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将开放已完成的地层处置研究设施“quality”(论文文献综述)
牛小飞[1](2021)在《CiADS超导测试中心2K低温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是一台用于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的ADS装置,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建,项目于2018年在广东省惠州市开工建设。该装置能够开展超导直线加速器、高功率散裂靶、次临界反应堆等系统稳定、可靠、长期运行的策略研究。CiADS超导直线加速器为了达到更高的能量,更高的品质,更高的稳定性,要求射频超导腔具有更高的性能,因此加速器所有超导腔设计运行在2 K超流氦温区。超导腔上线运行之前必须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以获得其性能参数,确保腔体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在调研了国内外2 K低温系统的研究进展后,基于CiADS的工程需求,提出了一套用于超导腔垂直测试的2 K低温系统设计方案。本研究对2 K低温系统流程组织与设计、低温系统热力分析与计算、主要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关键设备负压换热器的研发以及系统调试、运行等方面做了较系统的工作。该2 K低温系统采用了一些新设计,2台测试杜瓦可以自由切换,超导腔测试可以连续进行,减小了降温、回温过程,缩短了性能测试的等待时间,能够满足项目建设期间腔体性能测试需求。同时,此套低温系统还具备负压换热器试验、低温热声振荡等其它低温实验测试功能。系统具有一些独特的设计,首次将低温阀箱、负压换热器等设备安置在杜瓦上部侧面,节省了杜瓦径向空间;为了获得2 K温区下更高的温度测量精度,设计了新型管、内外温度测量结构,采用了新的测量仪表和方法。在低温系统搭建完成后,对超导腔2 K低温测试系统进行了降温冷却实验研究,系统从300 K到4.5 K连续冷却及积液过程用时30小时,从4.5 K到2 K超流氦的获得过程用时2.5小时,满足设计需求。至今,系统稳定运行并已交付使用,总共完成了Nb3Sn、铜腔镀铌、纯铌腔等不同超导腔的垂直测试20余次。系统运行稳定,液氦压力稳定在3000±10 Pa以内,液位控制在指定液位的5%以内。本研究所涉及的CiADS超导测试中心低温系统的成功研制不仅为超导腔的低温测试提供可靠的保障,还为十二五大科学工程HIAF、CiADS等超导直线加速器大型2 K低温系统的设计、建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刘乙竹[2](2020)在《日本近期核能发展研究分析》文中提出日本核能发展起步早,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日本十分重视核能的发展,在福岛核事故后并未放弃发展核能,出于能源安全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的需求,日本经济产业省设定了2030年核电占全国总发电量20%~22%的电力结构目标。目前,商用核电站的重启工作徐徐展开,迄今已有9座商用核反应堆获得重启。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退役工作也基于福岛退役中长期路线图稳步进行。在今后发展堆型的选择中,日本聚焦快堆和高温气冷堆等先进堆型,也在根据国际的发展形势制定灵活的发展战略。此外,在核技术应用中,日本核医学领域发展迅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对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核能发展多角度多方位的调研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后福岛时代日本核能发展态势,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以及今后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甘露茜[3](2019)在《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电是当今人类社会对核能进行和平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发展核能是我国选择的应对当前急迫的能源需求、落实环境保护以及改善能源结构等问题的战略方向。因而核能行业是目前我国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我国的核能工业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相关探索,自此之后不断发展。尤其是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军转民”的相关方针使得核能行业的发展重点由国防建设转向为社会经济建设。其后以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商业性核电站先后开始建设并投入使用,使得我国逐渐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一套核能行业体系。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现有整个核能行业链条中,除核设施建设、运营、研究设计、建筑安装、设备制造、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之外,对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和处置也是核能行业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更是体现核能行业发展真正水平的试金石。在我国核能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应的一系列的核能应用过程中已经产生并且将进一步逐渐累积起来更多的放射性废物。这些放射性废物以固态、液态乃至气态的形式存在,对我国的环境存在着较大的潜在危险。如何对放射性废物进行科学、合理且高效的监督与管理,这其中包括处理、运输、贮存和处置等各个环节以确保它们的安全,不仅对于核能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更是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所必须确保的要求。针对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基本法律以及我国国务院各个部委所颁布的部门规章、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导则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标准。同时,国家核安全局、环境保护部下属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及各地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等相关机构也对放射性废物的安全进行着持续的监督与管理。为了对核能行业所产生之放射性废物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当前国际社会层面已经在一些基本的准则上达成共识,即由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颁布的于2001年起生效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截止2017年7月,该公约已有42个国家签署加入。在此公约基础之上,跟随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所发布的一系列与安全标准,构成了目前全球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律框架。此外,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也对于辐射剂量防护等事宜发布了一系列体系原则性文件作为指导。目前各个拥有核能行业的国家也在结合IAEA、ICRP等国际组织有关公约、导则或建议后,根据各个国家其自身实际的政治结构、经济状况及社会发展的情况,去详细的制定符合国情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所相应的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政策、管理法制以及标准体系、处置体系等系统。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借鉴参考意义的各国实践可作为我国的参考案例。本论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核能国家中放射性废物的法律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借此对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文章内容主要包含以下部分:引入本文研究内容的绪论、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理论分析、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各主要组成部分之研究、我国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目前之现状审视与不足之处,以及对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完整构建的具体建议。目前全球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仍然较多的从物理学、工程学、地质学、环境学乃至项目管理等角度加以研究,而对于相关的战略以及政策,到具体的各项法律制度,其仍然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相信随着核能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不断增强,相关的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也必将越来越完善。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国内外相关信息之收集与总结,再结合目前我国相关制度的现状,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以最终实现对如何促进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提出意见与建议。文章的研究思路,则是首先对于相关法律制度所涉及的理论基础作深入探讨,再对相应的系列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核能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介绍。在对所探讨的主体做了学术研究准备及理论分析准备后,本文开始了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法律制度的各个构成部分通过单独的章节进行了单独的讨论。每个相应章节中包含了对域外数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在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战略与政策依据及相关法律制度本身主要构成的各个制度进行的比较分析与研究,并且对于这些域外国家之相关战略与政策依据与具体管理法律制度之发展趋势与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同时,在每个章节中对我国相关制度所对应的具体情况也做了介绍,并进一步的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相关制度做深入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对比与参考的资料。最后,再基于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专门聚焦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改善路径。整体来讲,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国际法学理论、环境法学理论,以目前现有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等为理论依据,以文献研究为主,大量搜集、阅读文献报刊资料,同时借助媒体网络,广泛收集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有关的资料。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辨和实证相互运用,重在实证研究,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及实践操作形成更为合理的指导与改善。在研究内容方面,文章研究的内容是针对人类社会较为新兴的行业与面临的较为新颖的问题所开展的,文中专门针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之安全管理进行归纳、分析与归纳。研究角度方面,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的相关管理与监督活动进行总结,并从其安全管理制度之法律渊源、法律运行、法律监督等角度通过对现有相关各国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及国际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比较与借鉴。研究方法方面,则是分别应用了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与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为充分的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研究,文章专门设立了章节就相关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在对基础概念进行厘定后,可以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来源于核能行业(“Nuclear Power Industry”)的放射性废物,根据组成核能行业的各环节,其中包括对核燃料的地质勘探开采、核燃料的提炼精制、核燃料元件的制造、核燃料循环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以及核设施退役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等。