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退耕还林 谈自然法则(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芬[1](2014)在《平陆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平陆县为研究对象,根据退耕还林的统计资料和数据以及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采用系统分析法等对未退耕地、不同模式退耕林地土壤侵蚀、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源涵养等几个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实施后,气候改善,植被拦截径流、减少土壤侵蚀效果极其明显。据平陆县林业局资料统计,退耕区域大风和干热风天数比退耕前每年减少20多天,空气相对湿度增加3%,年降雨量增加40mm左右。到2012年径流场全年产生径流两次,都出现在未退耕地区(对照区),其他地区均没产生径流。退耕还林前土壤侵蚀模数为3000t/km2·a,到2012年各退耕林地均无地表径流产生,仅未退耕地的土壤侵蚀模数为0.02t/km2·a;这说明随着退耕地林木的生长,径流量明显减少,有效降低了水土流失。2退耕还林后,平陆县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总生物量都超过未退耕地。不同退耕类型的林木生长情况正常,以平陆县造林到2012年的刺槐表现显着,不同退耕树种类型下,乔冠层、草本层及枯落物层中,林下枯落物生物量都超过对照样地的未退耕地,侧柏为乔冠层生物量具有优势的物种,在草本层及枯落物层中,桃树表现最为优秀。3退耕还林实施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不同退耕还林类型下恢复程度具有较大差异。与对照样地农耕地相比,不同退耕地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体都大于未退耕地。从0-20cm表层看4种退耕地林分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均大于对照未退耕地,其中刺槐的表层土壤孔隙度最大,这说明土壤中的大孔隙基本保持稳定。刺槐和侧柏的土壤容重改良作用较为显着,不同退耕林地的腐殖层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荒草地及农田,其中刺槐及侧柏表现明显。侧柏和山桃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山桃退耕林地的酸碱度最低,提高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不同退耕林地的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均明显高于未退耕地,速效钾含量相对增长缓慢,其中侧柏林速效氮含量最高,山杏灌木林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最高。4退耕还林地的水源涵养功能显着,各种退耕类型里以侧柏林和桃树的枯落物吸水量最为显着,表明侧柏林下蓄水能力较强;刺槐、侧柏林下地被物持水量显着,表明刺槐、侧柏林下地被物水源涵养效果显着;不同退耕类型土壤的持水量均超过未退耕地的水平,刺槐的土壤持水量最高,这说明退耕还林后使土壤水分得到改善。
李积德[2](2010)在《对我县退耕还林的法律思考》文中提出退耕还林是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自2002年我国全面铺开退耕还林以来,成绩斐然,但是仍然还有很多法律问题亟待解决。
姜有虎[3](2009)在《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调查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政策性强、投入多、规模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退耕还林政策、资金运用情况、退耕还林的成效及其后保持等也同样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都需要及时做出全面、客观的回应。本文选择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平凉市灵台县、张掖市山丹县等7个退耕还林典型县(区),通过对样本县及样本农户的典型调查和跟踪监测,分析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整体运行情况,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运行情况良好:甘肃省退耕还林自1999年实施以来,至2007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69.22万hm2。样本县累计营造生态林9.8万hm2,占累计完成退耕地还林面积的95.27%。绝大部分退耕地是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样本县25°以上陡坡、16-25°产量低而不稳的斜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退耕还林分别占全部退耕还林面积的45.49%、36.41%、9.39%;林草种植结构合理,完全达到了国家的检查验收标准。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中,能坚持退耕还林公示制度,粮食和现金补助能及时足额地发放到退耕农户手中。2、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研究样本县累计治理沙化和陡坡耕地9.4万hm2、绿化宜林荒山荒地12.79万hm2、实施封山育林0.87万hm2,全部郁闭成林后森林覆盖率将提高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33个百分点。民勤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3.6个百分点;样本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1.7%,土壤年侵蚀量减少了54.1%,2005年和2007年安定区单位面积产沙量每年分别降低了54.79%和77.16%。反映出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全省森林资源明显增加,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土壤侵蚀和风沙危害得到了一定的治理。3、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1999-2006年样本县参与工程人数占样本县人口总数的23.1%; 2007年退耕农户家庭总收入是1998年的2.72倍,平均每年提高30个百分点; 2006年样本县的国内生产总值比2002年增长了67.32%;350个有效样本中321个家庭每年都有人外出务工,占样本总数的91.71%,2006样本县向外输出劳动力比2003年增加了35.18万人次,年均增加11.72万人次,劳务输出创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98%;样本县武都区在退耕还林区内兴办农家乐直接创收130余万元。说明工程实施取得了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投资额大、受益人口多,增加了退耕农户家庭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另外还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建议国家继续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并将建设任务重点向西部脆弱省区倾斜,在工程建设中注意扶持后续产业,加大林木和林地管护,加强对专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
