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45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侯力华[1](2021)在《不同食管癌根治术对胸中下段食管癌的近期并发症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不同食管癌根治术式在术后相关并发症、近期预后、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提供更为合理的食管癌手术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01月01日至2020年06月01日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同一医疗组的食管癌患者274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及吻合部位分为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胸顶45°吻合术(Ivor-Lewis MIE)组,经左胸食管癌根治弓上45°吻合术(Sweet)组,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颈部45°吻合术(Mc Keown MIE)组。Ivor-Lewis MIE组123例,胸中段73例、胸下段50例;Sweet组68例,胸中段39例、胸下段29例;Mc Keown MIE组83例,胸中段54例、胸下段29例。分别对比研究胸内吻合的两种术式和右胸入路的两种术式,结合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Ivor-Lewis MIE组与Sweet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肿瘤位置、肿瘤分化和临床分期以及FEV1、FEV1/FVC等指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纵隔淋巴结清扫个数及站数、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吻合口/管胃瘘、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深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Ivor-Lewis MIE组110例,Sweet组58例。胸痛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吻合口狭窄、进食哽噎感、反酸、咳嗽、气促等发生率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Ivor-Lewis MIE组与Mc Keown MIE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肿瘤位置、肿瘤分化和临床分期以及FEV1、FEV1/FVC等指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方面,Ivor-Lewis MIE组(6.9±2.2)短于Mc Keown MIE组(7.9±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纵隔淋巴结清扫个数及站数、腹部淋巴结清扫个数及站数、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肺部感染、胃排空障碍、乳糜胸、心律失常及深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吻合口/管胃瘘、切口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Ivor-Lewis MIE组110例,Mc Keown MIE组76例。胸痛及气促等症状发生率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吻合口狭窄、反酸、嗽症及进食哽噎感等症状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胸顶45°吻合术相较于经左胸食管癌根治弓上45°吻合术,具有淋巴结清扫彻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胸顶45°吻合术,吻合口/管胃瘘、肺部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狭窄等主要术后并发症低于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颈部45°吻合术。更适用肿瘤位于主动脉弓下缘以下、无颈部淋巴结肿大(无需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胃-食管45°斜行吻合可能可以降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任廷楷[2](2020)在《微创食管癌手术管状胃两种重建路径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17.87/10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6位。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第一,河南省更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地区。食管癌的治疗是以外科肿瘤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为主,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模式。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长、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近十几年来,食管癌微创手术已被证实其安全性和临床效果不亚于传统开放手术,而且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减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优势更显着。手术主要包括食管及肿瘤切除、消化道重建两个步骤,目前最常见用于重建食管的器官是胃组织,通过进一步修剪制作完成的管状胃,更符合食管的生理解剖形态,而重建路径主要有胸骨后路径和后纵隔(食管床)径路两种选择,不同的重建途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不同,目前尚未就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的路径选择达成相关共识。目的:由于相关临床研究纳入病例偏少、且结果报告侧重点不一,在评价不同重建径路的实际临床效果方面不能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比较微创食管手术管状胃经胸骨后与后纵隔两种不同重建路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按Cochran系统评价方法和P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报告规范,两名研究者通过独立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T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食管癌”“微创手术”“胸腔镜”“重建路径”“胸骨后路径”“后纵隔路径”等,英文检索词为Esophageal Neoplasms、Thoracic Surgery,Video-Assisted、retrosternal route*、prevertebral route*、posterior mediastinal route*、anterior mediastinal route*。检索时间从每个数据库创建至2019年4月,收集微创食管手术管状胃经胸骨后与后纵隔两种不同重建路径手术方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RCT)和病例对照试验(Case Clinical Trials,CCT);经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数据资料(结局指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并对纳入研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应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对所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共计11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创食管癌手术管状胃经胸骨后路径与经后纵隔路径消化道重建相比,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OR=2.27,95%C,(1.50~3.42),P=0.0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OR=0.40,95%CI,(0.27~0.58),P<0.00001];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4,95%CI,(0.60~1.78),P=0.89];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7,95%CI,(0.51,1.49),P=0.62];术后胃肠减压时间较短[WMD=-0.71,95%CI,(-1.12,-0.31),P=0.0005];术后返流发生率更低[OR=0.31,95%CI,(0.15,0.66),P=0.002]。