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损伤性肛门狭窄20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婷[1](2021)在《克罗恩肛瘘创面难愈合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及中医药干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克罗恩肛瘘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情况。2、探讨克罗恩肛瘘创面难愈合危险因素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药干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于南京市中医院本部、建邺分院、秦淮分院肛肠科收治的克罗恩肛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CD肛瘘患者男女比例为2.48:1,平均年龄为30.16±11.75岁,年龄波动于12~65岁;(2)CD患者集中在江苏省(127例)和安徽省(31例)。长期异地居住患者占28.2%;CD患者中男性患者平均体质指数20.59±3.8kg/m2,女性患者平均体质指数20.15士3.6kg/m2;(3)既往有肛周手术史的患者有72例,腹部手术史有27例,阑尾切除史有10例,分别占总人数 41.38%,15.52%,5.75%;(4)饮食不规律者10.34%,偏嗜高脂饮食者偏多;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耐受患者较多;(5)平均确诊年龄为(25.53±7.48)岁,仅累及回肠末端或结肠者最多见,B1型最多见;(6)中医证型上大肠湿热证患者最多,其次为脾虚湿盛证,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寒证,气滞血瘀证;(7)CD患者中有近一半患者首发症状为肛周病变,其次为大便异常及腹痛腹泻;肠外表现为肝胆疾病最多见;最常见并发症为贫血,其次为肠梗阻;(8)肛瘘以低位肛瘘较多,大部分为括约肌间瘘或者经括约肌瘘,内口为截石位6点最多;(9)治疗上,手术以肛瘘切除术为主,西药治疗主要以美沙拉嗪联合肠道菌群剂为主,中医治疗以中药口服剂联合外用熏洗为主;(10)克罗恩肛瘘创面愈合与HB、ESR和肛瘘分型相关,HB越低,创面愈合越困难;ESR值越高,创面愈合越困难;高位肛瘘创面愈合率低于低位肛瘘。结论:1、本研究中克罗恩肛瘘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与国内外研究报道基本符合,但存在一定差异,这与地域、样本量、医生病史收集的详细程度等因素有关。2、发现HB、ESR和肛瘘分型与克罗恩肛瘘的创面愈合相关,临床治疗时重点关注这些因素,针对其特点实施治疗措施,增加创面愈合机率。3、中医药在治疗克罗恩肛瘘上有一定疗效,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疗效观察。
范烁[2](2020)在《嵌顿痔外剥内扎肛管重建术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外剥内扎肛管重建术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嵌顿痔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肛肠科住院的嵌顿痔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予嵌顿痔外剥内扎肛管重建术,对照组予外剥内扎术。观察并记录:主要症状(脱出、肛周疼痛)术后积分情况;次要症状(肛缘水肿、出血、肛门狭窄、肛门平整度、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情况,评价外剥内扎肛管重建术对嵌顿痔的临床疗效,并于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组中1例患者脱落;对照组中1例患者脱落,1例患者被剔除;最终共有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2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嵌顿时间、嵌顿后痔核变化、治疗前脱出及肛周疼痛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明显差异,具有齐同性。3术后主要症状比较:1)脱出:术后第14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肛周疼痛积分:两组术后第1、3、7、14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次要症状比较:1)肛缘水肿积分:两组术后第3、7、14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血积分:两组术后第3、5、7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肛门狭窄:术后第14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肛门平整度: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切口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判定:1)术前及术后第14天主要症状积分比较: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剥内扎肛管重建术可有效减轻嵌顿痔患者术后肛周疼痛、肛缘水肿及出血情况,缩短肛门切口愈合时间;在保证肛门正常功能及外形平整的同时,防止肛门狭窄的发生。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和应用。图0幅;表16个;参133篇。
郭仕琪[3](2020)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临床上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痔应选择手术治疗,针对混合痔出血、脱出症状的手术方式有很多,术式的联合应用顺应了改善症状与保护肛门功能的微创趋势,术后并发症、复发率不容忽视,而目前尚无统一术式。自动弹力线套扎术与铜离子电化学治疗因其安全有效、创伤小,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将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疗效、保持各自原有的固脱、止血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扩大适应症范围。目的: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痔上黏膜环切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混合痔(同时伴有出血、脱出症状)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势与不足,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的60个病例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诊断为混合痔(同时伴有出血、脱出症状)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均为腰麻,由同一医师行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对照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全面比较两组术式的疗效评分、术后症状评分、术后并发症评分、随访1个月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通过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全面客观评价两组手术方式。