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和泰国的减产将影响亚洲聚合物市场

韩国和泰国的减产将影响亚洲聚合物市场

一、韩国和泰国减产将影响亚洲聚合物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东[1](2021)在《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无机增强体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力通讯、家用电器以及体育器械等行业。人们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再仅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还要求其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导电性以及电磁屏蔽性能等功能特性,这是当前及将来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也是将其扩展到高端领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碳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国内外研究中备受关注。然而,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使用易燃易爆气体等问题,这使得其难以大规模应用。本课题创新提出一种基于聚合物热解生长碳纳米涂层的新方法,可利用回收的废旧聚合物为碳源,制备碳纳米涂层;并利用该方法制备了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赋予玻璃纤维导电性能;同时,利用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构建了新型功能复合材料,提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能。最后,将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制备方法进一步拓展到橡胶领域,制备了新型黑白炭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具体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制备机理研究选用固体聚合物作为碳源,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代表,成功制备了高质量、连续致密的碳纳米涂层。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碳纳米涂层的成核生长过程;通过实验,研究了涂层的形貌、微观结构和原子构成;分析了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材料的工艺条件对涂层微观结构及特性的影响关系,通过工艺控制,实现涂层厚度,涂层结构的可控制备。(2)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的制备及导电机理研究基于聚合物热解生长碳纳米涂层材料的方法,在玻璃纤维的表面生长制备碳纳米涂层。研究碳纳米涂层与玻璃纤维的界面连接性,表征玻璃纤维表面的碳纳米涂层形貌、涂层结构及涂层厚度;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玻璃纤维与纳米涂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阐述了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的导电机理;研究了不同工艺生长条件对玻璃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3)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丙烯功能复合材料研究以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为增强体,以聚丙烯(PP)为基体,制备了功能复合材料;分析了碳纳米涂层与PP基体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导热性、导电性、电磁屏蔽性能的增强作用;分析了不同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制备的功能复合材料导电性提高了 8个数量级,电磁屏蔽性能高于20 dB,导热性和力学性能也均有提高。(4)热固性功能复合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分别利用短切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和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布,构建了两种功能复合材料。分析不同纤维形态以及分布结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研究了不同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含量以及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布层数对复合材料导热性、导电性以及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随着纤维含量和纤维布层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导电性以电磁屏蔽性能均提高;对比了两种功能复合材料性能的差异,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优于纤维布复合材料,而纤维布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及电磁屏蔽性能高于纤维复合材料。(5)新型黑白炭黑橡胶功能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利用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制备技术,以白炭黑为衬底制备黑白炭黑单体,黑白炭黑的微观结构及表面特性与白炭黑有较大差异,白炭黑经过聚合物热解涂层之后,去掉了表面的羟基并生成了碳化硅,进而形成了一层碳纳米涂层。利用黑白炭黑构建了新型橡胶复合材料,提高了橡胶材料的导热性,同时也提高了橡胶的动态力学性能。综上,本文创新提出了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制备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备了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布以及黑白炭黑,并应用到热塑性塑料、热固性树脂以及橡胶材料中,构建了一系列代表性功能复合材料,对于未来复合材料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也为复合材料在高端领域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张爱芹[2](2021)在《内蒙古典型功能区土壤中POPs的污染特征及人体暴露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给人类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一旦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出现严重问题,必将反噬社会成果,造成危害乃至引发灾难。当今时代,追求“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城更美”的美好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同心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挥发、扩散、迁移、干湿沉降等方式实现污染物的时空分布,造成各种环境介质污染。尤其是POP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和内分泌干扰等特性,随着其在食物链中的累积放大,最终将危害到人类的健康,所以POPs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内蒙古位于北部边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关系到东北、华北、西北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高海拔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农牧区土壤亲脂性表皮易于POPs的蓄积,而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有利于POPs的环境行为规律分析。