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古学证史倾向民族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谭佳[1](2021)在《早期中国思想研究的中西之维——以对巫鸿的评论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巫鸿是当代西方汉学界最为着名的华裔美术史家、艺术评论家、国际策展人、中国文化研究大家。他的研究兼具考古学、人类学、美术史和思想史等多学科特色,视野开阔,方法多样,成就斐然。中西学界对巫鸿的评论已然成观,但对其进行对比性再研究者尚无。鉴于此,文本通过对比阅读相关中英文评论,挖掘中西方研究异同之处。总体而言,国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巫鸿的艺术史领域,较少涉及其他学科;西方学界对如何使用文献和考古资料、如何看待中华文明统一性与连续性的问题极为敏感。中西方的不同视角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发挥文学、神话学及文献学的学科优势,为寻找中华文明起源的观念信仰与历史叙事特质做出自己的努力。
孙庆伟[2](2020)在《傅斯年与古史重建——读《傅斯年全集》》文中提出古史重建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重要话题,并直接催生了近代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诞生。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背负着重建古史的重任踽踽独行,缔造辉煌。那么,近代科学考古学的缔造者傅斯年对于考古学与古史重建持何种态度,无疑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阅读《傅斯年全集》①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对此问题获得若干较为清晰的认识。
裴世东[3](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认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李永迪[4](2019)在《摘下滤镜: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的两种视角》文中指出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文献,也留下了形形色色的地下遗迹。地下遗迹与文字史料孰轻孰重?学术传统的影响,理论探索的缺如,造就了中国考古学的重史倾向。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的事例表明,重建古史,并非简单顺从文献记载,更需要地下文物对文字资料的补充、批判与挑战。
李艺[5](2018)在《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力图突破现有研究现状,即从思想入手,对沈从文服饰思想进行全面整体性梳理。通过对沈从文服饰文化思想、服饰审美思想、服饰展示思想及服饰美育思想的内涵和特征的阐述与提炼,阐发沈从文服饰思想,揭示沈从文对于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独特认识及其思想价值意义。第一章从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说明。对沈从文在纺织服饰领域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其研究视角独特,具有学科跨界与融合的学术特质,形成了独特而有价值的学术风格。特别是其代表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文化复兴的理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探索民族文化复兴思路提供了蓝本,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巨着,并成为服饰史的开山之作,为后人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思想基础,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认可。第二章对研究对象生平与文化身份进行了概括梳理,确立了沈从文的文化身份,提出沈从文不仅是“文物历史学家”“形象历史学家”,还是“服饰文化学家”这一观点。第三章对沈从文服饰研究主要成果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分析,指出在沈从文上个世纪50年代初撰写的有关丝绸、刺绣、纺织服饰图案、纹样、印染工艺、服饰制度、服饰民俗等30余篇文论里,还有一些未发表的关于纺织服饰陈列、服饰名物制度、戏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章中亦都闪烁着沈从文思想的光芒,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样是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的重要基础。第四章深入探讨了沈从文服饰文化思想,揭示出沈从文不仅认识到服饰的物质之美,还充分认识到服饰的精神性特征,认识到服饰是一种民族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自觉地完成了从书写的服饰之美到作为符号的服饰之美及作为视觉呈现、精神展示的服饰之美的华丽转身。