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写作 诗歌与生活

诗歌与写作 诗歌与生活

一、诗歌与书写 诗歌与活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1](2021)在《杨万里七言律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万里是南宋中兴时期一位重要的诗人,是南宋诗运转关的诗人。关于杨万里的诗歌成就,学界较多的关注其七绝的创作,事实上他的七言律诗也有值得称赞的部分。本文就他的七言律诗,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梳理研究。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及价值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章重点讨论杨万里七言律诗的风格转型。根据杨万里诗集序叙述,总体将其七律分为三个阶段:模似突破期、风格形成期、拓展新变期。三个阶段循序渐进,最终在内容题材的丰富度和诗歌创作手法的灵活性上,促进杨万里七言律诗的创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第二章论述杨万里七言律诗的诗歌内容。将内容主要分为忧国爱民、人生追求以及生活态度三类。诗歌内容的丰富与广泛,构成了杨万里思想情感以及对待生命的态度。第三章集中杨万里七言律诗的诗体研究。从诗体格律和对仗两个方面展开。梳理杨万里七律拗救与拗体情况,探讨杨万里七言律诗在诗体方面突破江西诗派藩篱的体现;在对仗方面,主要探讨联绵对与数字对在杨万里七律中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工巧对仗对杨万里七律诗体的影响。第四章考察杨万里七言律诗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包括艺术结构、意象类型、语言特色以及诗歌中的美学特质和艺术思维方式。从开篇、结尾及章法三个方面分析回环往复,语断意连章法的具体表现;关注杨万里七律意象的选用以及意象组合方式和建构手段,说明意象选用方式使诗歌语言表达生动画面具有立体感,形成诗歌独特的审美体验。再次就语言艺术进行梳理,杨万里七律中虚字、重字、俗语的使用是形成流畅自然的语言风格的重要载体。最后就杨万里七律诗歌内容以及艺术特质展开,结合时代背景综合论述杨万里在七言律诗中所体现的豪、趣的美学特质和具体而微的独特观物视角。

李洁[2](2021)在《元佑旧党与吕本中诗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吕本中的“活法”说,在南宋中后期产生重要影响。吕本中具有多重身份,他既是诗人,也是理学家,同时还是元佑旧党子弟。然而众人在研究吕本中时,大多聚焦于其诗学思想中的禅学因子,很少关注到隐藏在背后的党争因子和理学因子。本文将从元佑旧党的政治文化背景出发,以吕本中的“活法”说为立足点,对吕本中的诗学思想进行研究。同时,探究政治党争对“江西诗派”的影响,寻找“江西诗派”形成与兴盛的内在原因,并理清“元佑学术”中理学和诗学的渊源关系。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元佑旧党与“江西”诗学的关系。元佑时期,旧党内部的蜀、洛之争尤为严重。徽宗朝实行元佑党禁,共同的政治遭遇使蜀、洛两党惺惺相惜,蜀学与洛学割裂的状态被打破。到了高宗朝,高宗“最爱元佑”的态度,使蜀、洛二党在政治上得到重用。加之学术界普遍提倡包括蜀学与洛学在内的“元佑学术”,蜀学与洛学的关系更为融洽。“江西诗派”的出现,正是蜀、洛二党由分裂走向和合的具体体现。第二部分:探讨元佑旧学的和合与吕本中“活法”。吕本中是蜀学与洛学和合的代表性人物,他是有意识的化解蜀学与洛学的矛盾,促使元佑旧学“握手言和”。其“活法”说是理学与诗学和合的结果,既融入二程理学思想,又在继承苏、黄诗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吕本中在创作中也积极实践诗学思想,其律诗和绝句皆展现出“活”的一面。第三部分:探讨“选体诗”与吕本中诗歌。“江西诗派”在宋代诗坛虽颇具影响力,然而其自身也有不少弊病,元佑旧党后人已渐渐有所察觉。于是众人沿着黄庭坚、杜甫向上溯源至《文选》,主张取法“选体诗”。在元佑旧党后人中,形成效仿《文选》的统一风气。在吕本中看来,除“活法”能让诗歌“活”起来之外,效仿“选体诗”也是救江西之弊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五言古体诗,有大量《文选》因子,从语词到句式再到体式,皆对《文选》有所效仿。总体而言,其五古颇为自然、流动。

王鸿骞[3](2021)在《朝鲜诗人丁若镛后期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若镛(1762-1836)是朝鲜朝后期着名的诗人以及实学家、经学家,其一生的诗歌创作可以划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其中后期诗歌题材与思想内容丰富,艺术水平也更高。丁若镛的诗学观念一直影响着其诗歌创作。其诗学观念包括诗歌的本质观、创作观、审美观以及功能观等四个部分的内容。从本质观上来看,丁若镛延承了《诗大序》中“诗言志”与陆机《文赋》中“诗缘情”的观念,认为“凡情志之动,必宣诸诗”。在诗歌创作上,丁若镛从诗人素质与诗歌技巧两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审美观上来看,丁若镛最推崇“沈郁顿挫”“渊永闲远”“苍劲奇崛”的诗歌风格,反对“凄酸幽咽”与蹈古模拟的诗风。最后,丁若镛还认为诗歌应该发挥一定的功用,即对个人的“自遣”功能、对社会的讽谏功能以及对主客观事物的记录功能。