结论:1.微创食管手术管状胃经胸骨后路径与经后纵隔路径重建相比,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返流症状较少,远期生活质量更高;2.经后纵隔路径对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一定作用,但术后肺部并发症及返流发生率较高;3.两种重建路径在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宋亚男[3](2020)在《奈维与带蒂大网膜在食管癌颈部吻合口包埋中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食管癌根治术颈部机械吻合口包埋材料对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影响及预防方法。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食管癌颈部机械吻合患者,入组患者均采用Mc-keown术式,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收集入组患者术前术后化验指标、术中包埋材料、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前术后治疗方面等资料,分析各种因素与颈部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量结果采用X±s表示。结果1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且围术期内无死亡事件发生。入组患者参照Stooler分级,其中0级28例,1级41例,2级34例,3级21例,4级4例(图1),3级及以上患者有明显进食哽噎感,需经球囊扩张才能缓解,入组狭窄患者均经球囊扩张后症状缓解。本次研究中主要出现4种术后并发症,分别为颈部吻合口瘘,颈部吻合口狭窄,术后胃液返流,术后呛咳(未出现术后吻合口出血、声音嘶哑、颈部淋巴管瘘、吻合口癌复发等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患者6例,均出现在大网膜包埋组;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25例,其中奈维包埋组13例,大网膜包埋组12例;术后胃液返流患者45例,其中奈维包埋组25例,大网膜包埋组20例;术后呛咳患者40例,其中奈维包埋组23例,大网膜包埋组17例。两组狭窄患者在包埋材料、术前哽咽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糖尿病病史、术后钙浓度、白蛋白平均水平、血小板平均水平、体重指数、吻合口瘘、术前化疗、术后化疗、术后呛咳(P>0.05)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返流(X2=113.38,P<0.05)、瘢痕体质(X2=12.497,P<0.05)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吻合口瘘患者中使用不同包埋材料(X2=4.37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返流、瘢痕体质可能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高危因素;包埋材料奈维及大网膜对食管吻合口狭窄的影响无统计差异,而包埋材料奈维在预防颈部吻合口瘘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需要更多的样本数据来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卢双喜[4](2020)在《6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影响≥65岁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处理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同时预测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接受手术的219例≥65岁食管癌患者,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术前心功能不全、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前PO2<60mmHg、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TNM分期、肿瘤部位等15个指标为自变量,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有无为因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预测模型,并绘制Nomogram图。结果患者术后新发心律失常71(32.42%)例,其中:房颤32例(45.07%)、窦性心动过速28例(39.44%)、窦性心动过缓10例(14.08%)、室性早搏1例(1.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前心功能不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TNM分期 P 值=0.021、0.007、<0.001、<0001、0.006。其他观察指标 P 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前心功能不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TNM 分期 P 值=0.031、0.011、0.043、0.016、0.024,OR值=2.443、8.764、1.006、1.064、1.632。Logistic 回归方程:P=eX/(1+eX),e 为自然对数的底,X=2.44+(0.893×术前合并心律失常)+(2.171×术前心功能不全)+(0.006×手术时间)+(0.062×淋巴结清扫数目)+(0.49×肿瘤TNM分期)。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诊断效能良好。结论患者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是未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2.443倍,术前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手术时间越长、淋巴结清扫数目越多、肿瘤分期越晚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也越大。对于术前合并有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先控制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再手术,术中也应缩短手术时间、仔细操作,提高患者围术期安全性。
吴淑敏[5](2019)在《敞开与半敞开引流处理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比研究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采用颈部切口完全敞开引流与半敞开引流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6月至2017年07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颈部胃-食管吻合术的4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53例患者中出现颈部吻合口瘘,将患者根据切口敞开情况分为A、B两组,A组29例患者行颈部切口半敞开引流术,B组24例患者行颈部切口完全敞开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瘘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前的体质量指数(BMI)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术后1个月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410例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颈部胃-食管吻合术后53例出现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2.9%,53例患者的颈部瘘口经保守治疗均愈合。术前A组与B组的BMI分别为(23.87±1.27)kg/m2和(23.34±1.76)kg/m2,术后1个月BMI分别为(23.83±1.15)kg/m2和(23.28±1.61)kg/m2,术前血清白蛋白分别为(38.40±3.61)g/l和(38.36±3.07)g/l,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31.03%和33.33%),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8.63%和54.17%),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1月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42.49±3.71)g/L和(38.00±3.71)g/L,住院时间分别为(19.62±2.39)天和(26.71±5.45)天,治疗费用分别为(11.64±2.39)万元和(13.35±2.92)万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通过半敞开引流处理瘘口时,暴露切口小,切口愈合时间短,治疗费用低,还可快速改善患者营养情况,值得推广。
