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新、再循环、再利用到景观的重生(论文文献综述)
韩璐[1](2021)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乡村建筑闲置已成为普遍问题。面对当前乡村粗放的建设现状以及乡村发展的切实需要,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旨在激活乡村闲置建筑为首的资源闲置问题。王上村作为杨陵区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在建设中同样面临着村庄中数目众多的建筑资源闲置问题,闲置的公共建筑资源虽然不似传统村落中有着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性建筑,但依然有其自身特定的意义。当前,如何立足于村庄发展对村庄的闲置公共建筑资源制定适宜的改建再用方法,成为当下王上村空间建设与村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改建与再利用的实践及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了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现状调查、价值判断、实例的设计与实践以及改建与再利用的方法提取四部分内容。首先,全面了解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使用情况,从中选取用于改建再用的建筑个案予以详细研究,结合建筑的特征以及现状综合性能的分析结果,提取价值特征,明确改建与再利用实施的依据。其次,对现状调查中选取的村小教工东楼、村大礼堂以及村小南北学堂三组闲置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予以总结,梳理从设计到实践,再到反思总结的全过程,涵盖现状研究、设计原则、策略研究、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建造多重环节、多个阶段。最后,依据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结合价值判断梳理出延续、传承、引导以及循环的改建再用原则,建立全面系统化的改建再用理念,再依据实践对象梳理出三种现存状态类型(基本完整、较为完整、非完整)分类构建出保护修补、整治置换与分解重构三种改建再用模式,以及功能空间、结构体系、形式要素、场地环境以及营造技艺五个方面的改建再用手法,形成完善的方法体系。研究主要结论:一是通过对现状建立精准的认知,从中提炼出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具有物质功能、文化传承、情感记忆以及经济资源四个方面的价值,明确了围绕价值体系展开相应设计与实践的路径;二是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中具有立足于建筑本体、统筹村庄发展与既有资源的特点,建立了全面系统化的改建与再利用理念;三是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的改建再利用实践中,针对不同建筑的现状情况与价值构成,构建出分类改建与再利用的模式,并结合建筑的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手法,形成了指导设计与实践的方法体系。
马雪松[2](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高新[3](2021)在《基于托马斯·劳材料循环理念的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各种资源与环境问题不断加重,从地区到全球、从城市到农村逐渐蔓延,阻碍了循环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开始不断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在建筑领域,关于废旧建筑材料循环利用问题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其中托马斯·劳所提出的材料循环理念受到众多专家的认可和推崇,作为建筑材料领域可持续设计方面的一项新理念,在循环经济的引领下,为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以及可持续建筑设计指明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托马斯·劳的材料循环理念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与“从摇篮到摇篮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该理念的核心是如何使废旧材料得到最大化的再利用。依靠托马斯·劳的材料循环理念以及Madaster(马达斯特)平台等辅助工具,将仍具有使用价值的材料进行重新利用,较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能源的消耗,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较大意义。为了能更好的理解与学习其理念中对于材料循环利用的方式方法,本文将从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的角度出发,研究介绍托马斯劳材料循环理念的具体内容及其辅助工具Madaster平台的应用,并通过已有的项目经验总结其理念指导下的设计流程。最后选取山东建筑大学内一处建筑作为本次设计研究对象,在该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实地调研、建筑拆解、材料身份注册等,并利用旧建筑材料进行新建筑设计,以期探索一套托马斯·劳材料循环理念指导下的建筑设计流程,并将其推广使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并分析了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等。第二章为本文的前期分析部分,介绍材料循环的概念、溯源、影响因素以及材料循环的价值,并对国内外关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第三章为论文的重点理论概述部分,对托马斯·劳材料循环理念的具体内容进行总结分析。第四章是理念的应用部分,通过两个实际成功案例的研究总结该理念指导下的设计方法与流程。第五章作为托马斯·劳材料循环理念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上的实践应用部分,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如何最大化的再利用废旧建筑材料,寻找旧材料的最佳再利用方案。第六章作为论文的最后总结部分,分析研究中的不足,进而提出几点相关建议,以期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更好的发展。
尉晓彤[4](2020)在《重工业旧址空间再生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各行各业经历了大规模的重组兼并或迁移,由此产生了较多的废弃工厂、仓库等。对于这些废置场地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直接拆除,或者是建造成废弃物工厂,这种处理方式的结果导致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产生。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建筑垃圾对环境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对相关时期历史的一种毁灭性破坏。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民众的怀旧情愫比以往更甚。因此,对现有的重工业基地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建,是大势所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与书籍,了解国内外重工业旧址改造的相关课题与成果,对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剖析国内外关于重工业旧址改造的发展全貌和趋势。并对其进行分类,一共分为三种类型:生态修复型、历史再现型、经济开发型。同时归纳出这几种类型在各种空间状态下的设计方法。本文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黑化集团内的旧址空间为改造对象,通过对该旧址进行实地调研,现场拍照以及走访等研究方法进行采集资料,采用系统的生态修复、历史再现、经济开发等再生改造方法,对重工业旧址空间再生改造所面临的相关问题提出设计方法及解决策略。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重工业旧址改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规划,需要通过对生态、建筑、历史、经济、环境、美学等方面进行探讨,才能实现绿色生态改造的目的。在改造过程中,需要融合环保、建筑保护以及相关的科学发展理念,才能达到改造的目的,本文进一步结合了旧址改造的相关创新性理念和原则,以具体的重工业旧址为例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讨,旨在对今后的旧址改造起到一定的借鉴以及参考。
