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国、意大利高速公路电子装置及道路养护(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21)在《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架桥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现代城市发展发生了从增量到存量的结构性变化。在公共空间极具缺乏的今天,城市中大量现存的失落空间的再利用逐渐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架桥及其附属空间作为高架桥基础设施的附属产物,其具备交通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属性,但其现状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大量的空间浪费,对其进行合理的更新利用能很好缓解公共空间短缺的现状,缝合被道路切断的城市肌理,链接城市居民的生活,优化城市形象的各个层面并激发其活力。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对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改造和更新进行探讨,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对北京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调查研究为依据,总结其相关概念,分析了其政策演变和权属问题,对北京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具备更新潜力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归纳其空间问题。再通过与问题相对应的特征,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实践案例对比分析研究,提出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的更新营造途径、设计方法和工作路径,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合理利用途径探索,将为在存量时代下挖掘城市公共空间提供未来可实施的参考建议。
闫丹丹[2](2021)在《基于两部制的高速公路收费定价研究》文中认为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有着全民共享的社会福利性。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高等级公路在开通运营后就实施收费通行制度,因此制定合理的收费费率既能起到弥补资金缺口,又能起到调节供需,促进道路资源充分利用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国内道路建设发展水平和投融资方式的改革,提出我国实施收费通行制度的必要性。其次,根据现阶段分车型收费制度,指出分车型收费有利于电子不停车系统的推广,且以案例对比分析出在实施初期,各类车型缴纳的通行费普遍低于计重收费制度下的通行费,确实能够促进相关行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再次,根据交通运输业经济属性,从现有定价方法比较入手,对垄断行业的定价与竞争深入研究,构建了高速公路两部制定价模型。最后,以云南省昆楚高速公路为例,分别从道路使用者和消费者剩余角度验证了两部制定价的可行性。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1)高速公路被界定为准公共产品,需结合多种影响因素,考虑价格需求弹性;又因其属于垄断性行业,在定价时不能由单一的方法确定,因此两部制在高速公路收费定价方面有一定的可行性。(2)当道路使用者月均使用次数大于8次时,两部制缴纳的通行费较少,收费方式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对于交通量不足的高速公路来说,两部制定价能够尽可能吸引交通量,促进道路资源有效化利用,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邢英[3](2020)在《V型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底隧道是隧道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为海峡与海湾两岸的人员和车辆提供可直接通行道路。其除具有一般山体隧道的特性之外,海底隧道因其贯穿海底的特殊性,形成“V”字形的上下坡特点。由于其内部视线差、空间封闭、设施复杂、救援疏散困难等特点带来安全隐患,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使局部交通功能丧失,甚至对整条海底隧道及其周边路段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都造成影响。因此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有效对应措施,对减少海底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总结了与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和风险评估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近几年的交通事故资料与现场调查,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分布特征进行了时间、空间与形态上的分析。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海底隧道内交通事故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人、车、路、环境与管理五个方面,分析了人、车、路、环境与管理五个方面的主要风险因素。根据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海底隧道风险评估初级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调查法,利用AHP-windows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了每个评估指标的权重,对初级风险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并根据各指标权重确定了最终的指标体系。本文基于时间-状态分析法得到了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演化网络图,对交通系统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基于突变理论建立了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耦合度计算模型,基于平均互信息理论建立了多风险因素耦合度测度模型,同时运用这两种模型方法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行了量化。基于尖点突变模型分析了风险状态与风险演化的过程,根据交通系统风险状态以交通事故风险因素耦合度对风险等级进行了划分,建立起了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模型。运用MATLAB构建了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模型,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进行了评估,基于胶州湾海底隧道2016年至2018年的相关数据验证了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并提出了预防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
董长印[4](2020)在《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智能网联交通涵盖车联网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自动公路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以及车与交通管理设施/系统之间的通讯和信息交换,形成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化动态信息服务和网联车辆智能化自动驾驶的一体化智能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作为一种新型加强版的出行工具,智能网联汽车是解决道路安全、交通拥堵、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手段之一。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换道控制是引导更安全、更舒适、更节能、更环保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针对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换道控制研究框架,严重制约着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理论研究层面,论文研究的开展有助于加深理解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控制对高速公路瓶颈交通流影响机理,理解控制算法与策略对于换道控制效果的影响,并认识换道控制对于改善多车道高速公路瓶颈路段交通安全与通行能效率的作用。工程应用层面,论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加快我国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提升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管理水平,改善高速公路现存严峻的交通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依托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采用美国NGSIM数据库、各国交通经济等相关数据,从机理分析、策略对比、效果分析、技术应用、远景预测五方面出发,对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首先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模型和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其次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行为建模方法,接着应用进化学习理论,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轨迹反馈控制框架,之后提出基于场论的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最后建立面向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模型和控制策略。根据高速公路下匝道交通流运行特征和智能网联汽车控制流程,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获取信息及换道决策过程,分析下匝道换道行为对瓶颈交通流的影响机理,通过分析目标车道内换道间隙计算、预测、比选、执行等步骤,提出面向下匝道智能网联汽车的强制换道模型;提出多种分级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并对比分析不同策略控制下交通运行状态,求解特定环境下多车道高速公路下匝道瓶颈路段最优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其次,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下匝道换道行为进行建模。将完整的换道过程分为换道决策和换道执行两个步骤,分别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换道行为建模方法。