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麻醉学杂志》第七届编委工作报告

《中华麻醉学杂志》第七届编委工作报告

一、《中华麻醉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工作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汪怡,周龙霞[1](2021)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纪要》文中认为《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9月17日在珠海顺利召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刘冰副社长、中华医学会期刊管理部卢全副编审、第七届编委会总编辑张运院士、第八届编委会总编辑姜玉新教授、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梁萍教授、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建初教授、《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全体编委和通讯编委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出席了本次会议。编辑部前任主任贾平

师林涛[2](2021)在《南京国民政府儿童年体罚问题研究(1935-1936)》文中指出为谋取儿童福利,国民政府将1935年8月至1936年7月31日定为“全国儿童年”,并成立全国儿童年实施委员会,统领各省市县的儿童年的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程序,儿童年实施委员会在全国各个地方开展了许多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提倡废止儿童体罚,解除教育上关于儿童的一切束缚。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儿童年实施委员会采取各种措施去推进废止体罚,如设置儿童问题播音讲座、印发儿童问题宣传册、成立儿童问题咨询处、组织各地父母会等。除此之外,儿童年实施委员会还呈请教育部下令废止体罚。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局组织小学教育研究会研究讨论“小学废止体罚并解除儿童一切束缚”等问题。一时之间,地方政府、教育局、社会局、儿童年实施委员会通力合作,出台了多项措施整治施行体罚的学校以及教师。各地报刊特设儿童年专刊或儿童栏目报道儿童主题,研究讨论如何废止儿童体罚问题。许多教育改革家和一线教师也积极响应参与,各抒己见,社会呈现出讨论热潮,形成了多份研究报告。教育部汇总各地的研究报告,汇编成《全国小学废止体罚解除一切束缚研究报告》,通令各地教育局切实遵行废止体罚。儿童年的废体罚运动,是一场由官方主导在社会领域实施的儿童保护运动。在官方的支持下,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废止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在社会上也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国民思想层面,唤醒社会大众关心儿童教养,号召采用感化的方式训导儿童,切实承担起保护儿童的重任。在实践层面,儿童年废体罚运动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成立父母会,教导家长学习新知识,成为合格的现代父母。在学校领域,建立校长负责制和督导巡查制来推动体罚的废止。经过一年的废体罚运动,各地的公开的体罚现象基本消失,逐步建立起新式训育制度。但儿童年的废体罚运动受制于经费、人力、时代等诸多因素,未彻底完成其设定的目标,仍需要长时间去努力。

苏彬[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王岚[4](2019)在《第八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新时代疾控机构职能研讨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八届换届会议纪要》文中研究指明

高乐[5](2019)在《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居委会的行政化,实务界(在理论界的建议下)推行了以民主选举、政社关系厘清及社区组织体系优化等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能让居委会充分履行其自治职能,反而是让居委会陷入了“要么继续行政化,要么被边缘化”的“两难困境”。这对于基层群众自治的实现以及社区治理乃至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居委会摆脱去行政化改革中所遭遇的“两难困境”?为能对这个问题予以有效的剖析,本文选择了“权力”作为分析视角。第一章首先基于对权力动态运作过程的考察赋予了“权力”一个操作性定义,并由此析出权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权力资源、权力意图与权力指向,进而用它们构建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基于这一分析工具,本文第二章对居委会当前的权力运作格局进行了剖析。本章指出,现有去行政化改革试图通过事务分割及组织分设的方式来恢复居委会的自主管理权力,并让之在独立的领域得到充分的运作。然而,由于居委会的权力运作在资源基础、运作指向与主体意图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自主管理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运作,进而陷入“两难困境”。第三章试图跳出现有改革所带来的自主管理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元对立格局,从居委会的参与权力以及协调监督权力的运作维度寻求突破“两难困境”的新思路。这一章主要围绕着居委会这两种权力与行政权力所形成的非二元对立式的双向制衡关系,以及在这种新权力格局之下居委会的这两种权力为何能得到有效运作展开论证。第四章则通过对其资源基础、主体意图以及运作指向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之考察,对居委会的参与权力以及协调监督权力在当下我国的可实现性予以了证实。第五章具体分析了两个典型案例:北京朝阳区麦子店的“问政”实践以及深圳南山区所推行的居委会“枢纽化”相关实践,由此设计出了一套推动和保障居委会权力有效运作的制度体系。结语和展望部分对本文的基本结论从两个维度进行了概括,并就本文所研究问题在宏观层面所涉及的两个问题作了简单的引申。