为此,本研究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工农牧3大功能区土壤和树皮中多溴联苯醚(PBDEs)、多氯联苯(PCBs)、新型卤代阻燃剂(NBFRs和DPs)4类代表性POPs的污染特征,探讨其迁移规律和可能的来源,明确不同POPs类物质的长距离迁移能力,并评估人体暴露风险,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的POPs污染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撑,促进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发现:(1)工业区土壤中∑8PBDEs的浓度范围是1407.89-27466.17 pg·g-1,平均值为17576.43 pg.g-1,比国内PBDEs高污染的垃圾拆解地低2-5个数量级,略高于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中的污染水平,农牧区土壤中PBDEs的水平与欧洲背景土壤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平范围大致相当,但比青藏高原大约高出两个数量级。树皮的总平均水平略低于中国地区树皮的平均水平及美国乡村和城市树皮的浓度水平。BDE209是所有样品中最主要的同族体,工业区土壤中BDE209的平均浓度约为农业区土壤的12倍,约为牧区土壤的8倍,且与农、牧区土壤的浓度水平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主要是工业区存在Deca-BDEs工业品的使用源,在迁移过程会发生降解。而农、牧区土壤浓度水平间则无显着性差异,农牧区Deca-BDEs工业品的使用源较少,可能污染源类似。除BDE209外,包头工业区土壤中以高溴代BDE183、BDE99为主要污染物,呼和浩特工业区以BDE28、BDE99、BDE100为主要污染物,这主要受两个城市工业化发展定位的影响,呼和浩特作为新工业区,历史较短,并倾向于节能环保企业,污染相对低,高溴代PBDEs迁移能力弱,易于在污染源周边土壤中沉降。高溴代PBDEs在迁移过程可能发生降解,形成更容易迁移的低溴代物,从而长距离影响到农业区和牧区。迁移能力较强的低溴代BDE28、BDE47是工业区树皮和大气中的主要成分,农业区树皮与工业区树皮在PBDEs同族体构成上具有一致性,反映出工业区与农业区的大气污染具有同源性,农牧区PBDEs污染主要来自外源性大气输入。健康风险评估发现PBDEs对人体的致癌、非致癌风险是很低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农牧区BDE28的非致癌风险已经超过BDE209的影响,而且农牧区低溴代BDE28、BDE47的非致癌风险甚至高于工业地区。(2)工农牧区土壤中∑18PCBs的浓度范围是10.13-335.82 pg·g-1,平均浓度为65.77 pg·g-1,与国内外相比是较低的。PCB28强的迁移能力使其在非工业区土壤中对总浓度的贡献率要高于工业区。低氯代PCB28和PCB52在各个样品中的检出率为100%,已成为内蒙古无处不在的污染物。高氯代PCBs(Penta-PCBs、Hexa-PCBs、Hepta-PCBs)在工业区土壤中平均污染水平要高于农业区和牧区,弱的迁移能力导致其更多影响工业区污染源周边的土壤。工业区树皮中PCBs总的浓度水平略高于农业区树皮,但工业区与农业区树皮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反映出内蒙古地区大气中的PCBs污染物具有同源性。DL-PCBs主要污染在土壤环境介质中,包头工业区土壤中12种DL-PCB是所有研究区域里最大的,平均浓度水平为26.28 pg·g-1,而呼和浩特工业区毒性当量值最高(0.0616 pg WHO-TEQ·g-1)。土壤中PCB118对DL-PCBs总浓度贡献率最高,是农牧区毒性当量浓度主要贡献同族体。内蒙古地区PCBs污染主要来自热相关工业过程产生的UP-PCBs。研究显示低氯代PCBs长距离迁移影响到偏远的牧区,牧区儿童的非致癌暴露风险已经超过工业区成年男性的非致癌风险。(3)工农牧区土壤中6种NBFRs的浓度范围是1.06-981.51 pg·g-1,平均浓度132.07 pg·g-1,DPs浓度范围是ND-352.53 pg.g-1,平均浓度为58.59 pg·g-1,与国内外相比均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不同类型的新型卤代阻燃剂表现出TBPH>PBBA>anti-DP>syn-DP>HBB>PBT>PBBz>PBEB的趋势。研究显示,HBB在迁移过程容易发生降解,相比于PBBZ、PBT两种,PBBA、TBPH、DPs迁移能力偏弱,更容易在污染源周边沉降。TBPH是工业区的主要污染物,存在点源污染。PBBz和PBT迁移能力较强,农牧区的污染水平要高于工业区,污染并非来自当地工业区,主要是低海拔地区的远源污染,已是内蒙古地区普遍污染性物质。DPs的fanti表现出牧区>农业区>工业区的趋势,DPs与PBBA和TBPH均有弱相关性,可能具有类似的污染源。研究发现包头工业区NBFRs和DPs对人体的每日暴露量均是最大的,迁移能力弱的TBPH、PBBA对工业区居民暴露风险影响大,而迁移能力强的PBT和PBBz对偏远牧区居民的暴露风险影响大。(4)PBDEs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亲和力大小是动力学结合速率和解离速率共同作用的结果。除BDE209外,溴原子个数增加(从BDE28、47、99、153到183,依次为三溴至七溴),降低了复合物的解离速率而利于PBDEs与HSA的结合,同分异构体中,受结合速率的影响,邻位溴代比间位溴代更有利于PBDEs与HSA的结合。分子对接表明8种PBDEs在HSA结合位点site I处周边的氨基酸残基类型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类型PBDEs与HSA间的范德华力、氢键以及静电力等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到亲和力的强弱。对于DL-PCB和非DL-PCB与HSA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有明显差异,亲和力却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DL-PCB与HSA的作用力要大于非DL-PCBs。DL-PCBs(PCB77、105/118、169)和非 DL-PCBs(52、101、138、到 180),随着氯原子个数增加,与HSA的亲和力依次增大。分子对接表明不同氨基酸残基的静电力、π—π作用等是PCBs与HSA相互作用的总驱动。比较发现,BDE153、154、183与HSA的亲和力相对较大,而 BDE28、BDE47、BDE100、BDE209、PBBz、TBPH 与 HSA 的亲和力相对较小。结合POPs与HSA的亲和力数据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发现工业区土壤中4类POPs总的人体内暴露风险最高(Ctr=20.20ng·kg-1bw),其次为农业区(Ctr=2.82 ng·kg-1bw),牧区最低(Ctr=2.71 ng·kg-1bw)。对于不同类型的POPs,土壤中BDE209对内蒙古各功能区人体的内暴露风险都为最高,BDE183、BDE154,BDE153与HSA强的结合能力,增加了其对农牧区人体的内暴露风险,而BDE28、BDE47与HSA弱的结合能力降低了对农牧区人体的内暴露风险。UP-PCBs对人体的内暴露风险是最低的,高氯代PCBs仅在工业区有一定程度的暴露,对农牧区影响较小,而低氯代PCB28是工农牧区居民内暴露风险最大的同族体。农牧区居民NBFRs和DPs的内暴露风险已经与工业区在同一数量级,PBBA、PBT与HSA强的结合能力增加了其对工农牧区人体的内暴露风险,而PBBz与HSA相对弱的结合能力尤其降低了对牧区的内暴露风险。内蒙古农牧区土壤中DPs 比工业区具有更高的fanti,受与HSA相互作用亲和力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anti-DP在农牧区人体内的暴露风险。

周红芳[3](2021)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文中研究表明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发展。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大国竞合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从经贸领域蔓延至科技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微观层面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制约,全球科技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跨国公司的逐利行为和数字产业的技术革新都会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科学从本质上讲是无国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随着全球化研发和生产的发展以及跨国学术研究网络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愈发是一个全球合作的过程。