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大利亚乙醇罐大火(论文文献综述)
崔璨[1](2021)在《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古温度异常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叠纪末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一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不仅摧毁了海洋的生态系统,导致80%以上海洋生物消失,而且也对陆地生物造成了致命的打击,70%的陆地脊椎动物和绝大多数植物发生绝灭,同时伴随着煤层缺失、河流样式转变、土壤崩溃、大陆风化加强、野火泛滥等环境异常现象。长期以来,无论是海洋灭绝的机制、表现及过程,还是海洋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研究地相对比较详尽,但是对陆相记录的研究由于缺少连续地层和时间分辨率不高等原因而相对薄弱。在二叠纪末期驱动环境异常和生物灭绝的各种可能机制中,温度变化可能是造成海相和陆相生态系统共同崩溃的关键要素。在海相环境中可以利用牙形刺和腕足氧同位素温度计来定量恢复古温度,但陆相却一直缺少合适的载体和测温手段。近年来新兴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新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大龙口陆相剖面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发育良好,沉积连续,古生物资料详实,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大龙口剖面地层中含有的碳酸盐结核进行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固结模式等方面的分析,首次尝试对其使用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进行定量温度恢复。结果表明在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地温度波动频繁,温度范围在23~51℃。气候变冷时孢粉植物群开始展现三叠纪早期的面貌,而介形虫面貌的改变发生在越来越热的环境中,水龙兽的首现与持续变冷的气候有关。温度变化和生物群的变化相耦合,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孢粉组合、介形虫组合的转折界线均与温度快速转变期相关。两次有机碳同位素负偏与温度下降同时发生。温度升高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最终崩溃。大陆风化强度的变化也是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演变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我们以大龙口剖面的泥岩为材料,利用指示风化条件的几个指标,发现化学风化作用在二叠纪最晚期持续降低,在整体温暖的气候下,泛大陆东北部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在温度强烈波动变化期之后,研究区域早三叠世气候短暂转变为潮湿环境,随后再次进入干燥环境的低化学风化阶段,并对应有机碳同位素的强烈波动。早三叠世可能出现了间歇性强降雨,或许受到巨型季风加强的影响。在整个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地的气候状态非常不稳定,表现为多幕次的温度上升和下降,对风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陆相生物灭绝表现出多幕次阶段性的特征。大龙口剖面的记录表明,和传统认识不同,在灭绝之前至少有一次变冷和变暖事件,在最后的生物危机发生之前,陆地环境已经出现了异常。两次碳同位素异常、汞含量异常、多气囊异常花粉的出现、野火活动的加剧等,均是陆相生态系统逐步崩溃的证据。海洋和陆地的灭绝受到了温度的控制,相对于海洋,陆地对温度的响应更加敏感。温度可能是导致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崩溃表现形式差异的最直接因素。
陈进[2](2020)在《自然的奥秘,从气候变化说起》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是一个热门话题,因为它与地球环境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科学观测,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百多年内,地球气温一直朝变暖方向发展,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确定性的事实,目前气候变化与气候变暖基本属于同义词,相互可以替换。说起气候变暖的原因,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很多年了,IPCC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胡静[3](2020)在《《从郁金香到比特币:大宗商品市场上创造财富和失去财富的历史》(节选)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品与货币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随着时代的更迭一直在发生变化。全球经济互联互通愈发增强,新的经济现象产生的影响也更为广泛。瑞士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托斯滕·丹宁于2019年出版了首部英语着作《从郁金香到比特币:大宗商品市场上创造财富和失去财富的历史》,讲述了近四百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发生的主要的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揭示了主要市场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本书为经济学方面的通俗文本,其叙述风格和用词选择兼具经济学文本和文学文本的部分特色。在基于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上,译者先后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篇章层面探讨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包括经济术语和外来词的翻译,长短句的翻译以及如何实现语篇层面的连贯。本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任务描述、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和结论。任务描述部分介绍了所选文本及其作者、文本特点及研究意义;过程描述主要介绍了译前准备工作和时间安排等;案例分析部分探讨了目的论的翻译理论并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办法;而第四部分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中关于经济学文本翻译的感悟。
母芹碧[4](2020)在《基于STEAM教育的高中地理整合性课程开发》文中指出21世纪是全球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为了回答“新时代的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素养研究应运而生。在国内外的素养框架中,创新创造、问题解决等跨学科能力被认为是未来公民最重要的品质之一,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仍以各自学科知识体系编排,对学生跨学科能力培养关注不足。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借鉴STEAM教育课程整合的经验,确定高中地理整合性课程的形态并构建开发流程。以期优化高中地理课程,推动学生协作创新、问题解决等跨学科能力培养,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本研究认为,STEAM教育是以STEAM学科为主要学科领域的跨学科融合教育,是教学理念与实践的统一。论文首先探讨了STEAM教育中的课程整合为我国高中地理整合性课程开发提供借鉴的可行性,包括二者学科性质的相似性、教学内容的本质联系和教育目标的高度契合;其次,聚焦于STEAM教育实践中的课程整合,在宏观层面分析了不同学科整合程度下的课程整合模式,在微观层面对美国项目引路机构的STEAM项目进行剖析,最终确定在高中地理课程整合中采用广域学科模式,进行以问题链为核心的项目式整合。以问题链为核心的高中地理项目式整合课程开发必须遵循四大原则:综合性原则、情境真实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资源开放性原则,并以此指导课程开发流程。首先,基于综合性原则分析高中地理教材中主要知识点的学科交叉内容,以确定课程主题;其次,根据情境真实性原则构建真实而复杂的课程背景;再次,基于实践性原则设计问题链中的基本问题和驱动性问题;最后,根据资源开放性原则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支架,包括以思维导图为主的知识型支架、工具与资源在内的信息型支架和范例型支架。最后,笔者以地理必修三教材中“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一节为依托构建并呈现以问题链为核心的项目式整合课程案例,并说明其开发流程。
