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模式+标准化技术驱动电信IT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宋罗娜[1](2021)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产业生态研究》文中认为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随着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传统业务持续下降和产业上下游界限日渐模糊,电信运营商在产业价值链的优势地位,面临被管道化和低价值化的威胁。互联网OTT业务冲击、用户新增规模有限以及新兴市场进入壁垒高等现状,迫使电信运营商重新思考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生存与发展策略。同时能源消耗与气候问题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对电信运营商服务能力提出新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进一步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网络连接能力、平台与应用服务能力,推动自身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创新和服务能力优化是电信运营商在产业生态中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之一,互联网时代下电信运营商如何进行创新和能力提升,以满足用户日益丰富的信息技术服务需求,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一现实问题,正处于探索之中。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产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电信运营商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研究基于产业协同和绿色创新文献研究,明确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市场竞争及电信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之间共生关系,结合电信企业及其服务产品特征,构建了一种电信运营商绿色技术创新双层博弈模型,包括生态位重叠竞争角度的演化博弈模型,生态位互补合作角度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为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基础服务和平台应用创新业务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2)运营商网络可持续发展框架与评估研究面向电信运营商未来网络架构与服务需求,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和谐、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社会为目标,从系统、技术、设备和能源等层面分析未来信息通信网络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出了一种电信运营商网络可持续发展框架与评估体系,包括具有多方位可持续特征的未来网络框架,网络性能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为电信运营商网络基础服务绿色发展提供参考。(3)运营商垂直生态技术赋能研究分析了物联网与区块链等技术在传统产业供应链中的应用情况,识别技术方案设计的关键因素并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仿真,扩展了现有指标体系,提出了电信运营商垂直生态下的创新业务模式,构建了以电信运营商、传统企业和政府为代表的三方博弈模型,就区块链等技术在供应链中的采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各方互动策略。为电信运营商在平台服务等创新业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4)运营商垂直生态解决方案研究分析了电信运营商在供应链溯源管理方面的项目,针对电信运营商在农业场景下的业务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电信运营商在垂直生态中的创新业务解决方案。基于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结合供应链可持续发展需求,构建了一种区块链的双链结构,包括记录交易数据的主链和记录物联网数据的子链,并在不同模拟场景中验证结构性能,为电信运营商提升创新业务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赵忞斐[2](2019)在《新疆电信新一代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运营商企业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上以及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提供智慧运营能力是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IT建设的核心任务,因此新疆电信本着“领先的智能信息服务提供商”建设导向,对新一代客户管理系统(CRM)进行了重构。本文从新建电信建设CRM系统项目建设角度出发,助力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为目标,结合项目管理理论,对CRM项目建设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具体以新疆电信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对新疆电信重构新一代CRM项目的必要性、项目需求、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过程管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给出了项目工作分解结构、进度计划编制、责任矩阵、里程碑和沟通内容,并通过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的评估。论文还针对新疆电信CRM项目实施过程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使项目在公司的后续开展中能更好地发挥效果。
李荣胜[3](2020)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形成,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看,各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快速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我国在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中,能否紧扣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信息产业、非信息产业以及产业生态能否跟得上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能否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率,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现有研究成果无法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激发了作者的研究兴趣,特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为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不仅对丰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方面最新、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借鉴,接受启迪。二是在理论上,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一方面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中,归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考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特点,将二者对比分析,揭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本质。三是在实证上,选取能够反映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及其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熵值法权重模型(Entropy Weighting Method)、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 Model)等计量模型,采用中介效应逐步法(Causal Steps Approach)以及超效率DEA包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测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验证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产业间和产业生态化升级,分析居民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察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运营效率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四是揭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构建“二步三级”指标体系,在熵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基础上合成了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指数,并且该指数显示2001-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二是验证了信息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较显着影响。从60个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升级有显着影响的实证结果有48个,其中具有正影响的43%,负影响的占37%,二者占所有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的80%。三是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有一定中介效应。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升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60个模型中,人均消费支出在其中的48个模型中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占比80%,说明人均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大部分指标均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直接或者通过消费间接驱动产业升级的基本论点。