叶芳吕[5](2020)在《触媒理论视野下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工业遗存是工业时代重要的物质载体,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对工业遗存改造再利用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厦门岛工业遗存开始走向衰退,许多工业建筑被闲置甚至拆除,对片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已改造的工业遗存又存在功能同质化严重、功利性较强、建筑单体改造千篇一律等问题。因此如何赋予工业遗存以新的城市功能,如何在工业遗存再利用中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并焕发新的活力,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触媒理论强调通过某一特定元素的介入,进而发生某种链式反应,带动周边其他元素改变,促进城市建设按照人们的意志渐进持续地推进发展,为工业遗存的改造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应用城市触媒理论并辅助以建筑再循环、有机更新理论,采用多层级研究、整体联动、POI数据分析、空间句法等方法,对厦门岛工业遗存历史及现状进行综合性梳理,总结既有工业遗存特点、价值及利用分级、更新必然性;将触媒理论植入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探索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潜力、目标、原则及应用;并借助分析工具对厦门岛工业遗存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其触媒设计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构建触媒理论视野下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策略。根据城市触媒理论及厦门岛工业遗存现状分析,总结厦门岛工业遗存具备区位条件、空间利用、文化价值等触媒设计潜力,提炼出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六大原则:整体联动性原则、功能适应性原则、空间可识别性原则、文脉传承性原则、动态渐进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策略架构,由触媒要素确定、触媒要素激活与重塑、触媒反应控制与引导三部分组成。触媒要素包括功能要素、空间实体要素、文化要素;触媒要素激活与重塑策略包括功能要素触媒设计策略、街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园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建筑单体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以及文化要素触媒设计策略;触媒反应控制与引导策略包括从整体控制与分期建设两方面控制触媒反应、从制定政策与完善触媒周边环境两方面引导触媒反应,促进厦门岛工业遗存朝着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实现与城市街区的友好联系和联动发展,激活原本衰败或闲置的工业园区,促进建筑单体的更新活化。
程伟[6](2020)在《存量开发导向下工业遗产外部空间改造价值评定研究 ——以云南871创意工场为例》文中认为工业遗产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工业遗产用地作为城市中特色区域,其保护与再利用越来越被关注。伴随着产业升级和结构的调整,这些曾经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厂区逐渐衰败。园区中的建筑、空间环境、基础设施等都表现出了与城市发展相对滞后与老化的现象:内部建筑破损坍塌,植物杂乱丛生,环境破败,没有活力,对城市的整体风貌带来负面影响,工业遗产园区的文化也被掩盖。2000年以来,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园区面貌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改造案例不断涌现,但同时在实践当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园区环境品质不佳、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表现不充分等。如何评判这些工业遗产改造设计?怎么才能使园区的改造更有方向性,改造的效果更佳,是我们在存量开发导向下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工业遗产外部空间改造价值评定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工业遗产外部空间改造发现问题、有针对性进行优化,进而达到园区外部环境品质提升的目的。论文通过对工业遗产外部空间文献整理,实地勘测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园区调研,整理出影响工业遗产外部空间的相关指标因子,构建空间价值评定指标体系,建立价值评定模型,对相关方案进行决策。并通过云南871创意工场方案进行案例验证,为方案的改进提出建议,以期达到提升工业遗产外部空间价值的目的。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6章进行论述:第一、二章为提出问题。主要对工业遗产、建筑外部空间、价值评定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对工业遗产外部空间改造、工业遗产价值评定的相关研究做了梳理。确定了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结构框架,明确了目标与创新点。第三、四章为分析问题,将研究核心集中在工业遗产建筑外部空间的指标体系建立以及评定模型的建构上。首先通过对知网的相关研究及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调查问卷进行整理提取工业遗产外部空间的评定因子。主要包括空间品质、空间安全、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五个方面,随后再对数据进行优化,得到50个具体的指标因子,最后建立评定模型。第五章为解决问题。首先对云南871创意工场园区进行规划方案介绍,然后将园区调研数据带入工业遗产外部空间价值的评定模型,得出云南871创意工场外部空间价值评定的结果,通过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该案例外部空间改造上的优缺点,为优化方案提出依据。第六章为联系实际,对云南871创意工场外部空间改造方案中的不足提出优化措施,以达到工业遗产外部空间价值提升的目的。最后为结论与展望。归纳研究结论,并提出今后继续进行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梅雨亭[7](2020)在《基于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营建手法研究 ——以江苏昆山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旧工业区的合理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城市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业遗存,正日益面临着产业调整、空间转型和功能更新的需求。从原有的工业空间到满足现代产业需求的复合空间,保护和更新工业遗存需要遵循某些路径和机制,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研究后工业景观改造和升级的方式方法,探索旧工业区遗存的更新改造策略,满足时代新的要求并创造多元化价值。本文通过学习后工业景观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相关文献,回顾西方后工业景观的背景和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后工业景观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结合不同国家的后工业景观发展经验,总结出后工业景观具有保存产业特征、减量集约发展、形式功能互补、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并提出营造后工业景观在结构、功能、尺度、内涵和生态层面的更新手法。最后,将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引入实践设计,结合江苏省昆山市鑫源电厂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挖掘潜在的优势,利用景观设计手段实现旧工业区转型升级,使其原有的精神内涵得以体现,满足伴随盘活存量和减量发展的规划需求。