朱春洋[5](2020)在《基于CRF通路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以餐后饱胀、早饱、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FD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临床治疗收益相对有限,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明显,也对社会医疗资源造成了负担。所以开展FD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FD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从目前研究进展来看,主要与胃动力异常、胃受容性受损、内脏敏感性增高及十二指肠功能异常等有关,尤其对十二指功能异常的探索是目前国内外FD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显示,十二指肠屏障功能受损和十二指肠微炎症状态是F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十二指肠屏障功能受损与紧密连接蛋白(TJs)表达的异常密切相关。而十二指肠微炎症状态则主要表现于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数量与脱颗粒变化。当肥大细胞活化后,会释放组胺(histamine)、类胰蛋白酶(tryptase)等生物活性物质,引起肠道通透性的增加。心理因素是发生F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脑肠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作为脑肠肽之一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是介导应激反应的关键性调节因子,能够通过其特异性受体CRF-R1协调机体对应激刺激的反馈。CRF-R1与CRF具有较高亲和力,能够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增加细胞内cAMP浓度,并激活蛋白激酶A(PKA)以行使其作用。研究显示,应激状态下CRF可以通过与上皮肥大细胞上的CRF-R1结合,激活肥大细胞并进一步诱导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四逆散是传承千年的中医经典组方,在FD的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也具有较扎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基础。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四逆散能够恢复FD模型大鼠十二指肠屏障功能,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四逆散治疗FD的临床疗效作出科学评价,并进一步探究四逆散通过CRF通路对FD模型大鼠十二指肠屏障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以揭示其分子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base)、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四逆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通过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第二部分基于CRF通路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1.四逆散对FD大鼠胃顺应性与敏感性的影响通过碘乙酰胺灌胃联合夹尾应激法建立F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四逆散治疗组。分别使用电子恒压器和电生理记录仪对各组大鼠的胃顺应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2.四逆散对FD大鼠十二指肠屏障功能的影响通过碘乙酰胺灌胃联合夹尾应激法建立F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四逆散治疗组。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十二指肠基本形态;Ussing Chamber检测各组大鼠十二指肠跨膜电阻(TEE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十二指肠ZO-1、JAM-1表达水平。3.四逆散对FD大鼠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通过碘乙酰胺灌胃联合夹尾应激法建立F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四逆散治疗组。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十二指肠肥大细胞(MC)活化情况;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十二指肠组胺含量;q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tryptase与PAR-2 mRNA表达水平。4.四逆散对FD大鼠CRF通路的影响通过碘乙酰胺灌胃联合夹尾应激法建立F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四逆散治疗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与十二指肠CRF,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及十二指肠CRF免疫阳性表达情况,q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十二指肠CRF-R1 m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本研究最终纳入25篇项RCT研究,纳入患者共计2431例,其中四逆散组方治疗组患者1263例,西药对照组患者1 1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四逆散组方治疗FD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OR=3.53;95%CI2.78,4.47;P<0.00001);针对FD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四逆散治疗同样具有明显优势(OR=3.33;95%CI 2.19,5.05;P<0.00001);四逆散能够有效缓解上腹痛及上腹胀症状,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OR=3.85;95%CI 1.40,10.60;P=0.009 及 OR=2.99:95%CI 1.38,6.47;P=0.006);在 Hamilton 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方面,四逆散与西药治疗相比优势明显(MD=-4.08;95%CI-4.82,-3.34;P<0.00001);此外,四逆散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西药治疗(OR=0.14;95%CI 0.03,0.81;P=0.03)。第二部分.基于CRF通路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1.四逆散对FD大鼠胃顺应性与敏感性的影响碘乙酰胺灌胃联合夹尾应激刺激的FD动物造模方法,能够造成大鼠胃顺应性的下降(20mmHg,P<0.05;40mmHg、60mmHg 及 80mmHg,P<0.01),四逆散治疗组大鼠的胃顺应性与模型组相比显着上升(20mmHg,P<0.05;40mmHg、60mmHg及80mmHg,P<0.01)。同时模型组大鼠的胃敏感性较正常组大鼠显着升高(在20mmHg、40mmHg、60mmHg及80mmHg时,均P<0.01),四逆散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大鼠的胃敏感性(在20mmHg、40mmHg、60mmHg 及 80mmHg 时,均P<0.01)。2.四逆散对FD大鼠十二指肠屏障功能的影响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十二指肠基本形态均未见明显异常。FD模型组大鼠的十二指肠跨膜电阻(TEER)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经四逆散治疗后FD大鼠的十二指肠TEER明显上升(P<0.01)。此外,FD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ZO-1及JAM-1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着下降(P<0.01,P<0.01),而四逆散治疗组大鼠十二指肠ZO-1及JAM-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1,P<0.05)。3.四逆散对FD大鼠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肥大细胞的免疫阳性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显着增加(P<0.01);四逆散组大鼠十二指肠肥大细胞的免疫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则明显下降(P<0.01)。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组胺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经四逆散治疗的FD大鼠十二指肠组胺含量则趋于正常(P<0.01)。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tryptase及PAR-2 m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而四逆散组十二指肠tryptase及PAR-2 mRNA表达则显着下降(P<0.01)。4.四逆散对FD大鼠CRF通路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及十二指肠CR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逆散治疗能够有效减少FD大鼠下丘脑及十二指肠中CRF蛋白表达水平(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脊髓及十二指肠CRF免疫阳性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显着上升(P<0.01);四逆散组大鼠脊髓及十二指肠CRF免疫阳性则显着改善(P<0.01)。此外,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CRF-R1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四逆散治疗能够显着降低FD模型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CRF-R1 mRNA表达水平(均P<0.01)。结论:1.Meta分析结果显示,四逆散治疗F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总有效率、上腹痛及上腹胀症状、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方面与西药治疗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2.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四逆散能够有效改善FD模型大鼠的胃顺应性下降及胃敏感性升高情况,缓解FD模型大鼠十二指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及微炎症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十二指肠CRF/CRF-R1信号通路有关。