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内痔数量、外痔切口数量)的统计中无显着性差异(>0.05)。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术后第1、3、7、14、21天的便血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便血停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水肿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术后下坠急便感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尿潴留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随访1个月的残痔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均未出现术后肛门功能异常和肛门狭窄。结论: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痔上黏膜环切术在治疗同时伴有出血、脱出症状的混合痔时,其临床疗效相当,且在术后便血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便血停止时间、肛门下坠急便感方面有显着优势,较之单一微创术式,联合术式可以互为辅助,增强加固、止血作用,拓宽手术适应症的范围,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对肛门功能损伤程度较小,安全有效,操作便捷,可供临床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选择。
毛源婷,肖慧荣,谢昌营,吴成成,廖武[4](2019)在《瘢痕松解术联合纵切横缝术治疗医源性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瘢痕松解术联合纵切横缝术治疗医源性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40例医源性肛门狭窄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瘢痕松解术联合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瘢痕松解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直径的变化、术后临床疗效、手术切口完全愈合所需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半年随访情况。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切口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更短,治疗前后肛管直径变化更大、术后半年复发率更低。在术后疼痛方面,术后第14天,治疗组VAS疼痛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瘢痕松解术联合纵切横缝术治疗医源性肛门狭窄,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及明显缩短切口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肖辉[5](2019)在《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模型非编码RNA的表达谱研究及肛门直肠畸形Ⅰ期腹腔镜治疗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模型非编码RNA的表达谱研究目的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的发生机制目前仍未被阐明,目前认为其与基因因素有关,但目前尚未见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角度研究肛门直肠畸形发病机制中的报道。因此我们设计本实验,检测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模型中胎鼠后肠组织中非编码RNA的表达谱,采用Agilent芯片技术检测其相关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miRNAs,lncRNAs,mRNA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进一步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s,lncRNAs在肛门直肠畸形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探讨其在肛门直肠畸形胚胎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的分子作用机制,并结合肛门直肠畸形现有的研究现状,总结miRNAs和lncRNAs在肛门直肠畸形领域内的研究进展,为后续进一步阐明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方法以正常胎鼠为对照组,构建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模型作为实验组(n=6),分别搜集两组胎鼠末端1cm直肠组织,提取RNA,纯化,检测标本合格后,利用安捷伦(Agilent)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检测各组miRNAs,lncRNAs和mRNAs的表达谱,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以Fold-change值大于2倍以上变化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评价标准,筛选出显着差异表达的miRNAs,lncRNAs,mRNAs,并进行差异分析、聚类分析、靶基因预测,以及对靶基因的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以及 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 and Geneomes)通路注释,最终可以得到miRNAs和lncRNAs参与肛门直肠畸形发病机制的一个生物信息图谱。结果对芯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行两组比较发现,差异表达的miRNAs有33个(Fold-change≥2;P<0.05),其中8个上调,25个下调;差异表达的lncRNAs有164个(Fold-change≥2;P<0.05),其中36个上调,128个下调;差异表达的mRNAs有 772 个(Fold-change≥2;P<0.05),其中 350 个上调,422 个下调。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肛门直肠畸形模型胎鼠组后肠组织中miRNAs,lncRNAs和mRNAs的表达谱发生显着差异改变,部分差异表达的mRNAs与现有的研究报道一致。通过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和lncRNAs与神经肌管分化、骨骼肌发育以及胚胎发育密切相关,这与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特征相符。miRNAs和lncRNAs在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将为后续研究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新方向。第二部分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的疗效评价目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外科领域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发病率为1/5000,手术治疗是根治肛门直肠畸形的主要方式。而现阶段针对肛门直肠畸形的手术多采用三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assisted anorectoplasty,LAARP),即结肠造瘘—肛门成形—瘘口关闭。