体四肢重要穴位与结缔组织密切相关;CT、MRI等医学放射影像学手段,配合计算机软件处理,能够在每个人体上重建出和数字人技术类似的结缔组织连线,其中四肢部分的连线与经络经典记载的走行与分布非常相近,据此可认为穴位可能是引起结缔组织中的生物感受器产生较强生物学信息(神经信息、细胞信息、生化信息)的部位。由于几乎所有人体组织器官的间隙均有结缔组织存在,因此从根本上说全身各个部位均是穴位,或者说全身广泛分布的结缔组织中穴位与非穴位只有“量”的不同而没有“质”的区别,而全身的结缔组织支架是经络的解剖学物质基础。这一结论初步解决了传统经络的解剖学定位问题,为揭示针灸疗法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力地推动着针灸经络研究从经验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过渡。
计毅,刘艳彬,郑利岩,张小卿[10](2007)在《经脉线组织结构研究及生物特性概况》文中研究说明从形态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旨在全面了解经络研究状况,拓宽研究思路。从神经、血管-神经、缝隙连接、结缔组织几方面探讨经脉线的存在方式;从温度、疏松结缔组织、生物压效应、相干态电磁场等方面归纳了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特性;从经脉线的离子浓度、二氧化碳呼出量、细胞外基质、酶学等方面归纳了经络的生物化学特性。虽未揭示经脉线的实质,但反映出当前探讨和研究的多学科性及其发展趋势。
二、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与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与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络结构的可视化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一 前言 |
1 经络客观显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2 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
3 经络实质与蛋白质的相关性探讨 |
二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B)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四 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2)针刺左侧曲泽穴对脑梗死患者心律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针灸 |
1.1 经络 |
1.2 腧穴 |
1.3 刺灸方法 |
1.4 针灸治疗 |
2 传统中医学和西医学认识上的差异 |
3 心率变异性 |
3.1 HRV的简介 |
3.2 HRV的理论基础 |
3.3 HRV分析方法及观测指标 |
实验研究 |
1 实验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实验准备 |
2.1 实验器材 |
2.2 实验环境 |
2.3 实验时间 |
3 实验方法 |
3.1 定位取穴 |
3.2 针刺方法和检测方法 |
3.3 数据记录和采集 |
3.4 观测指标 |
3.5 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针刺左侧曲泽穴不同时间段时域分析的各个指标变化 |
4.2 针刺左侧曲泽穴不同时间段频域分析的各个指标变化 |
讨论 |
1 心与脑的联系 |
1.1 传统医学对心脑联系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心脑联系的认识 |
2 针刺选穴—曲泽穴 |
2.1 穴名与穴性 |
2.2 针刺曲泽穴的作用机制 |
2.3 功效与应用 |
3 脑梗死与心率变异性 |
3.1 脑梗死 |
3.2 脑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
4 针刺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4.1 针刺对正常人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4.2 针刺脑血管病患者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5 针刺左侧曲泽穴对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十四经络是真气运行时在体表的感觉路线 |
2 经脉是由血管、 淋巴管、 神经管三个组织共同组成 |
3 针灸中的循经感传现象分析 |
4 十四条经络在的皮肤上的感觉路线形成机制 |
5 结果 |
6 讨论 |
(4)经络实质假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经络存在的证明 |
1.1 循经感传现象 |
1.2 经络电学特性 |
1.3 经络光学特性 |
1.4 经络热学特性 |
1.5 经络声学特性 |
1.6 同位素的循经移动特性 |
2 经络实质假说 |
2.1 否定论 |
2.2 神经论 |
2.2.1 神经中枢扩散说 |
2.2.2 植物神经反射联动说 |
2.2.3 经络的中枢-外周说 |
2.3 体液论 |
2.4 能量论 |
2.5 筋膜论 |
3 展望 |
(5)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及相关脏器钙离子分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英汉对照 |
前言 |
第一部份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脉腧穴脏腑相关性研究 |
1 中医对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理论的认识 |
1.1 古典理论(帛书~内经) |
1.2 背俞穴之由来及经络学基础 |
1.3 背俞穴与标本、气街理论 |
1.4 背俞穴与疾病、主治的关系 |
1.5 肺俞穴之典籍记载 |
1.6 肝俞穴之典籍研究 |
2 西医对体表内脏相关之研究 |
2.1 起源 |
2.2 牵涉性痛 |
2.3 中医经络、脏腑与西医解剖器官的联系 |
3 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的现代研究 |
3.1 经脉腧穴脏腑相关之现代临床研究 |
3.2 经脉穴位脏腑相关之现代实验研究 |
4 肺俞穴与肺相关的现代研究 |
4.1 肺俞穴位解剖及针刺深度 |
4.2 肺俞穴与肺相关之现代实验研究 |
4.3 肺俞穴与肺相关之现代临床研究 |
5 小结 |
综述二 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的电学特性研究进展 |
1 经脉腧穴的电阻、电位、电流、伏安特性研究 |
1.1 经穴导电基本原理 |
1.2 经脉腧穴低电阻、高电位、高电流特性的基础研究 |
1.3 经脉腧穴低电阻、高电流特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
1.4 经脉腧穴电学特性的临床应用研究 |
1.5 经脉腧穴的伏安特性 |
2 经脉腧穴的良导络特性及与脏腑相关特性研究 |
2.1 良导的物质基础 |
2.2 经穴的低阻良导特性 |
2.3 良导络测量原理 |
2.4 良导络诊断常用穴位 |
2.5 良导络与疾病及其治疗 |
2.6 良导络的意义 |
3 小结 |
综述三 离子与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的研究进展 |
1 钙离子(CA~(2+)) |
1.1 经穴钙离子浓度特异性研究 |