建立基于随机森林的换道决策模型,采用目标车道内多辆车和多个间隙构建决策树,针对下匝道换道行为对前后车辆的影响,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换道执行模型,对比不同换道模型对车辆行驶轨迹在速度和位置特征追踪效果方面的差异,并针对多车道高速公路下匝道瓶颈路段不同设置场景,分析新型换道模型对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控制的效果。第三,构建基于进化学习的下匝道换道轨迹反馈控制框架。对进化论与交通控制进行本质分析与对比研究,基于进化学习思想构建旨在解决数据数量和质量的换道控制框架。以基于机器学习的下匝道换道模型为智能网联环境仿真平台,采用多目标综合成本函数对目标轨迹数据库进行筛选并形成母本训练集,从新旧换道轨迹综合数据库中提取出子代数据集。分析换道控制区域长度、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渗透率等关键参数对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的影响,探究进化学习迭代次数和换道轨迹提取数量设置对拟合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控制效果。第四,提出基于场论的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提出五车交互的换道行为建模方法,针对动力学场和行为场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综合磁场,仿真分析基于叠加场力的换道行为评价效果,并与传统指标碰撞时间TTC对比分布效果。提出以百分比为判别条件的换道行为风险等级,评价不同下匝道换道路径控制策略的速度演化、场力分布、风险评估等特征,为最优控制策略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最后,提出面向智能网联环境交通下匝道瓶颈路段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针对智能网联交通下匝道瓶颈路段特征进行经济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对比常规高速公路环境建立面向智能网联环境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通过对世界典型18个国家及其组成的5个地区交通经济调查,收集与预测近中远期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各项成本参数,根据不同车-车/车-路控制方案,仿真分析各国各区域的智能网联交通下匝道瓶颈路段经济表现特征,对比不同控制方案在不同时期的经济优势,为智能网联环境交通经济影响评价和控制策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房占永[5](2019)在《厂拌热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HMAC)的设计理念应用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中,并提出分级再生的方法,分别从旧料结团特性评价与优化分级方法,级配选择与设计,分级再生法与传统再生法的对比,高模量再生混合料性能优化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实现旧料的高比例再生及提高再生混合料性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首先,本文采用分档抽提与破碎试验对回收旧料结团特性进行评价,发现旧料结团主要发生在>4.75mm的粗料部分且随粒径增大结团程度增加;将结团旧料分为弱结团,强结团和旧集料三种结团结构,其中弱结团结构含量对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最大;提出以针片状含量(Q),抽提损失率(L),破碎损失率(S)与稳定指数(w)来定量评价旧料结团特性的方法,以及采用AIMS扫描试验的旧料品质快速评价方法;并且提出以各粒径旧料结团程度大小及各粒径旧料单位沥青含量为指标的旧料优化分级方法。其次,通过对比法国EME20(HMAC)与我国AC20级配的异同点,得出根据我国AC20级配范围同样可优选出满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要求的级配;为解决采用30#硬质沥青进行旧料再生时新沥青黏度较大而导致的新旧沥青融合问题,提出分级再生方法,与传统再生法对比,发现分级再生法所得再生料在界面细观结构特征,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再生法,并分析总结出两种再生方式的差异性。再次,通过对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从级配、油石比、再生剂、新加沥青标号四个方面对再生混合料性能进行优化。试验发现级配的改善不能很好的解决低温性能不足问题;采用30#硬质沥青再生所得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稳定,受油石比波动影响小;再生剂的加入可较好的调节再生料的综合性能;沥青种类对再生料性能影响较大,采用较高标号沥青加高模量剂的方式可得到综合性能更优的高模量再生混合料。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从旧料评价与处理,级配选择,性能特点以及再生方案选择等关键方面对高模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提出建议,为高模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景荻[6](2019)在《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成为现实,一个自动驾驶的时代正在到来。尽管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其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事实上,自动驾驶汽车引发伤亡事故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由此引发侵权责任承担的难题。一方面,自动驾驶汽车到来后,自动驾驶系统逐步取代人工驾驶,人类驾驶员的角色日益被削减和替代,传统以人类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驾驶过错为中心构建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规则难以继续适用;另一方面,作为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具体运用,自动驾驶汽车具有高度的智能属性,这使其区别于传统产品,由此对现行产品责任制度提出了挑战。基于此,本文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侵权责任问题展开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展开如下:第一部分为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挑战,主要揭示自动驾驶汽车对于现行侵权责任规则提出的难题。首先,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历史演变、技术分级以及社会价值展开论述,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概念和特征,辨明了其与辅助驾驶、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对美国、德国、英国和我国有关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规制进行比较法上的考察可知,各国都在鼓励自动驾驶汽车进行道路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但尚不存在一个行之有效又普遍适用的侵权责任解决方案。最后,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挑战展开了从事实到法律的论述,并将其归纳为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自动驾驶汽车究竟是法律主体抑或法律客体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规则的选择和设计,故称之为前提问题;二是自动驾驶汽车所有人、使用人一方的责任承担问题,具体表现为自动驾驶汽车对于现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挑战,称之为内部责任问题;三是自动驾驶汽车生产者、销售者一方的责任承担问题,具体表现为自动驾驶汽车对于现行产品责任的挑战,称之为外部责任问题。第二部分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地位辨析,主要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究竟是法律主体抑或法律客体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自主性、自我学习、自我决策等智能特征进行分析,提出自动驾驶汽车拟人化倾向引发的法律主体地位的困惑。其次,梳理和评析了当前有关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的各种学说,指出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判断的关键在于赋予其法律主体地位是否能够解决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侵权责任等法律挑战以及是否具有制度优越性。最后,在比较分析上述学说的基础上,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地位给出了本文的回答。当前自动驾驶汽车尚不具备取得法律主体地位的技术、社会伦理和法律基础,赋予自动驾驶汽车法律主体地位也并非解决侵权责任承担等其他法律挑战的关键,相反还会徒增立法和司法成本,阻碍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故此,应坚持将自动驾驶汽车界定为法律客体。第三部分为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规则界定,主要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内部责任问题和外部责任问题的具体解决规则进行探讨。首先,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所有人、使用人一方的内部责任问题展开论述,详细比较和评析了现有的各种学说。其次,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生产者、销售者一方的外部责任问题展开论述,深入考察和评述了当前各种可能的路径。最后,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内部责任问题和外部责任问题给出本文的解决模式:对于所有人、使用人一方的责任问题,主张通过改造现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来解决,具体通过引入无过错责任性质的机动车保有人责任来替代当前以驾驶行为和驾驶过错为基础的驾驶人责任,以便适应自动驾驶时代无人化的技术特征;而针对生产者、销售者一方的责任问题,则主张延续现行产品责任规则,由生产者、销售者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但在产品责任的具体适用上理当予以相应的更新。第四部分为自动驾驶汽车与产品责任的更新,主要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适用问题展开探讨。首先,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分析,主张无过错责任原则应当一体适用于生产者和销售者,同时不应当区分制造缺陷、设计缺陷和警示缺陷。