四是总体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相对稳定。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2002-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运营效率的均值为1.0239。按照模型效率判断标准,该经济效率值大于1,反映该期间全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整体上有效率。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着眼信息技术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侧同时,把信息类和非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侧也考虑在内,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分析上的有机结合。第二,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5G、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中,归纳新兴产业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实践阶段,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特点和本质。第三,本文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不仅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消费在该作用过程中起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我国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却伴随着某些年份、某些省份、某个阶段缺乏经济效率的问题。这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深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田雨欣[4](2020)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与技术演进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竞争已经不再单单以国家作为主导力量,市场与企业逐渐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获得技术标准优势地位,各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行动者积极利用资源采取行动,配置、协调资源以改变现有制度环境,推动制度向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本研究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核心合集数据库19902019年发表于技术管理领域顶级期刊的关于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已有文献划分为规制理论、技术管理、产业组织和战略管理四个理论视角。经过文献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相关文献大多聚焦于技术标准竞争过程中企业如何受到外部环境如政府、市场、标准委员会的影响,对于企业在标准竞争过程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文献相对较少。制度创业视角关注行动者如何利用资源改变环境以满足自身利益,尤其适合弥补移动通信行业现有理论视角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TD-SCDMA与TD-LTE技术发展与标准竞争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其次,在对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回顾了制度创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合法性、制度创业行为和制度创业模型。通过将大唐电信公司推动TD-SCDMA成为中国3G技术标准之一所采取的制度创业行为及策略进行阶段性划分,选取了推动制度创业进程的关键事件,并参考其他学者关于制度创业的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该模型将大唐电信的制度创业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及制度再生阶段。进一步地,本研究通过分析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TD-LTE合法性确立验证了该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最后,上述案例分析证实了制度创业理论可以适用于分析技术标准这一特殊“制度”的产生。本研究经过案例分析与模型建立得出以下结论:(1)制度创业动因与情境影响制度创业者行为方式;(2)新制度产生是不同行动者共同推动的结果;(3)新制度不一定代表行业效率最优解,而且制度创业者也并不一定是新制度下的最大受益者。本研究结论为政府及企业在未来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唐浩[5](2020)在《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信行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来基于规模经济的高边际利润模式正在转向低边际利润模式。特别是4G运营以来,传统业务互联网化、流量化,引发了通信客户行为深刻而显着的改变,流量成为信息通信业基础性生产要素,也成为客户与通信运营企业交易的主要商品,通信行业进入全流量经营时代。但随着人口红利的快速消退、提速降费的深入推进,流量规模增长的红利快速释放,目前简单依靠量的增长已难以推动通信行业收入实现大的提升,流量价值变现方式亟待变革;同时,通信行业增长的规模驱动力逐渐式微,存量博弈进一步摊薄了行业价值,各通信运营企业已将竞争的焦点由客户份额的争夺转向客户价值的竞争,客户价值开发和提升成为通信行业经营工作的重心;政策层面,政府一方面深入推行提速降费政策,另一方面又要求通信行业肩负起利税贡献的重任,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效益必须得到统筹兼顾。围绕有效“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如何有效挖掘流量价值、推进供给方面产品创新,逐步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引领需求,进而提升客户视角的客户价值;如何提升企业视角的通信客户价值,进而提升客户份额及收入份额,成为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回归流量经营本质,对接价值创造过程实际,满足、创造、引领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贡献,面向5G发展是流量经营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流量时代开发流量价值与提升通信客户价值,实现信息通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应遵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全周期、全流程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按照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的互动机制和内在逻辑来重构流量价值经营体系。论文面向实际应用问题,围绕有效解决“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分别从客户的视角、企业的视角、客户-企业视角出发,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分析了价值创造、传递、交易、变现全过程运作机制,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了流量价值和通信客户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关键要素、内在规律和逻辑,从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分别给出了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的一整套理念、方法、策略和措施建议。首先,论文从流量经营的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出流量经营的关键要素,明确了通信行业全流量经营的特征和趋势,给出了全流量时代这一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方式、组织形式、运营模式等在内的通信运营企业新的管理情景。认为流量业务是一种互补品经济,其价值依赖于其他组件创新带来的价值,价值提升的方向在于推动流量价值在通信运营侧实现封闭管理。接着,从客户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实现了流量价值具体化、数量化、应用化,为流量价值开发找到了着力点和衡量标准;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在一起,基于企业运营客户精准画像需要,构建了一个既考虑时间维度价值又考虑空间维度价值的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户细分、定性定量分析和有效性验证,为大数据精准营销和客户价值提升提供了基础模型;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及价值开发机制,将博弈论和控制论方法引入到客户价值研究中来,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最后,基于流量价值模型、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求解及分析结果,提出了流量价值开发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互动双赢模型,面向5G时代流量价值经营,系统性地提出了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的策略建议,较好地解决了“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以期为国内通信运营企业5G经营提供参考,达到企业与客户最大双赢。论文的创新成果及主要观点:1.提出了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三重视角研究框架,贯通并融合了“企业视角、客户视角、企业-客户视角”客户价值三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聚焦解决“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论文遵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全周期、全流程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按照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形成的逻辑,系统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将客户价值研究的三个领域得以贯通融合。按照先解构后综合、先画像后交互、先微观后宏观的研究方式,将客户价值运作机理全面展现。