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农科院科技服务 “三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晏育伟,何秀古,刘建峰,熊毅俊,林悦欣[1](2020)在《人才下沉 科技下乡 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基层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实践。2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科技特派员制度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实现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有力支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为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坚持以农业农村需求为导向,着重在组织领导、完善机制、精准选派、精准对接、项目推动、媒体宣传等方面做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然而,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仍面临服务乡村产业的工作能力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和长效机制以及农村创新创业基础比较薄弱等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进一步巩固推广"院地合作"模式,加强运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服务"三农"技能培训、提升农村科技特派员自身素质,加强农业农村适用技术集成创新等对策建议,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有关经验参考。
宋雨林[2](2019)在《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在了解大量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动态的基础上,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运用查阅资料、调查、对比等方式方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分析,并借鉴山东省其他12个地市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通过对荷兰、日本、美国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推广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山东济南、临沂、聊城和日照等地市的典型做法,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整体现状。论文认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益于烟台市的农业自然禀赋、推广机构的努力及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单纯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推广过程中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虽然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推广成效,但总体而言,依然存在推广模式单一,科研、推广和生产脱节,推广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推广经费不足以及推广法不健全等问题。论文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要多元化,且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方法要不断更新,将沟通、咨询、信息化等要素广泛应用结合。本研究兼顾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论文认为:要加强能力建设、实施品牌强农工程、示范带动、帮扶补贴和相关保障等措施。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企业共同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万磊[3](2020)在《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中工商资本下乡对乡村治理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资本下乡的过程本质上反映出经济基础与上层的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资本理性与乡土道义的关系与持久争论。资本下乡过程中,资本理性与乡土道义的平衡,不能仅从资本或乡村治理单一方面出发进行考察,而应从双方的相互关系入手进行探讨。本文在实证调查基础上,通过多个案对比分析,探讨资本下乡中资本的逐利性与乡村治理中的地方性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类型的比较中发现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资本与精英不同组合类型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并寻找抑制资本负面效应激励其正面效应的关键机制。本文从工商资本下乡的视角切入,围绕资本下乡过程中三种不同的乡村治理类型展开探讨,着重分析不同村庄中外来资本与内生精英的关系情况,尝试提炼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的融合与分离的互变关系。在资本主导精英的村庄,在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经济能人与政治权威两种不同身份合二为一,拥有资本的经济能人不仅主导了资本下乡,还主导了村庄治理,资本处于主导地位,精英处于从属地位,资本主导下与内生治理建立了融合性的关系,形成了主导型治理。在资本与精英合作治理的村庄,村庄在发展主动引入资本,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的参与能力都很强,资本与精英相互合作,双方都无法形成对于对方的主导地位,下乡资本能够与以精英为核心的内生治理实现融合,资本的逐利性与乡村治理多元属性实现了兼容与互利。在资本与精英竞争的村庄,资本为了顺利下乡和发展,不得不借助精英等的内生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也能与内生治理建立融合性的关系,但是由于资本的影响力有限,精英拥有较多的优势地位,就造成了外来资本与内生精英之间的博弈。通过多个案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资本下乡是否会对乡村治理产生影响,取决于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的参与能力。在资本下乡后的村庄,资本是关键的外来要素,精英是内生治理中的关键要素,两者相互作用影响乡村治理。第二,资本下乡对乡村治理带来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取决于资本与内生精英的关系调适情况。下乡资本与内生精英关系调适得当,就能促进乡村治理;下乡资本与内生精英关系调适失当,就会对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冲击。第三,资本下乡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治理结构调整加以避免,通过新的治理机制安排实现良性调适。同时,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参与能力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主导型、合作型、依附型和博弈型四种不同的资本一精英组合治理形态,四种治理形态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会随着资本与精英两者的变化而改变。本文的研究也启示我们,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起融合性治理机制,促进资本下乡发挥积极作用。
徐氙氚[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湖南省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推动作用,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在各个方面已取得显着的提升,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现状,包括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思路、体系概况、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模式介绍,在此基础上,调查分析了影响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因素。主要是通过向农户发放问卷,实地调查湖南省农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农民接受新技术的渠道、农民采用新技术的障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效果分析等方面的信息,归纳总结分析影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因素,为探讨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对策意见:宏观建议包括构建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需求与技术供给契合机制、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和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与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微观对策包括完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应用能力和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最后,提出并初步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宜采用“1+X”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推广模式,并鼓励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服务推广。
