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ollen Sliding as a New Self-pollination Mechanism(论文文献综述)
鲁姝艺[1](2021)在《基于LSTM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件可靠性指的是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不引起系统失效的能力。软件可靠性预测即基于测试和运行维护期间观察和收集到的失效数据对未来软件可靠性进行预测。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是软件可靠性预测的基础,通过对软件失效过程进行建模从而预测软件失效行为,保障软件可靠程度。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模型在软件可靠性预测领域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其中,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具有长期记忆能力,非常适合用于解决时间序列预测问题,在软件可靠性预测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现阶段缺少对软件失效数据的深入研究,且基于LSTM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使得最终的预测精度难以达到预期。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首先针对软件失效数据存在的不同类型数据集适用性差异以及数据量匮乏的问题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完成实验数据的构建。其次针对基于LSTM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从网络结构和模型参数两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从而提升模型的预测效果。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软件失效数据在模型应用中存在的数据集适用性差异及数据量匮乏问题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软件失效数据集包括累计失效数据和失效间隔数据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数据集应用在不同模型上存在适用性差异。针对此问题,通过在多个模型上进行两种数据类型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累计失效数据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上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针对软件失效数据集的数据量匮乏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数据升采样扩充数据的方法,并在三组公开软件失效数据集上完成了实验数据的构建。(2)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花朵授粉算法IFPA,以实现对基于LSTM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的参数优化。首先,在种群初始化阶段通过引入混沌映射来增强初始种群的随机性,提升算法性能;其次,在局部寻优阶段采用一种新的变异差分策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在全局寻优阶段通过引入天牛须算法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最后,将本文提出的IFPA算法与原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IFPA算法的优化性能。(3)结合IFPA算法及注意力机制,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IA-LSTM,以提升模型预测效果。利用IFPA算法实现模型中隐藏层神经元数量、样本训练批尺寸等参数的最优化。利用注意力机制对模型不同的输入时间步赋予不同的权重,实现对长时间序列输入的有效处理。对于模型输入序列长度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数据自相关分析来确定模型输入序列长度的方法。最后在三组数据集上,对本文提出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将优化后的模型与三种已有模型MHPSO-LSTM、LSTM、RNN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相较其他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王蕾[2](2020)在《改进花授粉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授粉算法是一种新提出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具备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断地对它进行改进并应用于更多的领域.本文从基本的花授粉算法出发,系统地研究了算法的原理,难点以及现有算法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研究其他优化算法的特性,分别提出了两种新的花授粉算法并将其一应用到工程实例中.首先,针对基本花授粉算法的自花授粉环节中授粉范围较小等问题,嵌入简化后的正弦余弦算法,针对其异花授粉环节的最优解值精度不佳等问题,引入精英花粉算子,提出了融合正弦余弦算法和精英算子的花授粉算法.进而选取十组标准测试函数进行检验,将实验结果和迭代图像与传统花授粉算法等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提出的新算法显着的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和最优值的精度.其次,针对花授粉算法在异花授粉环节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在自花授粉环节中种群个体不够丰富等问题,分别引入改进后的蝗虫算法和进行变异与交叉操作后的精英花粉算子,提出了基于蝗虫算法和精英花粉算子的花授粉算法.该算法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选取三个经典工程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蝗虫算法和精英花粉算子的花授粉算法更具有高精度和普适性.
王灵艳[3](2020)在《湿地植物燕子花(Iris laevigata)的繁殖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植物繁殖对策是植物生态对策的核心内容,对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有重要意义。环境条件是塑造植物繁殖对策的主要因素,与一直备受学者关注的沙漠、高山等极端生境相比,湿地生态系统环境波动特征更为明显。湿地植物的繁殖对策是对波动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因此,探索湿地植物繁殖对策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植物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不仅有助于更全面认识植物繁殖对策,也对揭示气候变化作用于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吉林龙湾国家自然保护区中金川湿地、孤山屯湿地和旱龙湾湿地中广泛分布的燕子花(Iris laevigata)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定点连续野外观测、微区模拟和室内控制实验,探究其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之间的权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挖掘了有性繁殖中的性别表达对策、繁殖保障对策,以及挥发物释放节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探究燕子花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之间的权衡关系。燕子花有两种形态上独立的分株——有性分株和无性分株,分别实现了基株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过程。本实验以两种分株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验、室内控制实验,探究资源分配模式,并揭示两者形态分化,生理功能上的分工与合作。研究结果表明,无性分株密度显着大于有性分株,植株高大,地上部分仅有叶片,生物量显着小于有性分株。生理上,无性分株只进行营养生长,光合作用效率显着高于有性分株;有性分株可通过种子生产进行有性繁殖,但是授粉失败的个体会迅速枯萎。这表明两种分株生理功能上的分工,且专一,不可逆转。15N标记无性分株后,实验组有性分株能检测到δ15N显着高于对照组,表明两种分株生理功能上的合作。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克隆植物依赖于性系统的社会分工理论:克隆植物是一种社会植物,有性分株分化为“繁殖者”构成了极少量的生殖角色,负责产生有性后代;而大量无性分株分化为“劳动者”构成了劳动角色,负责养分的获取和供应。这种分工模式强化了分株执行分工的能力,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证了燕子花的生存和繁殖,也从理论上阐述了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之间的权衡机制。2、进一步深入到湿地植物燕子花的有性繁殖,探讨花部特征和性别表达过程对湿地水文扰动的响应。本研究结合2013-2015年湿地水位,对三块湿地的燕子花花部特征、性系统表达过程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并通过微区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旱龙湾湿地2013年水位显着高于2014年和2015年,且显着高于另两块湿地。旱龙湾湿地2013年9.09%的燕子花未能产生花粉,2014年、2015年水位恢复正常后均成功产生花粉;另两块湿地在2013年到2015年均成功产生花粉。