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沉积物对磷的负吸附研究

湖泊沉积物对磷的负吸附研究

一、湖泊沉积物对磷酸盐的负吸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汤宁[1](2020)在《污水厂尾水受纳河段沉积物磷吸收特征及释放风险评估 ——以合肥板桥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加,污水厂尾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但因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尾水中氮、磷污染负荷往往依旧较高,从而影响了受纳水体水质和水生态系统健康。本文以合肥市板桥河的蔡田铺污水厂尾水排放口上、下游长约2.5km的河段为对象,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按每两个月采样一次的频率采集表层沉积物及其上覆水样,通过对排放口上方对照点(CP)和下方3个采样点(依次为SP1、SP2和SP3)沉积物的磷形态、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及生物非生物磷吸收潜力的对比分析,解析污水厂尾水排放对受纳河段磷滞留的影响,评估外源碳添加对磷平衡浓度及释放风险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排放口上、下游总磷(TP)浓度均值分别为0.161mg·L-1和0.237 mg·L-1,SRP均值分别为0.097 mg·L-1和0.137 mg·L-1;尾水及河道中4个点位TP和SRP浓度大小排序为:尾水>SP1>SP2>SP3>CP;板桥河水质基本呈弱碱性,4个采样点位水质均为劣Ⅴ类黑臭水体。(2)排放口上、下游沉积物总磷均值分别为795.10mg·kg-1和848.32 mg·kg-1,生物有效性磷均值分别为148.72mg·kg-1和175.07 mg·kg-1;4个点位总磷污染均值为1.988,属于重度污染,而总氮污染均值则为1.353,为轻度污染。(3)未加碳源时,沉积物生物非生物吸收潜力均值分别为0.417、2.950μg·(g·h)-1;外加碳源对生物吸收潜力影响较大,且以250 mg·L-1乙酸钠影响效果最为显着,该情形下磷的生物吸收潜力均值1.247μg·(g·h)-1,各采样点均表现非生物吸收潜力高于生物吸收潜力,非生物吸收贡献率高于生物吸收贡献率。(4)采样点SP1沉积物磷的生物非生物吸收潜力在各采样时间均较其他采样点位偏高,表现出水体污染越严重底质磷吸收潜力越大的现象;差异性分析表明,在添加不同浓度外源碳情形下生物吸收潜力差异性明显,其他情形指标间的差异程度表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5)4个采样点位EPC0值大小排序为:SP1>SP2>SP3>CP,说明尾水排入提高了河流EPC0值,使沉积物磷释放风险增加;外源碳的添加可以明显降低沉积物EPC0值,特别是紧邻排放口的SP1下降最为显着。

李松贵[2](2019)在《城市小型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的吸附释放特性及覆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孔目湖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某高校边的城市小型浅水湖泊,受校园及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动植物残骸和雨水径流等共同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相对严重。本文以孔目湖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孔目湖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沉积物不同赋存形态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探究沉积物磷的吸附释放特性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沉积物磷吸附释放行为的影响,同时对比高岭土、沸石、方解石三种覆盖材料对沉积物磷释放的抑制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方解石覆盖控制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孔目湖沉积物中TP含量为2338.63-2954.98 mg/kg,其主要形态为Fe-P;各采样点TP的含量的高低排序为:L8>L2>L1>L5>L7>L3>L4>L6>L9;沉积物的各形态磷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为:Fe-P>De-P>Ca-P>OP>Al-P>Oc-P>Ex-P。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的水平分布特征表明,同一监测点不同形态磷Fe-P、De-P、Ca-P及OP的含量变化呈现相同变化规律,其含量大小均为Fe-P>De-P>Ca-P>OP;不同监测点同一形态磷的含量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性。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的垂直分布特征表明,沉积物磷呈现的表层富集现象揭示了内源污染较严重,其一方面受人工干扰的影响较大,其主要因素为大量外源磷的输入;另一方面可能与沉积物的特性也有关。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沉积物中的TP含量与Fe-P含量间呈显着正相关,表明沉积物中TP的富集主要来自于Fe-P含量的增长。(2)孔目湖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动力学吸附特征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主要发生在0-3 h内,快吸附过程发生在0-1 h内,1-3 h内为慢吸附阶段。低浓度条件下,3个采样点均存在解吸行为,随着磷浓度的增加逐渐进入吸附阶段;高浓度条件下,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特征符合Langmuir模型,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Qmax)变幅为555.56-625.00 mg/kg。孔目湖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EPC0)的变幅为0.129-0.177 mg/L,其小于上覆水中磷酸盐的含量,表现为磷“汇”,可以初步判定孔目湖沉积物在短期时间内向上覆水释放风险较小,对上覆水水体磷起到缓冲效果。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作用明显;而在碱性条件下,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作用不明显,且上覆水pH值越大,吸附量越小。(3)孔目湖沉积物磷的释放量随着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第7天释放量达到最大值,沉积物磷释放的最大浓度为0.380 mg/L。上覆水pH值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特征明显,碱性环境条件下沉积物磷的释放量较大,酸性或中性环境条件下沉积物磷的释放量较小。上覆水温度对沉积物磷的释放影响很大,且温度越高,上覆水TP含量越大,沉积物磷的释放量越大,而低温条件下沉积物磷的释放反而得到抑制,上覆水TP含量最低,沉积物磷的释放量也是最小的。上覆水扰动对于浅水湖泊来说,是影响沉积物磷释放的一个重要物理因素。随着扰动强度的增加,上覆水TP含量也不断上升。但持续的扰动不能导致沉积物磷的不断释放,沉积物再悬浮颗粒物可以吸附上覆水中的磷,并产生絮凝沉淀作用进入沉积物中,随着扰动时间的增加,扰动所导致的沉积物磷释放的作用有所减弱。(4)通过室内模拟覆盖实验,三种覆盖材料对覆盖沉积物磷释放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方解石>高岭土>沸石>空白组,其中覆盖沉积物磷释放的覆盖效果最好的是方解石组,第17天后上覆水TP含量为0.136 mg/L,抑制率为77.67%。方解石覆盖层材料用于孔目湖覆盖沉积物磷释放的最佳粒径为500目,第17天后上覆水TP含量为0.021 mg/L,抑制率为64.91%。方解石覆盖材料用于孔目湖覆盖沉积物磷释放的最佳厚度为3-5 cm,第17天后上覆水TP含量分别为0.136 mg/L、0.030 mg/L,抑制率分别为77.67%、95.02%。上覆水温度越高,方解石覆盖沉积物磷释放量越小,对沉积物磷释放的控制效果越好。第17天后上覆水水温为5℃、25℃、35℃条件下的方解石覆盖层的沉积物-上覆水水体中TP含量分别为0.017mg/L、0.051 mg/L、0.019 mg/L,相对应抑制率分别为97.15%、91.60%、96.97%。上覆水扰动强度越大,方解石覆盖沉积物磷释放量越大,且方解石覆盖沉积物磷释放的抑制率也相应降低。上覆水扰动强度50 r/min、150r/min、250 r/min条件下,抑制率分别为74.30%、72.63%、69.24%,说明上覆水扰动对方解石覆盖沉积物磷释放有一定的影响,但在短期内可以抑制内源磷的释放。