唐文婷[5](2019)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惠金融强调给社会所有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各国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相对落后,农村经济主体面临融资难问题,制约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不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缺乏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金融增长成果很可能会被抵消的事实,人们认识到普惠金融发展在带来金融创新的同时,大量脆弱、经验不足的农户由于金融能力的明显不足,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容易发生被侵害的事件,使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则得以提出。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做法,本文探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既探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因,也期望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各相关主体行为提供指导。文章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将农村金融消费者界定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农户,他们具有融资难、金融能力不足和异质性等特征;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于保障农户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且其利益不因之而受损;其次,本文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待完善,具体表现为法律空白、行为监管不力、金融机构不重视以及农户自我保护不足等;认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包含金融服务获取权、自主公平交易权和金融消费求偿权,目前来说,这些权益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由于市场、政府(层级)和自组织(社群)是社会治理的三种权力,因此,本文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农户有限理性和自组织面临的困境方面分析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因,认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容易受损的一般原因在于金融机构与农户的主体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由政府推动的普惠金融发展也会存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的问题,并运用阿罗不可能定理说明政府无法设计一套完美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来实现农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利用多任务多阶段委托代理模型,说明普惠金融多政策目标下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行为偏差问题,这导致了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未能得到真实性执行;农户具有有限理性特征,农户自组织的农村资金互助社面临搭便车、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社员异质性带来的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社员作为农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实现。在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体有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农户本身。文章接着对这三大主体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和这些作用的实现状况、如何实现进行了探讨:(1)就政府的保护而言,利用博弈论说明行为监管能降低交易者机会主义行为的机率,为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选择长期合作行为创造必要条件,实现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以湖南省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运行为例,说明政府行为选择存在偏差,应完善监管而不是过度参与金融交易,并提出了以法制化作为行为监管的发展方向的观点。(2)就金融机构的保护而言,本文基于镶嵌理论,认为金融机构能通过信任培养、信息沟通和维权制度建立,实现网点业务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然而,金融机构建立物理网点及培养与农户之间信任关系的成本较高,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得以发展。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将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依赖实体门店的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能利用声誉机制和关联博弈实现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并以湖南省金融扶贫服务站为例进行证明;另一类是依靠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的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文章对其发展现状及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效应进行了总结。(3)在农户的自我保护方面,利用对湖南省农户的调研数据证明农户金融能力的提升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由于金融能力提升的长期性,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低收入弱势农户为获取金融服务而进行合作的组织机制,是农村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的重要形式。运用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认为农户制定奖惩规则、坚持封闭性原则和领袖人物存在,能克服“搭便车”行为,组织起来结成资金互助社来实现自身权益的保护。在资金互助社运营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异质性社员之间的关系,保证社员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收益,实现社员的共益权、自益权和救济权等金融消费者权益。最后,文章提出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包括应明确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职责,落实农村金融行为监管,提高普惠金融机构保护农村消费者权益的能力和主动性,以及增强农户自我保护意识和市场参与能力等建议。
林颂迪[6](2019)在《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的根本目标在于确保扶贫对象实现精准脱贫、永久脱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扶贫是我国实施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是解决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匮乏现实状况的根本举措,是由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扶贫转变的重要手段。农业科技特派员是植根于“三农”需求的科学技术传播者、推广者和科技扶贫参与者,其工作特点具有面向基层、直接服务“三农”的特点。实践证明,农业科技特派员已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支撑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广西是一个基础薄弱、农村人口较多的农业省区,虽从2003起广西就实施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但受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影响,存在着农业科技特派员对“三农”的科技支撑效用还不够明显、农业科技特派员带领贫困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本研究针对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分析、调查走访等方式,探讨了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机制、制度保障和扶贫成就,并着重从农业科技特派员、政府、农村农民以及市场运作等四个维度分析了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上述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对应地提出了推进和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提升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对策建议。