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旱龙湾湿地2013年花朵大小,花药长度和花粉数量显着小于2014年至2015年,也小于另两块湿地。另外,旱龙湾湿地2014年和2015年种子重量显着高于2013年,也高于另两块湿地,但是子房长度,胚珠数和种子数在不同湿地和年份均没有显着差异。微区模拟的8个中式水位控制槽中,高水位组出现燕子花雄性功能衰退。由此可见,湿地高水位胁迫下,抑制了燕子花两性花中雄性功能的表达,转变为雌花,导致燕子花性系统从两性花变为雌全异株,并导致种子数量和质量下降。该部分研究有助于了解植物在环境胁迫作用下的性系统演化过程,并有助于揭示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3、湿地环境条件波动不仅干扰有性繁殖的性别表达结果,也威胁到有性繁殖能否成功。在有性繁殖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燕子花花冠凋谢过程比较特殊——旋转式脱落,并导致雌雄器官接触。这可能是通过延迟自交来适应环境波动如此频繁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繁殖对策。本研究测定了燕子花不同开花阶段的花粉活力、柱头接受性、花瓣长度、花药和柱头之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不同授粉处理,测定其坐果率、种子数量和质量,对其繁殖保障对策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燕子花开花后第3天花瓣开始旋转,花药和柱头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减小。同时,花粉在衰落期仍保留有花粉活性,柱头具有较高可授性,为延迟自交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授粉实验中,发现自主自交组能够实现10%的坐果率,而去除花瓣时的坐果率为0%,表明燕子花存在延迟自交,且衰落期花瓣的“旋转式”运动是促成延迟自交的主要力量。但是,与自然授粉相比,延迟自交所获得的种子数量和单个种子质量显着降低。此外,自然状态下,雨天的花粉输出量显着下降,仅不到晴天的五分之一。与花粉输出量相比,坐果率受天气的影响相对较小,晴天的坐果率达64.3%±5.64%,雨天的坐果率虽然也显着下降,但是也可达38.8%±0.05%。综上所述,燕子花具有通过花冠“旋转式”运动实现延迟自交的繁殖对策,提供延迟保障。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传粉者结构变化或者极端气候情况,这种延迟自交的策略可以为燕子花有性繁殖成功提供保障,比不具备延迟自交的物种更具有选择优势。4、在研究过程中,2018年金川湿地茸毒蛾(Calliteara pudibunda)爆发,苔草、芦苇等大量湿地植物的叶片、花朵被取食,燕子花却很少被取食。通过观察,燕子花没有针叶等常见的物理防御机制,但是不同花期花朵、盛花期植株不同部位气味的感官差异显着。本章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燕子花时间上(不同花期的花朵)、空间上(盛花期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气味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同时观察记录传粉者和植食者的活动规律。GC/MS分析结果表明燕子花花蕾期香气组成平均成分有13种,盛花期有20种,衰落期有12种;花蕾期和末花期以防御植食者的成分为主(芳樟醇和桉油精等),而盛花期以吸引传粉者的成分为主(顺罗勒烯、右旋柠檬烯等)。从花蕾期到衰落期,芳樟醇是唯一在3个时期都存在的挥发物,其相对含量变化也最为明显,3个时期分别为0.06%、0.57%和40.38%。燕子花盛花期各部位所含挥发性化合物如下:花朵20种、子房12种、叶片12种、花茎4种、花茎分泌物4种。其中,除花朵和花茎外,都含有大量的防御性挥发物,如桉油精在花茎分泌物中的相对含量为46.57%,在叶片中为34.64%,在子房中为8.54%,在花朵中仅为1.72%。燕子花的有效传粉者为熊蜂族,访花频率为2.47次/天/花,单次访花时长为8.82秒,燕子花不存在花粉限制。燕子花的植食者包括茸毒蛾和大林姬鼠,只有3.4%的燕子花被茸毒蛾取食,但是85.67%的燕子花有性分株被大林姬数取食。综上所述,燕子花挥发物成分的时空调节,具有防御了昆虫类植食者,吸引传粉者的适应性进化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湿地生态系中,燕子花的一系列繁殖对策。研究结果丰富了植物繁殖对策的研究,也从植物繁殖过程的角度理解了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毛景太[4](2020)在《花授粉算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英国剑桥学者Xin-She Yang受自然界花朵授粉行为机理启发,提出一种新型的元启发式算法—花授粉算法。花授粉算法包含两种重要的搜索机制,其根据显花植物花朵授粉的行为而设计,其中通过模拟花朵异花授粉行为设计出全局搜索过程,模拟花朵自花授粉行为设计出局部搜索过程,并且设计切换概率来平衡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两者之间的强度,使得算法能够不断迭代进化搜索到优化问题的最优解。该算法由于概念简单、容易实现、鲁棒性强、寻优率较高,提出之后受到众多中外学者高度关注。目前,许多学者通过改进参数和融合其它进化算法的思想改进基本花授粉算法,改善和丰富了基本花授粉算法的整体框架和搜索机制,优化后的算法在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并在各种复杂优化问题中得以有效的应用。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算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算法中参数值的选取缺少合理的设计基础,算法迭代到后期寻优性能减弱,无法跳出局部极值,使花授粉算法的工程应用范围难以得到拓展。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基本花授粉算法得知,算法性能主要取决于切换概率、授粉方式和进化策略这三个方面。通过改进这三个方面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算法的寻优精度,从而提高算法的整体寻优性能。将改进后的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问题当中,提高求解问题的优化精度。本文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一种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的花授粉改进算法LFPA(Flower Pollin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Logistic Mapping)。基本花授粉算法对种群作初始化解时采用随机的方式,该方式使种群个体在整个解空间中随机分布,导致算法在寻优过程中效率低下。混沌映射对初始值敏感,并且具有非规则有序和遍历性的特点。利用混沌映射的这些特点对基本花授粉算法的种群作初始化解,使种群个体在解空间中均匀分布,并能够提升算法在搜索空间中的探索能力;在算法的局部授粉中引入交叉算子,提高算法的寻优精度,加快收敛速度,适当丰富种群的多样性。(2)提出一种基于差分变异思想并具有动态切换概率的改进花授粉算法IMFPA(Improved Flower Pollination Algorithm)。提出动态切换概率更好地平衡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之间的关系,促使算法整体性能得以提升;在基本花授粉的全局授粉方式中结合差分进化思想,引入变异操作,增加两组随机个体差分向量保持种群个体的多样性,改进全局搜索能力,提高算法整体性能;在局部授粉过程中引入目标变异策略并设置局部切换概率,通过局部切换概率实现目标变异策略和传统差分进化算法变异策略之间的选择,使算法提高局部搜索收敛速度,还能保持种群局部个体的多样性。(3)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的优化目标是指发电各机组间合理分配负荷,使其目标系统在满足负荷需求、运行约束要求等条件下,所产生的发电成本最小化。将改进的花授粉算法应用到电力系统经济负荷优化分配当中。
羊海军[5](2019)在《小沼兰传粉生物学及育性分子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粉生物学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对理解植物与生物或非生物传粉媒介、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协同进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兰科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拥有极其多样的遗传和形态变异,自达尔文时代起,兰科中就发现了许许多多的传粉系统和各式各样的传粉机制,这些生物学信息为探讨和理解兰花的起源与进化、繁殖生态和种群扩张等提供有效线索和证据。小沼兰(Oberioides microtatantha)是兰科中一个小型岩生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华东至华南的低山地带,因其独特的生境适应,进化出了水流传粉机制,并通过环境诱导雌性不育调整自身雌雄性适合度,实现极端环境下的生存与繁衍,向人们展示了兰科植物对陆生环境的多样化适应策略。本文以小沼兰为研究对象,对分布于广东始兴和浙江宁波两地的野生居群进行了为期5年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其传粉生物学机制,并初步探讨了其育性分子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多年多地的野外观察,发现小沼兰在野生条件下每年都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夏眠来躲避炎热和干旱,期间仅以假鳞茎的形式生存,并借助苔藓、地衣等进行遮蔽防护。花序在冬季完成分化,当早春寒潮来临时,进入盛花期。由于此时,所处生境多为低温阴雨,严重制约动物活性,使小沼兰陷入缺乏生物传粉媒介的险境,通过长期进化,该种兰花的花部形态和开花模式已极度适应利用地表水流作为传粉媒介的传粉机制。本研究通过野外观察和模拟实验,证实了小沼兰水流传粉机制的成功有效,以水流为媒介进行混合交配,实现自交和异交,达到生殖保障和杂种优势双重利益。这是一种不同于其它水媒传粉和雨媒传粉的新的传粉机制,在兰科植物中尚属首次发现。(2)人工授粉实验显示小沼兰异花结实率(11.38%±2.10%)高于自花结实率(4.87%±0.85%)。