整个手术周期长,患儿需要反复的麻醉和手术打击。正是基于该治疗现状,迫使生后早期纠正肛门直肠畸形,使患儿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长发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在传统三期腹腔镜肛门成形术(three-stage LAARP)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one-stage LAARP)的治疗探索,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之间于我中心成功实行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one-stage LAARP)的新生儿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直肠尿道球部瘘12例,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8例。并与本中心同时期行三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three-stage LAARP)的36例患儿作疗效对比,其中直肠尿道球部瘘16例,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20例。通过对比一期腹腔镜手术组和三期腹腔镜手术组患儿的手术年龄,骶骨比例(sacrum ratio,SR),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等指标进行系统的评价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0例肛门直肠畸形新生儿均成功进行一期LAARP,两组患儿术中均无中转,术后均接受随访。接受一期腹腔镜手术组的患儿平均年龄为43.1±8.1(30-65 hours),而三期腹腔镜组接受根治术的平均年龄为4.9±1.2 months(3-7 months),两组在手术时年龄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一期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32.2±15.9 min,而三期腹腔镜组接受肛门成形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0.5±12.7 min(P=0.13)。两组患儿在骶骨比例(SR)、畸形类别、合并其他畸形、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中均无血管、输尿管、尿道、输精管等副损伤。术后MRI证实直肠远端位于盆底肌中心。一期腹腔镜组18例患儿术后第一天开始自主排便(90%,18/20),与三期腹腔镜组术后建立自主排便的比例(94.4%,)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两组患儿均获得较好的自主排便运动,均在90%以上。两组患儿中均无持续污粪及Ⅲ级便秘情况的发生。结论对于肛门直肠畸形并直肠尿道瘘的新生儿,在严格筛选病例的条件下,可接受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可获得较满意疗效,与三期手术无明显差异,且能达到无瘢痕化目的,能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患儿远期生活质量。
张志强[6](2018)在《双“Λ”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疗Ⅲ期肛裂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针对III期肛裂患者合并典型哨兵痔的临床特点,将哨兵痔视为可利用的供皮区加以充分利用,设计双“∧”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行肛门修复术治疗Ⅲ期肛裂。对双“∧”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术后肛门外观满意度等进行观察比较,通过具体数据分析对双“∧”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予以评价。方法:对寿光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II期肛裂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双“∧”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裂原位切除加后正中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1、3、5、7天创口疼痛指数,并对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随访3个月,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术后肛门外观满意度,并对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1)治愈率: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1例,对照组治愈27例,好转3例,两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手术时间:治疗组手术时间最长者43min,最短者32min,中位数为3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最长者22min,最短者15min,中位数为17min。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手术时间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3)术中出血量: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最大者45ml,最小者33ml,中位数为38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最大者45ml,最小者30ml,中位数为38ml。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术中出血量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4)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最长者9d,最短者7d,中位数为7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最长者22d,最短者16d,中位数为19d。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5)术后创口疼痛指数:随时间延长2组患者创口疼痛程度均有缓解,但治疗组术后第1、3、5、7天创口疼痛指数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术后创口疼痛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6)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尿潴留(13.3%)、术后出血(3.3%)、肛门狭窄(0.0%)、肛门失禁(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尿潴留(40.0%)、术后出血(26.7%)、肛门狭窄(20.0%)、肛门失禁(2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7)术后肛门外观:通过采集III期肛裂患者术前、术后及愈合后肛门外观图像,由患者对术后、愈合后肛门外观进行评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对术后肛门外观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4%),两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双“∧”形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疗III期肛裂疗效确切。