从思想内容看,丁若镛的后期诗歌既有忧国忧民的思绪,也有表达志向的歌唱;既有遇物感怀的悲情愁绪,也记录山水田园之乐的轻松之作。此外,丁若镛还将自己对于经义与佛教的研究与理解写入诗中,用诗歌表达义理与禅理。总之,丁若镛后期诗歌的思想内容是极为丰富多彩的,诗人随性吟唱,写出了大量内容迥异的名篇佳作。在艺术上,丁若镛后期诗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善用各类典故。其次,其后期诗歌还呈现出“以文为诗”的散文化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叙事为主或以议论为主的长篇诗歌中。而从意象方面来看,丁若镛对“翁”“花”“雨”三个意象的使用最为频繁与精到,在构筑意境的同时还有丰富的内涵。最后,丁若镛后期的诗风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占主导的风格有三种,即“旷达恢廓”“平易淡泊”与“古拙沉郁”。其中“旷达恢廓”是其后期诗歌的主要风格。古代朝鲜与中国相隔一衣带水,长期处于中国文化的辐射与影响之下。丁若镛的后期诗歌创作就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但丁若镛在融会贯通中国古典诗歌的诗学观念、艺术手法、典故意象的基础上,还将自己的思想与认识注入其中。总之,丁若镛后期诗歌与当时朝鲜朝所流行的科诗以及仿古模拟的诗歌大相径庭,在当时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而其后期诗歌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对外辐射的典型例证,对中朝乃至于整个东亚文化交流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严瑶[4](2021)在《中国古代文学木芙蓉意象与题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牛艳莉[5](2020)在《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坛被誉为女性诗歌的“领头羊”。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她始终保持旺盛的诗歌创造力,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重要的诗歌作品。论文以翟永明近40年的诗歌为研究对象,对其诗歌文本、诗学衍变轨迹、独异的诗学主题与艺术探索,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她与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进程的深层关系。论文共四章。绪论从本论文的研究缘起、问题意识入手,进而对已有的翟永明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以及相关研究发现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已有研究尚存的不足及研究盲点,并就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学术预期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聚焦翟永明的人生道路与诗歌写作。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可分为:诗歌写作“喷涌期”(1984-1990),诗歌写作“裂变期”(1991-1999),诗歌写作“整合期”(2000-2020)这样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其童年强烈的“创伤经验”的喷涌。在青少年时期的文学积累和19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诱发下,翟永明以独具个性的“黑夜”、“死亡”意识、以结构精致完整的组诗形式出现在诗坛。这一时期她的写作具有明显的“独白呓语”的特点,其女性视角主要集中在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及其在男权世界中的苦闷与抗争。第二个阶段贯穿整个1990年代。在时代的急剧转型中,翟永明不断寻求诗歌写作的新变,她告别了相对单一的自我经验,而扩展至与现实、世界的对话与交流。翟永明这一阶段的诗歌有明显的“向外转”的倾向,在广泛涉猎“公共经验”的同时,对其进行“个人化”的经验甄别与提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复杂现实对话的新方式。这一阶段为翟永明诗歌写作的“裂变期”,在“无用”而“沉潜”中不断调整诗歌的书写策略,重新释放出诗歌的活力。第三个阶段是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写作。从“白夜”开始,翟永明的写作开始变得更为自由和开阔,不断地与现实、传统进行对话,甚至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式批评,体现了诗人此时期交流诗学的特色。可以说这一时期,翟永明进入到更自如、更综合的诗歌写作时期,回应现实、回归传统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书写内容;此时期她的诗歌形式也变化多端,诗歌语言趋于质朴,更加注重诗歌的节奏和语感。翟永明这三个阶段的诗歌既与时代语境的转型密切相关,更是其遵循内心、不断追求诗歌艺术精进的体现。