陈默[8](2020)在《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研究》文中提出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与乡村景观规划建设密切相关。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和行动纲要,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全国很多省份也纷纷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3年,中国农业部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并发布了十大建设模式。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乡村景观的整体规划和系统建设变得越发重要。美丽乡村建设旨在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景观营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实际的乡村建设当中,既要重视景观营造的新规划和新建设,也应关注其中废弃材料的再利用。这是因为,拆除改建等产生的废弃材料数量巨大,据资料显示1,每年我国建筑材料类垃圾排放总量在15亿吨以上,根据国内外回收再利用技术条件看,此类垃圾绝大多数都可被再利用,但是国内真正的再利用率却不足5%,可见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存在着很大的缺口,而其中针对乡村景观营造方面材料再利用的研究就更为缺乏,因此本文就由此入手展开相关的研究。本文以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可再利用的材料为研究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选择了11处北京地区较具代表性的乡村进行调研,结合相关文献的搜集,梳理了北京地区生态型、文化型、农业产业型乡村景观特征和材料再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材料再利用的主要三个问题:缺少对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视;乡村废弃材料回收效率低导致经济成本增加;乡村本土风貌及景观艺术性的缺失。在对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常见的废弃材料进行系统的分类后,归纳了废弃材料可再利用的方式。基于生态环保、经济节约、地域文化这三个方面对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做出评价。材料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伴随其整个生命周期,实现好材料的再利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自然资源开发与能源消耗,还可以有效减少乡村废弃物产量。本文提出材料再利用过程中的经济指标,希望能够完善乡村废弃物的回收环节,推动废弃材料交易平台的建立。不同的废弃材料有着各自的色彩、形状与质感,同时也承载着场地的地域特征与历史文化信息,可以根据这些废弃材料的具体特征,结合场所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再利用。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材料再利用必然在乡村景观营造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使材料再利用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和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周澎[9](2020)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退二进三”的目标升级,对高科技的技术进行开发和引用,城市的类型也从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城市”向后工业时代的“消费城市”转化,进而带来城市中旧工业难以生存的情况,传统工业逐渐衰败,面对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将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相协调?如何在遵循原真性的原则下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这些问题都是现实中急需解决的。本文以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手法研究为核心,结合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实例为主体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追溯与建构,第二部分梳理西安工业建筑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并展开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具体实例现状调研与分析,第三部分总结具体改造设计方法。第一部分由前两章基础理论研究内容构成,第一章首先分析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旧工业建筑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梳理相关宪章与理论的发展,确定选题依据与目标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整体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则进一步深入阐述了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界定了相关概念,结合再利用动因,分析其改造由“静态”保护理念向多层级的保护与利用理念的转变,在遵循改造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不同旧工业建筑改造类型与方式。第二部分为全文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梳理了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与旧工业建筑遗存的分布,结合现状遗存整体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三个典型片区的具体优势与存在问题,进而分类总结了西安旧工业建筑空间现状类型特征与相应改造再利用设计模式。第四章与第五章内容展开两个具体旧工业建筑片区空间改造实证研究,分别从区位背景,建筑群体外部环境,单体建筑三个层面论述其空间特征,结合现状改造措施,以此为重点,分别提出相应的整体与单体改造策略,针对设计策略的基础研究,从整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方面提出相对应的改造再利用设计具体操作方法。最后为总结和思考部分,以西安具体旧工业建筑实例改造策略与设计手法为基础,结合经典案例,探讨有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操作语汇。
薛喆[10](2020)在《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研究 ——以山西运城桑蚕研究院改造为例》文中指出在后工业时代的时代背景下,众多产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特别对于传统产业而言。伴随着产业的衰弱,其物质载体也随之遭到闲置,沦为城市中的一个赘点。作为传统产业的见证者——乡土工业建筑,承载了传递传统产业文明的重要使命。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政策上及国民意识都开始重视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问题。乡土工业建筑作为配合产业生产工艺流程而建设的建筑,有其特殊的应对环境的策略和建筑特征,是对工农技术合理化应用的呈现,大多数位于乡镇地区及城市边缘地区。在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顺应时代的需求,积极探索乡土工业建筑在建存环境下的转型可能,因地制宜重塑厂区活力。文章首先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梳理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明晰国内外对于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理论及实践现状,明确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挑战。其次,选取同类型的乡土工业建筑进行调研解析,从场地设计、功能置换、新旧整合、表皮整饬等方面对调研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为探究改造再利用设计方法做样本支撑。接着,在前边工作的基础上对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的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总结,作为设计方法的理论成果。最后应用于实践案例山西省运城桑蚕场改造案例中,对山西桑蚕场改造实践项目的建存环境进行调研,对其区位优势、文化及历史地位、景观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在外部空间、内部空间方面的再利用的潜力及问题。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从前期策划、整体布局重构、体量关系优化、内部空间重塑、界面表情重塑、结构生态设计等层面解决运城蚕场在改造再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投资经营者以及设计从业者都有借鉴价值。