通过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双“∧”形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愈肛裂的同时,既解决了合并症的去除问题,又保持了肛门外观,保护了肛门功能,具有创口小,术后疼痛差,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满足了患者的美观需求,患者依从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宇飞[7](2017)在《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手术学评价与中医挂线法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不同经肛术式治疗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临床疗效,为合理选择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2分析不同类型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治疗良性肛管狭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明确不同皮瓣成形术式的手术适应症、操作要点及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为临床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指导。3探讨中医挂线法治疗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优势,并对其操作要点进行规范与优化,通过引入“利湿解毒、活血防瘢”药线进行手术治疗,分析不同挂线材料与脱线时间对狭窄松解程度的影响,以期在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1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分别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Embase数据库中198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发表的所有与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治疗良性肛管狭窄相关的临床文献,参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逐篇筛选,最终钠入文献,提取包括文献标题、作者姓名、杂志名称、发表年代、皮瓣类型、手术例数、术后并发症种类及例数、术后随访时间、临床疗效等有效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2014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及北京市怀柔区中医院外科的良性肛管直肠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狭窄直接切开组20例,普通挂线组20例,中药挂线组20例,分别行手术治疗,并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疗效、狭窄口径变化情况、围手术期排便费力程度、不良反应(如疼痛、出血、感染、肛门功能损伤等)发生情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脱线时间与狭窄松解程度的相关性、随访术后2月及术后6月的狭窄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改良排便梗阻症状评分(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0DS)、胃肠生活质量评分(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改善等情况进行评估比较。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双侧检验。结果1 文献研究1.1 共纳入文献26篇,其中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12篇,共包括手术例数639例,涉及的主要皮瓣类型包括:Y-V皮瓣、V-Y皮瓣、菱形皮瓣、房形皮瓣以及直肠粘膜瓣。1.2 Y-V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治疗良性肛管狭窄共纳入文献10篇,其中英文文献5篇,中文文献5篇,手术例数178例,共治愈160例,总治愈率为89.89%,有效18例,无效0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23次,包括皮瓣缺血7例,缝线裂开5例,肛门不全失禁4例,泌尿系感染3例,尿潴留3例,肛周瘙痒1例。1.3 V-Y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治疗良性肛管狭窄共纳入文献4篇,均为中文文献,手术例数57例,共治愈44例,总治愈率为77.19%,有效12例,无效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仅发生1例术后肛门轻度失禁伴瘙痒。1.4 菱形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治疗良性肛管狭窄共纳入文献11篇,其中英文文献6篇,中文文献5篇,手术例数129例,共治愈115例,总治愈率为89.15%,有效10例,无效4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9次,包括皮瓣缺血4例,缝线裂开4例,泌尿系感染1例。1.5 房形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治疗良性肛管狭窄共纳入文献7篇,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4篇,手术例数117例,共治愈107例,总治愈率为91.45%,有效10例,无效0例。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文献中报道尚不明确,因此无法精确统计。1.6 直肠粘膜瓣推移肛门成形术治疗良性肛管狭窄共纳入文献3篇,均为英文文献,手术例数158例,共治愈135例,总治愈率为85.44%,有效10例,无效13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6次,包括肛门不全失禁3例,肛周瘙痒2例,创面感染1例。2 临床研究2.1 临床总疗效的比较:狭窄直接切开组痊愈15例(75%),普通挂线组痊愈17例(85%),中药挂线组痊愈18例(90%),三组经卡方Fisher的精确检验法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2 术后肛门指诊情况的比较:术后2个月随访时,狭窄切开组食指全指可过15例(75%),普通挂线组食指全指可过18例(90%),中药挂线组食指全指可过20例(100%),三组经卡方Fisher的精确检验法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狭窄切开组食指全指可过12例(60%),普通挂线组食指全指可过14例(70%),中药挂线组食指全指可过17例(85%),三组经卡方Fisher的精确检验法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3 改良ODS评分的比较:改良ODS评分的整体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个组间、3个时点间、组间与时点间的交互作用,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改良ODS评分在组间、时点间的变化很大,且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受分组影响;三组间不同时点改良ODS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2月时直接切开组与普通挂线组、中药挂线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6月时直接切开组与普通挂线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直接切开组与中药挂线组及普通挂线组与中药挂线组差异显着(P<0.05),从数据可知,中药挂线组在术后2月及术后6月改良ODS评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直接切开组与普通挂线组;三组内不同时点改良ODS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直接切开组与中药挂线组术后2月与术后6月时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普通挂线组术后2月与术后6月时比较差异显着(P<0.05),从数据可知,普通挂线组术后6月改良ODS评分较术后2月时有升高趋势。