任卫东[6](2019)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和探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食管胃颈部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施行胸腔镜或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共31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结合胸外科临床治疗中的工作经验和观察后,选取了以下有可能与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关联的因素,包括有患者一般信息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相关资料及肿瘤相关资料4个方面共27个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对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Fisher的精确检验或连续校正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遴选出食管胃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式对单因素分析得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遴选出食管胃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310例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病例中,有60例术后发生了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9.35%。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病例中55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5例在颈部吻合口瘘病情稳定后带鼻空肠营养管出院,出院后复查上消化道造影皆提示食管胃吻合口愈合,围术期内无二次手术病例,无死亡病例。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得出:吸烟史是否≥400年支、是否有糖尿病、是否发生术中低血压、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以及术后是否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这5个影响因素与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吸烟史≥400年支(OR=2.111,P=0.023)、糖尿病(OR=4.346,P=0.002)、术中低血压(OR=2.219,P=0.014)以及术后肺部感染(OR=5.618,P=0.000)这4个因素是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仍有一定的发生率,但绝大多数经过保守治疗可以痊愈,且病死率低。2.长期吸烟史0400年支)、合并糖尿病、发生术中低血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是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在预防和减少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同时,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可有效防止或减少颈部吻合口瘘瘘入纵隔、胸腔而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颈部吻合口瘘的快速愈合也尤为重要。
廖慧娟[7](2019)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颈部T型吻合与圆吻吻合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较高一直是困扰胸外科医生的难题,同时也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等产生较大影响。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食管切除术中食管管胃的吻合方式的选择等有关,尤其是吻合口并发症。本课题通过比较胸腹腔镜下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颈部吻合中T型吻合(T shaped anastommsis,TSA)与常规圆吻吻合(Circular stapled anastomosis,CSA)两种吻合方式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分析两种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本院胸外科68例食管中、上段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回访数据。所有患者均行胃镜、颈胸及上腹部平扫+增强CT、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明确病理诊断及术前分期。所有患者均行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并行淋巴结清扫术。根据颈部吻合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组:T型吻合组(TSA组)和圆吻吻合组(CSA组)。吻合方式为TSA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2.81±8.20)岁。吻合方式为CSA的患者3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2.08±8.34)岁。记录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心肺并发症及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等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TSA组吻合时间为(20.31±5.23)min,术中出血量为(256.88±61.77)ml,术后吻合口瘘2例(6.25%),吻合口狭窄1例(3.13%),胃食管返流14例(43.75%),肺部感染5例(15.62%),心律失常3例(9.38%)。CSA组吻合时间为(21.19±4.25)min,术中出血量为(257.22±65.01)ml,术后吻合口瘘2例(5.56%),吻合口狭窄9例(25.00%),胃食管返流17例(44.74%),肺部感染7例(19.44%),心律失常2例(5.56%)。两组在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胃食管返流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A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C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联合腔镜食管鳞癌根治颈部吻合中,与圆吻吻合相比,T型吻合能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这一并发症,且不增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胃食管返流发生率等并发症。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中T型吻合安全性好,临床效果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食管-管胃颈部吻合方式。
