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城市中水回用中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冯国军[1](2020)在《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巨大的能源消耗以及随之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使得节能减排工作迫在眉睫。建筑开始由传统的高能耗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模式,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对于既有居住小区的大规模节水节能改造工程已全面开启,收效显着。既有居住小区大多建于我国尚未执行绿色建筑理念之前,属于高能耗建筑,因此针对这些高能耗的既有居住小区进行节水节能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当前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相关技术及应用,结合北京市某既有居住小区为例,从节水节能的目的出发,按照既有居住小区改造的绿色标准要求,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为北京地区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提供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全国建筑能耗及居民生活用水情况,然后分析了北京市建筑能耗及居民生活用水的现状,提出当前北京市既有居住小区用水及能耗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常用节水措施如采用节水器具、设置中水回用系统、雨水回收等节水改造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北京市某既有居住小区进行节水改造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变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实验分析,分别进行了两组实验,一组实验对相变储能材料的保温性能进行了研究,另一组实验对相变储能材料在地源热泵建筑中应用效果进行模拟研究,并以北京市某既有居住小区为例,进行节水节能改造技术的应用研究,分别从墙体、屋顶、门窗等对该既有居住小区进行了节能改造,并针对该小区设计了中水回用系统,计算了中水回用系统的原水量,并进行了改造工艺设计。最后,采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效果的评价模型,并对北京某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的效果进行了建筑与结构、室内环境、室外围护结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六个方面的综合评价,验证此小区的节水节能改造效果良好,证明对既有居住小区进行节水节能改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赵卉[2](2020)在《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构建》文中提出我国在经济腾飞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领头羊,应在各个方面引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虽然在节能及改善环境方面相对完善,指标相对全面,但在水评价标准方面尚缺深入研究。例如节水与水资源方面的一些指标要求有些片面,量化指标相对较少、各项指标间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等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只注重单体建筑的节水能力,忽视了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尤其是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本文将参考《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水评价体系进行优化,促进绿色建筑加强雨洪控制设施的建设,推进绿色建筑乃至绿色中国的发展。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计算指标权重与赋值,对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水评价标准进行优化。通过专家打分及问卷调查,对所有指标进行分级,共拆解为三层指标:其中原则层指标三个;一级指标层四个,涉及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方面;基于一级指标开发的二级指标15个。研究结果表明:水安全指标的占比最重,达到0.56,水环境指标权重为0.19、水生态指标权重为0.14、水资源指标权重为0.11,后三类指标占比相对平均。对二级指标分析后发现:若再开展绿色建筑建设时,在传统单体建筑节水的基础上还需考虑结合径流污染控制、节水措施及景观建设等多方面因素,从而使绿色建筑的水评价标准能够指导我国绿色建筑在雨洪管理方面的完善。选取四个绿色建筑案例,利用重新优化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对已有绿色建筑星级进行重新评定。通过案例分析可知有些绿色建筑缺乏对雨洪管理的重视,特别表现在对雨水中污染物的消纳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在雨洪控制方面缺乏相应的量化标准要求;现有的一些绿色建筑虽然获得星级绿色建筑评价,但由于在雨洪控制方面存在一定欠缺,故应对其所获星级进行重新评价。作为绿色建筑而言,没有城市雨洪管理领域的科技发展和技术支撑,很难做到真正实现绿色建筑对城市绿色化的推进。将雨洪管理通过指标要求融入绿色建筑中,优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水评价标准,不仅可以推动海绵城市的实现,而且可最终为实现“绿色中国”助力。由于现有绿色建筑在雨洪控制利用方面的数据严重不足,故未能寻到更多案例作为数据支撑。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泛,不同区域的气候及地理等特征差异较大,对于不同区域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也应因地制宜、分类讨论。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及对不同地域的分类讨论,使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全面。
吴永亮[3](2020)在《某PTA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精对苯二甲酸(PTA)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产量也逐年增加,其废水排放量也逐年增加。目前采用传统处理工艺的PTA废水执行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但是随着国家对工业企业排放管控越来越严,同时水资源循环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实现大量的PTA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已经成为石油化工企业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内某石化有限公司现有PTA生产废水为研究目标,通过调查和技术论证,提出了对原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升级改造的方案,其中以反渗透技术作为废水脱盐工艺,以超滤单元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工艺,制定了“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双膜分离法”为主的改造工艺,出水水质满足《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GBT19923-2005)的水质标准,小部分的外排水的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超滤膜为陶氏的DOWTM超滤膜(IMT10060 UF/MB/G),采用外压式的进水方式,使得超滤膜相对不容易堵塞。改造后超滤膜的平均净产水量为300 m3/h,水回收率为88%,运行膜通量为35 L/m2·h。经超滤处理后出水中悬浮固体物质和浊度明显降低,到达了反渗透进水预处理的要求。反渗透单元采用的是为陶氏FILMTECTM反渗透膜,反渗透的排列结构设计为一级二段式,其处理水量为300 m3/h,回收率为70%,脱盐率为95%,平均膜通量为16.0 L/m2·h。针对膜污染的问题,通过论证分析确定了膜清洗方法,并提出了膜单元的长期运行维护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新改造工艺的主要设备及用药量和清洗频率等进行了设计计算,完成相关设计图纸绘制。