二、更新、再循环、再利用到景观的重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更新、再循环、再利用到景观的重生(论文提纲范文)
(1)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项目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释义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相关概念释义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对象调查: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现状调查 |
2.1 村庄基本情况介绍 |
2.1.1 村庄概况 |
2.1.2 历史文化 |
2.1.3 发展资源 |
2.2 村庄闲置公共建筑概况 |
2.2.1 公共建筑的定义 |
2.2.2 乡村公共建筑的类型 |
2.2.3 王上村公共建筑的类型 |
2.2.4 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概况 |
2.3 村庄闲置公共建筑特征 |
2.3.1 村大礼堂 |
2.3.2 村小南北学堂 |
2.3.3 村小教工东楼 |
2.4 本章小结 |
3 现状解析: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价值判断 |
3.1 现状分析 |
3.1.1 现状综合分析 |
3.1.2 当前存在问题 |
3.1.3 困境成因剖析 |
3.2 价值分析 |
3.2.1 明确动因 |
3.2.2 设定目标 |
3.2.3 价值提取 |
3.3 价值构成 |
3.3.1 物质功能价值 |
3.3.2 文化传承价值 |
3.3.3 情感记忆价值 |
3.3.4 经济资源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4 营建实践: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总结 |
4.1 项目建设概况 |
4.1.1 规划背景 |
4.1.2 项目定位 |
4.1.3 设计范围 |
4.2 整体方案概述 |
4.2.1 设计理念 |
4.2.2 项目策划 |
4.2.3 整体布局 |
4.3 改建再用实践 |
4.3.1 村小教工东楼 |
4.3.2 村大礼堂 |
4.3.3 村小南北学堂 |
4.3.4 建筑单体与场地环境 |
4.4 建成效果 |
4.4.1 建成效果 |
4.4.2 使用情况 |
4.4.3 运营维护 |
4.5 建设成效 |
4.5.1 功能复合的建筑空间 |
4.5.2 村庄发展的空间载体 |
4.5.3 乡村建设的示范影响 |
4.5.4 兼顾多重效益及实现 |
4.5.5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
4.6 实践反思 |
4.6.1 参与主体认知差异 |
4.6.2 建设模式存在局限 |
4.6.3 施工细节尚待完善 |
4.7 本章小结 |
5 方法提取: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方法总结 |
5.1 改建与再利用的原则 |
5.1.1 延续乡村文化脉络 |
5.1.2 传承乡土情感记忆 |
5.1.3 引导乡村复兴发展 |
5.1.4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5.2 改建与再利用的理念 |
5.3 改建与再利用的模式 |
5.3.1 保护修补 |
5.3.2 整治置换 |
5.3.3 分解重构 |
5.3.4 三种模式的关联 |
5.4 改建与再利用的手法 |
5.4.1 功能空间的重组与扩充 |
5.4.2 结构体系的加固与更新 |
5.4.3 形式要素的保留与对抗 |
5.4.4 外部环境的聚合与扩展 |
5.4.5 建造技艺的当代解读与传承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思考与启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2)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
2.2 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
3.4.1 林业投资总量 |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
3.7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
4.2.1 稳定机制 |
4.2.2 动力机制 |
4.2.3 竞合机制 |
4.2.4 协同机制 |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基于托马斯·劳材料循环理念的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危机持续爆发 |
1.1.2 城市更新不断加快 |
1.1.3 建筑垃圾的数量日益增长 |
1.1.4 废旧材料的危害不断加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材料循环概述 |
2.1 材料循环解析 |
2.1.1 材料循环内涵 |
2.1.2 材料循环相关理论发展 |
2.1.3 材料循环影响因素 |
2.2 材料循环价值 |
2.2.1 生态价值 |
2.2.2 历史价值 |
2.2.3 文化价值 |
2.2.4 经济价值 |
2.2.5 情感价值 |
2.3 材料循环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
2.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
2.3.3 研究简评 |
2.4 小结 |
第3章 托马斯·劳材料循环理念解析 |
3.1 托马斯·劳简介 |
3.1.1 个人介绍 |
3.1.2 职业生涯 |
3.1.3 学术着作 |
3.2 理念形成基础 |
3.2.1 循环经济理论 |
3.2.2 从摇篮到摇篮理论 |
3.3 理念形成—“服务”之设计理念 |
3.3.1 形成源头 |
3.3.2 应用案例 |
3.4 理念发展—材料仓库 |
3.4.1 材料仓库背景 |
3.4.2 材料仓库解析 |
3.4.3 辅助工具—马达斯特Madaster平台 |
3.5 理念评析 |
3.5.1 作用与贡献 |
3.5.2 问题与不足 |
3.5.3 发展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托马斯·劳材料循环理念应用 |
4.1 应用流程 |
4.1.1 基于材料的前期调研 |
4.1.2 基于设计的建筑拆解 |
4.1.3 基于马达斯特平台的材料身份注册 |
4.1.4 基于材料循环的建筑方案设计 |
4.1.5 价值估算 |
4.2 相关案例分析 |
4.2.1 基于拆解的设计—安联(Alliander)能源电网公司 |
4.2.2 为拆解而设计—Triodos银行办公楼 |
4.3 小结 |
第5章 研究性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1.1 现状问题 |
5.1.2 应对策略 |
5.2 前期分析 |
5.2.1 基地区位分析 |
5.2.2 周边环境分析 |
5.2.3 建筑材料分析 |
5.3 材料登记 |
5.3.1 材料信息统计 |
5.3.2 材料身份注册 |
5.4 方案设计 |
5.4.1 设计思路 |
5.4.2 功能定位 |
5.4.3 建筑设计 |
5.4.4 建造过程 |
5.5 材料再利用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4)重工业旧址空间再生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3 具体研究方向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重工业旧址空间再生改造设计相关理论概念概述 |
2.1 重工业旧址 |
2.1.1 重工业的概念 |
2.1.2 重工业旧址的产生原因 |
2.2 后工业景观 |