李洪梁[6](2020)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提斯喜马拉雅(TH)东段扎西康矿集区中新世造山型金矿床的首次发现与报道证实,造山型金矿床不止产于主碰撞挤压构造环境,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同样可发育造山型金成矿作用。以扎西康矿集区马扎拉金矿床和新近发现的明赛和姐纳各普金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各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示踪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查明控矿因素,厘定成矿时代及动力学背景,建立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探讨金成矿作用,丰富和完善大陆碰撞金成矿作用理论,对矿集区与区域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扎西康矿集区内的造山型金矿床形成于19~17 Ma,处于印度—欧亚大陆后碰撞伸展阶段(<25 Ma),矿体严格受伸展断裂构造控制;金属矿物主要以自然金、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为主,含少量磁铁矿、辉砷镍矿、黝铜矿,而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铁白云石、方解石、绿泥石以及高岭石等;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为主;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其次为石英和粘土矿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与激光拉曼成分分析显示,明赛、姐纳各普和马扎拉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以CO2-H2O型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270~290℃、230~270℃和230~260℃之间,平均盐度为3.8 wt%Na Cl.eqv、3.4 wt%Na Cl.eqv和3.6 wt%Na Cl.eqv,平均密度为平均0.82 g/cm3、0.84 g/cm3和0.85 g/cm3,属富CO2的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H2O-Na Cl-CO2-(CH4-N2)体系,成矿压力与深度分别为73.88 Mpa、6.98 km,64.90 Mpa、6.50 km和62.84 Mpa、6.39 km;多元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壳源变质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源。综合分析认为,由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活动及由此引发的错那洞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改变了地壳应力状态,诱发下地壳强烈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脱流体,形成富CO2的变质流体,携带来自于深源的成矿物质,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沿南北向裂谷运移至地壳浅部,与改造型大气饱和水或建造水混合,在运移至层间破碎带及南北向高角度正断层等张性空间时,压力骤降,导致流体沸腾、相分离,诱发Au的快速高效沉淀、成矿。通过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内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控矿构造、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方面差异显着。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喜马拉雅带存在2期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即始新世主碰撞挤压背景下,与俯冲的特提期洋壳板片的回卷和断离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以及中新世后碰撞伸展背景下,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及由此引发的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作用相关的金成矿作用。
张昊哲[7](2020)在《隧道断面和燃料性质对火灾烟气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隧道,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建筑形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交通运输行业迅猛发展,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类在享用隧道带来的便利时,也在为其火灾事故频发而担忧着。本文主要使用缩尺寸模拟实验和FDS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燃料性质和隧道断面宽度因素对隧道火灾烟气的影响展开研究。在缩尺寸实验部分,利用一个1:10缩尺寸实验平台以及热电偶装置,对三种常见的汽车燃料柴油、汽油和乙醇汽油的燃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发现,不同的燃料发生火灾对烟气稳定性影响较大。柴油的分子量最大,燃烧速率最慢,火源功率最小,其燃烧产生的烟气分层效果没有另外两种燃料强,但是维持相对稳定性的时间更长。汽油和乙醇汽油较相似,燃烧猛烈,烟气分层效果比柴油高约30%,但是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时间则比柴油燃烧缩短50%左右。在计算机数值模拟部分,针对不同数量的车道,搭建了三种长150m,宽度不同的隧道,通过固定火源功率下改变不同纵向风速来对隧道内烟气展开研究。经过分析发现,相同风速下,隧道断面宽度增加有利于烟气热分层,并且允许火源下游人员安全逃生的最大风速也增加;经过初步的研究,给出了层化强度的临界值为0.88,低于此值时,烟气分层被破坏严重,火场人员无法安全逃生。同时通过对比发现,相同纵向风速下,当出现墙边火行为时,烟气波动变得更剧烈,但不会影响人员安全逃生。
王再明[8](2020)在《海水养殖环境产电菌的筛选及其产电性能测定》文中指出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是以产电微生物为阳极催化剂直接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理想装置,有机物的生物代谢过程表明MFCs亦具有污废水处理的功能,在绿色新能源开发及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理论上相对于传统的能源利用技术,该装置的能源转化形式更直接,避免了大量的能量损耗,但在实际研究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的内阻极大地限制了MFCs的输出功率,仍需在MFCs装置构造及电极材料、筛选活性更高的产电微生物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本论文生物样品采自浙江舟山西闪岛浙江海水增养殖基地养殖池污泥,对其进行产电菌的筛选鉴定,确定产电菌的产电性能,并采用聚苯胺,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碳布电极作为MFCs阳极,探究电极材料对产电装置产电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污泥样品进行富集分离培养,最终分离得到31种兼性厌氧微生物,分别作为阳极生物催化剂应用于MFCs进行产电性能初测,结果发现有11种微生物具备产电能力,分别标记为N1A-B、N1A-BW、N1C-BW、N1C-F、N1C-SW、N2A-W、N2B-BY、N2B-SY、N3B-R、N3B-SW、N3C-MIX。其中4株菌(N1ABW、N2BBY、N3BR、N3BSW)的输出电压较高,产电量分别为0.068V、0.24V、0.31V、0.056V,N3BR输出电压最高。对11种产电微生物的16S rDNA分子鉴定显示11株菌皆属于细菌,其中N3B-R、N2B-SY、N2B-BY、N3B-SW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N3B-SW属于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upenei),N1A-BW、N1A-B、N1C-BW和N3C-MIX皆属于弧菌属(Vibrio sp.),N1C-SW和NIC-F同属于Aliiglaciecola coringensis,N2A-W归属于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以N3BR为例的API试剂盒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和分子鉴定结果相吻合,同属于希瓦氏菌属。2利用电化学聚合法在碳布电极表面沉积聚苯胺和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MFCs阳极,N3B-R为生物催化剂,构建4个典型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对碳布的修饰明显提高了电极表面性能;输出电压曲线显示碳(聚苯胺)/碳MFCs的最大输出电压比其他三种MFCs高约2-6倍;循环伏安曲线表明碳(聚苯胺)/碳MFCs具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峰,氧化峰为(0.58 mA/0.35 V)。功率密度曲线表明碳(聚苯胺)/碳MFCs的功率密度达517.5mW/m2,碳/碳MFCs达44mW/m2,碳(聚苯胺-石墨烯)/碳MFCs达32.9mW/m2,碳(聚苯胺)/碳MFCs的电流密度在所有MFCs中最高,该结果与电压输出结果吻合较好。阻抗谱曲线结果表明碳(聚苯胺)/碳MFCs在高频区的半圆直径是四个MFCs中最小的,低频区的斜率大致相同,说明其电荷转移电阻小于其他MFCs,结合极化曲线和阻抗谱曲线分析,碳(聚苯胺)/碳MFCs内阻最小。
