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改进居民宿舍楼采暖设计的有益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纪博雅[2](2020)在《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公共建筑是公众活动的主要载体,需要坚持节能绿色的高质量发展。校园建筑作为典型公共建筑,从2008年开始推行高校“节能型”校园,已积累了一定的管理与研究经验,也发现了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为满足新时代的建筑节能、舒适与经济相结合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需求,校园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也需要解决更多新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校园园区为研究对象,以校园建筑能效提升与舒适度运行为目标,提出校园建筑的节能运行集成管理系统方法论。本论文基于系统科学、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数据模拟与文献调查等研究方法,将校园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作为一个被研究的复杂系统,利用“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系统地研究校园建筑运行管理过程问题,提出集成管理模式与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1)调查了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现状,并系统分析了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的问题。首先,采用实际走访的方式,了解我国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的监测平台建设情况、相关技术应用情况、建筑运行管理情况。基于WSR方法论,设计调查问卷,对节能运行的实际管理问题,从WSR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分析:监测平台及相关技术问题(物理层)、管理目标与功能问题(事理层)、相关主体行为的问题(人理层),提出高校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基于WSR方法论完善既有平台构建的管理理念,明确了校园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所需要的集成化平台架构与技术支撑体系、采集信息内容,并通过实证效果评价的方式,验证了集成化平台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首先,基于WSR方法论重构了平台的构建逻辑,并明确目标、需求与人物。然后,明确平台的WSR信息集成内容;从服务节能运行的物理层、事理层、人理层的管理需求出发,具体提出了“物理”层面建设监测内容指标、辅助“事理”的监控内容指标、服务“人理”的平台服务内容指标。最后,通过BJT大学的能源监测平台效果对比评价,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建筑节能运行的集成化平台的合理性与必要性。(3)站在主体需求导向的角度分析事理层问题,建立了校园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的动态多目标优化模型,验证了模型可用性,并对比主要目标与综合加权和两种解法,分析解法的优越性。首先,分析事理层管理的研究内容,并分析管理目标关系。然后,建立了“能源-环境舒适度-经济”动态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选择主要目标法与综合加权和法(目标集成加权优化)求解问题。最后,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进行节能、舒适度、经济性的均衡优化符合实际需求,对比两种优化解法,目标综合加权法,更贴合实际建筑运行管理需求。(4)提出了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的不同主体合作与管理策略集合。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从人理层面分析校园建筑节能的主体消费者行为特征,分开解决不同消费特征主体的合作与管理关键问题。针对教学区,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并解决学校主体与ESCo的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模式选择的问题。针对宿舍区,基于歧视价格理论,设计宿舍区建筑用电歧视电价模式,引导在校师生改善用能行为。最后,基于BJT大学22号宿舍楼的实际用电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歧视电价模式可以对主体节能行为进行经济激励。(5)最后,从物理层(W)、事理层(S)、人理层(R)三个层面提出校园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的对策建议,以及集成管理的综合建议。
黄邓楷[3](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蒋群歆[4](2020)在《基于日常生活的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使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城市化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出现了兴建大学城的热潮,因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具有不同于既往高校的空间特点。广州大学城作为广州市典型的新城建设和城市教育空间拓展现象而出现,存在一系列与学生实际日常使用相不符合的现象,因此对于大学城背景下的高校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是必要的。本文选取广州大学城中优秀的校园设计作品之一——华南理工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从精细化的日常生活角度对其建成后的室外公共空间使用状况进行研究,一方面,希望为该校公共空间环境提供扎实可靠的实证资料,发现其中被忽视的使用需求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另一方面,也将为其他类似具有大学城背景的校园公共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文献资料,回顾近来转向日常生活的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以此为思想指导基础构建全文基于日常生活对高校公共空间的研究体系。该体系具体通过以华工南校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五大类型室外公共空间为载体,结合PSPL调研法,融合定性与定量的方式从两个维度展开,分别为:从公共空间维度对高校公共空间的物质形态特征、空间品质状况进行分析,提供该校公共空间的客观物质概况与使用者感知情况;从日常生活维度对该校学生在公共空间中的日常生活行为内容与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深入观察、记录与分析,并结合具体角色的微观体验获得直接的校园使用感知。通过两个维度各自的规律总结及两者相互渗透、关联性分析,进而发现日常生活的内容与状态和公共空间本身的物质形态特征、空间品质感知互为影响、联系紧密,最后,结合前文具体分析与规律总结,在宏观理性规划、中观功能配套、微观局部细节上深入发现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存在的空间问题,并在日常生活城市设计思想指导下,对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提出精细化、人性化的优化设计要点,并对每一大类公共空间提出了具体的微改造优化建议,以便公共空间更好地符合空间使用者的真实需求。