陈春霞[7](2019)在《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培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世界正处于被称作现代化的历史变动与进程中,其中“农业现代化”是整个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战略中的发展短板,更是实现整个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扮演着农业革新者的角色,是将传统农业改造转变为有效益的现代农业从业者。自2012年以来,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无一例外都重点提及“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问题。在国家战略及政策的引导下,各地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更是开展地如火如荼。然而,其背后却存在系列关乎逻辑起点的问题依旧不明等困境。本研究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实用主义范式为依据,针对研究问题采用“混合研究”法搜集素材与数据,重点建构了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探索了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形成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育路径,以回答新型职业农民“如何做—如何学—如何教”的问题,着力展开四个板块的研究。第一板块着力解决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验证与修订这一研究中的起点性问题,也是整个研究中的重点和核心,构成了“第二、三、四章”这三章的主体内容。在全面文献阅读与研究设计的基础上,首先通过两个阶段的抽样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直至所搜集的数据达到了理论类属饱和。以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编码方式对转录文本资料进行层层编码;其次,通过一线岗位专家的“工作任务分析”呈现出“农场生产管理、农场员工管理、农场目标管理、关系组织与协调”等领域和素质要素条目;第三,通过平行搜集的材料相互补充、整合并对初始编码、聚焦编码的结果进行“二次调整”概括提炼出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初始要素框架,并对其每一要素的具体内涵进行深入阐释与分析;第四,基于素质初始框架和相关成熟量表,自行编制出《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问卷》,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结构展开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并通过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验证出其是否为能够区分出绩优、绩平的“胜任素质”。第二板块基于《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量表》对研究对象展开现状调查,采用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建立胜任素质综合评价的具体权重。总体而言,新型职业农民的总体胜任素质呈现为中等略偏高的水平,三个一级维度上的素质水平相对均衡,其中平均水平最高的为“过程性素质”维度,最低的为“整体化设计素质”。此外,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性别、年龄、专业类别、学历、主要工作经历(普通农民、农民工、管理经验)、培训经历以及从农时间等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具体影响进行全面探索。结果显示:新型职业农民的总体胜任素质以及一级素质维度在性别、年龄、专业类别以及从农时间等方面并不存在显着差异,而在学历因素、经历(是否为普通农民、是否为农民工、是否为管理者、接受培训次数等)因素等方面具有显着差异。第三板块中对胜任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为新型职业农民“如何培育”走向科学化提供依据。研究中依托案例研究方法,选择了三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一定差异性的专家型新型职业农民进行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的嵌入性多案例研究,在时间顺序中追溯职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关键事件与行为细节。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在“职业准备期”的形成特征为在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下“元素质”支点建立;“职业初始期”是在艰难求生存中“过程性素质”的侧重;“职业成长期”是在动态转型中“整体化设计素质”的倾斜;到了“职业发展期”,则是以“元素质”为支点全面、协调素质的提升。第四板块是基于对新型职业农民个体特征以及发展规律的全面分析,重点从职业教育培训的视角切入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了系统探索。在培育理念上应以“个性发展”为取向,将新型职业农民处于培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在与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外部环境的互动与协调中得以主动性成长;打破各自为阵的传统农民培训格局,围绕地区总体目标任务、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一主多元”培育责任体;以可介入调节等级程度的“感知培育价值”因素为突破口,提高其对于参与培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新型职业农民年龄、主要来源、职业发展阶段以及经营产业类型等农业生产特质为依据对其进行精细分类,充分尊重学习需求的差异性,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有效学习机会及有效培育路径的供给。总而言之,本研究构建了胜任素质模型、开发了胜任素质水平测量工具、分析了胜任素质形成规律、提出了胜任素质培育路径,这些研究与发现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业行业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与变革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认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水平的实然现状,有助于为今后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孙剑锋[8](2018)在《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市场价格双重引导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步入到一个新的时期,而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农业怎样实现更进一步地发展,怎样实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提升与农民人均收入的提升,就成为现阶段我国发展农业经济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针对更好的做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核心目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不过在具体的收效方面目前还不够理想。本文选择地处秦巴山区的旺苍县木门镇当做目标展开研究,通过深入到农村地区进行调查采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及相关资料查询。在资料汇总的基础上,本文对怎样做好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探究有效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对策。本文结合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及木门镇2003至2017年相关资料及数据查询,对木门镇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经验以及相关理论,首先对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产业发展现状、扶贫现状、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及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得到木门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基于这些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如何调整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五个原则,即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坚持科技、持续发展、地方特色。依据上述的基础,扩大经济作物的生产,加大果蔬、茶叶的发展,优化结构;畜牧业坚持绿色发展,以青草作为饲料,不添加有害品。不断加大饲养的规模,将林牧业结合发展;不断探索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优化产品的质量,发展特色经济。农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成为时代新人,让科技带动农业发展,以及大为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议依托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商贸物流示范镇的建议。
