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F-MEMS在未来无线通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白月皎[1](2021)在《基于MKRVM对电容式RF-MEMS开关的寿命预测方法》文中提出电容式射频微机电系统(RF-MEMS)开关由于其具有体积小、性能优于其他同类型器件等优点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此类开关的可靠性已经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因而对提高开关应用的可靠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其中,对于此类开关的寿命预测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选择了影响电容式RF-MEMS开关寿命因素之一的弹性系数kb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系数下开关的寿命长短。首先,采用受带宽限制的经验模态分解(BREMD)对实验中得到的寿命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提高了试验获得数据的可靠性;其次,利用基于差分进化的改进的正余弦优化算法(ISCA-DE)得到多核相关向量机(MKRVM)的稀疏函数,并运用多核相关向量机算法预测这些不同弹性系数开关的寿命。最后,根据实验得到的实际数据对本文涉及到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测试,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寿命预测方法可以在0.2143 s之内获得预测结果,并且得到的健康指标(HI)3.1843e+06 s最接近原始数据的3.1732e+06 s。同时还可以得到当此类开关的弹性系数在4-16 N/m的范围内时,寿命最长的结论。
王超[2](2020)在《超宽带可重构等离子体天线研究》文中认为等离子体天线具有可重构,低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低热噪声的优点,逐渐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舰载通讯系统对电子设备的集成化要求逐渐提高,而用于通讯的米波天线往往结构体积大,馈电网络复杂,工作带宽有限。在军事作战中,要求天线系统具有低RCS的隐身特性,不易于被雷达发现。利用等离子体这种新材料来替代传统金属天线,可以通过可重构特性展宽天线工作带宽,并且应用其与电磁波特殊的作用关系实现低RCS特性,有效的解决了这些矛盾。本文围绕等离子体天线在小型化,可重构,电源激励,性能测试等关键技术难点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等离子体天线的基本理论:作为辐射应用的等离子体,其等离子体频率,碰撞频率及等离子体频率与电磁波频率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研究参数。本文以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为基础,侧重于辐射应用,对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做了介绍。采用等离子体流体模型,应用动量方程和Maxwell方程来研究电子与离子之间的耦合效应。在上位机软件中对等离子体天线建模,设置了Drude散射模型中的等离子体频率与碰撞频率,并与传统金属天线进行了同步仿真,对比了结果的差异。以圆柱形等离子体天线为基础,分析了馈电后偶极子天线的远场磁矢和电势,进而得到天线辐射的坡印廷矢量,同时,利用傅里叶展开式得到了沿线的电流分布值。从实际应用角度,分析了等离子体天线的可重构阻抗特性,等离子体热噪声,并与传统金属天线做了对比。(二)等离子体的制备方法以及激励方式:本文所应用的是非磁化冷等离子体,以圆柱形石英腔作为等离子体赋形体,激励源采用13.56 MHz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源。对石英腔内部等离子体的气体成分,气压情况进行了讨论,为了使天线工作在超高频/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Ultra High Frequency,UHF)频段,因此,计算了等离子体频率为5 GHz时对应的管内气体压强。为了商业化应用,本文利用微波干涉法对已制备的等离子体进行等离子体浓度测试及稳定性测试,从而评价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的性能。进一步讨论了等离子体激励的4种方式,具体为直流激励法,射频激励法,脉冲激励法和微波激励法,并介绍了各类源在本文中的工作机理与实现方式。为了获得高功率等离子体,本文提出了基于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Drift Step Recovery Diodes,DSRD)的高功率容量高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信号源,并设计了高功率八路径向带状线合路器及超宽带兆瓦级树形带状线合路器,制作了合路器实物并进行了相关测试。(三)超高频/甚高频等离子体可重构天线:传统舰载VHF/UHF天线带宽不足,体积较大,水平向增益较低。为了超宽带天线的设计,提出了双臂加载单极子天线,寄生振子天线,顶部加载等离子体单极天线。这三种天线均在阻抗宽带指标上实现了超宽带,但在辐射,方向性,小型化等方面都存在若干问题。本文引用了盘锥结构,并将锥体部分倒置,使得阻抗匹配得以加强,为了实现低频段工作并提高增益,顶部加载了等离子体笼形结构。对于低频段的阻抗匹配,在盘锥天线的中部加载了LR并联结构,并在馈电处引入了集总参数形匹配网络。讨论了等离子体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与地板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优化处理。通过上位机软件进行了天线的建模,不仅研究了天线的阻抗特性和辐射特性,也对天线结构的RCS特性做了仿真计算。(四)可重构等离子体天线的工作系统及测试:本文提出了一种等离子体天线工作的系统设计,将天线信号与射频激励信号进行了有效的分离,其中利用了几款设计的微波器件,即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High Pass Filter,HFP),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Low Pass Filter,LFP),Pi形集总参数功率分配器。利用网分仪测量了微波器件的性能,结果表明器件均可在系统中有效工作。介绍了等离子体天线与金属天线的加工制作细节,并在暗室中进行了驻波比的测量,增益的比测及雷达信号的RCS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天线的阻抗匹配和辐射性能满足指标,与金属天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针对雷达信号而言,等离子体天线的RCS低于金属天线。