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蛋白生物效价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瘤胃中的降解

饲料蛋白生物效价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瘤胃中的降解

一、饲料蛋白质生物学效价的影响因素和在瘤胃的降解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翁玉楠[1](2021)在《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泌乳性能、抗氧化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有机微量元素生物利用率高,使用低水平的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能够在保证正常生产性能、健康的情况下,减少环境中的微量元素的排放。但是,目前已有研究中低水平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的效果不一致。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泌乳奶山羊日粮中应用无机微量元素50%添加水平的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方案,通过对奶山羊的泌乳性能、血液和乳中微量元素状态、抗氧化性能、消化代谢、瘤胃发酵功能等进行评价,为有机微量元素在奶山羊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选择40只妊娠末期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前23.80±3.41 d;体重为71.55±1.32 kg),随机分为两组:无机微量元素组(ITM)和有机微量元素组(OTM),每组20只;ITM组奶山羊日粮中使用无机微量元素(硫酸盐形式的铁、铜、锌、锰和亚硒酸钠),添加水平为接近或略高于NRC(2007)奶山羊营养需要推荐量;OTM组奶山羊日粮中使用有机微量元素(氨基酸盐形式的铁、铜、锌、锰和酵母硒),添加水平为ITM组的50%。试验时间从产前3周开始至泌乳末期结束。分别于第1、2、4、8泌乳月时,分析测定奶山羊的采食量、泌乳性能、微量元素状态和抗氧化指标;另外,于上述泌乳月最后一周分别从ITM和OTM组随机选择6只试验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养分消化率、瘤胃液中微量元素状态、瘤胃发酵参数,以及粪便和尿液中微量元素的排泄情况。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使用无机微量元素50%添加水平的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不会降低泌乳奶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泌乳性能,可改善血液和乳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可提高泌乳初期奶山羊血清T-AOC和GSH-Px活性,改善泌乳初期奶山羊的抗氧化性能。2.使用无机微量元素50%添加水平的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不会降低奶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不影响尿液中微量元素浓度。OTM组铜和硒在某些泌乳阶段的相对较高的消化率,减少了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排放,增加了机体微量元素沉积率。3.使用无机微量元素50%添加水平的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不影响瘤胃发酵功能,仅改变了泌乳初期瘤胃液中微量元素浓度,不影响其它泌乳阶段瘤胃液中微量元素的浓度。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用低水平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不会影响泌乳奶山羊正常生产性能、养分的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功能,可减少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排放量,表明有机微量元素具有更高是生物利用率。

马满鹏[2](2020)在《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来源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旨在通过表观性能-消化-代谢三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全混合日粮(TMR)对断奶犊牛生长和瘤胃发育的影响。首先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生长、瘤胃发育、瘤胃微生物、瘤胃液的差异代谢产物和富集的代谢通路来揭示断奶犊牛阶段是否需要添加牧草作为主要的NDF来源;其次研究竹叶和茶叶渣作为粗饲料在断奶犊牛日粮中的应用。1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生长和瘤胃发育的影响研究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TMR,研究断奶犊牛阶段是否需要添加牧草作为主要NDF来源。选取30头的断奶犊牛,分别饲喂苜蓿(AH)和大豆皮(SH)为主要NDF来源的TMR。试验全期75天,正试期60天。(1)饲喂SH日粮犊牛的饲料转换比(F/G)显着降低(P<0.05),粪排出量、摄入总能、粪能、尿能、甲烷能和粪氮显着降低(P<0.05),DM、OM、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显着提高(P<0.05),能量和氮的利用率显着提高(P<0.05);血清β-羟丁酸浓度显着降低(P<0.05)。(2)SH日粮显着提高犊牛瘤胃中TVFA、丙酸和丁酸浓度(P<0.05);瘤胃和瘤网胃鲜重、以及占宰前活重和复胃的比例显着提高(P<0.05),瘤胃肌层厚度、瘤胃壁厚度、瘤胃乳头高度和上皮厚度显着提高(P<0.05),瘤胃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显着提高(P<0.05)。(3)通过16S r DNA技术对瘤胃液的微生物区系进行分析,相比AH日粮发现饲喂SH日粮犊牛的瘤胃液微生物多样性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中的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Prevotella_1、Prevotellaceae_Ga6A1_group和Prevotellaceae_UCG-001的相对丰度下调(P<0.05);厚璧菌门(Firmicutes)中的Succiniclasticum、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gauvreauii_group和Erysipelotrichaceae_UCG-002的相对丰度上调(P<0.0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Coprococcus_2的相对丰度下调(P<0.05)。(4)通过代谢组学分析瘤胃液中的差异代谢产物,相比AH日粮饲喂SH日粮时糖类,有机酸,脂质及类脂质,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微生素类代谢产物均上调(P<0.05,VIP>1,FC>2或FC<0.50),脂肪酸和羧酸类的代谢产物部分上调。并富集出氨基糖和和核苷酸糖代谢,硫胺素代谢,亚油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鞘脂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苯丙氨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肌醇磷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的代谢通路(P<0.01,Impact value>0.10),使SH日粮瘤胃中VFA的代谢向丙酸、丁酸途径转移。综上所述,发现断奶犊牛可以用非牧草纤维来源NDF(大豆皮)作为主要的NDF来源。2竹叶和茶叶渣在断奶犊牛饲料中的运用研究研究以竹叶或茶叶渣替代苜蓿干草为粗饲料的TMR对断奶犊牛生长、消化代谢、健康状况、瘤胃内环境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将45头断奶公犊牛随机区组分成3组,分别饲喂苜蓿(AH)、竹叶(BL)或茶叶渣(TR)为粗饲料来源的TMR。试验全期75天,正试期60天。(1)相比AH日粮,犊牛阶段饲喂BL日粮的体重、体尺增长率具有相似性(P>0.05),Ig A的浓度显着提高并改善犊牛的健康状况,BL日粮犊牛的DM和ADF的消化率、尿能、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消化能代谢率、氮的表观消化率均显着降低(P<0.05)。相比AH日粮饲喂TR日粮犊牛的体重、体尺增长率和氮沉积率显着降低(P<0.05),NDF消化率、粪氮显着升高(P<0.05)。相比AH日粮饲喂BL和TR日粮犊牛的抗氧化能力均显着降低(P<0.05)。(2)相比AH日粮,饲喂BL日粮的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具有相似性(P>0.05),瘤胃微生物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Ruminococcus_1菌属、螺旋体门(Spirochaetae)中的Treponema_2菌属的相对丰度下调(P<0.05)。相比AH日粮,饲喂TR日粮降低犊牛瘤胃中乙酸、乙丙比和NH3-N的浓度(P<0.05),显着提高丙酸浓度(P<0.05),同时提高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中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相对丰度上调(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Lachnospiracea_NK3A20_group的相对丰度下调(P<0.05)。综上所述,断奶犊牛阶段可以用24.38%的竹叶替代苜蓿干草作为粗饲料来源,茶叶渣作为粗饲料来源应降低添加水平。

左强[3](2020)在《利用方式对玉米作物生物学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一年一熟种植区域玉米作物为研究对象,以现场测定方法进行生物学产量测定为切入点,以概略养分分析法、范式纤维洗涤法、尼龙袋法和移动尼龙袋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重点进行玉米作物饲料化利用的四种利用方式(A方式,青贮利用方式;B方式,黄贮利用方式;C方式,风干秸秆利用方式和D方式,微贮秸秆利用方式)对生物学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以玉米作物不同利用方式的生物学产量测定结果、化学营养价值(重点进行总能和总粗蛋白质的评定)和可消化营养价值(重点进行总消化能、总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和总可消化粗蛋白质的评定)评定结果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玉米作物生物学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域以利用方式为抓手的籽粒玉米的饲料化利用——“粮改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学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A、B、C、D四种利用方式单位面积(hm2)玉米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分别为:24.34 t/hm2、24.58 t/hm2、19.98 t/hm2、19.98 t/hm2,以B方式的生物学产量最高,较A方式高0.99%,较C方式高23.02%,较D方式高23.02%。从生物学产量角度分析,黄贮利用方式是玉米作物最佳的利用方式。(2)A、B、C、D四种利用方式单位面积(hm2)玉米作物的可饲喂生物量分别为:24.34 t/hm2、24.58 t/hm2、19.98 t/hm2、19.48 t/hm2,以B方式的可饲喂生物量最高,较A方式高0.99%,较C方式高23.02%,较D方式高26.18%。从可饲喂生物量角度分析,黄贮利用方式是玉米作物最佳的利用方式。(3)A、B、C、D四种利用方式单位面积(hm2)玉米作物的总能和总粗蛋白质分别为:390.98 KJ/hm2和1.41 t/hm2、392.98 KJ/hm2和1.64 t/hm2、327.24 KJ/hm2和1.34t/hm2、320.28 KJ/hm2和1.33 t/hm2,B方式的总能(TGE)和总粗蛋白质(TCP)均最高,其总能(TGE)和总粗蛋白质(TCP)分别较A方式高0.51%和16.05%,较C方式高20.09%和21.90%,较D方式高22.70%和22.97%。从化学营养价值角度分析,黄贮利用方式是玉米作物最佳的利用方式。(4)A、B、C、D四种利用方式单位面积(hm2)玉米作物的总消化能分别为:248.27 KJ/hm2、287.43 KJ/hm2、240.30 KJ/hm2、245.19 KJ/hm2,总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分别为:48.21 Kg/hm2、81.12 Kg/hm2、70.55 Kg/hm2、71.02 Kg/hm2,总可消化粗蛋白质分别为:928.05 Kg/hm2、1211.54 Kg/hm2、991.19 Kg/hm2、994.13 Kg/hm2,B方式的总消化能(TDE)、总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TIDCP)和总可消化粗蛋白质(TDCP)均最高,其总消化能(TDE)、总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TIDCP)和总可消化粗蛋白质(TDCP)分别较A方式高15.77%、68.26%和30.55%,较C方式高19.61%、14.98%和22.23%,较D方式高17.23%、14.22%和21.87%。从可消化营养价值角度分析,黄贮利用方式是玉米作物最佳的利用方式。综上所述,在我国西北地区一年一熟种植区域,黄贮利用方式是玉米作物饲料化利用最佳的利用方式。