从我国国内创新情况看,开放水平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彰显了高层次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但是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广泛吸收耗散结构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制度经济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理论知识,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纵贯式结构,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对策建议。在全文中,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②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系目标、运行环境是怎样?作为最鲜明的特征,开放度该如何衡量?③如何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在梳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构成要素、主要特点、建立原则、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等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论文根据马克思对创新形式的划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分析框架:生产力层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中,三大创新活动表现为: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体系中,科学创新是基石,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根据以上分析框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对创新开放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下逆全球化形势对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最后根据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等主要国家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经验和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开放是经济增长的外在环境。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并不充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既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第二,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建立起来的全面而开放的创新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公共与私有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内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外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体系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等特征,有内向型开放和外向型开放两种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活动国际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实现,国家应注重对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加大对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跨国并购和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研发国际化,根据马克思全球化理论,要注意区分研发国际化的双重影响,趋利避害。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要在全球实现创新资源的配置,还会受到国际规则的影响。中国应该增强国内外规则的协调性,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国际治理的能力。第四,从知识开放、技术开放、资本开放、人才开放和制度开放五个要素分析,中国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水平十分有限,创新要素跨国流动水平不高,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借鉴美国、日本等创新强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应从科学创新开放、技术创新开放、制度创新开放以及三大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创新开放度,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第五,从新中国时期的巴统协议,冷战时期的瓦森纳协定,到中美贸易战,再到疫情期间中美科技领域部分脱钩,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从未停止。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应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科技合作,探索更加柔性,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主动引领全球治理良性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伟岩[4](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喻世花[5](2020)在《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3年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双方合作不断深化,东盟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占到了世界贸易的13%。比邻而居,相似的自然条件、文化、发展阶段,中国与东盟势必会形成更加一体化的大市场,这将为中国和东盟商界创造无穷商机和广阔前景,我国企业应抓住契机进入和深化东南亚市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东南亚经历了快速的商业和工业发展,为区域居民带来持续的经济稳定和繁荣,人口已达17亿,GDP接近6万亿美元。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已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和管理已越来越受到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民间的重视,逐步出台相关政策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水环境。本文以R水处理公司作为研究对象,R水处理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水处理药剂和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领先企业。通过对其已有的东南亚市场战略进行全面剖析和研究,发现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借助SWOT分析工具,提出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方案和对应的实施方案保障措施,从而扩大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份额,建立、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盈利能力。首先,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国际化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后面对R水处理公司的东南亚市场战略研究分析做理论基础准备。其次,对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现状和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R水处理公司当前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根据环境分析和SWOT矩阵结果,找到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方向,得出战略优化的具体方案和战略优化的保障措施。