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鹏[1](2021)在《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载体,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必由之路。日本城市化发展已在上世纪末基本完成,且经验良多,能够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现代城镇化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60.6%,成绩斐然。但相比于成熟工业化国家近80%的城镇化水平,中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及前期积累的城镇化问题集中释放的背景下,中国当前及未来城镇化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无论从前期理论研究还是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实践来看,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财政支出的推动作用,但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某些问题,部分也由财政支出问题所致,并且多数城镇化问题也必须通过财政支出手段予以解决。面对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与中国部分制度问题的阻滞,迫切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与革新财政支出机制来解决中国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城镇化问题,以推动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核心点是研究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在论文思路与结构安排上,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多维度分解,将财政支出分解为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四个维度,将城镇化分解为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与城乡关系四个维度,进而确定两个核心概念相应维度之间的多个重要关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文章将对日本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城市化发展中财政支出作用的多维度分析作为研究起点,并在日本经验启示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与研究框架。在中国实践部分的行文安排上,论文采用发展实践概述、理论与数理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脉络。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日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战后),城市空间布局经历由失衡到均衡的序贯增长过程,城乡关系状况良好(主要是战后)。战前与战后实践总体表明,日本城市化发展与财政支出规模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都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战前生产性财政支出水平极高,战后城市化高速增长期生产性财政支出占比缓慢下降,在城市化后期消费性或民生性财政支出显着增加。战前财政集权致使城市空间发展极化;战后日本市町村的财政分权态势较为均衡,城市化空间形态也呈现先“聚”后“散”的序贯特征,大中小城市发展整体较为均衡。日本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农业兼业经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经验对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及对中国从财政支出方面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启示。第二,在公共产品非过度拥挤状态下,公共产品供给有助于经济集聚水平提升,经济集聚水平提升也会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在实际中表现为在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收入分配与福利公平需求方面,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的空间经济数理模型分析发现,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集聚或城镇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基于198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分别进行静态面板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计量分析,实证结论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第三,财政支出结构的适时调整能够从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更好满足居民公共产品偏好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差距与福利不公平状况、提升城镇空间综合承载力四个方面推动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模型分析发现,由公共资本效率与公私产品偏好结构变化所推动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城乡转移决策及流动均衡具有重要影响。基于1982-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协整模型计量分析得出,财政支出结构中服务性支出比重与城镇化质量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的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得出了财政支出结构中各类服务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具体影响。第四,财政分权能够通过财政激励、财政竞争与提升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三个方面提升城镇化效率,但也会因财政资源分配差距产生的“马太效应”而导致城市发展出现两级分化。财政分权、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在公共产品拥挤条件下,财政分权程度会对城镇化水平产生倒“U”型影响,并在土地拥挤假设下得出城市群形态是城镇空间布局的最优形态。对中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与县级地区各层级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的核算结果发现,层级越高的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越高,人口的平均流入规模越大。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的动态面板模型与分位数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有助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并且城镇化水平越高,该边际影响越大。第五,财政支出能够扩大城乡市场规模,支撑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但实践中常常因城乡财政配置结构失衡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当城镇存在公共投资而乡村没有时,农业产出会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会拉大;而当公共资本存在并按适当比例向乡村农业转移时,不仅会提升农业产出水平,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7-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分析发现,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增加具有正向影响。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有所不同。基于2007-2019年面板校正标准误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增加、服务性财政支出与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占比与城乡收入比之间虽呈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着。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财政支出维度)与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城乡关系(城镇化维度)相关联,并根据日本经验与中国城镇化发展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构建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多维度分析框架。(2)将财政支出引入传统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空间经济模型,并根据理论分析需要,建立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模型,财政分权、城市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模型,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模型,并获得有价值的分析结果。