郭欢欢[4](2008)在《洛阳市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文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林业生态工程。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和重点是生态效益,但其对涉及的农户、社会同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退耕农户主要关心工程带来的自身经济收益的变化;同时该工程对地方的社会效益也产生了潜在的影响,因此兼顾工程的社会经济目标对于工程顺利、健康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洛阳市所辖的洛宁县、新安县、伊川县、嵩县为研究对象,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该市所调查的农户的家庭收益影响及对该市社会效益的影响,重点对嵩县进行实证分析,主要讨论退耕还林农户与非退耕农户收入的差异性,以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净影响。主要内容为:1)运用统计对比方法评价工程对洛阳市新安县、伊川县、洛宁县所调查农户的家庭经济收益影响,包括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等。同时考察工程对洛阳市的社会效益影响,包括对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就业结构、缓解农村贫困状况以及对人口素质等方面的影响;2)采用多元回归及统计检验等方法考察该工程对嵩县所调查的退耕农户与非退耕农户收入的差异性,并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讨论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净影响,并对嵩县的社会效益影响进行分析。对洛阳市新安县、伊川县、洛宁县30户定点观测退耕农户连续三年调查的家庭户均净收入的比较结果显示,家庭收入比退耕还林前有了明显增加;考察工程对该市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就业结构、缓解农村贫困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工程实施后的几年间,三大产业总产值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第一产业占有比例在工程实施后稍有下降;农业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人均耕地面积未受到影响,同时在农业耕地内部,粮食作物的栽种面积在退耕还林的头两年有所下降,但随后有所上升;从事农业的人员数有所下降,从事建筑业、运输业、养殖业等的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工程的大面积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补贴款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收入来源。工程的实施使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由单独依靠土地生存到依靠技术和副业等多种生存方式的转变。运用政策效益评估的倍差法对嵩县调查的85户退耕户和45户非退耕户的家庭人均收入对比分析,建立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工程对补贴前种植业收入、补贴后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非农业收入、补贴前总收入、补贴后总收入的净效应值分别为:-195.16,-283.77,-30.82,517.17,196.55,259.16。说明:①种植业发展与政策预计的结果一致,呈现负增长的趋势,且影响显着,加上补贴款之后,影响程度有所下降。说明退耕还林的补贴款对农户的收入来说,还是占有相当比例的。②养殖业的收入与政策预计的结果略有出入,呈现了负增长的趋势,但并不显着。③非农业的收入呈现预期的增长态势,且结果显着。说明调查乡镇的退耕户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之后,部分选择外出务工,实现了有效就业。④人均总收入呈现预期的增长态势,但结果并不显着。说明退耕还林并没有给被调查乡镇的退耕还林户带来十分显着的收益,但是对他们的影响趋势却是增加的。工程对嵩县的农村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及就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县实施此项工程以来,第一产业总产值呈现平稳上升趋势;第二产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但增加的幅度较大;第三产业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耕地面积逐渐降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先下降再上升。在2002年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后,嵩县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平稳中呈现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略有减少。
陈远[5](2008)在《赤峰市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分析》文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既是推动我国新世纪林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六大重点工程之一,也是世界十大重点生态工程之一,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赤峰市1999年-2007年7年多的退耕还林实践为究对象,以工程区退耕还林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状况为对照,对赤峰市退耕还林工程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进行客观的分析。在纵览当前国内外林业工程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大量的基础工作和以往科研工作者的实践工作经验为依托,确定评价指标,采取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退耕还林工程区的人口、土地资源、粮食产量、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收入以及水文和土壤等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研究,对赤峰市退耕还林工程成效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7年多的退耕还林实践,赤峰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1)赤峰市森林覆被率潜在增加,水土保持能力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退耕还林工程区经济效益明显,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3)退耕还林工程区的人口、土地资源进行了再分配,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社会效益显着。