路璐[5](2020)在《高等学校绿色校园研究 ——以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和城市整体的绿色建设,国内高校的校园建设也开始着手于长远的绿色规划。很多校园在设计之初,因缺乏科学的规范指导和长远的总体规划,导致绿色校园开展工作较为被动,后期加建、改扩建也多以建筑使用功能为基本原则,绿色校园整体效果不理想。本文探讨了绿色校园发展的理论基础即《绿色校园评价标准》GB/T51356-2019,对新旧版本的校园评价标准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针对高等学校的详细条文提出了自评估目标和方法;借助文献资料收集与现场照片资料调研,从青岛地区的环境特征、校园规划生态、校园能源资源、校园环境健康等角度对青岛地区几所已建的校园进行调研,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环境健康、教育推广等角度了解了在校学生的需求,总结分析了青岛地区目前校园现状与现行《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之间存在的问题及矛盾;选取已取得绿色标识证书的青岛幼师新校区为实例,从规划布局、便民交通、土地利用、建筑围护结构、校园环境、节地、节水、节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图纸分析;选用2019新版《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为理论依据,以青岛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针对绿色校园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园”而非“单体建筑”这一特征及要点,对规划与生态、能源与资源、环境与健康、运行与管理、教育与推广等角度进行专项分析;利用当下较成熟和可实现的技术方法,对规划与生态、能源与资源、环境与健康等缺分项提出了优化措施,对预评估阶段暂未评分的运行管理和教育推广两项提出建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相结合,推演《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实际应用,为高校绿色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杨嘉楠[6](2019)在《天津高校宿舍供暖季人员开窗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建筑能耗大幅上升的背景下,降低建筑能耗迫在眉睫。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日益受到重视。自然通风是建筑内人员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开窗通风不仅会对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热湿环境产生极大影响,还会大幅改变建筑能耗,近年来逐渐被各国学者所重视。多位学者对开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开窗预测模型。现存的开窗模型普遍存在着算法单一、模型复杂程度高且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实用价值较低。我国高校建筑的总能耗巨大,高校人均能耗远高于我国人均用能水平,具有较高的节能潜力。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宿舍没有统一的机械通风系统,只能靠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空气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本文对天津某高校宿舍内人员的开窗行为、室外环境参数及室内环境参数进行了一个完整供暖季的监测,对传统Logistic开窗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在简化输入参数的同时调整了模型的判定临界值,提出了预测准确度高且更具实用价值的新型Logistic回归模型。同时,本文首次将平均贝叶斯网络、LDA(Linear Dominant Analysis)、QDA(Quadratic Dominant Analysis)、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算法引入开窗行为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平均贝叶斯网络和SVM算法在开窗行为预测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模型预测准确度均达到80%以上。在提出具有高准确度的开窗预测模型的同时,本文还采用K-means聚类和系统聚类算法提出了更适用于能耗模拟中的自然通风模型。随后本文将提出的聚类模型导入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中,并对天津市某高校学生宿舍在采用自然通风、不带热回收装置的机械通风和带热回收装置的机械通风三种工况下的建筑采暖能耗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结合模拟结果和测试数据可以发现,现有开窗模式下的自然通风不仅无法有效改善宿舍内部的空气品质,还会大幅增加建筑的采暖能耗。而带热回收的机械通风系统不仅具有最好的通风效果,而且建筑采暖能耗最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刘鸣飞[7](2019)在《利用建筑能耗模拟技术对西安高层居住建筑节能措施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绿色和持续发展建筑已成为当今建筑的发展趋势,建筑节能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已经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我国是一个缺能大国,建筑用能在总能耗中的比重较大,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建筑总体能耗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断增加,人均耗能量不断攀升,过高的建筑耗能量不但不利于环境保护更制约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将提升居民居住舒适度和降低建筑能耗相结合成为现如今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本课题以西安市高层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筑能耗模拟技术预测建筑实际用能情况,通过分析模拟数据总结目前普遍使用的居住建筑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分析提出适用于西安地区的高层居住建筑节能优化措施。首先,从能源危机和节能减排的紧迫性方面入手,阐述了降低居住建筑能耗的重要性。通过对西安地区现有高层居住建筑的梳理,选取12栋修建于不同年份且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居住建筑进行调研,总结出西安地区高层居住外墙、屋面及楼板保温类型、外窗类型以及节能状况,在此基础上以一栋典型建筑为基础作为西安地区高层居住建筑典型能耗模型;对比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计算原理和功能最后选择Energyplus进行建筑用能预测,通过对典型模型初始能效的模拟,得出不同的围护结构对整体能耗的影响情况,总结出适合于西安地区的外围护结构节能优化原则;之后通过对外墙、屋面和外窗的节能理论分析,并结合典型模型的能耗模拟数据,研究了包括外墙保温、垂直绿化、屋面保温、屋顶绿化、Low-E玻璃和建筑外遮阳在内的多种节能措施,提出了适用于西安地区的外墙、屋顶和外窗的节能优化策略;最后根据研究得出的优化策略,提出了五种外墙构造优化类型、四种屋面构造优化类型、四种外窗优化类型、四种遮阳类型和十种建筑节能优化方案,从优化方案与典型模型相比的节能率来看,所提出的优化方案能够有效提升高层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通过对西安地区高层居住建筑节能措施的优化研究,从中总结出适宜于西安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策略,完善了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理论,为西安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推广计算机能耗模拟仿真技术,实践能耗模拟指导建筑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王竹林[8](2019)在《沈阳地区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沈阳地区高校宿舍为研究对象,对宿舍进行现状调研及总结,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对宿舍热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及评价,总结典型季节内宿舍房间存在的热环境问题,归纳室外环境对高校学生宿舍房间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并对宿舍使用者-大学生进行热舒适主观问卷调研,采用回归函数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高校学生的热舒适温度范围,并以高校学生的热适应性研究结果为参照,对宿舍房间的室内热环境状况作出符合高校学生实际热适应性特点的对比分析。