姚鑫[9](2018)在《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开始面临如政策激励效应减弱、耕地资源约束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一系列新挑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本文以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例,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提升对策。立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法,搜集第一手的实证资料、文件资料和数据资料。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去分析当前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力求探析梳理出一条适合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提升之路,实现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徐州市铜山区自己特色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之路。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文献综述,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并点明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研究。重点阐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特征,并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土地流转制度的探索历程,对政策思想、法律制度的演变和形成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了。第三部分为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研究,在整体把握徐州市铜山区区情的基础上,对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准确把握当前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分析。指出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当前存在的一系列制约因素,从政策、经济、人才和基层现状等四个方面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为徐州市铜山区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分析。结合当前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些创新性举措,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创新发展模式、深化经营主体内部改革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四个方面,对提升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些对策进行归纳,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徐州市铜山区粮食安全、食品供应、休闲娱乐、农民增收、资源优化等多方面的共赢。
刘晓永[10](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二、湖南农科院科技服务 “三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农科院科技服务 “三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人才下沉 科技下乡 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主要举措 |
1.1 领导高度重视,确保全院上下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 |
1.2 完善机制,全力保障农村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 |
1.3 以需求为导向,精准遴选农村科技特派员 |
1.4 发挥团队效应,精准对接全产业链需求 |
1.5 以项目为纽带,开展科技服务 |
1.6 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 |
1.7 加强表彰宣传,树立农村科技特派员典型 |
2 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 |
2.1 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体系化 |
2.2 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 |
2.3 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
2.4 促进了乡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
2.5 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
2.6 提供了突发灾害应急工作的科技支撑 |
3 存在问题 |
3.1 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产业的工作技能有待提升 |
3.2 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长效机制尚未健全 |
3.3 农村创新创业基础比较薄弱 |
4 对策建议 |
4.1 进一步巩固推广“院地合作”模式 |
4.2 加强运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财政支持力度 |
4.3 加强服务“三农”技能培训,提升农村科技特派员自身素质 |
4.4 加强农业农村适用技术集成创新 |
(2)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的主要研究情况 |
二、国内的主要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二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
第一节 烟台市农业概况 |
第二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
一、烟台市农业农村局 |
二、烟台农技推广中心 |
三、烟台市农业科学院 |
四、烟台市果茶工作站 |
五、烟台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
第三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总体思路 |
第四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
一、发布全市农业主推技术 |
二、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
三、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 |
四、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
五、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
六、大力实施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 |
七、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
八、全面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
九、举办全市农业技术推广大讲堂 |
第五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案例 |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
二、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
三、蔬菜绿色发展技术的推广 |
四、苹果集约化果园免袋栽培技术的推广 |
五、果菜有机肥替代技术的推广 |
六、高产创建技术的推广 |
七、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推广 |
第三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存在问题 |