张瑞[4](2020)在《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文中认为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再生水的循环利用是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瓶颈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将城市生活污水再生,作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其用量及其在景观水体补给中的比例逐年显着增高。然而,由于再生水水质的特性,大量补给进景观水体,势必带来城市景观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其对城市景观水体产生的水质、生态风险及水生态健康等影响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特大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健康及其采用的水生态修复工程,建立了有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估。首先,本文对再生水长期补给的城市景观河流开展跟踪监测,进行典型污染物(营养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邻苯二甲酸脂类(PAEs)、多环芳烃(PAHs)和多氯联苯(PCBs))的识别及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水长期补给城市景观河流存在TN、TP、Pb和VOCs的超标情况。其中,重金属、VOCs和PCBs表现出较高的生态环境风险。其次,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了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包含3个层次、6个准则、15项指标,着重反映了城市景观水体再生水补给型、生态环境风险及社会景观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特色。采用该评价体系对长期再生水补给的北京市南护城河的水生态健康进行了评价。满分5分情况下,该水系得分3.52,水生态健康等级为“较健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风险是显着影响南护城河水生态健康水平的重要原因。其中,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与水生植物覆盖度的不足,形成较差的河流底部生境,不利于生物群落生长繁衍;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与有机物风险熵得分低,在极端状态下存在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上述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准确反映出南护城河水生态健康状况,而且诊断长期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中确实存在重金属、特征有机污染物和生物体系不完整带来的生态健康风险。最后,本文构建了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层次、3个系统、7个准则、19项指标,重点体现了再生水补给、城市景观和社会影响功能需求等特色指标。采用该评价体系对再生水补给的北京陶然亭湖和土城沟河进行案例评价,在满分5分情况下得分为3.35与2.92,水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效果等级分别为“良”与“一般”。评价结果表明,陶然亭湖水生态系统结构经修复工程的实施,恢复效果良好,但以藻类多样性与水生植物覆盖度主导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依然需要改善。土城沟水生态系统结构基本恢复,但其水生生物体系不完整,生态亲和度差。此外,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的运行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为进一步提升土城沟河景观及社会功能,需要通过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改善水质,构建亲水性强、和谐的景观效应。上述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地的反映出评价对象所采用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并诊断生态修复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建议。本文构建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北京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健康和水生态修复效果,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健康、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选择与优化生态修复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焦东[5](2020)在《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文中指出造纸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制浆造纸行业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即使经过水的循环使用及工艺改进,仍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造纸废水的特点是排放量大、污染负荷高、成分复杂,其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p H、总氮、总磷、氨氮和悬浮物等。为了避免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需对废水处理后达标再排放或再回用以减轻环境压力。制浆造纸废水常规处置方法较多,一般分为化学处理法、物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混凝法等物化法、厌氧/好氧等生物法、芬顿等高级氧化技术、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法等。