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变化的手持仪表

不断变化的手持仪表

一、日新月异的手持式仪表(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帅[1](2021)在《基于激光点云图像融合的三维重建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学术圈出现了很多三维场景重建方法,但因传感器成本,应用范围大小等因素影响,很难将学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应用到项目中。激光雷达可在任何复杂环境下进行扫描采集能准确描述三维场景的激光点云数据,然而激光点云所描述的环境只有距离和强度信息,没有颜色纹理信息。而图像数据可通过运动相机进行采集,其具有丰富图像纹理信息,但不能描述深度信息,因此采用搭载激光雷达和运动相机的激光扫描仪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融合,已成为三维重建领域的研究重点。(1)构建了一种运动相机与激光雷达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由激光雷达、运动相机、卫导和IMU等多种传感器构成。不同传感器的采样频率和时间误差有显着差异,该系统将笔记本电脑通过WiFi控制运动相机采集数据的算法集成到LOAM算法中,实现激光雷达开始采集数据的同时,运动相机也开始同步采集图像数据。然后将采集的激光点云和图像数据经过事后算法优化处理后实现数据融合。(2)设计了一种手动与自动相结合的激光点云数据分割方法。首先通过移动标定板来采集不同位置下标定板点云数据,并基于引导滤波点云算法实现点云滤波,接着基于ICP算法实现点云配准操作。然后先利用手动方法实现对标定板点云的分割,接着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实现自动地对标定板点云的准确分割。最后通过点云中心迭代算法求解出标定板点云中心和各个角点坐标。(3)设计了一种基于LM算法的运动相机与激光雷达联合标定方法。首先通过OpenCV优化算法实现对运动相机采集的图像数据的畸变校正,并基于Hairrs算法识别求解出图像的角点坐标。然后将多组标定板点云角点坐标与相对应的图像角点像素坐标,通过直接线性变换法计算出两传感器间标定初值,并构造点云重投影坐标与图像像素坐标差值的最小二乘函数。与此同时,通过引入阻尼因子和降低基准值的方法对LM算法改进优化,利用改进后的LM算法对最小二乘函数进行非线性优化计算出最小值,进而求出优化后的联合标定结果。最后在数据融合系统下基于共线方程原理利用标定结果,通过图像像素点与点云单应性计算方法,求解激光点云坐标所对应的图像的像素坐标,并将图像的RGB值赋给相应的激光点云,最终实现点云图像融合的三维重建。经实验表明,标定结果与初值相比,重投影误差降低了35%,三维重建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陈丽,张晓来,朱伟[2](2020)在《一种工作至K波段的矢网激励信号源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频率合成器是电子测量仪器的核心部件,它的指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机的性能指标。随着仪器小型化的发展趋势,频率合成技术也在向更高的要求方向发展,包括更高的频率、更宽的频段、更高的频率分辨率、更低的相位噪声、更好的功率输出平坦度,以及低功耗小型化的要求。介绍了一种作为手持式矢量网络分析仪功能仪器的激励信号源,该激励源的频率合成方案设计满足30 kHz~20 GHz的频率范围,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和较低的相位噪声,并通过功率调节电路得到优良的功率输出平坦度。

张荣旋[3](2020)在《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高度和应用水平,人们一直试图通过制造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产品质量、节能降耗,随着全球范围内智能制造热潮的兴起,生产管理信息化也必然呈现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银光公司不甘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潮流中落后,参照国内外同业企业先进管理模式,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效率是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关键,也是企业生产制造向智能工厂方向大步迈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本文以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研究为主线,对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融合生产管理、信息集成、流程管理等领域的相关内容,以优化生产管理信息化方案为目标,根据基于企业架构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方法,以公司企业愿景为指导提出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优化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从过程控制管理、运行管理、经营决策不同层面管理需求出发,通过信息系统架构重构、重要业务管理模块流程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信息化建设内容来实现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同时提出配套管理业务优化的应用系统资源及基础设施优化策略,制定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预期评价,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经过信息化优化方案的实施,银光公司正在朝着智能制造方向大步迈进,这也为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陈宁波[4](2019)在《多光谱高分辨光声显微成像方法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声成像作为一种兼具光学高对比度和超声大探测深度的新兴成像方法,获得了空前的快速发展。依靠生物组织丰富的内源性对比剂,如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黑色素瘤细胞中黑色素、细胞核内DNA/RNA、髓鞘脂质等,可以实现高对比度的结构信息成像,在神经学、眼科、血管生物学和皮肤学等领域显示出潜在应用价值;同时,借助外源性对比剂,即分子探针,如有机染料、纳米粒子和荧光蛋白等,能够可视化特定的细胞功能和分子过程,进行高灵敏度分子成像,弥补组织内源性对比剂在疾病诊断或生物过程示踪中特异性不足的问题,例如癌症监测;多光谱光声成像则可以利用不同物质成分在不同波长激光下的吸收差异,特异性识别组织成分,进而获取生物组织除结构信息外的功能信息,如血氧饱和度。