一、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单一 |
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 |
三、农业科技推广有脱节现象 |
四、缺乏经费保障 |
五、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 |
六、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第二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农业产业自身的性质 |
二、农技推广体制的性质 |
三、保障经费投入不足 |
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 |
第四章 山东省其他地市农业技术推广典型 |
第一节 半岛地区 |
一、青岛为果农助推新技术 |
二、威海举办推介会 |
第二节 鲁中地区 |
一、济南章丘“粮改饲” |
二、泰安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
三、淄博建立山东首家生态无人农场 |
四、潍坊“智能种植床” |
第三节 鲁西南地区 |
一、济宁减少残膜“白色污染”,助力农业“绿色增收 |
二、临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三、日照推广玉米花生间作模式 |
四、菏泽开展技术指导跟踪服务 |
第四节 鲁西北地区 |
一、聊城制定新的农技推广模式 |
二、滨州打造数字农业样板 |
第五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
第一节 加强能力建设 |
一、加强农技推广系统的自身建设 |
二、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
三、加强合作交流 |
四、强化农民培训与科普服务 |
第二节 实施品牌强农工程 |
一、提升品牌工程 |
二、建设品牌农业 |
三、优化地理标志产品 |
四、培育品牌农业主体 |
五、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
第三节 示范带动 |
一、发挥农民的示范作用 |
二、强化新兴经营主体的引导作用 |
三、挖掘公司或企业的潜力 |
四、发挥农林院校的导向作用 |
第四节 帮扶补贴 |
一、完善工作方案 |
二、补贴农机购置 |
三、加大农业补贴政策支持力度 |
四、强化物化补贴 |
五、结合产业扶贫 |
第五节 相关保障 |
一、完善推广法律法规 |
二、加大投入保障机制 |
三、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
四、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投入方式 |
五、完善推广队伍管理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
(一) 理与义的对立:资本与治理的冲突论 |
(二) 理与义的交织:资本与治理的融合论 |
(三) 理与义的疏离:资本与治理的无关论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分析视角与研究假设 |
(一) 分析视角:过程-事件中的主体互动分析 |
(二) 研究假设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振兴 |
(二) 资本下乡 |
(三) 乡村治理 |
(四) 乡村精英 |
五、研究设计、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框架设计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资料来源 |
第二章 资本主导精英:主导型治理 |
一、资本返乡与治理重构 |
(一) 乐村之“乱”:失序的村庄 |
(二) 政府动员与能人回请 |
(三) 资本化精英的权威塑造 |
二、资本治村:分配式治理与有限整合 |
(一) 外力引入与策略性管理 |
(二) 经营村庄与一致性行动 |
(三) 股份合作与协作秩序 |
三、资本下乡中的高效动员与治理风险 |
(一) 乡村公共性重构与有序治理 |
(二) 利益、控制与集体经济崛起 |
(三) 资本主导下的精英治村 |
四、小结 |
第三章 资本精英合作:合作型治理 |
一、引资入村:集体与农民的主动呼唤 |
(一) 山背村的穷:资源、产业与农民 |
(二) 乡土精英与发展型治理 |
(三) 资本进村:乡土情感中的理性选择 |
二、引地入股:乡村对接资本的组织平台 |
(一) 土地吸纳中的关系调节 |
(二) 合作社:兼具市场与乡土的纽带 |
(三) “权力—资本”有效整合下的产业发展 |
三、经济合作中的利益协调与开放治理 |
(一) 作为“双管理者”的村治精英 |
(二) 权责对等与村社自主 |
(三) 利益联结与均衡秩序 |
四、小结 |
第四章 资本精英竞争:博弈型治理 |
一、资本主动下乡:寻求利益的理性选择 |
(一) “平稳”的村庄:资本下乡的环境 |
(二) 乡土联系与资本特性 |
(三) 联结机制:资本、农户与村庄精英 |
二、治理博弈:新权威崛起与权力平衡 |
(一) 两个合作社之争 |
(二) 村、社关系的紧张 |
(三) 从经济到政治:新精英的出现 |
三、多元化主体与权威再造 |
(一) 权力争夺:村庄场域中的资本转换 |
(二) 秩序结构的分化与重组 |
四、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一、问题回应 |
二、资本、精英与乡村治理形态 |
三、资本下乡中的融合性治理机制构建 |
四、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乡村振兴战略中湖南省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地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主要研究动态 |
2.1.1 农业推广组织的多元化 |
2.1.2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方式的研究 |
2.1.3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制度、机制和结构的研究 |
2.1.4 关于农业推广发展趋势的研究 |
2.2 国内主要研究动态 |
2.2.1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2.2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
2.2.3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方向 |
2.3. 总结 |
第三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科技推广的相关理论 |
3.1 核心概念 |
3.1.1 农业科技推广 |
3.1.2 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供给需求理论 |
3.2.2 行为科学理论 |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科技推广是必由之路 |
3.3.1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的必要性 |
3.3.2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性 |
第四章 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现状分析 |
4.1 湖南农业科技推广概况 |
4.1.1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概况 |
4.1.2 高新科技、实用科技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渗透、支撑 |
4.2 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模式介绍 |
4.2.1 以醴陵市为代表的跨乡镇设置的区域站模式 |
4.2.2 以株洲县为代表的按乡设立专业站模式 |
4.2.3 以沅江市为代表的综合设站模式 |
4.3 湖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式及其影响 |
4.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4.3.2 农民接受新技术的渠道 |
4.3.3 农民采用新技术的障碍分析 |
4.3.4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思路 |
5.1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研发周期 |
5.2 强化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服务 |
5.3 提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应用能力 |
5.4 激发、引导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需求 |
5.5 推广农业科技绿色服务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6.1 宏观对策 |
6.1.1 构建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需求与技术供给契合机制 |
6.1.2 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
6.1.3 增加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 |
6.1.4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与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 |
6.2 微观对策 |
6.2.1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
6.2.2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应用能力 |
6.2.3 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6.2.4 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篇章结构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
