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与“高饶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粟锋[1](2018)在《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邓小平理论是读懂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一把重要的钥匙。深入细致地研究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需求、实践要求。邓小平社会理想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术界对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的探讨涉及面广,但对邓小平社会理想观还未形成系统性知识图谱。因此,搞清楚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历史分期,依据翔实的史料呈现并建构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形成过程尤有必要。邓小平社会理想观随着其个人成长与历史发展而日臻完善,来源于邓小平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理想社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致力于回答“立足于当下,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和“着眼于未来,怎么样建设理想社会”。本研究把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形成、发展作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一是把邓小平的人生历程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结合起来。“要大处着眼,可以粗一点,每个细节都能弄清不可能,也不必要”,“所以我们总是说,宜粗不宜细”。由此考察邓小平社会理想观注意抓主要矛盾,抓重大历史事件。二是把邓小平的人生历程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结合起来,“现在我们可以把摩尔根的分期法概括如下: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采集的辅助工具……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由此考察邓小平社会理想观注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结合又尤其突出社会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依据“宜粗不宜细”的分期标准和“实践唯一性”的分期原则,本研究把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形成历程大致划分四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四个紧密联系、逐递演进的理想观类型即以实业改良为主题的工读社会理想观、以武装革命为主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想观、以集体生产为主题的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
刘征[2](2018)在《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分析——以“毛泽东因素”为视角》文中认为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同毛泽东密不可分。毛泽东的垂范和教导,使邓小平成为"毛派的头子"和"始终坚持正确路线"的代表;毛泽东的提携和培养,使他"担任党和军队许多重要领导职务";毛泽东的信任和器重,使他"一直处在战略全局的关键位置,处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毛泽东的评价和推荐,使他为全党认识和熟悉。"毛泽东因素"是邓小平成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显着特征和关键因素,从侧面阐释了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内在机理,为解读他成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提供了钥匙。
王海光[3](2018)在《《论十大关系》文本的形成与演变及其经典化》文中研究说明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最重要的经典着作之一,但学界在文本学的研究上比较薄弱,缺乏对其经典化过程的语境考辨,长期存在一些误读误解的多义性问题。本文以《论十大关系》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历史文本为主要依据,梳理了《论十大关系》的文本形成与演变及其经典化的历史过程。
金子求[4](2017)在《1953-1954年江苏省普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首次全国普选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普选过程及其政治动员的探讨,而较少从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等历次政治运动和中共在过渡时期一系列政策对普选的影响这一角度,考察中央的普选政策在地方落实的具体情形。本文的研究主要运用第一手档案材料,考察建国初期复杂政治情况下,中央关于选举权判定、选举代表的标准及普选中的基层干部政策在江苏普选中的落实情况,探讨普选在当代中国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实行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是中共既定的建政目标。中央的最初设想是在1953年春夏之间召开人民政协的第二次全体会议,而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迟到三年以后召开。中央最终决定在1953年实行普选,一方面与第一届全国政协即将期满,中央考虑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新调整有关,另一方面,斯大林的建议进一步促成了中央关于1953年实行普选的决定。普选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中央要求全国基层选举必须在深入动员的基础上,吸引选民自觉地热烈地参加选举,但各阶层民众对普选的态度与中央的预期存在很大差距:农民、工人、科学界不关心普选;资产阶级、民主人士怀疑普选是假民主;基层干部欲趁普选“换班”;相反,地主、反革命分子反而关心自己有无选举权,一部分人民对于选举却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为此,各地通过广泛深入的普选动员,使参加选举的选民达到了选民总数很高的比例。