与此同时,在综合各种对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定义及概念后,本文认为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是指:为实现核能行业中上述各种活动相关放射性废物的安全,依据相关的法律战略与政策依据,通过相关许可制度、应急制度等途径,由相应管理主体所执行的,针对这些放射性废物的一系列监督管理活动。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正当性来说,其本身还应当具有合理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正当性是其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特质。如果说正当性是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前提,那么理论基础则是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基石。针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权理论以及风险控制理论作为对其开展研究之理论基础。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了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基础。通过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一系列理论分析之后,可以确定本文所讨论的核能行业放射性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正是从实证的角度,主要是指基于相关的战略、政策,通过具体的立法框架,对来源于核能行业中的放射性废物之安全进行监督与管理所相关各领域之法律规范、措施与方法的总称。通过上文中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内涵之专门的解析,再结合目前实践的可以看到该制度主要由相应的主体法律制度、许可法律制度、退役法律制度、应急法律制度以及信息交流与磋商制度所构成。此外,在相关法律制度的内涵与主要构成之外,相关法律制度的价值与功能及构建原则等也应当被纳入相应研究的范畴。针对核能行业所产生之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相关国家都会根据自身情况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战略、政策与策略以作为整个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基石与出发点。一个国家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是由该国相应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战略、原则、政策所支撑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技术路线、选址准则、决策程序、资金模式等。目前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相关战略与政策理据在技术方面与国外并明显差异,主要不同存在于决策过程透明化程度、资金保障机制等。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除基本的国家战略政策以外。还必须针对此相关的法律制度设置科学合理的立法体系。由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特殊性质,使得对其的安全管理不仅要从一国国内加以严格要求,并且也必须要从国际社会的尺度进行合作落实。因此如何妥善的处理相关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之间的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国际法体系,本身就是不断从领先国家的核能行业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总结归纳而成。并且在相关国际法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必须由相应的国内法律提供支撑与协调,从而有效的对这些国际性的法律文件加以实施。同时,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之国内法律而言,相关国际法律或规范性文件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相关的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引导。基于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对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各种构成部分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主体法律制度、许可法律制度、退役法律制度、应急法律制度以及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中外比较,可以总结出目前域外各代表性国家所拥有的相关法律制度各主要构成部分的特点。亦可以在结合我国核能行业反射性废物法律制度现状后,看到目前相关法律制度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即:相关立法框架存在缺失、相关管理主体职能设定分散不清、相关管理机制缺乏保障、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相关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发展。借鉴域外国家相关法律制度中的有益经验,可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作出相应的建议。首先,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框架加以完善。我国目前我国的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法规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原子能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基本而又迫切需要的法律,构建相对独立的原子能法律是核能安全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急需出台。我国在不断完善核燃料循环、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准入和执业资格制度的同时,还应加强“三废”处置经费筹措和使用的管理,制定核设施退役管理办法,研究并制定废旧放射源和核技术利用废物处理处置相关管理办法等。其次,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制度加以完善。要完善此方面,需要进一步清晰划分各参与主体之具体职能并加强放射性废物管理主体之权威性与独立性。再次,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运行制度加以完善,实现对放射性废物产生及处置活动中的全过程管理并保障相关管理活动之资金需求。之后,还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准备、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加以完善。本文认为:对核能行业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并建立与之对应的科学和完善的管理法律制度,是保障核能行业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石。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归纳与演绎互相融合的研究方式。在分析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一般概念、定义基础上,对目前国际中核能行业发展的几个代表国家有关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同时也对我国核能行业的相关国际管理制度、公约等国际法环境进行了归纳和借鉴。通过对于各国之间以及中外之间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之比较,以及对于相关国际性规定与公约的分析,从中提取出对我国相关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具有价值的启示。最后再结合对我国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之历史沿革、现实状态以及未来展望之分析,对我国目前相关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出有益的意见与建议。
凌辉[4](2018)在《甘肃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关闭后安全评价》文中认为安全评价是建立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安全信心的关键,也是处置库选址和设计的重要支撑。本文以拟建于甘肃北山预选区的高放废物处置库为研究对象,开展处置库关闭后的长期演变情景研究;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开展处置库关闭后安全评价研究,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处置库工程设计优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特征、事件和作用过程(FEPs)分析和预期演变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处置库关闭后放射性核素释放及迁移的正常演变情景:假设处置库关闭后1000年废物罐失效,核素穿过缓冲层后随地下水释放并迁移。根据处置库关闭后未来演变发生的可能性,构建了处置库关闭时废物罐破损情景、场址上未探查到围岩中若干快速水力通道情景、地震导致缓冲层出现快速水力通道情景、地震导致缓冲层和围岩同时出现快速水力通道情景这四类典型非正常演变情景。(2)根据北山预选区场址条件和地下水迁移特性,对处置库关闭后的正常演变情景,进行评价模型构建和安全分析。结果表明,拟建于北山预选区新场、沙枣园、算井子这三个地段的拟处置60,000个废物罐的处置库,100万年内个人有效剂量最大值分别为0.0016mSv/a、3.93×10-8 mSv/a、0.017 mSv/a,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剂量限值0.3mSv/a,符合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安全要求。(3)以拟建于新场地段的处置库为研究对象,对非正常演变情景进行建模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四类典型非正常演变情景条件下,处置库仍能满足安全要求。对工程屏障和天然屏障的参数分别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安全评价结果影响较大。情景分析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场址调查和实验室研究中,应关注对渗透系数、水力梯度、分配系数等关键参数的调查,应重视对深部裂隙分布和导水构造的识别,以及对场址范围内构造活动性的鉴定和隐伏构造的识别,以减少处置库关闭后核素运移和非预期事件干扰的不确定性,提高安全评价置信度。(4)以拟建于新场地段的处置库为研究对象,利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开展安全评价对处置工程设计的优化研究。假定渗透系数大于或等于4.11×10-7m/s的导水节理带(裂隙带)为快速水力通道,在考虑完整围岩对核素阻滞的基础上,计算出处置坑对快速水力通道的安全避让距离至少为7 m;与此同时,在假定处置坑紧邻的完整围岩出现快速水力通道的条件下,考虑缓冲材料对核素的阻滞,计算认为缓冲层厚度达到33 cm能够满足处置的安全需求,而无需增加缓冲层厚度。
刘原麟[5](2016)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研发进入选址关键性阶段,已确定甘肃北山预选区为首选预选区,需要对其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预选场址评价因素进行详细勘查。各部门和单位在北山地区采集了大量的地质、物化探、水文、遥感等数据,但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自动化水平不高、数据时效性偏低、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北山预选区开展的地下实验室研究,需要部署大量多类型传感器,将瞬时产生海量数据,对数据采集、传输以及综合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解决当前数据采集工作存在的问题,也是为未来处置库建造、运行等阶段进行全面技术储备。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国外已经应用于高放废物处置领域。本论文探索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引入到我国北山预选区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中。在充分调研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数据采集、传输、应用技术的各种局限性,在无线传感器网络、GIS术、数据库等技术的支撑下,探索如何在北山地区建立一套可靠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HLW-WSN)。实现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数据的准确采集、高效传输和现场应用,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支持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撑。本论文对以下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论述:(1)北山预选区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解决方案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分为了传感器层、数据接入层、数据存储层、平台服务层和应用层五部分。