黄从俊[9](2019)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拉拉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中段,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河口群落凼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大致顺层产出;矿石类型以网脉—角砾状、脉状矿石为主,次为浸染状-块状、条带状-似层状矿石;已探明矿床中矿石储量约200Mt,平均品位:铁15.28%,铜0.83%,钼0.03%,钴0.02%,金0.16g/t,银1.87 g/t,稀土0.14%。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整理分析,运用镜下显微岩/矿相学观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手段对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与认识:(1)系统查明了该矿床的矿物组成及矿物生成顺序,重新划分了该矿床的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认为矿床先后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气成-热液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其中气成-热液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为矿床的主要成矿期;并新发现了该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存在磷灰石、独居石及辉钼矿等重要矿物。(2)利用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研究,提出河口群地层是由海底热水沉积岩和长英质岩浆岩经变质作用而成;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裂谷环境中碱性-钙碱性岩浆的演化;变质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自于围岩,继承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流体中REE地球化学特征;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同期中酸性岩浆的演化;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REE来源于基性岩浆分异演化形成的中高温热液和/或河口群围岩。(3)借助于H-O、C、S等稳定同位素,揭示了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矿化剂(C、S)的来源,认为变质成矿期以变质水为主,气成-热液成矿期主要为岩浆水,热液成矿期以岩浆水为主,但有大气降水参与;矿化剂C和S主要来自幔源。(4)利用Pb、Sr、Nd和Os等放射成因同位素示踪了成矿物质来源,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物质较复杂,具有壳、幔混合源特征,且不同成矿期,成矿物质的来源存在差异,同一时期不同成矿金属(Cu和Mo)的来源也有所不同。(5)采用独居石U-Pb、黑云母Ar-Ar、硫化物Re-Os、硫化物Pb-Pb定年等多种测年手段,精确测定了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作用时限,(1)古元古代末期的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725Ma-1647Ma,持续100Ma,主要为Fe-Cu-(L)REE矿化,发生成矿预富集或形成含Fe和Cu的矿源层;(2)中元古代中期的变质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235Ma-1218Ma,持续约20Ma,矿源层中成矿元素重新分布、改造富集,主要为Fe-Cu-REE矿化,形成条带状、片理化矿石;(3)中元古代末期的大规模气成-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097Ma-907Ma,持续200Ma,主要为Fe-Cu-Mo-REE矿化,形成角砾状、网脉状、脉状、浸染状和块状富矿石;(4)新元古代早-中期的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860Ma-816Ma,持续45Ma,主要为Fe-Cu-Mo-U-REE矿化,发生碱交代成矿作用,形成碱交代岩体和脉状矿石。认为拉拉IOCG矿床具有多期、长期持续成矿作用特征。(6)借助于流体包裹体研究,提出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中酸性岩浆出溶流体与低温低盐度盆地卤水/变质水的混合,流体混合及相分离-流体超压作用是该期成矿作用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岩浆出溶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混合作用是导致该期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7)发现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事件与康滇地区元古宙时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时限一致,其中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对应于古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变质成矿期和气成-热液成矿期与中元古末期板块俯冲作用相关构造-岩浆活动时限一致,热液成矿期则与新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时限一致,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作用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元古宙时期壳幔相互作用的响应,认为拉拉IOCG矿床是狭义的IOCG矿床。
常雄飞[10](2018)在《健脾理气方通过cAMP和NF-κB通路修复十二指肠紧密连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不适症状,而经胃镜等相关检查,排除可以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患病率较高,但临床治疗效果有限,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FD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种因素可能参与了其发病,包括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近端胃适应性受损、胃十二指肠敏感性增高等多种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FD的发生与十二指肠密切相关,尤其是十二指肠的微炎症状态,包括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浸润及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局部含量的增高等。而近期的研究发现,十二指肠的机械屏障功能受损,可能与十二指肠微炎症状态及FD的发病之间有重要联系。十二指肠局部炎症因子,如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a,IFN-γ)含量升高,可激活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中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NF-κB)相关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细胞中下游分子,如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含量的增加,MLCK可作用于细胞骨架结构,促进细胞骨架收缩,从而连带引起连接于骨架结构上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及occludin含量及定位发生改变,同样,iNOS水平的升高,可促进局部NO合成增加,直接造成紧密连接蛋白损伤,进而引起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细胞旁通路开放,使其机械屏障功能受损;与TNF-α/IFN-γ等炎症因子相反,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对胃肠道具有多种调节作用,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十二指肠HCO3-分泌,并且能够通过与PGE2相应的受体(e-series of prostaglandin receptors,EP)结合,激活cAMP-PKA相关通路,促进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起到对十二指肠机械屏障紧密连接蛋白的保护作用。