第二章对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群像进行解读,研究其诗歌对女性经验的挖掘与书写。第一节首先从身体、生育等女性的性别经验入手,分析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身体经验。在此基础上,考察她在诗歌中与西方女性(以普拉斯、弗里达·卡洛为主)的对话,这是其精神症候的典型体现。最后,翟永明在诗歌中从“倾听和注视”出发,在对世界的体认中建构起女性主体形象。第二节分析翟永明诗歌中的母亲形象,以及抒情主体与“母亲”的精神交流。与母亲的对话和交流,是翟永明诗歌女性经验书写的贯穿性主题,这在从《母亲》到《十四首素歌》的诗歌文本中有所体现。翟永明对母亲的书写,经历了情感表达上的从独白到对话的方式演变,通过母女之间女性经验的重合与冲突,彰显女性生存的共同悲剧。第三节分析翟永明诗歌对中国古代女性的书写。通过时空并置、灵魂对话和文化透视的多元艺术形式,翟永明对鱼玄机、李清照、杨玉环、虞姬等展开书写,由此敞开了被遮蔽的女性经验,并由历史返观当下的女性诗歌。翟永明对女性的书写由自我隐秘经验出发,题材范围逐渐扩展,写作手法也不断调整,建构了时间跨度大、空间涉猎广的女性群像。她的女性经验不仅在其女性群像中得以表达,而且她也籍此建构了自身独特的女性观、诗歌观。第三章通过色彩诗学、空间诗学、时间诗学、戏剧性诗学等关键词对翟永明的诗歌及诗学特征进行解读,借此发掘翟永明诗歌的内在肌理和文本建构方式,这也是解读翟永明诗歌的关键入口。第一节为翟永明的“色彩诗学”,以《女人》为例,对翟永明诗歌中的色彩运用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黑色、白色、红色在其诗歌中的意蕴。翟永明的诗歌书写有效调动了颜色的暗示功能与隐喻意味,在诗歌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色彩诗学”。第二节为翟永明的“空间诗学”,以法国思想家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为参照,解读翟永明诗歌的多重空间书写。从早期的幽闭空间如“黑房间”、“静安庄”,到消费时代的开放空间如“咖啡馆”、“酒吧”,翟永明的诗歌空间书写有明显的转向。而对“建筑”的兴趣与书写,则使得翟永明以“纸上建筑”的视野重铸诗歌观,深刻地影响了她1990年代后期以来的诗歌写作。第三节为翟永明的“时间诗学”,通过对作为时间意识的“黑夜”的考察,辨析翟永明诗歌中的时间观念。翟永明对时间的感知与书写经历了由紧张而至舒展的过程,由“性别化”的时间感知到“超性别”的时间感知方式,建构了基于自身经验而又极具包容性的“时间诗学”。第四节为“戏剧性诗学”,旨在考察翟永明诗歌的文体探索与结构意识。对其诗歌内部的“用典”、“复调”等进行解读与分析,考察翟永明组诗、长诗的结构技巧。翟永明自幼喜爱戏剧,她在后来的诗歌写作中将之发展、改造,并在与现实的对话中创造性地运用,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戏剧性诗学”。第四章为“当代诗歌史中的翟永明”,尝试阐释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中的位置与价值。第一节分析翟永明对女性诗歌理论、批评的参与及贡献。自“黑夜意识”提出以来,翟永明一直是女性诗歌的理论支撑者和反思者,她对女性诗歌的真知灼见,影响了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除此之外,翟永明对中国传统女性颇有研究,她有多本散文集涉及古代女诗人,这其实是在对女性诗歌的历史进行溯源,对女性诗学的建构有着不言而喻的价值和意义。第二节考察翟永明与当代诗歌场的关系。40年来,翟永明一直随时代而变,不断矫正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并一直秉持个人化的独立价值立场和审美立场。与此同时,翟永明对绘画、建筑、电影等艺术领域多有研究,她也一直致力于诗歌与其他艺术的跨界融合,这在媒介融合的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翟永明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诗人,她既融入了特定的地域(四川)与代际(第三代诗人),又在一定程度上游离而出。翟永明相对于特定代际和地域的“溢出”与“飞翔”,使其成为一个难以被标签化的诗人。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也是对诗人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歌史的特殊地位与价值进行了总结。翟永明开启了当代诗歌的女性写作源头,之后以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作品持续参与女性写作,在新世纪又将其引向更加广阔的外部空间,超越女性自身,实现诗意升华,为女性写作在新诗史留下浓墨重彩。诗歌创作之外,翟永明对女性诗歌理论、批评的高度参与和重大贡献,对当代女性诗学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翟永明艺术涉猎广泛,其诗歌中其他艺术元素的渗透与融合,及其在戏剧、绘画、建筑、电影等诸多领域的跨界建构在媒介融合的当今时代具有相当意义。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翟永明都一直秉持个人化的独立审美和价值立场,以女人的细腻感知和女诗人的独特视角,用诗歌反映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为其诗歌创建了文学史意义!“完成之后又怎样”?让我们期待翟永明在未来的语境中为我们呈现更多的欣喜与奇迹!