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频谱分析仪搭载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的方向图测试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测量VHF/UHF天线的远场归一化方向图。并且,实际测量了在100 MHz和400 MHz时天线在俯仰面和方位面内的方向图。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本文针对VHF/UHF通讯频段,提出了倒置的盘锥天线及宽带化匹配网络,利用可重构特性实现了17倍频的阻抗带宽,并且天线的高度为在工作频率最低频30 MHz时的波长的1/10,实现了小型化特性。第二:本文引入了等离子体技术,用于代替传统的金属天线,从材料上实现了天线的宽带可重构技术,并且,由于等离子体的引入,天线的RCS指标得到了降低,增强了系统的隐身特性。第三:利用喇叭天线作为收发装置,模拟了单站雷达工作方式,在长约17米的暗室中测量了L波段到Ku波段的天线RCS指标。设计了便携式频谱分析仪搭载无人机系统,该系统可测试VHF/UHF天线的远场归一化方向图,解决了米波天线远场区距离远,方向图难以测量的瓶颈问题。
祁广峰[3](2020)在《片上可调无源器件》文中认为片上可调无源器件主要包括电感和电容,片上可调电感和电容可与片上电路相集成,极大节省了芯片上的面积从而实现高度的集成化,它们在个人通信、雷达等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较为详尽的介绍了近十余年来片上可调无源器件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各类片上可调电容和电感的特点和性能,并最终对片上可调无源器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肖烽[4](2020)在《基于GeTe的相变开关及可重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二极管、场效应管和微机电系统以及其他技术的射频开关在射频性能、集成兼容性、成本、制造成品率或可靠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相变存储器的成功开发应用让研究人员把目光转向基于相变材料的射频开关,寻求摩尔定律下新的突破方向。同时现有多通信标准共存以及物联网的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到来,研究人员也在寻求多标准下射频前端种类和数目不断增加的解决方案,而可重构技术是其中一种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本文基于相变材料GeTe提出一种新的四端口高速间接加热型相变开关结构,并从器件级和系统级两个方向验证其在可重构应用中的发展潜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一种新型的四端口高速间接加热型GeTe相变开关结构。通过调整微加热器的位置,优化相变开关中的热传导过程,有效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系统的切换时间相较而言大为缩短,同时淬火速度的加快能有效降低相变材料重结晶的风险,并且结构上更为简单,减少加热器沉积的刻蚀步骤,简化了制造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加热淬火工艺时间分别为18.86ns和49.25ns,与现有的间接加热结构相比,时间分别缩短了 8.49ns和9.48ns,同时在1GHz-40GHz频段保持插入损耗低于0.75dB,隔离度高于12dB。2.提出基于相变开关的可重构滤波器和开关矩阵,验证基于相变开关的可重构方法性能。通过切换相变开关的工作状态,改变刻蚀结构的相互连接状态和参数属性,基于级联缺陷地结构实现频率可重构和低通-带通可重构,指出相变开关在可重构器件中的新思路,同时仿真结果表明,开关矩阵单元节点在0-40GHz范围内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下隔离度高于20dB,插入损耗低于1.2dB。
邱泽琦[5](2020)在《Ku/Ka波段移相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传递与感知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相控阵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相控阵系统以其灵活性、快速性、精确性等优点取代了传统形式的机械雷达与天线系统,并广泛运用在军工、航天航空、车载雷达、无线通信等领域。移相器作为相位控制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决定了整个相控阵系统的性能,因此研究与设计高性能、小型化的移相器对相控阵系统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移相器研究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介绍了移相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及其基本工作原理,同时分析了文中移相器电路设计中用到有源/无源器件的特性,主要工作与创新如下:1)针对大相移单元采用适合宽带、大相移的高/低通滤波结构设计,中相移单元考虑到无源器件尺寸等问题,采用带/低通滤波网络结构设计,为改善相位误差采用开关网络式结构设计了小相移单元。最终基于0.15um GaAs pHEMT工艺设计了一款工作在Ku波段的6-bit数字移相器,电路实现在Ku波段的360°相移量,且最小相移步进为5.625°。不同移相单元针对尺寸、相位误差、相位一致性等问题采用不同结构,提升了移相器整体性能。2)针对小型化和移相精度的问题,将复合左右手传输线技术运用在了移相单元的设计上,提高了移相器的精度。基于0.15um GaAs pHEMT工艺设计了一款工作在Ka波段的6-bit数模混合型移相器,该移相器具有四个移相单元,较传统6位数字移相器减少了两个移相器单元,从而缩小了芯片面积。180°移相单元采用巴伦结构实现,并用单级放大器补偿了增益,90°和45°移相单元采用高低通滤波器结构实现,模拟移相单元实现0~45°范围内的连续可调。电路在37-42GHz的频率范围实现了360°相移量,且较第一款电路有更小的相位误差和损耗。