现代医学对肠道机械屏障及紧密连接蛋白损伤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研究发现部分中药,主要是健脾理气类及清热类中药对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调控作用。健脾理气方是导师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及临床实践自拟的中药复方,前期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均表明,健脾理气方对FD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对FD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是否有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对健脾理气方治疗FD及其对十二指肠机械屏障-紧密连接蛋白的调控作用进行研究,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信号通路。研究方法实验一:健脾理气方对FD大鼠胃顺应性及敏感性的影响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造模组,采用夹尾刺激方法构建FD模型,造模完成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FD模型组与健脾理气方治疗组,正常组与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大鼠采用健脾理气方水煎剂灌胃,灌胃共7天,每天灌胃1次。灌胃结束后,对18只大鼠进行经口胃内气囊植入术,采用电子恒压器对球囊进行梯度施压:20mmHg、40mmHg、60mmHg、80mmHg,记录各个压力下大鼠胃内气囊体积,用于评价胃顺应性;同时通过其颈部电极记录其斜方肌电生理活动,用以反应内脏敏感性。实验二:健脾理气方对FD大鼠十二指肠黏膜通透性及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造模组,采用夹尾刺激方法构建FD模型,造模完成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FD模型组与健脾理气方治疗组,正常组与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大鼠采用健脾理气方水煎剂灌胃,灌胃共7天,每天灌胃1次。灌胃结束后,对18只大鼠进行2%戊巴比妥钠麻醉并取材,剪取幽门下0.5cm-幽门下3.5cm共3cm长组织。其中一部分组织用于Western blot实验,以测定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及occludin,剩余新鲜组织用于Ussing chamber实验,通过对跨膜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的测定,反应十二指肠的紧密连接屏障功能。鬼笔环肽染色技术检测十二指肠黏膜细胞骨架F-actin的表达。实验三:健脾理气方对FD大鼠十二指肠cAMP和NF-κB相关通路的影响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造模组,采用夹尾刺激方法构建FD模型,造模完成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FD模型组与健脾理气方治疗组,正常组与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大鼠采用健脾理气方水煎剂灌胃,灌胃共7天,每天灌胃1次。灌胃结束后,对18只大鼠进行2%戊巴比妥钠麻醉并取材,剪取幽门下0.5cm-幽门下3.5cm共3cm长组织。应用HE染色检测十二指肠的基本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十二指肠 TNF-α、IFN-γ 及 PGE2、cAMP,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十二指肠iNOS,qPCR技术检测十二指肠NF-κB、MLCK、PGE2受体EP1/EP4 mRNA表达情况。研究结果实验一:健脾理气方对FD大鼠胃顺应性及敏感性的影响在40mmHg、60mmHg、80mmHg胃内球囊压力刺激下,模型组大鼠胃顺应性指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40mmHg:0.18±0.01 vs.0.29±0.01,P<0.01;60mmHg:0.21±0.01 vs.0.31±0.01,P<0.01;80mmHg:0.23±0.01 vs.0.29±0.01,P<0.01),健脾理气方治疗组大鼠胃顺应性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40mmHg:0.28±0.01 vs.0.18±0.01,P<0.01;60mmHg:0.31±0.01 vs.0.21±0.01,P<0.01;80mmHg0.29±0.01 vs.0.23±0.01,P<0.01)。而在 20mmHg、40mmHg、60mmHg、80mmHg 胃内球囊压力刺激下,模型组大鼠内脏敏感性指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20mmHg:28.05±3.26 vs.12.07±1.58,P<0.01;40mmHg:73.97±7.94 vs.31.77±5.15,P<0.01;60mmHg:196.72±23.55 vs.117.08±14.25,P<0.01;80mmHg:239.65±35.01 vs.114.73±16.91,P<0.01),而健脾理气方治疗组大鼠内脏敏感性较模型组大鼠显着降低(20mmHg:15.47±2.20 vs.28.05±3.26,P<0.01;40mmHg:31.67±4.37 vs.73.97±7.94,P<0.01;60mmHg:111.54±8.90 vs.196.72±23.55,P<0.01;80mmHg 135.83± 19.27 vs.239.65±35.01,P<0.01)。实验二:健脾理气方对FD大鼠十二指肠黏膜通透性及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Ussing chamber结果显示,相比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TEER明显下降(20.21±0.88 vs.39.72±0.60,P<0.01)。Western blot 结果同样显示,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及occludin表达量显着下调(claudin-1:0.02±0.01 vs.0.07±0.01,P<0.01;occludin:0.05±0.01 vs.0.14±0.01,P<0.01);而健脾理气方治疗后,FD大鼠十二指肠的TEER得到恢复(37.03± 1.61 vs.20.21±0.88,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有显着性差异,并且claudin-1及occludin蛋白的表达同样得到改善(claudin-1:0.07±0.01 vs.0.02 ± 0.01,P<0.01;occludin:0.16±0.01 vs.0.05±0.01,P<0.01)。而鬼笔环肽染色显示,细胞骨架中的微丝蛋白F-actin在三组大鼠中的表达未见显着差异。实验三:健脾理气方对FD大鼠十二指肠cAMP和NF-κ B相关通路的影响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大鼠相比,FD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炎性因子TNF-α/IFN-γ含量均显着升高(TNF-α:1.54±0.11 vs.0.79±0.05,P<0.01;INF-γ:0.37±0.02 vs.0.15±0.02,P<0.01),下游信号分子 NF-κB mRNA 及 MLCK mRNA、iNOS蛋白同样显着升高(NF-κB:1.28±0.10 vs.1.01±0.05,P<0.05;MLCKmRNA:1.59±0.12 vs.1.01 ±0.07,P<0.01;iNOS:0.12±0.01 vs.0.07±0.01,P<0.01);而十二指肠 PGE2 含量明显降低(0.74±0.08 vs.1.35±0.06,P<0.01),同时,PGE2受体EP4 mRNA及胞内第二信使cAMP含量显着降低(EP4 mRNA:0.43±0.11 vs.1.09±0.18,P<0.05;cAMP:10.86±0.20 vs.14.38±0.35,P<0.05);而治疗组大鼠在健脾理气方治疗后,其十二指肠炎性因子TNF-α/IFN-γ显着下降(TNF-α:0.83±0.06 vs.1.54±0.11,P<0.01;IFN-γ:0.14±0.02 vs.0.37±0.02,P<0.01),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着,NF-κ B mRNA及MLCK mRNA、iNOS蛋白同样明显降低(NF-κB:0.98±0.07 vs.1.28±0.10,P<0.05;MLCK mRNA:0.84±0.09 vs.1.59±0.12,P<0.01;iNOS:0.07±0.01 vs.0.12±0.01,P<0.01),而 PGE2 含量显着升高(1.26±0.04 vs.0.74±0.08,P<0.01),EP4 mRNA 水平及 cAMP 含量明显升高(EP4 mRNA:1.11±0.19 vs.0.43±0.11,P<0.05;cAMP:14.01 ±0.30 vs.10.86±0.20,P<0.01)。而PGE2的受体EP1在三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健脾理气方对FD模型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改善其胃顺应性及敏感性,改善十二指肠的紧密连接屏障,恢复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FN-γ-NF-κB信号通路、上调PGE2-cAMP信号通路有关。
二、澳大利亚乙醇罐大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乙醇罐大火(论文提纲范文)
(1)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古温度异常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二叠纪陆相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背景 |
1.2.1 二叠纪末陆地生态系统崩溃的标志性事件 |
1.2.2 气候温度变化的记录 |