鉴于花粉块完全失活率仅2.64%,意味着存在显着的雌性不育现象。本研究认为小沼兰的雌性器官结构完整,其不育性是功能型的,由此,在居群水平上,形成功能型雄-雄全同株的性系统,是对特殊生境和水流传粉机制的适应表现,具有独特性。(3)不同育性水平的小沼兰植株在光合特性、可溶性糖含量、淀粉积累情况和生活史型方面都表现出差异。高光可育组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大于低光不育组而小于高光不育组,但近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后两者高。高光可育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积累量均最高。生活史定量划分结果显示,高光可育组、高光不育组和低光不育组分别以V0.2427C0.3577S0.399、V0.2202C0.3562S0.4236和V0.2760C0.3431S0.3809为分布中心。本研究表明,小沼兰对光强的响应具有多态性,对生活史型具有微调效应,光合同化产物的富足是小沼兰进行有性生殖的能源保障。同时,光照也刺激小沼兰形态渐变,导致花柄、子房、柱头等跟育性密切相关的器官组织在数量性状上发生微调,进而影响授粉。(4)利用转录组分析方法比较小沼兰可育组和不可育组的差异基因,共筛选出1184个差异unigene,富集得到22个GO term和10个KEGG代谢通路。结果表明小沼兰的育性相关基因涉及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信号传导、组蛋白修饰等多个生理过程,初步筛选了一些潜在的关键基因,包括Lhcb、Sn RK1、FBP、ADPG、SAI、HMT和HDAC等编码基因及产物,它们在小沼兰的育性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小沼兰不育花中与生长素相关的生长素响应因子ARF3下调表达、生长素抑制蛋白ARP上调表达,可能降低了花粉块与柱头不亲和性,阻滞了生长素从花粉块向子房传输的进程,干扰了生长素介导的授粉信号,从而无法诱导启动其下游基因的表达,导致授粉后子房不能及时膨大,进而阻滞胚珠发育,表明生长素也与雌性不育有关。
李文静[6](2019)在《改进花授粉算法及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各种优化问题规模的变大、维度的增加以及复杂度的不断变高,传统优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元启发式算法的提出给人们在优化领域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花授粉算法是一种新型的元启发式智能算法,其思想来源于植物花授粉的过程,该算法参数少,寻优能力强,鲁棒性高,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优化求解问题中,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深入分析基本花授粉算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研究,并将改进的花授粉算法应用在社交网络的用户身份识别问题中。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基于动态全局搜索和柯西变异的花授粉算法(DCFPA)。该算法利用混沌映射增强花粉种群初始分布的随机性和均匀性;针对基本花授粉算法前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陷阱的问题,在原有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最优花粉位置和动态权重递减因子,引导算法在迭代过程中保证正确的搜索方向,避免算法在前期因缺乏全局信息而过早收敛于局部最优的缺陷;此外,利用Cauchy变异,使种群表现出多样化的性能,帮助算法逃离局部极值。设置6个测试函数进行实验,证明DCFPA算法在解决早熟收敛和跳出局部极值方面的提升效果。(2)提出了基于反向学习和t分布的自适应花授粉算法(OTAFPA)。利用反向学习策略增加初始种群的质量,同时使种群趋于多样化;为了平衡全局寻优和局部寻优能力,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构造动态转换概率,提高了算法的灵活度和自适应能力;最后利用t分布变异,帮助算法逃离局部极值。通过8个测试函数进行实验,验证了OTAFPA算法在寻优能力、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上的提升效果。(3)将改进的花授粉算法应用于跨社交网络的用户身份同一性判别问题,利用改进花授粉算法自身的优势来提升BP神经网络阈值和权值的选择质量,在处理好的数据集上进行判别实验,验证了改进花授粉算法的有效性。
吴红岩[7](2018)在《花授粉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授粉算法(Flower Pollination Algorithm,FPA)是一种受自然界中花朵授粉现象启发而提出的群集智能优化算法。算法的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个过程分别对应优化算法的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阶段,由切换概率控制这两个过程的平衡,能够很好的协调算法的局部开采性能和全局勘探性能。该算法具有框架简单、搜索效率高、鲁棒性强、实现容易等特点,目前已经在特征选择问题、函数优化问题、工程优化问题、大整数规划问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然而花授粉算法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元启发式算法,其在离散优化问题中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发展该算法的求解模型并拓展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依据花朵授粉的生物学机理和花授粉算法的进化特点开展了如下两个工作:(1)为了寻求稳定、高效的多维背包问题(Multidimensional knapsack prob-lem,MKP)求解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FPA的MKP求解方法FPA-MKP。在F-PA-MKP算法中,每个花粉对应MKP问题的一个解,且每个MKP的解包含具有对应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实数向量形式和二进制向量形式。首先,用混沌的方式产生初始种群;然后,根据切换概率选择自花授粉操作或者异花授粉操作,把实数解带入相应的更新公式得到子代的实向量形式,并映射为相应的二进制形式;最后,在进化的过程中,结合物品的价值密度提出了一种贪婪的随机修正策略来对个体解进行优化,同时用反向学习机制同步个体解的两种表现形式。在大量的标准数据集上与另外三种元启发式算法进行了对比,无论是在解的质量还是收敛性能上,FPA-MKP算法都表现出了更强的竞争力。(2)为了更高质量地识别蛋白质网络功能模块,利用花授粉算法的寻优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花授粉算法的蛋白质网络功能模块检测方法(FPA for Functional Medule Detection in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FPA-FMD)。该算法首先采用随机游走的方式对种群中的每个花粉进行编码;然后利用花授粉算法特有的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寻优机制对种群进行优化,其中自花授粉采用重组策略和取优策略,异花授粉采用基于levy机制的变异策略和基于差异度的自适应变异策略,4种策略分别从不同角度协同推进了种群的进化;最后,在3个公共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算法与其他6种经典算法相比,整体性能优良而且在F度量和准确度两项综合指标上具有绝对优势。
赵齐辉[8](2017)在《改进花授粉算法及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管理学领域中,很多问题最后的模型都是建立出了一个目标函数,分为无约束和带约束的。无约束的多模态函数结构非常复杂,甚至维数很高,因此传统的求解方法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有必要引入智能算法进行求解;带约束的优化问题是比无约束问题更加的复杂,传统的方法求不出最优解或者与最优解相去甚远,而新兴的智能算法在这方面展现出一定的优势。车间调度问题对企业的生产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优的调度方案能够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用群体智能算法求解要比传统的方法更加节约时间,并且获得的解是可以令人满意的,本文提出的求解方法为车间调度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花授粉算法易陷入局部最小、早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余弦算法的花授粉算法和带杂交算子的自适应花授粉算法,并应用于多模态函数的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相对基本花授粉算法和基于差分进化策略的花授粉算法在函数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将正弦余弦花授粉算法应用于求解三个工程优化设计问题,分别是:三杆桁架设计、压力容器设计、减速器设计问题。由于惩罚函数法受到罚介数和罚系数的影响,本文解决这三个问题并未使用,而是将约束条件作为更新最优解的条件,并取得了比一些改进算法更好的效果。针对离散型的组合优化问题-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设计了一种离散型的花授粉算法,进行有效的编码和解码,最后通过车间调度的FT和LA实例测试,表明离散型的花授粉算法在求解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具有一定的优势。最终将提出的算法具体运用到公司案例,给该公司解决了小规模调度问题,为公司的生产制造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方案。