其次,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主体展开论述,主张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主体包括生产者、销售者,但不包括运输者和仓储者,同时对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软件供应商、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等特殊主体展开了具体分析。再次,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缺陷的认定进行探讨,重点论述了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缺陷的类型、判断标准和证明问题。其中,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设计缺陷的判断,本文主张以不合理的危险为根本,遵从当事人的约定至上,同时坚持以消费者期待标准为主、风险效用标准为辅、发展风险抗辩规则兜底限制的判断标准。随后,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因果关系要件展开论述,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因果关系判断的主要方法、举证责任以及推定问题。最后,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免责事由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发展风险抗辩规则,主张考虑到自动驾驶系统主动或被动升级的技术特征,因而在发展风险抗辩规则具体适用的时间点以及技术水平判断标准都与传统产品有所不同。第五部分为自动驾驶汽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更新,主要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适用展开论述。首先,探讨了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主张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同时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无过错责任与传统机动车“过错责任+过错推定”二元归责原则的协调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统一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改革模式和区分自动驾驶汽车和传统机动车分别适用不同归责原则的改良模式。其次,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的认定展开论述,主张将“运行支配+运行利益”作为判断保有人的标准,重点针对所有人和使用人分离时保有人的认定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反对将自动驾驶汽车生产者认定为保有人。再次,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具体承担问题进行探讨,分别就构成要件和免责事由逐一进行阐述。最后,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具体情形中的交通事故责任问题进行论述,包括自动驾驶汽车人机混合模式、道路测试期间的交通事故问题,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与产品责任的协调适用问题,以及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保险的配套问题。
戚立[7](2018)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巨型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建筑学领域先锋理论的一个分支。同时,它也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晚期前卫运动的一个分支——巨型结构运动的产物。巨型结构理论能够被概述为:建筑呈现出尺度可延伸、巨型化、结构框架分级化等特征,并且不同层级的结构,其使用寿命各不相同。首先,笔者试图在现阶段国内外既已成型的研究基础上,以建筑史的视角入手,追溯巨型结构的源起。随后,笔者将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通过考察巨型结构理论在不同阶段所应对的主要议题,以此来审视巨型结构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湮没。同时,在巨型结构并不算长的历史传统中,如果以既有的巨型结构概念和标准去审视运动开始之前的一些现代建筑案例,则可以建立起这些案例与巨型结构之间的发展关系。但是,与其说这种努力能为巨型结构锁定其萌生的根源,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发现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成熟、以及巨型结构运动启动的历史信号。相对于现代主义早期的那些案例而言,自19世纪以来的那些由钢铁和玻璃构筑的博览建筑,以及距今更为久远的中世纪的桥梁、乃至北美原住民的居住文明遗址,它们更适合被视作为巨型结构的起源。通过扩大历史考察的视野范围,笔者尝试为巨型结构寻找出一条可能的萌发和逐渐成型的线索,并以此来论证巨型结构之于现代建筑的意义与内在关联。此外,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选取了当地的三个在巨型结构运动中为数不多得以建成、并且被保存至今的建筑实例,以案例分析作为具体的方法对其进行考察。此外,笔者力图摆脱在一个相对狭义的语境中对具体案例是不是巨型结构进行对号入座式的身份判断行为的限制,转而将注意力聚焦于历史沿革及与设计相关的议题。通过梳理巨型结构运动及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三座建筑在当下所处的截然不同的状况,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在当代建筑学和城市化进程语境中去审视其意义,在当代的社会文本背景下完成对巨型结构认知的更新。作为处在现代主义晚期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引人瞩目的过渡性插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巨型结构理论在建筑史学和理论的研究中则被牢牢地贴上了“激进”、“荒谬”的标签,但其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下城市化进程的启发,在后来的时间里逐渐得到人们的认知。本文总结了巨型结构理论的概念、归纳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类型、考察了巨型结构理论的先例和源起、还原了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另外,本文通过剖析三个典型的巨型结构建成案例的成败,挖掘其具有借鉴价值的品质,试图在现代主义历史语境中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初衷,呈现巨型结构在当代城市语境下对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意义。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笔者提出了―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作为对现有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类型体系的修正,并基于当代视角对巨型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更新;2,笔者归纳出了一条关于自古代至现代主义时期以来巨型结构的先例和形成的脉络,为现阶段国内在―起源‖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空白提供了一份研究样本;3,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大考察范围,笔者首次较完整地完成了中文语境中关于整个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的梳理。4,笔者通过考察和解析巨型结构的三个现存案例,完成了当代语境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更新。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8](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赵亚洲[9](2018)在《亚洲开发银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序推进,在涉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上,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境。由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共同倡导的澜湄合作机制的成立,正是有效化解这些困境的一把利剑。但是澜湄合作尚处在“幼年期”,在很多方面的发展并不足以及时有效的化解该地区国家现已出现的矛盾。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反思与总结其经验教训,进而作用于澜湄合作今后的发展。以期借助澜湄合作这把利剑,打通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上出现分歧的任督二脉,争取早日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基于此,本文以国际经济关系的角度为切入点,将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进行梳理和研究。首先,通过深刻探析亚行成立的背景,资金来源,主导者与参与者以及援助与投资类别,得出其成立背景既有现实因素又有理论渊源,资金来源渠道较多,主导者与参与者多为一些发达国家和援助与投资类别形式多样。其次,通过详实梳理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项目,得出亚行援助与投资方式具有以技术援助频率最多等五方面的特点。再次,通过深挖区域内外对亚行援助与投资行为评价以及深刻分析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成效及问题,发现亚行存在投资偏好和政治化倾向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最后,通过总结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援助与投资的经验教训,进而为澜湄合作机制在今后的顺利发展提供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通过上述研究,论文的主要发现是:第一,随着澜湄合作的成立与发展,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援助与投资的影响力将会逐渐降低;澜湄合作将会在该地区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第二,合作与共享是亚行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亚投行以及澜湄合作今后在大湄公河次区域顺利发展所必选的一条路径,更是澜湄合作能否取得长足发展的最优方案。第三,澜湄合作应准确定位且分国别投资要找准重心等八个方面来加大对次区域国家的影响力和及时规避亚行对次区域国家援助与投资中出现的问题,争取早日将澜湄合作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李玉涛[10](2018)在《受益原则与公路融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依赖融资制度的系列创新贡献,中国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促进基础设施大发展的同时,融资环节的自身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积累着巨大风险。