(3)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选用了适用且较为前沿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时间序列协整分析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法、多数据类型实证分析,以保障经验研究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席超[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人民对体育运动的追求随之提高。由最初的体育锻炼转化为高质量的体育运动体验与活动。并且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之下“体育+”模式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成为当下特色小镇发展的热点。但是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标准应该是什么?本研究对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目前发展中的资源配置现状根据中国体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旨在为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性参考。本研究以山西省三所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的查阅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归纳。其次,以中国体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1.0为准对山西省三所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分别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对三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评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发展之中的不足。并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如下:山西省三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仅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与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处于运营、建设同步状态,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由于政策、资金原因仍处于拟建状态。在最新的设计规划之中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着重以海、陆、空体育项目结合康养着力打造赛事型、康体型、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竞技体育打造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规划之中属于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根据中国体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目前的发展存在着6个方面的不足:小镇所在地方的基础设施与特色小镇内部发展定位以及现有发展规模不配套;主题特色不突出、发展之中体育普及率以及普及范围低;当地针对小镇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开发商在建设之中由于资金问题导致项目停滞;小镇自身宣传力度不够、自身项目设施不具备创新性;小镇内部管理水平与运营水平不高,导致其服务质量不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针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5个方面: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挖掘新功能、培育新业态、促进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创立创新融资渠道;拓展、创新宣传渠道、提高自身影响力与竞争力;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健全人才保障制度。
陈屾[3](2019)在《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文中指出自2014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镇”之后,并在全国兴起建设特色小镇的运行。互联网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兼并互联网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为特色小镇的要素流动和产业创新提供重要支撑。“互联网+”特色小镇的建设,优化传统产业升级,能够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格局,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解决“三农”问题、响应国家精准扶贫任务以及实现传统小镇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解读梳理特色小镇的政策文件,对国内外“互联网+”特色小镇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构建“互联网+”特色小镇需要具备的条件。结合时下“互联网+”的热点,提炼出对创建“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的要点。在对“互联网+”助力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的研究中,提出“1+XD+2”的创新特色小镇规划发展理念,以搭建“互联网+”产业体系平台,盘活当地农业资源,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以国家级农业示范点玉林市茂林镇为培育对象,结合当地政府对茂林镇的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技术开展公众参与工作计划,将茂林镇打造成“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为案例实践,提出了“1+4D+2”的规划理念。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政务上重视数据库的建立,公众参与规划建设工作;在经济上,培育互联网经济以及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结合的特色产业小镇。重视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培育优势产业,加速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引导特色小镇形成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创建“互联网+”产业体系,进而吸引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互联网金融及科技创新等多功能的流动。
郭谦煜[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特色小镇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特色小镇是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小城镇建设的延续和新形势,建设和发展特色小镇有利于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更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是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他们是相互促进且缺一不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是发展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这一概念是在浙江省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我国城镇化的建设。通过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山西省特色小镇的建设。通过深入研究山西省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帮助理清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有利于从宏观角度把握山西省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关于文化传承和特色资源优势利用方面的走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小镇。论文以山西省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并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及特色小镇发展的具体目标。经过实地调研,对山西省住建厅获批的60个特色小镇,进行发展模式划分。从产业路径发展角度将山西省特色小镇划分六种类型,并分别选取典型的小镇进行案例研究,总结分析每种发展模式的利弊。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省特色小镇发展的建议。