最后,对前文的分析进行总结,阐述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经过深入研究,得出以下5点结论:(1)通过对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实施现状分析,市场战略实施效果不太理想,销售额增长缓慢、新增经销商数量较少、客户粘度下降,必须对现有市场战略进行优化;(2)通过对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实施存在问题分析,发现存在区域间市场拓展不均衡、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产品改良升级速度较慢、经销商合作机制不完善和国际化人才储备不充足等问题;(3)通过对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环境分析,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R水处理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业务发展潜力巨大;(4)为扩大R水处理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占有率和提升品牌影响力,需要实施集中化战略、密集型成长战略、品牌战略和人才战略来实现战略目标;(5)为确保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方案有效实施,可采取丰富海外营销渠道、加强国际客户管理、提升海外品牌影响力、加强供应链管理、升级管理模式和构建人力资源体系措施,确保优化成功。

吴建波,张鲲,侯姝婧,王玉瑛[6](2020)在《乙丙橡胶生产及市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国内外乙丙橡胶的生产及市场情况,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国内乙丙橡胶行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樊亚君[7](2020)在《香型、营养水稻杂交后代遗传分析及转IPI基因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杂交育种提高了全球的稻米产量,同时食味与营养品质的改良还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品质。本文对引进的10个优质水稻品种和获得的21个杂交后代进行了香味与营养品质等性状的种质资源研究。通过对株高、穗长、千粒重、籽粒硬度及有效分蘖数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分析研究,发现杂交后代千粒重由亲本的14.59 g-28.78 g增加到了20.33 g-33.90 g,杂交后代籽粒硬度为10.50kg-13.50 kg,与亲本相比硬度增加,并且硬度与淀粉含量呈现了一定的相关性。杂交后代的穗长较亲代虽然变化不明显,但小穗数和穗型密度均增加。糙米破碎后米粉色差分析结果表明,米粉在黑白、红绿和蓝黄三个色度空间上均与母本相似。研究发现,杂交后代的香味和蒸煮品质亦较亲本有所提升,并与还原糖含量有一定关系。进一步对营养品质进行研究,获得了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后代409,含量达到了3.72μg/g,并且杂交使得淀粉含量明显增加,后代409淀粉含量最高为82.70%。后代中蛋白质含量在37.98 mg/g-90.36 mg/g范围内,还原糖含量为0.20%-0.54%。花青素含量的变化在以不同杂交组合收获的杂交后代中表现不同。为了进一步增加水稻维生素A原的含量,将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的IPI基因转入了当地高产水稻品种,通过PCR检测获得了两株转基因阳性植株,阳性转化率为22.22%。本文的研究为培育优质、多抗、营养的特色食味香稻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彭名明[8](2020)在《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专利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吴志桥[9](2020)在《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稳定保障研究 ——以聚烯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董泽宽[10](2020)在《食品安全事件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威胁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在全球化背景下,由进口食品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当一国出口的某类食品在它国引起食品安全丑闻之后,受影响的产品可能不局限在涉事的某类食品内,受影响的国家也可能不局限在事件直接涉及的两个贸易伙伴国之间。因此,一国出口的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时,其波及面往往是广泛的,对食品产业的影响也常是深刻的。本文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两次食品安全事件为例,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其在产品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溢出效应,探究了中国出口食品所受到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首先通过对两个事件相关的文献和报道的梳理,了解了事件的严重性和有关各方的反应。其次,本文利用《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2001年-2003年)和《国研网国际贸易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2007年-2008年)的数据,将8位HS代码层面的产品出口数据整理为平衡面板数据。接着,采用了DID和DDD模型定量分析了“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在不同产品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溢出效应。最后,本文仅保留事件发生前的全期数据和事件发生后3个月、6个月的数据,进一步探究了两次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食品出口的短期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在“毒菠菜”事件发生后,中国向日本蔬菜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30%-44%,对日本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47%-53%;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蔬菜出口额无显着下降;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的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37%-39%。在“毒饺子”事件发生后,中国向日本蔬菜出口额显着下降了60%;对日本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53%;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蔬菜出口额无显着下降;向世界其它国家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34%。分析结果还发现,这两起事件对中国食品出口的短期影响更强烈,对向日本出口蔬菜和食品产生的负面影响普遍大于对出口到其它国家的蔬菜和食品。同时,其对中国食品出口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普遍大于对蔬菜出口的影响。

二、韩国和泰国减产将影响亚洲聚合物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国和泰国减产将影响亚洲聚合物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无机增强体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碳纳米材料概述
        1.2.1 碳纳米材料种类
        1.2.2 碳纳米材料制备
        1.2.3 碳纳米涂层制备与应用
    1.3 导电玻璃纤维及其功能复合材料
        1.3.1 金属镀层导电玻璃纤维及功能复合材料
        1.3.2 碳材料涂层导电玻璃纤维及功能复合材料
