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稳定观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吴媚霞[1](2017)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四个全面"时代,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其创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新对策:加强"两个建设"、开展"三个教育"、推动"四个创新",希望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高静毅[2](2016)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提升研究 ——基于全国34所高校的调研分析》文中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问题。这些新论断、新思想和新部署,要求高校不仅要系统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问题,即如何有效地让大学生普遍理解、接受、认同、信仰、践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全效发挥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是指思政课在推动大学生理解、接受、认同、信仰、践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功效。笔者对全国34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得到高校师生的充分肯定,但现实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突出表现在思政课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情感认同和坚定信仰的引导不够,对大学生自觉践行和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推动力不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发挥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既有“老顽疾”也有“新问题”:教师主体意识模糊导致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力不足,教学内容不规范降低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率,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遮蔽马克思主义自身魅力,实践教学状况整体较差使马克思主义难以入脑入心,教学评估不能反映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学情分析不足加大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家校、社会没有形成合力消解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要使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得到更有效地发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眼于打造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大格局”:优化思政课教学整体环境,整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堂外力量,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质量监测和综合评价体系,加强思政课学情分析,丰富教育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手段,按照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李忠伟[3](2014)在《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文中提出冷战后,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力量的推动下,各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和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而显着的变化。非传统安全的凸显及综合安全观共识的逐渐达成并没有否定和改变不同国家间利益矛盾这一传统安全总根源的性质,只不过其内涵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复杂。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新媒体日益发展过程中,国家舆论由于贯穿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国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国家的影响更为复杂,作用也更为深远。国家间的利益矛盾由此更多的以舆论斗争方式体现出来,西方国家更是以其强大的传播实力大肆推行舆论扩张和舆论霸权,不遗余力地在国际社会上散布歪曲中国的言论,这对中国国家的话语权构成了直接威胁。各国特别是中国在越来越多地重视经济安全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因国家间利益矛盾而产生的空前的国家舆论安全,并将其视为一个现实和重大的国家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论述既是与时俱进的科学论断,也是对国家舆论安全的风险预警。在这种背景下,将国家舆论安全纳入国家整体安全战略筹划之中并对其深入研究,无疑对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是一项亟需解决的紧迫任务。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以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为主题,从多个维度展开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国家舆论安全基本理论。本章在借鉴中外学者已有成果基础上,从“舆论”的特征、形成、舆论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国家舆论对其它舆论具有统摄、引领价值。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国家舆论安全概念进行了全面阐释,探讨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内在结构和特点。提出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出发点及其落脚点,就是要使国家舆论在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的基本功能不受威胁和损害。同时本文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其以党性原则为指引、以事实说话为科学思路、以人本理念为工作导向、以舆论导向为核心等观点为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国家舆论安全的战略地位。本章分析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凸显,提出了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国家舆论安全凸显的主要根源。并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影响阐述了国家舆论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家舆论作为文化传播载体之一,’真有同文化一样的柔性力量,它的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可以消除任何形式的刚性抗力,对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面临的形势。本章首先从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现实境况入手,提出了国际上“妖魔化”中国的涉华舆论以及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对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其次,从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指出了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西方政治思潮入侵、西方意识形态强烈扩张、国内外舆论融合对我国国家舆论传播与引导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而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不仅增加了国家舆论危机控制难度、放大了国家舆论危机程度,而且也模糊了国家舆论危机边界。社会转型使得国家舆论整合能力、自我更新能力、认同感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回顾及审视。