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农业生产与免耕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歆昊[1](2020)在《湖南省凤凰县实施质量兴农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质量兴农战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步伐,中央一号文件曾多次强调我们必须要坚持质量兴农战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所以,研究质量兴农业对拓展农业现代化理论以及实践均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论文以凤凰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凤凰县实地考察与调研,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了相关部门,召开多次座谈会,在农户对质量兴农认知、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农业组织化、农业绿色化、农业信息化以及农业品牌等方面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通过分析,发现了凤凰县在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合作社组织、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农业化肥农药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选取了农业部2019年发布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文件关于质量兴农主要评价指标中的15个指标,构建质量兴农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凤凰县所在的湘西州共7个县的质量兴农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水平在湘西州各县中的排名处于中等偏下位置。主要原因集中在: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多而杂,影响力不足、农业知识培训内容陈旧且频率低、农作物农药及化肥利用率低、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等。在借鉴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凤凰县质量兴农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打造有差异性的特色农业品牌;完善人才回流机制、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监管体系;推广网络营销模式、提高信息化水平等建议。
武淑娜[2](2019)在《旱作农田保耕保水调控对土壤水热及大豆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荣旗是内蒙占东北部的主要农作区,春旱严重成为限制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采取保水措施来提升土壤水热及作物产量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豆为供试材料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和保水剂(SAP)、免耕(M)、秸秆覆盖(TS)、地膜覆盖(TP)以及地膜覆盖加施PAM(TPP)、秸秆覆盖加施PAM(TSP)、秸秆覆盖加施SAP(TSS)和地膜覆盖加施SAP(TPS)等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和对大豆生理特性及产量等的作用效果,以期为旱作地区大豆田保蓄水的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与传统耕作(CK)相比施加PAM和SAP的土壤保水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生育期内含水率在10.31%~26.85%之间;SAP处理下的土壤贮水量总体优于PAM处理,水分利用效率(WUE)介于9.17~11.11kg/(mm.hm2)。各处理产量均大于CK,总体较CK增产26.56%~65.51%,施加保水材料下0~100cm 土体水分与产量极显着正相关。(2)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可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在M和TS处理时表现为一定的降温效果;TP处理表现出增降温双重效应;0~100cm 土体内总含水率在8.26%~23.00%之间变化,TS和TP处理保水效果相对较好。TS处理时产量(3282.62kg/hm2)达到最高,各处理产量之间差异显着;WUE在9.30~11.32kg/(mm.hm2)范围内变化,TS处理为最大。全生育期内0~20cm 土壤均温与同深度土层内土壤水分呈显着负相关,保耕措施利于平抑土壤温度波动。(3)保耕和保水措施调控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全生育期0~100cm 土体内含水率在9.68%~25.76%之间;土壤耗水量相对较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WUE在10.42~12.30kg/(mm·hm2)间变化;不同生育时期的大豆干物质增长速率存在差异,各处理对其总量的影响表现为TSP>TSS>TPP>TPS;株高、茎粗、LAI在结荚期达最高;TSS处理可以显着提高旱作大豆的产量(3845.24kg/hm2)。土壤水分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受土壤水分影响明显。(4)PAM施用量为67.5kg/hm2或SAP施用量为90kg/hm2时保水效果较好,其中SAP的作用效果优于PAM;TS与TP处理的土壤水热状况与大豆生长好于M处理;以TSS作为最终优选耕作方式。
苏婷[3](2019)在《豫北平原两熟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豫北平原两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该区域作物种植常年采用夏玉米-冬小麦的一年两熟的单一种植模式,加上长期大量的使用化肥,导致土壤结构出现酸化、肥力下降等问题,限制了土地的生产效率。轮作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的作用。但是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机制仍了解不足。因此,本研究采用常规的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等方法,对4种轮作模式以及8种常规种植模式下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构建豫北平原两熟区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土地生产力恢复及合理栽培模式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对4种轮作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发现,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逐渐减少,其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轮作明显高于单作。