提出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网络、现场监测站、骨干网、场址数据中心等,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五层结构,完成数据的自动采集、中远程传输和现场应用。(2)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技术的研究试验了将轻量级时域压缩算法(LTC)用于北山研究中产生的科研数据压缩,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并探讨了算法改进方法,以拓展LTC算法的适应性和通用性。(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动态数据的管理技术研究提出北山预选区动态监测数据库开发的思路,采用PostgreSQL和Hadoop进行传感器节点与节点数据的协同管理。并对数据库结构进行了概念、逻辑和物理设计,在PostgreSQL平台中进行了综合测试。(4)无线传感器网络计算机模拟技术及仿真根据在北山预选区将要部署的传感器类型,仿真产生处置库场址特性的时序数据,通过虚拟传感器节点和网络,对场址基站、传感器网络和存储数据库的数据交互进行了模拟。初步论证了传感器组网的设计方案以及动态数据管理技术的可行性,据此进一步完善了动态数据库结构。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提出了在北山地区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设计方案,并围绕方案提出了较完善可行的实施细则。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数据汇集、海量管理技术开展了前瞻性研究,对未来实际部署可能产生的问题有了预判,从多个方面对传感器网络进行了优化设计,为未来在北山地区实际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潘多强[6](2014)在《U(Ⅵ)、Th(Ⅳ)和Eu(Ⅲ)在花岗岩组分矿物及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高放废物的妥善处置是核能发展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处置方案是深地层地质处置。缓冲回填材料(目前普遍接受膨润土)和处置库围岩(我国重点调研花岗岩)对放射性核素的阻滞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开展放射性核素在膨润土和花岗岩介质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和机理研究,不仅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选址、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处置库的安全性能评价提供必要的基本参数。由于花岗岩矿物组成的复杂性,使放射性核素与其相互作用规律变得复杂,为准确预测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介质中的迁移规律带来挑战。因此,分别研究花岗岩组分矿物(云母、长石和石英)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行为和吸附机理,对于全面、深入地认识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介质中的迁移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U(Ⅵ)、Th(Ⅳ)和Eu(Ⅲ)在花岗岩组分矿物(金云母、白云母、钾长石)和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探讨酸度、离子强度、温度和腐殖质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时间分辨荧光光谱(TRLFS)等手段探讨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形态和微观结构,以期对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介质中的物理化学行为有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为花岗岩介质中核素迁移模型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依据,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安全评价提供参考。(1)采用批式法和低温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U(Ⅵ)在金云母上的吸附和表面络合,研究了pH、离子强度、腐殖质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吸附实验表明,U(Ⅵ)在金云母上的吸附受pH影响显着,受离子强度影响较弱,表明吸附机理为表面内层络合。荧光光谱数据确认了多种表面内层络合物,包括三SOUO2+,=SO(UO2)2(OH)2CO3-和≡SOUO2(CO3)×1-2x,部分U(Ⅵ)在高pH时(9-11)形成铀酰氢氧化物沉淀。HA在低pH时对U(Ⅵ)吸附无显着影响,在pH4-12范围内则抑制U(Ⅵ)的吸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U(Ⅵ)在不同pH区间形成多种U(Ⅵ)-HA络合物,在表面形成≡SO-U(Ⅵ)-HA的表面三元络合物。升高温度有利于U(Ⅵ)的吸附,高温的促进作用会随温度的降低而消失。腐殖酸(HA)的存在能促进吸附态U(Ⅵ)从金云母表面的解吸。(2)采用批式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Eu(Ⅲ)在白云母上的吸附,探讨了pH、离子强度、磷酸根、硫酸根和腐殖酸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Eu(Ⅲ)在白云母表面的吸附受pH和离子强度影响显着,在低pH时离子交换和外层络合为主要反应机理,在高pH时内层络合是主要机理。在磷酸根存在的情况下,白云母表面形成=SO-PO43--Eu(Ⅲ)的表面三元络合物而促进Eu(Ⅲ)吸附;而在硫酸根存在的情况下,则形成Eu(Ⅲ)-SO42的可溶络合物而抑制Eu(Ⅲ)吸附。荧光光谱数据表明,Eu(Ⅲ)第一配位层中水分子数目随pH的升高而减少,低pH下Eu(Ⅲ)主要以离子交换和外层络合的形式被吸附,随着pH升高,内层络合逐渐成为主要吸附形式。而且随着pH升高,表面内层络合物逐渐由单齿络合物向多齿络合物转变。(3)采用批式法研究了U(Ⅵ)在白云母上的吸附,探讨了接触时间、pH、背景电解质、温度和腐殖酸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U(Ⅵ)在白云母上的吸附在12小时后趋于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pH对吸附影响显着,而背景电解质类型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较小,说明吸附主要以内层络合为主。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Langmuir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实验数据。酸性环境下,HA对U(Ⅵ)的吸附有促进作用,且随HA浓度升高,促进效果增强。(4)采用批式法研究了pH值、温度、阴离子及有机物对Eu(Ⅲ)在钾长石上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Eu(Ⅲ)在钾长石上的吸附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加,高离子强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Eu(Ⅲ)的吸附,说明Eu(Ⅲ)在钾长石上的吸附过程较复杂,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包含离子交换、内层络合、外层络合及沉淀过程。HA在低pH值下能促进Eu(Ⅲ)的吸附,在碱性条件下则抑制Eu(Ⅲ)吸附,且HA的存在使Eu(Ⅲ)的吸附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此外,Eu(Ⅲ)的吸附受共存阴离子影响显着,F-和P043-能显着促进Eu(Ⅲ)的吸附,而S042-和C032-对吸附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且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XPS结果表明,增大Eu(Ⅲ)初始浓度,升高温度均会促进Eu(Ⅲ)水解过程的进行。(5)研究了Th(Ⅳ)在Na型膨润土上的吸附,探讨了pH、离子强度、腐殖质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K+、Mg2+、Ca2+对吸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一定pH范围内,阴离子(如NO3-,ClO4-和Br-)对Th(Ⅳ)吸附的影响并不明显,F-和PO43-能显着提高Th(Ⅳ)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能力,而SO42-对吸附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低pH时,腐殖酸(HA)、富里酸(FA)与Th(Ⅳ)形成强络合物而促进吸附,但在高pH时却抑制Th(Ⅳ)吸附。升高温度有利于Th(Ⅳ)在膨润土上的吸附,Langmuir模型可以更好的描述吸附等温线,Th(Ⅳ)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过程。
韦红钢[7](2012)在《核素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场的迁移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研究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的一项热门难点研究内容。本论文从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角度对放射性核素U和Sr在中国高放废物北山处置库预选场花岗岩裂隙水中的运动特征展开研究。预测了处置库破坏后核素的迁移行为。本项研究主要的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通过研究高放废物处置预选场研究区裂隙水水文地质特征与水动力特性,建立核废物处置场地下水运动的概念模型和迁移模型,并推导出岩石裂隙地下水中的数值解。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计算核素U、Sr在花岗岩裂隙域与基质域中的相对浓度分布和迁移距离。在花岗岩裂隙域中,U在地下水中迁移距离为500~700米,而Sr迁移距离为1400~1600米,Sr在地下水中迁移的距离比U要长;核素U、Sr在基质域中,迁移距离相同点处的核素相对浓度都随扩散距离增大而减小。(2)通过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 -Ⅱ对研究区钻孔地下水和乌龙泉水中U、Sr元素形态计算分析表明地下水中铀的主要形态仍以UO2(CO3)34-、UO2(CO3)22-、UO2CO30和(UO2)3(OH)5+为主,锶主要形态为Sr2+和SrSO40占据主导地位。对比污染物(铀和锶)全部进入含水层后和天然状态下的U、Sr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元素形态分布大致相同,但含量有一定变化。(3)利用PHREEQC -Ⅱ分别模拟污染物铀、锶连续源和瞬时源进入研究区地下水后浓度随时空的分布。同时还对迁移的pH、弥散度、扩散系数和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瞬时源进入地下水后,728年后,铀含量已迁移到极限距离。连续源情况下,同一距离处U、Sr元素的浓度随着时间的迁移不断升高,直至达到初始浓度;在6952年的时候1995m处铀浓度达到其值为2.07×10-6mol/L、锶浓度其值为5.63×10-6mol/L,均接近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4)采用批式法测定不同因素如pH值、浓度、温度等对铀在北山处置场粉碎花岗岩岩石中分配系数K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在2-3d左右达到吸附平衡。温度增高会导致铀的分配系数Kd值的变化,但吸附效率影响不大。pH值和核素浓度对铀在地下水中吸附扩散影响比较显着。铀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符合Frue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杨光[8](2010)在《低碳发展模式下中国核电产业及核电经济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分析、吸收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运用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面临巨大碳减排压力的背景,结合中国核电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的现状,对中国经济发展重工化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研究,论证了核电为何能够作为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重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大规模基荷电源。首先,本文从工业各行业与碳排放的关系着手,研究了工业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以及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重工业(以高耗能行业为代表)的电力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构建了低碳经济下重工业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耦合模型。研究表明,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GDP与碳排放的相对脱钩或者绝对脱钩是达到低碳经济条件首要条件。针对现阶段的中国而言,寻求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发展的、可大规模建造的低碳基荷电源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其次,结合国家核电规划,分析了国内铀燃料供给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铀燃料平均燃耗、容量因子等参数,建立了铀燃料需求量模型,并依据需求模型预测2020年与2050年中国铀燃料的需求与缺口,给出了相应的缺口弥补方案。在研究核电对碳减排的贡献时,本文采用ACM 0002基准线方法学计算核电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建立了核电对碳减排贡献量的计算模型,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建立了碳交易价格的ARMA预测模型,预测了2012年CER和EUA价格。第三,本文汇总分析了相关文献及相关数据,计算计入碳价的平准化核电与火电发电成本,对计入碳价的各种参数下平准化核电与火电发电成本进行了比较,并结合中国核电现状修正了核电造价模型。对设立的低碳情景下核电产业发展的4个情景方案进行了比较,在选取若干不同参数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各情景下最优方案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方案。第四,建立了基于云理论的核电实物期权的Black-Scholes模型,对核电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得出运用基于云理论的实物期权的方法可以更全面的分析核电项目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及风险因素,更合理地评价核电投资决策,为核电产业投资的决策者提供一种新方法、新思路。本文研究的结论表明,在以核电为主要电源的经济—能源生态链下,核电可以支撑工业重工化发展模式,并且作为低碳基荷电源,核电无疑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电源选择,而且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发展模式在核电的驱动下形成工业重工化—核电—低碳经济良性循环机制。因此,从碳排放、经济性、入网成本、工程建造等方面看,核电最适合成为大规模建造的基荷电源。