李铭敏[3](2019)在《江西省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文中认为江西省拥有中小型湖泊数量较多,随着江西省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小湖泊与大型湖泊一样接纳了大量来自工业、农业及生活生产排放的磷营养盐等营养物质,导致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部分湖泊水体状况呈现富营养化初级阶段湖泊底泥沉积物不同磷赋存形态及其含量对水体营养状况影响不同,研究不同营养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含量及其沉积物的磷吸附特征,以及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解释内源性磷对于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本文选取江西省内长江干流水系、修河水系、环鄱阳湖水系总共18个湖泊(军山湖、朱湖、金溪湖、外青岚湖、杨坊湖、内青岚湖、大沙湖、赤湖、赛城湖、新妙湖、牛鸭湖、八里湖、南北湖、太泊湖、大湖、芳湖、瑶岗湖、瑶湖)作为研究对象,将18个调查湖泊水体中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项指标作为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指标,将18个湖泊分为中营养型和轻度富营养型两类湖泊,通过研究两类湖泊以及中小型湖泊底泥沉积物不同磷赋存形态与水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沉积物中的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同时研究湖泊沉积物磷吸附参数对水体营养之间的影响,以及吸附参数Qmax、NAP、EPC0和m与水体中TP0、DP之间的关系;进而筛选出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和吸附参数等最佳参数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最佳参数指标的主成分,继而研究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与这18个湖泊的水体营养状况的关系,尝试提出水体营养状况受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影响的综合指标,即沉积物的综合因子。通过上述研究内容得到以下结论:1、湖泊营养类型分类结果。根据综合营养指数(TLI)方法将18个湖泊水体中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项指标作为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指标,分为中营养型与轻度富营养型两类湖泊为:中营养型湖泊有军山湖、珠湖、金溪湖、外青岚湖、杨坊湖、内青岚湖、大沙湖、赤湖、赛城湖、新妙湖、牛鸭湖11个湖泊;轻度富营养型湖泊有瑶湖、八里湖、南北湖、太泊湖、大湖、芳湖、瑶岗湖7个湖泊。2、不同营养类型湖泊底泥的磷赋存形态及其差异性。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中不同磷赋存形态含量分别为TP(601.14mg/Kg)、IP(451.33mg/Kg)、Fe/Al-P(325.92mg/Kg)、Ca-P(167.67mg/Kg)、OP(124.06mg/Kg),轻度富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中不同磷赋存形态含量分别为TP(711.77 mg/Kg)、IP(518.49mg/Kg)、Fe/Al-P(398.71mg/Kg)、Ca-P(194.41mg/Kg)、OP(190.44mg/Kg);两类湖泊磷形态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均为TP>IP>Fe/Al-P>Ca-P>OP,且平均含量均为中营养型小于轻度富营养型。IP、Fe/Al-P、Ca-P、OP占TP含量的平均重量比:中营养型依次为75.1%、55.3%、27.9%、20.6%;轻度富营养型依次为72.8%、60.4%、27.3%、26.8%。两类湖泊磷形态的主要来源是IP,以OP为辅,而IP中主要以Fe/Al-P为主;在两类湖泊中,TP-IP和TP-Fe/Al-P均在α=0.05显着相关。中营养型中IP-Fe/Al-P在α=0.1相关,轻度富营型中IP-Fe/Al-P在α=0.05显着相关。中营养型湖泊OP来源具有差异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得出,中营养湖泊第一类影响因子为Fe/Al-P和OP,第二类影响因子为IP和Ca-P,轻度富营养湖泊中影响因子为Fe/Al-P、OP和Ca-P;中营养型湖泊沉积物磷赋存特征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不稳态磷或生物可利用磷决定,而轻度富营养型湖泊由是总磷决定。沉积物磷形态来源的差异性由湖泊外源磷的输入和湖泊内部浮游动植物死亡产生的沉积磷所决定;两类湖泊底泥沉积物磷形态特征的差异性主要取决于Fe/Al-P,而来源的差异性主要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影响。3、中小型湖泊底泥的磷赋存形态及其差异性。江西省中小型湖泊底泥沉积物中不同磷赋存形态的平均大小为总磷(TP)>无机磷(IP)>铁铝磷(Fe/Al-P)>钙磷(Ca-P)>有机磷(OP)。沉积物中IP所占比例最大,占TP的73.94%,Fe/Al-P为54.50%,Ca-P为27.54%,OP为23%。TP的增加主要来自于IP,其次来自于OP;IP中以Fe/Al-P为主。江西省中小型湖泊中的城镇湖泊,受到人类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较严重。中小型湖泊底泥沉积物中Fe/Al-P是IP的主要赋存形态,向上覆水体释放的可能潜力较大,需引起注意。Ca-P含量较高的开阔式湖泊,主要受到长江、鄱阳湖、修河的影响,流水携带部分泥沙进入水体。江西省中小型湖泊底泥沉积物TP与IP显着性相关且TP与Fe/Al-P显着性相关,沉积物TP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磷的潜在释放量;IP与OP的并没有显着相关性,二者的含量相对独立;Ca-P与Fe/Al-P相关性不显着,表明两者来源不同。江西省中小型湖泊的第一主成分为IP、Fe/Al-P、OP,第二主成分为IP、Ca-P。TP的分布受IP、Fe/Al-P、OP的影响;TP、IP、Fe/Al-P、Ca-P、OP的含量及分布受OM的影响。4、湖泊沉积物磷吸附的特征。中营养型湖泊与轻度富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主要在前12h内完成,在此之后逐渐达到吸附平衡;描述沉积物磷吸附动力学过程最佳模型为修正的Elovich模型。低初始浓度条件下,中营养型湖泊与轻度富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的磷等温吸附线符合Linear模型;高初始浓度条件下,中营养型湖泊与轻度富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跟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相拟合,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为669.83833.22mg/kg,轻度富营养型湖泊为718.03856.82mg/kg;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效率m为112.01216.07L/kg,轻度富营养型湖泊为124.31148.91L/kg。两类湖泊底泥沉积物的NAP分别为15.2725.18mg/Kg、22.2530.84mg/Kg。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的EPC0为0.07mg/L0.23mg/L;轻度富营养型EPC0则为0.16mg/L0.26mg/L;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的Qmax、NAP、EPC0小于轻度富营养型湖泊沉积物的Qmax、NAP、EPC0;吸附效率m相反;两类湖泊底泥沉积物对外界均存在解吸行为;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的Qmax、NAP、EPC0与TP、IP、Fe/Al-P与OP含量相关性较好;而轻度富营养型底泥沉积物Qmax、NAP、EPC0与IP、Fe/Al-P含量相关性较好;Qmax、NAP和EPC0与沉积物污染程度有关。5、湖泊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及磷吸附特征与水体营养状况的关系。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中TP含量与上覆水体中TP0、D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Chla大致呈正相关;Fe/Al-P含量与上覆水体中Chl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IP、Ca-P、OP与上覆水体中TP0、DP和Chla相关性较弱;说明Fe/Al-P含量对中营养型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影响较大;轻度富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中TP、IP、Fe/Al-P和OP与水体中TP0、DP、Chla均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这四种形态磷对上覆水体中的磷含量均具有重要的贡献;Ca-P因其性质稳定,在中营养型湖泊与轻度富营养型湖泊中,均与上覆水体中TP0、DP、Chla含量没有相关性;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沉积物总磷(TP)、铁铝结合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有机磷(OP)、无机磷(IP)含量与各湖水体营养水平基本一致;NAP和EPC0与DP均呈正相关关系,Qmax与Chla呈正相关关系,表明NAP、EPC0和Qmax与江西省中小型湖泊底泥沉积物水体营养状况联系密切;沉积物综合因子为TP、IP、Fe/Al-P、NAP和EPC0。