杜梅[6](2007)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果评估》文中认为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西部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退耕还林(草)将会发挥怎样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退耕对退耕户的收入和经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退耕补偿政策如何完善和发展等,对退耕还林的实施和后续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结合实际调研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和多伦县的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几年间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各产业增加值及人均收入均有显着增加,但现阶段人均收入的增加主要来源于退耕补助。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调查分析了退耕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及退耕还林结束后的看法及存在的问题,退耕户对现阶段退耕还林的实施较为支持,但对后续发展并不乐观。退耕还林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退耕补助一概而论,不能分类分状况实施;宣传程度有限,对政策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退耕还林(草)过程中,政府、专家和农户脱节,知识力量薄弱;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经济结构调整缓慢,成果巩固面临挑战,这些问题制约着工程持续有效的推进及其成果的巩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退耕还林(草)补助按类,按具体情况分配;营造退耕区自我发展的功能;科技支撑系统以农民为主体;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生态的同时提高各类产率和效益。
杜丽峰[7](2006)在《中药材酸枣在延安退耕还林中的推广应用分析》文中认为延安地区沟壑纵横,气候干燥,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在这样的生态状况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退耕还林,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延安地区生态环境分析及对退耕还林政策深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酸枣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用价值的分析,认为酸枣是生长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多年生灌木,喜欢光照、耐寒、抗旱、耐瘠薄,抗逆性和分蘖行强,对栽培土壤的要求不高,生态适应幅度较宽,生长表现良好,造林管理费用低,是山区水土保持建设工程的极好造林树种;同时,酸枣仁作为一味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在推广中按照中药材GAP种植规范进行酸枣的大规模标准化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可作为贫困山区发展经济优先考虑的经济树种。本文通过对酸枣GAP基地的实地调研,以及酸枣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研究探讨了选择中药材酸枣在延安退耕还林中进行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分析了酸枣可以在陕北大面积种植成功的人文环境和政策因素。认为不同产地酸枣皂苷含量不同,但以延安最高,在该地区种植酸枣及实现产业化具有优势,可在延安地区作为退耕还林优先选择的树种进行大面积种植。本文建议,在当前贯彻退耕还林政策,开展西北生态经济防护林建设工作中,延安市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酸枣产业开发,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开展良种、基地、开发、采集、加工研究工作,并培育和形成产、供、销、采、运、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充分发挥酸枣资源的最大优势;同时把酸枣造林纳入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及日元贷款等林业生态工程中去,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有力支持,确保技术、资金、措施到位,把酸枣产业做大做强。
周瑞[8](2006)在《退耕还林还草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是党的十六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地区不仅是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是典型的经济贫困和生态赤贫的共生区。针对我国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现状,国家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共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重建的切入点,是扭转其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重要途径。 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处在生态脆弱地带,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上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形成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大规模掠夺式地毁林开荒、垦草种粮,使这一地区大面积的土地风蚀沙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也严重制约了克什克腾旗的经济发展。