地方的普选是对中央关于普选原则的落实。中央在公布选举法之初即宣称:新政权的普选不同于清末以来的历次选举,也要与欧美资产阶级的选举有别,普选是一场人民内部的民主运动。但建国初期政治情况复杂,民主选举的政策在地方执行时发生了偏差。就选举权而言,中央的本意是既要依法剥夺地主、反革命的选举权,又要使选举权的剥夺面不致过大,这样才与普选的民主运动性质相符,但是各地“土改”中错划漏划地主成分和“镇反”中错管漏管反革命的遗留问题使选民资格的审查复杂化,地方干部在选民资格审查时,将注意力放在查找漏划地主,追逼反革命材料,客观上形成“二次土改”、“二次镇反”的紧张和波动,江苏多地因普选引发自杀事件。为弥合中央政策和地方选举之间的张力,避免引起社会波动和混乱,江苏省委提出:确定选民资格,应在过去历次政治运动已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坚决防止在选民登记中企图重新划分阶级成分和重新进行镇反判定的倾向。普选中处理错划漏划地主成分和错管漏管反革命等遗留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判定选举权利,而非基层普选发动群众的重点。普选中,“一律不重新划分阶级成份(分)”,禁止找反革命或政治上有嫌疑者谈话和追逼材料,也不准带口信。江苏普选中新区和老区处理地主选举权利的政策有所不同。新区土改未满五年,一般不涉及地主改变成分给予选举权利的问题。新区普选中将明显错划的地主政治上摘掉其地主帽子,给予其选举权利,但地权不再变动。个别漏划地主在普选中只剥夺其选举权利,其土地和财产待普选后处理。凡一时弄不清或可划可不划者,已划者不改,未划者不动;富农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老区旧富农选举权依1950年《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予以甄别;老区土改漏划地主一般没有,错划地主情形普遍,但老区土改已满五年,故不必大量地处理错划漏划地主成分问题,而应以改变成分问题来处理地主选举权。普选中,无论新区处理土改错划漏划成分,还是老区改变地主成分,都只能当做普选中有关选举权利的个别问题来处理,不能当做基层选举发动群众工作的重点。老区如有明显为劳动人民被划为地主,应坚决予以纠正。选举什么人当代表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及党和国家在过渡时期一系列政策有关。分批展开的基层普选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统购、总路线宣传后,代表标准有所提高,各地提出选举“拥护总路线,带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当代表。互助合作、统购中的积极分子被提为代表,抵制统购的私商和富农代表被撤换。中央提出农村普选应防止走“富农路线”,而应“坚固地巩固中农,防止农村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和地主反革命的阴谋结合。”农村中当选代表以贫农和中农为主,富农代表仅属个别。选举大会呈现出一幅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历史场景,普通百姓步入基层权力机构,不失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底层民众的政治“翻身”,但中国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民主选举在另一些地方又为干部包办代替,或为民众的宗派势力所左右,甚至发生普选干部以选举权为诱饵,敲诈勒索地主、反革命的现象。普选并非干部的整体“换班”。中央、华东局和江苏省委均提出保证80%以上的基层干部得到改造提高,争取当选。普选中处理了一批违法乱纪干部和混入基层政权的阶级异己分子,解除了乡村社会的“新恶霸统治”,进一步纯洁了基层政权组织。普选后的政权加快推进农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中央而言,普选和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了新调整,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了党对政府和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统一领导,基本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一元化党政领导体制,奠定了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的基本格局。普选基础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1955年夏季以后,在不断升温的反“右倾”的政治氛围下,农业合作化运动形成迅猛发展的浪潮,与此同时,党的政治路线上“左”的倾向日益凸显,损害了党内民主讨论和实事求是的作风。随着“左”倾错误逐步蔓延,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我国选举制度得到恢复并历经改革和逐步完善。
魏明康,万高潮[5](2017)在《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异质性社会共同体的重建》文中认为自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当代中国国家政治生活主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四化"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即致力于在当代中国重建由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和城乡小资产阶级这"四个朋友"共同构成的异质性社会共同体。这意味着当代中国政治社会重归人类文明主流,对外部世界的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朱成燕[6](2016)在《危机、观念和行动: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文中提出本文在制度演化论的视角下,分析了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产生、延续和变革的历程。具体的个案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变迁的路径是作为关键行动者的政治领导人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而非权力斗争的产物。这一制度变迁历程反应了制度演化论中环境、行动者、结构三者互动的演化模式,但又有其特殊的稳定性特征。其稳定性来源于中国单一制的纵向政治制度设计,中央掌握着人民一揽子授予的国家治理权,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中央的再授予。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这种权力隶属关系在现实政治运作中通过纵向政府间组织、利益、责任这三重连带机制表现出来,蕴含在纵向政治制度结构之中,并保持着该制度的稳定。