鲍琴[4](2019)在《巢湖十五里河沉积物磷吸收潜力及对外源碳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五里河贯穿合肥市西南城区与郊区,是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的汇集、传输和净化场所;并且该河流氮、磷等营养负荷数量较大,沉积物氮、磷可能会通过水-沉积物界面交换作用进入上覆水,使该河流污染情况更加严重以致影响巢湖西半湖水质,因此该河流兼具“源”与“汇”的特征。本文从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以十五里河干流的城乡梯度方向,按照每两个月采样1次的频率,采集5个点位的表层沉积物及对应的上覆水样,开展河流水质评价和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分析;利用实验室培养法,测算沉积物磷的生物与非生物吸收潜力,分析沉积物磷吸收对3种不同外源碳(乙酸钠、葡萄糖、乙酸钠和葡萄糖混合液)的响应水平;解析沉积物磷平衡浓度,并通过定量分析外源碳(乙酸钠)对磷平衡浓度的影响,评估外源碳添加导致的沉积物磷释放风险水平变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十五里河水体处于弱氧化性状态,并且基本呈现弱碱性;上覆水中总磷均值含量为1.05mg·L-1,SRP均值含量为0.61mg·L-1,且两者都沿城乡梯度方向先增加,在SP3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降低;5个采样点的水体黑臭程度评价均不达标,且都是劣V类黑臭水平。(2)十五里河沉积物TP均值含量为1091.61mg·kg-1,并且各点位总磷污染评价基本都为重度污染状况,污染指数均值高达2.599,比该沉积物TN的污染状况更严重;IP含量占总磷的48%96%,Ca-P在无机磷中的占比最高(均值为42%);除TP与IP、Ex-P与pH之间极显着正相关外,其余大部分理化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显着。(3)十五里河沉积物SPUlive存在时空差异性,且表现为SPUkill高于SPUbiotic,生物与非生物贡献率均值分别为15.45%、84.55%;未添加碳源时,生物吸收潜力沿城乡梯度方向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均值为0.536μg×(g×h)-1,而非生物吸收潜力在SP1SP4相差较小,但显着高于SP5,均值3.380μg×(g×h)-1;5个采样点大体都在2017年7月和9月SPUbiotic最高,而非生物吸收潜力在2017年11月达到最高值,说明温度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影响有差别;添加外源碳后,不仅SPUbiotic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生物因素在沉积物磷吸收中的贡献率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且两者均表现为添加乙酸钠效果最显着,添加葡萄糖效果次之,混合碳源的效果相对较弱,分别增加了19%、12%、6%。(4)未添加碳源时,十五里河沉积物的EPC0值的范围为0.0080.570mg·L-1,均值为0.356mg·L-1;外源碳降低了EPC0值(下降约29%),也改变了各采样点EPC0值大小排序;上覆水SRP浓度高于EPC0值所占比例为66.7%,而且磷吸附解吸平衡饱和度EPCsat<-20%所占比例约60.0%,表明十五里河沉积物以磷吸附占优势,即沉积物总体上处于磷“汇”状态;外源碳的输入使得EPCsat<-20%所占比增加了13.3%,降低了沉积物磷释放风险水平。