康倩[6](2020)在《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文中提出北宋时期,文人品画、题画或以绘画为题材的唱和风气兴盛,使题画诗创作至北宋中后叶蔚然成风,从而推动了诗歌与书画艺术深度融合的自觉意识,并且留下了许多题画诗佳篇。苏轼正是其时热衷题咏绘画的文人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苏轼在文学和书画创作方面的天才和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以及他在当时文坛上的影响与地位,他的文学思想和画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代表和引领着当时的包括书画艺术在内的时代审美文化风尚与趣向。在绪论中,笔者从现存苏轼诗集和文集、宋人别集、总集、宋诗选本中经过细致而审慎的搜集和甄别,共汇集、确定苏轼题画诗160首。当然,这还可能不是苏轼题画诗之全部,比如有无部分题画诗作品由于所题写画作的亡佚而不可复见呢?其他载籍中有无我们还未曾注意到的呢?这些都是可以在文献学方面做进一步深究的。但是,仅从我们目前蒐集到的这些,也足以证明苏轼题画诗成果之丰硕。本文在全面厘清苏轼题画诗文献的基础上,对北宋题画诗兴盛的原因,苏轼题画诗的哲学观念,题画诗所蕴涵的传统画学主题意涵及表现技巧,苏轼题画诗的美学思想,尽可能地展开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题画诗创作融合了画内与画外、诗内与诗外的多种元素。故而在第一章中,笔者立足于通过对北宋时期的时代特点、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题画文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苏轼诗画艺术观之宏观等问题的阐述,以对北宋时期、尤其是苏轼的题画诗创作进行背景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在后面的研究分析中能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试图从题画诗与绘画结合的外在客观条件与内在的诗画融通、创作者的心态等,来探讨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原因。首先,唐宋易代之际的政治形势,造就了宋代文人类型和文艺创作取向的转变。宋代统治者通过“兴文教,抑武事”来建立当时的社会政治结构,为宋代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造就了一批集官员、学者、文学家于一身的新型文化人。其次,宋代之前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与宋代诗画互通的文艺风气,是题画诗得以进入画面的必然前提,题画诗体现了共有的美学观念与艺术风尚。再次,在五代时期,西蜀、南唐开始设立画院。北宋初年也在宫中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因此,宋代文人借由题画行为及诗画合一,进可以成为入仕的阶梯,实现对声名功业的关怀;退可以诗画并传,以此会友,满足情感的释放。同时,以绘画鉴藏、流通为因缘大规模展开的绘画题咏活动,形成了题画诗深层的文化场域和流通网络,从而促使题画诗创作高潮的呈现。苏轼的文艺观建立在他的哲学观之上,不对苏轼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我们就很难对他在题画诗中表现的文艺观有深入的体察。在第二章,将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向其文论、美学思想领域拓展,同时参借西方现代文论和艺术理论的有关观念和方法,从比较美学和比较艺术学的角度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进行深度阐释。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曲折,在思想方面儒道释兼容并收,并且呈现出一种复杂交错的状态,随着处境的变化,他对儒道佛三家便有不同的选择取舍,因此虽然入世与处世、进取与超脱的矛盾二重心态与情绪常常错综交织在他心中,但是又能应运裕如,很快寻找到心理平衡点。苏轼融合儒道佛思想并且体现在他的文学和美学观念之中,并且在他的题画诗中也得到了耀目的折射。苏轼的思想既是他所在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他个人经历和修养所得,并且又与他承继前人的思想遗产有关联,而受蜀学和其父苏洵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本章将对这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苏轼题画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析。本文第三章,选择苏轼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题画诗文本,并结合具体的绘画作品,深入探究苏轼的题画诗在画面的有形空间与诗人的无形心灵中所交融出的精神世界。同时,在与唐代题画诗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苏轼题画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和风格,具体包括苏轼题画诗中如何以景写情或以情写景而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苏轼如何深入画面之内体验画境,如何在题画诗中实现画内画外冥合为一的境界。此外,山水画、墨竹图、牧马图更是苏轼最终热衷题咏的三大绘画门类。一方面,苏轼题画诗,多以自我的精神气质与现世的生命感怀介入,将题咏画作与诗人自我的现实际遇与感慨相联系,从而使所题画作的画境得到了拓展,画意得到了延伸,这种相互渗透的情形是苏轼的题画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寄情山水,以画中的山水代替真实的山水,其中“烟江叠嶂”、“现世桃源”、“山水清音”,以及“远”的美学追求,均是苏轼在山水题画诗中着意描写的典型意象,他借此而营构自己超然于现实之上的精神家园,从而安顿现世的生命主体。这些现象,均值得我们进行深度认识与阐发。本文第四章,将通过若干对偶范畴的诠释,对苏轼题画诗中的核心美学思想加以理论分析。苏轼在他的题画诗中提出和传达了一系列他对绘画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看法,无不表明他深谙诗画特有的美学规律。这些美学思想值得充分重视,需要深入解读和阐释,并且将其纳入苏轼的整个文学和美学思想之中,可以为苏轼的文艺思想系统性增添一些曾被疏忽了的新的成分内容。根据笔者对苏轼题画诗美学思想的解读和总结归纳,认为大体上可分为观与应、似与非似两对涵盖诗学与画学两个领域的理论范畴加以辩证分析。当然,这还不够全面,对苏轼题画诗中所蕴含的辩证观念,将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充实。