熊韶辉[9](2007)在《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文中提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开始迅猛增长,但是国内能源储备严重不足,能源产量无法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外依赖性迅速增加,尤其是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2006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7%,比2005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石油消费和石油进口的不断增加,不但给国内石油生产造成压力,更加剧了中国与一些其他国家对国际石油资源的竞争,石油供应的不安全问题凸现。尽管中国石油供应尚未出现大规模供应中断的情况,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潜在的或现实性的不利因素,威胁着国家的石油安全。石油安全是指,石油进口国应始终处于一种能够以合适的价格和数量连续不断的获得外部石油资源,以满足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状态。该定义是从进出口的角度出发,强调以获取外部石油资源为主要目的,并同时涉及到“石油的价格和数量是否合适”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得以满足”的问题。因而,一国的石油供应对外依赖度越高,其石油安全问题就越为突出,同时世界市场油价、石油的供求形势、全球政治环境、科技的发展等都会影响到一国的石油安全。本文要讨论的是从能源的供给和消费来看,能源安全本身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其二是能源使用的安全性。本文主要讨论第一个方面的能源安全。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是指国家维持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其范围涉及了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需求和国防军事活动的可靠燃料供应。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部分,高速发展的经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要靠安全、充足的能源保证来支撑。一个经济体的能源命脉如果受他人控制和制约,必然对其经济安全构成致命的威胁。作为全球经济的基础,能源这种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被争相抢夺的对象。而作为产业链顶端的能源,其价格的剧烈变化,会在整个社会产生一系列效应:牵动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推动通货膨胀,引发经济和金融效应,并且触动地缘政治、世界经济和金融的运行机制,乃至造成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变化。石油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社会最有战略意义的能源与基础原材料,交通、发电、各种石油产品高度的依赖石油,甚至一些国家以石油化工作为支柱性产业。但是由于石油资源比较集中地为少数地区所拥有,分布不均衡,控制争取石油资源造成了国际政治上的紧张气氛,也成为冲突和摩擦的焦点。几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带来了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冲击。因此世界范围内,石油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和集中表现,是关系经济、国防、军事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所以本文以能源安全为切入点,着重研究实现中国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通过一般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分析国际机构、政府能源主管机构以及石油公司等关于能源的研究报告,利用理论分析、计量模型、逻辑论证、实际调查等方法以能源贸易,尤其是石油贸易为研究重点,采用大量实际数据,历史性分析与预测分析相结合,借鉴“STIRPAT模型”、CLA方法与数据、能源需求预测系统(CERCMA)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实际以及作者多年来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经验,对中国石油资源现状与石油安全面临的若干挑战、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世界石油供求及贸易格局、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进行分析与研究;对中国能源安全与贸易策略进行评估,对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最后给出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政策建议。通过对中国能源安全现状与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的现状是高经济增长的背景下,石油安全问题愈加突出,原油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长较快,原油消耗强度大,且国内原油生产增长无法赶超消费速度,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不足,中国石油外交面临的复杂状况,石油获取来源的不稳定性,全球石油价格具有上升压力。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是能源来源安全问题,能源运输问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能源最终消费结构中高耗能产业居多,中国能源需求量增长较快,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影响了能源供给能力的提高,而且存在着众多能源安全隐患。通过对世界能源特别是石油供求及贸易格局的分析,发现世界能源特别是石油供需存在很大缺口,尤其是石油供需形势更是严峻,全球石油需求重心已经转移,美国能源情报署在《2003年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2001年至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平均年增长率为1.6%。工业化国家石油需求年平均增长率为1.3%,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的是发展中国家,增长率为3.0%,其中中国达到3.9%,仅次于印度(4.8%)。北美、亚太和西欧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80%左右,而其剩余石油探明储量进展世界总量的11.1%,后备储量的严重不足将导致以上三个地区的石油产量下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未来的30年内,这些地区消费的石油中进口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对石油的进口依赖性越来越强。IEA预测:从2006年起到2030年,预计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略大于1/2,年平均增长率为1.6%。从现在起到2015年,这一时期的需求增长大于1/4。在预测期内,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在70%以上,仅中国一个国家就占30%。这些国家的经济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OECD的21个成员国,从而改变了未来全球能源需求的重心。本文考虑到世界能源供给的总体形势,结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认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乐观估计应该保持在10-11%的高速增长,以这样的增长速度对能源的需求将会大大超过《能源“十一五”规划》中的预测。未来中国对能源进口特别是石油进口的依赖会大大增加,在世界能源尤其是石油的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会大大提高,与其他石油消费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会增加,尤其是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中国石油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本文重点研究了石油消费大国,在自身资源贫乏的条件下是如何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比如日本、韩国等国家。通过对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的分析发现,这些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能源战略,大力发展节能技术,修改节能基准,努力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发展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以及植物性燃料等新能源;通过收购海外石油公司和参与海外石油开发等手段,培育自己的核心石油开发企业,增加本国在海外开采石油的比例,从而避免国家之间政治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石油进口的稳定,减小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研究开发新一代原子能发电设施,确保原子能发电所需的铀资源,完善投资和建设环境;大力推进新能源、原子能发电等能源项目的国际合作;还有些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有利于研发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制度,支持企业开发利用新技术。而且这些国家都有比较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制。本文还对中国能源安全与贸易策略进行了评估,并通过对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给出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政策建议: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政策体系及策略;“以煤养油”调整煤炭贸易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贸易政策体系;建立合理的国内石油分销与价格体系;建立与完善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的联动机制;建立完善的学校能源教育体系为能源安全提供基础与后盾。其中最后一条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各项能源政策的推动与落实,必须要以学校教育作为基础与后盾,以能源的核心内涵、通过教育的途径,使公众在学校求学期间就建立起正确的能源价值观,方能为后续的能源使用、政策推广、以及能源科技研究奠定基础。中国必须加强能源教育,以符合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有效应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高能源价格的冲击等。通过学校的能源教育,培养学校师生也就是未来的公众良好的能源意识,从态度和价值层面认同能源政策,从而达到两个层面的实践习惯:生活上节约能源,有效使用能源;积极地致力于开发新型能源。
