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浦东新区印刷业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宋梦龄[1](2021)在《典型印刷企业VOCs排放特征与控制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印刷行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支柱,同时印刷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类原辅材料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环境空气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印刷行业成为我国VOCs排放重点管控的行业之一。但目前针对印刷行业VOCs排放的监管与控制仍偏于末端治理,缺乏综合效能的评价。研究印刷行业的VOCs排放特征及治理措施的综合环境效益分析,对于印刷行业持续科学减排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对上海市印刷行业的VOCs排放现状进行了实际调研和现场监测,分析了VOCs排放的物种特征;基于综合环境效益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治理技术的费用-效益分析的平衡点;此外,基于目前青睐的印刷行业集群的设计情景开展了环境影响的模型模拟;选择典型案例进行了实际分析;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对上海市规模以上典型印刷企业进行了统计调研,分析了印刷原辅材料的使用情况和不同版式印刷企业VOCs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油墨使用是印刷行业VOCs排放的首要来源。柔版、凹版和凸版印刷企业环保型油墨替代比例逐渐上升,但凹版油墨仍以溶剂型油墨为主;通过对不同版式印刷企业VOCs排放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上海市印刷中平版和凸版印刷的VOCs排放仍不容忽视。(2)通过调研美国Speciate数据库中印刷行业的源谱,结合对典型印刷企业的实测,对不同印刷版式VOCs排放物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版式印刷企业排放污染物种类存在很大差异,平版印刷以烷烃类有机物为主,凹版印刷和柔版印刷以含氧VOC类有机物为主,凸版印刷以芳香烃类为主。采用MIR(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值计算了上海市印刷行业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采用物料平衡法核算了上海市印刷行业VOCs的排放系数。(3)采用ArcGIS模型对上海市印刷企业及其VOCs排放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印刷企业的数量上主要分布于浦东新区和松江区,印刷行业VOCs排放量的分布以浦东新区为主;采用AERMOD模型针对假定的印刷企业集中排放情景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集群后的集中排放受排放源高度和主导风向影响,为印刷行业园区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4)针对VOCs控制技术的选择,采用跨介质环境效益分析方法对费用-效益分析的平衡点进行了理论法分析,结合实际调研与实测VOCs排放数据,比较了环保型印刷油墨源头替代和末端废气治理技术的综合环境效益。
赵丹丹[2](2020)在《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PBDEs污染特征及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PBDEs)是一种常见的溴代阻燃剂,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以降低其易燃性,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因其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有毒性等特性逐渐引起人类关注。长三角地区工业发达,以PBDEs为阻燃剂的产品生产和使用较集中,目前研究表明长三角各介质环境中已经存在PBDEs。土壤介质不仅作为“汇”通过大气沉降和地表径流等方式接收来自其他介质中的PBDEs,而且作为“源”通过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等方式将PBDEs扩散到其他环境介质中,从而PBDEs会因其生物放大作用而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长三角地区土壤中PBDEs的环境质量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生活息息相关。长江三角洲虽作为中国人口密集地区,现阶段对长三角城市土壤中PBDEs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且研究区主要集中在上海、苏州、南通和杭州等典型城市较为零散,研究内容多以土壤环境中PBDEs的检测为主。本文研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城市群“沪宁”和“沪杭”两条发展轴带,对长三角城市发展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PBDEs的污染水平、组成特征、空间分布和来源解析展开研究,并利用健康风险模型对研究区域土壤中PBDEs进行人类健康风险评价,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城市土壤中PBDEs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期为长三角城市土壤PBDEs环境、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生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19PBDEs浓度范围为0.17-218.55 ng/g dw,平均值为13.40±33.50 ng/g dw。其中“沪宁”发展带的整体浓度水平高于“沪杭”发展带,各城市间平均浓度水平呈现出苏州>常州>上海>无锡>嘉兴>镇江>南京>杭州的空间分布差异,土地利用类型上呈现出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农林用地>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差异。(2)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PBDEs的组成特征中,BDE-209在19种单体PBDEs同系物中占比最大,平均含量占总浓度比例的75%,其次为BDE-206(5.43%),BDE-207(4.26%)和BDE-99(4.16%);deca-BDE是8种PBDEs同系物中含量水平最高的同系物(占比74.92%),其次是nona-BDE(13.83%)和penta-BDE(5.25%)。在各城市中,deca-BDE在常州市土壤PBDEs总浓度中占比最高(86.74%),在杭州市占比最低(45.57%),penta-BDE则与此相反在常州市占比最低(0.39%),在杭州市占比最高(20.03%);nona-BDE在各城市间占比维持在11%-17%。这一现象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Deca-BDEs占主导地位,这可能与商业PBDEs产品的使用有关,同时PBDEs同系物组成特征在各城市中又存在着差异。(3)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PBDEs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TOC)没有显着相关性,但是农林用地和公园绿地土壤中的∑19PBDEs浓度与土壤TOC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85(p<0.05),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土壤中的低溴联苯醚含量与土壤TOC有正相关性,住宅用地土壤中octa-BDE与土壤TOC也存在显着正相关。(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解析土壤中PBDEs的来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各类PBDEs来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Deca-BDEs及其替代产品是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的主要来源。利用最小二乘法探究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各城市土壤中三种商业PBDEs的贡献率,其中Deca-BDEs的贡献率占主导,苏州市和常州市中Deca-BDEs的贡献率都超过了95%,Penta-BDEs在杭州市的贡献率达到27.62%,进一步佐证了继Penta-BDEs和Octa-BDEs在2009年被禁止使用后,Deca-BDEs成为工业生产中主要使用的PBDEs阻燃剂。(5)利用人体健康风险模型(ILCR)对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进行了人体健康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评价。所有城市的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皆处于可接受范围,致癌风险CR值多集中在中低等致癌风险,SZ1和CZ1采样点对幼儿和儿童威胁较大,处于高致癌风险。人体暴露水平、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呈现出幼儿>儿童>婴儿>青少年>成人的趋势,表明幼儿和儿童在长三角城市发展带中受到的土壤PBDEs风险威胁较高。其中苏州市、常州市和上海市土壤中的BDE-209对人群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高于其他城市。在城市用地中,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威胁远高于其他城市用地类型。(6)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污染与经济发展间耦合协调强度。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与工业经济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介于0.38-0.63之间。长三角城市发展带8个城市可分为两类:一类处于中等耦合度和中等协调耦合强度,表现为PBDEs与工业经济发展相磨合的城市,包括无锡、镇江、杭州和南京;另一类处于中等耦合度和高等协调耦合强度,即PBDEs与工业经济发展共同促进的城市,包括苏州、上海、常州和嘉兴。
李瑞瑞[3](2020)在《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服务质量状况与优化研究 ——基于大众点评网用户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游泳运动是一项大众喜闻乐见并作为自身长期坚持的锻炼方式,这主要得益于游泳运动这一运动本身给参与者带来身心改变的作用。游泳运动的兴起不止于业余爱好者的青睐,在国际赛事中也是很有看点的项目,游泳是体育产业的重要一环,体育产业的增速发展,促进了游泳商业的兴盛发展,进一步也刺激到人们更多地关注并喜欢游泳这项运动起来,相应地也带动了游泳产业链的联动与辐射发展。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的快速提升,人们在满足饮食安全与饱腹之后的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用运动来塑造自己美好的身材与健康的心态,选择游泳来完善身心健康。参与者的青睐,产业的迅速扩张,经济发展的助力,游泳运动的开展将会越来越好。本研究以大众点评网中上海市40家游泳培训机构最近三年的13260条用户评论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基础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13260条评论进行研究总结后设计了游泳培训机构服务质量指标并对13260评论进行整理分类、编码与统计分析。经统计结果发现,人口密集度对培训机构选址开店影响显着及在各行政区中的分布也差异显着;游泳培训机构标准化管理较差;游泳培训市场基本制度不够完善和规则的缺失;促销活动多以团购或折扣、体验课,吸引消费者。此外,当下游泳学员在选择游泳培训机构时重点关注培训课程的价格、培训场馆的水质状况,位置与游泳教练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研究发现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的服务质量存在六个方面问题:一、游泳培训机构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二、游泳培训机构课程价格问题显着;第三、游泳场馆环境整体较差;四、游泳培训课程同质化严重;第五、服务补救措施滞后;六、各区游泳培训机构服务质量问题显着,补救措施滞后。通过对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服务质量问题的深入探究,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一、建立第三方点评内容分析系统,重视学员需求;二、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程序与标准化流程,加强服务人员经常性培训与管理细则的落实;三、加强对公共场馆的管理,引导小规模机构规范经营;四、提供多样化培训课程与产品服务,加强游泳培训宣传;五、整合资源引进投融资,建立自有培训场馆提升服务。