而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土壤中全氮含量却呈现增加的趋势。对于土壤pH值来说,轮作的土壤pH值低于单作;从2016到2018年的5个样品数据变化趋势分析来看,两种耕作模式均呈现“W”型的变化趋势;而对于土壤的全磷含量变化来说,其变化趋势和土壤pH的变化趋势相反,呈现“M”型。其中,4种轮作模式下的土壤C/N都明显的高于25:1。2、为了了解不同的轮作下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否是由于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所引起的,我们对4种不同的轮作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轮作模式下,轮作下的土壤样品的细菌和真菌OTU数量明显分别为79376和6500,单作下的土壤细菌和真菌OTU数量分别74614和6144,所以轮作下土壤样品的细菌和真菌OTU数量明显的高于单作,且土壤样品的细菌数量随着种植的年份呈现曲线变化。在不同种植方式下,除小麦外,在花生、玉米和大豆的农田中,免耕模式下土壤样品的细菌数量明显的高于正常耕作。测序结果还表明,所获得的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细菌菌群为变形菌门(约25%)、浮霉菌门(约20%)、放线菌门(约16%)和酸杆菌门(约14%),这四种的优势细菌菌群的含量均在75%左右。优势真菌菌群为子囊菌门,其含量占真菌群落的65%以上。为了了解土壤理化性质的形成和微生物群落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将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趋势和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比较发现,土壤的pH值的变化趋势与细菌和真菌OTU数量的变化相同,呈现“W”型,且土壤的全磷含量与其相反,呈现“M”型。3、为了分析作物根系分泌物是否影响土壤理化性质,我们对8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土壤的pH值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含量都是根际土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其中,8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C/N都明显的高于25:1。4、为了了解根系分泌物是否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我们对8种不同的种植模式下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的细菌和真菌OTU数量分别为48724和4897,非根际土的细菌和真菌OTU数量分别38656和4431,所以根际土的细菌和真菌OTU数量明显的高于非根际土。另外,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也不相同,如正常耕作下种植花生的非根际土细菌群落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作物;免耕模式下种植玉米的非根际土细菌群落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的农作物。将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的类型、有机质、pH值、全氮以及全磷的含量变化和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发现,除了土壤pH值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都是根际土高于非根际土。5、另外,我们对所研究区域的优势微生物进行了筛选鉴定,通过16S rDNA测序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后,初步获得了一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利用刚果红水解圈法检测表明该菌株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
王英彪[4](2018)在《浅议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策略》文中提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土资源。然而,我国水土流失却在不断加剧,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比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是,当前国内公众对于水土流失危机缺乏认识,许多人没有强烈的水土保持意识,水土流失治理任重道远。文章将探讨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华峰[5](2018)在《湖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背景是,湖南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其人口自然增长较快,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二者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湖南发展的核心问题。农业是湖南的主要发展行业,建设创新型湖南要求把湖南农业发展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真正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把主产业提升为优势产业,是湖南省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对湖南省生态农业的现状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不同生态农业的发展经验,提出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的可参考性模式,以期推动湖南省生态农业的更高效、健康发展。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结合有关专家的已有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整合,最终得出适合湖南省的生态农业模式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并在湖南省内随机抽取当地农户进行生态农业调研。并结合分析总结,发掘优势和长处,也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湖南省生态农业的现状形成立体的呈现。发现生态农业在湖南省的发展有一定的基础,民众的生态农业理念和态度也相对较积极,但仍存在较大的进步和提升空间,需要政府及民众本身做出相应的努力。同时,介绍各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根据湖南省农业发展现状及水土特点,提炼出可借鉴的,适合湖南省现状特征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的蓝图。