程段莹[5](2018)在《会仙喀斯特湿地睦洞湖沉积物-植物-水系统磷素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我国桂林市会仙岩溶湿地睦洞湖为研究区,采集华克拉莎(Cladium chinense)、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水龙(Jussiaea repens)三种典型湿地植物、其根系沉积物和上覆水体样品。应用七步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进行分级提取,研究湿地植物C、N、P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湿地沉积物磷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子,并研究它们与湿地沉积物磷的界面过程的关系,分析沉积物物理化学因子与磷形态分布及转化的关系,深入了解湿地磷素分布及沉积物对磷吸附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睦洞湖上覆水体pH呈现中性偏弱碱性,变化范围在7.307.60之间;TP含量在0.080.19 mg·L-1之间,夏季和冬季TP含量较高,秋季含量较低。三种优势植物华克拉莎、芦苇和水龙的TOC、TN和TP含量分别为28.78%53.00%,0.82%2.67%和0.08%0.39%,并表现为植物间TOC、TN和TP含量差异极显着,季节间TOC和TP含量差异显着;植物间C/N、C/P、N/P值差异极显着,季节间只有N/P差异显着。2、睦洞湖沉积物总磷含量范围为453.451256.87 mg·kg-1,在植物间和季节间无显着性差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表现为自生钙结合态磷(ACa-P)>有机磷(Or-P)>铁结合态磷(Fe-P)>碎屑态磷(De-P)>可交换态磷(Ex-P)>铝结合态磷(Al-P)>闭蓄态磷(Oc-P)。垂直方向上,TP、Ex-P、Fe-P和De-P含量表现为沉积物表层(05cm)高于底层(520 cm)。沉积物生物有效态磷含量为81.2295.0 mg·kg-1,约占沉积物TP含量的13.3%31.2%。相关分析显示,TP与有机质(OM)、Ex-P、Fe-P、De-P、Or-P极显着正相关,说明TP含量在一定程度反映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能力,对TP含量的有效控制可降低湿地沉积物磷释放风险。3、磷酸盐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沉积物-水界面磷的吸附释放过程包括快速吸附(01 h),缓慢吸附(124 h)和平衡(2472 h),植被类型的差异没有明显影响这一趋势。改进的Langmuir模型拟合等温吸附过程表明,睦洞湖沉积物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Qmax)在381.9522.7 mg·kg-1之间,本底吸附态磷(NAP)在4.6767.1 mg·kg-1间,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范围为0.0090.107 mg·L-1。研究区沉积物的Qmax、NAP和EPC0受Eh、TIP、Or-P含量的影响,NAP、EPC0也受pH影响。

廖春玲[6](2017)在《瑶湖不同粒级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及其吸附特征与水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瑶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调查和污染源特征的研究工作基础之上,通过研究不同粒级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及其氮磷吸附热力学行为,进一步考察不同粒级沉积物中主要的氮磷赋存形态和不同粒级沉积物氮磷吸附参数与水体中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基础之上,筛选出沉积物的粒级、氮磷赋存形态和吸附特征参数等最优参数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这些最优参数指标的主成分,进一步研究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综合影响,并试探提出水体营养状况受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影响的综合性指示指标。这为深入研究瑶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循环机理和湖泊富营养化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其研究方法在学术上和实践中具有较大的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沉积物中粒级分布的质量分数为粗砂<细砂<粉砂粘粒,主要以粉砂粘粒为主,其平均质量分数为73.87%,且沉积物中细砂和粉砂粘粒粒级在湖区中的分布具有较大差异性;2.不同点位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的TN、总可转化态氮、IEF-N、WAEF-N、SAEF-N和SOEF-N的含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各形态可转化态氮含量大小顺序为SOEF-N>IEF-N>SAEF-N>WAEF-N;相同点位不同粒级中不同氮赋存形态的含量为细砂>粗砂>粉砂粘粒;不同点位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的氮赋存形态相对比值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相同点位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的氮赋存形态相对比值为粗砂<细砂<粉砂粘粒;沉积物中粒级越小,其对沉积物氮赋存形态总含量的贡献率越大。3.不同点位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的TP、Fe/Al-P和OP三者的含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磷赋存形态含量Fe/Al-P>OP;相同点位不同粒级中三者的含量为细砂>粗砂>粉砂粘粒;不同点位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的磷赋存形态相对比值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相同点位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的磷赋存形态相对比值为粗砂<细砂<粉砂粘粒;沉积物中粒级越小,其对沉积物磷赋存形态总含量的贡献率越大。4.不同点位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速率、吸附效率以及最大吸附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其大小顺序均为细砂>粗砂>粉砂粘粒;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主要发生在02h之内,修正的Elovich模型为描述沉积物氨氮吸附动力学过程最优模型;低初始浓度条件下不同粒级沉积物氨氮等温吸附线符合Henry模型,高初始浓度条件下不同粒级沉积物氨氮等温吸附线跟Langmuir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不同粒级沉积物氨氮吸附-解吸平衡浓度为0.23mg/L0.67mg/L,氨氮最大吸附量为1227.12mg/kg1372.98mg/kg;ENC0与NAN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沉积物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取决于沉积物对氨氮的本底态吸附量;氨氮最大吸附量、氨氮吸附-解吸平衡浓度、本底态吸附氨氮量和氨氮吸附效率均与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粒级组成、TN和TP含量密切相关。5.不同点位不同粒级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速率、吸附效率以及最大吸附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其大小顺序均为细砂>粗砂>粉砂粘粒;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主要在010h之内,修正的Elovich模型为描述沉积物磷吸附动力学过程最优模型;低初始浓度条件下不同粒级沉积物磷等温吸附线符合Linear模型,高初始浓度条件下不同粒级沉积物磷等温吸附线跟Langmuir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不同粒级沉积物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为0.16mg/L0.30mg/L,磷最大吸附量为572.19mg/kg705.20mg/kg;EPC0与NAP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磷最大吸附量、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和本底态吸附磷量均与沉积物中粒级组成、TN、TP、和OP含量密切相关。6.不同粒级沉积物中TN、IEF-N和SOEF-N与水体总氮、氨氮均呈正相关关系,与叶绿素a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粒级沉积物中TP、Fe/Al-P和OP与水体总磷、溶解性磷酸盐和叶绿素a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粒级沉积物中NAN、ENC0和氨氮最大吸附量与水体氨氮、叶绿素a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粒级沉积物中NAP和EPC0与水体溶解性磷酸盐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磷最大吸附量与叶绿素a呈正相关关系。沉积物综合因子为总氮、铁铝磷、强氧化剂可提取态氮、氨氮吸附效率和总磷。