巴壮壮[7](2020)在《杨冠卿诗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冠卿,字梦锡,江陵人(今属湖北),一生未宦,游荡江湖,依附友朋做幕僚。着有《客亭类稿》十四卷,《客亭乐府》一卷,存诗共223首,词36首。其创作数量虽不甚多,然而艺术特色方面既继承中兴诗、词名家风格,又与後来的江湖文人群体创作特点有相通之处,体现出文学流派演之间的过渡意义。并且杨冠卿与当时的着名文人如张孝祥、辛弃疾、姜夔等人皆有唱和,因此对杨冠卿其人及其诗词展开研究也就显示出一定的文学价值。本文主要分爲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第二章节是对杨冠卿家世及生平事迹和交游的考述,依据杨冠卿的作品集《客亭类稿》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考证其家世,勾勒其生平事迹,进而梳理其交游状况,并重点分析这些交游对杨冠卿诗词创作的影响。爲下文总结其诗词风格特点及风格渊源奠定文献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是根据杨冠卿在诗词中表现出的明显的创作倾向,以及相关的选词作品,分析出其主导性的文学思想。第四章主要探讨杨冠卿诗词的思想内容,主要分爲江湖游走的羁旅之愁、政事民瘼的切实关怀、时空交替之中的江山之助、交游酬赠之作的知己之求、浪漫奇特的游仙之作这五个部分。本文的第五章是根据前文的研究,结合杨冠卿在诗词中的典故、意象、语言等方面的特点,总结出其诗词体现的总体艺术风貌。即其诗有使事用典博洽、清幽浅切、平淡瘦劲三个方面的特点;其词有婉丽清雅、雄奇阔达、沉郁悲凉三个主要特点。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梳理出关於杨冠卿及其诗词的研究结论,同时对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困惑之处进行概括,以便爲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崔雨璐[8](2020)在《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诗学观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诗学观点的提出,一方面与宋朝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是黄庭坚诗歌发展中的自觉选择。黄庭坚在审视唐宋诗变化的基础上,以宋代独特的文化土壤为依托,在宋代古文运动的余音中,黄庭坚踵武前贤,发扬增华,凭借广博的学识和丰厚的诗学经验,开创了有别于唐诗风格的新的作诗之法。在这其中,宋朝学古思潮的兴盛以及文人士大夫对才学知识的重视是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观点的重要驱动,而黄庭坚自身崇古倾向以及对自成一家的渴求是“无一字无来处”观点提出的内在动力。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诗学观点,是在“不俗”审美理想的统照下,以学古为创作前提,以胸中古人翰墨为准备,将陶冶万物和化字炼句作为必要的阶段,最终要达到熔铸万物,点铁成金的创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苦思雕琢、感发触兴,参悟句法都是其必要阶段,最终要达到水中着盐,浑化无迹的表达效果。“无一字无来处”并非一个孤立的,静止的作诗之法,而是随着黄庭坚自身诗学理论的完善而发展的,具体经历了从前期求奇兀傲到后期“不烦绳削而”自合理想境界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度和入神合二为一,“不俗”之境与平淡诗风达成和解。在宋朝江西诗派逐日壮大的背景之下,“无一字无来处”诗学观点的影响力迅速攀升,江西后学严守死法,刻板解读,终使山谷之诗论走向深险怪僻,刻意推敲的狭窄通道,再难向前发展。南北宋之际,文坛有识之士以“活”与“悟”为中心,救治江西之病,使得诗歌创作摆脱成法的束缚,走出一片新的天地。在宋以后,“无一字无来处”渐渐脱离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的圈囿,开始向词曲以及史学领域延伸,其内涵也渐趋泛化与通俗化。

黎静[9](2020)在《南宋初期的词科与文学 ——以洪适《盘洲文集》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对博学宏词科与文学关系的探讨,以南宋初期骈文大家洪适的《盘洲文集》作为具体对象,从洪适的词科之路、词科文体的写作、洪适的骈文特点以及词科士人的诗、词特点四个方面,揭示南宋初期的词科对文学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洪适从备考博学宏词科考试到中选的历程。首先从家庭背景的介绍、社会制度、个人因素三方面剖析了其与洪遵、洪迈三兄弟备考词科之原因;其次介绍了南宋博学宏词科考试制度、应考要求,结合现今唯一所存的词科考试专书《辞学指南》总结出应试士人所需具备的知识素养。最后从备考时间、备考情态、备考结果三方面勾勒出洪适备考词科的大致历程。第二章主要对洪适的词科文体作品进行分析,分别涉及其备考词科及担任词臣两个阶段。第一节选取了记、露布两种文体,分析了洪适记文的立意和词科士人在词科情境的拟写上如何运用各种修辞将虚拟情境真实化。第二节集中在洪适担任词臣期间对于汤思退罢相制的拟制,分析了词科十二体中唯一涉及人物褒贬评价的制文,分析词臣草制所拥有的自由度,如何在皇家命令及严格的体式要求下进行微妙的措辞。第三章是对洪适骈文特点的一个总体概括。立足于“博学宏词科对于南宋骈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论点,梳理洪适骈文在南宋骈文史发展史上的位置,以洪适文集中的制、表、启等骈文为分析对象,主要从句式、用典、对偶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其骈文具有四六隔对句式突出、用典富赡精切、对偶精工雅切等特点。第四章论述词科以外的两种文学体式:诗和词。博学宏词科考试不同于其他的科举考试,其对十二种文体的规定异常精细,尤为强调体制,在备考过程及担任词臣过程的长期训练之中会不知不觉形成一种固定的文风,当时人总结为“词科习气”。第一节结合方回及其他选家的评论,首次分析了“词科习气”影响词科士人诗歌的具体表现。第二节则从词臣身份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洪适词中所具有的词臣色彩。包括高频使用与词臣生活有关的词语、从词臣角度夸赞对方、词中属对用典句子高频出现,密集用典等。综上,本文第一章立足于对洪适备考词科之路的梳理,第二章分析词科文体所具有的特点,第三章词科影响下的骈文特点,最后一章则从“词科习气”及词臣身份的角度,分析其诗、词特点。总之,本文希望通过洪适这个个案,对南宋初期博学宏词科与文学的关系进行一个生动具体的反映。