论文最后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基于从空间设计角度优化室内热环境,提出对阳台空间进行优化设计。并建立优化后室内预测温度与封闭阳台设计面宽的相关性理论模型,将封闭阳台可实现的温度收益量化,探讨不同的设计条件下,达到舒适温度所需的封闭阳台设计面宽范围,从建筑经济性,施工可行性多方面提供数值参考。在阳台的空间设计,材料设计,开口位置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设计策略,最后以调研的一栋宿舍楼为例提出系列优化措施,并利用DeST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优化策略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论文希望为沈阳市及其他相似气候区高校宿舍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建设提供数据参考与理论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严寒地区高校学生宿舍围护结构设计相关理论体系,为改善学生居住、生活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对推动建设节约型校园,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吴迪[9](2019)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量化目标导向的节能标准,德国被动房标准问世以来,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相关标准就是在被动房标准的启发下,根据国情进行调整演化的产物,近年来在我国的建筑节能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标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计过程的后期评价,难以落实到建筑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造成方案设计阶段仍以技术措施为导向、优化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将目标导向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落实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本文提出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课题,对于在建筑前期设计阶段有效控制能耗、提升设计效率、保证被动式超低能耗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德国被动房标准进行了研究,对欧洲其他国家针对自身国情调整被动房标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进而分析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以被动房标准为基础的演化过程。然后,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和现行节能设计方法的基本构成为逻辑依据,提出建筑前期方案设计阶段达成能耗目标的方法框架,包括能耗目标的分步实现、各阶段能耗目标的设定以及遴选适宜的设计策略等。确定了方法框架核心环节中“各阶段能耗目标值”及“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两个部分的研究步骤。基于上述框架和研究步骤,第4章在案例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居住建筑的类别,建立了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典型模型,筛选研究变量并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第5章基于典型模型、能耗模拟、统计学分析方法及我国既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对我国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各阶段能耗目标值进行推导。第6章基于全局敏感度分析方法,对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策略进行敏感度分析和排序。最后,应用研究成果对两个案例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演绎推理等定性分析方法,及能耗模拟、回归分析、统计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面向方案设计阶段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框架、各阶段能耗目标值及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策略敏感度排序三个创新点,以期推进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效率与进程。
余艳[10](2018)在《川西北嘉绒藏式民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川西北嘉绒藏族位于“藏彝文化走廊”上,当地的地域特色和碉房民居使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近年因幸福美丽新村等村落建设工作的实施,旅游精品村和扶贫新村相继建成,藏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藏民开始改善室内环境。然而在改善过程中,传统的营造模式和薪柴采暖方式不能满足居民对室内热环境的需求,居民自发地引进城市住宅,导致民居的文化特色丢失,建筑能耗增加。因此,以嘉绒藏式民居为对象,运用适宜的优化策略改善室内热环境并为民居提供科学的发展建议是本研究的核心。在分析了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对部分民居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选取案例对室内外温湿度和壁面辐射温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同时利用Energy Plus软件对全年逐时温湿度、空气流速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PMV-PPD和APMV指标对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最后,基于室内热环境现状,对建筑体量、围护结构进行了优化,利用了附加阳光间和太阳能卵石床低温热水地板辐射系统来改善室内热环境,并结合Energy Plus软件分析了各优化策略的改善效果。此外,利用Ansys软件对该新型采暖系统的供暖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室内热环境的现状研究可知:室内热环境整体较差,室外平均温度8.58℃,室内平均温度13.04℃比热中性的舒适温度低7.22℃,冬季和夏季的室内平均温度分别为5.34℃和19.76℃,室内平均辐射温度情况与空气温度相似。这主要是因为室外气候寒冷,围护结构保温性较差,建筑体量较大,窗墙比不合理,传统薪柴采暖的效率低。优化策略的实施可以使得室内热环境质量大幅改善:(1)附加阳光间可分别提升相邻房间的温度达5.96℃和6.80℃;(2)在建筑为南北朝向,平面长宽比为1.22.2的情况下,民居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或生态石墙作保温外墙,并结合PVC双层中空玻璃窗和保温屋面,可至少提高室内平均温度达4.40℃和4.44℃,分别达到17.44℃和17.48℃;(3)特别地,使用该新型采暖系统,可分别提高客厅和主卧的温度达7.55℃和6.56℃,分别达到20.64℃和21.01℃,PMV值分别为-0.34和-0.30;(4)此外该新系统可通过释放白天存储的热量来基本满足夜间10h的采暖需求。