2.4术后排便费力程度的比较:三组间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术后第1、2、3次排便费力程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从数据可知,直接切开组排便费力程度轻于普通挂线组与中药挂线组;术后第10天排便费力程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2.5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比较:手术用时方面,三组经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从数据可知,普通挂线组与中药挂线组的手术用时均短于直接切开组,而两挂线组的手术用时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方面,三组经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从数据可知,普通挂线组与中药挂线组的手术出血量均少于直接切开组,而两挂线组的手术出血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2.6术后肛门疼痛程度的比较:三组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术后第1天肛门疼痛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3、5、7天肛门疼痛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从数据可知,术后第3、5、7天中药挂线组疼痛明显轻于直接切开组与普通挂线组。2.7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三组采用卡方Fisher的精确检验法比较,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药挂线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例数相对较少。2.8脱线时间与术后2月狭窄松解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普通挂线组与中药挂线组中脱线时间与术后2月狭窄松解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从数据可知,皮筋脱落时间越晚,狭窄松解越充分。2.9术后随访复发情况的比较:术后2月时随访,狭窄切开组复发5例,普通挂线组复发2例,中药挂线组无复发病例,三组经卡方Fisher的精确检验法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6月时随访,狭窄切开组复发8例,普通挂线组复发6例,中药挂线组复发3例,三组经卡方Fisher的精确检验法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从复发例数来看,术后2月及术后6月中药挂线组复发人数相对较少。2.10GIQLI评分的比较:GIQLI评分的整体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个组间、3个时点间、组间与时点间的交互作用,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GIQLI评分在组间、时点间的变化很大,且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受分组影响;三组间不同时点GIQLI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2月时及术后6月时直接切开组与普通挂线组、中药挂线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普通挂线组与中药挂线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从数据可知,普通挂线组及中药挂线组在术后2月及术后6月GIQLI评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直接切开组;三组内不同时点GIQLI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各组内不同时点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从数据可知,三组治疗后2月时GIQLI评分最高,随后至术后6月时又有下降趋势。结论本课题基于文献研究与临床研究两方面,为经肛治疗良性肛管直肠狭窄提供临床参考与手术指导。结合课题研究结果,拟得出以下结论:1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是根治良性肛管狭窄的有效手段之一,平均治愈率达80%以上,临床中可根据狭窄位置、程度及范围的不同,合理选择Y-V皮瓣成形、V-Y皮瓣成形、菱形皮瓣成形、房形皮瓣成形及直肠粘膜瓣推移等诸多术式,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皮瓣类型的同时,保证皮瓣充足的血供、充分的游离度,严格控制感染,保护肛门功能,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临床疗效。2狭窄切开术、普通挂线术、中药挂线术均是治疗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有效手段。三组在临床总疗效、术后随访2月及6月肛门指诊情况及复发率方面无显着性差异,但从治愈例数与复发例数来看,中药挂线组均优于直接切开组与普通挂线组。3狭窄切开术可直接解除梗阻症状、扩大狭窄口径,在术后1周内缓解排便费力程度方面优势显着,然而待挂线组皮筋脱落后,可与狭窄切开术达到同样的松解效果,同时狭窄切开术存在术后出血、伤口感染、肛门功能损伤之弊。4挂线疗法治疗良性肛管直肠狭窄操作简便,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保护肛门功能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同时中药挂线术可明显降低术后肛门疼痛、术后出血、肛门坠胀等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改善患者术后排便梗阻症状ODS评分及胃肠生活质量GIQLI评分方面亦存在一定优势。5挂线时间的长短与狭窄松解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皮筋脱落越晚,狭窄松解越充分,因此尽量延长术后脱线时间,结合“深挂慢切、多点勒割、辅以药线”的挂线理念,可进一步确保临床疗效。