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变迁主要是作为关键行动者的政治领导人观念演化的产物,而其观念的演化基于对制度认知的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的刺激。首先,制度认知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危机证明了原有观念的异常,因此,政治领导人在制度危机的倒逼下进行制度变革。其次,外部环境的刺激增加了政治领导人发展的压力,驱使他们主动寻求制度变革,以保护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延续下去。此外,在制度变革的过程中,关键行动者还会受到已有制度结构和认知经验的影响。因此,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变革主要是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使制度变迁同时呈现出发展性和稳定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比较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变迁过程,可以归纳出三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一是纵向权力分配体制的调整。即中央通过调整纵向权力分配来调动中央、地方、以及企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但受已有制度结构和认知经验的影响,中央在纵向权力调整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党领导军队”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对军权和人事的控制并没有放松。同时,中央在进行分税制改革的过程中牢牢控制着税种、税基的确定和划分,在事权的下放过程中始终掌握着否决权和干预权。这些恰恰是在放权的过程中保持纵向政治制度不偏离单一制这一基本制度框架的要件,有助于维持纵向政府间组织、利益、责任三重连带机制的协调一致运作。二是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本文通过历时性的比较发现,纵向政府间三重连带机制的运作方式经历了一个“刚性运作—柔性运作—刚柔并济的弹性运作—规范化运作”的演变过程,以配合不同历史阶段上中央战略目标与纵向权力分配体制的变化,使制度在不同的运作方式中释放出不同的制度功能。三是制度匹配,即通过对相关的制度子系统进行改革,或添加衔接性的制度,使整个制度系统能协调有效运转,避免因政治生态的变化或某一项制度变革而引发的不同制度子系统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概言之,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过程是顶层通过上述三种机制对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的过程。
高天鼎[7](2015)在《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索人类的发展道路,意味着不断地试错和纠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共产党国家都曾发生过的大规模冤假错案的现象。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给美国工人通信中所讲的:“历史活动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必然有曲折,有迂回,甚至要付出重大牺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同样充满了艰难曲折。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曾造成过许多冤假错案。从历史上讲,形成冤假错案的原因很多,对于以实现共产主义为革命目标的共产党人,更有其历史探索的特殊性。如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高度集中的制度弊端,激进的阶级斗争思潮等等,都是产生众多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防止再发生这些错误。小至政党、团体,大至民族、国家,都是在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中走向成熟的,可以说,纠错是一项完成其成人礼的活动。纠错活动最主要的政治标志,就是清理和纠正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平反冤假错案不仅表现了领导集团具有拨乱反正的睿智和决心,更是对历史负责的郑重态度,也是政治上走向成熟,制度上走向完善,国家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中,不断纠正了一些历史上的错误,平反了一些冤假错案,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纠错机制——干部监督制度和干部审查制度。但是,由于民主建设的滞后,这套纠错制度是很不完善的,不仅长期遗留了许多未解决案件,而且还不断积累了许多新的案件。特别是建国以后,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政治运动接连不断,以致造成错误的叠加,旧案未销,新案又起,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更是把“左”倾路线发挥到了极致,破坏了本不健全的民主法制,造成了全社会的迫害狂潮。政治迫害的范围,上至国家主席,下到普通百姓,多达一亿人之众,冤假错案遍布全国。在“文革”结束后,能否彻底解决这些冤假错案的问题,就成为中共能否成功实现历史转折的关键。毛泽东去世之后,继任的中共最高领导人华国锋等人采取非常手段,一举抓捕了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为了实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华国锋一方面积极推动落实干部政策,让一批老干部复出,重回领导岗位,为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创造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华国锋又要强调他的继承毛泽东遗志的政治正当性,不能大刀阔斧地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汪东兴还给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设置了“两个凡是”的藩篱。历史转折时期,需要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在这种“乍暖还寒”的背景下,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与随后的中组部部长的任上,率先吹响了拨乱反正的号角,推动全党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开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是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的重要内容。