第五章从服饰与审美、服饰审美思想的生发及表征,探讨沈从文美在生命,美在自然,美在民间的民族服饰审美观,分析了沈从文美在材质、美在细节、美在工艺、美在时尚的服饰审美观;第六章从服饰陈列展示与文化实践的关系出发,深入阐释了沈从文从崇尚转向展示、古为今用、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思想。第七章从服饰美育“心育论”,服饰对文明“生命”的启迪,服饰对人类“人性”的感化三方面对沈从文服饰美育观及方法论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沈从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服饰美育思想。第八章对沈从文服饰思想的渊源与价值意义进行归纳整理,揭示其服饰思想的延续性、独特性及多维性,从思想史价值、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来总结沈从文服饰思想的价值意义。第九章最后通过比较、思考、分析的方式总结沈从文服饰思想,力图在国际视野中审视沈从文服饰思想的当代价值,阐明沈从文在现代服饰领域和服饰学科中的学术地位,并提出个人就此课题的相关想法拙见。
刘俊峰[6](2018)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台湾地区近三十年新史学发展变迁的考察,研究取径上尝试从全球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采用史学史的研究方法,对台湾新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平台依托,内容展现如医疗史、新文化史、妇女史等议题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目标是期待收获一份对台湾新史学脉络的整体了解。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思路、学术史回顾以及研究预期和章节设置。第一章从史学与时代互动的角度,考察了台湾新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并对台湾地区近三十年的时代思潮予以宏观地概括,最后梳理了新史学得以展开所依托的平台。第二章考察了作为新社会史的医疗史,指出医疗史是台湾新史学在起步阶段所拓展的史学研究新领地,随后对医疗史研究的开展情况、研究团队世代的形成、医疗史研究的成果及特点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梳理了欧美新文化史的兴起历程、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随后以出版物与期刊论文为中心,考察了台湾史学界对新文化史的译介情况。第四章通过台湾地区明清史研究的文化转向,来分析台湾地区对新文化史的接收与史学实践。先后讨论了重要学者所树立的学术典范对明清史研究文化转向的影响,以及明清史文化转向的表现。第五章对于台湾史学中妇女史向性别史转向的历程予以讨论。内容涉及妇女史与性别史的异同比较,新史学风潮下的妇女史研究状况,以及这一时期妇女史研究的特点。结论部分首先对台湾新史学的整体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次对台湾新史学滋生的问题、存在的发展瓶颈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思考。本文在全球化视野的导引下,通过对台湾新史学重要面向的梳理分析,为了解当代台湾地区史学发展的脉络提供了一份参考性文本。台湾地区史学史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当代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面向。
李凡[7](2018)在《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文中提出现代国学经历了从“国粹”到“国故”,直至定名为“国学”的一个过程,这个定名的过程颇为复杂,反映了在不同的语境中,现代国学观念不同的文化走向。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相适应,本文拟通过对晚清民国(1901-1937)先后出现的三十余种以“国粹”、“国故”、“国学”为关键词命名的国学类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文章的分析、整理和综合研究,辅以对其所属学术团体和学术教育、研究机构等的兴衰情况的考察,比较系统、深入地理清现代国学观念的发生与走向。第一阶段以《国粹学报》、《国学萃编》为主。梳理出在西学东渐、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背景下学术与国家的关系,即在救亡图存意识主导下,以政治走向为核心的国学观念;第二阶段以《国学丛刊》(北京国学研究会主办)、《国故》月刊为主。分析辛亥革命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名词的现代国学,在基本价值观、学术理念和基本学术倾向上,与第一阶段政治意义上强调学术与国家唇齿相依的关系有所不同。国学在此阶段不再作为国家兴亡的文化基础,而是从文化的角度重建学术的自觉意识,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种种文化价值观来发展中国的现代文化;第三阶段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与《国学丛刊》(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主办)、《华国》月刊为主。在此阶段,出现了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东南大学国学院、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等一系列国学教育和研究的专门机构,且由于地域不同,导致南北学界对现代学术、文化理解的歧义和纷争。