最后,本文层层剖析湖南省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等是适合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的类型选择并进行原因及可行性阐述。同时,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对湖南省发展生态农业各种模式的策略进行了针对性阐述,以期对其推广和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张冲,吴努,张延化,吴惠昌,顾峰伟,胡志超[6](2018)在《国内外免耕播种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免耕播种技术的快速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力进步的重要体现,是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介绍了全球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现状,综述了国内外免耕播种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免耕播种机具,并指出各机具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优越性与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我国免耕播种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发展我国免耕技术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鲍玉海,丛佩娟,冯伟,王海燕,贺秀斌,田风霞[7](2018)在《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梳理西南紫色土区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技术,为区域水土保持实践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从不同层面开展综述和分析。[结果]针对紫色土区自然概况和水土流失现状,阐述了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思路,总结了采用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简要综述了各项水土措施的适宜条件及技术构成,同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论]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方向重点是坡耕地整治和坡面水系配套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沟坡兼治,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单项工程、植物和农业技术措施。但实际应用中存在缺乏针对西南紫色土区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欠缺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和适宜性评价等问题。今后应加强技术标准编制、水土流失防治效益评估、分区治理技术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工作。
李果秦[8](2018)在《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是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流平原等地区,而高原丘陵地区机械化程度水平则相对较低,同时还存在区域差异化、地区发展失衡的现状。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依然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机械化设备投入差异化、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等,如何进一步提高隆回县农业机械化的程度及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本文选择隆回县作为研究目标,审视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方向等,一是对农业机械化在具体地区的技术推广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二是可进一步总结隆回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验、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搜集农业机械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及目标进行实地访查,得到更加翔实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与问题挖掘,发现和得出了的一些成果。主要包括:一是对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进行科学划分,总结各阶段特点、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当前隆回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主体分析。二是基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梳理,归纳了三大问题的十个方面,比较全面的反映了隆回县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三是基于实地访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导致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更加细化问题,突出问题的表现形式。四是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地区安徽省为例,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同地区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发现其差距,明确了下一步还需要完善的方向。五是结合隆回县实际,以及与安徽省的对比分析结果,提出对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利的对策。