代金英[9](2017)在《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文中研究说明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品质的有效的措施之一,已广泛用于禾本科,茄科,十字花科等作物。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利用“三系”配套育成一批杂交大豆品种,但是由于大豆杂种种子生产效率低,不能产业化,所以未能推广应用。黄淮地区是我国主要大豆种植地区,需要进一步筛选该地区的强优势组合和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用于杂交大豆产业化,最终要通过转育等技术实现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方法,所以需要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影响因子进行探讨。本研究内容之一,分别选取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各两组核心推广品种(共计42个优良亲本品系),2009-2013年在山东济宁和河南周口按NCⅡ设计一共配制了150个杂交组合。首先,对杂交组合的优势进行分析,筛选出优异组合。其次,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最后,对优异组合进行改良。本研究内容之二,选取5个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Cytoplasm-nuclear male-sterile lines,CMS)与其相应的保持系和3个恢复系,2011-2014年在江苏南京和山西太原,研究开放环境下的大豆不育系繁殖和杂交种子生产的影响因子。具体结果如下:1.大豆产量优势表现及高产优势组合的筛选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大豆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优势不明显。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平均中亲优势率为30.03%,有106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71%;平均超亲优势率为27.71%,有77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66%;平均超标优势率为31.14%,有102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51%。优选出20个优异杂交组合,即中黄13×晋豆23、豫豆22×高丰1号、豫豆22×晋豆23、山宁16×菏豆18、豫豆22×晋大53、菏豆19×冀豆17、菏豆19×徐0801、菏豆19× Williams82、山宁14×冀豆17、菏豆19×潍豆267、周豆13×MN413、周豆11×周豆16号、周豆13 ×周豆17、周豆13 ×郑9805、豫豆22×周豆16、徐0705×汾豆79、徐0705× Willimas82、冀豆17×周豆19、皖豆28×汾豆79和中黄37×Willimas82。这些高产高优势组合的平均超亲优势率为54.74%;超亲优势率为49.15%。2.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定位通过RAD-seq(基于限制性位点相关DNA的测序)等方法获得SNPLDB(SNP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lock),利用 PLSRCGA(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combin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一共检测到57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这些QTL分布于15个连锁群上。其中N和D2连锁群上的QTL最多,分别有7个。其次F(6)、J(5)、C1(5)、B2(4)、C2(3)、M(3)、E(3)、Dla(3)、D1b(3)、K(3),其他是1~2个。第一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3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0个连锁群上。这13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4.08%。第二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2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1个连锁群上。这22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80.31%。第三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3个连锁群上。这2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6.14%。第四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9个连锁群上。这1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9.13%。四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仅有1个(qHy-07-02);三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3个(qHy-03-03、qHy-14-03和qHy-15-03);两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9个(qHy-02-01、qHy-03-02、qHy-03-03、qHy-06-01、qHy-07-01、qHy-13-01、qHy-14-02、qHy-1 4-04 和qHy-16-02)。3.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效应分析在四组NCⅡ试验中,对QTL-等位变异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进行估计。四组NCⅡ试验加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变异分别有qHy-14-03-A2、qHy-01-03-A1、qHy-06-01-A5和qHy-16-05-A7。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亲本有中黄13、晋大53、晋豆23、菏豆19、冀豆17、山宁16、周豆13和阜97211-76等等。四组NCⅡ试验组合显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异分别有qHy-13-06-A1/A2、qHy-17-05-A1/A2、qHy-09-03-A1/A2 和qHy-07-01-A2/A3。4.大豆F1杂种产量的遗传基础利用PLSRCGA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不同标记位点等位变异的显性度进行了估计,推测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可能同时包括加性效应、部分显性效应、显性效应和超显性效应。优异杂交组合等位变异中,杂合位点数高于纯合位点数;杂合位点中均为增效数;超显性效应频率78.93%。F1遗传效应构成中,杂合位点的超显性效应是大豆杂种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加性效应也是其组成部分。超显性效应是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5.大豆产量的亲本配合力分析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的表型配合力分析,筛选出一批有潜力的亲本:豫豆22、中黄13、晋豆23、周豆13、徐0705、汾豆79、周豆19、Willimas82等等;筛选出一批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中黄13 ×晋豆23、山宁14×冀豆17、周豆13×MN413、和徐 0705×Willimas82 等等。四组NCⅡ试验基于产量表型的配合力分析结果均显示特殊配合力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在产量呈极显着相关(P<0.01)。可用表型配合力预测杂种优势。表型配合力和基因型配合力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呈极显着相关(P<0.01)。基因型配合力可以像表型配合力一样用来预测杂种优势。6.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产量的自然昆虫群体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观察发现,田间访大豆花的自然昆虫群体包括六个目,11个科。大豆田间主要有8种蜂利于大豆异花传粉,且均为膜翅目,包括蜜蜂科的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和熊蜂,切叶蜂科的北方切叶蜂、细切叶蜂和黄鳞切叶蜂,以及遂蜂科的玉米毛带蜂和拟绒毛淡脉隧蜂。其中访花昆虫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中华蜜蜂,其次是意大利蜜蜂和北方切叶蜂,并且它们在一天中的12:00~13:00数量最多。7.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生物学因子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保持系和恢复系在无露水环境下,花粉能够释放良好,可以为不育系异交提供更多有效的外源性花粉。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开放环境下这些蜂类活动能够提高CMS系的结荚率和结实率,与不放蜂网室相比,开放环境中CMS的结荚率提高了 45.2%,可以达到网室放蜂的效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在放蜂网室和开放环境下,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率差异较大,从不到10.0%到99.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利用自然昆虫群体做传粉媒介,高蜜量不育系异交率高达 1 00.0%。