传统的光声显微成像技术较少实现上述结构、分子和功能成像的融合。鉴于此,开展多光谱高分辨光声显微成像技术研究,将有利于实现组织结构信息、多参量光声分子和功能信息的全面获取,拓展光声显微成像的应用范围。从上述背景出发,本文利用光学参量振荡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双激发光源的方案,设计和搭建了多光谱高分辨光声显微成像系统,内容包括光学激发、超声探测、数据采集和运动扫描部分主要元器件的选型和搭建,并且对成像系统探头的关键部分进行结构设计,优化了光声共轴共焦调节性能,提高系统的超声探测效率和成像灵敏度;同时,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实现运动控制、数据采集、存储和图像显示的多功能并行;最后,通过仿体和活体实验验证了系统可靠的成像性能。基于搭建的多光谱高分辨光声显微成像系统,分别开展了光声结构、分子与功能成像相关的实验研究。第一,利用血红蛋白作为内源性对比剂,对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血管治疗过程中的血管正常化过程进行了连续无标记监测,结合三维Hessian矩阵血管形态提取算法,对肿瘤血管结构信息完成了高分辨光声定量成像;第二,利用高光声灵敏度近红外二区(NIR II)共轭聚合物纳米分子探针作为外源性对比剂,实现了大穿透深度在体肿瘤和脑血管光声分子成像,同时,利用双波长激光完成了在体血氧饱和度测量的光声功能成像研究。多光谱高分辨光声显微成像技术在生物结构、分子和功能成像研究中体现出重要价值,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肿瘤等疾病机制的揭示提供了新的途径。

余皓珉[5](2019)在《镊子式电子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制作》文中研究说明电子测量设备的需求随着高速发展的电子技术也日益提升。现有的电子测量设备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往高性能发展的台式仪器,比如台式示波器、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分析仪等;另一个是向小型化发展,例如手持式万用表、手持式逻辑分析仪等。但是,对于台式仪器,其体积较大,操作不够便捷;对于目前的常见手持仪器仪表,其体积依旧较大,特别是对于电路板上SMT元件的测量,测量起来还不够方便。此外,手持式仪器仪表的测量精度和测量速率都明显低于一般台式仪表,在较为精密或者动态数据的测量下显得无能为力。本文介绍了一种以镊子外形为基础,具有一般数字万用表的电压、电流、电阻测量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从器件选型、电路结构、数据的处理上做了科学的考量,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测量小型电路板的改进型电子测量仪表结构。本文采用STM32L432KB作为处理器;TS5A3359模拟开关芯片用于模式切换;OPA313微功耗运算放大器用于模拟前端;TPS78227和TPS62740做稳压电源;BQ24232做锂电池充电管理;BQ27426用于测量锂电池剩余电量;ADS8885高精度ADC做模数转换;REF3325作为电压基准。本文对电源、电压基准、信号处理等电路进行过低功耗、小型化、噪声优化设计,使其适应了快速、精密和低功耗的数据采集要求。改进后的结构,大大方便了用户对高密度电路板中的电路参数进行测量。

楚小庆[6](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孙斌[7](2018)在《基于UTA6905的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型工业造成污染日渐严重。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口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节约法》,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热计量装置。热量表作为热计量装置的典型代表,能够准确测量和显示一定时间段内热水流经热量交换系统所释放的热量。对促进消费者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实现能源节约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艾萨半导体公司推出的相位差法流量测量芯片UTA6905,利用相位差法的测量原理,设计的一款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为提高热量表的精度并且减少功耗,设计采用UTA6905的同时,配合低功耗华宏HC16L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通过超声波换能器和Pt1000温度传感器来实现流速和温度的测量。UTA6905芯片内部包括相位差测量单元、脉冲发生器、温度测量单元等,能够实现精准的脉冲时间测量、温度测量和热量计算,精度达到行业标准2级表的要求,并能在行业标准环境下稳定运行。本课题在完成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设计的前提下,根据热量表检定规程《JJG225—2010》要求,搭建热量表检测环境,进行热量测量与流量测量,保证超声波热量表能够稳定运行。

赵汉城[8](2018)在《锂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锂电池作为新能源,在混合动力电动车、移动终端、数码设备中应用广泛。锂电池制造备受关注,锂电生产中轧制过程改变了涂覆材料的密度,直接影响锂电池储能,其设备控制系统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同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发展如梭,出于其可裁剪和专用性特质,在工业控制领域获得了日益广泛的使用。”工业4.0”提出,控制系统不仅要有更可靠的硬件,还要有更有效的控制,以及更智能的连接。本文针对锂离子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系统硬件可靠性、软件系统调度能力、控制效果及通讯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设计一套硬件电路整体优异,软件系统调度能力、实时性和可靠性强,有良好张力控制效果的控制系统,并结合总线和网络两种通讯连接方式于一体。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锂电池极片轧机以及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展趋势。对现场锂电池极片轧机整体控制系统,进行系统集成的研究,提出系统集成的解决方案。2.设计可靠的电气隔离,对通讯模块使用独立隔离电源,对通用I/O使用外部独立电源,并提出独到的光电隔离设计方法。完善各类电路保护措施,电源接口使用防反接保护和过流保护,在通讯接口上设计浪涌保护。设计处理能力达到225 DMIPS、SRAM设计存储能力大于1MByte、Flash大于16MByte的主控电路,设计高速I/O能够达到200kHz的接口。软件硬件支持RS232/Modbus、RS485/Modbus,、CAN、USB、Ethernet等通讯方式。3.移植并基于FreeRTOS操作系统的软件,结合锂电池极片轧机控制系统工艺要求,制定一套合理的调度方案。针对锂电池极片轧机,提出其软件系统关键策略。研究相应的控制逻辑,与数据处理方案。针对锂电池极片轧机张力控制,提出带有打滑补偿的卷径演算张力控制。针对锂电极片轧机易发故障,提出相应的故障处理方法。设计安全性高、界面友好的GUI。4.对锂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控制主板进行电路进行测试。针对张力控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效果优于传统卷径演算张力控制。在现场进行验证测试,确定各项参数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准。

