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电气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一、电工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荣海林,姚福安,胡蔓[1](2021)在《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管理与课程体系建设》文中认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高度融合,承担电类、非电类专业理工科专业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教育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中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室管理都很重要,本文以山东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为例,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

周伟伟[2](2020)在《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为例》文中认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社会各个行业的变革。在教育领域,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些新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改革中,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翻转课堂、微课、智慧课堂等新事物的出现,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将新技术与现有的教学模式结合,构建出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界一大热点研究问题。本研究对虚拟仿真技术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文献梳理和研究,研究发现,二者融合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具有理论可行性。因此,本研究构建了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试图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二者融合在中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中具有可行性,使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完善任务驱动式教学理论,具体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了解了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列举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实例,并分析了传统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结合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了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融合的思想。其次以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了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经过对一般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研究分析之后,创新性地提出了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接着结合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该模式面向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的流程框图。然后选取教学实践对象,将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院校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内容等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该模式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课成绩,改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验证了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最后,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对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并对该教学模式的完善和推广进行了展望。本研究构建的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而且对中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段扬[3](2020)在《基于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诸多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教育领域,中职教育教学同样面临机遇和发展,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常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中职教学改革的要求。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不断扩大下,虚拟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平台结合,网络在线的开放式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这些都在不断为教育事业注入活力。在中职教育中,为了提升《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驱动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案例。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于虚拟仿真在教学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所在中职学校具体情况,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模拟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实验驱动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对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其实施步骤。其次,在授课教师主导下,以“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和“加法器”为例,进行实际教学案例的实施,验证了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驱动的《电子技术基础》这一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对“新课导入”、“仿真探讨”、“重点难点答疑”等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做了详尽的分析。最后,通过调查问卷,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驱动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验证了此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效果。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驱动的《电子技术基础》这一教学方法,充分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显着。该教学模式不仅方便教师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本研究对于中职院校电子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方志瑜[4](2020)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学校《电工基础》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造业是国力强盛的重要支柱,制造业的发展需依靠机电类人才,《电工基础》课程是培养机电类人才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机电类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效果,探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国内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与国际上行动导向教学法思想内涵相一致,本文融合两种思想,以“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国中职施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相结合并施用”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四段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技术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这四种教学方法,开展了编排知识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提出行动导向教学法下《电工基础》的教学步骤、形成与之匹配的教学设计并应用等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其统计分析、典型案例应用分析和对比实验进行教学实证,结果表明,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验班级期末平均成绩比未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对照班期末平均成绩高出10.24分,此外,实验班学生学习态度、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比对照班较强。说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提升学生学习自主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实际解决能力以及提高学习成绩等方面有效果。

黄婷[5](2020)在《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关键能力和迅速适应社会行业生产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是当今职业教育的共识,为此我国提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为了帮助中职学校明确《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完善教育理念、修正教学不足,本文通过分析学习进阶与项目驱动的教学内涵和特征,结合二者的特点和联系,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型。本文以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了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了面向中职学校的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整理学习进阶、项目驱动相关特征,剖析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的教育教学价值;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对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然后,筛选教材知识,确定每个章节的进阶变量,划分成就水平,开发测评工具,设计完整项目,构建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型,设计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实施方案。最后,采用对比实验法,开展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前测数据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成绩无显着差异;后测数据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成绩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可以培养锻炼学生从具体的项目情境中,通过完成项目,加深知识掌握,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动手能力和将理论、定律、定理、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实施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刘波,毛先柏,刘曼玲[6](2020)在《新工科电工电子创新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在深刻剖析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实验课程中开展创新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案,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开展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式和多样化考核方式,将创新理念融入整个实验的教学实施过程,通过改革使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承担起创新能力培养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王玉娇[7](2020)在《基于NI ELVIS Ⅱ的《电工基础》虚实结合实验教学设计》文中提出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中,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社会对各种电气电子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了与时俱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培养国家一线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电工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的重要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穿插于其中的实验教学,通过实施有效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验证理论,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但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工电子类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NI ELVIS II是一个可为使用者提供多样化虚拟仪器的电路实验平台,其功能强大。基于该平台辅以恰当的实验教学设计,可开展有效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一方面,学生既可通过虚拟实验来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又可设计相关电路进行实测;另一方面,在将虚拟实验和实物实验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拓展运用,跨越理论与实践测量之间的鸿沟,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本课题在对国内外虚拟仪器应用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多种教育教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如学习金字塔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基于NI ELVIS II实验平台,探讨了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电工电子虚实结合实验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对“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和“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进行了教学设计,从而实现了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研究表明,通过有效地开展虚实结合实验,不仅可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其创造力。