1.2 针刺对腧穴处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1.3 脏腑病变时相应外周经脉线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动态监测 |
1.4 改变经脉线及穴位处的钙离子浓度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
1.5 阻断穴位或经脉线的电压门控性钙离子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
1.6 拮抗经穴处钙调素对经穴功能活动的影响 |
2 钠离子(NA~+)、钾离子(K~+) |
2.1 经穴处K~+、NA~+浓度的特异性 |
2.2 针刺不同经脉对足三里穴K~+、NA~+的动态影响 |
2.3 针灸治疗与K~+、NA~+的关系 |
3 氢离子(H~+) |
4 其他离子 |
5 疾病及其针刺治疗中相关离子的变化 |
5.1 脑缺血 |
5.2 心肌缺血 |
5.3 胃病 |
6 经脉实质之离子学说 |
6.1 经脉实质与离子—电能相关 |
6.2 经脉实质与离子—组织结构相关 |
7 小结 |
第二部份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相关穴位电流的变化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1. 肺俞穴区电流检测 |
2. 肝俞穴区电流检测 |
3. 脾俞穴区电流检测 |
4. 肾俞穴区电流检测 |
5. 心俞穴区电流检测 |
6. 太渊穴区电流检测 |
7. 太冲穴区电流检测 |
8. 同时点各穴电流比较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实验二 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相关脏器及血清CA~(2+)分布的影响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三 艾灸肺俞、肝俞穴对大鼠体温的变化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份 结语 |
1 论文总结 |
1.1 五脏背俞穴及原穴电流变化 |
1.2 艾灸肺俞、肝俞穴及LPS作用下五脏及血清钙离子含量变化 |
1.3 艾灸肺俞、肝俞穴及LPS作用下体温变化情况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集合理论的经络实质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数学符号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经络实质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 经络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存在问题 |
1.2 经络研究的四项学说及存在问题 |
1.3 经络研究的三种观点及存在问题 |
1.4 经络研究的其他方法及存在问题 |
1.5 本文对经络研究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改进意见 |
第二部分 针刺临床研究及存在问题 |
2.1 针刺治疗疾病谱 |
2.2 针刺临床机理的研究 |
第三部分 集合论及其证明 |
3.1 集合论 |
3.2 基于集合理论的经络实质问题探讨 |
3.3 基于集合论的腑脏、形体、官窍实质问题探讨 |
3.4 关于十二经脉和三焦 |
第四部分 《黄帝内经》有关记载与论证所得的经络实质 |
第五部分 系统论及其应用 |
5.1 系统论 |
5.2 系统论在经络实质研究中的应用 |
5.3 系统论在脏腑学说研究中的运用 |
第六部分 所得经络实质对针刺临床治疗的阐述 |
第七部分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经络研究的进展与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经络研究的进程 |
2.1 “经络现象”的初探 |
2.2 从穴位的结构和功能的新认识探讨经络 |
2.2.1 筋膜学说 |
2.2.2 MC MC是人体疏松结缔组织内的一种常见细胞。 |
2.2.3 胶原纤维 |
2.3 经脉传播信息特征与脏腑间的双向联系 |
2.3.1 同位素循“经”迁移现象 |
2.3.2 循经高温线 |
2.3.3 经脉脏腑相对特异联系和功能整体性 |
2.3.4 络病学说 |
2.4 循经感传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2.5 应用基因技术探索体表—内脏相关 |
3 经络研究之若干动向 |
4 小 结 |
(9)人体四肢经穴筋膜基础的医学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医学超声影像学研究 |
1.1 仪器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16层螺旋CT医学影像学研究 |
2.1 仪器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3.0T MRI医学影像学研究及三维重建 |
3.1 仪器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文献综述 |
附录:筋膜学简介 |
英文缩略词表 |
成果 |
致谢 |
(10)经脉线组织结构研究及生物特性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学研究 |
1.1 神经说 |
1.2 血管-神经说 |
1.3 缝隙连接说 |
1.4 结缔组织说 |
2 生物物理学研究 |
3 生物化学研究 |
3.1 经脉线的离子浓度观点 |
3.2 二氧化碳呼出量的研究 |
3.3 乙酰胆碱酯酶 (AchE) 循经活性传变说 |
3.4 P物质和组胺的观点 |
3.5 细胞外基质的观点 |
3.6 酶学研究 |
4 其他方面研究 |
四、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与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宋晓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0)
- [2]针刺左侧曲泽穴对脑梗死患者心律变异性的影响[D]. 王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3]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研究[J]. 程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23)
- [4]经络实质假说的研究进展[J]. 欧阳静,程如,张晓苏. 江苏中医药, 2014(10)
- [5]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及相关脏器钙离子分布的影响研究[D]. 汪家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6]基于集合理论的经络实质问题探讨[D]. 薛绯霞. 暨南大学, 2009(09)
- [7]经络研究的进展与动向[J]. 陈麓,金蕾,陈槐卿.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06)
- [8]基于神经、细胞、微循环的经络探析[J]. 李东,王迪生. 中医研究, 2008(08)
- [9]人体四肢经穴筋膜基础的医学影像学研究[D]. 王军. 南方医科大学, 2008(06)
- [10]经脉线组织结构研究及生物特性概况[J]. 计毅,刘艳彬,郑利岩,张小卿. 中国针灸,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