退耕地还林还草成为扭转该区环境恶化态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1、克什克腾旗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开垦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武秀梅[9](2006)在《赤峰市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分析与保障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工程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是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本文通过对赤峰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效果分析表明:该项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种植业结构、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推动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及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同时总结了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金缺口比较大、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科技指导、存在林权纠纷、工程管理不完善、对政策认识存在误区、剩余劳动力压力大、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工程持续有效的推进及其成果的巩固。为确保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可持发展,本文构建了包括资金支持系统、政策保障系统、科技支撑系统、法制保障系统、监督管理系统、动态监测系统六个子系统的退耕还林(草)工程保障体系。
张洪斌,张兆田[10](2006)在《退耕还林的背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笔者就我国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根源,从社会经济背景、生态环境背景及西部大开发三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目的在于证实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正确性及其深远意义。
二、从退耕还林 谈自然法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退耕还林 谈自然法则(论文提纲范文)
(1)平陆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现状 |
1.2.1 退耕还林的概念与含义 |
1.2.2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
1.2.3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
1.3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相关研究 |
1.3.1 生态效益含义 |
1.3.2 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修复的相关研究 |
1.3.3 退耕还林还草对相关植被的研究 |
1.4 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植被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3 退耕还林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的划分及监测站的选址 |
3.1.1 效益监测类型区划分 |
3.1.2 监测站的选址 |
3.2 气象观测方法 |
3.3 径流场观测 |
3.3.1 径流场的建设 |
3.3.2 径流观测方法 |
3.3.3 泥沙观测方法 |
3.3.4 径流量及冲刷量的计算方法 |
3.4 植被及林分调查 |
3.4.1 植被调查 |
3.4.2 林木生长量测定 |
3.4.3 生物量调查 |
3.5 土壤调查 |
3.5.1 土壤剖面样品调查 |
3.5.2 土壤性质测定 |
3.6 水源涵养功能测定 |
3.6.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3.6.2 土壤中几种水分常数的测定 |
3.6.3 枯枝落叶层水文性质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退耕还林对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影响 |
4.1.1 退耕还林地气候条件的变化 |
4.1.2 退耕还林地径流的变化 |
4.2 退耕还林对林木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4.2.1 退耕还林地林木生长量的变化 |
4.2.2 退耕还林地林木蓄积量的变化 |
4.2.3 退耕还林地生物量的变化 |
4.3 退耕还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1 不同退耕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
4.3.2 不同退耕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
4.4 退耕还林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
4.4.1 退耕还林对生物容水量的影响 |
4.4.2 退耕还林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2)对我县退耕还林的法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退耕还林及其必要性 |
二、退耕还林具有非公有制林业的性质,《森林法》必须修改 |
(一)退耕还林具有非公有制林业的性质 |
(二)《森林法》有关非公有制林业的条款亟待修改 |
1、退耕还林的发展需要保护个人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 |
2、《森林法》相关条款保护非公有制林业不力 |
3、《退耕还林条例》层级不高,无法全面保护退耕还林者的权利 |
三、退耕还林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
(一)林权的实现 |
1、林权的实现与采伐许可证之间的矛盾 |
2、林权实现的对策 |
(二)经济林与生态林 |
1、经济林与生态林等其他林种的矛盾 |
2、解决经济林与生态林矛盾的对策 |
(1)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 |
(2)提倡和支持大户承包,优化退耕还林的经营形式。 |
(三)政策稳定性 |
1、以甘肃省为例,政策不连续给农民带来损失 |
2、稳定政府政策的对策 |
(1)中央政府应当公开退耕还林相关信息,加强沟通。 |
(2)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
(四)行政指令 |
1、行政指令的弊端 |
2、变行政指令为行政指导,完善激励机制 |
(3)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调查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1.1 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 |
1.1.2 退耕还林的作用 |
1.2 国内外实践及发展概况 |