王茜[5](2019)在《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对我国现在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经济,加快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的渠道,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这表明,“十三五”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特色小镇的建设。加快小城镇特别是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本文对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晋中市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晋中市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分析了晋中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晋中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情况主要分析了资源禀赋型特色小镇——昔阳县大寨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太谷县阳邑“三农”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型特色小镇——田森番茄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灵石县静升特色小镇的建设基本条件、主要优势、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等。在通过对晋中市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情况的分析之后,找出了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以及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建设不够全面,缺乏整体性、建设的速度缓慢、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魏唯一[6](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唐熙来[7](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也是地区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我国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过去的城镇化进程属于粗放式的野蛮生长,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城市规模扩张无序,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破坏严重,造成了人口市民化滞后、土地城镇化超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提出进入新时代,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也标志着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发展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传统城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由贫穷向富强、由落后向现代转变的关键阶段,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影响。因此,走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就成为了我国建立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解决的客观难题,必须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城镇化发展之路,寻求高质量的精细化城镇化发展。然而要想走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必须理清城镇化发展的运动规律及深层次的动力机制。但是,当前研究多数是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特定要素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剖析,从多方面、多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相对不足,因此从系统的角度挖掘城镇化影响要素、科学合理的构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体系、深入剖析城镇化系统内部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及耦合关系、解释各要素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以及高质量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就成了必要且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揭示城镇化发展所涉及的各类因素的形成过程与控制变量、研究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城镇化发展动力体系,从而对城镇化发展机制进行深度剖析,寻求最优的的政策制度以及管理体系,推动城镇化利益相关者推动城镇化高效发展的积极性,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对促进我国城镇化高效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基于此,本文按照“调查、理论、实证和应用”的逻辑展开相关研究工作。(1)全面梳理城镇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本文研究空间。本文的相关研究是基于“城镇化”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城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城镇化这一论断展开的,所以本文梳理了城镇化产生的原因、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效率等相关领域的热点前沿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建构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即根据城镇化发展过程所涉及的各方系统要素对因子进行分析归类,建立因子的结构体系。城镇化发展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要素的系统问题,必须充分了解不同层级、不同地域、城镇化体系内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本研究在重庆市建委、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招商地产、中海地产、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部分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全国范围内发放抽样调查问卷,再由各地主管部门下发到企业员工、相关客户手中。采用这种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的方法,充分掌握了各方对于城镇化发展问题的现状认知,对城镇化影响因子进行了的系统识别与梳理。随后,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对提取的城镇化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构建出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3)基于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进行系统功能研究,提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基本假设。本问题的关键性在于城镇化是一个关系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单一要素不仅直接对城镇化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要素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力,进而改变彼此之间关系结构,影响整个城镇化系统的结构及机能,最终对城镇化产生重大的作用。因此对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机制进行解构分析,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4)对提出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基本假设进行验证。由于城镇化发展动力体系是一个涉及多个变量的复杂系统,并且变量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主客观联系,相关变量数目多,且部分指标主观性强,无法直接进行度量,所以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5)整合优化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城镇化发展过程牵扯的要素复杂,基于城镇化动力机制检验的结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要素、子系统以及整体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进行了全面的挖掘,确保了政策建议的完整性、有针对性。本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全面的调查研究并梳理了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子,保证了因子调查的全面与可靠性;其二,构建了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其三,系统阐述了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机制;其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透视了城镇化动力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找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路线,全面阐述了城镇化发展提高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确保政策建议的完善性和有效性。