童叶群[8](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文中认为浙江省中职学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使用的统编教材大多存在时效性较差、操作性较低、针对性较弱等问题。校本教材开发可以弥补统编教材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学校打造特色专业,但现有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东拼西凑、缺乏指导,致使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脱节;课时缺失、设备不足,致使校本教材应用与现实落差;内容枯燥、缺乏活动,致使校本教材不受学生欢迎。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实训》校本教材开发聚集于教材内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能力考核方面,聚力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聚焦于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遵循组织建立、需求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组织实施、修订完善的校本教材开发流程,依据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咨询了近10名汽修行业专家;调查、访谈了20余家汽修相关企业、204名浙江省内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并选择本校2017级、2018级汽修1班为实验班,汽修2为参照班,检验了校本教材开发与使用效果。校本教材开发应注意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接、行业岗位标准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企业生产过程要与教学过程相对接、企业实际生产案例要与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接、企业岗位能手要与学校专任教师相对接。据此,在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时安排、场地安排、设备使用、班级规模等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教学设计。基本的教学建议在于:让岗位“近”一点,学生想学;让课堂“活“起来,学生爱学;让课程有趣,学生乐学;让教材有用,学生主动学;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能学;让方法多起来,学生易学。

李肖婧[9](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李宗平,陈帝伊,张宁[10](2019)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农林院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围绕"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农林院校依托优势专业通过建设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平台;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利用网络及手机APP等现代教学方式构造多样化教学模式、制定阶梯化实验考核方式、引入学科竞赛激励体制等措施促进师生创新热情,并加强教学督导、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从而保障实验教学质量。实践证明,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为农林院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电工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工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管理与课程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管理机制建设
2 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及改革举措
    2.1 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存在主要问题
        (1)电工电子实验课程建设不完善。
        (2)电工电子实验课程之间的融合度不够,缺乏紧密的联系。
        (3)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层次性。
        (4)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教学内容陈旧,知识老化严重。
        (5)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教学缺乏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
        (6)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硬件教学环境开放性差。
        (7)电子技术实践类课程教学考核方式不合理。
    2.2 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相关举措
3 实施成效
4 结语

(2)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
        1.2.2 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基础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虚拟仿真
        2.1.2 教学模式
        2.1.3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情境学习理论
        2.2.3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2.2.4 “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
第3章 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构建
    3.1 一般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3.2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分析
        3.2.1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框图
        3.2.2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分析
    3.3 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的要素分析
        3.3.1 理论依据
        3.3.2 教学目标
        3.3.3 操作程序
        3.3.4 实现条件
        3.3.5 教学评价
第4章 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实践与效果分析
    4.1 教学实践流程
    4.2 实验前期准备
        4.2.1 实践目的
        4.2.2 实践内容
        4.2.3 实践工具
        4.2.4 实验对象
        4.2.5 实验环境
    4.3 教学案例一
        4.3.1 教学目标
        4.3.2 教学过程设计
        4.3.3 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展示
    4.4 教学案例二
        4.4.1 教学目标
        4.4.2 教学过程设计
        4.4.3 教学案例分析
    4.5 实验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
        4.5.1 学生专业课成绩分析
        4.5.2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分析
        4.5.3 观察量表统计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基金项目
附录 Ⅰ 评价样表
附录 Ⅱ 观察量表
附录 Ⅲ 调查问卷(前测)
附录 Ⅳ 调查问卷(后测)

(3)基于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中等职业教育
        1.2.2 虚拟仿真技术
        1.2.3 虚拟实验
        1.2.4 虚拟仪器
    1.3 研究现状
        1.3.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
        1.3.2 中职电工电子教学的研究现状
        1.3.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开发工具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
        2.1.2 认知主义
        2.1.3 掌握学习理论
        2.1.4 模拟教学理论
    2.2 开发工具
        2.2.1 LabVIEW软件
        2.2.2 Multisim软件
第3章 中等职业教育电子课程教学分析
    3.1 现代中职电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1 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不高
        3.1.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落后
    3.2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2.1 电子课程教学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3.2.2 电子课程教学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电子教学的教学开发
    4.1 教学分析
        4.1.1 学生分析
        4.1.2 教材分析
    4.2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驱动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
        4.2.1 教学方法分析
        4.2.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势
    4.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4.3.1 准备素材
        4.3.2 功能实现
第5章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
    5.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5.1.1 教学实施步骤
        5.1.2 教学效果分析
    5.2 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
        5.2.1 教学实施步骤
        5.2.2 教学效果分析
    5.3 加法器
        5.3.1 教学实施步骤
        5.3.2 教学效果分析
第6章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中职电子课程中的应用分析和总结
    6.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电子课程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分析
        6.1.1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6.1.2 学生对虚拟仿真实验使用效果分析
        6.1.3 教师对虚拟仿真实验使用效果分析
    6.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电子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6.3 总结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基金项目
附件Ⅰ:中职电子专业学生关于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
附件Ⅱ:学生问卷调查
附件Ⅲ:教师问卷调查