刘静[4](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薛峰[5](2018)在《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监管体制研究 ——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管为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以来,综合监管一直是中国市场监管领域的热门词汇。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明确写道: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方案的颁布出台,正式拉开了中国进行市场综合监管改革的序幕。本文的产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中,希望以经济法的视角全面审视市场综合监管,为党和国家进行市场综合监管改革添砖加瓦。首先第一章,笔者将从监管的概念分析到市场监管的概念,再延伸到市场综合监管的概念,逐级阐明市场综合监管的概念定位。监管的通常含义是监督和管理,但其含义既不同于监督,亦不同于管理,它是现代管理的一个独立的从属概念。市场监管,指的是市场的监管主体对于市场上的活动参与主体以及对于参与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等这些干预活动的总和。但是市场监管又可以区分为对证券、金融等要素市场的监管和对于生产资料、消费品等商品市场的监管。我国现行的市场监管机制是由证监会等专业监管部门实施要素市场的监管,而由工商局作为综合监管部门、质监局和物价局等作为专项监管部门共同实施商品市场的监管。所谓市场综合监管,这一理论发源于管理学中的集成管理理论,即在组织行为学与科学监管理论的指引下,合理布局监管组织系统内部的机构、职能和人员等内部资源,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信息等智力资源,建立起“全过程”、“集约化”的全新市场监管模式。市场综合监管总体上以机构整合为方向,以分类监管为目标,以专业运作为手段,以社会监管为支撑。之后第二章再从经济法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入手,分析市场综合监管的理论选择和理论基础。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有几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一是计划经济时代纯粹的“政府全能、市场无用”的政府主导阶段;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互动型阶段;三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开始,至今天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主导阶段。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其中政府是一只“看得见的手”,是一种实际的物质存在。而根据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观点,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不是有形的存在,而是以一种社会关系的形式出现,这两只手共同构成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源泉。现阶段更要求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加市场的自由度,减少缩小政府的监管机构,实施综合监管。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同样可以用于分析市场综合监管。该理论中心在于围绕交易费用节约,把交易作为分析对象,寻找到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运用什么样的机制来进行最为合理。交易成本根据事前的交易成本和事后的交易成本可以区分为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等。市场综合监管同样可以套样“交易成本”理论,综合分析进行市场监管的各项成本,得出综合监管为交易成本最低的选择的结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选择要“将分析扩充到市场外的另一选择——政治力量1”,认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也是存在局限性的,必须通过公共选择的理论来审视政府监管的不足,而后即可通过政治制度的修改完善来弥补不足。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设有三项:第一、在政治活动之中进行运用的经济人假设。第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国家机构作为一个主体,但是构成机构的是一个个部门和一个个政府工作人员,每一个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在进行政府决策和实施政府行为时,首先考虑的往往是部门或者个人的利益得失;第三、政治的可交易性。即认为政府的决策、实施过程与经济市场中的交易行为相类似,政治过程就可以直接理解为在解决政治冲突时进行利益交易(交换)从而达成协议的过程。由于对域外市场监管情况的研究可以很好的作为我国市场综合监管理论的映证和补充,所以在第三章笔者专门就美国食品药品领域的市场监管的历史发展、立法进程、重要监管法律等内容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美国食药市场监管的综合监管方式、综合监管理念,作为最后解决监管路径措施问题的比较法依据。美国的市场综合监管理论依据最早可以追溯到撰写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的限制政府干预思想。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提出的“自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要受到自身的科学法则的约束。只要让市场竞争机制起到完全的应有作用,市场机制会比运用强制力的政府机制的调节作用更有效,也更加有利于对消费者的保护。对于美国市场综合监管的实证分析主要针对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管局进行,1906年通过《食品与药品法案》并成立食品药品监管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从食品药品监管局进行市场监管的历史进程(从建立到强化,从加强到放松)的发展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对于市场综合监管的进一步认识。美国食品药品领域的监管实证对于我国未来建立科学的市场监管体制、树立先进的监管理念有哪些启示呢?第一,中国应树立逐步放松政府监管的理念。“市场本身纠正自身毛病要比政府纠正市场的毛病更为有效。因为市场上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竞争的压力迫使它必须讲究信誉,否则就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1”第二、建立合适的市场监管体系,运用多方力量,充分发挥综合监管的作用。第三、创新监管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科技的力量,达到既提高监管效率,又节约监管的人力、物力成本的监管效果。第四、要培育科学的市场监管理念,注重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中国国内在2018年3月开始确立实施市场综合监管改革,而在此之前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所以第四章着重分析国家实施综合监管改革之前的市场监管现状情况。此前长期的监管法律理念发展过程中,普遍重管理而轻培育,重事前监管轻事中、事后监管,重危机应对轻风险预防,重传统监管轻高科技监管,强面上监管弱精准监管。笔者以所居住的城市上海作为分析样本,从市场监管立法、市场监管机构设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总结出综合监管改革之前的监管问题主要有:一、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二、监管机构繁多、规模庞大。三、监管机构权责不清、界限不明,相同事项多头管理、职能交叉。四、监管效率不高,行事拖沓。五、监管的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充分,科技含量不足。六、监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监管专业人员欠缺。总之,现有的市场监管机构立法不足、规模庞大、效率不高、人手不专、监督不够,有限的机构改革也不能完全克服系统的缺陷,结果就会容易陷入“缩小了又膨胀,压缩了又扩张”的怪圈。综合以上分析,笔者最后第五章对于中国市场综合监管的立法、机构设置和市场综合监管的全面完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与措施,希望能在经济法领域中为市场综合监管改革的推进与发展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撑。笔者认为,市场综合监管的总体路径框架应包括:一、市场综合监管立法要有力。必须迅速及时,抓紧进行市场综合监管类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同时市场综合监管立法必须体现安全价值与效率价值的有机统一。立法必须注重前瞻,增强市场综合监管立法的趋势引领力。同时确保制度完备,加强立法内容表述的可执行性。更要加强整体设计,预防市场综合监管立法中的钱穆制度陷阱。立法时应注重层级清晰,该由法律规定的内容交给法律,该由法规规章规定的内容交给行政法规和规章。立法程序上应适当引入更多市场活动参与者以及利益相关方进入立法环节,充分的听取各市场主体的实际需要和诉求。二、市场综合监管要求监管机构设置必须做到“有效”。市场综合监管机构设置时必须遵循统一性、权威性、独立性、协调性、严密性相结合的法律原则。机构监管权的配置必须清晰化、程序化、透明化,必须注重监管权配置中的宽进严管。市场综合监管之手的塑造任重而道远,既要强化监管之手,充分运用各种科技先进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又要丰满监管之手,通过社会组织、个人监管等社会共治方式以及引入监管机构竞争机制等方法,加强市场综合监管的力量。最后还要约束监管之手,需要从监管立法、监管制度设计、监管机构制衡以及加强市场主体、社会各方面对于市场综合监管之手的监督等方向加以努力,做到监管之手的可控可约束。总而言之,通过各种方式,最终要使原有市场监管中错位的正位,缺位的到位,越位的归位,通过实施市场综合监管,使得监管的权威得以彰显,监管的脉络得以理顺,监管的效率得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不断增强。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市场综合监管的合理模式。
惠颖茹[6](2018)在《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产业专业化程度提升的背景下,空港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经济增长点。空港区域作为新型的经济形态,依托综合运输体系,使各种要素集中,对周边地域催生强有力的集群效应、扩散效应、网络效应。打破以往产业转移的规律,以高端产业集群作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源生动力,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及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十二五”期间民用航空业在我国发展加速,民用航空运输业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发展民航强国为主线,构建“三张网络”,推动长江三角区、珠三角区域、京津冀临空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因此,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及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临空经济区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临空经济区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及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提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观点。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具有促进作用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临空经济区及其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依赖于航空运输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及辐射效应。