田均,万晓丽,谭大宏,叶辉,郑雪平[8](2015)在《“S”型断桥式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S"型断桥式缝合术保留肛管皮肤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100%),对照组治愈16例(80%);治疗组愈合时间(18.0±4.0)d,对照组(24.0±5.0)d;肛管静息压:治疗组术前(87.7±7.6)mm Hg,术后(50.3±5.8)mm Hg,对照组术前(88.1±6.8)mm Hg,术后(65.8±6.2)mmHg;治疗组术后无肛门狭窄和水肿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分别为2例(10%)和8例(40%);上述各项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值小于0.01)。结论 "S"型断桥式缝合术保留肛管皮肤,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瘢痕形成及并发症的发生,保存肛门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疗效确切,是一种符合肛管生理解剖的治疗以外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的理性术式。
廖鹏[9](2012)在《Focus超声刀分段齿形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Focus超声刀分段齿形痔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与分段齿形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治愈率,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肛门功能等,客观的评价Focus超声刀在痔切除术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Focus超声刀分段齿形痔切除术组)和对照组(分段齿形结扎术),观察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肛门功能,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大出血情况及治疗费用等。结果:Focus超声刀分段齿形痔切除组与分段齿形结扎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术后肛门坠胀,费用上(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体疗效,在术前与术后的肛管周径的变化上,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安全性,术后出血量方面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ocus超声刀是将先进的治疗手段与优势的手术方式相结合,在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三天内肛门疼痛及肛门坠胀优势明显,超声刀组没有一例发生术后大出血证明是安全的,可以作为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一种有益补充。
王晓鹏[10](2012)在《保留肛管上皮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在混合痔的微创治疗中,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能完整保留肛管上皮及肛垫,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尽可能地保护肛门正常生理功能的新术式。方法:选择混合痔住院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保留肛管上皮PPH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手术和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肛管周长等指标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采用保留肛管上皮PPH术治疗混合痔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两者在临床治愈率、复发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坠胀、尿潴留、出血及排便控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疼痛、水肿、排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肛门狭窄,但在手术前后肛管周长比较上,治疗组手术前后变化不大(P>0.05),对照组术后比术前变化较大(P<0.01),且校正了术前肛管周长后,治疗组术后周长变化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保留肛管上皮PPH术治疗混合痔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有效地保留肛垫和肛管上皮等肛门正常的组织结构,保护了肛门的正常生理功能,对肛门周长影响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
二、损伤性肛门狭窄2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损伤性肛门狭窄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克罗恩肛瘘创面难愈合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及中医药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研究进展 |
2. 西医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临床资料采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性别、年龄 |
2.2 患者籍贯 |
2.3 身高、体重、营养指标 |
2.4 既往史与个人史 |
2.5 饮食 |
2.6 CD蒙特利尔分型 |
2.7 中医证型 |
2.8 起病症状 |
2.9 临床表现 |
2.10 肠外表现 |
2.11 并发症 |
2.12 肛周表现 |
2.13 既往治疗用药 |
2.14 影像学检查 |
2.15 肠镜 |
2.16 治疗方法 |
2.17 影响创面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性别、年龄 |
3.2 籍贯 |
3.3 营养与饮食 |
3.5 蒙特利尔分型 |
3.6 中医证型分析 |
3.7 临床表现分析 |
3.8 肛周表现 |
3.9 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 |
3.10 肠镜与病理 |
3.11 手术治疗 |
3.12 药物治疗 |
3.13 影响创面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 |
3.14 中药干预作用 |
4. 总结 |
第三部分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嵌顿痔外剥内扎肛管重建术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脱落标准 |
1.1.5 退出标准 |
1.1.6 剔除标准 |
1.1.7 研究方法 |
1.2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
1.2.1 观察指标 |
1.2.2 疗效评价标准 |
1.2.3 复发评价标准 |
1.2.4 安全性指标 |
1.3 数据资料分析 |
1.4 研究结果 |
1.4.1 一般资料分析 |
1.4.2 术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
1.4.3 术后次要症状比较 |
1.4.4 临床疗效评价 |
1.4.5 复发情况评价 |
1.4.6 安全性评价 |
1.5 讨论 |
1.5.1 嵌顿痔中西医治疗概况 |
1.5.2 采用嵌顿痔外剥内扎术肛管重建术的理论依据 |
1.5.3 采用嵌顿痔外剥内扎术肛管重建术的优势 |
1.6 小结 |
1.7 展望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嵌顿痔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2.1 现代中医对嵌顿痔的认识 |