1.3 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二章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 |
2.1 团簇同位素的基本概念 |
2.1.1 团簇同位素的定义 |
2.1.2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原理 |
2.1.3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的计算 |
2.2 前处理 |
2.2.1 酸解 |
2.2.2 CO_2净化 |
2.3 Δ_(47)的测量 |
2.4 Δ_(47)的校正 |
2.4.1 非线性关系的校正 |
2.4.2 绝对参考系的建立 |
2.4.3 酸分馏效应的校正 |
2.5 污染监控 |
2.6 温度转换公式 |
2.7 用碳酸盐建立参考系的实践 |
2.7.1 实验流程 |
2.7.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三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
3.1 古构造背景 |
3.2 地层发育情况 |
3.3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的界定 |
3.4 地层分层与岩性描述 |
第四章 自生碳酸盐结核形成环境 |
4.1 陆相自生碳酸盐 |
4.1.1 渗流带碳酸盐 |
4.1.2 潜流带碳酸盐 |
4.2 大龙口结核分类 |
4.3 结核沉积环境 |
4.4 结核后期成岩作用评估 |
第五章 陆相自生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温度 |
5.1 测试方法 |
5.1.1 测试流程 |
5.1.2 绝对参考系的建立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3 数据分析 |
5.3.1 数据相关性与可信度 |
5.3.2 固相重排对T(Δ_(47))结果的影响 |
5.4 团簇同位素温度的环境意义 |
第六章 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的古温度变化记录 |
6.1 古温度变化规律 |
6.2 低温转折界面与有机碳同位素负偏起始界面的耦合 |
6.3 灭绝间隔内温度变化和生物危机的关系 |
6.4 陆相灭绝期间气候波动和环境恶化 |
第七章 北半球中纬度大陆内部风化作用变化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2.1 材料和测试方法 |
7.2.2 化学风化定量指标 |
7.3 结果 |
7.3.1 源区指标 |
7.3.2 风化指标 |
7.4 讨论 |
7.4.1 研究剖面源区一致性 |
7.4.2 二叠纪最末期干旱度增加 |
7.4.3 气候变化驱动力讨论 |
7.4.4 不同地区化学风化强度变化 |
第八章 二叠纪末陆相环境变化及灭绝机制讨论 |
8.1 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气候变化的多幕性 |
8.2 陆地生态系统崩溃的阶段性 |
8.3 温度对海陆灭绝模式差异的控制作用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自然的奥秘,从气候变化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Regina留学印象 |
微生物的奥秘 |
森林大火 |
洪水防治 |
(3)《从郁金香到比特币:大宗商品市场上创造财富和失去财富的历史》(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1.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
1.3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book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2.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1 Tools and references |
2.1.2 Parallel texts |
2.1.3 Glossary-making |
2.2 Task schedule |
2.3 Quality control and proofreading |
3.CASE STUDY |
3.1 Skopos theory |
3.2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ng From Tulips to Bitcoins |
3.3 Case analysis |
3.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3.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
3.3.3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
4.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4)基于STEAM教育的高中地理整合性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 |
二、地理核心素养呼唤高中地理课程优化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STEAM教育研究综述 |
一、国际STEAM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内STEAM教育研究现状 |
三、评价 |
第二节 STEAM教育与高中地理教育结合的研究综述 |
一、STEAM教育与高中各学科融合研究的数量分布 |
二、研究内容综述 |
三、评价 |
第三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STEAM教育 |
一、作为学科集成的STEM |
二、作为跨学科理念与实践的STEAM |
三、STEAM教育 |
第二节 STEAM素养 |
第三节 整合性课程 |
一、课程 |
二、整合性课程 |
第四章 STEAM教育与高中地理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探究 |
第一节 课程性质的相似性 |
一、高中地理的课程性质 |
二、地理学科性质与STEAM教育的契合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联系 |
一、高中地理课程模块 |
二、高中地理课程与STEAM教育的联系 |
第三节 教育目标的高度契合 |
一、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STEAM素养的契合 |
第五章 高中地理整合性课程形态与结构的确定 |
第一节 STEAM教育中的课程整合模式 |
一、两种基本整合模式 |
二、STEAM教育中国化过程中的课程模式 |
三、高中地理整合性课程模式的确定 |
第二节 STEAM教育课程整合实践 |
一、“项目引路”及其课程简介 |
二、“工程之路”的课程结构 |
三、“工程之路”中教学项目的呈现 |
四、“项目引路”课程的启示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以问题链为核心的高中地理项目式整合课程开发 |
第一节 开发流程的确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节 开发原则 |
一、综合性原则 |
二、情境真实性原则 |
三、实践性原则 |
四、资源开放性原则 |
第四节 开发流程 |
一、基于综合性确定项目主题 |
二、基于情境真实性选择项目背景 |
三、基于实践性设计问题链 |
四、基于资源开放性原则搭建学习支架 |
第七章 案例呈现与分析 |
第一节 课程结构呈现 |
第二节 课程的构建过程及依据 |
一、课程主题的确定 |
二、前言的编写 |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
四、教学计划的安排 |
五、教学支持的提供 |
第八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支持——文字与图片资料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CRF通路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CRF通路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 |
实验一、四逆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顺应性及敏感性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内容 |
3. 实验材料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方法 |
6. 技术路线图 |
7. 实验结果 |
8. 讨论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四逆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内容 |
3. 实验材料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方法 |
6. 技术路线图 |
7. 实验结果 |
8. 讨论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四逆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肥大细胞相关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内容 |
3. 实验材料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方法 |
6. 技术路线图 |
7. 研究结果 |
8. 讨论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四逆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CRF相关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内容 |
3. 实验材料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方法 |
6. 技术路线图 |
7. 实验结果 |