王晓月[10](2017)在《川续断属两种植物花粉的化学防御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花粉既是植物的雄配子体,也是传粉者觅食的营养品。花粉被访花者有效采集,则降低了花粉传递到柱头的几率。为探索植物配置花粉资源的适应策略,我们以川续断科(Dipsacaceae)川续断属(DipsacusL.)的两种草本植物为对象,开展花粉化学防御机制的研究。川续断属植物是两年生或者多年生草本;该属约20余种,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亚洲。作为重要的中药材,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川续断属植物器官化学成分分析、药理研究、药材质量评价等方面,很少有人进行川续断属植物的传粉生态学研究。蜂类传粉的植物因蜂类有效收集和转运花粉造成花粉损失(pollen loss),植物如何在花粉用于受精与提供报酬之间维持平衡呢?有研究报道花粉中含有次级代谢物质,但其生态学意义不清楚。本研究以川续断属的大头续断(Dipsacus chinensis)和川续断(D.asper)为研究材料,野外观察到某些熊蜂对落置在虫体身上的续断花粉不梳理的现象,我们探究了熊蜂不梳理续断花粉的原因,花粉中次级代谢物质对熊蜂行为的影响以及植物花粉中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物质的生物学意义。主要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调查大头续断、川续断传粉生态学基本的情况,我们连续5年对植物进行访花观察,测量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特征,观察并记录了植物的花期物候,测量了大头续断一天之内花蜜的分泌动态,对大头续断和川续断进行了5种授粉处理。结果表明大头续断、川续断两种植物都具有泛化的传粉系统。两种植物的花白色,辐射对称,花蜜体积多而且糖浓度相对较高,并且一天之内持续分泌;访问者有膜翅目、鞘翅目、鳞翅目昆虫,其中膜翅目的熊蜂(Bumbles)是最重要的传粉者。大头续断和川续断的盛花期在7-8月,我们在云南和湖北两地的调查都注意到不同种熊蜂表现出明显差异的花粉梳理行为。自然的座果率和人工自花授粉、异花授粉的座果率没有显着差异。5年的研究表明大头续断和川续断有多样的访花者,但熊蜂是最有效的传粉者。2、为了定量比较不同熊蜂对大头续断、川续断花粉的梳理程度以及熊蜂不梳理花粉的行为是否是因为花粉本身的原因,比如,花粉的营养价值不高,花粉中产生有毒的不利于蜂类生长发育的次级代谢物质等。我们在野外随机抓捕不同种的熊蜂,分析比较熊蜂的花粉筐以及虫体身上携带的续断花粉的比例和数量。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了续断花粉的氨基酸种类及其含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植物不同花器官中次级代谢物质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白背熊蜂(B.festivus)能有效地梳理大头续断、川续断的花粉,它的花粉筐中含有大量大头续断、川续断的花粉,而虫体身上落置的大头续断和川续断的花粉数量很少。红腹熊蜂(B.friseanus)、疏熊蜂(B.remotus)不梳理续断的花粉,它们足部的花粉筐中含有很少量的大头续断、川续断的花粉,而虫体身上却散布很多续断的花粉。三条熊蜂(B.trifasciatus 可以梳理收集一定量的川续断花粉。大头续断和川续断的花粉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都相对比较高,而且氨基酸的种类也比较齐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大头续断、川续断的花粉中含有次级代谢物质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相对较高,而花蜜中没有检测出来该物质。结果表明不同种熊蜂的花粉梳理行为有别,可能与其对花粉中有毒的次级代谢物质的耐受性有关。3、为了探究花粉中的次级代谢物质是否影响熊蜂的访问行为,对续断花粉梳理程度不一样的熊蜂对川续断皂苷Ⅵ的耐受程度是否不一样,不同花粉梳理程度的熊蜂的访花行为对植物的生殖成功贡献是否不同以及植物花粉中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物质的生物学意义,我们设置了一系列皂苷浓度梯度的人工花蜜控制实验比较不同浓度皂苷对熊蜂的访问率以及单花访问时间的影响;设计了向人工假花中加入不同皂苷浓度实验,比较熊蜂访问一次后剩余的花蜜的糖含量;比较不同梳理程度的熊蜂访问时一次移出和落置花粉量;2015在云南和湖北两个地方重复人工授粉实验。研究表明花粉中产生的次级代谢物质川续断皂苷Ⅵ(高浓度)能够遏制熊蜂的访问行为,包括访问率,单花访问时间以及一次访问吸收的花蜜量。这种遏制作用存在着剂量效应,即只有当人工花蜜中皂苷的含量超过自然状态下时花粉中皂苷含量才能显着遏制熊蜂访问行为。梳理续断花粉的白背熊蜂对皂苷的耐受能力要高于不梳理续断花粉的红腹熊蜂、疏熊蜂和三条熊蜂。可以有效梳理续断的花粉的白背熊蜂一次访花花粉移出的数量显着高于不能有效梳理花粉的红腹熊蜂、疏熊蜂。然而白背熊蜂一次访问花粉落置的数量却是显着低于不梳理花粉的红腹熊蜂和疏熊蜂。传粉者数量、访问频率、花粉梳理行为不同导致的传粉效率的不同,云南大头续断和川续断自然状态下都不存在花粉限制,然而神农架的川续断自然状态下存在花粉限制。我们的研究结果说明花粉中产生的有毒的次级代谢物能够降低熊蜂的访问行为,对熊蜂是不利的。熊蜂也可以通过降低访问频率,单花访问时间以及一次吸取花蜜的量来降低皂苷带来的伤害。某些对皂苷耐受能力差的熊蜂就采取不梳理续断的花粉来降低这种次级代谢物质带来的伤害。熊蜂不梳理续断花粉的行为可以提高一次访问落置的花粉数从而提高植物的生殖成功。这项实验为花粉的化学防御提供了新证据。
二、Pollen Sliding as a New Self-pollination Mechanis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ollen Sliding as a New Self-pollination Mechanism(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STM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2 软件失效数据集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关键技术原理 |
2.1 深度学习算法 |
2.2 循环神经网络 |
2.3 长短期记忆网络 |
2.4 编码器-解码器模型 |
2.5 注意力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3 软件失效数据集分析与扩充 |
3.1 不同类型数据集的适用性差异 |
3.2 基于数据升采样的数据量扩充方法 |
3.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1 实验准备及参数设置 |
3.3.2 数据集适用性对比实验 |
3.3.3 数据升采样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改进的花朵授粉算法 |
4.1 花朵授粉算法 |
4.2 花朵授粉算法改进 |
4.2.1 基于混沌映射优化的种群初始解 |
4.2.2 基于天牛须算法优化的全局搜索过程 |
4.2.3 基于变异策略优化的局部搜索过程 |
4.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1 基准测试函数及参数设置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LSTM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 |
5.1 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 |
5.2 注意力机制优化模型结构 |
5.3 IFPA算法优化模型参数 |
5.4 模型输入序列自相关性分析 |
5.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5.1 实验环境 |
5.5.2 数据分析及预处理 |
5.5.3 评价指标 |
5.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改进花授粉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2 花授粉算法 |
2.1 花授粉算法简介 |
2.2 花授粉算法 |
2.2.1 花授粉算法的异花授粉过程 |
2.2.2 花授粉算法的自花授粉过程 |
2.2.3 花授粉算法的实现步骤 |
2.2.4 花授粉算法流程图 |
2.3 本章小结 |
3 融合正弦余弦算法和精英算子的花授粉算法 |
3.1 引言 |
3.2 融合正弦余弦和精英算子的花授粉算法 |
3.2.1 正弦余弦算法 |
3.2.2 改进正弦余弦算法 |
3.2.3 精英花粉算子的变异和交叉操作 |
3.2.4 融合正弦余弦算法和精英算子的花授粉算法描述 |
3.3 函数测试与分析 |
3.3.1 参数设置与测试函数 |
3.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蝗虫算法和精英算子的花授粉算法求解工程优化问题 |
4.1 引言 |
4.2 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 |
4.2.1 问题的描述 |
4.2.2 约束条件处理 |
4.3 基于蝗虫算法和精英算子的花授粉算法 |
4.3.1 蝗虫算法 |
4.3.2 改进蝗虫算法 |
4.3.3 精英花粉算子的变异和交叉操作 |
4.3.4 基于蝗虫算法和精英算子的花授粉算法描述 |
4.4 实例仿真与结果分析 |
4.4.1 参数设置 |
4.4.2 工程优化实例仿真 |
4.4.3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湿地植物燕子花(Iris laevigata)的繁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植物繁殖生态学发展史 |
2.2 植物的繁殖对策 |
2.3 繁殖分配对策 |
2.3.1 有性繁殖 |
2.3.2 无性繁殖 |
2.3.3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权衡 |
2.3.4 生理整合与克隆内分工 |
2.4 性分配对策 |
2.4.1 植物的性系统类型 |
2.4.2 性二态的进化途径和机制 |
2.4.3 环境胁迫对性二态的影响 |
2.5 植物的繁殖保障对策 |
2.6 植物的防御机制-挥发物 |
2.7 气候变化与湿地植物的繁殖对策 |
2.7.1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繁殖的影响 |
2.7.2 气候变化对湿地植物繁殖的影响 |
2.8 燕子花(Iris laevigata)概况 |
2.8.1 燕子花(I.laevigata)的生物学特征 |
2.8.2 燕子花的地理分布 |
2.8.3 燕子花(I.laevigata)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燕子花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权衡关系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物种 |