泮志强[6](2019)在《极化和波束可重构微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可重构天线作为一种新型天线技术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可重构天线不仅可以实现在多种工作模式下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还可以减少天线的体积并降低成本。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局域网以及空间通信等高度灵活的场合中,具备多功能、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可重构天线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传输线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匹配理论设计了阻抗转换器和相位转换器,可以实现具有四种不同功率分配比的可重构馈电网络。该馈电网络可与双线极化微带贴片天线组成四极化可重构天线(垂直线极化、水平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本文还提出一种新的相位可重构馈电网络。该馈电网络包含1个输入端口和4个输出端口,其主要由3个180度相位可重构转换器和2个90度相位转换器以及PIN二极管组成。只要通过调整PIN二极管的偏置电压,就可以改变可重构馈电网络的输出端口之间的相位差。可重构馈电网络总共可实现32种不同的相位变换,其中4种状态下输出端口之间的相位差是一样的,分别为135?、45?、-45?和-135?。在这四种状态下,可重构馈电网络可与微带天线阵列组成波束可重构天线。
任东明[7](2019)在《超高速毫米波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研究及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无线网络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一个具有更超高速率、更低时延的无线通信网络呼之欲出。然而,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多工作在低于6 GHz的频带,有限的频谱资源很难承载更大容量的通信网络。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大带宽等特性促使其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热点,已有许多机构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与原型验证。本文主要对超高速毫米波通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参照IEEE 802.11aj标准进行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硬件通信系统搭建,并利用波束成形的新型技术对系统性能进行提升。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超高速毫米波无线传输的技术和标准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技术方面,将重点研究波束成形中的波束扫描和追踪技术。在标准方面,对IEEE 802.11aj(45 GHz)标准的物理层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标准的物理层基本特性、参数、协议数据单元帧格式以及基带处理流程等进行了研究。分析搭建一套毫米波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的任务,包括处理流程设计、存储资源与计算资源分配、数据交互、接口匹配等。在毫米波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完成了超高速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硬件架构的设计。其次,针对硬件实现过程的难点,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完成硬件实现。针对基带处理时钟频率与数模/模数转换速率不匹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该硬件平台的混合并行处理方案。针对动态内存搬移带来的速率瓶颈问题,引入并设计了基于该硬件平台的光纤通信方案,突破了原系统中Host端与设备端的数据接口限制。针对Host端时间精度不够导致的时隙紊乱问题,设计了一种巧妙的队列状态机方案,以可变长扰码器为例对该方案进行介绍,并完成硬件实现。接下来,完成了基于NI-PXIe平台的超高速毫米波OFDM无线通信系统的硬件实现,包括了FPGA端和Host端的程序设计。在FPGA端实现了参考IEEE 802.11aj(45 GHz)的基带波形生成和接收处理等过程,以接收端为例,主要的流程包括:时间同步、快速傅里叶变换、信道估计与均衡、相位校正、解调制映射、信道译码和解扰码等。本文给出了关键模块的LabVIEW实现方法。在Host端实现了参数配置、性能展示、数据中转和设备控制等多个功能。最后对硬件通信系统进行了性能验证,结果证明这套单发单收的硬件通信系统可达到2 GHz的实时带宽,理论支撑约为6 Gbps的吞吐率。该系统在16-QAM调制方式下,吞吐率达到3.1 Gbps。最后,进一步研究毫米波波束成形相关问题,包括码本设计、波束扫描方案、波束追踪方案以及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反馈等。针对单用户情况下的多天线系统,完成了波束扫描、控制、CSI反馈和自动波束对准等方案的设计。针对以上的功能,完成了基于NI毫米波设备和棱研科技的BBox-Lite天线阵列的系统硬件实现。在多种试验场景和工作模式下,成功验证了该硬件系统可以有效地完成收发端自适应波束对准,系统性能相对于采用传统天线的通信系统有进一步的提升。
蔡怡[8](2019)在《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设计》文中提出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对高数据速率、高可靠性的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系统需要将多个无线射频集成在一个平台下以保证最大的连通性。引入可重构概念到天线之后,使得天线行为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系统需求或环境条件,继而可以改善或消除各种限制,并为系统提供多样的功能。可重构天线在避开噪声源,提高信道容量,增加辐射覆盖率,避免多径衰落效应以及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因此可重构天线的设计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另外,Luk此前提出的磁电偶极子天线在各方面拥有着突出的特性。它实现了较宽的工作带宽,相对带宽达到了43%。并且在工作带宽内,天线拥有较高且比较稳定的增益。同时,天线方向图还具有低后瓣以及较低交叉极化的优良性能,从而磁电偶极子天线在移动通信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设计了几个可重构的磁电偶极子天线,包括了方向图(波束宽度)可重构、极化可重构、频率可重构三种功能的磁电偶极子天线。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如下:1、设计了一个波束宽度可重构的磁电偶极子天线。该天线通过控制变容二极管的电容,改变了寄生贴片与磁电偶极子天线之间的耦合强度,因此可以灵活地调整E面和H面上的天线波束宽度。