随着造纸单位水耗标准的推出及淡水资源的缺乏,研究开发基于中水回用的造纸废水处理新工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水处理过程不同工段废水中有机物采用溶剂萃取进行GC-MS分析检测,发现SBR好氧工艺、混凝工艺以及芬顿氧化工艺均可以大量降解造纸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但由于各种方式的作用机理不同,各工艺降解的有机物种类也不尽相同。SBR好氧工艺和混凝工艺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段中同时使用这两种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芬顿氧化处理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强,但芬顿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可以检测到未被降解的有机物。研究开发的臭氧氧化新工艺相对芬顿氧化处理,可高效去除废水中有机物且显着降低出水色度,为化学氧化后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提供更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降低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难以生化降解的环境污染物质的含量,探究了多种絮凝剂对废水中杂质的絮凝作用。利用造纸厂芬顿污泥制备得到的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通过絮凝法对废水进行处理,采用响应面法探究了絮凝过程中PFS用量、PAM/PFS体积比和处理温度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造纸废水中的COD含量,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FS用量为1.04 m L/L,PAM/PFS体积比为4.99,处理温度为31.54℃。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造纸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39.6%,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应用响应面法建立的造纸废水COD脱除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造纸废水中COD的脱除率。PFS用量和PAM/PFS体积比参数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共同影响造纸废水COD的脱除率。针对造纸过程中废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探索了臭氧氧化法的深度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纳米氧化铜作臭氧氧化的催化剂,并且在臭氧发生量为3g/h,催化剂用量为0.25‰,反应过程中温度维持在30℃,反应时间维持在30min的情况下,COD去除率可达95.7%,出水满足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验室自己制备的多孔材料负载Cu O催化剂的回用实验表明,催化剂在不经处理回用5次后,而COD去除率未受明显影响。整个工艺过程稳定性高并且经济环保,适于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工程应用。为了进一步降低氧化废水中的各种离子及微量有机物等指标,实现中水部分回用,采用无机膜和反渗透膜(RO)组成的膜系统对氧化废水进行膜过滤研究。研究发现无机膜和RO膜组成的膜过滤系统对化学氧化处理的废水进行过滤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TDS、COD、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浓度等指标,其中TDS、色度、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的去除效果显着,连续运行发现,这些指标降低95%以上。膜系统经过不同时间和次数对化学氧化后废水过滤后,仍然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相对于不同孔径的无机膜而言,化学氧化废水经过RO膜过滤后,废水中的TDS、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均显着降低。
安娟[6](2020)在《基于BIM技术在中水回用中全寿命成本效益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中水回用技术是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由于中水回用工程的成本效益并不显着,并存在寿命周期长、信息缺失严重、数据流不畅通及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在决策阶段很难根据全面有效的根据历史数据及现状信息进行分析,并未实现全寿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因此,对中水回用工程进行全寿命成本效益的研究,不仅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为决策设计及运维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也为中水价格的制定提供指导与参考。本文将BIM技术应用于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期和运维期,将BIM技术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划分为深化设计BIM模型、施工管理BIM模型、竣工验收BIM模型、BIM技术运维期的管理及中水回用系统运维数据采集系统五个部分,其中深化设计BIM模型的工程量统计,施工管理BIM模型的商务管理、资源管理及合同管理,竣工验收BIM模型的结算审计与项目建设总投资的管控息息相关,BIM技术在运维期的管理及中水回用系统运维数据采集系统在运维期的实时监控与运维期成本效益紧密相关,实现H校校园中水回用工程全寿命周期精准科学的动态管理。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对中水回用工程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不仅考虑了直接经济效益还考虑了间接经济效益;将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划分为三个阶段,建设项目总投资、运营期成本效益和拆除报废成本,并根据项目特点构建数学模型,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的分析,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采用动态折现的方式,运用净现值计算现行中水回用的成本价为2.95元/m3,运维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6893.09万元,建设期总投资和运维期成本之和为2191.83万元,明晰了校园中水回用工程经济效益远大于成本;并以校园中水回用工程为例,筛选了影响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的敏感性因素,借助水晶球软件(Crystal Ball)通过定义风险因素服从的概率分布,对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进行蒙特卡洛仿真模拟,从而预测出各风险因素对成本效益的影响,影响效益的主要因素是节吨水节省的单价,敏感度为46.9%,其次为每年的节水量敏感度为5.2%,然后为处理污水单价敏感度为3.09%;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为建设项目总投资,敏感度为23.0%;其次为折现率敏感度为18.2%,然后为电力单价敏感度为2.3%。