李碧波[4](2020)在《绒山羊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及其对日粮响应的研究》文中提出山羊胃肠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稳定与否决定着机体的健康,影响山羊的生产性能。从出生到成年整个生长阶段,羊胃肠道发育与微生物建植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过程。可是,关于羊“出生—断奶—成年”整个阶段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建植过程的系统研究仍显不足,尤其是荒漠、半荒漠生态脆弱区舍饲绒山羊的相关研究更是不系统、不完整。本研究以陕北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其断奶前胃肠道各部位菌群的建植规律;研究其从出生到成年整个发育时期瘤胃、盲肠和结肠消化物及黏膜中菌群的建植规律,比较其时空特异性;研究日粮不同营养水平下瘤胃内微生态系统的响应,揭示微生物与宿主的互作,为绒山羊的舍饲健康养殖,特别是为早期日粮干预或早期断奶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以日龄或日粮营养水平为因素,比较了胃肠道各部位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研究了羊场周边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变化,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绒山羊在0-56日龄阶段,除空肠和回肠外,其他各部位中菌群的组成表现出相应的日龄特异性。瘤胃中菌群组成从28日龄起开始相对稳定,而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盲肠和结肠中菌群从42日龄开始进入相对稳定期。随着日龄的增长,胃、小肠与后肠之间菌群的组成逐渐明显区分。2.在胃肠道消化物中共发现41个门,1049个菌属。在胃中第一优势菌类是Bacteroidetes,而在肠道中Firmicutes居于优势地位。从0到56日龄,瘤胃内的主要优势菌类由Firmicutes转为Bacteroidetes,而肠道中则由Proteobacteria转为Firmicutes。在测定的9个部位中,主要的优势菌属有26种,这些菌属在定植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3.在绒山羊0-18月龄整个生长阶段,瘤胃、盲肠和结肠消化物和黏膜中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在14日龄时略有下降,之后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显着升高(P<0.05);不论在消化物中或是在黏膜,随着绒山羊日龄的增长,各日龄组内或组间的相似性增高,细菌的组成逐渐稳定。消化物与黏膜中菌群有明显差异,且表现出特定的空间特异性。瘤胃中,消化物与黏膜菌群组成差异明显;而在后肠中,断奶前消化物与黏膜中菌群相似性较高,断奶后两者菌群结构差异明显。4.在胃肠道消化物中,Bacteroidetes主要存在于瘤胃中,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主要存在于盲肠和结肠中。随着绒山羊的生长发育,瘤胃内的第一优势菌类由Firmicute转为Bacteroidetes;而盲肠和结肠的第一优势菌类则由Proteobacteria转为Firmicute。随着绒山羊的成长,在胃肠道黏膜上优势菌类由Proteobacteria转为Firmicutes或Bacteroidetes。在瘤胃、盲肠和结肠消化物中共发现有25个核心菌属。三个部位的黏膜上共发现有21种核心菌属。胃肠道消化物和黏膜上的核心菌属均可分为先锋菌属、过渡菌属和稳定菌属3类。且在消化物中核心菌属主要是Prevotella 1、Rikenellaceae RC9、Bacillus、Lactobacillus、Butyricicoccus、Faecalibacterium、unclassified Ruminococcaceae、Ruminococcaceae UCG-005等,而在黏膜上的核心菌属主要是Butyrivibrio 2、Prevotellaceae UCG-001、norank_f_Neisseriaceae、Treponema 2等。5.在功能代谢通路中,主要的功能通路相关基因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异性。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翻译和维生素辅因子代谢通路相关基因主要在瘤胃中,而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膜转运相关基因则主要存在于后肠黏膜中。在瘤胃中,消化物中菌群可能更多参与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黏膜中菌群更多参与能量代谢;而盲肠中,消化物中菌群在氨基酸代谢方面更多参与。6.在微生物区系对日粮响应的研究中,与85%、100%和115%日粮营养水平组相比,130%日粮营养水平显着降低了绒山羊瘤胃消化物中细菌的丰度值、多样性指数及瘤胃黏膜上细菌的丰度值。无论消化物或黏膜中,Bacteroidetes的比例随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在消化物中,115%和130%日粮营养水平显着降低了Rikenellaceae RC9gut group、Ruminococcus 1、Ruminococcaceae UCG-014等菌属的比例,而Succiniclasticum、norank_f_Muribaculaceae、Selenomonas 1等显着升高;在黏膜,与标准日粮相比,日粮高营养水平显着降低了Prevotella 1的比例,而Butyrivibrio 2、Desulfovibrio和Mogibacterium等比例显着升高。日粮营养水平过低(85%)或过高(130%)都会抑制瘤胃消化物内古细菌的生长。相对于标准日粮组,130%日粮营养水平显着降低了瘤胃消化物内真菌的多样性及原虫的丰度。7.随着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乙酸浓度显着下降,丙酸、丁酸、异丁酸和戊酸浓度显着升高,显着降低了乙酸/丙酸比值。高营养水平日粮显着降低了瘤胃内p H值,提高了瘤胃内LPS的浓度,并诱发了IL-1β、TNF-α和IL-10等黏膜炎症因子m RNA表达的上调,也导致黏膜中Claudin-1、Claudin-4、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显着下降(P<0.05)。8.由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Ruminococcaceae NK4A214 group与乙酸和丁酸呈正相关,与p H显着负相关;,Prevotellaceae NK3B31 group与LPS呈显着负相关(P<0.05);另外,黏膜中Desulfovibrio和Campylobacter分别与促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呈显着正相关。另外,Desulfovibrio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g和ZO-1基因的表达显着负相关(P<0.05)。9.在羊场周边自然放牧区土壤微生物累积效应研究中,PCo A结果表明羊粪(YF)中菌群组成与不同距离下自然放牧区(ZF)土壤中菌群均有明显差异,且ZF0与ZF500~2000之间菌群相似性较低,而ZF500~2000之间菌群组成相似性较高。结合Venn图和Adonis分析可知,相对其他距离,YF与羊场土壤中菌群(ZF0)相似性较高,即对绒山羊放牧对羊场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最大,在500~2000 m距离内影响较小。综上所述,结合断奶前山羊胃肠道发育和细菌定植状态,本研究认为陕北白绒山羊可在42日龄后实行断奶。而在绒山羊在出生到成年整个生长阶段,无论在消化物还是在黏膜中,随着山羊日龄的增长,各日龄组内或组间菌群的相似性不断增高,细菌的组成逐渐稳定。各部位菌群均可分为先锋菌、过渡菌和稳定菌三类。消化物与黏膜核心菌群明显不同,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异性。在瘤胃,各日龄组内消化物与黏膜菌群组成均区分明显。而在后肠中,随着山羊日龄的增长,两者之间菌群差异逐渐明显并表现出不同的代谢功能。在微生物区系对日粮的响应研究中发现,日粮营养水平不仅显着改变了绒山羊瘤胃消化物内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对黏膜中菌群也有一定影响,改变了VFA种类的组成比例,降低了瘤胃内p H,进而影响了山羊瘤胃黏膜炎症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绒山羊活动对羊场中土壤中菌群组成影响较大,而在500~2000 m距离内影响均较小。随着距离的增大,绒山羊对放牧区自然土壤中菌群的影响逐渐减小。

孔凡林[5](2020)在《3-6月龄母犊牛日粮赖、蛋、苏氨酸比例及其对肝脏和瘤胃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以3-6月龄荷斯坦母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研究扣除日粮中部分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和苏氨酸(Thr)对此阶段犊牛的生长性能、瘤胃内环境、氮代谢、肝脏代谢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探究母犊牛日粮的Lys、Met和Thr限制性顺序和基于最佳氮沉积的适宜比例。选取72头84日龄左右中国荷斯坦母犊牛,按照体重和出生时间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限量饲喂4种不同氨基酸模式的日粮,分别为氨基酸平衡组(PC)、赖氨酸部分扣除组(PCLys)、蛋氨酸部分扣除组(PCMet)和苏氨酸部分扣除组(PCThr),氨基酸扣除量均为PC组的30%。试验期97天,其中预饲期7天,正试期90天,所选氨基酸添加剂均为过瘤胃氨基酸。第一部分:部分扣除Lys、Met和Thr对3-6月龄母犊牛生长性能及日粮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Lys、Met和Thr部分扣除对3-6月龄荷斯坦母犊牛生长和日粮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于正试期每天记录犊牛采食量,在正试期第1、30、60、90天测定犊牛体重、体尺和乳头长度;在132-138和173-179日龄每组分别选取6头健康犊牛进行2期消化代谢试验,收集粪、尿和饲料样品,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结果表明,扣除Lys显着降低3-6月龄犊牛饲料转化效率(P<0.05),日增重(ADG)为各组最低(P>0.05),扣除Met和Thr对3-6月龄犊牛ADG和饲料转化效率没有显着影响(P>0.05);扣除Lys或Thr显着降低犊牛粪便评分(P<0.05);扣除Lys、Met和Thr均不影响犊牛体尺以及养分表观消化率(P>0.05),但扣除Lys显着降低173-179日龄犊牛氮利用率和氮生物学价值(P<0.05);基于氮沉积确定Lys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随后依次为Met和Thr,Lys、Met和Thr的适宜氨基酸模式为135-138日龄时100:29:53,176-179日龄时100:31:57。总之,在本试验设定的氨基酸平衡日粮基础上,扣除Lys对犊牛生长发育和氮代谢有不利影响,扣除Met和Thr对犊牛无明显影响。基于氨基酸扣除对氮沉积的影响,此阶段犊牛氨基酸限制性顺序及适宜比例分别为:Lys>Met>Thr,适宜比例为135-138日龄时100:29:53,176-179日龄时100:31:57。第二部分:部分扣除Lys、Met和Thr对3-6月龄母犊牛肝脏代谢物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Lys、Met和Thr部分扣除对3-6月龄荷斯坦母犊牛肝脏代谢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于正试期第90天每组选取3头犊牛活体肝脏采样并通过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测定代谢物含量和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互作网络通路分析的结果揭示,Met和Thr扣除对肝脏代谢物含量和基因表达无显着影响(P>0.05)。Lys扣除导致肝脏中去甲肾上腺素、5’-单磷酸腺苷、乙酰辅酶A和辅酶A含量显着降低(P<0.05),显着差异代谢物富集到的脂肪细胞中脂质分解通路和脂肪酸分解通路显着下调(P<0.05)。此外,共识别到8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其中,ADRB2、WFDC2和CLDN4的变化与抑制脂质分解有关,CCRN4L、FOSL2和ARG2的变化与抑制脂质合成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显着差异代谢物和显着差异表达基因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辅酶A与所有差异表达基因之间均有强相关关系(0.82≤|r|≤0.96),乙酰辅酶A和5’-单磷酸腺苷与CCRN4L之间有强相关关系(0.90≤|r|≤0.92)。所以,日粮中扣除30%的Met和Thr对肝脏代谢和基因表达没有影响,而扣除30%的Lys通过抑制脂质合成与分解来影响肝脏脂质代谢。第三部分:部分扣除Lys、Met和Thr对3-6月龄母犊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Lys、Met和Thr部分扣除对3-6月龄荷斯坦母犊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在饲养试验的正试期第90天每组选取5头犊牛采集瘤胃液,用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结果显示,扣除Lys、Met和Thr不影响瘤胃发酵参数和α多样性(P>0.05),扣除Lys显着降低属于Firmicutes的多个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包括Sharpea、[Ruminococcus]gauvreauii group和[Eubacterium]coprostanoligenes group。扣除Thr显着增加Succinivibrionaceae的相对丰度(P<0.05)。总之,扣除日粮30%的Lys、Met和Thr不影响母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综上,扣除日粮30%的Lys会导致日粮氨基酸失衡,抑制肝脏中精氨酸酶基因的表达并增加尿素的形成,尿素氮排放增加,日粮氮生物学价值降低,从而降低3-6月龄荷斯坦母犊牛的饲料利用率。此外,在扣除Lys后,肝脏脂质合成与分解均受到抑制,脂质代谢紊乱。但扣除Met或Thr对犊牛生长发育没有影响。在玉米-苜蓿-豆粕型日粮中,当Lys含量为1.21%,基于最佳氮沉积获得此阶段犊牛氨基酸限制性顺序及适宜比例分别为:Lys>Met>Thr,适宜比例为135-138日龄时100:29:53,176-179日龄时100:31:57。