与之前提出的具有可重构波束宽度的磁电偶极子天线相比,该天线不仅能够分别独立地调节E面或H面波束宽度变化,还可以通过调节变容二极管使得天线E面与H面波束宽度同时发生改变。实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天线的波束宽度在2—2.1GHz频带内实现了约50度的可调范围。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频率可重构的磁电偶极子天线。通过调节变容二极管的容值改变了基于矩形波导的磁偶极子的电场分布,实现了磁电偶极子天线的工作频率在一定范围内的连续可调。并且此时天线方向图保持稳定。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天线在3.49—5.8GHz的频带范围内连续可调,并且方向图实现了高于15dB的前后比和低于-40dB的交叉极化。3、设计了一种极化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通过切换二极管开关的两种状态,从而控制水平贴片的连接或断开,最终可以激发出线极化、左旋和右旋圆极化三种极化波。与之前提出的极化可重构的磁电偶极子天线相比,论文所提出的天线采用了简单的结构,同时实现33.9%的相对有效重叠带宽,并且在有效带宽内实现了约8.2dB的稳定增益。
吴佳杰[9](2019)在《基于AD9375的LTE-FDD基站射频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是继第三代移动通信后的又一次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根据双工方式不同,第四代移动通信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分为频分双工FDD-LTE和时分双工TD-LTE。LTE的发展对射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及商业化的普及,基于LTE基站的射频系统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本文围绕ADI公司的AD9375射频收发芯片展开对FDD-LTE射频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围绕AD9375射频系统设计电源模块,为整个射频系统的各个模块提供相应的供电电压,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2.围绕AD9375射频系统设计时钟管理模块,配合串行高速传输接口JESD204B为整个射频系统各个模块提供相应的参考时钟与同步时钟,完成数据传输的同步操作。3.围绕AD9375射频系统设计射频收发模块,AD9375收发器的频带很宽,但直接输出功率不高,为了量身定制基站所需功能,需要对AD9375出来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以及链路选择等一系列处理。4.针对ADI公司自AD937x系列后不再提供寄存器映射表的情况,搭建嵌入式系统,实现对整个射频系统的控制。5.针对AD9375射频系统的通信距离和工作频段,本文以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结合简化实频技术(SRFT)与Class-F功放技术设计了一款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的宽带功率放大器。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D9375的FDD-LTE射频系统,该系统包含完整的射频收发功能,在与基带的通信过程中能够实现最高达12.5Gbps的传输速率,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多种应用场景的特点。宽带功放在1.6GHz-2.8GHz的频带范围内,功率附加效率(PAE)在60%以上,增益在10.7dB-12.7dB之间,该功放相对带宽达到了54.5%。该射频系统与Xilinx公司的开发板结合构成完整的通信系统后,对于射频应用的研究与开发都有着重要意义。
孙俊峰[10](2019)在《RF MEMS器件及其集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射频微机电系统(RF MEMS)是MEMS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项可以对未来射频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RF MEMS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其产业化并非一帆风顺,相比集成电路等技术发展还有一定差距,这主要受MEMS器件可靠性低、工艺独特而通用性差、不易与其他系统集成等因素影响,所以研究高可靠性RF MEMS器件以及集成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国内现有的工艺能力,以RF MEMS开关为切入点,开展高温度稳定性RF MEMS开关、多开关集成的MEMS数控衰减器、RF MEMS开关驱动电路、IC-MEMS单片集成等方面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基于表面牺牲层工艺设计制作出一种具有高温度稳定性的直接接触式RF MEMS开关。该开关采用热弯曲固支梁结构,减小温度和应力对开关下拉电压的影响;采用高阻驱动线,实现微波信号与控制信号的隔离;利用辅助图形减小电镀图形失真,解决高深宽比梁的制作难题。测试结果显示,室温下开关在DC20GHz频段内隔离度>25dB、插损<0.45dB,同时开关下拉电压随温度变化率约为-160mV/℃。采用表面牺牲层工艺设计制作出基于RF MEMS开关的DC20GHz三位数控衰减器,衰减范围035dB,步进5dB;该衰减器的信号传输采用共面波导结构,电阻衰减网络采用T型薄膜电阻结构,RF MEMS开关采用带有三个触点的DC接触式悬臂梁结构,并对称放置在电阻衰减网络上下两侧,使得衰减器开关数量最少、结构紧凑。测试结果显示,衰减器在DC20GHz范围内80V开关驱动电压下可实现八个不同衰减态,不同衰减量下带内平坦度<±5%,衰减器插损<1.7dB,各衰减态下端口驻波比<1.65。由于采用RF MEMS开关和薄膜电阻衰减网络,衰减器具有更小尺寸、更高线性度、更低插入损耗和功耗。基于200V SOI BCD工艺设计并实现了RF MEMS开关驱动电路芯片,电路通过采用Cockcroft-Walton电荷泵结构和沟槽(Trench)工艺,优化版图布局布线,选择高阻硅载片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了电荷泵电路中晶体管衬底偏置和电容电压过高导致击穿的问题,同时减小了衬底寄生效应,大大提高了电路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芯片在57V电源电压下可分别获得6281V电压输出。通过与RF MEMS开关联合测试,成功实现了6V电压驱动70V下拉电压的RF MEMS开关,芯片功耗为1.78mW。采用类似Post-CMOS集成方法实现RF MEMS开关与IC高压驱动芯片的单片集成,面积约为3.2mm2。研究了RF MEMS开关和IC高压驱动芯片单片集成技术,包括RF MEMS开关与驱动电路一体化设计技术,以及IC-MEMS工艺兼容技术。通过优化高压驱动芯片的布局布线,提高芯片表面平整度,满足MEMS工艺要求;通过选择高阻硅载片,不仅改善驱动电路性能,也提高了RF MEMS开关的射频性能;通过选择合理MEMS工艺减小对IC芯片影响,提高工艺兼容性。测试结果显示,驱动电路在7V电源电压下向RF MEMS开关提供了81V驱动电压,集成实现的RF MEMS开关在DC20GHz范围内插损<1.4dB,端口回波损耗<-19dB,隔离度>18dB。