二、关于改进居民宿舍楼采暖设计的有益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改进居民宿舍楼采暖设计的有益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
一、政策先行 |
二、资金保证 |
三、智力支撑 |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技术路线图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理论 |
2.1.1 集成管理理论 |
2.1.2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理论 |
2.1.3 多目标规划理论 |
2.1.4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1.5 博弈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建筑节能运行平台相关技术 |
2.2.2 建筑节能管理多目标均衡优化 |
2.2.3 公共建筑节能管理主体合作与节能行为 |
2.2.4 研究评述 |
3 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现状及问题系统分析 |
3.1 高校校园建筑的能源管理现状 |
3.1.1 采集高校的介绍 |
3.1.2 高校能源监测平台的基础建设情况 |
3.1.3 高校相关建筑智控等技术的基本应用情况 |
3.1.4 高校建筑运行管理的基本情况 |
3.2 基于WSR的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问题分析 |
3.2.1 基于WSR方法论设计调查问卷 |
3.2.2 问卷数据收集 |
3.2.3 问卷信效度检验 |
3.2.4 高校校园节能运行管理问题的WSR三维分析 |
3.3 小结 |
4 物理层: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的集成化平台 |
4.1 集成化平台的顶层设计 |
4.1.1 基于WSR重构物理层平台的建设逻辑 |
4.1.2 平台的建设目标 |
4.1.3 平台的需求与任务 |
4.2 校园建筑节能运行的集成化平台基础架构与关键技术 |
4.2.1 基于CPES的集成化平台架构 |
4.2.2 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的相关技术 |
4.3 基于WSR分析的集成化平台信息内容 |
4.3.1 服务物理层的平台监测信息内容 |
4.3.2 服务事理层的平台功能目标管理信息内容 |
4.3.3 服务人理层的平台使用主体服务信息内容 |
4.4 案例分析 |
4.4.1 物理层集成化平台的WSR评价指标体系 |
4.4.2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4.3 BJT大学能源集成化平台建设效果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5 事理层: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的目标集成优化 |
5.1 校园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的事理层分析 |
5.1.1 事理层的研究内容 |
5.1.2 运行管理中的目标关系与主体需求偏好 |
5.2 “能源-环境舒适度-经济”多目标优化动态规划分析 |
5.2.1 前提假设 |
5.2.2 建立多目标优化动态模型 |
5.2.3 多目标优化解法 |
5.3 算例验证 |
5.3.1 多目标均衡优化的验证目标 |
5.3.2 SD楼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的案例说明 |
5.3.3 参数选取与优化过程 |
5.3.4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6 人理层: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的集成化主体合作策略 |
6.1 校园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主体关系及其经济性分析 |
6.1.1 人理层的问题梳理 |
6.1.2 校园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利益相关主体 |
6.1.3 教学区节能运行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 |
6.1.4 宿舍区节能运行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 |
6.2 教学区建筑节能运行的主体合作策略分析 |
6.2.1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
6.2.2 后勤集团与ESCo利益与风险分析 |
6.2.3 高校与ESCo的合作博弈模型 |
6.2.4 教学区主体合作模式选择 |
6.3 宿舍区建筑节能运行的能源定价模式分析 |
6.3.1 宿舍区能源歧视价格前提条件 |
6.3.2 宿舍区的歧视电价等级选择 |
6.3.3 宿舍区建筑师生用电歧视电价模式设计 |
6.3.4 算例验证 |
6.4 高校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的集成化管理策略建议 |
6.5 小结 |
7 高校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对策建议 |
7.1 基于WSR分析的高校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 |
7.2 物理层提升集成化平台的建议 |
7.2.1 对平台相关技术与信息进行梳理集成 |
7.2.2 完善平台架构 |
7.2.3 加强融合新技术手段 |
7.2.4 完善监测的信息类别、加强信息关联分析 |
7.3 事理层多目标优化管理的建议 |
7.3.1 展开节能运行集成管理多目标优化 |
7.3.2 综合考虑多目标管理 |
7.3.3 采用适用目标集成的加权和解法进行多目标优化 |
7.4 人理层加强主体合作管理的建议 |
7.4.1 促进节能运行管理过程的多主体合作 |
7.4.2 提升后勤集团(高校领导)的意识、明确管理职责 |
7.4.3 促进ESCo与后勤集团的合作 |
7.4.4 加强ESCo的质量控制 |
7.4.5 促进在校师生的参与 |
7.5 提升集成管理的综合建议 |
7.5.1 加强管理目标的物理功能支持 |
7.5.2 明确主体合作依赖的平台功能支持 |
7.5.3 利用平台辅助管理主体的学习 |
7.5.4 加强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目标意识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性 |
8.1.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8.1.2 创新性 |
8.2 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
2.4 结语 |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
3.1 研究概述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数据获取 |
3.2.3 研究方法 |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3.6 结语 |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内容 |
4.2.2 问卷设置 |
4.2.3 数据获取 |
4.2.4 研究方法 |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
4.5 结论 |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4.6 结语 |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概述 |
5.2 研究设计 |
5.2.1 实景照片选取 |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
5.2.3 研究方法 |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
5.4.1 绿视率 |
5.4.2 环境可视性 |
5.4.3 环境管理程度 |
5.4.4 环境美观程度 |
5.4.5 他人的存在 |
5.4.6 土地利用类型 |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
5.6 结论 |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
5.7 结语 |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