以北京大学国学门和清华国学研究院为主的北方学界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为阵地,强调不包含任何强烈感情色彩的中性的整理国故。以胡适、陈垣、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李济等为代表的北方学人因而以运用新工具、扩展新材料的新国学主张及学术实践而成绩斐然,声望日隆。以《国学丛刊》和《华国》为阵地,以顾实、陈中凡、吴梅、章太炎等为代表的南方学人则强调甄明学术,发扬国光,代表了承继国粹派一脉而来的国学研究文化走向。双方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学术层面上。此一时期所强调的国学,既非政治,又非文化,而是在全面接纳现代“知识”体系后,在学术层面上如何发展学术研究。而1930年至1937年,民族危机渐趋深重。民间国学团体苏州国学研究会、章氏苏州国学研究会、天津国学研究会及其会刊《国学商兑》、《国学论衡》、《制言》、《国学》月刊特别强调其“致用”之功和维系人心之效,此一阶段的国学走向再次回归到对传统文化和学术的保护和研究上。
陈胜前[8](2018)在《文化历史考古的理论反思:中国考古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发展迅速,考古发现与研究方法日新月异。另一方面,中国考古学在理论领域相对滞后。一般认为,中国考古学研究以文化历史考古为主,而西方在文化历史考古之外还有过程考古、后过程考古等等。然而,何谓"文化历史考古",当前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究竟是怎样的面貌,文化历史考古的发展前景如何,中国考古学研究应该如何发展,如此等等,都是中国考古学界目前较为关注且有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对于文化历史考古的认识基本来自
史嘉柏,张瀚墨[9](2017)在《文本与文物:《剑桥中国古代史》书评》文中指出鲁惟一和夏含夷两位教授编辑出版的《剑桥中国古代史》,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於上个世纪末(1999年),但收稿截止日期是1995年,细算下来,书中所包含内容,其下限距今已有二十余年。此书的出版,正如两位主编在该书《导言》中所言,既弥补了此前费正清和崔瑞德两位教授主编的剑桥中国史丛书未能包含先秦中国史研究的遗憾,又是西方汉学界在条件成熟之後对帝国之前中国历史研究探索的汇总;就当时而言,《剑桥中国古代史》的出版,集中展示了西方汉学界在早期中国研究领域的前沿性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西方汉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积累起来的自信心的表达。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研究者对早期中国研究资料和信息——尤其是新近的考古发现以及以其他方式发现的最新资料——的占有和研究上,而且更突出地体现在相当一部份学者对於传统中国史学方法的反思,以及通过最新发现的物质材料对古代考古文明的重建和不同文明间关系的构拟方面。这一点,读者既可以在全书主要章节安排上饶有意味的二元结构中看出,也可以在《剑桥中国古代史》导言的相关部份以及史嘉柏教授有针对性的批评中看到。史嘉柏教授的书评,无论从篇幅还是深度而言,都与《剑桥古代中国史》相称。这是一篇译成中文近六万字的长篇书评,内容涵盖了一部长达一千一百多页的巨着的方方面面,包括其谋篇布局,章节安排,图片使用,以及书目引用和章节间的参照互检,等等。更重要的是,该书评能够始终围绕如何界定和使用早期史料这一核心,从对中国概念的理解、先秦史研究的独特性以及早期中国研究学科的界定等方面统领整个书评,从而既将批评的目光扫遍全书的每一个角落,又能捕捉住重心,提纲挈领,使读者在把握《剑桥古代中国史》的广博内容同时,深刻思考书评中所提出的影响古代中国研究现状及其走向的重大学术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西方汉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在考古材料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中国上古史研究亟需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回应西方汉学界中解构永恒中国的强大声音?应该如何理解中国观念的産生?如何在研究中界定和使用这一观念?在文献材料缺失的史前史的研究中,考古文化是不是我们重建古代文明的唯一工具?考古的证据是否积累到可以无虑地抛弃藉助文献建构起的中国历史框架,而仅凭藉考古理论就能解释古代社会和古代文化的地步?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处理考古数据与传世文献的关系?二者的关系互补还是互斥?古代文明的延续性是否强大到可以让我们根据较晚时期的历史推断更早历史时期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某些要素?即使在有甲骨、金文以及其他不同性质的传世文献史料的商周历史研究中,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些材料直接拿来当作史料使用?如果直接拿来作爲史料使用有失妥当,我们应该对这些材料怎样辨别处理,才能让这些宝贵资料在古代史的研究中真正发挥作用?最後,综合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从方法论的角度定义早期中国研究或者中国上古史这样的学科?是考古与传统史学的简单叠加,还是从广度和深度方面对包括二者在内的多学科或跨学科的整合?