(2)临空经济区产业集群因其区位优势、禀赋资源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3)优质要素在临空经济区的集中,将相当数量的人才、技术和资金集聚起来,使临空经济区内单一企业的生产资源变为区域企业的共享资源。(4)在临空经济区建设初期,政府要做好引导者角色,做好总体规划、发展战略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强平台建设。文章最后从建设枢纽、统筹资源、打造特色、搭建平台四个方面对临空经济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于晓磊[7](2015)在《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的工业化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最具时代性的建筑类型之一。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论文正是选取了 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点考虑,即它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区位。近代中国长三角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与这两点因素密不可分。从地理区位来看,长三角地区东临黄海与东海,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临山东,南邻福建。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河流穿越于此,如此通江达海、南北东西进退裕如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历史背景来看,长三角地区自六朝伊始,便是历史上的文化富集区,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在这里积淀,久远的文化血脉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传统棉纺织业、丝绸业、陶瓷业、漆木业等工商业堪称发达。到了中国近代,良好的地理优势、厚重的文化基础和工商传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五口通商”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中心和工业科技中心,又有以南京为主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约地、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中心,也有作为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无锡、南通、宁波等一批重要城市。故得益于这两点因素,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现代中国正面临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变革期,该地区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仍走在时代的前沿,对这一区域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案例。其次,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直接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而诞生的一种物质形态。近代工业生产力的诞生,改变了厂房建筑、生产设施,甚至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工业化的改变成为近代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诞生的逻辑起点,所以工业建筑作为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建筑遗产这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近些年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士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上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科学调查和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工业生产不重视的历史渊源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雅”“俗”文化之制约,人们对与礼制、政治与宗庙相关的建筑特别重视,而对与生产性相关的手工业建筑相当忽视,导致从历史到今天,对于保存了中国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手工业建筑记载和保存数量都很少。即使在今天,与生产相关的遗产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大量近代工业建筑被拆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本文重新梳理近代社会工业建筑遗产,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力求重塑公平公正的文化遗产观。综上,论文以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这类物质遗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遗产实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性。一方面,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从事过工业活动,他们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等共同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一批最早的军事类和“官督商办”类的工业,由此使长三角地区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多的工业门类、开创了很多近代工业类型,并且还影响了全国的近代工业建设,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在此过程中创建的工业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时全国工业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成就。另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近代聚集有大量建筑师、建筑设计事务所,不管是西方的、留学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建筑师,皆在此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建筑代表了近代中国全国范围内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最能体现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结合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最高水平。中国长三角区域内的近代工业建筑,率先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诸多特征,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思想,成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新兴建筑。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展示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及这一过程中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就,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国家及文明转型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社会文化、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存智慧在新生的工业文明形态中的某种表现。本篇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原点——英国工业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英国的工业建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及审美变革。中国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主要受此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变革序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反映了笔者的田野调查成果,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的一大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系统梳理了 1840——1949年间,中国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工业建筑文化。第八章主要使用文化遗产学的方法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工业遗产的建筑元素进行结构,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整个过程。本文在第九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存在“移植”与“重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工业建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近代工业建筑类型,通过对这两大系统出现和演变过程的原因解析,分析了隐藏其中的近代变革期的社会文化。同时,本文还主张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应是其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关注过去的文化,更立足于当代、为社会未来发展服务,所以论文在第十章尝试以“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前文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上,应与体现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物质元素一起,如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系统、档案资料和企业文化等,共同得到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嵇欣[8](2012)在《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阶段,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2020年我国新增建设用地为585万公顷(8775万亩),而规划期前五年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己占新增总量的40%左右,可见到2020年我国新增建设用地十分有限。而新增建设用地中,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比例较高,为40%-50%。另外,我国城市工业用地比例约为22%,与国外大城市相比明显偏高。在耕地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城市中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地、居住用地等)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用地指标紧张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瓶颈。但与此同时,工业用地却存在着用地粗放、低效等问题,工业用地闲置现象严重、土地产出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针对上述问题,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国土资源部也在2008年提出了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并制定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规程(试行)》,通过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确定指标理想值、指标标准化和计算分值等步骤,来评价工业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国外关于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或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研究很少,其研究范围主要来自于中国。