2.1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 |
2.1.1 农村金融消费者概念及特点 |
2.1.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含义 |
2.1.3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内容 |
2.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2.3 金融发展权理论 |
2.2.4 行为监管理论 |
2.3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
第3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 |
3.1.1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章 |
3.1.2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部门 |
3.1.3 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3.1.4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 |
3.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实现情况 |
3.2.1 金融服务获取权的实现情况 |
3.2.2 自主公平交易权的实现情况 |
3.2.3 求偿权的实现情况 |
第4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分析 |
4.1 市场失灵与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4.1.1 主体地位不平等影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4.1.2 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4.2 政府失灵与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4.2.1 政府推动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
4.2.2 普惠金融政策安排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4.2.3 政府行为偏差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4.3 有限理性、自组织的困境与农村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 |
4.3.1 农户的有限理性特征影响其自我保护的能力 |
4.3.2 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困境影响农户权益实现 |
4.3.3 农村资金互助社中成员利益诉求差异影响权益保护 |
4.4 小结 |
第5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5.1 政府保护:对金融市场的行为监管 |
5.1.1 金融行为监管是金融机构与农户公平交易的前提条件 |
5.1.2 金融行为监管促进交易双方地位的实质平等 |
5.2 案例分析: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中的行为监管 |
5.2.1 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运行情况 |
5.2.2 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中政府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困境 |
5.3 行为监管的实现:金融监管法制化 |
第6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6.1 普惠金融机构网点业务开展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6.2 无网点银行业务发展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6.2.1 无网点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
6.2.2 依托实体门店的无网点银行业务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6.2.3 依托移动设备的无网点银行业务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6.3 案例分析: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6.3.1 金融扶贫服务站的设置及其运作情况 |
6.3.2 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效应 |
6.3.3 金融扶贫服务站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
6.4 小结 |
第7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 |
7.1 单个农户金融能力的提升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7.1.1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2 农户参与农村资金互助社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7.2.1 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条件与农户的金融服务获取权 |
7.2.2 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营中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实现 |
7.2.3 结论 |
第8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
8.1 明确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职责,落实农村金融行为监管 |
8.1.1 建立健全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 |
8.1.2 完善农村金融行为监管部门和制度 |
8.1.3 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支持 |
8.2 提高金融机构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能力和主动性 |
8.3 增强农户自我保护意识和金融市场参与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
2.1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及特点 |
2.1.1 农业科技特派员 |
2.1.2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 |
2.1.3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点 |
2.2 相关理论 |
2.2.1 精准扶贫理论 |
2.2.2 农业科技扶贫理论 |
2.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理论 |
2.2.4 行为改变理论 |
第三章 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现状 |
3.1 广西农业发展现状 |
3.2 广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 |
3.3 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
3.3.1 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整体成效 |
3.3.2 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实施情况 |
3.3.3 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的任务重点及其政策保障 |
3.3.4 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探析 |
第四章 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基于科技特派员层面 |
4.1.1 部分农业科技特派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 |
4.1.2 接受业务培训较少,知识结构不够全面 |
4.1.3 主动作为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 |
4.2 基于政府层面 |
4.2.1 制度不完善,管理组织滞后 |
4.2.2 资金投入不足,经费开支困难 |
4.2.3 地方重视不够,工作推进困难 |
4.2.4 选派不够精准,专业针对不强 |
4.2.5 缺乏关心激励,影响工作积极性 |
4.3 基于农民和农村层面 |
4.3.1 认识欠缺,参与积极性较低 |
4.3.2 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 |
4.3.3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影响农技推广效率 |
4.4 基于市场运作层面 |
4.4.1 经营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制约农技推广运用效果 |
4.4.2 市场化营运水平不高,销售波动损害生产积极性 |
4.4.3 规模化生产经营不足,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 |
4.4.4 有偿服务机制不全,特派员利益没有很好体现 |