2.1.1 嵌顿痔的概述 |
2.1.2 嵌顿痔的发病机理 |
2.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
2.2.1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
2.2.2 痔的发病学说 |
2.3 痔病的保守治疗 |
2.3.1 药物内服 |
2.3.2 熏洗坐浴法 |
2.3.3 敷药法 |
2.3.4 塞药法 |
2.3.5 针灸疗法 |
2.3.6 结扎法 |
2.3.7 枯痔法 |
2.4 痔病的手术治疗进展 |
2.4.1 痔环切术 |
2.4.2 外剥内扎术 |
2.4.3 外剥内扎改良术 |
2.4.4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
2.4.5 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 |
2.4.6 痔疮自动套扎术 |
2.4.7 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 |
2.4.8 Liga Sure痔切除术 |
2.5 嵌顿痔的针对性治疗 |
2.5.1 急诊手术 |
2.5.2 保守治疗 |
2.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病例观察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外治法治疗痔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套扎疗法治疗痔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终止研究标准 |
1.7 随访要求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项目及检测时点 |
2.4 统计分析 |
2.5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疗效比较 |
3.3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 |
3.4 术后两组便血评分比较 |
3.5 两组术后便血停止时间比较 |
3.6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
3.7 两组水肿评分比较 |
3.8 两组下坠急便感评分比较 |
3.9 两组术后尿潴留情况比较 |
3.10 两组术后肛门功能比较 |
3.11 两组术后残痔情况比较 |
3.12 两组术后肛门狭窄评分比较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疗效评价 |
4.2 术中出血量情况 |
4.3 便血及停止便血情况 |
4.4 疼痛情况 |
4.5 水肿情况 |
4.6 下坠急便感 |
4.7 尿潴留情况 |
4.8 残痔情况 |
4.9 肛门狭窄 |
4.10 肛门功能 |
5. 讨论 |
5.1 中医对痔的认识 |
5.2 西医对痔的认识 |
5.3 RPH-4联合ECTCI对减少出血的优势 |
5.4 RPH-4联合ECTCI对减轻术后并发症的优势 |
5.5 联合术式的必要性 |
第三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瘢痕松解术联合纵切横缝术治疗医源性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5.1 治疗组 (瘢痕松解术联合纵切横缝术组) |
1.5.2 对照组 (瘢痕松解术组) |
1.6 术后处理 |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1 术前、术后第30天肛管直径的测量 |
2.2 切口完全愈合时间比较 |
2.3 术后肛门疼痛评分 (术后第1、7、14天) |
2.4 术后半年疗效随访 |
3 疗效评价标准 |
4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 |
5.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5.2 两组肛管直径变化、术后切口完全愈合时间对比 |
5.3 两组术后疼痛积分对比 |
5.4 术后半年回访 |
6 讨论 |
(5)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模型非编码RNA的表达谱研究及肛门直肠畸形Ⅰ期腹腔镜治疗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模型非编码RNA的表达谱研究引言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的疗效评价引言 |
1.引言 |
2.资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仅列第一作者) |
(6)双“Λ”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疗Ⅲ期肛裂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实验结果 |
1 基线资料比较 |
2 治疗结果比较 |
讨论 |
1 肛裂的病因、临床表现 |
2 Ⅲ期肛裂的治疗现状 |
3 哨兵痔皮肤的可利用性 |
4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
5 实验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手术学评价与中医挂线法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诊断与防治进展 |
1 医源性肛管直肠狭窄的形成原因 |
2 医源性肛管直肠狭窄的预防 |
3 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诊断 |
4 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治疗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挂线疗法的源流与临床应用进展 |
1 挂线疗法的古代源流考 |
2 挂线疗法的现代机理研究 |
3 挂线疗法的现代应用 |
4 挂线疗法的相关问题探讨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治疗良性肛管狭窄的文献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类型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平均治愈率分析 |
3.2 Y-V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 |
3.3 V-Y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 |
3.4 菱形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 |
3.5 房形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 |
3.6 直肠粘膜瓣推移肛门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 |
3.7 不同类型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类型皮瓣转移术式操作要点与疗效评价 |
4.2 不同类型皮瓣转移术式的手术适应症及特点分析 |
4.3 手术相关并发症分析与围手术期治疗要点探讨 |
4.4 问题与展望 |
5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中医挂线法治疗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 |
2.3 分组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统计方法 |
2.6 技术路线图 |
3 观察项目 |
3.1 疗效学指标评定 |
3.2 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评定 |