梅开煌[9](2018)在《基于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心音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音信号作为人体最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蕴藏着心脏状况的大量重要信息。获取并识别心音信号,在医学上对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具有重大的意义。受限于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以及主观经验与判断方法,传统的心脏听诊方法与技巧难以讲授与掌握。随着“智能医疗”概念的提出,为了帮助人们更快捷及时的了解自己心脏的健康状况,借助医疗仪器、计算机与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对心音信号进行检测与识别,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与难点。PVDF压电薄膜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较高的柔韧性与较好的压电性,十分适宜用来制作检测心音信号的压电传感器。本文首先研制了一套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纺丝参数可控的桌面型静电纺丝实验平台,基于该实验平台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纤维平均直径为0.24um、压电常数d33为21pC/N、相对介电常数为11.8、介电损耗角正切为0.027的性能良好的PVDF压电薄膜。然后从便携性的角度出发,基于“三明治”结构设计,利用自制的PVDF压电薄膜研制了一款性能稳定、柔韧性高、灵敏度不低于1V/mm的PVDF压电心音传感器。本文所设计的心音信号采集系统,由PVDF压电心音传感器、心音信号调理硬件电路与心音数据采集端组成。根据心音信号特点,对缓冲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并且基于LabVIEW图形化编程环境,实现了心音信号的采集、存储与可视化。心音信号采集时引入噪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先对心音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基于小波变换阈值降噪原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变量可调阈值函数对心音信号进行去噪,与其他几种小波阈值函数的去噪效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小波阈值函数去噪的心音信号的均方误差与信噪比均优于本文介绍的几种常见的阈值函数。针对心音信号的特点,使用MFCC特征参数提取算法对其特征进行提取,并根据其特征采用SVM算法对心音信号进行识别。本文使用的心音数据集包括公开心音数据库中正常心音信号以及冠心病、主动脉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异常心音信号共3500例,本文研制的PVDF压电心音传感器采集的12例正常心音信号、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异常心音信号。训练的心音识别模型对正、异常心音信号的正确识别率高达94.60%,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PVDF压电心音传感器与提出的正、异常心音信号分类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张帆[10](2017)在《苏州浪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分析仪器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和基底性产业,起着工业与信息化水乳交融的源头作用,对于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发展,与此同时也在助推工业转型升级、积极促推现代国防建设、促进广大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提升有着积极的助力功能。国防设施与一些重大工程领域、核心工业装备中,智能化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以及他们所构成的测控系统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与基底性系统性技术,其影响非常直接的涉及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安全的各个方面。工业化发达国家绝大多数都把智能化仪器仪表技术制定为国家发展战略。从二十一世纪开始以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的销售额也在不断刷新纪录:2004年产销1000亿元,2006年产销2000亿元,2009年产销4000亿元,2013年达到7000亿元,2014年突破8000亿元,到2016年业内预计将会突破10000亿元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调整,推动产业机构优化升级。为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撸起袖子加快增强智能化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创新升级能力,助力智能化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创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国务院相关各部委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开会研究制定了《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在2013-2025年期间该机会就展开实施。