张贤[7](2020)在《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模式研究 ——以雄安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国内各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城市中的水环境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旱灾、洪涝灾害、水质恶化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人类,对城市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我国已经建成的城市中,对于城市水环境的关注点往往在水环境的生态修复上,而雄安新区是新建城市,是我国的未来之城,除了对现有的水环境生态进行一定程度的恢复,更应该在城市规划之初就尽量避免出现我国已建成城市的诸多水环境问题。因此,在遵循雄安新区现有水环境情况的基础上对雄安新区的水环境的景观格局构建模式研究很有必要。本论文首先总结和归纳了我国城市面临的诸多水环境问题,并总结了国内外与城市水环境营建有关的理论,结合国内外案例总结出在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的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在景观层面要注重与雨洪措施的结合;在人文层面要延续历史文脉,注重文化的本土性和多样性。其次,本文对雄安新区水环境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根据其整体的水环境状况,总结出雄安新区的水环境在近年来的变化趋势和形成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完整的城市水网体系、构建良好的河流廊道景观生态系统和促进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三个策略。并提出了通过构建城市水细胞来作为城市居住区的中水与雨水收集设施,众多水细胞通过植草沟相连接,最终将雨水与中水传入城市河道,从而形成完整并具有层次的城市水网体系和美观与生态功能相统一的水环境景观系统。最后以雄安新区雄县组团及龙湾特色小城镇为规划设计的对象,以论文理论研究为依托,完成此区域的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规划设计,对论文研究成果进行实践应用。
郑健[8](2020)在《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将绿色发展视为后续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明确指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速推进生态文明的多维度改革工作,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多个维度的全方位治理,构建更加美好的中国。中国当前的污水处理厂众多,为降低城镇环境污染压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有部分污水处理厂存在运营成本高、运行负荷率低、污泥处置不彻底等情况。提升这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水平,需要通过更加完备的运营绩效评估体系进行分析与改进。本文通过认真调研广州最大的水务企业Z公司,发现Z公司虽然在污水处理行业有着多年丰富的经验,在国内也属于先进水平,但由于当前污水处理收费与成本严重倒挂,而且有关主管部门只各自关注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排放指标与水务企业经济运行统计的财务指标,缺乏统一的综合性运营绩效评估体系。导致现行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与考核,既无法真实反映出水务企业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情况与经营状况,又缺乏激励水务企业提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水平的机制。本文以平衡计分卡法、头脑风暴法等科学方法选取了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的各项指标,并给出各个指标的具体评分办法,再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对Z公司污水处理厂的各项运营指标参数进行系统分析与绩效评估,建构了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体系。再对Z公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污水处理厂进行实际案例应用和实证分析,得出该污水处理厂在各环节的管理与运营绩效都较为良好且评级优秀的结果,充分验证了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体系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广州地区制订污水处理行业相关考核标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并对改善和提升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水平存在现实意义。
杨建辉[9](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王文琴,刘霄,殷俊,张兴艳,张盛楠[10](2019)在《高寒地区林芝铁路站房中水回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绿色建筑对非传统水回用系统的要求,以西藏自治区林芝站站房为例,主要从中水回用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本车站主要选取优质杂排水和雨水作为中水原水,原水量共计12.95 m3/d。由于水源水为较为清洁,而且处理水量较小,确定为以MBR为核心的处理方案。该工程实施后可节省自来水量约4726.75 m3/a,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污水排放量。
二、关于城市中水回用中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城市中水回用中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资源及能源现状 |
1.1.2 国内建筑能耗现状 |
1.1.3 北京市资源及能源现状 |
1.1.4 北京市地理、气候特征 |
1.1.5 绿色建筑理念的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节能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国外节水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2.3 国内节能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2.4 国内节水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2.1 绿色建筑改造理念 |
2.2 无机相变材料制备试验 |
2.2.1 材料的选择 |
2.2.2 复合六水氯化钙的制备过程与相关测试方法 |
2.2.3 材料的封装与模型测试 |
2.3 层次分析法(AHP) |
2.4 熵权法 |
2.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章 北京市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技术应用 |
3.1 北京市既有居住小区用水与节水现状 |
3.2 既有居住小区常见节水措施 |
3.2.1 节水型水龙头的应用 |
3.2.2 节水型便器及其配套系统节水 |
3.2.3 节水型淋浴器 |
3.2.4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 |
3.2.5 设置既有居住小区中水回用系统 |
3.3 相变储能保温材料在既有居住小区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