张晓娟[6](2020)在《绵羊饲喂全混合日粮蛋白质消化率预测模型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试验旨在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绵羊体系(CNCPS-S)对三种全混合饲粮(TMR)的蛋白质组分特性进行研究,并预测TMR的蛋白质在绵羊胃肠道的消化率,最后采用瘤胃尼龙袋法、体外三步法以及体内法验证该体系模型的准确性。方法:(1)从新疆当地采集饲料样品制备成三种不同精粗比(分别为30:70、35:65、40:60)的TMR,测定TMR的常规营养成分,并应用CNCPS-S的公式计算出蛋白质组分中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1)、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慢速降解真蛋白质(PB3)、非蛋白氮(PA)和不可降解粗蛋白质(PC)的含量。(2)选取3只体重为38.03±1.56 kg且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哈萨克去势公羊作为试验动物,应用尼龙袋法测定3种TMR蛋白质组分的瘤胃动态降解率,并对蛋白质组分的瘤胃降解速率(kd)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对3种TMR的食糜外流速度(Kp)进行实测和预测,最后得出蛋白质瘤胃降解模型适用性的验证结果。(3)选取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哈萨克去势公羊作为实验动物,通过尼龙袋法和体外三步法对三种TMR蛋白质组分的小肠消化率系数(Pb)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并应用CNCPS-S预测TMR的CP肠道消化率和CP全消化道消化率。(4)选取3只安装有十二指肠瘘管的哈萨克去势公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实测TMR(精粗比分别为30:70、35:65、40:60)的CP肠道消化率和CP全消化道消化率。最后将CP肠道消化率、CP全消化道消化率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评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试验一:三种TMR的DM含量在93%左右,TMR3的DM含量最高(P<0.01);ADF的含量在32%到38%之间,TMR1显着高于TMR2和TMR3(P<0.01);NPN/SOLP含量在50.31%到67.21%之间,ADFIP/CP的含量在3.31%到7.84%之间,均表现为TMR1的含量显着高于另外两组(P<0.05);TMR1的PA组分和PC组分显着高于另外两组(P<0.05);TMR3的PB1显着高于TMR1和TMR2(P<0.01)。试验二:TMR1和TMR2的Kp预测值均显着低于实测值(P<0.05);3种TMR之间的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实测值差异不显着(P>0.05),蛋白质瘤胃降解率预测值差异极显着,表现为TMR1>TMR3>TMR2(P<0.01);改良后的蛋白质瘤胃降解模型显示预测值和实测值平均偏差较低;相关系数范围在0.55~0.84之间;斜率接近1;均方根误差较低。试验三:修正小肠消化率系数(Pb1、Pb2、Pb3、Pc)预测方程后,3种TMR的Pb1和Pb2均为100.00%,Pb3的拟合范围在73.72%~83.11%之间,Pc的范围在18.64%~32.28%之间,据此预测3种TMR之间CP肠道消化率未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TMR1和TMR2的CP全消化道消化率显着高于TMR3(P<0.05)。试验四:实测3种TMR之间CP肠道消化率未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但TMR1和TMR2的CP全消化道消化率显着高于TMR3(P<0.05);3种TMR的CP肠道消化率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介于0.873~0.976之间),RMSE较低(介于0.59~7.19之间),决定系数较高(介于0.652~0.952之间)。结论:CNCPS-S能精确反映出全混合日粮蛋白质组分的营养价值,对模型进行改良后,CNCPS-S能较好的预测绵羊的CP瘤胃降解率、CP肠道消化率以及CP全消化道消化率。

王若楠[7](2020)在《几种饲料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降解特性与其分子结构和木质素单体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受粗饲料质量等的影响,目前粗饲料的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组分上,而对饲料组分分子结构对质量的影响研究较少。木质素是粗饲料中最难被动物消化利用的部分,而木质素的单体结构组成可能会影响粗饲料的降解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是一种快速、直接和对原料无损伤的检测方法,能够用于分析粗饲料分子结构。本研究首先利用高沸醇溶剂法提取不同禾本科和豆科粗饲料的木质素,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提取的高沸醇木质素进行分析,比较粗饲料木质素结构的差异,特别是丁香基和愈创木基单体相对含量的比值(S/G)。接着利用传统养分分析法、尼龙袋法、改进的三步体外法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比较禾本科和豆科粗饲料的营养成分、瘤胃降解、蛋白质小肠消化特性及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最后建立利用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木质素单体组成(S/G)预测粗饲料营养成分和消化特性模型。试验方法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是粗饲料木质素的提取并进行结构表征,试验采用高沸醇溶剂法提取22种粗饲料(11种禾本科,11种豆科)的木质素。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粗饲料高沸醇木质素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粗饲料样品的高沸醇木质素(HBSL)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主要出现在1800-800cm-1的指纹区。经提取的木质素都体现出了典型的红外吸收峰,可初步判定本试验中的试验材料木质素均为G-S-H型木质素。禾本科样品的HBSL分别在1332cm-1和1258 cm-1处附近的波段,豆科样品的HBSL分别在1366-1317 cm-1和1258 cm-1处附近的波段观察到丁香基和愈创木基单体的典型吸收。禾本科样品中披碱草的S/G的值显着低于其他禾本科饲料的S/G的值(p<0.05)。除紫花苜蓿外,其它品种苜蓿间的HBSL的S/G的值差异不显着(p≥0.05),但高于其它豆科饲料原料品种的HBSL的S/G的值。第二部分是粗饲料营养成分的测定,试验采用传统分析方法,测定禾本科和豆科粗饲料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豆科饲料的干物质(DM)含量的数值范围比禾本科饲料的范围广。豆科饲料的粗蛋白(CP)含量,特别是几种苜蓿的CP含量,要高于禾本科饲料的CP含量。禾本科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要高于大部分豆科饲料的NDF含量。禾本科饲料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分布范围要比豆科饲料的稍小。饲料间的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禾本科饲料的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IP)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DIP)比例要稍高于豆科饲料的NDIP和ADIP比例。第三部分是粗饲料瘤胃降解特性及蛋白质小肠消化特性,试验采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粗饲料的DM、CP、NDF和ADF的瘤胃降解参数,瘤胃不可降解蛋白的小肠消化率使用改进的三步体外法测定。TFL2007苜蓿的干物质可溶解部分(S)最高。羊草的可降解部分(D)最高。羊草的不可降解部分(U)最低,大豆秸秆的最高。羊草的降解速率(Kd)最低,紫花苜蓿的Kd最高。从整体上看,禾本科与豆科饲料在干物质S部分、D部分和U部分无显着差异(p≥0.05),豆科的Kd和EDDM要显着高于禾本科的(p<0.05)。大豆秸秆CP的S部分最高,但与大部分饲料的差异不显着(p≥0.05)。TFL2007苜蓿CP的D部分最高,大豆秸秆的最低。豆科饲料CP的D部分整体上要显着高于禾本科饲料(p<0.05)。禾本科饲料的RUP显着高于与豆科饲料,而禾本科饲料的EDCP要显着低于豆科饲料。羊草的NDF的S部分最低。大豆秸秆NDF的D部分最低,显着低于其它的饲料(p<0.05)。对于NDF的U部分,大豆秸秆最高,燕麦草最低。禾本科饲料NDF的S和U部分及Kd显着低于豆科饲料,但D部分及EDNDF显着高于豆科饲料(p<0.05)。ADF的S部分最高的是全能苜蓿,最低的是大豆秸秆。羊草的ADF的D部分最高,红小豆秸秆的最低。披碱草的ADF的U部分最低,大豆秸秆的最高。无芒雀麦ADF的有效降解部分最高,大豆秸秆的最低。在整体上,豆科饲料除了D部分显着低于禾本科以外,S、U部分以及Kd均高于禾本科,且差异显着(p<0.05),但EDADF与禾本科差异不显着(p≥0.05)。羊草的瘤胃非降解蛋白的小肠消化率(Idg)最高,刺果甘草的最低。豆科的瘤胃非降解蛋白的小肠消化率变化范围比较宽。结果显示,豆科饲料的小肠可消化蛋白比禾本科饲料的变化范围大,且饲料间的差异比较明显。第四部分是粗饲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测定分析,试验利用FTIR分析技术测定22种粗饲料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光谱结构。结果显示:在蛋白质的相关谱带区域内(ca.1705-1472 cm-1),酰胺I带峰面积(A_Amide I)最高的是花生秧。与禾本科相比,豆科饲料间的酰胺II带峰面积的差异性更明显。谷草的酰胺I带和酰胺II带的峰面积比值(A_Amide I/Amide II)显着高于除了花生秧以外的其它饲料(p<0.05),图苜的A_Amide I/Amide II最低。花生秧的酰胺I带和酰胺II带的峰高比(H_Amide I/Amide II)显着高于其它饲料。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α-helix)和β折叠(β-sheet)的光谱显示,紫花苜蓿的α螺旋峰高(H_α-helix)最高,花生秧的β折叠峰高(H_β-sheet)最高。野大麦和羊草的α螺旋和β折叠的峰高比(H_α-helix/β-sheet)最高,图苜的最低。玉米秸秆的纤维复合物的峰面积(A_CELC)最高,TFL2007苜蓿的最低。花生秧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峰面积(A_STCHO)最高。玉米秸秆的总碳水化合物峰面积(A_CHO)及三个亚峰(cr.1150cm-1,1100 cm-1和1060 cm-1)的峰高最高。大豆秸秆的纤维复合物与总碳水化合物的峰面积比显着高于其它饲料(P<0.05),稻秸的最低。稻秸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总碳水化合物的峰面积比最低,刺果甘草的最高。野大麦的纤维复合物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峰面积比最高,花生秧的最低。最后一部分是分析饲料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的分子结构与营养组成和消化特性的关系,试验利用SAS9.4中的PROC CORR模块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利用PROC REG模块的stepwise算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A_Amide I,A_Amide I/Amide II及H_Amide I/Amide II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H_α-helix可以对禾本科饲料瘤胃降解潜在可消化部分D进行预测。豆科饲料的NDIP含量可以通过A_Amide I,H_Amide II,A_AmideI/Amide II和蛋白质二级结构H_β-sheet作为预测因子建立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0.66)。禾本科饲料的S/G与饲料DM含量呈正相关趋势,与饲料的ADL含量呈负相关趋势。豆科饲料的S/G与DM、NDF、ADF和ADL的含量呈的负相关。S/G与豆科饲料DM的S部分呈负相关趋势,与饲料DM的U部分呈负相关(r=-0.782,p<0.0001),与D部分呈正相关(r=0.798,p<0.0001)。S/G与豆科饲料NDF的D部分呈正相关(r=0.753,p<0.0001),与U部分呈负相关(r=-0.748,p<0.0001)。禾本科饲料的S/G与ADF的S部分呈负相关(r=-0.683,p<0.0001)。S/G与豆科饲料ADF的U部分呈负相关(r=-0.812,p<0.0001),与D部分呈正相关。A_CELC、A_STCHO和A_CHO相互之间的比值和S/G可以对豆科饲料的NDF含量进行估测。A_CELC/STCHO和S/G可以作为ADF含量估测模型中的重要参数(决定系数为0.68)。A_CELC,A_STCHO,ADL含量和S/G可以作为预测因子,对部分禾本科饲料瘤胃降解参数(SDM、KdDM、SNDF、KdNDF、SADF和KdNDF)进行预测。A_CELE/STCHO和ADL含量可以对豆科饲料干物质瘤胃可溶解部分进行估测。A_CELE/STCHO,S/G和ADL含量可以作为豆科饲料的DDM,UDM和UADF的预测模型中的预测因子,决定系数分别为0.85,0.87和0.90。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经分析,提取的高沸醇木质素保留了饲料中木质素的基本结构,试验中的22种粗饲料的高沸醇木质素均为G-S-H型木质素,但饲料间的丁香基和愈创木基单体的相对含量比值有差异。本试验中的,饲料营养价值有差异,豆科粗饲料养分有较高的消化率。粗饲料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并影响消化特性。木质素的丁香基和愈创木基单体的相对含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预测粗饲料消化特性的参数,会影响饲料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可以通过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法快速测定粗饲料分子结构来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及消化特性。