(4)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学校《电工基础》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概念界定
        1.4.1 行动导向教学法
        1.4.2 生活教育理论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路线
2 可行性研究
    2.1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国际教育中施行的可行性研究
    2.2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国内教育中施行的可行性研究
    2.3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电工基础》中应用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3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3.1 调查的目的以及方法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教师访谈分析
        3.2.2 学生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4 行动导向教学法与《电工基础》课程结合的教学设计
    4.1 行动导向思想下的教学步骤及分析
        4.1.1 教学步骤
        4.1.2 教学步骤分析
    4.2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5 行动导向教学法与《电工基础》课程结合的教学应用设计
    5.1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准备
    5.2 教学设计实施的注意事项
    5.3 典型案例设计
        5.3.1 案例教学法在“电磁感应”的教学设计
        5.3.2 技术实验教学法与四段教学法结合在“万用表及其使用”的教学设计
        5.3.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自锁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的教学设计
6 结果分析验证
    6.1 调查问卷分析
    6.2 后期成绩分析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学习进阶教学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项目驱动教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论文整体结构及主要内容
2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的理论基础
    2.1 学习进阶的相关概念
        2.1.1 学习进阶的内涵
        2.1.2 学习进阶的基本特征
    2.2 项目驱动的相关概念
        2.2.1 项目驱动的内涵
        2.2.2 项目驱动的特点
    2.3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
        2.3.1 学习进阶与项目驱动的联系
        2.3.2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2.3.3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流程
        2.3.4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理论依据
        2.3.5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教师调查过程
        3.2.1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3.2.2 访谈对象情况
        3.2.3 访谈结果分析
    3.3 学生调查过程
        3.3.1 学生问卷设计
        3.3.2 调查对象
        3.3.3 问卷的分析
        3.3.4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3.4 调查结论
        3.4.1 学习进阶与项目驱动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缺失
        3.4.2 中职学生对课程缺乏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低
        3.4.3 中职学生目前学习效果不佳,学习能力较弱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学习进阶的《电工基础》项目驱动教学设计
    4.1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设计基础
        4.1.1 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
        4.1.2 设计原则
        4.1.3 课时划分及章节安排
    4.2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设计
        4.2.1 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模型设计
        4.2.2 进阶变量的确定
        4.2.3 进阶变量的成就水平划分
        4.2.4 项目设计
        4.2.5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测评工具的开发及修正
    4.3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实施方案
        4.3.1 确定知识类型
        4.3.2 项目任务表设计
        4.3.3 实施方案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实施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假设
    5.3 实验准备
    5.4 实验过程
        5.4.1 实验对象
        5.4.2 实验设计
        5.4.3 实验工具和试验方法
        5.4.4 实验变量的控制
        5.4.5 实验前测
        5.4.6 实验后测
    5.5 实验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5.5.1 基本理论知识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5.5.2 基础操作技能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5.6 实验实施
    5.7 实验结果与分析
        5.7.1 信效度分析
        5.7.2 实验前两班学生《电工基础》课程成绩差异性分析
        5.7.3 实验后两班学生《电工基础》课程成绩差异性分析
        5.7.4 学习效果分析
    5.8 实验结论
    5.9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电工基础》课程教师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二 :《电工基础》课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 :实验实施后学生问卷调查
    附录四 :《电工基础》知识测试试卷
    附录五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知识修正测验卷
    附录六 :《电工基础》期末测试试卷
致谢

(6)新工科电工电子创新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工电子实验目前教学现状
2 电工电子创新实验教学改革
    2.1 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1)实验内容模块化、层次化
        2)实验内容设计具有工程背景
    2.2 多元化实验教学方式
        1)创新实验教材
        2)自主性实验课堂教学模式
        3)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
    2.3 将创新理念融入整个实验教学过程
        1)起——课堂理论讲解和实验思路引导
        2)承——实验预习和仿真
        3)转——实验操作和故障排除
        4)合——实验总结
    2.4 多重性的考核方式
3 试点教学
4 结语

