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毛泽东与西柏坡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1](2020)在《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观点、精神意志、情感态度、人格力量等综合因素的表征。基于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他们主动担负时代使命,通过不断学习阅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形成了以担当精神、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批判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精神。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奋斗历程的精神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那个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不仅是20世纪的时代精神代表,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标识;不仅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中国国民的精神面貌,而且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党和人民从未忘记弘扬毛泽东精神,弘扬毛泽东精神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由于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不足以充分展示毛泽东丰富的精神遗产,同时,它们在研究中出现瓶颈亟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就为毛泽东精神研究提供了出场条件。正是由于这样的出场方式,使得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毛泽东精神正逐步成为毛泽东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进一步研究、整合、弘扬和传承毛泽东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毛泽东精神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深化毛泽东研究,勾勒毛泽东完整肖像,为回击毛泽东研究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局势,加强毛泽东精神研究,对于推进兴国、兴党、兴军、兴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毛泽东精神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包含绪论、研究意义、难点问题等;第二章主要以学术界关于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为突破口,在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过程中试图找出毛泽东精神的归属和内涵;第三章分析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第四章详细分析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五章阐释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杨国勇[2](2019)在《西柏坡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长期革命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培育出来的优秀革命精神,同时也是我党革命精神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西柏坡精神的指导下,我们赢得了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使旧中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虽然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指导中国改革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认真研读大量文献和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综合分析等方法,首先对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基础和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次探究了新时代弘扬和传承西柏坡精神对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最后对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张灯[3](2019)在《毛泽东生活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生活观是毛泽东对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以人民为主体,以革命和建设为基本手段,以民族解放和人民生活幸福为价值旨归,探寻生活世界变迁规律,解决中国现实生活问题。毛泽东生活观具有主体性、民族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四个核心特质。论文以毛泽东生活观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着、毛泽东着作为主要研究文本,采用文献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比较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分析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整体结构、主体定位、精神意蕴与矛盾法则。研究发现,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突显群众主体的革命生活实践活动,从唯物辩证的内在统一把握生活世界的整体结构,其表现为四个统一: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及文化生活的统一,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其主体定位彰显了人民是生活世界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利益至上;其精神意蕴显示了敢于胜利的信仰力量,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其矛盾法则立足于对立统一性关照生活世界的矛盾,重视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指出不同质的矛盾要使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毛泽东生活观既面向中国,又放眼世界;既把握了生活世界的发展规律,又探索了解决中国人民生活困境的方向,深刻地影响着二十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毛泽东生活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可以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因此,研究毛泽东生活观,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全面认识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薛建中,田丽[4](2018)在《西柏坡时期党的历史方位与西柏坡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文中指出科学把握西柏坡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深化认识,获得新知,要把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作为参照坐标,以主体自身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当前在哪里等为切入点,结合考察西柏坡精神的思想源头进行研究。西柏坡精神的实质,是谦虚谨慎、永葆本色、正视挑战、面向未来的不懈进取奋斗精神。"不懈进取奋斗",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
秦锐[5](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 ——基于历史文化的视角》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面貌为之焕然一新。然而,相对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文化建设发展却较为缓慢。面对社会变革加剧,各类思潮激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的新情况,没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度的文化自信是行不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围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课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命题,为新时期文化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来说,都有其现实必要性。本文首先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以历史文化为视角,从我国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及同其他国家与民族文化的比较等四个方面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深厚源泉;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两个阶段考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想的发展历程。最后,从坚持人民为本、突出政治立场,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力;深化文化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坚守文化使命、推动发展创新,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力;维护文化安全、筑牢精神支撑,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防御力;坚持走出国门、强化世界认同,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领导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罗邈[6](2017)在《西柏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辉煌历史铸就伟大精神。