1.2.1 国外退耕还林实践与政策演变 |
1.2.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与实践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其概况 |
2.1 监测样本县的选择 |
2.2 样本县及其概况 |
2.2.1 定西市安定区 |
2.2.2 天水市秦州区 |
2.2.3 陇南市武都区 |
2.2.4 平凉市灵台县 |
2.2.5 临夏市临夏县 |
2.2.6 张掖市山丹县 |
2.2.7 武威市民勤县 |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退耕还林工程运行与政策执行情况 |
3.1.1 计划任务全面完成 |
3.1.2 林草种植结构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
3.1.3 投资结构以粮食补助为主,粮食和现金全部到位 |
3.1.4 造林质量较高,但补植补造任务重 |
3.1.5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3.2 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
3.2.1 森林资源明显增加 |
3.2.2 水土流失得到遏制 |
3.2.3 土壤侵蚀程度下降 |
3.3 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3.3.1 退耕还林受益人口多,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拥护 |
3.3.2 增加了退耕农户的家庭收入 |
3.3.3 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
3.3.4 推动了地方经济增长 |
3.3.5 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
3.3.6 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
3.3.7 促进了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退耕还林工程总体进展顺利 |
3.4.2 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
3.4.3 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第四章 政策建议 |
4.1 继续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问题 |
4.2 工程建设突出甘肃等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问题 |
4.3 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后续产业发展的问题 |
4.4 加强林地抚育管护,促进林木快速生长的问题 |
4.5 加强专项规划实施及监督,确保成果巩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洛阳市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综述 |
1.1 退耕还林工程概述 |
1.1.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背景 |
1.1.1.1 直接背景 |
1.1.1.2 间接背景 |
1.1.2 退耕还林工程的进展情况 |
1.1.3 退耕还林工程的相关政策 |
1.2 对工程评估的理论基础 |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1.2.1.2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
1.2.1.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1.2.1.4 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本研究的支撑 |
1.2.2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1.2.2.1 公共政策评估的概念及类型 |
1.2.2.2 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
1.2.2.3 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 |
1.2.2.4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对本文的支撑 |
1.3 退耕还林的社会效益评价综述 |
1.3.1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社会效益评价结果 |
1.3.4 社会效益评估的不足 |
1.4 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评价综述 |
1.4.1 退耕还林的经济影响评价指标 |
1.4.2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1.4.3 经济效益评价存在的问题 |
2. 引言 |
3.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3.1 研究地的选取依据 |
3.2 研究地区概况 |
3.3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
3.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4.1 研究内容 |
3.4.2 技术路线 |
3.5 评价指标 |
3.5.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3.5.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
3.6 研究方法 |
3.6.1 理论支持 |
3.6.2 调查方法 |
3.7 数据来源 |
4 评价与分析 |
4.1 洛阳市退耕还林社会经济评价 |
4.1.1 经济效益评价 |
4.1.2 社会效益分析 |
4.1.2.1 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
4.1.2.2 农村贫困状况有所缓解 |
4.1.2.3 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
4.1.3 小结 |
4.2 嵩县实证分析 |
4.2.1 基本情况描述 |
4.2.2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收入差异变动的显着性检验 |
4.2.3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人均支出 |
4.2.4 退耕意愿调查 |
4.2.5 收入影响分析 |
4.2.5.1 分析方法 |
4.2.5.2 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 |
4.2.6 嵩县社会效益评价 |
4.2.7 小结 |
5. 问题与建议 |
5.1 问题 |
5.2 建议 |
6.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5)赤峰市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退耕还林的背景 |
1.1.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
1.2 国内外退耕还林(草)实践与研究进展 |