杨万宗[8](2020)在《荞麦秸秆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生产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过去几十年内因为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而在畜禽疾病得到控制的同时抗生素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细菌出现耐药性、超级细菌的出现、环境污染等。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甘露寡糖是抗生素有效替代品之一,对动物具有积极影响。本试验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开展了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宁夏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消化代谢、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及瘤胃发酵参数影响的研究,为滩羊的绿色、高效养殖和秸秆饲用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健康无病、平均体重30.5kg的宁夏滩羊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独笼饲养。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MOS、基础日粮+2%MOS和基础日粮+3%MOS,试验以纤维素酶处理荞麦秸秆后,再与玉米青贮以40:60混合作为试验羊粗饲料,基础日粮精粗比均为30:70。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试验0d、30d、60d时滩羊瘤胃pH和氨态氮浓度无显着影响(P>0.05);而TVFA、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含量和乙酸/丙酸比值均随甘露寡糖添加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均为最低,试验Ⅱ组均为最高(除异戊酸),试验Ⅰ、Ⅱ组乙酸含量显着高于试验Ⅲ组(P<0.05)。对滩羊ADF表观消化率、进食氮、粪氮、尿氮、消化氮、沉积氮、氮表观消化率以及能量代谢也无显着影响(P>0.05);添加甘露寡糖后DM、NDF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DM(60.37%)、NDF(59.32%)表观消化率最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排出氮显着降低、氮利用率和氮的生物学价值显着提高,试验Ⅰ组总排出氮(P<0.01)最低、氮利用率(P<0.01)和氮的生物学价值最高,值分别为6.71g/d、55.43%、85.4%;粪能和尿能最低,代谢能和总能代谢率最高(P>0.05)。(2)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试验0d、30d、60d时滩羊血清尿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添加甘露寡糖后血清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均有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在60d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极显着提高(P<0.01),球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和葡萄糖含量显着提高(P<0.05)。(3)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能提高羊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试验30d、60d时滩羊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A、IgG、IgM)和抗氧化酶活性(T-AOC、T-SOD)均随甘露寡糖添加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甘露寡糖添加量为2%时,试验30d的IgA和IgM浓度、60d的IgG浓度、60d的T-SOD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0d和60d时的MDA含量最低(P>0.05)。(4)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体长增长量、体高增长量、羊肉失水率、羊肉pH值以及屠宰性能指标影响不显着(P>0.05);试验Ⅰ组滩羊胸围增长量和眼肌面积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同时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净肉重、胴体净肉率(49.03%)和纯利润达到最高,料重比和骨肉比最小,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Ⅱ组羊肉剪切力、滴水损失、肉色黄度和亮度值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或P<0.01),大理石纹评分和熟肉率(60.28%)达到最高(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2%甘露寡糖能提高滩羊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和抗氧化能力以及瘤胃发酵参数,能促进营养物质、氮和能量的消化代谢,改善羊肉品质。

程曾[9](2020)在《应用CNCPS-S绵羊模型预测日粮碳水化合物消化率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旨在应用康奈尔绵羊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S)的瘤胃发酵和肠道消化预测模型预测日粮碳水化合物(CHO)的瘤胃有效降解率(ED)、小肠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并结合实测法验证CNCPS-S体系中模型公式预测日粮CHO消化率的准确性。试验一:选用3只安装瘤胃瘘管、体重均值为(38.03±1.56)kg的哈萨克公羊作为试验动物,配制3种精粗比为30:70、35:65、40:60的全混合日粮(TMR),利用瘤胃灌注试验和尼龙袋试验实测3种日粮的瘤胃外流速度(Kp)和日粮中CHO的ED,同时利用CNCPS-S模型公式预测3种日粮的Kp与日粮中CHO的ED,对日粮中CHO的ED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评估该模型预测日粮中CHO的ED的准确性。结果表明:3种日粮中CHO的瘤胃ED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比较小(平均偏差≤4 g/100 g CHO),高精料组CHO的ED的预测与实测值的平均偏差最小,各组日粮中的CHO的ED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很高(R2≥0.86),均方根误差也较低(RMSE≤1.93 g/100 g CHO)。由此说明,CNCPS-S体系中的瘤胃降解预测模型对高精料日粮组CHO的瘤胃ED预测值最准确,对低精料日粮组CHO的瘤胃ED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试验二: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取3头体重均值为(45.08±1.91)kg且手术安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哈萨克公羊为试验动物。体内法实测3种不同精粗比例TMR(同试验一)绵羊十二指肠微生物蛋白质(MCP)的合成量和瘤胃液pH值,同时应用CNCPS-S体系中瘤胃发酵模型预测3种饲粮的MCP合成量,评估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3种TMR的瘤胃液pH的实测值按精粗比由低到高分别在6.386.71、6.016.59、5.816.41之间,模型预测的pH值为固定值6.46;2)3种TMR均为瘤胃能氮负平衡型,瘤胃能氮平衡(RENB)值随着精料水平增加极显着降低(P<0.01),TMR1组MCP转化效率最高;3)经线性回归分析,3种饲粮MCP的预测值与十二指肠MCP实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比较大(平均偏差≥116 g/d),高精料组MCP的预测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数值上大于低精料组,各组的相关性都特别低(R2<0.75),RMSE值都较大。以上结果说明,CNCPS-S体系预测模型对本地区绵羊瘤胃pH值的预测结果可以接受,对高精料组饲粮绵羊MCP合成量的预测结果最差,对其它两组饲料也具有较低的预测能力。试验三:分析试验二体内法采集的十二指肠食糜、粪便与尿液,测定绵羊饲粮过瘤胃碳水化合物(RECHO)的肠道消化率、饲粮CHO的全消化道消化率及绵羊的干物质采食量(DMI)。结合CNCPS-S体系模型预测3种饲粮的RECHO的绵羊小肠消化率及DMI,评价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氮的表观消化率随精粗比比例增加无显着变化(P>0.05),淀粉的肠道消化率随精料水平增加显着升高(P<0.05)。2)绵羊DMI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比较小(平均偏差≤0.15 kg/d),除TMR2外,TMR1和TMR3组的相关性高(R2≥0.68),RMSE也较低(RMSE≤0.02 kg/d);3种饲粮的RECHO的小肠消化率的预测值与肠道消化率的实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比较小(平均偏差≤6.22 g/100 g RECHO),相关性高(R2≥0.61),RMSE也较低(RMSE≤6.03 g/100 g RECHO);3种饲粮中CHO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比较小(平均偏差≤15.97 g/100 g CHO),TMR1组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很高(R2≥0.98),各组的RMSE也较低(RMSE≤4.77 g/100 g CHO)。由此说明,CNCPS-S体系预测模型对绵羊DMI的预测基本可以接受,对高精料比例饲粮中RECHO的小肠消化率及CHO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预测能力较好,对低精料组的预测结果可以接受。综上所述,CNCPS-S体系的模型公式对绵羊高精料比例日粮中CHO的消化率预测结果最准确,对低精料组日粮中CHO的消化率的预测值可以接受,对绵羊饲粮瘤胃pH值和DMI预测结果基本可以接受,对各组日粮的MCP合成量的预测能力较差。

杜红喜[10](2020)在《沙葱提取物对肉羊瘤胃微生物群落和机体脂肪酸组成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中西部荒漠草原上沙葱资源丰富,沙葱提取物具有调控肉羊日增重、机体脂肪分布、脂肪中脂肪酸的组成、降低羊肉膻味等功效;同时能够优化瘤胃发酵模式和菌群结构。所以,沙葱提取物可能是通过对瘤胃微生物菌群的调控而影响机体脂肪代谢,即瘤胃微生物菌群和机体脂肪酸组成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本论文以舍饲小尾寒羊公羊和杜寒杂交母羊为动物模型,通过2批饲养试验,在探究日粮中添加沙葱提取物对肉羊瘤胃微生物群落以及日增重和机体脂肪酸组成的调控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瘤胃微生物群落与肉羊日增重(ADG)、脂肪酸组成和中链支链脂肪酸(MBCFA)组成之间的相关性。本论文共分5个部分,结果总结为如下:1.沙葱提取物对小尾寒羊瘤胃细菌、古菌群落和ADG的影响及瘤胃微生物群落与ADG的关联性研究。试验选取月龄和体重相近的健康育肥期小尾寒羊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0只。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沙葱提取物组(PAM),基础日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3.4 g/d/只;沙葱粉组(AM),基础日粮中添加沙葱粉10g/d/只;沙葱滤渣组(RAM),基础日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滤渣10 g/d/只。试验结果表明,与CK组比较,AM组和RAM组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并显着提高了肉羊的平均日增重(ADG,P=0.0171)。瘤胃微生物中的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与ADG呈显着正相关([p]=0.5021,P=0.0124),而糖杆菌门(Saccharibacteria)与ADG呈显着负相关([p]=-0.4762,P=0.0187);软壁菌纲(Mollicutes)与 ADG 呈显着正相关([p]=0.5021,P=0.0124),而 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与 ADG 呈显着负相关([p]=-0.5669,P=0.0039)。因此,瘤胃微生物群落整体结构的改变导致了肉羊ADG的显着提高。2.沙葱提取物对杜寒杂交羊细菌和真菌群落、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及瘤胃细菌和真菌与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关联性研究。试验选取月龄和体重相近的健康育肥期杜寒杂交羊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5只。对照组(CT),饲喂基础日粮;沙葱粉组(AM),基础日粮中添加沙葱粉10g/d/只;沙葱水溶性提取物组(AWE),基础日粮中添加沙葱水提物3.4g/d/只;沙葱脂溶性提取物组(AFE),基础日粮中添加沙葱脂提物2.8 g/d/只。