首先,“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推动落实干部政策转变为平反冤假错案,并取得初步进展;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进入高潮,形成了层层部署、逐级负责,专门机构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党上下一起动手的局面。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完成;中共十二大以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继续深入,重点转为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至中共十三大之前,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案得到了全面清理,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完成。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历时十年之久,清理的大量案件不可胜数。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全力支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数以十万计的一线干部积极努力,保证了平反冤假错案的顺利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部署,是有重点分阶段展开的:首先解决的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穿插处理“文化大革命”前和建国前的历史案件。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冤假错案平反工作基本完成后,重点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一些重大案件和重要人物的平反工作,做过多次结论。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完成,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的历史进程中,胡耀邦功不可没。1977年后,胡耀邦历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组部部长、中纪委第三书记、中央秘书长、中宣部部长、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先后主持中组部、中央书记处和中央日常工作,曾亲自主持平反一大批冤假错案,批示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在他其主持中组部工作期间,为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后来在中央领导岗位上,胡耀邦也一直关注并指导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进程,参与领导制订了《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参与指导了对林彪、“四人帮”集团的“两案”审判工作,为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开展扫清了障碍。除此之外,胡耀邦还关注许多具体案件,作出了许多指示,为一大批遭受冤屈和迫害的老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本研究共包括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意义,梳理20多年来关于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重点专题的综合分析,指出目前学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重点介绍“文化大革命”及之前中共党史上一些重大冤假错案的形成和中共为此而开展的三次大范围的纠正工作;第二章主要内容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政治形势,华国锋和中共中央的政治态度,胡耀邦出任中组部部长的背景,以及从落实干部政策转向平反冤假错案的变化。第三章主要内容是:1977年到1978年期间,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和中组.部部长任上,为平反冤假错案、重新确立全党思想路线的推动作用,在组织领导平反工作中取得的初步进展,以及他在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推动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努力。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胡耀邦参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参与领导“两案”审判工作等。在此前后,平反冤假错案全面展开,为刘少奇、瞿秋白、习仲勋等中共高级领导人恢复了名誉,为全国各地各部门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一些重大事件作了平反决定。在此基础上,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第五章主要内容是:处理地下党、肃反、肃托等建国前历史积案,由政法系统经办的一些冤假错案,“文革”重灾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革遗留问题处理”等,以及全国范围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完成情况。结语部分:分析了平反冤假错案与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的关系。中共在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过程中,对左倾路线有了更深刻认识,使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成为全党和全民的共识。