一方面,融资行为具有典型的权宜之计特征。融资既要满足新增建设投资任务之需,又要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大多投融资方案和所谓的融资创新,多是以牺牲未来的财务可持续性来支持眼前的建设投资。这使得投融资形势落入一种日益严峻的恶性循环陷阱;另一方面,融资简单等同于解决资本不足或提供资金保障,缺乏对效率和公平的分析考量。公路发展在交通专项税费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等政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央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投融资模式,有效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专项资金、收费还贷政策交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往往又是问题焦点和批评对象。燃油税改革初期所倡导的使用者付费原则在实践中被逐渐模糊,后来则鲜有提及。公路融资的很多深层次、长期性政策问题在现有主流的理论概念体系中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实践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在目前的经济学基本概念模型中,受益原则是最适宜系统描述和分析公路融资问题的理论工具。当公路受益对象承担与其受益程度相当的成本支出时,投融资机制成为直接或间接的使用者付费,在类似价格信号的指引下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在用户使用上也实现了公平。因此,评价公路融资政策与体制需要考察其受益与出资是否匹配。论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初步构建了公共物品融资的受益分析框架,分析了公路基础设施融资中的受益机理,继而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和政策探讨。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第一,受益原则在财政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公路融资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经济学理论和体制改革中,受益原则可以作为理解政府与市场关系、衔接市场价格与财政预算的重要纽带。在行业实践层面,公路融资是理解受益原则的集中例证。无论是早期斯密的可持续公路融资,还是现代海根的公路商业化融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看作受益原则理论更丰富、更具体的政策应用。在我国市场化融资日盛的今天,从受益原则入手研究公路融资问题,是一种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内在经济理性和基本财政原则的回归。第二,使用者付费是受益原则的最直接体现。使用者付费不仅是一个基础设施的融资工具,更是一个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准价格工具。在公路行业,从使用者付费角度探索可持续的公路资金来源是目前的一种国际趋势。我国政策实践中对使用者付费经常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些具有使用者付费性质的收费经常同一般的行政管理费相混淆;由于脱离受益原则,使用费的融资功能被过度放大,而资源配置上的功能则被忽视。我国当前公路收费制度的完善着眼满足正常的运营养护资金需求,但也不能无视建设投资与债务的发展问题。从长远和根本来看,需要把通行费的基本定位从单纯的投融资工具调整为使用者付费的准价格工具。第三,专款专用经常作为一种被批评的财政制度安排,但现实却始终无法消灭,甚至经常被加强。显然,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很多情况下,专款专用和预算具有相对性。专款专用会削弱预算的弹性而遭诟病,但是专款专用恰恰是以预算失灵为存在的前提。国际上公路融资模式主要有预算制和基金制,后者经历了从传统专项基金向新型商业化基金的转变。新型商业化基金实质上具有使用者付费特征,专项基金只能是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我国应加强符合受益原则的专项资金政策并逐步取消不符合受益原则的专项资金政策。第四,受益原则可以宽泛地理解为在不同维度上收入与支出的平衡,进而可用来指导公路融资的国际比较分析。美国以燃油税为主的公路信托基金制度具有典型的专款专用特征,但也具有相对性,在发展过程中使用范围经历了多次拓展,基本结构得以维持存续。基金框架内的资金分配同样遵循了预算的基本准则,表现为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条件,尽可能配置到高收益率的领域;法国普遍采用收费融资和交叉补贴的方式发展高速公路。交叉补贴在为路网快速发展提供财务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弱化财务约束、降低投资效率的问题;我国的公路投融资模式虽然调动了各方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但若从内在机制看,公路融资体制中普遍存在着使用者付费的定位模糊、专款专用的执行不严、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不匹配、过度的举债、重建轻养等问题,明显偏离了基本的财政受益原则。
二、法国、意大利高速公路电子装置及道路养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意大利高速公路电子装置及道路养护(论文提纲范文)
(1)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和案例分析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 |
2.1.2 公共空间相关理论 |
2.1.3 交通相关理论 |
2.2 相关案例分析 |
2.2.1 以景观美化为导向的空间 |
2.2.2 以休闲娱乐活动为导向的空间 |
2.2.3 以商业为导向的空间 |
2.2.4 以服务为导向的空间 |
2.2.5 以交通为导向的空间 |
第三章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相关概念论述 |
3.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定义 |
3.1.1 相关的城市交通概念 |
3.1.2 高架桥的定义 |
3.1.3 附属空间的定义 |
3.1.4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概念及空间范围 |
3.1.5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属性 |
3.2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组成要素 |
3.2.1 高架桥下空间 |
3.2.2 高架桥与周边道路围合出的空间 |
3.2.3 高架桥影响下的周边环境 |
3.3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类型及特征 |
3.3.1 结构类型及特征 |
3.3.2 形态类型及特征 |
3.3.3 周边环境类型及特征 |
3.3.4 使用类型及特征 |
第四章 北京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现状及相关背景政策 |
4.1 北京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相关政策现状研究 |
4.1.1 相关政策分析 |
4.1.2 权属分析 |
4.2 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空间现状研究 |
4.2.1 北京二环的空间特点 |
4.2.2 空间的使用现状 |
4.2.3 现状的使用问题 |
4.2.4 空间利用的限制因素 |
4.2.5 空间利用的潜力 |
4.3 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更新必要性探究 |
4.3.1 更新需求的评价因子 |
4.3.2 暂无更新需求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
4.3.3 微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
4.3.4 全面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
第五章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营造途径 |
5.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交通性原则 |
5.1.3 人性化原则 |
5.1.4 生态性原则 |
5.1.5 艺术性原则 |
5.2 微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设计策略 |
5.2.1 美化空间,统一周边环境 |
5.2.2 修复慢行系统,保证安全通行路径 |
5.2.3 特色导视系统,生动传递信息 |
5.3 全面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设计策略 |
5.3.1 整合归纳人的活动,合理利用空间 |
5.3.2 与周边统筹规划,织补割裂环境 |
5.3.3 整合空间资源,增强参与性和景观性 |
5.3.4 梳理交通,增强空间标识性 |
5.3.5 扩充服务板块,补足功能短板 |
5.3.6 保护历史建筑,形成主题性城市公园 |
5.4 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整体性设计策略 |
5.4.1 复兴环城公园,形成一体连贯风貌 |
5.4.2 修复生态,建设环二环海绵体 |
5.5 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更新的工作路径探究 |
5.5.1 组织方式——搭建多元的组织平台 |
5.5.2 实施方式 |
5.5.3 运营方式——公私合营的运营模式 |
5.6 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更新的相关机制及技术手段 |
5.6.1 公众参与 |
5.6.2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运用 |
5.6.3 多元共治 |
5.7 左安门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方案——桥屿 |
5.7.1 设计选址与现状调研 |
5.7.2 桥下艺术快闪事件 |
5.7.3 设计方案 |
5.7.4 运营与管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
6.1.1 基础设施角色的转变 |
6.1.2 城市的粘合剂 |
6.1.3 城市形象、文化、生活的载体 |
6.1.4 独特的景观体验 |
6.2 结论与反思 |
6.2.1 论文结论 |
6.2.2 论文研究的尚待深入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北京二环基本概况调研 |
附录二:北京桥下空间改造建议的调查 |
附录三:毕业设计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2)基于两部制的高速公路收费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收费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收费公路研究现状 |
1.3.1 各国收费公路发展概述 |
1.3.2 收费公路定价研究综述 |
1.3.3 各国公路收费特点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模式分析 |
2.1 收费模式发展情况 |
2.1.1 传统分车型收费 |
2.1.2 计重收费 |
2.1.3 现阶段分车型收费 |
2.2 收费制度改革对通行费的影响 |
2.2.1 计重收费的通行费计算 |