结果表明,与CT组比较,AWE和AFE组的瘤胃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标显着降低,AM组的皮下脂肪SFA/PUFA比值显着高于CT组、AWE和AFE组(P=0.012);大网膜脂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着高于皮下脂肪(P<0.0001),而皮下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着高于大网膜脂(P<0.0001);皮下脂肪中的n6PUFA含量显着高于大网膜脂(P=0.0248)。与皮下脂肪和大网膜脂中C18:2n6c共同呈负相关的细菌属包括:RikenellaceaeRC9gutgroup 属和BacteroidalesS24-7group norank属;瘤胃新丽鞭毛菌门(Neocallimastigomycota)的属与SFA呈正相关。因此,虽然大网膜脂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组成不同,但与二者呈显着相关性的瘤胃细菌或真菌群落趋于一致。3.沙葱提取物对杜寒杂交羊瘤胃微生物群落、基因结构、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和MBCFA的影响。结果表明,瘤胃微生物群落的整体结构、EggNOG在C级水平、CAZYs在B级水平上和KEGG在B级水平上,各组样品分别聚类到一起。日粮中添加沙葱提取物能有效降低杜寒杂交羊背最长肌种的SFA,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其MUFA和PUFA的百分含量;与CT组相比,其它三个处理组的SFA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25),AM组和AWE组的MUFA显着增加(P=0.0448),AWE组和AFE组的PUFA显着增加(P=0.0326);日粮中添加沙葱提取物均能有效降低杜寒羊背最长肌中MBCFA的含量,表明,杜寒羊日粮中添加沙葱粉、沙葱水提物或脂提物整体上改变了其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基因整体结构,从而改善了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并有效降低了羊肉中MBCFA的含量。4.杜寒杂交羊瘤胃微生物种与肌肉脂肪酸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与肌肉脂肪酸组与相关的瘤胃微生物以呈负相关为主导,尤其是与MUFA相关的微生物在许多微生物门中分散关联,包括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SFA或PUFA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微生物比较少,且在不同的微生物纲中分散。与肌肉MBCFA呈负相关的微生物种主要包括在拟杆菌纲(Bacteroid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乳酸菌目(Lactobacillal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而与其呈正相关的微生物种主要包括在梭菌纲(Clostrid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子囊菌门(Ascomycota)、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另外,肌肉中MBCFA与其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关联性比脂肪酸组的关联性更加频繁。5.杜寒杂交羊瘤胃液微生物基因丰度与肌肉MBCFA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共有16种EggNOG基因至少与一种MBCFA呈负相关性,其中ENOG4111M92、COG0096、ENOG410XR97和COG3617基因与各MBCFA均呈显着负相关。GHs基因中主要有4种基因与羊肉MBCFA呈负相关:GH16、GH73、GH25和GH23;相反,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20和CBM2与之呈正相关。在KEGG的B级水平上9种代谢通路与肌肉MBCFA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沙葱提取物可调控肉羊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基因结构,并与其ADG和机体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存在关联性。肉羊日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能够提高其日增重、改善背最长肌中脂肪酸组成、显着降低与羊肉膻味相关的MBCFA含量,这些表型的变化与瘤胃中的特定微生物之间呈现显着的相关性。

二、饲料蛋白质生物学效价的影响因素和在瘤胃的降解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饲料蛋白质生物学效价的影响因素和在瘤胃的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泌乳性能、抗氧化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量元素概述
    1.2 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1.3 微量元素代谢机制
    1.4 微量元素生物学功能
        1.4.1 铁的生物学功能
        1.4.2 铜的生物学功能
        1.4.3 锌的生物学功能
        1.4.4 锰的生物学功能
        1.4.5 硒的生物学功能
    1.5 微量元素产品发展
    1.6 有机微量元素概述
    1.7 有机微量元素特点
        1.7.1 吸收效率高、稳定性强
        1.7.2 生物学效价高
        1.7.3 绿色、环境友好
    1.8 有机微量元素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1.8.1 有机微量元素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1.8.2 有机微量元素对反刍动物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8.3 有机微量元素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8.4 有机微量元素对反刍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1.8.5 有机微量元素对反刍动物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0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泌乳性能、微量元素状态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2.1.2 试验日粮
        2.1.3 饲养管理
        2.1.4 样品采集与测定分析
        2.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采食量和泌乳性能的影响
        2.2.2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2.2.3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血清微量元素浓度的影响
        2.2.4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3 讨论
        2.3.1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和泌乳性能的影响
        2.3.2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微量状态的影响
        2.3.3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3.1.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3.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2.2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微量元素排泄的影响
        3.2.3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微量元素沉积率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2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4.1.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 复合微量元素对奶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4.2.2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瘤胃液中微量元素浓度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4.3.2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瘤胃液微量元素状态的影响
    4.4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来源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日粮纤维水平和来源对犊牛生长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研究
        1 犊牛对纤维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2 纤维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3 纤维对犊牛胃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4 纤维对犊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5 纤维对犊牛胃肠道发酵参数、VFA吸收和转运功能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作物副产物资源在反刍动物中的利用
        1 大豆皮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2 经济作物副产物资源及饲料化利用
        3 竹叶和茶叶渣的利用前景
    第三节 组学技术在犊牛营养研究中的运用
        1 基于16S RDNA技术在瘤胃微生物中的运用
        1.1 瘤胃食糜微生物区系
        1.2 瘤胃微生物功能
        1.3 瘤胃壁黏附细菌的多样性及影响因素
        2 代谢组学在反刍动物营养上的研究运用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生长和瘤胃发育的影响
    第一节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生长、消化代谢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1.3 饲养管理
        1.4 样品收集与试验数据的测定
        1.4.1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1.4.2 生长性能的测定
        1.4.3 粪、尿样的收集与分析
        1.4.4 血液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能
        2.2 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2.3 能量利用
        2.4 氮代谢
        2.5 血清生化指标
        3 讨论
        3.1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日粮对断奶犊牛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能量利用的影响
        3.4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氮代谢的影响
        3.5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 小结
    第二节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屠宰性能、瘤胃发育和瘤胃酶活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1.3 饲养管理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屠宰性能的测定
        1.4.2 复胃发育
        1.4.3 瘤胃液发酵参数的测定
        1.4.4 瘤胃食糜酶活的测定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屠宰性能
        2.2 瘤胃内环境和发酵参数
        2.3 瘤胃发育
        2.4 瘤胃和皱胃食糜酶活性
        3 讨论
        3.1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屠宰性能的影响
        3.2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3.3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瘤胃发育的影响
        3.4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瘤胃酶活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节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和材料方法
        1.2 样品采集
        1.3 瘤胃微生物(16S rDNA)测定与分析
        1.3.1 瘤胃微生物(16S rDNA)测定与分析
        1.3.2 基于16S rDNA瘤胃微生物的生物信息分析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瘤胃微生物测序基础数据处理结果
        2.2 多样性指数分析
        2.3 瘤胃微生物的差异菌属