从国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方式的管理中可以看出,西方社会认为农田和自然资源的价值很高,需要限制城市增长,将工业用地抑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也就不需要对工业用地绩效进行评价。而国内关于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的研究也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以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就业人数、容积率、建筑密度、地均产出、地均利税等指标来评价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方法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规程(试行)》基本一致。然而,现有的评价方法过于简单,用地均产出(即单位面积工业产出)来判断工业用地土地产出效率的高低,其前提是所有工业园区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默认所有的工业园区都是合理的,落后的工业园区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实际上,这两个前提是不成立,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园区的级别问题。级别高的工业园区,上一级政府对园区内的产业布局更为重视,进入的项目质量较高。二是地理区位问题。离中心城区较近的工业园区,能享受到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靠近主要交通枢纽,即交通通达性较好,则便于运输。因此,区位好的工业园区更容易吸引优质企业进入。另外,工业用地与城市功能的关系较为复杂:当工业用地与城市功能发生冲突时,城市功能受到损害;当工业用地与城市功能互补时,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而现有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出上述情况。总的来说,现有评价方法无法识别出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差异的原因,即土地产出效率受园区级别、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的大小,也无法识别出哪些区位是不适合发展工业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现有工业园区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和补充,从相对值的角度来衡量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即在剔除某些客观条件(如园区级别、地理位置等区位因素)的影响后,对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中判断出受到区位因素影响较大的工业园区,并识别出城市中不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从而优化和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推动城市的发展转型。本文从两部分对文献进行梳理。首先,梳理有关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国外有关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的研究很少,而国内研究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评价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所以,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需要为新的评价方法寻找相应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将借鉴城市发展与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土地经济学中的级差地租理论以及城市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中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即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发挥、土地产出效率与所支付的租金相一致、有利于企业对区位的选择。通过梳理企业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对各文献中使用的计量模型和企业选址时考虑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确定合适的计量模型和区位因素,分析各因素对2007-2008年上海市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确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来分析区位因素对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并用残差来表示剔除区位因素后的土地产出效率。通过单因素回归的方法,分析园区级别、到市中心距离、到最近高速公路距离等因素对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园区级别对土地产出效率有重大影响。国家级工业园区有较为明显的级别优势;市级工业园区有一定的级别优势,但明显小于国家级工业园区;工业基地并没有明显的级别优势;区县级工业园区有明显的级别劣势。到市中心距离对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有较大影响。离市中心越近,则土地产出效率越高。而到最近高速公路的距离对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较小。并结合地均产出残差的大小和地均产出排名的变化情况来识别出土地产出效率一直较低或一直较高的工业园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或较为明显的工业园区、区位劣势十分明显或较为明显的工业园区。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指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采用单位面积工业产值评价代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时,由于其工业产值很高但工业增加值和税收很低的特点,其土地产出效率被明显高估了。因此,有必要建立工业园区的工业增加值统计体系。二是在工业园区发展转型的过程中,2.5产业进入工业园区,一方面提高了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另一方面由于2.5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不清,利用工业用地发展服务业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将服务业的产出算在工业用地上,导致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被高估。将这类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与那些严格按照国家用地政策利用办公用地、商业用地来发展服务业的园区相比,是不合理的。因此,园区内工业用地政策也要与时俱进,统一规范,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三是工业用地与城市功能的关系复杂,靠近市中心的工业园区能享受到公共设施长期投入的成果,即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和交通通达性较好;而离市中心较近的工业园区所产生的污染问题会损害到城市功能的发挥。因此,靠近市中心的工业园区如何发展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空间表现。离市中心较近的成熟工业园区,如果与城市功能互补,则考虑逐步与中心城区融为一体;如果与城市功能发生严重冲突,则考虑逐步撤销此类工业园区。四是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上海市的工业用地明显偏多,对于区位非常不利的区县级工业园区或市级工业园区,可以考虑将部分工业园区搬到区位较好的园区,逐步撤销一些工业园区用以发展其他用地(如农业、绿地、公共设施用地、住宅用地等),改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从理论层面上来看,本文将地租理论、区位理论纳入到土地产出效率评价中,改变了原有评价体系缺乏理论支撑的现状。从技术层面上来看,本文采用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工业园区产出效率进行评价。在研究思路上,本文指出了原有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即没有考虑到园区级别(?)地理区位对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并且默认所有的工业园区都是合理的,无法识别出不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因此,只有在剔除区位因素对产出效率影响的情况下,才能分析出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差异的原因,更为客观、合理地评价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对企业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明确了区位变量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进行回归,用回归残差来表示剔除区位因素影响后的土地产出效率。从应用层面上来看,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将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与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紧密结合,这种方法能使我们从城市功能的角度重新审视某些工业园区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发展转型的方向,有利于我们认识城市工业空间结构调整的方向。
彭庭辉[9](2011)在《上海浦东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污染是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各种人为源的排放,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生物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对区域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上海市浦东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据统计,区内有污染源近一万四千家,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浦东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还缺乏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本文以2008年浦东新区污染源普查资料为基础,选取961家大气污染源,结合各污染源行业分布,统计计算得出大气污染源分行业的排放系数(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和能耗量)。将大气污染源落实到GIS图层上,建立大气污染源图层。根据上海市航空遥感像片解译的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图层,依据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建立浦东新区建设用地专题图层。将两个专题图层进行叠置分析,统计分析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大气污染源的行业分布、产值、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通过计算得出的大气污染源分行业的排放系数,结合每一土地利用类型上的行业分布,计算出每一土地利用类型上分行业单位面积的能耗、污染物的排放系数。本文通过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建立了土地利用类型上分行业单位面积的能耗、污染物的排放系数。将该系数应用到区域规划环评,对于规划方案实施后区域大气污染排放清单的估算更加准确。