2.2.1 后工业景观的概念 |
2.2.2 后工业景观的设计手法 |
2.3 再生改造 |
2.3.1 建筑的再生改造 |
2.3.2 外环境的再生改造 |
2.3.3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2.4 再生改造设计理论基础 |
2.4.1 生态学理论 |
2.4.2 恢复生态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工业旧址空间再生改造设计的分类与实例分析 |
3.1 生态修复型 |
3.2 历史再现型 |
3.3 经济开发型 |
3.3.1 营造工业旧址主题公园 |
3.3.2 营造绿化景观公园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工业旧址空间再生改造设计策略 |
4.1 生态修复模式下再生改造的设计方法 |
4.1.1 整体空间规划下的生态修复 |
4.1.2 建筑物功能转换下的生态修复 |
4.1.3 生态学下的生态修复 |
4.2 历史再现性模式下的再生改造设计方法 |
4.2.1 历史文化的保留 |
4.2.2 建筑物空间改造与设计 |
4.2.3 构筑物的处理 |
4.2.4 博物馆模式 |
4.3 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再生改造设计方法 |
4.3.1 空间功能规划 |
4.3.2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特征与再利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富拉尔基黑化集团再生改造设计”为例的实践应用 |
5.1 富拉尔基黑化集团旧址改造项目背景 |
5.1.1 背景分析 |
5.1.2 旧址现状分析 |
5.1.3 设计目标 |
5.1.4 设计原则 |
5.2 生态修复整体规划布局改造 |
5.2.1 空间脊理布局 |
5.2.2 功能布局 |
5.2.3 入口设计 |
5.2.4 北侧中庭 |
5.3 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策略 |
5.3.1 加法策略 |
5.3.2 减法策略 |
5.3.3 外立面的可持续性利用改造 |
5.3.4 绿化设计 |
5.3.5 绿色建筑技术的体现 |
5.4 历史再现的改造方法 |
5.4.1 剧场空间模式 |
5.4.2 LOFT模式 |
5.5 经济开发的改造方法 |
5.5.1 展示空间模式 |
5.5.2 餐饮空间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触媒理论视野下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
1.1.2 堪忧的工业遗存现状处境 |
1.1.3 工业遗存见证城市发展变迁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研究动态 |
1.4.2 国内工业遗存相关研究动态 |
1.4.3 城市触媒理论相关研究动态 |
1.4.4 研究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业遗存提升改造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城市触媒理论解读 |
2.1.1 触媒理论来源及内涵 |
2.1.2 触媒作用过程、特征及类型 |
2.1.3 城市触媒理论与工业遗存改造更新的契合度 |
2.2 其他相关理论解读 |
2.2.1 建筑再循环理论解读 |
2.2.2 有机更新理论解读 |
2.3 主要分析方法解读 |
2.3.1 空间句法 |
2.3.2 POI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厦门岛工业遗存历史与现状分析综述 |
3.1 厦门工业发展历程研究 |
3.1.1 1843-1911年近代工业的开端 |
3.1.2 1911-1949年近代工业的曲折发展 |
3.1.3 1949年到改革开放期间现代工业的发展 |
3.2 厦门岛工业遗存现状概述及特点分析 |
3.2.1 现状概述 |
3.2.2 特点分析 |
3.3 厦门岛工业遗存价值分析及利用分级 |
3.3.1 价值分析 |
3.3.2 利用分级 |
3.4 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的必然性 |
3.4.1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求 |
3.4.2 实现土地价值的必然选择 |
3.4.3 促进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 |
3.4.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原则及应用 |
4.1 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潜力 |
4.1.1 区位条件潜力 |
4.1.2 空间利用潜力 |
4.1.3 文化价值潜力 |
4.2 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目标 |
4.3 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原则 |
4.3.1 整体联动性原则 |
4.3.2 功能适应性原则 |
4.3.3 空间可识别性原则 |
4.3.4 文脉传承性原则 |
4.3.5 动态渐进性原则 |
4.3.6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4 基于触媒设计原则的应用与方法 |
4.4.1 基于触媒设计原则的应用步骤 |
4.4.2 基于触媒设计原则的案例分析要素与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典例分析 |
5.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 |
5.1.1 案例选择 |
5.1.2 分析方法 |
5.2 案例概况 |
5.2.1 沙坡尾艺术西区 |
5.2.2 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 |
5.2.3 龙山万物工场 |
5.2.4 概况小结 |
5.3 案例触媒特征分析 |
5.3.1 功能转型的触媒特征分析 |
5.3.2 街区尺度触媒特征分析 |
5.3.3 园区尺度触媒特征分析 |
5.3.4 建筑单体尺度触媒特征分析 |
5.3.5 园区运营与触媒效益分析 |
5.4 案例触媒特征分析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策略 |
6.1 触媒设计策略概述 |
6.2 触媒要素确定 |
6.3 触媒要素激活与重塑 |
6.3.1 功能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
6.3.2 街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
6.3.3 园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
6.3.4 建筑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
6.3.5 文化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
6.3.6 各触媒要素相关性小结 |
6.4 触媒反应控制与引导 |
6.4.1 控制触媒反应 |
6.4.2 引导触媒反应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附录1 厦门岛工业遗存现状调研资料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存量开发导向下工业遗产外部空间改造价值评定研究 ——以云南871创意工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工业遗产外部空间改造价值评定基础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城市复兴理论 |
2.1.3 有机更新理论 |
2.1.4 “拼贴城市”理论 |
2.2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2.2.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
2.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
2.3 国内外工业遗产价值分析研究 |
2.3.1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相关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遗产外部空间改造价值评定指标因子选取 |
3.1 评定主体与原则 |
3.1.1 评定主体 |
3.1.2 构建原则 |
3.2 知网外部空间因素分析 |
3.3 典型工程案例调研分析 |
3.3.1 大华1935 |
3.3.2 华清学院 |
3.3.3 景德镇陶溪川 |
3.3.4 岐江公园 |
3.3.5 要素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遗产外部空间改造价值评定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框架 |