邵学新,梁威,王蒙,吴明,叶小齐,蒋科毅[7](2014)在《杭州湾典型潮滩湿地植物带沉积物磷吸附特征》文中指出利用磷酸盐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杭州湾潮滩湿地沉积物磷素吸附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及其沉积物理化性质对磷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物磷的吸附与释放过程均包括快速吸附(01 h)、慢速吸附(116 h)和平衡(1672 h)3个阶段,不同植物没有明显影响这一趋势。改进的Langmuir模型拟合表明,沉积物最大吸附容量(Qmax)在154.5436.2 mg/kg间,生长植物的沉积物Qmax明显高于光滩沉积物。沉积物自带可解吸磷(NAP)较少,在1.8534.777 mg/kg间,NAP在不同类型沉积物的分布趋势与Qmax值相似。4种植被类型沉积物EPC0值低于潮汐水体中磷酸盐浓度,扮演着"汇"的角色,EPC0在不同沉积物间差异较小。相关性分析显示,杭州湾潮滩沉积物Qmax和NAP受有机质、颗粒组成和总无机磷含量影响,其中Qmax还受电导率影响,而研究区EPC0与沉积物理化性质不存在显着相关性。植物可以通过影响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参数,从而影响磷的吸附过程。

安文超,张书武,李小明[8](2012)在《南阳湖和微山湖表层沉积物磷负荷及吸附、释放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南阳湖和微山湖表层沉积物磷负荷的研究结果表明,南阳湖和微山湖的Qmax分别为112.76mg/kg和93.91mg/kg,在48h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基本都达到了平衡。对磷吸附特性以及释放过程中磷形态转换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发现,TQmax为NAP和Qmax之和,在吸附过程中,m不仅体现的是对外来磷的吸附效率,还应当包含对本身释放磷的再吸附的效率。两个湖泊沉积物磷释放过程中存在着磷形态不同程度的转化,其中NH4Cl-P、BD-P和HCl-P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减少,表现为释放,而NaOH-P的含量却有所增加,但NaOH-P增加的量要小于NH4Cl-P、BD-P和HCl-P减少的量。除了以上四种无机磷之间的相互转化之外,还存在着其它形态磷的转化关系。

杨文澜,蒋功成,王兆群,张书海,黄辉[9](2012)在《洪泽湖不同湖区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洪泽湖9个湖区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和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并分析了沉积物理化性质与磷吸附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磷浓度条件下(0~1mg/L),沉积物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为50.67~85.17mg/kg,沉积物在磷酸盐初始质量浓度较低时都存在负吸附(释放)现象。各湖区沉积物的吸附/解吸平衡磷浓度(EPC0)范围为0.06~0.11mg/L,均小于其上覆水中磷的含量,沉积物对其上覆水中的磷表现为吸附作用。沉积物最大磷吸附量(Qmax)、本底吸附态磷量(NAP)和总最大吸附磷量(TQmax)与沉积物中活性铁和活性铝的含量显着正相关,与沉积物中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和有机质的含量相关性不显着。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与沉积物各理化参数之间没有表现出显着相关性。

江敏,刘金金,胡文婷,吴昊,邢斌,卢柳,任治安[10](2012)在《滴水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在滴水湖湖底典型区域采集表层沉积物,研究其对上覆水中磷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滴水湖5个采样点沉积物对上覆水中磷的"快吸附"过程发生在0~4 h内,吸附速率达3.08~5.65 mg/(kg.min)",慢吸附"发生在4~24 h内,速率为0.54~1.34 mg/(kg.min),24 h后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抛物线扩散方程Ct=C0-kt1/2可很好地拟合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当上覆水磷浓度低于0.18~0.20 mg/L时,各采样点处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很低或呈负吸附状态,之后磷吸附量随初始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湖心处本底吸附态磷(NAP)较高,为6.871 mg/kg;一号码头和南岛处沉积物的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较低,分别为0.18和0.22 mg/L,纳磷潜力较大;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比Freundlish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沉积物对上覆水高浓度磷的等温吸附过程。滴水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容量范围为322.58~1 250.00 mg/kg,其中南岛处沉积物吸附磷容量较大,对上覆水中高磷浓度的变化缓冲力较强,但同时也是重要的磷库,应密切关注该处磷含量的变化。