党中央在西柏坡这一年零十个月的历史转折时期,形成了体现时代要求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新形态——西柏坡精神。这一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务必谦虚谨慎务必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时曾经说过:“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深入推进对西柏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西柏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系统阐述。第1章绪论部分。阐述了开展西柏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的意义,并对西柏坡精神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使用了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在于对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基础、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和论述。第2章西柏坡精神形成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以往的中国革命精神是其形成的思想来源;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全国执政、新中国建设即将付诸实施是其形成的实践基础。第3章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部分。阐述了“两个敢于”即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一切”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以民为本精神、“两个善于”即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立国兴邦精神、“两个务必”即务必谦虚谨慎务必艰苦奋斗的不懈“赶考”精神。核心和本质是“两个务必”。第4章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部分。阐述了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赶考”的精神富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法宝,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武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冯荣[7](2016)在《浅论毛泽东与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西柏坡精神是伟大时代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更与毛泽东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毛泽东是民族精神优秀传统的传承者,是西柏坡精神的塑造者、实践者和发展者,更是西柏坡精神理论的创建者。西柏坡精神中永不懈怠的赶考精神、不折不扣的执行态度、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精神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不竭动力。
喻蔚[8](201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培育和凝练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锤炼有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各具个性的精神特质。有建党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延安精神”,解放战争时期的“西柏坡精神”等,这些精神既具个性,又有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这些共性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怀和高度的爱国热情;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艰苦卓绝、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求真务实作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创造精神;团结与共、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这些精神构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核,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今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实现“四个全面”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继续弘扬这些精神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升温,至今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些成果既有学术专着,也有科研论文;既有整体性研究,也有个体性研究;既有学术性研究,也有描述性研究;既有理论的阐述,也有应用性的研究。综观2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革命精神的来源和形成过程的研究;革命精神的内涵和特征的研究,各革命精神之间的比较研究;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因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突出代表,研究比较深入,因此,本文在综述时就以此六种精神为代表,分别从上述成果集中的4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发现该研究领域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于:研究不够深入,概念不够明晰;内涵界定模糊,边际不能统一;研究范围格式化,研究成果同质性强。
张金辉,郎琦[9](2014)在《新中国城市建设的样板和试验田——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的市政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抗战胜利后,张家口作为解放区最大的城市,为党的城市工作提供了重要条件。张家口光复,正值中国革命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同时也是毛泽东号召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张家口市政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新中国城市建设的样板和试验田。
王昆[10](2014)在《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的自身建设问题始终是一个随着实践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重大课题。党的建设的好坏,至关国家深化改革的成败,至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顺利实现。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中国革命和政权建设的实际进行了完整的结合,实现了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选择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可以全面系统地梳理这一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并从中提炼出珍贵的历史经验,以为当今党的建设提供借鉴,从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党建设成为一个成熟的、能够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西柏坡时期,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党的队伍空前壮大,党内情况异常复杂,党内不纯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中共中央大力加强党的建设,经过整党、整军运动的相继开展,进一步巩固了党的组织,改进了党的作风,使党的各级组织成为了夺取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面对即将夺取全国政权的新形势、新情况,党内存在的山头主义、游击主义思想已不能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中央适时地强调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组织性纪律性,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定期请示报告制度,健全党委制,党内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切实保证了党的纲领、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需要大量干部随军接管即将解放的城市,中央提出了准备53000个干部的计划,并建立大学和党校培训新干部。在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前夕,中共中央及时告诫全党同志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保证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西柏坡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环境开始由战争转向和平,党的任务开始由革命转向建设,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党的地位开始由在野党向执政党转变。特殊的时代背景必然提出特殊的历史任务,西柏坡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设新政权的双重历史使命,这就使得这一时期党的建设与延安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党的建设以党的中心任务为出发点,以执政党建设为目标,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西柏坡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和新政权建设的实践中,对自身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强化党的统一领导以适应革命胜利发展的形势,践行群众路线以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研究党的建设历史的目的,不仅在于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启迪当今党的建设。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不仅面临着长期地、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还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巨大危险,西柏坡时期党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发扬党内民主、反腐倡廉等方面给当前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现实启示。