8. 讨论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2.1 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藏南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扎西康矿集区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与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生界(Pz) |
2.2.2 三叠系(T) |
2.2.3 侏罗系(J)—白垩系(K)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3.3 穹窿构造 |
2.4 区域岩浆作用 |
2.4.1 白垩纪岩浆岩 |
2.4.2 渐新世岩浆岩 |
2.4.3 中新世岩浆岩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明赛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体地质特征 |
3.1.3 Au的赋存状态 |
3.2 姐纳各普金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体地质特征 |
3.2.3 Au的赋存状态 |
3.3 马扎拉金矿床 |
3.3.1 矿区地质特征 |
3.3.2 矿体地质特征 |
3.3.3 Au的赋存状态 |
3.4 小结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 |
4.1.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
4.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成分特征 |
4.1.3 均一温度、盐度与密度 |
4.1.4 成矿压力与深度 |
4.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
4.2.2 H-O同位素组成 |
4.2.3 He-Ar同位素组成 |
4.2.4 S-(Pb)同位素组成 |
4.3 讨论 |
4.3.1 成矿流体特征 |
4.3.2 成矿流体来源 |
4.3.3 成矿物质来源 |
4.4 小结 |
第5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
5.1 成矿年代学 |
5.1.1 明赛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
5.1.2 姐纳各普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
5.1.3 马扎拉金矿床成矿年龄限定 |
5.2 控矿要素 |
5.2.1 地层与成矿 |
5.2.2 构造与成矿 |
5.2.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5.3 矿床成因 |
5.3.1 热液金矿床的分类 |
5.3.2 矿床成因 |
5.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5 成矿模式 |
5.5.1 成矿流体的形成 |
5.5.2 金迁移的介质 |
5.5.3 金迁移的驱动力及机制 |
5.5.4 金的沉淀机制 |
第6章 区域对比与找矿潜力分析 |
6.1 与藏南典型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性 |
6.1.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1.2 控矿构造 |
6.1.3 矿床地球化学 |
6.2 矿集区找矿潜力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隧道断面和燃料性质对火灾烟气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隧道火灾实例 |
1.1.2 隧道火灾的基本特点和防治难点 |
1.1.3 火灾烟气的危害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烟气热分层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小尺寸实验模型 |
2.1 引言 |
2.2 相似准则 |
2.3 小尺寸模拟实验平台 |
2.3.1 模拟实验隧道模型 |
2.3.2 实验设备 |
第三章 不同燃料对烟气热分层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基础理论 |
3.2.1 研究方法 |
3.2.2 层化强度 |
3.3 实验工况 |
3.4 实验分析 |
3.4.1 不同燃料对层化曲线的影响 |
3.4.2 不同燃料的层化强度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值模拟软件 |
4.1 FDS的基本特点 |
4.2 计算机模拟基本参数 |
4.2.1 模拟隧道模型简介 |
4.2.2 网格划分 |
第五章 隧道断面宽度对烟气热分层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模拟工况 |
5.3 不同断面宽度隧道中的烟气分层 |
5.3.1 纵向通风因素 |
5.3.2 火源位置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海水养殖环境产电菌的筛选及其产电性能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能源与环境现状 |
1.1.1 能源问题 |
1.1.2 环境污染现状 |
1.1.3 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 |
1.2.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简介 |
1.2.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
1.2.3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构造及分类 |
1.2.4 电子转移机理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产电微生物的筛选及产电性能初测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MFCs的构建与运行 |
2.2.2 微生物的富集、分离和纯化 |
2.2.3 MFCs产电性能分析方法 |
2.2.4 产电微生物的初选 |
2.2.5 产电菌的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微生物的富集、分离 |
2.3.2 微生物的产电性能初测 |
2.3.3 产电菌的分子鉴定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阳极电极修饰及对MFCs产电性能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和药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碳布电极的修饰 |
3.2.2 电极修饰对MFCs产电性能的影响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碳布电极的电化学聚合 |
3.3.2 四个MFCs产电电压 |
3.3.3 应用MFCs后电极的形貌表征 |
3.3.4 循环伏安曲线 |
3.3.5 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 |
3.3.6 电化学阻抗谱曲线(EIS) |
3.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OCG矿床研究现状 |
1.2.2 IOCG矿床定义 |
1.2.3 IOCG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
1.2.4 IOCG矿床主要成矿环境 |
1.2.5 IOCG矿床成矿流体及矿床成因 |
1.2.6 中国的IOCG矿床 |
1.3 拉拉IOCG矿床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论文主要成果 |
1.5.2 论文创新点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1.1 古元古界河口群 |
2.1.2 古元古界大红山群 |
2.1.3 古元古界东川群 |
2.1.4 中元古界昆阳群 |
2.1.5 中元古界会理群 |
2.1.6 新元古界康定群 |
2.1.7 震旦系 |
2.1.8 古生界-新生界 |
2.1.9 康滇地轴元古宇地层演化顺序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古元古代岩浆岩 |
2.3.2 中元古代岩浆岩 |
2.3.3 新元古代岩浆岩 |
2.4 区域变质作用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1.1 赋矿层位河口群 |
3.1.2 会理群 |
3.1.3 白果湾组 |
3.2 矿区构造 |
3.2.1 褶皱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3.1 基性侵入岩 |
3.3.2 中酸性侵入岩 |
3.4 角砾岩 |
3.5 矿体特征 |
3.5.1 矿体埋藏特征 |
3.5.2 矿体产状、矿石品位及与围岩关系 |
3.6 矿石类型及构造 |
3.6.1 矿石类型 |
3.6.2 矿石构造 |
3.6.3 矿石矿物成分 |
3.6.4 矿石化学成分 |
第4章 矿床成矿期、成矿阶段及矿物成生顺序研究 |
4.1 矿床成矿期划分 |
4.1.1 成矿期 |
4.1.2 成矿阶段初步划分 |
4.2 矿物世代 |
4.2.1 矿石矿物 |
4.2.2 脉石矿物 |
4.3 矿床成矿阶段及矿物共生组合 |
4.3.1 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 |
4.3.2 变质成矿期 |
4.3.3 气成-热液成矿期 |
4.3.4 热液成矿期 |
4.3.5 矿物生成顺序表 |
4.4 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 |
第5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1 围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5.1.2 分析结果 |
5.1.3 REE配分模式及指示意义 |
5.2 含钙脉石矿物的REE地球化学 |
5.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5.2.2 分析结果 |