首先,从客户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接着,从企业的视角出发构建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最后,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价值创造模型,以流量价值开发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互动双赢模型。2.提出了流量业务的本质属性、流量经营的方向及路径,并由此演绎提出“差异化产品供给”是提升通用组件或基础性生产要素价值的方向。基于产业链视角和互补品经济理论,在流量经营关键驱动因素及驱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流量经营本质。流量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种基础承载性和生态型业务,流量和上下游环节功能互补共同构成客户体验,因此,流量本质上是一种互补品经济,其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客户的需求和流量所承载的互联网应用及内容。流量经营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技术+管理问题,流量经营关键在于发现新增的价值、找出价值转换途径并实现价值的分配,推动流量价值在通信运营企业侧实现闭环管理、掌握流量承载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是通信运营企业流量价值重塑的重要途径。这要求通信运营企业推动“管道流量”经营向“互联网流量”经营转变,构建流量价值生态系统,实现流量与互补品价值封闭和价值协同创新。在流量价值经营的方向下,通信运营企业需要统筹考虑各类业务的定位、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流量、宽带、内容、信息服务业、数字化服务等需要被放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下来重新定位,这个视角就是全流量经营,即无所不在的流量经营,各种经营对象和要素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共同构成流量经营的价值生态系统。3.将博弈论和控制论等理论方法引入到客户价值研究中来,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在价值构成的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机制,为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找到改进方向和着力点。基于企业客户价值互动双赢,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并应用最优控制和动态优化的方法,求解并分析了合作、非合作情形下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均衡解或最优解,从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理,发现企业与客户在追究价值最优时,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客户价值转换行为与企业营销策略实施成正比、与流量产品创新成正比,企业营销工作和产品创新程度能够促进客户价值转换和提升。通过对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过程分析,发现双方在长期博弈过程中实现共赢,通信运营企业价值增长关键来源是保持客户长期动态合作,主要手段是交叉销售和融合捆绑,发挥好关键人网络价值;客户收益增加的关键来源是产品创新及高价值、个性化产品推荐,通过价值生态系统降低交易成本以实现客户效用增加。4.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给出了价值开发机制,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驱动模型。以Lancaster和Walters客户为中心的价值链结构为基础,从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交互关系和互动机理,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系统地梳理了价值产生、承载、传递、创造的全过程,给出了价值开发机制:客户需求是流量价值最终来源、流量产品创新是价值增值的载体、网络管道能力是稳固价值的基础、经营模式创新是价值变现的根本、价值生态系统是价值开发的突破点、个性化需求是价值开发的着力点。论文从需求管理与供给改革分别入手,将价值创造与实现的逻辑转换为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有机协同、相互支撑、互动双赢、系统性的价值经营体系,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驱动模型。5.面向5G流量价值经营系统地提出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策略:在流量产品供给方面,根据流量价值模型,主要从开发流量价值和降低客户成本入手,深化供给改革。在客户需求方面,根据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立足当前,通过向规模要价值、向存量要价值、向融合要价值等方面入手,提升客户当前价值贡献;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培育并挖掘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有效利用客户的网络价值,扩展客户的空间价值。
宋庆[6](2020)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信息技术正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在政策、产业、技术等因素的推动下,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网络使不同产业相互交叉和渗透,逐渐表现为产业链发生变革,原有的产业角色、商业模式、运营体系都将升级迭代。同时,4G时代即将结束,全球电信行业将迈入5G时代,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一直在跟随,在4G时代实现了并肩,在5G时代必须要引领。战略是企业生死存亡、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通信技术交替的窗口期,如何转型适应时代发展、产业发展是中国电信运营商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交杂范围甚广、内外部战略环境复杂,电信运营商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战略焦点模糊、能力布局跟风、外界环境感知弱等一系列问题。论文以此作为研究的源头,逐步剖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过程。论文采用“理论和经验-模型-实证-实践”的研究方法,对商业生态、组织生态、战略管理、战略转型等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辅以国际领先电信运营商转型跟踪,系统性汲取转型优质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影响战略转型的内外部因素,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并借助问卷调查对多类型企业、多业务线条、多层次组织的相关战略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依此进行实证研究,明确影响战略转型的内外部因素。根据实证结果,从多平台网络效应视角构建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战略转型模型,并以典型电信运营商和科技公司的转型实践为案例,论证该战略转型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以国内某运营商为例,结合其具体业务和市场发展情况,制定其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战略转型路径规划和组织保障,作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提供具体参考和建议。论文整个过程实现了源于理论和实践融合,终于理论和实践融合。在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电信运营商具体转型实践的基础上,抽象构建论文的影响因素体系和转型模型,通过实践论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将理论模型落地于国内电信运营商具体转型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闭环。论文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结论:一是,从内部看,商业模式是影响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而相对于产品形态和业务模式,平台体系发挥更为的重要作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是一个融合创新能力、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商业模式、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商业模式是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微观基础,而平台则是商业模式倡议用户价值主张的承载体。二是,从外部看,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对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影响深远,是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外部机遇。相比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更能左右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政治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技术趋势、行业趋势都是环境影响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三是,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战略是电信运营商行之有效的转型方向。平台体系建设是商业模式的关键子项。电信运营商的平台体系和研发模式、技术驱动创新、价值理念、数字化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影响。电信运营商的技术平台为战略转型提供技术底座,多边平台为转型提供更多市场的拓展可能性。论文开展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从内外部出发,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内部因素主要包含商业模式、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等五个维度,外部主要包含环境变化、用户需求、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等四大维度。根据电信业技术和商业共同演进的特点以及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电信运营商在战略、业务、营销、研发、网络、组织、运营等领域优质转型经验,论文提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从商业模式、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等五大维度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内部影响体系,从环境变化、用户需求、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等四大维度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外部影响体系。