4.1.1 空间品质指标 |
4.1.2 空间安全指标 |
4.1.3 文化价值指标 |
4.1.4 生态价值指标 |
4.1.5 社会价值指标 |
4.2 指标权重确定 |
4.3 评定标准划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871创意工场外部空间改造方案价值评定 |
5.1 创意工场改造概况 |
5.1.1 项目概况 |
5.1.2 改造原则 |
5.1.3 改造理念 |
5.2 外部空间规划方案 |
5.2.1 整体改造 |
5.2.2 片区改造 |
5.2.3 点式改造 |
5.3 外部空间价值评定 |
5.3.1 计算权重 |
5.3.2 指标打分 |
5.3.3 价值评定 |
5.3.4 评定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云南871创意工场外部空间改造方案优化 |
6.1 外部空间改造优化策略 |
6.2 空间品质优化 |
6.2.1 评定分析 |
6.2.2 优化措施 |
6.3 空间安全优化 |
6.3.1 评定分析 |
6.3.2 优化措施 |
6.4 文化价值优化 |
6.4.1 评定分析 |
6.4.2 优化措施 |
6.5 生态价值优化 |
6.5.1 评定分析 |
6.5.2 优化措施 |
6.6 社会价值优化 |
6.6.1 评定分析 |
6.6.2 优化措施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7)基于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营建手法研究 ——以江苏昆山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变迁下提出新要求 |
1.1.2 滨水工业遗址的重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对比借鉴 |
1.4.3 论证分析 |
1.4.4 实例考察 |
1.4.5 论证总结 |
1.4.6 实践拓展 |
1.5 研究框架 |
2.后工业景观相关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工业废弃地 |
2.1.2 工业遗产 |
2.1.3 后工业景观 |
2.1.4 产业遗存 |
2.2 文献综述研究 |
2.2.1 关于工业废弃地和后工业景观的研究 |
2.2.2 关于滨水工业空间的研究 |
2.2.3 关于产业转型的研究 |
2.2.4 关于电厂改造的研究 |
3.后工业景观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
3.1 后工业景观的发展历程 |
3.2 国外后工业景观的发展 |
3.2.1 美国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2.2 德国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2.3 法国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2.4 其他国家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3 国内后工业景观的产生背景 |
3.3.1 原有工业破坏生物多样性 |
3.3.2 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 |
3.3.3 传统产业衰落造成大量工业用地废弃 |
3.3.4 经济结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工业用地的更新置换 |
3.4 国内后工业景观的发展历程 |
4.后工业景观的构建策略与营建手法 |
4.1 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原则 |
4.1.1 保存产业特征 |
4.1.2 减量集约发展 |
4.1.3 形式功能互补 |
4.1.4 营造以人为本 |
4.1.5 绿色生态持续 |
4.2 后工业景观的更新策略 |
4.2.1 凸显地域特色 |
4.2.2 注重场所个性 |
4.2.3 丰富场地功能 |
4.2.4 产业助力转型 |
4.3 后工业景观的更新手法 |
4.3.1 户外空间保留与人性化重组——结构与空间 |
4.3.2 工业建筑保护与功能重构——功能与特征 |
4.3.3 工业设施的更新与价值重塑——尺度与标志 |
4.3.4 历史印记的延续和再生——内涵与精神 |
4.3.5 植被景观的营造与特征构建——生态与循环 |
5.后工业景观更新实践案例研究 |
5.1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5.1.1 公园区位 |
5.1.2 历史背景 |
5.1.3 设计思想 |
5.1.4 公园分区 |
5.1.5 设计影响 |
5.2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5.2.1 历史背景 |
5.2.2 设计手法 |
5.2.3 公园分区 |
5.2.4 借鉴意义 |
5.3 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 |
5.3.1 公园区位 |
5.3.2 历史背景 |
5.3.3 设计思路 |
5.3.4 公园布局 |
5.3.5 设计影响 |
5.4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 |
5.4.1 历史背景 |
5.4.2 设计手法 |
5.4.3 设计启发 |
5.5 中国杨浦滨江公共空间 |
5.5.1 公园区位 |
5.5.2 发展背景 |
5.5.3 设计思路 |
5.5.4 设计启发 |
5.6 实践对比分析 |
5.7 实践参考经验 |
5.7.1 综合开发功能互补 |
5.7.2 创新植入完善配套 |
5.7.3 产城融合更新利用 |
5.7.4 有限介入三道贯通 |
6.昆山市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1.1 项目区位 |
6.1.2 规划设计范围 |
6.1.3 基础资料 |
6.1.4 昆山水系概况 |
6.1.5 上位概况解读 |
6.2 设计的初步营建过程 |
6.2.1 整体构思阶段 |
6.2.2 实地调研阶段 |
6.2.3 总体规划阶段 |
6.2.4 分区设计阶段 |
6.2.5 景观实际建设阶段 |
6.2.6 景观使用评价阶段 |
6.3 现状分析 |
6.3.1 现状交通分析 |
6.3.2 建成环境分析 |
6.3.3 产业发展分析 |
6.3.4 现状竖向分析 |
6.3.5 现状植被分析 |
6.3.6 现状水文分析 |
6.3.7 现状总体评价 |
6.4 规划设计目标、依据与策略 |
6.4.1 规划设计目标 |
6.4.2 规划设计依据 |
6.4.3 规划分区策略 |
6.4.4 功能更新策略 |
6.5 总体规划设计 |
6.5.1 规划设计景观结构 |
6.5.2 规划设计功能分区 |
6.6 分区节点设计 |
6.6.1 电厂工业遗址公园(科技转型示范基地) |
6.6.2 自然湿地公园体验区 |
6.6.3 城市开放亲水绿道 |
6.6.4 临水商业街(南区) |
6.6.5 临水商业街(北区) |
6.7 专项规划设计 |
6.7.1 工业建筑和设备改造规划设计 |
6.7.2 竖向规划设计 |
6.7.3 水岸规划设计 |
6.7.4 雨洪管理规划 |
6.7.5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6.7.6 交通游览规划设计 |
6.7.7 活动功能规划 |
6.7.8 夜景规划 |
6.7.9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8 经济技术指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江苏省昆山市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文本》 |
(8)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 |
1.4.1 营造对象选取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实地调研 |
1.5.2 文献分析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北京乡村景观的分布与特色 |
2.1 北京乡村概况 |
2.1.1 北京地区乡村分布与历史沿革 |
2.1.2 美丽乡村背景下北京乡村建设方向 |
2.2 北京乡村景观特征 |
2.2.1 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型乡村景观 |
2.2.2 以历史文化特色为主的文化型乡村景观 |
2.2.3 以产业特色为主的的农业型乡村景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概述 |
3.1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的回顾 |
3.1.1 早期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 |
3.1.2 现代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 |
3.2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的应用情况 |