1.2.1 国外退耕还林(草)实践与研究进展 |
1.2.2 我国退耕还林(草)实践与政策演变 |
1.2.3 我国退耕还林(草)相关研究 |
1.2.4 中外退耕还林(草)的差异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生态环境状况 |
2.4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概况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基础资料数据的获取步骤 |
3.4 分析指标 |
4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分析 |
4.1 对水源涵养的影响 |
4.2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4.3 对灾害性气候的影响 |
4.4 对改善空气的影响 |
4.5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 退耕还林经济效益分析 |
5.1 退耕还林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5.2 退耕还林工程对各类产值的影响 |
5.3 退耕还林对经济收入变化率的影响 |
6 退耕还林社会效益分析 |
6.1 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6.2 对耕地面积、粮食单产的影响 |
6.3 对退耕户外出劳务人口数量的影响 |
6.4 对退耕户收入构成的影响 |
6.5 农(牧)民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了解和满意程度 |
6.6 退耕户对苗木供给及其质量的反映 |
6.7 补贴到期后退耕户的看法及打算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1.1 赤峰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明显 |
7.1.2 赤峰市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 |
7.1.3 赤峰市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
7.2 问卷调查中反映出存在问题及建议 |
7.3 退耕还林实施的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退耕还林(草)的背景 |
1.1.2 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演变 |
1.1.3 中国退耕还林(草)实施及研究现状 |
1.1.4 国外退耕还林(草)情况 |
1.2 国内外退耕还林(草)效益评价研究状况 |
1.2.1 国内退耕还林(草)效益评价状况 |
1.2.2 国外退耕还林(草)效益评价状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正蓝旗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生态环境状况 |
2.1.4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概况 |
2.2 多伦县 |
2.2.1 自然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3 生态环境状况 |
2.2.4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概况 |
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3.2.1 历史资料的查阅 |
3.2.2 入户调查 |
3.2.3 实地调查 |
4 生态效益评价 |
4.1 退耕还林(草)对林草覆盖面积的影响 |
4.2 退耕还林(草)对灾害性气候的影响 |
4.3 退耕还林(草)对治理荒漠化面积及水土流失和沙化速度的影响 |
5 经济效益评价 |
5.1 退耕还林(草)对国民生产总值及各类产值增加值的影响 |
5.2 退耕还林(草)对人均收入的影响 |
5.2.1 对人均年收入量的影响 |
5.2.2 对收入构成的影响 |
5.3 退耕还林(草)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5.3.1 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
5.3.2 对土地利用情况的影响 |
5.4 退耕还林(草)对农业的影响 |
5.5 退耕还林(草)对畜牧业的影响 |
6 社会效益评价 |
6.1 退耕还林(草)对外出劳务人口数量的影响 |
6.2 退耕还林(草)对种植业结构的影响 |
6.3 退耕还林(草)对畜牧业结构的影响 |
7 退耕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看法 |
7.1 退耕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态度与支持性 |
7.2 退耕户接受退耕还林(草)的方式(宣传力度) |
7.3 造林情况 |
7.3.1 林种构成及选择 |
7.3.2 退耕户对林种选择意愿的反映 |
7.3.3 造林方式 |
7.4 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
7.5 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和退耕后经济变化 |
7.5.1 退耕到现在农户收入变化 |
7.5.2 退耕户收入来源 |
7.5.3 退耕还林(草)期间退耕户增收来源 |
7.5.4 农户从退耕土地还林地所获收益 |
7.5.5 粮食补助对退耕户的影响 |
7.5.6 国家补助对退耕户收入的影响 |
7.5.7 补贴到期后退耕户预计收入变化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中药材酸枣在延安退耕还林中的推广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退耕还林的背景 |
1.1.1 社会经济背景 |
1.1.2 生态环境背景 |
1.2 我国退耕还林现状 |
1.3 退耕还林的意义 |
1.4 中药材GAP 基地建设 |
1.5 酸枣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用价值 |
1.5.1 酸枣的生态习性 |
1.5.2 酸枣生长物候期 |
1.5.3 酸枣仁的药用价值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延安概况 |
3.2 酸枣基地概况 |
3.3 生态因素分析 |
第四章 酸枣GAP 基地的建立 |
4.1 中药现代化与GAP |
4.1.1 实施GAP 是中药材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
4.1.2 实施GAP 是我国加入WTO 后中药走向国际化的需要 |
4.1.3 实施GAP 将对我国中药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
4.2 药材道地性 |
4.2.1 道地药材与产地 |
4.2.2 道地药材产地的变迁 |
4.2.3 中药材生产与地域性 |
4.2.4 建立GAP 必须以道地药材为基础 |
4.3 延安酸枣GAP 基地的道地性 |
4.4 延安酸枣GAP 基地的管理模式现状 |
4.4.1 运营机制 |
4.4.2 建立酸枣GAP 基地的质量体系 |
4.5 延安酸枣GAP 基地质量控制 |
4.5.1 标准依据 |
4.5.2 性状 |
4.5.3 鉴别 |
4.5.4 检查 |
4.6 酸枣GAP 基地规范化种植技术 |
4.6.1 选择基地 |
4.6.2 整地 |
4.6.3 挖栽植坑 |
4.6.4 种子的选择 |
4.6.5 栽植 |