付豪[9](2018)在《津市西毛里湖牌楼岗溪生态恢复规划》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讯速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水资源质量下降、水生态系统恶化,部分水体己丧失了使用功能,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和供水安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急需推进对流域内的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工作。西毛里湖作为湖南省第二大内天然淡水湖,同时是周边乡镇直接饮用水源地,必须对其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支流牌楼岗溪流域进行生态恢复规划,恢复其生态系统,并保障汇入西毛里湖的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水质。论文以恢复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工程学理论为基础,运用资料收集整理、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调研等研究方法,结合流域内实际问题,开展牌楼岗溪生态恢复规划,主要内容如下:(1)相关理论知识整合梳理:对论文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进行整合梳理;并对涉及到流域生态恢复方面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整理,做到全面解读,构思牌楼岗溪流域范围的河流生态恢复规划理论方法。(2)案例借鉴与研究框架:通过对国内外5个案例中河流生态系统与流域水质的恢复规划的方法进行总结,并找到生态恢复实践中的重要目的及其意义,从而指导项目的规划框架。(3)对牌楼岗溪的现状区位、上位规划及河道生态问题进行具体表述,确定规划目标、理念、定位、策略、期限等,并对流域内人口、污染量进行预测;通过流域生态问题的指认得出牌楼岗溪流域的功能区划,针对各分区的主要问题进行生态恢复规划,并提出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协调规划、污染源控制、河道生态修复规划、人工湿地规划、植物生态恢复规划及基地生态治理规划等内容,使流域内污染得到遏制,村民生活环境提升,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水质。最后,对提出的流域生态恢复规划实践策略进行提炼总结与补充。牌楼岗溪流域的生态恢复规划能使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但是受损的生态系统不能恢复到原始“自然状态”,短期内不可能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只有根据受损现状和各种有利因素来创造条件增强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使河流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因此,在方案实施之后,必须对各工程措施进行长期的效果监控,将工程措施的数据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同时有关部门需要时刻关注流域内各系统发挥的作用是否耦合。对于牌楼岗溪而言,如何保证河流生态需水量、生物多样性、监测流域内污染源排放、恢复河道纵向浅滩深潭序列、恢复河流垂直自然连续性与时间自然连续性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需要我们后续去逐一解决。在当下只有全面系统性规划才能真正体现“近自然、多功能、高效益、可持续”的先进的生态恢复理念所要达到的恢复目标。
侯方舟[10](2017)在《井窖式移栽下覆盖物及移栽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以覆盖物、移栽期二因素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微环境、烤烟生长发育、生理指标、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烤烟生长微环境。在井窖式移栽下,相比无覆盖处理,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尤其是在前期阴雨天气情况下以地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后期外界气温较高时,稻草覆盖起到了平抑地温的作用;地膜覆盖在前期显着提高了植烟土壤温度,加快了土壤中肥料的转化,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稻草覆盖的处理在后期稻草腐解过程中也为土壤补充了养分,从而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2.烟株生长发育。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大田有效生育期逐渐缩短。施加覆盖物相较于无覆盖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有效生长期。其中稻草覆盖的处理效果最佳。覆盖物和移栽期对烤烟各生育时期的农艺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覆盖物对各指标的影响更明显。地膜覆盖的处理在前期效果好,稻草覆盖的处理在后期效果较好。3.烟草生理指标。施加覆盖物和适当提前移栽期有助于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旺长期与打顶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根系活力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测量的三个时期中以打顶期前后活力最高。采用稻草覆盖的处理在下部叶成熟期仍能保持较高的根系活力。4.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覆盖物尤其是稻草覆盖和适期早栽对烤烟品质的提高有积极影响,综合看来,以处理A1B2(地膜覆盖和提前10天膜下井窖式深栽)、A2B1(稻草覆盖和提前5天膜下井窖式深栽)和A2B2(稻草覆盖和提前10天膜下井窖式深栽)表现最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最佳。5.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各处理B2F等级烟叶叶长、叶宽、单叶重、叶片厚度和平衡含水率均处于比较适宜的状态,地膜覆盖的处理含梗率稍高。各处理C3F和X2F等级烟叶的物理性状以A1B2、A2B2和A2B1处理最适宜。6.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合理的覆盖物和适宜的移栽期对烤烟的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处理A1B2、A2B1和A2B2综合表现较优。综合评价,处理A2B1即提前5天井窖式深栽并配以稻草覆盖(稻草覆盖量为4000kg/hm2)的栽培组合最佳。
二、浅议农业生产与免耕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农业生产与免耕法(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凤凰县实施质量兴农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质量兴农 |
2.1.1 质量兴农的内涵 |
2.1.2 质量兴农评判标准 |
2.2 农业现代化 |
2.3 乡村振兴战略 |
3 凤凰县农业发展现状与调研 |
3.1 凤凰县农业发展现状 |
3.1.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3.1.2 农业组织化现状 |
3.1.3 绿色农业现状 |
3.1.4 农业品牌化现状 |
3.1.5 信息化 |
3.1.6 农业人才现状 |
3.2 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的实地调研 |
3.2.1 调查问卷设计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3.2.3 实地调研小结 |
4 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水平评价 |
4.1 数据来源及方法 |
4.2 湘西州各县质量兴农发展情况的评价 |
4.3 模型及实证结果 |
4.4 因子分析结论 |
5 凤凰县推动质量兴农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