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建立,为中国维护国家舆论安全奠定了基调,并成为了构建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重要主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共领导人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尽管其中经历了许多曲折过程,但总体来讲,确保了国家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然,其中也还存在着决策“思想库”管理模式滞后、宣传管理体制高度集权、国家舆论危机管理机制不足、国家舆论引导思维范式难脱其窠臼等问题。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镜鉴及启示。本章选取苏联及美国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为案例,系统分析了苏联演变的国家舆论因素。同时,从目标和手段等方面深入审视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指出了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的实质就是要维护其头号强国和世界霸权的地位。最后,通过对苏联解体及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的深刻认识,提出了要维护国家舆论安全,必须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牢固人民群众基础以及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构建。本章基于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家安全高度及多角度视野,针对当前国家舆论安全决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综合性国家舆论安全决策管理系统,是确保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机制。同时,提出要提高国家舆论传播和引导能力,还必须增强国家舆论自我影响力、探索国家舆论传播技巧、拓宽国家舆论传播渠道。并且提出了加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四个认同”教育及国家舆论安全意识教育三方面的具体路径,提高公民素养以自觉抵御不良思潮的侵害。最后针对中国作为一个国家舆论安全因国际传播不平衡而面临严峻挑战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应在建立传播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建立区域性传媒联合体及加强互联网建设三方面寻找出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将“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该课题具有定的前沿性和创新。目前随着国家舆论安全重要性的凸显,对国家舆论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这些成果较为零散,从全面深入探讨的尚还没有人做过尝试。因而,本文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第二,本文根据目前“舆论安全”及其它领域安全的定义,对“国家舆论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和解说。该定义使“国家舆论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明确的指向性。第三,深入挖掘并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维护国家舆论安全的指导思想。即要以党性原则为指引、以事实说话为科学思路、以人本理念为工作导向、以舆论导向为核心等观点。这不仅为维护国家舆论安全找到了指导方针,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第四,对建国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在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挖掘出了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所取得的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全文进行系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因而本文不仅体现了立足于从发展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维度展开系统研究,而且也侧重历史考察,又着重理论分析。第五,通过对苏联及美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对比审视,重点凝练出了当代中国应该如何鉴诫苏联及美国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提出了当代中国在维护国家舆论安全方面应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牢固人民群众基础以及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第六,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本文将国家舆论安全工作作为一种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转换、价值导引和理论武装层面的工作。提出在经济全球化、中国社会转型、新媒体日益发展的环境下,要加强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四个认同”教育及国家舆论安全意识教育以不断巩固社会的心理认同和思想基础,构筑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思想防线。
胡松林[4](2013)在《以人为本视域下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转型期决定国家最终走向的重要因素。稳定的核心在于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社会理论,这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诠释和具体体现。因此,以人为本的稳定观就应成为我党处理社会稳定问题的必要思路,这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在非常时期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以人为本稳定论的相关理论,主要论述了以人为本视域下的社会稳定观的基本概念。首先,诠释了社会稳定的基本内涵,并论述了社会稳定的基本特征,即:稳定性、相对性、动态性、时代性,在此基础上解析了社会稳定基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论述了以人为本稳定观与传统稳定观的异同,并提出以人为本稳定观是科学的稳定观,指导我们处理社会稳定问题;最后,提出维护社会稳定对我国的现实意义。这部分为后面第二、三部分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部分分析了目前影响稳定的种种社会问题,主要论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首先,提出收入差距过大,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其次,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对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最后,论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即群体性事件,并重点列举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违法拆迁这两类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突出问题。第三部分是对策分析部分,主要针对第二部分提出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首先针对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提出通过发展经济、打破垄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其次,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典型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文章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述全文。希望能够为解决社会稳定问题提供绵薄之力。