    1.4 材料学理论模拟计算
        1.4.1 密度泛函理论
        1.4.2 分子动力学模拟
    1.5 本课题研究路线及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路线及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制备机理及方法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过程
        2.1.3 表征方法
    2.2 理论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碳纳米涂层形貌
        2.3.2 碳纳米涂层微观形态分析
        2.3.3 石英基体与碳纳米涂层界面研究
        2.3.4 碳纳米涂层导电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纳米涂层导电玻璃纤维制备机理及性能
    3.1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制备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装置
        3.1.2 实验过程
        3.1.3 表征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碳纳米涂层微观形貌
        3.2.2 制备温度对玻璃纤维碳纳米涂层厚度的影响
        3.2.3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的微观结构表征
        3.2.4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的导电性能分析
    3.3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界面研究
        3.3.1 理论计算细节
        3.3.2 理论计算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设备、材料及表征仪器
        4.1.2 实验过程
    4.2 分子动力学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的性质
        4.3.2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表征
        4.3.3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与PP界面相互作用
        4.3.4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含量对其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
        4.3.5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含量对其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影响
        4.3.6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含量对其复合材料电磁屏蔽系性能的影响
        4.3.7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含量对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固性功能复合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设备、材料及表征仪器
        5.1.2 实验制备过程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及其纤维布的性质
        5.2.2 纤维在树脂中的分布
        5.2.3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5.2.4 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5.2.5 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黑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1 白炭黑结构与改性
    6.2 新型黑白炭黑的制备
        6.2.1 实验材料及配方
        6.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6.2.3 制备工艺
    6.3 黑白炭黑表征和分析
    6.4 黑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性能
        6.4.1 硫化性能
        6.4.2 机械性能
        6.4.3 橡胶复合材料Payne效应
        6.4.4 橡胶复合材料动态黏弹性能
        6.4.5 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表论文
    申请及已授权专利
    个人荣誉
    科研项目
作者和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2)内蒙古典型功能区土壤中POPs的污染特征及人体暴露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概述
        一、多溴联苯醚(PBDEs)
        二、多氯联苯(PCBs)
        三、新型溴代阻燃剂(NBFRs)
        四、德克隆(DPs)
    第三节 国内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一、国内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风险研究进展
        三、小结
    第四节 研究意义和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采样点的设计
        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和树皮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特征及暴露风险评估
    第一节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和树皮中PBDEs的分析测定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二、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三、仪器分析
        四、质量控制与保证
        五、树皮-大气分配模型
        六、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和树皮中PBDEs的污染特征
        一、工农牧区土壤中PBDEs的浓度水平
        二、工农牧区土壤中PBDEs的组成分布特征
        三、工农区树皮中PBDEs的污染特征
        四、由树皮-大气交换模型推测工农区大气中PBDEs的污染特征
        五、内蒙古工农牧区PBDEs的来源解析
    第三节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PBDEs的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一、内蒙古工业区土壤中PBDEs的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二、内蒙古农业区土壤中PBDEs的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三、内蒙古牧区土壤中PBDEs的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和树皮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及暴露风险评估
    第一节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和树皮中PCBs的分析测定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二、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三、仪器分析
        四、质量控制与保证
        五、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和树皮中PCBs的污染特征
        一、工农牧区土壤中PCBs的浓度水平
        二、工农牧区土壤中PCBs的组成分布特征
        三、工农区树皮中PCBs的污染特征
        四、工农牧区土壤和树皮中DL-PCBs的毒性当量水平
        五、内蒙古工农牧区PCBs的来源解析