第五章 提升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水平对策及建议 |
5.1 加强科技特派员自身队伍建设 |
5.1.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服务意识 |
5.1.2 加强学习培训管理,提高科技特派员自身素质 |
5.1.3 积极主动作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
5.2 政府不断完善特派员机制建设 |
5.2.1 健全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
5.2.2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科技扶贫资金支持 |
5.2.3 地方高度重视,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 |
5.2.4 灵活选派科技特派员,选择对口的专业人才 |
5.2.5 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提高特派员工作积极性 |
5.3 大力提高农村农民的软硬件水平 |
5.3.1 加大制度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制度认可 |
5.3.2 加大技术普及力度,让技术走进农民心里 |
5.3.3 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扶贫提供工作便利 |
5.4 创设良好市场环境,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
5.4.1 创造良好市场环境,重视农业经营管理 |
5.4.2 充分发挥特派员资源优势,为农户销售牵线搭桥 |
5.4.3 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强化产业化营运 |
5.4.4 健全有偿服务机制,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基于知识图谱(CiteSpace)的系统分析 |
二、基于研究文献的具体内容分析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核心概念及范围界定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范围 |
第二章 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特征的要素开发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开发范式 |
一、研究方法选择 |
二、开发范式抉择 |
三、具体方法选取 |
第二节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素质构成要素开发 |
一、行为事件访谈对象的选择 |
二、行为事件访谈资料的搜集 |
三、行为事件访谈数据的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素质构成要素开发 |
一、工作任务分析方法的选择 |
二、工作任务分析的内涵及对象选择 |
三、工作任务分析的资料搜集及分析 |
第四节 素质要素耦合及框架构建 |
一、素质要素条目与概念整合 |
二、素质模型框架的初步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素质要素的内涵阐释 |
第一节 元素质 |
一、创业动机 |
二、人格特质 |
三、创业学习 |
四、职业承诺 |
第二节 过程性素质 |
一、农场生产管理 |
二、互联网创业营销 |
三、农场情境领导 |
四、农场财务管理 |
第三节 整体化设计素质 |
一、二维决策力 |
二、开放式创新力 |
三、风险承受力 |
四、市场商机识别 |
五、关系资本积累 |
六、社会责任承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模型验证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测量工具的开发与优化 |
一、测量项目的设计步骤 |
二、预测问卷的项目条目 |
第三节 数据资料的搜集与处理技术 |
一、数据资料搜集 |
二、数据处理技术 |
第四节 数据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发现 |
一、项目分析 |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
四、元素质、过程性素质、整体化设计素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现状调研设计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对象 |
三、调研工具 |
第二节 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现状评价方法 |
一、客观权重赋值 |
二、主观权重赋值 |
三、主客观赋权组合集成 |
第三节 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现状分析 |
一、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总体特征与差异检验 |
二、新型职业农民“元素质”的特征分析与差异检验 |
三、新型职业农民“过程性素质”的特征分析与差异检验 |
四、新型职业农民“整体化设计素质”的特征分析与差异检验 |
第四节 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形成规律 |
第一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研究的问题确定 |
二、案例研究的选用依据 |
三、案例研究的逻辑思路 |
第二节 个案一:“科技型”农校学子“全程培育”中的稳步型成长 |
一、案例简介 |
二、职业准备期 |
三、职业初始期:摸着石头过河中的“求生存” |
四、职业成长期:规模扩大、尝试研发中的“求转型” |
五、职业发展期:建立标准、做大做强中的“求推广” |
第三节 个案二:“艺术型”跨界白领“多方合作”中的多元化发展 |
一、案例简介 |
二、职业准备期 |
三、职业初始期:多方借力中寻求“方向” |
四、职业成长期:创新理念中寻求“突破” |
五、职业发展期:追求个性中提炼“农业+”模式 |
第四节 个案三:“学者型”葡萄专家“三产融合”中的创新性发展 |
一、案例简介 |
二、职业准备期 |
三、职业初始期:准备充分且谨慎选择中少走弯路 |
四、职业成长期:持续投入与不断积累中储备能量 |
五、职业发展期:拉长产业链中孕育农业发展新业态 |
第五节 案例研究的结果分析 |
一、胜任素质阶段特征 |
二、学习阶段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培育路径 |
第一节 理念转变:以“个性发展”为取向,精确定位新型职业农民 |
第二节 体系完善:以“一主多元”为特征,精诚服务新型职业农民 |
第三节 目标明确:以“量质并举”为原则,精准遴选新型职业农民 |
第四节 价值提升:以“参与意愿”为参照,精巧吸引新型职业农民 |
第五节 路径建构:以“特殊需求”为核心,精细分类新型职业农民 |
第六节 师资保障:以“开放共享”为导向,精准引导新型职业农民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由“三模块、十二维度”构成 |
二、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量表及权重确立经过信效度检验 |
三、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水平在“经历因素”等方面差异显着 |
四、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
五、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在学习情境变化等过程中具有规律性 |
六、新型职业农民成长需构建以“特殊需求”为核心的培育路径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外文类 |
(二)着作类 |
(三)博士学位论文类 |
(四)硕士学位论文类 |
(五)期刊类 |
附录 |
附录一:预调研——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预调研——针对农科类学校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构建”访谈提纲(职业农民) |
附录四:“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构建”访谈提纲(农广校等) |
附录五:“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形成规律”访谈提纲(职业农民) |
附录六:“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培育路径”访谈提纲(农广校等) |
附录七: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及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咨询卷) |
附录八: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及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预测卷) |
附录九: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及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正式卷)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基础 |
1.3.1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
1.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 |
1.3.3 农业产业结构调的理论依据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资料与数据来源 |
1.4.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产业发展现状 |
2.1.2 扶贫现状 |