二、论毛泽东与西柏坡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毛泽东与西柏坡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毛泽东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 |
1.1.2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食粮 |
1.1.3 毛泽东精神成为深化毛泽东研究的重要方向 |
1.1.4 毛泽东精神研究是时代的需求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文章创新之处、难点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毛泽东精神的定位 |
2.1 毛泽东精神的出场方式 |
2.1.1 毛泽东精神的现实意义凸显 |
2.1.2 毛泽东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
2.1.3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
2.2 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
2.3 毛泽东与毛泽东精神 |
2.4 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 |
第三章 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 |
3.1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时代条件 |
3.2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家庭条件 |
3.3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教育条件 |
3.4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组织条件 |
3.5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实践条件 |
第四章 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 |
4.1 毛泽东的担当精神 |
4.1.1 乐于担当的意识 |
4.1.2 敢于担当的气魄 |
4.1.3 善于担当的能力 |
4.2 毛泽东的革命精神 |
4.2.1 崇高的革命理想 |
4.2.2 坚定的革命信念 |
4.2.3 坚决的革命决心 |
4.3 毛泽东的斗争精神 |
4.3.1 敢于斗争 |
4.3.2 善于斗争 |
4.3.3 勇于胜利 |
4.4 毛泽东的批判精神 |
4.4.1 理论批判 |
4.4.2 实践批判 |
4.4.3 自我批判 |
第五章 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
5.1 兴党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2 兴国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3 兴军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4 兴民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西柏坡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二、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基础和科学内涵 |
(一)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基础 |
1.理论基础 |
2.现实基础 |
(二)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 |
1.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 |
2.坚持依靠团结群众的民主精神 |
3.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创新精神 |
4.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赶考”精神 |
三、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意义 |
(一)有助于加强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二)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三)有助于推动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改革创新 |
(四)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五)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四、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的路径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精品 |
(三)坚持“两个务必”,弘扬“赶考”精神 |
(四)将西柏坡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五)将西柏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毛泽东生活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适应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
二、解决现实生活世界困境的要求 |
三、毛泽东生活哲学的现实性力量 |
四、研究毛泽东生活观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解读法 |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 |
三、比较与创新相统一方法 |
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一、从哲学的视域系统梳理毛泽东生活观的主要内容 |
二、全面概括毛泽东生活观的独特内涵及其主要特质 |
三、以唯物辩证的整体视角和方法研究毛泽东生活观 |
第二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 |
第一节 形成过程 |
一、萌芽阶段(1921 年前) |
二、形成阶段(1921—1937 年) |
三、应用展开阶段(1937—1949 年) |
四、复杂发展阶段(1949—1976 年) |
第二节 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把握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根本看法 |
第三节 特质 |
一、能动的主体性 |
二、鲜明的民族性 |
三、深刻的实践性 |
四、彻底的革命性 |
第三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整体性把握 |
第一节 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 |
一、整体把握人类社会历史规律 |
二、历史规律与人类生活发展相结合 |
第二节 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 |
一、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统一 |
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
第三节 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统一 |
一、物质生活是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物质生活方式的统一 |
二、政治生活是党内、国家和人民政治生活的统一 |
三、文化生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统一 |
第四节 实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 |
一、生死观:为人民利益而生而死 |
二、人际观: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生活情谊 |
三、消费观: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履行勤俭原则 |
四、读书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第四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主体定位 |
第一节 主体定位:人民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主体 |
一、主体思想的形成 |
二、主体思想的内容 |
三、主体思想的作用 |
第二节 主体动力: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一、理论基石: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过程 |
二、创新发展:只有人民才是生活世界的建造者 |
三、实践方法: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
第三节 主体价值:人民利益至上 |
一、价值取向: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
二、价值目标: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
三、价值评价: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
第五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精神意蕴 |
第一节 生活态度: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一、精神要义:生活向上、艰苦奋斗 |
二、精神动力:救国为民 |
三、精神实践: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
第二节 理想信念:科学的共产主义 |
一、形成信仰:从大本大源到马克思主义 |
二、树立目标:从精神之个人主义到改造中国与世界 |
三、实践理想:从新村社会到共产主义 |
第三节 工作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 |
一、“两个务必”的综合成因 |
二、“两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