    第三节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PCBs的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一、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PCBs的非致癌暴露风险评估
        二、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PCBs的致癌暴露风险评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新型卤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及暴露风险评估
    第一节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NBFRs和DPs的分析测定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二、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三、仪器分析
        四、质量控制与保证
        五、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内蒙古不同功能区土壤中NBFRs和DPs的污染特征
        一、工农牧区土壤中NBFRs的污染特征
        二、工农牧区土壤中DPs的污染特征
        三、内蒙古工农牧区NBFRs和DPs的来源解析
    第三节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NBFRs和DPs的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一、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NBFRs的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二、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DPs的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OPs与HSA的相互作用机制及人体内暴露风险评估
    第一节 POPs与HSA相互作用的测定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二、样品制备
        三、仪器分析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五、POPs与HSA的分子对接
    第二节 POPs与HSA的相互作用机制
        一、PBDEs与HSA的相互作用机制
        二、PCBs与HSA的相互作用机制
        三、NBFRs和DPs与HSA的相互作用机制
    第三节 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POPs的人体内暴露风险评估
        一、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PBDEs对成年男性的内暴露风险评估
        二、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NBFRs对成年男性的内暴露风险评估
        三、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DPs对成年男性的内暴露风险评估
        四、内蒙古工农牧区土壤中PCBs对成年男性的内暴露风险评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我国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1.4.2 具体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2.1 思想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2.1.3 简要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3 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依据
    3.1 理论依据
    3.2 历史依据
    3.3 现实依据
4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4.1 基本概念
        4.1.1 国家创新体系
        4.1.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4.1.3 相关概念辨析
    4.2 构成要素
        4.2.1 行为主体因素
        4.2.2 投入和产出因素
        4.2.3 环境因素
    4.3 主要特点
        4.3.1 开放性
        4.3.2 系统性
        4.3.3 流动性
        4.3.4 安全性
    4.4 建立原则
        4.4.1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
        4.4.2 坚持两种创新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结合原则
        4.4.3 坚持体现本国国情与符合国际规范相结合原则
        4.4.4 坚持开放合作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原则
    4.5 目标体系
        4.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5.2 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4.5.3 提升本国在全球创新网络竞争力
    4.6 创新活动
        4.6.1 科学创新
        4.6.2 技术创新
        4.6.3 制度创新
        4.6.4 三大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4.7 体系运行
        4.7.1 运行模式
        4.7.2 运行机制
        4.7.3 运行环境
        4.7.4 演化路径
    4.8 开放水平的测度
        4.8.1 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因子
        4.8.2 创新开放度衡量指标体系
5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一: 科学创新
    5.1 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
        5.1.1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主体
        5.1.2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地
        5.1.3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地
    5.2 创新形式:科学研究国际化
        5.2.1 人才培养国际化
        5.2.2 科研活动国际化
        5.2.3 科研成果国际化
    5.3 基于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国际化
        5.3.1 国际大科学研究
        5.3.2 “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
6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二: 技术创新
    6.1 创新主体:企业
        6.1.1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
        6.1.2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6.1.3 企业是技术发明的主体
    6.2 创新形式:研发国际化
        6.2.1 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6.2.2 实施跨国并购
        6.2.3 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6.3 研发国际化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双重影响
        6.3.1 有利影响
        6.3.2 不利影响
7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三: 制度创新
    7.1 创新主体:政府
        7.1.1 政府是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者