本文所构建的城镇化动力系统及机制验证分析框架,对城镇化有序高效的推进、区域综合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具有一定意义,对科学有效制定与推行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具体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也存在“未充分考虑城镇化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等诸多不足之处,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张紫琪[8](2019)在《山西省特色小镇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色小镇的建设是提高农村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更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查阅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特色小镇各个领域的研究,并结合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理论,运用SWOT分析法对山西省发展特色小镇所具备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山西省适合发展并应该依托优势发展特色小镇,在发展中速度不宜过快且应提高特色小镇的组织建设,并且分析得出山西省在特色小镇发展方面存在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落后的经济对特色小镇的资金助力不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制约着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未能满足山西南北地区的差异化需求、特色小镇的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最后,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提出了特色小镇需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大对特色小镇的资金助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科学制定满足南北地区差异化需求的规划、加强对特色小镇组织建设的发展对策,为山西省未来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参考依据。
王璐[9](2018)在《山西省特色小城镇法治治理调研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是指在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作为经济转型的战略之一,其近两年在全国各地引发了一股建设热潮。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山西省部分特色小(城)镇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并对其中的法治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法治对策。本文共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调研概述,包括调研的目的、调研的对象以及调研的内容。即按照调研计划,对山西省部分特色小(城)镇的基本情况、获批以来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法治问题以及需要的法律支持等方面进行了解,最后总结出面临的法治相关的难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第二部分是对调研结论总结分析,包括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展现状具体包括所调研的四个特色小(城)镇的基本情况、产业状况、旅游资源、交通优势、总体规划和法治情况。从现象中找问题,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出目前在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即缺乏法治意识、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机构的设置不完善、缺乏专门的执法队伍以及缺少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的支持。第三部分是根据出现的法治问题,提出相应的法治对策,包括增强法律意识,并通过法治意识的提高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建立立法保障,一方面省级出台一部专门的规范特色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另一方面也可以先制定出具体的特色小(城)镇实施和管理办法;建设法治企业,从特色小(城)镇建设的主导者入手,培养其法治意识、引导其建立内部的法治机构,使其依法经营;提供律师团队服务,即由政府给各特色小(城)镇配备专业的律师团队,为小镇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服务。除此之外,省内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也要肩负起此项重任,律协负责律师和政府部门的相互沟通与联系;完善法律服务机构的设置,从法院的派出法庭、检察院的派出机构、调解机构的设置以及法官和检察官的配置等方面进行完善;建立社会治安管理队伍,除了建立治安队伍外,还要有专门的治安管理方案,对各治安队伍的职责与管理区域进行合理的分配,规范其执法行为,通过组织法律教育培训与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金峰[10](2018)在《基于生活圈理论的花吐古拉镇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的城镇化的进程当中,通常更加重视城市的优先发展,而对于小城镇的发展关注相对较少,在新型城镇化理念提出之后,小城镇的发展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对小城镇的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应当区别对待特点不同的小城镇的发展,并且要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提升小城镇的服务品质,将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扩大到乡村,形成整体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保证城市与乡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一致,实现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01]。花吐古拉镇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北部30公里处,作为北方偏远地区的小城镇,城镇化水平较低。在面临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机遇下,花吐古拉镇未来的发展需要有效、合理的布置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为城镇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花吐古拉镇的产业、区位、经济、风俗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分析,把握花吐古拉镇的城镇特征,将现状特征与生活圈理论实践经验相互结合,提出满足花吐古拉镇居民生活需求,更加优化的花吐古拉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方案,为花吐古拉镇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合理建议,促进花吐古拉镇良性发展,实现小城镇的迅速提升。
二、山西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与城市化问题 |
1.2.2 城镇化动力机制、发展规律与中国实践 |
1.2.3 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城镇化 |
1.2.4 财政支出结构、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 |
1.2.5 财政分权、空间经济效率与城镇化 |
1.2.6 财政支出与城乡关系 |
1.2.7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财政支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2.2 财政支出理论 |
2.2.3 城镇化相关理论 |
2.3 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多维度分析 |
3.1 日本概况及工业化发展历程 |
3.2 日本城市化发展概况 |
3.3 日本人口城市化发展实践 |
3.4 日本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3.5 日本城乡关系发展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经验与启示 |
4.1 日本财政制度沿革概述 |
4.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分析 |
4.2.1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规模效应 |