二、RF-MEMS在未来无线通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F-MEMS在未来无线通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KRVM对电容式RF-MEMS开关的寿命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RF-MEMS开关种类 |
1.2.1 机械结构分类 |
1.2.2 电路连接分类 |
1.2.3 开关接触方式分类 |
1.2.4 开关驱动机制分类 |
1.3 电容式RF-MEMS开关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容式RF-MEMS开关 |
2.1 电容式RF-MEMS开关原理 |
2.2 影响电容式RF-MEMS开关寿命的因素 |
2.3 开关的粘连失效相关分析 |
2.4 开关在粘连失效下的寿命公式推导 |
2.5 电荷传导方式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REMD的信号处理 |
3.1 EMD算法 |
3.1.1 EMD算法原理 |
3.1.2 EMD算法缺陷 |
3.2 BREMD算法 |
3.3 BREMD信号去噪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关寿命预测方法 |
4.1 MKRVM寿命预测方法 |
4.1.1 贝叶斯理论 |
4.1.2 RVM原理 |
4.1.3 MKRVM原理 |
4.1.4 小结 |
4.2 ISCA-DE优化算法 |
4.2.1 SCA算法 |
4.2.2 DE算法 |
4.2.3 ISCA-DE算法 |
4.2.4 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SCA算法r1 函数的选择 |
5.2 优化算法的对比实验 |
5.3 DE算法的敏感性能 |
5.4 BREMD去噪过程 |
5.5 ISCA-DE优化 |
5.6 MKRVM寿命预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
(2)超宽带可重构等离子体天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等离子体天线发展 |
1.2.2 可重构天线发展 |
1.2.3 米波超宽带天线发展 |
1.3 论文的内容安排及主要工作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后续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等离子体天线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 |
2.2.1 等离子体定义及性质 |
2.2.2 粒子的相互作用及集群效应 |
2.2.3 等离子体的基本现象 |
2.2.4 讨论与小结 |
2.3 等离子体的表征参数 |
2.3.1 德拜长度 |
2.3.2 等离子体频率与碰撞频率 |
2.3.3 等离子体频率与电磁波频率的关系 |
2.3.4 人造等离子体与应用 |
2.3.5 讨论与小结 |
2.4 应用于天线的等离子体物理 |
2.4.1 等离子体流体方程 |
2.4.2 等离子体天线电流密度的傅里叶展开 |
2.4.3 等离子体天线的坡印廷矢量 |
2.4.4 讨论与小结 |
2.5 等离子体天线理论研究 |
2.5.1 等离子体天线的辐射功率及可变阻抗 |
2.5.2 等离子体天线的热噪声 |
2.5.3 等离子体天线与金属天线仿真对比分析 |
2.5.4 讨论与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及关键技术 |
3.1 引言 |
3.2 非磁化冷等离子体制备 |
3.2.1 等离子体约束腔 |
3.2.2 等离子体气氛气压讨论 |
3.2.3 等离子体浓度与稳定性测量 |
3.2.4 讨论与小结 |
3.3 等离子体激励源 |
3.3.1 直流激励 |
3.3.2 基于13.56 MHz的射频源激励方法 |
3.3.3 高压高重频脉冲源激励 |
3.3.4 基于2.45 GHz的微波源谐振腔激励 |
3.3.5 讨论与小结 |
3.4 高功率等离子体制备 |
3.4.1 基于DSRD的小型化脉冲源介绍 |
3.4.2 高功率带状线径向合路器设计 |
3.4.3 超宽带兆瓦级合路器设计 |
3.4.4 讨论与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HF/UHF可重构等离子体天线设计 |
4.1 引言 |
4.2 VHF/UHF天线的宽带化设计 |
4.2.1 顶部电容加载的T形天线讨论 |
4.2.2 双臂加载单极子天线设计 |
4.2.3 寄生振子天线设计 |
4.2.4 顶部加载重构等离子体单极天线设计 |
4.2.5 讨论与小结 |
4.3 顶部加载等离子体倒置盘锥天线模型分析 |
4.4 倒置盘锥天线研究 |
4.5 宽带匹配网络设计 |
4.5.1 中部加载LR匹配结构 |
4.5.2 集总参数匹配网络设计 |
4.5.3 讨论与小结 |
4.6 等离子体天线的RCS指标讨论 |
4.6.1 等离子体天线在CST下仿真模型 |
4.6.2 等离子体天线RCS分析 |
4.6.3 讨论与小结 |
4.7 地板对天线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重构等离子体天线工作系统及测试 |
5.1 引言 |
5.2 等离子体天线工作系统设计 |
5.2.1 等离子体天线工作方案 |
5.2.2 高低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
5.2.3 集总参数功分器设计与实现 |
5.2.4 讨论与小结 |
5.3 天线的加工与驻波测试 |
5.3.1 金属天线与等离子体天线的加工 |
5.3.2 驻波比测试 |
5.3.3 讨论与小结 |
5.4 天线增益的测试 |
5.5 天线的RCS测试 |
5.6 UAV测量可重构天线归一化方向图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与科研项目 |
(3)片上可调无源器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片上可调无源电感 |
2 片上可调无源电容 |
3 结论 |
(4)基于GeTe的相变开关及可重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高速四端口间接加热型GeTe射频开关 |
2.1 碲化锗(GeTe)概述 |
2.2 相变开关的现有结构 |
2.2.1 低损耗双端口GeTe射频开关 |