叶森[10](2009)在《区域产业联动研究 ——以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地区IC产业联动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通过构建和延伸产业链,通过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联动发展等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经济要素、占领更大的市场和实现产业更快的技术升级,以达到提高整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而产业联动使得市场竞争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过渡到整个产业链中多个企业的协同竞争,区域之间的竞争也由产业层面的竞争过渡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层面的竞争,产业联动因此而受到政府和学者的关注。论文以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技术扩散规律与高技术企业区位优化”、“中外文化差异对上海地区中德企业供货商网络的影响”、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张江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现状、评价与对策”和“浦东新区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等课题为支撑,通过各类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以及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苏、浙、沪发改委、经信委、科委、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的走访,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区域产业联动的理论研究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联动的实证分析研究。论文从地域产业分工理论、价值链与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区域一体化理论入手,以地理学的视角,系统地论述了区域产业联动的理论问题,对产业联动的空间尺度、方式及机理、联动类型、模式、影响因子以及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厘清了不同发展阶段产业联动的主要特征,构建了区域产业联动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空间尺度看,产业联动可分为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和地区尺度三个层次。区域是介于全球和地区之间的一个中观空间尺度,其产业联动的影响因子更为复杂,兼有宏观与微观尺度产业联动的特征。较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际产业关联度、较为通畅的基础设施、较为开放与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较为宽松的创新环境、较为亲商的政策措施是促使区域产业联动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产业联盟是产业联动的主要表现方式。按产业联动的方向,产业联动可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大类。产业垂直型联动是位于价值链和生产链上不同环节的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联动,通常表现为全球和区域空间尺度上的产业转移活动。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属于垂直型联动。而水平型产业联动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联动类型,具有层次化、结构化、网络化的特征,技术创新扩散、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分享、邻里关系共建和社会文化根植是其核心内容,产业联盟是其主要方式。根据目的和预期的目标不同,区域产业联动分为基于产业链、基于市场关联和基于技术创新三种类型。基于产业链的联动模式有着严格的“上游—中游—下游”产业传递轨道;基于市场关联的产业链联动的基础是分工的细化和生产的柔性化;基于创新的产业联动实质是产业技术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转移和扩散过程,是三种联动类型中的最高级阶段,在现实当中多表现为以“知识和信任”为基础的“技术联盟”,对区域政策环境和区域创新氛围的要求较高。从发展进程来看,随着不同发展阶段生产要素流动方向和内容的改变,产业联动由要素绝对集聚向传统要素扩散,继而向区域互动发展演进。在要素绝对集聚阶段,要素流动是主要联动方式,区域内部的要素由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高速集聚,区域的产业联动比较微弱;在传统要素扩散阶段,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联动的主要实现方式,传统生产要素由产业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流动,而高级生产要素继续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基于产业链和市场关联的模式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联动方式;在区域互动发展阶段,产业的空间组织结构形成纵向的层级制与横向的职能制纵横交错的整合、互动关系。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逐渐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基于创新的水平式产业联动是这一阶段的联动主题,社会文化、制度等软环境对产业联动的影响更加显着。论文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对上海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产业联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发现,目前长三角地区产业联动为垂直型产业联动,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是其主要方式,产业联盟式的水平合作还非常有限;基于产业链的产业联动为主,基于市场的产业联动仍处于起步期,而基于创新的产业联动尚不存在;从总体上看,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产业联动处在由要素绝对集聚向传统要素扩散的过渡阶段,浦东新区的极化效应仍十分明显,但目前浦东的产业和创新势能还较低,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通过对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产业联动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笔者发现,发达的区域经济水平、区内一定的经济空间梯度,地域产业结构差异性和较高的产业关联性,发达的交通网络,同源互动的区域社会文化,区域协作制度建设等为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其他区域的产业联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区内创新文化环境的缺失,区内产业联动政策的系统性不强、行政分割严重,区域综合产业联动规划缺位,地域制造业结构趋同性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产业联动的深化。为了进一步拓展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其他区域之间的产业联动空间,要进一步明确浦东新区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政府在现阶段的关键性作用,加大区域产业联动的制度建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并克服集体非理性行为,大力推进产业联盟的发展,加强区域技术创新的合作。
二、上海浦东新区印刷业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浦东新区印刷业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印刷企业VOCs排放特征与控制技术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印刷行业发展现状 |
1.1.2 印刷行业废气污染状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印刷技术 |
2.2 绿色印刷 |
2.2.1 绿色印刷的概念与特征 |
2.2.2 国内外绿色印刷发展近况 |
2.2.3 国内外绿色印刷发展趋势 |
2.3 综合环境效益分析方法 |
2.4 印刷行业排放状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采样仪器与操作 |
3.2.1 采样材料 |
3.2.2 采样装置 |
3.2.3 采样方法 |
3.2.4 分析方法 |
3.3 VOCs表征指标 |
3.3.1 VOCs计算方法 |
3.3.2 线性回归分析 |
3.4 技术路线 |
第4章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印刷行业基本概况 |
4.2.1 印刷油墨使用情况 |
4.2.2 上海市印刷行业的VOCs排放情况 |
4.2.3 印刷行业典型企业的VOCs排放组分源谱 |
4.3 美国SPECIATE数据库中印刷行业VOCs排放特征研究 |
4.3.1 SPECIATE数据库中柔版印刷VOCs排放特征 |
4.3.2 SPECIATE数据库中平版印刷VOCs排放特征 |
4.3.3 SPECIATE数据库中凹版印刷VOCs排放特征 |
4.3.4 SPECIATE数据库中凸版印刷VOCs排放特征 |
4.4 上海市印刷行业VOCs排放实测结果 |
4.4.1 印刷行业原辅材料VOCs产排污特征 |
4.4.2 平版印刷VOCs排放特征研究 |
4.4.3 凹版印刷VOCs排放特征研究 |
4.4.4 柔版印刷VOCs排放特征研究 |
4.4.5 凸版印刷VOCs排放特征研究 |
4.4.6 印刷行业VOCs排放臭氧生成潜势 |
4.4.7 构建印刷行业VOCs排放系数 |
4.4.8 典型印刷企业在线监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印刷企业的工业园区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ArcGIS模型分析印刷企业VOCs空间分布 |
5.2.1 印刷企业空间分布特征 |
5.2.2 印刷行业VOCs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
5.3 基于AERMOD模型模拟印刷工业园VOCs扩散情况 |
5.3.1 印刷工业园现况 |
5.3.2 AERMOD模型模拟情景设置 |
5.3.3 AERMOD模型模拟园区化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印刷行业全过程综合环境效益分析 |
6.1 引言 |
6.2 建立环境效益分析体系 |
6.2.1 环境效益分析体系 |
6.2.2 环境效益分析体系评价方法 |
6.2.3 污染因子的确定与计算 |
6.3 印刷油墨替代环境效益分析 |
6.3.1 情景设置 |
6.3.2 油墨替代设定条件 |
6.3.3 油墨替代情景结果分析 |
6.4 废气处理技术实测案例的环境效益分析 |
6.4.1 过滤+催化燃烧技术环境效益分析 |
6.4.2 RTO技术环境效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PBDEs污染特征及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阻燃剂及PBDEs概况 |
1.2.1 阻燃剂种类及性质 |
1.2.2 PBDEs的理化性质 |
1.2.3 PBDEs的毒性 |
1.2.4 PBDEs的生产使用 |
1.2.5 PBDEs的环境行为 |
1.3 PBDE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 |
1.3.1 PBDEs的国外研究进展 |
1.3.2 PBDEs的国内研究进展 |
1.3.3 长三角城市群PBDEs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材料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土壤样品预处理及分析 |
2.3.1 土壤样品预处理 |
2.3.2 土壤总有机碳测定 |
2.3.3 土壤PBDEs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的污染特征 |
3.1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含量及空间分布 |
3.1.1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的含量水平 |
3.1.2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浓度的分布规律 |
3.2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组分特征 |
3.2.1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单体同系物特征 |
3.2.2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同系物特征 |
3.2.3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不同土地利用土壤中PBDEs同系物特征 |