5.1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5.2 组织化程度低 |
5.3 品牌多而杂,影响力不足 |
5.4 培训内容陈旧、频率低 |
5.5 农作物农药及化肥利用率低 |
5.6 销售渠道狭窄 |
6.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经验借鉴 |
6.1 产业化 |
6.2 绿色化 |
6.3 品牌化 |
6.4 信息化 |
6.5 组织化 |
7 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1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 |
7.2 促进农业纵向一体化发展 |
7.3 打造有差异性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
7.4 完善人才回流机制,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 |
7.5 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 |
7.6 推广网络营销模式,支持物流行业发展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旱作农田保耕保水调控对土壤水热及大豆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保水材料对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 |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旱作农田保水材料用量优化研究试验设计 |
2.3.2 旱作农田保护性耕作研究试验设计 |
2.3.3 旱作农田保耕保水联合调控试验设计 |
2.4 观测项目及方法 |
2.4.1 气象资料 |
2.4.2 土壤指标观测 |
2.4.3 大豆生长指标测定 |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旱作条件下保水材料优化用量研究 |
3.1 不同PAM与SAP施用量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
3.1.1 旱作大豆各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变化 |
3.1.2 旱作大豆表层及耕层土壤含水率变化 |
3.1.3 旱作大豆全生育期土壤贮水量变化 |
3.1.4 旱作大豆全生育期土壤耗水变化规律 |
3.2 不同PAM与SAP施用量下旱作大豆生长及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3.2.1 旱作大豆株高的变化 |
3.2.2 旱作大豆茎粗的变化 |
3.2.3 旱作大豆LAI的变化 |
3.2.4 旱作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2.5 旱作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
3.2.6 旱作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对不同PAM和SAP施用量的响应 |
3.3 本章小结 |
4 保耕条件下耕层土壤水热及作物生长变化规律研究 |
4.1 保耕条件下耕层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
4.1.1 全生育阶段不同处理各层土壤温度变化 |
4.1.2 全生育期耕层土壤均温变化 |
4.1.3 各生育阶段耕层土壤剖面温度变化 |
4.1.4 各生育阶段土壤温度日变化 |
4.1.5 典型天气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
4.1.6 生育期内土壤积温变化特征 |
4.1.7 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差异变化特征 |
4.2 保耕条件下耕层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
4.2.1 生育期土壤剖面水分变化规律 |
4.2.2 生育期耕作层土壤贮水量变化 |
4.2.3 生育期耕作层土壤阶段耗水量变化 |
4.3 保耕条件下耕层作物生长及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4.3.1 保耕条件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
4.3.2 保耕条件对大豆茎粗的影响 |
4.3.3 保耕条件对大豆LAI的影响 |
4.3.4 保耕条件对大豆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的影响 |
4.3.5 保耕条件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3.6 保耕条件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作物特性研究 |
5.1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下土壤水分变化 |
5.1.1 生育期土壤剖面水分变化规律 |
5.1.2 生育期耕作层土壤贮水量变化 |
5.1.3 生育期耕作层土壤阶段耗水量变化 |
5.2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旱作大豆生长及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5.2.1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
5.2.2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茎粗的影响 |
5.2.3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LAI的影响 |
5.2.4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2.5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5.2.6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旱作大豆土壤温度、水分以及作物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
6.1 保水材料作用下各要素间相关性分析 |
6.1.1 土壤水分与产量及产量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6.1.2 土壤水分与大豆生长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6.2 保耕作用下各要素间相关性分析 |
6.2.1 大豆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相关性分析 |
6.2.2 土壤温度与大豆产量及产量要素相关性分析 |
6.2.3 土壤温度与大豆生长指标相关性分析 |
6.3 保耕与保水联合调控下各要素间相关性分析 |
6.3.1 土壤水分和大豆产量及产量要素相关性分析 |
6.3.2 土壤水分和大豆生长指标相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豫北平原两熟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作物轮作和轮作的作用 |
1.2 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