董宁波[5](2013)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时针在转动,人口在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由初始的农村流入到城市,由初始的喃喃学语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并逐步在发展着,日益在壮大着,不断走进人们的视野,不断步入人们的生活,不断出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社会的巨轮正加速度的滚滚向前。社会前行中既饱含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文化的极大丰富、社会的欣欣向荣,也隐含着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纠纷的交织、人情世故的冷漠、社会矛盾的激增。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着社会的前行,既需要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有力支撑和推动,更需要有一个最基本的稳定前提环境。社会稳定与否,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社会主体——人。作为占据我国人口总数近十分之一的新生代农民工则是一个不容回避且必须给予足够关注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源于美好的憧憬,他们的发展源于政治的改革,他们的壮大源于经济的发展,他们的存在、发展和壮大也在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改革的推进尤其是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奉献着青春、热血和汗水。同时,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并不得不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在当前社会大熔炉的锻造下呈现出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在社会大染缸的浸泡中也沾染了些许不容乐观的问题,他们“双刃剑”的角色和特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稳定中日益显现。本文拟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区域、行业分布、劳动收入、技能培训等就业环境,以及居住条件、精神文化、心理压力等生活现状出发,对他们工作的艰辛、生活的艰苦进行充分客观的分析论证,对他们所呈现出固化的历史性、动态的发展性、辩证的矛盾性、存在的边缘性进行深入的探讨,沿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与社会稳定的密切联系、社会稳定与社会稳定观教育的辩证关系,对社会稳定观教育的必要性、时代背景进行了梳理解析,对科学社会稳定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环境营造、主体选择和内涵把握进行了认真思考和谋划。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包括社会主体和客体,因此,解决社会稳定的方式方法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希望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社会稳定观教育,以解决理论研究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的维护和推动我国社会的稳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王科[6](2010)在《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及在中国的构建路径》文中认为对于社会、经济事务的处理,仅靠私人供给和交易,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提供和保障公共服务于是就成为政府弥补市场缺陷的一个重要职能。在此背景下,公共管理学旨在帮助相关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民需求及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策略,以造就一个负责任、讲效率、重公平的政府。而提出和实践一种什么样的公共管理模式,决定了政府回应社会挑战的功效。因此,笔者关于“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概念与模式的提出,就是旨在阐释和回应当下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公共管理挑战。这个挑战的内容,一方面来自历史性的模式缺陷,即近几十年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满足了效率而丢失了民主;另一方面来自网络的信息化对社会结构的新颠覆,这种新颠覆对管理提出了“民主”、“便捷”的两大需求,从而对管理的既有的鸿沟和身份级差也提出了挑战。于是,当下的公共管理必须考虑如何建构社会的新体制,建构“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区、公民与政府、公民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也就是说,公共管理必须重新思考公民、组织和环境的关系再造,达到政府与公民在公共政策运转的每个环节的畅通合作。这种政府与民间合作、消融主客体界限的观念与做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这种“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不是对公共管理的语意重复,也不是对“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民参与”进行简单再包装。它隐含着一种“公民、组织、环境”的结构性和整全性变革,公民在这种新公共管理模式中,是与组织、环境这两个要素相互适应、相互调整,并在这种持续地相互适应调整中,实现一种合作共享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C途径)的新意可以进一步通过与公共政策学派取向下(P途径)的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学派取向下(B途径)的公共管理作对比分析,而跃显出来。目前,西方理论界对“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逐渐达成一种目标性共识,这种共识表现在“善治”(Good Governnance)的提出和阐扬,同时西方民主政府借助畅通的社会民意渠道,在实践上也不断地摸索向之演进。而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政府动员型公共管理到“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大变革起步阶段,这种变革走向一方面呈现出与西方公共管理交汇之势;另一方面中国在公共管理转型、演变过程中,因其国情在全球中的“独特性”,异生出了一个中间实践形态:维权回应型公共管理模式。这种中间形态的管理模式表现为:面对宪法抽象权利和具体保障之间的割裂,不同的社会阶层,利用不同平台,以不同组织形式,以逆向方式,推动公共管理帕累托改进,最后演进到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新模式。在这种基本认识框架下,探索正在孕育发生着的“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并以中国目前的维权回应型管理方式为切入点,分析“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在中国的实现路径,便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由于中国内外部的政治经济环境、政府与公民的素质,都生发出积极的改变,这加速了公共管理大变革的步伐。当然,中国在公共管理改进过程中也相应存在着诸多不平衡问题。包括公民主体层面、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上都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问题,并且伴随着公民诉求的不断上升,还在加重着社会生活和公共管理的矛盾和危机。文章对这些“风险”与“滞后”一步步厘清后,进而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在中国的实践给出建议。具体主张是从公民的主体性、人际性、社会性;组织的弹性化、扁平化、多元化;与环境的合作协同关系营造,三个维度入手,一环扣一环地建构“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在中国的实现路径。而实现这种新管理模式下的公民与政府良性互动,突破点就是继续培育、发展社团组织(非营利组织)。这是因为,通过培养发展社团组织不仅可以提供公民开发潜能、实现理想的场域,有助于组织的多维全能发展,最重要的是社团组织使公共组织更具有与外部环境调适和结合的亲和力。
郭汉军[7](2009)在《论科学发展观与新疆高校维稳机制创新》文中研究指明新疆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维护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要在大学生中长期坚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开展无神论教育,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少数民族思政干部的培养和使用。这样,新疆高校校园方可长治久安。