钟晓峰[10](2019)在《近三十年(1990-2017)台湾学者宋诗研究综述》文中提出近三十年来,台湾地区在宋诗研究方面做出了不少的成绩。在研究宋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研究方面,如梅尧臣、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都出版了不少力作。而在宋诗专题研究方面,围绕出版印刷、疾病书写、海洋书写、地志书写等问题,也有不少新的开拓。而在博士、硕士论文选题方面,更是可以见出新生代学人的一些新趋向和新路径。本文围绕宋代诗歌大家、宋诗研究专题、博硕士论文选题等几个方面,对于台湾地区的宋诗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以期传递两岸之间的学术信息,增进彼此在学术上的了解。

二、诗歌与书写 诗歌与活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歌与书写 诗歌与活法(论文提纲范文)

(1)杨万里七言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杨万里七言律诗创作分期
    第一节 七律创作的模似突破期
    第二节 七律创作风格形成期
    第三节 七律创作拓展新变期
第二章 杨万里七律丰富多彩的诗歌主题
    第一节 深挚的忧国爱民情感
        一、忧国家之命运
        二、察民生之百态
    第二节 清正廉洁与向往自由的人生追求
        一、“淡无轩冕情”的自我抒怀
        二、多角度的感怀抒写
    第三节 闲散通脱的生活态度
        一、童心视角观生活之微
        二、山水纪行绘生活图景
        三、录生活琐事之趣
第三章 杨万里七律诗体特征解析
    第一节 寓自由于规矩的格律运用
        一、七律诗拗救解析
        二、七律诗中的拗体情况
    第二节 工巧有趣的对仗
        一、联绵对
        二、数字对
第四章 新奇异趣的诗歌艺术特质
    第一节 奇特的艺术结构
        一、开篇策略
        二、结尾艺术
        三、回环往复,语断意连的章法结构
    第二节 意象语言的运用
        一、意象分类与典型意象的选用
        二、意象的组合方式
    第三节 七言律诗的语言运用
        一、重字与叠字妙用
        二、俗语运用与通俗畅达的语言特点
        三、虚词的使用
    第四节 艺术思维方式及美学特质
        一、不滞于物的独特思维方式
        二、豪放有趣的美学风格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元佑旧党与吕本中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吕本中与《江西宗派图》的研究
        2.关于吕本中诗论的研究
        3.关于吕本中诗歌创作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元佑旧党与“江西”诗学的关系
    第一节 蜀、洛之争
    第二节 蜀、洛之合
第二章 元佑旧学的和合与吕本中“活法”
    第一节 “活法”说的形成
        一、理学思想的渗透
        二、苏、黄诗学的继承与创新
    第二节 “活法”说的具体体现
        一、在律诗中的体现
        1.字法“活”,善用动词、数词、虚字
        2.对仗形式丰富,讲究变体
        3.意象清新,善用比喻
        二、在绝句中的体现
        1.观照生活,发现趣味
        2.随物赋形,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3.使用叠字和复辞,追求新意
第三章 “选体诗”与吕本中诗
    第一节 元佑旧党后人统一风气效仿《文选》
    第二节 吕本中五古对《选》诗的接受
        一、借用《选》诗语词
        二、套用《选》诗句式
        三、模仿《选》诗体式
        四、借用《文选》典故
        五、以咏物言志:重视景物描写,寄情于景
结语
参考文献

(3)朝鲜诗人丁若镛后期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丁若镛生平、社会环境以及诗歌创作简介
    (一)丁若镛生平简介
    (二)丁若镛所处的社会背景概述
    (三)丁若镛后期诗歌创作简介
二、丁若镛的诗学观念
    (一)丁若镛的诗歌本质观
    (二)丁若镛的诗歌创作观
    (三)丁若镛的诗歌审美观
    (四)丁若镛的诗歌功能观
三、丁若镛后期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忧国忧民
    (二)表达志向
    (三)悟道明理
    (四)诉说悲愁
    (五)记录乐趣
四、丁若镛后期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善用典故
    (二)以文为诗
    (三)独具特色的意象
    (四)多样的诗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思路、框架与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翟永明的人生道路与诗歌写作
    第一节 诗歌写作“喷涌期”(1984-1990)
        一、“创伤体验”与翟永明1980年代的创作心态
        二、美国“自白派”诗歌与翟永明的情绪共振
        三、“对抗”诗学与“组诗”形式:1980年代诗歌的阶段特征
    第二节 诗歌写作“裂变期”(1991-1999)
        一、时代转型与翟永明1990年代的诗歌观念
        二、公共经验的个人提取:诗歌经验的扩容
    第三节 诗歌写作“整合期”(2000-2020)
        一、全球化语境下翟永明诗学策略的调整
        二、消费时代的诗歌回应
        三、“在春天想念传统”:古典诗心的回归
第二章 女性群像与女性经验书写
    第一节 女性经验的敞开:身体、生育及其他
        一、“身体”的言说:遮蔽与敞开
        二、“生育”与女性的宿命
        三、作为“镜像”的异域女性与艺术
        四、“倾听与注视”:女性主体的建构
    第二节 “通过母亲回溯过去”:女性命运溯源
        一、《母亲》、《死亡的图案》中的母女经验
        二、《十四首素歌》:追溯母亲的过去
        三、“生者是死者的墓地”:领悟生命与死亡
    第三节 翟永明书写女性群像的三重路径
        一、“时空并置”:女性艺术的共时呈现
        二、“灵魂对话”:遮蔽与发现
        三、“文化透视”:“被书写”的历史
第三章 翟永明诗学多维透视
    第一节 “颜色”的交错融合:翟永明的色彩诗学
        一、《女人》组诗的色彩运用统计
        二、“黑夜”及其扩散:男权枷锁与自我的深渊
        三、“红”:来自生命内部的激情
        四、“白”:澄明之境