论文全方面、立体式深入剖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以往研究学者多从1-4个角度进行实践分析,较难全面窥探电信运营商转型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论文开展的系统化影响因素分析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研究文献中尚无先例,理论模型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凸显论文的理论价值。该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形成充分体现了新理论源于以往理论成果和实践的抽象。第二,从多平台网络效应视角构建电信运营商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战略。根据论文开展的实证研究,平台体系对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影响重要性排名第一。平台体系之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对产业发挥了赋能和颠覆的重要作用,主要由于其背后的网络效应。技术平台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多边平台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多边积极互动的可能性,包括同质用户的互动和异质用户的互动。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的融合使得网络效应对电信运营商通过平台强化战略转型的力度更加强烈。基于此,论文构建的多平台融合转型战略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需求,同时,韩国电信运营商SKT的转型实践和科技公司微软的转型实践充分论证多平台融合转型战略的落地实施可能性。该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一方面从实践层面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指明了大方向,另一方面详细阐明研发模式、技术驱动创新、价值理念、数字化人才培养、运营模式对战略转型的支撑作用。过往学者多提平台战略和重点开展单平台研究,在通信行业内,电信运营商转型研究鲜有学者开展多平台融合转型研究,论文构建的技术平台和多边融合转型模型具有较好的指引性。第三,以国内某运营商为例构建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路径规划,用具体研究案例落地具体化模型,凸显基于模型的差异化价值。战略转型模型的重要检验标准是能否结合电信运营商实际业务落地实施。论文依照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系统分析国内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根据论文构建的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构建该运营商的转型路径规划以及平台治理和组织保障措施。该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实践层面,电信运营商在转型的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和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论文结合该运营商具体情况制定的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路径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而且演化的概念模型来源于国际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实践抽象,具有较好的实操性和落地性。
何晨琳[7](2020)在《“互联网+”对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但是,我国虽然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却不是制造业第一强国。目前,我国大量制造群企业还处在工业2.0至3.0的状态,且不同行业、地区和企业之间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存在显着差异。要解决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实施创新驱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催生了各类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变革了制造业企业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组织方式,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浙江11个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互联网+”发展水平、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融合发展程度,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对提升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互联网+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创新驱动的路径、区域或产业创新能力水平指标体系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其次,在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阐明了“互联网+”和创新驱动的基本概念,产业融合等相关理论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的相关模型;再次,分析了浙江省“互联网+”与制造业的发展概况;然后从基础设施、技术应用、人才规模、投入水平、经济效益五个方面来构建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投入驱动能力、创新产出驱动能力、发展绩效驱动能力、创新环境支撑驱动能力四个方面来构建浙江省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统计方法估算了浙江省11个市2011-2016年“互联网+”发展水平、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互联网+”对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程度和“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程度。研究结论表明,浙江省11个市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互联网+”发展水平对浙江各市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影响程度存在地区差异。浙东北区域的杭州市、宁波市的“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程度较好,金华市领跑浙西南区域,总体来说,浙东北区域的优势明显大于浙西南区域。最后,探讨了如何提升浙江省“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与以往相比,本文运用基于熵值法的改进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基于因子分析的TOPSIS分析法,使得实证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对相关部门决策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军凯[8](2018)在《无线网络优化外购服务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文中研究指明电信业务及服务外购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让电信运营商在非核心业务外包后更能集中力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电信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让电信运营商对外包服务质量愈加重视。无线网络优化外购服务的低风险低成本的运维决定了其将长期存在,如何对无线网络优化外购服务质量进行控制已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我国电信业务及服务外购行业的实际特点,利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定义和特点分析——要求和评估方法确定——各因素影响研究”研究思路展开,层层递进,结合实际工作较系统和全面的对无线网络优化外购服务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网络优化外购定义及特点进行了介绍。网络优化工作贯穿于网络规划、工程建设及日常维护等各项工作中,共同形成对网络质量的闭环管理。网络优化外购是自有优化队伍的延伸和补充,主要协助本地优化工程师进行日常网络优化,起到支撑作用。其次对网络优化外购服务质量要求及评估方法进行了说明,明确了具体要求,并对服务质量评估方法展开了详细介绍,并结合现行网络优化外购服务质量状况,找出了具体的服务质量控制点。在完善了相关理论后,本文以无线网络优化为例,从外购服务组织架构、生态系统建设、工作流程优化这三个方面对外购服务质量影响上对外购服务质量控制展开探讨。在组织结构方面,对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组织的优缺点,提出了评估方法,阐述了组织结构对外购服务质量的具体影响。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从六个维度提出了提高外购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在工作流程方面,引出了PDCA管理循环方法,介绍了其在提升外购服务质量中的应用,同时结合网优项目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方式和具体操作过程。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反溯理论的角度对无线网络优化外购服务质量控制进行研究,针对性强,对无线网络优化外购服务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吕瑶[9](2019)在《比较视野下中国创新国际化及其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技术贸易在各国经济贸易往来中的比重日趋加强,技术创新引领的经济发展突显出其核心地位,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方面引入国际化变量,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推进本国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对促进国家创新政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随着科技高速持续的增长和巨大市场及经济潜力的出现,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可或缺的创新合作伙伴。