许翠玲[8](2009)在《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总结及反思》文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首先来自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反思。十年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还来自思想的解放,当时从思想理论上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的重大转变。30年来的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国防、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些教训和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继往开来。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历程,综述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的基本经验,分析了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健康发展。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章:30年改革开放历程回顾。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改革思想的提出和初步实践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重点攻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阶段和整体推进,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改革阶段。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表现在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等多个方面。第二章:30年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是: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体制创新是改革开放健康、稳步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则;坚持渐进改革模式是中国社会顺利发展的有效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是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路径;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发展壮大自己,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有资源短缺,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债务沉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执政党建设面临新的课题;偏重于经济改革,忽视了改革的整体性等等。今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健康发展。
许尧华[9](2008)在《高等教育在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稳定是社会各个阶层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世界局势的风云际变,国内社会矛盾的凸显,社会稳定问题再次挑起人们的研究热情。本文选择高等教育作为切入点,从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角度去观照社会稳定问题,运用教育科学理论解读社会稳定,对促进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入手,结合国内外有关社会稳定的理论成果,分析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冲突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在比较国内外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查看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论证了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引申出高等教育通过促进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平等,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同时,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也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按照“一二三四”原则,从制度、环境、政策、理念等角度出发,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构建高等教育自身的和谐。
谢铭[10](2003)在《“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稳定观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社会稳定观教育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稳定观 ,这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 ,应该注意在“两课”教学中对他们进行社会稳定观教育。
二、“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稳定观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稳定观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1.1 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四个全面”提供人才支撑 |
1.2 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四个全面”提供思想保证 |
1.3 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四个全面”提供精神动力 |
1.4 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四个全面”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2.1 多元文化的交锋 |
2.2 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 |
2.3 教育机制不健全 |
2.4 师资队伍存在不足 |
2.5 大学生“三观”有偏差 |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对策 |
3.1 加强“两个建设” |
3.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3.3 开展“三个教育” |
3.4 推动“四个创新” |
(2)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提升研究 ——基于全国34所高校的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学理界说 |
1.1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1.1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
1.1.2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
1.1.3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 |
1.2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内涵 |
1.2.1 功能与课程功能 |
1.2.2 思政课的功能 |
1.2.3 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 |
1.3 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分析 |
1.3.1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理论基础 |
1.3.2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具体表现 |
1.3.3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实现标准 |
第二章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发挥的现实状况 |
2.1 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得到充分肯定 |
2.2 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