3.3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与 TOC的关系 |
3.4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来源解析 |
3.3.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源解析 |
3.3.2 基于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PCA-MLR)源解析 |
3.3.3 商业PBDEs贡献率 |
3.5 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的风险评价 |
4.1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4.1.1 暴露水平模型 |
4.1.2 健康风险模型 |
4.2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的人体暴露水平 |
4.3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的健康风险 |
4.3.1 非致癌风险评价 |
4.3.2 致癌风险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中PBDEs污染的影响因素 |
5.1 研究方法及步骤 |
5.1.1 研究方法概述 |
5.1.2 研究步骤 |
5.2 指标体系选取及构建 |
5.2.1 指标选取原则 |
5.2.2 指标体系构建 |
5.3 PBDEs污染水平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空间分布耦合特征 |
5.3.1 PBDEs污染水平与常见经济因素耦合关联分析 |
5.3.2 PBDEs污染水平与工业经济因素耦合关联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服务质量状况与优化研究 ——基于大众点评网用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体育产业相关政策法规的贯彻与落实 |
1.1.2 经济增速发展促进上海体育产业及服务业的腾飞 |
1.1.3 体育政策、法规为上海市游泳培训市场保驾护航 |
1.1.4 学会游泳成为上海中小学生升学考试的刚需 |
1.1.5 信息化运营完善上海市游泳场所发展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游泳培训 |
2.1.2 服务质量 |
2.1.3 在线点评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体育行业服务质量的研究 |
2.2.2 游泳培训服务质量的研究 |
2.2.3 在线点评的相关研究 |
2.2.4 在线点评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数据可视化分析法 |
3.2.5 内容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发展概况 |
4.2 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主客体的现状分析 |
4.2.1 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主体的现状分析 |
4.2.2 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客体的现状分析 |
4.2.3 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特征分析 |
4.3 大众点评网概况 |
4.3.1 大众点评网简介 |
4.3.2 线上游泳培训机构信息分析 |
4.3.3 大众点评网站的诚信管理 |
4.3.4 商家排名和星级的权重因素分析 |
4.4 样本特征分析 |
4.4.1 样本游泳培训机构构成 |
4.4.2 样本行政区构成 |
4.4.3 样本时间构成 |
4.4.4 样本关键UGC构成分布 |
4.5 消费者选择学习游泳运动的动机分析(个人因素) |
4.6 消费者选择游泳培训机构的因素分析 |
4.7 消费者满意度分析 |
4.8 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
4.8.1 游泳培训机构服务人员素质较低 |
4.8.2 游泳培训机构产品价格问题突出 |
4.8.3 游泳场馆环境不佳,人员密度较大 |
4.8.4 游泳培训课程同质化严重 |
4.8.5 服务补救措施滞后 |
4.8.6 各行政区游泳培训机构服务质量问题分布 |
4.9 通过大众点评网优化游泳培训机构服务质量的讨论 |
4.9.1 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9.2 网络平台营销启示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发展规模与速度增强较快,场馆短缺问题显着 |
5.1.2 游泳学员购买课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
5.1.3 消费者的游泳学习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科学化等特征 |
5.1.4 游泳馆服务人员素质较差、课程设置同质化严重,缺乏标准化课程体系 |
5.1.5 不同行政区、培训机构服务质量问题存在差异 |
5.1.6 游泳培训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尚未建立 |
5.2 建议 |
5.2.1 建立第三方点评内容分析系统,重视学员需求 |
5.2.2 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 |
5.2.3 体育监管部门需强化公共场馆管理,引导经营机构规范发展 |
5.2.4 提供定制化培训课程与服务,加强品牌宣传 |
5.2.5 整合资源引进投融资,建立自有培训场馆提升服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监管体制研究 ——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管为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 |
二、研究难点及主要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本文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市场综合监管概说 |
第一节 监管与市场监管的概念 |
一、监管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的概念 |
第二节 市场综合监管的概念 |
一、市场综合监管的法律含义 |
二、市场综合监管主体的法律分析 |
三、市场综合监管客体的法律分析 |
四、市场综合监管行为的法律分析 |
第三节 市场综合监管应有的法律理念分析 |
一、树立精准监管的法律理念 |
二、树立注重风险防控的法律理念 |
三、树立注重事中事后监管的法律理念 |
四、树立加强柔性监管的法律理念 |
第二章 市场综合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概论 |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内在要求 |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演进 |
四、中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交易成本理论 |
一、科斯为代表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 |
二、政府监管的成本分析 |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 |
一、对以布坎南为主提出的公共选择理论的认识 |
二、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对市场综合监管的审视 |
第三章 美国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美国产品市场监管的理论和立法发展 |
第二节 美国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实证分析 |
一、美国 FDA 的发展与美国食品药品领域监管演变情况 |
二、美国食品药品监管立法进程分析 |
三、美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剖析 |
四、美国FDA注重防控的监管理念分析 |
五、美国FDA的综合监管方式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市场综合监管改革前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市场综合监管改革试点情况分析 |
一、2014年起全国各主要地区(上海以外)市场综合监管试点情况分析 |
二、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试点情况 |
第三节 改革前国内市场监管领域的主要问题——以上海为例 |
一、监管立法繁多而缺乏统一性 |
二、监管机构平行分列而缺乏综合性 |
三、监管理念陈旧而缺乏先进性 |
第五章 我国实施市场综合监管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市场综合监管要求监管立法要“有力” |
第二节 市场综合监管要求监管机构“有效” |
一、市场综合监管机构的综合性分析 |
二、市场综合监管机构监管权的配置 |
三、市场综合监管机构体制应当确保激励相容 |
第三节 塑造市场综合监管之手 |
一、强化监管之手 |
二、丰满监管之手 |
三、约束监管之手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综述 |
2.1 临空经济区的相关研究 |
2.1.1 临空经济区概念的研究 |
2.1.2 对临空经济区的研究 |
2.1.3 临空产业的相关研究 |
2.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 |
2.2.1 集聚效应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
2.2.2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
2.2.3 区域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
2.3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相关研究简评 |
2.4.1 基础理论简评 |
2.4.2 发展动态简评 |
第三章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
3.1 临空经济区的理论内涵 |
3.1.1 临空经济区的概念界定 |
3.1.2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阶段 |
3.1.3 临空经济区产业集群的特征 |
3.2 临空经济区发展的理论基础 |
3.2.1 产业区位理论 |
3.2.2 增长级理论 |
3.2.3 产业集群理论 |
3.2.4 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
3.3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
3.3.1 临空经济区的扩散效应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
3.3.2 临空经济区的集聚效应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
3.3.3 临空经济区的网络效应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
3.3.4 临空经济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
第四章 临空经济区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以上海浦东机场临空经济区为例 |
4.1 国内外临空经济区的发展 |
4.1.1 航空物流业向高端化发展 |
4.1.2 航空制造业向高技术发展 |
4.1.3 外向型经济成为发展重心 |
4.1.4 临空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 |
4.2 上海浦东机场临空经济区概况 |
4.2.1 浦东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 |
4.2.2 浦东机场临空经济区产业选择 |
4.3 临空经济区产业集群效应分析及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
4.3.1 临空经济区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
4.3.2 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4.3.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5.1 建设载体,强化枢纽功能 |
5.1.1 高度集成综合枢纽,形成多式联运一体化 |
5.1.2 强化客货转换互动,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
5.2 统筹资源,发挥合力效果 |
5.2.1 响应国家发展临空经济战略,制定地方临空经济发展战略 |
3”的耦合效应'>5.2.2 加强“港-产-城”联动发展,实现“1+1+1>3”的耦合效应 |
5.3 打造特色,形成竞争优势 |
5.3.1 建设航空港人才聚集高地,提供空港人才后备保障 |