3.2.1 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乡村景观营造 |
3.2.2 以场地历史为主为主导的乡村景观营造 |
3.2.3 以特色产业区为主导的乡村景观营造 |
3.3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存在的问题 |
3.3.1 缺少对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视 |
3.3.2 乡村废弃材料回收效率低导致经济成本增加 |
3.3.3 乡村本土风貌及景观艺术性的缺失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废弃材料的形态与再利用方式 |
4.1 可再利用材料的分类 |
4.1.1 可回收的废弃材料 |
4.1.2 不可回收的废弃材料 |
4.2 废弃材料的直接再利用 |
4.2.1 使用后的废弃材料直接再利用 |
4.2.2 闲置的废弃材料直接再利用 |
4.3 废弃材料的加工再利用 |
4.3.1 二次加工后再生循环 |
4.3.2 二次加工后再生利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材料再利用案例分析 |
5.1 国外案例分析 |
5.1.1 日本上胜町 |
5.1.2 欧洲生态村 |
5.2 国内案例分析 |
5.2.1 江西景德镇 |
5.2.2 德清莫干山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的生态环保评价 |
6.1 基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评价 |
6.1.1 有效降低自然资源开发与能源消耗 |
6.1.2 有效减少乡村废弃物产量 |
6.2 废弃材料的可持续性设计 |
6.2.1 废弃材料的功能再利用 |
6.2.2 废弃材料的循环再生 |
6.3 材料再利用的工艺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的经济节约评价 |
7.1 材料再利用过程中的经济节约指标 |
7.1.1 废弃材料回收与分选阶段 |
7.1.2 废弃材料储存与流转阶段 |
7.1.3 废弃材料加工阶段 |
7.2 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建议 |
7.2.1 回收环节制度的完善 |
7.2.2 推动建立废弃材料交易平台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材料再利用的地域文化评价 |
8.1 材料再利用的地域文化评价要素 |
8.1.1 保留乡土风貌 |
8.1.2 尊重地域文化特征 |
8.1.3 营造场所精神 |
8.2 废弃材料的地域性表达 |
8.2.1 废弃乡土材料的再利用 |
8.2.2 地域性材料的艺术化 |
8.2.3 地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传承 |
8.3 材料再利用的人文价值评价 |
8.3.1 保留回忆与人文气息 |
8.3.2 增加村民的认同感与参与感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的局限性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更新下的“增量”转“存量” |
1.1.2 城市工业遗产的亟待保护 |
1.1.3 后工业时代消费空间观念转变 |
1.2 旧工业建筑概念界定与特征 |
1.2.1 旧工业建筑相关概念界定 |
1.2.2 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研究历程 |
1.4.2 相关纲领文献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 |
2.1 工业建筑发展背景 |
2.1.1 工业建筑兴起与发展 |
2.1.2 工业建筑与现代主义 |
2.1.3 工业建筑艺术化与遗产化时期 |
2.2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动因 |
2.2.1 改造与再利用概念辨析 |
2.2.2 城市旧工业区空间结构调整 |
2.2.3 旧工业产业调整与置换 |
2.2.4 实践主体关系的互动与平衡 |
2.3 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理念 |
2.3.1 静态保护修复理念 |
2.3.2 动态再循环理念 |
2.3.3 分级保护与再利用理念 |
2.4 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基本原则 |
2.4.1 尊重历史本体的真实性原则 |
2.4.2 强调新旧共生的整体性原则 |
2.4.3 基于建筑更新的动态性原则 |
2.5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实践 |
2.5.1 城市事件策动类型 |
2.5.2 创意产业导入类型 |
2.5.3 文化教育综合类型 |
2.5.4 商业消费嫁接类型 |
2.5.5 居住生活开发类型 |
2.5.6 工业景观再生类型 |
2.6 本章小结 |
3 西安旧工业建筑历史发展概况 |
3.1 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 |
3.1.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1869—1934) |
3.1.2 近代工业起步发展时期(1835—1948) |
3.1.3 社会主义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2) |
3.1.4 现代工业曲折发展时期(1963—1978) |
3.2 西安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历程 |
3.2.1 清末、民国时期——近代工业格局雏形初构 |
3.2.2 “一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奠基 |
3.2.3 “二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混乱 |
3.2.4 “三线建设”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成型 |
3.3 西安重要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1 韩森寨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2 大庆路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3 纺织城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4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及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
3.4.1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
3.4.2 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
4.1 西安大华纱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
4.1.1 区位背景 |
4.1.2 历史沿革 |
4.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
4.2.1 基于保护修缮的空间谨慎加减——密度疏解 |
4.2.2 边界的介入与渗透——城市街区的形成 |
4.2.3 历史工业建筑转向商业消费空间——“符号的象征” |
4.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
4.3.1 功能业态构成 |
4.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
4.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空间——事件”:边界介入与组织的空间序列 |
4.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
4.5.1 增补叠加式屋顶标识空间——一期生产厂房 |
4.5.2 并置开放式柔性廊空间——二期生产厂房 |
4.5.3 织补围合式院空间——老南门办公区及动力用房 |
4.5.4 扩张包容式庭空间——厂区锅炉房 |
4.5.5 折叠嵌入式体空间——新布厂车间 |
4.6 本章小结 |
5 陕钢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
5.1 陕钢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
5.1.1 区位背景 |
5.1.2 历史沿革 |
5.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
5.2.1 面向产业的恢复与安置 |
5.2.2 面向大学校园的改造 |
5.2.3 面向房地产项目的推到重建 |
5.2.4 面向老钢厂创意设计产业园的整体改造 |
5.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