4.2.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结构效应 |
4.2.3 日本财政分权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
4.2.4 日本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 |
4.3 日本经验与启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
5.1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
5.1.1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
5.1.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规模变迁 |
5.2 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的互动逻辑 |
5.2.1 公共产品与经济集聚 |
5.2.2 财政支出规模的城镇化发展效应 |
5.2.3 财政支出、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
5.3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
5.3.1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与数据准备 |
5.3.2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5.3.3 动态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研究 |
6.1 中国城镇化质量与财政支出结构实践 |
6.1.1 中国城镇化质量状况 |
6.1.2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演变 |
6.2 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
6.2.1 财政支出结构的城镇化发展效应分析 |
6.2.2 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
6.3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
6.3.1 时间序列协整分析 |
6.3.2 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
7.1 中国财政分权与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
7.1.1 中国财政分权概述 |
7.1.2 中国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
7.2 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理论分析 |
7.2.1 机理分析 |
7.2.2 数理分析 |
7.3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
7.3.1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7.3.2 中国央地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省级面板数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 |
8.1 中国城乡关系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
8.1.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实践及成因分析 |
8.1.2 中国城乡关系健康发展对财政支出的现实需求 |
8.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
8.2.1 财政支出的城乡关系发展效应 |
8.2.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的影响:数理分析 |
8.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 |
8.3.1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LMDI分解分析 |
8.3.2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以社会保障为例 |
8.3.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 |
1.1.2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 |
1.1.3 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需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界定 |
2.1.2 资源配置的内涵 |
2.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基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政策简述 |
2.2.2 基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资源配置现状的研究述评 |
2.2.3 基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的研究述评 |
2.2.4 基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评价方法的研究述评 |
2.3 现有研究思路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案例分析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
4.1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与历程 |
4.1.1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
4.1.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 |
4.2 榆社县云竹镇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源配置现状调查结果 |
4.2.1 榆社县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基础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2.2 榆社县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特色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2.3 榆社县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体育产业现状调查结果 |
4.2.4 榆社县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管理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3 芮城县陌南镇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源配置现状调查结果 |
4.3.1 芮城县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基础维度发展现状资源配置调查结果分析 |
4.3.2 芮城县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特色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3.3 芮城县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体育产业现状调查结果 |
4.3.4 芮城县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管理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4 大同市南郊区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源配置调查结果 |
4.4.1 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基础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4.2 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特色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4.3 御河运动休闲特色体育产业现状调查结果 |
4.4.4 御河运动休闲特色管理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5 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源配置现状调查结果评价分析 |
4.5.1 基于基础维度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对比分析 |
4.5.2 基于特色维度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对比分析 |
4.5.3 基于产业维度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对比分析 |
4.5.4 基于管理维度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对比分析 |
4.5.5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源配置评价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访谈提纲 |
附录B:中国体育小镇蓝皮书,中国体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1.0 |
附录C: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互联网+”特色小镇相关理论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相关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1 国内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2.1.1 发展历程 |