2.3 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情感认同和坚定信仰引导不够 |
2.4 对大学生自觉践行和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不足 |
第三章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 |
3.1 教师主体意识模糊导致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力不足 |
3.2 教学内容不规范降低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率 |
3.3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遮蔽马克思主义自身魅力 |
3.4 实践教学状况整体较差使马克思主义难以入脑入心 |
3.5 教学评估不能客观反映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效果 |
3.6 学情分析不足加大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 |
3.7 没有形成合力消解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
第四章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提升路径 |
4.1 优化思政课教学整体环境 |
4.1.1 净化社会“大环境” |
4.1.2 美化校园“中环境” |
4.1.3 优化课堂“小环境” |
4.2 整合思政课课堂外力量 |
4.2.1 整合校内的课堂外力量 |
4.2.2 整合社会理论教育资源 |
4.2.3 探索学校-社会-家庭联动机制 |
4.3 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
4.3.1 突出学科特色 |
4.3.2 更新教学理念 |
4.3.3 规范教学内容 |
4.4 完善课程质量监测和综合评价体系 |
4.4.1 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 |
4.4.2 构建导向明确的综合考核体系 |
4.4.3 通过师生的思想政治表现测评 |
4.5 加强思政课学情分析 |
4.5.1 分析大学生的理论需求 |
4.5.2 分析大学生的接受程度 |
4.5.3 分析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
4.6 丰富教育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手段 |
4.6.1 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资源库 |
4.6.2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 |
4.6.3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微教育” |
4.7 按照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
4.7.1 严格思政课教师准入机制 |
4.7.2 畅通教师培训和发展渠道 |
4.7.3 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
后记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0. 导论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舆论研究现状及述评 |
0.2.2 安全研究现状及述评 |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
0.5.1 研究的主要创新 |
0.5.2 研究的不足 |
1. 国家舆论安全基本理论 |
1.1 舆论及其形成 |
1.1.1 舆论的概念和特征 |
1.1.2 舆论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
1.1.3 舆论的形成 |
1.2 国家舆论安全 |
1.2.1 国家舆论安全的含义 |
1.2.2 国家舆论安全与国家利益 |
1.2.3 国家舆论安全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1.3 马克思主义维护国家舆论安全的指导思想 |
1.3.1 以党性原则为指引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 |
1.3.2 以事实说话为科学思路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 |
1.3.3 以人本理念为工作导向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 |
1.3.4 以正确舆论导向为核心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 |
2. 国家舆论安全的战略地位 |
2.1 国家舆论安全问题的凸显 |
2.1.1 全球化催生了国家舆论安全形态 |
2.1.2 信息化发展倍增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力量 |
2.2 国家舆论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
2.2.1 国家舆论安全对政治安全的影响 |
2.2.2 国家舆论安全对经济安全的影响 |
2.2.3 国家舆论安全对文化安全的影响 |
2.2.4 国家舆论安全对社会安全的影响 |
2.3 国家舆论安全之于中国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
2.3.1 国家舆论安全是确保综合国力增强的强力保障 |
2.3.2 国家舆论安全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坚实支撑 |
2.3.3 国家舆论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呼吁 |
3.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面临的形势 |
3.1 国际涉华舆论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威胁 |
3.1.1 国际涉华舆论的偏向 |
3.1.2 国际涉华舆论攻击中国的主要问题 |
3.1.3 国际涉华舆论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3.2 民族分裂主义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危害 |
3.2.1 民族分裂主义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表现形式 |
3.2.2 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宣扬的分裂舆论 |
3.2.3 民族分裂主义舆论带来的影响 |
3.3 全球化给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带来的历史性冲击 |
3.3.1 西方政治思潮入侵对国家舆论导向性基础的消解 |
3.3.2 西方意识形态强烈扩张对国家舆论斗争态势的加剧 |
3.3.3 国内外舆论融合对国家舆论传播管理的考验 |
3.4 社会转型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形成的根本性挑战 |
3.4.1 社会阶层分化对国家舆论整合力的削弱 |
3.4.2 利益诉求多元化对国家舆论自我更新的震荡 |
3.4.3 社会矛盾复杂化对国家舆论认同感的降低 |
3.5 新媒体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深刻性影响 |
3.5.1 新媒体的“权力分化”弱化了国家舆论危机控制 |
3.5.2 新媒体的“聚合效应”放大了国家舆论危机程度 |
3.5.3 新媒体的“碎片性”模糊了国家舆论危机边界 |
4.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回顾及审视 |
4.1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回顾 |
4.1.1 毛泽东时期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 |
4.1.2 邓小平时期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 |
4.1.3 世纪之交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 |
4.2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审视 |
4.2.1 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经验总结 |
4.2.2 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镜鉴及启示 |
5.1 苏联解体的国家舆论不安全因素 |
5.1.1 苏共对国家舆论传播规律的违背 |
5.1.2 苏共对国家舆论引导阵地领导权的放弃 |
5.1.3 苏共对国家舆论自我更新能力的缺失 |
5.1.4 苏共对西方舆论攻势的失守 |
5.2 西方发达国家舆论安全战略---以美国为例 |
5.2.1 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的演变与目的 |
5.2.2 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特点 |