2.2.2 分车型收费的通行费计算 |
2.3 计重与分车型收费模式下通行费的对比分析 |
2.4 分车型收费的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收费公路属性和费率影响因素 |
3.1 收费公路行业属性 |
3.1.1 产业属性 |
3.1.2 社会属性 |
3.1.3 经济属性 |
3.2 垄断行业概述 |
3.2.1 定义 |
3.2.2 特征 |
3.2.3 垄断与竞争的定价研究 |
3.3 收费公路管理主体 |
3.4 收费标准制定的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的两部制定价研究 |
4.1 费率定价方法 |
4.1.1 常用定价方法 |
4.1.2 优缺点对比 |
4.2 收费标准的制定原则 |
4.3 两部制定价的理论基础 |
4.4 两部制定价的经济学分析 |
4.5 两部制定价模型 |
4.4.1 基本费用 |
4.4.2 计量费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概述 |
5.2 两部制定价模型计算 |
5.2.1 基本费用 |
5.2.2 计量费率 |
5.3 可行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3)V型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分布特征 |
2.1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现状 |
2.2 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特征 |
2.3 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特征 |
2.4 交通事故的形态分布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3.1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3.1.1 驾驶人因素分析 |
3.1.2 道路因素分析 |
3.1.3 车辆因素分析 |
3.1.4 环境因素分析 |
3.1.5 管理因素分析 |
3.1.6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总结 |
3.2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3.2.1 初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
3.2.2 最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4.1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演化网络 |
4.1.1 时间-状态分析法 |
4.1.2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演化网络 |
4.2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因素与其耦合作用 |
4.2.1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因素 |
4.2.2 交通事故风险因素耦合作用 |
4.3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耦合度的计算 |
4.3.1 基于突变理论的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耦合度计算模型 |
4.3.2 基于平均互信息理论的多风险因素耦合度测度模型 |
4.4 基于尖点突变的海底隧道交通风险演化分析 |
4.4.1 海底隧道交通系统状态分析 |
4.4.2 风险演化过程分析 |
4.5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 |
5.1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模型构建 |
5.2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模型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
6.1 人的因素方面的预防措施 |
6.2 物的因素方面的预防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V型海底隧道风险因素识别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2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模型代码 |
2.1 基于突变理论的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耦合度计算模型代码 |
2.2 基于平均互信息理论的多风险因素耦合度测度模型代码 |
2.3 海底隧道交通系统突变结构仿真模型代码 |
(4)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立题背景 |
1.1.2 论文立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纵向控制模型 |
1.2.2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横向控制模型 |
1.2.3 高速公路瓶颈路段管理与控制技术 |
1.2.4 人工智能在交通工程领域中应用 |
1.2.5 交通安全分析与交通系统经济评价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模型和控制策略 |
2.1 研究动机与思路 |
2.2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建模与效果分析 |
2.2.1 智能网联汽车跟驰模型 |
2.2.2 智能网联汽车微观自由换道模型 |
2.2.3 智能网联汽车微观强制换道模型 |
2.3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分级控制策略 |
2.3.1 智能网联环境下匝道分级控制策略 |
2.3.2 智能网联环境匝道控制策略评价指标 |
2.3.3 智能网联环境仿真平台搭建与参数标定 |
2.4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效果分析 |
2.4.1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速度演化影响分析 |
2.4.2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通行能力影响分析 |
2.4.3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间隙选择影响分析 |
2.4.4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综合费用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行为建模 |
3.1 研究动机与思路 |
3.2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微观仿真平台 |
3.2.1 智能网联汽车纵向控制模型 |
3.2.2 基于随机森林的换道决策过程 |
3.2.3 基于神经网络的换道执行过程 |
3.3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环境交通仿真研究框架 |
3.3.1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建模研究框架 |
3.3.2 NGSIM数据库车辆轨迹数据提取与分析 |
3.3.3 交通系统安全评价指标 |
3.3.4 智能网联环境计算机仿真场景设计 |
3.4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模型评价与影响分析 |
3.4.1 换道模型标定及不同换道模型控制效果对比 |
3.4.2 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模型控制下行驶速度演化分析 |
3.4.3 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模型控制下通行能力影响分析 |
3.4.4 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模型控制下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
3.5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1 跟驰模型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
3.5.2 延迟时间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
3.5.3 下匝道车辆比例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
3.5.4 碰撞时间阈值对交通安全评价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进化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 |
4.1 研究动机与思路 |
4.2 进化学习与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控制框架 |
4.2.1 进化学习与交通控制 |
4.2.2 基于进化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框架 |
4.3 交通流数据采集与仿真场景设置 |
4.3.1 智能网联环境交通流跟驰模型与换道模型 |
4.3.2 NGSIM数据库车辆轨迹数据提取与分析 |
4.3.3 智能网联环境交通仿真场景设置与实施流程 |
4.4 进化学习控制下智能网联环境混合交通流系统评价 |
4.4.1 换道模型标定及不同换道模型控制效果对比 |
4.4.2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下速度演化特征分析 |
4.4.3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下通行能力特征分析 |
4.4.4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下交通安全特征分析 |
4.5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中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
4.5.1 车头时距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
4.5.2 TTC阈值对交通安全评价影响分析 |
4.5.3 进化学习迭代次数对拟合精度与计算效率影响分析 |
4.5.4 车辆轨迹提取数量对拟合精度与计算效率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行为安全评价 |
5.1 研究动机与思路 |
5.2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 |
5.2.1 场论思想与车辆换道行为 |
5.2.2 智能网联环境下驾驶安全场分类 |
5.2.3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 |
5.3 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模型与换道控制策略 |
5.3.1 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模型 |
5.3.2 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策略 |
5.3.3 智能网联仿真环境参数设置 |
5.4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策略安全评价 |
5.4.1 下匝道瓶颈处速度与磁场力分析 |
5.4.2 换道比例与风险等级分布特征 |
5.4.3 换道行为对跟随车辆影响分析 |