在此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事业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开展也得到了国务院的指导,为此专门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来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发展培育,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部门。能源计量、节能监测、智能测控装置、高效储能等仪器仪表、应急处理和设备环境监测仪器都醒目的出现在这个目录里。中国工程院在“制造业强国战略研究”的一个项目--仪器专业领域的专门课题小组启动会召开,中国工程院立项,研究“制造业强国战略研究”该咨询项目,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包含:指出如何制定制造业强国的具体标准体系;根据国际上以及国内的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的原因;由此制定出利于下阶段中国制造业崛起的措施与建议。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分析仪器市场的增长必将势不可挡。首先本文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论文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参考了国外一些专家学者的先进的研究成果,并将其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本文在梳理了浪声仪器的企业概况,系统性的整理了分析仪器行业的基础信息。并提出了浪声仪器现阶段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再次笔者对浪声仪器的外部战略环境、内部战略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出了浪声仪器当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作者运用SWOT分析对苏州浪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的备选战略做出了分析研判,然后运用QSPM矩阵对苏州浪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的战略进行了选择。最后在为实现浪声仪器的愿景与使命的大前提下,并根据浪声仪器的公司价值观及战略目标,制定出了浪声仪器的成长型战略实施方案。本文分析总结出了浪声仪器的主要战略实施方案有:施行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及分析仪器行业利益相关者的产品协同开发。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重点提高企业产品在传统核心行业的营销能力,加强浪声品牌建设。进行多渠道融资,同时通过申报与公关多争取政府财政与税收方面的大力支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做好人力资源储备。

二、日新月异的手持式仪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新月异的手持式仪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激光点云图像融合的三维重建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点云与图像融合三维重建研究现状
        §1.2.2 激光雷达与相机联合标定研究现状
        §1.2.3 鱼眼图像畸变校正研究现状
        §1.2.4 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
第二章 多传感器同步数据采集及点云处理
    §2.1 激光雷达与相机采集数据装置及融合系统
        §2.1.1 激光雷达与相机同步采集数据装置
        §2.1.2 激光点云与图像融合系统
        §2.1.3 点云的生成
    §2.2 激光点云的预处理
        §2.2.1 点云滤波
        §2.2.2 点云配准
        §2.2.3 Kmeans聚类算法
        §2.2.4 点云中心迭代算法
    §2.3 LOAM建图算法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像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
    §3.1 相机成像模型及内参标定
        §3.1.1 相机模型原理
        §3.1.2 三维空间物体刚体变换
        §3.1.3 实际透视投影
        §3.1.4 相机内参标定
    §3.2 图像数据的预处理
        §3.2.1 图像畸变校正
        §3.2.2 图像角点检测
        §3.2.3 Harris算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感器间联合标定及数据融合
    §4.1 激光雷达与相机联合标定模型
        §4.1.1 联合标定模型介绍
        §4.1.2 求解联合标定初值
        §4.1.3 列文伯格-马夸尔特算法
    §4.2 激光点云与图像数据融合
        §4.2.1 共线方程原理
        §4.2.2 图像像素点与点云单应性计算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一种工作至K波段的矢网激励信号源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频率合成方案的确定
2 频率合成器的具体设计与指标计算
    2.1 频率合成器的分辨率计算
    2.2 频率合成器的相位噪声计算
    2.3 频率合成器的环路滤波器设计
    2.4 激励信号源的功率控制电路
3 实验结果
    3.1 相位噪声测试
    3.2 功率平坦度测试
4 结 论

(3)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思路
        1.2.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信息化及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概念
        2.1.1 信息化概念
        2.1.2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内涵
        2.1.3 国内外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研究现状
    2.2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相关理论
        2.2.1 智能制造的内涵、现状及发展趋势
        2.2.2 现代集成制造理论
        2.2.3 企业架构理论
    2.3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整体优化的方法步骤