3.3.1 无机相变材料的调温性能研究 |
3.3.2 联合应用 |
3.4 北京市某既有居住小区节能改造分析 |
3.4.1 墙体节能改造 |
3.4.2 屋顶节能改造 |
3.4.3 门窗节能改造 |
3.5 改造前后技术指标对比 |
3.6 北京市某既有居住小区节水改造分析 |
3.6.1 北京市某既有居住小区中水回用系统 |
3.6.2 中水供水系统 |
3.6.3 小区回用水量的计算 |
3.6.4 改造工艺流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方法的选定 |
4.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建立评价指标集 |
4.3.2 建立指标体系 |
4.4 等级的划分 |
4.5 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效果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6 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市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效果评价 |
5.1 北京市某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效果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 北京市某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效果评价指标值确定 |
5.3 北京市某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效果模糊综合评价 |
5.3.1 单一指标评价 |
5.3.2 模糊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
1.2.3 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海绵城市评价体系剖析 |
2.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水评价方面的剖析 |
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雨洪控制管理方面的不足 |
2.3 海绵城市评价体系特点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绵城市背景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优化设计 |
3.1 应用方法 |
3.1.1 层次分析法 |
3.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1.3 问卷调查法 |
3.2 构建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及指标筛选 |
3.2.1 构建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
3.2.2 构建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3.1 原则层权重确定 |
3.3.2 指标层权重确定 |
3.3.3 指标体系合成权重确定 |
3.4 绿色建筑水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划分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B3B4 项目 |
4.1.1 项目概况 |
4.1.2 评价过程及分析 |
4.2 珠海某新能源产业园研发楼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评价过程及分析 |
4.3 北京市某发展大厦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评价过程及分析 |
4.4 惠东县某养老服务中心 |
4.4.1 项目概况 |
4.4.2 评价过程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3)某PTA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PTA废水特点 |
1.2.1 PTA合成工艺 |
1.2.2 PTA废水特点 |
1.2.3 回用水水质标准 |
1.3 PTA废水处理工艺 |
1.3.1 生物化学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4 膜分离技术 |
1.4.1 膜分离机理 |
1.4.2 膜分离分类 |
1.5 双膜分离技术 |
1.5.1 超滤膜 |
1.5.2 反渗透膜 |
1.5.3 “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 |
1.6 论文研究目的 |
1.6.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6.2 设计内容 |
第2章 升级改造方案设计 |
2.1 现有废水水质水量 |
2.2 中水回用系统设计 |
2.2.1 预处理工艺选择 |
2.2.2 脱盐工艺的选择 |
2.2.3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艺单元的设计计算 |
3.1 现有处理工艺 |
3.2 改造预处理单元设计 |
3.2.1 二沉池设计 |
3.2.2 V型滤池设计 |
3.2.3 平面布置 |
3.2.4 高程布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膜组件选择和设计 |
4.1 超滤工艺 |
4.1.1 膜元件选择 |
4.1.2 膜组件设计 |
4.1.3 配套设备 |
4.2 反渗透工艺 |
4.2.1 膜元件选择 |
4.2.2 膜组件设计 |
4.2.3 配套设备 |
4.3 超滤单元膜清洗 |
4.3.1 超滤膜污染 |
4.3.2 超滤膜清洗方法 |
4.3.3 CEB反洗过程设计 |
4.4 反渗透膜清洗设计 |
4.4.1 反渗透膜污染 |
4.4.2 反渗透膜清洗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艺的运行和维护 |
5.1 工艺运行情况 |
5.2 双膜系统的维护 |
5.2.1 超滤单元的维护 |
5.2.2 反渗透单元的维护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设计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水景观回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景观水体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2.3 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概况 |
2.1.1 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对象 |
2.1.2 水生态修复工程研究对象 |
2.2 实验所用药品和仪器 |
2.2.1 实验所用药品 |
2.2.2 实验所用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采样方法及预处理 |
2.3.2 分析方法 |
2.3.3 数据处理方法 |
2.3.4 指标评价方法 |
2.3.5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3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现状与风险分析 |
3.1 河段水文概况 |
3.2 河段水质现状 |
3.2.1 河段常规水质概况 |
3.2.2 河段重金属分析 |
3.2.3 河段有机污染物分析 |
3.3 河段生态风险分析 |
3.3.1 河段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 |
3.3.2 河段有机物生态风险分析 |
3.4 河段浮游植物与底栖动物分析 |
3.4.1 浮游植物分析 |