5.3 苏联及西方发达国家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5.3.1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避免国家舆论导向危机 |
5.3.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避免政权合法性危机 |
5.3.3 坚持牢固人民群众基础,避免民族和社会冲突 |
5.3.4 坚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避免西方舆论打压 |
6.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构建 |
6.1 健全国家舆论安全决策管理系统: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基础工程 |
6.1.1 健全国家舆论安全管理思想库 |
6.1.2 提高国家舆论安全管理整体创新能力 |
6.1.3 完善国家舆论安全危机管理机制 |
6.2 提高国家舆论传播和引导能力: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核心工作 |
6.2.1 全面提升国家舆论自身影响力 |
6.2.2 全面探索国家舆论传播技巧 |
6.2.3 全面拓宽国家舆论传播渠道 |
6.3 夯实国家舆论安全思想防线: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长期任务 |
6.3.1 加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
6.3.2 加强公民“四个认同”教育 |
6.3.3 加强公民国家舆论安全意识教育 |
6.4 重塑国际传播新秩序: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制高点 |
6.4.1 国际传播新秩序含义及争论 |
6.4.2 国际传播秩序的不平衡 |
6.4.3 重塑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基本途径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以人为本视域下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一、 社会稳定问题概述 |
(一) 社会稳定的内涵、特征 |
1、 社会稳定的基本内涵 |
2、 社会稳定基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
3、 社会稳定的基本特征 |
(二) 以人为本稳定观与传统意义上稳定观的关系 |
1、 以人为本是科学稳定观的核心 |
2、 以人为本稳定观与传统稳定观的关系 |
(三) 以人为本稳定观对社会稳定的现实意义 |
1、 以人为本思想是社会稳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
2、 以人为本思想是社会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四) 维护社会稳定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
1、 只有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有序发展 |
2、 只有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保证小康社会顺利建成 |
3、 只有维护社会稳定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二、 以人为本视域下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 |
(一) 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1、 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2、 行业垄断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3、 就业难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二)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1、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完善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2、 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3、 教育资源和条件的发展不均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4、 保障性住房制度不完善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三) 典型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1、 拖欠农民工工资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2、 违法征地拆迁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三、 以人为本视域下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分析 |
(一) 完善收入分配方式,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
1、 发展经济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前提条件 |
2、 强化税收调节作用是消除贫富差距的必要手段 |
3、 打破垄断是解决行业员工收入差距过大的有效途径 |
4、 实施灵活就业措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 |
(二) 加快社会保障建设构筑维护社会稳定的底线 |
1、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2、 加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
3、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 |
4、 解决保障性住房的对策 |
(三) 妥善处理影响稳定的典型群体性事件 |
1、 妥善处理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
2、 解决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的违法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1.4 相关概念及界定 |
1.4.1 农民工 |
1.4.2 新生代农民工 |
1.4.3 社会稳定 |
1.4.4 社会稳定观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变量 |
2.1 社会稳定视角下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现状 |
2.1.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 |
2.1.2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现状 |
2.2 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特征 |
2.2.1 固化的历史性 |
2.2.2 动态的发展性 |
2.2.3 辩证的矛盾性 |
2.2.4 生存的边缘性 |
2.3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
2.3.1 当前社会稳定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新生代农民工 |
2.3.2 社会稳定的新课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步履维艰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切入点 |
3.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必要性 |
3.1.1 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社会稳定 |
3.1.2 社会稳定需要社会稳定观的教育 |
3.1.3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
3.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时代背景 |
3.2.1 社会稳定的现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
3.2.2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自身定位新提升 |
3.3 准确把握新时期社会稳定观的科学内涵 |
3.3.1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社会稳定观的灵魂所在 |
3.3.2 动态发展是新时期社会稳定观的根本指针 |
3.3.3 全面系统是新时期社会稳定观的核心内容 |
3.3.4 宽容诚信是新时期社会稳定观的前提根基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路径 |
4.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环境选择 |