王友平[8](2014)在《杨尚昆与邓小平》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与杨尚昆两人相识相知并长期共事达60多年,跨越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时期,对现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邓小平与杨尚昆都长期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工作(其间杨尚昆长期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杨尚昆成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成为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实践者,两人亲密合作,高度一致,共同推动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结下了特别深厚的革命友情。
李良玉[9](2010)在《“高饶事件”笺注》文中研究表明
刘晶芳,刘振清[10](2009)在《二○○八年中共党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
二、邓小平与“高饶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与“高饶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价与展望 |
第一章 邓小平以实业改良为主题的工读社会理想观(1911—1922) |
第一节 以实业改良为主题的工读社会理想观发轫于保路运动 |
一、地主家庭的长子:从邓先圣到邓希贤 |
二、“保路运动”历史情境中的邓小平 |
第二节 以实业改良为主题的工读社会理想观形成于五四运动 |
一、青年邓小平融入爱国运动历史潮流 |
二、“五四运动”与劳工神圣的“工读主义” |
第三节 、以实业改良为主题的工读社会理想观破灭于“巴耶中学退学” |
一、巴黎玫瑰浸染着落后国家人民和无产阶级劳工的鲜血 |
二、“巴耶中学退学”:邓小平的彷徨 |
第二章 邓小平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观的早期探索:以武装革命为主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想观(1923—1949) |
第一节 以武装革命为主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想观开端于五卅运动 |
一、另一条道路:加入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 |
二、五卅运动在法国的回响 |
第二节 以武装革命为主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想观形成于左右江起义 |
一、邓小平相遇毛泽东:“枪杆子里出政权” |
二、左右江起义:成长在武装斗争中的革命家 |
第三节 以武装革命为主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想观成熟于晋冀鲁豫根据地时期 |
一、红七军的失败与邓小平长征 |
二、晋冀鲁豫根据地:成熟革命家的苦心经营 |
第三章 邓小平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观的艰辛开拓:以集体生产为主题的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1950—1974) |
第一节 以集体生产为主题的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开端于主政西南期间 |
一、解放西南:肃清反动派才能安心建设 |
二、“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作准备” |
第二节 以集体生产为主题的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形成于党的八大期间 |
一、“私营经济不能一棍子打死” |
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以集体生产为主题的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成熟于郑州会议期间 |
一、邓小平面对大跃进的兴起 |
二、“社会主义都还没建成,怎么就是共产主义呢?” |
第四章 邓小平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观的成功推进: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1975—1997) |
第一节 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发轫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
一、两次复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
二、打倒四人帮: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第二节 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形成于南方谈话期间 |
一、改革开放的战略设计 |
二、共同富裕的初步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1953-1954年江苏省普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 |
第一章 中央关于普选决策动因及目标 |
一、中共的普选设想 |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提出与普选 |
三、斯大林的建议 |
四、中央关于普选的基本精神 |
1. 选举权 |
2. 被选举权 |
3. 普选中的基层干部政策 |
4. 关于资产阶级的选举权 |
小结 |
第二章 江苏普选的宣传动员 |
一、江苏普选的概况 |
二、民众对普选的态度 |
1. 普通民众不关心普选 |
2. 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恐慌 |
3. 基层干部“换班”思想严重 |
4. 资产阶级心态复杂,民主人士留恋政治协商 |
三、宣传动员 |
1. 新旧政权对比 |
2. 宣传选举政策,消除谣言 |
3. 安抚基层干部 |
4. 宣传“联合提名”的民主性 |
5. 纠正科技界“不问政治”的倾向和“纯技术观点” |
小结 |
第三章 选举权的确定 |
一、中央关于选举权的规定 |
二、普选试点中的选举权审查 |
1. “地主分子”与“地主出身” |
2. 地主改变成分后获得选举权 |
3. 地主兼其他成分与其他成分兼地主 |
4. 富农选举权 |
5. 管制分子选举权 |
三、江苏普选中选举权审查的偏向 |
1. 剥夺面过大 |
2. “二次土改” |
3. “二次镇反” |
4. 自杀事件 |
四、纠“左” |
1. 一律不重新划分阶级 |
2. 禁止追逼反革命材料 |
五、选举权审查结果 |
小结 |
第四章 选举代表 |
一、选举“社会主义的带路人” |
1.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被选为代表 |
2. 抵制统购的农民干部被撤换 |
3. 余粮户抵制统购中的积极分子当选代表 |
4. 富农当选代表仅属个别 |
5. 工商界、资产阶级的选举权 |
二、江苏普选中的若干问题与偏向 |
1. 干部包办选举 |
2. 民主选举与强制投票 |
3. 普选中的群众“倒干 |
4. 关于选举结果 |
5. 选举中的乱象 |
小结 |
第五章 普选后的政权 |
一、普选前后的基层干部状况 |
1. 普选前乡村基层组织不纯 |