        2.4 基于差异优势菌群与瘤胃发酵和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差异菌群
        4 小结
    第四节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瘤胃液代谢组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动物饲养和管理
        1.2 瘤胃代谢组的测定和分析
        1.2.1 测定流程、代谢物提取和上机检测
        1.2.2 数据处理
        1.2.3 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和多元统计分析
        1.2.4 代谢途径的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瘤胃液代谢组数据预处理基本概况
        2.2 代谢物鉴定
        2.3 通路鉴定
        2.4 关键差异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通路网络关系
        3 讨论
        3.1 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代谢组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竹叶和茶叶渣在断奶犊牛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1.3 饲养管理
        1.4 样品收集与试验数据的测定
        1.4.1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1.4.2 生长性能的测定
        1.4.3 腹泻与粪便评分
        1.4.4 粪、尿样的收集与分析
        1.4.5 血液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能
        2.2 体尺增长率
        2.3 粪便指数和腹泻率
        2.4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2.5 能量利用
        2.6 氮代谢
        2.7 血清生化和抗氧化免疫指标
        3 讨论
        3.1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粪便指数和腹泻率的影响
        3.3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消化代谢的影响
        3.4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血清生化、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影响
        4 小结
    第二节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瘤胃内环境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饲养管理
        1.4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1.4.1 瘤胃液的采集与发酵参数的测定
        1.4.2 瘤胃微生物(16S rDNA)测定与分析
        1.4.3 基于16S rDNA瘤胃微生物的生物信息分析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瘤胃发酵参数
        2.2 测序基础数据处理结果
        2.3 多样性指数
        2.4 差异菌群
        3 讨论
        3.1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3.2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4.1 本文总体结论
    4.2 创新点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简介

(3)利用方式对玉米作物生物学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粮改饲”的研究进展
    1.1 “粮改饲”提出的背景
    1.2 “粮改饲”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1.3 “粮改饲”目前的研究现状
        1.3.1 “粮改饲”作物种类的研究
        1.3.2 “粮改饲”利用方式的研究
        1.3.3 “粮改饲”实施效果的研究
    1.4 “粮改饲”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办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本研究的内容
        1.6.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利用方式对玉米作物生物学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分析测定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利用方式对玉米作物生物学产量的影响
        2.2.2 利用方式对玉米作物可饲喂生物量的影响
        2.2.3 利用方式对玉米作物化学营养价值的影响
        2.2.4 利用方式对玉米作物可消化营养价值的影响
    2.3 讨论
        2.3.1 利用方式对玉米作物生物学产量的影响
        2.3.2 利用方式对玉米作物消化率的影响
        2.3.3 玉米作物利用方式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结论和建议
    3.1 研究结论
    3.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绒山羊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及其对日粮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胃肠道屏障概述及微生物区系研究进展
        1.1 胃肠道屏障概述
        1.1.1 胃肠道上皮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1.1.2 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组成及功能
        1.1.3 生物屏障
        1.1.4 化学屏障
        1.1.5 免疫屏障
        1.2 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研究进展
        1.2.1 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进展
        1.2.2 肠道微生物区系研究
        1.2.3 影响胃肠道微生物的因素
        1.3 动物与胃肠道微生物互作研究
        1.3.1 胃肠道微生物对动物宿主的影响
        1.3.2 动物宿主对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4 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1.4.1 基于分离培养的方法
        1.4.2 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
        1.4.3 高通量测序技术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试验研究
    第二章 0-56日龄绒山羊胃肠道菌群时空差异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试验试剂、耗材及仪器
        2.1.2 试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2.1.3 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
        2.1.4 Illumina-Mi Seq测序实验流程
        2.1.5 原始序列统计、优化及生物信息分析
        2.1.6 16SrDNA功能预测
        2.1.7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绒山羊胃肠道各部位消化物中微生物测序数据基础分析
        2.2.2 胃肠道各部位消化物中细菌群落组成不同日龄间的比较
        2.2.3 同一日龄下不同胃肠道部位消化物中细菌群落组成比较
        2.2.4 不同日龄或胃肠道部位主要细菌功能通路的比较
        2.3 讨论
        2.3.1 胃肠道各部位菌群组成时间和空间差异性比较
        2.3.2 胃肠道各部位菌群相应功能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性比较
        2.4 小结
    第三章 0-18月龄绒山羊瘤胃及后肠中菌群时空差异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验试剂、耗材及仪器
        3.1.2 试验动物、设计及样品采集
        3.1.3 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
        3.1.4 测序实验流程
        3.1.5 原始序列统计、优化及生物信息分析及功能预测
        3.1.6 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分析
        3.1.7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0 -18月龄绒山羊瘤胃、盲肠和结肠中菌群测序数据基础分析
        3.2.2 绒山羊瘤胃、盲肠及结肠消化物中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分析
        3.2.3 瘤胃、盲肠及结肠上皮黏膜附着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分析
        3.2.4 瘤胃、盲肠及结肠消化物与黏膜菌群组成结构比较
        3.2.5 细菌16SrDNA基因功能比较分析
        3.3 讨论
        3.3.1 绒山羊瘤胃、盲肠和结肠中菌群丰度、多样性及组成比较
        3.3.2 绒山羊瘤胃、盲肠和结肠消化物中主要菌类时空差异比较
        3.3.3 绒山羊瘤胃、盲肠和结肠黏膜中主要菌类时空差异比较
        3.3.4 绒山羊瘤胃、盲肠和结肠消化物与黏膜中主要菌类比较
        3.3.5 绒山羊瘤胃、盲肠和结肠中菌群主要代谢通路时空差异比较
        3.4 小结
    第四章 日粮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其代谢的影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试验试剂、耗材及仪器
        4.1.2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4.1.3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4.1.4 样品采集
        4.1.5 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
        4.1.6 RNA提取与反转录PCR
        4.1.7 相关指标测定及方法
        4.1.8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营养水平下绒山羊瘤胃中微生物区系群落组成比较
        4.2.2 细菌、古细菌、真菌和原虫总拷贝数及功能性菌种拷贝数比较
        4.2.3 日粮营养水平对瘤胃内pH、VFA、和LPS的影响
        4.2.4 瘤胃上皮黏膜中炎症因子mRNA表达变化
        4.2.5 瘤胃黏膜组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
        4.2.6 瘤胃内微生物与代谢物小分子、炎症因子表达等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对瘤胃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4.3.2 日粮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瘤胃内代谢的影响
        4.3.3 日粮营养水平对绒山羊瘤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绒山羊种羊场周边自然放牧地土壤微生物累积效应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试验试剂、耗材及仪器
        5.1.2 试验地点
        5.1.3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5.1.4 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
        5.1.5 Illumina-MiSeq测序实验流程
        5.1.6 原始序列统计、优化及生物信息分析
        5.1.7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测序基础数据
        5.2.2 羊粪便、人工种植区和自然放牧区土壤中菌群组成比较
        5.2.3 羊场周边自然放牧区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5.3 讨论
        5.3.1 羊粪便、人工种植区和自然放牧区土壤中菌群差异比较
        5.3.2 羊粪便与羊场周边不同距离下自然放牧草场土壤中菌群组成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还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3-6月龄母犊牛日粮赖、蛋、苏氨酸比例及其对肝脏和瘤胃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犊牛的生理特点
    1.2 氨基酸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1.3 氨基酸对犊牛健康的影响