2.1.2 发展现状 |
2.2 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2.3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
2.2.4 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3 “互联网+”研究综述 |
2.3.1 “互联网+”提出背景 |
2.3.2 “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2.3.3 “互联网+”时代的城市规划 |
2.3.4 “互联网+”对城市肌理的影响 |
2.3.5 “互联网+”信息化建设 |
2.3.6 “互联网+”特色小镇 |
2.3.7 “互联网+农业” |
2.3.8 “互联网+”公众参与 |
2.4 研究总结 |
第三章 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规划案例分析与借鉴 |
3.1 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师37团“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 |
3.2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 |
3.3 浙江省海宁市“互联网+皮革时尚”小镇 |
3.4 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 |
3.4.1 广西桂林市莲花镇 |
3.4.2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镇 |
3.4.3 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 |
3.5 构建“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案例总结启发 |
3.5.1 “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特点总结 |
3.5.2 案例启发 |
第四章 利用“互联网+”助力特色小镇发展的规划对策研究 |
4.1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思路 |
4.1.1 根据研究综述的思路 |
4.1.2 根据案例分析的规划思路 |
4.2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创新发展模式 |
4.3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
第五章 基于“互联网+”的特色小镇实践研究——以茂林镇为例 |
5.1 研究对象 |
5.1.1 概述 |
5.1.2 发展现状 |
5.2 茂林镇打造“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SWOT分析 |
5.3 基于“互联网+”对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 |
5.3.1 信息化建设助力“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 |
5.3.2 创新发展模式——“1+4D+2” |
5.3.3 “互联网+”技术下公众参与对特色小镇的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特色小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特色小镇实践进展 |
2.1.2 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 |
2.2 国外研究动态 |
2.2.1 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理论 |
2.2.2 国外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
3 山西省特色小镇建设及发展现状分析 |
3.1 山西省特色小镇发展状况分析 |
3.1.1 人口规模较大,且增速较快,有一定的集聚能力 |
3.1.2 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一般建制镇,产业特色初步显现 |
3.1.3 特色小城镇基本集中于谷地和盆地的经济较发达地区 |
3.1.4 设施水平有显着改善,高于一般建制镇 |
3.1.5 历史文化资源特色丰富,特色风貌建设有较好的基础 |
3.2 山西省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分析 |
3.3 山西省特色小镇不同模式实证分析 |
3.3.1 历史(红色)文化型-以大寨镇为例 |
3.3.2 旅游休闲型-以贾家庄镇为例 |
3.3.3 传统特色产业型-以杏花村镇为例 |
3.3.4 商贸物流型-以苏店镇为例 |
3.3.5 现代农业型-以陌南镇为例 |
3.3.6 先进制造业型-以翟店镇为例 |
4 山西省现阶段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总体经济发展基础仍显不足,特色产业竞争力不足 |
4.2 城镇人口规模仍然偏小,有待加强集聚能力 |
4.3 设施水平总体偏低,对城镇发展的保障能力不足 |
4.4 城镇特色化发展定位不清,城镇景观风貌缺乏特色 |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及对策 |
5.1 山西省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1 加大财税支持,整合各类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
5.1.2 加强用地保障 |
5.1.3 促进人口集中 |
5.1.4 提高综合承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
5.1.5 明显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
5.2 山西省特色小镇创新发展对策 |
5.2.1 完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指导引领作用 |
5.2.2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小城镇核心竞争力 |
5.2.3 完善设施服务,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
5.2.4 加强绿化美化,营造小城镇绿色宜居环境 |
5.2.5 传承传统文化,彰显人文情怀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5)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特色小镇的涵义 |
2.1.2 特色小镇的特点 |
2.1.3 城市区域核理论 |
2.1.4 “田园城市”理论 |
2.1.5 产业集群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3 研究述评 |
3.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分析 |
3.1 晋中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
3.1.1 晋中市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晋中市城镇化发展水平 |
3.2 晋中市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分析 |
3.2.1 资源禀赋型特色小镇——昔阳县大寨特色小镇 |
3.2.2 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太谷县阳邑“三农”特色小镇 |
3.2.3 特色产业型特色小镇——田森番茄特色小镇 |
3.2.4 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灵石县静升特色小镇 |
3.3 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总结 |
3.3.1 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 |
3.3.2 明确定位,突出特色 |
3.3.3 以特色为主打进行产业链延伸,建设多功能的特色小镇 |
3.3.4 完善小镇内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
4.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特色小镇建设不够全面,缺乏整体性 |
4.2 资金短缺,特色小镇建设速度缓慢 |
4.3 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
4.4 建设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
4.5 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
5.本文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本文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全方位的规划 |
5.2.2 丰富融资方式,引导多渠道投资 |
5.2.3 政府主导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 |
5.2.4 加大对特色小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 |
5.2.5 加强环境污染监控,保护生态环境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综合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落 |
1.3.2 历史文化名村 |
1.3.3 传统村落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存在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
2.2.1 市域分布 |
2.2.2 区际分布 |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