张瑞珠[10](2005)在《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固化放射性废物》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核能的不断开发利用,所产生的核废物愈来愈多,如何安全处理和处置这些放射性废物已成为目前解决核污染、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实现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处理高放废物。首次采用CrO3作为氧化剂,提高反应的绝热温度Tad ,使合成反应完全在液态下进行,不仅提高了产物的密度和均匀性,减少了固结体中的孔隙,而且提高了核素的包容量。对于某些特定的高放废物如Sr2+,为了提高废物固化量,可将SrO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SHS合成反应,生成钛酸锶(SrTiO3),则从根本上解决该核素包容量的问题。首次采用二次SHS固化技术,该方法中第二次SHS反应固结技术替代了热压或热等静压烧结过程,大大节省了能源及开支,使其经济效益显着提高。采用SHS技术制备包容锶核素(Sr2+)的钙钛矿(CaTiO3和SrTiO3)人造岩石固化体,根据各反应体系的不同,分别计算它们的绝热燃烧温度Tad ,且二者的Tad都远远大于临界绝热燃烧温度(临界绝热燃烧温度1800K,CaTiO3的Tad = 2945K ,CaTiO3的Tad = 3247K ),说明这两种SHS反应能自发进行。从理论上研究了钙钛矿固化体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对该固化体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剖析。钛酸钙(CaTiO3)和钛酸锶(SrTiO3)都是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矿相。它们的化学结合包容好、致密性高、抗浸出性强、抗辐照性强,此外,钙钛矿固化体和玻璃固化体相比,还有热稳定好,导热率高等优点,是固化高放废物的理想固化体。通过多种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钙钛矿固化体的浸出率、矿物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其对高放废物(HLW)锶核素(Sr2+)的最大包容量。本研究采用PCT浸泡法和MCC-1浸泡法对元素的浸出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钛酸钙(CaTiO3)浸出率小于2.1×10-3g/m2·d,钛酸锶(SrTiO3)浸出率8.58×10-3g/m2·d,两者浸出率皆小于0.1×10-1g/m2·d(沸水中浸煮的浸出率),比玻璃固化体低2~3数量级(玻璃浸出率12±0.4)。而且固化体质量浸出
二、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将开放已完成的地层处置研究设施“qualit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将开放已完成的地层处置研究设施“quality”(论文提纲范文)
(1)CiADS超导测试中心2K低温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核能与CiADS |
1.2 2K低温系统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1 2K氦低温系统在大科学装置中的应用 |
1.2.2 超导腔测试氦低温系统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2K低温系统流程设计 |
2.1 2K低温获得方法 |
2.2 测试需求 |
2.3 系统流程设计 |
2.3.1 冷却流程 |
2.3.2 纯化流程 |
2.3.3 外部循环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2K低温系统热力分析 |
3.1 氦物性 |
3.2 液氦两相流传输及压降计算 |
3.2.1 液氦两相流流动状态 |
3.2.2 液氦两相流传输过程中的压降计算 |
3.2.2.1 分离流动模型压降计算 |
3.2.2.2 均质流动模型压降计算 |
3.3 2K低温系统热负载分析 |
3.4 氦循环过程热力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2K低温系统的主要设备设计 |
4.1 基于TRIZ理论的设计方法 |
4.1.1 系统功能分析 |
4.1.2 物理矛盾分析 |
4.1.3 运用科学效应及知识库 |
4.2 分配与传输设施设计 |
4.2.1 主阀箱结构 |
4.2.2 传输管线结构 |
4.2.3 加热器设计 |
4.3 杜瓦设计 |
4.3.1 杜瓦工作流程 |
4.3.2 杜瓦结构设计 |
4.3.3 杜瓦漏热分析 |
4.4 泵组选型 |
4.5 负压保护 |
4.6 设备布局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负压换热器的研制 |
5.1 换热器设计 |
5.2 负压换热器数值分析 |
5.2.1 负压换热器三维模型处理与网格划分 |
5.2.2 边界条件设置与工质物性参数 |
5.2.3 数值模拟结果 |
5.3 负压换热器优化设计 |
5.3.1 单层内换热翅片数对换热性能影响 |
5.3.2 螺距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5.3.3 翅片形状结构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5.3.4 翅片开孔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5.3.5 优化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2K低温系统的实验测试 |
6.1 测量与控制系统 |
6.1.1 测量系统 |
6.1.1.1 温度测量 |
6.1.1.2 液位测量 |
6.1.1.3 压力测量 |
6.1.2 控制系统 |
6.2 实验测试 |
6.2.1 系统调试 |
6.2.2 负压换热器性能测试 |
6.2.3 超导腔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日本近期核能发展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岛退役相关工作 |
1.1 福岛第一核电站退役进展 |
1.2 退役国际共同研究中心 |
2 日本核电政策及现状 |
2.1 日本核电政策 |
2.2 日本核电现状 |
3 日本研究堆发展现状 |
4 日本重点研发堆型 |
4.1 快堆 |
4.1.1 实验快堆“常阳” |
4.1.2 原型快堆“文殊” |
4.1.3 日本今后快堆发展战略 |
4.2 高温气冷堆 |
5 日本辐射应用概况 |
6 对我国核能发展的启示 |
(3)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理论分析 |
2.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厘定 |
2.1.1 放射性废物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界分 |
2.1.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含义厘析 |
2.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正当性 |
2.2.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合理性 |
2.2.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2.2.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
2.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环境权理论 |
2.3.3 风险控制理论 |
2.4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内涵与构成 |
2.4.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 |
2.4.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构成 |
2.5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
2.5.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价值 |
2.5.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功能 |
2.6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原则与模式 |
2.6.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原则 |
2.6.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模式 |
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战略与政策理据之一般分析 |
3.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战略与政策理据的特点与趋势 |
3.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战略与政策理据之比较 |
3.4.1 技术路线之比较 |
3.4.2 选址准则之比较 |
3.4.3 决策过程之比较 |
3.4.4 资金模式之比较 |
4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立法分析 |
4.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立法之一般分析 |
4.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国际立法 |
4.2.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国际立法之宏观背景 |
4.2.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国际法律渊源 |
4.2.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国际立法中的参与主体 |
4.2.4 国际立法对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之现实意义 |
4.3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4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4.1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法律 |
4.4.2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行政法规 |
4.4.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规章 |
4.4.4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标准及技术文件 |
4.4.5 国际法渊源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之关系 |
4.5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相关立法之比较 |
4.5.1 立法框架之比较 |
4.5.2 法律渊源之比较 |
5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
5.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
5.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之比较 |
5.4.1 主体设置之比较 |
5.4.2 主体职能划分之比较 |
6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
6.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
6.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之比较 |
6.4.1 许可种类划分之比较 |
6.4.2 许可审批流程之比较 |
7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
7.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役法律制度 |
7.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
7.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之比较 |
7.4.1 退役计划模式之比较 |
7.4.2 退役保障机制之比较 |
8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
8.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
8.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之比较 |
8.4.1 应急管理框架设定之比较 |
8.4.2 应急管理主导机构之比较 |
9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
9.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
9.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之比较 |
9.4.1 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之比较 |
9.4.2 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之比较 |
10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现状审视与完善 |
10.1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现状审视 |
10.1.1 相关立法框架存在缺失 |
10.1.2 相关管理主体职能设定分散不清 |
10.1.3 相关管理机制缺乏保障 |
10.1.4 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
10.1.5 相关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发展 |
10.2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完善 |
10.2.1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框架之完善 |