(7)基于NI ELVIS Ⅱ的《电工基础》虚实结合实验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中职电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Lab VIEW
        2.1.2 虚拟仪器
        2.1.3 NI ELVIS简介
        2.1.4 教学设计的概念
    2.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学习金字塔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掌握学习理论
        2.2.4 合作学习理论
        2.2.5 多元智能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NI ELVIS Ⅱ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设计分析
    3.1 基于NI ELVIS Ⅱ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设计原则
        3.1.1 以教师为导向,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1.2 以能力为导向,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3.1.3 以教学反馈为导向,打造高效课堂
        3.1.4 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性内容的开发
        3.1.5 以目标为导向,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3.2 教学过程设计
        3.2.1 前端分析
        3.2.2 过程设计
        3.2.3 教学评价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教学案例
    4.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教学案例
        4.1.1 实验教学的前端分析
        4.1.2 实验教学过程设计
        4.1.3 实验教学评价
    4.2 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教学设计
        4.2.1 实验教学的前端分析
        4.2.2 实验过程教学设计
        4.2.3 实验教学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8)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校本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教材研究
        1.2.2 国内校本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教材研究
        1.2.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开发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
    2.1 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依据
        2.1.1 斯基尔贝克的开发程序
        2.1.2 掌握学习理论
    2.2 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2.2.1 适应企业需求
        2.2.2 体现专业特色
        2.2.3 顺应新课程改革
        2.2.4 补齐现行教材短板
第三章 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
    3.1 基于校企合作的组织建立
        3.1.1 建立编写团队
        3.1.2 确定编写主题
    3.2 基于工作岗位的需求分析
        3.2.1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3.2.2 行业企业对汽修从业人员的需求情况调查
        3.2.3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3.3 基于职业能力的目标拟定
        3.3.1 总体目标
        3.3.2 基本框架
    3.4 基于工作任务的方案编制
        3.4.1 开发理念
        3.4.2 编制的可行性分析
        3.4.3 编制要求
    3.5 基于工作过程的组织实施
        3.5.1 筛选资料
        3.5.2 草拟初稿
        3.5.3教学实验
    3.6 基于工作情境的修订完善
        3.6.1 丰富教材
        3.6.2 编写定稿
第四章 校本教材开发应注意的核心问题
    4.1 岗位能力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接
    4.2 行业岗位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
    4.3 企业机电维修过程与教学过程相对接
    4.4 企业维修案例与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接
    4.5 企业专业能手与学校专任教师相对接
第五章 校本教材的使用成效
    5.1 补齐现行教材短板
        5.1.1 操作性高,适应企业市场需求
        5.1.2 针对性强,适应中高职衔接需求
    5.2 体现汽修专业特色
        5.2.1 学生技能出类拔萃
        5.2.2 学生升学成绩突出
        5.2.3 学生就业渠道畅通
        5.2.4 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5.2.5 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第六章 校本教材使用的教学建议
    6.1 教学方法
    6.2 教学组织形式
    6.3 学时安排
    6.4 教学场地安排
    6.5 教学设备使用
    6.6 班级规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教材教辅编写
附录一 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附录二 行业企业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三 (校本教材样章) 项目1 白炽灯基本电路连接与检测
附录四 校本教材配套实训任务单样章 项目1 白炽灯基本电路连接与检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1.2 理论背景
    1.3 问题提出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框架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章节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2.1.5 本节述评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2.2.5 本节述评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2.3.4 本节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3.3 本章小结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1.1 案例研究目的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4.2.1 背景简介
        4.2.2 教育愿景
        4.2.3 教育过程
        4.2.4 支撑条件
        4.2.5 个案小结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4.3.1 背景简介
        4.3.2 教育愿景
        4.3.3 教育过程
        4.3.4 支撑条件
        4.3.5 个案小结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4.4.1 背景简介
        4.4.2 教育愿景
        4.4.3 教育过程
        4.4.4 支撑条件
        4.4.5 个案小结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4.5.1 背景简介
        4.5.2 教育愿景
        4.5.3 教育过程
        4.5.4 支撑条件
        4.5.5 个案小结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4.6.1 背景简介
        4.6.2 教育愿景
        4.6.3 教育过程
        4.6.4 支撑条件
        4.6.5 个案小结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5.1.1 构成要素框架
        5.1.2 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5.2.2 数据收集
        5.2.3 统计方法
    5.3 描述性统计
        5.3.1 样本基本信息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4.1 信度分析
        5.4.2 效度分析
    5.5 回归分析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6.3 本章小结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作者简介

(10)“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农林院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大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二、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三、优化实验教学方式
    (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组织实验教学
    (二)利用网络和手机APP等促进实验教学成效
    (三)构建梯度化考核方法
    (四)引入科技竞赛激励制度
四、加强实验教学质量保证
    (一)加强实验教学质量评价
    (二)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
五、实践成效

四、电工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管理与课程体系建设[J]. 荣海林,姚福安,胡蔓.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1(05)
  • [2]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为例[D]. 周伟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3]基于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D]. 段扬.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4]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学校《电工基础》中的应用研究[D]. 方志瑜.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D]. 黄婷.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新工科电工电子创新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刘波,毛先柏,刘曼玲.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0(02)
  • [7]基于NI ELVIS Ⅱ的《电工基础》虚实结合实验教学设计[D]. 王玉娇.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D]. 童叶群.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9]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 [10]“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农林院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探索[J]. 李宗平,陈帝伊,张宁.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9(10)

标签:;  ;  ;  ;  ;  

电气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