三、“两个务必”的实践路径 |
第六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矛盾法则 |
第一节 承认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矛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三、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分析矛盾:具体的事物实行具体的分析 |
一、定点分析:矛盾是共同点和特殊点的交汇点 |
二、定位分析: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
三、定性分析: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社会矛盾 |
第三节 解决矛盾: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 |
一、旧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民族民主革命方法解决 |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武装斗争方法解决 |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用民主专政方法解决 |
第七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唯物论价值——唯物史观的继承和丰富 |
一、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革命战争离开物质力量是不行的 |
二、规律是客观和可知的:坚持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第二节 认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和发展 |
一、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
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生活实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第三节 方法论价值——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论先导 |
一、根据生活决定意识原理,强调调查研究的方法 |
二、根据意识反作用原理,强调发挥自觉能动性方法 |
三、根据对立统一法则原理,强调矛盾分析法 |
四、根据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原理,强调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
第四节 实践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
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理论基础 |
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现实力量 |
三、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 |
四、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 |
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西柏坡时期党的历史方位与西柏坡精神的实质与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怎样认定自己的性质 |
二、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 |
三、中国共产党要到哪里去 |
四、中国共产党当时在哪里 |
五、西柏坡精神源自何处 |
六、西柏坡精神的实质与核心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 ——基于历史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及意义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
一、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二、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
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深层基础 |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深厚源泉 |
第一节 我国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 |
一、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铸就的革命文化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多年发展史塑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筑牢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
一、经济建设凸显中国速度 |
二、政治建设展现中国气魄 |
三、文化建设彰显中国底蕴 |
四、社会建设体现中国担当 |
五、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中国形象 |
第四节 同其他国家与民族文化的比较 |
一、独一无二的文明连续性 |
二、日益提升的文化影响力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发展 |
一、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
三、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 |
四、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发展 |
一、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命脉 |
二、高扬革命文化的理想信念 |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 |
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文化引导力之维:坚持人民为本,突出政治立场 |
一、为什么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二、靠什么人——强调文化人才的突出地位 |
三、育什么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
第二节 文化生产力之维:深化文化改革,发展文化产业 |
一、提升实力——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二、明确导向——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
三、驱动双轮——坚持两个效益相统一 |
第三节 文化凝聚力之维:坚守文化使命,推动发展创新 |
一、不忘本来——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
二、吸收外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 |
三、面向未来——不断推动文化发展创新 |
第四节 文化防御力之维:维护文化安全,筑牢精神支撑 |
一、新旧之争——加强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
二、中外之隙——抵制和防范错误思潮的侵蚀 |
三、同异之辨——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
第五节 文化影响力之维:坚持走出国门,强化世界认同 |
一、构建形象——构建国家文化形象 |
二、诠释特色——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
三、讲好故事——推进对外文化传播 |
第六节 文化领导力之维: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
一、传播声音——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
二、承担责任——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 |
三、贡献智慧——构建“文化”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西柏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西柏坡精神形成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 |
2.1 思想来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
2.1.2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
2.1.3 中国革命精神的升华与完善 |
2.2 实践基础 |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
2.2.2 中国共产党即将全国执政 |
2.2.3 新中国建设即将付诸实施 |
第3章 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 |
3.1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
3.1.1 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 |
3.1.2 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 |
3.1.3 将革命进行到底 |
3.2 一切为了人民的以民为本精神 |
3.2.1 一切为了人民 |
3.2.2 一切依靠人民 |
3.2.3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
3.3 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立国兴邦精神 |
3.3.1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
3.3.2 尊重历史,辩证地否定旧中国 |
3.3.3 精心绘制新中国的建设蓝图 |
3.4 务必谦虚谨慎务必艰苦奋斗的不懈“赶考”精神 |
3.4.1 对中国历史上治乱规律的体认和借鉴 |
3.4.2 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历程的解析和总结 |
3.4.3 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梳理和阐释 |
第4章 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 |
4.1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
4.1.1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
4.1.2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
4.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4.2.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法宝 |