3.4.2 底栖动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方法评述 |
4.1.2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4.2 权重确定 |
4.2.1 专家打分确定权重 |
4.2.2 判断矩阵构造与解析 |
4.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方法与结果分级 |
4.3.1 单一指标评价方法 |
4.3.2 评价体系计算方法 |
4.3.3 评价结果分级 |
4.4 北京南护城河水生态健康评价与诊断 |
4.4.1 评价数据获取 |
4.4.2 评价结果分析 |
4.4.3 案例水生态健康改善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 |
5.1 再生水补给型景观河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案例分析 |
5.1.1 现有景观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比 |
5.1.2 龙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3 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4 潮白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5 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6 国内外城市河湖水生态修技术分析与建议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方法评述 |
5.2.2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5.3 权重确定 |
5.3.1 专家打分确定权重 |
5.3.2 权重计算 |
5.4 评价方法与结果分级 |
5.4.1 单一指标评价方法 |
5.4.2 评价体系计算方法 |
5.4.3 评价结果分级 |
5.5 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 |
5.5.1 评价数据获取 |
5.5.2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5.3 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管理与升级改造建议 |
5.6 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 |
5.6.1 评价数据获取 |
5.6.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6.3 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管理与升级改造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众调查问卷 |
附录B 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 |
附录C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打分结果汇总表 |
附录D 定性指标专家评价打分表 |
附录E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打分结果汇总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5)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制浆造纸工业的概况 |
1.1.1 制浆造纸过程及产生的废水 |
1.1.1.1 备料废水 |
1.1.1.2 制浆废水 |
1.1.1.3 中段废水 |
1.1.1.4 造纸白水 |
1.1.1.5 污冷凝水 |
1.1.1.6 末端废水 |
1.1.2 脱墨浆造纸过程的简介及产生废水情况 |
1.1.2.1 废纸的离解及浆料净化与浓缩 |
1.1.2.2 废纸脱墨 |
1.1.2.3 废纸回用废水 |
1.2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 |
1.2.1 化学处理法 |
1.2.2 物化处理法 |
1.2.2.1 混凝沉淀处理 |
1.2.2.2 混凝气浮法 |
1.2.3 生化处理法 |
1.2.3.1 好氧生物处理法 |
1.2.3.2 厌氧生物处理法 |
1.2.3.3 生物酶催化技术 |
1.2.3.4 厌氧好氧组合技术 |
1.3 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
1.3.1 混凝法深度处理 |
1.3.2 吸附法 |
1.3.3 膜分离技术 |
1.3.3.1 概述 |
1.3.3.2 基本原理 |
1.3.3.3 应用 |
1.3.4 高级氧化法 |
1.3.4.1 光催化氧化法 |
1.3.4.2 催化湿式氧化法 |
1.3.4.3 声化学氧化 |
1.3.4.4 臭氧氧化法 |
1.3.4.5 芬顿氧化法 |
1.3.4.6 超临界水氧化法 |
1.3.4.7 电化学氧化法 |
1.3.4.8 过硫酸盐氧化法 |
1.3.5 联合工艺处理(综合处理方法) |
1.3.6 生态处理法 |
1.3.7 生物酶法 |
1.3.8 组合技术法 |
1.4 造纸终端水回用技术及其背景和意义 |
1.4.1 概述 |
1.4.2 中水回用技术 |
1.4.3 中水回用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
1.5 本论文研究开发工作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废纸制浆造纸主要处理工段水样中有机物特性分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及来源 |
2.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原料前处理方法 |
2.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 |
2.2.3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 |
2.2.4 废水CODCr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厌氧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2 厌氧出水再经化学混凝处理后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3 SBR好氧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4 芬顿氧化排水的GC-MS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化学絮凝处理 |
3.1 实验部分 |
3.1.1 造纸废水来源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质的基本性质测定 |
3.2.1.1 PH值的测定 |
3.2.1.2 污泥元素分析 |
3.2.1.3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 |
3.2.1.4 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与分析 |
3.2.2 PFS的制备 |
3.2.3 絮凝实验 |
3.2.4 响应面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厌氧出水与芬顿氧化入水的GC-MS分析 |
3.3.2 芬顿氧化入水絮凝最优工艺探索 |
3.3.2.1 絮凝剂种类的优化 |
3.3.2.2 絮凝工艺响应面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及过程优化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实验分析及方法 |
4.2.1 实验方法 |
4.2.1.1 催化氧化实验 |
4.2.1.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分析方法 |