10.2.2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制度之完善 |
10.2.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运行制度之完善 |
10.2.4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之完善 |
10.2.5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之完善 |
11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甘肃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关闭后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的发展现状 |
1.3 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的现状和需求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处置库关闭后安全评价技术 |
2.1 安全评价法规要求 |
2.2 处置系统描述 |
2.3 FEPs分析和情景开发 |
2.4 模拟与分析 |
2.5 不确定性分析 |
2.6 安全评价结果的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3 北山处置库系统描述 |
3.1 处置概念 |
3.2 源项 |
3.3 工程屏障系统 |
3.4 天然屏障系统 |
3.5 生物圈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4 北山处置库FEPs分析和情景开发 |
4.1 FEPs分析 |
4.2 预期演变描述 |
4.3 情景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5 北山处置库关闭后正常演变情景的辐射影响模拟与分析 |
5.1 核素释放迁移模型构建 |
5.2 辐射影响模拟 |
5.3 辐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北山处置库关闭后辐射影响的不确定性分析 |
6.1 情景不确定性分析 |
6.2 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北山处置库安全评价结果的应用 |
7.1 缓冲层厚度设计的优化 |
7.2 处置坑安全避让距离研究 |
7.3 现阶段安全评价的成果与不足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北山预选区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解决方案 |
2.1 预选区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总体技术方案 |
2.2 预选区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功能设计 |
2.3 预选区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设计 |
2.4 小结 |
3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技术研究 |
3.1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技术 |
3.2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方法研究 |
3.3 时域压缩算法改进 |
3.4 小结 |
4 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
4.1 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数据库设计思路 |
4.2 概念设计 |
4.3 逻辑设计 |
4.4 物理设计 |
4.5 小结 |
5 北山预选区无线传感器网络模拟仿真 |
5.1 数据仿真原理与方法 |
5.2 数据仿真工具结构 |
5.3 数据仿真工具功能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U(Ⅵ)、Th(Ⅳ)和Eu(Ⅲ)在花岗岩组分矿物及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
1.1.1 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及生物毒性 |
1.1.2 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 |
1.1.3 高放废物深地层地质处置 |
1.1.4 放射性核素迁移 |
1.2 放射性核素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作用 |
1.2.1 吸附基本理论 |
1.2.2 描述吸附的方法 |
1.2.2.1 吸附动力学 |
1.2.2.2 吸附等温线 |
1.2.2.3 吸附热力学 |
1.3 影响水-岩界面吸附行为的因素 |
1.3.1 吸附剂本身性质 |
1.3.2 吸附质本身性质 |
1.3.3 界面周围环境 |
1.3.3.1 酸度 |
1.3.3.2 离子强度 |
1.3.3.3 温度 |
1.3.3.4 体系共存组分 |
1.3.3.5 天然有机质 |
1.3.3.6 无机配体 |
1.4 放射性核素迁移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 |
1.4.1 实验室研究 |
1.4.2 表面配位模型 |
1.4.3 量子化学计算 |
1.4.4 光谱技术 |
1.4.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1.4.4.2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 |
1.4.4.3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TRLFS) |
1.5 本课题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选题依据 |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组分矿物上吸附研究 |
2.1 U(Ⅵ)在金云母上吸附 |
2.1.1 引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3.1 吸附动力学 |
2.1.3.2 离子强度和pH的影响 |
2.1.3.3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
2.1.3.4 腐殖质影响 |
2.1.3.5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
2.1.3.6 温度影响 |
2.1.3.7 吸附可逆性 |
2.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2.2 Eu(Ⅲ)在白云母上吸附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3.1 pH和离子强度影响 |
2.2.3.2 共存配体的影响 |
2.2.3.3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
2.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2.3 U(Ⅵ)在白云母上吸附 |
2.3.1 引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3.1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2.3.3.2 pH和背景电解质的影响 |
2.3.3.3 背景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
2.3.3.4 温度影响 |
2.3.3.5 腐殖酸对吸附的影响 |
2.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2.4 Eu(Ⅲ)在钾长石上吸附 |
2.4.1 引言 |
2.4.2 实验部分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3.1 平衡时间的影响 |
2.4.3.2 固液比(s/l)影响 |
2.4.3.3 pH值及Eu(Ⅲ)初始浓度影响 |
2.4.3.4 有机物的影响 |
2.4.3.5 阴离子的影响 |
2.4.3.6 温度的影响 |
2.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放射性核素在膨润土上吸附研究 |
3.1 Th(Ⅳ)在Na型高庙子膨润土上吸附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3.1 pH及离子强度的影响 |
3.1.3.2 阳离子的影响 |
3.1.3.3 阴离子的影响 |
3.1.3.4 HA和FA的影响 |
3.1.3.5 温度的影响 |
3.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本工作取得的进展 |
4.2 存在的问题 |
4.3 工作展望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核素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场的迁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安全处置放射性废物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 |
1.1.2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情况 |
1.1.3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核素迁移研究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2.1 高放废物处置方法概述 |
1.2.2 核素迁移研究现状 |
1.2.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预选处置场地区环境特征研究 |
2.1 区域自然环境 |
2.1.1 北山地区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气象特征 |
2.1.4 降水量 |
2.1.5 风力与风向 |
2.2 北山地区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区域花岗岩岩体特征 |
2.3 区域水文及水文地质特征 |
2.3.1 区域水文特征 |
2.3.2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2.3.3 旧井地段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第3章 核素在花岗岩裂隙地下水中迁移模拟 |
3.1 概述 |
3.2 花岗岩裂隙中核素运移机制 |
3.3 核素在研究区裂隙介质迁移模型 |
3.3.1 模型的类型 |
3.3.2 迁移概念模型 |
3.3.3 模型的数学描述 |
3.3.4 模型的数学近似 |
3.4 核素在研究区花岗岩裂隙介质中迁移模拟计算 |
3.4.1 放射性物质的选取 |
3.4.2 主要参数的选择 |
3.4.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铀、锶在研究区地下水中形态分布研究 |
4.1 概述 |
4.2 水化学热力学相关概念 |
4.3 核素形态测定方法分析 |
4.4 铀、锶在地下水中形态分布 |
4.5 研究区地下水中主要元素形态分布 |
4.5.1 不同类型地下水中主要元素形态计算 |
4.5.2 Cl、Ca、S 、U 和 Sr 的元素形态分布分析 |
4.6 污染物铀、锶进入地下水后形态分布 |
4.6.1 污染源的分析 |
4.6.2 污染物铀、锶进入含水层后形态模拟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铀、锶在研究区地下水中迁移的数值模拟 |
5.1 计算的原理和研究方法 |
5.2 研究区模拟计算分区 |
5.3 数值模拟条件假设和参数的选取 |
5.3.1 数值模拟的假设 |
5.3.2 数值模拟参数的选取 |
5.4 研究区水中铀迁移模拟研究 |
5.4.1 铀在Ι区迁移模拟研究 |
5.4.2 铀在Ⅱ区迁移模拟研究 |
5.5 研究区水中锶迁移模拟研究 |
5.5.1 锶在Ⅰ区迁移模拟研究 |
5.5.2 锶在Ⅱ区迁移模拟研究 |
5.6 模拟计算影响因素分析 |
5.6.1 pH 对铀、锶迁移的影响 |
5.6.2 弥散度、扩散系数对铀、锶迁移的影响 |
5.6.3 温度对铀、锶迁移的影响 |
5.6.4 其他因素对铀、锶迁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铀在花岗岩中吸附影响因素实验 |
6.1 概述 |
6.2 实验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 |
6.2.1 实验方法分析 |
6.2.2 采用的实验方法 |
6.2.3 实验技术路线 |
6.3 实验准备 |
6.3.1 样品制备 |
6.3.2 实验条件 |
6.3.3 主要仪器 |
6.4 分配系数的测定计算 |
6.5 实验内容 |
6.6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6.1 接触时间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
6.6.2 铀浓度变化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
6.6.3 粒径变化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
6.6.4 酸度变化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
6.6.5 温度变化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
6.7 花岗岩对铀的吸附等温线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低碳发展模式下中国核电产业及核电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低碳经济与气候变化 |
1.2.2 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
1.2.3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重工化对能源需求与环境的影响 |
1.2.4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1.2.5 核电对碳减排的贡献文献综述 |
1.2.6 核电与常规发电成本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
1.2.7 铀资源需求量与铀价变动对核电影响的文献综述 |