5.3.2 引导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扩展外缘产业价值链 |
5.3.3 推动航空产业链更加完善,加入世界经济发展链条 |
5.4 紧抓机遇,搭建对外开放平台 |
5.4.1 建设区域性开放基地,发挥空港区位优势 |
5.4.2 加深高端会议交流,推进空港品牌建设 |
5.4.3 积极申报指定口岸,融入“开放型经济”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过程 |
6.2 研究结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略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路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界定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等相关概念说明 |
一、时间界限 |
二、“长三角”的含义及其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 |
三、近代工业建筑个案描述选择标准 |
四、文化遗产学概念 |
五、工业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政策 |
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
三、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四、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专题研究综述 |
第六节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问题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 |
一、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手工工场建筑(18世纪中期之前) |
二、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750—1800年) |
三、动力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800—1835年) |
四、重工业发展与多种建筑派别流行对工业建筑的双重影响(约1835—1855年) |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建筑带来的文化变革 |
第三节 中国1840年之前工业建筑概况——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一、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背景 |
二、长三角地区古代工业建筑概况 |
三、受西方工业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建筑 |
第三章 最具开创性的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上海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外商主导的萌芽时期工业建筑文化(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
一、文化背景 |
二、西方工业建筑的引入 |
第二节 民族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4 年—1918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仿西式的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华资、外资碰撞高峰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9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战时缓慢发展期的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五节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四章 城镇型工业建遗产—南通磨闸历史工业城镇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工业城镇构成 |
一、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诞生 |
二、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空间布局 |
第二节 大生纱厂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大生纱厂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其他衍生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其他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建筑文化综述 |
第五章 受政治因素主导的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工业萌芽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64——1911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城市建设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2——1949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六章 民族资本为主导的无锡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5 年—1913)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经济繁荣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4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抗日坚挺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综述 |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杭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五节 嘉兴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六节 苏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工业建筑的文化特点综述 |
第八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时空演变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形态及要素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技术与结构的演变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避产时间演变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萌芽期(1840—1860)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发展期(1860—1895) |
三、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成熟期(1895 — 20世纪10年代) |
四、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蜕变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 |
五、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停滞和复兴期(1937-1949)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空间演变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线路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元素的空间传播 |
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移植”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重塑”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三、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文化特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析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
一、西式建筑中的东方精神——选择的智慧 |
二、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锋之作 |
三、因水而延续的文脉 |
四、近代工业建筑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
第三节 与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比较 |
一、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
二、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文化 |
三、长三角地区与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工业建筑文化比较 |
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 |
第一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造产保护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保护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保护原则探讨 |
第二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利用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申遗策略 |
一、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遗产价值标准为例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申遗策略小结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市级)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
(8)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的思路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用地指标紧张成为我国发展的瓶颈 |
1.1.2 工业用地粗放、低效的问题严重 |
1.1.3 工业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
1.1.4 现有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内容安排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国外关于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 |
2.2 适合发展工业的区位 |
2.2.1 是否与城市功能发生冲突 |
2.2.2 土地产出效率是否与租金相一致 |
2.2.3 是否有利于企业对区位的选择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企业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进展 |
3.1.1 主要计量模型和方法 |
3.1.2 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
3.2 数据来源、模型选择和变量选取 |
3.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3.4 结论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剔除区位因素对园区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 |
4.1 上海市土地利用与工业园区概况 |
4.1.1 土地利用情况 |
4.1.2 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
4.2 剔除区位因素对工业园区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
4.2.1 剔除区位因素的方法 |
4.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4.2.3 计量模型 |
4.2.4 回归结果与分析 |
4.2.5 剔除区位因素后的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情况 |