6.4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日常生活的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广州大学城建设的社会背景 |
1.1.2 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的研究背景 |
1.1.3 回归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解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解析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日常生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高校公共空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阅读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类比分析法 |
1.5.4 定性分析法 |
1.5.5 定量分析法 |
1.5.6 PSPL调研法 |
1.6 研究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转向日常生活的空间研究 |
2.1 转向日常生活的空间研究 |
2.1.1 转向日常生活的空间理论研究 |
2.1.2 转向日常生活的城市空间实践研究 |
2.1.3 对日常生活视角研究高校公共空间的相关启示 |
2.2 基于日常生活的华工南校室外公共空间研究体系构建 |
2.2.1 公共空间维度 |
2.2.2 日常生活维度 |
2.3 小结 |
第三章 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维度研究 |
3.1 华工南校区公共空间概况 |
3.1.1 华工南校区基本概况 |
3.1.2 华工南校区规划背景的影响 |
3.1.3 构成要素 |
3.2 华工南校区各类室外公共空间的物质形态特征 |
3.2.1 公共广场类 |
3.2.2 生活节点类 |
3.2.3 学习庭院类 |
3.2.4 运动场地类 |
3.2.5 交通道路类 |
3.3 华工南校区各类室外公共空间的空间品质评价 |
3.3.1 公共广场类 |
3.3.2 生活节点类 |
3.3.3 学习庭院类 |
3.3.4 运动场地类 |
3.3.5 交通道路类 |
第四章 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日常生活维度研究 |
4.1 日常生活时空属性研究方案设计 |
4.1.1 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行为主体特质 |
4.1.2 日常生活时空属性调研计划 |
4.2 各类室外公共空间的日常生活时间属性研究 |
4.2.1 公共广场类 |
4.2.2 生活节点类 |
4.2.3 学习庭院类 |
4.2.4 运动场地类 |
4.2.5 交通道路类 |
4.3 各类室外公共空间的日常生活空间属性研究 |
4.3.1 公共广场类 |
4.3.2 生活节点类 |
4.3.3 学习庭院类 |
4.3.4 运动场地类 |
4.3.5 交通道路类 |
4.4 华工南校区日常生活具体角色体验 |
4.4.1 本科生的日常生活记录 |
4.4.2 研究生的日常生活记录 |
4.4.3 笔者自身浸入式体验的日常 |
4.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日常生活的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规律 |
5.1 公共空间维度的规律 |
5.1.1 物质形态特征方面 |
5.1.2 空间品质方面 |
5.2 日常生活维度的规律 |
5.2.1 时间属性 |
5.2.2 空间属性 |
5.3 公共空间维度与日常生活维度的关联性分析 |
第六章 基于日常生活的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存在问题与优化设计展望 |
6.1 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
6.1.1 宏观层面 |
6.1.2 中观层面 |
6.1.3 微观层面 |
6.2 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优化设计展望 |
6.2.1 优化设计要点 |
6.2.2 具体优化建议 |
结语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对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的空间品质评价问卷调查 |
调查问卷a-1 对华工南校区室外公共广场类的空间品质评价 |
调查问卷a-2 对华工南校区室外生活节点类的空间品质评价 |
调查问卷a-3 对华工南校区室外学习庭院类的空间品质评价 |
调查问卷a-4 对华工南校区室外运动场地类的空间品质评价 |
调查问卷a-5 对华工南校区室外交通道路类的空间品质评价 |
附录 b 华工南校区交通道路类各街道工作日及周末日日常流量柱状图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高等学校绿色校园研究 ——以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绿色校园发展的现状 |
1.1.2 青岛地区绿色校园发展现状 |
1.1.3 绿色校园研究在校园发展中的意义 |
1.1.4 城市建设对高等校园建设的影响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绿色校园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绿色校园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高等学校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
2.1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体系解读 |
2.1.1 编制背景 |
2.1.2 实施的必要性 |
2.1.3 评价对象范围 |
2.2 新旧版《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简要对比 |
2.3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高校案例自评价模式分析 |
2.3.1 自评价的选取对象 |
2.3.2 自评价过程 |
2.3.3 自评价的目的 |
2.4 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角度浅析国内优秀绿色高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地区高等校园调研分析 |
3.1 青岛地区环境特征 |
3.1.1 自然气候特征 |
3.1.2 自然地形特征 |
3.2 青岛地区高等校园调研及分析 |
3.2.1 城市老区中的高等校园——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
3.2.2 城市新区内的高等校园——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 |
3.2.3 城市近郊的高等校园——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
3.3 关于绿色校园的问卷调查分析 |
3.4 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角度总结青岛地区高等校园的绿色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4.1.1 校园概况 |
4.1.2 新校区绿色技术研究 |
4.1.3 新旧校区的园区设计对比 |
4.2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分析 |
4.2.1 规划与生态的专项分析 |
4.2.2 能源与资源的专项分析 |
4.2.3 环境与健康的专项分析 |
4.2.4 运行与管理的专项分析 |
4.2.5 教育与推广的专项分析 |
4.2.6 特色与创新的专项分析 |
4.2.7 绿色校园评价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案例优化设计 |
5.1 常用的绿色设计方法 |
5.2 本案绿色优化设计策略 |
5.2.1 规划与生态的优化措施 |
5.2.2 能源与资源的优化措施 |
5.2.3 环境与健康的优化措施 |
5.2.4 运行管理及教育推广的新方向 |