当今中国,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适应经济新常态,亦或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都需要用创新思维去应对、解决前进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转型国家,许多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问题尚未完善,如何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以及政府对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在创新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及国际技术流动极大的带动了经济增长,其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也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显现,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地位相对衰退,中国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地位突显,在创新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美国态度发生转变。特朗普上台之后,千方百计制约中国,尤其是高科技领域,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对华为5G技术的阻碍。因此,当前的形势已经完全不同,创新国际化的内涵发生变化,一个国家既需要利用创新国际化推进本国技术进步,同时又要防备创新国际化不被他国利用,还要考虑创新国际化的难度已经大幅提升,后发国家再想免费或低价获得发达国家的创新技术已经难上加难。本文共有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接下来创新国际化与经济增长问题建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第二章介绍论文的相关理论,围绕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国际技术流动进行分析,提出创新国际化的主要理论如新古典增长理论、技术差距理论、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技术转让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中国创新国际化的发展演变,包括三方面内容:(1)金融危机前以技术引进为主要方式的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2)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创新国际化模式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再到技术“走出去”的转变,(3)特朗普时期中国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挑战;第四章将中国创新国际化模式与发达国家美国、赶超国家日本、韩国和转型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进行比较,找到中国创新国际化模式的可行路径,同时也为转型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五章建立创新国际化的增长效应模型,利用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研发投入、国际技术贸易流动与创新能力三方面组合成一个指标即创新体系国际化指标,以索洛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创新体系国际化、研发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回归方程,分析创新国际化对经济增长的推进或阻碍作用,并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2008年前后变量间影响的重要程度;第六章是结论与对策建议,从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流动并提高创新产出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创新国际化活动受经济发展阶段影响比较显着,创新产品在国际间的技术转移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经济发展程度相似的国家有着类似的创新国际化演进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研发投入和技术流动越高,并且转型国家和赶超国家有向发达国家创新国际化模式演进的趋势,中国正沿着“低低”——“高低”——“高高”创新国际化模式的演进路径实现创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创新国际化模式路径选择的合理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3)创新国际化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增长效应高于转型国家,但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发达国家创新国际化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有所减少。基于此提出几点对策建议:(1)加强科技自主研发投入经费,获取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首先从提高研发投入开始,实现“低低”向“高低”模式的转变,其次通过加强国际技术流动并提升创新协同能力,实现“高低”向“高高”模式的转变;(2)强化技术创新的专利保护,注重创新国际化发展尤其是国际技术流动,加大技术转让的法律保护,形成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打造良好的国家竞争环境,带动技术贸易往来;(3)提高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水平,促使创新国际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抓住世界经济形势转变带来的机遇;(4)加大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创新合作力度。
王媛媛[10](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二、直接模式+标准化技术驱动电信IT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接模式+标准化技术驱动电信IT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产业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互联网下电信产业发展背景 |
1.1.2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需求 |
1.1.3 运营商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
1.1.4 研究意义 |
1.2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2.1 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框架及章节安排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产业生态 |
2.1.2 可持续发展 |
2.1.3 创新生态系统 |
2.1.4 商业生态系统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产业生态系统研究 |
2.2.2 网络绿色发展研究 |
2.2.3 运营商可持续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运营商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研究 |
3.1 绿色创新需求与影响因素 |
3.1.1 产业协同与绿色创新 |
3.1.2 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3.1.3 收益函数构建 |
3.2 双层博弈模型构建与求解 |
3.2.1 演化博弈模型 |
3.2.2 讨价还价模型 |
3.3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
3.3.1 同规模场景 |
3.3.2 不同规模场景 |
3.3.3 创新程度影响 |
3.3.4 协作因素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营商网络可持续发展框架与评估研究 |
4.1 未来网络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
4.1.1 运营商视角下未来网络特点 |
4.1.2 运营商企业内绿色发展实践 |
4.2 未来网络可持续发展框架构建 |
4.2.1 需求分析 |
4.2.2 框架设计 |
4.2.3 应用场景 |
4.3 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能力分析 |
4.3.1 重叠竞争: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4.3.2 互补合作: 加强产业协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
4.3.3 宽度扩展: 进入新兴业务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 |
4.4 网络性能评估体系与方法 |
4.4.1 综合评价体系 |
4.4.2 综合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营商垂直生态技术赋能研究 |
5.1 供应链场景技术应用分析 |
5.1.1 区块链技术应用分析 |
5.1.2 物联网技术应用分析 |
5.1.3 供应链解决方案分析 |
5.2 可持续供应链技术方案分析 |
5.2.1 可持续供应链信息化挑战分析 |
5.2.2 可持续解决方案关键因素分析 |
5.2.3 可持续技术选型性能对比分析 |
5.3 供应链技术应用演化博弈分析 |
5.3.1 模型假设 |
5.3.2 模型构建 |
5.3.3 模型求解 |
5.3.4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运营商垂直生态解决方案研究 |
6.1 农业供应链溯源项目分析 |
6.2 可持续供应链方案构建 |
6.3 供应链数据管理与优化 |
6.3.1 供应链数据管理 |
6.3.2 供应链数据价值创造 |
6.4 基于区块链的双链结构 |
6.4.1 结构框架 |
6.4.2 主链设计 |
6.4.3 子链设计 |
6.4.4 性能优化 |
6.4.5 仿真评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缩略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新疆电信新一代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部驱动 |
1.1.2 内部驱动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框架 |
1.5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新一代CRM系统建设概述 |
2.1 新疆电信当前CRM系统情况 |
2.1.1 业务情况 |
2.1.2 平台情况 |
2.1.3 待提升问题 |
2.2 新一代CRM系统建设目标 |
2.2.1 总体目标 |