4.6.6 苗期管理 |
4.6.7 锄草 |
4.6.8 施肥 |
4.6.9 抗旱 |
4.6.10 防汛 |
4.6.11 防病虫害 |
4.6.12 修剪 |
4.6.13 采收 |
4.6.14 质量等级 |
第五章 推广应用酸枣的效益分析 |
5.1 龙头企业的推广示范作用 |
5.2 效益分析 |
5.2.1 生态效益分析 |
5.2.2 社会效益分析 |
5.2.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六章 酸枣在陕北大面积种植成功的原因分析 |
6.1 各级政府的支持 |
6.2 职能部门的指导 |
6.3 公司的基地建设投入 |
6.4 药农的积极配合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退耕还林还草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研究 |
(三) 研究启示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克什克腾旗退耕还林还草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
一、克什克腾旗的生态地理条件 |
(一) 地理位置 |
(二) 地形地貌 |
(三) 气象水文 |
(四) 土壤植被 |
(五) 资源 |
二、克什克腾旗区域发展现状与环境变迁分析 |
(一) 克什克腾旗的自然、经济、社会现状 |
(二) 环境恶化成因分析 |
第二章 退耕还林还草与克什克腾旗的实施现状 |
一、退耕还林还草的内涵 |
二、克什克腾旗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现状 |
三、基于退耕还林还草,克什克腾旗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做法及成果 |
第三章 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问题的深层分析 |
一、对退耕还林还草中政府行为的思考 |
(一) 树与草间天平的严重失衡 |
(二) 政府作为在利益的驱使下异化 |
(三) 根源---政绩观 |
二、对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的思考 |
(一) 生态补偿的概念 |
(二) 对克什克腾旗现行补偿机制的调查分析 |
(三) 补偿机制调和了生态与经济的矛盾 |
(四) 对补偿期限的思考 |
(五) 补偿体现了“公正” |
三、对生态意识的思考 |
(一) 发展≠保护 |
(二) 树+树≠森林,退耕还林还草≠绿化 |
(三) 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之基础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赤峰市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分析与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退耕还林(草)实践与研究进展 |
1.2.1 国外退耕还林(草)实践与研究进展 |
1.2.2 我国退耕还林(草)实践与政策演变 |
1.2.3 我国退耕还林(草)相关研究 |
1.2.4 中外退耕还林(草)评述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生态环境状况 |
2.4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概况 |
2.5 研究方法及内容 |
3 退耕还林(草)工程执行效果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3.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2 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
3.2.1 对种植业结构的影响 |
3.2.2 对畜牧业结构的影响 |
3.4 对退耕户的影响 |
3.4.1 对退耕户剩余劳动力的影响 |
3.4.2 对退耕户收入的影响 |
3.4.3 对退耕户行为的影响 |
3.5 存在的问题 |
4 退耕还林(草)工程保障体系研究 |
4.1 保障体系构成 |
4.1.1 资金支持系统 |
4.1.2 政策保障系统 |
4.1.3 科技支撑系统 |
4.1.4 法制保障系统 |
4.1.5 监督管理系统 |
4.1.6 动态监测系统 |
4.2 保障措施 |
4.2.1 激励微观投资、扩大投资渠道 |
4.2.2 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4.2.3 推行生态环境税收政策 |
4.2.4 强化科技支撑 |
4.2.5 健全林权制度 |
4.2.6 加强监督管理 |
4.2.7 发展后续产业 |
4.2.8 提高劳动力素质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退耕还林的背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社会经济背景 |
1.1 综合国力的提高 |
1.2 粮食总量过剩, 结构性短缺 |
1.3 产业结构调整 |
1.4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1.5 加入世贸组织 (WTO) 面临的挑战 |
2 生态环境背景 |
2.1 生态环境恶化 |
2.2 对1998年洪水的深刻反思 |
四、从退耕还林 谈自然法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平陆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研究[D]. 张国芬.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2)
- [2]对我县退耕还林的法律思考[J]. 李积德. 科技信息, 2010(02)
- [3]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调查与效益分析[D]. 姜有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4]洛阳市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评价[D]. 郭欢欢.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4)
- [5]赤峰市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分析[D]. 陈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
- [6]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果评估[D]. 杜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7]中药材酸枣在延安退耕还林中的推广应用分析[D]. 杜丽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8]退耕还林还草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为例[D]. 周瑞. 内蒙古大学, 2006(12)
- [9]赤峰市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分析与保障体系研究[D]. 武秀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11)
- [10]退耕还林的背景分析[J]. 张洪斌,张兆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