孙贝[8](2018)在《胸腔内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胸腔内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9月到2018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采用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上腹胸腔内食管胃机械吻合治疗胸下段食管癌、食管胃交界癌(siewertⅠ型及Ⅱ型)的患者共52例。其中全机械侧侧吻合组有29例,管状吻合器吻合组23例。我们收集了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对照研究,包括性别、年龄、BMI、FEV1、DLCO、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呼吸病史、肿瘤长度、组织分型、肿瘤位置、病理分期、吻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和组数、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乳糜胸、心律失常、声音嘶哑、胃排空障碍)、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胸管留置和术后住院时间。按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8版标准进行肿瘤TNM分期。结果:1.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基本临床资料的的对照研究本研究共有52名患者,其中全机械侧侧吻合组29例,管状吻合器吻合组23例。两组病例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BMI、FEV1、DLCO、吸烟史、饮酒史、呼吸疾病史、高血压病史、肿瘤长度、组织分类、肿瘤位置、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手术和术后相关资料的的对照研究全部患者均完成胸腹腔镜下食管病损切除术,术中行胸腔内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和管状吻合器吻合全部成功,未有中转开胸开腹者。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的吻合时间分别为26.35±5.90min和31.04±6.71min,手术时间分别为318.97±6.85min和367.57±75.22min、胸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1.10±2.80天和13.52±2.17天、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41±2.65天和16.70±4.3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和组数、术后第一天胸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术后并发症的的对照研究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0%和17.39%,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0%和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在肺部感染、乳糜胸、心律失常、声音嘶哑、胃排空障碍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胸腔内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在治疗食管下段及食管胃交界癌微创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2.与管状吻合器吻合相比该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吻合和手术时间,降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徐东[9](2018)在《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108例食管癌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疗效分析目的:手术中采用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是否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吻合方式。方法:从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胸心外科随机选择部分食管癌患者使用管状胃食管T型吻合,记录并观察及随访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后远期生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原手术计划。共入组患者108例,胸上段30例,胸中段50例,胸下段28例,Ⅰ期12例(ESD失败,或手术前胸部增强CT提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淋巴结阴性的患者),ⅡA期(T2-3NOM0)50例,ⅡB期(T1-2N1M0)34例,Ⅲ期(T3-4N0-1M0)12例。其中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部吻合82例;截至随访期末(2018年06月),随访患者1-42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共有30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死亡7例,吻合口瘘或管状胃瘘发生例数为10例,均经过保守治疗,在吻合口瘘发生后1周至5周内愈合。吻合口狭窄需要进行内镜下扩张治疗的患者1例。结论: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均在胸腹腔镜的技术下进行,手术采用腔镜微创方式,管状胃与食管T型侧侧吻合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极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较少。将腔镜技术与T型吻合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安全、微创、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采用和推广,促使食管癌手术的优化。第二部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在胸内及颈部的对比分析目的:采用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的手术方式中,对比分析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右胸内吻合与左颈部吻合不同吻合部位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选择部分食管癌患者使用管状胃食管T型吻合。术前均行胃镜检查,肿瘤上缘距门齿30cm以内的患者,行颈部吻合;距门齿大于30cm行右胸内吻合。其中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部吻合82例。记录观察患者的一般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远期生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原手术计划。无中转开胸及无剖胸探查后关胸病例。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吻合手术8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T型吻合。右胸内吻合组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和平均清扫上纵隔淋巴结数较左颈部T型吻合组少,但两组总转移率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右胸内T型吻合组的左右喉返神经损伤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左颈部T型吻合组低(P<0.05);其他并发症,两组术后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中渗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随访108例(100%),随访截止时间2018年06月,随访时间跨度为术后1-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所有I期患者均无化疗,所有Ⅱ、Ⅲ期患者均采用标准的4-6次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随访观察食管癌局部复发率或远处转移率、反流性食管炎、T型吻合口的狭窄、无复发生存率、总死亡及总生存率等指标。两组随访指标中,左颈部吻合组复发或转移率较右胸内组低(P<0.05),故左颈部吻合组无复发生存率较右胸内组高。结论:所有食管癌患者均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吻合采用T型吻合术。上述对比研究验证了 T型吻合无论是右胸内和左颈部都是安全可行的,两组均可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结。