2.1.3 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
2.2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
2.2.1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 |
2.2.2 种植业发展变化 |
2.2.3 林业发展变化 |
2.2.4 畜牧、渔业发展变化 |
2.3 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2.3.1 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两个不优”并存 |
2.3.2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龙头企业发展“两个缓慢”并存 |
2.3.3 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信息建设发展“两个不全”并存 |
2.3.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规模化建设“两个较弱”并存 |
2.3.5 农产品深加工与产品种类“两个不景”并存 |
2.4 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成因 |
2.4.1 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 |
2.4.2 农村劳动力普遍素质较低 |
2.4.3 农业科技推广滞后 |
2.4.4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不成规模,经费紧张,调整周期长 |
2.4.5 缺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基本思路及策略 |
3.1 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3.1.1 以市场为导向 |
3.1.2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
3.1.3 依靠科技进步 |
3.1.4 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3.1.5 用经济手段调控和引导 |
3.1.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
3.2 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3.3 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
3.3.1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运销组织发展,帮助农民了解市场 |
3.3.2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3.3.3 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 |
3.3.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
3.3.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坚持生态优先,做强农旅结合 |
3.3.6 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农业内部协调发展 |
第四章 全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调查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概述 |
第一节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概念 |
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特征 |
第二节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行性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历程 |
一、探索初期(1980年-1986年) |
二、渐进时期(1986年-2006年) |
三、中国特色时期(2006年-至今) |
第二章 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情况 |
第一节 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 |
一、徐州市铜山区概况 |
二、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调查 |
第二节 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
一、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客观问题 |
二、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主观问题 |
第三章 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农业法律政策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 |
一、扶持资金申请标准不明确 |
二、法律制度制约土地流转 |
三、技术类扶植缺少倾斜性 |
四、贷款政策制约主体发展 |
第二节 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 |
一、产业一体化程度差 |
二、主体资本化意识低 |
三、销售专业化进程慢 |
四、合作常态化理念弱 |
第三节 农业人才引进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之间的矛盾 |
一、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 |
二、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 |
三、缺少严谨的农业培训 |
第四节 农村基层现状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 |
一、传统思想制约土地长期流转 |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三、青年劳动力存在需求瓶颈 |
第四章 徐州市铜山区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深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制度改革 |
一、制定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
二、建立健全资金帮扶制度 |
第二节 深化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创新改革 |
一、创新现代农业营销方式 |
二、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
三、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四、创新现代农业规模模式 |
第三节 深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内部结构改革 |
一、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
二、树立职业农民典型 |
第四节 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体系改革 |
一、培育农业金融保障组织 |
二、培育农业信息服务组织 |
三、培育农业新型社会组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情况的调研问卷 |
致谢 |
(10)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湖南农科院科技服务 “三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才下沉 科技下乡 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探索与实践[J]. 晏育伟,何秀古,刘建峰,熊毅俊,林悦欣.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2]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D]. 宋雨林. 烟台大学, 2019(06)
- [3]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D]. 万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乡村振兴战略中湖南省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研究[D]. 徐氙氚. 广西大学, 2019(01)
- [5]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 唐文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12)
- [6]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问题研究[D]. 林颂迪. 广西大学, 2019(01)
- [7]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培育路径研究[D]. 陈春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木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研究[D]. 孙剑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4)
- [9]徐州市铜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 姚鑫.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10]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