二、湖泊沉积物对磷酸盐的负吸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泊沉积物对磷酸盐的负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污水厂尾水受纳河段沉积物磷吸收特征及释放风险评估 ——以合肥板桥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沉积物磷形态研究进展
        1.2.2 沉积物磷吸收研究进展
        1.2.3 沉积物磷释放风险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测试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2.2.2 分析测试方法
第三章 污水厂尾水受纳河段水质特征及评价
    3.1 尾水受纳河段水质变化特征
        3.1.1 磷形态变化特征
        3.1.2 氮形态变化特征
        3.1.3 水质整体变化特征
        3.1.4 其它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3.2 河流水质污染评价
        3.2.1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3.2.2 水体黑臭程度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水厂尾水受纳河段沉积物磷形态及污染评价
    4.1 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及变化特征
        4.1.1 TP变化特征
        4.1.2 IP变化特征
        4.1.3 Ca-P变化特征
        4.1.4 生物有效性磷变化特征
    4.2 沉积物其它理化指标
    4.3 沉积物污染程度评价
        4.3.1 污染评价方法
        4.3.2 污染程度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尾水受纳河段沉积物磷吸收潜力及对外源碳的响应
    5.1 沉积物磷吸收潜力估算模型
        5.1.1 沉积物磷吸收的实验方案设计
        5.1.2 沉积物磷吸收潜力估算模式
    5.2 不同外源碳梯度下沉积物磷的非生物吸收潜力
        5.2.1 非生物吸收潜力的时空变化性
        5.2.2 差异性分析
    5.3 不同外源碳梯度下沉积物磷的生物吸收潜力
        5.3.1 生物吸收潜力的时空变化性
        5.3.2 差异性分析
    5.4 不同外源碳梯度下沉积物磷吸收的相对贡献分析
        5.4.1 总吸收潜力及其变化特征
        5.4.2 生物吸收贡献评估
        5.4.3 非生物吸收贡献评估
        5.4.4 外源碳的影响效应分析
    5.5 讨论
        5.5.1 尾水排放对沉积物磷的生物非生物吸收影响
        5.5.2 外源碳浓度梯度对沉积物磷的生物非生物吸收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水厂尾水受纳河段沉积物磷释放风险评估
    6.1 沉积物EPC_0变化特征
        6.1.1 计算模型
        6.1.2 空间尺度变化特征
        6.1.3 外源碳添加对EPC_0影响分析
    6.2 基于EPC_0的沉积物磷释放风险定性评估
        6.2.1 磷释放风险的空间变化性
        6.2.2 磷释放风险的时间变化性
        6.2.3 磷释放风险的外源碳响应
    6.3 沉积物磷释放风险定量评估
        6.3.1 磷释放风险估算模型
        6.3.2 磷释放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
    6.4 讨论
        6.4.1 尾水排放和外源碳对EPC_0变化的影响
        6.4.2 尾水排放对沉积物磷释放风险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城市小型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的吸附释放特性及覆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湖泊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的研究
        1.2.2 湖泊沉积物磷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2.3 湖泊沉积物磷的释放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2.4 湖泊沉积物磷的覆盖控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沉积物采样点布设
        2.1.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2.1.3 覆盖材料选择及预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实验及分布特征
        2.2.2 沉积物磷的吸附特性实验及影响因素
        2.2.3 沉积物磷的释放特性实验及影响因素
        2.2.4 沉积物磷的覆盖控制实验及影响因素
        2.2.5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
第三章 孔目湖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
    3.1 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水平分布
    3.2 表层沉积物各形态磷含量的百分比
    3.3 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垂直分布
    3.4 柱状沉积物各形态磷含量的百分比
    3.5 表层沉积物总磷及不同赋存形态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孔目湖沉积物磷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
    4.1 表层沉积物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4.2 表层沉积物低浓度磷的吸附等温特征
    4.3 表层沉积物高浓度磷的吸附等温特征
    4.4 上覆水pH值对沉积物磷吸附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孔目湖沉积物磷的释放特性及影响因素
    5.1 沉积物磷的释放动力学特征
    5.2 上覆水pH值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5.3 上覆水温度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5.4 上覆水扰动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孔目湖沉积物磷的覆盖控制及影响因素
    6.1 不同覆盖材料对沉积物磷的覆盖控制
    6.2 材料粒径对沉积物磷覆盖控制的影响
    6.3 覆盖厚度对沉积物磷覆盖控制的影响
    6.4 上覆水温度对沉积物磷覆盖控制的影响
    6.5 上覆水扰动对沉积物磷覆盖控制的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江西省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任务书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
        1.2.2 中小型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
        1.2.3 湖泊营养类型的研究
        1.2.4 湖泊沉积物中磷的研究
        1.2.5 湖泊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的研究
        1.2.6 湖泊沉积物磷赋存形态与水体营养状况的关系的研究
        1.2.7 湖泊沉积物磷吸附特征参数与水体营养状况的关系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湖泊营养类型分类
        1.3.2 湖泊沉积物磷赋存形态
        1.3.3 不同营养类型湖泊沉积物的磷赋存形态的差异性
        1.3.4 中小型湖泊沉积物的磷赋存形态的差异性
        1.3.5 湖泊沉积物磷吸附的特征
        1.3.6 湖泊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及磷吸附特征与水体营养状况的关系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测定
        2.1.1 采样布点
        2.1.2 样品采集及其预处理
        2.1.3 沉积物样品中分析指标的分析方法
        2.1.4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实验
    2.2 数据分析方法
        2.2.1 相关性分析
        2.2.2 主成分分析法
        2.2.3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模型
        2.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营养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其特征
    3.1 湖泊营养类型分类
    3.2 两类湖泊底泥沉积物中磷赋存状态
    3.3 两类湖泊底泥沉积物中磷赋存特征
    3.4 两类湖泊底泥沉积物中磷赋存特征的差异性
    3.5 小结
第四章 中小型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及其特征
    4.1 磷赋存形态含量特征
    4.2 磷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4.3 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特征的影响因素
        4.3.1 沉积物中TP和 IP、Fe/Al-P、Ca-P、OP的相关性分析
        4.3.2 底泥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相关性
        4.3.3 主成分
        4.3.4 沉积物中OM和磷赋存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营养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5.1 两类湖泊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5.1.1 两类湖泊湖泊底泥沉积物对吸附磷动力学特征
        5.1.2 两类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等温吸附
    5.2 两类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参数
    5.3 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与磷吸附行为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6.1 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6.2 轻度富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6.3 中小型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6.4 中小型湖泊底泥沉积物磷吸附特征参数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6.5 中小型湖泊沉积物的综合因子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巢湖十五里河沉积物磷吸收潜力及对外源碳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沉积物磷吸收研究进展
        1.2.2 沉积物磷吸附解吸特征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点的布设与样品的采集
        2.2.2 样品的分析测试
第三章 十五里河水质动态变化性及污染程度评价
    3.1 十五里河水质动态变化特征
        3.1.1 水体磷形态及其变化特征
        3.1.2 水体氮形态及其变化特征
        3.1.3 水体其他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3.2 十五里河水体黑臭程度评价
        3.2.1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3.2.2 黑臭程度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五里河沉积物磷形态及其变化特征
    4.1 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4.1.1 沉积物中TP变化特征
        4.1.2 沉积物中IP变化特征
        4.1.3 沉积物中Ca-P变化特征
        4.1.4 生物有效性磷变化特征
    4.2 沉积物其他理化性质
    4.3 沉积物污染程度评价
        4.3.1 污染评价方法
        4.3.2 污染程度评价
    4.4 指标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积物磷吸收潜力及对不同外源碳的响应
    5.1 沉积物磷吸收潜力计算模型
        5.1.1 培养前样本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5.1.2 培养后样本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5.1.3 沉积物磷吸收潜力的计算模型
    5.2 不同碳源情形下沉积物磷的生物吸收潜力分析
        5.2.1 空间尺度的生物吸收潜力分析
        5.2.2 时间尺度的生物吸收潜力分析
        5.2.3 不同外加碳源的生物吸收潜力分析
        5.2.4 差异性分析
    5.3 不同碳源情形下沉积物磷的非生物吸收潜力分析
        5.3.1 空间尺度的非生物吸收潜力分析
        5.3.2 时间尺度的非生物吸收潜力分析
        5.3.3 不同外源碳沉积物磷的非生物吸收潜力
        5.3.4 差异性分析
    5.4 不同碳源沉积物磷的相对贡献分析
        5.4.1 沉积物磷的总吸收潜力及其变化特征
        5.4.2 生物吸收贡献分析
        5.4.3 非生物吸收贡献分析
        5.4.4 外源碳影响效应评估
    5.5 讨论
        5.5.1 城乡梯度对生物/非生物吸收的影响
        5.5.2 时间变化对生物/非生物吸收的影响
        5.5.3 不同外源碳对生物/非生物吸收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沉积物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及对外源碳的响应
    6.1 EPC_0的变化特征
        6.1.1 EPC_0的计算模型
        6.1.2 空间尺度变化特征
        6.1.3 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6.1.4 外加碳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6.2 基于EPC_0的沉积物磷释放风险评估
        6.2.1 空间尺度的磷释放风险
        6.2.2 时间尺度的磷释放风险
        6.2.3 外加碳源的磷释放风险
    6.3 沉积物磷吸附解吸平衡饱和度
        6.3.1 概念
        6.3.2 空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6.3.3 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6.3.4 外加碳源的变化特征
    6.4 讨论
        6.4.1 外部因素对EPC_0变化的影响
        6.4.2 外源碳对EPC_0变化的影响
        6.4.3 外部因素对沉积物磷释放风险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会仙喀斯特湿地睦洞湖沉积物-植物-水系统磷素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植物对沉积物磷的截留作用
        1.2.2 湿地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
        1.2.3 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级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区概况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睦洞湖植物中碳氮磷含量的季节动态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和上覆水体样品采集
        2.2.2 样品处理及理化分析
        2.2.3 数理统计
    2.3 结果和分析
        2.3.1 采样点水环境特征
        2.3.2 植物碳氮磷含量季节变化特征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会仙湿地睦洞湖沉积物磷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子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沉积物样品采集
        3.2.2 样品理化分析
        3.2.3 磷形态分级方法
        3.2.4 数理统计
    3.3 结果和分析
        3.3.1 沉积物的理化特征
        3.3.2 沉积物磷素形态分布特征
        3.3.3 相关分析
    3.4 讨论
        3.4.1 沉积物理化性质对磷素形态分布的影响
        3.4.2 植被类型对磷素形态分布的影响
        3.4.3 沉积物中磷素的形态转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3.5 小结
第4章 会仙湿地睦洞湖沉积物磷的界面过程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4.2.2 磷酸盐吸附动力学实验
        4.2.3 磷酸盐等温吸附实验
    4.3 结果和分析
        4.3.1 沉积物磷素吸附动力学
        4.3.2 沉积物磷素等温吸附平衡过程
        4.3.3 沉积物磷吸附参数与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4.4 讨论
        4.4.1 沉积物磷素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4.4.2 与其他类型湿地沉积物磷素吸附特征的比较
        4.4.3 植物影响下沉积物性质对磷素吸附特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1.会仙湿地睦洞湖植物中碳、氮和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2.睦洞湖沉积物磷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子
        3.睦洞湖沉积物磷的界面过程研究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科研项目及所发表论文
致谢