郑凯亮[6](2018)在《中国社会学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28年10月,上海地区的一些社会学者发起成立了东南社会学会,后该会在沪、宁一带获得了较快发展。翌年,以许仕廉、陈达、陶孟和等为主要代表的北方社会学者与东南社会学会负责人孙本文等接洽组织全国规模社会学团体。一番筹备后,中国社会学社遂于1930年2月正式建立起来。该组织是上世纪20年代末初步形成的国内社会学留学生群体直接推动的结果,根本地,则是中国早期社会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论文考察了中国社会学社的成立背景及经过、组织演变、体制化探索以及社会学教育与传播活动,对其一些成员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及方法研究作了初步探讨。作为中国早期社会学界唯一的全国性学术组织,中国社会学社始终与社会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联。期间,除于抗战中前期陷入停滞外,其一度有较快发展,后随着全国形势的急速发展,于1949年左右走到了尽头。近20年间,中国社会学社就社会学研究体制化所作的富有意义的探索加快了中国本土社会学思想体系的构筑进程。此外,该组织在中国早期社会学教育及传播事业上也厥功至伟,培养了大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同时,亦大大促进了相关知识在国内的传播。在学社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社会史料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学思想,其中不少主张至今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论文在对中国社会学社的上述几方面予以考察后,总结了其在近二十年发展历程中的显着特点,揭示了其在中国早期社会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崔良晓[7](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文中指出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王岚[8](2014)在《第七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七届换届会议纪要》文中指出第七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七届换届会议于2014年10月25-26日在江苏南京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由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承办。这是我国流行病学界又一次难得的学术盛会,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军队、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50余名代表和国际流