    第二节 现实空间与隐喻空间:翟永明的“空间诗学”
        一、“房间”隐喻与“家宅”诗学
        二、“静安庄”与“南部地区”:孤独的诗学
        三、“酒吧”“咖啡馆”:消费时代的精神驿站
        四、“纸上建筑”:空间与形式
    第三节 “夜”的思考与表达:翟永明的时间诗学
        一、作为时间意识的“黑夜”
        二、《女人》的时间隐喻
        三、去性别化的“白夜”
    第四节 文体拓展与“戏剧性”诗学
        一、“用典”:文本内部的“镶嵌”结构
        二、“对话”:诗的“戏剧化”
        三、长诗、组诗的多元结构探索
第四章 当代诗歌史中的翟永明
    第一节 “女性诗学”的建构与反思
        一、“女性诗歌”的理论建构与“在场”守护
        二、寻找女性诗歌的历史源头
    第二节 翟永明与当代诗歌“场域”
        一、诗歌与现实关系的不断矫正
        二、“跨界”的艺术实践
        三、地域与代际视野中的翟永明
结语
附录: 翟永明重要作品及活动(1986-2020)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学术成果述评
    三、苏轼题画诗的数量考证
    四、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术创新点追求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时代、文化、画学背景
    第一节 北宋题画诗发展的内外动因
        一、宋代制度与学术思想略谈
        二、画院的建立
        三、绘画功用的转变
        四、绘画题材之消长
        五、雅集与唱和
        六、爱画之风的勃兴
        七、文人画(墨戏画)
        八、宋代的画论
    第二节 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
        一、先秦——丝帛上的图诗
        二、汉代——墙壁上的颂赞
        三、魏晋南北朝——审美精神的重塑与张扬
        四、唐及五代——“尚法”到“尚意”的过渡
    第三节 苏轼的诗画观
        一、文艺批评史语境下的诗画美学差异
        二、苏轼诗画观生成的理论轨迹
        三、诗画本一律
        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艺术表现的互补
        五、诗画本一律之同中有异
        六、“有形诗”到“无声诗”的概念转化
第二章 苏轼题画诗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画里晴川——苏轼题画诗与庄老
        一、“心隐”——苏轼题画诗中对归隐与归田的崇尚
        二、“技道两进”——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创作的影响
        三、无待与天游——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审美境界影响
    第二节 藻饰万象——苏轼题画诗与佛教
        一、苏轼佛禅题画诗的文化成因
        二、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禅意、禅理、禅趣
        三、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美学意蕴
    第三节 乾坤清气——苏轼题画诗与儒学
        一、民胞物与的民本思想
        二、了然口手的审美辞达论
        三、诗画皆美——清气弥漫与温柔敦厚
第三章 苏轼题画诗之画题研究及思想内涵
    第一节 烟霞丘壑——苏轼题画诗中的“桃花源”
        一、“桃花源”语义流变
        二、诗画内容的互文性——元佑年间苏轼的桃源想象
        三、诗画体裁的互文性——苏轼题画诗中桃花源的音乐性
        四、遥“远”的桃花源
    第二节 “肉中画骨夸尤难”——苏轼题画诗之鞍马画审美
        一、有关诸说之检讨
        二、骨与肉,肥与瘦
    第三节 笔墨之戏——苏轼题画诗中的墨竹
        一、墨戏——墨竹之画题生成
        二、墨竹所引发现实之生命感怀
        三、文同墨竹于画田之实践意义
第四章 苏轼题画诗中对偶范畴举隅
    第一节 观与应
        一、苏轼题画以“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二、苏轼题画诗之“应物”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三、观—兴会—应: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思维特征
    第二节 似与非似
        一、似而不似——重形论
        二、不似之似——重神论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神兼备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7)杨冠卿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杨冠卿及其诗词研究现状
    三、着述及收録情况
第一章 杨冠卿的生平概述
    第一节 杨冠卿的家世
    第二节 杨冠卿生平事蹟
第二章 杨冠卿的交游
    第一节 与上层官宦的交游
        一、龚茂良
        二、赵善悉
        三、郭杲
        四、张诏
        五、其余可考者
    第二节 杨冠卿与文人墨客之交游
        一、张孝祥
        二、辛弃疾
        三、姜夔
        四、李结
        五、赵应之
    第三节 与布衣及方外人士之交游
        一、王彦和
        二、诗僧常不轻
    小结
第三章 杨冠卿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杨冠卿的诗学思想
        一、以杜爲宗,求诗律之工
        二、诗承渊明,求言外之妙
        三、如珠在盘,出江西之外
    第二节 杨冠卿的词学思想
        一、词体观:音乐与文学并重
        二、词选观:选词标准及动机探析
第四章 杨冠卿诗词的内容
    第一节 江湖游走的羁旅之愁
    第二节 政事民瘼的切实关怀
    第三节 时空交替之中的江山之助
    第四节 交游酬赠之作的知己之求
    第五节 浪漫奇特的游仙之作
第五章 杨冠卿诗词的艺术风貌
    第一节 杨冠卿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以学爲诗,使事、用典博洽
        二、平淡瘦劲
        三、清幽浅切
    第二节 杨冠卿词的艺术特点