3.1.2 研究地点 |
3.1.3 两种分株的密度、高度和生物量测定 |
3.1.4 有性和无性分株的叶面积变化规律 |
3.1.5 净光合速率 |
3.1.6 分株之间的15N转移 |
3.1.7 授粉对有性分株的影响 |
3.1.8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两种分株的形态特征、资源分配模式 |
3.2.2 两种分株的密度、高度比较 |
3.2.3 两种分株的叶片面积动态变化比较 |
3.2.4 两种分株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
3.2.5 两种分株之间的15N转移 |
3.2.6 授粉对有性分株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燕子花依赖于性系统的社会分工模式 |
3.3.2 燕子花的无性繁殖促进了有性繁殖 |
3.3.3 燕子花依赖于性系统的社会分工假说与资源分配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燕子花的性系统选择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研究物种和地点 |
4.1.2 水位测量 |
4.1.3 花部特征测量 |
4.1.4 花色苷和黄酮醇的测量 |
4.1.5 天然坐果率和结实情况 |
4.1.6 模拟实验 |
4.1.7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2013?2015年不同湿地的水位 |
4.2.2 2013?2015年年不同湿地的燕子花数量和大小比较 |
4.2.3 不同湿地的燕子花花颜色比较 |
4.2.4 2013?2015年不同湿地的燕子花雄性功能比较 |
4.2.5 2013?2015年不同湿地地区燕子花雌性功能比较 |
4.2.6 水分与花功能性状的Pearson相关性 |
4.2.7 模拟实验中的性表达 |
4.3 讨论 |
4.3.1 湿地高水位对燕子花雄性功能的选择压力大于雌性功能 |
4.3.2 植物为什么更容易失去雄性功能 |
4.3.3 燕子花水位胁迫下的性系统变化是不可遗传变异 |
4.3.4 气候变化可能通过影响植物性系统表达,降低生物多样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燕子花的繁殖保障策略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研究地点和物种 |
5.1.2 花部特征与发育过程 |
5.1.3 花粉活力 |
5.1.4 柱头可授性 |
5.1.5 繁育系统与繁殖保障 |
5.1.6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花粉散发模式 |
5.1.7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结实的模式 |
5.1.8 统计分析 |
5.2 结果 |
5.2.1 燕子花的花部特征以及凋谢过程 |
5.2.2 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 |
5.2.3 不同授粉方式对结实的影响 |
5.2.4 不同天气条件下,花粉分发、结实情况的比较 |
5.3 讨论 |
5.3.1 燕子花花冠“旋转式”凋谢方式实现延迟自交,并提供繁殖保证 |
5.3.2 延迟自交是一种繁殖保障策略,但不是主要的繁殖方式 |
5.3.3 延迟自交的进化驱动力及选择优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燕子花挥发物释放节律与动植物关系的适应性进化意义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研究地点和物种 |
6.1.2 燕子花不同花期花朵挥发物的动态检测 |
6.1.3 燕子花不同部位挥发物的检测 |
6.1.4 传粉媒介及其访花行为观察 |
6.1.5 植食者的取食动态 |
6.1.6 统计分析 |
6.2 结果 |
6.2.1 花朵挥发物的释放节律 |
6.2.2 盛花期不同部位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比较 |
6.2.3 传粉者的访花行为 |
6.2.4 植食者的取食动态 |
6.3 讨论 |
6.3.1 燕子花花朵挥发物的释放节律与抵御昆虫植食者的适应性进化意义 |
6.3.2 燕子花花朵挥发物的释放节律与吸引传粉者的适应性进化意义 |
6.3.3 燕子花花朵挥发物的释放节律与防御植食者、吸引传粉者的双重适应性进化意义 |
6.3.4 燕子花挥发物成分的空间差异可以有效防御昆虫类植食者,难以防御啮齿类动物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在学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4)花授粉算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与安排 |
第2章 基本花授粉算法 |
2.1 花卉植物授粉 |
2.2 花授粉算法 |
2.2.1 花授粉算法全局授粉过程 |
2.2.2 花授粉算法局部授粉过程 |
2.2.3 基本花授粉算法步骤 |
2.2.4 基本花授粉算法流程图 |
2.2.5 基本花授粉算法的不足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的花授粉算法 |
3.1 混沌理论的介绍 |
3.2 利用混沌映射初始化解 |
3.3 局部授粉中引入交叉算子 |
3.4 LFPA的算法步骤 |
3.5 LFPA算法流程图 |
3.6 实验仿真 |
3.6.1 实验环境 |
3.6.2 测试函数 |
3.7 算法性能分析 |
3.7.1 收敛性分析 |
3.7.2 时间复杂度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变异策略的花授粉算法 |
4.1 差分进化算法 |
4.2 改进的花授粉算法 |
4.2.1 动态切换概率 |
4.2.2 基于变异操作的全局授粉方式 |
4.2.3 TM(Target Mutation)进化策略 |
4.2.4 IMFPA算法步骤 |
4.3 IMFPA算法流程图 |
4.4 实验仿真 |
4.4.1 测试环境 |
4.4.2 测试函数 |
4.5 算法性能分析 |
4.5.1 收敛性分析 |
4.5.2 时间复杂度分析 |
4.6 改进算法在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中的应用 |
4.6.1 经济负荷分配数学模型 |
4.6.2 实验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文章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小沼兰传粉生物学及育性分子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兰科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
1.1.2 兰科植物的本草学 |
1.1.3 兰科的分类系统 |
1.1.4 兰科的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 |
1.1.5 兰科的交配系统 |
1.1.6 兰科的传粉生物学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沼兰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环境温湿度参数的获取 |
2.2.2.2 开花期物候观测 |
2.2.2.3 自然授粉样式调查 |
2.2.2.4 自然坐果区位调查 |
2.2.2.5 繁育系统检测 |
2.2.2.6 花粉块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观察 |
2.2.2.7 生物传粉媒介的调查 |
2.2.2.8 水流传粉的观察 |
2.2.2.9 水流遮蔽试验 |
2.2.2.10 花粉块耐水性试验 |
2.2.2.11 水流传粉模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沼兰花部形态和开花物候 |
2.3.2 自然授粉样式 |
2.3.3 自然坐果区位调查结果 |
2.3.4 小沼兰的繁育系统 |
2.3.5 生物传粉媒介的监测 |
2.3.6 水流传粉机制 |
2.3.7 水流传粉的验证 |
2.3.8 小沼兰花粉块的耐水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沼兰的性系统及其分子基础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人工授粉及可育株的判定 |
3.2.2.2 花朵形态学观察 |
3.2.2.3 小沼兰光合特性的研究方法 |
3.2.2.4 小沼兰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3.2.2.5 小沼兰花朵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3.2.2.6 小沼兰花朵淀粉积累分析 |
3.2.2.7 小沼兰生活史型定量划分 |
3.2.2.8 小沼兰花朵RNA-seq测序分析 |
3.2.2.9 荧光定量PCR检验 |
3.2.2.10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同源性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组别花朵比较形态学观测结果与分析 |
3.3.2 不同光照条件下小沼兰不同类型植株叶片的光响应曲线 |
3.3.3 不同光照条件下小沼兰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 |
3.3.4 不同光照条件下小沼兰花朵叶绿素荧光特性 |
3.3.5 小沼兰花朵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
3.3.6 小沼兰花朵对光强变换的应答 |
3.3.7 小沼兰光合色素含量测定结果及比较分析 |
3.3.8 小沼兰生活史型定量划分结果及组间差异分析 |
3.3.9 小沼兰花朵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结果及组间差异比较 |
3.3.10 不同组别小沼兰花序淀粉积累情况的比较 |
3.3.11 小沼兰花朵RNA-seq测序分析 |
3.3.11.1 样本RNA-seq测序数据统计 |
3.3.11.2 样本转录组Denovo组装结果 |
3.3.11.3 样本的相关性检验结果 |
3.3.11.4 转录组Unigene的注释 |
3.3.11.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结果 |
3.3.11.6 差异基因COG分类 |
3.3.11.7 差异基因的聚类分析 |
3.3.11.8 GO富集分析 |
3.3.11.9 KEGG富集分析 |