2. 普选中处理“坏干部” |
3. 普选后干群关系的新变化 |
二、普选后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 |
1. 加快实现农业合作化 |
2.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调整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异质性社会共同体的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
二、关于工人阶级 |
三、关于民族资产阶级 |
四、关于农民阶级 |
五、关于知识分子 |
(6)危机、观念和行动: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概念 |
四、理论视角 |
五、框架结构 |
六、研究方法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单一制的确立及其稳定的制度内核 |
一、观念与权力:单一制的确立 |
二、单一制下的纵向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 |
第二节 “生存”的危机与纵向权力体制变革 |
一、经济危机与生存的压力 |
二、苏联模式的影响与高度集权体制的建立 |
三、“高饶事件”与大区制撤销 |
第三节 生产的危机与纵向权力体制变革 |
一、中央集权体制对地方发展的抑制 |
二、对斯大林的批判与毛泽东观念的转变 |
三、基于“两个积极性”的纵向权力体制调整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邓小平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危机驱动与改革策略的形成 |
一、生存的危机对领导人改革策略的影响 |
二、发展的危机对领导人对改革策略的影响 |
三、政治领导人观念的遗传与演化 |
第二节 “发展”目标导向下的放权让利改革 |
一、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财权的扩大 |
二、行政体制改革与地方经济管理权的拓展 |
三、立法体制改革与地方立法权的确立 |
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人事权的下放 |
第三节 分权改革的制度功能:经济发展及其意外后果 |
一、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与经济发展 |
二、分权改革的意外后果 |
第四节 宏观调控与连带机制的柔性运作 |
一、以加强中央权威为目标导向的宏观调控 |
二、纵向政府间三重连带机制的柔性运作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泽民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制度危机与中央战略目标的转变 |
一、国内经济过热 |
二、地方主义泛滥 |
三、地区差距扩大 |
四、中央财政汲取能力减弱 |
五、中央领导人战略目标的转变 |
第二节 宏观调控与选择性再集权 |
一、分税制改革与财税上集 |
二、部门的垂直化管理 |
三、政企分离 |
第三节 刚柔并济:连带机制的弹性运作 |
一、组织连带机制的弹性运作 |
二、利益连带机制的弹性运作 |
第四节 新的发展思路下地方积极性的转变 |
一、发展的压力与领导人观念的演化 |
二、土地收入划给地方 |
三、地方政府积极性的转变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胡锦涛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制度危机与领导人战略的演化 |
一、地方政府自主性扩张 |
二、地区差距继续扩大 |
三、地方政府责任弱化 |
四、中央领导人观念的演化 |
第二节 宏观调控与纵向政治制度的调整 |
一、省级部门的垂直化管理 |
二、纵向连带机制的规范化运作 |
第三节 “科学发展”与地方活力 |
一、双重发展危机与领导人战略的转变 |
二、扩大内需与政策引导 |
三、行政审批权进一步下放 |
四、中西部倾斜授权 |
五、授予个别地方先行试点权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逻辑 |
第一节 纵向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 |
一、生存危机倒逼的制度变革 |
二、发展压力驱动的制度变革 |
第二节 纵向政治制度变迁的机制 |
一、纵向权力分配体制调整 |
二、纵向权力运行机制调整 |
三、制度匹配 |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一、新时期中央面临的“生存”危机 |
二、危机倒逼下纵向政治制度的调整 |
三、中等收入危机与试错权的下放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
(7)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研究的三个阶段 |
(二) 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研究中的重点专题 |
(三)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共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及纠正机制 |
一、中共建政前的冤假错案及纠正机制 |
(一) 中共建政前的冤假错案 |
(二) 中共建政前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
二、建国前十七年的冤假错案概述 |
(一) 中共建政初期的冤假错案问题 |
(二) 1960年代初期的纠错工作和“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 |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概述 |
(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冤假错案 |
(二) “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的落实干部政策工作 |
第二章 从落实干部政策到平反冤假错案 |
一、落实干部政策工作面临的政治形势 |
(一) 落实干部政策工作陷入“两难”境地 |
(二) “两个凡是”的提出及影响 |
(三) 老干部的复出与拨乱反正中坚力量的形成 |
二、胡耀邦出任中组部部长 |
三、从落实干部政策转向平反冤假错案 |
第三章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序曲(1977-1978) |
一、中组部拨乱反正的初步实现 |
(一) 召开整风会议,整顿组织部门 |
(二) 建立健全平反冤假错案的组织机构 |
(三) 召开疑难案例座谈会 |
(四) 创办《组工通讯》 |
(五) 与时俱进地调整审干政策 |
二、全党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一) 中央党校的“三次路线斗争”讨论 |
(二)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