2.4.3 人口分布格局 |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
2.5.1 历史文化型 |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
2.5.3 交通枢纽型 |
2.5.4 军事寨堡型 |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
3.4.1 历史价值评估 |
3.4.2 文化价值评估 |
3.4.3 艺术价值评估 |
3.4.4 科学价值评估 |
3.4.5 社会价值评估 |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4 小结 |
下编田野调查 |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
1.1 渭南市 |
1.2 咸阳市 |
1.3 铜川市 |
1.4 宝鸡市 |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
2.1 榆林市 |
2.2 延安市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
3.1 安康市 |
3.2 汉中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
1.2.2 凝练的科学问题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界定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界定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7 本章小结 |
2.相关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情况 |
2.1.1 国内城镇化发展情况 |
2.1.2 国外城镇化发展情况 |
2.1.3 国外主要城镇化模式梳理 |
2.1.4 国内外城镇化模式的对比 |
2.1.5 中国改革40 年的经验启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关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
2.2.2 关于城镇化测度的研究综述 |
2.2.3 关于城镇化因素的研究综述 |
2.2.4 相关研究述评及本文的研究空间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系统论 |
2.3.2 协调发展理论 |
2.3.3 结构理论 |
2.3.4 区位理论 |
2.3.5 人口迁移理论 |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7 动力机制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研究 |
3.1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的构建步骤 |
3.2 城镇化动力因子识别 |
3.2.1 因子识别的预试研究 |
3.2.2 问卷调查 |
3.3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城镇化影响因子体系 |
3.3.1 解释结构模型(ISM)概述 |
3.3.2 影响因子模型构建 |
3.3.3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 |
3.4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的分析与修正 |
3.4.1 城镇化驱动维度 |
3.4.2 城镇化动力模块 |
3.4.3 城镇化关键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动力系统分析 |
4.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 |
4.1.1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概念 |
4.1.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模型 |
4.1.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耦合 |
4.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功能 |
4.2.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激发功能 |
4.2.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响应功能 |
4.2.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传递功能 |
4.2.4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反馈功能 |
4.2.5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维持功能 |
4.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
4.3.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启动环节 |
4.3.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传动环节 |
4.3.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维持环节 |
4.3.4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反馈环节 |
4.3.5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城镇化动力机制的验证分析 |
5.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体系分析 |
5.1.1 结构方程的适用性分析 |
5.1.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5.2 问卷调查及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问卷设计 |
5.2.2 数据收集 |
5.2.3 问卷回收情况统计 |
5.2.4 问卷数据分析 |
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1 问卷的效度分析 |
5.3.2 问卷的信度分析 |
5.4 模型假设结果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1 初始模型分析 |
5.4.2 初始模型修正 |
5.4.3 结果分析 |
5.4.4 路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城镇化发展动力分析及路线安排 |
6.1 城镇化发展动力分析的必要性 |
6.2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复杂网络构建 |
6.3 城镇化动力系统网络分析 |
6.3.1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点度中心度分析 |
6.3.2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中介中心度分析 |
6.3.3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凝聚子群分析 |
6.4 城镇化发展路线安排 |
6.4.1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驱动力关键路径 |
6.4.2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路线图 |
6.5 本章小结 |
7.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
7.1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 |
7.2 城镇化发展政策建议 |
7.2.1 政府主导“松弛有度”的城市发展规划 |
7.2.2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强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
7.2.3 以人为本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 |
7.2.4 农民“硬资产”与“软文化”的双重提升 |
7.3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查问卷Ⅰ |
调查问卷Ⅱ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山西省特色小镇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 |
1.5.3 SWOT分析法 |
2.特色小镇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特色小镇的相关概念 |
2.1.1 特色小镇的内涵 |
2.1.2 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 |
2.1.3 特色小镇的意义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新型城镇化理论 |
3.山西省特色小镇发展SWOT分析 |
3.1 山西省特色小镇的类型 |
3.2 优势(Strengths) |
3.2.1 旅游资源优势 |
3.2.2 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
3.2.3 特色农产品丰富 |
3.2.4 工业资源丰富 |
3.3 劣势(Weaknesses) |
3.3.1 人口规模较小 |
3.3.2 经济发展落后 |
3.3.3 南北地区建制镇密度差异较大,不利于统一规划布局 |
3.3.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3.4 机会(Opportunities) |
3.4.1 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大 |
3.4.2 组织建设推动特色小镇发展 |
3.4.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3.5 威胁(Threats) |
3.5.1 国内其他省特色小镇发展较好 |