        2.3.1 企业信息化整体方案的含义
        2.3.2 企业信息化整体方案设计方法介绍
        2.3.3 企业信息化整体方案优化步骤
第三章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3.1 银光公司基本情况
        3.1.1 银光公司概况
        3.1.2 银光公司组织机构
    3.2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3.2.1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发展环境状况
        3.2.2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现状
    3.3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3.3.1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在生产过程控制管理上的需求分析
        3.3.2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在生产运行管理上的需求分析
        3.3.3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在生产经营决策上的需求分析
第四章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优化研究
    4.1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目标及原则
        4.1.1 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
        4.1.2 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目标
        4.1.3 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原则
    4.2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整体架构优化方案
        4.2.1 信息系统整体架构及功能说明
        4.2.2 生产管理信息化信息架构优化方案
    4.3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管理集成优化方案
        4.3.1 银光公司生产过程控制管理集成优化
        4.3.2 银光公司生产运行管理集成优化
        4.3.3 银光公司生产经营决策管理集成优化
    4.4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核心业务流程优化
        4.4.1 银光公司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流程优化
        4.4.2 银光公司生产运行管理流程优化
        4.4.3 银光公司生产经营决策流程优化
    4.5 银光公司信息资源优化方案
        4.5.1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
        4.5.2 信息资源优化方案
    4.6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方案
        4.6.1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4.6.2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的智能制造拓展
第五章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
    5.1 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5.1.1 阶段化实施策略
        5.1.2 风险识别及规避措施
    5.2 实施保障
        5.2.1 组织保障
        5.2.2 资金保障
        5.2.3 制度保障
        5.2.4 技术持续优化
    5.3 实施效果评价
        5.3.1 经济效益分析
        5.3.2 社会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多光谱高分辨光声显微成像方法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声成像技术概述
    1.3 光学分辨率光声显微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课题来源
        1.4.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光声显微成像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光声显微成像的基本原理
        2.2.1 光声成像的约束条件
        2.2.2 光声波动方程
    2.3 光声显微成像的重建算法
    2.4 多光谱光声成像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光谱高分辨光声显微成像的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3 系统硬件组成
        3.3.1 光学激发部分
        3.3.2 超声探测部分
        3.3.3 数据采集部分
        3.3.4 成像探头结构设计
        3.3.5 扫描运动部分
    3.4 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程序介绍
        3.4.1 LabVIEW软件简介
        3.4.2 运动控制程序
        3.4.3 数据采集和存储程序
        3.4.4 图像显示程序及系统控制界面
    3.5 系统成像性能测试
        3.5.1 分辨率测试
        3.5.2 成像深度测试
        3.5.3 小鼠活体成像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肿瘤血管高分辨光声定量成像实验
    4.1 引言
    4.2 方法与实验设计
        4.2.1 血管特征定量提取算法
        4.2.2 小鼠活体实验设计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肿瘤血管生成的连续无标记监测
        4.3.2 肿瘤对抗血管治疗响应的连续监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分辨光声分子与功能成像实验
    5.1 引言
    5.2 近红外二区光声分子成像研究
        5.2.1 光声分子成像介绍
        5.2.2 方法与实验设计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血氧饱和度光声功能成像研究