总之,我们应该如何在协调各种方法之间矛盾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整合,从而更加明晰,更有说服力地呈现出早期中国研究的格局、目标和方法?史嘉柏教授的书评,与其说解答了他提出的问题,还不如说是藉助《剑桥中国古代史》这一平台,从一个更高的高度推进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激发我们从方法论和学科论的高度,深刻反省早期中国研究的现状和走向。这样的反省和思考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或许也正是我们在《剑桥中国古代史》出版近二十年後翻译和出版这篇书评的意义所在。但愿这份迟到的努力,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西方汉学和中国考古及先秦史研究方法论和切入点方面的碰撞,而且能够促进我们真正放开视野,超越中西史学立场和方法的局限,整合局内和局外历史视角的对立冲突,从而从内容、方法和学科的高度爲早期中国研究开拓新路。考虑到史嘉柏教授书评的篇幅,爲方便读者阅读,译者在适当的地方附加了原文所无的小标题。全文被划分爲十九个部份,如下。
孙卓[10](2017)在《论商时期中原文化势力从南方的消退》文中认为以长江中游为支点,西至我国的二级阶地、东至江淮地区,这一地理范围在先秦时期可视为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南方地区。在商代前期,中原文化曾对该区域形成了广泛且深度的影响。而在晚商时期,中原文化的影响却基本从南方地区退出。本文即是以商时期中原文化为视角,探讨二里冈下层第二期至殷墟第一期前后,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的影响和控制由盛转衰的过程及其背后体现的社会图景。整个南方地区,根据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和内部文化的互动联系,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以盘龙城遗址为中心的江汉地区东部,由辽瓦店子至荆南寺一线的江汉地区西部,由大城墩和古堆桥为代表的江淮地区。本文各以其典型遗址为代表,通过陶器的类型学分析为基础,整体梳理了中原文化从南方地区消退的文化演变脉络。本文将南方相关遗存划分为五组四期,年代分别相当于二里冈上、下层之际至二里冈上层二期,洹北花园庄早,洹北花园庄晚和殷墟一期,之后再通过对零星采集青铜器的型式分析,将青铜器的年代整体纳入到以上的分期体系之中。本文的第一期,即二里冈上、下层之际至二里冈上层第二期,是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影响、控制的顶峰。整体上这一时期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展现出了强势的影响态势,但不同区域文化和社会形态又多有差异,反映出了中原文化对南方的控制和影响存在不同的模式。其中江汉地区东部,以盘龙城为中心,中原文化在该区域形成了区域性的控制,并由此沿长江沿线向东西辐射。江汉地区西部,中原文化的影响则可能是以贸易聚点的方式展开,在文化面貌上表现为典型的中原文化因素和地方文化因素相互混杂的局面。江淮地区,以淮河干流为主线,中原文化在此形成了区域性的控制。但区别于江汉地区东部,地区的聚落和社会层次未表现出复杂化的特征。本文的第二至四期,即洹北花园庄至殷墟一期,是中原文化从南方地区逐步消退的阶段。这一时期南方地区文化整体的发展态势可总结为中原文化的退出和地方文化的兴起。其中江汉地区东部,盘龙城遗址在第二期呈现出了衰落的态势,并在第三期废弃。中原文化在该地区控制的中心北移到涢水上游。江汉地区西部,汉水中、上游的遗址在第二、三期迅速减少,同时沿江和澧水流域地方文化因素日渐占据主导地位。江淮地区,第二、三期,以沿淮地区为代表,文化仍呈现出繁盛的景观,但是以青铜器为表征,遗址上层贵族却出现了独立化的倾向,并至第四期中原文化在该地区的影响迅速消亡。在第三期之后,中原文化基本从江汉地区东部和江汉地区西部消退,而至第四期之后,中原文化也从江淮地区撤出。由此在晚商时期可见,中原文化控制的南界基本未过桐柏山和淮河沿线。从历时性的角度,本文分别探讨了反映高等级人群活动的城市聚落、宫殿基址和青铜器,与反映普通人群活动的陶器,在中原文化消退过程中的变迁历程。其中反映高等级人群活动的物质遗存集中显现出了中央政权在南方直接控制的失势。反映普通人群活动的物质遗存,以盘龙城出土陶器为代表,则表现为中原文化因素逐步向地方化的转变。而通过高等级人群和普通平民这两个层面的探讨,中原文化从南方消退背后的社会机制可见:一方面早期以设立地方城市为代表的控制模式无法持续性的保持中原对南方的控制;另一方面中原王朝在洹北时期的对外控制可能出现了主动性的战略转移,由早期的直接控制变为通过间接的影响,乃至控制地方代理的方式,左右资源的流通。在晚商时期,中原王朝仍能够获取大量的异域资源,形成了以殷墟为中心的资源流通网络。而南方地区则在中原文化消退之后,仍与中原王朝保持有一定的联系,并以吴城为代表,在城市聚落、青铜礼器方面模仿中原地区,进一步推动了南方地区在文化和政治上的“中原化”进程。
二、考古学证史倾向民族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古学证史倾向民族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2)傅斯年与古史重建——读《傅斯年全集》(论文提纲范文)
一、“无中生有”地创业 |
二、“史学即是史料学” |
三、“狼狈为善”,共建古史 |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摘下滤镜: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的两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倾向 |