1.2.8 项目投资的实物期权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1 中国重工业的电力消费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 |
1.3.2 核电对碳减排的贡献研究 |
1.3.3 计入外部成本的平准化核电与煤电发电成本比较研究内容 |
1.3.4 铀资源需求量与铀价变动对核电的影响 |
1.3.5 基于实物期权分析与云理论的核电项目投资决策模型 |
1.4 研究目标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
1.7 研究方法 |
1.7.1 中国重工业的电力消费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 |
1.7.2 核电对碳减排的贡献研究 |
1.7.3 计入外部成本的平准化核电与煤电发电成本比较研究 |
1.7.4 铀资源需求量与铀价变动对核电的影响 |
1.7.5 基于实物期权分析与云理论的核电项目投资决策模型 |
1.8 本文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现路径 |
2.1 引言 |
2.2 中国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分析 |
2.2.1 世界与中国碳排放总量之比较 |
2.2.2 中国碳排放强度分析 |
2.3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现状分析 |
2.3.1 能源活动的CO_2排放源排放量计算 |
2.3.2 工业活动CO_2排放源排放量计算 |
2.3.3 CO_2排放源排放量 |
2.4 低碳与发展的关系 |
2.4.1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产业格局的影响 |
2.4.2 低碳经济与能源技术(详细分析见5.3) |
2.5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约束因素 |
2.6. 低碳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
2.6.1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消费的要求——脱钩理论及模型 |
2.6.2 基于产业和能源视角的"低碳经济"实现路径 |
2.6.3 节能与减排政策安排 |
2.7 中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工业重工化为特征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
3.1 引言 |
3.2 中国经济发展的工业重工化依赖 |
3.2.1 基于可比价格的三次产业构成 |
3.2.2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3.2.3 碳排放Ⅰ类工业、碳排放Ⅱ类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3.3 碳基电源支撑的中国经济 |
3.3.1 电力和经济的关系——电力消费弹性分析 |
3.3.2 电力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 |
3.3.3 工业电力消费与碳排放的协整关系 |
3.3.4 工业部门的电力消耗——用电重工化特征 |
3.3.5 电源结构煤电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工业各行业碳排放分析 |
4.1 引言 |
4.2 我国工业碳排放分析 |
4.2.1 工业分行业碳排放量计算 |
4.2.2 1991-2007年工业各行业碳排放量的估算 |
4.2.3 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测算数据来源及结果 |
4.3 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因素LMDI分析 |
4.3.1 因素分解方法 |
4.3.2 LMDI法对工业耗能的碳排放因素进行分析 |
4.4 基于熵权的工业各行业碳排放灰色关联分析 |
4.4.1 R聚类分析计算步骤 |
4.4.2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步骤 |
4.5 我国工业各行业的碳排放与工业总的碳排放的关系 |
4.5.1 分析计算数据 |
4.5.2 R聚类分析 |
4.5.3 灰色关联分析 |
4.5.4 工业各行业碳排放量与工业碳排放总量关联度的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支撑工业重工化发展模式的低碳能源选择 |
5.1 引言 |
5.2 碳基能源排放约束下工业重工化发展路径 |
5.2.1 能源强度与碳强度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双重约束 |
5.2.2 工业重工化发展模式下碳基能源约束模型 |
5.2.3 重工化发展模式下能源系统的最优配置 |
5.3 低碳能源分析 |
5.3.1 可再生能源 |
5.3.2 碳基能源的低碳应用——洁净煤技术 |
5.4 可大规模建设的基荷低碳能源——核电 |
5.4.1 中国核电发展现状 |
5.4.2 核电技术发展 |
5.4.3 中国核电发展特点与趋势 |
5.4.4 我国已具备大规模建造核电建设的基础条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核电发电成本研究 |
6.1 引言 |
6.2 铀燃料需求与核电燃料成本研究 |
6.2.1 铀价及其对核燃料成本变化的影响 |
6.2.2 核电燃料成本 |
6.3 中国天然铀铀需求量计算模型及供需缺口预测 |
6.3.1 计算模型 |
6.3.2 2014年天然铀消耗量预测 |
6.3.3 2014年天然铀供需量缺口 |
6.4 基于总发电成本的核电经济性 |
6.4.1 核电站造价 |
6.4.2 M310+技术与AP1000技术工程投资概算及构成 |
6.4.3 经济评价期修正系数 |
6.4.4 核电发电成本PGC与EGC的计算 |
6.4.5 计入碳排放成本的核电经济性分析 |
6.5 影响核电比投资的效应分析 |
6.5.1 规模效应 |
6.5.2 学习效应 |
6.5.3 技术进步效应 |
6.5.4 国产化效应 |
6.6 结论 |
第七章 计入碳收益的核电产业发展规划问题研究 |
7.1 引言 |
7.2 碳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7.3 碳价预测 |
7.3.1 理论概述 |
7.3.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7.4 核电对碳减排的贡献的研究 |
7.4.1 核电在减排中的作用 |
7.4.2 核电碳减排潜力的计算方法 |
7.5 低碳前景下核电规划方案 |
7.5.1 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 |
7.5.2 碳强度约束下的低碳情景核电远期规划方案(2005~2020) |
7.6 计入碳价的核电技术经济分析 |
7.6.1 核电技术经济分析模型 |
7.6.2 2010-2020年低碳情景下中国核电建设规划机组进度 |
7.6.3 低碳情景下核电发展规划情景 |
7.7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核电投资决策 |
7.7.1 核电投资中的不确定性及风险 |
7.7.2 实物期权 |
7.7.3 核电投资中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7.7.4 实物期权在核电投资领域的应用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论文的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结论 |
8.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9)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石油安全、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关系 |
(二) 中国面临的重大能源安全、石油安全挑战 |
(三) 能源贸易在实现国家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际机构对能源及能源安全的研究 |
(二) 主管能源的政府机构对能源问题的研究 |
(三) 国际大石油公司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能源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与逻辑、现实的统一 |
(二) 归纳、与综合、分析相统一 |
(三)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四)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 |
第二章 中国石油资源现状与石油安全面临的若干挑战 |
一、中国石油供求现状 |
(一) 中国石油分布及构成 |
1. 中国陆地石油分布及构成 |
2. 中国海洋石油分布及构成 |
(二) 中国石油生产情况 |
1. 中国石油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
2. 中国石油产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
3. 能源生产系数波动较大 |
(三) 中国石油消费情况 |
1. 中国石油消费量 |
2. 中国石油消费结构 |
(四) 中国石油基础设施及研发投资 |
1. 基础设施投资 |
2. 中国石油研发投资 |
(五) 中国石油贸易 |
1. 中国石油贸易量 |
2. 中国石油贸易产品结构 |
3. 石油贸易地区分布 |
二、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的现状 |
1. 高经济增长背景下,石油安全问题愈加突出 |
2. 原油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长较快 |
3. 原油消耗强度大且生产增长无法赶超消费速度 |
4. 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不足 |
5. 中国石油外交面临的复杂状况 |
6. 石油获取来源的不稳定性 |
7. 全球石油价格具有上升压力 |
(二) 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 |
1. 能源来源安全问题 |
2. 能源运输问题 |
3.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 |
4. 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5. 中国能源最终消费结构中高耗能产业居多 |
6. 中国能源需求量增长较快 |
7. 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影响了能源供给能力的提高 |
(三) 形成石油安全、能源安全隐患的因素 |
第三章 世界石油供求及贸易格局分析 |
一、世界石油地理分布及储量概况 |
(一) 世界石油储量 |
(二) 世界常规石油储量预测 |
二、世界石油生产状况 |
(一) 世界石油生产现状 |
(二) 世界石油生产预测 |
1. OPEC 产油国的常规石油产量预测 |
2. 非 OPEC 国家的常规石油产量预测 |
3. 非常规石油产量预测 |
三、世界石油消费状况 |
(一) 世界石油消费现状 |
1. 世界能源消费状况 |
2. 世界石油消费现状 |
3. 世界石油消费预测 |
(二) 世界石油消费格局 |
1. 发达国家能源效率提高需求增长减缓 |
2.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石油需求增长强劲 |
3. 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石油消费量剧增 |
四、世界石油需求状况及缺口分析 |
(一) 全球石油需求重心转移 |
(二) 全球石油需求缺口预测 |
五、世界石油价格状况 |
(一) 影响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
(二) 高油价的影响 |
六、世界石油贸易与投资格局 |
(一) 世界石油贸易概况 |
1. 石油贸易增长 |
2. 石油的运输 |
3. 石油贸易伙伴 |
(二) 世界主要石油贸易国家/地区的投资 |
1. R&D 投资情况 |
2. 石油工业吸收投资的预测 |
(三) 世界主要能源供给国的能源贸易与投资 |
1. OPEC |
2. 俄罗斯 |
3. 加拿大 |
4. 墨西哥 |
5. 综合特点 |
第四章 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分析 |
一、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分析 |
(一) 美国 |
1. 美国能源供给与需求走势现状与预测—油气、煤炭 |
2. 美国能源战略 |
3. 美国石油储备模式 |
(二) 日本 |
1. 日本能源战略 |
2. 日本石油储备 |
(三) 德国 |
1. 德国能源战略 |
2. 德国石油储备 |
(四) 法国 |
1. 法国能源政策与战略 |
2. 法国的石油储备 |
(五) 印度 |
1. 印度能源供给与需求走势 |
2. 印度能源安全战略——一体化战略 |
3. 印度石油部门的自由化 |
4. 印度国有石油公司的商业与投资战略 |
5. 印度石油储备 |
(六) 韩国 |
1. 韩国能源安全战略与政策 |
2. 韩国的石油储备 |
(七) 新加坡能源安全战略与政策 |
1. 新加坡能源供给与需求走势 |
2. 新加坡能源安全战略与政策 |
二、世界主要能源生产/消费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模式 |
(一) 战略导向型 |
(二) 经济导向型 |
(三) 地缘导向型 |
1. 争夺石油定价权 |
2. 实行进口来源多元化、分散风险 |
3. “石油民族主义”抬头 |
第五章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现状与相关的贸易策略评估 |
一、中国能源政策及能源安全战略发展的演进 |
(一) 战略的发展与基本内涵 |
(二) 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发展的演进 |
1. 1949-1960 年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2. 1960-1978 年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3. 1978-1993 年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4. 1993 年以后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二、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与有关贸易策略的综合评估 |