        1.3.1 发病率
        1.3.2 白蛋白和球蛋白
        1.3.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1.3.4 金黄色葡萄球菌
    1.4 氨基酸在犊牛瘤胃中的代谢
    1.5 氨基酸在犊牛肝脏中的代谢
        1.5.1 尿素
        1.5.2 肉碱
        1.5.3 白蛋白
        1.5.4 酮体
        1.5.5 甲基
    1.6 氨基酸比例的研究方法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部分扣除氨基酸对3-6月龄母犊牛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过瘤胃率测定
        2.1.2 部分扣除氨基酸饲养试验试验动物和设计
        2.1.2.1 试验动物和设计
        2.1.2.2 饲养管理
        2.1.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指标
        2.1.3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过瘤胃氨基酸瘤胃降解率
        2.2.2 部分扣除Lys、Met和 Thr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2.3 部分扣除Lys、Met和 Thr对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氮代谢的影响
        2.2.4 3-6月龄荷斯坦母犊牛的Lys、Met和 Thr限制性顺序及适宜比例
    2.3 讨论
        2.3.1 过瘤胃氨基酸瘤胃降解率
        2.3.2 部分扣除Lys、Met和 Thr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3.3 部分扣除Lys、Met和 Thr对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氮代谢的影响
        2.3.4 3 -6月龄荷斯坦母犊牛的Lys、Met和 Thr限制性顺序及适宜比例
    2.4 小结
第三章 部分扣除氨基酸对3-6月龄母犊牛肝脏代谢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和设计
        3.1.2 饲养管理
        3.1.3 样品采集与测定指标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部分扣除Lys、Met和 Thr对母犊牛肝脏代谢物的影响
        3.2.2 部分扣除Lys、Met和 Thr对母犊牛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3.2.3 代谢物与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部分扣除氨基酸对3-6月龄母犊牛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和设计
        4.1.2 饲养管理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指标
        4.1.4 统计方法
    4.2 结果
        4.2.1 部分扣除Lys、Met和 Thr对母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4.2.2 部分扣除Lys、Met和 Thr对母犊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4.3 讨论
        4.3.1 部分扣除Lys、Met和 Thr对母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4.3.2 部分扣除Lys、Met和 Thr对母犊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绵羊饲喂全混合日粮蛋白质消化率预测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
    1.3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体系发展历程
    1.4 CNCPS营养体系
        1.4.1 CNCPS简介
        1.4.2 CNCPS在中国的应用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全混合日粮的常规营养成分及CNCPS-S指标的测定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饲料样品的采集
        1.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1.2.3 数据统计分析
        1.3 结果与分析
        1.3.1 TMR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1.3.2 利用CNCPS-S体系计算TMR各蛋白质组分
        1.4 讨论
        1.4.1 TMR的常规营养成分特点
        1.4.2 CNCPS-S模型计算TMR各蛋白质组分含量
        1.5 小结
    试验二 基于CNCPS-S模型对全混合日粮蛋白质在绵羊瘤胃内有效降解率的预测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2.2.2 瘤胃食糜外流速度(Kp)的测定
        2.2.3 尼龙袋法测定瘤胃各养分的动态降解参数
        2.2.4 计算公式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DM和 CP的瘤胃动态降解特性
        2.3.2 不同TMR的瘤胃食糜外流速度
        2.3.3 蛋白质组分瘤胃降解速率的估算
        2.3.4 三种TMR的 DM、CP在瘤胃的有效降解率
        2.3.5 CNCPS-S对 CP瘤胃降解率的预测
        2.3.6 CP瘤胃降解率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比较
        2.4 讨论
        2.4.1 对食糜外流速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2.4.2 蛋白质组分瘤胃降解速率的研究
        2.4.3 蛋白质组分的瘤胃降解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分析
        2.5 小结
    试验三 应用CNCPS-S预测全混合日粮蛋白质在绵羊肠道的消化率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分析与计算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瘤胃未降解饲料蛋白质数量的预测
        3.3.2 TMR各蛋白质组分小肠消化率系数的估计
        3.3.3 CP肠道消化率和CP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预测
        3.4 讨论
        3.5 小结
    试验四 体内法对全混合日粮蛋白质肠道消化率预测模型的验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2.4 测定分析与计算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实测CP的肠道消化率和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
        4.3.2 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比较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三章 结论
第四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几种饲料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降解特性与其分子结构和木质素单体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粗饲料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2 木质素分子结构研究
        1.2.1 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1.2.2 木质素的来源与结构
        1.2.3 木质素结构的分析测定
        1.2.4 木质素的提取方法
    1.3 木质素对饲料中木质纤维素降解性的影响
    1.4 反刍动物饲料消化率的测定
        1.4.1 尼龙袋法
        1.4.2 反刍动物小肠蛋白消化率的测定
    1.5 红外光谱技术特点及应用
        1.5.1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在木质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5.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蛋白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5.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碳水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木质素的提取及结构表征
        2.1.1 试验材料
        2.1.2 高沸醇木质素的提取方法
        2.1.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木质素结构
        2.1.4 数据统计
    2.2 粗饲料常规化学组分及降解特性测定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2.2.3 饲料瘤胃降解率
        2.2.4 饲料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测定
        2.2.5 样品化学成分分析
        2.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饲料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结构
        2.3.1 试验材料
        2.3.2 光谱的采集
        2.3.3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2.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相关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木质素的红外结构表征
        3.1.1 禾本科饲料HBSL的红外光谱分析
        3.1.2 豆科饲料HBSL的红外光谱分析
        3.1.3 饲料HBSL的 S/G的比较
    3.2 饲料营养成分特性
        3.2.1 禾本科饲料营养成分特性
        3.2.2 豆科饲料营养成分特性
    3.3 饲料营养成分消化特性
        3.3.1 禾本科和豆科饲料瘤胃降解特性比较
        3.3.2 禾本科和豆科饲料蛋白质小肠消化特性比较
    3.4 饲料分子结构
        3.4.1 饲料蛋白质分子结构光谱参数
        3.4.2 饲料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光谱参数
    3.5 饲料分子结构与饲料营养组成及代谢特性的关系
        3.5.1 饲料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蛋白质化学成分的关系
        3.5.2 饲料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蛋白质瘤胃降解参数和小肠消化特性之间的关系
        3.5.3 饲料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结构与化学组分的关系
        3.5.4 饲料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结构与干物质瘤胃降解参数之间的关系
        3.5.5 饲料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结构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瘤胃降解参数之间的关系
    3.6 利用饲料分子结构预测饲料营养组分及消化特性模型
        3.6.1 利用饲料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营养组分及消化模型
        3.6.2 利用粗饲料碳水化合物及木质素结构估测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组成及消化代谢特性并建立预测模型
4 讨论
    4.1 饲料木质素提取及红外结构表征
    4.2 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特性
    4.3 饲料消化特性比较
        4.3.1 饲料瘤胃降解特性比较
        4.3.2 饲料蛋白质小肠降解特性比较
    4.4 饲料分子结构特征及其与营养价值的关系
        4.4.1 饲料蛋白质分子结构光谱特征
        4.4.2 饲料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光谱参数特征
        4.4.3 饲料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营养价值相关性分析
        4.4.4 饲料碳水化合物与木质素结构与营养价值相关性分析
    4.5 利用饲料分子结构估测营养价值及消化代谢特性并建立预测模型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荞麦秸秆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生产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选题背景
    2 秸秆饲用化技术
        2.1 物理处理法
        2.2 化学处理法
        2.3 生物学处理法
    3 甘露寡糖的作用及其应用效果