(6)瑶湖不同粒级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及其吸附特征与水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湖泊沉积物粒级组成的研究
        1.2.2 湖泊不同粒级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的研究
        1.2.3 湖泊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氮磷的吸附特征的研究
        1.2.4 湖泊沉积物氮磷吸附特征参数与沉积物理化性质的研究
        1.2.5 湖泊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与水体营养状况的关系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瑶湖不同粒级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
        1.3.2 瑶湖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氮磷吸附的热力学特征
        1.3.3 不同粒级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标
第二章 研究区概括和研究方法
    2.1 概括
    2.2 研究方法
        2.2.1 采样布点
        2.2.2 样品采集及其预处理
        2.2.3 水样的分析指标以及分析方法
        2.2.4 沉积物样品中分析指标的分析方法
        2.2.5 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实验
        2.2.6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实验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聚类分析
        2.3.2 主成分分析法
        2.3.3 粒级的氮磷赋存形态相对比值
        2.3.4 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模型
        2.3.5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模型
        2.3.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氮磷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
    3.1 沉积物粒级组成的描述统计量
    3.2 聚类分析
    3.3 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氮赋存形态及其分布特征
        3.3.1 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总氮与总可转化态氮含量及其分布
        3.3.2 不同粒级沉积物中各形态可转化态氮的含量及其分布
        3.3.3 沉积物氮赋存形态的总含量在不同粒级颗粒中的分布
    3.4 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其分布特征
        3.4.1 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磷的赋存形态及其分布
        3.4.2 沉积物中粒级与其磷形态间的关系
        3.4.3 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总含量在不同粒级颗粒中的分布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氮磷的吸附特征
    4.1 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特征
        4.1.1 不同粒级沉积物吸附氨氮动力学特征
        4.1.2 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
        4.1.3 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等温吸附
        4.1.4 沉积物吸附氨氮特征参数与其理化性质的关系
    4.2 不同粒级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4.2.1 不同粒级沉积物吸附磷动力学特征
        4.2.2 不同粒级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
        4.2.3 不同粒级沉积物对磷的等温吸附
        4.2.4 沉积物吸附磷特征参数与其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粒级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5.1 不同粒级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5.2 不同粒级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5.3 不同粒级沉积物氮吸附特征参数与水体营养之间的关系
    5.4 不同粒级沉积物磷吸附特征参数与水体营养之间的关系
    5.5 沉积物的综合因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杭州湾典型潮滩湿地植物带沉积物磷吸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 磷酸盐吸附动力学实验
    1.4 磷酸盐等温吸附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沉积物磷素吸附动力学过程
    2.2 沉积物磷素等温吸附平衡过程
    2.3 沉积物磷吸附参数与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8)南阳湖和微山湖表层沉积物磷负荷及吸附、释放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试验与分析方法
        (1) 吸附动力学试验。
        (2) 吸附等温线试验。
        (3) 温度与pH值对磷吸附量的影响。
        (4) 磷释放过程形态变化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磷的吸附动力学
    2.2 沉积物等温吸附平衡过程
    2.3 温度与pH值对磷吸附量的影响
        2.3.1 温度的影响
        2.3.2 pH值的影响
    2.4 释放过程中的磷形态变化
3 结论