考古学的定位与理论 |
去掉历史滤镜的青铜时代考古 |
(5)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服装史研究视域的转换 |
1.1.2 沈从文服饰研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价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 |
1.4.2 国外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内容框架 |
第2章 时代背景与文化人生 |
2.1 生平简介 |
2.2 时代背景 |
2.2.1 维新变法与五四运动激发了沈从文的救国热情 |
2.2.2 新文化运动促进沈从文创作的民本思想 |
2.3 文化人生 |
2.3.1 文化觉醒 |
2.3.2 沈从文的文化抉择 |
2.3.3 西南联大期间深层的文化积淀 |
2.3.4 新中国成立初沈从文对政治、历史与文化的思考 |
2.3.5 政治变迁与政权更迭成就了沈从文服饰研究道路 |
2.4 文化人生之总结 |
第3章 沈从文服饰研究主要成果及其特征 |
3.1 服饰研究类 |
3.1.1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内容及特征 |
3.1.2 《中国丝绸图案》内容及特征 |
3.1.3 《花花朵朵,坛坛罐罐》《龙凤艺术》内容及特征 |
3.2 《织绣染缬与服饰》内容及特征 |
3.3 纺织服饰陈列展示内容及特征 |
第4章 沈从文服饰文化思想 |
4.1 服饰与文化 |
4.2 服饰物质文化思想 |
4.3 服饰社会文化思想 |
4.4 服饰精神文化思想 |
4.4.1 民族服饰观 |
4.4.2 服制度文化观 |
4.4.3 服饰民俗文化观 |
4.5 背景及价值意义 |
第5章 沈从文服饰审美思想 |
5.1 服饰与审美 |
5.2 服饰审美思想的生发 |
5.3 服饰审美思想的表征 |
5.3.1 服饰物质之美 |
5.3.2 服饰技术之美 |
5.3.3 服饰精神之美 |
第6章 纺织服饰陈列与展示思想 |
6.1 由崇尚转向展示 |
6.2 陈列展示与文化“实践” |
6.3 博物馆教育场域 |
6.4 纺织服饰陈列展示宗旨 |
第7章 沈从文服饰美育思想 |
7.1 服饰美育思想的萌发 |
7.2 服饰美育观 |
7.2.1 服饰美育“心育论” |
7.2.2 服饰对文明“生命”的启迪 |
7.2.3 服饰对“人性”的感化 |
7.3 服饰美育方法论 |
第8章 思想渊源及价值 |
8.1 沈从文服饰思想渊源 |
8.1.1 爱与美的哲学思考 |
8.1.2 服饰是历史的符号 |
8.1.3 沈从文服饰思想与文学的关系 |
8.1.4 思想对方法的影响 |
8.1.5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与其它着录的关联 |
8.2 沈从文服饰思想的价值 |
8.2.1 思想史价值 |
8.2.2 社会影响 |
8.2.3 学术价值 |
第9章 结论 |
9.1 比较与思考 |
9.1.1 与原田淑人的比较 |
9.1.2 与彼得?伯克的比较 |
9.2 沈从文服饰思想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沈从文纺织服饰类着作部分书影 |
附录 B 文章图录来源说明 |
附录 C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预期与章节设置 |
第一章 史学与时代:新史学思潮的展开 |
第一节 新时代与新思潮 |
第二节 全球化、全球史观与史学 |
第三节 新史学的平台:从《食货》月刊到《新史学》 |
第二章 新社会史理念观照下的医疗史研究 |
第一节 新社会史的提出 |
第二节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台湾医疗史研究的展开 |
第三节 集众研究:医疗史研究团体的形成 |
第四节 新脚成军:台湾医疗史研究的成就 |
第五节 台湾医疗史研究的走向与瓶颈 |
第三章 新文化史的兴起及其传播 |
第一节 新文化史理念的兴起 |
第二节 台湾史学界对新文化史的译介 |
第四章 新文化史的实践——以台湾明清史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例 |
第一节 学术人物与典范转移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史与物质文化 |
第三节 从社会思想史到社会文化史 |
第五章 从妇女史到性别史 |
第一节 从妇女史到性别史的转向 |
第二节 新史学视野下的妇女史研究 |
第三节 台湾地区妇女史研究的趋势 |
结论:台湾新史学的整体观与再思考 |
第一节 新在何处:台湾新史学整体观 |
第二节 回到中国——台湾新史学的再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现代国学的发生 |
第一节 现代国学的不同称谓:“国粹”、“国故”、“国学” |
一、“国学”、“国粹”的由来及涵义 |
二、“国故”一词的使用及内涵 |
第二节 现代国学研究团体、机构的兴起 |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 |
二、东南大学国学院 |
三、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 |
四、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 |
第三节 晚清民国时期(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概述 |
第二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一——借经史助益革命 |
第一节 谈学术而兼涉革命——《国粹学报》的创办 |
一、国学保存会的创办 |
二、国以有学而存,学以有国而昌——《国粹学报》的创办 |