        3.1 甘露寡糖的生理功能
        3.2 甘露寡糖对动物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3.3 甘露寡糖的饲喂效果
    4 过瘤胃氨基酸研究进展
        4.1 过瘤胃氨基酸的保护方法
        4.2 过瘤胃氨基酸的应用效果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露寡糖对滩羊瘤胃发酵参数和消化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基础饲粮
        1.3 饲养管理
        1.4 消化代谢
        1.5 试验样品采集与测定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2.2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3 讨论
        3.1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3.2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甘露寡糖对滩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基础饲粮
        1.3 饲养管理
        1.4 试验样品采集与测定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血清蛋白含量的影响
        2.2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血清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2.3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血清UREA、TG、TC、FFA的影响
    3 讨论
        3.1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血清蛋白含量的影响
        3.2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血清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3.3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血清UREA、TG、TC、FFA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甘露寡糖对滩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基础饲粮
        1.3 饲养管理
        1.4 试验样品采集与测定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免疫功能的影响
        2.2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3 讨论
        3.1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免疫功能的影响
        3.2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4 小结
第五章 甘露寡糖对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基础饲粮
        1.3 饲养管理
        1.4 试验方法及样品采集
        1.5 试验样品分析测试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2.3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肉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3.3 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肉品质的影响
    4 小结
第六章 论文总体结论与创新点
    1 总体结论
    2 创新点
    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应用CNCPS-S绵羊模型预测日粮碳水化合物消化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试验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体内消化代谢
        1.2.2 碳水化合物需要量体系
        1.2.3 CNCPS-S模型综述
        1.2.4 模型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应用CNCPS-S模型预测全混合日粮碳水化合物绵羊瘤胃降解率的研究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1.2.2 试验设计安排与样品的采集
        1.2.3 分析与计算
        1.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1.3 结果与分析
        1.3.1 3种TMR CHO有效降解率的实测值
        1.3.2 3种TMR CHO有效降解率的CNCPS-S预测值
        1.3.3 碳水化合物瘤胃有效降解率实测值和CNCPS-S预测值得回归分析
        1.4 讨论
        1.4.1 3种TMR的 Kp与 DM的瘤胃降解特性
        1.4.2 CHO各组分瘤胃降解率分析
        1.4.3 CNCPS-S模型预测与实测CHO的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对比分析
        1.5 小结
    试验二 应用CNCPS-S模型预测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及合成效率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2.2.2 试验设计
        2.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2.4 测定分析与计算公式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精粗比例饲粮绵羊瘤胃pH实测与预测值
        2.3.2 不同精粗比例饲粮绵羊MCP实测值与CNCPS-S预测值及能氮平衡分析
        2.3.3 MCP实测值与CNCPS-S预测值的回归分析
        2.4 讨论
        2.4.1 CNCPS-S模型预测与实测瘤胃pH的对比分析
        2.4.2 CNCPS-S模型预测与实测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对比分析
        2.5 小结
    试验三 应用CNCPS-S模型预测全混合饲粮过瘤胃碳水化合物绵羊肠道消化率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2.4 测定分析与计算
        3.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精粗比饲粮对DM、NDF、淀粉、氮和ADF育肥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2 不同精粗比饲粮对育肥羊氮代谢的影响
        3.3.3 3种饲粮CHO肠道消化率和CHO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预测
        3.3.4 3种饲粮过瘤胃CHO的肠道消化率和CHO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实测值
        3.3.5 3种饲粮过瘤胃CHO的肠道消化率和CHO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实测值与CNCPS-S预测值的回归分析
        3.4 讨论
        3.4.1 不同精粗比饲粮对DMI的影响及DMI实测值和预测值的比较分析
        3.4.2 不同精粗比饲粮对育肥羊DM和 OM养分表观消化率与氮代谢的影响
        3.4.3 3种饲粮过瘤胃CHO的肠道消化率和CHO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实测值与CNCPS-S预测值的回归分析
        3.5 小结
第三章 结论
第四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10)沙葱提取物对肉羊瘤胃微生物群落和机体脂肪酸组成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基金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植物提取物对胃肠道或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2 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日增重及其机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2.1 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日增重的影响
        1.2.2 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机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3 瘤胃微生物群落与反刍动物的关联性
        1.3.1 反刍动物消化系统和瘤胃微生物群落与宿主关联性
        1.3.2 瘤胃微生物群落的高通量测序与宿主关联的再认识
        1.3.3 瘤胃微生物群落与动物日增重关联性研究
        1.3.4 瘤胃微生物群落与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关联性
    1.4 羊肉中链支链脂肪酸方面的研究
    1.5日粮添加沙葱提取物对肉羊日增重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试验研究
    2.1 沙葱提取物对小尾寒羊瘤胃微生物群落和日增重的影响
        2.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2 试验结果
        2.1.3 讨论
        2.1.4 小结
    2.2 沙葱提取物对杜寒杂交羊瘤胃细菌和真菌群落和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2 试验结果
        2.2.3 讨论
        2.2.4 小结
    2.3 沙葱提取物对杜寒杂交羊瘤胃微生物基因结构和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试验结果
        2.3.3 讨论
        2.3.4 小结
    2.4 杜寒杂交羊瘤胃微生物与背最长肌脂肪酸组和中链支链脂肪酸关联性研究
        2.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4.2 试验结果
        2.4.3 讨论
        2.4.4 小结
    2.5 杜寒杂交羊瘤胃液微生物基因与背最长肌中链支链脂肪酸关联性研究
        2.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5.2 试验结果
        2.5.3 讨论
        2.5.4 小结
3 总体讨论与结论
    3.1 总体讨论
    3.2 总体结论
    3.3 创新点
    3.4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饲料蛋白质生物学效价的影响因素和在瘤胃的降解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山羊泌乳性能、抗氧化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D]. 翁玉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来源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育的影响[D]. 马满鹏.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3]利用方式对玉米作物生物学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D]. 左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4]绒山羊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及其对日粮响应的研究[D]. 李碧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3-6月龄母犊牛日粮赖、蛋、苏氨酸比例及其对肝脏和瘤胃代谢的影响[D]. 孔凡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绵羊饲喂全混合日粮蛋白质消化率预测模型的研究[D]. 张晓娟.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几种饲料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降解特性与其分子结构和木质素单体关系的研究[D]. 王若楠.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8]荞麦秸秆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滩羊生产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D]. 杨万宗. 宁夏大学, 2020(03)
  • [9]应用CNCPS-S绵羊模型预测日粮碳水化合物消化率的研究[D]. 程曾.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10]沙葱提取物对肉羊瘤胃微生物群落和机体脂肪酸组成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杜红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饲料蛋白生物效价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瘤胃中的降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