三、平反冤假错案的起步 |
(一)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的平反 |
(二) “彭黄张周”冤案的初步平反 |
(三) 复查“四清”运动中的冤案 |
(四) “恶攻”案件的初步处理 |
(五) 内蒙三大冤案的平反 |
(六) 知识分子冤假错案的初步平反 |
(七) 为右派分子摘帽、改正 |
四、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突破口 |
(一) 平反冤假错案成为中央工作会议的重要主题 |
(二) 天安门事件的平反及舆论宣传 |
(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 |
第四章 平反冤假错案的全面展开(1979-1982) |
一、奠定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础的两件大事 |
(一) 进行“两案”审判 |
(二) 通过《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二、中共高级领导人的平反 |
(一)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
(二) 为瞿秋白恢复名誉 |
(三) 为“彭罗陆杨”反党集团平反 |
(四) 为习仲勋所涉一系列冤案平反 |
三、全国各地、各部门重大事件的平反 |
(一) 为中组部冤案平反 |
(二) 为文艺界冤案平反 |
(三) 解决“一月夺权”的问题 |
(四) 为部分民族地区冤假错案平反 |
(五) 为潘汉年冤案平反 |
四、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
第五章 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完成(1983-1987) |
一、从平反冤假错案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
二、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处理 |
(一) 处理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 |
(二) 解决肃反、肃托的历史遗留问题 |
(三) 全面复查纠正政法系统经办的冤假错案 |
(四) 广西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工作 |
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基本完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杨尚昆与邓小平(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战争时期: 杨尚昆与邓小平为革命 共同浴血奋战 |
二、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杨尚昆在中央机 关密切协助邓小平工作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 杨尚昆是邓小平改革 开放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 |
(9)“高饶事件”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10)二○○八年中共党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年度公开出版的党史着作概述 |
(一) 在改革开放史研究方面 |
(二) 在党史专史研究方面 |
(三) 在中共党史人物生平和思想研究方面 |
(四) 在史料编辑及回忆录出版方面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的新进展 |
(一) 关于延安整风 |
(二) 关于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 |
(三) 关于中共六大研究 |
(四) 关于党的组织建设史的研究 |
(五) 关于根据地研究 |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研究的新进展 |
(一) 关于“大跃进”运动研究 |
(二) 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 |
(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史研究的新进展 |
(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 |
(二) 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改革开放基本经验问题研究 |
五、人物生平和思想研究的新进展 |
(一) 关于周恩来研究 |
(二) 关于刘少奇研究 |
(三) 关于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四) 关于胡耀邦研究 |
(五) 关于华国锋 |
六、关于拓展和深化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
四、邓小平与“高饶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历史考察[D]. 粟锋.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分析——以“毛泽东因素”为视角[J]. 刘征. 苏区研究, 2018(02)
- [3]《论十大关系》文本的形成与演变及其经典化[J]. 王海光.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3)
- [4]1953-1954年江苏省普选研究[D]. 金子求.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5]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异质性社会共同体的重建[J]. 魏明康,万高潮.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6]危机、观念和行动: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D]. 朱成燕. 武汉大学, 2016(06)
- [7]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D]. 高天鼎.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3)
- [8]杨尚昆与邓小平[J]. 王友平.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4(06)
- [9]“高饶事件”笺注[J]. 李良玉.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0(05)
- [10]二○○八年中共党史研究述评[J]. 刘晶芳,刘振清. 中共党史研究, 2009(05)
标签:高饶事件论文; 选举权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