1.2.1 作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1.2.2 耕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群落和多样性的影响 |
1.2.3 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群落和多样性的影响 |
1.3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2 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 |
2.3.2 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分析 |
第三章 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2 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理化性质的分析 |
3.3.2 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分析 |
第四章 轮作模式下农田土壤纤维素降解菌株的筛选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4.1.2 培养基的制备 |
4.1.3 菌株的初筛 |
4.1.4 菌株的复筛 |
4.1.5 菌株的分离和纯化 |
4.1.6 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 |
4.1.7 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
4.1.8 菌株的鉴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菌株筛选的结果 |
4.2.2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4.2.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4 降解纤维素菌株酶活力的测定 |
4.2.5 降解纤维素菌株的分解能力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浅议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水土流失的历史与现状 |
2 探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对策 |
2.1 深入宣传普及水土保持知识 |
2.2 推广水土保持耕作法 |
2.3 推进耕地轮作休耕 |
2.4 加速植被建设 |
2.5 加速植树造林 |
2.6 应用高新技术与信息化技术 |
3 结语 |
(5)湖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
2.3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
第三章 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概述 |
3.2 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 |
3.2.1 基本常识了解 |
3.2.2 垃圾及污水、废弃物处理 |
3.2.3 病虫害防治及施用化肥 |
3.3 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外国先进经验对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
4.1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经验 |
4.2 对于湖南省发展生态农业的启示 |
第五章 湖南省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 |
5.1 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需考虑的问题 |
5.2 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模式选择 |
5.3 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解决增量问题 |
5.4 景观农业模式—解决存量问题 |
5.5 立体模式--解决存量问题 |
5.6 食物链模式--解决存量问题 |
5.7 湖南省发展生态农业的策略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国内外免耕播种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 |
1.1 国外免耕播种面积 |
1.2 国内免耕播种面积 |
2 国外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及机具发展 |
2.1 国外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发展历程 |
2.2 国外免耕播种机具发展现状 |
3 国内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及机具发展 |
3.1 国内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发展历程 |
3.2 国内免耕播种机具发展现状 |
4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7)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南紫色土区概况 |
1.1 自然环境概况 |
1.2 水土流失现状 |
2 西南紫色土区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1 水土流失治理思路 |
2.2 主要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3 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的技术途径 |
2.3.1 坡改梯 |
2.3.2坡面水系 |
2.3.3 沟道治理工程 |
2.3.4 水土保持林草 |
2.3.5 植物篱 |
2.3.6 封育 |
2.3.7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尚未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标准 |
3.2 缺乏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和适宜性评价 |
3.3 亟需提高水土流失治理与山区农村农业发展的融合程度 |
4 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与建议 |
(8)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步入黄金时期 |
1.2.2 农业机械化是隆回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1.2.3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
1.2.4 涉农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扶持“三农”政策的有效途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1.1 萌芽发展阶段 |
2.1.2 徘徊停滞阶段 |
2.1.3 自主发展阶段 |
2.1.4 政策扶持发展阶段 |
2.2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2.2.1 农机化系统机构及人员 |