2.2.2 四端口直接加热GeTe射频开关 |
2.2.3 四端口间接加热GeTe射频开关 |
2.3 高速四端口间接加热型GeTe射频开关 |
2.3.1 结构基础 |
2.3.2 理论分析 |
2.3.3 仿真验证 |
2.3.4 等效电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相变开关的可重构方法 |
3.1 基于相变开关的可重构滤波器 |
3.1.1 结构设计 |
3.1.2 仿真验证 |
3.2 基于相变开关的开关矩阵 |
3.2.1 结构设计 |
3.2.2 仿真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Ku/Ka波段移相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移相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移相器设计基础 |
2.1 移相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2.2 有源器件特性分析 |
2.3 无源器件特性分析 |
2.3.1 微带线 |
2.3.2 电感 |
2.3.3 电容 |
2.3.4 电阻 |
第三章 基于GaAs pHEMT工艺的Ku波段6-bit数字移相器设计 |
3.1 6-bit数字移相器的整体结构 |
3.1.1 6-bit数字移相器的设计指标 |
3.1.2 6-bit数字移相器的整体结构 |
3.2 单刀双掷开关的设计 |
3.2.1 开关元件的选择 |
3.2.2 单刀双掷开关的原理图及前仿真结果 |
3.2.3 单刀双掷开关的版图及后仿真结果 |
3.3 180°和90°移相单元设计 |
3.3.1 180°和90°移相单元原理图设计 |
3.3.2 180°和90°移相单元的版图及后仿真结果 |
3.4 45°和22.5°移相单元设计 |
3.4.1 45°和22.5°移相单元的设计 |
3.4.2 45°和22.5°移相单元的版图及后仿真结果 |
3.5 11.25°和5.625°移相单元设计 |
3.5.1 11.25°和5.625°移相单元原理图的设计 |
3.5.2 11.25°和5.625°移相单元版图及后仿真结果 |
3.6 6-bit数字移相器版图及后仿真结果 |
3.6.1 移相单元的级联优化 |
3.6.2 移相器版图及后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aAs pHEMT工艺的Ka波段6-bit数模混合型移相器设计 |
4.1 6-bit数模混合型移相器整体结构 |
4.1.1 设计指标 |
4.1.2 电路结构 |
4.2 180°移相单元设计 |
4.2.1 移相单元的选择 |
4.2.2 基于Marchand巴伦的移相单元设计 |
4.2.3 版图及后仿真结果 |
4.3 90°与45°移相单元的设计 |
4.3.1 移相单元的选择 |
4.3.2 版图及后仿真结果 |
4.4 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的模拟移相单元设计 |
4.4.1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理论 |
4.4.2 移相单元结构与原理分析 |
4.4.3 版图及后仿真结果 |
4.5 6-bit数模混合型移相器整体版图及后仿真结果 |
4.5.1 整体版图结构及级联优化 |
4.5.2 整体电路后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相器芯片测试 |
5.1 芯片测试方案的建立 |
5.2 移相器芯片测试PCB设计 |
5.2.1 测试PCB的基本概念 |
5.2.2 测试PCB的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6)极化和波束可重构微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频率可重构天线 |
1.2.2 极化可重构天线 |
1.2.3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
1.2.4 混合可重构天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天线及其重要参数 |
2.1.1 阻抗特性参数 |
2.1.2 辐射特性参数 |
2.2 微带天线 |
2.2.1 微带天线理论 |
2.2.2 馈电方式 |
2.2.3 微带贴片天线设计 |
2.3 圆极化技术基本理论 |
2.3.1 电磁波的极化 |
2.3.2 圆极化天线的实现方法 |
2.3.3 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原理 |
2.4 微带阵列天线理论 |
2.5 馈电网络 |
2.5.1 馈电形式 |
2.5.2 设计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极化可重构天线 |
3.1 极化可重构 |
3.2 可重构转换器 |
3.2.1 设计原理 |
3.2.2 仿真结果 |
3.3 可重构馈电网络 |
3.3.1 工作模式 |
3.3.2 实测与仿真 |
3.4 四极化可重构天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束可重构天线 |
4.1 引言 |
4.2 可重构馈电网络 |
4.3 波束可重构天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7)超高速毫米波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毫米波无线通信 |
1.2.1 毫米波的优势与挑战 |
1.2.2 毫米波无线通信相关标准 |
1.2.3 毫米波无线通信关键技术 |
1.3 毫米波通信系统原型验证研究背景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二章 超高速毫米波无线通信技术及标准 |
2.1 引言 |
2.2 毫米波波束成形 |
2.2.1 数模混合MIMO架构 |
2.2.2 毫米波波束成形相关技术 |
2.3 IEEE802.11aj标准 |
2.3.1 物理层基本参数与特性 |
2.3.2 前导码及生成方式 |
2.3.3 OFDM模式发射端处理流程 |
2.3.4 OFDM模式接收端处理流程 |
2.4 硬件系统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毫米波通信原型验证系统架构设计 |
3.1 引言 |
3.2 NI毫米波软硬件平台 |
3.2.1 基带处理单元 |
3.2.2 射频单元 |
3.2.3 数模转换单元 |
3.2.4 变频单元 |
3.2.5 主控单元 |
3.2.6 软件平台 |
3.3 毫米波阵列天线 |
3.3.1 天线阵列组件 |
3.3.2 上下变频组件 |
3.3.3 波束控制组件 |
3.4 系统方案设计 |
3.4.1 混合并行处理方案 |
3.4.2 硬件平台光纤通信方案 |
3.4.3 毫米波阵列天线方案 |
3.5 超高速OFDM通信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3.5.1 硬件资源分配 |
3.5.2 收发机硬件架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高速毫米波OFDM通信系统硬件实现 |