2.2.2 业务目标 |
2.2.3 技术目标 |
第三章 新一代CRM系统建设焦点分析 |
3.1 CRM域系统建设重点、难点 |
3.1.1 业务层面 |
3.1.2 技术层面 |
3.1.3 实施层面 |
第四章 新一代CRM系统建设方案分析 |
4.1 建设思路 |
4.2 整体架构 |
4.2.1 应用层 |
4.2.2 平台层 |
4.2.3 资源层 |
4.3 功能架构 |
4.3.1 CPC配置中心功能架构 |
4.3.2 客户中心功能架构 |
4.3.3 受理中心功能架构 |
4.3.4 基础管理功能架构 |
4.3.5 营销资源中心功能架构 |
4.3.6 客户服务中心功能架构 |
4.3.7 销售支持中心功能架构 |
4.3.8 营服协同中心功能架构 |
4.3.9 渠道工作支持中心功能架构 |
4.4 技术架构 |
4.4.1 建设思路 |
4.4.2 架构描述 |
第五章 新一代CRM系统项目管理及实施分析 |
5.1 项目管理及实施整体思路 |
5.1.1 需求分析 |
5.1.2 蓝图规划 |
5.1.3 方案设计 |
5.1.4 部署实施 |
5.1.5 上线准备 |
5.1.6 上线实施 |
5.1.7 运维服务 |
5.1.8 持续优化 |
5.2 总体项目管理实施策略 |
5.2.1 需求分析阶段 |
5.2.2 方案设计阶段 |
5.2.3 版本研发阶段 |
5.2.4 系统验证阶段 |
5.2.5 割接上线阶段 |
5.2.6 串行与并行相结合的项目实施原则 |
5.2.7 项目里程碑计划 |
5.3 项目组织架构及责任分工组织架构 |
5.3.1 组织分工与职责 |
5.3.2 各小组交互关系 |
5.3.3 项目维护期组织架构 |
5.4 项目实施关键任务管理 |
5.4.1 新架构模式下所需硬件需尽快落实 |
5.4.2 架构变更需提前储备适应新架构技术人员 |
5.4.3 数据模型变更需提前储备数据割接人员 |
5.4.4 周边系统接口平滑过渡,减少涉及周边系统的影响与依赖 |
5.4.5 大型软件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
5.4.6 智慧运营建设战略目标的把握 |
5.4.7 系统平滑过渡总体思路 |
5.4.8 产品及业务规则梳理 |
5.4.9 系统功能差异分析 |
5.4.10 主数据和数据模型实施 |
5.4.11 数据迁移 |
5.4.12 接口承接 |
5.4.13 系统测试 |
5.4.14 系统割接 |
5.4.15 系统培训 |
5.4.16 系统验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信息技术的研究 |
2.1.1 信息技术及其测度 |
2.1.2 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
2.2.1 产业升级的概念 |
2.2.2 产业升级的测度 |
2.2.3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和后续影响 |
2.2.4 产业升级路径 |
2.3 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
2.3.1 信息化、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 |
2.3.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产业升级 |
2.3.3 智能化和产业升级 |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与研究启示 |
2.4.1 研究成果评论 |
2.4.2 几点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1.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媒介延伸 |
3.1.2 信息媒介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2 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 |
3.2.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路径 |
3.2.2 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趋势 |
3.2.3 信息革命浪潮与经济形态新概念的叠现 |
3.3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
3.2.1 直接动力机制 |
3.2.2 间接动力机制 |
3.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
3.3.1 基本传导机制 |
3.3.2 互动传导机制 |
3.3.3 时序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分析 |
4.1 从语言到AI:全球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及特点 |
4.1.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
4.1.2 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特点 |
4.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特点 |
4.2.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阶段 |
4.2.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4.3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本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构建与测度研究 |
5.1 构建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1 常见的信息技术水平测度方法 |
5.1.2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求解 |
5.2.1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模型的计算和求解 |
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测度分析 |
5.3.1 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
5.3.2 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
5.3.3 时间分异特征 |
5.3.4 空间分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6.1.2 变量设计 |
6.2 计量分析 |
6.2.1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
6.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6.2.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3 实证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分析 |
7.1 经济效应分解及其测度模型 |
7.1.1 经济效应的核心:效率 |
7.1.2 经济效应的总括与分解:运营效率、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
7.1.3 经济效应的测度:超效率DEA模型及变量设定 |
7.2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总经济效率分析 |
7.2.2 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3 信息技术对产业间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4 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化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特征分析 |
7.3.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效率具有差异性 |
7.3.2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效率平稳性和均衡性 |
7.3.3 时间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效率趋于稳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问题 |
8.1.1 信息技术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非均衡发展 |
8.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8.1.3 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中介作用有待挖潜 |
8.1.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伴随着低经济效率问题 |
8.2 政策建议 |
8.2.1 给予信息制造业技术R&D适度政策倾斜 |
8.2.2 加大对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
8.2.3 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
8.2.4 充分发挥消费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催化作用 |
8.2.5 激发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 |
8.2.6 鼓励信息产业优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数据 |
2.2 描述性统计: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相关文献的全景图 |
2.2.1 发文数量与发文机构分析 |
2.2.2 发文期刊分析 |
2.2.3 发文作者和合着网络分析 |
2.3 共词分析 |
2.4 不同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的文献梳理 |
2.4.1 基于规制理论视角的研究 |
2.4.2 基于技术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
2.4.3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的研究 |
2.4.4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
2.5 已有文献的研究局限 |
第三章 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 |
3.1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代际更迭 |
3.2 中国政府与企业支持本土3G技术的原因 |
3.2.1 经济原因 |
3.2.2 政治原因 |
3.3 大唐电信开发TD-SCDMA技术标准面临的挑战 |
3.3.1 来自内部技术资源的挑战 |
3.3.2 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
第四章 大唐电信制度创业行为与TD-SCDMA合法性确立 |
4.1 TD-SCDMA技术标准发展历程 |
4.2 制度创业相关概念及理论 |
4.2.1 制度创业与制度创业者 |
4.2.2 合法性 |
4.2.3 制度创业行为 |
4.2.4 制度创业模型 |
4.3 数据来源 |
4.4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变化、标准构建及寻求技术可行性 |
4.4.1 直接参与策略与代言人策略 |
4.4.2 协作R&D |
4.4.3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 |