5.4.4 换道行为对当前车辆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能网联环境下高速公路下匝道瓶颈路段经济评价模型 |
6.1 研究动机与思路 |
6.2 面向智能网联环境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 |
6.2.1 面向智能网联环境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通式 |
6.2.2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时间成本 |
6.2.3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能耗成本 |
6.2.4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道路建设成本 |
6.2.5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设备设施成本 |
6.3 经济数据采集与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模型 |
6.3.1 智能网联环境下综合经济评价模型研究框架 |
6.3.2 智能网联环境下经济数据预测与采集 |
6.3.3 智能网联汽车微观交通流仿真平台 |
6.3.4 智能网联环境高速公路瓶颈路段场景设置 |
6.4 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系统经济指标分析 |
6.4.1 同质交通流下速度与通行能力特性 |
6.4.2 不同国家交通系统单一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
6.4.3 不同国家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对比分析 |
6.4.4 不同地区交通系统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
6.5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
6.5.1 主线与匝道流量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
6.5.2 电动汽车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
6.5.3 高载客率车辆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
6.5.4 CACC退化ACC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
6.6 5G通讯技术对交通系统经济影响分析 |
6.6.1 5G通讯特征简介 |
6.6.2 5G通讯技术对智能网联环境影响分析 |
6.6.3 5G通讯技术对交通系统经济影响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厂拌热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沥青路面再生应用概况 |
1.2.2 国内沥青路面再生应用概况 |
1.2.3 基于高模量的沥青路面旧料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RAP结团特性评价与优化分档方法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案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案 |
2.2 RAP结团特性分析 |
2.2.1 结团旧料中主要颗粒组成分析 |
2.2.2 各粒径旧料结团程度分析 |
2.2.3 旧料结团稳定性分析 |
2.2.4 弱结团结构、强结团结构和旧集料石子的对比分析 |
2.2.5 RAP结团特性试验结果的验证分析 |
2.2.6 RAP结团特性评价方法 |
2.3 基于AIMS扫描试验的旧料结团特性评价 |
2.4 RAP的优化分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模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原材料性能试验 |
3.1.1 沥青性能试验 |
3.1.2 集料性能试验 |
3.2 掺加旧料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3.2.1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与对比分析 |
3.2.2 目标级配的初选 |
3.2.3 不同旧料掺量下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3.3 分级再生法与传统再生法的马歇尔指标对比分析 |
3.3.1 分级再生法 |
3.3.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3 不同旧料掺量和再生方式下的混合料马歇尔指标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级再生法与传统再生法的对比研究 |
4.1 两种再生方式下沥青混合料界面细观形貌的对比分析 |
4.1.1 试验原理与方案 |
4.1.2 旧集料与沥青界面的对比分析 |
4.1.3 新集料与沥青界面的对比分析 |
4.1.4 分级再生法中新集料-沥青与旧集料-沥青界面的对比分析 |
4.2 两种再生方式下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分析 |
4.2.1 动态模量 |
4.2.2 高温性能 |
4.2.3 低温性能 |
4.2.4 水稳定性 |
4.3 分级再生法的优势与特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模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 级配的影响与优化 |
5.1.1 级配设计 |
5.1.2 级配优选 |
5.2 油石比的影响 |
5.3 再生剂的影响 |
5.3.1 动态模量试验 |
5.3.2 路用性能试验 |
5.4 沥青种类的影响 |
5.4.1 高模量剂添加方式的确定 |
5.4.2 各标号基质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成果 |
(6)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挑战 |
第一节 自动驾驶汽车的界定 |
一、自动驾驶汽车的历史演进 |
二、自动驾驶汽车的概念界定与技术分级 |
三、自动驾驶汽车的社会价值与消极影响 |
第二节 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比较法考察 |
一、美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考察 |
二、德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考察 |
三、英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考察 |
四、我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考察 |
五、小结: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自动驾驶汽车对现行侵权责任的挑战 |
一、挑战的现实前提: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假设与危险性现实 |
二、挑战的法律前提:自动驾驶汽车的无人化困境与拟人化疑惑 |
三、挑战的具体体现:现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遭遇困境 |
四、挑战的具体体现:现行产品责任面临难题 |
小结 |
第二章 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地位辨析 |
第一节 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的困惑与重要性 |
一、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特征 |
二、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的困惑 |
三、界定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的重要性 |
第二节 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的学说梳理与评析 |
一、自动驾驶汽车法律主体说及其评析 |
二、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客体说及其评析 |
第三节 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客体的界定 |
一、自动驾驶汽车尚不具备取得法律主体地位的技术基础 |
二、自动驾驶汽车尚不具备取得法律主体地位的社会伦理基础 |
三、自动驾驶汽车尚不具备取得法律主体地位的法律基础 |
四、赋予自动驾驶汽车法律主体地位并非解决其侵权责任问题的关键 |
五、过早赋予自动驾驶汽车法律主体地位不利于技术革新 |
小结 |
第三章 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规则界定 |
第一节 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内部规则的可能路径及其评析 |
一、现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说及其评析 |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保有人责任说及其评析 |
三、一般侵权责任说及其评析 |
四、高度危险责任说及其评析 |
五、参照动物侵权责任说及其评析 |
六、用户无须承担责任说及其评析 |
第二节 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外部规则的可能路径及其评析 |
一、产品责任说及其评析 |
二、一般侵权责任说及其评析 |
三、产品责任与一般侵权责任区分适用说及其评析 |
四、机动车交通事故保有人责任说及其评析 |
五、高度危险责任说及其评析 |
六、参照电梯侵权责任说及其评析 |
七、责任保险救济说及其评析 |
第三节 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外部规则的选择 |
一、产品责任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具有很强的调整适应性 |
二、产品责任契合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的法律属性 |
三、产品责任能够实现救济受害人和鼓励技术革新的目标 |
四、自动驾驶汽车适用产品责任也获得广泛的支持 |
第四节 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内部规则的选择 |
一、自动驾驶汽车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承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
二、自动驾驶汽车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承担机动车保有人责任 |
小结 |
第四章 自动驾驶汽车与产品责任的更新 |
第一节 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
一、现有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
二、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二节 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主体界定 |
一、自动驾驶汽车的生产者 |
二、自动驾驶汽车的销售者 |
第三节 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缺陷的认定 |
一、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缺陷的类型 |
二、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 |