4.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4.3 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
4.3.1 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赶考”的精神富矿 |
4.3.2 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7)浅论毛泽东与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
二、毛泽东与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
(一) 毛泽东与西柏坡精神的形成 |
(二) 毛泽东与西柏坡精神的发展 |
三、毛泽东与西柏坡精神对后世的启示 |
(一) 永不懈怠的赶考精神 |
(二) 不折不扣的执行态度 |
(三) 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 |
结语 |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几点说明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流和形成 |
(一)红船精神的来源和形成 |
(二)井冈山精神的孕育和形成 |
(三)苏区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
(四)长征精神的培育和形成 |
(五)延安精神的渊源和形成 |
(六)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与凝练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
(一)红船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
(二)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
(三)苏区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
(四)长征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
(五)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 |
(六)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关系研究 |
(一)红船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 |
(二)井冈山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 |
(三)苏区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 |
(四)长征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 |
(五)延安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 |
(六)西柏坡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地位和价值 |
(一)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二)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历史地位 |
(三)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
(四)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
(五)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
(六)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中的不足 |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中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10)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关于基本概念的界定:中共中央“西柏坡时期” |
二、选题的目的及研究的意义 |
(一) 选题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 研究概况 |
(二) 观点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
(二)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三) 史论结合的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一) 把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的探索分成两个阶段 |
(二) 总结了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特点 |
六、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基本框架 |
第一章 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
一、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 |
(二)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 |
(三) 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
二、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的实践基础 |
(一) 土地改革——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
(二) 军事战争——推翻旧的国家政权、构建新中国 |
第二章 “中央工委时期”对党的建设的探索 |
一、结合土地改革进行整党整军运动 |
(一) 党内不纯是整党的根本原因 |
(二) 整编队伍是整党的关键 |
(三) 开展整军运动是整党的重要内容 |
(四) 及时纠正“左”倾错误 |
二、提出加强纪律性 |
(一) 党内存在着严重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 |
(二) 革命形势的发展提出了加强纪律性的要求 |
(三) 严格实施加强纪律性的有效措施 |
三、完善党的政策和策略 |
(一) 重申、制定党的总纲领、总路线和总政策 |
(二) 阐释政策与经验的关系 |
(三) 强调政策宣传的重要性 |
第三章 “五大书记时期”对党的建设的探索 |
一、提出加强党的统一领导 |
(一) 强调党内纪律 |
(二) 严格执行进城纪律 |
(三) 建立请示报告制度 |
(四) 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
二、重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
(一) 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
(二) 从部队中大量抽调干部 |
(三) 从产业工人中选拔干部 |
(四) 建立党校和大学培养干部 |
三、探索进城之后的党群关系 |
(一) 成立各界代表会扩大党的群众组织 |
(二)加强新闻工作搭建党群联系的桥梁 |
四、为执政党建设做准备 |
(一) 执政党建设的提出 |
(二) 执政党建设的新思想 |
第四章 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特点 |
一、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 |
(一) 整编党的队伍保证土改的顺利推进 |
(二) 加强党的纪律保证夺取全国政权 |
(三) 结合建立新政权提出执政党建设的课题 |
二、党的建设以执政党建设为目标 |
(一) 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共向执政党转变的客观因素 |
(二) 中共的自觉意识是向执政党转变的主观条件 |
三、党的建设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
(一) 完善请示报告制度 |
(二) 建立健全党委制度 |
(三) 建立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
四、党的建设以组织建设为基础 |
(一) 整顿党的组织 |
(二) 扩大党员队伍 |
第五章 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迪 |
一、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 强化党的统一领导以适应革命发展的形势 |
(二) 践行群众路线以确保党的政策的贯彻执行 |
(三) 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党的领导能力 |
二、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的现实启迪 |
(一)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巩固党的核心领导的关键 |
(二) 发扬党内民主是维护党内团结的重要保证 |
(三) 反腐倡廉是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论文 |
(一) 博士论文 |
(二) 期刊学术论文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四、论毛泽东与西柏坡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丽. 西北大学, 2020(08)
- [2]西柏坡精神研究[D]. 杨国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12)
- [3]毛泽东生活观研究[D]. 张灯. 华侨大学, 2019(11)
- [4]西柏坡时期党的历史方位与西柏坡精神的实质与核心[J]. 薛建中,田丽.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02)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 ——基于历史文化的视角[D]. 秦锐.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6]西柏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罗邈. 吉林大学, 2017(08)
- [7]浅论毛泽东与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与发展[J]. 冯荣.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5)
-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述评[D]. 喻蔚. 湘潭大学, 2016(02)
- [9]新中国城市建设的样板和试验田——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的市政建设研究[A]. 张金辉,郎琦. 第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4
- [10]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研究[D]. 王昆.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