4.1 引言 |
4.2 毫米波平台光纤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
4.2.1 组件级IP核 |
4.2.2 Aurora核与AXI4-stream的通信 |
4.3 超高速数据传输的硬件实现 |
4.3.1 停止等待状态机方案 |
4.3.2 队列状态机方案 |
4.3.3 可变长扰码器设计 |
4.4 分组格式与Host端设计 |
4.4.1 分组格式及参数设计 |
4.4.2 Host端程序设计 |
4.5 FPGA端设计 |
4.5.1 流控制设计 |
4.5.2 时间同步模块 |
4.5.3 IFFT/FFT模块 |
4.5.4 星座映射与解映射模块 |
4.5.5 相位校正模块 |
4.5.6 信道估计与均衡模块 |
4.5.7 编解码与扰码模块 |
4.6 硬件验证 |
4.6.1 理论性能指标分析 |
4.6.2 实际性能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波束扫描与追踪算法研究及硬件实现 |
5.1 引言 |
5.2 波束扫描与追踪研究与设计 |
5.2.1 波束扫描与追踪算法研究现状 |
5.2.2 问题分析与方案设计 |
5.3 平台架构设计 |
5.3.1 USRP-RIO2953R平台特性 |
5.3.2 基带概述与功能验证 |
5.3.3 硬件架构设计 |
5.4 波束扫描与追踪的硬件实现 |
5.4.1 码本设计 |
5.4.2 波束扫描与追踪方案实现 |
5.5 硬件验证 |
5.5.1 验证场地与系统参数 |
5.5.2 验证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8)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可重构天线的研究和发展 |
1.2.1 可重构天线的相关研究 |
1.2.2 可重构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磁电偶极子天线的研究和发展 |
1.3.1 国内外磁电偶极子天线的研究和发展 |
1.3.2 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的研究和发展 |
1.4 论文的工作安排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磁电偶极子天线基本理论 |
2.1.1 电偶极子 |
2.1.2 磁偶极子 |
2.1.3 磁电偶极子天线工作原理 |
2.2 可重构天线基本理论 |
2.2.1 可重构天线设计原理 |
2.2.2 微波开关的结构与基本性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方向图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设计 |
3.1 方向图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结构 |
3.2 方向图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的电流图和仿真结果分析 |
3.3 方向图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结果讨论 |
3.4 方向图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的仿真与测量结果分析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频率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 |
4.1 频率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结构设计 |
4.2 频率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设计原理。 |
4.3 频率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电流图分析 |
4.4 频率可重构天线仿真结果分析 |
4.5 频率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的优化改进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极化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 |
5.1 极化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结构 |
5.2 极化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的实现原理 |
5.3 极化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电流图分析 |
5.4 极化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仿真与测量结果对比 |
5.5 极化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的参数分析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安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AD9375的LTE-FDD基站射频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移动通信及射频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射频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宽带功放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FDD-LTE基站射频系统 |
2.1 FDD-LTE基站的架构 |
2.2 FDD-LTE基站射频系统的硬件架构 |
2.3 JESD204B高速串行传输接口 |
2.4 Xilinx FPGA开发板介绍 |
2.4.1 ZCU102 评估板 |
2.4.2 ZC706 评估板 |
2.4.3 KC705 评估板 |
第三章 基站射频系统电源管理模块与时钟管理模块设计 |
3.1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
3.1.1 5V稳压模块 |
3.1.1.1 LM340MP稳压器 |
3.1.1.2 5V稳压模块设计 |
3.1.2 ADP5054 降压模块 |
3.1.2.1 ADP5054 电源管理芯片 |
3.1.2.2 ADP5054 降压模块设计 |
3.1.3 ADP125 低压差线性调节器 |
3.2 时钟管理模块设计 |
3.2.1 锁相频率合成技术 |
3.2.1.1 频率合成器介绍 |
3.2.1.1 锁相频率合成技术 |
3.2.2 AD9528 时钟模块设计 |
3.2.2.1 AD9528 时钟合成芯片 |
3.2.2.2 AD9528 时钟模块设计 |