        7.1.2 政府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导者
        7.1.3 政府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者
    7.2 创新形式: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7.2.1 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7.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7.2.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7.3 国际规则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
        7.3.1 影响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国际规则
        7.3.2 相关国际规则变化趋势
        7.3.3 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
8 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8.1 发展历程
        8.1.1 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
        8.1.2 起步阶段(1978年—1991年)
        8.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11年)
        8.1.4.深度融合阶段(2012年至今)
    8.2 创新活动
        8.2.1 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
        8.2.2 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
        8.2.3 以政府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8.3 开放水平测度
        8.3.1 国际比较
        8.3.2 总体评价
    8.4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8.4.1 逆全球化下的挑战
        8.4.2 开放合作是大势
        8.4.3 中国优势
        8.4.4 应对策略
9 国际经验和重要启示
    9.1 国际经验
        9.1.1 美国经验
        9.1.2 日本经验
        9.1.3 德国经验
        9.1.4 以色列经验
    9.2 重要启示
        9.2.1 正确认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关系
        9.2.2 正确认识自主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关系
        9.2.3 正确认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9.2.4 正确认识局部开放和全面开放的关系
        9.2.5 正确认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9.2.6 正确认识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关系
        9.2.7 正确认识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关系
        9.2.8 正确认识完善国内创新环境与进—步扩大创新开放的关系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市场战略相关理论
    2.1 战略管理理论
        2.1.1 竞争战略理论
        2.1.2 核心竞争力理论
        2.1.3 战略分析方法
    2.2 国际化相关理论
        2.2.1 国际化阶段理论
        2.2.2 国际化进入模式理论
第3章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现状分析
    3.1 R水处理公司概况及国际市场发展历程
        3.1.1 公司概况
        3.1.2 公司国际市场发展历程
    3.2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实施的现状
    3.3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3.1 区域间市场拓展不均衡
        3.3.2 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3.3.3 产品改良升级速度较慢
        3.3.4 经销商合作机制不完善
        3.3.5 国际化人才储备不充足
第4章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环境分析
    4.1 R水处理公司宏观环境PEST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R水处理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4.2.1 新进入者威胁
        4.2.2 供方议价能力
        4.2.3 买方议价能力
        4.2.4 替代品威胁
        4.2.5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4.3 R水处理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4.3.1 德国朗盛
        4.3.2 印度ABCIL
        4.3.3 中国YR
    4.4 R水处理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4.1 组织结构
        4.4.2 财务状况
        4.4.3 人力资源
        4.4.4 技术能力
        4.4.5 企业文化
第5章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
    5.1 R水处理公司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5.1.1 优势(S)
        5.1.2 劣势(W)
        5.1.3 机遇(O)
        5.1.4 威胁(T)
        5.1.5 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5.2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目标
    5.3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方案
        5.3.1 集中化战略
        5.3.2 密集型成长战略
        5.3.3 品牌战略
        5.3.4 人才战略
第6章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的实施与保障
    6.1 丰富海外营销渠道
        6.1.1 加强线下渠道建设
        6.1.2 完善线上渠道系统
    6.2 加强国际客户管理
        6.2.1 加强大客户管理水平
        6.2.2 提升老客户维护效果
        6.2.3 提高新客户开发能力
        6.2.4 优化CRM管理系统
    6.3 提升海外品牌影响力
        6.3.1 积极推广自有品牌
        6.3.2 提升产品质量
        6.3.3 健全产品国际认证和商标注册
    6.4 加强供应链管理
        6.4.1 建立多渠道供应商
        6.4.2 发展代工合作伙伴
        6.4.3 缩短出口交货时间
    6.5 升级管理模式
        6.5.1 改革组织结构
        6.5.2 优化内部流程
    6.6 构建人力资源体系
        6.6.1 盘活人力资源
        6.6.2 夯实员工培训
        6.6.3 完善薪酬体系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乙丙橡胶生产及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情况分析及预测
    1.1 世界
    1.2 中国
2 市场分析及预测
    2.1 供需分析
    2.2 消费结构及预测
3 价格分析及预测
4 进出口分析及预测
    4.1 进出口量
    4.2 进出口贸易地
5 乙丙橡胶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5.1 产能向集中化、大型化和专营化方向发展
    5.2 溶液聚合技术仍将是主流,并不断完善