4.2.2.1 常规指标测定 |
4.2.2.2 臭氧浓度分析 |
4.2.2.3 CODCR的测定 |
4.2.2.4 色度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 |
4.3.2 负载型催化剂的回用研究 |
4.3.3 催化剂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4 臭氧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5 反应温度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6 反应时间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氧化后废水的膜处理连续试验研究 |
5.1 实验原料及方法 |
5.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中试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无机膜的制备 |
5.2.2 pH值的测定 |
5.2.3 TDS的测定 |
5.2.4 电导率的测定 |
5.2.5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
5.2.6 色度的测定 |
5.2.7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
5.2.8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
5.2.9 总铁含量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膜系统处理过程各项指标去除情况 |
5.3.2 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测试 |
5.3.3 不同孔径的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
5.3.4 无机膜和反渗透膜对废水的影响 |
5.3.5 臭氧氧化/复合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BIM技术在中水回用中全寿命成本效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BIM技术与全寿命成本效益的基本理论 |
2.1 BIM的概念及标准 |
2.1.1 国家标准的BIM概念 |
2.1.2 国际标准的BIM概念 |
2.1.3 国家BIM标准体系 |
2.2 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的分析 |
2.2.1 全寿命周期的概念 |
2.2.2 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的概念 |
2.2.3 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的特点 |
2.3 BIM技术应用于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的研究价值 |
2.3.1 BIM技术构建数字化模型 |
2.3.2 BIM技术集成全寿命周期的数据信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IM技术在全寿命管理中的应用 |
3.1 BIM技术在建设期的应用 |
3.1.1 深化设计BIM模型 |
3.1.2 施工管理BIM模型 |
3.1.3 竣工验收BIM模型 |
3.2 BIM技术在运维期的应用 |
3.2.1 BIM技术运维期的管理 |
3.2.2 中水回用系统运维数据采集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水回用工程全寿命成本效益分析 |
4.1 中水回用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
4.1.1 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
4.1.2 建设项目总投资分析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
4.1.3 运营期成本效益分析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
4.2 敏感性因素分析 |
4.2.1 敏感性分析的概念 |
4.2.2 蒙特卡洛模拟 |
4.2.3 水晶球软件及过程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H校校园中水回用工程概况 |
5.2 BIM模型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 |
5.2.1 深化设计BIM模型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 |
5.2.2 施工管理BIM模型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 |
5.2.3 竣工验收BIM模型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 |
5.2.4 中水回用工程BIM模型在运维阶段的应用 |
5.3 H校园中水回用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的研究 |
5.3.1 H校园中水回用工程案例成本效益的分析及计算 |
5.3.2 H校园中水回用工程案例敏感性分析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模式研究 ——以雄安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水环境问题 |
1.1.2 传统的雨洪管理模式产生的弊端 |
1.1.3 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案例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生态理念及水环境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 |
2.1.1 基本概念 |
2.1.2 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 |
2.1.3 时间与空间尺度 |
2.1.4 景观连接度 |
2.2 恢复生态学概念及其理论 |
2.2.1 基本概念 |
2.2.2 自我设计理论 |
2.2.3 人为设计理论 |
2.2.4 恢复生态学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实践 |
2.3 生态水利工程学理论 |
2.4 城市水环境的相关概念 |
2.4.1 水环境 |
2.4.2 城市水细胞 |
2.4.3 城市水网 |
2.5 海绵城市概念及其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雄安新区水环境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雄安新区基本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气象与水文概况 |
3.1.3 特色地域文化 |
3.2 雄安新区水环境发展条件分析 |
3.2.1 水域构成 |
3.2.2 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
3.2.3 主要的水利设施及现状 |
3.2.4 洪涝灾害分析 |
3.2.5 雄安新区水环境景观生态结构分析 |
3.3 雄安新区水环境景观特征分析 |
3.3.1 水域类型多样,水体分布集中 |
3.3.2 水体有明显的层级次序 |
3.3.3 绿色空间资源分散 |
3.4 雄安新区水环境现状问题 |
3.4.1 水系连通性不高,易引发洪涝灾害 |
3.4.2 水域面积较小且整体水量少 |
3.4.3 水质污染 |
3.4.4 水景景观效果较差 |
3.5 本章小结 |
4 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体系 |
4.1 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的定位与目标 |