第二节 《国粹学报》的办刊特色和思想倾向 |
二、《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一——复古守旧 |
三、《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二——“排满革命” |
第三节 《国粹学报》的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
一、邓实与《国学通论》、《国学真论》、《古学复兴论》 |
二、黄节与《国粹学报叙》、《黄史》 |
三、章太炎与《文学论略》、《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二书》 |
四、刘师培与《国学发微》、《南北学派不同论》、《周末学术史序》 |
五、马叙伦、王国维、许守微的代表性着作 |
第四节 《国学萃编》的创办 |
第三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二——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 |
第一节 《四川国学杂志》的创办 |
第二节 国学扶危社与《国学》 |
第三节 国学昌明社与《国学杂志》 |
第四节 《国学巵林》、《国学月刊》的创办 |
一、《国学巵林》的创办 |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
第四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三——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
第一节 《国学丛刊》的创办 |
第二节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月刊》的创办 |
第三节 《新潮》、《国故》月刊的创办及其论争 |
一、《新潮》的创办 |
二、《国故》月刊的创办 |
三、《新潮》与《国故》月刊的论争 |
第四节 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办 |
第五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 |
第六节 《国学季刊》的创办 |
一、《国学季刊》的创刊及特色 |
二、“新国学”理念的学术宣言——《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
三、《国学季刊》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
第七节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的创办 |
二、《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
第八节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的创办 |
第五章 现代国学的取向之四——甄明学术,发扬国光 |
第一节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衡》的创办 |
第二节 《国学丛刊》与《国学辑林》的创办 |
一、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的成立 |
二、《国学丛刊》的创办 |
三、东南大学国学院的成立宣言和工作纲领——《国立东南大学国学院整理国学计划书》 |
四、《国学辑林》的创办 |
第三节 《华国月刊》的创办 |
第四节 《国学专刊》与《国学》月刊的创办 |
一、《国学专刊》的创办 |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
第六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 |
第一节 《国学丛刊》、《清华学报》的创办 |
一、清华国学研究会和《国学丛刊》成立缘起 |
二、《国学丛刊》刊物宗旨及栏目设置 |
三、《国学丛刊》刊登重点篇章分析 |
四、《清华学报》的创办 |
第二节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创办 |
一、创办背景和经过 |
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制度特色及导师任课概况 |
三、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入学及毕业概况 |
四、对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之评价 |
第三节 《实学》月刊、《国学月报》的创办 |
一、国学研究院丛书的出版 |
二、《实学》月刊的创办 |
三、《国学月报》的创办 |
第四节 《国学论丛》的创办 |
一、《国学论丛》的创办概况 |
二、《国学论丛》的刊载内容及编辑特色 |
三、《国学论丛》重点篇目及作者分析 |
第五节 借用新工具扩张新材料——《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及旨趣 |
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 |
二、《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第七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六——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 |
第一节 北京师范大学国文学会与《师大国学丛刊》 |
第二节 北平中国大学《国学丛编》的创办 |
第三节 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与《国学杂志》 |