5.3 绿色校园优化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6)天津高校宿舍供暖季人员开窗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开窗模型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2 开窗行为算法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3 开窗预测模型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宿舍开关窗行为监测及测试结果的初步分析 |
2.1 表征室内空气品质的代表性污染物的筛选 |
2.1.1 初步测试对象及时间 |
2.1.2 初步测试的仪器及测点布置 |
2.1.3 初步测试结果的分析 |
2.2 开窗行为的长期监测 |
2.2.1 测试对象及测试时间 |
2.2.2 测试变量及实验仪器 |
2.2.3 仪器布置 |
2.3 测试结果初步分析 |
2.3.1 开窗时长分析 |
2.3.2 室内空气品质分析 |
2.3.3 开窗时长对室内温度及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员开窗行为预测模型的建立 |
3.1 开窗预测模型理论基础 |
3.1.1 有监督分类的理论基础 |
3.1.2 有监督分类模型优劣的评判标准 |
3.1.3 无监督聚类分析理论基础 |
3.2 开窗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室外温度对开窗概率的影响 |
3.2.2 时间对开窗概率的影响 |
3.2.3 人员在室情况对开窗行为的影响 |
3.2.4 人员偏好对开窗概率的影响 |
3.2.5 人员性别对开窗概率的影响 |
3.3 有监督人员开窗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1 模型输入变量的筛选 |
3.3.2 Logistic回归开窗模型的建立 |
3.3.3 开窗行为平均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 |
3.3.4 开窗行为LDA及 QDA模型的建立 |
3.3.5 开窗行为SVM模型的建立 |
3.3.6 有监督模型的对比分析 |
3.4 无监督人员开窗预测模型的建立 |
3.4.1 非层次聚类的K-means分析 |
3.4.2 层次聚类的系统聚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宿舍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能耗模拟对比分析 |
4.1 Energy Plus简介 |
4.2 Energy Plus模拟的建模与参数设置 |
4.2.1 建筑及其模型概况 |
4.2.2 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基本设置 |
4.2.3 其他参数设置 |
4.3 Energy Plus模拟结果分析 |
4.3.1 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采暖能耗分析 |
4.3.2 机械通风情况下建筑采暖能耗结果分析 |
4.3.3 不同通风情况下建筑采暖能耗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利用建筑能耗模拟技术对西安高层居住建筑节能措施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建筑节能与保护环境 |
1.1.2 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体系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1.4 课题优势分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节能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建筑节能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能耗模拟软件的困境 |
1.3 课题预期成果及研究框架 |
1.3.1 课题预期成果 |
1.3.2 课题研究框架 |
2 西安市现有高层居住建筑节能措施调查 |
2.1 西安市地理气候状况 |
2.1.1 热工分区情况 |
2.1.2 西安市基本气候特征 |
2.2 西安市现有高层住宅外围护节能措施调查研究 |
2.2.1 外墙构造措施的调查研究 |
2.2.2 屋面保温构造措施的调查分析 |
2.2.3 建筑外窗的调查分析 |
2.2.4 地面与楼板保温的调查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及典型能耗模型的建立 |
3.1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
3.1.1 DOE-2 |
3.1.2 DeST |
3.1.3 Energy plus |
3.2 ENERGYPLUS准确性分析 |
3.2.1 能耗模拟软件功能对比 |
3.2.2 负荷计算方法对比 |
3.2.3 Energyplus的优越性 |
3.2.4 以Energyplus为计算核心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 |
3.3 典型模型项目介绍 |
3.3.1 项目简介 |
3.3.2 建筑节能及环保设计 |
3.3.3 建筑平立剖 |
3.3.4 建筑基本参数及外围护结构 |
3.4 初始能效模拟 |
3.4.1 模型建立 |
3.4.2 初始能效模拟 |
3.4.3 模拟结果分析 |
3.5 居住建筑节能75%体系探讨 |
3.5.1 参考模型建立 |
3.5.2 参考模型能效模拟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外墙与屋面的节能优化分析 |
4.1 节能理论分析 |
4.1.1 建筑外围护结构传热方式 |
4.1.2 热过程分析 |
4.1.3 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理论分析 |
4.2 外墙节能技术分析 |
4.2.1 外墙保温层厚度对能耗的影响 |
4.2.2 外墙保温层经济厚度测算 |
4.2.3 外墙材料热惰性对能耗的影响 |
4.2.4 外立面材料对能耗的影响 |
4.2.5 垂直绿化对能耗的影响 |
4.3 外墙节能技术优化策略 |
4.3.1 提高墙体热阻 |
4.3.2 增大建筑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
4.3.3 增设垂直绿化 |
4.3.4 外墙自保温体系 |
4.4 屋顶节能技术能耗模拟 |
4.4.1 屋面保温层厚度对能耗的影响 |
4.4.2 屋顶绿化对能耗的影响 |
4.4.3 屋顶绿化对顶户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4.5 屋面节能技术优化策略 |
4.5.1 适当增加保温层厚度 |
4.5.2 增设屋顶绿化 |
4.6 本章小结 |
5 外窗节能措施分析 |
5.1 外窗保温技术分析 |
5.1.1 窗框保温技术分析 |
5.1.2 玻璃保温技术分析 |
5.2 外窗保温节能策略 |
5.2.1 增大外窗气密性 |
5.2.2 选择优质窗框材料 |
5.2.3 选用Low-E玻璃 |
5.2.4 增加玻璃层数 |
5.3 外窗隔热技术分析 |
5.3.1 外窗隔热论分析 |
5.3.2 建筑外遮阳类型 |
5.4 活动式百叶外遮阳模拟研究 |
5.4.1 研究模型的建立 |
5.4.2 水平百叶外遮阳 |
5.4.3 垂直百叶外遮阳 |
5.5 外窗隔热节能策略 |
5.5.1 合理设置活动式外遮阳位置 |
5.5.2 合理选择活动式外遮阳形式 |
5.5.3 合理选择遮阳百叶材料 |
5.6 本章小结 |
6 节能优化方案设计 |
6.1 外墙节能优化设计 |
6.1.1 外墙构造优化设计 |
6.1.2 外墙垂直绿化设计 |
6.2 屋顶节能优化设计 |
6.3 外窗节能优化设计 |
6.3.1 外窗体优化设计 |
6.3.2 外遮阳优化设计 |
6.4 优化方案设计 |
6.4.1 优化方案设计 |
6.4.2 优化方案的最大节能贡献率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及学生工作 |
附录一 图录 |
附录二 表录 |
(8)沈阳地区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研究的目的 |
1.2.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对象界定 |
1.5.2 相关概念诠释 |
1.5.3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研究技术方案 |
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1 热舒适理论及热舒适方程 |
2.1.1 热感觉与热舒适 |
2.1.2 热舒适方程 |
2.1.3 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 |
2.2 室内热环境评价标准及指标 |
2.2.1 室内热环境评价标准 |
2.2.2 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 |