3.3.11.10 光合作用过程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3.3.11.11 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相关差异蛋白的筛选 |
3.3.11.12 组蛋白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 |
3.3.11.13 基因表达qRT-PCR的验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小沼兰的传粉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
4.1.2 小沼兰的繁育系统及其性系统格局 |
4.1.3 小沼兰雌性不育分子调控机制 |
4.1.4 组蛋白修饰对小沼兰育性的影响 |
4.1.5 小沼兰花粉块与柱头互作的分子基础 |
4.2 结论 |
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4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6)改进花授粉算法及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本花授粉算法 |
2.1 植物花授粉 |
2.2 基本花授粉算法 |
2.3 基本花授粉算法的流程及实现过程 |
2.4 花授粉算法的特点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动态柯西变异的花授粉算法 |
3.1 引言 |
3.2 算法原理 |
3.2.1 混沌映射 |
3.2.2 动态全局搜索方法 |
3.2.3 基于柯西变异的优化方法 |
3.3 算法设计 |
3.3.1 算法具体步骤 |
3.3.2 算法流程图 |
3.3.3 算法伪代码 |
3.4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
3.5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3.5.1 实验设计 |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反向学习和自适应t分布的花授粉算法 |
4.1 引言 |
4.2 算法的基本原理 |
4.2.1 反向学习策略 |
4.2.2 动态转换概率 |
4.2.3 自适应t分布 |
4.3 算法设计 |
4.3.1 算法步骤 |
4.3.2 算法流程 |
4.4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
4.5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4.5.1 测试函数和相关参数设置 |
4.5.2 寻优性能分析 |
4.5.3 收敛性能分析 |
4.5.4 与其它文献算法的比较分析 |
4.6 DCFPA与 OTAFPA的性能比较 |
4.6.1 寻优性能分析 |
4.6.2 收敛性能分析 |
4.6.3 与其它文献算法的比较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花授粉算法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跨社交网络的用户身份识别问题 |
5.2.1 问题背景和意义 |
5.2.2 问题描述及定义 |
5.2.3 评价指标 |
5.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5.3.1 用户基本特征分析 |
5.3.2 用户偏好特征分析 |
5.3.3 相关参数的设定 |
5.4 基于OTAFPA的 BP神经网络结构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花授粉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花授粉算法 |
1.2.2 多维背包问题 |
1.2.3 PPIN功能模块检测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花授粉算法及其求解问题描述 |
2.1 花授粉算法 |
2.1.1 植物授粉机理 |
2.1.2 花授粉算法的基本思想 |
2.1.3 花授粉算法的伪代码 |
2.1.4 花授粉算法的流程图 |
2.2 多维背包问题 |
2.3 蛋白质网络功能模块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花授粉算法的多维背包问题研究 |
3.1 基本思想 |
3.2 FPA-MKP算法描述 |
3.2.1 解的表示与混沌初始化 |
3.2.2 FPA-MKP的自花授粉操作 |
3.2.3 FPA-MKP的异花授粉操作 |
3.2.4 贪婪随机修正策略 |
3.2.5 FPA-MKP的反向学习机制 |
3.2.6 FPA-MKP的算法描述与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数据集 |
3.3.2 FPA-MKP参数的设置与分析 |
3.3.3 解性能曲线 |
3.3.4 FPA-MKP与其他算法的总体性能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花授粉算法的蛋白质网络功能模块检测方法 |
4.1 基本思想 |
4.2 FPA-FMD算法描述 |
4.2.1 解的表示与初始化 |
4.2.2 FPA-FMD的自花授粉操作 |
4.2.3 FPA-FMD的异花授粉操作 |
4.2.4 随机移民策略 |
4.2.5 FPA-FMD的后处理操作 |
4.2.6 FPA-FMD算法的伪代码及时间复杂度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数据集 |
4.3.2 评价指标 |
4.3.3 算法参数的设置与分析 |
4.3.4 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改进花授粉算法及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创新之处 |
1.4 主要工作以及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花授粉算法的起源 |
2.3 基本花授粉算法 |
2.3.1 花授粉算法的异花授粉过程 |
2.3.2 花授粉算法的自花授粉过程 |
2.3.3 FPA的几种描述 |
2.4 FPA研究综述 |
2.5 车间调度问题简介 |
2.5.1 车间调度问题分类 |
2.5.2 Job shop问题模型以及参数的介绍 |
2.5.3 JSP的求解方法 |
2.6 车间调度问题研究综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杂交算子的自适应花授粉算法 |
3.1 引言 |
3.2 动态随机偏好游动 |
3.3 遗传算法的杂交思想 |
3.4 算法实施步骤 |
3.5 测试与仿真 |
3.5.1 测试函数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融合正弦余弦算法的花授粉算法 |
4.1 引言 |
4.2 正弦余弦花授粉算法 |
4.2.1 SCA的介绍 |
4.2.2 SCA优化函数介绍 |
4.2.3 SCA-FPA |
4.3 测试与仿真 |
4.3.1 测试函数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正弦余弦花授粉算法在工程设计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求解思路 |
5.3 三杆桁架设计问题 |
5.3.1 问题描述 |
5.3.2 数学模型与求解 |
5.4 压力容器设计问题 |
5.4.1 问题描述 |
5.4.2 建模与求解 |
5.5 减速器设计问题 |
5.5.1 问题描述 |
5.5.2 建模与求解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求解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离散型花授粉算法 |
6.1 引言 |
6.2 车间调度数学模型建立 |
6.3 编码与解码 |
6.4 生成初始种群 |
6.5 模拟退火算法 |
6.6 适应度函数 |
6.7 离散型花授粉算法求解车间调度问题步骤 |
6.8 设置参数与实验环境 |
6.9 算例仿真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作业车间调度实例运用 |
7.1 案例分析 |
7.2 案例求解 |
7.3 对策与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工作总结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机制 |
1.1 作物杂种优势的概述 |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度量 |
1.3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2 作物杂种优势的亲本选配与亲本配合力 |
2.1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的遗传交配设计 |
2.2 亲本配合力 |
3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分析方法 |
3.1 位点组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2 利用分子标记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3 基于遗传算法变量选择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4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与杂种优势 |
4.1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定位 |
4.2 分子设计育种 |
5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杂种种子生产途径 |
5.1 “三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2 “两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3 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 |
6 大豆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利用 |
6.1 大豆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研究进展 |
6.2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选育的研究进展 |
6.3 大豆杂交种选育 |
7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研究及制种技术 |