4.1.1 水环境系统的定位和目标 |
4.1.2 景观构建的定位和目标 |
4.2 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原则 |
4.2.1 整体规划,整体提升原则 |
4.2.2 环境保护,生态优先原则 |
4.2.3 资源节约,可持续性原则 |
4.2.4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原则 |
4.2.5 景观融合,美学原则 |
4.3 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要求 |
4.3.1 雨洪管理要求 |
4.3.2 雨水与中水资源化 |
4.3.3 削减面源污染 |
4.3.4 水环境景观化 |
4.4 策略一:构建完整的城市水网体系 |
4.4.1 骨干水网的构建 |
4.4.2 次级水网的构建 |
4.4.3 三级水网的构建 |
4.5 策略二:构建良好的河流廊道景观生态系统 |
4.5.1 河流廊道的功能 |
4.5.2 河流廊道生态景观系统构建 |
4.5.3 河流廊道游憩景观系统构建 |
4.5.4 河流廊道文化景观系统构建 |
4.6 策略三:促进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 |
4.6.1 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
4.6.2 中水的收集与利用 |
4.6.3 构建城市水细胞 |
4.7 本章小结 |
5 项目实践——雄县组团及龙湾特色小城镇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 |
5.1 项目背景概述 |
5.1.1 项目区位介绍 |
5.1.2 社会资源分析 |
5.2 雄县组团及龙湾特色小城镇水环境概况 |
5.2.1 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的基础条件分析 |
5.2.2 雄县组团及龙湾特色小城镇水系与周边水系的关系 |
5.2.3 综合现状分析 |
5.3 雄县组团及龙湾特色小城镇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 |
5.3.1 城市水网的构建 |
5.3.2 城市河流廊道的景观生态系统构建 |
5.3.3 居住区雨水与中水的综合利用 |
5.4 设计方案与具体措施 |
5.4.1 设计目标 |
5.4.2 设计理念 |
5.4.3 总体规划设计 |
5.4.4 基地居住区雨水与中水的收集与利用措施 |
5.4.5 城市水细胞的设计 |
5.4.6 基地新建河流廊道的景观设计 |
5.5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 |
图录 |
表录 |
附录1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参与实际项目 |
2.发表的论文 |
3.竞赛获奖情况 |
(8)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绩效与运营绩效 |
1.2.2 运营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框架与设计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现状与问题 |
2.1 Z公司污水处理厂简介 |
2.2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指标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指标选择原则 |
3.2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 |
3.2.1 Z公司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 |
3.2.2 评估体系准则层指标的选择 |
3.2.3 评估体系指标层指标的选择 |
3.3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指标评分方法 |
3.3.1 电耗指标评分法 |
3.3.2 变动成本及中水回用指标评分法 |
3.3.3 出水与相关排放指标评分法 |
3.3.4 运营管理指标评分法 |
3.3.5 可持续发展指标评分法 |
3.4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指标体系确定权重 |
3.4.1 确定权重方法选择 |
3.4.2 确定权重 |
3.5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分与相关评级 |
3.5.1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分数计算 |
3.5.2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分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营绩效评估体系的实际应用 |
4.1 Z公司某污水处理厂(简称“S厂”) |
4.1.1 企业简介 |
4.1.2 S厂的排放情况 |
4.1.3 S厂的管理现状 |
4.1.4 S厂的运营绩效评估得分与评级 |
4.2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评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高寒地区林芝铁路站房中水回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林芝站工程概况 |
2 水量计算 |
2.1 中水水源选择 |
2.2 中水原水量计算 |
2.2.1 生活用水 |
2.2.2 雨水 |
2.3 中水回用对象及水质要求 |
2.3.1 冲厕用水量Q1 |
2.3.2 绿化浇洒用水量Q2 |
2.3.3 道路浇洒用水量Q3 |
2.3.4 采暖系统补充水量Q4 |
2.3.5 未预见水量Q5 |
2.3.6 项目中水总用水量Q中 |
3 中处理工艺设计 |
3.1 中水站水量 |
3.2 中水处理工艺 |
4 中水安全防护与监测控制 |
四、关于城市中水回用中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居住小区节水节能改造技术与应用研究[D]. 冯国军.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2]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构建[D]. 赵卉.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3]某PTA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设计研究[D]. 吴永亮. 吉林大学, 2020(01)
- [4]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D]. 张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D]. 焦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BIM技术在中水回用中全寿命成本效益的研究[D]. 安娟.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2)
- [7]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模式研究 ——以雄安新区为例[D]. 张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Z公司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评估研究[D]. 郑健.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高寒地区林芝铁路站房中水回用技术研究[A]. 王文琴,刘霄,殷俊,张兴艳,张盛楠.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论坛论文集(一),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