与左颈部吻合相比,右胸内T型吻合在术后吻合口瘘、左右喉返神经损伤等方面并发性更低,返流性食管炎左颈部更低。两组患者的其他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性。食管癌微创手术T型吻合具有安全、可行、微创等特点,值得推广。第三部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颈部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的对比分析目的:比较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后管胃食管左颈部行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与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的差异。方法:从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微创食管癌左颈部吻合手术(微创Meckown食管癌手术)中,统计出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与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的病例共174例,T型吻合组(82例)和圆形吻合组(92例),分别接受管胃食管左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对比分析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乳糜胸、声音嘶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等)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T型吻合组与圆形吻合组对比,T型吻合组吻合时间更短,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需处理的胸腔积液、心律失常、乳糜胸及声音嘶哑等一般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吻合口返流发生率与圆形端侧吻合比未见明显改善;而T型吻合组的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发生率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颈部全机械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相比,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吻合方式。T型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并不高于圆形吻合,具有吻合时间明显缩短,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等优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潘友俊[10](2018)在《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颈部T形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后管胃食管左颈部行T形全机械侧侧吻合与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的差异。方法:从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胸心外科就诊的食管癌患者中选取78例行微创Meckown食管切除术(MIME术)的病例,随机分为T形吻合组(TSA组/42例)和圆形吻合组(CSA组/36例),分别接受管胃食管左颈部T形全机械侧侧吻合(TSA)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CSA)。对比分析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乳糜胸、声音嘶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等)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TSA组与CSA组对比:TSA组吻合时间(16.9±3.9min VS 26.6±1.5min)短,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住院时间(10.9±4.6 VS 10.6±4.4天)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需处理的胸腔积液、心律失常、乳糜胸及声音嘶哑等一般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0%VS 2.8%)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吻合口瘘发生率(9.5%VS 8.3%)和吻合口返流发生率(7.1%VS 11.1%)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TSA组术后1月、3月吻合口直径明显宽大(17.6±3.6mm VS 9.3±1.9mm,17.3±3.6mm VS 8.9±2.1mm),吻合口狭窄发生率(9.5%VS 33.3%)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TSA组非继发于吻合口瘘后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CSA组(2.4%VS 25.0%),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均以I级狭窄为主,TSA组I级狭窄发生率低于CSA组(7.1%VS 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T形全机械侧侧吻合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可行的吻合方式,具有吻合时间短,良性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二、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45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4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食管癌根治术对胸中下段食管癌的近期并发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病例选择 |
2.1.1 病例来源 |
2.1.2 入组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一般资料 |
第三章 围术期处理及术式 |
3.1 术前评估 |
3.2 手术禁忌证 |
3.3 术前准备 |
3.4 手术方式 |
3.4.1 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颈部45°吻合术(Mc Keown MIE) |
3.4.2 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食管癌根治胸顶45°吻合术(Ivor-Lewis MIE) |
3.4.3 经左胸食管癌根治弓上45°吻合术(Sweet) |
3.5 术后处理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1 观察指标 |
4.2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 |
4.3.1 手术指标对比 |
4.3.2 并发症对比 |
4.3.3 各组患者近期生活质量随访对比 |
第五章 讨论 |
5.1 不同手术方式之间的比较 |
5.1.1 Sweet术式与Ivor-Lewis MIE术式的比较 |
5.1.2 Ivor-Lewis MIE 术式与Mc Keown MIE 术式比较 |
5.2 对于食管癌吻合方式的思考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成果 |
(2)微创食管癌手术管状胃两种重建路径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来源 |
2 文献检索策略 |
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干预措施 |
3.4 结局指标 |
4 文献筛选 |
5 质量评价 |
6 资料提取 |
7 统计学分析 |
7.1 异致性检验 |
7.2 敏感性检验 |
7.3 发表偏倚的评估 |
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实验的特征 |
3 入选文献质量评价 |
4 Meta分析结果 |
4.1 吻合口瘘发生率 |
4.2 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
4.3 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
4.4 围手术期死亡率 |
4.5 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