7.1 大豆的制种技术概况 |
7.2 大豆父母本的异交性能 |
7.3 大豆异交结实的传粉媒介 |
8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鲁西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一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一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二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二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鲁西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鲁西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鲁西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三章 豫东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三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三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四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豫东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豫东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豫东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四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内容 |
2.4 花粉萌发率的调查 |
2.5 田间露水情况的调查 |
2.6 散粉情况的观察 |
2.7 田间昆虫访问的调查 |
2.8 花泌蜜量的调查 |
2.9 花蜜腺形态的观察 |
2.10 结实调查 |
2.11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源的分析 |
3.1.1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活性的调查 |
3.1.2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有效性的调查 |
3.2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的调查 |
3.3 大豆雄性不育系花泌蜜量与昆虫访问之间的关系 |
3.4 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结实差异 |
3.4.1 太原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2 南京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产量 |
4 讨论 |
4.1 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 |
4.2 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 |
4.3 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 |
第五章 全文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1 全文讨论 |
1.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分析 |
1.2 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和亲本改良 |
1.3 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杂种制种的生物学因子 |
2 全文主要结论 |
3 全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川续断属两种植物花粉的化学防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
1.1.1 昆虫收集回巢的花粉是花粉传递中的一大损失 |
1.1.2 觅食的蜂类是否会吃花粉? |
1.2 植物防御机制 |
1.2.1 植物限制花粉丢失的多种机制 |
1.2.2 植物的防御机制简介 |
1.2.3 植物花报酬中的次级代谢物质影响传粉者的行为 |
1.2.4 常见的有毒植物及其次级代谢物质对动物行为影响 |
1.3 访花者应对花报酬中次级代谢物的机制 |
1.3.1 行为学机制 |
1.3.2 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机制 |
1.4 川续断属植物及其次级代谢物质简况 |
1.4.1 川续断属植物情况介绍 |
1.4.2 川续断属植物次级代谢物质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川续断属两种植物泛化传粉系统研究 |
2.1 前言 |
2.1.1 泛化和特化传粉系统 |
2.1.2 植物的花部形态,花报酬与泛化传粉的适应 |
2.1.3 开化物候 |
2.2 实验材料方法 |
2.2.1 传粉者观察 |
2.2.2 植物花部特征的比较 |
2.2.3 植物单花期以及花期物候 |
2.2.4 花蜜体积以及糖浓度动态的研究 |
2.2.5 植物泛化传粉系统对繁殖成功的意义 |
2.2.6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传粉者观察 |
2.3.2 植物的花部特征的描述 |
2.3.3 植物的单花期和花期物候 |
2.3.4 花蜜体积以及糖浓度的动态变化 |
2.3.5 植物泛化传粉系统对繁殖成功的意义 |
2.4 讨论 |
2.4.1 泛化传粉系统 |
2.4.2 植物特征适应于泛化传粉系统 |
2.4.3 熊蜂不梳理花粉之现象 |
第三章 不同熊蜂对川续断属两种植物花粉梳理行为的研究以及花粉成分的检测 |
3.1 前言 |
3.1.1 植物花粉由于蜂类梳理造成大量的浪费 |
3.1.2 植物限制花粉丢失的机制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不同熊蜂是否梳理大头续断、川续断花粉的研究 |
3.2.2 大头续断川续断花器官以及花报酬中皂苷含量的测定 |
3.2.3 大头续断川续断花粉氨基酸含量的检测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比较不同熊蜂是否梳理大头续断、川续断花粉 |
3.3.2 大头续断川续断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比较 |
3.3.3 大头续断川续断花粉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4 讨论 |
3.4.1 不同蜂类对续断花粉梳理强度不同 |
3.4.2 某些蜂类不梳理植物花粉的可能性原因 |
第四章 不同熊蜂对川续断皂苷Ⅵ的取食偏好以及花粉中产生皂苷的生物学意义 |
4.1 前言 |
4.1.1 植物中次级代谢物质对传粉者行为的影响以及昆虫应对机制 |
4.1.2 次级代谢物质对植物繁殖成功的影响 |
4.2 材料方法 |
4.2.1 不同浓度皂苷对不同熊蜂访花行为的影响 |
4.2.2 比较不同熊蜂一次花粉的移出和落置以及人工授粉实验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川续断皂苷Ⅵ降低熊蜂的访花行为 |
4.3.2 白背熊蜂对皂苷的耐受能力要高于红腹熊蜂、疏熊蜂以及三条熊蜂 |
4.3.3 熊蜂对皂苷的取食偏好(假花实验结果) |
4.3.4 熊蜂不梳理花粉行为提高传粉效率从而可以提高植物的繁殖成功 |
4.4 讨论 |
4.4.1 植物中的次级代谢物质阻碍蜂类的访问行为 |
4.4.2 次级代谢物质的遏制作用存在剂量效应 |
4.4.3 不同熊蜂对植物次级代谢物质的忍受力不同 |
4.4.4 植物产生次级代谢物质的生物学意义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Pollen Sliding as a New Self-pollination Mechanism(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STM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研究[D]. 鲁姝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改进花授粉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 王蕾.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湿地植物燕子花(Iris laevigata)的繁殖对策研究[D]. 王灵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花授粉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 毛景太.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5]小沼兰传粉生物学及育性分子基础研究[D]. 羊海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6]改进花授粉算法及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 李文静.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7]花授粉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 吴红岩.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4)
- [8]改进花授粉算法及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研究[D]. 赵齐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4)
- [9]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D]. 代金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4)
- [10]川续断属两种植物花粉的化学防御机制研究[D]. 王晓月.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