4.1.1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营造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 |
4.1.2 创新社会管理,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体制机制 |
4.1.3 求实求效,科学设计和规划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载体方法 |
4.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主体选择 |
4.2.1 作为宏观管理者的政府 |
4.2.2 作为专业从事教育工作的公办职业学校 |
4.2.3 作为微观管理者的社区 |
4.2.4 作为法定组织的工会 |
4.2.5 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聚集地和主要活动场所的用人单位 |
4.2.6 作为自我服务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组织 |
4.2.7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 |
4.3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的内涵选择 |
4.3.1 推进法治建设,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自觉形成公民精神 |
4.3.2 推进思想建设,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有意养成主体自觉 |
4.3.3 推进内涵建设,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自觉养成阳光健康的心理 |
第五章 思考与启示(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及在中国的构建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综述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评述 |
(一) 国外的相关文献评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与不足 |
四、框架脉络 |
第一章 西方公共管理模式的演进 |
一、传统公共行政 |
(一) 传统公共行政的主要理论 |
(二) 传统公共行政的困境 |
二、新公共行政 |
(一) 新公共行政的主要观点 |
(二) 新公共行政的视域局限 |
三、新公共管理变革 |
(一) 冷战后期的社会压力 |
(二) 新公共管理主张和模式 |
(三) 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缺失 |
四、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
(一) 21 世纪公共管理难题 |
(二) 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提出 |
第二章 中国公共管理模式的嬗变 |
一、传统中国官僚制 |
(一) “善政”理念 |
(二) 传统中国官僚制特点 |
(三) 传统中国官僚制的劣势 |
二、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政治导向型公共管理:阶级取向 |
(一) 政治导向型公共管理的特点 |
(二) 政治导向型公共管理的问题 |
三、80 年代的经济导向型公共管理:发展取向 |
(一) 80 年代经济导向型公共管理的主要表现 |
(二) 80 年代经济导向型公共管理的问题 |
四、90 年代的能力导向型公共管理:效率取向 |
(一) 能力导向型公共管理发展的起因 |
(二) 能力导向型公共管理发展的内容 |
(三) 能力导向型公共管理发展的意义 |
五、21 世纪的维权回应型公共管理:公正取向 |
(一) 维权回应型公共管理的特征 |
(二) 维权回应型公共管理的意义 |
六、未来中国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民主取向 |
(一) 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诉求 |
(二) 中西公共管理目标融合的前景 |
第三章 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 |
一、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 |
(一) 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内涵 |
(二) 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与公民参与 |
(三) 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 |
二、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模式 |
(一) 要素一:公民 |
(二) 要素二:组织 |
(三) 要素三:环境 |
三、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的参照系 |
(一) 公共政策学派下(P 途径)的公共管理 |
(二) 企业管理学派下(B 途径)的公共管理 |
(三) 公共管理新途径(C 途径)—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 |
四、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的实践类型 |
(一) 公民调查为代表的获取信息型 |
(二) 公民监督和评价为代表的合作生产型 |
(三) 公民投票为代表的合法化政策型 |
五、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意义 |
(一) 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有利于民主制度的落实 |
(二) 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可以防止公共权力异化 |
第四章 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在中国建构的有利条件 |
一、从公民角度看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在中国的有利条件 |
(一) 外部环境变迁对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结构性影响 |
(二) 内部素质变化对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结构性影响 |
二、从社团组织角度看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在中国的有利条件 |
(一) 社团组织的增量与转型 |
(二) 社团组织参与空间的扩展 |
(三) 以汶川大地震为案例分析社团组织在公共管理的实践过程 |
三、从政府的内生性看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在中国的有利条件 |
(一) 政府既有管制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
(二) 政府治理模式的日渐开放 |
(三) 政府官员的知识化、年青化与视野的民主化 |
四、从社会角度看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在中国的有利条件 |
(一) 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手机)及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 |
(二) 电子政府与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 |
(三) 社会公共空间的爆发式增长 |
(四) 社区功能的发育、繁荣 |
第五章 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在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公民主体层面的问题 |
(一) 理性与盲目并存 |
(二) 意识与能力不匹配 |
(三) 法律观念与人治情绪互杂 |
(四) 权利意识与搭便车心理博弈 |
二、政府层面问题——政府供给不足 |
(一) 我国现阶段政府对公民参与的态度 |
(二) 政府制度供给不足 |
(三) 政府组织供给不足 |
三、社会层面的问题——公民和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 |
(一) 公民与政府在文化认识方面缺乏互动 |
(二) 公民与政府在社会资源整合方面缺乏合作 |
(三) 公民参与和行政效率的平衡问题 |
四、维权回应型公共管理的生成 |
(一) 维权回应形式的三种类型 |
(二) 公共管理改进的被动性 |
(三) 维权回应型公共管理的问题 |
第六章 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在中国的实现路径 |
一、型塑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主体意识 |
(一) 主体意识的自我型塑 |
(二) 人际关系的相互型塑 |
(三) 社会信念的建立与实现 |
二、完善政府制度与组织形式 |
(一) 保障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制度供给 |