5.2.3 REE配分模式特征及指示意义 |
5.3 REE来源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6.1.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6.1.2 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6.1.3 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特征 |
6.2 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6.2.2 分析结果 |
6.2.3 方解石沉淀影响因素及成矿流体中的C质来源 |
6.3 S同位素地球化学 |
6.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6.3.2 样品的S同位素组成 |
6.3.3 S同位素分馏平衡及平衡温度 |
6.3.4 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总S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硫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
7.1 独居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 |
7.1.1 样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
7.1.2 分析结果 |
7.1.3 独居石U-Pb年龄指示意义 |
7.2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
7.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7.2.2 分析结果 |
7.2.3 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指示意义 |
7.3 黑云母39Ar-40Ar同位素测年 |
7.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7.3.2 分析结果 |
7.3.3 黑云母39Ar-40Ar年龄指示意义 |
7.4 黄铜矿的Pb-Pb及 Re-Os同位素测年 |
7.4.1 黄铜矿的Pb-Pb等时线法测年 |
7.4.2 黄铜矿Re-Os等时线法测年 |
7.5 拉拉IOCG矿床成矿时代及指示意义 |
7.5.1 拉拉IOCG矿床4 期成矿事件及指示意义 |
7.5.2 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
7.6 拉拉IOCG矿床(金属)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7.6.1 萤石的Rb-Sr和 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 |
7.6.2 金属成矿物质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8.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8.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结果 |
8.3 高盐度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成因及指示意义 |
8.3.1 含子晶包裹体的捕获条件及显微热力学行为 |
8.3.2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成因 |
8.3.3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流体来源 |
8.4 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1 气成-热液成矿期早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2 气成-热液成矿期晚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3 热液成矿期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5 成矿流体演化及矿质迁移沉淀机制 |
8.5.1 拉拉IOCG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8.5.2 流体超压机制及富矿角砾岩的形成过程 |
8.5.3 矿质的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成矿 |
9.1 康滇地轴元古宙岩浆活动 |
9.1.1 古元古代岩浆活动 |
9.1.2 中元古代岩浆活动 |
9.1.3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
9.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火山-沉积期成矿作用 |
9.2.1 扬子地块在Columbia超大陆旋回中的构造演化 |
9.2.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扬子地块西南缘区域性IOCG矿化事件 |
9.2.3 拉拉IOCG矿床古元古代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
9.3 中元古代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气成-热液期成矿作用 |
9.3.1 Rodinia超大陆拼贴与扬子地块西南缘中酸性岛弧岩浆事件 |
9.3.2 拉拉IOCG矿床中元古代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
9.4 新元古代基性岩浆侵入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热液期成矿作用 |
第10章 成果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健脾理气方通过cAMP和NF-κB通路修复十二指肠紧密连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病机 |
3 诊断 |
4 治疗 |
5 展望 |
综述二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治疗 |
5 问题及展望 |
综述三 十二指肠黏膜屏障损伤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
1 十二指肠黏膜屏障功能概述 |
2 十二指肠屏障损伤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原因 |
3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十二指肠屏障损伤的原因 |
4 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调控分子机制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一 健脾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顺应性及敏感性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统计方法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7 结论 |
实验二 健脾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黏膜机械屏障及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统计方法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7 结论 |
实验三 健脾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cAMP及NF-κB相关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统计方法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7 结论 |
结语 |
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澳大利亚乙醇罐大火(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古温度异常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证据[D]. 崔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自然的奥秘,从气候变化说起[J]. 陈进. 中国三峡, 2020(06)
- [3]《从郁金香到比特币:大宗商品市场上创造财富和失去财富的历史》(节选)翻译报告[D]. 胡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4]基于STEAM教育的高中地理整合性课程开发[D]. 母芹碧.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基于CRF通路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D]. 朱春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李洪梁.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隧道断面和燃料性质对火灾烟气稳定性影响研究[D]. 张昊哲.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海水养殖环境产电菌的筛选及其产电性能测定[D]. 王再明.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9]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黄从俊.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10]健脾理气方通过cAMP和NF-κB通路修复十二指肠紧密连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D]. 常雄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