4.5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标准的理论化与扩散 |
4.5.1 产业联盟 |
4.5.2 开放型标准战略 |
4.5.3 调动社会力量 |
4.5.4 信息咨询策略 |
4.6 制度再生阶段——TD-SCDMA合法性确立 |
4.7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验证:TD-LTE合法性确立案例 |
5.1 数据来源 |
5.2 TD-LTE发展概述 |
5.3 制度创业阶段划分及模型构建 |
5.3.1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 |
5.3.2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 |
5.3.3 制度再生阶段 |
5.4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TD-LTE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与启示 |
6.1.1 结论 |
6.1.2 启示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发展 |
2.1 全流量理论及相关研究 |
2.1.1 流量概念界定 |
2.1.2 流量经营理论及研究 |
2.1.3 全流量的定义及内涵 |
2.2 价值创造理论及相关研究 |
2.2.1 价值概念界定 |
2.2.2 价值创造理论研究 |
2.3 客户视角的客户价值理论及研究 |
2.3.1 B2C客户价值定义及内涵 |
2.3.2 B2C客户价值构成维度研究 |
2.3.3 B2C客户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
2.3.4 B2C客户价值与消费者行为关系研究 |
2.3.5 B2C客户价值理论研究方向 |
2.4 企业视角的客户价值理论及研究 |
2.4.1 C2B客户价值定义及内涵 |
2.4.2 C2B客户价值构成研究 |
2.4.3 C2B客户价值评价研究 |
2.4.4 C2B客户价值理论研究方向 |
2.5 客户-企业价值互动关系研究及博弈论 |
2.5.1 客户-企业价值互动关系研究 |
2.5.2 博弈论 |
2.6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章 流量经营驱动因素及流量价值模型构建 |
3.1 流量经营本质 |
3.1.1 流量经营历程回顾 |
3.1.2 流量经营存在问题 |
3.1.3 流量经营发展趋势 |
3.1.4 国外流量经营策略 |
3.1.5 流量经营本质分析 |
3.1.6 流量价值经营方向 |
3.2 流量经营驱动因素分析 |
3.2.1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
3.2.2 价值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
3.3 流量价值模型构建 |
3.3.1 理论框架 |
3.3.2 流量价值概念模型 |
3.3.3 变量定义及研究假设 |
3.3.4 量表开发及数据收集 |
3.3.5 假设检验及模型修正 |
3.3.6 流量价值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
4.1 通信客户价值研究设计 |
4.2 通信客户价值理论框架 |
4.2.1 通信客户价值特性分析 |
4.2.2 通信客户价值研究现状 |
4.2.3 通信客户价值模型框架 |
4.3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指标 |
4.3.1 客户当前价值评价指标 |
4.3.2 客户潜在价值评价指标 |
4.3.3 客户网络价值评价指标 |
4.4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4.4.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4.4 通信客户价值计算 |
4.5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应用 |
4.5.1 基于客户价值评价结果客户细分 |
4.5.2 基于客户价值行为的客户细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制研究 |
5.1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理分析 |
5.1.1 客户需求发展趋势 |
5.1.2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机理 |
5.1.3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交互关系分析 |
5.2 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5.2.1 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模型的构建 |
5.2.2 动态博弈模型求解-非合作情形 |
5.2.3 动态博弈模型求解-合作博弈情形 |
5.3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博弈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策略 |
6.1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方案设计 |
6.1.1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思路 |
6.1.2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框架 |
6.2 需求挖掘及管理 |
6.2.1 客户需求管理 |
6.2.2 客户细分管理 |
6.3 供给改革及管理 |
6.3.1 产品体系供给改革 |
6.3.2 运营体系供给改革 |
6.3.3 经营体系供给改革 |
6.4 流量价值开发 |
6.4.1 网络质量提升策略 |
6.4.2 流量产品创新策略 |
6.4.3 内容权益运营策略 |
6.4.4 流量服务保障策略 |
6.4.5 流量品牌重塑策略 |
6.4.6 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
6.4.7 终端运营牵引策略 |
6.4.8 渠道协同发展策略 |
6.5 通信客户价值提升 |
6.5.1 规模价值变现策略 |
6.5.2 存量价值变现策略 |
6.5.3 融合价值变现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流量价值对客户购买行为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通信客户价值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通信客户价值指标相对重要性结果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价值 |
1.2.3 实践价值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整体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整体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小结 |
第二章 战略转相关理论研究 |
2.1 商业生态相关理论 |
2.1.1 共生理论 |
2.1.2 合作竞争理论 |
2.1.3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2.1.4 本节小结 |
2.2 组织生态相关理论 |
2.2.1 生态位理论 |
2.2.2 组织生态理论 |
2.2.3 市场化生态组织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2.2.5 本节小结 |
2.3 战略转型相关理论 |
2.3.1 战略管理 |
2.3.2 企业战略转型理论 |
2.3.3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理论 |
2.3.4 本节小结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理论研究 |
3.1 基于运营商转型实践和扎根理论的因素分析 |
3.1.1 国际电信运营商总体战略转型思路 |
3.1.2 扎根理论运用 |
3.1.3 历史文献分析 |
3.2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商业模式 |
3.2.2 资源能力 |
3.2.3 组织运营能力 |
3.2.4 融合创新能力 |
3.2.5 文化 |
3.2.6 内部影响因素之间的协同关系 |
3.3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基于结构方程的假设模型 |
3.3.2 环境变化 |
3.3.3 用户需求 |
3.3.4 规模效应 |
3.3.5 社会影响力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问卷设计和分析方法 |
4.1.1 问卷对象和样本 |
4.1.2 测量表设计 |
4.1.3 分析方法 |
4.2 影响因素测量 |
4.2.1 融合创新能力测量 |
4.2.2 资源能力测量 |
4.2.3 组织运营能力测量 |
4.2.4 商业模式测量 |
4.2.5 文化测量 |
4.2.6 环境变化测量 |
4.2.7 用户需求测量 |
4.2.8 规模效应测量 |
4.2.9 社会影响力测量 |
4.3 调查问卷回收基本情况 |
4.4 信度检验 |
4.5 效度检验 |
4.5.1 内部影响因素构面相关系数分析 |
4.5.2 要素、能力和影响因子拟合度分析 |
4.6 战略转型内部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
4.6.1 因子分析 |
4.6.2 相关性分析 |
4.6.3 主要结论 |
4.7 战略转型外部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
4.7.0 影响模型拟合度分析 |
4.7.1 路径效果分析 |
4.7.2 主要结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平台网络效应视角下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 |
5.1 技术平台的网络效应 |
5.1.1 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
5.1.2 作用于运营商的四大特征 |
5.1.3 技术网络效应作用机理 |
5.2 多边平台的网络效应 |
5.3 战略转型模型构建——多边平台和技术平台的融合 |
5.3.1 平台相关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基于多平台融合的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 |
5.4 典型运营商基于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的战略转型案例 |
5.4.1 SKT超5G生态战略 |
5.4.2 构建5G生态圈具体实践 |
5.4.3 SKT战略转型总结 |
5.5 典型科技公司基于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的转型案例 |
5.5.1 微软的技术驱动与多边平台的融合 |
5.5.2 微软转型总结 |
5.6 小结 |
第六章 以国内某电信运营商为例的战略转型路径分析 |
6.1 国内某电信运营商现状 |
6.1.1 外部环境 |
6.1.2 内部能力的优劣势 |
6.2 多平台融合战略转型路径规划 |
6.2.1 转型目标 |
6.2.2 转型路径规划及具体策略 |
6.3 多平台治理与组织保障 |
6.3.1 基础技术研究投入 |
6.3.2 研发模式转变 |
6.3.3 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 |