3.5.2 生态环境保护难 |
3.6 山西省特色小镇SWOT分析的矩阵构造 |
3.7 分析结论 |
3.7.1 山西省适合发展特色小镇 |
3.7.2 应依托优势发展特色小镇 |
3.7.3 发展特色小镇速度不宜过快 |
3.7.4 应提高特色小镇的组织建设 |
4.山西省特色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
4.2 落后的经济对特色小镇的资金助力不强 |
4.3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制约着特色小镇建设 |
4.4 规划未能满足山西省南北地区的差异化需求 |
4.5 特色小镇的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
5.山西省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对策 |
5.1 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
5.1.1 “教学+旅游”结合,提高小镇知名度 |
5.1.2 “休闲+养生”结合,拓展旅游产业链 |
5.2 加大对特色小镇的资金助力 |
5.2.1 积极争取资金,设立专项基金 |
5.2.2 与龙头企业合作,推进亚行项目建设 |
5.3 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
5.3.1 加快设施齐全建设,向特色化镇容镇貌转变 |
5.3.2 美化生态环境,尤其是以工业资源为依托的特色小镇 |
5.4 科学制定满足山西省南北差异化需求的规划 |
5.4.1 要加大山西偏南地区特色小镇的发展规模 |
5.4.2 要减小山西偏北地区特色小镇的发展规模 |
5.5 加强对特色小镇的组织建设 |
5.5.1 要建设管理服务能力强的组织队伍 |
5.5.2 要真正发挥组织的多方面职能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9)山西省特色小城镇法治治理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调研概述 |
(一)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
(二)调研的对象 |
(三)调研的内容 |
二、调研结论分析 |
(一)山西省特色小城镇发展现状 |
1.吕梁市汾阳市杏花村镇,第一批国家级特色小镇 |
2.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 |
3.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第一批国家级特色小镇 |
4.晋中市榆社县云竹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第一批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 |
(二)山西省特色小城镇法治治理存在的问题 |
1.法治意识的欠缺 |
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3.法律机构的设置不完善 |
4.缺乏专门的执法队伍 |
5.缺乏社会法律服务机构 |
三、山西省特色小城镇法治治理的对策 |
(一)加强法律意识,建设和谐小镇 |
(二)加强立法,为小镇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
(三)建设法治企业,夯实小镇建设法治基础 |
(四)提供律师团队服务,为小镇建设保驾护航 |
(五)完善司法机构的设置,及时提供司法服务 |
(六)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队伍建设,保持小城镇社会安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 |
(10)基于生活圈理论的花吐古拉镇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
1.1.2 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亟需优化 |
1.1.3 花吐古拉镇作为内蒙古特色小城镇亟待发展 |
1.2 概念的界定 |
1.2.1 新型城镇化 |
1.2.2 小城镇 |
1.2.3 生活圈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证研究法 |
1.5.3 多学科综合分析法 |
1.6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案例选取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 |
2.1.1 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形成 |
2.1.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
2.1.3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2.1.4 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的发展要求 |
2.2 新型城镇化在小城镇中的实践研究 |
2.2.1 注重产业是立镇根本 |
2.2.2 强调公共服务作为保障 |
2.2.3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
2.2.4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
2.2.5 小结 |
2.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理论研究 |
2.3.1 邻里单位理论 |
2.3.2 中心地理论 |
2.3.3 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
2.4 生活圈理论研究 |
2.4.1 生活圈理论发展实践 |
2.4.2 生活圈理论的内涵 |
2.5 生活圈理论的实践 |
2.5.1 生活圈理论的实践对象 |
2.5.2 生活圈理论模型的构建 |
2.6 小结 |
第3章 花吐古拉镇发展特征研究 |
3.1 花吐古拉镇基本情况分析 |
3.1.1 与通辽市联系紧密 |
3.1.2 用地规模较小,村庄分布均匀 |
3.1.3 蒙族人口较多、人口增长缓慢 |
3.1.4 城镇化水平较低 |
3.2 花吐古拉镇产业发展分析 |
3.2.1 农业和畜牧业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 |
3.2.2 工业产业初具规模 |
3.2.3 旅游产业潜力巨大 |
3.3 花吐古拉镇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情况分析 |
3.3.1 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满足需求,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
3.3.2 商业设施数量较多 |
3.3.3 旅游服务设施严重缺乏 |
3.4 小结 |
第4章 花吐古拉镇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模式与策略 |
4.1 生活圈理论在花吐古拉镇的应用 |
4.1.1 花吐古拉镇生活圈层划定 |
4.1.2 花吐古拉镇生活圈层校核 |
4.1.3 花吐古拉镇村镇体系结构的调整 |
4.2 花吐古拉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
4.2.1 行政管理设施规划 |
4.2.2 教育设施规划 |
4.2.3 文化设施规划 |
4.2.4 体育设施规划 |
4.2.5 医疗保健设施规划 |
4.2.6 商业金融及集贸市场设施规划 |
4.2.7 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
4.2.8 公共服务设施整体布局 |
4.3 对花吐古拉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建议 |
4.3.1 以公共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进行统筹考虑 |
4.3.2 注重产业发展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 |
4.3.3 尊重地方生活习俗,避免依据规范僵硬式布局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对花吐古拉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实证研究结论 |
5.1.2 对花吐古拉镇公共服务设施未来发展的判断 |
5.2 特色和创新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四、山西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D]. 李晓鹏. 河北大学, 2021(09)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评价研究[D]. 席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D]. 陈屾. 广西大学, 2019(02)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特色小镇发展研究[D]. 郭谦煜.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5]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D]. 王茜.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7]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 唐熙来. 重庆大学, 2019(09)
- [8]山西省特色小镇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 张紫琪.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9]山西省特色小城镇法治治理调研报告[D]. 王璐. 山西大学, 2018(04)
- [10]基于生活圈理论的花吐古拉镇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研究[D]. 金峰. 清华大学, 2018(04)
标签:财政支出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传统村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