4.2.6 总结 |
第五章 上海市工业园区产出效率评价及政策建议 |
5.1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
5.1.1 上海市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 |
5.1.2 评价结果分析 |
5.2 政策建议与讨论 |
5.2.1 用单位面积工业产值来评价土地产出效率是否合适 |
5.2.2 工业园区中发展2.5产业的问题 |
5.2.3 靠近市中心的成熟工业园区的出路 |
5.2.4 区位劣势非常明显和土地产出效率一直较低的区县级工业园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到市中心距离与土地产出效率关系的数学推导 |
附录二:企业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
附录三:上海市104工业地块(97个工业园区) |
附录四:2007-2008年上海市工业园区新生企业数 |
附录五:2009年上海市86个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情况(剔除园区级别) |
附录六:2009年上海市86个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情况(剔除D_CBD) |
附录七:2009年上海市86个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及排名变化情况(剔除区位因素)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上海浦东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区域大气环境污染 |
1.1.1 大气污染 |
1.1.2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
1.1.3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征 |
1.1.3.1 煤烟型污染是污染的普遍问题,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 |
1.1.3.2 汽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源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
1.1.3.3 酸雨分布区域性、季节性明显,污染物成分特点突出 |
1.2 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大气污染排放清单 |
1.2.1 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1.2.2 大气污染排放清单 |
1.2.3 大气污染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
1.2.3.1 大气污染源分类及排放清单研究方法 |
1.2.3.2 国外研究状况 |
1.2.3.3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浦东新区基本状况 |
2.1.1 自然地理及行政区划(2007年)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1.5 土地利用情况 |
2.1.6 能源使用情况 |
2.1.6.1 煤炭的使用 |
2.1.6.2 原油的使用 |
2.1.6.3 燃气的使用 |
2.1.7 大气污染物排放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年份和研究区域 |
2.2.2 数据来源 |
2.2.3 污染源普查数据的遴选 |
2.2.4 大气污染源的识别 |
2.2.5 污染物的选择 |
2.2.6 大气污染源的能源消耗 |
2.2.7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大气污染源的行业分布特征 |
3.1 行业分类标准 |
3.2 大气污染源行业分布 |
3.2.1 工业污染源 |
3.2.1.1 工业污染源行业分布特征 |
3.2.1.2 工业污染源能源消耗行业分布特征 |
3.2.1.3 大气污染物排放行业分布特征 |
3.2.1.4 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 |
3.2.2 生活污染源 |
3.2.2.1 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行业分布特征 |
3.2.2.2 大气污染排放系数 |
3.4 浦东新区能源消耗与大气污染物排放行业分布 |
第四章 浦东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
4.1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
4.2 浦东新区建设用地统计 |
第五章 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大气污染排放分析 |
5.1 GIS专题图层 |
5.1.1 浦东新区大气污染源专题图层 |
5.1.2 浦东新区建设用地专题图层 |
5.2 污染源及其排放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定量关系分析 |
5.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各污染源的分布及其相关特征 |
5.2.1.1 污染源的数量分布特征 |
5.2.1.2 污染源的能耗特征 |
5.2.1.3 污染源的排放特征 |
5.2.1.4 单位土地的产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系数 |
5.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行业分布 |
5.2.2.1 各行业企业数量分布 |
5.2.2.2 各行业产值分布 |
5.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系数 |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 |
6.1 讨论与结论 |
6.2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区域产业联动研究 ——以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地区IC产业联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区域产业联动的概念与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产业关联 |
二、产业联动 |
三、产业合作 |
四、对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内容、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实地调查法 |
四、统计归纳法和数学模拟法 |
第二章 区域产业联动的相关理论学说 |
第一节 地域产业分工理论 |
一、地域产业分工理论的发展 |
二、产业分工的类型 |
三、地域分工对技术进步的作用 |
第二节 价值链和产业链理论 |
一、价值链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 |
一、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机理研究 |
二、产业集群的动态研究 |
三、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分工特征 |
四、决定产业集群形成的地域分工因素分析 |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的发展 |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 |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区域产业联动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产业联动的尺度 |
第二节 区域产业联动的主要方式及机理 |
一、要素流动 |
二、产业转移 |
二、产业联盟 |
第三节 产业联动的类型 |
一、垂直型产业联动 |
二、水平型产业联动 |
第四节 区域产业联动的模式 |
一、基于产业链的产业联动模式 |
二、基于市场的产业联动模式 |
三、基于创新的产业联动模式 |
第五节 区域产业联动的影响因子 |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二、区际产业关联度与互补性 |
三、距离 |
四、基础设施的通达性 |
五、社会文化环境 |
六、制度与政策 |
第六节 产业联动的发展阶段 |
一、要素绝对集聚阶段 |
二、传统要素扩散阶段 |
三、区域互动发展阶段 |
第七节 小结 |
第四章 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地区产业联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选择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地区产业联动作为案例分析的理由 |
第二节 浦东新区与长三角产业联动发展的现状(以IC产业为例) |
一、浦东新区与长三角产业联动的发展历程 |
二、浦东新区与长三角产业联动的现状——以IC产业联动为例 |
第五章 浦东新区与长三角产业联动的现有条件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二、产业互补性分析 |
三、产业关联与互补性对区域产业联动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可达性分析 |
一、交通基础设施 |
二、信息服务化网络设施 |
三、基础设施状况对区域产业联动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制度安排分析 |
一、制度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
二、行政区经济仍然存在 |
三、制度安排对产业联动的影响分析 |
第四节 社会文化的相容性分析 |
一、长三角文化的历史渊源 |
二、社会文化对产业联动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的发展趋势 |
一、以垂直联系为主向不断加强水平联系转变 |
二、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方式为主向加强产业联盟转变 |
三、以基于产业链的联动模式向基于市场和创新联动模式转变 |
四、从要素绝对集聚阶段向传统要素加速扩散和区域互动发展转变 |
第二节 促进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的对策建议 |
一、明确浦东新区的区域定位 |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现阶段的关键作用 |
三、加大制度供给,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集体效率 |
四、推动区域间企业联盟 |
五、加强区域间技术创新合作 |
第七章 研究与展望 |
第一节 论文主要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实证分析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联动研究 |
二、服务业的产业联动研究 |
三、产业联动的定量测度 |
参考文献 |
附件:浦东集成电路企业对外合作调查问卷 |
后记 |
四、上海浦东新区印刷业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印刷企业VOCs排放特征与控制技术综合效益评价[D]. 宋梦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长三角城市发展带土壤PBDEs污染特征及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D]. 赵丹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上海市线上游泳培训机构服务质量状况与优化研究 ——基于大众点评网用户评价[D]. 李瑞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5]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监管体制研究 ——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管为鉴[D]. 薛峰.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6]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惠颖茹. 西北大学, 2018(01)
- [7]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D]. 于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
- [8]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的思路与方法研究[D]. 嵇欣. 复旦大学, 2012(03)
- [9]上海浦东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D]. 彭庭辉. 复旦大学, 2011(01)
- [10]区域产业联动研究 ——以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地区IC产业联动为例[D]. 叶森.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