        5.3.1 光声功能成像介绍
        5.3.2 方法与实验设计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镊子式电子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2 总体设计
    2.1 外结构设计
    2.2 功能设计
    2.3 硬件电路结构
    2.4 本章小结
3 硬件设计
    3.1 电源部分设计
    3.2 模拟电路设计
    3.3 主控微处理器
    3.4 智能蓝牙微处理器
    3.5 OLED显示屏
    3.6 按键设计
    3.7 本章小结
4 软件设计
    4.1 MCU软件介绍
    4.2 电压及电流测量
    4.3 滤波算法
    4.4 通信总线
    4.5 MCU低功耗设计
    4.6 上位机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测试及结果
    5.1 实物及测试设备
    5.2 电压测试
    5.3 电流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7)基于UTA6905的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热量表的计量原理
    2.1 热量表的热量计量原理
    2.2 温度的测量原理
    2.3 机械式热量表流量测量原理
    2.4 超声波流量测量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超声波热量表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电路硬件的组成结构
    3.2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3.3 UTA6905外围电路组成
    3.4 抄表通信电路设计
    3.5 存储器电路设计
    3.6 液品显示和按键设计
    3.7 电源电路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4.2 软件系统开发语言选择
    4.3 系统主流程设计
    4.4 流量测量程序设计
    4.5 温度测量程序设计
    4.6 通信程序设计
    4.7 按键程序设计
    4.8 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4.9 低电压检测程序设计
    4.10 本章小结
5 低功耗处理与抗干扰处理
    5.1 低功耗处理的意义
    5.2 软硬件的低功耗处理
    5.3 电路抗干扰处理
    5.4 本章小结
6 热量表检验操作与结果分析
    6.1 热量表检测装置说明
    6.2 热量表检测步骤
    6.3 热量表检定数据分析
    6.4 本章小节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8)锂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锂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锂电池极片轧机
        1.1.2 嵌入式控制系统
    1.2 锂电池极片轧机及其控制系统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锂电池极片轧机及其控制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1.2.2 锂电池极片轧机及其控制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锂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目标
        1.3.2 锂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内容
        1.3.3 锂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控制系统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锂电池极片轧机系统功能分析与集成方案
    2.1 锂电池极片轧机系统功能与工艺分析
    2.2 锂电池极片轧机系统集成方案
        2.2.1 辊压速度系统
        2.2.2 辊压间隙系统
        2.2.3 轧制压力系统
        2.2.4 开合系统
        2.2.5 放卷气胀轴
        2.2.6 放卷纠偏系统
        2.2.7 张力系统
        2.2.8 放卷切刀平台系统
        2.2.9 放卷切边系统
        2.2.10 收卷气胀轴
        2.2.11 收卷纠偏系统
        2.2.12 收卷测厚系统
        2.2.13 后夹紧系统
第三章 锂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控制主板模块设计
    3.1 DC-DC电源
    3.2 MCU模块
        3.2.1 MCU电源
        3.2.2 复位控制
        3.2.3 时钟管理
        3.2.4 自举配置
        3.2.5 JTAG
    3.3 数据存储设计
    3.4 通用I/O设计
        3.4.1 DI(数字输入)模块
        3.4.2 DO(数字输出)模块
    3.5 高速I/O设计
        3.5.1 高速数字输入设计
        3.5.2 高速数字输出设计
    3.6 模拟I/O设计
        3.6.1 模拟输入电路设计
        3.6.2 模拟输出电路设计
    3.7 总线与网络接口设计
        3.7.1 RS485接口
        3.7.2 RS232接口
        3.7.3 USB接口
        3.7.4 CAN总线接口
        3.7.5 以太网接口设计
第四章 锂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控制主板模块功能实现
    4.1 软件系统关键策略
        4.1.1 系统运行的模式区分
        4.1.2 系统运行的状态区分
        4.1.3 故障的分类
        4.1.4 软件系统关键策略整合
    4.2 软件系统整体框架
    4.3 嵌入式软件系统应用设计
        4.3.1 嵌入式软件系统环境
        4.3.2 FreeRTOS移植
        4.3.3 任务模块和优先级
    4.4 任务模块的实现
        4.4.1 初始化模块
        4.4.2 数据采集和处理任务模块
        4.4.3 故障诊断与处理任务模块
        4.4.4 运动和逻辑处理任务模块
        4.4.5 协议处理与通信任务模块
        4.4.6 输出接口刷新任务模块
    4.5 GUI设计与组态
        4.5.1 GUI安全保护设计
        4.5.2 GUI结构与组态
第五章 锂电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控制系统测试与试验