(9)洪泽湖不同湖区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采样点位布设和样品采集
    2.2 吸附实验方法
    2.3 分析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沉积物对磷的等温吸附
    3.2 沉积物本底吸附态磷
    3.3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析平衡
    3.4 沉积物理化性质与磷吸附参数的相关性
4 结论

(10)滴水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2 试验设计
        1.2.1 吸附动力学试验
        1.2.2 等温吸附试验
    1.3 数据处理
        1.3.1 吸附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1.3.2 等温吸附方程的拟合
2 结果与分析
    2.1 滴水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
    2.2 等温吸附曲线
        2.2.1 低磷浓度下磷的等温吸附
        2.2.2 高磷浓度条件下磷的等温吸附
3 讨论
    3.1 吸附动力学
    3.2 等温吸附
4 结论

四、湖泊沉积物对磷酸盐的负吸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污水厂尾水受纳河段沉积物磷吸收特征及释放风险评估 ——以合肥板桥河为例[D]. 汤宁.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城市小型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的吸附释放特性及覆盖控制研究[D]. 李松贵.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3]江西省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D]. 李铭敏.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9)
  • [4]巢湖十五里河沉积物磷吸收潜力及对外源碳的响应[D]. 鲍琴.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会仙喀斯特湿地睦洞湖沉积物-植物-水系统磷素分布特征研究[D]. 程段莹.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6]瑶湖不同粒级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及其吸附特征与水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D]. 廖春玲.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2)
  • [7]杭州湾典型潮滩湿地植物带沉积物磷吸附特征[J]. 邵学新,梁威,王蒙,吴明,叶小齐,蒋科毅. 土壤, 2014(06)
  • [8]南阳湖和微山湖表层沉积物磷负荷及吸附、释放特性[J]. 安文超,张书武,李小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06)
  • [9]洪泽湖不同湖区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J]. 杨文澜,蒋功成,王兆群,张书海,黄辉. 地理学报, 2012(07)
  • [10]滴水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初探[J]. 江敏,刘金金,胡文婷,吴昊,邢斌,卢柳,任治安.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05)

标签:;  ;  

湖泊沉积物对磷的负吸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