2.2.3 沈阳地区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的要求及适合评价标准 |
2.3 宿舍热环境优化设计相关理论 |
2.3.1 影响学生宿舍室内热环境的因素及优化设计方向 |
2.3.2 基于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学生宿舍单体分析 |
2.4 沈阳地区学生宿舍基本情况 |
2.4.1 沈阳地区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
2.4.2 沈阳地区学生宿舍类型 |
2.5 小结 |
3 沈阳地区高校宿舍热环境现状测试结果与分析 |
3.1 现场测试方案 |
3.1.1 测试样本选择 |
3.1.2 测试参数及测试仪器 |
3.1.3 调查阶段划分 |
3.1.4 主要测试数据统计方法 |
3.2 冬季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及分析 |
3.2.1 冬季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测试基本情况 |
3.2.2 连续测试结果及分析 |
3.2.3 冬季宿舍热环境等级评价及分析 |
3.2.4 小结 |
3.3 夏季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1 夏季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测试基本情况 |
3.3.2 连续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3 夏季宿舍热环境等级评价及分析 |
3.3.4 小结 |
3.4 过渡季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1 过渡季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测试基本情况 |
3.4.2 连续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3 过渡季宿舍热环境等级评价及分析 |
3.4.4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沈阳地区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人体适应性研究 |
4.1 主观问卷调研方法 |
4.2 采暖季节主观问卷统计结果 |
4.2.1 采暖季受试者PMV与MTS模型 |
4.2.2 采暖季节受试者热接受率与舒适区间 |
4.2.3 采暖季节受试者热期望温度 |
4.2.4 采暖季节受试者热舒适度 |
4.2.5 采暖季节受试者湿感觉及吹风感 |
4.3 夏季主观问卷统计结果 |
4.3.1 夏季受试者PMV与MTS模型 |
4.3.2 夏季受试者热接受率与舒适区间 |
4.3.3 夏季受试者热期望温度 |
4.3.4 夏季受试者热舒适度 |
4.3.5 夏受试者湿感觉及吹风感 |
4.4 过渡季主观问卷统计结果 |
4.4.1 过渡季受试者PMV与MTS模型 |
4.4.2 过渡季受试者热接受率与舒适区间 |
4.4.3 过渡季受试者热期望温度 |
4.4.4 过渡季受试者热舒适度 |
4.4.5 过渡受试者湿感觉及吹风感 |
4.5 与其他热舒适研究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沈阳地区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分析及优化设计方法 |
5.1 结合高校学生热适应性的室内热环境分析 |
5.1.1 采暖季节室内热环境分析 |
5.1.2 夏季室内热环境分析 |
5.2 研究结果与相关规范室内热环境参数对比分析及建议 |
5.2.1 采暖季节室内热环境参数建议 |
5.2.2 夏季室内热环境参数建议 |
5.3 高校学生宿舍室内热环境优化设计分析 |
5.3.1 宿舍房间热环境优化思路及目标 |
5.3.2 基于舒适热环境的宿舍房间优化设计措施理论分析 |
5.3.3 基于舒适热环境的宿舍房间优化设计措施比较分析 |
5.3.4 基于舒适热环境下适宜宿舍房间优化设计模型 |
5.4 高校学生宿舍室内热环境优化方案模拟验证 |
5.4.1 高校学生宿舍模型的建立 |
5.4.2 冬季室内热环境优化措施模拟 |
5.4.3 夏季室内热环境优化措施调整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热舒适现场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附加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缘起 |
1.1.1 建筑节能的宏观背景 |
1.1.2 德国被动房的产生及其影响 |
1.1.3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
1.1.4 研究缘起 |
1.2 概念界定 |
1.2.1 被动房 |
1.2.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
1.2.3 设计辅助决策 |
1.2.4 寒冷地区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
1.3.2 建筑设计决策研究 |
1.3.3 方案设计阶段的能耗模拟与优化研究 |
1.3.4 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1.5 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从德国被动房标准到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
2.1 德国被动房标准分析 |
2.1.1 被动房标准 |
2.1.2 被动房设计工具包(Passive House Planning Package,PHPP) |
2.1.3 被动房标准适用性 |
2.1.4 被动房标准特点 |
2.2 欧洲其他国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分析 |
2.2.1 英国AECB标准 |
2.2.2 挪威NS3700标准 |
2.2.3 瑞士Minergie-P标准 |
2.3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分析 |
2.3.1 产生背景 |
2.3.2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 |
2.3.3 《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技术要点》 |
2.3.4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
2.4 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借鉴与调整 |
2.4.1 对被动房标准的借鉴 |
2.4.2 对被动房标准的调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构建 |
3.1 方法构建的逻辑基础 |
3.1.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
3.1.2 现行节能设计方法横向分析 |
3.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框架 |
3.2.1 超低能耗目标的分步实现 |
3.2.2 设定各阶段的能耗目标 |
3.2.3 高效遴选设计策略 |
3.2.4 基本流程 |
3.3 方法框架核心环节分析 |
3.3.1 各阶段能耗目标 |
3.3.2 各阶段能耗目标值 |
3.3.3 基准评价的能耗模拟软件 |
3.3.4 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3.3.5 能耗目标值与敏感度分析的研究步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典型模型建立 |
4.1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分类与案例调研 |
4.1.1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分类 |
4.1.2 案例调研与数据处理 |
4.2 典型模型的建立 |
4.2.1 几何特征提取 |
4.2.2 典型模型建立 |
4.3 典型模型变量设置 |
4.3.1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案例库 |
4.3.2 设计策略归纳与变量筛选 |
4.3.3 形体生成阶段变量区间赋值 |
4.3.4 综合完善阶段变量区间赋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能耗目标值研究 |
5.1 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