(二) 完善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组织模式 |
三、以社团组织为载体构建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
(一) 社团组织对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的功能与价值 |
(二) 公民、社团组织与政府互动模式的角色定位 |
(三) 公民、社团组织与政府互动模式的原则 |
(四) 公民、社团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总结及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改革开放30 年历史经验的意义 |
二、对30 年改革开放研究的现状 |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结构 |
第一章 3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简要回顾 |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
二、改革开放的基本进程 |
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
第二章 30 年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的基本经验 |
一、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 |
三、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走中国发展的特色之路,是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
四、体制创新是改革开放健康、稳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
五、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则 |
六、坚持渐进改革模式是中国社会顺利发展的有效途径 |
七、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是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路径 |
八、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
第三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
一、30 年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健康发展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9)高等教育在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有关社会稳定研究的理论成果 |
2.1 国外研究成果 |
2.1.1 社会稳定理论 |
2.1.2 社会冲突理论 |
2.1.3 社会风险理论 |
2.1.4 “心理挫折”理论 |
2.1.5 “期望差距”理论 |
2.1.6 “中层组织”理论 |
2.1.7 “资源动员”理论 |
2.1.8 “社会建构”理论 |
2.1.9 “角色行为”理论 |
2.2 国内研究成果 |
2.2.1 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 |
2.2.2 胡鞍钢等关于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的研究 |
2.2.3 江苏省社科院关于社会稳定的理论考察 |
2.2.4 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研究 |
2.3 本文对社会稳定、社会冲突内涵的理解 |
3 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 |
3.1 高等教育与社会稳定关系比较 |
3.1.1 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比较 |
3.1.2 外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比较 |
3.2 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
4 高等教育的功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
4.1 教育的社会化与选择功能: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 |
4.1.1 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精神 |
4.1.2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教育的功能 |
4.2 教育功能与社会稳定概述 |
4.2.1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
4.2.2 教育的衍生功能 |
4.2.3 教育的选择功能 |
4.3 高等教育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体现 |
4.3.1 高等教育的社会变迁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 |
4.3.2 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的“三驾马车” |
4.3.3 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作用——促进社会稳定的合理路径 |
4.3.4 高等教育的社会平等作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
5 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
5.1 一套宏观管理 |
5.1.1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调节 |
5.1.2 高等学校权力结构的调节 |
5.1.3 高校稳定与社会稳定 |
5.2 两个生态系统 |
5.2.1 高等教育生态的理念 |
5.2.2 高等教育与外部环境的生态平衡 |
5.2.3 高等教育内部环境的生态平衡 |
5.3 三对矛盾关系 |
5.3.1 数量和质量 |
5.3.2 公平与效率 |
5.3.3 结构与功能 |
5.4 四大和谐命题 |
5.4.1 和谐高等教育目的 |
5.4.2 和谐教学理念 |
5.4.3 和谐管理理念 |
5.4.4 和谐校园文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稳定观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阐明社会稳定形势, 强调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矛盾观 |
3 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
4 进行法律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 |
5 进行道德教育, 提高道德水平 |
四、“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稳定观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吴媚霞.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1)
- [2]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提升研究 ——基于全国34所高校的调研分析[D]. 高静毅. 河南师范大学, 2016(05)
- [3]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D]. 李忠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4]以人为本视域下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D]. 胡松林. 渤海大学, 2013(09)
- [5]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教育研究[D]. 董宁波. 河南师范大学, 2013(S2)
- [6]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及在中国的构建路径[D]. 王科. 吉林大学, 2010(05)
- [7]论科学发展观与新疆高校维稳机制创新[J]. 郭汉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 [8]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总结及反思[D]. 许翠玲.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9]高等教育在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研究[D]. 许尧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1)
- [10]“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稳定观教育[J]. 谢铭. 河池师专学报,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