6.3.4 机制流程优化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局限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互联网+”对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互联网+制造业”文献综述 |
1.2.2 创新驱动文献综述 |
1.2.3 指标构建与研究方法选择 |
1.2.4 总结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的内涵 |
2.1.2 创新驱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后发优势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2.3 相关模型理论 |
2.3.1 层次分析法(AHP) |
2.3.2 主成分分析法 |
3 浙江省“互联网+”和制造业发展概况 |
3.1 浙江省“互联网+”发展的现状 |
3.1.1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
3.1.2 重视人才引进 |
3.1.3 产业稳步发展 |
3.2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
3.2.1 制造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
3.2.2 制造业创新能力显着增强 |
3.2.3 制造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 |
3.3 “互联网+制造业”政策环境 |
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 |
4.1.2 系统性 |
4.1.3 可操作性 |
4.2 “互联网+”对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4.2.1 “互联网+”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指标体系的检验 |
4.3 指标解释 |
4.3.1 “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标 |
4.3.2 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指标 |
5 “互联网+”对浙江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影响的评价分析 |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数据选取 |
5.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1.2 数据选取 |
5.2 改进灰色关联法 |
5.2.1 熵权计算 |
5.2.2 修正分辨系数 |
5.2.3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法的实证分析 |
5.3 基于因子分析的TOPSIS法 |
5.3.1 构建模型和数据测算 |
5.3.2 基于因子分析的TOPSIS实证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无线网络优化外购服务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研究综述 |
2.1 网络优化定义及工作内容 |
2.2 网络优化外购内容及特点 |
2.3 网络优化外购发展演进情况 |
2.4 网络优化外购质量要求 |
2.5 服务质量评估方法 |
2.5.1 目标完成评估法 |
2.5.2 多维评估法 |
2.5.3 后评估法 |
2.6 网络优化外购服务质量控制点 |
2.6.1 项目技术服务人员质量及人员稳定性 |
2.6.2 项目管理风险 |
2.6.3 项目工作流程 |
第三章 组织结构对质量影响研究 |
3.1 外购团队组织结构分类 |
3.2 各类组织优缺点 |
3.2.1 直线型组织架构 |
3.2.2 分组型组织架构 |
3.2.3 扁平化组织架构 |
3.3 组织结构优化评估 |
3.4 组织结构优化对质量的影响及意义 |
第四章 生态系统建设对网优外包质量提升的研究 |
4.1 建立人员技能认证体系,形成产业 |
4.2 增强自有IT系统的使用强度 |
4.3 有意识的培养本地化外购服务团队 |
4.4 加强地市分公司对厂家工程师的合理使用及人员质量监控 |
4.5 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 |
4.6 风险管理及应急机制 |
第五章 工作流程优化对质量提升的研究 |
5.1 PDCA管理循环在提升网优外购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
5.1.1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
5.1.2 PDCA循环有四个明显的特点 |
5.2 省级移动网优项目PDCA循环运作的整体思路及职责分工 |
5.2.1 整体思路 |
5.2.2 省级运营商直属网优中心职责 |
5.2.3 地市分公司职责 |
5.2.4 三方厂家职责 |
5.3 建议在网优项目中采用的PDCA循环模式 |
5.3.1 全省一体化的PDCA循环模式 |
5.3.2 分公司日常优化的PDCA循环模式 |
5.3.3 实现日常优化与专项优化协同转换的PDCA机制 |
第六章 标准化协同机制对网优质量影响的研究 |
6.1 标准化协同工作模式概况 |
6.2 集中审核 |
6.2.1 需求管理 |
6.2.2 规划审核 |
6.2.3 铁塔对接审核流程 |
6.2.4 设计审核 |
6.2.5 规划需求后评估 |
6.3 集中入网 |
6.4 集中投诉 |
6.5 集中参数管理 |
6.6 集中优化分析 |
6.6.1 组织架构 |
6.6.2 工作流程 |
6.7 集中维护 |
6.7.1 组织架构 |
6.7.2 集中维护职责 |
6.7.3 运维质量管控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比较视野下中国创新国际化及其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创新国际化发展研究的文献评述 |
1.2.2 关于创新国际化与经济增长的文献评述 |
1.2.3 对文献的综合评述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基本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创新国际化的分析构架及理论基础 |
2.1 创新国际化指标的构建 |
2.1.1 创新投入 |
2.1.2 创新产出 |
2.1.3 国际技术流动 |
2.1.4 创新国际化模式 |
2.2 创新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理论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技术差距理论 |
2.2.3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
2.2.4 技术转让相关理论 |
2.3 创新国际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构建 |
2.3.1 投入产出与经济增长模型 |
2.3.2 引入创新国际化指标的索洛生产函数 |
2.3.3 神经网络模型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创新国际化的发展演变 |
3.1 中国创新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
3.1.1 创新体系的初步形成 |
3.1.2 国家技术创新的系统发展 |
3.1.3 创新国际化的全面发展 |
3.2 全球金融危机前:以技术引进为主要方式 |
3.2.1 以外部技术驱动的创新国际化 |
3.2.2 创新产出绩效 |
3.2.3 国际技术贸易收支 |
3.3 后金融危机时代:自主研发与技术“走出去”的双向互动 |
3.3.1 自主研发与海外研发投入 |
3.3.2 高技术产品或服务与技术“走出去” |
3.4 特朗普时期中国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挑战 |
3.4.1 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的成因 |
3.4.2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创新国际化的挑战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国创新国际化的国际比较 |
4.1 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 |
4.1.1 美国:发达国家的典型范式 |
4.1.2 日本和韩国:赶超国家模式的特点 |
4.1.3 波兰、匈牙利和捷克:转型国家的发展模式 |
4.2 创新国际化模式的比较 |
4.2.1 创新政策 |
4.2.2 模式演进 |
4.3 创新国际化水平的比较 |
4.3.1 研发强度 |
4.3.2 专利申请量 |
4.3.3 国际技术比较优势 |
4.3.4 跨国投资实现的技术流入与流出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创新国际化的增长效应分析 |
5.1 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阶段分析 |
5.1.1 创新发展国际化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 |
5.1.2 创新发展国际化环境比较分析 |
5.2 创新国际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5.2.1 创新国际化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
5.2.2 创新国际化指标的平稳性检验 |
5.2.3 主成分分析 |
5.2.4 建立方程 |
5.2.5 方程的单位根检验 |
5.2.6 方程的协整检验 |
5.2.7 实证过程与回归分析 |
5.3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
三、几点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直接模式+标准化技术驱动电信IT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产业生态研究[D]. 宋罗娜.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新疆电信新一代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研究[D]. 赵忞斐.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4)
- [3]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D]. 李荣胜. 西北大学, 2020(07)
- [4]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D]. 田雨欣. 山西大学, 2020(01)
- [5]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D]. 唐浩.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6]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D]. 宋庆.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7]“互联网+”对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分析[D]. 何晨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8]无线网络优化外购服务项目管理质量控制[D]. 赵军凯.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3)
- [9]比较视野下中国创新国际化及其增长效应研究[D]. 吕瑶. 辽宁大学, 2019(12)
- [10]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