第四节 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因果关系的判断 |
一、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
二、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
三、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中的因果关系的推定 |
第五节 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 |
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 |
二、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 |
三、发展风险抗辩 |
小结 |
第五章 自动驾驶汽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更新 |
第一节 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
一、传统机动车保有人责任的归责原则 |
二、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无过错责任的确立 |
三、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保有人无过错责任的展开 |
第二节 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的界定 |
一、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的判断标准 |
二、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的具体界定 |
第三节 自动驾驶汽车保有人责任的具体承担 |
一、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保有人责任的构成要件 |
二、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保有人责任的免责事由 |
第四节 自动驾驶汽车具体情形的交通事故责任 |
一、自动驾驶汽车人机混合模式的交通事故责任 |
二、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期间的交通事故 |
三、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与产品责任的协调 |
四、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的配套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成果 |
(7)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源起 |
0.1.1 历史语境 |
0.1.2 "巨大性"与"巨型形式" |
0.1.3 当代城市的建筑集群现象 |
0.1.4 当代学术研究焦点 |
0.2 研究定位 |
0.2.1 研究内容 |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3 研究方法和工具 |
0.2.4 研究面临的难点 |
0.3 研究现状综述 |
0.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不只是大:巨型结构的认知 |
1.1 巨型结构的概念 |
1.1.1 什么不是巨型结构 |
1.1.2 什么是巨型结构 |
1.1.3 有关巨型结构字面意义及其中文翻译的刍议 |
1.2 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四个类型 |
1.2.1 基础设施的巨型结构 |
1.2.2 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 |
1.2.3 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 |
1.2.4 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 |
1.3 小结 |
第二章 历史的递进:巨型结构的源起 |
2.1 古代聚落与设施 |
2.1.1 古代聚落及其延伸性 |
2.1.2 古代案例的基础设施特征 |
2.2 自启蒙运动以来城市与建筑的变化 |
2.2.1 城市建筑的创新与被赋予的社会使命 |
2.2.2 城市改造的精密性与整体基础设施化的构想 |
2.3 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
2.3.1 铁和预应力技术的介入 |
2.3.2 尺度的进一步解放:模数化的钢铁建造技术 |
2.4 新的建筑类型与现代意义的城市改造 |
2.4.1 巴黎的拱廊街、百货商场与现代性 |
2.4.2 城市的新秩序:基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网络 |
2.4.3 城市设施终端的聚合 |
2.4.4 交通运输需求造成的城市压力 |
2.5 大都市的新精神之声与乡愁的背离 |
2.5.1 乌托邦的憧憬和质疑 |
2.5.2 未来主义的呐喊 |
2.5.3 现代主义的突围 |
2.6 小结 |
第三章 从困境中的爆发到轰鸣中的戛然而止:巨型结构运动的进程 |
3.1 现代建筑的活跃:巨型结构运动的序曲 |
3.1.1 从勒-迪克的穹顶到多米诺体系:支撑与填充 |
3.1.2 现代城市实验性方案的启发 |
3.1.3 现代意义的巨型结构雏形 |
3.1.4 基于人际关联的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
3.2 基于传承的反叛:巨型结构运动的启动 |
3.2.1 个体、群体和整体:一种建筑观念的演变 |
3.2.2 功能集合与机动性议题的探索 |
3.2.3 巨型结构理论实践的里程碑 |
3.2.4 新粗野主义的修正 |
3.2.5 巨型结构运动初期对交通议题的思考 |
3.3 动态视角下的现代主义传承:十次小组及其理论 |
3.3.1 十次小组的成立与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解散 |
3.3.2 十次小组对巨型结构运动的意义 |
3.4 批判性的拯救:从建筑电讯派的成立看巨型结构运动的推进 |
3.4.1 建筑电讯派团体概况与时代背景 |
3.4.2 建筑电讯派在巨型结构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
3.4.3 运动初期立场表达与交流平台的搭建 |
3.5 民族内核与外来观念的融合:新陈代谢派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
3.5.1 巨型结构运动在日本发生的历史背景 |
3.5.2 新陈代谢派及新陈代谢小组的成立 |
3.5.3 战后日本进步建筑师对日本传统的寻觅和思考 |
3.5.4 新陈代谢派在巨型结构运动初期的活动 |
3.6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的活动与议题 |
3.6.1 基于消耗和消费的建筑观 |
3.6.2 基于灵活性与机动性议题的研究 |
3.6.3 城市及建筑的结构层级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受阻 |
3.6.4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对游戏性和日常性的关注 |
3.6.5 概念与技术层面并进的巨型结构理论发展 |
3.6.6 "城市-领域"视角下的巨型结构运动 |
3.6.7 作为通用术语的"Megastructure"的诞生 |
3.7 昙花一现:巨型结构运动短暂的高潮与落幕 |
3.7.1 插件城市演进小史 |
3.7.2 乌托邦的赋能与退场:巨型结构运动的衰落 |
3.7.3 巨型结构运动晚期的激进学术活动 |
3.7.4 巨型结构基础设施化议题下的城市与建筑 |
3.7.5 巨型结构运动最后的机遇与妥协 |
3.7.6 一种文明及其承受的不满: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落幕 |
3.8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建筑的失物招领:巨型结构现存个案解析 |
4.1 坎伯诺尔德新城规划及城镇中心 |
4.1.1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的规划背景 |
4.1.2 两极化的社会评价 |
4.1.3 解决问题或成为问题:交通的悖论 |
4.1.4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带来的经验与意义 |
4.2 公园山社区 |
4.2.1 公园山社区及其建设背景的概述 |
4.2.2 社会住房设计、法规及政府行为等历史条件 |
4.2.3 公园山社区的建设历程 |
4.2.4 街道生活的立体再现:"空中街巷"的实践 |
4.2.5 公园山的衰落与对它的反思 |
4.3 巴比肯社区 |
4.3.1 巴比肯社区的社会背景和热身运动:金巷社区与政策法规的调整 |
4.3.2 伦敦郡议会与伦敦市法团博弈下的"整体性"思考 |
4.3.3 密度、文脉和品质:重新定位的巴比肯重建 |
4.3.4 多元化的职能整合:巴比肯社区方案的更迭 |
4.3.5 1959年版巴比肯社区方案及项目的落成 |
4.3.6 文化的渗透:巴比肯艺术中心 |
4.3.7 基于实用主义的技术表现力 |
4.4 基于案例分析的巨型结构理论认知更新 |
4.4.1 工艺方法与差异性关联的建立 |
4.4.2 审慎的职业克制与自我批判 |
4.4.3 基于复杂性的神秘和趣味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结论 |
5.1.1 巨型结构的总体定位 |
5.1.2 还原历史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批判性评价 |
5.1.3 巨型结构的祛魅与去污名化 |
5.2 当代城市语境下巨型结构理论的启示 |
5.2.1 精确系统与适应性 |
5.2.2 多元价值与技术的整合 |
5.2.3 对外部介入因素的利用与警惕 |
5.3 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总结、学术增长点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
5.3.1 对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的总结 |
5.3.2 对本文学术增长点的预期 |
5.3.3 对本文后续研究的展望 |
附录A:参考文献 |
附录B:图片来源 |
附录C:笔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后记 |
(8)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9)亚洲开发银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亚行成立的背景及运行现状 |
第一节 亚行成立的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亚行的运行机制 |
一、资金来源 |
二、亚行的主导者与参与者 |
三、亚行援助与投资方式 |
第二章 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现状及特点 |
第一节 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援助与投资的发展历程 |
一、1966-1992年创新发展阶段 |
二、1992-2015年快速发展阶段 |
三、2015至今机遇与挑战并存阶段 |
第二节 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项目 |
一、金融和农业农村发展项目 |
二、部门管理和医疗卫生项目 |
三、教育培训和工业贸易项目 |
四、能源和交通运输项目 |
五、供水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
第三节 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特点 |
一、技术援助是采用频率最多的方式 |
二、贷款、赠款以及技术援助的结合采用成为常态 |
三、农业是亚行援助与投资的基础领域 |
四、能源和基础设施是亚行在工业领域援助与投资的重点 |