邵靖[9](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黄仁国[10](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研究说明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二、《中华麻醉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工作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麻醉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南京国民政府儿童年体罚问题研究(1935-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儿童年体罚废止热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对体罚问题的整治
        一、国际儿童运动思潮的催化
        二、国民政府的整治
    第二节 中华慈幼协会从事的儿童保护工作
        一、中华慈幼协会对儿童年的筹备
        二、中华慈幼协会对儿童体罚问题的关注
    小结
第二章 强势话语的建构——以儿童年体罚废止讨论为中心
    第一节 儿童刊物办法的制定与教育研究会的建设
        一、儿童刊物办法的制定
        二、全国各地小学教育研究会的成立
    第二节 主张废除体罚者的依据
        一、国外教育理论的误用
        二、体罚对儿童身体的不良影响
        三、体罚对儿童心理的不良影响
    第三节 废止话语对舆论空间的占据
        一、教育改革人士父母必读书单的策划
        二、教育改革人士对体罚废止标语的散发
        三、教育改革人士对育儿书籍出版的支持
    小结
第三章 民间与官方对体罚废止运动的推进
    第一节 政府对体罚废止运动的推进
        一、常规措施:出台多项禁令和派员督查
        二、特设机构:成立儿童年实施委员会
    第二节 知识群体对新育儿观的宣传
        一、知识群体对废止儿童体罚运动的倡导
        二、知识群体对新式训育法的宣扬
    第三节 中华慈幼协会在体罚废止运动中的参与
        一、对儿童教养的重视
        二、对被虐儿童的实际救助
    小结
第四章 嬗变与困顿:儿童体罚废止运动的艰难推进
    第一节 儿童年期间体罚治理问题的实践及成效
        一、地方实践与成效:以江苏省为例
        二、个人实践与成效:以教师刘文修、郑文荣的实践为例
        三、私塾体罚废止问题的整治与成效
    第二节 政府推行体罚废止运动原因
        一、重建国际形象的需要
        二、受国际儿童保护潮流的影响
        三、国家意志扩张的需要
    第三节 儿童体罚废止运动面临的困境
        一、观念的超前与社会的普遍贫困
        二、政府的干预与社会的抵制
    小结
结语
附录 《全国“小学废止体罚苛罚及解除一切束缚”的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 权力的界定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权力的操作性定义
    第二节 权力的三个关键要素
        一、权力资源
        二、权力意图
        三、权力指向
    第三节 权力运作状况的分析框架
        一、对权力资源的考察
        二、对权力意图的考察
        三、对权力指向的考察
        四、三个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章结语
第二章 当前居委会面临的“两难困境”与权力困局
    第一节 “两难困境”的出现与表现
        一、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实践
        二、“两难困境”的表现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节 居委会权力资源方面问题及其负面影响
        一、当前居委会在权力资源方面所遭遇的主要问题
        二、居委会权力资源方面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当前居委会两种权力指向状况之殊异
        一、居委会自主管理权力之客体的模糊与错位
        二、缺失的城市社区自主公共空间
        三、依旧倾向于行政管理逻辑的权力运作方式
    第四节 居委会两种权力运作意图之错位
        一、居委会两种权力运作意图错位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二、居委会权力意图错位问题的持续存在及强化
    本章结语
第三章 突破“两难困境”的新思路
    第一节 居委会的三种法定权力
        一、居委会三种法定权力共同的资源基础与权力意图
        二、居委会三种法定权力各自的法定权力指向
    第二节 对居委会权力指向的扩展与优化
        一、居委会自主管理权力运作指向划定中的逻辑缺陷
        二、居委会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的运作指向之有效性
    第三节 以居民共同意志为基础的集体理性之达成
        一、居民的共同意志的充分聚集
        二、多方权力的合作共赢
    第四节 更全面且更健康的居委会权力资源基础
        一、重获正当性资源的关键要素:居民参与的效能感
        二、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之于居民参与效能感的积极意义
    本章结语
第四章 居委会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的可行性
    第一节 权力资源基础维度的可行性
        一、来自政府与历史的丰富资源
        二、社会内部公益力量的存在与被挖掘的可能性
    第二节 权力主体意图维度的可行性
        一、“政府代理人”与“居民带头人”之间的关系
        二、政府促成居委会“居民的带头人”得以恢复的意图和努力
    第三节 权力运作指向维度的可行性
        一、当前城市基层的居民非制度化参与及其成因
        二、扩展与升级居委会制度化参与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制度化参与”的另一种解读:可行的“利益的组织化”方式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居委会权力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与居委会参与权力相关的已有实践及典型案例
        一、城市社区中基层社会协商与基层政府协商之发展概况
        二、典型个案:麦子店街道的“问政”实践之概况
        三、麦子店“问政”实践之于居委会参与权力运作的效果评析
    第二节 与居委会协调监督权力相关的已有实践及典型案例
        一、已有的社区协调议事机构机制及其效果评析
        二、典型案例:深圳市南山区的居委会“枢纽化”改革实践之概况
        三、南山区的改革实践之于居委会协调监督权力运作的效果评析
    第三节 居委会权力的整体实现路径设计
        一、居委会权力运作的资源获取与保障机制
        二、居委会权力运作的意图实现与保障机制
        三、居委会权力运作的指向构建与保障机制
    本章结语
结语与展望
附录一 已有社区治理相关地方改革资料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社会学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起及意义
    2 研究现状
        2.1 对中国社会学社的研究
        2.2 对中国社会学社社员的研究
第1章 中国社会学社的创立背景及过程
    1.1 中国早期社会学留学生群体的初步形成
    1.2 1930年前国内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情况
        1.2.1 高校社会学课程及专系的扩充与设置
        1.2.2 社会学研究、出版活动的不断开展
    1.3 中国社会学社的创立
        1.3.1 建立全国性社会学团体的初步尝试
        1.3.2 中国社会学社的最终成立
第2章 中国社会学社的组织与运作
    2.1 中国社会学社组织的演变
        2.1.1 学社宗旨与工作重心的变化
        2.1.2 组织规模的扩大
        2.1.3 内部机构的演变
        2.1.4 中国社会学社分社情况
    2.2 社员结构分析
        2.2.1 核心层的构成
        2.2.2 社员整体构成情况
    2.3 中国社会学社的经济状况
第3章 社会学研究的体制化探索
    3.1 学术研讨的平台——年会
        3.1.1 年会运行机制的基本形成
        3.1.2 1932年后中国社会学社年会的召开情况
    3.2 编订社会学名词
    3.3 探索社会学协同研究之路
    3.4 社会学专业刊物的创办及其他
第4章 中国社会学社与社会学教育及传播事业
    4.1 致力于中国早期社会学教育的发展
        4.1.1 长期参与教育讨论,推动社会学学科建设
        4.1.2 积极承担高校社会学教学工作,自编社会学教材
    4.2 编辑社会学出版物,促进社会学传播
        4.2.1 《社会学刊》情况
        4.2.2 《社会建设》月刊
        4.2.3 《中国社会学讯》与《社会学讯》
第5章 中国社会学社之理论与方法
    5.1 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
        5.1.1 关于社会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5.1.2 围绕社会学研究对象及性质的讨论
        5.1.3 社会学的内容体系
        5.1.4 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有何种地位
    5.2 社会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5.2.1 确立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传统
        5.2.2 不容忽视的反实证主义苗头
        5.2.3 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
结语 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学社
    6.1 中国社会学社的历史特点
    6.2 中国社会学社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前史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方法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三、维护传统中医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一、成医历程
        二、职业生活
        三、日常生活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一、崇尚医籍经典
        二、注重临床实践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一、上海中医学会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四、上海国医公会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附录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第三节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第四节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第五节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第三节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第五章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第四节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中华麻醉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工作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纪要[J]. 汪怡,周龙霞.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1(10)
  • [2]南京国民政府儿童年体罚问题研究(1935-1936)[D]. 师林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第八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新时代疾控机构职能研讨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八届换届会议纪要[J]. 王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08)
  • [5]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D]. 高乐.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
  • [6]中国社会学社研究[D]. 郑凯亮. 河北大学, 2018(12)
  • [7]“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8]第七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七届换届会议纪要[J]. 王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11)
  • [9]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10]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中华麻醉学杂志》第七届编委工作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