2.2.2 农机化服务组织及人员 |
2.2.3 农业机械拥有量 |
2.2.4 农机化作业情况 |
2.2.5 农机化管理服务与经营效益情况 |
2.2.6 农业生产燃油消耗情况 |
第三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 小农经营 |
3.1.1 地块零碎 |
3.1.2 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 |
3.1.3 机械化认识不足 |
3.2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
3.2.1 农机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
3.2.2 农机补贴缺口大 |
3.3 农机服务一体化建设有待加强 |
3.3.1 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认识不足 |
3.3.2 农机库房建设用地难以解决 |
3.3.3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仍显不够 |
3.3.4 管理机制亟待规范完善 |
3.3.5 合作社人才普遍匮乏 |
第四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有利因素 |
4.1.1 政府高度重视已成为隆回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 |
4.1.2 农机合作组织的不断壮大已成为隆回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 |
4.1.3 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种粮效益依然低下等因素,成为倒逼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动力 |
4.1.4 经济条件的显着变化奠定了隆回农业机械化的经济基础 |
4.1.5 社会的支持与认同奠定了隆回农机化发展的基础 |
4.2 不利因素 |
4.2.1 自然环境限制了大中型机械的使用 |
4.2.2 耕地碎片化制约了农业机械的使用 |
4.2.3 劳动力因素 |
4.2.4 农机产品种类不全,适应面窄 |
4.2.5 农机推广及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期待强化 |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启示-以安徽为例 |
5.1 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5.1.1 农业机械化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
5.1.2 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
5.1.3 农业机械化发展形成区域化的新格局 |
5.1.4 农机化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
5.2 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5.2.1 调整了农机装备结构 |
5.2.2 加强了农机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
5.2.3 进一步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
5.2.4 健全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体系 |
第六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
6.1 确立长期发展目标 |
6.2 把握基本原则 |
6.2.1 坚持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
6.2.2 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 |
6.2.3 坚持技术创新与完善机制相结合 |
6.2.4 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 |
6.3 明确发展重点 |
6.3.1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6.3.2 做强优势大宗作物生产机械化 |
6.3.3 加强农业生产机械化政策扶持 |
6.3.4 发展特色农业机械产业 |
6.3.5 完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模式 |
6.4 落实具体措施 |
6.4.1 完善农业机械化法规体系 |
6.4.2 加大农业劳动者的培训力度 |
6.4.3 完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 |
6.4.4 合理区域布局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津市西毛里湖牌楼岗溪生态恢复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规划目的与意义 |
1.2.1 规划目的 |
1.2.2 规划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流域 |
1.3.2 生态恢复 |
1.3.3 人工湿地 |
1.3.4 河流廊道 |
1.4 国内外发展历程 |
1.4.1 国内发展历程 |
1.4.2 国外发展历程 |
1.5 相关理论 |
1.5.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1.5.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5.3 生态工程学理论 |
1.6 规划内容 |
1.7 规划方法与规划框架 |
1.7.1 规划方法 |
1.7.2 规划框架 |
2 相关案例探析 |
2.1 湖北洪湖湿地生态恢复规划 |
2.1.1 项目概况 |
2.1.2 规划亮点 |
2.1.3 总结借鉴 |
2.2 丽江市水生态修复规划 |
2.2.1 项目概况 |
2.2.2 规划亮点 |
2.2.3 总结借鉴 |
2.3 台州市永宁江河道生态修复 |
2.3.1 项目概况 |
2.3.2 规划亮点 |
2.3.3 总结借鉴 |
2.4 美国基西米河生态修复 |
2.4.1 项目概况 |
2.4.2 规划亮点 |
2.4.3 总结借鉴 |
2.5 丹麦欧登塞河流域生态恢复 |
2.5.1 流域概况 |
2.5.2 规划亮点 |
2.5.3 总结借鉴 |
2.6 本章总结 |
3 牌楼岗溪生态恢复规划 |
3.1 项目概况 |
3.2 上位规划解读 |
3.3 项目现状 |
3.3.1 地理位置 |
3.3.2 地形地貌 |
3.3.3 土壤植被 |
3.3.4 气候条件 |
3.3.5 水系分布 |
3.3.6 道路现状 |
3.3.7 人口及产业 |
3.3.8 生态环境现状 |
3.4 规划目标、范围、定位、期限 |
3.4.1 规划目标 |
3.4.2 规划范围 |
3.4.3 规划定位 |
3.4.4 规划期限 |
3.5 规划原则、理念、策略、依据 |
3.5.1 规划原则 |
3.5.2 规划理念 |
3.5.3 规划策略 |
3.5.4 规划依据 |
3.6 人口及污染量预测 |
3.6.1 人口预测 |
3.6.2 污染量排放预测 |
3.6.3 总结 |
3.7 规划结构 |
3.8 规划分区 |
3.8.1 水库生态保护区 |
3.8.2 过程控制区 |
3.8.3 湖滨缓冲区 |
3.8.4 水体保护区 |
3.9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
3.9.1 规划目标 |
3.9.2 现状分析 |