    5.3 汽车工业仍将是乙丙橡胶发展的驱动力
    5.4 材料间的竞争将推进乙丙橡胶生产商开发生产新产品
6 发展建议
    (1)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及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提高服务意识,加强与下游用户的合作
    (3)科学管控,降本增效
    (4)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新建装置应审慎

(7)香型、营养水稻杂交后代遗传分析及转IPI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水稻育种现状
        1.1.2 杂交育种的应用
        1.1.3 水稻分子育种的发展
    1.2 特色稻研究现状
        1.2.1 香稻主要类型
        1.2.2 高花青素含量水稻
        1.2.3 类胡萝卜素转基因水稻
    1.3 农作物遗传多样性
        1.3.1 遗传多样性形成因素
        1.3.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3.3 环境因素对性状的影响
    1.4 重要农艺性状研究
        1.4.1 形态决定型性状
        1.4.2 产量决定型性状
    1.5 杂交水稻品质评估
        1.5.1 稻米淀粉含量
        1.5.2 还原糖含量
        1.5.3 蛋白质含量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第2章 种质资源及其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研究
    2.1 亲本种质资源研究及杂交设计
        2.1.1 亲本材料
        2.1.2 亲本颖果形态学观察
        2.1.3 杂交实验设计
        2.1.4 剪—温去雄法
        2.1.5 田间管理
    2.2 遗传多样性研究
        2.2.1 株高测量
        2.2.2 株型分析
        2.2.3 穗长测量
        2.2.4 籽粒形态比较
        2.2.5 籽粒硬度测定
        2.2.6 千粒重的测定
        2.2.7 米粉色差测定
        2.2.8 亲代及杂交后代食味品质研究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亲本形态特征
        2.3.2 种植地气候差异
        2.3.3 杂交组合及命名
        2.3.4 杂交后代株高差异
        2.3.5 杂交后代株型优势
        2.3.6 穗型遗传多样性
        2.3.7 籽粒形态遗传
        2.3.8 籽粒特异性改变
        2.3.9 籽粒硬度分析
        2.3.10 杂交千粒重变化
        2.3.11 米粉色差分析
        2.3.12 食味品质评分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亲本及后代营养品质测定与分析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3.1.1 材料
        3.1.2 实验设备
        3.1.3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淀粉含量快速测定
        3.2.2 蛋白质含量测定
        3.2.3 还原糖测定(二硝基水杨酸法)
        3.2.4 花青素提取
        3.2.5 类胡萝卜素提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淀粉含量分析
        3.3.2 蛋白质含量分析
        3.3.3 还原糖含量分析
        3.3.4 C3G含量分析
        3.3.5 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稻转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IPI基因研究
    4.1 材料及方法
        4.1.1 材料
        4.1.2 菌株
        4.1.3 质粒
        4.1.4 常用抗生素及激素
        4.1.5 各培养基母液配制
        4.1.6 培养基配制
    4.2 愈伤培养及转化
        4.2.1 愈伤组织培养
        4.2.2 侵染及转化
        4.2.3 转基因水稻PCR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激素浓度的选择
        4.3.2 CEF浓度确定
        4.3.3 转基因水稻的获得
        4.3.4 转基因水稻阳性率
        4.3.5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食品安全事件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2.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行为经济学
        2.1.2 微观信息经济学
    2.2 文献综述
        2.2.1 影响农产品和食品贸易的因素
        2.2.2 事件冲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2.3 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
        2.2.4 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相关研究
    2.3 文献评述
3 “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介绍
    3.1 “毒菠菜”事件
    3.2 “毒饺子”事件
4 数据与模型
    4.1 数据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整理
        4.1.3 描述性统计
    4.2 模型
        4.2.1 “毒菠菜”事件
        4.2.2 “毒饺子”事件
5 分析结果
    5.1 “毒菠菜”事件
        5.1.1 “毒菠菜”事件对中国向日本出口蔬菜及食品的影响
        5.1.2 “毒菠菜”事件对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出口蔬菜及食品的影响
        5.1.3 “毒菠菜”事件实证分析结果
    5.2 “毒饺子”事件
        5.2.1 “毒饺子”事件对中国食品出口的影响
        5.2.2 稳健性检验
        5.2.3 “毒饺子”事件实证分析结果
    5.3 实证分析结果的讨论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四、韩国和泰国减产将影响亚洲聚合物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无机增强体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D]. 高晓东.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内蒙古典型功能区土壤中POPs的污染特征及人体暴露风险评估[D]. 张爱芹.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3]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D]. 周红芳. 四川大学, 2021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5]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研究[D]. 喻世花. 西南大学, 2020(05)
  • [6]乙丙橡胶生产及市场分析[J]. 吴建波,张鲲,侯姝婧,王玉瑛. 化学工业, 2020(03)
  • [7]香型、营养水稻杂交后代遗传分析及转IPI基因研究[D]. 樊亚君. 天津大学, 2020
  • [8]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专利布局研究[D]. 彭名明. 天津大学, 2020
  • [9]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稳定保障研究 ——以聚烯烃为例[D]. 吴志桥.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 [10]食品安全事件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为例[D]. 董泽宽. 浙江大学, 2020(01)

标签:;  ;  ;  ;  

韩国和泰国的减产将影响亚洲聚合物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