5.3.1 功能业态构成 |
5.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
5.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多米诺”结构框架与自由平面:相似结构单元下的空间拓扑与界面异质拼贴 |
5.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
5.5.1 外部相邻异质体量扩建与内部多重空间重组型——产业园7.8号楼 |
5.5.2 外部界面消解与内部盒体嵌入——1.2号教学楼 |
5.5.3 外部基本保留原状与内庭空间围合——产业园 11 号楼 |
5.5.4 外部体量局部加减与内部多层级空间叠置——产业园12号楼 |
5.6 本章小结 |
6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语汇 |
6.1 基于外部整体环境的空间再利用操作 |
6.1.1 外部整体环境肌理拆分与整合 |
6.1.2 外部整体环境界面连续与引导 |
6.1.3 外部整体环境公共空间介入与渗透 |
6.2 基于建筑外部空间体量的介入与共生操作 |
6.2.1 空间体量的介入 |
6.2.2 空间体量的并置 |
6.2.3 空间体量的叠加 |
6.3 基于建筑界面的整合与重塑操作 |
6.3.1 界面的自性整合 |
6.3.2 界面的片段(废墟)处理 |
6.3.3 界面的消解渗透 |
6.3.4 界面的拼贴异质 |
6.4 基于建筑内部空间秩序重构操作 |
6.4.1 拆分与重组——空间的自由与流动 |
6.4.2 叠合与渗透——空间的层析与透明 |
6.4.3 嵌入与加建——空间的体积与扩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表录 |
图录 |
致谢 |
(10)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研究 ——以山西运城桑蚕研究院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后工业时代背景 |
1.1.2 城市更新背景 |
1.1.3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限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再利用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再利用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案例研究 |
1.5.3 实地调研 |
1.5.4 设计实践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旧工业建筑概念 |
2.1.2 乡土工业建筑概念 |
2.1.3 建存环境概念 |
2.2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
2.2.1 改造再利用理论 |
2.2.2 场所精神理论 |
2.2.3 新陈代谢理论 |
2.2.4 体验设计理论 |
2.3 乡土工业建筑特征 |
2.3.1 资源优势 |
2.3.2 尺度关系 |
2.3.3 结构特征 |
2.3.4 空间特征 |
2.4 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的矛盾与问题 |
2.4.1 再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梳理 |
2.4.2 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再利用综合价值和发展前景 |
2.5 本章小结 |
3.相关案例调研及解析 |
3.1 调研的目的、对象和方法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方法 |
3.2 相关案例调研解析 |
3.2.1 记忆保留与温和改造——庾村1932文化市集 |
3.2.2 传统与现代叠合——锦溪祝家甸砖厂改造 |
3.2.3 乡土工业的现代演绎——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 |
3.2.4 材质与形象演变——西安高新左右客 |
3.2.5 体量再设计——玉川酒庄酒舍 |
3.3 案例调研总结 |
3.3.1 功能置换对比分析 |
3.3.2 场地设计对比分析 |
3.3.3 新旧要素整合对比分析 |
3.3.4 表皮整饬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基本原则 |
4.1.1 文化性原则 |
4.1.2 匹配性原则 |
4.1.3 经济性原则 |
4.1.4 生态可持续原则 |
4.2 前期策划定位 |
4.2.1 建存环境现状分析 |
4.2.2 业态定位 |
4.3 场地精致再塑策略 |
4.3.1 场地重塑的目标 |
4.3.2 场地资源挖掘 |
4.3.3 场地重塑策略 |
4.4 整体布局关系重构策略 |
4.4.1 整体布局的目标 |
4.4.2 整体布局设计策略 |
4.5 新旧体量的协调优化 |
4.5.1 体量协调的影响因素 |
4.5.2 体量优化的策略 |
4.6 内部空间尺度适宜性更新 |
4.6.1 尺度转化目标 |
4.6.2 尺度转化 |
4.6.3 尺度契合 |
4.6.4 尺度适宜性更新策略汇总 |
4.7 界面表情重塑策略 |
4.7.1 界面表情重塑目标 |
4.7.2 立面造型的继承与革新 |
4.7.3 立面材料质感表现 |
4.8 结构及生态设计策略 |
4.8.1 结构设计的目标 |
4.8.2 结构设计策略 |
4.8.3 建筑生态设计策略 |
4.8.4 照明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5.山西运城桑蚕厂建存环境现状分析 |
5.1 运城概况 |
5.2 山西运城桑蚕研究院价值研究 |
5.2.1 区位分析 |
5.2.2 文化及历史地位 |
5.2.3 历史价值 |
5.2.4 景观条件 |
5.3 山西运城桑蚕研究院现状调研分析 |
5.3.1 场地现状 |
5.3.2 建筑现状 |
5.3.3 空间特征 |
5.3.4 结构现状 |
5.4 山西运城桑蚕场改造矛盾分析 |
5.4.1 外部空间改造潜力及问题 |
5.4.2 内部空间改造潜力及问题 |
5.5 本章总结 |
6.山西运城桑蚕场改造建筑再利用实践应用 |
6.1 再利用设计思路构建 |
6.2 前期策划定位 |
6.2.1 项目改造酒店策划分析 |
6.2.2 既有旧建筑部分策划定位 |
6.3 规划布局方案 |
6.3.1 场区规划方案生成 |
6.3.2 规划外部空间交通关系梳理 |
6.4 既有建筑方案设计 |
6.4.1 既有建筑改造前期策划分析 |
6.4.2 整体布局重构 |
6.4.3 场地环境再塑 |
6.4.4 新旧体量优化 |
6.4.5 内部空间转换 |
6.4.6 界面表情重塑 |
6.4.7 结构生态策略 |
6.5 本章总结 |
7.结论 |
7.1 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改进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更新、再循环、再利用到景观的重生(论文参考文献)
- [1]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D]. 韩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基于托马斯·劳材料循环理念的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D]. 高新.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4]重工业旧址空间再生改造设计研究[D]. 尉晓彤. 燕山大学, 2020(06)
- [5]触媒理论视野下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研究[D]. 叶芳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6]存量开发导向下工业遗产外部空间改造价值评定研究 ——以云南871创意工场为例[D]. 程伟.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基于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营建手法研究 ——以江苏昆山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为例[D]. 梅雨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北京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材料再利用研究[D]. 陈默.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9]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D]. 周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乡土工业建筑建存环境改造再利用设计研究 ——以山西运城桑蚕研究院改造为例[D]. 薛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