4.6 术后胃肠减压时间 |
4.7 术后返流症状 |
4.8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消化道重建路径在食管癌手术中的运用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检索策略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奈维与带蒂大网膜在食管癌颈部吻合口包埋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癌颈部机械吻合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诊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6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围术期准备 |
2.3.1 术前观察指标 |
2.3.2 术中观察指标 |
2.3.3 术后观察及处理 |
2.4 资料的搜集整理 |
2.5 主要手术步骤 |
2.5.1 食管癌根治术(Ivor-Lewis、二切口) |
2.5.2 食管癌根治术(McKeown、三切口) |
2.5.3 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MIE) |
2.6 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处理 |
第三章 统计学处理 |
第四章 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5.1 术前合并心功能不全 |
5.2 术前合并心律失常 |
5.3 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清扫数目 |
5.4 手术时间 |
5.5 本研究的不足及缺陷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综述 纵隔引流管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5)敞开与半敞开引流处理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观察指标 |
2.3 术前处理 |
2.4 手术方法 |
2.5 颈部吻合口瘘的临床诊疗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食管癌外科治疗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胸腹腔镜下食管癌颈部T型吻合与圆吻吻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致谢 |
综述 食管癌术后不同吻合方式的研究与探索 |
参考文献 |
(8)胸腔内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临床资料 |
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方法 |
2.2.1 腹腔镜下的操作 |
2.2.2 胸腔镜下的操作 |
2.2.3 胸腔镜下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 |
2.2.4 胸腔镜下食管胃管状吻合器吻合 |
2.3 术后处理 |
统计分析和结果 |
3.1 观察指标 |
3.2 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 |
3.3.1 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基本临床资料的比较 |
3.3.2 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手术和术后相关资料的比较 |
3.3.3 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
讨论 |
4.1 微创食管切除术和吻合方式 |
4.2 管状胃的应用 |
4.3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主要并发症分析 |
4.3.1 吻合口瘘 |
4.3.2 吻合口狭窄 |
4.4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一般并发症分析 |
4.4.1 肺部感染 |
4.4.2 乳糜胸 |
4.4.3 心律失常 |
4.4.4 喉返神经损伤 |
4.4.5 胃排空障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英文缩写词表 |
致谢 |
(9)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108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疗效分析 |
序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围手术期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在胸内及颈部的对比分析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颈部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的对比分析 |
序言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手术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思考与展望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及科研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10)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颈部T形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分组 |
1.3 一般资料 |
2.器械及方法 |
2.1 吻合器械 |
2.2 手术方法 |
2.3 围手术期处理 |
2.4 观察指标 |
2.5 术后随访 |
2.6 观察指标计算及判定标准 |
3.统计分析 |
4.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手术完成情况 |
2.吻合时间 |
3.术后住院时间 |
4.术后一般并发症 |
5.吻合口并发症 |
5.1 吻合口瘘 |
5.2 吻合口狭窄 |
5.3 吻合口返流 |
讨论 |
1.吻合位置和手术入路 |
2.吻合方式和观察指标的对比 |
2.1 吻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
2.2 术后一般并发症 |
2.3 吻合口并发症 |
2.3.1 吻合口瘘 |
2.3.2 吻合口狭窄 |
2.3.3 吻合口返流 |
思考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术前影响因素 |
1.1 合并疾病 |
1.2 危险因素 |
1.3 术前护理 |
2.术中影响因素 |
3.术后影响因素 |
3.1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
3.2 术后护理 |
3.3 家庭康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45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食管癌根治术对胸中下段食管癌的近期并发症对比研究[D]. 侯力华. 延安大学, 2021(09)
- [2]微创食管癌手术管状胃两种重建路径的Meta分析[D]. 任廷楷. 河南大学, 2020(02)
- [3]奈维与带蒂大网膜在食管癌颈部吻合口包埋中的对比研究[D]. 宋亚男. 郑州大学, 2020(02)
- [4]6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D]. 卢双喜. 扬州大学, 2020(04)
- [5]敞开与半敞开引流处理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疗效分析[D]. 吴淑敏. 郑州大学, 2019(08)
- [6]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D]. 任卫东. 扬州大学, 2019(02)
- [7]胸腹腔镜下食管癌颈部T型吻合与圆吻吻合的对比研究[D]. 廖慧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19(11)
- [8]胸腔内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D]. 孙贝. 青岛大学, 2018(02)
- [9]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 徐东. 苏州大学, 2018(04)
- [10]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颈部T形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的对比分析[D]. 潘友俊. 皖南医学院,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