3.2.3 时钟模块外围电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站射频系统AD9375 收发机模块设计 |
4.1 AD9375 模块 |
4.1.1 AD9375 射频捷变收发器 |
4.1.2 AD9375 的功能配置 |
4.2 基于Xilinx开发板的嵌入式系统 |
4.2.1 嵌入式系统Vivado工程搭建 |
4.2.1.1 Vivado工程相关知识产权核(IP核) |
4.2.1.2 Vivado工程搭建 |
4.2.2 嵌入式系统SDK工程搭建 |
4.3 AD9375 收发机模块设计 |
4.3.1 发射链路设计 |
4.3.1.1 发射链路结构 |
4.3.1.2 发射链路模块 |
4.3.2 接收链路设计 |
4.3.2.1 接收链路结构 |
4.3.2.2 接收链路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RFT与 F类结合的高效率宽带功放设计 |
5.1 SRFT与 Class-F功放技术原理 |
5.1.1 SRFT原理 |
5.1.2 Class-F功放原理 |
5.2 宽带功放模块设计与仿真 |
5.2.1 宽带功放模块设计 |
5.2.1.1 F类功放谐波控制网络 |
5.2.1.2 宽带功放模块设计流程 |
5.2.2 宽带功放模块仿真 |
5.3 GaN HEMT功放模块的控制电路 |
5.3.1 GaN HEMT功放控制原理 |
5.3.2 GaN HEMT功放控制模块设计 |
5.3.2.1 GaN HEMT功放控制电路上电时序保护 |
5.3.2.2 GaN HEMT功放控制电路下电时序保护 |
5.3.2.3 GaN HEMT功放控制电路输出电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射频系统调试与分析 |
6.1 电源管理模块调试与分析 |
6.2 时钟管理模块调试与分析 |
6.3 AD9375 收发机模块调试与分析 |
6.4 宽带功放调试与分析 |
6.5 GaN HEMT功放控制模块测试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RF MEMS器件及其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F MEMS开关 |
1.2.2 数控衰减器 |
1.2.3 RF MEMS器件与IC芯片的单片集成 |
1.3 研究内容及难点 |
1.4 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2章 RF MEMS技术和工艺简介 |
2.1 引言 |
2.2 RF MEMS技术 |
2.2.1 RF MEMS技术的发展历程 |
2.2.2 基本RF MEMS器件 |
2.2.3 RF MEMS子系统 |
2.3 RF MEMS工艺 |
2.3.1 RF MEMS体硅工艺 |
2.3.2 RF MEMS表面牺牲层工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高温度稳定性RF MEMS开关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温度稳定性RF MEMS开关设计 |
3.2.1 开关机械结构设计 |
3.2.2 开关射频性能设计 |
3.2.3 开关结构参数确定 |
3.3 高温度稳定性RF MEMS开关性能仿真 |
3.4 高温度稳定性RF MEMS开关芯片测试 |
3.4.1 射频性能测试 |
3.4.2 下拉电压温度稳定性测试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MEMS数控衰减器研究 |
4.1 引言 |
4.2 MEMS数控衰减器设计 |
4.2.1 衰减器拓扑结构 |
4.2.2 RF MEMS开关设计 |
4.2.3 衰减单元设计 |
4.2.4 衰减器性能仿真 |
4.3 MEM数控衰减器性能测试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RF MEMS开关驱动电路研究 |
5.1 引言 |
5.2 驱动电路工艺 |
5.2.1 集成电路工艺种类 |
5.2.2 BCD工艺 |
5.2.3 BCD工艺特点 |
5.2.4 200V SOI-BCD工艺 |
5.3 驱动电路原理图设计 |
5.3.1 振荡器 |
5.3.2 限幅放大器 |
5.3.3 升压单元 |
5.3.4 输出控制器 |
5.3.5 高压测试单元 |
5.4 驱动电路版图设计和后仿真 |
5.5 芯片测试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RF MEMS开关与IC芯片集成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集成方法选择 |
6.3 基于类似Post-CMOS集成方法的设计 |
6.3.1 用于集成的RF MEMS开关结构参数确定 |
6.3.2 RF MEMS开关机械性能仿真 |
6.3.3 RF MEMS开关微波性能仿真 |
6.4 单片集成工艺 |
6.5 集成芯片性能测试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成果 |
四、RF-MEMS在未来无线通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KRVM对电容式RF-MEMS开关的寿命预测方法[D]. 白月皎.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超宽带可重构等离子体天线研究[D]. 王超.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片上可调无源器件[J]. 祁广峰.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0(04)
- [4]基于GeTe的相变开关及可重构方法研究[D]. 肖烽.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5]Ku/Ka波段移相器的研究与设计[D]. 邱泽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6]极化和波束可重构微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 泮志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7]超高速毫米波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研究及实现[D]. 任东明. 东南大学, 2019(06)
- [8]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设计[D]. 蔡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基于AD9375的LTE-FDD基站射频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 吴佳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10]RF MEMS器件及其集成技术研究[D]. 孙俊峰.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