第四节 《国学商兑》、《国学论衡》的创办 |
第五节 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
一、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成立 |
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
第六节 《国学》月刊的创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文化历史考古的理论反思:中国考古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范式的视角 |
二、文化历史考古的性质与发展 |
(一) 文化历史考古的研究逻辑 |
(二) 文化历史考古发展的五个阶段 |
三、文化历史考古的概念纲领及其问题 |
(一) 五个理论前提 |
1. 文化可以拆分 |
2. 作为标准或规范的文化 |
3. 文化是流动的 |
4. 文化是由一系列特征构成的单位 |
5. 这种单位就是考古学文化 |
(二) 文化历史考古的主要问题 |
四、中国的文化历史考古学 |
(一) 文化历史考古在中国的发展 |
(二) 中国考古学的功能主义拓展 |
(三) 中国考古学有关文化历史考古的理论反思 |
五、文化历史考古的前景 |
六、结语 |
(9)文本与文物:《剑桥中国古代史》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书评序言 |
二、关於本书开头内容 |
三、关於本书导论 |
四、关於第一章《有史时代前夜的中国》 |
五、关於第二章《语言与书写》 |
六、关於第三章《商代考古》 |
七、关於第四章《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八、关於第五章《西周史》 |
九、关於第六章《西周考古》 |
十、关於第七章《青铜时代的衰落:物质文化和社会发展, 公元前770-481年》 |
十一、关於第八章《春秋时期》 |
十二、关於第九章《战国政治史》 |
十三、关於第十章《战国时期的艺术与建筑》 |
十四、关於第十一章《经典哲学书写》 |
十五、关於第十二章《战国时期的自然哲学和术数思想》 |
十六、关於第十三章《前帝国时代的中国北方边疆》 |
十七、关於第十四章《留给帝国的遗産》 |
十八、早期中国研究的三个问题 |
十九、勘误 |
(10)论商时期中原文化势力从南方的消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发现与研究回顾 |
第二节 研究任务与思路 |
第三节 地理空间与文化背景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
第二章 分期与年代 |
第一节 基本材料分析 |
第二节 典型遗址的分组与分期 |
第三节 各区域遗址文化的分组与分期 |
第四节 南方地区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第五节 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 |
第三章 二里冈下层二期至二里冈上层二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江汉地区东部 |
第二节 江汉地区西部 |
第三节 江淮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洹北花园庄早期至殷墟一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江汉地区东部 |
第二节 江汉地区西部 |
第三节 江淮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原文化从南方地区的消退过程 |
第一节 城市聚落与大型建筑基址所反映的消退过程 |
第二节 青铜器所反映的消退过程 |
第三节 陶器所反映的消退过程 |
第四节 中原文化消退背后反映的社会机制 |
第六章 结语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四、考古学证史倾向民族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早期中国思想研究的中西之维——以对巫鸿的评论为视角[J]. 王伟,谭佳.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1(02)
- [2]傅斯年与古史重建——读《傅斯年全集》[J]. 孙庆伟. 公众考古学, 2020(00)
-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4]摘下滤镜: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的两种视角[J]. 李永迪. 美成在久, 2019(04)
- [5]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D]. 李艺.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8)
- [6]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D]. 刘俊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D]. 李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8]文化历史考古的理论反思:中国考古学的视角[J]. 陈胜前. 考古, 2018(02)
- [9]文本与文物:《剑桥中国古代史》书评[J]. 史嘉柏,张瀚墨. 国学学刊, 2017(02)
- [10]论商时期中原文化势力从南方的消退[D]. 孙卓.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