五、服务业是亚行援助与投资领域中的最新趋势 |
第三章 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援助与投资的成效及问题 |
第一节 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援助与投资的成效 |
一、对中国的援助与投资成效 |
二、对柬埔寨的援助与投资成效 |
三、对老挝的援助与投资成效 |
四、对缅甸的援助与投资成效 |
五、对泰国的援助与投资成效 |
六、对越南的援助与投资成效 |
第二节 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援助与投资的问题 |
一、存在投资偏好和政治化倾向 |
二、基础设施援助与投资呈现供需失衡 |
三、对私营部门及弱势产业援助与投资力度不足 |
四、域内国家区域一体化参与程度不高 |
五、亚行内部决策中湄公河五国缺乏话语权 |
第三节 区域内外对亚行援助与投资的评价 |
一、区域内对亚行援助与投资的评价 |
二、区域外对亚行援助与投资的评价 |
第四章 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经验及对澜湄合作的启示 |
第一节 亚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经验 |
一、清晰而明确的宗旨和职能定位 |
二、标准而严密的行为规范制定 |
三、有效而精简的决策机制 |
四、科学而严格的评估体系和项目管理 |
五、项目涉及不同领域且有所侧重 |
六、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 |
七、多渠道融资方式 |
第二节 亚行援助与投资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对澜湄合作的启示 |
一、准确定位且分国别投资要找准重心 |
二、建设严密组织网及投资管理要规范化 |
三、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合作力度 |
四、可持续发展和减贫问题可作为深入发展的突破口 |
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且需强化政府间沟通 |
六、需采取多渠道融资方式且要重视影响力的延伸 |
七、要牢牢掌握主导权且需根据形势变化重视改革 |
八、推动澜湄合作向更高层次的区域一体化方向发展 |
结论 |
附录 |
表1 自GMS机制建立以来亚行对越南援助与投资的主要项目情况 |
表2 自GMS机制建立以来亚行对缅甸援助与投资的主要项目情况 |
表3 自GMS机制建立以来亚行对柬埔寨援助与投资的主要项目情况 |
表4 自GMS机制建立以来亚行对泰国援助与投资的主要项目情况 |
表5 自GMS机制建立以来亚行对老挝援助与投资的主要项目情况 |
表6 自1986年中国加入亚行以来其援助与投资的主要项目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10)受益原则与公路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夯实公路融资的理论基础 |
1.2.2 挖掘受益原则的政策价值 |
1.2.3 丰富受益原则的时空含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概念 |
1.5 逻辑主线 |
2 文献综述 |
2.1 财政学理论的回顾 |
2.1.1 早期财政学理论的演进脉络 |
2.1.2 公共物品与公共财政 |
2.1.3 财政交换与公共选择 |
2.2 公路融资的文献综述 |
2.2.1 亚当·斯密的可持续道路政策原则 |
2.2.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可持续基础设施制度方法 |
2.2.3 艾·G·海根的道路商业化融资政策体系 |
2.3 国内关于受益原则和公路融资的研究综述 |
2.3.1 关于受益原则的一般性研究 |
2.3.2 关于公路融资的研究 |
2.4 本文的研究空间 |
3 公共物品融资的概念框架 |
3.1 逻辑起点:基于受益特征差异的公共物品分类 |
3.2 受益的一般维度:税费方式选择与专款专用 |
3.2.1 使用者付费的政策机理 |
3.2.2 支出管理的专款专用 |
3.3 受益的空间维度: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处理 |
3.3.1 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分配 |
3.3.2 财政收入权的分配 |
3.3.3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
3.4 受益的时间维度:市场化融资与代际公平 |
3.4.1 受益的代际公平 |
3.4.2 债务融资 |
3.4.3 利用私人资本 |
3.5 本章小结 |
4 公路融资的受益机制分析 |
4.1 公路基础设施的经济特征 |
4.1.1 受益对象的公共性 |
4.1.2 受益空间的多层次和外溢性 |
4.1.3 受益时间的长周期 |
4.2 公路的资金来源 |
4.2.1 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 |
4.2.2 公路的主要税费来源 |
4.2.3 公路用户税费的国际趋势 |
4.3 资金管理制度 |
4.3.1 公路预算制 |
4.3.2 公路基金制 |
4.3.3 对比分析 |
4.4 政府间财政关系 |
4.4.1 政府间职能分配 |
4.4.2 政府间转移支付 |
4.5 公路债务融资机制 |
4.5.1 公路建设债务融资的内在机理 |
4.5.2 项目与路网之间的财务平衡 |
4.6 本章小结 |
5 美国公路发展与融资的受益分析 |
5.1 美国公路发展融资的历史 |
5.1.1 前州际公路时代(1920年~1940年代) |
5.1.2 州际公路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
5.1.3 后州际公路时代(1990年代~) |
5.2 美国公路融资体制特征 |
5.2.1 美国公路管理体制 |
5.2.2 美国公路资金来源 |
5.2.3 联邦公路信托基金 |
5.2.4 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 |
5.3 美国公路发展融资的经验启示 |
6 法国收费公路发展与融资的受益分析 |
6.1 法国特许收费公路的发展 |
6.1.1 国有收费公路公司的产生及高速公路的起步阶段(1955~1969) |
6.1.2 民营公路特许经营权主导的加速建设时期(1969~1981) |
6.1.3 政府回购和交叉补贴阶段(1981~1987年) |
6.1.4 路网的进一步扩张和民资的重新进入(1988以后) |
6.2 法国收费特许经营的关键特征分析 |
6.2.1 特许项目大小 |
6.2.2 经营期限和收费价格 |
6.2.3 公司内和公司间的交叉补贴 |
6.2.4 特许公司的自由裁量权 |
6.2.5 政企之间的风险分配 |
6.3 法国公路收费融资的经验启示 |
7 中国公路发展与融资的受益分析 |
7.1 中国公路发展和投融资的历史回顾 |
7.1.1 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1983年 |
7.1.2 改革开放初期:1984年~1992年 |
7.1.3 交通大发展阶段:1992年至2010年 |
7.1.4 深化改革阶段: 2010年至今 |
7.2 发展经验与问题 |
7.2.1 一系列投融资政策创新 |
7.2.2 扎实的技术规划工作 |
7.2.3 面向市场和地方的分权 |
7.2.4 严峻的投融资形势 |
7.3 公路融资问题的受益分析 |
7.3.1 使用者付费的定位模糊 |
7.3.2 专款专用的执行不严格 |
7.3.3 重建轻养的投融资目标偏差 |
7.3.4 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 |
7.3.5 过度的债务和投融资创新 |
8 中国的交通专项资金政策 |
8.1 交通专项资金的制度框架 |
8.1.1 政府性基金与财政专项资金 |
8.1.2 不同专项资金的受益特征 |
8.1.3 探讨专项资金政策的一般标准 |
8.2 交通专项资金制度的演进 |
8.2.1 政策初衷与定位 |
8.2.2 交通供求形势的变化 |
8.2.3 专项资金自身改革问题 |
8.2.4 财政体制中的专项与统筹关系 |
8.3 公路专项资金的“费改税” |
8.3.1 主要公路专项资金政策概况 |
8.3.2 早期以公路使用公平负担为改革目标 |
8.3.3 中期“费改税”改革目标转向了规范政府收入行为 |
8.3.4 后期则强调节能减排 |
8.3.5 燃油税改革方案述评 |
8.3.6 进一步的反思 |
8.4 交通专项资金的战略定位调整 |
8.4.1 逐步取消不符合受益原则的专项资金政策 |
8.4.2 发挥交通使用者付费的需求管理和创收功能 |
8.4.3 平衡使用者付费收入的专款专用和再分配 |
8.4.4 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专项资金 |
9 中国的收费公路政策 |
9.1 中国收费公路政策的发展实践 |
9.1.1 收费公路政策的由来 |
9.1.2 收费公路的融资机制 |
9.2 收费公路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9.2.1 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在认识上存在分歧 |
9.2.2 相关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不佳 |
9.2.3 公众对收费政策认可度下降的原因 |
9.3 定价机制分析:解读审计公告 |
9.3.1 收费公路问题的重新分类 |
9.3.2 单一项目范畴内的问题 |
9.3.3 路网整体融资的要求 |
9.4 重新认识收费公路政策的经济合理性 |
9.4.1 公路收费本质上是一种市场机制 |
9.4.2 交通规划与市场原则相冲突 |
9.4.3 公益性概念模糊了市场机制 |
9.4.4 收费期限、费率与规模三个问题的异同 |
9.4.5 “两个体系”的政策逻辑问题 |
9.4.6 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 |
9.5 政策建议 |
9.5.1 满足正常的运营养护资金需求 |
9.5.2 正视建设投资与债务的发展问题 |
9.5.3 调整通行费的基本定位 |
10 结论、建议与展望 |
10.1 主要工作与基本结论 |
10.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0.1.2 研究的基本结论 |
10.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0.3 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法国、意大利高速公路电子装置及道路养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D]. 刘欣.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基于两部制的高速公路收费定价研究[D]. 闫丹丹.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V型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 邢英. 青岛理工大学, 2020
- [4]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研究[D]. 董长印. 东南大学, 2020
- [5]厂拌热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D]. 房占永. 东南大学, 2019(05)
- [6]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研究[D]. 景荻.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7]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D]. 戚立. 东南大学, 2018(03)
- [8]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9]亚洲开发银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与投资研究[D]. 赵亚洲. 云南大学, 2018(08)
- [10]受益原则与公路融资研究[D]. 李玉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