3.3 脱线时间与术后2月时狭窄松解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3.4 随访相关指标评定 |
4 结果 |
4.1 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
4.2 临床疗效的比较 |
4.3 狭窄口径变化的比较 |
4.4 改良ODS评分的比较 |
4.5 术后排便费力程度的比较 |
4.6 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
4.7 术后肛门疼痛程度的比较 |
4.8 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
4.9 脱线时间与术后2月狭窄松解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4.10 术后随访复发情况的比较 |
4.11 GIQLI评分的比较 |
5 失败病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
5.1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直接切开致术后大出血1例 |
5.2 PPH术后吻合口狭窄直接切开致复发1例 |
6 讨论 |
6.1 良性肛管直肠狭窄形成的病理学基础 |
6.2 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经肛治疗现状分析 |
6.3 中药药线治疗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理论基础 |
6.4 利湿解毒、活血防瘢药线治疗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机理探讨 |
6.5 中医优化挂线法的提出与应用 |
6.6 不同经肛术式的手术适应症及特点分析 |
6.7 问题与展望 |
7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性与先进性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1: 病例调查表 |
附录2: 胃肠生活质量GIQLI评分细则 |
附件 |
(8)“S”型断桥式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Focus超声刀分段齿形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一、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痔的概念 |
1.2 祖国医学对痔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祖国医学对痔的辩证分型 |
二、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
2.1 痔的定义 |
2.2 痔的病因 |
2.3 痔的发病机制 |
2.4 流行病学 |
2.5 环状混合痔的治疗 |
三、超声刀的认识 |
3.1 超声刀的工作原理 |
3.2 超声刀在痔切除的应用及优点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一般资料 |
2.3 诊断标准 |
2.4 病例来源与操作方案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判断 |
2.7 数据统计处理 |
2.8 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一、Focus超声刀分段齿形痔切除术的理论基础 |
1.1 中医结扎疗法 |
1.2 护肛温存 |
1.3 关于环状混合痔肛垫问题 |
1.4 本课题的思想来源 |
1.5 临床疗效分析 |
1.6 Focus超声刀操作注意事项 |
1.7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保留肛管上皮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相关解剖概要 |
1.1 肛管 |
1.2 肛垫 |
1.3 肛管上皮 |
2.痔的概念及病因病理 |
2.1 祖国传统医学对痔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
3.痔的手术治疗概述 |
3.1 手术方式概述 |
3.2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2.治疗方法 |
2.1 治疗组 |
2.2 对照组 |
3.疗效观察指标 |
4.疗效观察指标标准 |
4.1 术后疗效的评定标准 |
4.2 术后并发症的评定标准 |
5.统计方法 |
6.治疗结果 |
6.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 |
6.2 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
6.3 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 |
6.4 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7.结果分析 |
7.1 一般资料分析 |
7.2 疗效观察指标数据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本术式优点及意义 |
1.1 内痔的处理 |
1.2 外痔的处理 |
1.3 总述 |
2.研究结果分析 |
2.1 疗效 |
2.2 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 |
3.现存问题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损伤性肛门狭窄2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克罗恩肛瘘创面难愈合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及中医药干预作用[D]. 张雨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嵌顿痔外剥内扎肛管重建术临床观察[D]. 范烁.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D]. 郭仕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瘢痕松解术联合纵切横缝术治疗医源性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J]. 毛源婷,肖慧荣,谢昌营,吴成成,廖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7)
- [5]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模型非编码RNA的表达谱研究及肛门直肠畸形Ⅰ期腹腔镜治疗疗效评价[D]. 肖辉.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6]双“Λ”形哨兵痔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肛门修复术治疗Ⅲ期肛裂的临床研究[D]. 张志强. 青岛大学, 2018(02)
- [7]良性肛管直肠狭窄的手术学评价与中医挂线法的优化研究[D]. 李宇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1)
- [8]“S”型断桥式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J]. 田均,万晓丽,谭大宏,叶辉,郑雪平. 淮海医药, 2015(01)
- [9]Focus超声刀分段齿形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D]. 廖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保留肛管上皮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D]. 王晓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