        一、婉丽清雅
        二、雄奇阔达
        三、沉郁悲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诗学观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对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的提出及内涵的阐释
        2.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在宋代的阐释
        3.“无一字无来处”在宋以后的发展与流变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无一字无来处”的提出背景
    1.1 “无一字无来处”的诗论溯源
        1.1.1 宋人学古思想的日益兴盛
        1.1.2 宋人对学问与识见的重视
        1.1.3 宋人对杜韩诗歌的接受
    1.2 “无一字无来处”的形成历程
        1.2.1 黄庭坚元佑之前的创作及诗论
        1.2.2 黄庭坚元佑之后的创作及诗学思想
第二章 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的理论内涵与实践
    2.1 “无一字无来处”之“来处”探寻:词源广大精神
        2.1.1 “无一字无来处”与学古之关系
        2.1.2 “无一字无来处”的学古范围及择选标准
        2.1.3 对杜甫陶渊明的择选
    2.2 “无一字无来处”之实现途径:众美集成,点铁成金
        2.2.1 遍及前作:诗艺的准备
        2.2.2 援引故实与点铁成金:诗艺的熔炼
        2.2.3 精思细雕:诗艺的完善之径
    2.3 “无一字无来处”之审美范式:不烦绳削自合
        2.3.1 法度与入神合二为一
        2.3.2 不俗统照下的奇崛与平淡
    2.4 “无一字无来处”之创作实践:点化前人,愈老益成
        2.4.1 黄庭坚点化前人诗歌的创作实践
        2.4.2 黄庭坚晚期的诗歌创作举隅
第三章 “无一字无来处”在后代的发展及理论演化
    3.1 宋代的继承和发展
        3.1.1 江西后学的继承和改变
        3.1.2 “无一字无来处”与杜诗的相互影响
    3.2 后人的纠偏
        3.2.1 “活法”之承接
        3.2.2 “悟入”之修订
    3.3 “无一字无来处”在后代的演化趋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南宋初期的词科与文学 ——以洪适《盘洲文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一) 南宋词科与文学研究综述
        (二) 洪适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篇章设置
第一章 洪适的词科之路
    第一节 鄱阳洪氏与南宋词科
        一、鄱阳洪氏家族
        二、“三洪”与南宋词科
        三、洪氏兄弟应试词科之原因
    第二节 南宋博学宏词科与知识素养
        一、南宋博学宏词科制度简介
        二、备考词科所需知识素养由《辞学指南》进行返观
    第三节 洪适的词科之路
        一、洪氏兄弟备考词科之时间
        二、洪适备考词科之情态
        三、科举迷信与正式考试
    小结
第二章 词科文体的写作
    第一节词科文体的立意与情境拟写
        一、立意
        二、修辞
    第二节 罢相制词之拟写
        一、词臣草制之主观度
        二、平词亦或褒扬:洪遵、洪适为汤思退策免之用语
    小结
第三章 洪适骈文的特点
    第一节 词科影响下的骈文特点
    第二节 洪适骈文在南宋骈文谱系中的位置
    第三节 洪适骈文的特点分析
        一、四六隔对之句式
        二、用典之富赡精切
        三、对偶之精工雅切
        四、语言风格:典重与绮丽并存
    小结
第四章 词科之外的文学体裁
    第一节 论“词科习气”对词科士人诗歌所产生的影响
        一、“词科习气”的存在及由来
        二、“词科习气”对诗体产生的影响
        三、“词科习气”在“三洪”诗中的表现
        四、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第二节 洪适词中的词臣色彩
        一、翰苑气息之笼罩
        二、词臣身份之表露
        三、词中之典故对仗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近三十年(1990-2017)台湾学者宋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诗专人研究
    (一)北宋前期诗人
    (二)苏轼
    (三)黄庭坚
    (四)陆游
    (五)杨万里
    (六)其他诗人
二、宋诗专题研究
三、台湾近年博硕论文的选题趋向
四、台湾地区宋诗研究的成绩与展望

四、诗歌与书写 诗歌与活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杨万里七言律诗研究[D]. 李媛.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元佑旧党与吕本中诗学[D]. 李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朝鲜诗人丁若镛后期诗歌研究[D]. 王鸿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中国古代文学木芙蓉意象与题材研究[D]. 严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D]. 牛艳莉. 山东大学, 2020(04)
  • [6]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D]. 康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杨冠卿诗词研究[D]. 巴壮壮. 广西大学, 2020(07)
  • [8]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诗学观点研究[D]. 崔雨璐. 河北大学, 2020(08)
  • [9]南宋初期的词科与文学 ——以洪适《盘洲文集》为中心[D]. 黎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近三十年(1990-2017)台湾学者宋诗研究综述[J]. 钟晓峰. 华中学术, 2019(02)

标签:;  ;  ;  ;  ;  

诗歌与写作 诗歌与生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