    5.1 嵌入式控制主板模块测试
        5.1.1 电源测试
        5.1.2 JTAG测试
        5.1.3 I/O测试
        5.1.4 通讯接口测试
    5.2 张力控制测试
    5.3 现场系统试验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研究生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心音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心音检测仪的发展状况
        1.2.2 心音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知识与理论
    2.1 压电传感器
        2.1.1 压电效应
        2.1.2 压电材料
        2.1.3 压电传感器等效电路及类型
        2.1.4 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
        2.1.5 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工作原理
        2.1.6 PVDF压电薄膜的制备
    2.2 心音信号
        2.2.1 心音信号产生的机制
        2.2.2 心脏杂音与心脏瓣膜疾病的关系
        2.2.3 心音信号的频率
        2.2.4 心音信号的分析
        2.2.5 心音信号的检测原理
        2.2.6 实验使用的心音数据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心音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设计
        3.1.1 基本设计要求
    3.2 PVDF压电心音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
        3.2.1 静电纺丝技术介绍
        3.2.2 PVDF压电薄膜的制备与测试
        3.2.3 PVDF压电心音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与测试
    3.3 心音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3.3.1 缓冲电路
        3.3.2 带通滤波电路
        3.3.3 工频滤波电路
        3.3.4 放大电路
        3.3.5 电源电路
        3.3.6 心音数据采集端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心音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4.1 心音信号处理方法分析
        4.1.1 心音信号的去噪处理分析
        4.1.2 心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处理分析
        4.1.3 心音信号的分类识别处理分析
    4.2 心音信号的消噪
        4.2.1 小波变换阈值降噪
        4.2.2 小波变换阈值降噪中常用的几种阈值函数
        4.2.3 本文提出的双变量可调阈值函数
        4.2.4小波变换阈值降噪仿真实验
    4.3 心音信号的特征提取
    4.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心音信号的分类识别
        4.4.1 支持向量机的简介
        4.4.2 心音信号分类识别模型的训练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苏州浪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第2章 浪声仪器公司的现状和问题
    2.1 浪声仪器公司主营业务的行业概况
    2.2 浪声仪器公司的发展现状评价
    2.3 浪声仪器公司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第3章 浪声仪器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
    3.1 浪声仪器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3.2 浪声仪器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3.3 浪声仪器公司的SWOT分析
第4章 浪声仪器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及实施
    4.1 浪声仪器公司战略规划的目标
    4.2 浪声仪器公司的战略选择
    4.3 浪声仪器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4.4 浪声仪器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日新月异的手持式仪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激光点云图像融合的三维重建方法与应用[D]. 李红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2]一种工作至K波段的矢网激励信号源的设计[J]. 陈丽,张晓来,朱伟. 电子测量技术, 2020(14)
  • [3]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研究[D]. 张荣旋. 兰州大学, 2020(01)
  • [4]多光谱高分辨光声显微成像方法与实验研究[D]. 陈宁波. 广州大学, 2019(01)
  • [5]镊子式电子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制作[D]. 余皓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7]基于UTA6905的低功耗超声波热量表设计[D]. 孙斌.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8]锂电池极片轧机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D]. 赵汉城.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9]基于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心音检测系统研究[D]. 梅开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10]苏州浪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帆. 吉林大学, 2017(10)

标签:;  ;  ;  

不断变化的手持仪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