3.9.3 规划思路 |
3.9.4 土地利用规划 |
3.10 污染源控制规划 |
3.10.1 污染源控制思路 |
3.10.2 内源污染控制 |
3.10.3 畜禽养殖污染控制 |
3.10.4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
3.10.5 农村环卫设施规划 |
3.10.6 农村污水工程规划 |
3.10.7 本章总结 |
3.11 河道生态恢复规划 |
3.11.1 规划目的 |
3.11.2 规划原则 |
3.11.3 规划布局 |
3.11.4 河道横断面修复规划 |
3.11.5 河道纵断面修复规划 |
3.11.6 河道平面形态修复规划 |
3.12 生态驳岸规划 |
3.12.1 规划目的 |
3.12.2 规划原则 |
3.12.3 驳岸选型 |
3.12.4 驳岸布局规划 |
3.13 人工湿地规划 |
3.13.1 规划目标 |
3.13.2 规划依据 |
3.13.3 人工湿地处理标准 |
3.13.4 规划布局 |
3.13.5 人工湿地规模 |
3.13.6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 |
3.14 植物生态恢复规划 |
3.14.1 规划目标、原则 |
3.14.2 植物类型选择 |
3.14.3 植物恢复规划布局 |
3.15 基底生态治理规划 |
3.15.1 规划目的 |
3.15.2 规划原则 |
3.15.3 生态疏浚工程量估算 |
3.15.4 清淤施工方案规划 |
3.15.5 底泥资源化规划 |
3.16 分期规划 |
3.16.1 规划目标 |
3.16.2 规划思路 |
3.16.3 一期规划 |
3.16.4 二期规划 |
4 结语 |
4.1 结语 |
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划附图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附图 |
(10)井窖式移栽下覆盖物及移栽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覆盖栽培对植烟土壤的影响 |
1.2.2 覆盖栽培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
1.2.3 井窖式移栽 |
1.2.4 不同移栽时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
1.3 小结与展望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地点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施肥方法及田间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烟株生长发育动态 |
2.3.2 井窖内外温度变化的规律 |
2.3.3 植烟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测定 |
2.3.4 烟草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5 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测定 |
2.3.6 烤后烟叶物理特性指标 |
2.3.7 考查各处理的烤后烟叶经济性状 |
2.3.8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井窖内外温度变化比较 |
3.1.1 不同天气条件下井窖内外温度变化 |
3.2 不同处理对植烟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植烟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3 烟株生长发育动态 |
3.3.1 生育期 |
3.3.2 农艺性状 |
3.4 烟草生理指标 |
3.4.1 各处理相对叶绿素含量 |
3.4.2 各处理光合特性参数 |
3.4.3 各处理根系活力特征 |
3.5 各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 |
3.5.1 各处理B2F等级化学成分 |
3.5.2 各处理C3F等级化学成分 |
3.5.3 各处理X2F等级化学成分 |
3.6 各处理烤后烟叶物理特性 |
3.6.1 各处理烤后上部叶(B2F)物理性状 |
3.6.2 各处理烤后中部叶(C3F)物理性状 |
3.6.3 各处理烤后下部叶(X2F)物理性状 |
3.7 各处理烤后烟叶经济性状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井窖内外温度变化 |
4.1.2 不同处理对植烟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4.1.3 各处理烟株生长发育特点 |
4.1.4 各处理烟草生理生化指标规律 |
4.1.5 各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 |
4.1.6 各处理烤后烟叶物理特性 |
4.1.7 各处理烤后烟叶经济性状 |
4.2 讨论 |
4.2.1 烟株生长发育 |
4.2.2 烟草生理指标 |
4.2.3 烤后烟叶产质量 |
4.2.4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浅议农业生产与免耕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凤凰县实施质量兴农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陈歆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2]旱作农田保耕保水调控对土壤水热及大豆生长的影响研究[D]. 武淑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豫北平原两熟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D]. 苏婷.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4]浅议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策略[J]. 王英彪. 智能城市, 2018(22)
- [5]湖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D]. 华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6)
- [6]国内外免耕播种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 张冲,吴努,张延化,吴惠昌,顾峰伟,胡志超.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6)
- [7]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J]. 鲍玉海,丛佩娟,冯伟,王海燕,贺秀斌,田风霞.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3)
- [8]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 李果秦.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9]津市西毛里湖牌楼岗溪生态恢复规划[D]. 付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1)
- [10]井窖式移栽下覆盖物及移栽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D]. 侯方舟.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