5.1.1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
5.1.2 综合完善与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
5.2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
5.2.1 建筑能耗模拟 |
5.2.2 能耗模拟结果检验 |
5.2.3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
5.3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
5.3.1 既有标准能耗目标值分析 |
5.3.2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
5.4 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
5.4.1 既有标准能耗目标值分析 |
5.4.2 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6.1 敏感度分析方法 |
6.1.1 全局敏感度分析 |
6.1.2 逐步回归 |
6.2 形体生成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6.2.1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模拟 |
6.2.2 回归方程建立 |
6.2.3 回归方程检验 |
6.2.4 形体生成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6.3 综合完善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6.3.1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模拟 |
6.3.2 回归方程建立 |
6.3.3 回归方程检验 |
6.3.4 综合完善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应用 |
7.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归纳 |
7.2 案例应用一: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低层住宅优化设计 |
7.2.1 案例基本信息 |
7.2.2 建筑形体优化与决策 |
7.2.3 围护结构与HVAC系统优化与决策 |
7.3 案例应用二: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高层住宅优化设计 |
7.3.1 案例基本信息 |
7.3.2 建筑形体优化与决策 |
7.3.3 围护结构与HVAC系统优化与决策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寒冷与国外类似气候条件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案例库 |
附录 B 形体生成阶段回归正交试验安排 |
附录 C 综合完善阶段回归正交试验安排 |
附录 D 平面图(案例一) |
附录 E 平面图(案例二)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川西北嘉绒藏式民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本文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基于调研和实测的嘉绒藏式民居室内热环境分析 |
2.1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调研分析 |
2.1.1 地理与气候条件 |
2.1.2 建筑场地的微环境及选址 |
2.1.3 民居的空间形态 |
2.1.4 围护结构 |
2.1.5 供热制冷措施 |
2.2 室内热环境现状的调研分析 |
2.2.1 问卷调研方案 |
2.2.2 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2.3 室内热环境现状的实测分析 |
2.3.1 案例选取及实测方案 |
2.3.2 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实测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Energy Plus的嘉绒藏式民居室内热环境模拟分析 |
3.1 建立川西北地区嘉绒藏族典型民居模型 |
3.1.1 Energy Plus数值模拟的建模过程 |
3.1.2 Energy Plus数值模拟模型的校验 |
3.2 室内热环境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2.1 室内外逐时温湿度分析 |
3.2.2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分析 |
3.2.3 逐时空气流速分析 |
3.3 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
3.3.1 PMV值分析 |
3.3.2 PPD值分析 |
3.3.3 APMV值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川西北嘉绒藏式民居室内热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
4.1 基于太阳能被动式供暖技术的优化策略 |
4.1.1 被动式太阳能供暖技术的适宜性分析 |
4.1.2 被动式太阳能供暖技术的优化效果分析 |
4.2 基于建筑朝向及体量设计的优化策略 |
4.2.1 建筑朝向优化设计 |
4.2.2 建筑体量优化设计 |
4.3 基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优化策略 |
4.3.1 民居适用的保温技术 |
4.3.2 围护结构优化的实验方案设计 |
4.3.3 围护结构的优化效果分析 |
4.4 基于采暖供热方式的室内热环境优化策略 |
4.4.1 太阳能卵石床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提出 |
4.4.2 太阳能卵石床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供热特性分析 |
4.5 室内热环境的综合优化效果分析 |
4.5.1 综合优化房的模型建立 |
4.5.2 冬季室内逐时温度分析 |
4.5.3 典型日室内逐时温湿度分析 |
4.5.4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分析 |
4.5.5 PMV-PPD指标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表目录 |
附录 一:川西北嘉绒藏式民居概况调查问卷 |
附录 二:川西北嘉绒藏式民居室内热环境主观体验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四、关于改进居民宿舍楼采暖设计的有益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2]高校校园建筑节能运行集成管理研究[D]. 纪博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3]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基于日常生活的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室外公共空间使用研究[D]. 蒋群歆.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高等学校绿色校园研究 ——以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 路璐.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6]天津高校宿舍供暖季人员开窗行为研究[D]. 杨嘉楠. 天津大学, 2019(01)
- [7]利用建筑能耗模拟技术对西安高层居住建筑节能措施的优化研究[D]. 刘鸣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沈阳地区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D]. 王竹林.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D]. 吴迪. 天津大学, 2019
- [10]川西北嘉绒藏式民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D]. 余艳.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