(一)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与贸易策略并没有有效的降低能源需求 |
1. 能源规划执行不力,高能耗产业大量投资导致能源过度消耗 |
2.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推进速度缓慢 |
3. 能源效率依然偏低 |
4. 万元 GDP 能耗依然过高 |
5. 学校能源教育滞后,节能意识淡薄导致能源浪费严重 |
(二)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现状与贸易策略并没有有效的增加能源供给.. |
1. 国内石油储量不足导致石油无法自给自足 |
2. 石油进口机制欠缺,导致石油供给多元化进展缓慢 |
3. 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体制极不完善、战略储备严重不足 |
第六章 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理论探索 |
一、能源安全战略的统一性、包容性及其和谐 |
(一) 能源战略与外交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的统一性和包容性的和谐 |
(二) 能源战略中贸易战略的缺失 |
(三) 能源贸易战略布局 |
1. 铺设中俄“泰纳线”,保证石油贸易北方供给源 |
2. 修建中巴石油管道破解“马六甲困局” |
3. 建设中缅管开辟中国石油运输“印度洋线路” |
二、建立合理的能源贸易机制 |
(一) 能源贸易进口机制的改革 |
1. 应该制定能源进口战略 |
2. 能源进口战略的基本目标 |
3. 保障中国能源进口贸易中所应有的利益 |
4. 能源进口战略的基本内容 |
5. 制定能源进口需要考虑的几组关系 |
6. 中国能源进口战略的具体实施策略 |
7. 逐步建立稳固的石油储备体系,防止能源进口来源中断 |
8. 多方位掌握进口定价权,实现进口利益 |
(二) 能源贸易手段的综合辩证 |
1. 与能源大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维护能源安全 |
2. 贸易与投资手段结合内外兼修保障能源安全 |
(三) 能源贸易利益主体的真空 |
三、国营贸易是能源贸易方式最优策略 |
(一) WTO 对国营贸易的解释及其他 |
(二) 中国石油国营贸易的现状及问题 |
1. 中国石油国营贸易的现状 |
2. 中国石油国营贸易的问题 |
3. 应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国营贸易带来的问题 |
(三) 国营贸易的先进性 |
四、能源安全法是能源安全的法律保障 |
(一) 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法律建设 |
1. 对已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
2. 对部分法例进行及时修订 |
3. 建立与能源配套的法律法规 |
(二) 能源贸易及其相关法律建设 |
1. 制定与完善能源出口相关的法律法规 |
2. 制定与完善能源进口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七章 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 |
一、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政策体系及策略 |
(一) 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从中国能源贸易“地形图”挖掘潜在贸易对象的可行性 |
1. 中国能源贸易“地形图” |
2. 中国能源需求增长点 |
(二) FTA 及双边能源贸易合作是未来能源安全的核心战略 |
1. 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建立 FTA 实现能源自由贸易 |
2. 中国在东亚区域框架内加强能源合作 |
3. 加快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的 FTA 实现能源领域的融合 |
4. 加强与其他能源大国及区域组织的能源合作与协调 |
(三) 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策略―投资与贸易一体化策略 |
1. 积极鼓励对外投资油气开发 |
2. 建立国家奖励油气勘探开发计划 |
3. 对内限制高用油行业的国内外投资 |
二、以煤养油调整煤炭贸易政策 |
(一) 煤炭出口本身是不可持续的 |
1. 中国煤炭供需缺口即将出现 |
2. 煤炭出口从经济、环保上来看不划算 |
(二) 以煤养油从经济、环境效益和技术上来看是可行的 |
1. 降低煤炭消耗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
2. 以煤养油应该是中短期能源技术战略与政策的重点 |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贸易政策体系 |
(一) 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出口政策 |
1. 科学规范对外援助性质的石油出口 |
2. 规范国内石油企业的出口行为 |
(二) 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进口政策 |
1. 优化石油进口的采购方式 |
2. 实行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分散进口风险 |
3. 综合利用市场和外交手段,规避进口风险 |
4. 建立石油进口风险预警机制 |
四、建立合理的国内石油分销与价格体系 |
(一) 中国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 |
(二) 中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
1. 国内油价滞后国际油价,造成了市场资源配置扭曲 |
2. 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为参照,不能真正反映国内石油市场供需关系 |
(三) 中国石油价格定价机制的完善 |
1. 增强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联动性,实现与国际油价的真正接轨 |
2. 逐渐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以法律与经济为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
3.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稳定石油价格 |
4. 建设石油期货市场,谋求国际石油定价权 |
五、建立与完善中国石油期货市场 |
(一) 中国曾尝试过石油期货交易,但被“暂停” |
1. 规避金融风险是暂停石油期货交易的宏观经济原因 |
2.规范市场秩序混乱是政府出台统一价格政策的直接原因 |
3. 抑制过度投机是暂停石油期货交易的微观原因 |
(二) 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 在中国现行的石油产业组织模式下,石油市场存在主体缺位现象 |
2. 现有期货法规体系和政府监管滞后于期货市场发展的需要 |
3. 中国现行油品“行政指导价格”和油品专营体制不合理 |
4. 中国石油交易量还不足够大,不足以支撑期货市场的运营 |
(三) 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建设的战略选择 |
1. 完善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调整监管政策,形成完善的综合监管体系 |
2. 加快期货交易所的体制创新 |
3. 鼓励期货公司的改制活动 |
4. 培育市场主体 |
5. 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实现石油金融一体化 |
六、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的联动机制 |
(一) 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 |
1. 国家层面的石油战略储备没有平抑油价波动的功能 |
2. 微观层面的“石油平准储备”也不具有平抑油价波动功能 |
3. 石油期货市场具有规避油价波动风险的功能 |
(二) 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又有一定程度的互补关系 |
1. 战略石油储备规模与石油期货市场 |
2. 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与石油期货市场 |
3. 石油储备管理与石油期货市场 |
(三) 建立二者联动机制确保中国石油安全 |
七、建立完善的学校能源教育体系为能源安全提供基础与后盾 |
(一) 学校能源教育的重要性 |
(二) 学校能源教育的目标 |
(三) 如何进行学校能源教育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固化放射性废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注释说明清单 |
引言 |
1 . 文献概述 |
1.1 核废物研究现状 |
1.1.1 我国的固体废物与放射性废物 |
1.1.2 RAW的危害 |
1.1.3 核废物的来源 |
1.1.4 RAW的分类 |
1.1.5 RAW的管理原则 |
1.1.6 核废物的处理 |
1.1.7 核废物的处置 |
1.2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HS的特征 |
1.2.2 SHS——致密化技术 |
1.2.3 SHS在工业和高技术中的应用 |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
2. SHS实验设备及方法 |
2.1 SHS实验设备 |
2.2 SHS实验方法 |
2.2.1 钛酸钙的制备 |
2.2.2 钛酸锶的制备 |
2.3 性能与表征 |
2.3.1 性能检测 |
2.3.2 显微结构表征 |
3 钙钛矿固化体的SHS-致密化过程研究 |
3.1 SHS-加压致密化过程分析 |
3.1.1 SHS燃烧波的特征 |
3.1.2 SHS燃烧热力学 |
3.1.3 温度-时间-状态图(TTSD) |
3.1.4 致密化判据与加压参数的确定 |
3.2 CaTiO_3 绝热燃烧温度Tad的计算 |
3.3 SrTiO_3 燃烧绝热温度的Tad的计算 |
3.4 工艺参数的确定 |
3.4.1 预制块相对密度的确定 |
3.4.2 预压力P_1的确定 |
3.4.3 加压时间t_1的确定 |
3.4.4 高压压力P_2的确定 |
3.4.5 高压保压时间t_2的确定 |
3.5 采取的致密化措施 |
3.6 小结 |
4 钙钛矿固化体浸出性能研究 |
4.1 钛酸钙(CaTiO_3)固化体浸出实验 |
4.2 钛酸锶(SrTiO_3)固化体浸出实验 |
4.2.1 钛酸锶MCC-1(Material Characterizatioon Center)法浸出实验 |
4.2.2 SrTiO_3的浸出率计算 |
4.2.3 SrTiO_3浸出液分析 |
4.3 浸出机理研究 |
4.3.1 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
4.3.2 浸出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4.3.3 浸出剂对浸出率的影响 |
4.3.4 pH值对浸出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5 钙钛矿固化体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分析 |
5.1 钙钛矿人造岩石的结构稳定性 |
5.1.1 钙钛矿(CaTiO_3和SrTiO_3)的晶体结构 |
5.1.2 钙钛矿(CaTiO_3和SrTiO_3)的结构稳定性计算 |
5.2 钙钛矿人造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能剖析 |
5.2.1 钙钛矿的物理性能 |
5.2.2 钙钛矿的化学性能 |
5.3 CaTiO_3固化体的显微结构分析 |
5.3.1 物相组成 |
5.3.2 矿相显微组织结构 |
5.4 小结 |
6 钙钛矿固化体的包容量研究 |
6.1 CaTiO_3 固化体的最大包容量研究 |
6.1.1 CaTiO_3 固化体的最大包容量理论计算 |
6.1.2 固化体最大包容量的实验研究 |
6.2 CaTiO_3固容体包容机理研究 |
6.3 SrTiO_3的物理性能和显微结构性能分析 |
6.3.1 SrTiO_3的物理性能 |
6.3.2 物相组成 |
6.3.3 矿相显微组织结构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将开放已完成的地层处置研究设施“quality”(论文参考文献)
- [1]CiADS超导测试中心2K低温系统研制[D]. 牛小飞. 浙江大学, 2021(01)
- [2]日本近期核能发展研究分析[J]. 刘乙竹. 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2020(06)
- [3]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 甘露茜. 重庆大学, 2019(01)
- [4]甘肃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关闭后安全评价[D]. 凌辉.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8(05)
- [5]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技术研究[D]. 刘原麟.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6(03)
- [6]U(Ⅵ)、Th(Ⅳ)和Eu(Ⅲ)在花岗岩组分矿物及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研究[D]. 潘多强. 兰州大学, 2014(03)
- [7]核素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场的迁移行为研究[D]. 韦红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8]低碳发展模式下中国核电产业及核电经济性研究[D]. 杨光.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09)
- [9]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D]. 熊韶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03)
- [10]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固化放射性废物[D]. 张瑞珠. 北京科技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